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比较阅读教案

时间:2019-05-12 17:17: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比较阅读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比较阅读教案》。

第一篇: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比较阅读教案

古诗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08广东卷)(7分)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答案】

(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题型特点

古诗比较阅读是诗词鉴赏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阅读方法,它主要是将两首以上的诗词加以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主要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方面设题,有时也会涉及大意境和文学常识。

测试形式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比较意象的内涵与人物形象的特点: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意象、诗中人物和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总是借助特定的意象来抒发情感、表达意趣。意象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物象。

意象与人物形象的设题形式主要表现为判断其言行、心情、品质、追求,判断人物身份,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与语言特点的分析,对人物形象的评析,意象的特点、意象蕴涵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评价等。

解答意象与人物形象比较赏析题,要把握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特别是细节刻画以及烘托、对比、衬托、比兴等方法和抒情方式等。就意象而言,既要把握常见诗词意象的内涵,如月亮多写思乡怀人,秋风多写离愁,青松多写节操刚正,蝉多喻高洁之士等,又要善于分析意象在特定语境中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有时还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等创作背景材料,并能扣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加以分析,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倾向。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女形象的异同点;并分析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女形象,各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白居易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飐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参考答案】①同:两首诗中的采莲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异:王诗中的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的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②同:两首诗都传达出作者的欢悦、惊喜之情。异:王诗更突出地赞美少女的美丽,白诗更突出的是表现少女情感上的羞涩中包含着的喜悦。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两诗中为什么都写到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悠。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晓发梳临水,寒唐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参考答案】两首诗借助“雁”表达了相同的情感。因为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三、2005年浙江高考诗歌鉴赏题,要求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齐安郡中偶题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揽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参考答案】这两首诗均以荷与西风为主要意象,运用拟人手法刻画“荷”的形象,但是抒发的感情不一样。①杜诗的“落日、轻、恨、背”等属于冷色调词,诗中的“绿荷”由“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②杨诗中的“热、藏、碧”等属于暖色调词,诗中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二、比较思想感情:古典诗词都是作者特定情感的产物。而作者的情感不可能凭空而发,总要借助一定的物象来传达。赏析诗词要善于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特定的思想、特定的心境和特定的情感。

解答此类赏析题,应找出能传达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加以揣摩,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振。具体答题格式是“通过什么+用什么方法+抒发(寄寓)什么感情”。

四、下面两首唐诗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离情,试简要分析两首诗感情的不同之处。

其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其二: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参考答案】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反问、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①“若个书生万户侯?”“文章何处哭秋风”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化了对读书人不受重视、功业难成的愤慨之情,不仅增强了语势,也使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更加鲜明。②“晓月当帘挂玉弓”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了读书人通宵达旦苦读的情景,将月亮比喻成弯弓,便寓有诗人参战的遥想,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在动荡的时局中欲显身手、欲有所作为的心理。③“男儿何不带吴钩”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用“吴钩”代指武器,表现出作者想从军参战、建功立业的志向。

十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两个问题。

田 园 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僮未归,莺啼山客犹眠。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⑴这两首诗在内容上的共同点是什么?⑵从艺术手法看,两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写出其中一个方面。

【参考答案】⑴都写了春天早晨的景色,如夜雨、啼鸟、落花等,还写了人们的迟起。⑵王诗绘彩丰富,重在视觉形象,主要写静景;孟诗叙述过程,重在听觉感受,重在写动景。

十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谈谈它们写法上的异同之处。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艳,飞入寻常百姓家。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参考答案】两诗写法上的相同点:①均是面对古迹抒发感怀。②均是依靠禽鸟穿越时间,将古今联系起来。③均有昔盛今衰的对比。写法上的不同点:①在表现角度上,刘诗以写今事为主,由“堂前燕”点出历史;李诗以写古事为主,由“鹧鸪飞”指出现实。②在抒情手法上,刘诗借景抒情,用朱雀桥与乌衣巷今日的衰败来发出慨叹;李诗即事抒情,用当年越王凯旋的盛况来反衬今日的凄凉。

六、考查文学常识:古典诗词的比较鉴赏在考查上述几类考点知识的同时,还兼顾考查文学常识,诸如诗词文体知识(律诗、绝句、词牌名、词题等)诗人字号雅称,诗词的作者、篇名、名句等。解答文学常识题,要求平时多注重积累,加强记忆。

十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填空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夜泊牛渚怀古 李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从诗歌体裁上看,两首诗分别属于近体诗中的 和

。而从题材上看,《丹》是

诗,《夜》是

诗。诗人李白,字

,被世人誉为。

【参考答案】七言绝句,五言律诗。送别,怀古。太白,“诗仙”。跟踪训练

(一)下面是韩愈的两首诗,都写到早春景色,构思上有接近之处,但表现方法却有不同,请你就表现方法不同之处作简要分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做飞花。

【参考答案】前一首诗将远、近的草色作了对比,将草与柳作了对比,以表现早春景物的特征。后一首诗先用欲扬先抑的笔法,写得富有波澜;后用拟人方法,一个“嫌”字,一个“穿”字,把春雪写得有灵性有情趣,突出了早春特有的景象。

(二)下面两首诗,同是写乡情归思,两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唐)李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参考答案】戴诗写行旅途中所见青山绿水浑似故乡,因景生情,表达含蓄蕴藉。李诗借空间距离之远来突出乡思之深,以景衬情,表达直接强烈。

(三)下面两首诗,在思想内容、选材角度、表达技巧方面都有不同之处,试就其中一点作具体分析。

华清宫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第二篇: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扩展语句教案

扩展语句

【教学要点】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练落到实处。特别要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课时安排】

八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导入:

《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的要求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D。“扩展语句”,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简单凝练的语句或一组词语,扩展成表达具体明朗,语言丰富多彩的语段。

扩 展 语 句

一、“扩展语句”考查方式:

①从正面补充使其丰满;②从反面补充使其更加严谨

③加过渡性的语句(大阅读中);④加首扩句或尾扩句

二、新题型透析

【例题】2000年全国统一高考试题: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 同学们 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 我 歌声

【参考答案一】

上周三,在学校为高三年级举行的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手拉着手,满怀激情地唱起了校歌,用歌声表达了他们对老师的感激,用歌声传达了他们对母校的热爱,用歌声唱出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那歌声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耳边。

期中考试前夕,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优美的歌声,那歌声像妈妈的手温柔地抚摸着我,使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催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参考答案二】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一齐高唱《毕业歌》,那歌声铿锵有力,气贯长虹,使得白云驻足,大河止步。

考试前夕,我独坐窗前,静听着街头传来的歌声,那歌声,嘹亮动人,似一声声进军的号角,令我精神振奋,催我勇赴前程。

【参考答案三】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高唱《毕业歌》,歌声整齐洪亮,洋溢着拼搏奋斗的激情和报效祖国的斗志。

考试前夕,我站在走廊上放声歌唱,歌声驱除了连日来复习的疲劳和内心的紧张,伴我轻松愉快地复习迎考。

【参考答案四】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那激越的歌声如咚咚战鼓,充满着豪情和自信,叩击着大家兴奋的心弦。

