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教案及点评新人教版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教案及点评让情思与文思一起飞扬——《我家的一件
珍品》
一、活动目的
1、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2、激发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意识。
3、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做到有条理,有中心地说话。
4、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作文,具体生动,融入真情实感。
二、活动准备
1、安排两名学生记者对部分家长进行采访,并做好记录。
2、自带家中一件珍品,并向家人仔细询问它的来龙去脉。
三、活动教具
1、多媒体
2、录音机
四、活动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体现探究创新。
五、活动时间: 一课时
六、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家,犹如一潭清水平淡而温馨。在高兴时,它与你共享,家是一方乐园;在伤心时,它给予安慰,家是一个倾听者;在受挫时,它给予鼓励,家是一个避风港。由此可见,无论在何种境遇,家中充满关爱和幸福,令人魂牵梦萦,它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也收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或许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一件物品。轻拂它的积尘,都会诉说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今天,我们就围绕“我家的一件珍品”敞开心扉,畅谈心声好吗?
【点评】教师饱含深情的开场白,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家的温馨氛围,激起学生情感共鸣,犹如打开感情的闸门,让学生尽情渲泄,一吐为快。激发了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收到了“课始,兴即来”的效果。
(二)看采访记录
1、两名记者上台通过多媒体展示采访记录(采访记录部分摘要)
家长甲:我家的一件珍品就是这台录音机,虽然现在已不能使用了,但我仍然珍藏着,因为它渗透着至真至纯的爱情。家长乙:我家的这件珍品是一块旧式怀表,因为这块怀表是爷爷在抗战中朋友送的礼物,虽然它已失去了往日光采,但它凝聚着生死与共友情。
2、展开讨论,谈感受
【点评】课内走向课外,通过学生的采访活动,以及对信息的搜集、整理,体现出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外延,这正是综合性学习的显著特点。
(三)说珍品背后的故事
1、师述表达要求: ①、说真话、诉真情 ②、有条理、有重点
2、学生展示家中的一件珍品,然后围绕这件珍品,讲述珍品背后的故事。
3、集中展览珍品,展露风采
【点评】教师善于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展演的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学生个性代的口头表达,凸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让整个课堂融汇在亲情的海洋。
(四)评出优胜者 设计奖项;
1、奖励对象:①、积极参与者 ②、故事感人者 ③、口头表达能力较强者
2、师生共评
3、颁奖(播放轻音乐)
【点评】运用激动机制,让学生体验活动的甘苦,分享成功的喜悦,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力。
(五)听优美歌曲
播放《回家的感觉真好》,营造轻松愉快氛围,让学生再次沉浸在家的爱河中,感受家的温馨。【点评】活动结束再次沉浸在温馨氛围之中,学生的情感、活动的主题得到升华,余音缭绕,收到“课结束,兴不缀”的效果。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虽然活动结束了,但值得我们大家回味的却很多,我也为你们的感动而感动,大家由一件珍品讲出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真情,道出了一个个富有哲理的认识,谈出了一个个富有向往的追求,真可平实生活充满爱。我真心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为你所爱的家,减轻一份担忧,增添一份喜悦。
【总评】: 陈老师的这次活动设计,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棋式,实现了新的观念和设计者的创新思想,可资借签,其突出之处,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活动的开放性,综合性学习不囿于语文学科特定的知识体系和语文能力的某个方面,而是着眼于语文学科的整体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它的内容更多地来源于社会,来源于自然,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各种类型的生活之中,因而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更多表现出语文与生活联系与社会联系。陈老师设计的“记者采访”,各个学生的课前准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与社会亲密接触,拓展了教学空间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外延。
二、参与的自主性
自主性表现为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均是学生自己解决或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解决,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能充分地“参政议政”,充分地“当家作主”即是综合性学习的决策者,又是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者。陈老师在整个活动的设计中,彻底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课前准备过程中对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到课堂上的个性表述,能力得到了锻炼,情感得到了熏陶,充分体现了自己学习的原则。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教案1新人教版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教案1
○活动目标
①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②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③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有条理、有中心地说话。
④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作文,具体生动,融人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访谈、写作和评价
○活动设想
学生写作的困难往往是缺少素材或不会积累素材,因此作文时有些同学要么搜肠刮肚、东拼西凑,要么仿写范文、编织故事,使文章显得干巴巴的,缺乏真情实感。本次活动指导将以此为突破口,交给学生搜集素材的方法,提倡说真话、诉真情。另据课程标准的写作评价建议,打算让学生对作文进行自评、互评,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推选代表讲评自选范文。教师仅在各阶段进行指导和最终进行评价。
○课时分配
四课时(0.5课时活动指导,2课时写作,0.5时交流,l课时评价。)○课前准备
思考回顾
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风筝》、《散步》、《诗两首》和《〈世说新语〉两则》等,理解亲情是人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浓浓的亲情不只在作者笔下,更萦绕在每一位同学身边。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家庭实际状况在“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妈妈的唠叨”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再作具体的访谈指导。
访谈指导
①选择“老照片的故事”和“我家的一件珍品”的同学,应在作文前与父母聊一聊相应的话题。可以和父母一起翻翻旧相册,听他们讲讲照片后面的故事;可以找一找家中的某一件你感兴趣的物品,问问父母它的来历。
②选择“妈妈的唠叨”的同学,应静下心来听听妈妈唠叨的内容,和爸爸谈一谈关于“妈妈的唠叨”的话题。
谈话指导①无论选择哪一项活动,在与父母交谈时都应该注意拟好谈话提纲。内容包括:向父母介绍本次语文活动的内容和访谈的目的;你需要得到父母哪些方面的帮助;了解家庭故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询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故事涉及到哪些人,等等)。
②尊重长辈,文明礼貌,避免争吵。
③与父母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
④做好访谈记录。
作文要求
①文从字顺,内容充实,文面工整。
②叙事具体,能体现亲情可贵,有真情实感。
③字数:500左右。
④作文时间:90分钟。
○活动过程
评改指导和要求
让学生对作文的基本原则、要求和写作技巧有切身的体会,并自己发现作文的优点和问题,往往更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所以,本次作文评价将在老师的指导下交给学生自行完成。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制定评分细则和对学生白评、互评的具体要求。
①根据作文要求确定评分细则(满分100分):
a.文从字顺,满分25分。(错别字3个扣1分,病句1句扣1分。)b.叙事具体,能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满分30分。
c.能体现出“我爱我家”或“我爱家人”的主题,有真情实感,满分30分。
d.内容充实,文面工整,满分15分。(内容充实,文面工整,满分15分。以480字计,每少50字扣1分;文面酌情,最多扣3分。)
指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① 自评:
a.朗读作文,发现和修改错别字、病句。
b.细心阅读,根据评分细则对自己的作文逐项评价。
C.写50字总评。
②互评:
a.四人一小组共同评改,每组四篇,要有旁批,有50字总评,有四人签名。
b.各大组挑选出范文两篇,并推选两人下次课讲评。
范文选择不一定要最好的,可以选择大众化的,更有针对性;或者选择质量较差的,善意的指出2 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从中受益。
学生讲评
学生经过自评、互评后,对自己和同学们的作文会有比较客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写作方面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启发和体会。把作文讲评交给学生去做,一方面可以强化这种认识和体会,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学生讲评成功与否,关键看教师有没有指导,指导是否到位。教师的讲评指导可以放在课外进行。
学生以大组为单位选出讲评范文和主讲人之后,要求打印出范文,并结合本次作文训练要点试讲。初次试讲,学生往往只能泛泛而谈,如“我觉得这篇作文文从字顺,内容具体,但有少量错别字”等,教师此时可以指导学生结合作文中的语句、段落进行评价,如“我觉得这编作文文从字顺,如‘……’一句就写得很美。”
课堂上,各大组主讲人总评之后,教师应组织和动员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补充讲评。
教师进行过程评价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各班不同的情况,着重对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和作文评改、讲评过程进行评价,肯定作文前的有效准备,表扬认真评改的同学(尤其要表扬他们对自己、对同学负责的处事态度)。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羚羊木雕》教案
南昌市湾里第二中学
齐述兰
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表演,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2)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人生有益启示。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我们和父母不是同时代的人,肯定在思想观念等方面有跟他们不一致的地方。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跟父母因某事而意见分歧?你是怎样处理这些矛盾的?请你说说你的经历。(请两三个学生谈经历)由此导入本课。
