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五篇]

时间:2019-05-12 17:0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第一篇: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第一课、人造“雪景”;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升华和凝华的科学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重点难点;初步理解什么叫升华、凝华;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们喜欢冬天吗?喜欢冬天银装素裹的美丽景色吗?这;

二、准备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樟脑丸、玻璃杯、铁皮、蜡烛、火柴、支架、带绿叶的;

三、动手做;

1、铁皮中心放置几颗樟脑丸,周围用泥土围住,并用

第一课、人造“雪景”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升华和凝华的科学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什么叫升华、凝华。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喜欢冬天吗?喜欢冬天银装素裹的美丽景色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模仿雪的形成,制造人工“雪景”。

二、准备好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

樟脑丸、玻璃杯、铁皮、蜡烛、火柴、支架、带绿叶的小段树枝、玩具小屋、泥土等。

三、动手做

1、铁皮中心放置几颗樟脑丸,周围用泥土围住,并用树枝和玩具小屋布置成景物。

2、用玻璃杯倒扣在整个景物上,杯口边缘围上一圈泥土。

3、将布置好景物的铁皮放在支架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火焰,使加热位置对准樟脑丸。

4、等樟脑丸变小后,熄灭蜡烛。

待杯中温度慢慢下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四、知道吗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景象? “雪”是从哪儿来的呢?

1、升华 樟脑丸的主要成分是萘。实验中,蜡烛火焰给樟脑丸加热,是樟脑丸中的萘由固体状态直接变成气体状态,漂浮于杯里的空气中,所以,杯中樟脑丸越来越

小。

萘(固体)—— 受热 萘(气体)

科学上把某物质由固体状态直接变成气体状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凝华

熄灭蜡烛后,杯中的空气逐渐冷却,萘也由原来的气体状态受冷直接变成固体状态,附着在树叶、泥土、小屋及其他物体上,就好像下了一层薄薄的雪。萘(气体)——受冷萘(固体)

科学上把某物质有气体状态直接变成固体状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五、拓展训练

在生活中,我们还见到过其他物质是否存在升华和宁化的现象吗? 第二课:神奇的力量 教学目的:

轻物体吊起重物体的原理。

解释生活中人们利用轻物体吊起重物体的原理。重点、难点:

轻物体吊起重物体的原理。教具:乒乓球、广口瓶,两张一定距离的桌子。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乒乓球被一个广口瓶罩在桌上。不准把瓶翻过来,更不能用手接触乒乓球,你能把乒乓球从这张桌子移到1米远的另一张桌上吗?

你会使用什么方法?

二、动手做

把乒乓球放在桌上,上面倒扣一个广口瓶。

握住瓶子贴着桌面做快速饶圈运动,带动乒乓球沿着瓶子内壁做旋转运动。在乒乓球不段旋转的同时,提起瓶子移到另一张桌子,乒乓球也被带过来了。在乒乓球沿着瓶子内壁旋转时,手有什么感觉?如果你用空瓶子做饶圈运动 时,手有这种感觉吗?

三、研究研究

我们准备下面的材料,做一个轻物吊起重物的实验。

一块橡皮(中间打孔)、一根牢固的绳子,一个线轴、一枝钢笔(或其他重物)。

用绳子穿过线轴的孔眼。

将橡皮和钢笔分别系在细绳的两端(橡皮在上端,钢笔在下端)。一只手握住线轴,另一只手握住底下的绳子。然后开始在头顶上旋转线轴,旋转时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使上面的橡皮也旋转起来。(注意安全,千万别伤着别人和自己!)

观察下面吊起的钢笔有什么现象?

试一试,用橡皮旋转产生的力量最大可以吊起多重的物体?

四、知道吗?

乒乓球在瓶内进行旋转运动时,瓶壁对它施加了摩擦力。当摩擦力大小等于乒乓球重力大小时,乒乓球就不会从瓶口掉下来,而可以被瓶带到任何地方。在线轴带动橡皮做旋转运动时,细绳中的拉力悬吊起钢笔等重物。当橡皮旋转速度减慢时,拉力变小,钢笔因为受到地球引力而向下运动

第三课:滚回来的乒乓球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乒乓球滚回来的原因。

2、使学生明白乒乓球滚回来受到的两种力。重点、难点:

乒乓球滚回来的原理。

教具:乒乓球、呼啦圈、铁环、圆形瓶盖、足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平常,我们用力向前推某种物体时,被推动的物体会向前运动,运动的方向和作用力的方向总是保持一致。

可是乒乓球不一定听“使唤”,它滚出去后还能自己滚回来。你相信吗?

二、动手做

将乒乓求放在平整的地面,用手沿着它的边缘向下猛压。猜一猜:乒乓球会怎样运动? 试一试:乒乓球是怎样运动的?

乒乓球朝前滚了一段距离后,却自动地滚回来。难道乒乓球不受力的控制了吗?

我们换一些方法把乒乓球弹出去,乒乓球自己会滚回来吗?

三、研究研究

a)这是不是乒乓球的特性呢?别的物体也能这样滚回来吗?用呼啦圈、铁环、瓶盖、足球、篮球等物体试一试。

想一想:怎样用力的?

做一做:这样用力,它们滚回来了吗?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你认为还有哪些物体能这样做? b)你能不能让乒乓球向后运动一段距离后,又沿原路返回呢?

四、知道吗?

乒乓球真的不受力的控制吗?原因在于我们对乒乓球的用力方式。当我们沿着乒乓球的边缘向下猛压时,使乒乓球受到了两个力:一是向前运动的力,二是向后滚动的力。

乒乓球开始运动时,向前运动的力大于向后滚动的力,所以球向前滚动。在向前滚动的路程中,向前运动的力逐渐与接触面的摩擦力相抵消,力量逐渐减小。等到向前运动的力小于向后滚动的力时,乒乓球就会向后滚回来。

第四课感受二氧化碳气体;教学目的:;

1、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重点、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具:;小苏打水、醋、勺、玻璃瓶、图钉、一根约50厘米的;的塑料袋;二氧化碳气体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可我们却看不见它,;在木条的两端分别挂上一个塑料袋,把木条的中点架在;把一勺小苏打放进玻璃瓶,再倒一些醋,瓶中立即出现;把瓶子向其中一只塑料袋中慢慢倾斜(别让瓶中的液体;实

第四课 感受二氧化碳气体 教学目的:

1、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作用。重点、难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 具:

小苏打水、醋、勺、玻璃瓶、图钉、一根约50厘米的木条,两个同样 的塑料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氧化碳气体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可我们却看不见它,摸不着它。让我们用一些小实验来感受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二、动手做

在木条的两端分别挂上一个塑料袋,把木条的中点架在图钉的钉尖上,借助桌子边角,组成一个简易小天平,并调整它的平衡。

把一勺小苏打放进玻璃瓶,再倒一些醋,瓶中立即出现泡沫,说明有气体产生这就是二氧化碳。把瓶子向其中一只塑料袋中慢慢倾斜(别让瓶中的液体流进塑料袋),观察天平有什么现象? 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三、研究研究

在3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中,分别按照水和雪碧的不同比例盛上等量的混合液。然后在各个杯中同时放入1颗葡萄,观察杯中的葡萄分别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四、知道吗?

当瓶子里产生二氧化碳后,将瓶子往塑料袋慢慢倾斜时,瓶子里的二氧化碳像倒水一样被倒入了塑料袋中。由于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天平失去平衡,向倒入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袋一端倾斜。

在平时喝的雪碧、芬达等一些碳酸饮料中,充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把葡萄放入含有二氧化碳的汽水时,二氧化碳气泡便附着在葡萄的表面,气泡附的多的葡萄,浮力增大,就浮上来了。葡萄浮到水面后,二氧化碳气泡消失,浮力减小,所以葡萄就再次沉下去,等到蓄积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泡,它又会浮上来,如果不挪动它,这样的沉浮现象可持续一天左右。

第五课:舌的分工 教学目的:

1、了解舌的不同部位的味觉的敏感性

2、了解舌哪些部感觉最敏捷。重点、难点:

测试舌的不同部位感觉程度。

教 具: 浓糖水、浓盐水、浓咖啡、醋各1小杯,冷开水2杯,干净毛笔1支(或筷子1根)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

人的舌可以品尝食物中的各种味道。舌的各处所尝的味道都一样吗?舌是不是也需要“分工合作”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仔细感觉吧!

二、动手做

把毛笔浸湿,蘸取浓糖水去碰舌尖、舌的边缘和舌的根部。

1、你认为舌哪个部位对甜味感觉最灵敏?

2、开水涑涑口,在另一杯冷开水中洗净毛笔,再蘸点盐水去碰舌的各个部位。

3、分别用浓咖啡和醋重复以上实验。思考: 根据以上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三、知道吗?

经科学观察,人的舌头上有四种基本味觉:甜、咸、酸和苦。在舌头品尝食物中的各种味道后,它要负责把味觉的信号传给味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分管这四种味道的味蕾,分布在舌头表面,但并不均匀。分管甜味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尖部位,而分管苦味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根部位,所以我们舌尖对甜味很敏感,对苦味却并不敏感,舌根部位则对苦味更敏感些。分管咸味的味蕾遍布舌面各处,而分管酸味的味蕾主要集中在舌的边缘。

第六课: 跳 狮 教学目的:

1、用易拉罐学做一只会跳动的狮子。

2、学会制作的方法和原理。重点、难点: 制作的方法和原理。

教 具:易拉罐2只、木筷1根、铁丝、橡皮筋、剪刀、尖嘴钳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狮子号称百兽之王,也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动物,利用废旧的易拉罐,我们就可以做成一只威武的雄狮。

这节课我们就来制作一只会跳动的狮子。

二、动手做

1、截取易拉罐的三分之二段,在其正上方剪出一条10毫米宽的连接架,其余部分分别剪成3毫米宽的窄条。

2、用铅笔分别将剪成的窄条卷成上下间隔的卷毛状作为狮子的头。再在罐顶靠近中心的拉口两侧各扎一个小孔,孔距约为20毫米,作为狮子的眼睛。

3、将易拉罐余下的部分按图分别剪、折成狮腿,狮尾和螺旋桨。

4、用尖嘴钳将铁丝弯成一个“凸”形结构,将下面的方框固定在木筷的一端作为螺旋桨支架。用铁丝将螺旋桨安装在支架上,为了转动灵活,还可以在螺旋桨与支架之间装一个小垫圈。木筷的另一端装上尾钩,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动力部分。

5、取另1只易拉罐,在罐上相应位置分别切出安装狮头、尾、腿的刀口。在罐底中心处挖一个与木筷截面相当的方孔,用来固定动力部分,然后在方孔下开一条供铁丝转动的小槽。

6、拆开螺旋桨,将木筷从拉口处穿入,木筷尾端插入罐底的方孔内固定。然后把螺旋桨上好。将狮头、狮尾及狮腿分别插入相应的刀口里,让螺旋桨稍长于后腿,这样,一只玩具“跳狮”就做成了。

