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2
11---20各数的认识
陈晓燕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在11---20的物体个数,并会正确读写,认识计数单位“个位”和“十位”,知道各个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
2、经历计数单位“十”的建构过程,建立正确的数的概念。
3、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数感,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小棒,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现实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大海吗? 生:喜欢。
师:仔细观察,从这幅图片上你能看到什么? 生: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生2:沙滩上有几只海鸥? 生3: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好吗?
二、借助学具操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解决“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1)学生独立数一数。
(2)教师组织汇报:有多种数法。A 一个一个的数 b 两个两个的数
(二)摆一摆
1、用小棒表示11
(1)学生在桌面上摆一摆11,同桌合作,看看怎样能够一眼就看出是11根小棒呢?
(2)教师展示学生的摆法,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2、优化方法,建立计数单位“十”的表象。(1)学生选出最好的摆法。
(2)课件演示摆法:并出示:10个一是1个十
3、学习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三)拨一拨
1、先让学生认识计数器
2、在计数器上拨出11,体会“十位”产生的必要性。
3、随机拨出“13”“16”等数
(四)结合学具,学习两位数的读写法。
师:1捆小棒对应的位置是十位,1根小棒对应的是个位 1个十就是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 1个一就是在个位上拨一个珠子
计数器的十位上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 个位上有1个一,就在个位上写1,读作:十一
(五)解决“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
1、通过摆小棒,突破两个十就是20
2、在计数器上拨出20.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1、写一写,画一画
2、基础练习,数一数尺子上的这些数。
3、变式练习。
(1)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个十和()个一组成18.(3)两个十是()
(4)13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第二篇:0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准确体验0认识0,掌握0的写法。
2.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
3.使学生初次感知0的含义,正确地理解。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0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学具盒、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1.出示小猴正准备吃盘子里的2个桃子的投影片。
投影片上有一只猴子,一个盘子放了两个桃子。(板书:2)
小猴正准备干什么?(小猴正准备吃桃子。)
2.出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的投影片。
图上小猴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板书:1)
3.出示小猴吃桃的第三幅影片。
小猴又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又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有的学生会说吃了0个桃子。)
教师小结: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这个数字读作“0”,“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含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了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您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看谁说得最好。讨论后,指明4~5人说说。
二、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直尺。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还可以表示什么?
2.出示直尺放大图。
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
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为0是起点。)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齐读:0~5,5~0。
三、教学0的书写
教师边范写边说: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成椭圆行。(学生书空写0三遍,注意笔顺。学生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
四、有关0的加、减法。
1.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
“我们已经知道了0是一个数,所以它也像其他数一样可以进行计算。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小猴看见盘里有2个桃,他吃了一个,还剩几个?算式是:2-1
吃2个呢?算式是:2-2=得几?为什么?
看小鸟图列式计算。为什么?
练习4-4=2-2=5-5=1-1=
你有什么发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2.一个数加0。
出示青蛙图。看图你知道了些什么?
一共有几只青蛙?你怎么知道的?
算式是:4+0=得几?为什么?
练习2+0=3+0=5+0=
从以上算式你知道了什么?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想一想0+4、0+3、0+5等于几?
从这几道题中可以看出什么?(0加上一个数,还得那个数。)
想一想0+0等于几?
(3)一个数减去0。
想一想5-0等于几?(......)
5-0就是从5个东西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还是5。
板书:5-0=5
4-0、3-0、2-0、l-0等于几?为什么?0-0等于几?
五、小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不能有棱角。最后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六、课后小记:0的书写是一个难点,教学是要示范指导,学生有的写得很生硬,有的象画圈。
百科词条:一年级 教案 数学
第三篇:窗2(教学设计)0的认识
《0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2。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从“有”到“无”的过程,逐渐抽象出“0”,知道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即“0”的意义,会正确读、写0,会用0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比分等。3.经历创造符号的过程,体会0在生活中的作用。
4.在现实情境中经历“0”的符号化过程,初步培养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有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0”的意义。教学难点:0的写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谈话激趣: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玩“摘苹果”的游戏?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1(把教材情境图1中树上的苹果改为5个)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苹果树,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发现:树上有5个苹果。
师评价质疑:你很会观察,树上有5个苹果,用数字几表示?