(二)检查学生预习、感知课文内容:
1.掌握生字词语
攥捕dài 逮着玩dǎi .zuàn 树杈.chà 怦怦..pēng 逮..2.搞清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A、父母对“我”怎样? B、“我”和万芳的友情怎样?通过哪些事情表现出来的? B、这些人物之间产生了什么矛盾? C、这些矛盾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D、父母逼我要羚羊木雕,奶奶是怎样对待这件事的?父母听奶奶的话没有?说明了什么? E、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怎样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3.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板书:
父母:重财轻义
万芳:重友情
“我”:重义气
(三)合作学习:课本剧表演。
分成四个大组,按角色进行表演,注意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四)以“亲情与友情”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1、通过辩论会的形式,目的在于: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怎样与父母沟通,怎样对待友情,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2)学习辩论的技巧,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和口语交际能力。活动过程:
2、导入:“我”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父母逼“我”要回木雕,这样作对与不对?怎样才能避免与父母发生矛盾?怎样正确对待友情?请大家围绕“亲情与友情”进行辩论。板书辩论会主题:亲情与友情
3、方法:男生代表父母一方;女生代表“我”、万芳一方
4、老师主持,宣布要求后,先提出问题:“既然羚羊木雕已送人,父母逼我要回,对或是不对”?以此谈论各自的看法,老师在学生辩论中不是进行引导、点拨。
5、小结:子女要多与父母沟通,交流。
(五)片段作文训练:续写“我”从万芳家回来时路上的心情。
第四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2.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最终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4.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做人。
课时安排 6课时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学习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前准备
相关的教学挂图、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关于汉字的资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认真阅读材料1-4,并从中受到启发,搜集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2、打开书第76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3、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遨游汉字王国”)
二、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1、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第78-83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4”,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2、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b.除了上述四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 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a.关于字谜: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
b.关于《有趣的谐音》:
师: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答:歇后语和笑话。)师:能说出哪些字是字谐音吗? c.关于《仓颉造字》:学生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d.关于《“册”“典”“删”的来历》: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
三、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
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汉字的有趣。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教学过程:
一、合作讨论,制定活动计划
1、引语: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主要是开展活动来进行综合性学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好综合性学习呢?
2、提示: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第77页。
3、学生自由读第77页上面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4、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了解到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a.自由组成小组;b.讨论活动内容;C.制订活动计划;d.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e.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a.指名读“活动建议”。b.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动,注意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二、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汇报,交流活动开展情况。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汇报大家开展活动的情况。
二、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1、字谜大擂台。
a.教师引言:首先,我们从汉字的猜字谜开始。同学们,大家在课外一定收集了不少汉字字谜,还有的同学自己编写了一些字谜。现在,我们要举行字谜大擂台活动,大家准备好了吗? b.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全班分成四个活动大组。将每个小组成员进行编号,每个组人数尽可能相等。(2)在班级中选出一位活动主持人,五位裁判员,一位记分员。c.交流体会,感受乐趣。
2、谐音俱乐部。
a.教师谈话:刚才我们进行了紧张激烈的字谜大擂台,大家不仅通过猜字谜积累了汉字的知识,而且从中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进人我们的谐音俱乐部,再次享受汉字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b.互动游戏。
(1)歇后语:一学生说自己搜集的歇后语前半句,指名其他人说其中的谐音字。(2)古诗:一学生读自己搜集的古诗,指名其他人说后半句。
(3)对联:一学生说自己搜集的对联上联,指名其他人说对联下联,并说出其中的谐音字。
(4)笑话:一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笑话。其他人说为什么好笑。
三、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实践
同学们,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无穷乐趣。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学习的主人。课下,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现象整理归类,还可以在教室里出一期黑板报。
四、总结全课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汉字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多地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二、整体阅读,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
1、教师谈话:首先,让我们阅读“阅读材料l一7”,具体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2、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7”,想一想这7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b.除了上述7个有关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a.关于《汉字的演变》: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另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b.关于《甲骨文的发现》: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讨论。c.关于《一点值万金》:先由学生自读,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d.关于《街头错别字》: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示的街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然后对自己的作业本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e.关于《赞汉字》:学生自由读一读。
f.关于《书法作品赏析》:学生仔细观察两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
g.关于《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认真读一读,在遇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三、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1、教师总结: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大家在学习中有了很多收获。
2、布置任务: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制定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教学过程:
一、合作讨论,制定活动计划
1、引语:同学们,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a.自由组成小组.b.讨论活动内容;c.制订活动计划;d.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e.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看一看第84页。
4、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第84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a.指名读“活动建议”。b.汇报活动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做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二、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六课时
学习目标:
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汉字,更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明确任务
1、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搜集了不少关于汉字历史和文化的资料,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首先,请大家讨论一下,你打算怎样汇报?
