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塘月色 教案(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17:4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荷塘月色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荷塘月色 教案》。

第一篇:1、荷塘月色 教案

1、荷塘月色 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一、导入新课。

1、江泽民的题诗:

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

(江泽民同志为纪念朱自清诞辰一百周年题诗)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我国著名的学者、诗人,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2、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二、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词语讲解: 幽(yōu)僻(pì):幽静,偏僻(幽:深远的、隐蔽的)。蓊(wěng)郁(yù):树木茂盛的样子。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弥望:满眼(充满视野)看到。(弥:满)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袅(niǎo)娜:柔美的样子。

风致:美的姿态。①美好的容貌和举止②风味;风趣。

3、学生默读全文,勾画出文中表明作者行踪和情感变化的语句。(1)请一位同学表达作者的行踪。

明确:从家里出来,沿着一条小煤屑路,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回到了家里。出门——小径——荷塘——归来(进门)——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2)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归纳情感。明确: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它不但是夜游荷塘的缘由,而且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颇”字表明不宁静的程度之深。作者不宁静的心绪即苦闷的心情是笼罩全篇的。——不宁静。②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求宁静。

③★“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是指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比较自由。说明作者出了门独处时的心态(欣喜)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且”字表现出作者极欲逃脱现实,但又明知只是暂时解脱、不得已而为之的复杂心态,透露出一丝的喜悦。——得宁静。(是暂时的欣喜)④★“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但”字效果强烈,热闹的蝉鸣蛙鼓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作者在受用了荷香月色之后,心里又不宁静。“什么也没有”极写内心的失落与空虚。(还是苦闷)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场面,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盛况之中,作者也想像采莲人一样,飞离痛苦的现实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可惜”的是作者被置身于灰色、黑暗的现实当中。古代江南采莲习俗的热闹、风流、有趣,反衬现实生活的死寂、冷酷、无趣。“无福消受”暗示重新面对现实时作者的无奈和悲哀。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到了清华之后,常有思念之情,并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这句话表明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无奈,对自由美好生活进一步的向往和追求。—失宁静。

4、结合刚才的结构分析以及作者思想情感的分析,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作者情感的变化。

明确:作者情感: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失宁静(不宁静)(板书)

5、由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变化轨迹,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明确:①文章是双线结构:一方面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另一方面又以作者情感变化为线索来进行写作的。

②“失宁静”是文章的“文眼”。——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四、教师总结:

在现实中,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作者才夜游荷塘,去寻找宁静。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宁静,但这是暂时的宁静,当作者回到家门,又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所以,作者极力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古代社会的自由快乐,是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漫步荷塘是为了排遣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撞中矛盾的苦闷之情。

五、课后作业

1.加强朗读,品味文章的4—6小节。2.思考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行踪:出门——小径——荷塘——归来(进门)情感:不静——求静——得静——出静(不静)

第二课时

一、课文回顾。

行踪:出门——小径——荷塘——归来(进门)情感:不静——求静——得静——出静(不静)

二、课文梳理。

1、作者按出门—小径—荷塘—归来(进门)这样的行踪来组织课文的,重点放在哪里? 明确:荷塘。

2、从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属于写景散文,描写的重点是“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6三段。

3、这三段分别写什么?

明确:第4段写月色下的荷塘——水墨荷叶图。

第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光影素淡图。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蝉唱蛙鼓图。

4、这些景物,作者是怎样发现的?

明确:夜游荷塘看到的。——夜游之行。

5、那文章1——3段分别写了什么呢?

明确: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

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6、我们可以把它们概括成什么呢? 明确:夜游之因。

7、文章7——8段又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8、那我们可以把它们概括成什么呢? 明确:夜游之果。

9、归纳全文的结构。

教师指点:第1—3段是“引子”。第4—6段都是写景状物,应归为一部分。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收束全篇。全文可划为三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第1—3段)写夜游之因。第二部分(第4—6段)写夜游之行。第三部分(第7—8段)写夜游之果。

三、讲读课文:

(一)分析“夜游之因”。

1、学生齐读1——3段,感知文意。

2、作者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以至于“这几天颇不宁静”呢?

