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诗五首》第二课时教案

时间:2019-05-15 05:5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诗五首》第二课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诗五首》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诗五首》第二课时教案

《诗五首》第二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正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从胸臆中自然涌现。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归京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雪”是诗人抒情写景的出发点。《己亥杂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4、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5.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收集、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行路难》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细节描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形象地揭示了英雄失意、抑郁悲愤的愁怀。比兴、象征手法——“冰塞川”、“雪满山”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象,以路途艰险比说世途艰难。

用典——

1.吕尚和伊尹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抱负,表现对前景的希望与信念。

2.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铸造出一个雄姿英发、勇往直前的壮士的形象。

二、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简介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二)写作背景

杜甫逃难到四川后,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三)朗读欣赏

(四)结构分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群童抢茅 无可奈何)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破屋漏雨 忧思不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五)文本精析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风 白天 屋外 事

群童抢茅无可奈何 长夜沾湿忧思不绝 雨 黑夜 屋内 人

广厦千万间

现实 水到渠成 理想

自己 推己及人 天下寒士 关心民生忧国忧民

(六)、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饱含爱国之情的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___韩愈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三、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解题: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作者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

(二)朗读欣赏

(三)文本解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而展开的联想: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诗人忽然觉得自己好象已置身于大好春光之中,那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竟吹开了这千树万树的梨花,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比喻辞格的运用,既清新而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这两句与前两句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这一图景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现出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的特有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了诗的乡土之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归客”说明举行这次宴会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此句紧扣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式,写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酒宴散后,送客出辕门。一个“暮”字,点明时间是在傍晚,“纷纷”极言雪之大,“冻不翻”极言天之寒。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不见”和一个“空”字,均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四)诗意分析 白 雪 歌

漫天大雪图(前10句)大雪纷飞遍地银妆 雪天奇寒难以忍受 沙漠冰封愁云惨淡

描写边地奇异风光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雪中送别图(后8句)设宴饯别寄寓感慨 依依惜别无限惆怅

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抒发无限惆怅之情

(五)文本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全诗以“雪”为线索,以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情景交融。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学习《己亥杂诗》

(一)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

《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已亥年,故称。这年诗人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期间往返九十里,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第二年诗人自己加以编排,并刻印成集,这里选的是第五首。

(二)朗读欣赏

(三)注释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无限。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吟鞭:指诗人鸣鞭。同题诗有“赖是摇鞭吟好诗”句。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相对京城而言的归途。刘禹锡有“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句,这里变用此典。

落红:落花,诗人自喻。

(四)诗意分析 愤然辞官,愁肠百结

时光易逝,日薄西山 隐喻当时国势渐颓

挥鞭马上,面向故乡 随兴赋诗,百感交集

落红并不无情

腐烂成泥养育春花 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五)小结

• 满载离愁,远归故里 • 自比落红,仍可护花

虽辞官归乡,仍心系报国。

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意思: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

(六)、拓展延伸 古代诗人描写落花

• 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

• 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花落春仍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歌。

2、写下对每一首的名句赏析,力求完整。教后反思:

学习这五首诗词,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注意引导学生从掌握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例如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人手,理解本课中的五首作品。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问。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一一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存疑,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外作深入探讨。然后让同学说说或写一点各自感悟到的东西。

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念。

语文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从语文课的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味一种人文精神的关怀。教师用美的艺术形象和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审美情操,使学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然后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观察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时要选好突破口或者切入点,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积极主动探求未知,课堂会诗意盎然的。

这次教学也使我认识到:要让学生入境学习,教师必须首先入境。这方面我觉得做得还不够。另外,学生对龚自珍的介绍有些流于形式,这也与教师指导不够有关。如果能够结合龚自珍的生平事迹来解读龚自珍,使诗人形象铭刻学生心中,知人论世,就可以很好的把握诗歌形象极其诗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第二篇:诗五首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2.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1)虚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2)实词(活用)。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4.全诗段意。(1)秋风破屋——惨(2)群童抱茅——悲(3)长夜难眠——哀(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t冷似铁”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7.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8.归纳总结。

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 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二、鉴赏l: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解题。

读标题,介绍唐代边塞诗的特点。2.研习课文。

(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

(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5)品味鉴赏。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②“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

三、自读<己亥杂诗》 1.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2.小结。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背诵五首诗。资料链接

