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诺贝尔》第一课时

时间:2019-05-15 02:4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诺贝尔》第一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诺贝尔》第一课时》。

第一篇: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诺贝尔》第一课时

五年级语文

第九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

总第62课时

主备人:曾先进

课 题:21诺贝尔

教学内容:21诺贝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本课提供的资料,为诺贝尔写一篇小传。教学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观看诺贝尔奖颁奖视频。说说你看的是什么?

2.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

3.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介绍我国今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莫言,他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

划出生字新词,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 2.检查生字词(出示)。

(1)读准字音:诺、颁、隧、瑞、摩、逝、械、锤、砸、置等字。(2)说说哪些字难写一点,你认为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指导写“机械”的“械”,“锤”。着重提醒学生注意“锤”字右边有四横,第二横最长,第四横最短。生字描红练习。

(3)指名读课文。相机理解词语。(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1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板书)

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段(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三段(10)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

1.出示。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简要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2.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此来纪念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以表达人民对他的怀念和敬佩。)

说说看,你认为诺贝尔奖有什么特别之处。(荣誉高——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以获此奖为荣。时间不变——每年12月10日下午4点30分。地点不变——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规模宏大——世界性盛会。)朗读第1-2小节,读出崇敬之情。介绍第2小节的写法——设问句。

人物小传。填空练习。诺贝尔是(国家)化学家,出生于 年 月 日,于 年 月 日下午 时 分在意大利逝世。(主要成就)。作 业:

1.抄写词语三遍。2.熟读课文。教学反思:

第二篇: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诺贝尔》

21.诺贝尔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瑞”“摩”“逝”等7个一类生字,识读“诺”“颁”“隧”3个二类生字。通过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毫不气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第8—10自然段。

3.通过品读重点句段,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领悟诺贝尔伟大的人格魅力。

4.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能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制定意图: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要求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最新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指出: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确立了第一二条的教学目标。阅读叙事性作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本篇课文的特点确立了第三条教学目标。在阅读中,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确定的最后这条教学目标对侧重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着眼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理解,体会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与痛苦,但毫不气馁,绝不放弃,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伟大的人格魅力。

难点: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能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中,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是主旨。本篇课文中的人物诺贝尔有两个业绩,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毫无保留的捐献财产设立诺贝尔奖,此过程中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及思想境界,根据课文特点及本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别确立为阅读教学中的重点。领悟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写作一直是训练的难点,关于写小传,学生第一次接触,再第三环节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以求突破。】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检查生字词语的书写认读,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2.初读感知环节,检查读课文,了解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书情况。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指名读、合作交流、有感情朗读等方式,研读重点句段感受人物形象,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4.拓展小练笔,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最新修订版第三学段关于识字与写字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关于阅读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制定了第一条评价设计。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形象,由此制定了第二三条评价设计。对于第四条评价设计,当前学段新课标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有的放矢的进行人物小传的练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学生准备:

完成预习单,进行前置性学习。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大家知道我们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是谁吗?(莫言)我们山东的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诺贝尔奖的影响如此大,你知道是由谁设立的吗?(诺贝尔)今天我们一起来拜访一下这位伟人。2.板书课题,齐读,强调“诺”的读音 3.你对诺贝尔有哪些了解?(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无论是诺贝尔还是诺贝尔奖,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遥远的。而“莫言”这个近期妇孺皆知的名字,也是孩子的认知中与诺贝尔最近的名字,从2012荣获诺贝尔奖的莫言引申到诺贝尔,再至诺贝尔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师生潜心会文,展开深层次的阅读对话做了有益的铺垫。】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1)教师查看预习单,检查生字的书写。(注意:“械”的右边是“戒”,不能写成“戎”。“锤”字右边的“垂”最后一笔的横不能太长。)

2.查读容易读错的词语。多媒体出示:

装置瑞典揣摩机械逝世锤子砸石头诺贝尔颁奖隧道

(注意:“逝、锤、置”是翘舌音,“隧”是平舌音。“械”读xiè,不能读成jiè。)(2)指名读。(3)齐读。3.检查读课文。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最后取得成功,并设立了诺贝尔奖,为社会做出了贡献。)(2)你通过阅读了解到诺贝尔做出的贡献有哪些?学生根据预习单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发明炸药设立诺贝尔奖)

(3)引导学生按照提示给课文分段,梳理文章脉络。()简介诺贝尔奖的有关情况。()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历。()设立诺贝尔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学生课前预习的一次检验,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以学定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为下步的精读感悟打好基础。】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读悟1、2段,认识诺贝尔。

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诺贝尔奖有什么特殊性? 2.学生交流,汇报:(1)时间不变(2)地点不变(3)规模宏大 3.你从诺贝尔奖的特殊性体会到什么?引导理解“盛大”,指导学生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第一段。

4.体会设问句的妙处。

(1)学生划出第二自然段中的两个问句,比较: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明确这是两个设问句。

(2)师小结这样写的好处——更能引起读者的主意,加深印象。学生再次朗读体会。第二课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品读3-9自然段,走近诺贝尔。

1.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诺贝尔发明炸药经过了哪些过程?

2.学生汇报:液体炸药——黄色炸药和雷管——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3.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默读3——9自然段,标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学习中,最重要、最基本、最有效的“语文实践”就是“读书”。这儿抓住“学习语言”这个根本目标,留足时间让学生静品默思,让语文教学的根深深地扎在文本语言中,通过组织学生与文本不断地对话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变成为学生在文本的字字、词词、句句中穿行的过程。】 4.学生按要求自学3-9自然段。5.学生汇报: 预设一:

(1)多媒体出示句子:

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指名读

(2)自由读句子。

(3)指导品味“毫不气馁”、“四个年头”、“几百次”、“终于”这几个词语。尤其对“毫不气馁”引导学生去理解。

(4)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体会到诺贝尔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绝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5)炸药本身是极其危险的,研究炸药的人几乎每天都在与死神打交道,1864年的这场事故,不仅实验室化为灰烬,而且5个助手全部遇难,他的弟弟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加上这次巨大的打击,不久就去世了。政府也不允许他在市内研究炸药,不得不搬到郊外的一艘船上,但诺贝尔面对如此大的磨难和打击,毫不气馁,锲而不舍,以他惊人的毅力,又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请你饱含深情,再读一读这两句话吧。(指名读——齐读)预设二:(1)多媒体出示句子。

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指名读句子

(3)自由读句子,注意体会画线词语的意思。

(4)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体会到诺贝尔为造福人类全身心投入创造发明,连个人的生死都不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可贵。)(5)当火苗近了,近了,已经接近炸药了,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你内心里最想给诺贝尔说什么?(诺贝尔!赶快躲开!)

(6)诺贝尔为何心怦怦直跳?(不知这次试验的结果是怎样的,要亲眼去证实。)(7)为什么还仍然盯着不发?(亲自看到试验的结果,已经置生死与不顾。)

(8)满身鲜血,却还欣喜若狂的呼喊着,你感受到了什么?(对受伤毫不在意,对炸药的研究已经痴迷。)

是的,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时间,精力,金钱,家人的生命,自己的安全等等,历经失败与痛苦,但毫不气馁,绝不放弃,直至成功,他高大的形象此刻屹立在你的脑海。

(9)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段话吧。(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先让学生浏览课文,了解炸药发明的三个过程,理清作者的表达顺序。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这部分,教师有扶有放,通过两个预设的环节,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历经磨难发明黄色炸药和雷管是诺贝尔发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深入体会人物内心的过程之一,主要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品读去感悟,教师做了必要的延伸,能更好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再次朗读进一步升华感情。历经一次实验性爆炸,发明了微利更大的炸药是表现人物的典型事例,需要深刻挖掘,引导学生进行一组讨论交流汇报,然后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与凸现。】

