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制作香蕉奶昔教学设计
龙江县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征集之微课制作
如何制作香蕉奶昔微课教学设计
如何制作香蕉奶昔是初中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Section A中的1a部分,由于课前已经把1a中涉及的单词所使用的语境已学完,所以首先我把直观、生动、形象的制作香蕉奶昔过程的对话视频呈现给学生,来调动学生学习这节课的积极性,这部分是这节课的重点,怎么来突出重点呢?我又按照制作香蕉奶昔的六个步骤制作了六个直观、形象的图片来学习这一重点内容,把重点的难度分解了,降低了,变成简单易学的句子,每个步骤学习三遍,学生就非常容易学会如何制作香蕉奶昔的过程了。
第二篇:搅拌机制作奶昔的方法
搅拌机制作奶昔的方法
香草奶昔
材料: 1:水果适量,依个人喜好。(也可以用果汁。一大杯)
2:香草冰淇淋3大匙。
3:牛奶一大杯。
做法: 先将水果放入果汁机,加入牛奶,打均匀后,放入香草冰淇淋,打2,3分钟,就可以了。
香蕉奶昔
原料:香蕉一只,酸奶一杯,冰块少许
做法:香蕉去皮,切成4块和一杯酸奶以及冰块少许一起放入食品搅拌机里,搅拌一分钟。一杯香浓爽口的冷饮就作出来了。如果希望口味更甜些可加一些砂糖。
葡萄奶昔
材料:一小串葡萄,一杯原味或香草味酸奶,几块冰。
做法:先将冰块放入搅拌机打碎,将葡萄洗净、去皮,和酸奶一起放入搅拌机充分搅拌。
悄悄话:给葡萄剥皮可能有点麻烦,但你千万别偷懒,否则你会发现做完的奶昔里到处都漂浮着葡萄皮。
冰凉水果奶昔:
材料:冰块、西瓜、香蕉(切成块)、酸奶
做法:
1、把香蕉和酸奶到入搅拌机,搅拌后到入碗里;
2、把冰块打碎,到入容器里;
3、放一半的冰与香蕉糊搅拌,到入杯子;
4、把剩下的冰到入香蕉糊上;
5、把西瓜打成汁,到入冰上。
这样,冰凉水果奶昔就做好了!!当然也可以用别的水果了
荔枝奶昔:
材料:荔枝6个、鲜奶6安士
做法:荔枝加入鲜奶,放入搅拌机拌匀即可饮用。
草莓奶昔:
材料:草莓3个,香草(或草莓)冰淇淋50c.c.,牛奶100c.c.,碎冰块1杯,糖1匙
作法:将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机中,以低速打30秒
菠萝奶昔
鲜奶14安士、冰淇淋2杯、菠萝2杯、冰块,菠萝切粒,1.把鲜奶、菠萝、冰块倒进果汁机内,加入冰淇淋。
2.盖好盖子,打开果汁机开关。一搅匀就停,倒出来就是奶昔了。
椰子奶昔
(1)鲜奶一杯、椰茸2茶匙、椰子冰淇淋三球(或小盒装一盒)
1.把鲜奶、冰块、椰茸、冰淇淋倒进果汁机内。
2.盖好盖子,打开果汁机开关。一搅匀就停,倒出来就是奶昔了。
椰子奶昔
(2)椰子雪糕1大球,鲜奶100毫升 将雪糕及鲜奶置搅拌机中加冰打匀并注入载杯中。饰以车厘子及橙片
木瓜奶昔
(1)木瓜150克,牛奶200cc(约1大杯),香草冰淇淋(1小盒),糖1小匙
1、木瓜去皮、切块。
2、放入果汁机中加入200cc鲜奶,糖、冰淇淋适量,用中速搅拌几分钟即可。
木瓜奶昔
(2)原料:木瓜200克,柠檬汁10毫升,鲜奶100毫升,蜜糖2汤匙
1.木瓜削皮挖出种子,将果肉切碎。
2.放入搅拌机内,再加入鲜奶、蜜糖、柠檬汁,约搅拌 40 秒即成。
木瓜奶昔
(3)木瓜1/4个.牛乳100c.c..糖3匙同混入果汁机搅拌,再加冰块少许即成水果奶昔
1:水果适量,依个人喜好。(也可以用果汁。一大杯)
2:香草冰淇淋3大匙。
3:牛奶一大杯。
先将水果放入果汁机,加入牛奶,打均匀后,放入香草冰淇淋,打2,3分钟,即成。
朱古力(巧克力)奶昔
材料:朱古力(巧克力)鲜奶14安士、朱古力(巧克力)冰淇淋2杯、冰块、朱古力(巧克力)威化饼、菠萝切粒
1.把鲜奶、冰淇淋、冰块倒进果汁机内。
2.盖好盖子,打开果汁机开关。一搅匀就停,倒出来就是奶昔了。
3.倒入杯子,朱古力威化饼装饰。
芒果奶昔
--止晕车船解渴清热