考试前夕,紧张而有节奏的歌声不时从我的心里传出,伴我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病态答案示例】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有说有笑,热闹非常。彼此都谈论着今后的理想,未来的打算,时不时还传出阵阵歌声。(既不合语境,重点也不突出)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唱出欢乐的歌声。(基本上没做扩展)

毕业典礼上,张雨同学激动地唱着,那歌声,如泣如诉,包含着师生间的离别谊,蕴满了同学们的不了情。

提醒注意:扩写时⑴符合规定的情境,体现出两者的差别;⑵构思新颖,语言形象生动,没有语病。⑶不要误将扩展语句理解为字面上的简单解释或改头换面。

简单小结:扩展语句是2000年出台的考点,考生多失分在:①没有围绕“中心”、突出重点;②不擅对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写。如2000年第27题有的考生把扩展的重点放在了“典礼”或“同学们”上。有的考生对“歌声”只作概括性描述。

扩展语句不能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是因为审题不清,在语言操作过程中分不清主次,详略失当,不擅描写,归根结底在于考生形象思维能力差。

扩展语句的复习备考首先要让考生明确两种题型。一种是把一组词语(主题词)扩展成一句话或一段话;另一种是把一句话的意思加以充实或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在解题方法上,要引导学生审清题干要求,明确扩展的方向,仔细观察原句(或主题词),把握扩展的基点。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有连缀、补充、添加、插入等方法多管齐下扩充新句。

针对学生不擅长描绘的情况可采用多角度描写某物、反复描写某物来训练,如下面一道扩展题,“花园里,花”让学生反复训练,写出了不少绝妙好词:

①花园里的花儿有的盛开怒放,有的含苞欲吐,有的紧绷自己的花骨朵,真是满眼春色,美不胜收。

②花园里,秋海棠长出来,两瓣圆鼓鼓如玫瑰颊间的酒窝,两片长长伸展着的叶子如昆虫翼翅,从石阑干下斜斜擎出的茎仿佛在诉说一个凄美的故事。

③花园里的桃花盛开,猩红的热情,粉红的妩媚,那白瓣上洒着点点红斑的,则显得淡雅端庄。一球球、一簇簇、一片片,把残留的一丝春寒都驱尽了„„

三、扩展语句的基本类型

扩展语句是通过扩展语意或语境使简单的、抽象的、概括的句子尽量丰富、形象、具体起来,它是近几年高考新出现的一种题型,旨在考查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这种题型,采用一题多练法,可以使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变得直观而有效。

扩展语句的形式很多,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三种基本形式:

一、句意的丰富,二、情景的再现,三、话题的拓展。这三种形式可以使几种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得到训练,还可以使我们的思维品质得到锻炼。下面我们通过举例,具体体会一下,这种训练形式在思维和语言的训练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句意的丰富

对一个结构简单的句子,通过加修饰成份,或通过加修辞手法使之具体生动起来以克服语言枯燥、表述乏味的毛病。

如:用三种以上的方法,使下面的句子逐渐丰满起来。

“她笑了”

扩展1:加修饰成份

她含着泪笑了

扩展2:加修辞手法

她含着泪笑了,像一朵带露的玫瑰,像钻出云雾的月牙。

扩展3:加表现手法

她含着泪笑了,像一朵带露的玫瑰,像钻出云雾的月牙。花儿因她的笑变得更加灿烂,月儿因她的笑而变得更加娇媚。

扩展1比原句多一点特色,扩展2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更加突出了含着泪笑动人之处,扩展3通过花和月烘托了她的笑的灿烂和娇媚,这样她的笑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这里通过给出参照句子和参照要求,通过依次加深法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模糊到清晰,由简单到丰富。思维的

深入再借助一定的表达技巧,语言自然变得有表现力了。

(二)情景的再现

给出几个情景信息词,然后根据这几个词提供的信息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且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将所构思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2000年语文高考的第五大题即是这种形式。这种形式由于所给的几个词语之间存在一定的空白,这个空白给我们的思维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想什么?怎么想?这对我们的思维的信度和广度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思维的信度即思维的合理性,思维的广度即思维的丰富性,这是思维的两个重要的品质。

请看下面一组训练题:

1、以“黄昏 我 海风”中的“海风”为重点,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进行情景描写

黄昏时,我走在沙滩上,轻柔的海风萦绕地我的耳边,向我诉说着关于海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黄昏时,我漫步海边,海风像一个顽皮的小孩,撩拨我的头发,撩起我的衣角,也撩乱了我的思绪。

2、以“黄昏 我 海风”中的“我”为重点,展开想象。

黄昏时,我伫立在海边的一个巨大的礁石上,海风迎面吹来,我感觉自己像一个放飞的风筝。我飞上高空,我看到了海欧追逐着怒涛的英姿,我听到了它那欲征服大海的嘶鸣。这给我的体内灌注了无穷的力量。

3、以“黄昏 我 海风”中的“黄昏”为重点,运用想象写一段话。

在海风的陪伴下,我独自领略海的黄昏:落曰熔金,她带着她的炽热还有一天的疲惫缓缓向西沉去,而海——她最宠爱又任性的孩子——正在撕裂,正在摔打,正在吼叫,想把心中的不满都发泄在礁石和沙滩上,但落日静穆地看着这一切,不为所动,继续带着她的宽容而慈祥的微笑缓缓地离去,她知道,搏击就是他的性格,就是他的生命。

这里通过不断地变换写作重点和表现手法,告诉学生一种思路拓展的方式和写好语言的技巧,在这一系列明示要求的提示下,学生的思维能很快被激活,从而迅速地进入一种最佳的写作状态,找到一种最佳的表达途径。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这种拓展技巧一旦被熟练掌握,就会自觉引导学生思维和表达。

(三)话题的拓展

这种形式旨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以议论为主的表达方式。其形式是给一个中心句或首句或结句,要求运用某种论证方法加以充实或拓展。

请看下面的训练例题及学生的写作例句:

1、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结句,运用正反论证法加以拓展。

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的经验;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战胜怯懦的勇气;没有失败,也就不会品尝到胜利后的甘甜,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2、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结句,运用假设推理法进行拓展。

如果没有爱迪生999次试制灯丝的失败,就不会有他第一千次试制的成功;如果没有司马迁在仕途上的失败,就不会有他在史学上的辉煌的成就,„„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3、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首句,运用因果论证法加以拓展。

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任何一次成功都是在总结失败的教训之后获得的,失败带给我们不仅是伤痛,更多的是宝贵的经验,不敢面对失败的人或经历一次失败就退缩的人,那是永远看不到成功的彩虹的人。害怕失败则是人生最大的失败。

„„

我们可以变换要求,继续拓展下去,这样可以从各个角度打开学生的思路,同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全方位的训练。其实学生大脑中并不缺少存贮,他们之所以在运用时找不到他们所需要的资料,是因为他们找不到提取资料的路径,教给他们拓展的方法,即是教给他们提取资料的路径。

四、“扩展语句”的方法

主要有四种:⑴添枝加叶法;⑵定位填补法;⑶拆分组合法;⑷巧用修辞法。

五、练习指导

(一)辨情景 指准确辨识题目所提供的具体情景及情景所体现的具体氛围,所扩展的内容也应笼罩在这一氛围中。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河水”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夏天 大雨过后 河水

