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时间:2019-05-12 17:0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第一篇: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目的及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融合学科教学的方式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课程设计不应再是单纯的美术课,而是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音乐、语文、数学、自然及科学等学科知识。” 强调在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欣赏与语文学科的综合,在有限的画面中诱发学生的丰富想像,使文字、色彩、形象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是更新教学内容、延伸美术课堂的一种好方法。在传播美术学科文化的教学过程中,用文本架起美术作品和学生理解的桥梁,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满足了学生的审美需要,陶冶了学生的高尚情操。美术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美术教育的重心也正从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际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二、研究背景和发展趋势。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而对于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和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主要受限于两个学科的独立性和教师专业的局限性。

•预计突破:预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融合两个专业领域的特点实现以下突破:

1.摆脱美术学科以往那种以单一的技能培训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整合语文学科内容,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形成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整体性认识,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

2.创设情境教学抓住儿童心理,体现美术学科特色,巧妙渗透语文知识,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多元化学习,发挥学生创作个性。

三、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以服务于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围绕语文学科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开展(整合对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实验研究,实现美术课以技能教学为中心到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中心的转变。力争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

(二)课题研究内容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通过把握文学与绘画两类艺术的相通点,抓住二者的切合点,巧妙整合语文知识和内容以达到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欣赏教学效果并做出以此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教学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成果。逐步引导学生将美术学习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人文素质。

(1)低年级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学生学习兴趣及想象能力的培养)

(2)中年级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学生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3)高年级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学生创造能力和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谈话调查法:通过与学生谈话交流收集资料。采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测试调查等科学方式,收集关于课题研究的素材,对各年级段中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方法、途径等进行调查了解,寻找研究的切入点。

2、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来进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方面的动态研究。课题组成员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

3、案例分析法:由课题组成员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构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整合的方法和策略,研究分析,收集典型的案例、实录、进行案例反思,并探索出有价值的研究经验。

4、文献资料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搜索课题相关资料,学习《中国美术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等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

5、教学经验总结法:有目的地整理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做法,定期进行课题阶段小结,总结不足,提炼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

(二)研究步骤

1、仔细研读小学美术和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充分学习领会精神。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寻找美术教材中欣赏内容可以和语文学科相整合的部分。

2、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课程特点及心理特点进行有关内容整合的教学设计。

3、教学实践积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的手段大胆尝试,随时整理教学经验。

4、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小学美术和语文两个学科间相互整合的方式方法策略方向等。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形成具体的研究。

五、课题组成员分工

成员

全面协调并落实课题研究实验开展,负责课题各阶段总结工作

宋灵琦

全面协调课题研究工作

低年级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的案例研究及调查分析

低年级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的案例研究及资料收集

中年级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的案例研究及调查分析

朱项项

中年级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的案例研究及资料收集

高年级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的案例研究及调查分析

崔凤菊

高年级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的案例研究及资料收集

六、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安排

1、准备阶段:收集资料,制定课题计划

(2009.9---2010.3)

有关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的学习培训;任务落实;开题;成果名称及其形式:实验方案、实施方案、课例、案例、论文。

2、实施阶段:课堂实践,收集案例,调查研究

(2010.3---2012.3)

围绕课题开展各类研究活动;编写教案、组织研讨活动;阶段性总结;成果名称及其形式:课例、案例、论文汇总、调查报告等。

3、结题阶段:整理资料,撰写论文

(2012.3---2012.7)

整理研究成果;结题鉴定;成果名称及其形式:组织研讨活动,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七、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1、研究报告及论文

2、课堂教学实录

3、教学案例

4、课例与反思

5、多媒体课件光盘

6、学生作品集

7、课题教学听课记录、评课记录

8、课题结题报告

八、课题研究条件和保障

1、我校作为市教育局直属的省实验小学,硬件软件设施齐全,不但有大量教科研刊物还拥有数据庞大的电子图书馆等各种适宜完成科研的优越条件,多次出色完成国家、省、市各类课题研究。

2、参加本次课题研究成员均是市、学校骨干教师,对研究内容兴趣浓厚,并针对相关理论进行了一定的学习和掌握,完全具备进行此课题研究的能力,年龄分布合理,均具备本科学历,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有利于研究的实践与运用。

3、在此次研究课题开展之前已有数篇相关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获奖。

4、为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学校将从财力、人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马鞍山实验小学

2010年1月28日、课题名称:

开展编报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二、课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度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社会各行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全社会的共识。学校是造就优秀人才的摇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然而,从目前的美术课堂教学来看,美术教学中,主要局限于单一的临摹、符号式的习作中,并且,所学的美术知识技能仅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得到运用,美术实践活动少,美术技能难以得到巩固和发展。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与“灵感”和创造实践的强烈欲望,使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得到运用,是美术教育工作者丞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学生的生活范围、教材内容及基本能力,选择和设计能够拓宽学生知识积累和发展想象力的较佳形式,激发学生对已有知识技能和各科知识的协调运用,使学生在主题创作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所以我校选择了开展编报活动这一主题创作实践活动进行课题实验。

三、理论假设:

通过“开展编报活动”的课题实验,达到使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对美术的表现力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以及学生绘画、写作等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的目的。同时,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形成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的有机网络。

四、理论依据:

