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

时间:2019-05-12 17:2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教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鲁教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篇:鲁教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社教案

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备课: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中共三个活动主题,分别是:‚我们是一个集体‛、‚快乐的集体生活‛、‚大家都是好朋友‛;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中共两个活动主题,分别是:‚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共三个活动主题,分别是:‚垃圾带来的烦恼‛、‚节约用水‛、‚环境好我快乐‛。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3、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4、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5、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6、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7、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本省会城市的位臵,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8、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9、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

10、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

1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教学建议:

教学中,要立足课程特点,体现品德课程的综合性、生活性和公民性。在这册教材中,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的综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综合,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的综合以及地理和环境教育的综合。在激发学习兴趣上,我们可以通过这几条途径:丰富的教学内容;转变学习方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性的、发展性的评价还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中,我们可以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这几个良好习惯:守纪、守信、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收集资料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通过现象看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教学中还要实现多样活动贯穿,我们要明确教学的过程不是学科的逻辑过程而是活动的过程,要以活动为链条,教学过程是学生活动串,以活动为引领展开教学过程。并且活动要讲求实效,还要做到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实施教学时,我们要有这几个理念:课程要面向学生生活;学生生活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只是范例,教材呈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比是单薄的。因此,我们要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拓展延伸。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做到对学生及时鼓励评

价,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发展。努力实现个性化评价,实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的多样化。

第一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单元特点:

1、以学生的集体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让品德教育显性化,使学生的良好品德在研究活动和体验感悟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2、设臵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如第二课‚快乐的集体生活‛,从学生的经验、兴趣、爱好出发,设臵问题情境,通过辩论会的形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提升自己的认识。

3、内容设计具有开放性,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留有弹性空间;版式设计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注重活动过程的完整性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变‚教材‛为‚学材‛。如第二课的辩论会,在教科书中第一次出现,以方法角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集体,培养集体责任感。

2、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与挫折。知识与技能:

1、知道怎样做才能建立同学间真挚的友谊。

2、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行为与习惯:

1、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面对困难不退缩,主动解决困难,善于自我调节。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调查、讨论探究的完整过程。

2、创设思辩情境,引发辩论。教学建议:

1、教学中,可组织学生采用观察、采访、讨论、调查、汇报交流等方式开展活动。

2、要注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获。

3、培养学生搜集并整理资料的能力。

4、要灵活运用教科书中的范例,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开拓思维,结合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

5、单元结束部分的‚主题班会‛,既是对本单元的一个总结,又是对学生在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可在单元结束时,合理有效的安排此项活动。教时安排:9—10课时。1.《我们是一个集体》

活动主题:我们的班集体 集体有纪律 我为班级争荣誉 活动目的:

1、认识班集体,了解班集体的组成。

2、认识集体有纪律的重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群体观念,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

4、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活动准备:

1、让学生搜集遵守纪律的人物故事。

2、让学生调查班内学生为班集体作贡献的事例。活动时间:3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是我们从一年级起就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在这个集体里,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就像兄弟姐妹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是一个集体‛这个主题。(板书课题)

二、说说我们的班集体。

1、小组交流:我们的班集体由哪些人员组成?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怎样?

2、共同了解班主任、班委会成员,明确他们的职责,了解他们在班集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模拟活动,进一步了解集体的组成。

1、出示课本中‚登山活动‛的插图,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2、从学生的回答中,点出这样的一个小组也是一个集体,让学生举例说说更多的集体。

3、创设情境,指导制定目标。

(1)师:如果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你有何打算?你们的目标是怎样的呢?

(2)小组讨论,制定本组的目标。(3)集体交流,适时指导。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班集体的组成,认识到了集体的重要性,相信大家会更加热爱我们的集体。板书设计: 我们的班集体 友好相处 互相帮助 热爱班集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由学生课间到上课一段时间纪律上的表现,师做评价,并引出主题活动‚集体有纪律‛,板书。

二、创设情境,模拟体验。

1、师设臵活动情境:上节课,我们制定了一个春游活动的目标。这节课,我们就要准备出发了。可是,就在这时,小组内有一个同学到了规定的时间还没有来,这时,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2、组内讨论,想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3、小组汇报。(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汇报,如谈话、表演等)

4、教师总结纪律的重要性。

三、小小故事会。

1、学生分小组讲述遵守纪律的人物故事。

2、集体交流,召开‚遵守纪律的楷模,我学习的榜样故事会。‛

3、教师讲述‚严守纪律的邱少云‛的故事。

4、学生据所听的故事谈感受。

四、诱发情感,激励践行。

1、在学生谈感受的基础上,出示小博士的话。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今后的打算,并填写到课本上。

五、教师总结:

在社会生活中,纪律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从小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吧!

板书设计: 集体有纪律 自觉遵守纪律

不遵守纪律 批评、劝阻

第三课时

一.谈话诱思,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面流动红旗或一张班集体的奖状,问: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得来的?它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吗?(使学生对‚集体荣誉的取得需要大家的努力‛这一道理有粗浅的认识。)

二、互动交流,提高认识。

1、让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汇报。

2、让学生现场采访班集中热爱集体的典型人物4—5名,使学生在交谈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体验感悟,升华情感。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两人三足走‛游戏,让学生融入情境,自我实践,自我感悟,自我实现。

四、运用观点,解决问题。

模拟设臵故事:一位同学为了自己班集体的荣誉,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又一次夺得了流动红旗。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掌握的观点看、析、议、写,教师针对难点问题加以引导,使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

五、制定计划,激励践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制订‚争创优秀班集体行动计划‛,并激励学生从自我做起,努力为班集体争荣誉。板书设计:

我为班级争荣誉 热爱班集体 维护集体荣誉(诚实、正直)教后反思:

2.《快乐的集体生活》

活动主题:我喜欢集体活动 集体的力量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2、引导学生热爱集体,在集体生活中有责任感。

3、体会集体的力量是我们做事成功的保证。

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活动准备:

1、让学生搜集团结力量大的各种图片、名人名言资料。

2、搜集集体活动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做游戏。规则:小组内每2人一组,每次8人进行比赛,要求两同学用背顶球从起点到终点不能让球掉下来,不能用手碰球,哪组先到哪组胜。

2、采访做游戏的同学:为什么这么高兴?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可以做这个游戏吗?会玩得这么高兴吗?我们大家在一起游戏、活动,这就是集体生活,你喜欢参加吗?让参加比赛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据学生谈的感受引出活动主题‚快乐的集体生活‛,并板书。)

二、说一说喜欢的集体活动。

1、师:我们在一起游戏、活动是多么快乐呀!三年来,我们在一起参加了许多集体活动,谁来展示一下搜集的集体活动的资料?

2、利用实物投影或其它手段,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

3、谈谈自己喜欢哪些集体活动,并说出这些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三、小小辩论会。

1、创设讨论情境:集体活动有益?还是无益?

2、分正反两方,举行‚小小辩论会‛。

3、学生谈谈本次辩论会的收获。

四、教师总结:

通过辩论,我们知道健康快乐的集体活动能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乐趣,还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吧!板书设计:

快乐的集体生活 我喜欢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有益? 无益? 热爱集体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安排一名学生搬动教桌或教师内较重的物品,让其他学生认真看,再安排3—4名学生一起搬动,然后让学生谈感受,引出活动主题‚集体的力量‛,板书。

二、讨论交流,深化认识。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多事情都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你能举出

这样的事例吗?

2、小组交流。

3、集体汇报。

4、让学生谈感受。

三、深入感受‚团结力量大‛。

1、师讲述‚团结力量大‛的小故事。

2、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团结力量大的图片、文字资料。

3、集体汇报交流。

4、集体交流搜集到的团结力量大的名人名言。

5、让学生谈交流资料后的感受。

四、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真切地感受到了团结起来力量大,集体的力量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重要保证。让我们珍爱集体,把自己融入集体中吧!