成熟芒果3个果肉加牛乳50cc糖少许混入果汁机搅拌过滤再加冰块即成咖啡奶昔--提神
原料:香蕉1大根,牛奶200cc,鲜奶油50cc,即融咖啡2小匙(先溶解),砂糖1大匙,白兰地1大匙,冰块100g
以上材料用果汁机打1分钟即可
南瓜红萝卜奶昔
材料: 南瓜 60克,红萝卜 30克,牛奶 2/3杯,柠檬 1/4个,蜂蜜 1茶匙,冰块 1-2块
红萝卜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成维他命A,对皮肤有益。补充维他命A可明目,使眼睛明亮,同时亦能保持皮肤的弹性,避免过早出现皱纹及松弛现象。另外,南瓜也含有胡萝卜素、维他命B1、B2及C,对皮肤健康亦有帮助。这果汁很适合易患感冒的人改善体质。
做法: 南瓜蒸熟去皮,红萝卜削皮后切块,将所有材料放入搅拌机搅拌即成香蕉柑桔奶昔
-当减肥早餐.防止便秘
原料:香蕉2/3条.柑桔半个.牛乳100c.c..蜂蜜2小匙
同放入果汁机搅拌即成麦片奶昔
材料:椰子汁2安士、麦片2茶匙、鲜奶6安士
椰子汁2安士、麦片加入鲜奶,放入搅拌机拌匀即可饮用。
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浓郁的椰汁风味,香滑可口,风味诱人。
酪梨奶昔
-美容养颜.滋养强壮
成熟酪梨1个削皮.去种子.切块.加入鲜奶200c.c..砂糖少许用果汁机打汁,加入冰块少许即成香香奶昔
用料:香蕉2根 香草冰淇淋300g 冰块100g 牛奶100ml
做法: 1.香蕉去皮切成大块。
2.把冰块放入打碎机中打制成小冰晶。
将香蕉块、香草冰淇淋和牛奶放入搅拌机中,搅打至匀,然后再把打好的小冰晶放入,混合均匀即可。既简单又方便的做法,让你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水准的奶昔滋味。
橙茄果蔬汁
用料: 橙子5个 蕃茄2个 柠檬汁5ml 冰块100g 做法: 1.橙子去皮,切成小块,再放入榨汁机中榨出鲜橙汁。
2.蕃茄洗净,切成滚刀块,再放入榨汁机中榨出鲜蕃茄汁。
3.将冰块放入杯中,再分别倒入鲜橙汁、鲜蕃茄汁和柠檬汁即可。
菠萝冰山
用料: 菠萝100g 冰块300g 炼乳50ml 蜂蜜30ml
做法: 1.菠萝去皮,切成小丁。
2.把冰块放入刨冰机中,刨成冰砂,然后再倒入碗中。
3.最后在冰砂上依次撒入菠萝丁,浇上炼乳,淋入蜂蜜即可。
从第一口起,冰爽的感觉便直透心底。稍加变化还可做出各式口味的水果冰山。
水晶梨银耳汤
用料:水晶梨 2个 银耳50g 冰糖30g 橙皮少许
做法: 1.橙皮洗净切成细丝。
2.将水晶梨去皮去核,切成若干瓣。
3.银耳放入热水中浸泡15分钟,使其泡发。
4.锅放入适量清水,烧沸后将泡好的银耳、橙皮丝、冰糖和水晶梨小瓣放入,小火慢煲30分钟,然后倒出放凉,再入冰箱冷藏食用即可。
第三篇:分香蕉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材分析
通过对前面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从本节开始认识除法。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这个认识过程就是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本节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体会用除法运算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平均分分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香蕉”。(板书课题)快来数数一共有多少根香蕉?现在把这12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子,要怎么分才能使两只猴子都满意呢?什么叫“平均分”?