背景展示: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为了反共清党,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惨案,国共两党最终走向了分裂。身在北京的朱自清,听到此消息时非常的震惊。蒋介石发起的清党运动使很多知识分子看清了他的面目,而积极转变,投身于共产党。而朱自清没有像他们一样立刻选择了共产党。但此时,他是非常想为自己找一条出路的,但不知怎么办。春天的一个晚上,朋友栗君突然来访。栗君是国民党员,他劝朱自清参加他们一伙儿工作。但朱自清对国民党深感恐惧的。于是,未加入共产党的他对前面的道路不知所措,陷入了选择的困惑当中。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他想用超然尘世的中和主义来排遣解脱自己的不安和彷徨。《荷塘月色》便是写的便是他的这种矛盾、无奈心情。

明确: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

3、作者在第一段中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对比——突出“不宁静”,写出了作者孤寂、苦闷的心态,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

4、去荷塘的小路周围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明确:“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板书]: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5、第3自然段是作者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看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6、第3自然段作者的内心独白,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二)分析“夜游之行”——“月下荷塘”:。

1、下面我们就重点来赏析一下“荷塘”和“月色”的美景。请大家齐声朗读第4段,朗读语速要放慢一些,读出抒情的语调来。

2、我们先来欣赏月下的荷塘,看看第4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荷塘的美景的? 明确: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画面很美。

3、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读一读。删除法——品味语言美: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明确:运用了多种手法。——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词的巧妙使用。

4、品味语句,体会妙处。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金志华《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明确: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质地相似——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动感相似——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

——作者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风姿。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而用了这个比喻,使荷叶有了动态美。我们可以想象出:微风吹拂下,荷叶轻轻摇动,就像美丽的舞女在翩翩起舞,她们不停地转动着身子,她们的裙子在水上画出无数的圆圈。——化静为动。(比喻、化静为动、叠词)(2)作者又是怎么写“荷花”的呢?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荷花?

明确:拟人、比喻。——“袅娜”: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这里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温柔的样子。“羞涩”:本来是写女子的神情,现在用来写荷花含苞待放,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感情。——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①接着用了三个比喻。连用三个比喻,构成什么?

明确:博喻——三个或三个以上比喻连用或套用,用来描绘同一事物或用来说清同一事理,就是博喻。运用博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深奥复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可以将原来平淡的内容,写得色彩绚丽,仪态纷呈。②那么这三个比喻,把荷花比喻成什么?

明确:“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一粒粒的明珠”描绘出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的闪光;“碧天里的星星”描绘出绿叶衬托下忽明忽暗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描绘出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这三个比喻可以说写出了荷花的神韵。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荷花倾注了满腔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想象,真是绝妙佳句。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①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在这里,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明确:没有。

②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③但是,“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明确: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而且朦朦胧胧的。——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荷花的香气很清很淡,若有若无,而“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这样写既体现出荷香的清淡缥缈、沁人心脾,又烘托出气氛的优雅、宁静。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④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举例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⑤文中还有类似的句子,请把它找出来。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是从什么感觉向什么感觉转移? 明确:视觉向听觉的转移。

⑥请大家用这种修辞,写一个句子。

(4)作者已经把荷叶、荷花、荷香描绘得十分优美生动,那接下来作者是如何描写“荷波”的呢?

明确:“叶子本来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以拟人的手法写荷叶富有生气的丰姿。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来是指含情相望的样子,像“含情脉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这里用来写池塘里的流水。茂密的荷叶下的流水是看不见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5)这是“月色下的荷塘”。写荷的还有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诗句跟朱自清笔下的景色有何不同呢?

明确:杨万里写的是夏天红日升起时的荷花,他的画面是万绿丛中几点红,色彩比较艳丽,比较明艳。而朱自清是描绘月下的荷花,色调是淡雅的,有种朦胧美。而这也正是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清新、淡雅、充满诗意。

小结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二)分析“夜游之行”——“塘上月色”。接着我们来欣赏荷塘上的月色,看看第5段。

1、月色本来是难写的景色,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写出月色的什么特点?

