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胜男 走进窦桂梅
走进窦桂梅
教育系 11级专接本 小学教育 李胜男 20111215008 【摘要】:窦桂梅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很有研究,窦桂梅老师她喜欢读书,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作为教师,她提出教学三问,即教学是一门特别的专业,教学是一种格外的良心,教学是一堆集体的智慧,谈管理方面,从听课、评课、写课,教学引领者必须的生活方面提出的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对我们很有借鉴。【关键词】:读书 教学三问 管理
一、谈读书
她爱读书,更善于读书。她说,是读书,使她精神高贵而丰富,使生命深刻而阔远;是读书,让她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并说自己的美容经验就是读书,读书是高档的营养品、也是名牌的抗衰老剂。她爱写随笔,更善于斟酌。她推崇“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心得。不要说自己没时间,更不要说已经太晚了,因为“少儿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即使真是到了迟暮之年,秉烛而行也比“昧行”要好。窦老师是怎样读书的呢?她说,我们必须“挤时间”,“抢时间”,甚至做到“争”时间读书。她自己就是经常把书放在背包里,随时随地展卷,随时随地记录.点滴闲暇的时候都加以利用.她说,有时哪怕只读一会儿,余下的时光里,就算闭目养神,口中仍然留有余香.
是的,我们应该向窦老师学习,学习她见缝插针的读书,从而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激发灵感,储备谈资。
二、谈教学——教学三问 第一、教学是一门特别的专业。
必须认识到教学是一门专业,我们的教育活动才会有质量可言。教学专业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是学校领导要认识到的起码的底线。就“教学专业”来说,是指学科教学上的不可替代性。美国的卡耐基教育促进基金会的主席提出,有七
类知识是教师必备的,第一种是学科知识,第二种是一般的教学法知识,第三是关于课程的知识,第四是学科教学的知识,第五是关于学习者特点的知识也就是关于学生的知识,第六要有教育背景的知识,第七要有教育目标、目的、价值观和教育哲学的知识。一个教师最少要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才算是达到了教师专业的下线。
最核心的是学科知识。
就语文教学来说,为什么但凡听语文课,一般人都能说些什么,都敢指手画脚?原因就是大家觉得语文不就是认字、说话、写作文吗。每个成人不都会写字,都能说话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你拥有这样的专业高度,谁还敢对你说三道
四、品头论足?原因就是我们自己的专业水准没有让人家觉得放心满意。学科知识是教学的核心。如果教师学科知识不够,谈什么教学方法都白搭。因此,要把教学当作一门专业,教师必须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准确而丰富。
其次是教育学专业。
新课改以来,广为人们流传和接受的一句话“关键不是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绝对不意味着学生不用去掌握知识,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了,没有正确的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是不行的。而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得,要依靠教师的学科知识——知道教什么,以及教育学知识——知道怎么教,而二者相比,教什么是问题的主要方面。所以,美国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中,第一条提到的就是教师必须对知识和文化有正确地把握。
必须强调,“教学”是个大概念,是一门专业而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教师必须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学校要有具体规定和措施约束教师,我们当然知道,自觉比服从更能焕发教师主动钻研的热情。除了对教师加以鼓励和要求之外,作为教学引领者,如何调动更多教师内在的积极性,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尽管我们每天都在想办法,让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但,有些时候效果不大,教师疲于应付。这也就是在提醒我们“管理”的作用力不明显。
第二、教学是一种格外的良心
教学质量怎样来提高,归根结底要在一节节的课上完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除了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外,还要像其他兄弟学校各位校长学习,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不管是买书给老师看,还是请专家给老师讲课,或者让老师走出去学习、听课。总之,这都是培养教师的路子,这条路非常必要。但,老师的专业发展就跟医生的专业发展一样,一个医生只学别人,自己却从来不在诊室里摸爬滚打,最后要想成为名医,那是不可能的。医生的专业发展,是在不断给病人看病过程中实现的,好教师,其“好”,必定落实在每天的教学中。
