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滚滚长江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1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滚滚长江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滚滚长江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滚滚长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2、长江上、中、下游不同的水系特征,是由于处在不同的地形等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鲜明的对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地理要素之间制约和依存的辩证关系;

3、通过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得河流水文特征的初步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我国长江水系的概况及各河段的特点,讨论长江水系对养育中华儿女作出的巨大贡献,从而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思考母亲河存在的忧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述长江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唤起学生对保护长江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主人翁责任感。教学重点:

1、各段的水文特征;

2、长江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教学难点:

1、河流特征与地形关系的分析;

2、读、析长江干流剖面图;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先放映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师: 这是一首什么歌?对!《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活动一:探究长江概况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视频中感受到的长江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很好,长江到底如何?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领长江的风采,首先我们一起来探索长江的概况.思考下列问题:〔出示问题后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46“长江水系图”〕

问题1:请同学们用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流经哪11个省市区、注入海洋?

〔老师提示〕流经省市区可以参考《中国地图册》什么图?(政区图)

问题2:请描出长江的主要支流。

问题3:请描出上中下游的分段地点:宜昌、湖口两个分段城市。

〔转问〕你知道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吗?

学生答后老师小结:很好,一般比较河流大小主要是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进行,而长江均占全国第一位!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第三长河!

〔转入〕转入学习一条河流最主要除了掌握其基本概况外还得分析掌握它各段的河流特征。

活动二:探究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急流。

老师引入:首先我们来分析上游。这位同学你能告诉大家长江上游指的是那一段?(各拉丹冬——宜昌)对!请看“长江干流剖面图”。

(边放课件“长江干流剖面图”边启发学生读图)问: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

(长江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

问:算一算:长江上游的落差约有多少?尤其是从各拉丹冬到宜宾

(总6621米,上游约6300多米)问:思考: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

(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阶梯再进入第三级阶梯,受地形的影响,所以长江上游河段的落差会如此之大)

问:河水在穿山越岭(横断山脉和巫山)时会形成什么样的特征?

(多峡谷急流)

问: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峡谷?

〔看一看〕虎跳峡:金沙江上的虎跳峡,江心有座小岛,老虎可

以跳涧而过,因此而得名。

瞿塘峡:是长江流域最短、最险峻的峡谷。西陵峡:滩多水急。

巫 峡:曲折、幽深、秀丽。

(课件上相应放出,教师简单介绍)

〔转入〕峡谷与急流的形成正是因为长江上游在穿山越岭,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中游:九曲回肠

〔学生活动〕请看科学家们从卫星上拍摄到的长江干流中游实物图,同学们,图中的景象有何特点——“多曲流” 尤其,从湖北的枝江——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即“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我给同学们两个数字,这段河流的实际长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

问:为什么会形成“曲流”?

学生发言后老师讲解: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

转问:到下游水流还会不会左右摆动呢?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老师讲解:到长江口江面宽达80——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景观,十分利于航行,万吨轮可上朔到南京,5000吨级轮船可在下游全程通航。

活动

三、谈谈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活动四: 探讨长江的利用与保护(长江给们带来了哪些利与弊)

业: 写一篇小短文, 谈谈应该怎样保护母亲河---长江.板书设计: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母亲河概况

1、源远流长

2、支流众多

3、分段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三、利用和保护

第二篇:《滚滚长江》教学设计

《滚滚长江》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清楚长江的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所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使学生了解长江流经的省、市、自治区,记住长江的主要支流。3.使学生明确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过程和方法:

1.通过分析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填图、识记地理事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长江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重点、难点: 重点:

长江的源头、注入的海洋、流经的主要城市、流经的省、市和自治区和支流分布概况。难点: 长江水系图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图文资料、绘图纸

四、教学步骤:

课堂引入:上课伊始,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教师播放长江风景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那条河上的风景?对,长江,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走近她,了解她。(教师板书)滚滚长江

教师:要想打开长江神秘的大门,需要一把钥匙,老师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把,那就是这几个字:读、找、画、记、想。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你能获取哪些地理信息?(学生回答)

请同学们,再读第2、3、4、5段,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如下两题:(教师出示第2、第3张幻灯片)学生回答后,教师适时总结补充。

其次,我们进行第二环节,找。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6页图2-32,在图上找出长江的河源、注入的海洋、主要支流以及主要的城市。(教师巡回指导)

下面验证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教师出示第8、9张幻灯片)

同学们,找的又快又准,下面我们提高难度,大家能不能结合两幅地图,找出相关的地理事物呢?(教师出示第10张幻灯片)

1.结合P7图1-5,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2.结合P23图2-9,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下面,让我们演练一下。

(教师出示幻灯片11、12),学生看图回答。接下来,让我们试着画长江水系图。

师生共同画长江水系图,教师画完后,巡回指导。组内展示学生的作品,评价优劣。

图画完了,我们怎么记呢?我们要善于挖掘知识间的联系。比如,流经重庆的支流是嘉陵江,我们知道重庆产嘉陵摩托。流经湖南的支流是湘江,流经江西的是赣江,分别是省级简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记忆)