2、学生讨论,师生共同评点。
二、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1、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a.下面请大家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拿出来和其他同学一同分享。
b.分组交流,共享资料。学生在小组内由组长组织进行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介绍,介绍完后,大家可以互相传看。
C.全班汇报展示。由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
2、小小故事会——“一字之差”的教训
a.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字值万金”的教训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通过前一段时间的活动,相信大家一定搜集到不少这样的事例吧。
b.组内互说,推选代表。C.说说听完故事的体会和感受。
3、小主人在行动——我为规范用字出点力
a.我们安排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活动。大家是如何开展这一活动的呢?请每个组的组长汇报一下活动开展的情况。
b.组长汇报活动开展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和评价。C.教师小结,并提出展示社会调查成果的要求。
4、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a.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将举办一次书法作品展览。看,我们的教室被大家布置成了书法艺术的殿堂。大家可以自由参观。
b.教师提出参观要求。
C.学生进行参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三、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活动目标
① 培养科学兴趣和探索奥秘的能力。
② 了解月亮文化,提高语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活动重点 进一步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① 学生自行收集关于月的亮诗、词、文,传说、寓言、歌曲、图片等。
② 每人将所收集资料装在资料袋里,带到班里交换、欣赏,互通有无,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再次丰富和整理。
活动过程
男女擂台,男女生各一名主持。
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先装饰黑板,在黑板正中写上“明月千里寄相思——探索月球奥秘”几个字,黑板的右上方画一个散着清辉的满月,黑色的天幕上有几颗星星散布在各处,有几艘飞船正向月球飞去,同时放出《水调歌头,中秋》这首歌,上课了,主持人宣布主题,活动开始。
第一课时 科学探索
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
哪个国家的哪个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美国、阿姆斯特朗)
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月球被俘获说、地月同源说、地球分裂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土壤、岩石、硬金属、放射性物质、磁场等)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38万多公里)月海是海吗?(不是,是平原)最大的月海叫什么?(风暴洋)
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月球大)月球的半径是多少?(1738公里)
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陨石坑)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那么轻?(因为月球引力小)
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是由于日、地、月三者的运行造成的自然现象)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什么建筑?(万里长城)月球是行星吗?(不是,它是地球的卫星)
你能说出哪些天文仪器?(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天文台为什么建在山上?(地势高、视线好、便于观察)天文台为什么是圆的?(观察面广,便于确定位置)唐朝是谁主持测定了午线长度?(僧一行)
祖冲之在自己编定的历法中把一年定为多少天?(365天)第二课时 艺术荟萃
第一轮
一分钟内谁能说出月亮的几个别号?(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1 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第二轮
在5分钟内看谁说出的带月的词语多,说多少算多少,每个一分,男生先说。
(月黑风高、月色朦胧、月光皎洁、年年月月、风花雪月、一弯新月、皓月当空、月如银盘、明月如镜、望月思乡、月下独酌、月下老人、新月如钩、月中带影、嫦娥奔月、日月如梭、月薪、月晕等)第三轮
在5分钟内看谁背出的关于月的诗句多。背出一句给一分,组内谁都可以背,但不能两人一起背。女生先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第四轮
讲关于月亮的故事。男女各讲一个,看谁讲得清楚。每个故事3分,共6分。
第五轮
唱歌比赛,看谁唱得好,如唱出五月的歌就扣分,唱对了就给分,一首歌给2分。如果分数相同,由主持人临时出题考对方,以分出胜负。评出“月球艺术家”。
教学相关资料
1、和月相关的诗句
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陶渊明(晋)《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王维《山居秋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李白《静夜思》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间。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从军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李煜(南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江城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余光中《月之故乡》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谜语
“明天日全食”打一字 月
苏轼诗句“月有阴晴圆缺”打一经济学名词 自负盈亏
“月与星相依,日与月共存”打一字 腥
“中秋菊盛开”打一成语 花好月圆
“二月平”打一字 朋
3、月亮传说与中秋节
月亮传说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中秋之所以称为中秋节,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中秋节和农历新年一样,是一个家人大团圆的日子。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也最皎美。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赏月一面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图景。
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 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 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 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 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 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 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 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 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 3 传开来。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 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4、月饼起源
月饼起源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追寻人类起源
○课前准备
① 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及活动内容给小组命名。② 围绕活动内容广泛搜集资料,上网查询资料,整理资料。③ 每组准备一个档案袋。○教学设计
导入
可从放映《星球大战》影片片段导人活动,唤起学生对未来世界的遐想,对人类起源的思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科学探索热情。
故事大王比赛
① 每组每人搜集一种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在小组内互讲故事。② 每组选出一名讲故事的代表,参加班级故事大王比赛。③ 比赛将评出一、二、三等奖。
④ 小组将部分参赛的神话故事进行搜集整理、汇编成册。
自由辩论会
① 搜集查找关于“人类起源新说”的资料。
② 从中选定一种说法,并围绕这一说法继续查找相关资料。③ 让小组成员熟悉资料内容,为参加班级自由辩论会做好准备。④ 辩论形势灵活,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展开辩论。每一小组可在比赛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资料证明自己观点的成立,同时还可以反驳其他的小组的观点。
a. 以小组合作情况、发言情况及准备资料的多寡评出一、二、三等奖。b. 比赛后与其他小组交流资料,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并汇编成册。
给未来人画像
① 每组设计一幅未来人像,可以用电脑制作,也可以手工制作。② 每幅画要做简要说明,说明主要包括:(1)外形设计理念;(2)服饰搭配理念;(3)人体结构的变化:如皮肤、肌肉、骨骼会有哪些改变„„ ③ 画像要求100cm×80cm,将画像悬挂在教室墙壁上,每组派代表到画像前阐述本组的创作理念。④ 根据画像制作的精美程度,设计是否有创意、说明内容是否充分,评出一、二、三等奖。⑤ 每人以“未来世界”为题,写一篇想像作文。
成果展览
① 每组派出一名代表作评委会成员,组成评委组。
② 每小组将本次活动编辑的册子、资料、获奖奖状整理好,布置一个有特色的展区。③ 每小组派2名代表站在自己的展区前,回答评委组提出的问题,并为本组展区设计·作简要的解说。④ 由评委组给各个展区做出评定,评出一、二、三等奖。
活动评价 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根据小组在各个活动中的获奖情况,评出最佳合作奖、最佳口语交际能力奖、最佳表现奖、最佳创意奖等一系列奖项。
活动小结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了解了关于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感受了古人丰富的想像力及神话传说的魅力,培养了 学生自主组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科学探索精神,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较好的确培养和提高。
华南师大嘉玛学校七年级语文(下)综合性学习与名著导读复习题 综合性学习试题
一、在“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少年也识愁滋味,烦恼是无法避免的。
1、当你遇到烦恼时如何去解决呢?