1、哲学依据

马克思论识论指出:“从生动到直观以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思维到实践。”在本课题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认识活动是符合并遵循这一人类认识的一般纪律,即实践──认识──实践──再认识。(《现代教育原理》郭文安主编)

2、教育学论据

现代教育原理指出:“学生学习本知识,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学生掌握间接经验,也须以一定实践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这是因为第一,理性认识必须建筑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第二,实践有利于学生端正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教育学教程》石鸥主编)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拟通过编排报纸创作活动,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扩大感性知识与实践经验,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

3、心理学依据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小学生心理学》王耘主编)

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在课题实验中,编排报纸,将单一的知识技能综合运用并开展与课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对学生会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习更主动、愉快。

4、学科理论依据

进行艺术教育,应让中小学生“能够在各门艺术学科中及之间,将多种艺术类型和知识技能予以联系。”(《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刘沛译)

在本课题实验除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还强调在语文教学中与美术教学协同,加强各类学科的实践活动教学。

五、基本内容:

1、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课前作资料的调查访问,收集整理,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分工、设计,并初步编排。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指导、调整、评价、小结等形式,让学生逐步掌握编报技能。

3、课后,学生以小组形式对报纸进行美化装饰。在教师的组织下,以不同形式展示,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审美体验。

4、教学模式根据理论假设和理论依据,本实验的特色,建立以下的基本教学模式。

5、教学内容:

(1)、与图案、装饰、设计有关内容。

(2)、编排内容与写作内容紧密联系。

(3)、对现有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

六、实验方法及措施:

本课题主要采用等组教育实验法,选择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分别以本课题实验方法与一般教学法进行教学,并均进行前测、中测、后测。

1、严格按照本实验方案实验进行教学。

2、选择的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师资力量、学生数量、学生基础学力以及综合素质基本相同。

3、使用统一省编《美术》教材,要求学生避免在家中或社区学习编报内容。

4、专栏展示学生编排的报纸,定期评选优秀编排组。

5、与社会、家庭相结合,扩大报纸的读者范围,争取建立校报编排组。

6、鼓励学生承担学校各板报的编排设计工作,参加区市竞赛活动。

7、美术教学与语文作文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科之间的协同教学。

8、适当与班队活动积极配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检测方法及内容:

1、以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编排报纸的兴趣。

2、以追踪法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程度。

3、以对比测试法,比较实验班与对比班的编排设计能力。

八、成果形式:

1、实验报告

4、观摩课

2、论文

5、声像光盘

3、专栏展示

九、实验时间及步骤:

本课题实验周期定为三年,即2005年下学期──2008年上学期,确定本校四年级为实验班。

(一)准备阶段(2005年下学期)

1、制订实验方案

2、选择样本

3、制订实验计划

4、学习有关理论

5、探索教学形式

6、研究教学内容

(二)实验阶段(2006年上期──2007年上学期)

1、选验实验班及对照班

2、进行实验前测

3、探索教学模式

4、建立实验档案

5、研究观摩课

6、实验阶段性测试

7、研讨编报与社区、家庭、学校教育新途径

(三)实验总结阶段

1、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学生编报兴趣

2、通过编排主题报,了解“实验目标”达到程度

3、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4、专栏展出学生编排的报纸,评出优秀编排组,优秀新闻记者等。

5、实验教学成果汇报

美术学科整合语文的实践与思考默认分类 2010-05-17 21:20:33 阅读5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内容提要】课程整合有助于克服当前小学课程比较偏重知识的单一性、不同学科内容交叉、重叠等弊端。美术、语文两门学科作为小学的基础学科,能否整合?应当怎样整合呢?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的教学实践,在美术与语文两门学科整合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文章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寻找美术创作的契合点;

二、从古诗文中寻找美术创作的兴奋点。用翔实的教学案例论证了两门学科的有机整合,将给学生搭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创造平台,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论点。

【关键词】学科整合美术创作

语文素材

自从新课程开展以来,“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界人士耳熟能详的词汇。课程整合化有助于克服当前小学课程比较偏重知识的单一性、不同学科之间分科性较强、内容重叠和交叉等弊端。因此,其理念愈来愈受到一线教师地青睐,越来越被普通教师所悦纳。作为一名自从教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与美术教学的老师,作者也经常在思考:作为小学的基础学科,这两门课程之间是否存在着整合的可能呢?如果可以整合,那应当怎样整合呢?

近日,看了一篇“blog”,题目叫作《美术与语文是近亲学科之我见》,看了之后颇受启发:这两门学科之间的确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语“图文并茂”可以准确描述两门学科间的亲密关系,也是证明两门学科是近亲学科的最有价值的材料。艺术的美是通过文字、语言、动作、神态等方式展示在人们面前,其形式是多样化的。美术与语文的有机整合,给学生搭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创造平台,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鉴于此,语文作为一种文化,在与美术的综合中能是促使美术文化的传播;语文作为一种工具,它将帮助学生了解美术文化,学习美术技能。

一、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寻找美术创作的契合点

1、先说再画——低段学生绘画的原则

绘画与语言文字都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人类的绘画技能几乎是与语言能力同时发展起来的,但绝大多数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入学前就已经基本发展成熟,而绘画技能却严重滞后于语言能力,因此,许多儿童在入学后,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强的,这时候,作为美术老师就应当非常注重调动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使之为美术教学服务。