当然,教学质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有紧迫性,但更重要的是教师专业发展要成为,把一节节课的教学,当作自身人生价值体现、累加的过程。教师对自己的人文关怀,比对学校的人文关怀更深,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不过,凡事需要一个度,当教师过分强调自己的幸福感,过多关乎自己“前途”的时候,教师的“奉献”像“雷锋精神”一样,被当作了不合时宜,这也不能不说是走向了另一个偏颇。当然,板子也不能都打在老师身上,这里需要从整体上反思。形成“共识”很重要,学校里的人心不能各自为政——必须要明确,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地方,学校的发展永远要和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连成一体。社区、学校要让努力工作的老师尝到甜头,有归属感,从而自觉投入到教育这项幸福的事业中,快乐地奉献。第三、教学是一堆集体的智慧
这里的集体智慧不仅是师生间密切合作焕发的集体智慧,还是指同行之间相互启迪引发的智慧。
教师必须学会,在学校、在年级组的学习共同体中成长。一提到学习型组织,有人会说自我标榜谁不会啊,的确,共同体是否有效关键要究竟在教师身上体现出多少效果。我们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研究,都是学习型组织的组成部分。学校建立这样的学习型组织,就是为了让教师发展,拒绝这样的组织,教师就会让自己远离成长的正途。既然是学习型组织,所有教师都应当具有持续学习的愿望、机会和能力。而且,每个人掌握的新知识、新方法都能在集体中共享。
树立共同愿景。在学校里,无论领导还是教师,应该处处“爱惜人才”、“推
崇人才”,而不是让人才压抑,被解构得七零八落。应该认识到,学校,应该是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学校,学校管理者要让教师懂得,学校不是让教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地方。必须焕发凝聚力、理解力,相互支撑,排除嫉妒与人性的丑陋,不让阴暗的细菌侵蚀纯洁的集体,这样学校才能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地发展。
激发高度热情。学校管理者应该敏锐地发现一个教师最突出的地方,扬长避短。对于那些好的教师,学校必须在具体的情景与氛围中,让他们看到付出的回报,同时充分利用他们身上的阳光去照亮周围有待提高的老师。同时,学校要搭建更好的研究平台,让更多的不同学科的教师们,自发地投入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中来。
改善思维模式。在学习共同体中,必须明确,专业团队是个人提高的重要职场,千万不能把这种共同愿景曲解为“为了某个人利益”。团队需要领袖,没有核心、没有共同体的灵魂,学校就是群龙无首。专业团队的成员因角色不同,发挥的作用自然不同。面对团体中分工,教师正确的思维应该是——愿意用自己的优势去引领别人,也愿意别人用自己的优势启发别人。但这里,需要提醒团队中的灵魂人物——团队不是权威所在地,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远比发挥一个人的作用,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谈管理——听课、评课、写课,教学引领者必须的生活 听课,听得出门道儿
说到听课,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听,怎么听。但有没有深入思考过,听课怎样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我发现制约听课效率和效果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只做旁观者,不做主动参与者,没有从思想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是有“备”而听,而是作为一个局外人,听课就仿佛看一场与自己并不相关的演出。二是只做盲从者,而不做引路人。把听课当作一种任务,而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实际上,听课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研究,只有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听课者才能让自己深入到问题的核心,并努力解决问题。三是只做批评家,不做 4
审美者,更不做帮助者,问题提了一堆,却不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听课就只好在一次次的试误中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
学校的发展要依托教师,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造就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也应该是主管教学的干部的工作重心。这一点我很有体会,在顶岗实习期间,自己给其他老师评课,自己都不知道从那个角度评论,甚至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和窦老师说的一样听课就仿佛看一场与自己并不相关的演出,不当重要事情看待主要原因是自己抓不到问题。
评课,评得出名堂
在谈到评课时,我们常有这样的感慨——有时评课人说得口干舌燥,最终的效果却是“萝卜炖萝卜——于事无补”。真正的评课应该是“专业引领”下的“萝卜炖肉”,给予老师真正超越他原有水平的营养。所以,必须打破低效的平行对话的局限,在更广阔、更宽松学术空间内,建立志同道合的“引领”关系。
关于评课,要说的内容太多了。比如教态、内容、方法、目标等等。但是对于教学中,参差多态,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出现的课,随之而来的评课却常常流于形式,有的是在设计好的表格上打个分,草草了事;有的是表扬为主,做好好先生;还有的是被动发言,敷衍了事„„这些现象在我们的评课中可能很多人都碰上过。试想,如果评课只说些正确的废话,那评课还有什么意义呢?有些时候,所谓的讨好鼓励,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既然“评课”要围绕听到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那么,“评”的过程就应当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展开对话,平等交流的过程。虽然有“主”“从”之分,但“评”要超越“领导说了算”的局限,努力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状态。让授课者说话,评课者才能更加充分地理解授课者教学设计中的良苦用心,评课才更能加点中要害。