(要求学生到讲台指图说出相关的地理事物)最后,同学们能不能想象说出长江水系图。(学生回答,教师鼓励评价)课堂总结:

通过大家的努力,长江的大门逐渐被开启。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江的源头、注入的海洋、流经省区、主要支流、以及各河段的划分等知识。长江作为我国的第一条大河,无论在航运上,还是在发电、灌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江流域物产丰富,地灵人杰,长江流域的开发,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些知识我们将在下节课学习。

时光如水,转瞬即逝,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请同学们,谈一下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最后,让我们在雄伟、激昂的旋律中,再次领略长江的独特魅力。(教师播放《长江之歌》本节课结束。)

五、板书设计:

滚滚长江

长江水系图(略)

第三篇:滚滚长江概况教学设计4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滚滚长江教案设计

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长江的基本概况;会利用长江流域图找出长江的相关河流信息。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感受大自然之美、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2.长江的主要支流及湖泊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读图、析图能力不够,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差,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

教学方法:利用媒体教学、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歌曲。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中的你指的是什么——长江。那我们为什么要赞美它呢?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学习长江。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兴趣。讲授新课: 学习目标:

了解长江的概况

1.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 2.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 3.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4.主要支流和湖泊

二、自主学习: 读图2-46 1.在图2-46中描出长江干流.2.在图中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3.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4.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5.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及湖泊.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促进思维发展。

三、合作探究

1.长江的发源地、流向和注入的海洋 【板图】唐古拉山 东海 【出示课件】

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峰 流向:自西向东 注入的海洋:东海

长江不仅是我国的第一长河,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可以通过三方面来验证:长江的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那么

2.长江的干流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呢?

【板图】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出示课件】

青海省、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它们的简称分别为:青、藏、川或蜀、云或滇、渝、鄂、湘、赣、皖、苏、沪。(记忆口诀: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六千三)

长江共流经十一个省区,为沿途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和便利的运输条件。那么 3.长江干流分别流经什么地形区呢? 【板图】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出示课件】让学生看图中的位置巩固所学内容。长江塑造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水土肥沃。我们也知道长江的流域面积最广,之所以长江的流域面积这么广,主要归功于它有众多的支流。那么 4.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湖泊有哪些呢?

【板图】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

【出示课件】主要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

主要湖泊:洞庭湖和鄱阳湖(记忆口诀:雅砻江的山民骑着嘉陵摩托车去乌汉买湘赣)

设计意图::组织探究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长江沿岸有许多的港口城市,这些城市对联系长江东西交通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出长江为沿途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老师带领着学生将长江干流图描画出来,一边画一边讲解。

学生活动:找到绘图本,将长江干流图描绘出来,并在所绘制的图中填出所流经的主要省区的简称、地形区和主要的支流和湖泊。

设计意图:画图时可以掌握长江的概况,使记忆更加牢固,并且带领着学生画图,能够锻炼学生的画图能力与填图能力。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概况:包括长江的源头、流向、注入的海洋、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地形区、主要的支流和湖泊。五.当堂训练:

1、写出湖泊的名称:G H

2、支流名称:a b c d e f g。

3、港口城市名称:

A B C D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反馈教学,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

b

c d

E F

e G f g

H 长江的基本概况 1.源头、流向、注入海洋 2.流经地(行政区、地形区)3.主要的支流、湖泊

设计意图:强化重点,巩固知识

七、探究作业:自己绘制一幅长江流域图。

设计意图:反馈教学,巩固提高。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重于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颁布规律、特征及形成原因,体现学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优点:

1.用歌曲《长江之歌》引入课题,营造了欢快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课本提供的、中国行政区图、中国的地形图、长江流域水系图让学生分析了长江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和长江的主要支流及湖泊。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不足:

由于本节课所学内容较多,所以在有些内容的教学处理显得急促,如流经地形区和长江的支流名称及位置,没有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讲练结合,更好的贯彻课程改革理念,更好地处理好教学内容多与时间少的之间的矛盾,适当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鼓励学生自学,能学会的不讲,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篇:教案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滚滚长江

《河流和湖泊概况——滚滚长江》教案

梅家河中学 向海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清楚长江的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使学生知道长江的主要支流及长江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明确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3、使学生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及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到这条“黄金水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使学生认识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危害性,分析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5、通过分析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治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介绍“三峡水利工程”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重点和难点:

重点:长江的源流状况;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的划分;长江在水能、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作用。

难点:长江水能巨大的原因;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

【教学过程】

[引入]播放《长江之歌》

多么雄壮的旋律,多么深情的赞歌,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的依恋和赞美。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可“长江”的风采。

我们为长江而感到骄傲。

一、源流概况

1.发源地

2.注入的海洋

3.流经的省、市、自治区

[读图]“长江水系图”。

要求: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流经的省区,把省区的名称填在图中,并在图中绘出长江干流。

教师归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各拉丹东,向东注入东海,流经的省区有11个,分别是: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

4.主要支流和湖泊

[读图]“长江水系图”

要求:找出长江主要支流,并绘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

教师归纳:长江的主要支流有:

(1)北部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岷江、嘉陵江和汉江;

(2)南部支流:乌江、湘江和赣江。

[活动]找出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并标注在图上。

[结论]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是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

5.上、中、下游的划分

[活动]在“长江水系图”中,找出宜昌和湖口,说出它们所在的省份。

出示“长江干支流示意图”

学生依照老师所指的顺序,依次说出长江主要支流的名称。

[承转]长江作为我国第一条大河,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我们看一下长江这条大河的水能资源是否丰富。

[提问]:水能资源是否丰富与什么有关?(河流落差及气候条件)

出示“中国地形图”(挂图)。让学生观察长江流经我国地势的哪几个阶梯。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长江流经了我国地势的三个阶梯。

出示长江干流剖面图。

[提问]:长江源头与入海口的落差是多少?长江源头到宜宾之间的河长是多少千米?落差是多少?你认为长江水能资源是否丰富?

学生讨论、回答。

[结论]长江具有十分丰富的水能资源。

二、巨大的水能资源

1.资源总量十分丰富

[投影]长江干支流主要水电站示意图。

[提问]:长江流域的水电站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师生讨论交流

三、航运

1.长江干支流航运图。

2.长江于支流航运与全国内河航运比较表。

目前我国已确定对长江航运大规模开发的战略:一方面,整治河道,例如川江的疏浚,荆江的治理以及沿江港口的建设;另一方面扩大沿江的开放,大力建设沿江的经济带,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促进全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建设。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是,古老的长江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咆哮。

四、洪水及其治理

出示资料: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比较

[提问]:长江流域的洪水为什么会如此严重呢?

思考提示:

1.长江洪水大多发生在什么季节?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季节长江流域水量大?

2.长江洪水大多发生在什么河段?为什么?

[提问]怎样治理长江?

学生讨论发言。

五: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课主要内容。

六、作业:完成《地理填充图册P21》

第五篇: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教案

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教案

一、教材分析

“滚滚长江、滔滔黄河”在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这一节中有着突出的地位。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长江与黄河的流域概况、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开发利用与保护。

新课程标准要求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具体案例,说出长江、黄河的开发利用价值及两者之间的差异,了解长江、黄河水利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感悟它们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2.了解河流水能开发评价的基本方向,学会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知道长江、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长江、黄河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分界以及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

2.教学难点:长江和黄河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四、学情分析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长江和黄河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上升到理性和情感的高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的启发、点拨和引导。一方面要培养他们对长江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要让他们了解长江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培养环保意识。

五、教学方法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对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情境导入法、启发分析法、探究法和读图分析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板书设计

滚滚长江、滔滔黄河

一、黄河 1.源头及入海口

2.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 3.流域特征 4.忧患和治理

二、长江 1.源头及入海口

2.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 3.流域特征 4.忧患和治理

八、教学过程

【导入】师生一同观察人民币的背面背景,发现其图景是长江和黄河上的。把学生带进学习长江和黄河的学习氛围。

【承转】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中华的母亲河——黄河。

【引导】学习一条河流首先要了解它的主要概况:包括它的发源地、全长、注入的海洋、流经的地形区、省级行政区、上中下游的划分、主要的支流。

【展示】主要复习的重点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比较分析长江和黄河的流源、流经的地形区及省区、注入海洋、流域特征及忧患、治理。【教师】引导学生复习黄河的流域特征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学生】学会观察地图,不断提高读图、从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事物信息的能力。

【承转】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展示】长江的主要概况及相应的图表。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长江的流域特征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学生】注意对黄河和长江有个对比,读图观察分析,不断提高对比分析的能力。

【小试牛刀】展示2012年云南省地理中考题关于长江和黄河的考题(即2014年学业水考试P23页31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结束】“保护长江万里行”和“长江、黄河环保接力棒”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的传承。

九、教学反思

思教学成功之处,思教学败笔之处,思教学改进方法,思学生见解,思教师自己的感触。

下载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滚滚长江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滚滚长江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彩球滚滚教学设计

    《彩球滚滚》教学设计 示范小学牛丽宁 教学目标:团、搓制作一个接近圆形的报纸球。 运用撕贴或绘画等方法,将报纸球美化制作成彩球。 以“彩球”为媒介,进行游戏活动,体验相互协......

    亚洲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亚洲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亚洲自然环境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

    《长江》教学设计

    《长江》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本文是北师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也是本册的第一个主读课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重点语句分析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是学习文中采用一系......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江苏泰州姜堰区港口初级中学 李佳梅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教学目标【......

    第一节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最终5篇)

    第一节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使用地图进一步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类型及特征,理解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2.能力目标:能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其它大洲......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滚滚长江2

    滚滚长江 第二课时 〔承转〕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长江上、中、下游各具特点。那么,怎样根据各段的不同特点合理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呢?〔讨论〕你认为长江对人类......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教学设计一

    《河流》教学设计(1) 课 题:第二章 第三节河流 教材来源:八年级《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内容来源: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第二节 主 题:河流 课 时:3课时 课 型:新授 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