第一篇:8下5第25课-诗词曲五首(第二课时)教案
诗词曲五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 2.分析 3.欣赏
4.了解用典,双关 课时:3课时
第二课时 《过零丁洋》
同学们,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化解了天下离人的思亲之痛,刘禹锡也在好朋友的安慰声里“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然而,当国事风雨飘摇,个人命运生死未卜时,诗人又该何去何从呢?我们一起聆听爱国诗人文天祥振聋发聩的回答。
一、走进文天祥
二、创作背景
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山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三、激情诵读
1.请同学们自由放声将课文诵读两遍,第一遍要求仔仔细细,读准字音。第二遍,思考诗句的意思,读出节奏。开始——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写法,我们齐读一遍。请这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同学们听出他的停顿了吗?我们齐读一遍。
2.现在,请同门们结合课下注释,默读课文试着理解每句诗歌的含义,并且思考阅读这首诗歌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文天祥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深沉的情绪,爱国的情感)带着这种情绪,体会着作者的情感,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歌——
3.请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现代汉语说说这首诗,看看谁的表达最准确,语言最典雅。(课堂活动)
四、合作探讨,深入分析(首先,说惶恐,叹伶仃,然后一片丹心)
“说惶恐,叹伶仃”
1.诗歌的题目是 过零丁洋 诗歌中有句诗照应了这个题目,也指明了当时的心情。是哪句呢?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心情是:惶恐和伶仃)
我们,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穿越千年的时光来到南宋,来到文天祥身边,一起说说他的惶恐,叹叹他的伶仃。
2.惶恐,伶仃什么意思?(惶恐不安,孤苦伶仃)诗人的心中,有不安,他在为谁担忧?诗人感觉孤苦伶仃,为什么孤单?
3.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先研究下,诗人当前的处境。惶恐滩头,零丁洋里,这是怎样的地方?诗人怎么会来到这里?(前一句是追记过去。诗人于德元年自赣州起兵,经惶恐滩北上,当时元军进逼临安,形势紧急。景炎二年(1277),诗人在江西战败,又经惶恐滩退往福建,这时国家局势已危在旦夕。因此,“说惶恐”,即表示自己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后一句是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孤掌难鸣,飘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
4.原来,诗人是一个战俘,被敌人押解经过零丁洋,诗人为什么会战败?说说南征北战这几年诗人的处境。
(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勤王”号召,在德元年(1275)正月,以全部家产充军费,起兵抗元,在频繁不断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这四年中,他出生入死,为挽救危亡,竭尽全力,苦苦支撑,但局势却越来越危殆。此时,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敌手)
5.耗尽全部家产,接近全部力量誓死抗敌啊,可是,局势却越来越危急,大好江山,也一大部沦入敌手,自己又兵败被俘。被俘之后,诗人眼下的处境怎样?(敌将招降,命悬一线)诗人用一句诗形象概括了自己当时的处境,他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支离破碎的山河啊,好像狂风中的飞絮,飘摇无依,自己一身坎坷,好像水中浮萍,更兼骤雨如鞭。同学们,体会到诗人的惶恐和伶仃了吗?我们一起感受—— “一片丹心”
1.国家,即将覆灭了,自己为之奋斗半生的抗元事业,失败了,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诗人的惶恐和伶仃,眼前,对面对着敌人威逼利诱,如恶狼般杀气腾腾的眼睛,面前,是决定生死的一张招降书,他会怎么做?
2.诗歌开头说“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诗人在干什么?(自叙生平,写了两件事科考入仕,多年征战)敌人让他写招降书,他上来就回顾生平,你联想到什么?(以死明志)在回顾一生时,写道这两件事,你感受到什么?(入仕是为国效力,征战世为国杀敌,诗人始终以国事为重)
3.此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的惶恐和伶仃,他是在为自己担忧吗?说说你的理解
(辛苦——是一生为国
山河——是为国事感慨
惶恐——是为国事担忧)
4.诗歌的颈联中,诗人巧妙的将地名与心情交融在一起,“惶恐滩”和 “零丁洋”两个地名,对仗工整,自然天成,而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此刻,你是文天祥,你还有机会给你的君主留下几句话,你准备说些什么?你给自己的亲人写封信,你会写什么?