1.陶渊明:《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祖茂,曾任武昌太守。父逸,曾任安城太守。太元十八年(393)任江州祭酒,元兴三年(404)为镇军将军刘裕之参军,旋又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之参军。义熙元年(405)任彭泽县令,在职81天,因不满现实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诏征著作郎,称疾不就。今存诗辞赋一百二十余篇,多为归隐后作。散文以《桃花源记》最为有名,构想一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王国。《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的作品。《归去来兮辞》叙写归隐原因及隐居后的舒畅情怀。赋以《感士不遇赋》揭露时弊最深,鞭笞最力。诗以田园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归园田居五首》《饮酒诗二十首》等表现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杂诗十二首》表现不负盛年、及时勉励的积极思想。《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怀抱,颇多慷慨悲愤之音。其作品也有明哲保身、及时行乐、人生无常之消极思想流露。艺术上兼有刚健豪放与恬静清淡的特色,而后者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其诗情感真切,意境淡远,语言质朴,在玄言诗统治晋代文坛时能独树一帜。其人、其文不合时尚,故不为当世所重。刘勰《文心雕龙》对其未作评价,钟嵘《诗品》仅将其列入中品。萧统为最早重视陶诗者,始编陶诗八卷,并为其作传及序,但《文选》所选陶诗不及谢灵运多。自唐始被重视,为李白杜甫所推崇。至宋,更受文人的普遍重视。清沈德潜评陶为“六朝第一流人物”。

2.《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李白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3.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青年时代曾漫游吴、越、齐、鲁等地。三十五岁到长安求仕,寓居十年,不得志。及安禄山陷长安,诗人逃至凤翔,退见肃宗,官左拾遗,因直言极谏,改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人蜀。严武再任四川节度使时,表为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携家出蜀,漂泊于湘鄂一带,病死途中。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后世称为“诗史”。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4.《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龚自珍(1792—1841),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道光九年(1829)进士。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日《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诗五首教案

诗五首教案

诗五首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

2.范读带:有关五首诗的录音。

3.投影卡片:介绍作者及其诗的卡片。

【设计思路】

学习这五首诗词,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可注意引导学生从掌握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例如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人手,理解本课中的五首作品。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问。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均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一一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存疑,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外作深入探讨。然后让同学说说或写一点各自感悟到的东西。

【教学方法】

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习方法】

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

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默写《饮酒》。

第二课时

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

(1)虚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

(2)实词(活用)。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7.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

8.归纳总结。

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二、鉴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解题。

读标题,介绍唐代边塞诗的特点。

2.研习课文。

(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

(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

(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

(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

(5)品味鉴赏。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②“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

三、自读《己亥杂诗》

1.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2.小结。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背诵五首诗。

五、教后记

第四篇:人教版八年级下诗五首赏析

饮酒(其五)陶渊明

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善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东晋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 《 饮酒 》组诗共二十首,这是第五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此诗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读者喜爱它,不仅仅因为它语言浅近,结构巧妙,写景如画,意境高远,还由于它所蕴涵的深刻哲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心为行役”的“物化”.诗的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够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后六句写隐逸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弃官归田后远离尘世,醉心田园的情志,这其中既有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回避矛盾,与世无争的消极情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结庐”,建造房屋;“人境”,人们聚集的地方;“车马喧”,车马的喧闹,意味着上层人士间的交往,用以指代人世间的各种纷繁杂尘.诗人将住所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声.诗人紧接着就有了一问:“问君何能尔” 你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呢 ?然后自问自答“心远地自偏”.“意思是说精神和现实拉开了距离,超脱世俗的功名利禄,不管住在什么地方都是偏僻和宁静的.宁静在心,心不动,外边的世界就不会动.表达了作者超脱自在的生活态度.一个归隐之士的高雅情志跃然纸上.它告诉读者,诗人的心灵超然净化,使车马喧闹的环境也因之幽静僻远了,诗句涵蕴着深刻的哲理.”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同时也是象征.它代表了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这四句借眼前之物,谈人生哲理.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其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第一句看似平淡,第二句就突然转折,造成悬念,类似”拗救“.第三句借势发问,第四句给出答案,四句浑然一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写诗人之所为与所见,诗人所见乃”菊“,风骨凌霜,傲然挺立的托寓之物,为诗人内心情致的物象;诗人所为乃是在自己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于一俯一仰间见其高洁的情致.”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见“: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冥邈,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还有一种版本将”见“字写作”望“字,苏东坡认为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因为”望“属于有意识地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而”悠然见南山“就好似在一种无意识之中,南山撞入了自己的眼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这四句不仅写出了诗人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而进入物 1 我两忘的情态;而且描摹出一幅自然图境,把主体的情感化为客观的景物.难怪明人谢榛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二句是对全诗的总结.”此中“,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真意“,真趣,即 人生之理,造化之趣,这是全篇之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逻辑的语言却无法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诗人在物我两忘和同构中领悟到了一种”忘言“的”真意“,这无非是在告诉读者:你们看,这归隐的生活多么美好啊!又何必要去为官,去为”五斗米“折腰 这二句既可以看出老庄哲学的痕迹,也可以让人感悟到后世禅宗大彻大悟的意味.在诗的结构上,这二句提示了全诗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首诗既抒发了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的欣悦,又蕴含着诗人对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如:”结庐在人境“是写景,”而无车马喧“是抒写超脱尘世的感受,是抒情,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尤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为后世所称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写景,但从写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将情融于景中.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直接抒情,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行路难(其一)李白

