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是汉章帝(定稿)

时间:2019-05-12 17:0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是汉章帝(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是汉章帝(定稿)》。

第一篇:中国古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是汉章帝(定稿)

中国古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是汉章帝

——驳“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说, 同刘桂生、刘伟杰、管怀伦、张进等商榷

孙景坛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江苏 南京 210001)

[摘 要]自1993年笔者提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后,学术界基本认同了汉武帝没搞思想专制的观点,但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有学者提出“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说,这也不妥。中国古代存在“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是事实,始作俑者是东汉章帝,标志是白虎观会议和删《史记》。

[关键词]汉章帝;白虎观经学会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杨终;史记 [中图分类号]B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10)03-0092-06

从班固到“五四”,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古代从汉武帝开始,一直在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涵是“思想专制”,或“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1993年笔者发现此说不妥,提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说。[1]经多番论辩,[2]现“汉武帝搞思想专制”说虽已偃旗息鼓,但“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 号的思想专制’”说却悄然兴起,如刘桂生教授[3]和刘伟杰博士[4]等就是此说的代表,但这也值得商榷。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存在“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是不争的事实,始作俑者是东汉中期的汉章帝。本文就想对此谈点新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一、现代“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说的提出

1998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刘桂生教授在一篇大作中指出: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说。因为近人认为,“汉武帝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造成了儒学的一统,禁绝和摧毁了儒学以外的百家诸子,以致中国文化学术日衰,国运日蹙”,“完全不符合历史实际”。[5]他主要给出了三点理由:

首先,不能把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解成“思想专制”。他说:“董仲舒对汉武帝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并不能断定他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禁止’、‘禁绝’儒学以外的学派活动,甚至要求‘从头到尾’加以‘摧毁’;也没有建议在全社会范围内只让儒学一家独存。”“皆绝其道”、“邪辟之说灭息”,“也不能由此就引申、推断出董仲舒要求颁布禁令,并采取暴力禁绝其他学派的活动与流传”,等。[6]

其次,认为“汉武帝搞思想专制”不符合实际。他说:“对历史名词的理解是否正确,最有力的检验者应该是历史的实迹。前人也曾批陈,汉武帝与董仲舒是否真的独尊了儒术,罢黜了百家,可疑之处甚多,与此说相悖的史实不胜枚举。汉武帝本人用人、施政就不是只从儒学一家。„„所以,硬要说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定儒学为国教,实在是张大 其词,于史无据的。”[7] 再次,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没有“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说。他说:“在我 国从汉代到清中叶,从来没有人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看作禁绝摧毁其他各家。这一点,只要查一查《四库全书传记资料和集部篇目索引》及《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两书所收从汉至清论董仲舒者共二十二家的言论就能明白。”这二十二家学人是:司马迁、班固、吴兢、郑樵、孙复、张栻、刘敞、黄震、真德秀、郝经、方回、张宇初、冯从吾、乔宇、朱睦絜、史鉴、孙承思、陈廷敬、朱轼、陆陇其、戴钧衡、刘毓崧等。[8]

2007年,刘伟杰博士再次提出此说,论据与刘桂生教授基本相同。[9]

二、“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说的理论渊源

应当说,“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说的出现,与中国近现代传统文化反思密切相关。

早在1905年,当梁启超、章太炎等资产阶级思想家批判封建专制并直指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许之衡先生就第一个站出来,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涵解成了“非思想专制”,并由此认定“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非思想专制”,从而认定“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许先生的说法后来得到了柳诒徵、戴君仁、徐复观、李定一等先生的支持。[10]但是,他们的说法未能得到学术界主流思想的认可,一直是学术界的非主流观点,所以笔者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中没有提及。

可是,1994年,管怀伦先生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与孙景坛先生商榷》中,重拾了许之衡先生的观点,对笔者进行批评。他说:“罢黜不是消灭,独尊也是崇尚”,[11]即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成“非思想专制”,进而认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其实,他这样批评笔者是不当的,因为许先生与笔者一样,都认为“汉武帝没搞思想专制”,而管先生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的实质还是“汉武帝没搞思想专制”。要知道,管先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涵是“非思想专制”,笔者的内涵是“思想专制”,所以,笔者“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的意思是“汉武帝‘搞思想专制’子虚乌有”,他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的意思是“汉武帝‘没搞思想专制’确有其事”,二者的意思有别吗?管怀伦先生误导了很多读者,其中有许多知名学者上当,如王志轩博士、陆剑杰和李零教授等,他们都认为管先生的观点是“汉武帝搞思想专制”,实非。①然而,至少有一个学者,就是北京大学历史系刘桂生教授真正读懂了管怀伦,于是在1998年提出了“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说。