5.(国君啊,臣已经竭尽全力,奈何无力回天;我最思念眷恋的妻儿啊,我准备为国而死,也算死得其所),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生戎马,为国为民殚尽竭虑,心中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们一起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小结
零丁洋上,我们共同感受了诗人内心的惶恐孤独与痛苦;零丁洋上,我们更加感受到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回顾整首诗,前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前六句从纵横两方面构思,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从实到虚,由虚到实,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调,到结尾两句,却转而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前六句是铺垫,后两句才是主旨。
前六句悲苦欲绝,后两句高亢振拔。这样的情调转换自然而然地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效果。
学习了这三首诗歌,回顾一下,是什么让苏轼从深切的思念中走出?是什么让刘禹锡从哀痛惆怅中走出?是什么让文天祥能够以死明志,殒身不恤呢?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第二篇:8下5第25课-诗词曲五首(第二课时)教案讲解
诗词曲五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 2.分析 3.欣赏
4.了解用典,双关 课时 :3课时
第二课时 《过零丁洋》
同学们,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化解了天下离人的思亲之痛,刘禹锡也 在好朋友的安慰声里“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然而,当国事风雨飘摇,个人 命运生死未卜时,诗人又该何去何从呢?我们一起聆听爱国诗人文天祥振聋发聩的回答。
一、走进文天祥
二、创作背景
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 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 ,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 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山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 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 ? ”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 “但 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三、激情诵读
1.请同学们自由放声将课文诵读两遍,第一遍要求仔仔细细,读准字音。第二遍,思考诗 句的意思,读出节奏。开始——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写法,我们 齐读一遍。请这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同学们听出他的停顿了吗?我们齐读一遍。2.现在,请同门们结合课下注释,默读课文试着理解每句诗歌的含义,并且思考阅读这首 诗歌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文天祥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深沉的情绪,爱国的 情感带着这种情绪,体会着作者的情感,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歌——
3.请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现代汉语说说这首诗,看看谁的表达最准确,语言最典雅。(课堂活动
四、合作探讨,深入分析(首先,说惶恐,叹伶仃,然后一片丹心 “说惶恐,叹伶仃”
1.诗歌的题目是 过零丁洋 诗歌中有句诗照应了这个题目,也指明了当时的心情。是哪句 呢?(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心情是:惶恐和伶仃
我们, 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穿越千年的时光来到南宋, 来到文天祥身边, 一起说说他的惶 恐,叹叹他的伶仃。
2.惶恐,伶仃什么意思?(惶恐不安,孤苦伶仃诗人的心中,有不安,他在为谁担忧? 诗人感觉孤苦伶仃,为什么孤单? 3.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先研究下,诗人当前的处境。惶恐滩头,零丁洋里,这是怎样 的地方?诗人怎么会来到这里?(前一句是追记过去。诗人于德 元年自赣州起兵,经 惶恐滩北上,当时元军进逼临安,形势紧急。景炎二年(1277,诗人在江西战败,又经 惶恐滩退往福建,这时国家局势已危在旦夕。因此, “说惶恐” ,即表示自己当时对艰难 时局的忧惧不安。后一句是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孤掌难鸣,飘浮在 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
4.原来,诗人是一个战俘,被敌人押解经过零丁洋,诗人为什么会战败?说说南征北战这
几年诗人的处境。
(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勤王”号召,在德 元年(1275正月,以全部 家产充军费,起兵抗元,在频繁不断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这四年中,他出生入死,为 挽救危亡,竭尽全力,苦苦支撑,但局势却越来越危殆。此时,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敌 手
