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教案
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教案
一、教材分析
“滚滚长江、滔滔黄河”在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这一节中有着突出的地位。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长江与黄河的流域概况、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开发利用与保护。
新课程标准要求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具体案例,说出长江、黄河的开发利用价值及两者之间的差异,了解长江、黄河水利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感悟它们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2.了解河流水能开发评价的基本方向,学会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知道长江、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长江、黄河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分界以及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
2.教学难点:长江和黄河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四、学情分析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长江和黄河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上升到理性和情感的高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的启发、点拨和引导。一方面要培养他们对长江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要让他们了解长江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培养环保意识。
五、教学方法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对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情境导入法、启发分析法、探究法和读图分析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板书设计
滚滚长江、滔滔黄河
一、黄河 1.源头及入海口
2.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 3.流域特征 4.忧患和治理
二、长江 1.源头及入海口
2.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 3.流域特征 4.忧患和治理
八、教学过程
【导入】师生一同观察人民币的背面背景,发现其图景是长江和黄河上的。把学生带进学习长江和黄河的学习氛围。
【承转】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中华的母亲河——黄河。
【引导】学习一条河流首先要了解它的主要概况:包括它的发源地、全长、注入的海洋、流经的地形区、省级行政区、上中下游的划分、主要的支流。
【展示】主要复习的重点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比较分析长江和黄河的流源、流经的地形区及省区、注入海洋、流域特征及忧患、治理。【教师】引导学生复习黄河的流域特征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学生】学会观察地图,不断提高读图、从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事物信息的能力。
【承转】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展示】长江的主要概况及相应的图表。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长江的流域特征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学生】注意对黄河和长江有个对比,读图观察分析,不断提高对比分析的能力。
【小试牛刀】展示2012年云南省地理中考题关于长江和黄河的考题(即2014年学业水考试P23页31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结束】“保护长江万里行”和“长江、黄河环保接力棒”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的传承。
九、教学反思
思教学成功之处,思教学败笔之处,思教学改进方法,思学生见解,思教师自己的感触。
第二篇:滔滔黄河教案
滔滔黄河
向海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阅读“黄河水系图”,掌握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及长度等基本概况。知道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以及各河段的特点。
2、学会通过地图、图片的分析,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并提出治理的基本方案。[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课本上设计的有关黄河的源流概况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读“黄河水系图”,深入地认识黄河的基本概况。
2、按照课本上设计的“地上河”、“水土流失”、“凌汛”、“断流”等活动题开展课堂讨论,分析黄河的忧患,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出治理的措施。
3、按照课标要求,通过启发、设问、循循善诱的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鼓励学生主动性参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黄河水利建设上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分析黄河的忧患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通过黄河的“功”与“过”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教学重点