(五)学习第10自然段,感受诺贝尔的精神。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就是在他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他还不忘为世界留下宝贵的遗产——诺贝尔奖。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诺贝尔奖吧。1.多媒体出示第10自然段的内容。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临终时,他立下遗嘱,把他100多种发明的奖金和专利费共200万英镑,全部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分别奖给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2.自由读。

3.指名介绍诺贝尔奖。4.出示诺贝尔的遗嘱:

我,签名人艾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经过郑重的考虑后特此宣布,下文是关于处理我死后所留下的财产的遗嘱: 在此,我要求遗嘱执行人以如下方式处置我可以兑换的剩余财产:将上述财产兑换成现金,然后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以这份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将此利息划分为五等份,分配如下: 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一份奖给在化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

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最后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物理奖和化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瑞典科学院颁发;医学和生理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颁发;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文学院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举产生的5人委员会颁发。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予任何考虑,也就是说,不管他或她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谁最符合条件谁就应该获得奖金,我在此声明,这样授予奖金是我的迫切愿望„„

这是我惟一有效的遗嘱。在我死后,若发现以前任何有关财产处置的遗嘱,一概作废。

5.学生谈感受。(教师相机板书:热爱科学无私奉献)6.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第10自然段的内容。(自由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设立诺贝尔是诺贝尔精神的再次凸现,了解了这部分叙述的内容后,延伸了关于遗嘱的课外材料,指导朗读,突破难点,使学生更深入领会人物的思想境界。】

(六)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1)通过学文你知道作者为了表现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重点选取了哪些事例?(①8、9自然段具体描述一次实验性的大爆炸。②第10自然段设立了诺贝尔奖。)(2)这就是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今后我们在写作文时可以运用这种方法。(3)谁能有声有色地读读课文8—10自然段。(指名读——仿读)【设计意图: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感受诺贝尔精神的的同时,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的表达方法,为学生今后习作奠定了基础。】 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七)小练笔。

今天咱们拜访了诺贝尔,了解了他为人类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感受到了他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请同学们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小传,即人物小传,是一种简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它只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情。对于科学家,应重点选择他们从事科学研究,在科学上作贡献的材料。

多媒体出示这篇小传的要求: 写一写:

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小传”就是简明扼要的人物传记,主要写明:人物的生卒年月、国籍、身份、主要成就与贡献等。)

(1)“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不必另外再去搜集材料。(2)“一百多字”,不要超过200字。

(3)主要写明“人物的生卒年月、国籍、身份、主要成就和贡献等”。指名读要求。

学生根据要求练习写小传。指名读小传。(师生评议)5.学生根据评议修改小传。6.指名读修改后的小传。【设计意图:练写小传,为让学生拓展思维,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提高了学生表达能力,也是感受人物思想感情,完善人物形象的一个途径。教师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小传,以及写作的要求。学生练习写后进行必要的评议修改,力求扎实的进行这样的训练。】 作业设计:

1.习作小练笔:学习本课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写一写你身边的某一个人,可以写进自己的日记里,或者其他地方,和小组同学一起交流。

2.推荐阅读:通过图书室,网络或者其他途径找一找关于诺贝尔传记的图书,用心阅读,互相谈一谈读后的心得。

【设计意图:选取典型事例写身边的某一个人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也是一个难点,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再次进行训练,强化运用表达的技巧。关于诺贝尔传记的图书资料很多,推荐学生进行课外延伸阅读,扩展阅读面,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21诺贝尔 发明炸药(毫不气馁锲而不舍)

设立诺贝尔奖(热爱科学无私奉献)附五上21《诺贝尔》预习单 21《诺贝尔》预习单 班级:

姓名:

自我预习评价(涂色):

预习内容

1.我把本课的7个生字临写两遍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2.我还练读了课文中的词语

装置瑞典揣摩机械逝世锤子砸石头诺贝尔颁奖隧道 3.读课文,选择自己达到的朗读目标。

()正确()流利()部分段落有感情()全文有感情 4.我收集的关于诺贝尔的材料有:

5.我通过阅读知道了诺贝尔做出的贡献是: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1.以阅读为主线,阅读与交流相结合。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读书中感知,在读书中感悟。在预习单的设计中,学生前瞻性学习中对朗读做了必要的要求,初步感知阶段也进行了必要的阅读训练,为学生能更好感知课文内容。阅读教学中,先放手让学生自学,然后重点对诺贝尔发明炸药的两个过程进行指导性朗读,抓住重点句段,并有效组织讨论交流,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2.以丰满人物形象为主旨。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尤其对诺贝尔这个影响深远的人物。教学中对内容的把握上以诺贝尔“发明炸药“和”设立奖金”两个贡献为出发点,以此感受他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特别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感悟,并引申必要的课外资料,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内心感悟诺贝尔的思想境界,突出人物的主要品质,使人物更加鲜明。

3.读写结合,强化表达。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鲜明特点,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此认知,请调运用到习作中去。在阅读理解之后,指导学生写一篇人物的小传,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作业设计中也做了进一步要求,以强化学生的写作表达,进行写的训练,力求人文性与工具性完美融合。不足之处:

了解诺贝尔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情感上挖掘还不够深刻,尤其对研制威力更大的炸药的典型事例的阅读教学。还应有更鲜明的方式,更强烈的情感,通过有效的途径去感悟与领会。教学建议:

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重点是去体会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与痛苦,但毫不气馁,绝不放弃,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难点是通过对诺贝尔奖的相关了解,体会诺贝尔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其伟大的人格魅力。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力求更加鲜明突出。谢磊峄城区吴林街道办天柱山小学

第三篇:21、《诺贝尔》第一课时教案

21、诺贝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书写。

3、初步感受诺贝 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精神。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1课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的主人公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怀念和敬仰,不仅仅是因为他有许多的发明,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还因为他有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人格力量。这个人就是——诺贝尔(板书课题:

21、诺贝尔)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关于诺贝尔的资料,谁来说说对诺贝尔都有哪些了解?

(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板书:炸药之父)

2、师出示诺贝尔的信息资料(PPT)

“炸药之父”——诺贝尔

诺贝尔出生在瑞典一个发明家的家庭里。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勤学好问。他一生共取得355件专利。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去世。按照他的遗嘱,将多达3300多万瑞典克朗的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奖金虽然不是世界奖赏中数额最高的,但它是最权威的。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金获得者走过的道路,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轨迹。

过渡:

课文又向我们讲述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把课文认真地朗读一遍。

3、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4、组织交流,指名试说。

5、PPT出示,认读词语:

颁奖 机械 震撼 逝世 隧道 开凿 装置 遗嘱

三、感知课文内容

1、诺贝尔奖是诺贝尔对人类的一大贡献,与其它奖相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设定?(生自由发言)

2、师:时间固定、地点固定、规模宏大,你从课文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生答)想表达一种什么感情?

2、师:除了设立诺贝尔奖,发明炸药是诺贝尔对人类的另一项重要贡献。课文为我们介绍了诺贝尔发明的哪三种炸药?每一次发明的目的是什么?课文哪节告诉我们了?

3、师: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同情,也就是在这种想法之下发明了第一种炸药。

4、师:课文还为我们讲述了诺贝尔发明的两种炸药,每一次的发明的目的都有所不同,请同学们试着填写下列内容:

炸药名称 主要目的第一种 诺贝尔爆炸油 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

第二种

()()第三种()(分学习小组交流填写。然后集体交流。

四、点拨重点,指导书写。(1)、让学生仔细观察本课生字。“锤”字右边的“垂”,要注意笔顺,最后一笔的横不能太长。(2)、学生完成课后描红,并临写两个。(3)、教师范写,边写边指导。(4)、指生板演,师生共同评价。板书设计:

21、诺贝尔

授奖仪式------发明炸药------设立诺贝尔奖)

