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五年级上语文21诺贝尔表格式教案
XX五年级上语文21诺贝尔表格式教案
XX--XX学年第二学期上年级上册语文活页备月 日题21诺贝尔型新授单元六主备人司爱菊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7个生字,认识“诺、颁、隧”3个字。理解生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感知文内容。3读通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他伟大的人格力量教学重点学会生字生词,读通文,感知内容。教学难点从具体的语句中,感受诺贝尔博大的胸怀、奉献的精神、对科学的热爱。教法学法
教
学
程
第1
时
一、揭示题1.谈谈世界著名的奖项——诺贝尔奖。2.说说对诺贝尔的了解。
二、设问导读
(一)预习文1.依自学提示读文:
◆默读文,标出自然段。
◆大声朗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同桌借助词典或学过的解词方法思考其含义。
◆小组合作读文,互相正音。2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斯德哥尔摩
颁奖
机械
砸石头
灰烬
隧道
开凿
震撼
英镑
爆炸3.展示朗读:选择喜欢的自然段朗读,互相评价。
(二)概括内容1默读文,说说从文中读到了哪些内容。2从上面提到的内容中提炼出主要内容。(提示:找出文中主要自然段来概括。)3思考:层次如何划分?说说理由。
(三)了解诺贝尔奖1自读文第1、2、10自然段,思考:⑴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奖项涉及哪些领域?⑵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温馨提示: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词句。)2品析遗嘱:⑴读读第10自然段中写诺贝尔遗嘱的句子,从遗嘱的内容中,你认识到了怎样的诺贝尔?⑵饱含深情地读出诺贝尔的遗嘱。
三、巩固练习1完成后练习1、2题。2填空
诺贝尔于()年()月()日出生于(),他一生最突出的发明是()。每年()月()日下午4点半在()
举行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诺贝尔奖设计()、()、()、()、()五个奖项,用来奖励这五个领域中成就突出的人。
四、拓展延伸查资料了解我国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第 二
时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历程及所经受的磨难,感受他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文3—9自然段,体会诺贝尔热爱科学、勇于追求、锲而不舍的精神。难点:借助文内容,练习为诺贝尔写100字的小传
教
学
过
程:
一、基础达标
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的艰难历程。临终时,他把100多种发明的奖金和专利费存入银行所得利息,作为奖金,分别奖给()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二、设问导读
(一)默读文3-9自然段,思考:1.诺贝尔为什么想要发明炸药?(读文第四自然段,找出句子。)2.诺贝尔发明炸药经历了哪三个过程?(提示:仔细读-9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简洁叙述。)3.找出本片段中最令你感动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合作探究:1.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2.我们知道,炸药常用于战争之中,它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如果诺贝尔泉下有知,会怎样想?(提示:结合诺贝尔奖的奖项来分析)
(三)练写小传1.读富兰克林的传记,想一想:书写诺贝尔的小传,要有哪些内容。2.根据后练习第4题的要求,为诺贝尔写人物小传。
三、巩固练习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这句话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整理为诺贝尔写的小传,誊抄在后练习第4题下的空白处。修改建议、评析及补充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二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21 诺贝尔
诺贝尔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么?
2、过渡:诺贝尔为何能受到人们如此的敬重呢?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齐读第3小节
师:诺贝尔一生有许多的发明,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诺贝尔发明的炸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题?(出示思考题)
2、自由读课文第4-9小节,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在旁边作批注。
3、学生讨论交流
(1)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诺贝尔最初发明炸药的动因是什么?)(他看到工人们徒手劈山开路十分艰苦,就想发明一种东西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说明诺贝尔发明动机来自于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2)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读有关句子,学生谈体会。)(3)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强度。)(4)朗读第第4——7小节。
师:尽管诺贝尔发明炸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对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创造发明是无止境的。
4、指名读课文第8——9小节。
①这一段具体详尽地描述了一次试验性的大爆炸,当时人们是怎么说的?而诺贝尔又是如何表现的?从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一个科学家为造福人类全身心投入创造发明,连个人的生死都不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②生自由练读第8——9小节。③全班有声有色地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思考:
(1)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诺贝尔死后,大量的炸药也用于战争,毁灭人创造的文明,如果诺贝尔泉下有知,他会有何感想?