(二)、问题探究
1、分一分,说一说
(1)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应该怎么分呢?请你在本子上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平均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2)展示学生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说一说你是怎么平均分的?每只猴子分到几根?(虽然分法各不相同,但都是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6 根。)
(3利用课件动态演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引导学生完整叙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读一读,认一认,写一写
你们分得的结果小猴子很满意,像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只猴子分到6根,这个平均分香蕉的过程,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引导学生叙述平均分过程,教师适时板书:12÷2=6(根)教师领读,这是一道除法算式,用除法算式记录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比用画图,表格记录等方法更简便。想不想好好认识这位新朋友?在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他们叫什么吗?中间这个小符号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表示平均分,叫除号。板书。被除数、除号、除数、商,你会读这个算式吗?板书:读作:12除以2等于6,请同学试着读一读。
在这个算式里,12、÷、2、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现在你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义吗?谁来说一说。
3、用除法算式表示另一种平均分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观察这幅图,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可以看成每6根一份,分成2份。引导学生用“12根香蕉,每6根一份,能分成2份”的句式说一说。
这道题也是平均分,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结合课件演示,板书:12÷6=2(份)你会读这个算式吗?谁敢来试试?这个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你认识吗?说一说这个算式中每一个数的意思?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义。
4、引导学生观察两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把12根香蕉平均分,这种平均分的过程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先确定份数,按指定份数进行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分到几个,先确定每几个一份,按每几个一份地平均分,结果是能分成几份。)5、12根香蕉,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学生汇报,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相应的分法,学生看着图按两种句式说一说,用除法算式表示。
6、小结:把12根香蕉平均分的方法有这么多种,像这样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5、试一试
(1)把60页、61页的问题用今天学习的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反馈纠错。
(2)写完后,说一说除法算式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掌握新知
1、教材第65页“练一练”
(1)第1题:填一填,并说一说算式中每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2)第2题:先让学生列出算式,然后引导学生对乘、除法进行比较。
(3)第3题:列式后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两种分法的不同。
(4)第4题:和同伴一起,看算式编故事,看谁编的故事多。(20÷4=5,10÷2=5)
(四)、课堂总结,归纳新知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本领?有什么收获?
分香蕉
÷
=
6(根)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读作:12除以2等于6。
执教者:金晓英
第四篇: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四个知识点分香蕉。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课“分香蕉”之前教材创设了三个“分一分”的实践活动,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运用具体的操作活动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地体验到平均分的意义。本课主要是在前面丰富体验的基础上,经历“平均分”具体操作的数学化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价值。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活动引出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把直观操作符号化、数学化,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过程。
学情分析
1、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而且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很高涨。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2、学生年龄小刚开始接触除法会有一定困难,所以老师要多引导,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数一数等来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和除法的意义。
难点: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分香蕉教学设计2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猴妈妈买回12根香蕉,要把它平均分给两只猴子,你们知道每只猴子得到几根香蕉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分一分。
请同学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几根?请你分一分。
2、写一写。
①象这种平均分的活动,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12÷2=6(根),12、2、6分别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12表示有12根香蕉,2表示平均分成2份,6表示每份6根。
这个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分,每份6根。
②讲解算式的读法。
读作:12除以2
③写法:
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除法的符号是“÷”。
(板书“÷”同时讲解除号的写法:写除号时,先用尺子比着画一条短横线,然后在这条小横线的上下各点一个小圆点,横线要平直,两个点要对齐。)
教师写完后,要求全体学生书空模仿一遍。
3、想一想。
①如果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先动手分一分,再想一想怎样列式?
12÷3=4(根)
②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3表示平均分成3份,4表示每份4根。
这个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4、教学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5、议一议。
把12根香蕉平均分,还可以怎样分?
用除法算式表示。小组合作研究、交流。
12÷1=12(根)
12÷12=1(根)
12÷2=6(根)
12÷6=2(根)
12÷3=4(根)
12÷4=3(根)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有18根小棒:
①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
18÷2=9(根)
这个算式表示:把1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9根。
②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根?
18÷6=3(根)
这个算式表示:把18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3根。
③每份3根,可分几份?
18÷3=6(份)
这个算式表示:把18根小棒,每3根分一份,可以分成6份。
④每份9根,可分几份?