在实习期间,我们要是听课,听课的时候,发现老师的优点。评课时我一般认真听取有经验的老师。
写课,写得出水平
一名优秀教师要学会表达自己,而写作则是表达自己的最佳方式。只有真切体会到写作价值的教师才会对写作充满感激,而不是仅仅为了发表文章,参加所谓的论文评比。写作不是创作,而是一种教育生活。具有写作兴趣的教师总是富有丰富的情感,拥有理性的头脑,总是保持一种敏锐的目光,悉心体察身边的冲突和矛盾,聚集点滴的教育教学感悟,汇成思想的洪流——也就是基于这种想法,已经不当班主任的我,把写转移在“写课”上。
“写课”是一种很好的积累。写课不是简单的口头议论,而是对话、反思与梳理的综合过程。如果说评课是感性认识,那么写出来就是理性认识。说话和写作都是表达。但是,口头评课,带有随意性、不确定性。写课,却能将散乱的评课组织化、条理化为显性经验。
自己在写教案的时候也是借鉴别人的教案,最大的一个缺点是没有条理性,所以自己要不断的改进。
人生是充满机遇的,但机遇永远不会垂青于那些毫无准备的人,更不会垂青那些有了机遇不会冲上去的人。正所谓天道酬勤。窦老师主张,我们应该扎根自己学校这块土壤,形成自己成长的机遇,先把自己发展起来,机遇就会自然而然来到我们的身边。一个人只要态度是积极的,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所以给自己准确定位,理好思路,明确目标,加快脚步,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整个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窦老师这样告诉我们,她也是这样做的。今天,当我们看到年轻的窦老师所拥有的让众人羡慕的光环,我们可以想到她在累累硕果后面所经历的艰辛,在没有鲜花和掌声的日子里,她也是一步一步地、扎扎实实的走过来的。总之,通过反复研读的窦老师的博客,让我感受到窦老师的创新和才华。
【参考文献】:[1]《玫瑰与教育》 [2]窦桂梅个人博客
第二篇:朱胜男演讲稿
“敢于担当、狠抓落实”演讲稿
朱胜男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带来关于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于担当演讲,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将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去。
我是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在三尺讲台已度过5个春秋。每天的工作很平凡,甚至平淡,但在我们身上你能听见生命成长的声音。身为教师,我认为:敢于担当,就是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就是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做事,就是自动自发、最完美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因此,我始终坚持一种信念:做人务必要做好自己,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踏踏实实,在这样的践行中,我收获的是幸福。
每天清晨,我用笑脸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每天课余,我的身影出现在孩子们的身边。人们常说:付出时间能够收获希望,付出劳动能够收获果实,付出真心能够收获真情。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我班上有三个男孩,他们其它学科都很优秀,唯独对语文望而生畏,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有义务去帮帮他们。于是,我就找他们谈话,不聊别的,就聊语文学习的感受。一个男孩开口就说:“老师,我根本读不懂每一篇文章,也讨厌背书。”我问他:“那你做数学题时,别人也没有帮你分析题意,你为什么就会做了呢?”男孩满是自信地说:“我本来就喜欢数学。”简单的一句回答让我明白了:原来不是他读不懂文章,是他打骨子里就对学语文没有兴趣。怎样让他们喜欢学语文?看来得从我自己开始努力。于是,课前,我精心备课,查找丰富的教学资源;课上,我利用讲故事等贴近学生认知规律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授课。这样,孩子们的心思慢慢地都被我给吸引来了。我有意识地观察那几个孩子的表情,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光芒。几天之后,我发现这几个孩子课堂上表现得很认真,我有意识地叫他们几个起来回答问题,他们居然能够谈出自己的理解,尽管他们的理解不全面,尽管他们的语言表达很不通畅,但是他们能把精力集中在课堂上,能心随我动,我已看到了希望。慢慢地,他们在课堂上已不用我点兵点将,而是自觉举手回答问题了,我为他们的变化而感到欣慰。后来,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几个补课,让他们每天的作业都拿来我面批面改,针对阅读重点给他们讲做题方法和技巧。虽然这样的沟通和交流,加大了我的工作量,但是我看到自己的付出让孩子们有了进步,让孩子们爱上了语文,也爱上了我这个语文老师,我的心里也是满满的幸福感。这些勤学好问的孩子,让我坚信:我要用心在这里播种,不管收获与否,我要做一名敢做善为,有担当意识的老师。只有“爱”才是畅想教育唯一的主旋律,而这句话途释了教育的根本。为了让孩子红花映的更鲜艳、更红,我甘当绿叶,为了让操色帯给人间大地,我甘愿当小草,为了为了那无悔的选择,为了那一片纯净的天空,奉献自己,永无止境。