板书设计: 集体的力量 团结力量大 不可抗拒

集体的力量 伟大 做好事情的重要保证 教后反思:

3.《大家都是好朋友》

活动主题:同学之间 有了矛盾怎么办 交更多的朋友 活动目的:

1、感受与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2、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3、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活动准备:

1、课前调查班级中同学间发生过矛盾的事,不记名记录在卡片上。选学生排练几个小故事。

2、让学生搜集关于友谊的格言,准备卡片。

3、课前,让学生和好朋友坐在一起。活动时间:3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激情,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友谊之歌》,出示歌词。这样导入:歌词中说友谊就像一朵绽放的花朵,永远芳香。(这时,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一朵简易的四瓣花。)那说到友谊,你首先会想到谁?(同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同学之间‛这个主题。(板书

课题)

二、火眼金睛找优点。

1、四人一组,互相找优点。

(师:不知不觉,同学们已经相处两年多了,在这两年多里,明亮的教室中,我们同窗共读;美丽的校园内,我们一起活动;如花的岁月里,我们共同成长。那大家彼此之间是否都非常了解呢?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谁有一双孙悟空似的火眼金睛,能发现同学的优点。)

2、集体交流汇报。

3、为全班同学找优点。(重点引导学生找有自卑心理或大家不太喜欢的学生的优点。让他们也体验一下‚好孩子‛的感觉,同时引导他们找出自己的不足。)

4、交流找优点的收获。

5、让学生给朋友提点建议,并出示小博士的话进一步导行。

三、互动交流,探究实践。

1、讲同学之间相处的事例。

2、创设情境,交流探讨。

将课文中的故事拍成短片展示或教师进入学生角色,扮演一名学生,找学生配合表演,让学生讨论一下同学之间该怎样相处。(据交流情况板书到黑板上的花瓣中。)

3、联系生活讨论同学之间该如何相处。

四、诱发情感,激励践行。

1、出示‚友谊之桥‛,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做到与同学友好相处。(内容:我的同学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我会对他说: 我的同学这次考试没考好,很伤心,我会对他说: 我的同学犯了错误,不敢承认,我会:……)

2、教师总结,让学生把学到的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守信用

板书设计: 宽容

热心 帮助 不起外号 同学之间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谊就像一朵绽放的花,而且它是一朵用心浇灌才会绽放的花。谁都希望自己的这朵心灵之花开得最灿烂,可舌头和牙齿还有打架的时候呢!大家看,这几名同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请事先安排好的同学表演课文中的故事。)演完后,师问:他们怎么了?(产生矛盾了)那有了矛盾怎么办?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板书课题)

二、互动交流,探究实践。

1、学生讨论:他们的矛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的事情不解决会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2、学生自选一个案例,分组讨论解决的办法,准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可以用模拟演示的方式,也可以以对话的形式直接告诉故事中的人物。)

3、各组汇报。

4、结合实际,进一步探讨。

(1)教师选取课前调查的不记名卡片上的典型事例,出示给学生。

(2)分组选代表抽取卡片,小组内共同探讨事情的原因及最佳解决方法,并写在卡片上。

(3)集体交流,汇报。

5、交流搜集的格言。

三、诱发情感,设计‚友情卡‛。(配乐:《友谊地久天长》,让学生把写的内容与全班同学交流,并亲手交给好友。)

四、课堂总结,激励践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懂得了该怎样和伙伴相处,会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处理朋友间的矛盾,老师祝愿你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板书设计:

有了矛盾怎么办 学会宽容 友好相处 以诚待人

第三课时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歌曲《朋友多了路好走》)

师:是啊,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多了生活快乐,既然是这样,那就让我们来交更多的朋友吧。(板书课题)

二、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说说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三、探讨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朋友。

1、师扮演一名学生的好朋友,和学生共同表演‚替朋友打抱不平‛或‚怂恿朋友做坏事‛的故事片段。

2、观看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看法。(师根据学生回答重点板书。)

3、讨论:面对朋友的不足,我们该怎么做?

四、学会交更多的朋友。

1、设臵讨论情境:应该和哪些人交朋友?为什么?怎样和他们交朋友?小组内讨论。

2、集体交流。

五、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知道该怎样去交朋友,和哪些人交朋友。让我们一起唱响《找朋友》这首歌,去交更多的朋友吧!

六、唱歌曲《找朋友》结束本课,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广交朋友,交真正的朋友。板书设计: 交更多的朋友

友好相处 互相帮助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广交朋友

注:学完这个单元,可利用班会时间召开‚在集体中成长‛主题班会,以更好地

巩固本单元内容。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单元特点:

⒈以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构建活动主题。家乡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对学生而言是熟悉、亲切的。‚我们生活的地方‛中的两个活动主题‚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的探究内容均来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学生从不同方面了解家乡的变化、优秀人物等。

⒉学习过程活动化。活动以探究为核心。‚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两个活动主题都需要学生亲自去看地图或地球仪,调查、访问、搜集与整理、分析资料来获取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起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⒊注重活动过程完整化。例如,‚家乡的故事‛活动主题下的‚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家乡山水美如画‛‚家乡风情更迷人‛‚可爱的家乡人‛‚家乡的历史名人‛,每个主题活动结束都强调以一定的形式,如画家乡、写小作文、编情景剧等反映活动结果,同时使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得以升华。

⒋内容设计具有开放性;教科书版式设计灵活,形式多样,具有教强的可读性。⒌活动呈现方式范例性。教科书中学生的活动呈现方式只是起到范例引路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⒍注重学生探究活动的体验与感悟,强调学生品德形成的自主生成,而不是灌输。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知识与技能:

⒈在家乡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臵,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⒉了解识图常识,能辨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养学生的 ⒊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如调查、访问、搜集与整理、分析资料等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建议:

⒈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通过多途径、多角度去了解家乡。

⒉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在学习中升华情感。

⒊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品德教育的实效性,要以家乡优秀人物为榜样,以鲜活的实例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爱乡之情,使其树立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志向。单元课时建议:8-10课时 1.《欢迎到我家乡来》 主题目标:

一、结合家乡地图,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臵,知道

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二、了解识图常识,能辨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活动准备

中国政区图、山东省政区图或市级地图、社区图。活动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⒈播放歌曲《我们都有一个家》。

⒉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地图,自己家乡的地理位臵。

二、教师出示中国政区图,找出山东省。

⒈交流怎样确定地图的方向。一般情况下,地图上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⒉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相当于实地距离的长度。比例尺一般有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⒊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说明称为图例。我们可以借助图例,知道地图上都有什么。

三、巩固练习

查看地图找家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布臵学生在课前搜集家乡的各种地图。

二、学习新课 ⒈观察地图

将搜集到的地图悬挂在教室墙壁上,让学生分组选择地图,仔细观察,在组内交流怎样介绍家乡。⒉介绍家乡

请各组选派一至两名代表,用地图介绍家乡情况,其他同学可以补充。⒊整理信息

听完各组的介绍后,综合信息,整理成‚我的家乡‛解说词,要求表达清楚,语句流畅。⒋说说收获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用地图介绍家乡的情况。

四、课堂练写‚我的家乡‛解说词。

教学反思:以挂图为教学,包括省、市、县地图,联系实际让学生探索出自己家乡位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

2.《家乡的故事》 学习目标:

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传说故事。

3.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4.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教学估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课时

(家乡的变化可真大)

课前准备:让家长协助找反映家乡的‚老照片‛、‚新景观‛(将学生组:分别搜集城市建设方面、工业方面、农业方面、饮食方面等)课上活动:

⒈激情导入:由几十年的变化导入……

⒉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照片,选代表参照照片讲变化。①分类展示

②组织学生讨论,家乡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城市建设方面:高楼鳞次栉比,道路越来越宽…… 工业方面:发展迅速,工厂多,效益高…… 农业方面:机械化,科学种田,产量高…… 饮食方面:生活条件好,生活丰富多彩……