5.耗尽全部家产,接近全部力量誓死抗敌啊,可是,局势却越来越危急,大好江山,也一 大部沦入敌手,自己又兵败被俘。被俘之后,诗人眼下的处境怎样?(敌将招降,命悬 一线诗人用一句诗形象概括了自己当时的处境,他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 打萍这支离破碎的山河啊,好像狂风中的飞絮,飘摇无依,自己一身坎坷,好像水中 浮萍,更兼骤雨如鞭。同学们,体会到诗人的惶恐和伶仃了吗?我们一起感受—— “一片丹心”
1.国家,即将覆灭了,自己为之奋斗半生的抗元事业,失败了,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诗人的 惶恐和伶仃,眼前,对面对着敌人威逼利诱,如恶狼般杀气腾腾的眼睛,面前,是决定 生死的一张招降书,他会怎么做? 2.诗歌开头说“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诗人在干什么?(自叙生平,写了 两件事科考入仕,多年征战敌人让他写招降书,他上来就回顾生平,你联想到什么?(以死明志在回顾一生时,写道这两件事,你感受到什么?(入仕是为国效力,征战 世为国杀敌,诗人始终以国事为重
3.此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的惶恐和伶仃,他是在为自己担忧吗?说说你的理解(辛苦——是一生为国
山河——是为国事感慨 惶恐——是为国事担忧
4.诗歌的颈联中,诗人巧妙的将地名与心情交融在一起, “惶恐滩”和 “零丁洋”两个地 名,对仗工整,自然天成,而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 和眼前的零丁,此刻,你是文天祥,你还有机会给你的君主留下几句话,你准备说些什 么?你给自己的亲人写封信,你会写什么? 5.(国君啊, 臣已经竭尽全力, 奈何无力回天;我最思念眷恋的妻儿啊, 我准备为国而死, 也算死得其所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生戎马,为国 为民殚尽竭虑,心中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们一起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
五、小结
零丁洋上,我们共同感受了诗人内心的惶恐孤独与痛苦;零丁洋上,我们更加感受到诗 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回顾整首诗,前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 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前六句从纵横两方面构思,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从实到虚,由虚到实,反 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调,到结尾两句,却转而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
前六句是铺垫,后两句才是主旨。
前六句悲苦欲绝,后两句高亢振拔。这样的情调转换自然而然地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 动地的效果。
学习了这三首诗歌, 回顾一下, 是什么让苏轼从深切的思念中走出?是什么让刘禹锡 从哀痛惆怅中走出?是什么让文天祥能够以死明志, 殒身不恤呢?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 发?
第三篇:诗五首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2.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1)虚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2)实词(活用)。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4.全诗段意。(1)秋风破屋——惨(2)群童抱茅——悲(3)长夜难眠——哀(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t冷似铁”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7.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8.归纳总结。
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 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二、鉴赏l: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解题。
读标题,介绍唐代边塞诗的特点。2.研习课文。
(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
(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5)品味鉴赏。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②“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
三、自读<己亥杂诗》 1.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2.小结。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背诵五首诗。资料链接