情景二:冬天 中午阳光下 河水

情景一:炎热的夏天,一场大雨过后,河水泛滥,如猛兽下山,冲毁农田,阻隔交通,吞噬村庄,令无数人无家可归。

情景二:晴朗的冬天,中午和煦的阳光下河水一片碧绿,清澈见底;一阵清风拂过,河水荡起涟漪,如婴儿甜蜜的笑容绽开。

(二)明重点 指知晓题目扩写的对象是什么,为了突出扩写的重点,不至于使话题转换,可采用偏正短语作主语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被动句的形式。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树”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狂风中 马路边 树

情景二:阳光下 小河边 树

情景一:狂风中马路边的那棵大树,被吹得折弯了腰,它低着头,似乎在乞求狂风的宽恕。

情景二:灿烂的阳光下,小河边的那排树,笔直地站着,像一个个哨兵,默默地守护着小河。

(三)巧想象 指描写、叙述的内容,要做到想象自然、贴切。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感情”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第一次独自远行 车站上 我 感情

情景二:在课堂上 老师突然点名表扬 我 感情

情景一:第一次独自远行,置身于陌生的车站,我的感情如涌动的潮汐,翻滚不停;如猛烈的骤雨,下个不停;如漫天的飞雪,飘个不停。

情景二:课堂上,老师突然点名表扬思想正在开小差的我,我的感情如骤起的波澜,是高兴,是惭愧,还是内疚?道不清,说不明。

(四)善表达 指要选好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特别注意叙述和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选用。同时还要注意排比、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伞”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暮春时节 小雨霏霏 我 伞

情景二:盛夏时节 烈日当空 路上行人 伞

情景一:暮春时节,小雨霏霏,我的那把油纸伞,为我遮着风雨,它如同我的朋友,伴我走过风雨人生路。

情景二:盛夏时节,烈日当空,路上行人撑着的一顶顶小花伞,远看像一束束色彩绚丽的鲜花,像一朵朵惹人喜爱的蘑菇,它给人带来爽心的凉意,带来一份好心情。

六、课后练习巩固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心情”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假日 海滨 我 心情

情景二:国庆之夜 焰火广场 我 心情

第三篇:高三语文一轮专题教案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关键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知识与能掌握主要的文言句式 力 过程与方典型的句式意义,学生认真掌握 法 情感态度和谐美,人情美

与价值观

在虚词用法的理解上

现代句式和古代句式的语言区别 掌握虚词 课 型 讲授课 运用课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教 具 电脑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文言文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

1、用:“„„者,„„也。”表示;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介绍 了解

2、用:“„„,„„也(或者也)。”表

示;

如:夫战,勇气也。

3、用:“„„者,„„。”表示;

如:粟者,民之所种。

4、用:“„„,„„。”表示;

如:刘备,天下枭雄。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

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

气。

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翻译为“被”

常见的几种形式:

1、用“„„于„„。”表示;

如: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默读

2、用“„„见„„”的形式表示;

思考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

3、用“见„„于„„”的形式表示;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总结

练习作业 板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受„„于„„”的形式表示;

如: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点拨

教师活动

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 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 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 语可以分为下面几种:、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明确 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

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要提 前到动词前。

如:

未之有也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 词的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 前。“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A、何陋之有?B、何厌之有?

C、何后之有?

D、马首是瞻 E、惟利是图。

定语后置: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 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 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 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总结 的前面。宾语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文言句式

被动句式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回答 学生活动

理解

赏析

品读

专题三 正确使用成语

课时一

【考纲解读】

2012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对这一考点应作如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1、“词语“主要包括实词、虚词和成语。

2、“正确使用词语“,主要包含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两层意思。

3、辨析近义实词。近义实词的辨析,是考查的热点、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辨析时可以从词义的轻重、范围、词义的色彩、词语的用法等多个角度进行。

4、易混虚词可以从其基本含义、语法作用、妥当位置等方面进行准确的推断。

5、要准确把握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1)望文生义(2)误用褒贬(3)搭配不当(4)用错对象(5)重复累赘(6)自相矛盾(7)谦敬错位(8)不合语境等

6、考考重在“正确使用”能力的考查,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考情分析】 纵观近几年江苏及全国其他省市试卷的命题情况可知,高考在本考点的考查有一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在考查的内容方面,以成语考查为重点。在考查的题型方面,以客观选择题为主。【命题展望】

根据对近几年江苏省高考试题的分析,结合2012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特对2013年高考在本考点的命题作以下几点展望:

1、在考查的题型上,仍会以客观选择题为主。

2、在考查的内容上,以成语为主要设题对象。

3、在考查的方式上,仍会在动态的语境中进行命题,题材将会更贴近时代和生活,特别是一些新闻新语更应引起关注。

4、由于卷面的影响,考查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将会更强。【知识准备】 1.了解成语的有关知识(1)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

①并列式:披坚执锐 防微杜渐

②承接式:先斩后奏 见异思迁

③目的式:削足适履 越祖代扈

④因果式: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⑤主谓式:把人忧天 夜郎自大

⑥动宾式:不见经传 拒人千里

⑦动补式:退避三舍 无动于衷

⑧连动式: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⑨兼语式:请君人瓮 引狼人室

⑩偏正式:衣冠禽兽 扶摇直上 2.成语的感情色彩

①褒义:风起云涌 殚精竭虑

②贬义:处心积虑 满城风雨

③中性:今非昔比 风雨交加

(3)成语的出处

①古代寓言故事: 望洋兴叹 与虎谋皮

②历史故事:煮豆燃萁 闻鸡起舞 洛阳纸贵

③古代典籍作品:祸起萧墙 举一反三 昭然若揭

【高考试题示例】

1、(2012大纲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 语境和词义来分析。A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望文生义。

B项 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形容对象错了。

C项 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主体应是人,但句子语境为家具。形容对象错了。

D项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符合语境。

2、(2012新课标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形容对象错了。B项,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褒贬不当。D项,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形容对象错了。

【易错点拨】对成语误用现象不了解,平时成语积累不够,像“芝兰玉树、上下其手”这两成语就较为生疏,但只要具备一点猜读成语意义的能力,还是容易解决的。

【答案】B

3、(2012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B.4月以来的多轮强降水使鄱阳湖水体面积由668平方公里扩至2370平方公里,以致极大 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C.国际田联专家诊断,男子110米栏项目仍是刘翔和罗伯斯的天下,刘翔的竞技状态与

日俱增,而罗伯斯则稍欠稳定且实力有所下滑。

D.电视评论的犀利和深刻是主持人思想创造性的外化,主持人只有具备思想的创造性,才能将观点转化为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评说。

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令人侧目 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褒贬使用不当。D.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B.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C.与日俱增: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形容对象不对

4、(2012江西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案:B 解析:A、如数家珍:数:点数。家珍:家藏的珍宝。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言下之意就不能“自己的东西’------这是解题重点,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D、茹毛饮血,茹:吃。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比喻处在未开化壮态。

5、(2012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 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评点】在所给语境中选填成语,似乎是成语考查的一种创新动作,但这种题型早已出现过,并不“新”。但从成语的考查数量上看,这样的题型无疑比传统的成语题多了些考查的内容——传统考四个成语,这里考了六个成语。但这里考查的内容不是体现在成语的区别上,而是根据语境选填成语,所以此题仍然简单。

【经典回顾】

1.(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堵车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