刘桂生教授的“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说,第一时间遭到了笔者的批评,[12]后此说一度沉寂。

如果说管怀伦先生与笔者的商榷是学术批评的滑铁卢,那么,2005年,《南京日报》记者李冀与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秦汉史专家张进(晋文——他的笔名)教授对笔者的批评,才是真正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对“子虚乌有”的批评,因为他们二人与笔者一样,都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涵解作“思想专制。”[13]张教授说:“无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还是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实际都是思想专制,无非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这在学术界早已成为定论。”[14]可是,当笔者要看看他们手中关于“汉武帝“搞思想专制”的实证时,李冀记者没有作答,张教授的学术却成了“变色龙”,很快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内涵也解成了“非思想专制”,成了管怀伦第二。[15]在学术界,张教授比管先生更具有迷惑性,因为他先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思想专制”,后又偷换成“非思想专制”,很多读者都转不过弯,以为他是真正的“汉武帝搞思想专制”说的代表,然而,亦非!可是,只有刘伟杰博士从中看出了端倪,在2007年,再次提出“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说。刘博士可能以为,连秦汉史专家张进都向“汉武帝没搞思想专制”说屈服了,也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成了“非思想专制”,只要此解成立,后来一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都不是“思想专制”,这在逻辑上显而易见。

三、“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说之商榷

笔者认为,刘桂生教授等的“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说,根据并不充分。

第一,不能把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说成“非思想专制”。再看董仲舒原话:“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这里:

1、“绝 ”和“灭”,不用解释,都是“损毁”的意思,有“搞思想专制”之嫌。

2、此建议脱胎于李斯 的“焚书议奏”,李斯说:“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16]李斯还允许博士官私藏“《诗》、《书》”,董仲舒要求“绝、灭”六艺之外的所有文献,比李斯更厉害。为什么李斯的建议是思想专 制,董仲舒的建议不是?逻辑上说不通。

3、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外,董仲舒还是“三纲”学说的创立者。众所周知,“三纲”是中国古代“打儒家旗号”的专制理论,也 是“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的总根,从“三纲”可以推出“搞思想专制”。 第二,不能用汉武帝“没搞思想专制”反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非思想专制 ”。刘教授用“汉武帝没搞思想专制”的事实,反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本来就 是“非思想专制”,不合逻辑。这个问题不能反推。要知道,如果反推,必须要证明:汉武帝“ 尊儒”与董仲舒的建议有因果关系,即采纳的完全是董仲舒的建议,并不折不扣地实施了。如果汉武帝“尊儒”采纳的不是董仲舒的建议;或采纳的是董仲舒的建议,但没有不折不扣地实施,都不能反推。刘教授在论证中没有给出二者有因果关系的证明,只是含混地说“汉武帝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管怀伦、张进教授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都是从卫绾说开去的,[17]所以这一说法不能成立。事实是:汉武帝“尊儒”活动开始于建元元年,建议者是儒家帝师王臧,正式“尊儒”的时间是建元六年,完成者是丞相田蚡,与董仲舒无关。[18]因此,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思想专制”无疑。

第三,认为“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说与文献不符。应当说,刘教授的证明,尽管差不多穷尽了经、子、史籍,但却把于此有关的文献和学者都刻意避开了:如,他在列举二十六史时,剔除了《汉书》;在列举二十二学人时,只列了班固及其《汉书·董仲舒传·赞》。[19]事实上,“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就出自《汉书》。班固在《汉书·武帝纪》中说:“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汉书·董仲舒传》说:“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另外,刘教授又把重要的史藉,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排斥在了书目之外。《资治通鉴》是 古今史家的必读书,作为史学家,刘教授怎么可以抹掉《资治通鉴》呢?在《资治通