1.陶渊明:《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祖茂,曾任武昌太守。父逸,曾任安城太守。太元十八年(393)任江州祭酒,元兴三年(404)为镇军将军刘裕之参军,旋又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之参军。义熙元年(405)任彭泽县令,在职81天,因不满现实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诏征著作郎,称疾不就。今存诗辞赋一百二十余篇,多为归隐后作。散文以《桃花源记》最为有名,构想一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王国。《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的作品。《归去来兮辞》叙写归隐原因及隐居后的舒畅情怀。赋以《感士不遇赋》揭露时弊最深,鞭笞最力。诗以田园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归园田居五首》《饮酒诗二十首》等表现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杂诗十二首》表现不负盛年、及时勉励的积极思想。《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怀抱,颇多慷慨悲愤之音。其作品也有明哲保身、及时行乐、人生无常之消极思想流露。艺术上兼有刚健豪放与恬静清淡的特色,而后者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其诗情感真切,意境淡远,语言质朴,在玄言诗统治晋代文坛时能独树一帜。其人、其文不合时尚,故不为当世所重。刘勰《文心雕龙》对其未作评价,钟嵘《诗品》仅将其列入中品。萧统为最早重视陶诗者,始编陶诗八卷,并为其作传及序,但《文选》所选陶诗不及谢灵运多。自唐始被重视,为李白杜甫所推崇。至宋,更受文人的普遍重视。清沈德潜评陶为“六朝第一流人物”。
2.《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李白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3.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青年时代曾漫游吴、越、齐、鲁等地。三十五岁到长安求仕,寓居十年,不得志。及安禄山陷长安,诗人逃至凤翔,退见肃宗,官左拾遗,因直言极谏,改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人蜀。严武再任四川节度使时,表为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携家出蜀,漂泊于湘鄂一带,病死途中。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后世称为“诗史”。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4.《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龚自珍(1792—1841),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道光九年(1829)进士。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日《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第四篇:8下5第25课-诗词曲五首(第一课时)教案
诗词曲五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
2.分析
3.欣赏
4.了解用典,双关 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水调歌头》《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导入:同学们,人生是一场漫旅。每个人前行的道路中必然会遭遇坎坷:也许你正在重阳节里漂泊异乡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许你发现追逐理想的道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也许你正遭受国破家亡的巨恸“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该如何走出这思念,这失意,这痛苦呢?看看三位大诗人做出的回答。学习本课诗歌,同学们请注意: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情感
2.理清诗人情绪变化线索,结合背景抓住重点词分析变化原因 3.体会诗歌乐观旷达的人生观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一)走进苏轼
(二)课前准备:
请同学们自由放声诵读课文,争取做到字正腔圆,阅读时注意这些字词(多媒体展示)现在,我们结合课文创作背景和注释理解诗句,(多媒体展示)把握诗歌基本情绪再读课文,这次争取这次争取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认为这首诗歌需要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阅读呢? 生:应该是思念
师:同学们刚才读的怎么样?现在我们来听听老师的范读自己仔细揣摩。
(三)深入探讨
一、理清课文思路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边听范读便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圈出表示词人行为,情绪变化的词语,教师配乐(春江花月夜)范读
1、对照课本看,老师刚才的范读缺了哪部分呢?(小序)(同学们听得很投入,找得很认真)
2.从序言部分找一找,诗歌创作的的时间?(丙辰中秋)中秋佳节,月亮又圆又亮,我们常和家人一起(板书:赏月)3.哪个字写出词人赏月时的状态?(板书:醉); 4.哪个字写出词人赏月时的心理活动?(板书:怀)。
二、研读上阕内容
1、结合创作背景谈谈,词人为何在中秋佳节饮酒大醉?(词人仕途失意,手足离散,可能是借酒浇愁,渴望解脱。)
2、大醉后的词人,做些什么?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波澜?同学们从上阕中找到哪些关键词?
(板书:问
欲
恐
似)
A词人为何举杯问月?表达了对天上世界怎样的情感?