2、当你的朋友遇到烦恼,你会如何去开导他呢?
二、在“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全面了解了有关黄河的知识。
1、你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诗句?请写出至少两句。
2、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要求简明、有创意.)
3、在我们常用的俗语中,有许多和黄河有关,请任意写出两条并写出它的意义。
三、综合性学习: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我也追星”的综合性学习,请说出你最喜欢(崇拜)的名人是谁,并说说他(她)的事迹及崇拜的原因。
1、我最喜欢(崇拜)的名人是:
2、你崇拜他(她)的原因是:
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名人?
四、“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考查。
1、戏曲的角色分为
四大行当。在《唱脸谱》中有“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这么一句,那么“关公”属于 这一行当。
2、我国戏曲讲究用
四种艺术手段和 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3、京剧四大旦角流派分别是。
4、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一步步走向衰落,你认为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
五、在“漫话探险”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知道,从古到今,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勇敢的探险家,他们打开了自然界一扇扇紧闭的门窗,让我们知道了世界上的许多秘密。
1、请你写出中外著名的探险家各两人。
中国: 外国:
2、你喜欢探险吗?说说你的理由。
六、在“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中,老师布置每人出一期以“马”为主题的手抄报。
1、请你仿照栏目
一、栏目二的标题为这份手抄报再设计两个栏目标题。
栏目一:点击马的成语 栏目二:吟诵马的诗作
栏目三:
栏目四:
2、请你写出至少两句与马有关的俗语。
3、请你至少用上两个带马“马”字的成语,给自己写一句激励性的话。;
;
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的交通工具已经取代了马,马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了,你认为,这个为人类服务了数千年的动物,它的未来命运会是怎样的?
名著导读试题
一、名著《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步曲中的第一部。
1、其它两部分分别为 和。
2、《童年》从 写起,到 结束,生动的再现了。
3、在如此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阿廖沙变成了一个什么样得人?
4、你从阿廖沙的变化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这一故事引起轰动,也引起作家们的关注。其中一位叫 的作家据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鲁宾孙,把被救的土人取名为“ ”,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三、在《鲁滨孙漂流记》中,除了精彩离奇的故事外,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鲁宾孙的性格。
1、他有哪些性格特征?
2、在他的性格中,哪一点最让你喜欢或敬佩?为什么? 四、一部真实记录昆虫生活,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它是名著。该作品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
1、有人说,昆虫也是生灵,他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你的看法呢?
2、该书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五、对下列文学名著的点评正确的一项()
A、《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状况。
B、《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C、《昆虫记》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布封所著,这部书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D、《格列佛游记》是美国的斯威夫特所著,文中的主人公格列佛与鲁滨逊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
参考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一、要求回答内容积极、健康、有条理,合乎逻辑。
二、1、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③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① 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② 黄河清,天下平。
③ 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④ 长江黄河两大江,犹如人类父母亲。
⑤ 黄河不能停止奔腾,中华的血脉容不得玷污!
3、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的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
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也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三、1、2小题回答内容要求积极、健康。
3、我们对名人,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求全责备。
四、1、生、旦、净、丑; 净
2、“唱、念、做、打”; “手、眼、身、法、步”
3、梅派、程派、荀派、尚派
4、要求条理清楚,能够自圆其说。
五、1、张骞、郑和、徐霞客; 哥伦布、麦哲伦、斯文赫定
2、要求条理清楚,能够自圆其说。
六、1、颂赞马的美文; 探索马的起源
2、人在衣裳马在鞍;风马牛不相及;驴唇不对马嘴
3、马到成功、龙马精神。写激励自己的话省略。
4、要求条理清楚,能够自圆其说。名著导读
一、1、《在人间》; 《我的大学》
2、“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坚强、勇敢、善良的人
4、要求条理清楚,能够自圆其说。
二、1、笛福;《 鲁滨孙漂流记 》; 星期五
三、1、勇于冒险、百折不挠、务实肯干、乐观豁达
2、要求条理清楚,能够自圆其说。
四、《昆虫记》
1、要求条理清楚,能够自圆其说。
2、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诙谐幽默,充满盎然的情趣
五、B