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及黄河的综合治理。教学难点
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成因。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具准备
自制《滔滔黄河》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多媒体课件播放图片和音乐。(课前进行)
(提问)你能根据画面来判断这是哪条河流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关于黄河特征的诗。)
(发源地、含沙量大、决口泛滥、入海等内容。)
(导入新课)设疑:我们为什么称黄河为“母亲河”?黄河又为什么会决口泛滥?现在还会泛滥吗?!板书:滔滔黄河„„
二、预习和展示
学生读文本———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展示
1、黄河概况
☆看“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发放预习题)
☆指导学生结合预习题,读黄河水系图(P49页),了解黄河源流概况。(5分钟)
(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掌握并巩固黄河的源流概况)
2、黄河功过 ☆ 阅读教材49—52页,学生归纳黄河的奉献和忧患。(自学—“奉献组” 表功和“忧患组”诉患同时进行PK)(教师提供有关资料)
☆播放视频激起学生治黄欲望。
3、黄河治理
☆归纳黄河忧患以便对症下药。(“上游组”、“中游组”和“下游组”分别进行讨论治黄方案并探究治黄根本。)
三、总结
四、巩固反馈
五、评价
☆结束语:今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了黄河,应更加热爱黄河,将来更好地保护、开发黄河,化害为利,让黄河更好的造福于人类,无愧于“母亲河”的美誉。
六、板书设计
滔滔黄河
概况 奉献 忧患 治理
治黄关键 治沙
中游水土流失 地上河的治理
第三篇:滔滔黄河教学案例
滔滔黄河教学案例
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年级专业:10级地理科学
姓名:xxx 学号:1010010100xx 课程分析:
《滔滔黄河》简要介绍了黄河的概况,然后分析其影响、作用。黄河对经济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利弊共存;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是无法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本课内容较多,不宜过多地扩展,把设计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重点分析“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学情分析:
学生旅游较多,地理知识较丰富,很多同学去过黄河壶口瀑布及黄河流域,语文课上也多次接触关于黄河的诗、词、文章,如果引导得法,同学们应该是有很多话可说的,课堂上完全可以实现师生有效互动。对于母亲河的奉献,估计同学们能较完整地归纳出来,但是黄河的危害,可能同学们分析的不够透彻,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并根
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中所提供的《黄河流域》图片,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让学生深入分析、动脑思考,利用图文资料,就可以清晰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教师适当补充一些音像资料,增强真实感,效果会更好。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请大家欣赏一段乐曲(配录像),思考:这是哪部乐曲? 奔腾的黄河水,激荡的音乐,使学生立刻兴奋起来,他们齐声高呼:是《黄河大合唱》。
“哪位同学给我们朗读一下您收集的有关黄河的诗句?”
学生回答的非常多,有描写黄河壮观的,有赞颂母亲河伟大的,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
(点评:学生积极寻找有关资料,参与开发课程资源,老师决不 包办代替。)
教师引入新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黄河,了解母亲河的奉献与烦恼。
二、探索观察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打出幻灯片:《黄河流域图》与《中国地形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概括:黄河的基本概况与流程的主要地区。图片和文字的交替使用,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简直是进行了一次模拟旅游,这次旅游的收获是:知道了黄河是我国的的第二长河,发源地是巴颜喀拉山北麓,黄河流经的地区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00多千米,注人海洋是渤海。这样,可以建立黄河流域的整体感。
然后在《黄河流域图》上,找出河口、桃花峪,思考以下问题:
1、黄河的上、中、下游呈如何划分的?
2、黄河的主要支流有哪些?这些支流主要集中在哪个河段?
为什么下游无支流?
(点评:以上问题在图片中很容易找出答案,可不用过多花费时间。)
黄河的不同河段有各自的特点和特色各异的名胜。出示教材提供的景观图片,结合文字描述,请同学讲解。
(点评:诱导学生通过景观图片,挖掘其蕴藏的丰富的信息。老师再加以补充,如:“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由来,为下面归纳母亲河的奉献作铺垫。)
投影黄河流域几大平原的图片,播放《引黄灌溉》的录像,诱导思考:黄河对经济生产,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分小组讨论,同学回答,老师提炼。
(点评:直观的图片录像,增强了同学的感性认识,使问题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母亲河的奉献集中在三点,即塑造肥沃的良田、引黄灌溉,提供丰富的水能。)
教师引导:
母亲河哺育了亿万华夏儿女,但是母亲河也存在着危机。?
(二)局部探讨,找出共性
黄河有什么危机呢?请同学们收集小资料说明。
其中有这样一则新闻:2003年秋天,黄河中下游洪水泛滥。国庆节这一天,温家宝总理亲临陕西一带指挥防洪抢险,慰问灾民,这次黄河秋汛是历史罕见的,带来的损失较大。利用学生收集的新闻,老师很自然地过渡到下列问题:
为什么黄河的中下游泥沙很多,下游防洪困难很大?