李白的《行路难》一共三首,这是原第一首。本诗是诗人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的。所谓“行路难”是指世事艰难,当时诗人正值官场失意,虽做过三年翰林侍郎,但只是陪皇帝玩乐而已,这与诗人“功成名就”的理想相距甚远。后又遭到权臣的排挤、打击,被皇帝用银两打发走了。诗的开始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情厚意,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千金,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面对这样的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番盛情,肯定是会豪饮的。可是,今天即使是“金樽清酒”这种价昂的美酒,即使是价格不菲的菜肴,也勾不起诗人的食欲。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只因前途渺渺茫茫,惆怅失意满怀,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所以拔剑四顾。“欲渡黄河”两句,托物寓意,诗人借“黄河冰塞川”“雪满太行山”,比喻壮志难酬,人生途中的事与愿违。“闲来”讲述的是姜太公钓鱼和伊尹乘舟梦日的故事,承接上文,说明人生遭际的变幻莫测。“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诗人运用反复的修辞,重申上文,看似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读到这里,感觉诗人藏了一笔,“今安在”一问,更是让人感同身受,不禁唏嘘感叹人生的无助、无奈,命运对人的 无情的嘲讽和捉弄。诗人并没有甘于消沉,而是从吕尚和伊尹的遭遇中得到了信心。虽然现实是那么得艰难,道路是那么得渺茫,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最终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相信终有一天会达到理想的彼岸。诗人却宕开一笔,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到此一切“柳暗花明”,诗人冲决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用世的精神跃然诗

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人不畏人生艰难,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学习的。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馐”,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真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向,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 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 4 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如果说读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时候对他“叹息”的内容还理解不深的话,那么读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总该看出他并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吧!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是盛唐时期负有盛名的诗人,犹以“边塞诗”著称。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边塞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这从诗题中可以看出——全诗在内容上分为两个层次:描写边塞雪景,抒发送友情怀。

前十句写雪景。起笔即点出边塞风狂雪早:“风卷草折”似声声入耳,“八月飞雪”如历历在目。接着写雪后景色变幻:一夜之间,雪花覆盖了整个大地,百花藏形匿影,百虫声销迹灭,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色:衰败的枯草,凛冽的北 风,天空中愁云密布,大地上冰天雪地。面对此景,人的心境应该是惆怅、凄苦的,然而诗人却能别出心裁,笔锋一转,把这令人凄清的雪花化为春日之梨花,给全诗增加一点亮丽的色彩。诗人将北国冬天的雪花比作南方春天的梨花,使严寒之中透露出盎然春意,别有一番情趣。这里,以春花喻冬雪,以南国暖色比北方寒景,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使这两句成为历代咏雪诗中的名句。冬天,诗人能从雪花联想到梨花,目然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雪莱所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然后自然转到写军营内的苦寒生活:“散”、“湿”承前继写雪飞雪落,冷寒潜袭;后用“狐裘不暖”、“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等语,不仅写出边关将士奇寒难熬的艰苦生活,更从侧面反衬出大雪的酷寒。最后从纵横交错的空间景象着笔,既写出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自然之景,又用“愁”、“惨”两字语带双关,渲染饯别的气氛,感情色彩十分浓烈。