漫游语文世界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初步尝试在语文学习中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从而开发利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2.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了解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3.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注意街头语文和广告语言的表现形式,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4.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5.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二、教师准备
1.制定此次活动的时间安排表。
2.搜集一份比较详细的有关参考读物书目,如:
《语言与社会生活》,陈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新语词》,陈原著,语文出版社,2000。《汉语新词语与社会生活》,陈建民著,语文出版社,2000。《汉语新词词典》,李行健主编,语文出版社,1989。
《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于根元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后来又编辑出版了《1991汉语新语词》、《1992汉语新语词》、《1993汉语新语词》、《1994汉语新语词》„„)。
《汉字与计算机》,顾小凤著,语文出版社,2000。《语言文字差错释例》,宁金华,新华出版社,1999。
《文章病例评改全集》,林连通、陈炳昭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咬文嚼字合订本》(每年一本),上海文化出版社。
《语文建设》,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报刊社出版。其他如《网络语言词典》,广告用语大观等。
3.搜集有关语言文字运用故事、趣闻,包括运用精彩的和使用不规范的。4.有条件的,可搜集各级电台、电视台播出过的有关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节目录音、录像带等。
三、活动指导
1.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无论是读书看报与人聊天,还是听相声 看电视逛商场,常规的或新奇的,别扭的或富有艺术性的,只要留心观察,随时注意语言现象,总会碰到与学习和运用语文有关的问题。按照教科书提供的材料,也 可以不受此限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组,推选出各小组召集人。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语文调查活动。也可以单独一人进行调查。2.活动前,首先要确定本组或本人的活动内容,根据活动内容制订本小组或本人的活动计划。如果是小组活动,小组之间的成员要注意分工合作。3.把搜集到的有关资料编成小册子,最能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动手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首先是内容的筛选,把学生搜集调查得来的有关资料加以梳理。其次是编排,即把同一类型的资料按照一 定的顺序编排在一起。再次是装帧设计。小册子可以是手写的;有条件的,也可以用电脑打印出来。编好以后,可以请有特长的学生题字、插图、设计封面等。最后 是全班交流,让全体学生分享这次活动的快乐。
四、活动建议
1.开展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 于创新的重要途径,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所以,在明确每个学生的活动项目和活动内容后,要放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语文调查活动中积累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有人说,语文是海洋,是森林,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生活 在语文的海洋和森林中。正因为如此,学生可能会习焉不察,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寻找语文,怎样开展调查搜集活动。教师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进行动员,也可以举一 些生动活泼的典型用例,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参与此次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动手,勤于搜集。
3.搜集和调查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对搜集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筛选、梳理工作,就要分小组进行了。把同属一个类型的资料编在一起,才有可能编成“集锦”、“举隅”、“荟萃”之类的小册子。4.全班或分组展开讨论,一是为了对每个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的情况和成果进行总结交流,同时也是一次练习口语表达和口语交际的机会。教科书提供了三个讨论题,可以由学生任选一题,也可以不受这些题目的限制,就学生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开展讨论。
5.教科书提供了四个作文题目,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而且没有文体方面的要求。教师也可以另外补充作文题目,学生也可自拟题目,写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五、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活动评价应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评价指标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所搜集调查得来的学习、运用语文的材料是否具有新颖性、典型性。2.总结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口语交际能力、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讨论是否反映了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3.作文是否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语言表达是否文从字顺。
4.在语文实践活动小册子的编辑与交流活动中是否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有关资料
(一)优秀广告词赏析(朱华贤)禁止抽烟,连皇冠牌也不例外
──推销皇冠牌香烟广告词
[赏析]香烟有毒,抽烟对人体有害,因而抽烟不宜提倡,应该 禁止,但香烟也是一种产品,必须推销。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皇冠牌香烟的广告词可谓巧妙之极。广告词只有12个字,内容却很丰富,它既宣传了禁止抽烟这一 主题思想,又达到了推销和赞颂皇冠香烟的效果。一方面是宣传的积极,包括皇冠牌在内所有香烟都在禁止之列,而且态度坚决;另一方面是推销的积极,皇冠香烟 虽然也在禁止之列,但毕竟与众不同,如果要抽的话,还是皇冠,给人以很大的诱惑力。这两方面和谐地统一于一个简短的语句中。