三、试一试

将玩具“跳狮”的橡皮筋饶紧,放在桌子上,让螺旋桨转动起来,因为螺旋桨长于狮子的后腿,当螺旋桨转过桌面时,“狮子”就会不断地跳跃起来。

第七课:投篮器;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怎样才能使投篮的命中率高;重点、难点:;提高投篮的准确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教具:;易拉罐4-5只、弹性钢丝1根、瓶盖1个、瓦楞纸、;小刀、小锉刀,胶带等;

1、裁一块长60厘米,宽30厘米的瓦楞纸作篮板;

2、把易拉罐从中间切成两截,用小锉刀把切口修光,;

3、将做好的接球容器用海绵双面胶分别固定在篮板不;

4、把

第七课:投篮器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怎样才能使投篮的命中率高。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重点、难点: 提高投篮的准确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教 具:

易拉罐4-5只、弹性钢丝1根、瓶盖1个、瓦楞纸、海绵双面胶、小刀、小锉刀,胶带等。教学过程:

一、动手做

1、裁一块长60厘米,宽30厘米的瓦楞纸作篮板。把投篮板下端折出翻脚,并沾合好,以形成三角形支撑架,使篮板能够平稳地立在台上。

2、把易拉罐从中间切成两截,用小锉刀把切口修光,再沿切口包一圈胶布,以防割伤手指。做成接球容器。

3、将做好的接球容器用海绵双面胶分别固定在篮板不同的部位。再根据接球难易程度,在每个接球器下方标上不等的分值。

4、把弹性钢丝弯折后用塑料胶带纸固定在易拉罐身上,在它的前端用海绵双面胶固定一瓶盖,做射球器。

5、用泡沫塑料割成直径大约3厘米的塑料圆球5-6个。

二、试一试 先把射球器放在篮板的正前方,再将小球放在发射器的容器里,把弹性钢丝拉向后面,然后快速松手向篮板上的接球器方向弹出小球,你投中了多少分?

如果要提高投篮的准确度,我认为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第八课 琥珀标本的制作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重点、难点:

制作各种形状的琥珀标本。教 具:

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玻璃棒,镊子,白松香,凡士林,装有酒精的半截易拉罐,挂历纸,蟑螂。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你知道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吗?

昆虫被松树流出的新鲜树脂包住后,因某种原因埋入地下,经过千万年的演变,最后形成琥珀。利用一些常见的材料,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做一块琥珀。

二、动手做

1、裁一张9厘米×11厘米的长方形挂历纸,做成一个5厘米×3厘米×3厘米的纸盒。

2、在盒子内壁涂一层薄薄的凡士林或食用油。把事先处理好的蟑螂或鞘翅目昆虫固定在盒子正中。

3、截取一段易拉罐作容器,放入松香,并加上少量酒精。把容器放在酒精灯上慢慢加热,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直到松香熔化。待容器中的酒精蒸发完后,取下容器稍稍冷却。

4、把松香慢慢地浇入事先放好昆虫的纸盒内。浇制应该一次性完成,才不会产生层次交界的痕迹。

5、当松香凝结变硬后,小心去掉纸盒,用快刀削去标本四周的多余松香。这时,琥珀标本仅上面一个面是光滑透明的,其余五个面均呈半透明状。用手指蘸少许酒精快速地把五个面分别摩擦到透明为止。

三、试一试

制作其他各种形状的琥珀标本。

第二篇: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第一课、人造“雪景”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升华和凝华的科学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什么叫升华、凝华。教 具

铁皮、蜡烛、火柴、支架、带绿叶的小段树枝、玩具小樟脑丸、玻璃杯、屋、泥土等。教学过程,一、导入

你们喜欢冬天吗,喜欢冬天银装素裹的美丽景色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模仿雪的形成,制造人工“雪景”。

二、准备好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

樟脑丸、玻璃杯、铁皮、蜡烛、火柴、支架、带绿叶的小 段树枝、玩具小屋、泥土等。

三、动手做

1、铁皮中心放置几颗樟脑丸,周围用泥土围住,并用树枝和玩具小屋布置成景物。

2、用玻璃杯倒扣在整个景物上,杯口边缘围上一圈泥土。

3、将布置好景物的铁皮放在支架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火焰,使加热位置对准樟脑丸。

4、等樟脑丸变小后,熄灭蜡烛。

待杯中温度慢慢下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四、知道吗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景象,“雪”是从哪儿来的呢?

1、升华

樟脑丸的主要成分是萘。实验中,蜡烛火焰给樟脑丸加热,是樟脑丸中的萘由固体状态直接变成气体状态,漂浮于杯里的空气中,所以,杯中樟脑丸越来越小。萘,固体,—— 受热 萘,气体, 科学上把某物质由固体状态直接变成气体状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凝华 熄灭蜡烛后 ,杯中的空逐渐冷却,萘也由原来的气体状态受冷直接变成固体状态,附着在树叶、泥土、小屋及其他物体上,就好像下一层薄薄的雪。萘,气体,——受冷 萘,固体, 科学上把某物质有气体状态直接变成固体状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五、拓展训练

在生活中,我们还见到过其他物质是否存在升华和宁化的现象吗?

第二课,神奇的力量

教学目的

轻物体吊起重物体的原理。

解释生活中人们利用轻物体吊起重物体的原理。

重点、难点

轻物体吊起重物体的原理。

教 具:乒乓球、广口瓶,两张一定距离的桌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乒乓球被一个广口瓶罩在桌上。不准把瓶翻过来,更不能用手接触乒乓球,你能把乒乓球从这张桌子移到1米远的另一张桌上吗?你会使用什么方法?

二、动手做

把乒乓球放在桌上,上面倒扣一个广口瓶。

握住瓶子贴着桌面做快速饶圈运动,带动乒乓球沿着瓶子内壁做旋转运动。在乒乓球不断旋转的同时,提起瓶子移到另一张桌子,乒乓球也被带过来了。在乒乓球沿着瓶子内壁旋转时,手有什么感觉,如果你用空瓶子做饶圈运动时,手有这种感觉吗?

三、研究

我们准备下面的材料,做一个轻物吊起重物的实验。一块橡皮,中间打孔,、一根牢固的绳子,一个线轴、一枝钢笔,或其他重物,用绳子穿过线轴的孔眼。将橡皮和钢笔分别系在细绳的两端,橡皮在上端,钢笔在下端。一只手握住线轴,另一只手握住底下的绳子。然后开始在头顶上旋转线轴,旋转时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使上面的橡皮也旋转起来。注意安全,千万别伤着别人和自己,观察下面吊起的钢笔有什么现象。

试一试,用橡皮旋转产生的力量最大可以吊起多重的物体

四、知道吗

乒乓球在瓶内进行旋转运动时,瓶壁对它施加了摩擦力。当摩擦力大小等于乒乓球重力大小时,乒乓球就不会从瓶口掉下来,而可以被瓶带到任何地方。在线轴带动橡皮做旋转运动时,细绳中的拉力悬吊起钢笔等重物。当橡皮旋转速度减慢时,拉力变小,钢笔因为受到地球引力而向下运动。

第三课 滚回来的乒乓球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乒乓球滚回来的原因。

2、使学生明白乒乓球滚回来受到的两种力。重点、难点

乒乓球滚回来的原理。

教具:乒乓球、呼啦圈、铁环、圆形瓶盖、足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平常,我们用力向前推某种物体时,被推动的物体会向前运动,运动的方向和作用力的方向总是保持一致。可是乒乓球不一定听“使唤”,它滚出去后还能自己滚回来。你相信吗?

二、动手做

将乒乓求放在平整的地面,用手沿着它的边缘向下猛压。猜一猜,乒乓球会怎样运动,试一试,乒乓球是怎样运动的。乒乓球朝前滚了一段距离后,却自动地滚回来。难道乒乓球不受力的控制了吗?

我们换一些方法把乒乓球弹出去,乒乓球自己会滚回来吗?

三、研究研究

a)这是不是乒乓球的特性呢,别的物体也能这样滚回来吗,用呼啦圈、铁环、瓶盖、足球、篮球等物体试一试。

想一想,怎样用力的?做一做,这样用力,它们滚回来了吗,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认为还有哪些物体能这样做?

b)你能不能让乒乓球向后运动一段距离后,又沿原路返回呢?

四、知道吗

乒乓球真的不受力的控制吗?原因在于我们对乒乓球的用力方式。当我们沿着乒乓球的边缘向下猛压时,使乒乓球受到了两个力,一是向前运动的力,二是向后滚动的力。

乒乓球开始运动时,向前运动的力大于向后滚动的力,所以球向前滚动。在向前滚动的路程中,向前运动的力逐渐与接触面的摩擦力相抵消,力量逐渐减小。等到向前运动的力小于向后滚动的力时,乒乓球就会向后滚回来。

第四课 感受二氧化碳气体

教学目的

1、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作用。重点、难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 具

小苏打水、醋、勺、玻璃瓶、图钉、一根约50厘米的木条,两个同样的塑料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氧化碳气体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可我们却看不见它,摸不着它。让我们用一些小实验来感受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二、动手做

在木条的两端分别挂上一个塑料袋,把木条的中点架在图钉的钉尖上,借助桌子边角,组成一个简易小天平,并调整它的平衡。把一勺小苏打放进玻璃瓶,再倒一些醋,瓶中立即出现泡沫,说明有气体产生这就是二氧化碳。把瓶子向其中一只塑料袋中慢慢倾斜,别让瓶中的液体流进塑料袋,观察天平有什么现象,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三、研究研究

在3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中,分别按照水和雪碧的不同比例盛上等量的混合液。然后在各个杯中同时放入1颗葡萄,观察杯中的葡萄分别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四、知道吗

当瓶子里产生二氧化碳后,将瓶子往塑料袋慢慢倾斜时,瓶子里的二氧化碳像倒水一样被倒入了塑料袋中。由于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天平失去平衡,向倒入了二氧化碳气体 的塑料袋一端倾斜。

在平时喝的雪碧、芬达等一些碳酸饮料中,充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把葡萄放入含有二氧化碳的汽水时,二氧化碳气泡便附着在葡萄的表面,气泡附的多的葡萄,浮力增大,就浮上来了。葡萄浮到水面后,二氧化碳气泡消失,浮力减小,所以葡萄就再次沉下去,等到蓄积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泡,它又会浮上来,如果不挪动它,这样的沉浮现象可持续一天左右。

第五课 舌的分工

教学目的

1、了解舌的不同部位的味觉的敏感性。

2、了解舌哪些部感觉最敏捷。重点、难点

测试舌的不同部位感觉程度。教 具

浓糖水、浓盐水、浓咖啡、醋各1小杯,冷开水2杯,干净毛笔1支,或筷子1根 教学过程,一、提问引入

人的舌可以品尝食物中的各种味道。舌的各处所尝的味道都一样吗?舌是不是也需要“分工合作”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仔细感觉吧!