明确:现实世界,孤单落寞,仰望空中,中秋月色如此怡人,由明月到月中宫阙,我们从词人的连连追问中读出了赞叹向往之意。好,同学们用向往赞叹的语气试读一下—— B 既然天上世界如此令人神往,词人为何会发生由“欲”到“恐”的心理变化? 明确:通过刚才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我们感到,天上世界如此强烈的吸引着词人,令词人不由的 “我欲乘风归去”大家注意,作者在这里用“归去”而不是“离开”,让我们产生怎样的联想?醉意朦胧中,词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去天空中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
猜读:结合时代背景考虑,真的乘风归去的作者可能会过上一种怎样的生活?可能有几种情况?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展开讨论。
—仕途得意,官居高位,但每天丝竹乱耳,案牍劳形,失去身心的自由 —隐居避世,远离人群,放弃理想,独善其身„„
C仙境固然美好,可无论是被束缚还是逃避现实都不符合词人的追求,所以词人说“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即渴望超脱现实又有所顾忌的矛盾心理)抓住由“欲”到“恐”的心理变化,朗读课文„„
D经历彷徨后,词人最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呢?词人用翩翩的舞姿,告诉我们,月宫的清寒怎比得上人间的亲切温暖?一个“似”字,表达了词人对人间的留恋。同学们用留恋的语气读一下这两句„„
三、醉意朦胧中,词人赏月时驰骋想象,经历一番天上人间的地彷徨后,决定执着面对现实,然而“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孤身赏月的他真的能得到解脱吗?抓住“怀”字,我们齐读下阕寻找答案。
A刚才同学们都说词人没有解脱,你怎么知道的?(无眠)
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深夜无眠的词人到底有什么难以解开的心结呢?请用你的生花妙笔,为深夜失眠的作者补充一段内心独白。
这位同学写作者的思亲之情特别真挚;这位同学能把苏轼仕途失意和对弟弟的怀念相结合,揣摩得很细致„„
B导读一:“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失意更添离苦,心乱如麻的词人不由怨道:月亮,你难道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吗,为什么越是在人们饱受别离之苦的时刻,你却越是圆满呢,齐读“不应有恨,”一句——同学把诘责地语气把握的很到位,我们感受到,此时的词人怀念弟弟,备受煎熬。可是,遇到挫折时,怨天尤人有用吗? C 导读二:花开花谢,月圆月缺,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普希金告诉我们:“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词人选择了自我安慰: “人有悲欢离合,”读—— 词人在自我安慰中悟出了哲理:生命有缺憾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作者因怀念而无眠,因怀念而埋怨,此刻,又因怀念而释怀„„“人有悲欢离合,“再读——
D导读三:大醉赏月时出世入世的彷徨,深夜无眠时思亲不得的忧伤,都由一个字得到化解和升华,是哪个字呢?(愿)
词人在低语:弟弟啊,我们不必哀伤,此刻,共同抬头仰望,相隔遥远的我们,就借月光捎对彼此的牵挂与惦念,齐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人在叙说:朋友们啊,请彼此珍重,只要我们能健康常在,就让美好的月光,融化我们一切的愁情别绪„„再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人不由发出了呐喊:人们啊,分离是为了团圆之期更加甜蜜,挫折才使我们对生命中的美好倍加珍惜!抛弃一切忧伤烦恼,就让我们共同举杯,陶醉在这一片晶莹皎洁的月色中吧
我们一起高声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E真好,同学们读出了词人博大的胸襟与乐观的情怀。苏轼的可贵,在于他既超然达观,又不忘关爱人间,达到一种圆融的人生境界。那么,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失意打击时,苏轼的思想,能带给我们那些有益的启迪?
(生发言)看来同学们已经真正读懂了课文,最后,请同学们投入的高声诵读课文,在一片晶莹的月光下,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从容乐观与悠远„„
团圆的节日里,月圆人不圆。苏轼用乐观旷达的胸襟从思念中走出,当理想遭遇挫折,看看刘禹锡怎么办?我们一起来学习《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一、解题。请同学们齐读题目,说说你的理解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初逢”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
二、诗歌背景介绍。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诗歌创作的背景。(多媒体展示: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三、诵读体悟
从体裁上看,课文是一首七言律诗,放声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明确韵脚。听录音范读课文,思考诗人情绪的变化。模仿录音阅读课文,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四、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一)首联
由于诗人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贬。远离家乡,远离国都,来到巴山楚水,这是个怎样的地方呢?(重读:凄凉地。)仅仅是地方荒凉吗?(由于政治理想受挫心情凄凉)心情低落的诗人,在这个偏僻荒凉的巴山楚水待了多久呢?