广告利用人们心理的反差,采用反效果式的手法,运用通俗简明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
──推销奶粉广告词
[赏析]许多广告往往喜欢用纯正、正宗来表明自己产品的质 量。这则奶粉广告要突出的也是一个“纯”字,但它别出心裁地避开了这个熟而又熟的“纯”字,而是从反面入手,从具体的制作过程入手,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示。前一句“没有加进什么”表现了产品之纯,后一句用“不过”急转,进一步表明光是纯还不够,还必须没有水分,突出了“粉”的特性。
语言简洁,12个字中有转折、有波澜。文字浅显,但具体形象。初看语不惊人,细想则回味无穷。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推销丰田汽车广告词
[赏析]这则广告成功地改用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的古诗,文字简明,但内涵丰富:一是表明了质量之高,广告词没有直接宣传产品的质量,而是用销量之大来表明;销量之大也不是用数量直接表明,而是用 路来间接表明;二是表明了车的适应性强,“有路必有丰田车”,隐含着不管什么路,丰田车都可以纵横驰骋,往来自如;三是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两个“必有 ”,语气坚定,给人可以信赖的感觉。
广告采用顶真的修辞手法,虽14字中有9个字相同,但读来顺口,听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播。
千万不要卖掉你的黄金除非找到合适的买主
──首饰店收购黄金的广告词
[赏析]自己要收购黄金,当然希望别人都卖掉。可这则广告劈 头就是“千万不要卖掉你的黄金”,站在对方的立场,替对方着想,这岂不是砸自己的饭碗。然而当你以急切的心情看到下一句“除非找到合适的买主”时,就会感 到它的高明,高明就在于它也在考虑自己的利益。它的真正含义是:黄金也是可以卖掉的,只要有合适的买主;至于谁是合适的买主,不言而喻,非我莫属。先是重重地一敲,给你一个刺激,造成一个悬念,再是轻轻地一笑,悄悄地一番耳语,给你解惑,让你相信。手法之高超,简直叹为观止。
(选自《应用写作》1991年第5期)(二)广告的战术运用(姚亚平)不许偷看!
──吸引公众注意的技巧
国外有一饮食店,门前摆了一个大酒桶,引人注目地写道:“不 许偷看!”但无遮无拦,路过的行人都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停下脚步往桶里看个究竟。谁知里面又有一张纸条,上写:“我店有与众不同、清醇芳香的生啤酒,一 杯五元。请享用。”一句“不许偷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当今做广告的人,一般都感觉到最关键、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 接触到他们试图要施加影响的人。心理学家们曾把教师传播信息与广告商传播信息作过比较。认为教师虽然不一定能使学生接受他的观点,但能保证学生都能听到他 的观点,因为学生必须上课;而一个做广告的人要花费大量的金钱,绞尽脑汁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他必须选择某种传播媒介,例如电视,他要找到一个大家都爱看 的节目,并且保证在做广告时人们不离开座位,不调换频道。即使这一切都成功地达到了,他还是只接触到期望中很小比例的观众──他如果选择了电视上最流行的 节目,也只占有看电视人口的30%。普通报纸的社论也只有25%的读者读到它,何况这一切在一般情况下做不到。广告与听(观)众的接触是一种低水平的接 触。
这种低水平接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听(观)众有种逃避广告的 心理。不但在听(看)到广告后会自然产生一种抗拒心理来抵制广告,就是在听(看)到广告的那一刹那,他们也采取一种回避态度,充耳不闻或转移开视线。这种 现象在心理学上得到了解释,人们对外界事物并不是事事注意的。外界事物的信息到达人的信息接受器官那里时,并不能畅通无阻地被接收,人总是有选择地接收他 想要接收的那部分信息,对于他不想接收的那些信息,则采取一种排斥态度,广告,常常就属于人们所排斥的信息中的一种。所以,广告宣传战要想获得胜利,首先 第一个战役就是要吸引听(观)众的注意,让他们听(看)到广告,并注意广告的内容,只要做到了这一步,才有下面第二步、第三步成功的可能。
要使广告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新颖
人们天生有种好奇心,他们对那些新颖奇特、与众不同的事物,不但会驻足观看,还会到处打听,做广告可以针对这种心理,采取新颖的开头、新颖的手法或新颖的活动。这样的广告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1986年9月,珠 海市的街头出现一队身着小丑服装的马戏团游行队,小丑们戴着各式面具,从街头招摇而过。街上行人见了,无不驻足观望。从他们的横幅和肩绶上,才知道日本木 下马戏团将在一星期后来珠海珍珠乐团举行来华第一次演出。这是他们做的预期广告。当初,演出决定做出后,人们都在忧虑,珠海市人口不过12万,能有多少观 众来看演出。主办单位认为,演出时间在我国国庆期间,珍珠乐园设备一流,珠海又紧邻港澳,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不少,只要在宣传攻势上取得主动,观众是没问题 的。于是他们改变了那种张贴海报的方法,而采用小丑表演队的形式,极大地吸引了群众的注意力,群众回去后又口耳相传,做了义务广告,结果只有12万人口的 珠海市,却售出了47万张票。
2.亲切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置身于广告的世界中,时时受到广告的袭 击,久而久之,广告对人们的吸引力逐渐减弱,人们对广告的心理承受力也逐渐降低。因此,现代广告的制作必须设法激发人们对广告已经麻木了的感觉,吸引他们 的注意力。因为人们总是会对与自身有关的事情感兴趣,因此,广告可以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您想去口臭吗?请用西湖牙膏!”(牙膏广告)“您工作累了吧?请喝杯茶,醒醒脑,提提神吧!”(茶叶广告)“您愿俯瞰穿洋过海的壮观吗?请乘坐上海至东京的波音707客机!”(上海民航局广告)上述广告均以一个针对某些人需要的设问开头,这种广告对于那些刚好有这种需要的人确实是一种“正合吾心”的语言,直逼他们眼前,使他们喜出望外,“是呀,我正想这样呢!有什么办法吗?”于是乎,就将广告的下文听(看)下去了。
3.无预告
广告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一种说服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无 预告的说服比有预告的说服更能说服人。心理学家齐纳森·弗里德曼和戴维·西尔斯曾做过一个实验,证实了这一结论。他们将一群十几岁的少年分成A、B两组,他们告诉A组少年,将要听取一个“为什么不允许青少年开车”的讲话,几分钟后,讲话才开始;对于B组少年则没有预告就给他们呈现了同样的内容。结果表 明,B组比A组更易被宣传完全说服。广告行为也一样。有些电台常常在播放广告之前来一句:“现在是广告节目时间„„”人们往往听到这一句,就会关上收音 机,因为他们已经得知广播马上要劝说他们了。其实电台与电视台将广告播放时间固定下来,并不是一种好的办法,特别是最近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的前后安排两 段广告固定节目,并在前面打出“广而告之”、“榜上有名”这样的预告性字幕,降低了广告本来可达到的更好的效果。现在有许多电视广告做得比较好,广告已开 始了,人们还不知道是广告,还以为是电视剧的开头什么的,连忙聚精会神地看下去,虽然看了一会儿知道是广告,但已被广告的内容所吸引了。而不像预告的广告 一样,一听到预告,就拒绝接收,以至于真正吸引人的广告也漏掉了。
请大家告诉大家……
──保持公众记忆的技巧