18÷9=2(份)
这个算式表示:把18根小棒,每9根分一份,可以分成2份。
2、说一说。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12÷6=2
10÷2=5
3、填一填。
算式8÷4=2表示:
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表示有□个,每□个1份,有□份。
分香蕉教学设计3
教学设想
知识目标:通过前面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里开始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并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能力目标:培养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习惯。
活动准备
小棒,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创设情境:“两只小猴,从果园里摘来了12根香蕉,这时候,两只小猴急了,它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分才好,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它们分一分呢?”
二、摆一摆,分一分。
小组合作交流: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看谁分的方法多。
汇报:分的方法。
认识除法算式12÷2=6和12÷3=4,以及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三、引导不同的分法。
小朋友,真棒!已经帮助小猴分了两种方法,还有没有其它分法呢?用除法表示出来。
四、巩固内化。
师出示16个苹果,学生用小棒代替苹果分一分,并在小组内说说分法。
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读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
五、练一练
独立思考:分一分或圈一圈,然后把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把算式读给同桌听。
分香蕉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新世纪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致力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教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简析
《分香蕉》是《新课标北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决,口算表内乘法,及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分一分”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除法的意义,并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算式的读法。
素质教育目标
让学生初步体验到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思考与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24个香蕉图片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好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教学情境图,教师讲故事,导入新课。
有两只小猴子上山摘果子,他们摘了许多的香蕉,就高高兴兴地回到家。请小朋友们帮小猴数一数,它们摘了多少根香蕉?(引导学生数香蕉,有12 根。)听!小猴子吵起来了:“我要吃更多,我更大。”“我要吃更多,我摘得更多!”这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自己想的办法,引出平均分。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容易被生动的故事吸引,创设故事情境,能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通过帮助猴子分香蕉,懂得两只猴子分得一样多才公平,诱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分香蕉活动。
同桌学生两人一组,用小棒代替香蕉,取出12根进行分香蕉活动。
2、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分的。并上台演示。
生1:我是1根1根地分,12根香蕉,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分得6根。
生2:我是2根2根地分,12根香蕉,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分得6根。
生3:我是先每只猴子分5根,还多2根,再每只猴子分1根,
生4:我是想乘法口决二六十二,每只分得6根。
……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香蕉,结果都是相同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法分香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探究除法算式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探究除法算式的写法
师:谁能用算式把分香蕉的过程表示出来?
生1:2×6=12
生2:12÷2=6
师:大家小组讨论,2个算式,哪个对,为什么?
[学生前面学过乘法,能马上说出乘法算式,如果学生能说出除法算式,教师要给予表扬,学生不能说出除法算式,教师趁机导出。再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的意思,肯定学生的正确想法,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顺势在算式的结果中写出单位。]
板书:
2 × 6 = 12(根)
12 ÷ 2 = 6(根)
师: 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6根。也就是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用除法算式表示:12 ÷ 2 = 6(个)读着:12除以2等于6。
(2)教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12”在除法算式中称为“被除数”;“ ÷”称为“除号”,表示平均分;“2”称为“除数”;“6”称为“商”。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样,在算式中标出各部分名称,并同桌互相说一说。
12 ÷ 2 = 6(根)
分香蕉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分香蕉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并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学会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具:情景图
教学方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分香蕉活动。
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二、学读法。
12÷2=6读作12除以2等于6。
1、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2÷3=4(根)
被除除商
除号数
数
2、你还可以怎样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让学生边分,边列算式,后读算式,分辨式中各部分名称。
三、练一练。
让学生实际分一分,也可以圈一圈,把分的过程用除法式表示出来。
板书设计:
分香蕉
情景图12÷2=6读作12除以2等于6。
12÷3=4(根)
被除数除数商
分香蕉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重点:
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难点:
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
学具准备:
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你们真是热情、懂礼貌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和笑笑,也不是机灵狗,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给他们当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要把12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你们愿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二、问题情境
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
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
3、如果我们都没有学具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吗?
4、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屏显:12÷2) ÷叫什么名字? 除号长什么模样啊?
(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领学生读2遍——“除号”)
4、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2是表示什么?这2又表示什么?
“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 “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边。
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
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2。(跟读2遍。)分得的结果是“每份6根”,把“6”写在等号的后边。
分的是香蕉,单位名称应该是什么?