2、学生交流
(诺贝尔也许遇见到炸药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设立了和平奖,以激励人们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3、齐读第三段。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说说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
五、拓展练习
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板书设计:
发明炸药
热爱科学 热爱人类
诺贝尔
设立诺贝尔奖 无私奉献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上21孔子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21孔子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教学
要求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认识他的人格和坚持的理想主张,决不放弃的精神。
重点
难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孔
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句导读:介绍孔子的名、字、出生时期和国家。]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❶的创始人。[句导读:讲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的有七十二人。[句导读:讲他作为我国最早的教育家所取得的非凡成就。][①能不能把文中的“相传”二字删去?]
段导读:介绍孔子,指出孔子的弟子很多。
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最后专心从事整理《诗经》《尚书》《春秋》等古代文献的工作。[②这句话包含哪两层意思?]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把他平时的言行记录下来,编纂成一部书——《论[lún]语》。[③从本句看,《论语》是怎么形成的?]这部著作是我们今天认识孔子最直接、最可靠的文献。在这部著作中,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样为❷人处[chǔ]世。
段导读:写孔子的贡献和《论语》的核心思想。
第一部分:介绍孔子并指出孔子的贡献和《论语》的核心思想。
《论语》记载,弟子子贡曾经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人们很推崇这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准则❸,便把这句话概括成“推己及人”的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段导读:写孔子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一次,孔子在游历讲学途中,口渴得厉害。[句导读:“厉害”一词准确地描写了孔子当时渴的程度,急需喝水。]他看见路边有一眼泉水,正要畅饮解渴时,发现泉边石头上刻有“盗泉”二字。孔子非常厌恶这个“盗”字,虽然干渴难忍,也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⑤孔子为什么不喝“盗泉”里的水?]
段导读:写孔子不喝“盗泉”里水。
还有一次,孔子在陈、蔡两国之间的路上断了粮,跟随的弟子都饿得爬不起来了。[句导读:“饿得爬不起来了”说明因断粮而导致的饥饿状况非常严重。]弟子子路向孔子抱怨❹道:“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⑥从本句看,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什么?]
段导读:写孔子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
第二部分:写孔子和弟子们谈论人生哲理。
后来,他最得意❺的弟子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点儿米,便赶紧埋锅做饭。饭快熟的时候,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出一把米饭送入口中。[句导读:“抓”“送”两个动词把颜回的举动刻画得非常形象。]等到颜回请孔子吃饭时,孔子假装说:“我刚刚梦见了父亲。我想用这干净的米饭来祭祀他。”[⑦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颜回连忙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刚才烧饭时有些烟尘掉到锅里,我觉得弃之可惜,便抓出来吃掉了。”[句导读:明确了颜回把米饭送入口中的原因。]
段导读:孔子看见颜回吃了米饭,以为弟子偷吃。
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万分,便对弟子们说:“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⑧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段导读:告诉我们了解一个人非常不容易。
第三部分:写应该怎么了解一个人。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的,一部书要写许多竹简,还必须用熟牛皮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❻在一起。[句导读:写出了春秋时期书的特点,为下文描写作了铺垫。]平时卷起来放着,读的时候就打开。《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句导读:“翻来覆去”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孔子读书的情景。]这就是“韦编三绝”成语的由来。即❼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句导读:孔子的语言充分体现了他晚年对读书的强烈愿望和从不满足的读书态度。][⑨从本段看,我们应该学习孔子怎样的精神?]
第四部分:写孔子晚年研究《周易》并介绍了“韦编三绝”成语的由来。
❼即,此处读jí,要与“既然”的“既”区分开。
⑨学习孔子谦虚,勤学上进的精神。
.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孔子的相关资料。
一 谈话导入
.导入:同学们,《百家讲坛》栏目中,于丹教授曾为我们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于丹教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论语》在古代社会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你们知道《论语》的作者是谁吗?