(二十三年)如此漫长的时间啊,乐天说“二十三年折太多”,人生,又能有几个二十三年呢?说说你的感受吧。(诗人内心凄凉,感觉自己放佛被朝廷抛弃了一般)我们带着凄凉的心情,被抛弃的感受齐读首联——
(二)颔联 现在,诗人离开巴山楚水,分隔了漫长的22年,终于要回故乡洛阳,你能想象他回乡之后的情景吗?(学生发言)
师:是啊,二十多年的沧桑变化,二十多年的悲喜人生,临别时踌躇满志,归来日,早生华发。他具体在想些什么呢?请一位同学讲讲“闻笛赋”和“烂柯人”的典故。说说你对此处诗人用典的理解。“空”和“翻”写出诗人怎样的感受?(“空”字表达了对受害的老友王叔文等的深沉的悼念,“翻”字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诗歌中用典,可以使抒情更加含蓄蕴藉。课文中的典故表达诗人内心深深的哀痛惆怅)请同学们用哀痛惆怅的情绪诵读颔联——
(三)颈联
诗歌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表达愤激之情,颔联悼念战友,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发出深沉的感叹,接下来,诗人继续沉溺在消极的情绪吗?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说说你看到的画面,你的理解和感受。
(画面: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理解: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虽然远贬“巴山楚水凄凉地”,虽然“二十三年弃置身”,虽然“怀旧空吟闻笛赋”,虽然“到乡翻似烂柯人”,长贬归来恍如隔世,对一己来说确已如同“沉舟”、“病树”,但积极乐观者看到的乃是千帆竞发的壮阔,万木峥嵘的无限春光。哲理: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请同学们想象着千帆竞发,万木峥嵘的画面诵读颈联。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暇美好。当我们的人生遭遇困顿不幸,当我们追逐理想的道路一次次被阻遏,让我们带一点点自嘲更多一点点的旷达高声诵读——
我们还曾经学习过一首同样表达新旧事物交替的诗句是哪句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四)、尾联
从激愤哀伤的情绪中走出的诗人,对好友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之情——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其中,“长精神”三个字,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意志不衰,坚忍不拔)板书:
首联:直抒胸臆。“凄凉地” “弃置身” 愤激之情
颔联:运用典故。《闻笛赋》 “烂柯人” 感叹之情
颈联:千古名句。“沉舟” “病树” 自比之意
尾联:点睛之笔。“歌一曲” “长精神” 坚忍之慨
五、小结
(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得势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堪称刘禹锡的代表作品。)
诗词曲五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 2.分析 3.欣赏
4.了解用典,双关 课时:3课时
第二课时 《过零丁洋》
同学们,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化解了天下离人的思亲之痛,刘禹锡也在好朋友的安慰声里“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然而,当国事风雨飘摇,个人命运生死未卜时,诗人又该何去何从呢?我们一起聆听爱国诗人文天祥振聋发聩的回答。
一、走进文天祥
二、创作背景
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山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三、激情诵读
1.请同学们自由放声将课文诵读两遍,第一遍要求仔仔细细,读准字音。第二遍,思考诗句的意思,读出节奏。开始——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写法,我们齐读一遍。请这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同学们听出他的停顿了吗?我们齐读一遍。2.现在,请同门们结合课下注释,默读课文试着理解每句诗歌的含义,并且思考阅读这首诗歌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文天祥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深沉的情绪,爱国的情感)带着这种情绪,体会着作者的情感,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歌—— 3.请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现代汉语说说这首诗,看看谁的表达最准确,语言最典雅。(课堂活动)
四、合作探讨,深入分析(首先,说惶恐,叹伶仃,然后一片丹心)“说惶恐,叹伶仃”
1.诗歌的题目是 过零丁洋 诗歌中有句诗照应了这个题目,也指明了当时的心情。是哪句呢?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心情是:惶恐和伶仃)
我们,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穿越千年的时光来到南宋,来到文天祥身边,一起说说他的惶恐,叹叹他的伶仃。
2.惶恐,伶仃什么意思?(惶恐不安,孤苦伶仃)诗人的心中,有不安,他在为谁担忧?诗人感觉孤苦伶仃,为什么孤单?