师根据生的回答,随机评价:树上有5个苹果,用数字5表示。(板书:5)师:老师这儿有一枝魔力棒,一挥它,变!请同学们瞪大眼睛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动画播放,树上的一个苹果跑到小朋友手中。)学生可能回答:树上少了一个苹果。
师:魔力棒施魔法,摘掉一个苹果,树上还剩几个苹果?用数字几表示? 生可能回答:树上还剩4个苹果,用数字4表示。(根据生回答,师板书“4”。)师:快看,魔力棒又施魔法了,变!
(课件动画播放,树上的一个苹果跑到小朋友手中。)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可能回答:又少了1个苹果,树上还剩3个苹果,用数字3表示。老师一挥魔力棒。(课件动画演示,树上又少1个)
生可能回答:又少了1个苹果,树上剩2个苹果。用数字2表示。老师再挥一下魔力棒。
生可能回答:又少了1个苹果,树上还剩1个苹果。用数字1表示。课件继续演示,又少1个。
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 课件出示问题: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怎么表示?
【设计意图】利用“魔力棒”摘苹果的游戏情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神秘而又真实的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以百分之百的注意力经历苹果从“有”到“无”的过程,为理解“0”的意义及体会“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二、你说我讲 1.教学“0的意义”
(1)结合摘苹果的情境,体会“0”的意义
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想一想。
学生可能马上说:用0表示;如果说不出,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再呈现学生的方法。
师:你是怎样知道用“0”表示的?
学生可能说:家长告诉的;幼儿园学过的。
师:0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位说一说。师:谁愿意给同学们讲一讲“0”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生可能会说:“0”表示1个苹果也没有。同桌互相说一说“0”表示1个苹果也没有”
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用“0”来表示。(课件出示0)(2)在具体的举例中,理解“0”的意义。
师:1个苹果也没有,用0表示。你还能举出这样用0表示的例子吗? 生可能会举出如下的例子:
妈妈给了我2块糖,我全吃了,一块糖也没有了,我还有0块糠。
花瓶里1枝花都没有了,用0表示。
放学了,教室里一个小朋友也没有了,用0表示 „„
学生举例后,课件动画播放生活中的一些实物情境图。(盘子里一个梨也没有;花瓶里一枝花也没有了;吊椅上一个人也没有)
通过“有”与“无”的对比,直观理解0的意义。(3)抽象概括“0”的意义。师: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 生可能说:举不完。
师:那谁来说一说0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还是结合具体例子说。
师:无论举什么样的例子,只是物体的名称不同,都是一个也没有,只要是一个也没有就可以用0表示,所以0就表示一个也没有。(课件出示:“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板书:“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由直观具体感知自然过渡到抽象概括出“0”的意义,整个认知过程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用0表示”为引子,引出生活中各种各样用“0”表示的同类型的例子,学生在交流具体例子的过程中,对“0”的意义的感知越来越丰满,不但水到渠成地建立起“0”的意义的模型,而且体会到数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4)感知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师:0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1、2、3、4、5一样都是一个数,如果让你给0和1、2、3、4、5这6个数字宝宝排排队?你觉着怎么排呢?(课件出示6棵苹果树,苹果树上苹果的个数分别是5、4、3、2、1、0)
学生可能这样排:0、1、2、3、4、5 师质疑:为什么把0排在1的前面?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生可能回答:0表示一个也没有,1、2、3、4、5都比0多,0最小。
师评价:真聪明,根据0的意义,0表示一个也没有,想到了,要把0排在1的前面,它比1还小。把我们学过的这6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列就是0、1、2、3、4、5。
(师在讲解的同时课件动画演示)师:如果把这几个数从大到小排列呢? 生可能回答:5、4、3、2、1、0
【设计意图】及时借助“摘苹果”的具体情境,学生由直观感知0与1—5各数量的多少关系抽象出数的大小关系,不但知道了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又加深了对“0”的意义的理解。
2.教学“0”的写法
师:同学们知识了0表示的意义,你们会写0吗?0的形式状像什么? 学生可能都说:会写,0像鸭蛋。(1)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评价
师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写0,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他写0的过程对吗? 学生评价。
(2)师讲解0的写法
根据学生的评价,师在田字格中边演示,边讲解写0的方法。
写0的笔顺是: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的圆滑。(再次通过课件动画演示0的书写过程。)(3)学生书写0。
每位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一个0,同桌合作,一个同学写,另一个同学看他写的笔顺对吗?如果不对,请告诉他。
再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板书0。
写后,全班学生再次从书写的笔顺与书写美观程度上进行评价。师:你们认为在写0时应注意什么? 每位同学在田字格本上书写3个0。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学生到黑板上板书0,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书写的过程,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怎样书写0,在书写0时应该注意什么?师再次边板书边讲解,同时借助课件动画演示0的书写过程,强调笔顺,同位互相观察写0的过程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3.教学0的其他含义。师:你还在哪儿见过0?