鉴》里,有完整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专制)’”说。另,早于司马光的孙复,在他的《睢阳子集补》里也有此说。[20]传统至今,学术界讲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以班固的《汉书》、孙复的《睢阳子集补》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依据的。还是张进教授坦诚,说:“《史记》中通篇没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独尊儒术’的记载。数百年后(一百年多年后——引者),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中方才有此一说。”[21]

第四,认为“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说没有历史根据。必须指出,虽然汉武帝的“尊儒”没搞思想专制,但后世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思想专制”的皇帝大有人在。如,明朝的“李贽案”就是一个典型: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李贽因非议孔子,抬高秦始皇等,被礼部给事中张问达(秉承首辅沈一贯的旨意)所弹劾,说他“惑乱人心”,“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这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未易枚举。”后来,万历皇帝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为罪名,将李贽逮捕,并焚毁其著作。李贽最后自杀于狱中。[22]试问:这是不是“搞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关于刘伟杰博士的说法,拟另文讨论。

四、“白虎观会议”是中国古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开端

笔者认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涵是“思想专制”,汉武帝“尊儒”没搞“思想专制”,因为他采纳的不是董仲舒的建议,董仲舒的建议真正被采纳是东汉中期的事。汉章帝才是中国历史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时间是建初四年,公元79年。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先要搞清什么是“思想专制”?应当说,传统至今,学术界对此并不真正清楚。如, 在研究汉武帝是否“搞思想专制”时,张进教授认为,汉武帝搞的思想专制是“和平的”(后来他悄悄地放弃了这种说法)。[23]又,王葆玹教授认为,“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具体说来就是将博士七十余人的建置加以削减,将其中传习诸子书的博士罢黜。”[24]支持王教授说法的刘松来教授则增加了“郊祀制度”等问题。[25]实不妥。笔者认为,“思想专制”的底线是:必须“有文献被毁,或有人被整”,没有“毁书整人”,就说是思想专制,可能会混淆思想专制与非思想专制的质的区别。所以,“搞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的基本要件是:有某一“打儒家旗号”的学者制造一种专制理论;这种专制理论被统治者采纳为政策、法律乃至法典;用这些政策、法律或法典“毁书整人”。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毁书整人”是最根本要件。

第二,“白虎观经学讨论会”是搞“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的里程碑。《后汉书·章帝纪》记载,建初四年:“十一月壬戌,诏曰:‘盖三代导人,教学为本。汉承秦暴,褒显儒术,建立五经,为置博士。其后学者精进,虽曰师承,亦别名家。孝宣皇帝以为去圣久远,学不厌博,故遂立大、小夏侯《尚书》,后又立京氏《易》。至建武中,复置颜氏、严氏《春秋》,大、小戴《礼》博士。此皆所以扶进微学,尊广道艺也。中元元年诏书,五经章句烦多,议欲减省。至永平元年,长水校尉倏奏言,先帝大业,当以时施行。欲使诸儒共正经义,颇令学者得以自助。孔子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又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于戏,其勉之哉。’于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承制问,侍中淳于恭奏,帝亲称制临决,如孝 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议奏》。” 关于白虎观会议,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一直认为,只是为了“统一经义、统一经学”。现在有人批评说,汉章帝“并没有统一经义的意愿„„只是大规模的学术讨论会而已。在会议上,学者各持己见、互相辩难,即使不敌,其学说也并不会被罢黜、被取缔。”[26]其实都不妥。他们忽视了 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在白虎观会议上,一种专制学说被堂而皇之地塞进了法典,正逐渐成为治国的主导思想。这一专制学说就是《公羊》,《公羊》在会上被定“春秋学”的博士科,而《公羊》是唯一“打儒家旗号”主张专制的学派。董仲舒发挥《公羊》所创立的专制理论“三纲”也被正式写进法典。如,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基义》中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白虎通·三纲六纪》说:“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是以纪纲为化,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与“三纲”相配套了专制理论,既然“三纲”已被写进法典,搞“搞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也就没了政治和法制层面上的障碍了。不看到这一点,无疑是没有把握白虎观会议的本质。 第三,中国古代第一个被“思想专制”的文献和学者是《史记》及作者司马迁。要搞思想专制,历史就不可能不留痕迹,不会像张进教授说的那样“和平”;像王葆玹、刘松来教授说的只是“某些制度建设”那样轻松,思想专制从来都有“暴烈事件”发生,只不过是血腥的程度不同而已。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远不如林彪、“四人帮”在“文革”中搞得惨烈,但应都叫“思想专制”。白虎观会议也是如此。虽然在会上,没有学说“被罢黜、被取缔”,但据《后汉书·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记载:会后,杨终“后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太史公书》即司马迁的《史记》。就是说,汉章帝在会后下令,让杨终将《史记》大肆删毁,由原来的五十多万字,删剩了十万字,面目全非。《史记》的名字也由原来的《太史公书》,贬成了《史记》,这就是今天《史记》名称的由来。我们今天见到的《史记》,是南北朝时期重新恢复的。传统至今,史学界的话语权被公羊派所把持,此事一直未被提起。直到现在,还有学者如张进教授,仍继续在坚持司马迁的史学罪案。[27]汉章帝打击《史记》确有其事,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搞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的铁证。