二、动手做

把毛笔浸湿,蘸取浓糖水去碰舌尖、舌的边缘和舌的根部。

1、你认为舌哪个部位对甜味感觉最灵敏,2、开水漱漱口,在另一杯冷开水中洗净毛笔,再蘸点盐水去碰舌的各个部位。

3、分别用浓咖啡和醋重复以上实验。思考:

根据以上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三、知道吗

经科学观察,人的舌头上有四种基本味觉,甜、咸、酸和苦。在舌头品尝食物中的各种味道后,它要负责把味觉的信号传给味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分管这四种味道的味蕾,分布在舌头表面,但并不均匀。

分管甜味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尖部位,而分管苦味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根部位,所以我们舌尖对甜味很敏感,对苦味却并不敏感,舌根部位则对苦味更敏感些。分管咸味的味蕾遍布舌面各处,而分管酸味的味蕾主要集中在舌的边缘。

第六课: 跳

教学目的:

1、用易拉罐学做一只会跳动的狮子。

2、学会制作的方法和原理。重点、难点:

制作的方法和原理。

具:易拉罐2只、木筷1根、铁丝、橡皮筋、剪刀、尖嘴钳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狮子号称百兽之王,也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动物,利用废旧的易拉罐,我们就可以做成一只威武的雄狮。

这节课我们就来制作一只会跳动的狮子。

二、动手做

1、截取易拉罐的三分之二段,在其正上方剪出一条10毫米宽的连接架,其余部分分别剪成3毫米宽的窄条。

2、用铅笔分别将剪成的窄条卷成上下间隔的卷毛状作为狮子的头。再在罐顶靠近中心的拉口两侧各扎一个小孔,孔距约为20毫米,作为狮子的眼睛。

3、将易拉罐余下的部分按图分别剪、折成狮腿,狮尾和螺旋桨。

4、用尖嘴钳将铁丝弯成一个“凸”形结构,将下面的方框固定在木筷的一端作为螺旋桨支架。用铁丝将螺旋桨安装在支架上,为了转动灵活,还可以在螺旋桨与支架之间装一个小垫圈。木筷的另一端装上尾钩,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动力部分。

5、取另1只易拉罐,在罐上相应位置分别切出安装狮头、尾、腿的刀口。在罐底中心处挖一个与木筷截面相当的方孔,用来固定动力部分,然后在方孔下开一条供铁丝转动的小槽。

6、拆开螺旋桨,将木筷从拉口处穿入,木筷尾端插入罐底的方孔内固定。然后把螺旋桨上好。将狮头、狮尾及狮腿分别插入相应的刀口里,让螺旋桨稍长于后腿,这样,一只玩具“跳狮”就做成了。

三、试一试

将玩具“跳狮”的橡皮筋饶紧,放在桌子上,让螺旋桨转动起来,因为螺旋桨长于狮子的后腿,当螺旋桨转过桌面时,“狮子”就会不断地跳跃起来。

第七课:投篮器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怎样才能使投篮的命中率高。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重点、难点:

提高投篮的准确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教

具:

易拉罐4-5只、弹性钢丝1根、瓶盖1个、瓦楞纸、海绵双面胶、小刀、小锉刀,胶带等。教学过程:

一、动手做

1、裁一块长60厘米,宽30厘米的瓦楞纸作篮板。把投篮板下端折出翻脚,并沾合好,以形成三角形支撑架,使篮板能够平稳地立在台上。

2、把易拉罐从中间切成两截,用小锉刀把切口修光,再沿切口包一圈胶布,以防割伤手指。做成接球容器。

3、将做好的接球容器用海绵双面胶分别固定在篮板不同的部位。再根据接球难易程度,在每个接球器下方标上不等的分值。

4、把弹性钢丝弯折后用塑料胶带纸固定在易拉罐身上,在它的前端用海绵双面胶固定一瓶盖,做射球器。

5、用泡沫塑料割成直径大约3厘米的塑料圆球5-6个。

二、试一试

先把射球器放在篮板的正前方,再将小球放在发射器的容器里,把弹性钢丝拉向后面,然后快速松手向篮板上的接球器方向弹出小球,你投中了多少分?

第八课

琥珀标本的制作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重点、难点:

制作各种形状的琥珀标本。教

具:

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玻璃棒,镊子,白松香,凡士林,装有酒精的半截易拉罐,挂历纸,蟑螂。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你知道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吗?

昆虫被松树流出的新鲜树脂包住后,因某种原因埋入地下,经过千万年的演变,最后形成琥珀。利用一些常见的材料,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做一块琥珀。

二、动手做

1、裁一张9厘米×11厘米的长方形挂历纸,做成一个5厘米×3厘米×3厘米的纸盒。

2、在盒子内壁涂一层薄薄的凡士林或食用油。把事先处理好的蟑螂或鞘翅目昆虫固定在盒子正中。

3、截取一段易拉罐作容器,放入松香,并加上少量酒精。把容器放在酒精灯上慢慢加热,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直到松香熔化。待容器中的酒精蒸发完后,取下容器稍稍冷却。

4、把松香慢慢地浇入事先放好昆虫的纸盒内。浇制应该一次性完成,才不会产生层次交界的痕迹。

5、当松香凝结变硬后,小心去掉纸盒,用快刀削去标本四周的多余松香。这时,琥珀标本仅上面一个面是光滑透明的,其余五个面均呈半透明状。用手指蘸少许酒精快速地把五个面分别摩擦到透明为止。

三、试一试

制作其他各种形状的琥珀标本。

第九课、带“锁”的衣架

教学目的:

1、了解带“锁”的衣架功能原理和结构;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创造科学的科学世界观。重点、难点:

带“锁”的衣架的功能原理、结构与制作。教

具:

普通衣架1个、铁丝、废圆珠笔筒1个、钳子、直尺、小刀等。教学过程:

一、导

晾过衣服的同学都知道,当用普通晾衣架晒衣服时,遇上大风,衣服往往会连同衣架一起被吹落。怎么办呢?如果能给衣架安上一把“锁”,将它牢牢“锁”在竹竿上,那该多好啊!一起来试试吧。

二、准备好

普通衣架1个、铁丝、废圆珠笔筒1个、钳子、直尺、小刀等。

三、动手做

1、取一个普通衣架,先用钳子把它的挂钩拉直,变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2.用小刀从1支废圆珠笔筒上截取35毫米长的一段,作为滑动的套管(见图2)。3.如图3所示,在滑动套管的两头,各固定一根相同长度的铁丝作为横杆,再将两根铁丝的另一头各弯成一个小圆圈。调整铁丝,使两个小圈在一条直线上,上下相对。

4.把滑动套管穿入衣架拉直的铁丝中,并将铁丝加工成如图4所示的形状。其中一个圈套在衣架的开口铁丝上。另一个圈置于第一个圈的正下方。晒衣服时,竹竿从两根铁丝横杆间穿过,在上面的铁丝横杆会通过滑动套管带动下面的横杆向上运动,将挂钩开口处封闭。这样竹竿被“锁”在挂钩内,衣架就不会被风吹落了(见下图左)。

收衣服时,只需将衣架往上一推,下面的铁丝横杆会滑下,开口打开,衣架便可以取下了(见下图右)。

四、知道吗

你还能有什么办法让衣架防风吗?

五、拓展训练 还有一种情况,刮大风时,晾在竹竿上的衣服往往被吹得紧贴在一起,很难干透,你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吗?

第十课、转基因技术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转基因技术的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创造科学的科学世界观。重点、难点:

了解转基因技术的科学知识。教

具:

相关知识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没有见过衣服褪色的现象?一件大红的棉布衣服洗一次就褪一点色,慢慢地就几乎变成了白色。因为棉花和用棉花织成的布都是白色的,红色是染出来的,如果地里能生长出红色的棉花,那么加工出来的衣服会不会越洗越红呢?如果能根据需要让棉花有多种颜色不更方便么别笑我,这不是幻想,运用转基因技术是可以实现的。

二、知道吗

基因存在于DNA上,是能够影响遗传的物质,你能长多高、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很小,用显微镜也无法看到。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科学家能对基因进行各种各样的操作,比如说观察它各个部分的排列顺序,对基因进行切割、复制,等等。科学家还发现一种基因进入另一种生物体中,也有可能正常发挥它的功能。有些植物是有特殊优点的:如不怕冷、不怕虫……我们可以用转基因技术把需要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植物中,从而改变它的遗传情况,使它更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像这样体内含有其他生物基因的植物,就叫转基因植物。

用转基因技术把能呈现红色的基因转移到棉花中,就可能长出红色棉花来。在美国有55%的大豆作物是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的,这种大豆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还可以减少杂草、减少杀虫剂的使用,这种大豆产品的用途也更为广泛。还可以把动物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比如说把萤火虫能发出荧光的基因转移给某种植物。这种植物也可能发出好看的荧光。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从地里长出“塑料”来、种植比玉米还高的水稻、栽种可以储藏主长时间的方形的西瓜……都有可能在我们的身出现。

也许你会着急地问,为什么人们还不能随心所欲地种植转基因植物呢?有一种原因是:人们还担心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食品会产生新的问题。

用转基因技术也可以改良动物,并且人们已经用各种转基因动物解决了许多困难问题,尤其在医学上。有人预言,在今后的一二十年中,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让牛长得同大象一般大,体重超过4000千克。如果用转基因技术让猪产生人所需要的血液,那么人们就不会因为血源不足而着急了。当然,我们希望科学家认真研究,在早日实现这些愿望的同时,保证这些技术不会给人类带来新的问题。

2009年1月9日,首例经遗传筛选而不带有乳腺癌基因的婴儿在伦敦降生,经基因筛选后的小女婴,不再携带父系家族中遗传的乳腺癌基因,减少了患这种病的风险。

三、拓展训练 想一想:知道有转基因这种技术后,你有什么想法吗?比如说想用这种技术改良某一种植物……

第十一课、人造种子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人工制作种子的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创造科学的科学世界观。重点、难点:

了解人工制作种子的科学知识。教

具:

相关知识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植物的种子是从哪儿来的呢?对了,是在植物结的果实里找到的。如果说有些种子是人造的,你相信吗?