生可能说:尺子上,温度计上„„
课件出示直尺,问:知道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师讲解: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课件出示比赛场地情景及比分牌,师问:知道记分牌上的0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答后,课件出示,师讲解:体育比赛记分牌上的0表示比分。
课件出示温度计,师问:知道温度计上的0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答后,课件出示,师讲解:温度计上的0表示分界线。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学生直观看到0,体会0的其他意义。开阔学生的视野,感受“0”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三、自主练习1.基本练习
(1)课本10页自主练习第1题
此题是数数和写数的基本练习,练习时,学生先观察图,并从左往右数一数,说一说每盘有几个苹果,用哪一个数表示,再写出数。(交流答案时,课件出示)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5个圆片,每次逐个拿走1个,从“有”到“无”,进一步体会“0”的意义。
(2)课本10页第2题
这题也是数数和写数的基本练习,学生先独立观察画面,同桌之间说一说图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说一说每幅图中金鱼的条数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在对比中,再次加深学生体会0的意义。(3)课本11页第5题
动画播入,学生观察左边的小朋友投中3个篮球,左边的孩子一个也没投中。学生用相应的数字表示。2.综合练习: 课本11页第6题
这题是数数、写数的变式练习。学生先说一说图的意思,学生说后,通过课件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学生独立填写。
3.课外实践
学生先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0,通过课件出示生活中一些物体上的0,学生观察。
要求学生回家观察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用到了0,寻找生活中的“0”。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的各种事例,通过课件动画式的出示,引起学生的练习兴趣,在巩固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知道什么都没有用数字0表示。
师评价:说明你会用学到的知识了,你摘到了“会用”这个苹果。其他同学摘到了吗?那就把这个苹果送给每位同学。魔力棒一指飞出篮子。青苹果变红苹果。
师适时追问: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你积极思考了吗?你积极思考哪个问题了? 学生回答后,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后,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
师:同学们你们收获了红红的苹果,咱们把这些红苹果装回果篮,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第四篇:《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到71页。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设计特色: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主动地学习。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
十、2个十是20。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预设与点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电脑:小猴子]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小猴子: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你们愿意吗?小猴子:太好了,我在学校里也是一个好孩子,已经得到很多小红花了,不信你们数数。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猴子得到了多少朵小红花,好吗?举起右手,一边打手势一边数。[数到10][电脑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问号]师: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然后再帮小叮当把小红花数完。
(点评:小朋友每天都会得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用数一数小猴获得了几朵小红花,来创设数到10朵再数下去就要用到比10大的数这样一个情境,既贴近学生,又真实自然。)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建立记数单位十地概念
师:今天,茄子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数学问题请小朋友们解决,你们愿意吗?听一听,茄子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茄子老师:请小朋友们数出12根小棒,在桌子上排成一排。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电脑里的小朋友东东也摆了一些小棒,我们一起来帮他数一数。
(课件演示12根小棒,引导学生数一数)
茄子老师:小朋友们真是心灵手巧,不仅自己能正确地数出12根小棒,还能帮东东小朋友数一数。可是要数出十几根,每次都这样数,太麻烦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数出的有12根吗?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下面就请你们想一想、摆一摆,在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操作活动后,进行师生交流。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1.每2、3、4、6一份地摆。
2.把12根分成9根和3根。
3.12根分成10根和2根。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电脑中的小朋友玲玲也想出了办法,我们来看一看,她是怎样摆的。
课件演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师:你们的想法和玲玲一样吗?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
现在请小朋友很快地拿出10根小棒,想一想怎么拿?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
师:(指对1捆带2根)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2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2根?