2.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了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二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学生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三 交流预习成果
.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仲 儒 祀
笔画:怨 祭 祀
2.需要掌握的词意。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西汉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隐晦: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 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第一部分:介绍孔子及孔子的贡献及《论语》的核心思想。
第二部分:孔子和弟子谈论人生哲理。
第三部分:孔子教育弟子怎么了解别人。
第四部分:孔子到了晚年喜研究《周易》并介绍“韦编三绝”的由来。
2.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要点: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点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思考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师总结: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宽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学生可通过不同途径,网上、书籍、向家长请教等方式了解孔子。
一 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指名读课文,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并试着给每个故事加小标题。
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喝“盗泉”之水。
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晚年读《周易》。
小标题可概括为:推己及人、安守节操、识人不易、学而不厌。
二 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默读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感悟孔子的言行。
2.小组间交流。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个故事
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话?
第二个故事
为什么孔子口渴得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第三个故事
你怎样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引《论语》语: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想象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弟子们说的话,再指名读。
第四个故事
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三 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悟到两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几点感受。
总结:本文通过对孔子生活中几件小事的描写,展现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揭示了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突出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四 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孔子的故事》《庄子传奇》。
2.如有兴趣,可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并写一写读后感。
1.这个学段的学生已经接触过《论语》,对孔子有一些较为感性的认识。课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更多孔子的资料,为学习这篇记述孔子生平活动及成就的作准备。
2.本文脉络清晰,讲了孔子的四个小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概括总结,并试着再列举其他古人类似的故事进行补充。
.看拼音,写词语。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的有七十二人。
在《论语》这部著作中,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样为人处世。
3.写出下列成语的含义和由来。
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由《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概括而来。
韦编三绝: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4.课文写了与孔子有关的几件事?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品质?
5.你对《论语》中的哪句话有感触?结合生活经历谈一谈。
一 孔子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 中国历史上的十四位圣人
酒圣杜康 文圣孔子 诗圣杜甫 史圣司马迁 武圣关羽 草圣张旭 兵圣孙武
医圣张仲景 茶圣陆羽 谋圣张良 木圣张衡 画圣吴道子 药圣孙思邈 书圣王羲之
三 孔子为何名“丘”
孔子得名“丘”的缘由主要有两种说法。《史记•孔子世家》:“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圩,读wéi,义同“凹”,即中央低而四周高。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出生时头顶有个小“凹”,因而名“丘”,为什么头顶上有个小“凹”就取名“丘”呢?因为古代“丘”也有“中间低四周高”的意思。第二种说法是,鲁国有座尼丘山,孔子出生前其母曾“私祷于尼丘之山”,孔子因而名“丘”,字“仲尼”。此说源自《孔子家语•本姓解》。
四 中国的儒文化
在我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并存,但三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不同,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从儒家思想文化形成的体系来看,儒家所传承的“六经”,都是在孔子以前已经形成的,这些经典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精华;而孔子开创的儒家与先秦各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儒家始终以自觉传承“六经”为己任。“六经”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正是通过和依赖于儒家的世代努力而传承至今的。由于儒家具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由于儒家的积极处世的实践精神,由于儒家表现出来的所具有的浓厚历史感、文化感、道德感,由于儒家在传承历史文化上的自觉努力,它的价值观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价值观的主流。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哲学、宗教、伦理、文化、艺术、科技、医药以至政治、经济诸多方面,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四篇:2018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21诺贝尔教案 苏教版
21、诺贝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 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 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等字。
⑵注意字型。指导写“机械”的“械”,“残废”的“残”。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1、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
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段(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三段(10)
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简要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2、默读,思考: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设定?
(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此来纪念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以表达人民对他的怀念和敬佩。)
3、朗读第1-2小节。
五、作业布置: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过渡:诺贝尔为何能受到人们如此的敬重呢?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齐读第3小节。
师:诺贝尔一生有许多的发明,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出示思考题)
2、自由读课文第4-9小节,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在旁边作批注。
3、学生讨论交流。(1)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诺贝尔最初发明炸药的动因是什么?)
(他看到工人们徒手劈山开路十分艰苦,就想发明一种东西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说明诺贝尔发明动机来自于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2)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读有关句子,学生谈体会。)
(3)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强度。)
(4)朗读第第4——7小节。
师:尽管诺贝尔发明炸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对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创造发明是无止境的。
4、指名读课文第8——9小节。
①这一段具体详尽地描述了一次试验性的大爆炸,当时人们是怎么说的?而诺贝尔又是如何表现的?从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一个科学家为造福人类全身心投入创造发明,连个人的生死都不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②生自由练读第8——9小节。
③全班有声有色地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思考:(1)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诺贝尔死后,大量的炸药也用于战争,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如果诺贝尔泉下有知,他会有何感想?