③学生讨论,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⒊布臵练习与作业:‚我与爸爸比童年‛小调查 ①让学生与父母交流,了解以前家乡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状况,进行归纳整理。

②以‚小作文‛的形式把调查情况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抒发对家乡变化而感到自豪的心情,树立长大后为家乡建设服务的志向。

第二课时

(家乡山水美如画)(家乡风情更迷人)活动方式:主要采用考察、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内容与过程: 课前准备:

一.家乡传说故事会:布臵学生通过访问老人、查阅资料去搜集一些有关家乡的传说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二.家乡美景一日游(看美景-----准备谈收获)课堂教学:

一.情景激趣:上一节讨论了‚家乡的变化可真大‛的主题,同学们表现都很积极,大家通过课后的调查,一定对家乡山水、家乡风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节课大家就把调查的结果、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二.讨论分析:

⒈小组交流展示,分享讨论各自的收获。⒉交流展示,输理情感体验。

①各组竟相发言,交流展示组内的收获

(可展示图片、也可讲听到的故事)

②学生谈到的美景有桓台少海公园、张店公园、桓台新城‘四世宫保’坊、乡镇的美丽建筑附近的现代化工厂、家乡近年来的巨大变化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从小立志为家乡做贡献的激情。三.教师引导进行汇报辨析:

家乡这么美,变化这么大,说明了什么?(党的富民政策好)变化这么大,和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家乡劳动人民)提示:建设家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长大后要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

四.模拟活动,升华认识:

走出教室,融入校园,向全校同学宣传关于‚家乡山水、家乡风情‛的知识,倡议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建设家乡作贡献。

第三课时

(可爱的家乡人、家乡的历史名人)

课前准备:调查了解家乡人为家乡的建设做了哪些贡献,了解他们的可敬之处;查找家乡古代名人的事迹,准备课上发言。

一、情景激趣:

家乡美如画,家乡的变化大,家乡劳动人民功不可没,今节我们研究一下家乡的人,作调查,查资料,了解家乡人为家乡做了哪些贡献,学习他们的可敬之处。

二、讨论分析:

⒈夸夸可爱的家乡人:

①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夸夸可爱的家乡人,赞美家乡人的奉献精神。

②开展‚学习榜样‛的活动,树立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志向。2.老师提供《地方志》,让学生自己查找家乡的历史名人,有选择的在班上交流,以名人的精神激励自我。

三、汇报辨析:学生已经搜集了不少的关于家乡人、历史名人的事迹、资料等,老师选择最好的资料,让学生讲、老师进一步补充。

四、模拟活动:以‚小作文‛或‚日记‛的形式,说说家乡人或家乡历史名人对自己的影响,表达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单元内容:

一、垃圾带来的烦恼

1、垃圾哪里来

2、垃圾的危害

3、垃圾的处理

二、节约用水

1、生活中的水

2、水被污染了

3、科学用水

三、环境好 我快乐

1、其他环境问题

2、爱护环境 从我做起 单元目标: 情感目标: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知识目标:

1、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有关问题,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道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有不同的方法。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5、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并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身边的生活环境,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教学准备:

1、调查垃圾的来源,了解我国目前垃圾的状况。

2、故事(教参书)。《垃圾的危害调查表》。

3、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一份小组《课题研究计划表》。表中栏目可设:研究课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

4、教师克前搜集有关周围环境的图片和校园的全景图等。课时安排:9课时.1.活动主题:垃圾带来的烦恼 活动目的: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垃圾的种类和来源。

2、通过交流、讨论、调查等方式,了解垃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认识到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了解垃圾处理的几种方式,知道有些垃圾可重复使用。

4、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知道要尽量减少垃圾,分类堆放,使之能够回收利用。第一课时 活动准备:

公园里的录像片、课件或公共场所的图片。通过查、看、听、问,调查垃圾从哪里来。填写调查表,了解我国目前垃圾的现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大家喜欢到公园或公共场所去玩吗?今天我们一起到公园或公共场所去。

教师播放录像片、课件或出示几幅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并做简要的介绍。然后让学生说说,从观察中发现什么?(垃圾)。

教师小结:大家看了心里一定都不舒服,乱扔垃圾太不应该,这是不讲卫生的行为。

那你们居住的周围有垃圾吗?下面,请大家来汇报。

二、讨论分析:垃圾从哪里来

1、小组内交流展示调查表,并介绍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2、小组内交流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在班内交流。依据调查表按垃圾来源分类。如,家庭垃圾:方便袋、菜叶、果皮等;校园垃圾:废纸、尘土、杂草、落叶等。

3、教师出示投影片或小黑板。介绍我国目前垃圾的现状。(具体现状参考教参书)

三、汇报辨析

针对上述介绍以及大家了解到的现状,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在班内交流。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为了使大家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人人生活在清洁美好的环境里。让我们共同努力,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减少垃圾的产生,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

五、拓展活动:通过访问、调查,完成《垃圾的危害调查表》

第二课时

活动准备:故事(教参书)。《垃圾的危害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听故事、想问题。

1、教师讲述故事《‚王乱扔‛垃圾国历险记》。边听故事边思考:(出示问题)故事中的‚王乱扔‛在垃圾国遇到了哪些烦恼?‚王乱扔‛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

2、指名说一说。

二、讨论分析:垃圾的危害

1、小组内交流汇报,各自展示介绍《垃圾危害的调查表》,小组长作记录。

2、班内交流汇报。小组长代表小组汇报。

3、教师介绍有关的垃圾危害的资料。(依据教参书)

4、学生自由阅读课本52、53页内容。

三、课堂小结:让我们共同努力向人们宣传垃圾的危害,减少垃圾的产生,使人们少受垃圾的危害。保护人类的健康。

四、拓展活动:访问、调查垃圾的处理方法。

第三课时

活动准备:故事(教参书)。搜集的垃圾处理的方法。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听故事、想问题。

1、教师讲述故事《四个垃圾桶》。

边听故事边思考: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一说。

3、教师小结:垃圾的处理非常麻烦,首先要给垃圾分类,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法。

二、讨论分析:垃圾处理的方法。

1、小组内交流汇报,小组长作记录。

2、班内交流汇报。小组长代表小组汇报。

教师小结:垃圾的处理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处理的方式也不同。学生自由阅读课本54、55、56、57页内容。

三、课堂小结:让我们共同努力,向人们宣传垃圾的危害和高额的处理费用,人人都自觉减少垃圾的产生,使人们少受垃圾的危害。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保护人类的健康。

四、课后拓展:自觉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2.活动主题:节约用水 活动目的:

1.通过考察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增强珍惜每一滴水的意识。2.使学生意识到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3.学习从不同角度认真分析水资源短缺问题,尝试合理的、有意识地探究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养成科学用水的习惯。

4.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方式的运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5.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准备: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一份小组《课题研究计划表》。表中栏目可设:研究课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提问。师:同学们,水是我们最熟悉的东西,谁能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学生踊跃发言)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我们天天用水,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水。今天,我们就来专门研究一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水。

师:请同学们自由浏览课文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察看,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全班交流,说说你想研究什么问题。(例):‚为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我们喝的水合格不合格?‛‚不合格的水是怎样被污染的?‛‚地球上的水会用完吗?‛‚我们为什么要节约用水?‛‚我们怎样节约用水?‛

二、讨论分析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值得大家去研究。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自己比较了解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兴趣相同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学生或读书思考,或相互讨论。

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大家交流一下。

三、汇报辨析

师:有了课题,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各小组要选出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制定出具体的研究计划,确定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对研究工作进行分工,以保证研究工作顺利完成。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课题研究计划表供大家参考。(出示课题研究计划表,并发给各小组。)

各小组内同学认真讨论,制定出自己的研究计划。

师:各小组都做完了吗?请做完的小组给大家展示一下。(生上台,可用实物投影出示‚课题研究计划表‛,并陈述自己小组的研究方法及步骤。)(例)

生:我们小组的研究课题是《水被污染了》。研究目的是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呼吁人们都来爱护我们的家园。我们研究的方法是实地考察、访问,收集资料。第一部先考察访问,收集资料;第二步,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写出研究报告。师:你们有没有设想过调查防卫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生:有,可能有的家长不让自己的孩子去,怕有危险。师:如果是这样,你们打算怎么办?