比如,人美版第一册有一课《谁画得鱼最大》。鱼是孩子们常见的小动物,而且也是孩子最先学会画得几种小动物之一,如果此时老师想当然,直接让孩子画,那可以肯定的是,80%以上孩子的鱼是停留在4岁以前的水平上的。怎么办?语文老师的做法就值得借鉴:在习作前,语文老师总要引导孩子们把事情说具体,只有说得具体,孩子们才能写得具体。因此,美术老师在画之前也不妨让学生说,孩子们说得细节越多,画才会越灵动。再回到这一课,在孩子们画鱼之前,就不妨让孩子们说一说鱼。在毫无拘谨的环境下,孩子们会说出各种各样的鱼:淡水鱼、热带鱼、咸水鱼„„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孩子们说一说见过的最大的鱼是怎样的?“很长,很长的,是一条鲤鱼。”“钓的时候,我爷爷拉都拉不上来。”“捉它的时候,尾巴一甩就把我爸爸扫趴下了。”„„不一而足,学生所有记忆的库存都被调动出来。此时,不妨再让孩子说一说想象中的大鱼是怎样的?那样千奇百怪,令大人瞠目结舌的想法都会冒出来。孩子们的作品会在这创新的火花中显得异彩纷呈。

2、日记画——中高段学生文字训练与美术创作的结合点

日记,是儿童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的一种形式。儿童画是儿童用特定的绘画技巧记录某个或多个概念或故事的一种方式。由此可见,日记与儿童画都是孩子们的一种语言。

日记对于中高段学生来说更多时候不是一种需要,而是一种负担,每天重复着做一件相同的事,那也是相当枯燥乏味的。怎样才能让写日记这件事常做常新呢?那么,不妨让孩子们做一做“日记画”。

所谓日记画就是用作画的方法来记录自己对生活的感受,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叙述,使之达到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形式丰富的效果。日记画的内容可表达一天当中最深刻的感受或记忆最深的见闻,也可画当天听到的故事、看到的好书(画下其中一个情节),还可再现早晨醒后还记得的美梦、奇特的联想等。在这过程中,运用启发、引导的教法去辅导学生,什么东西应画出来,那些东西可以不画。有些地方用绘画较难表达的,就配以文字说明,而某些地方用文字较难表达的,就用绘画表达,总而言之,以突出主体,简练明了为主。并且要求他们将日记中能够体现真、善、美的东西,最有感受和认识的东西,在图画中以主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理解了日记画的要求后,都运用自己的记忆和想象去练习。运用绘画写日记的方法可以促进儿童的学习,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绘画技能等多方面都能得到发展,使眼手口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为创作积累题材。

二、从古诗文中寻找美术创作的兴奋点

1、古诗配画

经典古诗是中国千年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优秀载体,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由于时空、阅历、语言等多重限制,学生领悟诗文的意境已然成为古诗文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积累优美诗句的同时领悟其意境,感受古诗的内涵?

一首优美的古诗往往就是一幅深刻意蕴的画。古人对诗、书、画的认识就是一个整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历代人们所称道。从这里可以看出,诗的意境和画是融为一体的。无限的想象空间来自于文学作品,自古以来就是构成了一个非常和谐的一个艺术整体。以图配文,可帮助学生把美的感受上升到美的认识。对于美术而言,当学生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便是一种命题绘画技巧提升的过程。例如,古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在霏微细雨的滋养下,你去看那草色,远远望去,碧色朦胧,极清极新极淡,而待你走近了,反而觉得失却了那绿色,但见细嫩纤小的草芽刚刚钻出土面。描绘这种若有若无的绿色,如同一位技艺高明的水墨画师,描绘草色只染不点,笔触极清地再现出那若隐若现的淡淡碧痕,远看实有,近观却无,如此写早春草色,可谓形神兼备。这是否可以成为学生水墨画的好材料呢?在语文素材为学生创作提供一种绝佳的素材,而这种素材来自于学生的脑海,来自于学生的感悟,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创作亦能得心应手。

2、成语配画

为了加强学生对学习过的成语、寓言的理解,给它配画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既有直观的效果,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作者曾经进行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引导学生画成语蜡笔画。为了使配画效果明显,有意让学生把画装裱成电影胶片的样子,学生兴趣盎然。画蛇添足、叶公好龙、对牛弹琴„„这些成语故事在学生的画笔下一一呈现。为了能更好的表现成语故事,有的学生把成语画成了连环画。比如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学生就用了好几幅图画:第一幅一个农夫在田间辛勤劳作,庄稼长得异常茂盛;第二幅一只兔子撞死在田间的树桩上;第三幅农夫在捡到兔子后妄想天天都有收获;第四幅农夫躺在树桩上做着美梦而田地意境荒芜。在完成作品后,学生们把这些成语故事画拼贴在走廊上,学生戏称这条走廊为“成语故事画长廊”,由此可见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了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热情。

可见,美术和语文教学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如果使用得当,美术和语文教学相辅相成,既能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愉快的学习气氛,又能提高课堂效率,从中还能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胡莉萍《初探美术学科中整合语文学科的教学》;

2、《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美学教程》作者:王德胜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如何实现语文与美术学科有效地整合?