明确:⑴以流水作比—“泄”—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美。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⑵以青雾写月光—“浮”—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把雾的轻柔(轻柔美)以及水气由下而上的慢慢扩散,弥漫整个荷塘的样子,准确地表达出来。以动静写静景,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动态美),突出了恬静朦胧(恬静美),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⑶以花、叶写月色—“洗”—写出叶子和花在月光的辉映下,呈现出一种乳白色而鲜艳欲滴的状态,同时又侧面借月下的叶子和花写出月光的柔和(柔和美)。

“笼”—描绘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朦胧缥缈的姿态。

——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⑷以树影写月色—“画”—树影原本是投影在地上的,而一“画”字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浓淡适宜,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⑸通过光影写月色:名曲——和谐的旋律。——通过叶子、荷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缥缈的特点。作者是通过这些看得见并且摸得着的景物,来描绘这些摸不着的景物。

2、这一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了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的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象,使这难状之景如在眼前。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 明确:淡淡的喜悦。

三、作业:知识迁移:描绘画面美。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

答案:雾气飘绕,江水潺潺,暖和的阳光轻抚着秀丽的山峦,江水两岸是彩绘的屋檐。芰荷沐浴在秋光中,沙鸥悠闲的踱着步,时而拍打着翅膀翩翩起舞。风轻轻撩起珠帘,画船从天边飘来,船上的酒旗迎风招展。好一个富饶美丽的水乡江南……

四、板书设计:

田田(多)荷叶:亭亭(美)

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 荷花 :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快)

动态美

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第三课时

一、课文回顾。

二、讲读课文:

(一)分析“夜游之行”——“荷塘四周”。

1、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作者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明确: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荷塘四周的月色的? 明确:由静到動,由远及近。

3、作者是怎样来写景的?

明确:树色“阴阴的”具有一种朦胧的感觉;月光淡淡的,好像作者的心头也有一层挥之不去的愁云;远山“隐隐约约”,月色迷离;灯光“没精打采的”毫无生气;蝉声蛙声的热闹更衬出了“我”心境的不宁静,作者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地再一次展示出了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

4、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回到现实,还是无法得到真正的宁静,内心有淡淡的哀愁。

5、小结: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6、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4、5、6段。

7、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二)分析“夜游之果”。

1、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面对美景他摆脱烦恼了?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明确: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由此可见现实不令其满意。

2、联想到了什么?

明确:“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出示采莲的诗句:采莲曲

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嘹亮赋采莲。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3、《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作者彻底摆脱烦恼了?

明确: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4、又惦记江南了呢?

明确:从采莲场景回到眼前,发现眼前有“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想起了家乡,正是愁苦的内心反映。“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课堂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四、练习:

1、在下列词语的括号内注音

A、参()差()

差()别

参()见

差()劲

人参()

差()遣

答案:A、参(cēn)差(cī)

差(chá)别 参(cān)见 差(chà)劲 人参(shēn)

差(chāi)遣

B、脉脉()的流水

山脉()

脉()搏 答案:B、脉脉(mò mò)的流水

山脉(mài)

脉(mài)搏

2、作者写荷塘月色的高明之处是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来写。荷塘的景物是月下的景物,月色又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主要抓住荷叶和荷花的形: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__,香:_____________写月色,主要抓住光:_____________,影:_________________。答案:形: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色:白 香:缕缕清香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影: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3、找出本文描写作者心情的语句,理出作者的行踪,说说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本文的行文顺序又是什么? 答案: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心情的不宁静——游荷塘排遣不宁静——喜悦与哀愁——惦着江南更添苦闷——家门,回到现实,仍不宁静 行文顺序——以夜游荷塘的行踪为序:出门——缓步前行——荷塘——荷叶——荷花——月光——树木——山色——怀古思乡——进门

4、将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与括号里的词作比较,说明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C、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出现)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已经盛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欲放)的。

D、这令我到底惦着(想起)(回忆起)(思念着)江南了。

答案:A、“泻”表现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动态,“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B、“浮”表现出雾气朦胧,“升”则失去朦胧之态。

C、袅娜地开着(已经盛开)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欲放)

“袅娜”常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是专写人的情态之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把花写活了。如改成“出现”、“已经盛开”“含苞欲放”就不那么形象动人。

D、惦着(想起)(回忆起)(思念着)不仅是单纯的回忆往事,而是更有关切的深情。

第二篇:《荷塘月色》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第二课时)

执教者:李慧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材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探寻作者在文中情感变化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

师:王羲之的书法享誉天下,对于我们来说也不陌生,我们班上很多同学的书写也颇有王羲之的风范,我们除了刚才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外,现在我们还要来一起欣赏他的一篇佳作<兰亭集序>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意。带着问题读课文:哪些关键字能体现作者的心

情?

2、朗读过后校正字音

三、理清思路,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1、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有起伏变化了,找出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关键字。

(明确:乐、痛、悲)

2、在课文中找出作者乐的原因?

(明确:乐的原因—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3、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一种现象:人快乐到极点的时,常常心情会陡转急下,所谓“乐极生悲”,在快乐的宴集上,作者感情产生了怎么的变化?