生:我们想请有时间的家长陪我们一起去。师:这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 在上节课,我们围绕课文内容确定了各自的研究课题,各小组又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比较具体的研究计划,并且已经开始按计划实施。今天,我们相互交流一下,看看还有什么问题,大家来共同讨论解决。

二、讨论分析

(例1)生: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生活中的水》。我们采用的是调查的方法。到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本小组各个家庭的用水情况,我们学校的用水量,我们每个小组成员所在小区的用水情况,只剩下写分析报告了。

师:你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了吗?你们是怎样解决的?……(例2)生:我们小组研究的是《水源的污染》。我们实现按照教科书中‚方法角‛中的提示,做了周密的准备,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不仅照相,做记录,而且还准备了实物对比。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我们积极查书,向大人请教,所以到现在,我们还没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例3)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怎样节约用水》。……

三、活动拓展.同学们,通过我们的调查活动,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我们人类,包括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水,也许有的同学认为:地球上有的是水,水是用不完的,我们没有必要节约用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资料。教师出示从网上、课外书上搜集的(或教参书资料库中的)资料。形式或课件或投影或画片或宣读。内容如: ‚淡水的缺乏。‛‚海水虽多,淡化技术落后,造价高,产量低且远水不解近渴。‛‚我国水源污染的状。‛‚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教后反思:通过这次调查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了水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以及随着社会地发展,地球上淡水资源日趋贫乏,也认识到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同学们在讨论中也提出了很多节约用水的好方法。

3.活动主题:环境好 我快乐 活动目的:

1.了解家乡其他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感受在美好的环境中生活的快乐。

2.培养学生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环境问题的能力。3.教育学生从小爱护自然环境,做环保小卫士。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放录像

1、镜头一:校园全景图 教师(边放录像边解说):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我们的学校)美丽的假山坐落在池塘中央,红色的小金鱼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嬉戏着,整洁的甬路……你们每天把校园打扫得这么干净,给同学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你们可以在这里快乐地读书、学习。

2、镜头二:有关城区广场、四环路等处环境录像片段

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干净清洁,两旁绿树成行,花草相映……;广场夜景:灯火辉煌,人们嬉笑着,伴着和谐的音乐尽情地跳着、舞着……;你知道的地方就大声说出来,看了这些,你想说点儿什么?心情怎么样?(感性、快乐、开心)

二、讨论分析

教师:可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烦恼。比如我们前面学的垃圾、污水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危害了人体健康,除了这些还有哪些方面的环境问题呢?(边说边出示图片)1.教师展示图片(1)出示本课图片

教师: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你能看明白吗?水愿意告诉大家? 学生:楼上装修工制造的噪音让楼下的人焦躁不安。学生:汽车尾气导致空气污染。

学生:河水被工业废水(废油)污染了。(2)请看老师搜集的一些图片。教学反思:

第二篇:三年级下 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四单元、说说我们生活的社区 主题一: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社区的概念

2.知道社区是由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组成的。教学准备:

请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家庭是什么时候来到目前居住的社区、原来住在哪里等,还可以向自己的邻居了解与之相关的情况。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图(单元导读图)同桌交流,说说看见了什么?

教师布置下面的活动:我们每一人都生活在社区中,但对于自己生活的社区,你又了解多少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注意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我想,同学们都准备好了,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下面分小组进行交流。

1.小组讨论。A紧扣课文内容提出有质量的设问。B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新事物。

2.个人发表。请学生欣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的图画和文字,教师提问:“同学马从小就生活再现在的社区吗?,如果搬过家的,你原来什么在什么地方?现在有什么变化?”

3.教师总结。我们生活的社区不断的发展变化着。社区中的居民也在不断变化着,有些人搬走、有些人搬来。社区就像个大家庭,把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联系在一起。我们都应该爱护和维护它,社区的发展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二.作业:

1.搜集风格各异的社区图片或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目前我国存在的风格各异的社区。

2.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准备:

1.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风格各异的社区图片或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教师也需做同样的搜集工作。

2.与小组数目相同的较大的白纸若干张、胶水、彩色水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学习,我们对社区有了更多的了解。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风格各异的社区图片或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自己所搜集资料的情况,自愿结合成小组,并向组内同学介绍你所搜集到的资料。介绍完毕,请小组同学选取较有代表性的资料,贴在或写在白纸上,制作一张‘社区小报’。”

教师可将自己准备的资料提供给学生,供他们选用。

1.小组制作。每位同学先介绍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待组内同学介绍完毕,各小组选取有代表性的资料,分工合作,共同制作完成“社区小报”,并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介绍

2.全班交流。每各小组逐一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制作的“社区小报”,小组内同学可以补充。每个小组介绍完毕后,教师应“社区小报”张贴在黑板报上,并简要地进行评价。

3.教师小结。鼓励学生将各小组完成的“社区小报”制成壁报,供学舌果农欣赏、评议。

二.布置家庭作业:a、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内容。b、布置学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所具有的特色鲜明的社区,进一步加深对社区区的认识和理解。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准备

1.让学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教师也需做同样的搜集工作。

2.一张加大的世界地图一级与小组数目相同的世界地图若干张,学生人手一份水彩笔。

教学过程:

1.导入。“书本6~7页位为我们展示了一组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社区图片。

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看教科书都为我们呈现了哪些国家的社区,同桌间可以相互交流。

2.小组交流:将课前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分小组交流,并在地图中找到大致地址。

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同学所搜集的资料,然后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地图中找找它的大致方位,在再给予正确与否的判断。回答正确后教师将图片贴在较大的世界地图上。

1.个人制作:画一画自己生活的社区

2.布置作业观察社区有哪些设施,特别注意观察增添了哪些新设施,并思考这些设施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主题二

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社区的各种公共设施,认识自己作为社区的一员与这些设施的关系。

2.了解公共设施对于社区居民生活的意义,从而形成爱护社区设施的意识和行为。

3.激发和增进学生对于自己所生活社区的亲近之情。

4.通过新旧社区的对比和社区内设施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到社区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

教学准备:

1.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都有哪些设施,最近又增添了哪些新设施。2.如果有条件,教师可搜集(或拍摄)社区公共设施的图片,以备交流中使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阅读教科书10~13页,并结合自己的观察,想一想,这些照片说明了什么,和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相似吗?请几个学生发言。

1.全班讨论。教师提问:“请同学来说说书中展示了社区中的哪些设施?你们生活的社区中有哪些设施使书中没有出现的?”