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地懂得,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职责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我用我的爱心感化着学习困难的学生。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一个人能够伟大,也能够清贫,但我们更应该有责任和担当。我爱我的职业,我爱我的学生,在我的心里,学生对我的依恋、家长对我的信任始终是对我工作的最高奖励。我愿做一个真、善、美的老师,不要迷茫于远处的群山,而是执著于脚底的泥沙,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无怨无悔地在自我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在岗一日,尽责一天,用心做事,用情做人。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敢于担当,为创造魅力巡检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商务礼仪-邸胜男
商务礼仪礼仪说课稿
邸胜男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教材分析:
《男士服饰礼仪》是中国商业版现代礼仪教程的一节新授课。针对男士的着装与搭配,它是本章节的一大重点(二)教学重、难点:
根据服饰礼仪在社会生活中实用性的要求,我把“着装技巧和要求”以及“西装的穿着规范”
作为本节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我把“饰物的佩戴和使用的基本礼仪”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针对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社会实用性,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
〔1〕知识能力目标:了解男士着装的原则、饰物的佩戴和使用的基本礼仪。并能根据自身的条件(包括生理条件和社会角色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
〔2〕学习过程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3〕情感态度目标:认识到合理着装的重要性。
二、说教法
1.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突出服饰礼仪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2.本节内容的理论性比较强,所以主要采取以讲授法为主ppt直观演示为辅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理解。
3.通过不同目的、不同场合、不同形体的人的着装的不同,采取比较法。启发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认识掌握着装的技巧,获得新知。
三、说学法
要求学生多思考、注重理解,通过观察ppt图片,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从而概括出不同服饰的穿着技巧。
四、说教学过程1 1.课堂引入:在本节课中,我利用服饰礼仪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进行引入,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并不陌生,同时也为以后的各个教学阶段打下了伏笔。2.新课讲授(环节):为了不混淆,方便学生理解,我把服饰礼仪分为“服”和“饰”两大板块进行分析。
讲“服”的时候,开始就对“着装的原则”进行讲解,让学生能从整体上对服饰礼仪有个大致的了解;接下来“着装的技巧和要求”是本节的核心,在分析“着装应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时,通过休闲时、工作时、社交时三个基本场合进行分析,引出西装的适应范围的广泛性,突出其重点。这样便于学生接受为什么西装成为此节的重点。
在讲解“饰物的佩戴和使用的基本礼仪”时,由于这是很空洞的一个知识点,所以我采取ppt展示法,让学生直观了解饰品的使用和佩戴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问学生作答从而便于学生理解。
通过师生互问互答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效果的反馈
通过观察学生的专注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达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从而合理调节教学的秩序,4、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结合学生的 思维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服饰礼仪的社会适用性为主线,通过板书和ppt 演示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社会现象两个方面进行总结,这样,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用精练的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同时解决
学生易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全方位的把握服饰的基本礼仪和运用。
5、布置作业:
本节内容应用性比较强的特点,作业主要从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设计一套属于自己风格的西装。”
五、说教学体会