5、练一练。(除法算式的读法、看图意说出除法算式。)
大家读得可真整齐。那么,下边这些除法算式你也会读吗?
(1)我会读。
6÷2 0÷5 18÷4 20÷5
大家读得真响亮。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用除法计算。
活动二: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1、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来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12根香蕉,又该怎样分呢?我想大家一定行,小组里的同学一块来,组长做好分工和组织,一人出主意,一人摆图片,一人写除法算式,。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谁的除法算式最漂亮。
学生交流、操作:说一说、分一分、写一写。
板书: 12÷3=4(根)算式表示什么?
同学们,除法算式里,除号娃娃已经有了自己喜爱的名字——除号,(屏显:除号)
你知道吗?除法算式里其它的数字也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吗?
(1)除号前边香蕉的总数“12”叫“被除数”。
(2)除号后边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2”叫“除数”。
(3)等号后边的分得的结果“6”叫“商”。
活动三:小组交流其他分法。
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①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算式:12÷4=3(根)
②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算式:12÷6=2(根)
③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算式:12÷12=1(根)
教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那么多不同份数,列出那么多个整齐的除法算式,真了不起。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新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38——《分香蕉》。大家边玩边学可高兴了。那么,你认识了什么,特别开心?你学会了什么,特别高兴?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都认识了除号和整齐的除法算式。
三、巩固深化
1、帮助小兔分木材。
(1)大森林里小兔家正在装修房子,它要把这18根木材平均分成2份,可它弄不清每份有几根。你们能帮助它吗? 18÷2=9(根)
(2)这18根木材除了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呢?
18÷3=6(根);18÷6=3(根);18÷9=2(根)
2、帮助小刺猬分果子。
(1)仔细观察图,提数学问题。(12个果子平均分给4只小刺猬,每只小刺猬运几个果子?)
(2)根据图意列算式,并说出你是怎样知道商是多少的?
四、实践应用: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二年数学上册《分香蕉》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苹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大量物体的等分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从学生对“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孩子认识一个新朋友——除号,并教孩子怎样写好这个除号,然后,让孩子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喜欢童话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我觉得只要我们有意地创设情境,把所要学的内容创编成故事,孩子们都会被精彩的片断所吸引。
本节课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利用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孩子们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我现在采取的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引入新课时,让孩子进一步加深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意义,让孩子直接说出除法算式。引导孩子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加法、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从而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算式的读法。
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动手操作探究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总数的不同分法:如: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12份时,每份得到的是不同的个数。同时,让孩子学会用图表示它们的分法。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孩子展开对新内容的学习,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我只适当地指导和点拨,我相信孩子,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一定的开发。
当然,在教学中还会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课堂上孩子比较活跃,有时课堂纪律难以调控。在作业反馈时,还有三、四个孩子掌握不够好,对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理解不够。这些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分香蕉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页分香蕉除法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除法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2.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理解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3.通过分一分和活动,培养学生思考与初步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尊重他人。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两只可爱的小猴今天又来请同学帮忙了,它们带来了12个香蕉,想请同学们帮忙分一分,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忙吗?(出示:分香蕉)
二、新授课
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香蕉,请你分一分。
l独立分一分。
l指名说一说分的过程。
师引导:象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我们把这个分的过程也用一种方法来表示,那就是除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认识。(出示课题:除法的认识)
2.学习除法算式的书写
师:这个除法算式怎么写呢?师边讲解边板书出除法算式。
12÷2=6(根)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1)认识除号
2)读一读除法算式。
3.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那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怎么分呢?先用小棒分一分,再想一想
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出示12÷3=4(根)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师:我们前面学的加、减、乘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除法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
讲解: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商。
同桌互相说一说:被除数、除数、商在算式中的什么位置?
l结合除法算式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
1、分一分,算一算
师:我们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3份,还可以怎样分?同桌互相分一分,列出算式,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师:想一想,怎样分才能用除法计算。
2、练一练
说一说,题目的要求是什么?独立完成。集体反馈。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帮小猴分香蕉,你学会了什么?