第四,为什么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始于汉明帝?诚然,班固在《典引序》引明帝永平十七年的诏书说:“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扬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非谊士也。司马相如无节,但有浮华之辞,不周于用。至于疾病而遗忠,主上求取其书,竟得颂述功德,言封禅事,忠臣效也。至是贤迁远矣。”这里,汉明帝批评《史记》是真,但他没有把思想专制定为国策,也没有对《史记》进行损毁,因此,他的批评不管正确与否,都属“非思想专制”范畴。而汉章帝已突破了“非思想专制”的质的界限:不仅召开经学会议,把宣扬思想专制的董仲舒的学说当作了治国的主要思想,还公然下令损毁《史记》,而损毁《史记》是“搞思想专制”的根本证据。

五、正确认识汉章帝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作俑者的意义

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是汉章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能更好地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现在,对笔 者的这一观点,虽多数学者都能正确解读,但也有人说:“孙景坛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没有得到真正实行”,甚至把刘桂生教授的“中国古代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与笔者相关联。[28]其实,笔者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核心是说“汉武帝没搞思想专制”,同时说“中国古代也没有从汉武帝后一直在搞思想专制。”但笔者没否定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思想专制”,也没说“中国古代根本不存在‘搞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所以,笔者把汉武帝“尊儒”概括为“绌抑黄老,崇尚儒学”,以便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留给“搞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的人。从笔者这里,不能逻辑地推出:“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说。而且,在笔者读到刘桂生教授的大作后,已撇清了与他的学术关系。[29]

第二,能更好地理解管怀伦、张进教授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说是不妥的。张进教授曾指责笔者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是“拾人牙慧”, 然而 ,笔者的看法是新观点已被公认,②而他与管教授的“确有其事”说才是真正的“拾人牙慧”:管教授因袭许之衡先生,张教授因袭管教授。而他们俩的因袭,即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成“非思想专制”,又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如:可逻辑地推出,“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误导读者,“汉武帝是第一个搞‘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的皇帝;不能正确认识汉章帝的“白虎观会议”和“删《史记》”是“思想专制”,以及如何对“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进行科学地概括,等。

第三,能更好地理解“汉武帝搞思想专制”说和董仲舒的《天人三策》都是班固作的伪。应当说,班固和其父班彪都是《公羊学》和董仲舒的狂热拥护者。班固直接参加了“白虎观”会议,是会议的记录者和《白虎通德义》的整理者。打倒司马迁和损毁《史记》,虽有杨终的作用,但班固也难逃干系。如,上引《典引序》,班固自述说:“臣固言:永平十七年,臣与贾逵、傅毅、杜矩、展郤、郗萌等召诣云龙门,小黄门赵宣持《秦始皇帝本纪》,问臣等曰:‘太史迁下《赞》语中,宁有非邪?’臣对此《赞》贾谊《过秦论》篇云‘向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秦之社稷未绝’,此言非是。即召臣入,问‘本闻此论非邪?将见问意开寤耶?’臣具对素闻知状。”于是,汉明帝才下诏批评司马迁的。此前,班彪还对司马迁进行过人身攻击。[30]班固在《汉书·董仲舒传》中,明确说:“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而说《春秋》(公羊)事得失„„掇其切当世施朝廷者著于篇。”意思就是:《董仲舒传》不是历史,而是“古为今用”。由此,他的《董仲舒传》是中国古代影射史学的活标本。班固作伪“汉武帝搞思想专制”和董仲舒的《天人三策》都是为汉章帝“搞思想专制”制造理论和历史根据。