(由“信可乐”到“岂不痛”)

4、作者的“痛”从何而来?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修短期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世事变化无常)

5、作者在第四段中,作者发出了深深地“悲叹”,作者的心情为何会从痛变为悲呢?(结

合作者人生经历)

痛是生命之痛,悲是人生之悲。为生命无情的流逝而痛,更为人生有理想却不能实现而悲

四、写一写,我读《兰亭集序》

欣赏歌曲《兰亭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读完《兰亭集序》后的体会,像方文山一样写成歌词,也可写一篇读后感……

第三篇:荷塘月色 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设计人:高莉娜 审核人:魏树胜 使用时间:2009年12月 日

一、导入

你见过荷花吗?见过荷塘吗?南宋诗人杨万里给我们描述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见过月光吗?很常见,所以写的诗句也多,比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朝诗人赵嘏也有诗:“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再问,你见过月色下的荷塘吗?抑或见过荷塘上的月色吗?今天我们跟着朱自清走进北京清华大学近春园去欣赏一下那里的《荷塘月色》吧。

二、所以学习这节课的任务是:(目标)

1、鉴赏景物描写,学习写景手法

2、把握感情脉络,体会情景交融

三、整体感知 迅速浏览全文,题目叫《荷塘月色》,找找哪段文字描写荷塘,哪段文字描写月色? 4、5两段。

四、走进文本

A.大声朗读4、5两段,同时

1、在第4段中,标画作者写了荷塘里的什么?概括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并作解释?思考作者各用了什么修辞来写的? 2、第5段中,概括月色有怎样的特点并作解释?思考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

B.提点要求:这也是以后阅读应该注意的。在鉴赏写景文字时,应充分发挥想象,眼里看到的绝不能仅仅是文字,而应是文字所描画的景物或场景。在此前提下,鉴赏第4段。

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任选一个,说明其特点及使用的修辞。• 补充通感:通感(移觉)

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

——《围城》

视觉→听觉 视觉→味觉(乍去还留,乍停还有,若有若无)小结:我们从细处赏析了这片荷塘,要想真正享受其美,还需从整体上把握并沉浸其中。下面闭上眼睛,跟着我的朗读,充分发挥想象,再去享受这月色下荷塘的绿叶田田,荷花朵朵,及清香缕缕。

C.月色下的荷塘美,荷塘上的月色也美。月光虽美,但不好写。伟大诗人李白也只是写其颜色,把它比为“霜”,赵嘏写其状态,把它比为“水”,看朱自清是如何写的? 月色:不仅有对月光的直接正面描写,也有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写对它侧面烘托,这叫正侧结合。

小结:作者从多个角度,用多个手法把月光写得可观可感。再一次闭上眼睛,随着朗读,在脑中重现这如梦幻般朦胧、静谧的荷塘上的月色图。

D.朱自清曾说过,作家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朱自清把一片平日里人们不太关注的荷塘写得意蕴如此丰富,他是见到了人之所常见,却写出了人之所不能写。这片小小的荷塘也因这篇美文而美名远扬。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呢?如让我们写景,我们该如何写呢?(讨论)

可以用各种手法:修辞、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语言的运用:动词的精心选择,叠词的使用,会为你的文字和景物增加美感;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层次;归根要建立在细致的观察和用心的体会之上。这样你才能把“难写之景”,写得“如在眼前”。

E.再次自读两段,边读边揣摩,一揣摩景物之美,二揣摩手法之妙。F.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这两段景物中,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吗? 淡淡的喜悦

但有一句与本部分其他景物的色调不符,“高处丛生„„如归鬼一般。” 浏览其他语段,还有类似特点的景物吗? 2段、6段,暗淡、灰色、孤寂、寥落。这反映作者什么心情? 灰暗、伤感,淡淡的忧愁。

哪种感情是主要的?还有哪些字句可看出? 忧愁。如文眼、“且”“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江南采莲、“可惜我已无福消受了”。

可知作者的心情总体说是苦闷与哀愁的,即使有过短暂的解脱,短暂的喜悦,终究摆脱不掉愁绪。他是被什么困扰呢?

