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教版小学美术五上《第9课快乐陶吧》word教案(大全)
欢乐陶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3、增强学生的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教学重难点:
1、赏析陶艺作品,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教学准备:课前信息收集,课件等。教学程序:
一、说陶
1.介绍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陶文化。
二、赏 陶
1.赏析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赏析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了解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赏析现当代陶文化。
三、玩 陶
1.课件出示陶作品,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你感觉怎样。2.讨论: 1)手捏制作:
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2)泥条盘筑:
A、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B.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3)泥板拼接:
A.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B.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3.再用课件出示陶作品,问:“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 4.欣赏学生作品。
四、用 陶
1.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2.请学生课外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教学反思:
第二篇: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欢乐陶吧》教案
《欢乐淘吧》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湘版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第十册第四课《欢乐陶吧》。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该课通过对古今陶文化的欣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不同时期陶文化的特征和陶艺作品的风格特点,加深学生对中国陶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动手制作陶艺作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提高学生造型表现的能力。本课的内容又是对小学阶段陶艺教学的一个小结,在创作实践中,让学生回顾和温习以前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并能将这些方法较熟练地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2、技能目标:运用陶艺制作的几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增强学生的想象表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我国陶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及民族自豪感,初步建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陶艺作品的欣赏,了解中国陶文化,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及制作步骤。
教学难点:用已学的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的陶艺作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中国古今陶艺作品图片资料,教案、PPT课件。学生准备:橡皮泥、小刀、木棍。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阳光明媚,老师准备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请带好随身物品,我们出发吧!看,就在前面,我们来到了《欢乐陶吧》——板书课题。
(利用制作的课件显示欢乐陶吧牌匾,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创设情景,让学生直接投入到快乐陶吧的情景氛围中)
二、欣赏、感受
师:这里就是陶吧的展厅。它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今的许多优秀陶艺作品。现在就由老师做向导,为大家介绍有关陶文化的一些知识吧!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陶瓷?
课件演示:
1、陶瓷的含义;
2、陶艺的起源;
3、陶艺的发展。
4、欣赏彩陶文化⑴半坡型⑵庙底沟型⑶马家窑型⑷半山型⑸马厂型。比较各自的特色、类型。
生:欣赏课件演示,感受陶文化的魅力。
师:孩子们,听了这么多,你们肯定对陶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生:评述。(如中国陶文化历史悠久、造型美观、图案漂亮„„)(借助现代化教学媒体,让学生直观体验古今陶文化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不同时期陶文化的特征,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技法探究
1、了解几种基础的陶艺制作方法。
师:说的非常好,刚刚我们欣赏了古老的、精美的陶艺作品。它们经历了火的洗礼,留给人们对文明的向往,留下许多历史的印痕。那大家想看看它们是怎样制作的吗?
生答:想。好,我们现在就一起去制作车间看看吧!师:课前,咱们同学对本课都做了预习,我们知道制作陶艺有三种基本的方法。找同学来说一下有哪三种?
生:手捏法、盘条法、泥板拼接法
(课件演示:捏制法、盘条法、泥板拼接法制作过程及相应完整作品。)
师:好了,大家听得都很认真,通过以上对陶艺制作的基础方法的观察,老师现在来考考大家,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种制作方法?