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答案为D。“如数家珍”的释义为“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本句中各种老式钟表本身就是老王的“家珍”,谈不上“如”,因此是错误的。A“捉襟见肘”的意思为“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B“未雨绸缪”中“绸缪”意为“紧密缠缚”。全词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C“自惭形秽”得意思为“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渐愧。”据释义可知前三项为正确的。此题相对简单,只是“如数家珍”相对错误较为隐蔽,学生需静心自习阅读方可做对。]

2.(江苏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答案:B(在劫难逃,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劣质食品”被暴光对我们而言是好事;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手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②形容人聪明伶俐;稍纵即逝,形容时间或机会很容易过去,用在此句适用对象不当;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此句中家长的做法无“巧”可言。)

3.(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答案:B 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后用来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

欲壑难填:形容贪得的欲望太大,很难满足。

不屑一顾:不值得一看;形容轻视,蔑视

4.(北京卷)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件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解析:A从长计议,慢慢地多加商量,指不急于做出决定;不符合语境。B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这里使用错误的理解了词义。C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错误的理解成文章没有加标点,曲解了词义。

答案:D

课时二

【题型分析】

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以上两句,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以便考查考生的识辨运用能力。第一句中的“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句子表达的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曲解的词义与所要表达之意正好相反。第二句中的“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2、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如: 例3: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例4: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此处命题者从成语使用的对象上命题,重在考查成语词义适用的范围和对象。例3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轮”:高大,“奂”:众多,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3、误用褒贬,情感错位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例5: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例6: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

登。

[例

5、例6两句,命题者从感情色彩上设误来进行考查。“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例6,洗心革面,是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象95年的“无所不为、半斤八两、各有千秋”,97年的“趋之若鹜”,再如“面目全非”、“始作俑者”都是有贬义色彩的词,不能用在好的方面;而“危言危行”又只能用在褒义方面。

此外,应注意如下有贬褒色彩的成语:振振有词、有口皆碑、附庸风雅、亦步亦趋、粉墨登场、彻头彻尾、长篇大论、罄竹难书等。

例7

①.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②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辨析]鼎力相助:敬辞,用在别人身上。改为“全力相助”。敬谢不敏: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谦辞)

4、颠倒尊卑,不知谦恭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

例7: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例8: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这点涉及语言得体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尤显重要。常见的谦辞有:抛砖引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等。敬辞有: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等。]

5、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例9: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例10: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此处两题,命题者从成语与语境的矛盾处设误,以考查考生的逻辑能力。“莘莘学子”意为众多的学生,它的前面却用“一位”修饰,自相矛盾导致逻辑错误。例10中“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前面不能再用“还”。]

6、搭配不当,不合习惯

有些成语由于词性的限制,要注意它的用法。如:

例1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例1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例9中“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不能带宾语。而例10中的“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或问句中,常与否定词搭配,不符合其使用习惯。]

7、夸大其辞,不知轻重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13: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的时间。

例14: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三长

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8、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如:

例15:①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②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句①中的“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了,不再有贬义。因而使用是正确的。句②中“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这里正好适合使用本义。当然是正确的了。]

在语言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这就决定了它们能适用于两种以上的语境。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例如:

例16:①“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2000年高考题)

②蹇叔老谋深算,弦高勇敢机智,先轸忠直刚烈,都只寥寥几笔,便刻画的栩栩如生。[ “淋漓尽致”只理解为“形容文章或说话详尽透彻”,因而认为不适合句中的语境。其实,“淋漓尽致”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用来形容“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对伪科学的揭露恰到好处。“老谋深算”形容计划周密,办事干练,富有经验,是中性词。它常用来形容反面人物,使用于正面人物,也算恰当]

另外,诸如此类的两用成语,还有很多,如:“龙飞凤舞”本来形容气势奔放雄壮,也可形容书法气势舒展活泼,也可形容字迹潦草难辨。“左右逢源”本指做学问功夫到家后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用它泛指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有时也用于贬义,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这些词还有“按图索骥” “如虎添翼”“高视阔步”“旁若无人”“指手画脚”“秀色可餐”“粗枝大叶”“不绝如缕”“不见经传”“暗送秋波”应接不暇、先天不足、豁然开朗、粉墨登场、回光返照、行云流水等。

明了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类型,考生才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成语运用的正误,才能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使自己表述的语言增添亮色。可见,要做到正确使用成语,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多归纳,而在高考来临之际,抓住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成语加强训练,多注意近义成语的选用,多注意有历史渊源特殊意义的成语及典故,也就显得更加必要了。

课时三

【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合要求的。具体地说,就是:

1、事理简单.更要深思。

例如:(1)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简析:“局势”是说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它决不可能“一劳永逸”.

(2)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简析:“肘”可“见”了,正说明衣服破烂了.而这与前面“很不合身”相矛盾.因而该成语不当。

(3)人们走回头路的劲头没有来的时候足,有些人走累了,就成群结队地坐在柏油马路边的树阴底下聊天。

简析:人们走累了.坐在树阴底下聊天.可能“结队”吗?显然违背事理。(4)心目中先有了跃然纸上的人物,才能写出生动的故事来。简析:“心目中”的人物怎么跃然于“纸上”了?可改为”呼之欲出”。

2.本义出现,要敢于相信。

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决于能认为它用错了。例如:

(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简析:“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了.不再有贬义。故成语使用正确。

(2)他在攀登峭壁时跌了下来,肝脑涂地,惨不忍睹。简析:“肝脑涂地’”的引用义是竭尽忠诚.甘愿牺牲.它的本义是形容惨死。该成语的前后文正好为它提供了“原生状态”.故使用正确。

(3)还有十分钟就要上车了.你只粗枝大叶地告诉我就行了。简析:“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它的本义是简略概括。这里正是使用了它的本义.故正确。

(4)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简析:“一针见血”通常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这里正好适合使用本义。

(5)他被扔进了地牢.从此光天化日同他再也没有缘分了。

简析:“光天化日”现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而现在所提供的语境显然符合它生存的“原生状态”.于是它的本义“复活”了。

3.见一字,更要见其余。

例如:

(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简析:不少人对“首当其冲”并不陌生.但是一旦它处于复杂的语境里.他们就只着见“首”字而不见其“冲”了,(2)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简析:“商品”前常用“热门”来修饰.于是有些考生只见“热”字而不见其余。

(3)天下决无一挥而就之事.亦无一学即能之业.无不从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

简析:“就”即成功.它与“事’”能搭配.于是有的学生眼中只有一个“就”字了.而忽视了“挥”这一个重要的字眼。这里应改为“一蹴而就”。

(4)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地等了一个小时。

简析:用“立”来修饰“等”是可以的.于是有的学生“立”令智昏.无视“茕茕”两字了。

(5)几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最近又遭到美英飞机的袭击,真是祸起萧墙。

简析:受制裁、遭袭击是伊拉克的祸难.但我们不能仅仅看到 “祸”字.还应仔细

地思考一下“萧墙”二字。

4、“两栖”色彩.要能兼知。例如;

(1)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简析:“想入非非”常指胡思乱想.为贬义;但它还有另一个含义.即思想进人虚幻的境界.为中性.该成语使用正确。