玫瑰藤 发表评论于2007-9-19 22:31:00

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所以美术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应该是一条快捷的道路。

阿旺 发表评论于2007-9-21 9:18:00

一个老师首先要魅力,第二要有优秀的专业水平、知识技能。有魅力,学生就会认真听讲,老师上课有激情,学生积极参与,老师才华才能真正施展出来。

一丘 发表评论于2007-9-21 16:32:00

拥有语文学科的素养,教师的阅读和知识面广了,课堂就一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文学素养的确很重要!

雨滴(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21 16:35:00

在博客中进行教研,它拓展了校本课程的时空,并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扮演了有效的作用.博客的流行也丰富了教研的模式,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研的不足,为普通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玫瑰藤 发表评论于2007-9-21 16:45:00

以下引用雨滴(游客)在2007-9-21 16:35:00发表的评论:

在博客中进行教研,它拓展了校本课程的时空,并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扮演了有效的作用.博客的流行也丰富了教研的模式,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研的不足,为普通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说的太好了,一所学校或一个区域的师资力量毕竟有限,建立跨区域的博客教研可以突破界限,得到更大的交流,同时也扩大了范围,自主地选择学习的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交流.一丘 发表评论于2007-9-21 17:42:00

在美术教学之中引导学生编故事画故事、写日记画日记、画课文插图都是非常理想的图文整合方式!在这些方面,我们美术组的探究还真是很有成效的。

清风飞扬 发表评论于2007-9-21 23:25:00

语文与美术的整合,我想老大的作法就很好!

通过一个故事,一篇文章,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连环画创作,我想这就是很好的整合呀!

玫瑰藤 发表评论于2007-9-22 9:54:00

美术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而真正的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几乎融合在所有的科目中。特别是文学与美术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中有图,图中有文,图文并茂,可以说是学科之间最为密切的关系了。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

玫瑰藤 发表评论于2007-9-22 10:02:00

实施的具体措施:

1、积累美的素材,引导学生写日记、画日记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练习模式。

2、“我编你画”的练习。初步接触编画,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这一时期,进行编写一些适合学生画的文本非常关键。

3、听故事画故事、画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童话故事、科幻作品、电脑绘画。

4、举办全校学生的日记画展览。

5、举办学生连环画作品展览。

6、挖掘地方的文化资源,结合本地特色进行创作。

7、加强家校联系的渠道,影响并提高家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儿童绘画作品的理解,传播先进的美术教育思想,向家长介绍儿童画教学特点以及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规律,让家长配合我们的美术教学,防止简单化,成人化的教学倾向,注重作品的形式感的表现,不能仅“像不像”为评判标准。

8、将学生创作的优秀连环画作品装订成册,突出个性化的特征,作为成果。

一丘 发表评论于2007-9-22 22:41:00

以下引用玫瑰藤在2007-9-22 10:02:00发表的评论:

实施的具体措施:

1、积累美的素材,引导学生写日记、画日记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练习模式。

2、“我编你画”的练习。初步接触编画,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这一时期,进行编写一些适合学生画的文本非常关键。

3、听故事画故事、画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童话故事、科幻作品、电脑绘画。

4、举办全校学生的日记画展览。

5、举办学生连环画作品展览。

6、挖掘地方的文化资源,结合本地特色进行创作。

7、加强家校联系的渠道,影响并提高家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儿童绘画作品的理解,传播先进的美术教育思想,向家长介绍儿童画教学特点以及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规律,让家长配合我们的美术教学,防止简单化,成人化的教学倾向,注重作品的形式感的表现,不能仅“像不像”为评判标准。

8、将学生创作的优秀连环画作品装订成册,突出个性化的特征,作为成果。

木白 发表评论于2007-9-23 1:05:00

这个学科整和那个学科也整和,干脆国家再课改一次!把所有的学科都集中在一本书上,学生也轻松,也可以为国家节约能源!!是吧!!建议: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来定可行性的探讨的问题!不要音乐、美术、体育,都来个学科有效的整和,那不成大锅饭一样的,没有各家各家煮的特色咯!当然我没有说所有的学科都没有整和性!

我不大清楚这个探讨画题的性质是在哪个程度。如:是在将来的有一天能够实现还是说有什么说什么!玫瑰组长告诉我吧!!

一丘 发表评论于2007-9-23 21:27:00

以下引用木白在2007-9-23 1:05:00发表的评论:

这个学科整和那个学科也整和,干脆国家再课改一次!把所有的学科都集中在一本书上,学生也轻松,也可以为国家节约能源!!是吧!!建议: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来定可行性的探讨的问题!不要音乐、美术、体育,都来个学科有效的整和,那不成大锅饭一样的,没有各家各家煮的特色咯!当然我没有说所有的学科都没有整和性!

我不大清楚这个探讨画题的性质是在哪个程度。如:是在将来的有一天能够实现还是说有什么说什么!玫瑰组长告诉我吧!!