3.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先研究下,诗人当前的处境。惶恐滩头,零丁洋里,这是怎样的地方?诗人怎么会来到这里?(前一句是追记过去。诗人于德经惶恐滩北上,当时元军进逼临安,形势紧急。景炎二年(1277),诗人在江西战败,又经惶恐滩退往福建,这时国家局势已危在旦夕。因此,“说惶恐”,即表示自己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后一句是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孤掌难鸣,飘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
4.原来,诗人是一个战俘,被敌人押解经过零丁洋,诗人为什么会战败?说说南征北战这几年诗人的处境。
(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勤王”号召,在德
(1275)正月,以全部家产充军费,起兵抗元,在频繁不断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这四年中,他出生入死,为挽救危亡,竭尽全力,苦苦支撑,但局势却越来越危殆。此时,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敌手)
5.耗尽全部家产,接近全部力量誓死抗敌啊,可是,局势却越来越危急,大好江山,也一大部沦入敌手,自己又兵败被俘。被俘之后,诗人眼下的处境怎样?(敌将招降,命悬一线)诗人用一句诗形象概括了自己当时的处境,他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支离破碎的山河啊,好像狂风中的飞絮,飘摇无依,自己一身坎坷,好像水中浮萍,更兼骤雨如鞭。同学们,体会到诗人的惶恐和伶仃了吗?我们一起感受—— “一片丹心”
1.国家,即将覆灭了,自己为之奋斗半生的抗元事业,失败了,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诗人的惶恐和伶仃,眼前,对面对着敌人威逼利诱,如恶狼般杀气腾腾的眼睛,面前,是决定生死的一张招降书,他会怎么做?
2.诗歌开头说“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诗人在干什么?(自叙生平,写了两件事科考入仕,多年征战)敌人让他写招降书,他上来就回顾生平,你联想到什么?(以死明志)在回顾一生时,写道这两件事,你感受到什么?(入仕是为国效力,征战世为国杀敌,诗人始终以国事为重)
3.此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的惶恐和伶仃,他是在为自己担忧吗?说说你的理解(辛苦——是一生为国
山河——是为国事感慨
惶恐——是为国事担忧)
4.诗歌的颈联中,诗人巧妙的将地名与心情交融在一起,“惶恐滩”和 “零丁洋”两个地名,对仗工整,自然天成,而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此刻,你是文天祥,你还有机会给你的君主留下几句话,你准备说些什么?你给自己的亲人写封信,你会写什么?
5.(国君啊,臣已经竭尽全力,奈何无力回天;我最思念眷恋的妻儿啊,我准备为国而死,也算死得其所),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生戎马,为国为民殚尽竭虑,心中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们一起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小结
零丁洋上,我们共同感受了诗人内心的惶恐孤独与痛苦;零丁洋上,我们更加感受到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回顾整首诗,前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前六句从纵横两方面构思,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从实到虚,由虚到实,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调,到结尾两句,却转而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前六句是铺垫,后两句才是主旨。
前六句悲苦欲绝,后两句高亢振拔。这样的情调转换自然而然地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效果。
学习了这三首诗歌,回顾一下,是什么让苏轼从深切的思念中走出?是什么让刘禹锡从哀痛惆怅中走出?是什么让文天祥能够以死明志,殒身不恤呢?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诗词曲五首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5.诵读 6.分析 7.欣赏
8.了解用典,双关 课时:3课时
第三课时《赤壁》《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一、了解作者的知识,了解创作背景
二、介绍关于咏史诗的文体知识
三、释读 1.自由读 正字音
2.听范读 划节奏
3.模仿读 悟情味
4.读资料 释诗意
四、说读
1.诗歌中提到哪两段历史? 2.这些历史让你产生哪些联想?