二、知道吗

植物的身体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这种植物所有的遗传信息。在合适条件下,一个细胞可以发展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生物家利用植物细胞的这个特点,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种工作是在细胞上进行加工完成的,人们把它称为“细胞工程”。利用细胞工程,可以把植物的一片叶子、一个根尖、一个茎尖培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

植物生长时期,细胞中的基因(能够影响遗传的物质)完成相应的工作,比如说:叶细胞中的基因负责长叶子,使每一片叶子都长得像它母亲身上的叶子;根细胞中的基因就负责根的生长……细胞中其他的基因功能都“沉睡”着,如果在植物身上取出一小块组织,在植物体外进行培养,细胞中所有基因的功能都会被“唤醒”。也就是说一个细胞中既有基因负责叶的生长,也有基因负责根的生长……使这个细胞变成一个新的生命体。人造种子有许多优点,它可以保证播种的种子出芽的棵数比天然的多,可以更好地培养优良品种……

在你见过的植物中,哪种植物产生的种子最多,大概能产生多少粒种子?现在有许多农作物的种子是需要占用专门的农田育种的,人们需要的种子越多,占用的农田也就越多。如果使用人造种子,一株植物就可以制造出几百万粒种子,可以节约许多的农田。

有许多花卉是很名贵的,用传统的方法很难使它们大量繁殖,如果通过细胞工程,生产人造种子,培养繁殖的数量和速度可就大不一样了。

更神奇的是,还可以采集两种植物的细胞,比如说一个番茄的细胞、一个马铃薯的细胞,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用它制造出来的种子长成植物后可以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我们把它叫做番茄薯。

第十二课、天文望远镜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科学仪器----天文望远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创造科学的科学世界观。重点、难点:

了解科学仪器----天文望远镜。

具:相关知识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

听过张衡数星星的故事吗?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张衡观测记录了2500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能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很难想像,凭着在地面上用肉眼观察,加上缜密的分析,张衡能在天文学上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跟张衡相比,现代天文学家利用天文望远镜,可以获得更多的天文学信息,有人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各方面性能的改选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二、知道吗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伽利略制作了一架口径4.2厘米,长约1.2米的望远镜。他是用平凸透镜作为物镜,凹透镜作为目镜,这种光学系统称为伽利略式望远镜。伽利略用这架望远镜指向天空,得到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天文学从此进入了望远镜时代。

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两片双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使放大倍数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后人们将这种光学系统称为开普勒式望远镜。伽利略式望远镜和开普勒式望远镜都属于折射式望远镜。

此后,不断有科学家研制出新型望远镜,有反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现代大型光学望远镜,等等。

2009年6月4日,距离北京城东约170千米的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口径最大的大视场光学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英文简称LAMOST)通过国家验收。

1997年4月,由原国家计委批准了LAMOST的项目建议书,并于2001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LAMOST凝聚着我国老中青三代天文学家的期望与心血、智慧与汗水,国家投资2.35亿元,设计、研制周期长达16年。LAMOST望远镜最突出的特点是大口径(4米)兼大视场(5度——相近口径的常规天文望远镜视场不超过1度),以及4000根光纤组成的超大规模光谱观测系统。LAMOST被国际上誉为“建造地面高效率的大口径望远镜最好的方案”,建成后使我国的大规模天文光谱观测研究工作跃居国际领先地位,为我国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等研究领域中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奠定了基础。

三、做一做

了解还有哪些类型的天文望远镜。

第十三课、反过来想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逆向思维”的思维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正向、反向思维能力。重点、难点:

认识“逆向思维”的思维方法。教

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

世界上的许多问题,不可能都用一种思路去解决。有的时候要反过来想,反过来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法叫“逆向思维”。实例1 倒走迷宫 实例2 吸尘器

吹变吸 实例3 穿针器

穿针变接线

实例4 无跟袜

不分脚掌脚背的袜子

二、说一说、做一做

(1)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给你的启示。

(2)戴眼镜一般是镜框搁在鼻梁上,眼镜腿勾住耳朵。请你用反过来想的思维方法,对这种眼镜进行改造,设计出一种新式眼镜。

第十四课、“自动化”发明法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自动化”发明的原因;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创造科学的科学世界观。重点、难点:

了解“自动化”发明的原因。教学过程:

一、想省力时是创造的开端

用手推动石头太费力——发明了杠杆。往楼顶搬东西太费力——发明了起重机。爬楼费力——发明了电梯。

与外国人说话费力——发明了通用译话机。

二、知道吗

人们进行发明创造,就是为了图省力、图方便。现代社会,各种门类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更给人们省力、方便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一吹口哨收音机就会自动打开播报新闻;穿起皮鞋往踏板上一踩,就会自动擦鞋;走进办公室,只要迈上台阶,大门就会自动打开;当你坐在办公桌前的时候,电脑会主动向你报告发生的一切事情;看电视抓住遥控器可以任选频道。这就是我们说的自动化!提起自动化,人们总以为这是现代技术发展的结果,其实不然,自动化的发明,古已有之。实例

浑天仪

浑天仪是一种专门用于观测星星等天体方位的仪器。

三、自动化的目的

人们进行自动化的发明,有着许多目的,下面介绍四种。(1)使用方便——手工机械化

①肉类切片机

②电烙铁

③电推子

④电动剃须刀(2)控制精确——程序自动

①望远镜

②交通信号灯(3)测试直观——显示数字化

①数字血压计

②秒表(4)舒适省事——生活省事、省力

①录音电话

②洗衣机

四、动手做一做

(1)下面这些用品和工具自动化以后可能是什么? ①自行车;

②幻灯;

③蜡烛; ④帆船;

⑤马车;

⑥钢笔。(2)下列这些用品和工具哪些可以自动化? ①门;

②锁;

③饭锅;

④书; ⑤洋娃娃;

⑥剪子。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写写帮整理)

八、新型芽菜生产技术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芽菜生产的生长要求。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学生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一、适合家庭生产的芽菜种类及对种子的要求 适合家庭生产的芽菜主要是种芽菜,如萝卜芽、白菜芽、芥菜芽、芥蓝芽、菜薹芽、花生芽、豌豆芽(苗)、落葵芽、蕹菜芽、香椿芽以及各种豆芽等。

种芽菜生产对种子质量要求较高。一是种子纯净度必须达到98%以上;二是种子饱满度要好,必须是充分成熟的新种子;三是种子的发芽率要达到95%以上;四是种子的发芽势要强,在适宜温度下2天~4天内发齐芽,并具有旺盛的生长势。

二、生产设备和用具 芽菜生产对温度、湿度条件要求较严格,而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常利用的地方有空闲的房屋、客厅、阳台等。

生产芽菜的用具有栽培容器、喷壶、温度计、水盆、塑料薄膜等。栽培容器可选用塑料苗盘,长60厘米,宽24厘米,高5厘米。也可用塑料筐或花盆,还可用一次性泡膜饭盒或者大个的可口可乐瓶,剪去上部,保留底部10厘米高,也能作为栽培容器。不论什么容器,都要使底部有漏水的孔眼,以免盘内积水泡烂种芽。

三、种子的处理和播种

1.种子处理:播前进行浸种催芽可缩短生芽期和生长周期。尤其在冷凉季节生产,浸种催芽很必要。浸种可用30℃左右的水,也可用55℃左右的水。一般掌握在温暖季节用较低水温浸种,在冷凉季节用温水浸种。萝卜、白菜类种子浸种3小时~4小时,其它吸水较慢的种子如蔬菜、落葵等浸泡24小时左右。当种子吸足水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置20℃~25℃环境下催芽,当种芽露白时播种。也可在浸种后将种子直接播在栽培容器内催芽。

2.播种:播种前将栽培容器进行清洗消毒,可用漂白粉消毒,浓度为0.1%水溶液,将其澄清后,取上部清液洗刷苗盘;或者用小苏打水溶液清洗,浓度为2%~5%,用药剂消过毒的容器要用清水充分洗刷干净后再使用。播种之前先在栽培容器底部铺上四层卫生纸作栽培基质,并将卫生纸用水喷湿(湿透),然后在其上撒播种子。一定要撒播均匀,使种子形成均匀的一层,不要有堆积现象。一般一个长60厘米、宽24厘米的苗盘,每盘播种量为:萝卜籽(干籽)50克~60克;白菜、芥菜、菜薹、芥蓝等15克~20克;落葵、蕹菜150克~180克;豌豆为500克左右。播后用喷壶淋一遍水,并盖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湿。

四、生长期的管理

1.水分管理:整个生长期都要保持芽体湿润。播后至直立生长之前,每天淋水2次~3次;芽体直立生长后至收获,要增加浇水量,每日3次~4次淋水。每次淋水量以使芽苗全部淋湿,同时基质也湿透为度,但不能使栽培盘底部有积水。

2.温度管理:芽菜生长适温一般为20℃~25℃,其中萝卜、白菜类芽菜要求温度稍低,落葵、蕹菜要求温度较高。掌握最高温度不超过30℃,最低不低于13℃,为此,夏季要加强通风,喷水降温,加上遮荫;冬季要加强室内保温,必要时把栽培盘置暖器附近,一年四季进行生产。

3.光照调节:芽菜生产对光照要求不高,以较弱光照有利于产品鲜嫩,所以,在生长前期注意遮光,当芽苗达一定高度,接近采收期时,在采前2天~3天适当增加光照,使芽体绿化。

五、采收 采收的标准是:芽苗高7厘米~10厘米以上,萝卜芽、白菜类芽苗,子叶展平,真叶则显露,子叶翠绿,肥实,下胚轴洁白,柔嫩;豌豆芽上胚轴肥嫩,绿色,其上着生鳞片状小叶,初生叶未展来。在适宜的温度下(20℃~25℃)萝卜芽、白菜类芽菜5天~8天可达采收标准,豌豆芽8天~10天可达采收标准。采收时可将芽苗连同基质(纸)一起拔起,再用剪刀把根部和基质剪去。作为商品出售时,可将产品装入小塑料袋或泡膜盘中,进行小包装上市销售,每袋或盘装250克~300克即可。作为自食时,可待芽苗基本长成时开始陆续采食。

九、用苔藓监测大气污染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苔藓的特性,了解植物的特性。

2、让学生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

3、丰富学生的见识,引导学生多方面的探究事物。教学过程

1,苔藓的生理特点

苔藓植物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绿色植物,是水生向陆生的一种过渡形式,是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它生命力强,能忍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在高温、高寒、干旱和弱光等其它陆生植物难以生存的环境中生长繁衍,被誉为先锋植物和拓荒者。苔藓植物通常个体低矮,解剖构造简单,只由单层或少数几层细胞组成。无真正的根(只有具支撑作用的假根)和维管束组织,表面积大。植物体表无蜡质的角质层被覆,其背腹面均可直接接受空气中的污染物。由于其具有植物体近轴端腐烂(即植物体接近地面的部分腐烂)、组织根本不与地表接触等特殊生理现象,所以不从土壤或基质中吸收营养成分,而直接在体表进行气、水、营养物质等的交换,其营养物质主要来自雨水和露水及大气尘埃撞击的沉积物。尤其是那些树干上附生的种类,几乎完全不受其基质的干扰,因而它们对大气污染特别敏感,能很迅速地将浓缩于雨水与露水中的污染物质借其特定的受害病症反映出来。