凡是不可走极端,你的说法太偏激的了!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一个学科知识也不是孤立存在就能够发展的。作为教师,知识面应该广一些,自然渗透些其它学科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阿旺 发表评论于2007-9-24 8:47:00 美术科和语文科在湘教版里就有整合了,《周末日记》、《打扮文章》、《给名著画插图》„„。美术科和语文科就有很大的联系,画画就要很的文化知识,文学素养高作品成分就高。语文课需要一些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了解古代生活。而画一些古代的作品,就需要古代的记载。

浅见(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23 22:45:00

课程的整合牵涉到培养怎么样的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其实,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我们现在的课程建设的确有不足之处,但并非美育就完全靠美术学科来承担的。何况“五育”的本身就有交叉和渗透。我们不能把问题绝对化。我想美术学科还是首先要立足本身,再放眼其他学科。在美术课让孩子学会欣赏美、创造美,说白了“教学生怎么画”还应是我们的份内事。而至于地理、历史、人文的可作为补充或拓展,他们应该为学习美术“服务”,这是一个定位问题。其次,弄清哪些便于整合,哪些内容可整合,可不整合,这又要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情况,考虑到学校的条件等。另外,整合还要做到“整和”,注意方法,千万不要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管怎么说,“整合”就目前来说只能是“副食”,而非“主食”。

登为(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23 22:43:00

整合不是简单的拼合,要成功地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学科整合教学,就需要我们美术教师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果教师缺乏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就不可能将这些知识技能成功地整合起来,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每一个教师都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学习,提高美术学科知识,还要涉猎各方面、各学科的知识,这样在教学美术知识中用到相关学科内容时才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李丽丽(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24 17:42:00

一篇优美的散文就像一幅赏心悦目的画,我们在教学中,辅以与美术教学内容相贴切的文学意境,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第一册《风来了》一课时,让学生边想象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风来了的情景:“风来了,吹醒了大地,给大树换上了绿装,小鸟唱起了歌儿,我们在小河旁看紫罗兰开放,在草地上跳舞,大家欢聚一堂,在可爱的大自然中自由的飞翔„„”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画面内涵的理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王平(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24 17:36:00

整合,要立足本学科,交叉渗透相关学科的指示,这对教师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相关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这是整合的基础。一丘 发表评论于2007-9-24 10:54:00

美术可科和语文科整合就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上语文课有很多的图片,学生看到图片注意力马上就会集中到黑板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如一年级学生理解祖国,祖国这个词对一年级的学生很抽象,老师通过收集天安门、长江、黄河、长城、东方明珠的图片,学生对祖国就很好认识。而美术课,需要动听的故事情节、语文课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学生画起作品就很有内容,又高兴有轻松。

阿旺的见解不错!语文与美术学科之间的自然补充,相互整合确实可以帮助学生的理解字词句、篇章,相得益彰!

阿旺 发表评论于2007-9-24 9:19:00 美术可科和语文科整合就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上语文课有很多的图片,学生看到图片注意力马上就会集中到黑板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如一年级学生理解祖国,祖国这个词对一年级的学生很抽象,老师通过收集天安门、长江、黄河、长城、东方明珠的图片,学生对祖国就很好认识。而美术课,需要动听的故事情节、语文课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学生画起作品就很有内容,又高兴有轻松。

一丘 发表评论于2007-9-24 9:07:00 我让学生画童谣

作为“图文整合”研究的一个美术教学课题,经过这几年一系列的摸索尝试,可以说现在已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了。将近400套的儿童连环画作品的辅导创作成功,50多套作品发表报刊杂志,100多套作品喜获国内外少儿绘画大奖等等,已经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不少学校美术教师纷纷效仿辅导的对象,倍感欣慰。在众多的题材辅导练习之中,我觉得童谣绘画的训练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确实很有帮助。

一、童谣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有亲切感

儿童生活是浪漫多彩、天真无邪的。童谣来自于儿童自己的生活,是从活动之中产生的。童谣所表达的是孩子最单纯、最向往、最开心的童年游戏生活。读童谣,画童谣,让孩子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拉近了文字与绘画的距离,激发了儿童对绘画表现题材的兴趣。

二、童谣画属于儿童的,需要自由表现

虽然很多童谣都是大人根据孩子的生活创编出来的。可是我们千万不要这样就忽视了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童谣是属于儿童的,不是大人的。孩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天地的生活,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就会更加洒脱地表现出来了。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给孩子一自由表现的空间,哪怕是一个符号、几根线条、几块色彩、几个歪斜的形象,只要是发自孩子内心的感受,都要好好保护,通过教师的启发性的引导,进一步地发掘儿童的想象和创造潜能。

三、根据童谣内容命题画

刚开始辅导儿童创作童谣作品的时候,完全可以根据先编好的童谣,引导学生理解文字的内容,想象童谣画所要表现的画面。这时,一定要尊重儿童自己的想法,不要用千篇一律的形式去套住孩子的自由思维。同一个内容,可以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造型去表现。允许孩子夸张、离奇的想法,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想法来表现。

四、童谣画可以自编自画

在辅导的过程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编写童谣,尽管幼稚一些,可有时候往往会发生意料之外的惊喜。出自于孩子原始思维的童谣,有时候往往比我们大人编写出来的更有童趣。自己编童谣了,一旦得到老师的肯定的时候,那是一种多大的惊喜和鼓励!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孩子用画笔画出来,更是莫大的鞭策!