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图片,让生仔细观察,上讲台来试着贴一贴。(师生互动,用直观的图片让学生练习,更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师:我发现大家非常聪明,太棒了。方法大家都懂了,那么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2、探究几种制作方法的注意事项。
(课件演示:A、手捏大泥团应注意掏空。B、搓泥条用力应均匀。C、拍泥板时厚薄应均匀。)
为了让咱们的作品更加好看,更加丰富。还可以用到一些装饰手法,比如肌理、刻划、镂空、压印、粘贴。
师:陶艺把生活与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古人制陶是因为简单的生存需要,现在陶瓷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丰富了生活用具,并且密切的满足着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享受。除了实用性以外,更加注重生活情趣性和艺术性。
(在情景教学中了解陶艺制作的几种基础方法,掌握其基本要领及制作流程,为动手实践做好准备。)
四、创作、表现
师:老师也看到很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都想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制作出自己的作品。形式、方法、造型老师不作规定,老师希望大家开动小脑筋,创作出独具一格的作品。可自己完成,也可以和同桌前后桌合作完成。那我们还等什么,随着音乐一起制作吧。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展示、点评作业,让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将好的造型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取长补短。
(说明:让学生自主或合作进行造型创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展示、评价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作品诞生了。下面请几位同学向我们展示一下他们的作品。
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评述。
(说明:通过作业的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对作品的造型进行审美观察,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六、拓展、小结
孩子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我们祖国优秀的陶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相信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加倍努力,为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添砖加瓦,最后让我们再次感谢快乐陶吧的热情招待,请拿好随身物品,我们回学校咯。
说明:首尾呼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七、板书设计
第4课 欢乐陶吧 基本方法:手捏法 盘条法 泥板拼接法 装饰手法:肌理、刻划、镂空、压印、粘贴
第三篇:湘版小学美术第三册第9课《大嘴巴》教案正稿
第9课《 大嘴巴》教案
教材简析
本课是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西南北”。其折法和“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变成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体的形象特征。
教学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3.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大嘴巴”形象的构思及剪贴装饰。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 — 示范作品、方形彩色纸
学生 — 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三分钟)上课开始:
师:“小朋友们,今天李老师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所以我带来了一段动画片给大家欣赏”
(课件 折纸动画片40秒)
师:“看完了这么精彩的动画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动画里的事物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
生:用纸做出来的
师:“对了,是用纸做出来的,(举起一张纸来)神奇吧!” 师:“下面老师也带来了我自己做的折纸玩具(出示东来西北)”。师:“小朋友,你们看,他是谁?” 生:“东南西北”
师:“哦!原来你们认识它呀!师:“请看,它会变魔术呢!”(将东南西北贴成一张大嘴巴)师:“小朋友,你们看它变成什么了?” 生:“大嘴巴”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大嘴巴》”(板书课题)师:我的“东南西北还会变魔术呢!你们看”(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大嘴巴”让学生欣赏)师:“小朋友,这些“大嘴巴”有趣吗?你们想做一个吗?”
(二)引导观察,自主折叠。
师:“ 好吧,今天就来比赛做一做,我们先分成四个小组,比赛的第一项,先做一个“大嘴巴”(出示“大嘴巴”的基本形)会做的自己看图自己做(课件教材步骤图),不会的和老师一起做,比赛的要求是当音乐响起我们比赛就开始,当音乐停止时我们就立即停下来,看那组做得又快又好,老师就给那组贴上一颗小星星,等后面的几项比赛完后看哪组的星星最多我们就奖给那组小礼物,小朋友你们有信心吗?” 师:“先拿出一张纸来准备,音乐开始!”(音乐开始)
师演示:“不会的跟老师一起做,首先把纸对折,在折的时候老师提醒小朋友注意(课件1.折边时,角要对齐)打开,再对折,然后把四角对着折出的中心点折好,四个角折好后翻一面,像上一步那样折,最重要的是把图中虚线的阴影部分进行粘贴,在粘的时候注意(2.涂浆糊不多也不要少),最后把边角要粘好,然后,打开“大嘴巴”,这样我们的第一步就完成了。(音乐停止)
师:“我们来看看那组最快,老师给它贴上一颗星星,不光最快的能得星星最遵守纪律的我们也要给他们一颗星星。没做好的小朋友也要加油让会做的小朋友教教你。
(三)激发想象,自主装饰。
师:“在第一项的比赛中,我们的小朋友都表现得不错,现在把我们的“大嘴巴”举起来让大家看看,(师举起一个空白“大嘴巴”)可老师的要问大家那,小朋友们,这是谁的“大嘴巴呀?它的眼睛、耳朵、鼻子、身上的花纹、手和脚都到那去哪?,你们能帮帮它吗?那你们准备怎样帮他,请小朋友来说说。(可以给它贴,还可以画),那你们准备做成谁的“大嘴巴”呢? 请同学说说,他们的特征又是怎样的呢?老师考考大家:“兔子的特征是?(耳朵长长的)狐狸、大象、熊猫等,好了说了这么多了我们快来进行第二项比赛,装饰我们的“大嘴巴”,老师提醒大家在装饰大嘴巴时一定要抓住它的特征,我们这次是比一比谁做的“大嘴巴”颜色最漂亮、最有创意、最有特色,师“同学们,请拿出纸和剪刀来”,在比赛之前老师提醒小朋友:剪下的纸屑不要乱丢,把纸屑放到课桌地下面,下课后扔到垃圾桶里边去,要学会爱护我们的环境卫生,在用剪刀的时侯也要注意安全,不要剪到自己的小手,更不要戳到其他小朋友,好啦!开始比赛!(音乐响起)老师巡视适时个别指导。并表扬做的好有创意的。师:(音乐停止)“好了小朋友音乐停啦,我们来看看那些小朋友最有创意。”
(四)展示欣赏,互评交流。
“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你们自己先在小组内评一评那几个小朋友的做得好,并看看它好在哪。”
师:“好了,请将你们评出最好、最有特色的作品站上来给大家看看”同学们你们说说他们做得好看吗?那些地方比较有创意。我们看看那组的优秀作品最多,我们给他们贴上星星。(给做得最好的两组贴上)请小朋友回到座位上,老师认为,今天都表现得好,不光是站上来的小朋友做得好,我们下面的小朋友也做得不错。
(五)拓展延伸,即兴游戏。
师:“好了我们的第二项紧张的比赛结束了,我们的小朋友都非常努力,下面老师让大家放松一下请小朋友举起我们可爱的“大嘴巴”让它们来体验一下这首儿歌。(课件教材儿歌)
师:“小朋友你们读得可真好,那你们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呢?让我们来听听,(拿出准备好的“小老鼠”和“大花猫”)师表演:
“小老鼠”:“猫大哥,你走这么快干嘛呀?”