成功的广告,不但要使公众一下子就注意到它,而且要使公众能 长时间地记住它。如果广告成了过眼烟云,那当时取得了再好的瞬间效果也是白搭。广告信息只有被人们记住并贮存起来,当人们购物时就会自动地浮现出来,这时 才能说广告真正达到了效果。台湾有家鞋店,在它的鞋子广告上劈头来一句:
“请大家告诉大家„„”
这种新奇的句子不但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而且使人们过目不 忘,互相转告,真的像广告所希望的那样,大家看了,又告诉大家。这家鞋店也随之名声大振,后来别的糖店、布店也如法炮制,但公众看到“请大家告诉大家”,还是想起原来第一次这样说的那家鞋店。这则广告之所以能够长久地被人们传诵,能够不让别人仿制,别人仿制了也是为自己做宣传,原因就在于这个句子产生了强 烈的记忆效能。被人们记住,这是广告效果的延伸,也是广告成功的第二个关键。
要使广告具有强烈的记忆功能,有四点值得注意: 1.逻辑性强,观点突出。
从记忆的角度讲,逻辑条理强的要比逻辑条理弱的好记,主要观点突出的要比主要观点隐晦的好记,例如:
速效感冒丸,贵在速效。
九个字的广告,就重复了两次“速效”。强调广告的重点,给人深刻印象。2.押韵顺口,朗朗上口。
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押韵顺口的东西念起来非常上口,这种生 理上的惯性造成了记忆上的惯性。几乎每个人都有类似的体验,拗口的文章比顺口的诗歌难记多了。加之中国具有几千年的诗歌传统,诗歌的韵律特点已逐渐融化到 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去了,成为他们阅读时的一种心理需求。所以,中国广告有许多都采取押韵顺口的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例如:
全国首创,质量优良; 色泽光亮,染色力强。(黑又亮鞋油广告)香味浓郁,滋味醇厚; 常年饮用,延年益寿。(江西绿茶广告)家有凯歌,人人欢乐。
(上海凯歌牌电视机广告)要想牙病除,请用草珊瑚。(南昌草珊瑚牙膏广告)上述四例都采用押韵的方式,强调商品的特点、品牌、功能,使人过目不忘。3.借用熟语
在各国语言中,都有许多格言、成语、套话、引语„„之类的熟语。人们使用起来往往不假思索,随口道来。广告可借助这些熟语,巧妙地与广告内容联系上,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北京做的广告: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任何人见了这则广告,都有种惊喜的感觉,惊喜之余不觉将它念 上两三遍,以后也难以忘记。其成功的要诀在于:首先,借用了汉语格言“车到山前必有路”,为广告找到一个极好的导语,接着,运用一个汉语常用的顶真手法,承上句末尾“有路”两字,再用“有路”起头带出第二句,给人造成一种逻辑推理的印象,最后,仿照上句的“必有”,在下句也用一个“必有”,暗示出丰田车的 出现与山前路的出现一样必然,还表现出广告者的自信。这样的广告当然会令人过目成诵,诵后不忘。
4.超常搭配与故意出错
人们阅读广告总是一扫而过,因为大脑的阅读模式保证了这种阅 读速度,这种模式的形成是以语言各个单位组成的习惯为基础的。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人们的阅读速度就产生了一种惯性,它使得人们对一些信息忽略不计或看(听)而不记。那么如果广告语言违反语言的一般搭配规律,或者违反一般的语言规律,出现一种超常搭配或明显错误,就会使人们产生一种疑问,在阅读的过程中 加入一个纠正的活动,这样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就深刻得多。如前举“请大家告诉大家”一例,一般说来,“告诉”的施动者与受动者不是一个词,但这里用的正 17 是 同一个词“大家”,好像是自我指示,但细想又不是,而在这“细想”之中,广告就嵌入记忆中了。再如:
喜欢这个香烟应该。(温斯顿香烟广告)的确牙膏本身有很好的防腐作用。(克瑞斯特牙膏广告)这两则广告都犯有明显的语序错误,但正是这有语法错误的广告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前者“使温斯顿香烟从很低的销售地位一下子上升到最畅销的地位”,后者也使克瑞斯特牙膏“在宣传后成了销售量最大的名牌货之一”。如果 广告制作者“不犯错误”,将广告语正确地写作:“应该喜欢这种香烟”,“牙膏本身的确具有很好的防腐作用”,那就难以有什么惊人的效果。这种现象已受到社 会心理学家的注意。
长颈X.O.,高人一等
──广告宣传战中的竞争术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广告面临着两重任务,首先它正面要吸 引、说服公众,其次它侧面与其他广告竞争。现在,许多广告宣传的产品都是同类产品中的一种,其广告本身也往往是许多同类广告中的一个,所以,广告的竞争性 就异常突出,甚至广告要想更好地吸引、说服公众,首先就要在这种竞争中获胜。这种竞争技巧有几点:
1.强调自己产品的个性
个性就是特长,就是竞争的实力,广告对此当然要大肆宣传。在 美国,七喜汽水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百事可乐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自1980年以来,七喜公司的广告增加了一倍多,但仍然亏损700多万美元。1983 年,该公司利用人们畏惧咖啡因的心理,强调自己产品的特点,开展“七喜从来不含咖啡因,也永远不含咖啡因”的宣传攻势,该公司当年转亏为盈。国外还有一种 名叫X.O.的白兰地,当年公关人员在为它构思广告语言,使它打入市场时,就抓住它的酒瓶颈子特别长的特征,拟出一条:“长颈X.O.,高人一等”的广告 语,取得显著效果。
2.引用官方、权威的证明
社会心理学家赖尔·贝姆做过有趣的分析:一种阿斯匹林的广告 宣传说它是百分之百的纯阿斯匹林,广告上还说官方的检验已证明,再也没有比这种阿斯匹林的药性更强更有效的去痛药了。其实这种证明实际等于零,因为所有阿 斯匹林的药性都是一样的。“再也没有比这种阿斯匹林的药性更强更有效的去痛药 了”就等于“再也没有比这种阿斯匹林的药性更弱更无效的去痛药了”,但就因为 它提到官方证明,虽然每百片高达15美元,比其他的阿斯匹林贵5倍,但前者的销售量却大于后者。
3.要实事求是,语言得体
在竞争中,广告不是吹得越响越值钱,事实上,说话恰当、得体的广告反而能将那些趾高气扬的广告比下去。据说伦敦同一条街有三个裁缝。一天甲挂出一块招牌:
伦敦最好的裁缝。
乙看了也急急忙忙地挂出一块招牌,上面也用大字母写上: 英国最好的裁缝。
丙看了,思考良久,几天后,也挂出一块招牌,上面写着: 本街最好的裁缝。
第一个裁缝已经有夸张失度、令人生厌之嫌;第二个裁缝还想以更大的牛皮来竞争,其结果必然更糟;第三个的广告最好,用“本街”与用“伦敦”、“英国”相比,无疑是谦虚得多,更能给人真实感,再说,“本街”的所指也包括了那两位裁缝,所以他的广告最有竞争力。
4.要有自信心
广告实践证明,只要不夸张失度,不自吹自擂,自信心的加强无疑会提高广告的魅力与效果。例如雅科卡在出任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时曾亲自做广告。他在电视广告中亮出一个“绝招”(雅科卡语),说道:
你可以买克莱斯勒公司的汽车,也可以买别人的汽车──让自己去碰运气吧,但是……
他用手指着电视摄影机的镜头,以充满信心的语气大声疾呼: 如果你能找到一辆更好的汽车,那就把它买下吧!能说出这话,当然要汽车质量确实过硬,但是光这一点不行,还 得靠充满自信的语言。这种语言的感召力是相当巨大的。雅科卡事后接到许多来信,告诉他说:“我照你的话去做了。可是我到处在找,就是找不到一辆更好的车。”而且这句话在广告界里也产生巨大影响。很多人改头换面地模仿雅科卡的语言,在达拉斯有块很大的广告牌,上面写道:“如果你能找到一瓶更好的波旁威士忌 酒,那就喝掉它吧!”甚至有些寄给雅科卡本人的直邮广告也写道:“如果你能找到一只更好的柠檬,那就吮它的汁吧!”雅科卡对此只好置之不理,一笑了之。但 这事本身说明充满自信的语言是多么吸引人。(选自《公共关系语言艺术》,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三)“维维豆奶身体棒”(邵建元)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过这样一则广告,母亲说:“维维豆奶营养好。”儿子接其话茬说:“身体棒。”