3.回顾了三国和秦汉时期的史料,我们眼前放佛出现了两部浩荡的历史长卷,而诗人仅撷取了两个镜头抒怀,你能找到吗? 合作讨论:
1.大家都知道历史上赤壁之战的结局是孙刘联军用火攻打败曹操,而诗人杜牧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把战争获胜的原因归纳为周瑜得东风之便上,你如何理解诗人这一想法?
2.作者张养浩途径潼关,“望西都,意踌躇”发出了“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的感慨,说说你怎样理解诗人的“踌躇”,“伤心”?
3.历史上国家衰亡,必经战乱,社会动荡,生灵涂炭,因此作者感叹“亡,百姓苦”,可为什么会有“兴,百姓苦”呢?这样的感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五、析读
1.结合史料谈谈你对“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理解,根据诗意能否改成“国破家亡在此朝”?
2.展开联想描绘“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的画面,体会“聚”,“怒”炼字之妙
作业:咏史诗是历代诗人钟爱的题材,他们常常借古讽今,抒情表意。我们再来欣赏两首咏史诗,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同样是张养浩的《山坡羊 骊山怀古》分析比
较和课文的异同。
第五篇:《诗词曲五首》复习题
《诗词曲五首》复习
一、注音或写字
畔绮闻笛fǜ折jí干gē风piāoxùhànqīng宫quâqióng楼chánjuānfēngluán
三、解释词语 长精神铁未销自将磨洗寥落零丁丹心.........汗青把酒不胜何似何事婵娟..........绮户经行 ....
四、按原文填空:
A、___________ _,到乡翻似。。B、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C、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E、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西都,____________。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姓苦;亡,____________。
五、诗句的理解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4、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 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7、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
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9、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中考试题
.(09辽宁沈阳)
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2009年连云港市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3分)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居室中领悟到了什么?(2分)
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7~9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2分)
8.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9.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分)
答:
20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文后两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形成鲜明对比。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阅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完成7~8题(5分)(2008·广西百色)
7.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8.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3分)
答:(1)思想感情:(2分)
(2)哲理:(1分)2010年贵州毕节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韩愈【唐】刘禹锡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甲)诗中 “左迁” 的意思是;请概括(甲)诗首联的意思:
(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和(4分)
2.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4分)
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后面题目:(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
(2)烂柯人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11-12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7.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60、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61.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
A.“二十三年”,指自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颔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
C.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
D.“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
62.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6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默写重点句 1.,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一联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这里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寓豁达于心中,寄希望于未来的哲理性诗句是:“□□□□□□□,□□□□□□□”
(2012铜仁)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6分)
(1)诗歌首联“”和“”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2分)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4分)新疆乌鲁木齐2006水调歌头
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河北2011水调歌头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7~8题。门分)水调歌头
7.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答:
8.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答:
1、比较阅读【甲】水调歌头【乙】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把酒问青天()..
②念无与为乐者().
(2)下列句中的“ /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知/天上宫阙B 我/欲乘风归去
C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 相与/步于中庭
(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相对应的作品原句。②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甲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的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
(5)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2.本词中一共有几问?问的对象分别是什么?
3.有人说这首中秋怀人之作,终篇浸透着离愁。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4、表达作者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5、这首词的上阕极写诗人在“、“”的徘徊矛盾,下阕写,以表达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
6、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7、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之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从人到月,从古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 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8、词的上片问。
9、词中的“婵娟”指月亮,请再写出两个月亮的别称。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10、“不应有恨”的“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
11、词人一时“欲乘风归去”,一时又认为天上不如人间好。理解词的意境,说说词人的心目中到底是天上好,还是人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