(2)父亲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口若悬河,仿佛他有满肚子的衷曲要告诉我一样。

简析:“口若悬河”是中性词,形容能看善辩.说话不断、它虽然经常有嘲讽之意.但这里用来写父亲诉“衷曲”.显然恰当。

(3)于右任先生的草书写得非常好,真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简析:“登峰造极”是中性词.比喻达到极点。它多用于坏人,但用于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地也很恰当。

(4)驻科索沃地区的几位青年记者发回的新闻背景材料信息丰富。平铺直叙,得到新闻部主任的赞扬。

简折:“平铺直叙’”常指写文章平淡无味,重点不突出.但它还有一个中性义.即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地叙述。这里正好使用了中性义.所以正确。

(5)蹇叔的老谋深算.弦高的勇敢机智,先轸的忠直刚烈.都只寥寥几笔.便刻画得栩栩如生。

简析:“老谋深算”形容计划周密.办事干练.富有经验,是中性词。它常用来形容反面人物.但用于正面人物.也算恰当。

5.字面重复.要能看出。例如:

(1)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出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简析:因本身“见”字作“显现”讲,故不宜作“显得”的宾语。

(2)他乐不可支,笑醒了,原来是一场南柯一梦。

简析:因成语本身含有“一”字,故它的前面不能加上数量词。可去“一场”。(3)她一语道破了他的隐私,使他好像如芒在背。

简析:“好像”与“如”重复。

(4)他在监狱里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简析:“浑身”与“遍体”重复。

6、变更用法要能明白。

例如:

(1)搞好群众关系对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是有人等闲视之。

简析:“等闲视之”前面往往要加上“不可”“岂能”等否定词,故此不合使用习惯。

(2)土郎中的名堂可多啦,山上有的是万应灵丹,比这里的盐水强多了。

简析:“万应灵丹”一般用于否定句或出于否定口吻,不能像这样用于肯定句。可改为“灵丹妙药”。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教案:正确使用成语

课题 正确使用成语 课时数2 教学目标

1.理解和积累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常用或易混成语误用的类型

3.提高学生成语解题技能。

教学重点 掌握常用或易混成语的误用类型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成语的解题技巧

教学过程

课时一

一、考点解读

“正确使用成语”这一考点是以考纲“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中剥离出来的一个考点。所考的成语都是常见的,很少选用生僻成语。“正确使用成语”不仅要了解成语在意思、程度、使用范围、色彩(语体和情感)、语法功能等上的不同;还要弄清句子的语境要求,即句子的意思、程度、使用范围、色彩等各方面要和成语相同,同时要注意成语的句子是否搭配等。

二、真题回放

1.(2012·新课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答案】B 【解析】A项,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用错对象。B项,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望文生义。D项,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用错对象。

2.(2012·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答案】D 【解析】A项,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褒贬失当。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望文生义;C项,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望文生义;D项,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课时二

三、技法点拨

辨析成语运用要“六看”

1.看词义,忌望文生义

高考中有一些成语,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这时切忌一知半解或望文生义,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如:

①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2012·辽宁卷)——方寸之地:原指很小的地方,用来指人的心。

②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2011·大纲全国卷)——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礼节或仪....式,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这里误解为文章冗长繁琐。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万人空巷”“炙手可热”“首当其冲”“明日黄花”“细大不捐”“石破天惊”“危言危行”“文不加点”等。

2.看对象,忌张冠李戴

有些熟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如果对这些熟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

①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2012·四川卷)——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常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形容对象错了。

②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2011·山东卷)——良莠不齐: 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使用对象是人,此处用错对象。

易用错对象的成语如“豆蔻年华”只用于十三四岁的少女,“青梅竹马”只用于男女儿童之间,“举案齐眉”“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

3.看色彩,忌褒贬失当

有些熟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附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在感情色彩上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使用时应认真辨析,明确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如:

①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2012·安徽)——令人侧目: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褒贬使用不当。侧:斜着。这里贬词褒用了。

②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2011·新课标全国卷)——“指日可待”指(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用在此处褒贬适当。

4.看范围,忌忽视语境

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成语也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则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所致。而命题者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讲范围,设置迷局。如:

①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2011·大纲全国卷)——不绝如缕: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也形容局面危急。这里与上文“热闹非凡”的情境不协调。

②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2011·安徽卷)——“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不合语境,应为“耳熟能详”。

5.看逻辑,忌自相矛盾

在成语使用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成语义和语境义的契合性,既不能违背语意逻辑,也不能违背事理逻辑,否则就会产生逻辑上的相悖,语境和语意上的矛盾。如:

①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2011·北京卷)——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期,约定。后文说“电视台预报”了这场春雨,所以不能说“不期而遇”。

②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2011·北京卷)——前后矛盾。兵不血刃:兵器上没有沾...血。形容没有交锋便取得胜利。这与前文说的“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矛盾.6.看表达,忌重复赘余

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使用某个熟语时,熟语的语义可能与句子中的某些词语意义重复,造成语言表达运用中的重复赘余。这种类型的误用,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判。如:

①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可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使句子表意简明。

②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浙江卷)——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

四、即时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C.对名嘴黄健翔离开央视一事,网友们众说纷纭,有人说他率真激情,胸无城府;有人....却认为他意气用事,缺乏职业操守。

D.教师安居工程今年将有三十套住房落成的消息传开后,广大教师弹冠相庆,称赞政府....确实为他们办了件实事。【答案】C 【解析】C项“胸无城府”是褒义词,比喻真诚坦率,没有什么心机。A项“趋之若鹜”是贬义词,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B项“无所不为”是贬义词,指没有什么坏事不干。D项“弹冠相庆”原意指弹掉帽子上的灰尘,互相庆贺。现用于贬义,指一人做官,其同伙互相庆贺也即将有做官做,与句中“互相庆贺”的喜庆色彩不符合。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3G手机价格不低廉,信号不稳定,所以目前在我国手机市场方兴未艾,并未得到多....数用户的青睐。

B、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角色有血有肉,个性鲜明,连配角也 栩栩如...生,令人难忘。.C、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有些国家提高关税壁垒,实施以邻为壑 式的自保政策,最终也....将损害本国利益。

D、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张军还只是个中 学生,犯了点小错误是 不足为训 的,你也....不要太过责备。【答案】C.【解析】C以邻为壑:把邻国当成排洪水的沟壑,后来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A项中,方兴未艾:事物正当兴旺之时,没有停止发展。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事物刚刚兴起远未形成气候。B项中,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来形容电视人物角色不妥。D项中,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不值得教训某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进入高三以来,一向学习成绩平平的陈真特别刻苦,进步很大,真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B.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造就了如诗如画的美景,置身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峥嵘群峰、莽莽森林、....高峡平湖和飞流瀑布的壮美。

C.合理的知识结构应是 广博与精专的辩证统一,专与博都是相对的,应该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D.仿制古画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不署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黑钱。....【答案】:C 【解析】A句“另眼相看”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应改“刮目相看”。B句“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不能用于“大自然”,应改“鬼斧神 工”。C句“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D句“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应改为“鱼目混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朱先生年幼时,经常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课,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堂入室,....成为最年幼的学生。B.23日傍晚,小城澳门万人空巷,市民早早来到湄洲妈祖金身巡游澳门的拟定道路两旁,....翘首企盼一睹仙容,膜拜这位在海内外中华儿女心中享有盛誉的女神。C.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的素材。