若将这句广告词连缀起来,就成了“维维豆奶营养好,身体棒”。“身体棒”显然是承前省略了主语。但加入主语后却成了“维维豆奶营养好,维维豆奶身体棒”。这成了什么话? 在语言表述中,省略是可以的,特别是在具体语境中,省略更为常见,但不管如何省略,一定要符合语言习惯。“身体棒”只能用来陈述人,不能陈述物。应在“身体棒”前加入“喝了”等词语,这句话才说得通。
(选自《咬文嚼字》1998年第6期)(四)“朵而”不是“朵尔”(尤敦明)常看电视的人都熟知“朵而”胶囊这则广告,然而如果不看画 面,就弄不清这种养颜胶囊的名称究竟是哪两个字,因为画面音是duǒ’ěr(朵尔)。“朵而”应该读作duǒ’ér。“朵”是上声字。大家知道两个上声字 相连,前一个字声调变得像阳平duó,但上声字和其他声调字相连则读音不是变得像阳平。“而”的声调是阳平,所以“朵”不可能变成阳平,像广告中的读音,那只有把“而”(ér)改成“尔”(ěr)才行。人们对两个上声相连的词常常读不好,这使我联想到一个常用词“偶尔”(ǒu’ěr)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人读ǒu’ér,也许因为不熟悉“尔”的声调,也可能是读不好两个上声相连的变调。这种胶囊的名字“朵而”正好避开了上声字相连的变调,为什么一定要 让它来一个变调呢?眼下年轻的姑娘们口头出现的已经都是duǒ’ěr(朵尔)了。这则广告画面不错,如果把语音纠正一下,一定会收到更佳的广告效果。
(选自《咬文嚼字》2000年第6期)(五)电视剧《水浒》的语文差错(宋礼夫)去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水浒》,我虽然只是间或看了几集,却发现了多处语文差错。现把尚能记住的几处失误写出来,以期抛砖引玉。
令尊
第22集里,吴用对宋江的父亲说:“小人吴用、阮小七与宋押 司是生死之交,特来拜见令尊大人。”令尊,是敬辞,用于与人谈话时尊称对方的父亲。“拜见令尊大人”,等于说“拜见您的父亲”。难道吴用真的要见宋江的祖 父吗?显然不是,而是编剧或演员误将“令尊大人”当作对宋江父亲宋太公的称呼了。
府上 府上,也是敬辞,用于尊称对方的家或老家。剧中的柴进,却把 自己的家说成“我府上”。我们中国人自古讲究自称示谦,自己的家无论怎样豪华,也要用“寒舍”等谦辞来自称,岂有称自家为“府上”的道理?这个毛病不仅 《水浒》里有,有一部叫做《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电影,更是把“府上”错用得“淋漓尽致”。
病尉迟
第29集里,宋江把“病尉(yù)迟”错读成“病尉(wèi)迟”。尉(yù)迟,是复姓。“病尉迟”里的“尉迟”,是指唐朝名将尉迟恭(字敬德)。“病尉迟”是梁山好汉孙立的绰号,形容他武功高强,仅次于尉迟恭。
“熬汤”
第29集里,徐宁的妻子吩咐丫鬟“四更起来熬汤”。她要熬什 么汤呢?《水浒传》原著里接上文写道:“多时,汤滚,捧面汤上去,徐宁洗漱了„„”可见,这里的“汤”是指洗脸的热水,即南方某些地方方言里所说的“面汤 ”。既然如此,这“汤”就用不着像熬粥、熬药那样“熬”了,谁能把烧开水说成“熬开水”呢?其实,原著里就是说“你们四更起来烧汤,安排点心”。
“我也想会一下宋江一面”
第40集里,方腊说:“我也想会一下宋江一面。”这句话把“我也想会一下宋江”和“我也想会宋江一面”两种说法糅在一起,形成句式混杂,造成结构混乱,应去掉“一下”或“一面”。
大夫
第42集里,“武德大夫”、“武功大夫”里的“大(dà)夫”被错读为“大(dài)夫”。大(dà)夫,是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大(dài)夫,口语里指医生。
死得其所
第43集里,宋江把“死得(dé)其所”错读为“死得(de)其所”。“死得其所”的“得”,是“得到”的“得”,不是结构助词“得”;“所”,是“处所”“场所”的“所”;“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场所。死 得其所,形容某个人的死有意义、有价值。所以,此处“得”不能读轻声。
鸟
剧中的李逵、林冲等好汉说话时常带个“鸟”字,如第7集里,林冲把陆谦称为“鸟人”;第29集里,李逵说:“那厮摆的什么鸟阵,赶得爷爷没地儿跑?”这里的“鸟”,是旧小说中用作骂人的话,指男性生殖器,读 “diǎo”。21 在电影、电视剧中,这样的字眼应避免使用。但在电视剧《水浒》里,不仅使用了,还错读为“niǎo”,结果显得不伦不类。
(选自《咬文嚼字》1999年第2期)(六)胡豆简介语病多(郭怀仁)“‘天吉’牌重庆怪味胡豆简介”有一段写道:“本品是以优质 蚕豆、芝麻、川白糖、液体葡萄糖、植物油、辣椒、花椒、甜酱、精盐等多种天然香料精制而成,具有酥、脆、香、甜、辣、咸鲜诸味融为一体,入口化渣、怪味无 穷,其上乘的质量和独特的风味堪称巴渝地方传统食品的一绝,是居家旅行、休闲、品茗、馈赠宾朋好友难得之佳品。”短短的一百多字中竟有多处差错。“本品是以优质蚕豆、芝麻、川白糖„„多种天然香料精制而成 ”一句中,词语的归类明显不对。大家知道蚕豆、芝麻、川白糖、植物油、精盐等不是“天然香料”。从逻辑上看,是混淆了概念。此句有两个改法。一是删去“多 种天然香料”六字。二是改为“本品是以优质蚕豆、芝麻、川白糖„„为主料,辅以花椒„„等多种天然香料精制而成”。
“具有酥、脆、香、甜、辣、咸鲜诸味融为一体”这一句中,同 样有词语归类不当的毛病。“香、甜、辣、咸、鲜”可以归到“诸味”中去,但“酥、脆”怎么能归到“诸味”中去呢?可把“酥、脆”二字删去。或改为“具有 酥、脆、香、甜、辣、咸、鲜的特点”。此句还犯有杂糅的语病。我们可以说“具有„„的特点”,也可以说“香、甜、辣„„诸味融为一体”,把这两种句子杂糅 在一起,结果造成句子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修改的方法是,删去“具有”,或是改为“具有„„的特点”。
此外,“咸”字后应加顿号,以表示几种味并列。“入口化渣、怪味无穷”从上下句的语意上看,应读成两个句子,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是居家旅行、休闲、品茗„„”一处,也显得概念不清,至少“居家”应与“旅行”并列,中间加上顿号。
(七)误用一个标点损失十余万元
三门县一家商行最近在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家皮货收购站签订合同时,因误用一个标点符号,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达十余万元。
在这桩买卖中,三门县这家商行作为买方,对羊皮的质量要求是 大小4平方尺以上;无刀伤痕。但在购销合同上却写成:羊皮4平方尺以上、有刀伤痕的不要。这里该用句号的地方误用了顿号,意思变成4平方尺以上和有刀伤痕 的羊皮都不要。这样,羊皮大小要求刚好与原意相反。结果,卖方利用了合同上的这一破绽,卖给买方的尽是4平方尺以下的羊皮,优劣差价达十余万元。
(摘自1992年6月11日《钱江晚报》)22(八)麻“疯”?(盈盈)1999年10月17日晚,上海电视台“智力大冲浪”节目正在谈论与“风”有关的话题。主持人让参与者说出5个带有“风”的疾病名称。当答题者说到“麻风病”时,主持人程雷和陈蓉异口同声地说:“‘麻疯病’的‘疯’不是刮‘风’的‘风’,是‘疯子’的‘疯’。”
其实,答题者的回答是对的,两位主持人的否定不但“枪毙”了一个正确答案,而且误导了电视机前的观众。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症状是皮肤麻木,变厚,颜色变深,表面形成结节,毛发脱落,手指脚趾变形等。病状主要体现在身体外部,与“疯不疯”完全无关。
(选自《咬文嚼字》2000年第1期)(九)“亲生哥哥”和“亲生妹妹”(丁方贤)前不久,笔者观看了《还珠格格》续集。剧情发展到兄妹相认这场戏,箫剑为消除五阿哥永琪的误会,无奈道明真相:“小燕子是我的亲生妹妹。”接连说了两次。而小燕子更是乐极忘形,在大街上拥着箫剑说:“箫剑是我的亲生哥哥。”令人忍俊不禁。
所谓亲生者,指自己生育的或生育自己的。如亲生子女,亲生父母。妹妹如何亲生哥哥?哥哥怎能亲生妹妹?显然,这个“生”字是多余的。正确的称呼要么说“亲哥哥”“亲妹妹”,要么把“亲生”改为“嫡亲”,这样才不至于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