后八句述别情。诗中对送别的具体情景着墨不多,采用的是侧面烘托。先写在中军帐摆设酒宴、演奏边乐欢送即将起程返京的武判官。诗中用音乐来烘托送别的场面,而写音乐又不是侧重其本身,而是选用几种有代表性的边塞器乐——胡琴琵琶与羌笛,引入无限遐想,这里既有边地音乐的韵味,又有急管繁弦的热烈欢快的场面。在这奇寒的荒漠边地,诗人曾和友人同甘苦,共患难,这关系自然更加密切,情意自是更加深厚,而那既热闹又略带凄苦的音乐声正是传达了这种欢快之中更有离别时的惆怅心情。席次间的频频举杯、依依话别都只是在器乐的名称中略略带过,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饯别的情形。饮宴直到薄暮时分才告结束,送出辕门但见大雪份飞,满眼是银白世界,然而,在这皑皑白雪中,矗立在军营中的那面醒目的大红旗帜都硬硬地垂落着,在劲风中丝毫不能翻动。可以想见,旗帜上的冰凌何等厚重,塞外的天气是何等冰寒!这冷色基调上的一星暖色,一方面衬得整个画面更加洁白、凄寒,另一方面又给人以活力,给人以火热的激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大雪纷飞,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朋友却要在这样严酷的冰天雪地中赶路,怎不叫人担忧?诗人送友人出了辕门,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的东门,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去时雪满天山路”,雪大风狂,归途遥远,诗人的心中既有惜别的深情,又有隐隐的担忧,情绪极为复杂。前方的天山道路都已被大雪铺满,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一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遥望朋友远去的身影,在山回路转中渐渐不见,只看见雪地上留下的一行人马走过的脚印„„而诗人依然站在雪地里,久久望着友人远去的马蹄印而不愿离去,这是为什么呢?是感叹“相见时难别亦难”,还是担忧友人“长路关山何时尽”?是在内心安慰友人“莫愁前路无知己”,还是怨恨“春风不度 6 玉门关”?悠悠情思如同那茫茫白雪一样,绵绵不断,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词尽而意不尽,余味绵绵,使人低回不已。

全诗以“雪”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塞外风雪送客图。所写的雪景,既从大处落笔,又从细处着墨,把美丽的雪景写得形象生动,为“送别”作了很好地衬托和铺垫,抒发出作者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可以说是景中含情,达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境界。

诗的语言优美。诗中利用换韵与送到场景的转换,形成跌宕多姿的旋律。起音入声韵,急促激烈,与风雪相映衬,继而是阳春白雪,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再是“冰泉冷涩弦凝绝”,出现滞涩的场面,末尾渐入徐缓,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三绝”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己亥杂诗》

这首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句既有抒情,又有叙事,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作者从小就在北京读书,又在北京考中进士做官,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是他的理想所在。现在,他被迫离京,心情是多么复杂呀!黄昏日落的惨淡景象,天涯海角的遥远距离,使他的离愁更加浩大而沉重了。诗人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了豪放洒脱的气概,感慨的是离别之忧伤;洒脱的是终于逃脱了令人窒息的官场樊笼,可以轻松愉快地到外面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夕阳斜晖,又有广阔天涯。这是诗人当时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则笔锋一转,即景抒情,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多么新奇的诗句。在古人眼里,凋谢飘零的落红,总是引起叹息和伤感的“无情物”。然而作者却看到它有情的、积极有为的一面,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的心境,用“落红”来比喻辞官归隐的自己虽年事已高,告老还乡,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仍要做些于国于民有益的事。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历来为人们传颂的经典名句,它一方面是诗人的抒怀言志,另一方面也是诗人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真实写照,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诗人愿化作春泥,去充实春天的生命,去滋润未来的花,如花的未来。

诗人以“白日斜”来烘托离愁,以“吟鞭东指即天涯”抒写退出官场事故纷争后的洒脱豪放,以“落红”暗示自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进亦忧,退亦忧”的忧国忧民情怀,可见诗人辞官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也是极其痛苦的。全诗寄情于物,形象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从结构上看,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至此,诗中的离愁已变成崇高的献身精神,天涯、日暮、落花,已和春泥孕育的未来高度融为一体。从而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春天的憧憬,把读者带进一种瑰丽的、霞光艳艳的境界。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0诗五首