第五篇:《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交口县城关小学二年级数学组
主备人: 马彩虹 单元教学内容:
1、除法的意义。
2、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4、“倍”的意义。
5、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一系列的分物活动,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分物经验。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意义,能解决与倍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感受除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课时教学目标:
1、结合“分香蕉”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
称。
3、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初步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如果只是老师一味的去讲解,会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更愿意自己尝试去解答问题。在前阶段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从而为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打下基础。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在本节课中的教法和学法上力求体现以下两方面。
1、教师着重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并适时点拨,敢于放手,尽可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生重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其学习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
能表述出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些什么内容?(平均分)怎样分才是“平均分”?(每份分得一样多、分得公平)说得好!那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你敢接受挑战吗?请看题:
1、补充口诀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2、填空
6×()=24
()×8=24
2×()=16
()×4=16
()×5=25
()×9=9
同学们的乘法口诀学得这么好,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但平均分的知识你掌握得如何呢?请看下一题:
3、☆☆☆☆☆☆
(1)平均分给了三个人,每人分得()个。(生:每人分2个。)
(2)每人分三个,可以分给()人。(生:可以分给2个人。)【设计意图:由练习入手,既复习了平均分,又为新知的学习找到了知识的生长点,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吗?(香蕉)
猴子兄弟在学校的学习表现非常棒,所以,猴子妈妈买了它们最喜欢的香蕉回来奖励给它俩。可猴妈妈想:要是把这些香蕉分给猴兄弟分得不公平,这两个调皮鬼准会闹翻天了。所以,猴妈妈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帮忙,你愿意吗?(愿意)
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分香蕉”。(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合作,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情境图)
(1)、从上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猴子,应该怎么分呢?
同桌之间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6根。)
(2)、写一写,读一读,认一认
像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你能否用一个算式把它表示出来呢?(学生自由写出来,教师巡视)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板书:12÷2=6(根))
这是一道除法算式,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我们知道乘法算
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如乘数、乘号和积;在除法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生试说)
汇报:12称为被除数,÷称为除号,2称为除数,6称为商。(板书)
哪谁能说说算式中的12、÷、2、6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试着回答,教师小结补充)
小结:被除数12,表示有12根香蕉,÷表示平均分,除数2表示平均分成2份,商6表示每份分得6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试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师给予补充)
现在你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算式的意义吗?请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学们,你会读这个算式了吗?(学生试读)
你会读了吗?试着先写一写,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全班汇报交流。
(3)、体验感悟
这时,猴兄弟俩最好一个朋友来了。猴妈妈建议它俩拿香蕉出来三人平均分着吃,应该怎样分呢?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除法算式是12÷3=4(根)
这里的12、÷、3、4又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表示有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4根。
你能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
智慧老人看到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聪明,也想考考大家:如果把这12根香蕉,每4根装1盘,需要几个盘子呢?生分一分,说一说。
你知道吗,这道题也是平均分,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4=3(个)(板书)你会读吗?谁敢来试试?(生读)
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认识吗?(认识)
12称为被除数,÷称为除号,4称为除数,3称为商。12、4、3又分别表示什么?
表示有12根香蕉,每4根装1盘,需要3个盘子。
说得非常好!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响亮的掌声送给他!如果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还可以怎么分?请你在小组中商量一下,再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说得最好。(学生小组讨论,并试着列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1: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3根,除法算式是12÷4=3(根)
2: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2根,除法算式是12÷6=2(根)
3: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除法算式是12÷12=1(根)
4:有12根香蕉每2根装一盘,需要6个盘子。除法算式是1
÷2=6(个)
5:有12根香蕉每1根装一盘,需要12个盘子。除法算式是12÷1=12(个)……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动嘴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并认识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形(平均除和包含除),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充分学习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三、巩固练习。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分一分的活动,不知小朋友们是否学会了,我来考考你们吧!
1、出示教材练一练第1题。
生独立完成算式,同桌说一说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
2、完成教材练一练2、3题。
3、拓展练习
有一些苹果是十几个,如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就剩下1个;如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也剩下1个。想一想,有多少个苹果? 【设计意图:结合本节课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能力,同时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要,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认识了除法。
知道除法表示平均分。
…… 板书设计:
分香蕉
÷ 2 = 6(根)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读作:12除以2等于6
作业设计:
1、我会填
(1)算式6÷3=2,读作(),表示((2)算式12÷2=6,读作(),表示(2、火眼金睛(对的打√)
(1)有6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子,每个盘子放几个?列式:6×3=18(个)
()(2)有8根小木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根? 列式:8÷2=4(根)
()(3)有8根小棒,每2根分一份,可以分几份? 列式:8÷4= 2(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