2、学生交流。
(诺贝尔也许遇见到炸药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设立了和平奖,以激励人们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3、齐读第三段。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说说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
五、拓展练习。
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
板书设计:
发明炸药
热爱科学
诺贝尔
热爱人类
设立诺贝尔奖
无私奉献 教学反思:《诺贝尔》这篇介绍了科学家成就的文章,学生很喜欢读,学习课文的兴趣也较高。这篇课文运用了多种写作方法,使得课文非常生动有趣。吸引着孩子的目光。
在教学这篇文章后,我让学生默读课文后自己找找这篇课文的写作的特点有哪些,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说:课文的第二小节运用了设问的方法进行描写“为什么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个盛会呢?因为1883年10月21日,诺贝尔就诞生在这儿。为什么要在12月10日下午4点半颁奖呢?因为这是诺贝尔逝世的时间。”我继续问:课文运用设问句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这样更可以显得人们对诺贝尔取得的成就的钦佩,更可以表达人们对诺贝尔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还有学生说:课文中还运用了很多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比如“每年的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盛会-------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我问道:句子中的破折号解释说明什么了?学生回道:作者解释了世界性的盛会就是“诺贝尔的授奖仪式”。此外,学生还找到了另外两处运用破折号的句子。
学习了课文之后,让学生回顾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自己找到写作的特点,这也是一项很好的阅读训练。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中知道了设问句的用法和运用破折号可以进行解释说明。这些句子的训练,在我们的阅读题目中是常常出现的,在学习课文之后,让学生进行回顾,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复习了阅读训练中的基本题目。在全班进行训练,让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来挑主梁,也使得其他的学生得到训练的机会。
第五篇:21、《诺贝尔》第一课时教案
21、诺贝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书写。
3、初步感受诺贝 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精神。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1课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的主人公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怀念和敬仰,不仅仅是因为他有许多的发明,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还因为他有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人格力量。这个人就是——诺贝尔(板书课题:
21、诺贝尔)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关于诺贝尔的资料,谁来说说对诺贝尔都有哪些了解?
(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板书:炸药之父)
2、师出示诺贝尔的信息资料(PPT)
“炸药之父”——诺贝尔
诺贝尔出生在瑞典一个发明家的家庭里。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勤学好问。他一生共取得355件专利。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去世。按照他的遗嘱,将多达3300多万瑞典克朗的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奖金虽然不是世界奖赏中数额最高的,但它是最权威的。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金获得者走过的道路,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轨迹。
过渡:
课文又向我们讲述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把课文认真地朗读一遍。
3、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4、组织交流,指名试说。
5、PPT出示,认读词语:
颁奖 机械 震撼 逝世 隧道 开凿 装置 遗嘱
三、感知课文内容
1、诺贝尔奖是诺贝尔对人类的一大贡献,与其它奖相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设定?(生自由发言)
2、师:时间固定、地点固定、规模宏大,你从课文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生答)想表达一种什么感情?
2、师:除了设立诺贝尔奖,发明炸药是诺贝尔对人类的另一项重要贡献。课文为我们介绍了诺贝尔发明的哪三种炸药?每一次发明的目的是什么?课文哪节告诉我们了?
3、师: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同情,也就是在这种想法之下发明了第一种炸药。
4、师:课文还为我们讲述了诺贝尔发明的两种炸药,每一次的发明的目的都有所不同,请同学们试着填写下列内容:
炸药名称 主要目的第一种 诺贝尔爆炸油 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
第二种
()()第三种()(分学习小组交流填写。然后集体交流。
四、点拨重点,指导书写。(1)、让学生仔细观察本课生字。“锤”字右边的“垂”,要注意笔顺,最后一笔的横不能太长。(2)、学生完成课后描红,并临写两个。(3)、教师范写,边写边指导。(4)、指生板演,师生共同评价。板书设计:
21、诺贝尔
授奖仪式------发明炸药------设立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