黄兴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30诗五首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教学准备

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2.范读带:有关五首诗的录音。

3.投影卡片:介绍作者及其诗的卡片。设计思路

学习这五首诗词,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可注意引导学生从掌握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例如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人手,理解本课中的五首作品。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问。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均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一一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存疑,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外作深入探讨。然后让同学说说或写一点各自感悟到的东西。

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

黄兴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④辨:说明。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5)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3.欣赏品味。

(1)名句品味。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黄兴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6.课堂小结。(打出投影片。)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黄兴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五、布置作业:背诵这两首诗并默写《饮酒》。

第二课时

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3.质疑字词。

(1)虚词。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向:副词,渐渐。安:疑问代词,怎么。呜呼:感叹词,哎。

(2)实词(活用)。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2)群童抱茅——悲(3)长夜难眠——哀(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t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

黄兴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7.艺术特色。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

8.归纳总结。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二、鉴赏l: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解题。读标题,介绍唐代边塞诗的特点。2.研习课文。

(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

(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

(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5)品味鉴赏。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②“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

三、自读《己亥杂诗》

1.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运用比

黄兴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2.小结。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背诵五首诗。资料链接

1.陶渊明:《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祖茂,曾任武昌太守。父逸,曾任安城太守。太元十八年(393)任江州祭酒,元兴三年(404)为镇军将军刘裕之参军,旋又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之参军。义熙元年(405)任彭泽县令,在职81天,因不满现实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诏征著作郎,称疾不就。今存诗辞赋一百二十余篇,多为归隐后作。散文以《桃花源记》最为有名,构想一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王国。《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的作品。《归去来兮辞》叙写归隐原因及隐居后的舒畅情怀。赋以《感士不遇赋》揭露时弊最深,鞭笞最力。诗以田园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归园田居五首》《饮酒诗二十首》等表现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杂诗十二首》表现不负盛年、及时勉励的积极思想。《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怀抱,颇多慷慨悲愤之音。其作品也有明哲保身、及时行乐、人生无常之消极思想流露。艺术上兼有刚健豪放与恬静清淡的特色,而后者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其诗情感真切,意境淡远,语言质朴,在玄言诗统治晋代文坛时能独树一帜。其人、其文不合时尚,故不为当世所重。刘勰《文心雕龙》对其未作评价,钟嵘《诗品》仅将其列入中品。萧统为最早重视陶诗者,始编陶诗八卷,并为其作传及序,但《文选》所选陶诗不及谢灵运多。自唐始被重视,为李白杜甫所推崇。至宋,更受文人的普遍重视。清沈德潜评陶为“六朝第一流人物”。

2.《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李白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3.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青年时代曾漫游吴、越、齐、鲁等地。三十五岁到长安求仕,寓居十年,不得志。及安禄山陷长安,诗人逃至凤翔,退见肃宗,官左拾遗,因直言极谏,改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人蜀。严武再任四川节度使时,表为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携家出蜀,漂泊于湘鄂一带,病死途中。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黄兴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后世称为“诗史”。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4.《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龚自珍(1792—1841),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道光九年(1829)进士。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日《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下载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诗五首》第二课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诗五首》第二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第一课时 用范文

    八年级下册《诗五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大柳河镇中学 王新民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2 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品味诗句,感......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3人教版

    .《诗五首》 30.《诗五首》【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2.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5诗词曲五首

    25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3人教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创造性地发......

    诗词五首第二课时教案

    总第 课时 使用时间诗词曲五首 八 年级学科 语文 主备人 郭亚丽 学科组长刘红军 审核人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醉翁亭记》第二课时教案[5篇]

    《醉翁亭记》第二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写景很有层次。写醉翁亭的环境采用由面到点,自远而近的顺序,把读者一步步引入佳境;写山间富于变化的景色,采用从早到晚,从春到冬的顺序,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五篇范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 八年级语文的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与当今的文化可谓一脉相承,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传承。古诗文作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

    八年级语文下册 诗词曲五首教案(新人教版)

    湖北省安陆市德安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诗词曲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 【目标定向】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词曲的主题思想并背诵课文。 2、初步学习诗、词、曲的体裁特点。 3、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