第四,能更好地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反思的基点。”在笔者提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之前,中国传统文化反思几乎都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专制)’”为基点。然而:

1、不符合史实。汉武帝“尊儒”与董仲舒无关,这么反思,没有科学依据。

2、会制造“汉武帝学术冤案”。汉武帝没搞思想专制,却被扣上了“专制皇帝”的帽子,这是制造冤假错案。

3、学术悖论。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如果他“搞思想专制”,怎么能获得成功?必须指出,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历史进步的基本规律都是以自由、民主、开放为前提,差别只在程度大小;专制祸国殃民,害人害己,从来就没有好结果。以往的传统化反思一面宣扬“汉武帝搞思想专制”,一面宣扬“汉武帝雄才大略”,不合逻辑。

第五,能更好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

1、为“‘五四’反专制”正名。根据刘桂生教授和刘伟杰博士的“中国古代无‘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说,“‘五四’反专制”是空对空。而“汉章帝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说明中国古代确实存在“打儒家旗号的思想专制”,“‘五四’反专制”没错。

2、能找出“‘五四’反专制”的缺陷。“‘五四’反专制”,从批“汉武帝‘搞思想专制’”出发,是批错了对象,应批汉章帝;把孔子当作“搞思想专制”的总后台,也批错了对象,应批《公羊学》、董仲舒的“三纲”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白虎观”会议和“删《史记》”,等。

3、不要把“集权”与“专制”混为一谈。集权可能导致专制,但“集权”不等于专制,集权有民主成份,合理的“集权”就像恩格斯的《论权威》一样,是理性之光;而专制,则是彻头彻尾的反动,二者的质的差别不能混淆。[31]

4、“王臧尊儒”是中国传统文化反思的科学基点。汉武帝“尊儒”,采纳的是自己老师王臧的建议,具体应叫“绌抑黄老,崇尚儒学”,即“以儒为主,悉延百端”,不搞“思想专制”。[32]这是汉武帝能成为“雄才大略”皇帝的思想基础。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死路。汉章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搞思想专制”后,经过一代人的奴化教育,汉朝最终走向解体。后来,凡是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思想专制”的朝代,如宋、明,都孱弱落后。[33]而唐代的鼎盛,在于他们不尊“公羊”、董仲舒,以及不搞“思想专制”。[34]

最后,让我们高举“‘五四’反专制”的大旗,理性、科学、深入地重新反思传统文化,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和理论依据。

注释: ①管怀伦说:“仅从现在的社会影响来看,不计评论,该文(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与孙景坛同志商榷》——引者)的基本观点至少已经被王志轩的《中国知识分子思想被阉割的历史探索》和庄春波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考辨》一引再引,北大著名教授李零所著《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更是完整地引入拙文最后整个《结论》部分。”参见http://tieku.baiso.org/189295/25.html.管怀伦.陆剑杰——对我学术成长发挥特殊助力的哲学家(散文),参见http://tieku.baiso.org/189295/23.html.如,李零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桎梏民族思维,使学术自由从此成为后代士子的奢望,中华民族为此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管怀伦。”(《丧家狗:我读〈论语〉》)参见http://.[31]孙景坛.论“五四”时期反专制的局限性[J]南京社联学刊,1989,增刊;“五•四”批孔献疑[J],南京社会科学,1999,(8);中国古代“术家”的“反人本主义”思想与行为之批评——对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和十七大“以人为本”的历史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增刊. [33]孙景坛.明代历史定位问题新探[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4);关于宋代的历史定位及总体评估新探[J].南京社会科学,2004,(8).