D.清明时节,我们相伴去郊外踏青。一路上,四野风光宜人,大地一派生机。途中在田埂上休息,真有如坐春风的感觉。....【答案】B 【解析】 A项“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艺由浅入深,达到更高的水平。该句把它误解为“进入教室”。C项“下里巴人”是泛指通俗文艺作品,跟“阳春白雪”对举。该句把它误解为“乡下人”。D项“如坐春风”指就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之中,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诲,该句仅从字面理解为“好像沐浴在春风中”。A C D三项都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B项“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该句容易被误解为“人们都在家里,不出家门,街巷都是空的”。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需要那些大巧若拙的智叟式的人物。....B.在俄罗斯流光溢彩的古典文学长廊里,有不少卷帙浩繁的文学名著值得我们流连。....C.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D.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答案】C 【解析】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卷帙浩繁: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殚精竭虑: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的语言,各个地方很不相同,如果做一个粗枝大叶的区分,就有北方话、江浙话、....两湖川贵话、福建话、广东话这五种。

B.长春市目前进行的市政改造工程规模大、投资多,牵涉到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怎么可能倚马可待呢!....C.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D.她是个非常认真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及时向老师请教,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答案】A.

【解析】“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也比喻粗糙、不细致、不周密。还比喻粗线条或粗略。B“倚马可待”意思是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特指人的文思敏捷,很快能写好文章,不用来形容做事。C“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说话人语言紊乱空洞。此句是指听话人听不懂。D“水落石出”原谓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后以“水落石出”喻指事情真相大白。而对于不明白的问题,不是事情的真相求索,所以不能用水落石出。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专家就“如何打造美妙课堂”的问题坐而论道,一线教师听后非常激动,觉得收获颇丰。....B.在新加坡你可以品尝到星洲辣蟹、肉骨茶和娘惹菜等美食,品类之丰,实在是擢发难数。....C.时隔二十多年,我们再次欢聚一堂,与曾经呕心沥血培育我们的韩教练共享天伦之乐。....D.秦始皇的焚书之举及其对诸子百家的禁锢,造成了当时中国社会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答案】 D 【解析】万马齐喑:千万匹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A项,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B项,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C项,天伦之乐:天伦:兄先弟后,天然伦次,故称兄弟为天伦。后泛指父子、夫妻、兄弟等为天伦。谓家人亲密团聚的乐趣。

8.下列加点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由于挂钩小升初等实际利益,三好生评选明显变味儿,而且“三好生”水平也良莠不齐。....B.30年后的春晚,沿用的依然是30年前的模式,不仅没有任何文化创新,简直成了一场黔驴技穷的文化大杂烩。....C.柯达寄希望能打“咸鱼翻身”仗的产品——喷墨复印机和相关电脑技术,因为施乐等....大公司占领市场在前,导致陷入“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的窘境。

D.根据《证券时报》消息,国务院有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养老金入市步伐,养老金....入市年内有望获得重大突破。【答案】A 【解析】 A“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在一起;应为“参差不齐”。B黔驴技穷,是一个用来比喻有限的一点技能也已经用完了。C咸鱼翻身,指一个人处于低靡期的阶段时,因一些意外的机遇突然出现转机或好转,来比做咸鱼翻身。一般用咸鱼翻身形容人时,带有贬义和讽刺色彩。也有有起死回生、否极泰来的意思,指处境短时间内由坏变好。D紧锣密鼓比喻为做某事而紧张地进行准备。

9.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与这些可畏的后生相比,一些大家在翻译经典作品时态度非常认真,他们对译稿改了又改,往往会把最初的文稿改得面目全非。....B.点开广东省编办官方网的“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公开”专栏,48家省直机关及其下设机构的名称、5000多名公务员姓名等信息昭然若揭。....C.新“国八条”出台后,国务院派出八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先前出台的楼市政策产生的效果顺藤摸瓜,以便了解新变化制定新政策。....D.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答案】 B 【解析】A“面目全非”意为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C“昭然若揭”指真相大白。D“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B.这位油画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轻易创作,因此,他挂在画廊墙上待价而沽的作品并不多。....C.上中学时,老师在一次谈话中鼓励丁学良有机会要到哈佛读几年书,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丁学良就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去哈佛读社会学的博士。

D.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那么你还要继续去寻找,千万不要安之若素。....只要你跟随你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答案】B 【解析】待价而沽: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符合句意。A丰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而不能说歌舞。C.一语成谶:就是“不幸而言中”,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感情色彩有误

D安之若素:指在反常或困苦危难的情况下,能安然处之,毫不在意。)

第四篇:高三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修辞教案

古诗鉴赏-修辞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检测,查找学生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教学方法:检测法

教学内容:测试仿真模拟题

(二)(除作文外所有试题)总结:参加考试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存在问题: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套题的训练,能够提升答题速度,熟悉高考题型,学习应用答题技巧答题,进而提高成绩。

2、及时发现学生不足,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

1、在讲解过程中,注意答题技巧的灌输,教会学生审题答题。

2、关注高考知识点的链接,让学生积累应试知识。教学方法:讲解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过程:

一、成绩总结,试题分析。

师生活动:教师分析成绩及试题难易度。(2分钟)

二、讲解第一题《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10分钟)

1、张冠李戴

2、范围扩大与缩小,关注修饰范围的词语。师生活动:

1、教师公布答案。

2、学生找到答案选项在原文中对应的句子,并找出错误所在。

3、师生共同总结本题考察点。

三、讲解古诗鉴赏题《别宋常侍》、《留别王维》

1、回顾古诗鉴赏题的解题步骤。

题目---作者----注释----正文----意象----意境-----情感----手法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别宋常侍 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2、教师补充:

问题:

1、根据注释,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信息?

2、疏通两首诗的诗意。

师生活动:

1、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以上问题。(6分钟)

3、教师提问,板书重点。(4分钟)

3、解决8题。尹诗的最后两句是如何表达诗人思念之情的?请简要赏析。师生活动:

1、师生共同疏通诗意(2分钟)

2、教师实例分析第一首诗尾联的手法。(4分钟)

3、教师指定学生答题,及时纠正问题。(4分钟)

4、教师归纳答题步骤。(2分钟)

4、解决9题。这两首诗均写离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师生活动:教师指定学生分析回答。(4分钟)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旧知回顾:实用类文本要读懂什么?(1分钟)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影响?什么贡献?

2、解题《王小谟:75岁不失棱角》(2分钟)

师生活动:指定学生回答从题目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在读文章时要关注那些信息?

3、解决试题。

师生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题干。(5分钟)

2、学生找到相关信息所在段落,共同分析提炼信息。(6分钟)

3、学生把试题重新作答在作业本上。(作业)

四、文言文阅读

1、依据第4题,归纳断句的技巧。(师生共同,4分钟)

2、第5题,教师纠正D选项中的错误,学生积累在笔记本上。(5分钟)

3、第6题,学生回到原文找对应的句子,并指出错误所在。(5分钟)

4、翻译。重点字词:抚 军机 徒 益 厉 穴

师生活动:

1、教师板书两个句子,学生分析推测知识点。(2分钟)

2、教师带领学生示例翻译第一个句子并板书。(5分钟)

3、教师强调翻译句子的技巧和步骤并板书。(3分钟)

4、学生在笔记本上翻译第二个句子,指定一名学生板书翻译。(5分钟)

5、师生共同纠正板书的翻译,学生订正自己的答案。(5分钟)五:作业

1、把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句每个找出一例,分类写在笔记本上并翻译这个句子。

2、完成晨读晚练第二周的精读文言文

第五、六课时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修辞

【教学目标】

1、明确诗歌常用修辞方法和定义

2、明确高考试题命题点

3、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2、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3、请从修辞的角度谈某一句的妙处?

