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认识圆柱和圆锥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认识圆柱和圆锥观察—比较—归纳第二课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的例
2、第12页的例3和第1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4~6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探究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创新意识及合作精神,以及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1、理解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意义,正确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师生各备一易拉罐,并把上下面用彩纸包好,剪刀、胶水、圆规、白纸一张、计算器。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渗透思想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老师这儿有一张长方形纸,我想让它站起来,你有什么办法吗?小结:原来在一定条件下平面可以“化直为曲”。⒉把这个圆柱形的纸筒打开后是什么形状?小结:同样地,在一定条件下曲面可以“化曲为直”。⒊揭题:这节课将运用这个知识来研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板: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爱喝饮料,今天我们共同带来了一瓶椰子汁,看到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来?师引导:我们就来先来解决这位同学提出的商标纸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圆柱的侧面积)
1、引导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①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商标纸的面积呢?②全班交流: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再展平。③小组合作探究: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听清要求:先独立剪开商标纸展开,再观察展开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接头处忽略不计。④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指名上台拿着学具汇报,生。(师再追问:通过刚才同学的汇报,我们知道了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呀?学生回答,师适时板书)⑤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再次追问:为什么?(补充板书)⑥小结:你们真不错,巧妙地运用化曲为直,探讨发现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计算圆柱的侧面积①现在请你计算一下这罐椰子汁所用商标纸的面积(出示椰奶罐的底面周长约是厘米,高约是厘米)你是怎样算的?②解决例2: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直接告诉你底面周长,例如怎么算?学生独立做在书上,指名一生板演,集体反馈。③思考:要求一个圆柱的侧面积,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条件?④小结:如果没有直接告诉底面周长,应用已知直径(或半径)求周长的方法,然后求侧面积。(二)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①动手贴出圆柱表面积:拿着实物,光这样一个侧面能装饮料吗?还需加上(两个底面)我们把这个圆柱饮料罐各部分一一展开粘在纸上(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发现两种常见粘法)交流展示,最好这样放。看着圆柱展开图,让它在头脑中动起来(长方形的长等于„宽等于„)这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想象出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指着图,由这些些部分组成了圆柱的表面积,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板书)②动手画出圆柱表面展开图:下面我们要画圆柱的展开图,画前先算一算,学生算好后回答,师板书。要求画在书上的方格纸上,友情提醒:一要想要画出圆柱的哪几个面?二要注意每个方格纸边长厘米,根据算的数据合理布局。(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作评价)
3、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①例3中的圆柱表面积会算吗?独立做在书上,交流反馈:每步求出的是什么?指出:解答时为清楚最好分步算出各部分面积。②出示易拉罐的数据,图例:半径:2.5厘米,高:12厘米,求铁皮用料。③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三、应用练习,巩固深化过渡: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圆柱体实物,你会根据实际算出它们要求的面积吗?
1、教材第12页“练一练”(理解题意要求的是圆柱的哪部分面积后独立做)
2、练习二第6题。(通过填表帮助学生进一步区分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三个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算法;整理侧面积、底面积与表面积之间的联系,使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思路更加清楚)
四、全课总结,认识升华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练习二第4、5题。板书: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ch圆柱表面积=1个侧面积+2个底面积
第二篇: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圆锥教案
公式
例题
题型一:展开圆柱的情况
1、展开侧面
(1)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展开后的侧面一定是个()。
(2)一个圆柱体,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是10厘米,底面周长是31.4厘米,把这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3)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边长9.42dm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
(4)一个圆柱形的纸筒,它的高是3.14分米,底面直径是1分米,这个圆柱形纸筒的侧面展开图是()。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形
(5)把一张长6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片卷成一个圆柱,并把圆柱直立在桌子上,它的最大容积是()。
(6)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恰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的比是()。
2、将圆柱体切开后分析增加的表面积
(1)圆柱两个底面的直径()。把一个底面积为6.28立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圆柱,表面积增加()平方厘米。
(2)把一根圆柱形木料据成四段,增加的底面有()个。
(3)一根圆柱形有机玻璃棒,体积是54立方厘米,底面积是4立方厘米,把它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cm。
(4)一个高为9分米的圆柱体,沿底面直径切成相等的两部分,表面积增加72平方分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将两圆柱体合并
把两个底面直径都是4厘米,长都是4分米圆柱形钢材焊接成一个长的圆柱形钢材,焊接成的圆柱形钢材的表面积比原来两个小圆柱形钢材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多少?