2、苔藓对污染物的反应

二氧化硫(SO2)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SO2易溶于水形

成HSO3和SO2-3,并被植物吸进细胞,这些离子逐渐积累,对细胞发生毒害.苔藓植物对SO2污染的反应先在接触较多的叶尖开始失色,然后逐渐向下发展,直到所有叶片和枝条都丧失叶绿素。据观察,完全退色的苔藓即使放回到原来的生长地,仍不能恢复过来,这是由于叶绿素均被分解,细胞膜受到伤害,从而导致质壁分离的结果。高浓度的SO2还引起细胞质成分的改变,促使K+从细胞中向外渗透,因此在SO2浓度超过0.17ppm的地方,苔藓则不能生长。

3、苔藓生物监测方法

1.化学分析方法:用地面苔藓材料进行化学分析并用于环境监测的方法最初在瑞典开始采用。

2.移植比照法:从非污染区的树干上,将附生的苔藓植物连同其树皮一并切割下来,并照相保存,作为日后比照之依据。然后沿受测试区污染源的周围,把附生有苔藓类植物的树皮,等高(8~10cm高度)固定于各小样区中;苔藓类植物均面向污染源,观察苔藓色泽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后,取下各小样区之树皮照相,并与原来作测试之前的存档相片相对照,以了解每一片树皮上的苔藓植物的变化情形与受害状况,来判定污染源邻近各地区遭受污染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可取受害的苔藓植物进行化学分析与解剖观察,分析其叶绿素含量及苔藓植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等,用以确认各种苔藓植物对空气污染的抗性与敏感性, 并对大气污染作出评价。

3.忍耐指数测定: 利用熏蒸试验,得知某种附生苔藓植物,其对某一成分的空气污染素的忍耐度为基础,而加以计算出相对忍耐指数。

4.大气净度指数法:利用苔藓植物对空气污染的敏感性为基础,而设计出来的一种计算大气纯净度的方法, 5.苔藓测定仪:是利用苔藓植物对空气污染的敏感性来测定与指示空气污染状况的方法。测定装置有:A室与B室为两间完全分隔的透明而密闭的方室,室内放置等量的脱脂棉和去离子水,其中A室输入以流量为0.5~1.0L/min,经活性炭净化了的空气,B室则输入相等流量的污染空气。进行试验时,先将作为测试材料的苔藓植物枯老部分以及尖端幼嫩部分除去,留下生长良好的绿色部分,等量的分别放在A、B两室的脱脂棉上;再分别给予等量的去离子水,即将室门关闭,然后调整好空气的流量即可。通常是在两周后观察比较A、B两室苔藓植物的生长情形与变化情况,并据以判断空气污染的情况。

十、常见的建筑材料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建筑材料。

2、丰富学生的见识,引导学生多方面的探究事物。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建筑材料

从广义上讲,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所有材料的总称。不仅包括构成建筑物的材料,而且还包括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和消耗的材料。通常所指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构成建筑物的材料,即狭义的建筑材料。

二、建筑材料是如何分类的

A、建筑材料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按功能分为三大类。

1、结构材料 主要指构成建筑物受力构件和结构所用的材料,如梁、板、柱、基础、框架等构件或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其主要技术性能要求是具有强度和耐久性。常用的结构材料有混凝土、钢材、石材等。

2、围护材料 是用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材料,如墙体、门窗、屋面等部位使用的材料。常用的围护材料有砖、砌块、板材等。围护材料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具有良好的绝热性,符合节能要求。

3、功能材料 主要是指担负某些建筑功能的非承重用材料,如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绝热材料、吸声材料、密封材料等。

B、什么是石灰?它有哪些特点和用途? 1)石灰是人类在建筑工程中最早使用的胶凝材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由于具有原材料

分布广、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在建筑上历来应用广泛。2)石灰的特性有:保水性好;吸湿性强,耐水性差;凝结硬化慢,强度低;硬化后体积收缩较大;放热量大,腐蚀性强。3)建筑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石灰品种主要有块状生石灰、磨细生石灰、消石灰粉和熟石灰膏。除块状生石灰外,其它品种均可在工程中直接使用:配制建筑砂浆;配制三合土和灰土;生产硅酸盐制品;磨制生石灰粉等。C、什么是三合土?

三合土是采用生石灰粉(或消石灰粉)、粘土、砂为原料,按体积比为1:2:3的比例,加水拌和均匀而成,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基础、路面或地面的垫层。

D、什么是建筑石膏?它有哪些特性和用途?

1)石膏是一种理想的高效节能材料,主要成分为硫酸钙,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正逐年增多,成为当前重点发展的新型建筑材料之一。应用较多的石膏品种有建筑石膏、高强石膏。2)建筑石膏有主要特性有:凝结硬化快;孔隙率较大,强度较低;吸湿性强,耐水性差;防水性能好;硬化后体积产生微胀;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装饰性;硬化体绝热性良好。

3)建筑石膏的主要用途有:生产粉刷石膏,用于室内粉刷;做建筑石膏制品,如纸面石膏板、石膏空心条板、石膏砌块、和纤维石膏板等;水泥生产中,作水泥的缓凝剂;作油漆打底用腻子的原料。E、什么是水泥?如何分类?

1)水泥属于无机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仅可用于干燥环境中的工程,而且也可以用于潮湿环境及水中的工程,在建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2)水泥按性能和用途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三大类。通用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六大品种;专用水泥指具有专门用途的水泥,如砌筑水泥、道路水泥、大坝水泥、油井水泥等;特性水泥指在某种性能上较突出的水泥,如快硬、抗硫酸盐、低热微膨胀、白色硅酸盐水泥等。硅酸盐系列水泥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

F、水泥的凝结、硬化是什么意思?

1)水泥加水拌合而成的浆体,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浆体逐渐失去可塑性而成为水泥石的过程称为凝结,水泥石强度逐渐发展的过程称为硬化,两个过程是连续进行的。凝结过程较短,一般几小时即可完成,硬化过程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可持续几十年。

2)硅酸盐系列水泥水化后形成的主要产物有:水化硅酸钙凝胶、氢氧化钙晶体等。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主要与其组成有关,另外还与水泥细度、加水量、硬化时的温度、湿度、养护龄期等因素有关。水泥细度越大,硬化凝结越快;加水量越大,凝结硬化越慢;温度越高,凝结硬化快,当温度低于零度时,水泥的水化反应基本停止。水泥石表面长期保持潮湿,可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水化的进行,表面不易产生裂纹,有利于水泥石的强度发展。

十一、身边的垃圾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常州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常州市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吨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常州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吨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日180000千克 180吨 月 5400000千克5400吨 年65700000千克 657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

5、出示垃圾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

6、老师揭题:“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继续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生活垃圾的种类与危害性”调查汇报。

1、生活垃圾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危害?老师布置的调查任务,你们调查了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调查的情况。

2、生活垃圾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危害?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3、小结

三、小组讨论垃圾的分类及垃圾的处理方法。

1、学生讨论:垃圾可以分为哪几类?常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哪些?

2、小组派代表发言。

3、小结:过去处理垃圾的最好办法是垃圾填埋沤肥,可是现在有一些垃圾有毒,一些垃圾分解时间太长,不能沤肥,最好是先将垃圾分门别类处理。

四、观看图片 :(看一看)

(一)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校园来开展研究

(二)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图片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五、研究方案:(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六、联系实际:(说一说)

“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那作为永州市的小市民,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七、活动延伸: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八、活动小结

十二、希望点列举法

教学目标:

1、学生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创造的喜悦

2、通过动手操作,增强学生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那些在黑夜里迷失方向的人,在饥寒交迫、精疲力竭之中突然发现远处出现的点点灯火时,尽管它依然离得很远,但是由此会给人们带来精神上、意志上、体力上莫大的变化。

二、定义:

希望点列举法是一种启发大家产生新设想的有效工具,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大家通过使用扩散思维、求异思维、横向思维等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希望点列举法的特点是要求运用扩散性想象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时非专业人员的参与到可以起到激发新设想的目的。

三、在希望点例举法的使用过程中,有三个比较显著的特性:

1、扩展性。新设想的提出不受任何框框的限制。例如音乐能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乐趣,与音乐结合的产品层出不穷。音乐伞、音乐黑板、音乐床、音乐枕头、音乐尿布、音乐牙刷、音乐邮票、音乐图书等,还有诸如听诊器、晴雨计、按摩椅、茶杯、钥匙链、蜡烛、壁纸、圆珠笔、防窃钱包均可与音乐功能组合在一起。

2、灵活性。当一种技术获得成功后,可以向其它的领域进行辐

射,将这种技术或功能与其它产品结合起来,可称为侧向组合,它体现出运用新技术的一种灵活性。例如装在眼镜框上的眼镜电视、3.8厘米的口袋式彩色电视、屏幕可折叠的电视机、可放在活页夹中的书页式电视等。

3、新颖性。任意思考所产生的设想有些属于具有奇特性的设想,这些奇特性的设想尽管目前还无法马上实现,但是其中的创新意义往往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启迪和帮助。有人观察到人的舌头很灵巧,可以把手上、手指缝里的果酱舔得干干净净,于是产生了奇特的设想,设计生产了一种带舌头的刷子,用来清除缝隙里面的脏东西。

四、拓展与希望

达·芬奇是15世纪的意大利人。他曾希望人们能利用自己的力量飞上天。于是,他从愿望出发,设计了一种人力飞机,让人扒在上面,手脚一齐用力,使装有羽毛的飞机两翼像鸟一样,扑动并飞翔起来。尽管化的这个设计没有成功,但化希望用人力为实现飞行的愿望,经过人们几百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现在的人力飞机不仅能飞起来,而且能飞过英吉利海峡。达。芬奇的愿望实现了。达·芬奇的发明技法叫什么呢?就称为希望点列举法。应用希望点列举法进行创造发明,有哪些要领呢?

(1)我们的希望是指社会的希望、大众的希望。因此,我们要向社会了解、向大众了解他们的希望是什么?比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希望有迅速传递住处的工具诞生。于是发明家发明了“传呼机”。为了满足不同人的希望,发明了中文显示传呼机,用汉字显示简短电文、预报气象;字符显示传呼机,以字母显示传呼住处急救传呼机,供老年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使用,发病时可按键发出求救信号;红外传呼机,常用在餐厅餐桌上,通过发射红外信号告诉服务台派人去服务„„

(2)要随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处处留心有“希望”。有个学生想到小孩子端凉水瓶倒水很不安全,提出了不用倒水能喝到水的发明课题:“自动出水瓶

总之,希望点列举法从使用者的愿望和要求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和预见客观事物,提出各种各样新奇的设想。这种对于事物的新要求与目前状态之间的差距,成为我们下一步研究的新课题

第四篇:六年级科技活动下册教案

飞机升空的秘密

飞机的机翼不能像鸟儿的翅膀一样扇动,是什么力量使飞机升空的呢? 我们用实验来研究。

准备:一张薄纸条和一张薄纸片,几本书;漏斗,乒乓球,蜡烛和火柴。动手做:将薄纸条的一端夹在书页中,其余部分自然下垂。像图中那样对着夹纸条处用力吹气。

观察纸条有什么现象? 你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研究:

1、将一张薄纸片夹在有一定距离的两本书页中,向夹缝吹气。

2、试试用漏斗乒乓球,吹蜡烛的火焰。会吸水的空气

小石头在大扫除时,正用喷雾器给花浇水。这时,正在一起浇水的永哲突然喊道:“看水枪!”并玩起了恶作剧。小石头当然不能输。可是,不知怎么搞的小石头的喷雾器性能不好,最终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我的喷雾器不好使呢?到底喷雾器是什么原理制成的呢?” 怎么做呢?