“猫大哥”:鼠小弟,你不知道呀!我要赶着去参加动物联欢会呢!” “小老鼠”:“哇!猫大哥你能把我也带上吗?”
“猫大哥”:“那可不行,你必须准备一个小节目如唱歌、古诗朗诵、儿歌、笑话等等我才能带你去”
师:“哦,原来他们在说参加联欢会的事呢,小朋友你们想去参加联欢会吗?那就赶快准备一下,老师过会儿让你们上台来表演,凡是上台来的都有小礼物,上台时首先要像李老师这样(我是“小老鼠”先自我介绍)
师:“好了,还有很多的“大嘴巴”想上来表演,由于时间的关系,你们下课后可以表演给同学看,还可以回家表演给家人看,请把你的快乐传递给家人,与家人一起分享。
好了用我们的大嘴巴说声“再见!”
第四篇:人教小学美术五上《第9课诗情画意》word教案 (2)
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一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自己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无形的诗。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艺术之间的关联。授课中,我引导学生事先搜集自己喜欢的古诗,上课时让他们互相自由交流,这样一个融洽的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析、比较,他们发现了古诗不同的分类:写人、状物、写景,同时学生还发现有些古诗每句都表现不同的内容或场景。通过学生分类我进一步进行总结在表现时该如何构图:如写人的古诗,可以将诗中写到的人物作为画面主体,着重描绘;状物类的也是如此;画写景的古诗,可以先确定近景用深色表现,中景画大且具体刻画,远景可以画得稍微简洁些;画叙事的古诗,可以是单幅的,选择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场面,也可以采用连环画的形式。这样,不同的构图形式便自然的、适时的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启发,从而为创作好本课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学生作品,我发现学生不论从构图还是色彩等方面都能够较好的把理论知识运用其中,真正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第五篇:人教小学美术五上《第9课诗情画意》word教案 (1)
诗情画意
课型:
造型
表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准备古诗一首,并能解释诗意;绘画材料、工具。
教学思路:
诗情画意是一种纯美的境界,作者运用高度浓缩及精湛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将眼睛所看、心理所想表现出来,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将学生带进诗情画意,感受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提高孩子们对古诗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并以听一听,找一找,即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也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创作的方法,为学生的创造表现提供借鉴。教师注重个别指导,让后进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
课件出现童声朗诵《咏鹅》,激发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古诗,并描绘诗的含义,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
小结: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题:诗情画意
二、课件出现故事一首《静夜思》。
1.师: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就会常常用李白的《静夜思》来表达思乡的心情。
(1)师:读了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启发学生想象各种不同的情景。)
(2)教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出问题: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
2.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
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
教师小结:要画出诗中的情景,除表现出诗中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
三、发展阶段。
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引导学生展示准备的资料,介绍解释诗意,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
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
3.提出作业要求:
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画。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构图。
第二课时:完善构图,上色。
4.学生操作,教师加强个别指导。
第一课时:
(1)
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引导。
(2)
引导个别后进生的造型创作。
第二课时:
(1)
提醒应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上色。
(2)
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提出合理建议,使其完善作品。
四、评价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1.自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3.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
五、课堂延伸:
可以尝试用电脑绘画的方式表现,可以根据自己的电脑水平设计不同风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