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的眼力,你能很快地看出摆了多少根小棒吗?
(演示课件:依次出示13、17根小棒,说一说是几捆带几根,是多少根?)
(点评: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再摆一摆、捆一捆、说一说的经历中,自然形成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在操作活动中变得具体直观,易于接受。摆小棒是学生很容易做的事,但是要摆的好、动脑筋摆、能从中自己领悟出的道理,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这个环节教师要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摆摆、说说,理解2个十是20
师:想一想怎样摆出11根小棒,再动手摆一摆。
(学生操作后进行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再依次摆出14根、18根)
师:请小朋友们很快地摆出19根小棒。
学生操作后交流各自的摆法,有两种可能:
1.先摆出一捆,再数出9根。
2.在18根后添上一根。
(对于学生的两种摆法予以肯定)
师:19根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样摆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请小朋友们与你的伙伴商量商量,再合作摆一摆。
师:19根再添上一根就是20根了,20根是几捆带几根?单根的又满了10根又可以怎样了?现在有两捆小棒,是2个十,2个十就是20。(板书:2个十是20)
(点评: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充分展现学生各自的聪明才智,在较短的时间里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理解了2个十是20)
(三)11-20的数序
(课件切换到小猴子和红花画面)
师:小朋友们这么地聪明,学得又这么地认真,小猴子能和大家一起学习真是太高兴了,它一高兴,一不小心把摆放得整齐有序的红花打乱了。(课件演示出凌乱的红花画面)茄子老师会对小猴说些什么呢?
茄子老师:你这小猴真调皮,请你赶快帮我把这些红花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在直线的下面(出示数轴)排放整齐。
猴:茄子老师,对不起!我马上就排一排。
(课件演示:标有1-10的红花消失,并把1-10在数轴上依次排列)
猴:10的后面该怎样排呢?请小朋友们帮帮我吧!
师:10的后面是多少?11的后面是多少?12的后面呢?(数轴上依次出示11、12、13)
师:(分别指着15、18处)这里该放哪个数?13和15的中间是多少?15和18的中间是哪两个数?18的后面呢?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直线下面的数越往右边越怎样?比10大的数有哪些?我们一起把11-20读一读。
(点评:让学生在帮助小猴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并获得11-20的排列顺序,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观察数轴上数的变化过程中,使数的顺序更加清晰。)
三、自练反馈,强化新知
师:我们以前认识了0-10,今天,我们又认识了11、12&&(出示课件)
揭示课题。这么多的数你想读吗?请女生从11读到20,男生再来读一读。从8读到15,从20读到13。
师:读得太好了!在这些数的排列中你还发现了什么呢?
师:生活中这些数都陪伴着我们,你知道吗?
学生自由说一说。
(点评: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强化了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学得轻松、活泼。)
师:小猴子过生日,小动物们都来做客,小猴子出了糖果招待大家。猜一猜,大约有多少颗糖?
学生猜一猜。
师:究竟有多少颗,让我们来数一数。
师:刚才我们一颗一颗地数出了16颗糖。小猴子怎样摆糖我们就更容易看出是16颗了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学生可能把10颗放在一起,另外再放6颗。
师:这个方法好!糖、小棒这类东西,我们可以把它10个堆在一起,或捆在一起,这样数起来就容易了。
师:假如我们碰到一些东西既不好捆,又不好堆,怎样才能让大家看出是十几个呢?(出示画有16颗草毒:把10个圈在一起,别人就容易看出是十几了。)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盒糖果,请几位小朋友来抓一把,然后让你小组的同学猜一猜是多少颗,看谁猜得最准确。
师:(抓一把)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多少颗糖?和你们比是多还是少?
学生可能猜:17颗、18颗、19颗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猜对了吗?这些糖果就作为奖品送给大家吧!