必备用品:吸管(细的)、可口可乐瓶(塑料瓶)、角尺。

1.首先,往瓶里装2/3左右的水。

2.在吸管的1/3处用刀切个口(要连接一半),并弯成90°。

弯成90°很重要,做得必须准确。

3.把吸管长的一端插到水里,而短的一端放到嘴里用力吹气。

角度为90°时,最为理想,不然的话或是水被吸进,或是在瓶里产生气泡。

为什么会那样呢?

吸管放到嘴里吹气,会使瓶里的水被吸上来变成小水珠喷射出去。

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空气也是从高气压向低气压流动。所谓“气压”就是空气的压力。如果空气流动加快,那么它周围的气压就会下降,从而使其它地方的空气流向它的周围。

同样的原理,如果使劲吹吸管,那么出气口部分的气压就会下降,从而瓶中的水就会被吸上来。同时,被吸上来的水,因强劲的风速变成小水珠喷射出去。

喷雾器就是利用了这样的原理。当然,喷蚊器也是利用了相同的原理。你的手有多快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保持探究人体奥秘的欲望。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意识到爱惜自己、珍惜生命。

教学流程:

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看看你的反应有多快? 本活动要求两位同学合作,用铅笔测试对方的反应速度。测试方手持铅笔放置在被测试方的手上方,铅笔的零刻度朝下,与被测试者的拇指、食指持平,测试方在不给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突然松手,让铅笔自由落下,看看被测试方能否及时把下落的铅笔捏住,并记录所捏铅笔的刻度。互换角色,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人类做出的各种反应都是由大脑发出指令的。它控制着人体的一切活动。脑是我们身体里掌管一切思维、学习、记忆、运动、情感和做梦的部位,是通过无数条神经和身体其他器官连接起来的。神经可以把信息传递给大脑,也可以把脑发出的信息传递到其他身体器官。

问题

在这个游戏中,是大脑在指挥你作出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反应较快,有的人反映相对来说较慢。怎么才能知道你的反映有多快呢?你能想到好办法吗?

3.讨论

小组讨论,并提出研究方案(师生对方案进行点评)。4.任务

两位同学合作,用铅笔测试对方的反应速度。测试方手持铅笔放置在被测试方的手上方,铅笔的零刻度朝下,与被测试者的拇指、食指持平,测试方在不给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突然松手,让铅笔自由落下,看看被测试方能否及时把下落的铅笔捏住,并记录所捏铅笔的刻度。互换角色,比一比谁的反应快。(教师一定要找学生出来作该实验的示范)

(1)同位同学相互试验。(2)填写实验报告。5.归纳

在这个实验中,你知道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吗?色彩探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色彩,探究色彩(颜料)的混合规律。

2、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色彩表现视觉感受、情感感受、味觉感受等。

3、唤起学生对色彩的观察、表现及装点学习、生活环境的欲望。

4、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

[教学重点]:感受——色彩的魅力,探究——色彩的属性,体验——色彩的情趣。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学习恰当运用色彩规律表达自我感受。[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词: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的感受和现在一样,于是期盼着早晨一轮红日从天边升起,照亮这个七彩的世界!

环节

一、感 受 色 彩——自然中存在的色彩、生活中创造的色彩 教师 :展示:春夏秋冬、花鸟鱼虫等自然中存在的色彩资料并提问。(伴随鸟的叫声,教师和学生一起感受——自然中存在的色彩。教师深情的语言:绿意浓浓、山花烂漫、金秋时节、碧海青山┅一切如诗如画!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甲:一年四季有丰富的色彩变化。春天绿色多一些,夏天五颜六色的花开了,秋天是金黄色的季节,冬天给人蓝色、灰色、白色的感觉。

乙:自然界的色彩美妙、神奇,小到昆虫大到山川都存在着美丽的色彩变化,需要我们用眼睛去发现它们的美。

丙:大自然妙笔生辉!

教师:引导学生伴随音乐欣赏图片。展示: 衣、食、住、行等生活中创造的美妙的色彩资料并提问学生:看了这些生活中人们创造的色彩,你又有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甲:色彩是可以搭配的,如服装的色彩,搭配好了给人感觉美观、有品位、有个性。

乙:色彩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也美化了我们自己![阶段目标]唤起学生的热情和对色彩的观察。

环节

二、感受色彩魅力——主打红、黄、蓝三原色系列

教师:的确,无论是自然中还是生活中都存在着千变万化的美丽的色彩。对于色彩我们每个人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爱好。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学生:

1、红色喜好者:我特别喜欢红色,我认为在所有颜色中红色堪称老大。你发现了吗,许多国家的国旗上都有红色,尤其是我国的国旗;当有喜事的时候,红色也是首选。我们也常说那些歌星、影星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展示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问题:你对红色有什么感受?

学生:甲:我喜欢红色,它让人感觉热情、温暖、喜庆、有活力。乙:红色给人以革命的激情,我国的国旗就是用鲜血染红的。丙:我不大喜欢红色,因为它让人想到流血、牺牲、战争。

学生:

2、黄色喜好者:要说颜色,那还得说黄色是老大。明星红了,那也得说“红得发紫”,黄色是中华民族历来最具代表性的颜色,黄色是皇帝的专利。看到黄色我就心旷神怡,因为我是炎黄子孙!展示系列图片,并提问同学对黄色的感受。

学生:甲:黄色给人光明、阳光、温馨的感觉。乙:我不喜欢黄色,它让我想到沙漠、干旱、枯燥。

学生:

3、蓝色喜好者:你没听人说“这事儿成了吗?”,答曰“黄了”,这黄色也不见得那么好吧!要想真正体会宽广和伟大,那还得说我们蓝色。展示系列图片,并提问“品位蓝色,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蓝色给人宁静、含蓄、深远、凉爽的感觉。

[阶段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色彩的魅力,关注学生的喜好。环节

三、色彩的调和

教师:的确,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其实,红、黄、蓝是色彩的三大“元老”,它们的美不分胜负、不相上下,形成“三色鼎立”之势。可是你们知道吗?它们之间的调和会产生令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引入三原色的调和实验。

学生:实验

1、红与黄、红与蓝、黄与蓝的调和(参与者每人至少调出三种颜色)

——色彩的三要素之色相的产生(调色后学生总结:两种颜色多少不同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

实验

2、滴管现象的观察(白加黄、蓝加黑)——三要素之明度、纯度的产生(与实验1同时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提问:什么发生了变化?它们的黑白差别如何?)

教师:通过课件重现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红、黄、蓝三原色相互调和产生了丰富的色彩面貌——色相

2、色彩的三个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3、三个要素的变化产生丰富多彩的色彩世界 雨水侵蚀的建筑物

近来小石头的爸爸常掉头发。所以一到下雨天就携带雨伞。说什么雨是酸性的,所以挨雨浇,头发会掉得更厉害,是真的吗?

“为什么酸性雨那么讨厌呢?” 怎么做呢?

必备用品:柠檬汁(橙汁)、水、长度一样的粉笔2个、玻璃杯2个、锥子(大头针)、标签、汤匙。

1.在两个玻璃杯中,一个里放2/3的水和一匙柠檬汁,然后均匀搅拌好,另一个杯中只放水。

2.在两个粉笔上用锥子(或大头针)尖分别刻上“S”和“Z”字。(注:S是酸性之意,Z是中性之意)

3.刻有“S”字的粉笔放进含有柠檬汁的杯中,在标签上写上“酸性”的字样,然后贴在该玻璃杯上。

4.刻有“Z”字的粉笔放进只装水的杯中,在标签上写上“中性”字样,然后贴在该玻璃杯上。5.放置24小时后,倒出溶液,对比一下两支粉笔。为什么会那样呢?

刻有“S”字样的粉笔由于变软已看不清字迹,而刻有“Z”字的粉笔,字迹还很清晰。

你注意到没有从泡在掺有柠檬汁的水中粉笔上产生的泡沫吗?含柠檬汁的水是酸性溶液,所以含有酸性成分。泡沫是这个酸性成分与粉笔中的石灰石(碳酸钙)所起反应的结果,和只装水的玻璃杯中的粉笔比较,就很容易知道这个差别了。

那么我们了解一下酸性雨好吗?即使是未被污染的雨也呈弱酸性。这是因为空气中的0.035%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中变成碳酸的缘故。

但是,从工厂烟囱里和汽车尾气中排泄的废气在大气中扩散,那就是另一种情形了。废气中含有亚硫酸气体(二氧化硫)或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质溶解在雨中,就会生成硫酸或硝酸等强酸性溶液。这种带有强酸性溶液的雨水被称之为酸性雨。

酸性雨毁坏很多雕塑和建筑物等优秀的文化遗产,事实上,这些文化遗产大多数是用大理石等石头建筑的缘故。因为酸性雨与以碳化钙为主要成分的大理石起化学反应,所以才使大理石磨损得那样难看。电磁指南针

一、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学会制作电磁铁)、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2.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

3.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态度。

二、课型:实验探究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大铁钉、漆包线、大头针、电池、指南针、小刀、实验报告。

2.演示材料——电磁铁、电池、大头针、课件、图片。

三、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1、游戏

2、回顾巩固

(1)同学们,你们玩过磁铁吗?磁铁有哪些性质?(2)怎样判断某个物体是不是磁铁?

(3)当把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会有什么现象?

(4)怎样弄清一个没有标明磁极的磁铁哪端是北极?哪端是南极?(可适当板书 磁铁:吸铁、有南北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导入新课

5(1)出示电磁铁(不讲名称),不接电源,用它接近大头针。提问:它是磁铁吗?为什么?