[34]孙景坛.唐代“贞观之治”的儒治问题新探[J].南京社会科学,2006,(6).(原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03期,这里在文件格式的转换中,可能有小的误差,批评和引用时,望核对原文。)

第二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课稿

必修三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说教材

本课为必修三第1单元第2课,前接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在了解主流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后,讲述了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本课为儒家思想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下面对学情做扼要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他们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有所了解,给本课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对儒学如何成为思想文化主流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尚缺乏深刻的认知,教学中应予以较多的关注。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学情的分析,我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如下

1.通过西汉儒学发展的学习,了解儒学发展成为思想文化主流的历程,藉史料引导学生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与概括历史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剖析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第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

难点: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

第五 说教法学法

教法:史料法,阐述法 学法:比较法,归纳法

下面汇报的是第六环节——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整合,我将从“罢黜百家”提出的背景、内容、地位极其影响三个方面展开新课的教学。

1、导入新课

2、我会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百鸟争鸣”相关内容,提出“孔子创立了儒学,经过孟子、荀子的发展,成为战国时期主流思想之一,那么儒学在秦汉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由此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导入新课的学习。

在给学生讲授第一个问题“罢黜百家”提出的背景,我会引导学生结合一,2、3相关内容,概括出秦到汉这段历史发展的脉络,又秦的暴政追溯到秦朝重用法家思想再到西汉建立初期采用黄老之术,对“黄老之术”的概念作出解释。

在此基础之上,对汉初在黄老之术的指导思想下国家社会发展状况,我将从“文景之治”、“诸侯王国叛乱”“匈奴侵扰”“土地私有制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再次引导学生一边阅读教材回顾所学知识对汉初“黄老思想”的实施作出评价,通过讨论,让学生一方面从汉初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去思考,另一方面从国家面临分裂的、边疆不稳的局面去分析,得出“汉初从无为到有为的发展必然性”理解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出现是和当时具体的社会背景发展条件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对于第二个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首先我会通过PPT播放董仲舒的人物图片以及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图片,对董仲舒的生平做简单的介绍。再通过PPT展示摘取《春秋繁露》中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归纳出董仲舒的主要思想观点,如“春秋大一统”“天人合一”“三纲五常”我再结合相关史料对主要思想观点作出解释,让学生理解董仲舒的这些代表观点是和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相符合,使学生回顾第一部分内容,从背景和内两个方面去理解“独尊儒术”的必然性,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接下来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材料,思考“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有杂糅了其他的学派思想?”让学生学会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吸收发家阴阳家等思想对维护国家统一,推行专制统治有利。再想学生提出既然汉武帝确立了“独尊儒术”的思想,他又是通过怎样的措施来实现的呢从而过度到第三部分“儒学成为正统”。

对这一部分内容我将从措施和意义两个方面来探讨,对于措施通过PPT播放《五经书影》和《成都西汉文翁石室受经将学徒》等图片,从“重用儒学家参政、儒家经书规定为教科书、置五经博士、兴太学郡学等内容来概括。重点则放在儒学确立所产生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我将提示从对当时汉王朝和以后中国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能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思考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儒学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以及多名族国家的统一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指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后,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此后历朝历代,统治者皆奉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光大了儒学的精神。但也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抑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探索的精神,有消极之处。

七 板书设计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 二 新儒学的思想内容 三 儒学正统的确立 1.过程 2.意义

第三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

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重点难点

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教师: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三教九流,各种学派即相互批驳,又相互融合,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而思想说到底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同时又是为政治所服务。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请问:

1、适应春秋战国到秦统治时期:法家“法治”,秦始皇统一中国“焚书坑儒”

2、汉初:道家“无为而治”(原因、措施、结果)

3、大家想想儒家思想自产生到西汉初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概念解释?

2、为什么?背景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

汉武帝时期已经进入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是仍然存在几点隐患: ①

南北边境不宁 ②王国威胁中央 ③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激化。

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汉武帝发掘了一批治国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董仲舒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生平及贡献(打出幻灯片,利用教材【历史纵横】所给的材料,简单介绍董仲舒其人,让学生从董仲舒的成长历程悟出“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董仲舒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董仲舒是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期,董仲舒得到了“专精于述古”的声誉,当上了“博士”。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特点

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他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3、董仲舒的思想主张重要内容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

董仲舒应诏上《天人三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认为现在国家统一,但学派纷呈,各执一见,思想无法统一。主张儒家六经之外的各家学术,都应当罢黜,以保证国家统治的安宁一致。

以适合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帝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经有这个思想。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

讨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哪些是积极可取得?哪些是今天应当扬弃的?