五、创设激励平台,举办童谣画展

和其它作品的展示方式一样,搭建一个让学生展示风采的平台是很重要的。孩子,总是需要鼓励的。记得有人说过:“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要经常性地羁绊各种形式的展览和比赛,以及时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学生一旦有了成就感,有了创作的乐趣,就一定会产生持久的兴趣。

六、童谣画不应该靠临摹和抄袭

儿童创作童谣画,应该尽量避免临摹和抄袭。因为临摹和抄袭不是自己的内心感觉,只是形式上他人设计的形象而已。这与儿童画的创作意图是相悖的,因而是不可取的。现在不少美术教师为了图功利,急于求成,让学生陷入了大量的抄袭和替代的所谓创作之中,实在不可取的。如果在辅导创作的过程之中养成临摹和抄袭的习惯,这将对儿童的创作学习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七、童谣画形式应该多样化

辅导儿童画童谣,并不一定要用彩色笔或者蜡笔,表现形式应该更广一些。如水粉、版画、剪纸、工艺制作、折纸、泥塑等等都可以进行辅导。采用不拘一格形式,在更大的范围内拓展了学生的创作空间,更适合不同爱好的学生的需求。

阿旺 发表评论于2007-10-12 9:52:00

教师教学中自然流露的激情、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形成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

http://wenku.baidu.com/view/5aef4fed0975f46527d3e179.html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教育变革,基础教育要向素质教育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科学基础的数学学科,课程的研究和改革尤为突出与重要。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美术能刺激儿童的感官,以唤醒儿童的表达欲望, 数学如一个五彩缤纷的乐园, 处处充满着美,美感能激发人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挖掘数学的内在美,怎样用美去感染熏陶学生,使他们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尝试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拟进行“小学数学与美术整合的研究” 实验。现状分析

《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人的塑造、人的建构、人的发展始终是数学教育的最高目标,它要求教育所培养的人不仅仅是一个劳动者,而且是一个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既能创造又懂得享受的人。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辩别力。课题界定

《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本课题就是通过数学与美术的联系,让数学发出美的光辉,发现数学的美,学习美的数学,放飞美的梦想,拓展数学思维。研究基础

我们学校是玉州区乃至玉林市最大的小学,是玉林市的窗口学校,拥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 有资金、设备、科研手段, 特别是我校拥有一批科研知识丰富,领导能力超群,极力支持教师工作,帮助教师成长,深受教师爱戴的好领导。本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均是我校的教学科研骨干教师,从教多年,教学功底深厚,具有出色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参加课题实验的热情很高,把搞科研当作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积极性特高。有诸多优厚条件, 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

作为小学数学学科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数学本学科的科学美、艺术美, 而且存在着数学教学美。数学教学美是通过教与学的活动来表现人的本质力量。数学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一种特点。

【本文来自】:远航论文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详细参考】:原文地址:http://www.xiexiebang.com/news_list.asp?id=17440

第二篇: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东小 李金凤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 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一、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黄 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二、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观 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画作 品看。

三、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他 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间内 持续增长。

四、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映 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

五、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生 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伴奏 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第三篇: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纪台镇吴庙小学 主讲人;孙建德 2012年3月9日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教师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 持续增长。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 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

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 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 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 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 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 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2.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插 进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 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引导学生对素描 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就是随掌欣赏的教学过程。

3.现场欣赏。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 行的欣赏教学。

作为条件稍差的农村,有关欣赏课的内容我们结合本地具体情况作有效的灵活调整。

第四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

【摘 要】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展示要讲述的美术作品,查找有关作品参考资料、作者资料等,从多方面讲述分析作品,让学生摆脱听、讲、看书的传统教学方式,让美术课堂变成形象生动的学习交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它集合了传统美术教学的优势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为一体,更加符合这样的原则。

【关键词】 教学方式 整合 交流活动

美术是视觉及造型艺术,具有可视的形象特点,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使美术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大大增强了信息量和科技量。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之间存在诸多联系,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是美术创作和美术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将会是美术教学的新趋势,是现代美术教学的新形式。今年以来,我校就“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

一.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是现代美术教学发展的新趋势。美术本身是一种空间造型视觉艺术,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运用网络多媒体能够创设出真正的视觉环境,在极短时间内信息技术传输、存储,提取或呈现大量的图像、声音、活动影像信息,达到实用而完美的程度,为审美再现提供新的平台。从而使美术教学用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现代美术中,电脑美术作为美术领域的新成员,有着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计算机已成为美术创作中应

用极其广泛的工具,而在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相互关联的,有些内容非常适合于用信息技术来教学,有些内容只有通过信息技术才能达成学习目标。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本身就是在美术的任务驱动下开展学习的,这正是整合学习最为常见的形式,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有些学习内容已经和美术整合了。所以,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必然性。它是美术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是现代美术教学的新形式。它们的整合将获得一个双赢的结果,既能够达到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又能提高学习效率。二.利用信息技术,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它们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形象为主。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收集有关的美术课题信息资源,制作色彩纷呈的教学软件,开展生活活泼的课堂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借助信息技术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创设有利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低年级尤其注重感受、体验和游戏等灵活的教学形式。通过展示生活活泼的课件,使看看、画画、做做、玩玩、学学融为一体了。高年级要求运用形、色、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所见、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造能力。同样,借助信息技术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创设有利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也激发了学生探索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

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美术欣赏的最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对高年级的学生,突出引导他们学会在网上浏览欣赏适合自己的艺术作品,学会在网上收藏自己喜欢的优秀作品,反复感受、认识和理解,再运用语言、文字、绘画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真正达到培养欣赏与评述能力的目的。