(2)将电磁铁连接电源,再用它接近大头针。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这个装置有了磁性。)

(3)将电磁铁电源切断,再用它接近小铁钉。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4.谈话:关于这个装置,你有什么问题?今天,同学们就一起来探究,好吗? 喷水火箭

一、仪器装置图:

二、仪器特点及用途: 1.特点:本学具是学生探索并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最好的材料。火箭的飞行原理、喷气飞机的飞行原理,均可从本学具腾空飞起得到启示。学生自己制作也很方便。

2.用途:用于演示反作用力使火箭腾空飞行的学生实验。

三、制作材料:

1.5升细长型雪碧瓶1只,橡皮塞1只,自行车内胎气门芯(全套)1付.四、制作方法:

1.将可塞紧可乐瓶口的橡皮塞中间打一孔,直径以自行车内胎气门芯的金属套管插入略紧为宜。

2.将自行车内胎气门芯的金属套管从废弃内胎上拆下,去除固定螺帽,从橡皮塞小的一端插入孔中,然后将气门芯内芯插入固定好(等于将自行车内胎的气门芯完整的移到橡皮塞中间)。

3.本学具的制作经指导,学生能很容易的完成制作。

五、使用方法:

1.可乐瓶中装入约三分之一的自来水,用装有气门芯的橡皮塞塞紧可乐瓶口。

2.可乐瓶倒置,用自行车打气筒向可乐瓶内打气约15次左右,当瓶内气压达到一定值时,瓶塞因压力而脱落,受瓶内高压气体作用,水则迅速喷出,可乐瓶因水的反作用力直飞至5楼高度。热气球的制作

热气球升空可证明空气里的物体也都受到向上的浮力,做一个热气球也很好玩,希望同学们试一试。

材料:约1米宽筒状地膜一块、约2米长竹篾一根、80厘米长细铁丝两根、小铁盒一个。

制作过程:(1)照图1把纸垫在地膜一端开口上,用加热后的烙铁(电烙铁也 可以)将地膜一端开口封死。

(2)照图2用竹篾将地膜撑开,成圆筒形状,同时把细铁丝做成“+”字形固定在竹篾上,放在开口向下一端。

(3)将小铁盒固定在细铁丝“+”字中央,小铁盒内可装酒精棉球(也可腊油灌满小盒,中间插入粉笔,粉笔头露出油面2毫米即可)。

实验方法:点燃酒精棉球(或点燃粉笔头),过一段时间地膜就会升空。铁丝小制作

引言: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初步掌握绘制简单示意图的基本技能。在设计与制作时,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勇于创新的想象能力。

作品(照片): 设计图: 我非常喜欢用铁丝做些小制作,这是我制作的小电风扇和小台灯,满有那么回事的是吗?我把它们放在家里的玻璃橱柜内,客人们直夸我心灵手巧,我乐滋滋的。我验了:自己设计带来的无穷乐趣。自动加水器

农村的小朋友往往喜欢养些小动物,如小鸡、小鸭、小猫等等,为了给它们喝水,得经常往盆里加水。有位小朋友,发明了自动加水器,再也不用天天往盆里加水了。

材料:铁皮桶、圆木塞、硬塑料管和搪瓷碗。工具:虎头剪、钻子。制作方法:

1.在铁皮桶顶开一个圆洞。

2.用一个圆木塞,塞住桶顶的圆洞(见图1)。3.在圆木塞中间钻一个圆孔,插一根硬塑料管。管子伸向桶内的一头离开水面,另一头伸向桶外的搪瓷碗,比碗边低一点儿(见图2)。

4.在桶的下面开个出水口,装上水龙头,再接上塑料管,管子的另一头伸向碗底。

好,自动加水器做成了。当水龙头一打开,水就流入碗内。碗里的水位越来越高,浸没那根长塑料管管口的时候,水就不再流出来了。

要是碗里的水被小动物喝掉了,水位低了,长塑料管的管口脱离了水面,空气又能从塑料管进入桶内,水又流出来了(见图3)。

这样,只要往大铁桶内加一次水,碗里的水始终是满满的,不用天天加水了。克隆技术

导学目标:

了解克隆技术的有关知识,有关克隆技术的作用及克隆人的反思。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信息交流、分析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能力。

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价值规范教育,看事物“一分为二”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突出体现:信息交流和研讨探究,良好价值规范的培养

教学准备:克隆羊“多利”图片、照片;关于克隆技术的有关资料;哺乳动物(兔子或小白鼠)一只;整理资料卡及图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疑中引题

出示一只小兔子。

提出问题: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谁生的?

只有兔妈妈行吗?没有兔爸爸行不行?

克隆技术就可以实现我们的愿望(板书课题:克隆技术)

二、收集整理,交流探究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在研讨之前非常想听一听你们对哪些问题最感兴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可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时概括板书:

克隆技术 多利 克隆技术的现实意义

克隆人------------思考

1、收集资料、查阅筛选。

大家在课前收集了很多有关资料,为了让大家知道的更多,了解得更全面,老师也给你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筛选你们手中的资料,解决我们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2、列表整理,细致归纳 对于问题卡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经过集体讨论后把它进行整理,再进行细致归纳。

3、分析综合,深入探究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就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的体细胞大量复制出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百年不变的自然规律,这是遗传科学的巨大飞跃,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那么克隆技术有哪些现实意义呢?你认为这项技术广泛用于农业、医药有哪些好处呢?这个问题你们小组内首先进行交流。

克隆技术犹如一颗原子弹,它使世界各国感到惶恐不安,克隆羊成功了,克隆人也不是不可能,一旦克隆人怎么办?你同样克隆人吗?(讨论)

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就象我们一面充分利用核电厂的电,一面受着原子弹的威胁一样,克隆技术能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如:保持优良品种,拯救珍惜动物,进行医药生物研究。同时克隆对生物多样性提出了挑战;对克隆人的现实问题无不令人担忧„„

4、发挥想象,大胆创造 有许多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未来的人类将更加广阔的利用克隆技术,你将是未来生物科学院的总设计师对于克隆技术你还有哪些新的设想呢?把你们大胆的设想通过画笔把它画在纸上好吗?

(绘制克隆技术画)

绘好后,展览也可向全体学生介绍

三、高度概括,总结全文

总结:全体同学们,我们做为未来的接班人,应更好的认识科学技术的现实意义 海水淡化

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叫海水淡化,亦称海水脱盐。海水淡化的方法,基本上分为两大类:

(1)从海水中取淡水,有蒸留法、反渗透法、水合物法、溶剂萃取法和冰冻法。(2)除去海水中的盐分,有电渗拆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

目前应用第一类方法为主。早在15世纪部分船舶就曾经以简易的蒸馏装置来解决船舶在长期航行中的淡水供应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淡水供应逐渐紧张,造成有些沿海城市严重缺水。

因此,提高海水淡化的技术便成为开发新水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检核表法

检核表法是指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创造发明的课题,列出有关的问题,然后一个一个来检查、核对、讨论,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发明的设想。这是一种能够大量开发创造发明设想的创造技法。

一般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进行检核。

⑴、现有的发明有无其他的用途,包括稍作改革可以扩大的用途?例如:日本一家企业在检核理发用的电吹风的用途后,发明了一种被褥烘干机。

⑵、现有的发明能否引入其他的创造性设想,或借用、代替?例如:泌尿科医生引入微爆破技术,消除肾结石、膀胱结石;建筑工人用可烧穿钢板的电弧焊机为水泥打洞。

⑶、现有的发明可否改变形状、制作方法、颜色、音响、味道等?例如:将轴承的滚柱改成球珠,发明了滚珠轴承;为了便于隐蔽,把黄军装改为迷彩服。

⑷、现有的发明能否扩大使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例如:在两块玻璃中间加入某些材料,可使之成为一种防震、防碎、防弹的新型玻璃;往牙膏中掺入某些药物,使之成为具有防治口腔、牙齿疾病的药物牙膏。

⑸、现有的发明可否缩小体积,减轻重量或分割化小等?例如:袖珍收音机、袖珍电视机、笔记本电脑、袖珍词典等的出现,为保管和使用带来了便利。

⑹、现有的发明有无代用品?例如:以塑代木、以铝代铜、以光纤代替电缆、用陶瓷发动机代替金属发动机等。

⑺、现有的发明能否更换一下型号、顺序等?例如:以前我国用的鞋号是沿用外国的,产品不适合中国人的脚形。后来,鞋厂重新创制鞋号,生产出来的鞋子就适合中国人的脚形了。

⑻、现有的发明是否可以颠倒过来用?例如:大炮原来是向上发射炮弹的,现在让它倒过来向地下发射炮弹式钢桩——直径50厘米、重191千克的钢桩一次可以射入地下很深。

⑼、现有的几种发明是否可以组合在一起?例如:橡皮头铅笔、橡皮头圆规、多用途铅笔盒等。

活动过程

1、思维训练

⑴、图13-1中正六边形长为1厘米,现用直径为1厘米的圆形纸片将其全部遮盖起来。问:至少要用几块这样的圆形纸片?

⑵、一个盘子里放一个水果,另一个盘子里放两个水果,如果要每个盘子里都是奇数个水果,又不能从放两个水果的盘子里拿走一个水果,应该怎么办?

⑶、如图13-2O1、O2|、O3、O4、O5是大小一样的五个圆。现O1圆要沿其他四个圆的外圈滚一圈,问:O1圆要滚动几周?

2、自行车通行证设计方案

中国是自行车大国,现在自行车失窃、无牌照行驶的情况很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如能做到自行车和汽车一样采用“通行证”行驶的办法,在骑车时把“通行证”装在自行车的显眼部位,不骑时随手取下收藏好。这样做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下面是几位青少年设计的自行车通行证。

方 案 一

有人将“自行车通行证” 设计成一个车钥匙坠的形式:它呈菱形,对角线长约50毫米一角打有一个孔,以便拴在车钥匙上。它的正面印有变形的“自 10 行车” 三字,作为标记(图13-3)。背面从上向下依次为车牌号、车主身份证号、车型和车身颜色等

项内容(图13-4)。

这样做的结果,一是可以随身携带;二是便于检查;三是可以涂上各种鲜艳的颜色,既便于分类管理,又起到装饰作用。

方 案 二

如图13-5所示,“A”是一个小钩,可以套在车闸把手上,也可以钩在钥匙环上。小钩用钢丝制成,紧紧碰在一块儿,板开后可以自行复位。“B” 是两块小磁石,可以放入小四处“C”,也可以吸在车把闸手上,起固定“通行证”的作用。“D”是小灯泡,便于夜间观察。“E”是信号发生器,当你锁车时,它会发出“请你拿下通行证”的声音(此装置无条件可以省去)。“F”为小装饰物,挂在腰间增加美观。车牌上的字(图中G)可做成反光比较强烈的白色,底色为绿色。

说明与延伸

1、检核表法是一种综合型的创造技法,被誉为创造技法之母。它是由创造学奠基人奥斯本最先提出来的。

检核表法主要是让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突破旧的框框,闯入新的领域。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第一学期科技活动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册的教学内容并不多,主要是了解一些玩具中的科学奥秘,让学生参加许多有趣的科技活动。通过做玩具、制标本、玩游戏、探奥秘等,让学生从中感受科学、体验科学。其实,就是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你留心观察,积极参与,相信你的学习和 生活会更加非富多彩。