• 背景:作者是追求进步、有爱国心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时时关注南方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而1927年7月,面对蒋介石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血腥屠杀以及国共分裂的现实,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他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想完全脱离时代又不可能。于是陷入一种不知往“那里走”的“惶惶然”中,充满苦闷与彷徨。

作者就是在这种心情下在夜晚去观赏荷塘,想逃离现实,寻求暂时的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那白天的忧愁却总也派遣不了,挥抹不去,李清照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于是朱自清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中苦苦挣扎。G.纵观全文,可知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不静、求静、得静、出静

四、拓展延伸

随着感情的起伏,作者笔下的景物的色调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景中融入了作者感情的缘故,这叫情景交融。借景写情、情景交融历来是诗人和作家钟爱的抒情手法。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这一片荷塘中我们窥出了朱自清不平静的内心,你还能从哪些写景的诗句中窥出作者的内心?举例,情景交融的诗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

小结:这节课不仅学会了写景,也学会了抒情,借景物,会使你的文章含蓄隽永,别有一番风味。

五、学以致用,作业: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300字左右。

第四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投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学生找出共同点,教师明确: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学生自由朗读】

注意:1.课前预习的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2.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

3.同时争取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找出文眼,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反映这种心情的句子。

二、合作探究:对于情感的抒发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抒情方式。

联系文本

【文本分析】:第4、5、6段分析情景交融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分析怎样做到情景交融 【学生议论,相互交流。】 [知识拓展] 不过,有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不能忽略,那就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

【学生议论,相互交流。】

[知识拓展]

明确:荷花是一种高洁品格的象征。

明月也有着她的象征意义。【投影。】

杜 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妲娥寡,天寒耐九秋。

月 夕

李商隐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妲娥应断肠。

师:在这两首诗中,杜甫这一句“斟酌妲娥寡,天寒耐九秋”是借写嫦娥来写自己孤寂悲凉的人生晚境;李商隐这一句“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嬗娥应断肠”,表面看去,诗人是在诉说月中嫦娥的孤寂冷清,实则包含了诗人的顾影自怜。这里都不是写思乡之情。两位诗人借助“月”的意象意在寄托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怀才不遇、仕途潦倒、孤独无依、人生失意之感。那么,结合作品的背景来看,在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是否也有着这样一种彷徨失意的意味呢?

【学生静默着,沉思着。】

[课堂小结]

师: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和历史上许多追求高洁品格的文人学者一样,也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朱自清先生却一直把真理和进步作为自己的追求。所以,在20年后,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当我们把20年后的朱自清和今晚在这月下、在这荷塘散步的朱自清联系起来时,是不是会对这素淡朦胧的情景有一些新的感受呢?

师:(在学生又一次的静默与沉思中)下课!

[布置作业]

时下正是江南一年之中“淫雨霏霏”的季节,大家在生活中也曾多次经历过雨季,回忆你的这些雨季,借鉴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写下一段属于你自己的某一个雨季的故事。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投影。】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匆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我们常常会于文章所流露出的款款深情之中感受到一种朴素、典

雅、富有诗意的美。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作者面对那“日日走过的”那片荷塘所体现的感情。今天,我们一起品位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来领略荷塘的魅力。【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

《荷塘月色》运用的写作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不难发现,文章中作者集笔力写的段落在4、5、6自然段。也就是文中内容直接与题目相照应的段落有哪些?

找同学读这三段,感受写作的技巧。

二、合作探究

1. 理清文章的层次

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 具有很强的层次感

2. 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等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 3. 体会词语的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分析鉴赏】:

拓展: 【投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总一个、愁字了得!

„师:请大家谈谈你对这两首作品中叠词使用的效果。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荷塘月色》一文写景十分细腻动人,创设了一个素淡艨胧而又优美的意境。同时,作者作为一代语言大师他的写作技巧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下课!

[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第4、5两段。

2.完成一篇20。字左右的写景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能考虑使用叠音词或写出一两个通感的句子更好。

第五篇:荷塘月色(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下载1、荷塘月色 教案(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1、荷塘月色 教案(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荷塘月色 经典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1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案 A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 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

    《荷塘月色》教案 【背景材料】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省绍兴市,1898 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 年......

    荷塘月色教案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荷塘月色》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让我们做这样一个比喻,把全篇文章比做一片树叶,那么,我们来说说看,是文章的哪些因素组成了它的叶脉?(随着学......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

    《荷塘月色》教案

    1.《荷塘月色》 一、课文内容分析: 《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之一,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词语的解释和理解比较容易;但本文的写景抒情都比较细腻和朦......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来自——,我叫——。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文章,也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优......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