三.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性的提出是美术课程改革突破的重点与难点,体现了美术教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综合性既是融美术和学习领域为一体,也是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结合。并且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首先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既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也开阔了学习的途径。大大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出现了电脑美术,包括绘画、设计、动画等内容。教师可以根据美术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必要的教学课件,开展形式灵活,多元化的美术教学。学生则可以引导进行简易的电脑绘画、设计等,着重于认识、理解和参与,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开展综合性的学习。如练习绘儿歌、童话、神话、日记等配画、插图。另外也可以用综合材料制作面具、头饰,并投入表演等。对设计简易的布景、海报、课外或校园的情报专栏等专题性的手抄报以及校内或户外的文娱、体育、少先队等项活动的设计制作、展示。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这个“好帮手”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做到主动请教他人,并积极与同学、老师或家长合作设计制作。还注意学会在网上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建立档案、资料库,不断进行参考、比较,进行探索性

的研究与学习。从这一系列的教学互动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由于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个别教育与班额偏大的矛盾,所以个别化教育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学习可以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要求,学生可按照各自的学习速度开展学习,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和计算机软件搜集、处理信息,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统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经常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讲,其他同学听,或者一个同学画,其他同学伺候,甚至剥夺了美术基础较差的学生参与绘画的权利。而且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又不容易整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能够真正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力量和智慧,便于整合学习成果。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生似乎更善于竞争而不善于合作,所以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对于开展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五、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传统教学偏重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学生强于演绎推理,弱于概括判断。而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学生在网上可以搜集到许多资源,要合理处理这些信息,就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综合归纳,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我国长期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思想导致了学生对文字的敬畏和轻信,所以学生接触到网络信息时,往往也会轻信

搜索到的任何信息。而学生在搜集到的信息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或者与原有的知识相冲突时,就不得不去思考判断这些信息的可靠性。比如网上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解释就众说纷纭,对《蒙娜丽莎》中的模特是谁也有很多种说法。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会把这种思维方法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对解决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的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

总之,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实现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组合,达到直观、形象、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美术教学的内在规律,有机地与其他学科联系和交互影响。使美术课堂教学让人耳目一新,具有新的突破。使教学化难为易,化复杂抽象为直观形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包括视觉、听觉、触角等多样化的外部剌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认知和学习途径。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大教学密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通过投影屏幕,丰富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加强了记忆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丰富了想象,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

第五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

桥头第二小学 祁生仓

摘要: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使之与美术教学的整合,能更好地达到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的实践能力,提高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不断地完善人格。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一、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是现代美术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信息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它们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形象为主。现代美术中,电脑美术作为美术领域的新成员,有着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美术创作中应用极其广泛的工具。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本身就是在美术的任务驱动下开展学习的,这正是整合学习最为常见的形式,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有些学习内容已经和美术整合了。在低年级尤其注重感受、体验和游戏等灵活的教学形式。使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收集有关的美术课题的信息资源,制作色彩纷呈的教学软件,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例如教学《各种各样的鱼》、《游太空》、《海底世界》、《可爱的动物》等耳熟能详的课题,运用现代多媒体组合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高年级要求运用形、色、机理、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主体造型的手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造能力。同样,借助信息技术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创设有利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运用电脑、投影、录像等多媒体组合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信息技术的特点为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课程整合提供了支持平台。(1)网络信息资源的海量化,传递的快速化,可以丰富美术教学的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可以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样的方式呈现信息,使小学美术教学更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记忆;使学生思维被激活,课堂气氛与学习心态都发生了变化。在讲《漂亮的童话城堡》时,我就利用网络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搜索了很多关于城堡的信息让学生欣赏。这样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对创作起了很大作用。而且还利用信息技术的音频视频等输出信息的方法,用动画片作为导入,让学生参观“童话城堡。”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活了。“城堡”的概念也由名词形式的平面印象变成了立体的有形的了。网络所具有的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学习主体选择学习时间、内容,主动探究。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且充分照顾个别差异,为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自由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式学习提供保障。

(2)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但解决了学习资源匮乏的矛盾,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美术欣赏的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只要掌握了IE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的方法就能够自主学习。教师只需提出学习的任务,比如制作一张网页、写一篇配有插图的小论文、制作一张幻灯片、编一张电子小报等,帮助学生解决技术困难,协助学生完成作业。

(3)比如美术第十一册《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中关于故宫的欣赏。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展示一些故宫的图片或者幻灯片,像导游一样介绍有关故宫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知识,回答学生的一些问题,或者干脆组织学生观看《紫禁城》的录像资料,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接收的信息量很有限。开展的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教师提供一些有关故宫博物院的网址,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搜集资料制作一份介绍故宫的幻灯片,并进行交流。教学中,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上网搜集资料,下载图片,制作幻灯片。在有意识地选择、组织材料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了解了故宫的历史、建筑特色,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立体的故宫艺术知识体系,而且为我国古代建筑大师的杰作惊叹不已,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进而产生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巨大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最后通过网络教室展示幻灯片,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都相当投入。

2.信息技术的介入突破了教学难点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教师可运用PowerPoint等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多媒体课件,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用于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分析解释。