1、纽扣玩具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制作纽扣的材料。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学难点 会制做纽扣玩具。教学重点

了解制作纽扣的方法。教学准备

纽扣、塑料吸管、小刀、硬纸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棉线绳与纽扣是好朋友,他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做一做纽扣玩具“咕咕叫”,一定会非常开心。

二、活动探究

1、简单介绍活动需要的材料。

2、讲解活动方法。

参考方案

(1)找一颗4眼或2眼大纽扣,对着的扣眼中穿过一根棉索线,将索线的线头接在一起。

(2)将棉索线穿在两只手上撑开,用力旋转纽扣,是手中棉索线不断向前缠绕,然后,两只手用力向外侧拉棉索线,一拉一松,纽扣就一正一反地旋转起来,发出像鸽子名叫的 “姑姑”声。具体玩法: 参考见课本。

三、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活动评价。

五、小结,谈收获。教学反思

2、空中飞盘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制作空中鼓的材料。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学难点 会制做空中飞盘。教学重点

了解制作空中飞盘的方法。教学准备。

彩笔、硬纸板、小刀、橡筋圈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五颜六色的 飞盘,在空中飞舞,好看极了,同学们在一起玩,一定非常开心。

二、活动探究

a)简单介绍活动需要的材料。b)讲解活动方法。

(1)在硬纸板板上画一个碗口大小的圆,用剪刀把它剪下,在圆的边上剪一个

小口。

(2)用细丝把橡筋固定在筷子的一端,作为弹射棒。(3)用彩笔涂色。玩法:参考见课本。

三、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活动评价。

五、小结,谈收获。

六、教学反思

3、弹射模型飞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制作的材料。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学难点

会制做弹射模型飞机。教学重点

了解制作弹射模型飞机的方法。教学准备弹射模型飞机

剪刀、橡筋圈、回形针、橡皮泥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这是一架用废纸盒制作的简易模型飞机,做得好,可以飞二、三节日前,动手做件神秘的礼物送给好朋友。好朋友一定非常高兴。

二、活动探究

1、简单介绍活动需要的材料。

2、讲解活动方法。

参考方案一:

(1)用废纸或卡纸勾画飞机图形,沿实线剪下,按虚线外折。

(2)在飞机头部插上回形针或粘上橡皮泥。(3)到室外试飞。参考方案(见课本)。

三、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活动评价。

五、小结,谈收获。教学反思

4、好玩的小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制作的材料。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学难点 会制做小船。教学重点

了解制作小船的方法。教学准备

带状植物叶、剪刀、小刀、卡纸、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都见过水中航行的船。今天我们自己动手制作一条好玩的简易小船,如果做好了,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高兴。

二、活动探究

简单介绍活动需要的材料。解活动方法。参考方案一:

(1)将将一张废旧的挂历纸,裁剪成一长方形。(在两端的适当处画上虚线,距

离可要一样。)

(2)用剪刀照图样剪裁。小心不要伤到自己。(3)用订书机(或大头针)钉住。(4)按自己的设计装饰小船。(5)将小船放入水中试一试。参考方案(2)、(3)见课本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四、活动评价。小结,谈收获。

教学反思

5、吹纸游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制作的材料。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学难点

会制做在纸上吹气。教学重点 了解制作的方法。教学准备 薄纸、厚书。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告诉你一个秘密,纸条很轻,吹一吹能飘起来。但有些结果可能同你的想法不一样呢。不信你试试看。

二、活动探究

1、简单介绍活动需要的材料。

2、讲解活动方法。

(1)把一张薄纸拿到面前,平放在嘴唇下方,在纸的上方不断吹起。(2)在桌上放两本厚书,书上放一张纸。从纸的下方吹气。纸会飞起来吗?(3)把两张纸竖着拿到面前,从两张纸中间吹起。会把纸吹开吗? 学生动手实践。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活动评价。

四、小结,谈收获。教学反思

6、管筒玩具枪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制作管筒玩具枪的材料。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学难点

会制做管筒玩具枪。教学重点

了解制作管筒玩具枪的方法。教学准备

圆珠笔芯、吸管、铜丝、橘子皮、瓜皮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自己制作管筒玩具枪,研究它是射向目标的,你会有新的收获,也一定非常开心。

二、活动探究

1、简单介绍活动需要的材料。

2、讲解活动方法。

参考方案

(1)将用过的圆珠笔芯,去掉笔头作枪管。

(2)将一段比笔芯管口稍细一点的铁丝做手柄。手柄的末端弯成圆形。

三、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活动评价。

五、小结,谈收获。教学反思

7、刺穿塑料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刺穿塑料袋的材料。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学难点 会制做 教学重点 了解制作玩法。教学准备

塑料袋、水、竹签、削尖的铅笔、水盆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用竹签、铅笔尖刺穿装有水的塑料袋,水会流出来吗?也许你会认为,塑料袋被刺穿了,水当然会流出来啦!我们还是试一试吧,也许实际情况跟你的猜想不一样呢?研究它其中的奥秘,你会有新的收获,也一定非常开心。

二、活动探究

1简单介绍活动需要的材料。

2、讲解活动方法。

活动一:竹签刺穿塑料袋 活动二:铅笔刺穿塑料袋 活动三:刺穿塑料袋比赛

三、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活动评价。

五、小结,谈收获。教学反思

8、包装袋上的日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包装袋上日期的作用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学难点 了解 教学重点

了解包装袋日期的种类?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教学准备

记录卡、包装袋、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许多食品的外包装上都标有日期,即生产日期和有效保质日期,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保质期。调查一下,你会有许多新的发现。也一定非常开心。

二、活动探究 简单介绍调查步骤。讲解活动方法。

1、收集不同的包装袋。

2、确定调查内容。

3、列出调查分工表。

4、分小组调查。

5、整理小组的调查记录,将你们的发现记下来。

三、学生动手实践。活动评价。小结,谈收获。教学反思

9、沙滩上的印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沙子的作用。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学难点 了解沙子的作用。教学重点

了解包装袋日期的种类?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教学准备

记录卡、包装袋、铅笔 教学过程

三、导入

许多食品的外包装上都标有日期,即生产日期和有效保质日期,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保质期。调查一下,你会有许多新的发现。也一定非常开心。

四、活动探究 简单介绍调查步骤。讲解活动方法。

1、收集不同的包装袋。

2、确定调查内容。

3、列出调查分工表。

4、分小组调查。

5、整理小组的调查记录,将你们的发现记下来。

三、学生动手实践。活动评价。小结,谈收获。教学反思

10、智力拼图

活动目的:通过教学智力拼图,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养成勤于动手、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学生用8根火柴梗拼图。活动难点:学生用八巧板拼图。

活动准备:火柴梗

八巧板

双面胶

纸板

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1、课件:出示几种创意拼图。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创作意识。

师:同学们,你们都玩儿过拼图游戏吧,今天我们的好朋友MICKEY先生给我们带来了几幅很特别的拼图,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电脑出示食物拼图、铅笔屑拼图、树叶拼图)

师:看完这些拼图你有什么感想呀?(生答)

师:你们想成为这样的拼图高手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过关闯将磨练本领,争取也能成为这样的拼图达人!

二、闯关活动

第一关:用8根火柴梗拼图

1、师:同学们,你们有信心闯关成功吗?(生答)

师:好,我们的MICKEY先生已经化身为一个魔法师了,看看他的魔法盒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电脑出示魔法盒,点击飞出一幅幅火柴拼图】

a、师:学生给拼图取名字。

同学们,这些有趣的图形是用什么拼成的呀?(生答)我们一起来看看火柴棒都拼成了哪些图形?学生说拼图名称。这是什么?(生答:国旗)真的是国旗吗?(生答:像国旗)为什么呢?

b、发现规律。

师:这些拼图都是由几根火柴棒拼成的呢?(8根)你们能用8根火柴棒拼出这样子的图形吗?

2、师:下面我们来闯第一关。

要求:用8根火柴梗拼出你喜欢的图形。时间2分钟,到时即停。(学生拼,教师巡视,将比较有意思的作品拍照)

3、展示拼图:

a.师:哪位同学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个人作品展示,全班交流)b.小组竞赛:

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拼一个图形,将大家的图形整理串联成一个故事,讲给我们听行吗?时间5分钟。

小组展示作品,评选最有创意作品全班展示。(拍照记录)第二关: 巧拼八巧板

4.师:同学们,大家已经成功闯过了第一关,现在我们来看看魔法师MICKEY的魔法盒又要给我们带来什么。课件出示: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七巧板”是古时候很有趣的一种“益智玩具”,直到今天都深受小朋友们欢迎,八巧板在七巧板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块,别小看这小小的几块图形,只要你肯开动脑筋,八巧板就会不停地“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八巧板拼出的可爱好玩儿的图形)

师:神奇吧!你们想试试吗?好,让我们来勇闯第二关,张开想象的翅膀,拼出最美的图形来!(生拼图、师巡视)我们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看看8分钟时间里哪个小组拼出的图形最多,哪个小组就获胜。(黑板上展示小组作品并评比)5.展示拼图:

上交作品,将优秀作品作为小组代表贴入巧指山。三.活动小结 谁是拼图高手?

1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一、教学目标:

1、能自己读懂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课文中某些词语的意思。

3、能从课文中感受到袁隆平搞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了解袁隆平的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三、教学难点:

能从袁隆平的具体事迹谈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父,本指父亲。这里指首先发明和创造某种东西的人。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这些人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杰出的、他们也是很受人民尊敬的。袁隆平在全世界首先成功地进行了杂交水稻的实验,所以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二、进行新课

1、初读课文

2、小组讨论

a、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b、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c、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3、回答问题,汇报讨论结果。

三、总结:

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坎坷的取得的成就,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难、执着追求,最终实现了自己“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愿望。

四、作业设计: 谈学后的体会

五、教学反思:

下载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技活动---七年级上册教案

    科技活动七年级上册教案 备课人:徐超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几个叶片的电风扇使用效果好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

    六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5篇范文

    1、飞机升空的秘密 【教学目标】1、了解飞机升空的秘密; 2、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一张......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下山科技活动教案 第一课飞机升空的秘密 【教学目标】1、了解飞机升空的秘密;2、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好品质。【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

    科技活动教案[模版]

    第一课:几个叶片的电风扇使用效果好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实验分析 教具:小电风扇、布条......

    科技活动教案

    9、机械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机械原理,及制作方法。 学习制作螺旋输送器和凸轮玩具。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螺旋输送器和凸轮玩具。 教学准备: 饮料瓶、筷子、卡纸、瓶盖、胶带、......

    科技活动教案

    科技活动教案 活动一:几个叶片的电风扇使用效果好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验分析 教具:小电风扇、布......

    科技活动教案

    科技活动教案年级: 任课教师:五年级组 第一单元 活动一:几个叶片的电风扇使用效果好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

    科技活动教案

    第一课向上流的水 教学目标 1. 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 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 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