请学生完成下面一题,并对照自己答案和高考参考答案的差距,摸索归纳答题步骤。(《全品》第136页第一题)

归纳答题步骤:

1、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步骤。

2、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结合诗句说明修辞手法是怎样运用的。

4、指出该修辞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巩固训练

(一)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南宋】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②黄昏雨。

第四桥③边,拟共天随④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 ①丁未:即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吴松:即今吴江市。②商略:商量、酝酿、准备。③第四桥:城外的甘泉桥。④天随:陆龟蒙自号天随子,身处晚唐末世,举 进士不第,只好退隐江湖。

1.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词的上片。(5分)答案:略 师生活动: 1、5分钟四人小组疏通诗意,按照答题步骤归纳答案,每组派代表到黑板板书。

2、师生共同点评答案,师结合答案对学生进行点拨。点拨比喻手法。

(二)武陵春

李清照

(五)竹枝词①二首(其一)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1、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

第五篇:2017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小说人物形象教案

2017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小说人物形象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

2、记忆人物形象分析题型做题方法、答题步骤;

3、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物形象、性格。学习重难点:

1、掌握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人物形象分析题型做题方法、答题步骤;

2、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物形象、性格。学习方法:

讲授法、对话法、实践法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说是我们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无论是古典的四大名著、经典的武侠小说,还是网络上让人欲罢不能的更新玄幻、言情,那些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但是,喜欢看不等于喜欢选择小说阅读题,因为小说的人物形象、主旨太难把握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尝试揭开小说人物脸上那层面纱,看看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展示学习目标。(考纲)重点探究

三、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探究。

1.活动一:假如你是一位小说家,如果以班主任为原型来塑造人物,你将如何来塑造?

正面描写:

(1)肖像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描写(5)心理描写

2.活动二:欣赏视频片段,视频中的“华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导演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侧面描写:

(1)故事情节的烘托(2)周围人物的衬托(3)环境描写的烘托

四、小说中人物形象题型探究。1.高考中“小说人物形象”考查题型。

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②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③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④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探究“小说人物形象”题型的做题方法及答题步骤。例

一、烛心 李丰春

①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②“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③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④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⑤“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⑥“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⑦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面……

本文主要表现的人物是谁?其性格特点是什么?

答:小薇和小男孩的妈妈,小薇:处世冷漠,多疑,以致误解。小男孩的妈妈:热心肠,与人为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小说阅读的考点,复习并总结小说类阅读题有关小说人物方面的答题技巧。

2、过程与方法:讲练结合,熟练掌握考点的答题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并学习小说中主人公的优良品质。教学重难点:人物形象的揣摩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策划:

一、引入

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我们聆听了这首优美的歌曲。是呀,“阳光总在风雨后”,在此,我诚挚地祝愿大家都能决胜高考,都能拥抱属于自己的一缕阳光。在语文高考试题中,主要有基础题、阅读题和作文题,你们哪一种题型的得分率最低呢?是呀,阅读题的分值就占了全卷总分的40%。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复习现代文阅读内容之一的小说类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二、我们先来明确小说阅读的考纲考点:

三、小说有三要素,是哪些呢?

四、人物形象的揣摩。

既然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因而命题者自然会从人物这一角度设置试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有关小说人物方面的解题技巧。

1、常见题型

首先是常见题型,从人物的角度命题,一般有以下三种题型:①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2、解题方略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如陈奂生是一个才解决了温饱问题的漏斗户主,所以难免会在住一宿招待所花了他两顶帽子的钱时表现出狭隘自私的性格。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如孔乙已面对一群小孩子给他要茴香豆时说的话也是:“不多不多,多乎?,不多也”,这就表现了他迂腐的性格。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药》里的华老栓为什么会拿革命者的鲜血来做人血馒头给自己的儿子治病呢,原因就是他生活着的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犹如一间绝无窗户而又万难破毁的铁屋子,周围的人都在是迷信的,愚昧的,麻木的。所以他的迷信、愚昧、麻木就不足为奇了。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如(《项链》的作者就曾这样介绍玛蒂尔德:她没有漂亮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然而她偏偏只喜爱这些,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爱慕虚荣,不安于现状。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的性格(思想品质)。如范进是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殉道者典型形象,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将自己54岁以前的青春都押在了科举这座“独木桥”上,表现了他沉迷于仕途,热衷于功名的性格特点。

五、牛刀小试:

阅读小说《木 笛》,回答文后题目:

1、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4分)

2、文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意图是什么?(5分)

3、文章a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什么?(3分)

4、你认为文中的音乐大师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说出你的理由。(4分)阅读指导:

第一步:请大家浏览全文,理清全文的思路和主旨,整体阅读,把握要点这是现代文阅读的第一步。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

活动

1、抽生复述故事情节(何人何时何地做了什么事),并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活动

2、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文后题目,并请四个学生分别在黑板上写出四个题的答案。

阅读指导:

第二步:审读试题,揣摩题路(审分值和问题,要试着从命题者的思维角度去揣摩。再从原文中找到题目相应的位置。)

第三步:对位推敲,摘取答案(锁定了题目在文中涉及到的区域后,就要认真揣摩上下文,细心准确研读有关语段,找到信息源,筛选出关键词句。)

第四步:紧扣原文,整合答案(就是将筛选、提取出来的信息加以整合,组织答案)

活动

3、师生共同评议答案。

第一题是对朱丹这一人物的综合考察,首先他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这主要表现在:①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②从纪念碑前的吹奏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音乐学院录取也证明这一点。同时他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主要表现在:①宁可落选也不愿吹奏欢乐曲,②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由此可知,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而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第二题:抽生读原文 是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写朱丹两次“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说明他对木笛的珍爱,而木笛是一种中华民族乐器,其意图显而易见: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第三题A属于外貌描写,B在什么背景下(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特殊打扮做了什么事),自然有特殊的用意,我们只要再结合C(“请求更换曲目”和“伫立纪念碑前”这两件事)去思考,问题就可得到解决: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六、小结:

阅读是一种智力技能,阅读的过程是从印刷的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活动,高考现代文阅读要求的是能准确而迅速地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并把它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定时间内必须扣住原文迅速获取信息。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

2、记忆人物形象分析题型做题方法、答题步骤;

3、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物形象、性格。学习重难点:

1、掌握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人物形象分析题型做题方法、答题步骤;

2、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物形象、性格。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一、单元复习

这个单元学习小说。所选的小说,题材内容各异,主题思想丰富多样,风格特点也不尽相同。教学时要力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认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现实,揭示了人民被迫奋起反抗的社会原因;《装在套子里的人》以讽刺和夸张的手法,概括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生存方式,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边城》讴歌山村田园生活的质朴、纯真,与庸俗、堕落的社会形成对照,表现作者重构理想世界的信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人物