2.学生说,教师板书,分为两大类:新添置的和已有的。

3.讨论:A、为什么要增添这样的新设施?B、新设施对于我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不同社区的同学将可以相互比较讨论,了解不同社区人们生活的必要,教师再补充一些材料,以充实学习活动。)

三.教师小结,肯定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了比以前更丰富的了解和认识。

四.布置作业:把上课的内容讲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说在社区的文化生活。

2、让学生体会到社区的进步与发展使许多人劳动努力的结果。

教学准备:

1、让学生选取自己所在社区生活的某个方面进行调查。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书14~17页,教师说明:书中展示的使30年前的社区,还展示了现在的社区。其实,同学们自己所生活社区的过去和现在也发生着变化。社区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需要我们不断地区认识它。这节课的主题是认识变化中的社区。

一、交流活动。“课前,我请同学们搜集反映自己生活的社区或学校所在社区的照片或图片,现在就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搜集的照片或图片,它表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几位学生进行介绍和说明后,其他同学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做补充,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照片或图片。

二、同位彼此欣赏自己搜集到的标语和照片。

三、小组交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选取自己所在社区生活的某个方面进行调查,下面请同学们讲自己地调查结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寻思,并注意加以引导。

四、全班交流。

五、布置作业:周末,请父母带自己到附近的自由市场或其他公共场所看一看,并流行观察人们的举止言谈。

主题三:社区需要我们地共同参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居(村)委会与每个居民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居(村)委会在社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理解居(村)委会的不同产生方式,比较不同方式的特点,初步理解直接选举的优越性。

3、养成关心公共事物、热心社区活动、积极为社区服务的态度。

4、初步理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地现实性,为培养学生的现代民主意识打基础。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居(村)委会地资本情况,包括设在哪里、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大致的工作内容等。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书18~19页给我们展示了一组画面,谁来说一说这组画面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自由讨论:书中地情景你遇到或听说过吗?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选取较典型地问题,将其写在黑板三。)

三.探究活动。“同学们为了解决问题想出了一些好办法,但是你们想出的这些好办法怎样才能其作用?应该把这些办法送到哪些部门,应该告诉谁呢?类似这样地事情应当由谁来负责?”

四.引导学生说出居(村)委会、居(村)委会主任。

那么有谁知道居(村)委会主任是怎样产生地呢?(将学生答案写在黑板上)

五.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社区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有专门的人来负责解决,并对居(村)委会主任的产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次课,我们还要更加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

六.布置作业: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家所在地居(村)委会主任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加强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2、感受社区成员对于共同家园的普遍关心。

3、增进对社区地情感。教学准备

督促学生完成家人对社区愿望的调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学生回顾一下家庭作业(阅读24~25页)谈谈的书中说呈现内容地感受。“在你生活地社区种有什么样地活动?有什么样的新鲜事?讲一讲,我们大家一起分享。”教师提问:“书中出现了两个‘大家’,是什么意识?你是怎么理解的 ?”

1、全班自由发言。阅读和欣赏书中26~27页的课文及图画,并进行

讨论:居委会为什么要发通知征求意见?如果你所在地居委会有问题征求你的意见,你会怎样对待?书27页图说明了什么?

2、小组讨论。“作为社区的一员,同学们应当关心自己的社区的将是。上节课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请同学们询问一下家人,对社区建设有些什么具体的希望,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大家都了解到了什么。”分小组谈自己听到的希望。

3、全班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汇总的情况。

4、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对调查说得的各种希望进行思考:有哪些希望是我们小学生能够帮助实现的?我们可以作些什么?

二、教师总结建议学生将讨论中大家认为自己能够做的事情纳入活动计划,并付诸实施;哪些做不到地将其转告给居委会,作为他们今后工作的参考。

三、布置作业:继续完成第27页填空。

第五单元: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

主题一:移动的画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享受画地图的乐趣

2、初步了解画地图的要点 教学准备

为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白纸、一盒彩色笔。教学过程

1.导入。“如果有一位远方的朋友想要了解你生活的地方,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向他做一个自我介绍呢?打开书,看一看乐乐和他的同学们采用的是什么方式。”请学生阅读虎子的来信和乐乐的话。

2.谈话。“乐乐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你想不想也向乐乐和他的同学们那样把我们生活的地方画下来,向远方的朋友做一个全面而直观的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做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用我们的画笔,画画我们成长的地

3.提问:“你想画哪些地方?想从哪些地方画起?“读书中31页小文的话。让我们也像小文和他的同学们一样,从课室画起。”

教师组织学生画教室图,允许学生自由选取教师的任何一个方面、采用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创作。

4.小组交流。互相现象创作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进行评价。

5.全班讨论交流。教师提出以下两个问题:a同一个课室,组内每个同学画出来的教室图一样吗?哪儿不一样?b怎样把课室画得既完整又明白呢?

6.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唱机,特别鼓励他们的不同画法。同时告诉他们,如果要向别人准确的介绍一个地方,就要像画地图一样,采用一些正规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实地地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通过游戏活动体验辨方向的乐趣。教学准备

1、指南针

2、学生游戏需要的纸、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每个同学都画了一幅教室,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画正规的地

图。画正规的地图必须依照一定的方向去画,因此我们首先要学会辨别方向。

二、全班讨论:你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吗?请向同学们简单介绍 a 按口诀定方向:面北背南,左东右西 b 看太阳定方向 c 看北极星 d看指南针 e看房屋定方向

体验活动:到操场用所学方法辨别方向 游戏活动——辨别方向比赛。游戏活动——校园寻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并进一步达到了解学校、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的目的。

2、通过学习制作学校的平面图,应使学生不仅学会实地辨别方向,而且能够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将学校的设施正确地画在地图上。教学准备

几个指南针、与学生人数相同的白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体验活动,学会了实地辨别方向,今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学校画一张地图——学校平面图。但是怎样画呢?” 学生阅读书中书中提示的画图的四个步骤

初步理解画学校平面图的四个步骤。A定方向 B选中心 C 按方向画内容 D填色

1.校园实地观察确认。带好纸、笔和指南针。先确立方向,再选定中心。

2.讨论:教师提问:“学校的北面都有哪些设施?应该把它们画在纸的什么地方?”由此确定其他方向的位置。

3.在学生绘制平面图时,教师要适当进行指导。

二.全班交流、欣赏彼此的作品。

主题二:合作的乐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在合作中分工的重要性

2、体验合作中的分工、平等协商、相互交流的过程。

3、感受合作的乐趣。教学准备

先准备一或两份以学校为中心的附近地区的轮廓图。不必画出具体内容,但要清楚地画出主要的道路和各个小组的调查范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学生朗读书40页的课文。让学生像小文和他地同学们一样,把学校周围的社区描绘出来,再为虎子画一张社区平面图。

二.布置任务与分组。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社区轮廓图,说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地范围,询问学生回家地道路,然后按照四个方向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了解学校不同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后完成这个方向的地图。

三.小组分工及准备。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角色:召集人、计时员、记录员、采访员、汇报员、安全监督员。要求各小组落实每个角色,并说明各自职责。

四.各小组制定计划。

五.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成绩,提出建议,使每个小组地计划合理可行。并强调安全问题,确定实施计划和完成调查工作的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丰富对学校周围地区的认识。

2、通过整理各种调查结果,锻炼和提高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

3、体验合作的力量和乐趣 教学准备

1、拟定汇报的步骤,并告知各个小组的汇报员。

2、提醒各个小组的汇报员按照汇报的步骤,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学生阅读书中44页的日记;谈谈几天来分工合作,进行调查,有些什么感想;交流调查的结果。

1.小组发表。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调查所得。汇报工作由汇报员完成,小组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2.整理调查记录。教师肯定各小组的调查,再次强调调查结果对完成学校地图的重要性。请学生看书45~46页,学习怎样整理自己的记录。还可查过女士绘出草图。二.教师小节。

三.布置作业:完成书47页的“我们的记录”,请家长看“我们的记录”,并向家长介绍自己小组的调查结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记录学校周围地区的方法,了解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正确地用方位将社区调查的记录在区域平面图上。

2、了解安全生活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准备

1、与一、二年级的教师练习

2、为学生准备画草图需要的白纸。教学过程

1.导入。请将上节课整理出来的调查记录绘制成草图。

2.布置新任务。请学生阅读书48~49页,并说明:乐乐他们在调查过程中还想到了小弟弟、小妹妹,并把有关小弟弟、小妹妹生活的问题做了特别的说明。

3.小组准备。画草图,为提醒小弟弟、小妹妹做准备。将提醒小弟弟、小妹妹的事情挑出来制作成文字或图画宣传品。

4.教师小结。肯定学生所画草图及为小弟弟、小妹妹所做的提醒。5.布置作业:

主题三:地图就是一幅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各小组间对调查情况的汇报,感受合作的智慧。