CAI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启发他们发现美术规律。比如:《千变万化的线》一课,制作一个可供教师演示和学生学习的课件。课件首先展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线,并用闪烁的效果将这些线条突出出来,然后概括出线的种类,接着通过说说、画画让学生体会线条的千变万化,最后再让他们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线条的美。在整个教学活动中,CAI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观地解释了线条作为重要的美术语言产生的过程,展现了线条的魅力。

(2)提供素材。

美术课程中某些内容可能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比如《欢乐的元宵节》,我们当地的风俗不太重视元宵节,学生对这一节日知之甚少。教学时,如果不提供足够的学习素材,学生将难以开展学习。因此,充分发挥CAI课件的优势,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录像等直观信息,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提高学习的质量。

(3)对比实验。

在《绘画的黑白》中让学生感受概括和节奏的美感,并且懂得如何运用点、线、面来装饰和表现画中的黑白。课件中运用不同的手法展示出书本和老师预先作好的黑白画,并且穿插文字和解说、彩色和黑白对比,然后对同一幅黑白画提出种种假说的可能性,用多种点线面的手法表现主体。结果,学生很快从常画的彩色画的概念里跳出来,领略到深和浅、亮和暗的强烈对比关系和表现手法,讨论出过渡颜色的力度和个人风格的装饰方法,并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完成的本堂的黑白画,其中好的作品不计其数。课中,老师没有死灌黑白画诸如明快、简练等抽象的概念,学生在课件的帮助和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发现、讨论、总结而学习到知识。

(4)激情引趣。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信息技术具有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于一体立体地表现信息的功能,使学习情景的创设变得得心应手。比如《机器人》一课,可通过高智能机器人的活动录像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三、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学习方式,引起了一系列变化。1.整合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同时引起了教学结构的改变。

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由于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个别教育与班额偏大的矛盾,所以个别化教育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学习可以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要求,学生可按照各自的学习速度开展学习,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和计算机软件搜集、处理信息,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学会合作”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统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经常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讲,其他同学听,或者一个同学画,其他同学伺候,甚至剥夺了美术基础较差的学生参与绘画的权利。而且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又不容易整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能够真正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力量和智慧,便于整合学习成果。比如《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中,关于故宫的欣赏教学,让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头搜集某一方面的资料,如故宫的历史、故宫的建筑特色、故宫的珍贵藏品……然后综合资源,讨论幻灯片的制作方案,制成幻灯片后再与其他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生似乎更善于竞争而不善于合作,所以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对于开展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系统中由于“信息技术”要素的介入,使“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要素改变了原来的地位。信息技术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教材不再是物质化的文本,而是全息性的资源总和。整合教学引起了教学结构的改变。

2.整合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传统教学偏重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学生强于演绎推理,弱于概括判断。而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学生在网上可以搜集到许多资源,要合理处理这些信息,就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综合归纳,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我国长期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思想导致了学生对文字的敬畏和轻信,所以学生接触到网络信息时,往往也会轻信搜索到的任何信息。而学生在搜集到的信息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或者与原有的知识相冲突时,就不得不去思考判断这些信息的可靠性。比如网上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解释就众说纷纭,对《蒙娜丽莎》中的模特是谁也有很多种说法。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会把这种思维方法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对解决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的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

3.整合可能会导致传统美术技法的弱化。

由于美术中的某些课程的作业可以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来完成,如“封面设计”,学生可通过Word或画图等软件制作出漂亮的作品,不需要使用传统的颜料、画笔等工具,也不需要进行传统意义上的调色,那么他对颜料的属性可能就不太了解,对颜料调配的方法和技术可能就不熟练。过多地依赖信息技术,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于传统美术媒介的不熟悉,弱化传统美术技法,像中国画、书法等传统文化有可能被年轻一代所抛弃。因此,并非所有的美术课程都可以和信息技术整合,勉强整合反而会弄巧成拙,如“中国画”的学习,应该沿用毛笔、宣纸这样的工具,以让学生体验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然而,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这样,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

2.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它教学资源。从来就没有唯一的教学媒体,网络亦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影视广播、图书馆等。不能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网络技术,只有网络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和最好的资源。

3.过份偏重于素材性资源。很多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提供给学生,把大量素材性资源罗列在一起,这样,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获得的都是无层次、无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性资源,同时,一些信息垃圾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在提供相关网页资源前,要做好引导学生对那些无关信息的筛选、过滤工作,利用局域网教会学生上网学习的方法,来防止学生受到不良影响。

总之,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这个新天地正等着我们去研究、去开发。

下载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美术论文]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 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

    论文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初探

    纵观现行的美术教育,重视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是否仍旧被淡化忽视而失重,也就是美术欣赏课有没有得不到真正的关注和重视呢?我们先......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初探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初探 将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是实施"综合.探索"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美术课的"综合,......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工作计划1 一、主要资料分析: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资料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资料包括:色......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总结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总结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总结1 本学年,我主要担任二年级三个班、三年级五个班的美术教学工作。一学年的美术教学即将结束,为了今后更好地进行美术课的教学,弥补......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学科 “关注人文精神 突出表现教学”模式 ※ 认识人文精神: 所谓的“人文精神”,就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以人为本,审视人生。它关注的是,人存在的......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论文

    许多中学生在步入中学之前,就已经接触了美术学科,可以说从小学开始很多学生就会表现出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进入中学以后,正是他们对于这门课有更深层认识的阶段,而中学美术课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