林冲的性格: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如:他被高俅陷害,刺配到沧州,仍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正直、善良、侠义。如帮助李小二等;刚猛激烈、嫉恶如仇。如买刀寻敌,山神庙手刃仇敌,都表现出他反抗黑暗、崇尚正义的本质;细心、缜密。如林冲看管草料场,小心谨慎,尤其是熄灭炭火的细节表现得最为充分。

2.情节 课文的情节张弛有致、波澜起伏,反映了林冲性格思想的变化过程。路遇李小二,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是情节发展的开始;买刀寻敌为他走向反抗奠定行动基础,矛盾冲突紧张起来;看管草料场,局势又平缓下来;雪夜杀敌,这是情节发展的高潮。林冲被逼上了绝境,终于迸发出彻底的反抗精神,走上了与黑暗政治决裂的道路。

3.主题

课文表现的主题,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林冲的人生遭遇得出答案。如果说《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林冲就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从林冲个人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那个社会政治黑暗的状况,像林冲这样的中层官吏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的生活不是更痛苦、悲惨吗?为了活下去,民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逼上梁山”的社会含义就是“官逼民反”。课文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认识到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

《装在套子里的人》 1.人物

别里科夫的性格:封闭。他穿着雨鞋,带着雨伞,“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把和人交往也视为厌事;怀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害怕新鲜生动的现实生活;胆小、多疑。什么事都让他“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极力维护现行秩序。思想上自觉和反动政府统一。而且乐于告密,人格卑鄙。他压制着身边的人们,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恐惧。

2.悲剧 别里科夫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也是受害者。

3.主题

(1)社会的角度:揭露了沙皇政府对自由的压制,对人权的践踏,对民众的专制。别里科夫能辖制小城的人们,其根源就在于反动政府的统治。(2)个人的角度: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小人物,既可恨又可悲,他思想上保守顽固,拒绝、恐惧社会进步,甚至到了荒谬的地步,别里科夫个人的一幕幕丑剧、喜剧、悲剧,都是黑暗的社会政治现实造成的,因此,别里科夫的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4.思考

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因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变革,那么就会有反对变革的人出现。这些人更多的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抗拒社会变革。

5.形式

小说主要用夸张与讽刺的手法表现人物。夸张一是夸张人物形象,二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这些夸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展现了社会的真实本质。讽刺一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二是以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他生平最怕出乱子,结果乱子偏偏找上他,挺好的婚事让他自己无端搞出了“乱子”,这不是绝妙的讽刺吗?

《边城》 1.对美的讴歌

在作者的笔下,古老的边城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美:人情美。边城的人热情诚实,民风淳朴,美好的道德情操仍在这里发扬光大着。风情美。边城保留着古老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的庆典、月下对歌、狮子龙灯等,古老的风俗是和古朴的民风联系在一起的,透露着边城祥和安定的气氛。景色美。边城山青水绿,蕴含着原始、自然的气息,美仑美奂,好似天然不加雕饰的美玉。

2.主题

作者的理想是要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诚心相待,相互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在摹写边城人生命的形态和生活的方式中,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

3.语言

小说的语言朴素、饱满,不晦涩、不雕饰。这样的语言风格,非常适合表现边城人古朴、自然的生活,并且从中透露出田园诗情。

二、高考备考 小说是文学样式中的一种重要体式,它包含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等。小说鉴赏考查的选材是宽泛的,长篇小说的节选、短篇小说的节选或者整篇小小说都可被选用作阅读材料,其考查能力要求、考查特点与散文阅读的考查大致相同,但也有其考查重点。具体来说,我觉得要做到以下“三分析三把握”:

一、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情节

小说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构思的精巧别致。巧妙的构思首先表现在新颖、独特、有悬念、有起伏,结构精巧。小说的构思精巧还表现在含蓄曲折。所以阅读小说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维脉络,既是小说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此题就考查对小说作品结构的把握,具体考查对小说情节安排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时就要从全文入手,注意小说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正面和侧面、明和暗的关系,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答案:(1)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2)女儿出嫁是侯银匠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3)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断,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4)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5)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是为了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小说是以某一行为或动作作为情节的主体。尽管,人物动作或行动片断也是在一个矛盾冲突中表现出来的,但矛盾的前因后果,由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的过程都可以不作总体性显示。可见,阅读小说,既要紧紧抓住人物某个动作或某个事件,同时,也要注意小说情节的曲折跌宕。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12题: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此题只要注意到小说情节相辅相成的关系,明白其连贯性与完整性,注意前后勾连,前有铺垫,后有照应等情节特点,便不难回答。答案:(1)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2)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三、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性格

高考中涉及的小说或片断不仅人物少,而且在人物的表现上通过人物某一动作或行动片断,“闪现”人物性格、心理、情感、情绪、思想、意识和人物命运的某一点细微特征。运用特写,显示人物的局部使其充分“曝光”,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突出的印象,于细微处见精神。或只写人物性格的一个小凸面,或只写人物心理上的一道波痕,或只写人物情绪上的一丝变化,或只写人物思想意识上的一点升华,或只写人物命运中的一次小小撞击。

当我们把欣赏的重点放在人物形象上时,环境与情节就成为赏析人物形象的依据。

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氛围、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主要是社会环境。如《祝福》中的祥林嫂与《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其命运与性格截然不同,就是因为其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7题: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结合这篇小说的环境和情节,我们不难得出答案:(1)母亲虽然不能理解父亲,但仍然深爱着父亲。对于父亲的行为,母亲觉得“羞辱”,但她明知道我在偷偷地为父亲提供食物,不仅没有阻止,还“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2)父亲是一个隐忍,并且不善于表现的人。对于父亲的行为,她觉得羞辱,但“她几乎什么都不讲,尽力保持着镇静”。

四、分析环境描写,把握原因

在小说作品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所构设的故事情节,总是出现于一定的时空位置(即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场所),这就是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

社会环境由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组成,包括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状况、风俗礼仪等。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土壤,影响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对客观生活的理解、认识,从而使人物对现实生活采取不同的态度。

下载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比较阅读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比较阅读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仿用句式教案

    仿用句式 复习目标: 明晰考点内涵,学会仿用句式。 句式的仿用——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如何提分(范文大全)

    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中内容最全面、最细致的一轮,那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要如何才能提分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如何提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一轮复习......

    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精品教案

    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精品教案――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统计(附高考预测) 二、重点知识回顾 1.排列与组合 ⑪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是关于计数的两个基本原理,两者的......

    2016届高三政治生活一轮复习教案

    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1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 知识梳理·自主预习 考点梳理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 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考点1) (1)国家......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教案5篇

    英语第一轮复习从八月中到三月初,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 一、明确复习目的,理清思路 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明确目的。高考英语试题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对语言运用......

    高三一轮复习意见

    高三一轮复习指导意见 一、一轮复习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山东省考试说明》为准绳,以山东省高考试题为总目标导向,以教科书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抓手,以高效课堂为手段......

    高三一轮复习法

    怎样使高三第一轮复习更有效 一、第一轮复习的教学方法 1、掌握重心:夯下启上。 夯下就是注重基础,尤其是理科的教学,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解题方法和技巧。彻底清除知识......

    高三一轮复习心得体会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的几点体会 姜丽丽 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交流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验,回顾一年来的备考工作,有经验也有教训,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1、确定合理计划,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