2、体验获得成功的自豪感。

3、学会与他人分享成功和快乐 教学准备

了解各小组所画草图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以自由方言的方式,谈谈向低年级弟弟。妹妹做介绍的感受,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先交流各自的绘制的草图。

2.小组发表。各个小组将自己所画的草图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做说明。3.教师指导。支队各个小组的草图进行评价,指出错误和不妥之处;对于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给予可操作性的指导。

4.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设计图例的乐趣

2、知道什么是图例,一级使用图例制作地图的意义。

3、进一步体验合作的乐趣,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问:“你们在调查时是将观察到的主要景物或设施原封不动地描绘在纸上吗?为什么?“

2.学习图例。教师说明:地面上自然的、人文的景物或设施很多,人们在画地图时,不可能按实际情况原封不动地描绘在地图上,更不可能用文字进行说明。为了使平面图能充分反映出地面上这些复杂的景物或设施,又能显得清晰美观,人们设计和制作了各种符号和图形代表地面上的各种景物或设施。这就是图例。

3.探究制作。“为了把我们的地图画得更精彩,让我们自己动手,为自己的地图创作图例。”强调小组合作

4.发表与讨论。各小组发表自己小组设计的图例。全班讨论采用哪种图例最恰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获得本单元学习的成功感。教学准备

1、学生在这个单元中所画得各种图。

2、制作地图册所需要的工具。教学过程

1、导入。让学生阅读书58页的课文。请几个同学发表感想。

2、全班讨论。怎样装订出版地图册。

3、制作活动。根据学生的意见,分工制作地图册,教师巡视并帮助学生。

4、教师小结。说明这是学生们在社会课上第一次完成的“著作”,今后,他们还要进行更有意识的学习。出版更多、更好的“著作”

5、布置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物,并填写62页“我的记录”

第六单元: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

主题一:我家的日常购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日常购物的主要内容和场所。

2、体验家庭日常消费于自己的直接联系,增进对家庭的情感和责任感。

3、初步尝试学习制作购物统计图。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按照书62页的“小文的记录”的样式,填写“我的记录”。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书60~61页的单元插图,告诉学生所有这些都是大家将要学习多的内容。

2、全班交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物后,填写的62页“我的记录”。

3、学习统计方法。看自己填写的“我的记录”,教师说:“因为记录的内容太丰富了,要想在许许多多的记录中发现色么,需要用一种方法,这就是统计。”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统计坐标,并于学生讨论。(先让学生观察小文的统计表,再确定统计坐标的横轴、纵轴用来表示什么。

4、实际运用统计图。“今天,我们也来做个统计,每个同学利用自己完成的‘我的记录’,制作成一个自己家里一周购物的统计图。”教师向每个学生进一步强调,横轴上写出所购物品的名称,纵轴上标出说明数量的数字。

5、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1、继续制作并完成统计图。

2、把自己制作的统计图给家长看,并请他们提意见。

3、教师对学生的记录和统计进行鼓励性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合作,完成简单的统计图。

2、知道制作统计图的基本步骤

3、提高合作和交流的水平。教学过程

1、导入。“每个同学上次课上都制作了自己家里一周的购物统计图,现

在我们先请几个同学展示一下他们的统计图。“

2、3、学生展示统计图。

学习制作柱状统计图。先看一看书中,小文小组的统计图和乐乐自己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这两张统计图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总结:“看来统计图中横轴上的内容是可以变化的,而纵轴上总是表示数量,所以,在横轴上写出不同内容,就可以说明不同的事情。

4、5、小组合作绘制统计图。

全班交流。(统计了什么?从统计中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并布置家庭作业:“下面的几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与商店有关的内容,请同学们利用放学或周末的时间,再去商店看一看,要仔细观察,并且动脑筋想一想。”

主题二: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商业街是人们主要的购物场所之一

2、激发探究商业活动的兴趣

3、用用前面学过的地图知识。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朗读书中第65页的课文,然后就课文和照片让学生自由发言。

2、只有讨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商业街,有的比较大,有的比较小。

再我们学校和你们家附近,也有一些商店集中的商业街,也很热闹繁华。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商业街。

3、个人制作。“下面,请同学们画一幅有关商店或商业街的图画。可以利用我们学过的画地图的知识。

4、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有的学生完成绘画后,则鼓励他们互相介绍自己的绘画内容,互相欣赏。

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图画,没画完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完成。强调学生讨论的结果,因为各个地方的人们都有购物的需要,都喜欢比较固定、集中的购物场所,因此就逐渐形成了商业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学习比较对照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事先准备有关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概括,并把要点写在大纸上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书68~69页。提问:“超市还有其他的名称吗?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吗?喜欢去那里吗?经常去吗?”学生就图画和教师的问题自由发言。

2、小组讨论。教师布置任务并进行引导:“和其他的购物场所相比,超市有什么特点?有那些地方和其他的购物场所相同?有那些的地方与其他的购物场所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对超市进行专门的研究。“

3、将学生分小组。提醒学生要分别记录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推选发言人。

2、全班交流。各个小组想全班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3、探究活动。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然后促使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额概括要点,说明自己也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和学生一起将其与黑板上说列出来的讨论结果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自己没有发现?”

教师总结。既要可定学生的成绩,更要肯定他们的思考。

布置作业:根据小组和全班讨论的结果,完成书70页“我的新发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商店里不同人们的工作及商业工作的复杂性。

2、体验商店工作则劳动的意义及对他们的尊重。教学过程

1、导入。布置表演(商店购物,特别表现商店里工作的人们),引入课程。

2、问:商店里工作的人们是怎样工作的,同学们有多少了解?谁愿意说一说?

3、分小组练习体会商店里不同人员的工作平时需要做哪些工作。(分

成:售货组、收款组、经理组、采购组、保安组)。模拟活动。当各小组完成后,组织各个小组学生轮流通过模拟活动介绍自己小组负责的角色。

4、同学之间简单互评。

5、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向家人介绍今天的活动。

2、个人或小组进行“不同价格”调查,按照书76页得表格所列项目,选择某种物品进行调查,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主题三:购物的学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同样的物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会有不同的价格。

2、思考可能导致商品不同价格的原因。教学准备

1、教师到学校附近的不同商店,调查几种学生熟悉的商品的不同价格。

2、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制成大的“不同的价格表”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看书76页,并回答:第一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什么?然后检查有多少同学完成了“不同的价格”的调查。

2、小组汇总。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将他们分组,发给每个小组纸和彩笔,请每个小组将组内成员的调查结果加以汇总,准备向全班报告。

全班探究讨论。肯定学生的调查。进一步提问:“‘不同的价格’告诉我们,在不同的购物场所,商品的价格会不一样,但是,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会有差别呢?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商品价格呢?”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讨论,然后告诉学生,下次课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将自己揭开价格的秘密。

布置作业:给家人讲一讲同样的商品但价格不同的原因,并请他们做补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什么是“三无产品”等一些购物的基本常识。

2、学会了解商品、合理选购商品的方法。教学准备

1、找几家超市的广告

2、找几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或几种学生日常用的商品。教学过程

1. 导入:模拟生活购物,重温平时是怎样购物的。

2. 评议、讨论。之前,教师要说明评议、讨论的主要内容:“买的人是不是注意看商品的说明了?对商品提出了什么问题?售货员是怎么回答的?你听了以后是不是了解商品了?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生活中你是怎样购物的?你父母呢?”讨论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和分类,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

3. 展示说明:几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或几种学生日常用的商品。给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商品常识和看说明的方法。让学生提问并解答:“除了要了解一些商品常识外,怎样购物才合理?买东西时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4. 分组观察、讨论。(1)看各种广告和商品说明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和不同的特点。(2)自己和家人在买东西时有哪些不好的习惯。(3)购物有哪些小窍门。(4)购物时要注意的问题。

5. 展示、总结。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学习结构,并把要注意的问题提出来,作为全班同学的公司。