(点评: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和老师抓糖果、猜糖果,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感受了十几的数,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估数意识。)
教学总评:本课设计精心选择学生喜欢的事物和情景,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素材,对教材的再加工,促成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师从学生数喜欢的东西入手,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了11--20各数,掌握了数的大小排列顺序、培养了数感。学生在活动中能更主动地学习,教师适时点拨,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数学有趣味,有劲头,也很轻松。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思维得以训练,每一个学生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充分发展。
第五篇:《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0-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4-8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组成。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初步的数学感受。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作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件、整捆和单个小棒的学具贴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生一起数0-10,倒数10-0。
二、数人数,导入课题
首先叫一个小朋友数出第1小组的人数(6人)然后再数出第1大组的人数(12人)12比10要怎么样?(大)然后告诉学生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比10大比20小的这些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三、提供探究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1、画小棒,学习数数。(1)画小棒
现在老师请你们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可以怎么画?(2)发现问题
(教师巡视,发现小朋友是一根一根画的)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我是一根一根画的)那我们来检验一下你是不是画了12根(1、2、3、4、5……
11、12)刚才我们一根一根地数,小朋友们感觉怎么样?(很麻烦、很慢)。那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使别人一看就知道有多少根。
(3)再画小棒
请小朋友们画12根小棒出来,尽量让别人一眼就知道你画了多少根。(4)比较择优(教师巡视,小朋友画小棒)
老师讲解学生的摆法。有的小朋友是2根2根摆的,3根,4根,5根……。**小朋友是10根10根画的,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的画法:出示课件,演示10的画法。(学生一起数10放一堆,另外2根放一起。)那现在分成有几堆,一堆又多少根?我们用1根小棒表示一个一,那2根小棒表示?3根?4根?……(依次出示1根根的小棒。让学生说有几个一)
那老师把一堆的小棒扎成一捆。(出示1捆)一捆有多少根?
2、学习数的组成。(出示刚才的一捆,并贴到黑板上)
(1)刚才我们说了这一捆是有10根的,这一捆表示一个10根,就表示一个十。
(2)要求学生说一说一捆的表示意思(板书:一个十)。
(3)让一个学生上台用刚才学习的好方法,捆一捆小棒,边捆边说一捆的表示意思。(要求把捆好的小棒放在桌面。)
(4)学习12的组成
那么这里有几个一?(课件:指12外面的2根)所以我们看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一起读:12的组成
(5)游戏:比眼力(学习14的组成)课件:14根小棒 我们马上要进入游戏阶段了,你们要准备好了,仔细看!
a、画面显示14根小棒(一根一根的),4秒钟后消失。你们猜一猜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生乱猜)
刚刚有很多小朋友没有看清,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还是同样多的小棒,只是摆的方法不一样了,注意看了!
b、画面显示14根小棒(两根两根的),4秒钟后消失。这回看清楚了没有?(10、12、14)
还是有同学有不同的答案,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注意了!c、画面显示14根小棒(1捆加4根),4秒钟后消失。(是14根)为什么这一次,你们都说是14根啊?(因为一捆就是10根,再加上4根就是14根)您们说得真好!那么,14是由(1)个十和(4)几个一组成的(板书)。教师带读。
(6)学习20的组成
老师也摆了个数,你们看这样2捆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看着2捆小棒说20的表示意思。得到结果(板书:20里面有2个十,20里面有20个一。)
巩固20的组成:出示苹果(20颗苹果分成2堆,问一共有多少?生答。)让学生理解20是由2个十组成。
3、学习数的顺序和大小(尺子图)老师有一把尺子,尺子上有很多数,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好不好?
让学生顺着数数倒着数数,让学生知道11-20各数的顺序,并牢记数的前后是数字是什么?
(1)可是老师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尺子上的一些数磨掉了,你们能不能帮我找回来码?10后面的一个数是几?(课件在直尺上闪出答案。)
(2)12前面的一个数是几?(出示答案)
(3)和15的相邻的数是()和()(课件在直尺上闪出答案)
四、练习巩固
(1)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5。(4)20里面有()个十。
(5)()个一和()个十合起来是17。应用抢答形式让孩子回答后课件闪出答案。
五、课后练习。
同学请翻开课本,今天老师讲的内容就是书上的84、85页。同学们课后看看84页的图片,看看图中有些什么?他们的数量有多少?
五:总结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你有哪些收获?
长沙市麓谷中心小学
谭良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