第四篇:《诺贝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诺贝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1-2小节,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自主识记课后生字,理解相关词语,会书写“械”,做到正确匀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吗?(学生回答、解释)

诺贝尔奖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冠军的标志,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会为获得此奖而自豪。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奖项的设立者——诺贝尔。3.请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生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3)边读边想:课文写了诺贝尔的哪些事迹? 2.检查生字词(出示)。(1)读准词语:

机械 艰苦 威力 劈山筑路

逝世 瑞典 盛会 毫不气馁

(2)说说哪些字难写一点,你认为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指导写“机械”的“械”,“锤”。生字描红练习。

(3)指名读课文。相机理解词语。(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1.同桌讨论: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 交流:

一是发明了炸药。

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

(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3.小组讨论分段。交流:

第一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段(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三段(10)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

2、默读,思考: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定?

3、朗读第1-2小节。

五、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课后2)2.填空:

为了发明,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整个生命”意味着。

第五篇:诺贝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诺贝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正确认识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诺贝尔奖的由来。

二、能力发展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逐步养成学生预习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思想感情目标:

感悟并欣赏诺贝尔为了人类的幸福而顽强攀登科学高峰,历经磨难却毫不气馁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和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激发情感

1、教师首先询问今天的日期:×年×月×日。教师展示图片,每年的12月10日都有一个大盛会,大家知道吗?

再过10多天,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将在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想不想预先领略一下典礼盛况?

2、PPT展示关于诺贝尔奖有关资料。

颁奖典礼是一个盛大的晚会。参加的众多嘉宾中有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瑞典的国王王后。参加典礼的人们必须穿正规的礼服,典礼使用的花朵全部是从意大利逝世的地方空运过来。

大家看完后,有什么感触呢?

3、导入课题:《诺贝尔》——诺贝尔奖项设立者,简介诺贝尔。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1)、词语展示

瑞典

斯德哥尔摩

世界性盛会 铁锤

砸石头

劈山筑路 炸死

残废

毫不气馁 实验室

爆炸

满身鲜血 逝世

遗嘱

学生读词语(个人读、小组读),教师正音。

教师讲解另两个生字“械、置”,重点讲解“械”的读音,读作“xiè”,不是“jiè”。(2)、读课文,请同学们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正音并交流每一小节的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说说诺贝尔的主要成就。

2、对于诺贝尔的成就,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很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学生朗读)

3、具体描写诺贝尔发明炸药是哪几个自然段?(第3~9自然段)

4、诺贝尔发明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树立理想—发明液体炸药—发明固体炸药—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5 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一、(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二、(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

三、(10)

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奖。

6、小结:诺贝尔他成功了,你觉得他的成功靠什么?试着用成语或四字词语来概括。

(志向高远、百折不挠、持之以恒、舍生忘死……)

7、PPT展示词语,根据词语复述课文。(小组合作完成)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熟读课文,抄写课后生字。

2、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下列主题的研究:

诺贝尔的一生

诺贝尔的家庭

诺贝尔的发明

诺贝尔的奖学金

诺贝尔奖获得者

下载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诺贝尔》第一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诺贝尔》第一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诺贝尔》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诺贝尔》说课稿 说教材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主旋律编排的几篇课文。单元训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

    五年级语文上册《诺贝尔》教学反思范文

    从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到中国古代的谈迁,古今中外,学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精神的洗礼,原本平静的心灵激起了一层层的波澜。当又一位科学家——诺贝尔出现在他们眼前时,学生的眼前......

    五年级语文上册《新型玻璃》第一课时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新型玻璃》第一时教案 教材分析: 文紧紧扣住一个“新”字,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题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7、《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诗歌记述了这件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诺贝尔

    《诺贝尔》 一、教学目标 1.以读入手,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捕捉课文的关键句段及字词,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品味,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 3.......

    苏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会书写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苏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大家可以参考......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复习目标: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并会写本单元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

    苏教国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看你基本功一、知识积累(15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quán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zhuì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