布置作业:讲学习到的有关购物常识向家长汇报,和家长一起制定家庭购物计划。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买与卖的行为都玉女滚蛋遵守道德。

2、理解诚信的普遍意义。

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学准备

教师到学校附近的购物场所(最好是学生经常去的)。观察了解一下小学生在商场“不受欢迎“的行为有哪些,如果有具体的数字或实例就更好。教学过程

1.导入。“作为三年级学生,同学们都有过许多次的购物经验,今天

我们学习的内容,与同学们的这些经验关系密切。我们讲进行的两个活动都需要同学们参加,一会儿请你们自己选择。“

2.布置和选择任务。A、请同学读书82页。“小文和乐乐就广告进行了辩论,我们班的同学对广告一定页有自己的想法,让我们也来进行一次辩论,把大家对于广告的想法都说出来。”B、请学生看书中售货员的话和被损坏的商品的照片。针对小学生的这些不受欢迎的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

3.分小组准备。教师说明两个小组的各自任务。辩论组分:相信广告和不相信广告。说明组分被准备小学生在购物场所中比较常见的行为,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4.教师小结。提醒学生下次课将组织辩论会和发表会。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我国货币的演变历史。

2、通过寻求货币演变的原因,锻炼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教学准备

1、将准备谈论的问题写下来。

2、搜集一些古代钱币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书86页文字,揭题:今天探讨货币的演变过程。1.探讨研究:为什么人们需要货币?什么是“以物易物”?为什么早期的货币是贝壳和石头?为什么古代许多货币是金属的?为什么现代货

币大多数是用纸做的?

2.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有关人民币的常识。

2、懂得爱护人民币的意义和常识。

3、知道一些外币。教学准备

1、不同版的人民币。

2、各种人民币的图案。教学过程

1.导入。观察人民币。做游戏:看其中一面,猜另一面。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日常生活中有毁坏人民币的行为以及所带来的影响。”

3.全班交流

4.朗读书87页下方额歌谣。

5.自由讨论。学习书88页有关外国货币的和信用卡的内容。6.教师小结。强调爱护人民币。教师总结 布置作业:

第三篇:鲁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鲁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 与社会下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共教学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试用的是山东人民版的教科书,是新教

材。本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心理特点,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关系,精选有教育价值和生活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共分为我们是一个集体、快乐的集体生活、大家都

是好朋友三个主题。本单元设计思路:1、以学校生活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延伸到社会生活,体现综合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2、学习主题呈现的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注意强化教科书的文化底蕴,增加名言警句等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信息量。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地方,共分为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二个主题。本

单元设计思路:

1、以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构建活动主题。家乡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对学生而言是熟悉、亲切的。

2、学习过程活动化。活动以探究为核心。

3、注重活动过程完整化。

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共分为垃圾带来的烦恼,节约用 水,环境

好 我快乐三个主题。本单元设计思路:

1、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体现综合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2、以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为主,倡导个人研究和小组分工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注重感悟和体验,使学生各方面得到综合性和谐发展。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集体,培养集体责任感。

2、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与挫折。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

4、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5、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行为与习惯:

1、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面对困难不退缩,主动解决困难,善于自我调节。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怎样做才能建立同学间真挚的友谊。

2、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在家乡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4、了解识图常识,能辩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5、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6、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7、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有关问题,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8、知道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有不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调查、讨论探究的完整过程。

2、创设思辩情境,引发辩论。

3、培养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如调查、访问、搜集与整理、分析资 料等进行探究活动。

4、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5、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并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 题。

一、教学重、难点

1、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维护集体集体荣誉,对 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

2、让学生了解识图常识,能辨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 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让学生知道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有不同的方法。

二、教学进度

本学期上课 21 周,每周上课 3 课时,3 共计 63 课时,课时为机动。教学进度表内容 周 次《我们的班集体》 第一周《集体有纪律》 第二周《我为班级急荣誉》 第三周《我喜欢集体活动》 第四周《我喜欢集体活动》 第五周《集体的力量》 第六周《同学之间》 第七周《有了矛盾怎么办》 第八周《交更多的朋友》 第九周《看地图找家乡》 第十周《我做小导游》 第十一周《家乡的变化可真大》 第十二周《家乡山水美如画》 第十三周《家乡风情更迷人》 第十四周《可爱的家乡人》 第十五周《家乡的历史名人》 第十六周《垃圾哪里来》 第十七周《垃圾的危害》 第十八周《垃圾的处理》 第十九周《生活中的水》 第二十周《水被污染了》 第二十一周《科学用水》 第二十二周《其他环境问题》 第二十三周三、教学措施

1、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教材的知识结构注意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3、从学生年龄出发,教学力求生动活泼,趣味性强。

4、注意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5、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知识的能力。

6、经常与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以便采取相应教学手段,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 一 单 元 单元设计思路及特点:

(一)单元设计思路

1、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延伸到社会生活,体现综合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2、学习主题呈现的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注意强化教科书的文化底蕴,增加名言警句等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信息量。

4、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和体验,使学生各方面得到综合性和谐发展。

(二)单元特点

1、以学生的集体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以品德教育显性化,使学生的良好品德在研究活动和体验感悟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2、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学生的经验、兴趣、爱好出发,设置问题情境,通过辩论会的形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提升了自己的认识。

3、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变“教材”为“学材”

我们是一个 集体

课题一:我们的班集体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班集体,了解班集体的组成。

2、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群体观念,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们的班集体这一主题活动。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集体(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师让学生什么是班集体(班集体由班主任和几十名同学组成。老师们关心我们的成长,指导我们的学习。)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学习,知道什么是班集体。下面就请同学们听一段小故事:登山。“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在登山的过程遇到困难 师引导学生思考:了,你会怎么做呢”?让学生体会同学之间应该互帮互助,友好相处。师:

“如果你们小组要搞一次外出游玩的活动,你有何打算? 师引导学生,让学生制定以小组为单位的外出游玩目标? 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制订出本组的目标。我们的出游目标 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之中。个人离不开集体,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个人是集体的一员,集体的力量由个人的力量汇聚而成。

四、教后记: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知道。我们是集体中的 一员,有责任和义务为集体做事情,让学生知道,个人是离不开 集体的。

课题二:集体有纪律

一、教学目标: 认识集体有纪律的重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 模拟体验:他怎么还没来? 设置活动情境:同学们自愿组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可以假定有一个重要的参观活动,但其中一个同学到了固定的时间还没有来,这时,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最后,小组达成协议,总结出最好的解决办法。活动二 故事会:“遵守纪律的楷模,我学习的榜样”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一些遵守纪律的人物故事。课上,召开“遵,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今后的打守纪律的楷模,我学习的榜样故事会”算,使纪律教育落到实处。师总结:在社会生活中,纪律是非常重要的。小到一个班集体,大到一个国家,都是有纪律的,我们必须遵守。一个人应该从小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长大后成为奉公守法的好公民。

三、教后记:

课题三:我为班级争荣誉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集体的成功必须依靠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2、教育学生具有乐于为集体做贡献的态度,激发热爱集体,珍惜集体荣誉的情感。

3、使学生认识到要用诚实、正直的行为赢得和维护集体荣誉。

二、教学过程:

1、激趣诱思,导入新课。:出示一 教师创设情境,营造特定的氛围,构建教育的“情绪场” “你们知道这面流动红旗是怎样得来的?它是一面卫生流动红旗,问:个人努力的结果吗?那它是怎样流动到我们班的呢?”使学生对“集体荣誉的取得需要大家的努力”这一道理有了粗浅的认识。

2、互动交流,提高认识。让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汇报:“咱们班获得过哪些集体荣誉,你为集体做了哪些贡献?”通过汇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集体的荣誉必须依靠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3、体验感悟,升华情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两人三足走”游戏,让学生融入情境,自我实践,自我感悟,自我实现。用情境的氛围感染和熏陶学生,激发他们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内心体验。