题型二:求表面积、体积、侧面积和底面积(主要是应用题)
1、表面积
(1)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2、侧面积
一种圆柱形铅笔,底面直径是0.8cm,长18cm。这支铅笔刷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两底面不刷)
3、不规则
做一个没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是25厘米,高50厘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4、底面直径和半径 有一节张160厘米的圆柱形状的烟囱,它的侧面积是5024立方厘米。这节烟囱的底面半径是多少厘米?
题型三:升和毫升、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1升=1000毫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立方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题1、2.6米 =()厘米
48分米 =()米
7.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9300平方厘米 =()平方米
2、填空:
(1)圆柱的()面积加上()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把一个底面积是15.7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3)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筒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4)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烟囱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5)计算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6)一个圆柱,它的高是8厘米,侧面积是200.96平方厘米,它的底面积是()。
3、求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
(1)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7.3分米。
(2)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是5米。
4、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圆柱的侧面积等于()乘以高。
A、底面积
B、底面周长
C、底面半径
(2)把一个直径为4厘米,高为5厘米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割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算式是()A、3.14×4×5×2
B、4×5
C、4×5×2
5、一个圆柱形无盖的水桶,底面的直径是0.6米,高是40厘米,做这样一个水桶,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6、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内半径是2米,高是1.5米,在池内周围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第三篇:小学数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
2、经历探索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 圆柱、圆锥的特征 学习难点: 认识并测量圆锥的高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图形,谁能说说都认识了哪些图形?
预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长方体、正方体等
师:图形家族的成员是很庞大的,有平面图形,也有立体图形每个图形中都包含了许多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探索另外两种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
出示圆柱、圆锥实物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形状的物体?(圆柱、圆锥)导入课题并板书:圆柱圆锥的认识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说说通过预习了解了圆柱圆锥的那些知识 及时评价
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 生答
出示桶装方便面盒,师:这是不是圆柱? 教师说明:我们现在主要研究上下一样粗的直圆柱
2、确立学习目标
师:你还想圆柱圆锥的哪些知识进行深入研究? 生答
师:这节课主要研究圆柱、圆锥的特点
三、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
1、圆柱、圆锥图形表示
师:在数学中我们用这样的图形表示圆柱(出示圆柱图),用这样的图形表示圆锥(出示圆锥图)
2、研究圆柱的特点
(1)学生借助圆柱体实物,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指一指、测一测等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圆柱有什么特点?(2)小组结合圆柱体实物汇报圆柱的特点,其余小组补充,全班充分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圆柱:底面:2个大小一样的圆 侧面:1个曲面 高:无数条
(3)在图形中标出圆柱底面、侧面、高
3、研究圆锥的特点
(1)师:用研究圆柱的方法根据自学提示研究圆锥的特点 自学提示:圆锥有几个面?各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圆锥的高?有几条?你能想办法测出圆锥的高吗?(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3)小组汇报
板书:圆锥 底面:1个圆 侧面:1个曲面 高:1条高
(4)在圆锥图上标出各部分名称
4、同桌合作交流:圆柱、圆锥的联系与区别?学生汇报
四、自主练习
1、出示实物,学生判断哪些形状是圆柱,哪些是圆锥? 茶叶桶、漏斗、铅坠、固体胶、粉笔、铅笔(没削的和削好的)
2、出示图形,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是圆锥?
3、填一填
(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它们是()的两个圆。
(2)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叫高,一个圆柱有()条高。(3)圆锥的底面是个(),侧面是个(),从圆锥的()到()的距离是圆锥的高,一个圆锥有()条高。
4、猜一猜
教师说图形的特征,学生猜形状
5、用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纸筒的底面周长和高各是多少?