(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③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抛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问: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说:“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

②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汉武帝的这三点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中国古代封建教育,最初是私人教育。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就是师徒相传,而真正由国家开办教育始于汉武帝。所以汉武帝在推动封建教育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请同学结合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谈谈为什么儒家思想能够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①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其中《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书》就是《尚书》,是我国古代商贾文献资料汇编;《礼》就是《周礼》,周代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易》就是《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著作;《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历史为主线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汉武帝还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博士”。挑选“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为博士,负责传授学问,设置经学博士7人。这是西汉大力弘扬儒学最切实际的举措。

②兴办太学,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前124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相当于今天大学的专科),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太学,是中国历史上董仲舒第一个创办的第一所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3000人。东汉时期更达到三万余人。可以说,太学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官方创办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的高等学府。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3、独尊儒术的结果

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小结:春秋战国——秦——汉初——(西汉后期)汉武帝以后

课堂巩固:本课测评

第四篇:7.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我赞同

1.历史的选择

汉大一统帝国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树立大一统的思想权威。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符合汉代统治阶级的需要,使以儒学为主体的大一统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形成。

2.非文化专制

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是使儒家的思想成为社会中价值判断的标准,将儒学的地位置于其它学派之上,允许各种学派存在,也并不是只任用儒生。诸子流派仍在思想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3.对儒学发展承前启后作用

“独尊儒术”的施行使中国的传统儒学得到了继承、发扬和传播,奠定了的儒学“独尊”的地位,使儒学成为2000多年的主流文化。同时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来发展儒学,锻造了儒学的兼容能力,这使儒学在后来遇到道、佛思想冲击后仍处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地位,使得儒学能够与时俱进,对儒学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4.促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有利于统一思想,维护国家统一。这种大一统思想直到现在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巩固的纽带。儒学被确定为统一社会思想,指导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原则和建立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基础,对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生产,安定民心和老百姓的生活等等有积极作用。

5.对教育的意义

为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教化、兴太学,用德育教化全民,由政府出面、组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儒学教育亦即国家教育体制,有深远影响。

6.对选贤任能风气开启

它结束了自春秋以来学术与政治的分离状态,使儒学由私学转化为官学,儒学成为解决政府官吏来源、选拔方式的标准。为后世之儒开辟了仕途,,实现了儒家提倡的“学而优则仕”和历代儒生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第五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小考题

吉大附中高一九班假期历史学科自主小考

(一)百家争鸣

1.简述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2分,答出前4点即可,每点3分)

2.儒家思想发展的知识点。(30分,每空3分)

(1)孔子思想:其思想核心是__________;主要政治思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教育上的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孟子思想:孟子的主要思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思想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思想:荀子的伦理观(人性观)是_____________;荀子的政治学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荀子哲学思想中的天人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道家思想发展的知识点。(24分,每空3分)

(1)道家的创始者老子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本质是__________;主要哲学思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的政治学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国时期庄子思想:其思想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哲学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家思想发展:(15分,每空3分)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_____;他的主要政治学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社会发展观是:__________________。5.墨家思想:代表人物是墨子,他的核心思想有:(9分,答出核心的3点即可)

6.百家争鸣的影响:(10分,前两点个2分,低点6分)

家长签字:

下载中国古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是汉章帝(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是汉章帝(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文明演进专题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探究儒家思......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教学目标 1、 识记汉初的无为而治,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概念。 2、 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案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习目标】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重点难点】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

    高中历史说课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高中历史说课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说教材 : 1、教材地位: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该单元自先秦诸子起笔,以儒学思想的发展演化过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课稿(最终五篇)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教材分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第二课,本课通过从“无为”到“有为”,“‘罢......

    一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的价值。 过程与......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反思

    每周四节新课的节奏,在第二周的现在慢慢适应了。其实往往是自己夸大了困难和设计了多余的预想。课堂是遗憾的艺术,钻研自己的教学是必备,但完全没有必要让自己负荷超重,教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