4、运用观点,解决问题。模拟设置故事—《这面卫生流动红旗该不该得?》,大意是一位同学为了自己班集体的荣誉,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又一次夺得了卫生流动红旗。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掌握的观点看、析、议、写,教师针对难点问题加以引导,使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体验活动和生动的事例,皆在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集体荣誉,作为集体一员应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赢得集体荣誉,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集体荣誉。

5、制订计划,激励践行。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观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制订“争创三好班集体行动计划”,抓住学生对集体荣誉的感受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后记

快乐的集体 生 活

课题一:我喜欢集体活动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说一说喜欢的集体活动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集体活动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利用实物投影或其它手段,战使学生搜集的资料。

3、谈谈自己喜欢哪些集体活动,并说出这些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活动二 小小辩论会

1、设置讨论情境。

2、分正反两方,举行“小小辩论会”。

3、学生谈谈本次辩论会的收获。

三、教后记:

课题二:集体的力量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热爱集体,在集体生活中有责任感。

2、体会集体的力量使我们做是成功的保证。

二、教学过程:

(一)游戏揭题 1、搬桌子。⑴指名一人搬,搬不动。请四人往同一方向搬,搬动了。指名说你知道了什么? ⑵请四个人朝各自的方向搬,结果搬不动,又说明了什么? 2、拼图。⑴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一组先拼好,哪一组获胜。⑵进行比赛。⑶获胜组谈体会。⑷小结:看来,要想发挥集体的力量还得学会合作。

(二)联系生活 1、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能说明集体力量大的事情。你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四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师小结:我们明白了团结一心,相互合作,才能发挥集体的力量。(课本中的小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2、通过听这个故事,你又懂得了什么? 3、你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呢? 师小结:在以早以人们就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所以流传下来许多有关团结的谚语,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三)学习谚语,交流汇报。师:通过刚才读谚语,你懂得了什么?还知道哪些有关团结起来力量大的谚语。把你搜集到的读给大家听听。

(四)游戏体验,共享快乐。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只有团结一心,互相合作,才能发挥 集体的作用。那么真正做的时候,大家能不能做到呢?下面,我们再 来做一个提珠子游戏。1、规则:四人一组,先提出珠子的小组为优胜。2、进行比赛。3、获胜组谈体会。

(四)全课总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师总结:只有团结一心,学会合作,才能发挥集体的作用。

三、教后记:

大家都是好朋友

课题一:同学之间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2、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3、体会真诚相待、相会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4、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二、教学过程:

1、歌曲引入,导放新课。师:每当看到同学们一块相处时地么欢乐的笑脸,我的心情就特别激动,充满友爱的同学之情,充满欢歌笑语的多彩活动,多么令向往!此时,老师想起一首歌。播放儿歌《友爱之歌》 师:听完歌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答 师小结:友爱就像一支花,开遍了我们的校园。那么怎么才能让这朵花开得更艳丽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同学之间该如何相处。”板书:同学这间。

2、互动交流,探究实践。找优点 俗话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做到同学之间友爱相处,首先要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美是要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悟的,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有孙悟空似的火眼金晴,能更多地发现小组内同学的优点。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交流汇报。师:通过

讨论你有什么收获 生答。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发言,我知道大家已经看到同学更多的优点在闪光,同时也正确地认识了自己,增加了信心,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出示课本的一段话: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有不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更快地进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多看同学的优点,只要善于从周围的同学中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虚心向先进的同学学习,就能不断进步。

3、设置讨论情境,讨论同学之间该如何相处。出示:课本图片,讨论:同学之间该怎样相处?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守信用、对人宽容、不给同学起外号、热心帮助同学。

4、联系生活讨论同学之间该如何相处? ⑴小组内展示讨论 ⑵全班交流汇报 师总结:愿友爱之花永远开放在大家的心里,开放在我们的校园里。

5、诱发情感,激励践行 师:请把你认为最的观点写在书上。永远指导着大家的行为。

三、教后记:

课题二:有了矛盾怎么办

一、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学会宽容待人,和同学友好相处。

2、这会同学间以诚相待。

3、初步掌握处理矛盾的简单技巧。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 我做评判员

1、设置同学之间产生矛盾的情境(可以通过课件演示或学生表演等形式),说说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2、小组内人人做评判员,谈自己的看法。

3、通过研究讨论,得出结论,并记录下来。

4、全班交流讨论。活动二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1、课下,搜集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并且妥善解决的资料。

2、讨论交流资料,得出如何化解矛盾的方法。

3、学习应用:把学到的方法应用于和同学的交往中。

4、记录所搜集资料中的相关格言,以此来激励自己;与人为善,宽容待人。活动三:设计“友情卡”

第四篇:鲁教版三年级下品德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三年级教研组

一、教学内容:

鲁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

第一单元:《珍爱生命》

1、美丽的生命

2、我们的生命

3、安全的生活; 第二单元:《关心你 爱护他》

1、让爷爷奶奶高兴

2、伸出爱的手

3、我的邻里乡亲

4、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第三单元:《出行的学问》

1、学看平面图

2、校外探路

3、寻路和行路

4、马路不是游戏场;

第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我的家乡在哪里

2、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

3、浓浓乡土情

二、教学目标: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家人爱的关怀下,懂得爸爸、妈妈的艰辛,以达到关爱社会。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理解感谢他人。

4、初步了解个人外出要注意些什么,初步学看平面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寻路和行路”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安全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校外探路出发,激发学生对出行有很大的学问认识,最后落实到保护自己的安全教育。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5、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单元:《珍爱生命》

1、美丽的生命 第二周:

2、我们的生命 第三周:

3、安全的生活

第四周:第二单元:《关心你 爱护他》

1、让爷爷奶奶高兴 第五周:

2、伸出爱的手 第六周:

3、我的邻里乡亲 第七周:

4、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第八周:第三单元:《出行的学问》

1、学看平面图 第九周:

2、校外探路 第十周:

3、寻路和行路 第十一周:

4、马路不是游戏场;

第十二周:第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我的家乡在哪里 第十三周:

2、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 第十四周:

3、浓浓乡土情 第十五周:复习第十六周:复习

第十七周:期末总结、测试

2014.02

第五篇: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教学计划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经过半年的引导,感觉孩子们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学习习惯也有好转,学习自觉性提高了,特别是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本期和学生共同制定的目标是将书本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落实到自己的行为当中去。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在体现《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

(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历史和地理内容的学习。

(四)重视史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材选择认识社会的几对基本概念,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有关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主题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内容方面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学习主题。穿梭出“体验式”

“研讨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充分发挥图画、照片等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

三、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能力:能够初步识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

3、知识: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一些基本的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四、教学策略

1、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多渠道的搜集知识的信息,不局限在课本。让学生懂得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查询等途径找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而学会学习,使教学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 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和学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注重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导行落到实处,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

1、站在泰山顶峰

2、来到黄河岸边

3、寻迹孔子故里

第二单元 心中有祖国

1、好大一个家

2、同是炎黄子孙

3、为了祖国的振兴

第三单元 不同的环境 多彩的生活

1、林海雪原

2、江南水乡

3、黄土高坡

4、雪域高原

下载鲁教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教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教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

    鲁教版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三个单元,十一个课题。第一单元是“幸福家庭伴我成长”,有四个课题。第一课是我的家庭,第二课是幸福的家庭,第三课是我成长的故事,第四课是我会做的事情。第......

    鲁教版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我的家”。第一课是人人都有自己的家,第二课是我爱我的家。第二单元是“我学习和生活的地方”,第一课是......

    教科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教科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态度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2、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 陈志凡 主题一: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第一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社区的概念。 2、知道社区是由来......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模版]

    第一单元 让校园更美丽 一、为校园画张像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精神. 2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合作能力。3、小组分工合作画学校的景观图并进行组......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2、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教学目的: 1、知道我国是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 2、在拓展性学习中,初步了解祖国的长江、长城、黄山及黄河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