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本人尝试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社会实用性为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搜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建构良好的认识结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脑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具有创新意识。
第四篇:问题回复--宋胜男
泓樾:
首先非常感谢你能够及时沟通海外本科生对考核结果的反馈。大家能够通过邮件而非采取消极怠工的沟通方式我也比较认可,从这点上即反映了海外本科生的高素质,又体现出了这段时间对大家的历练。
一、针对考核成绩的回复
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淘汰谁,而是通过考核让大家反思、回顾,沟通,从而达到再次进步的目的,所以在绩效管理中有个重要环节就是绩效面谈,也就是针对考核的结果,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针对9月份的考核结果我建议本科生能够与段长好好地沟通,找到问题点,争取在10月份的考试当中大家都可以达到3分以上。考核的3分是常态,或者说是合格,3分以上的表明良好或者优秀,孙江辉是因为9月份有请假(含周六),才导致总分未合格。
二、针对考核客观性的回复
本科生的考核者虽然是工段长,但工段长对本科生的实习情况也是从工位长、师傅那里了解获得的,工位长、师傅、工段长在评价时,只会基于本岗位或者本生产线的相同强度的员工进行比较,而不会跟其他生产线或工段进行比较,因为他们本就属于这条线或者工段,劳动强度就是客观存在的,要在这条线上工作,就得承担这条线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跟其他工段或单元相比只能徒增烦恼。车间在进行大的活动或奖项设定时,也都是5个单元一起参加,而并没有因为劳动强度不同而进行排除,所以我想说的是,希望大家不要跟其他单元、工段比较,而要跟本工段、本工位的员工相比较,跟非本科生的一线工人相比较,这样相对来说是在同一水平线上。当然,车间在对一线员工定岗位系数的时候也将此问题考虑进去了,所以对本科生的考核,这点差异我会跟各工段长再沟通的,在最后审核各评分的时候我也会慎重考虑的。
三、针对考核成绩的疑惑
本科生9月份的考核总体来说比8月份都有提高,8月份有23名成绩在3分以下,9月份有10名在3分以下,从这点也可以反映出大家确实都有进步。考核成绩出来以后,我发现确实某些工段长存在主观行为,或者凭印象打分,这跟个人素质或者管理能力有关,工段长也需要不断的提升,也需要大家督促他提升,怎么去督促提升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沟通,态度友好的向他请教问题点,并适时展示改善成果。之所以能当上工段长相信在其他方面也有过人之处的。拿专用车的韩晓东做个例子,刚来分到竹地板打磨,干了没几天在夜班的时候昏倒在生产线上了,为此专用车实习生集体要求周六调休,感觉好像是威胁或者借口,虽然车间答应了,但调休仍在8月份考核之内的。韩晓东也多次要求调岗,我也多次跟工段长沟通,但那个岗位确实缺少人手,最终没有调整,但他自己却挺过来了,定期发短信告诉我他的情况,而且提交了一份改善提案得到了车间郭主任的认可,我想在他实习结束后再去回想这段历程一定会收获满满的。
总之呢,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考核结果而悲观失望,而要能够通过这件事情思考一些东西,争取在10月份考核时,取得很好的成绩,当然大家反馈的情况我也会慎重考虑。
以上回复不知道大家是否满意,有问题我们再沟通吧。
宋胜男
2011-10-13
第五篇:张胜男:育人故事
我的育人小故事
张胜男
作为一名老师总和孩子们在一起打交道,不仅是教学,而更多的是教他们做人。这不但要有耐心,而且要有智慧,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成为品质高尚的人。这一段时间里我学习的是《教书与人是师德修养的核心》结合着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对这句“教书育人”又有了新的理解。
《礼记》记载:“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可见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对于所有学校来说,教学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我国教育家胡适也说过:学校固然不是造就人才的唯一地方,但在学生时代的青年应该充分地利用学校的环境与设备把自己铸造成个东西,而教师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朱小蔓 教授指出,教师职业的本质特性就是影响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境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即教会学生如何工作,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所以说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中心的一种职业。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著作《学记》曾经指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
做为一名基层教师,我们应当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内涵,我们力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关注每一名学生,尊重并培养、发展每一名学生的个性,使每一名学生的个体潜能、智慧、创造力都得到充分发挥,把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充满个性活力,人格完善,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