播放录像《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学生归纳原因。
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黄河?(图片说明)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母亲河?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有的学生回答他家不住在黄河附近,没办法保护母亲河,心有余而力不足。老师应该做正面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节约用水、爱护花草树木、不乱丢垃圾、不往江河湖泊倒垃圾、保护环境、宣传环保等,这些其实也是保护母亲河的行动。)(点评: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由远及近,最后落实到学生的责任问题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延伸拓展
1、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害河。分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学生们纷纷响应,各抒己见,但是答案基本上集中于本课讲到的内容。
有的同学认为黄河完全是中华民族的一条害河。老师应积极引导:黄河确实在不同的时期曾发生过程度不同的水灾,但是她的奉献远远大于她的危害,可以适当举例说明,如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养育了中华儿女、西部大开发的美好前景。黄河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价值,教师可以用图片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说明,如:原始人类的出现、古代文化遗址的广泛分布、炎黄子孙说法的由来。这样,就可以充分完整的说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点评:从上面的局部探讨转向综合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黄河的奉献与危害。我们鼓励学生充分认识母亲河的奉献,但是黄河带来的危害也不应该忽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畅所欲言是这节课的重点,着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亮出自己的底版。学生的某些见解可能会欠成熟,但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却大大地增强了,思维也变得开阔了。)
2、看录像《黄河的介绍》,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规划一
下:几十年后,黄河中上游地区会是怎样的一幅壮丽的蓝图。
(点评:理论联系实际,由课本教材过渡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责任感及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结束语
黄河流域是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母亲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母亲河也受到创伤。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母亲河将带领中华儿女描绘出更美丽壮观的蓝图。
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较丰富,容量较大,问题的设计有梯度,有难度,还是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基本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有了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味道,感悟到一些诱思探究的精髓。教授的对象是初一的学生,他们分析问题,辩正地看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如果仅用课本的内容,恐怕难以让学生能完全领会教授的意图,所以我用了较多的图片,相关的录像,较直观地引导学生进入情景,问题的解决就简单多了。关于黄河诗、词、文章的收集,2003年秋汛新闻的收集,黄河的危机等资料的搜集,本人则完全交由学生完全,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基本按照“总——分——总”的格局的来设计,先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再分析母亲河的奉献、危机;母亲河的未来。最后放手发动学生讨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还是一条害河?”从全局正确地、全面地分析、评价黄河。较好地实现了学习目标。
这节研究课让我深深地感悟到:开展诱思探究教学,进行课程改革,最根本的是要转变教学思想,真正地信任学生能够实现主体性,能够在老师的诱导下,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胜任教师的职责。
第四篇:《黄河与长江》教案
《黄河与长江》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的能力。
2、通过对音乐姐妹艺术的收集、欣赏、交流,拓展学习视野。
教学过程
1、分组活动
这一活动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的极好时机,可用多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小组擂台赛、游艺会、班级文艺节目展演等。
2、师生共同活动
这一活动由教师主持外,也可由几名学生来主持,师生要共同参与,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大多节目应采用小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几个由个人表演的节目。
3、各小组互相合作
更加提倡小组间的合作表演,例如一个小组舞蹈,另一小组伴唱,一个小组朗读诗文,另一小组配音,男生唱歌,女生伴舞,一些学生表演书法、绘画,一些学生为之操琴伴奏等。总之,要尽量组织得丰富多彩,在音乐活动进行过程中,还要将课本上的问题及时、巧妙地插入其中。重视利用课本中的诗词、插图(照片)等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4、师生总结结束教学
相关参考资料
1、长江
长江全长六千三百公里,在世界上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腹心。这里地势高亢,空气稀薄,气候恶劣,交通险阻,人迹罕至。
2、黄河