五、总结评价
第四篇: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圆柱和圆锥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体。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为今后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材的编排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对图形特征的探索,加强了在操作中对空间和图形问题的再思考,让学生在经历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教材中信息窗列举出了大量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形的冰淇淋盒子,请学生观察思考后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会很自然的按照其形状分为两类,并对其外形产生探究的欲望,这样就产生了学习的内需,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就能较好的展开下一步的学习活动。
本节课设置了两个红点问题:分别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形状以及其特征,使学生能从实物抽象出分别为圆柱和圆锥的立体图形,结合 生活经验给出图形的名称,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经历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然后通过学生观察和研究以及触摸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突破: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有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经验。本课的教学是基于学生对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有了些许了解和认识,但又没有完全深入地进行研究,对于自己的朦胧感受缺乏数学上严谨的分析和验证的基础。因此教师解决本课重点时就要考虑利用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立体图形的经验,在研究圆柱圆锥的特征时利用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并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从而突破本课重难点。教学目标:1、2、3、4、5、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和侧面及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经历探索圆柱和圆锥认识和特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圆柱和圆锥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难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和侧面。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1、2、3、回忆一下长方体的特征。回忆一下正方体的特征。
比较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教学新知
1、情境导入
同学们喜欢吃冰淇淋吗?你注意过装冰淇淋的盒子吗?(课件出示情境图)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搜集到的一些冰淇淋的盒子,看到这些盒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预设: A、B、2、左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他们有哪些特点? 右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他们有哪些特点? 认识圆柱以及圆柱的特征,学习红点问题一。
(1)课件出示左面的图形,在下面出示问题:左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课件动态演示实物抽象出几何体圆柱,隐去实物圆柱各个面上的图案、颜色、只留下轮廓线,再显示该图形的名称:圆柱。、问:同学样再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学生自由发言。
(2)合作探究圆柱的特征
刚才我们看到圆柱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大、有的小,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大家可以用数一数、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剪一剪、画一画等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边操作边讨论,同时对发现的结论作好记录。(3)各小组汇报圆柱的特征。情况预设: A、我们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圆形的,并且大小一样。
(其余组同意他们的看法吗?怎样证明他们的结论是正确的?)量圆的直径或周长或画下来再比较 B、上下两个面是平的,旁边的面是弯的。(曲的)
课件出示一个大圆柱,随着老师的介绍,表示出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说明:圆柱两底间的距离叫作高。课件展示圆柱的高是有无数条的,并且所有高的长度都相等。
3、学习红点问题二
(1)课件出示右面的图形,在图的下面出示问题:右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课件动态演示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圆锥。
(2)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的? 学生自由发言。
(3)合作探究圆锥的特征
学生借助实物根据上面探究圆柱特征的方法来研究圆锥的特征。小组合作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老师归纳:一个顶点,一个侧面(是曲面),一个底面(是圆面)。重点让学生说说:圆锥的侧面是什么形状?什么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有几条? 课件展示:画圆锥高的过程。
三、巩固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小鼓和台灯罩为什么不是圆柱也不是圆锥。
2、“自主练习”第2题。
第4个图为什么不是圆柱,进一步明确圆柱的特征。
3、“自主练习”第3题
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纸卷一卷,再在小组内交流。由学生体表发言。
4、完成“自主练习”第四题和第五题。
四、总结提升1、2、3、回忆一下,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你哪个环节回答问题积极,学得最好? 你提了哪些问题,回答了哪些问题?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作业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面的旋转
填空题
1、快速旋转一面底边是直角的三角形小旗就会看到一个()。
2、圆柱有两个面是()的圆,有一个面是()。
3、从圆柱的()到()的距离是圆柱的高,一个圆柱有()条高。
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形。
2、圆柱的侧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
4、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厘米,高是2厘米,⑴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多少?
⑵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
⑶这个于圆柱的表面积多少?
第三课时圆柱的体积
求下面圆柱的体积。
1、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3厘米。
2、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10分米。
3、底面周长是25.12米,高是100米。
第四课时圆锥的体积
1、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3厘米。
2、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30分米。
3、底面周长是25.12米,高是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