黄河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绥远、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九个省份,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三十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七十五万多平方公里。中流段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许多支流夹带大量泥沙汇入,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黄色,因而得名。
3、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大合唱>》 我怎样写《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
“黄河”歌曲的创作,虽然产生在物质条件很缺乏的延安,但已经创立了现阶段救亡歌曲的新型歌曲了。
“黄河”的歌词虽略嫌文雅一点,但不会伤害它的作风。它有伟大的气魄,有技巧有热情和真实,尤其有光明的前途。而且它直接配合现阶段的需要,提出“保卫黄河”的伟大口号。他还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够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的黄河历史了。
第一首《黄河船夫曲》。你如果静心去听,可以发现一幅图画,像几十个船夫划船,画面上充满战斗的力量。
《黄河颂》是用“颂”的方法写的,带着奔放的热情,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是由男高音独唱,歌声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一首朗诵歌曲。
《河边对口曲》是用民歌方式写的,用山西音调。
《黄水谣》是齐唱的民谣式的歌曲,音调比较简单,带痛苦呻吟的表情。但与普通一般颓废的情绪不同,它充满着希望和奋斗。
《黄河怨》代表妇女被压迫的声音,被污辱的声音。音调悲惨缠绵,是含着眼泪来唱的一首悲歌。假如唱的人没有这种情感,听众必然没有同感的反应,这是值得注意的。
《保卫黄河》是一首轮唱曲。从二部至四部轮唱,每一句都要有力地而且健康地乐观地唱出。这是全用中国旋律写的轮唱。三部至四部轮唱时,内中有“龙格龙格龙”是轮唱的伴奏。唱时要唱出风格才有趣。听来非常有趣和雄伟,一起一伏,变化无穷,只要留意不停地把旋律唱出。
《怒吼吧!黄河》是一首四部大合唱。里面有二、三、四部的合唱。曲调诚恳和雄厚,充满热情和鼓励,是“黄河”歌曲中一个最重要的主调。
教学反思
需保证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契合。
第五篇:《滚滚长江》教学设计
《滚滚长江》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清楚长江的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所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使学生了解长江流经的省、市、自治区,记住长江的主要支流。3.使学生明确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过程和方法:
1.通过分析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填图、识记地理事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长江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重点、难点: 重点:
长江的源头、注入的海洋、流经的主要城市、流经的省、市和自治区和支流分布概况。难点: 长江水系图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图文资料、绘图纸
四、教学步骤:
课堂引入:上课伊始,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教师播放长江风景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那条河上的风景?对,长江,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走近她,了解她。(教师板书)滚滚长江
教师:要想打开长江神秘的大门,需要一把钥匙,老师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把,那就是这几个字:读、找、画、记、想。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你能获取哪些地理信息?(学生回答)
请同学们,再读第2、3、4、5段,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如下两题:(教师出示第2、第3张幻灯片)学生回答后,教师适时总结补充。
其次,我们进行第二环节,找。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6页图2-32,在图上找出长江的河源、注入的海洋、主要支流以及主要的城市。(教师巡回指导)
下面验证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教师出示第8、9张幻灯片)
同学们,找的又快又准,下面我们提高难度,大家能不能结合两幅地图,找出相关的地理事物呢?(教师出示第10张幻灯片)
1.结合P7图1-5,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2.结合P23图2-9,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下面,让我们演练一下。
(教师出示幻灯片11、12),学生看图回答。接下来,让我们试着画长江水系图。
师生共同画长江水系图,教师画完后,巡回指导。组内展示学生的作品,评价优劣。
图画完了,我们怎么记呢?我们要善于挖掘知识间的联系。比如,流经重庆的支流是嘉陵江,我们知道重庆产嘉陵摩托。流经湖南的支流是湘江,流经江西的是赣江,分别是省级简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记忆)
(要求学生到讲台指图说出相关的地理事物)最后,同学们能不能想象说出长江水系图。(学生回答,教师鼓励评价)课堂总结:
通过大家的努力,长江的大门逐渐被开启。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江的源头、注入的海洋、流经省区、主要支流、以及各河段的划分等知识。长江作为我国的第一条大河,无论在航运上,还是在发电、灌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江流域物产丰富,地灵人杰,长江流域的开发,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些知识我们将在下节课学习。
时光如水,转瞬即逝,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请同学们,谈一下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最后,让我们在雄伟、激昂的旋律中,再次领略长江的独特魅力。(教师播放《长江之歌》本节课结束。)
五、板书设计:
滚滚长江
长江水系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