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时间:2019-05-12 17:0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一篇: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汉初的无为而治,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概念。

2、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理解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3、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难点:对新儒学思想的理解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第一目 从“无为”到“有为”

回顾儒学的发展历程: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期: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1、汉初实行“无为”的原因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坏破严重,汉初,为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2、汉武帝时实行“有为”的政策的原因

A、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汉经济实力增强,社会繁荣。B、但也存在许多问题:(1)、南北边境不宁。(2)、王国威胁中央。(3)、阶级矛盾激化。第二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生平及历史贡献

他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著有《春秋繁露》。

贡献:他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儒学。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A、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B、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C、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D、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第三目

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A、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B、政治方面:用文人、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C、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汉武帝的这些措施为儒学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A、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B、儒学地位大大提高。C、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3、结果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四、本课小结

利用课后“本课要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要掌握的核心问题所在。

第二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课稿

必修三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说教材

本课为必修三第1单元第2课,前接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在了解主流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后,讲述了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本课为儒家思想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下面对学情做扼要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他们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有所了解,给本课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对儒学如何成为思想文化主流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尚缺乏深刻的认知,教学中应予以较多的关注。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学情的分析,我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如下

1.通过西汉儒学发展的学习,了解儒学发展成为思想文化主流的历程,藉史料引导学生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与概括历史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剖析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第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

难点: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

第五 说教法学法

教法:史料法,阐述法 学法:比较法,归纳法

下面汇报的是第六环节——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整合,我将从“罢黜百家”提出的背景、内容、地位极其影响三个方面展开新课的教学。

1、导入新课

2、我会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百鸟争鸣”相关内容,提出“孔子创立了儒学,经过孟子、荀子的发展,成为战国时期主流思想之一,那么儒学在秦汉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由此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导入新课的学习。

在给学生讲授第一个问题“罢黜百家”提出的背景,我会引导学生结合一,2、3相关内容,概括出秦到汉这段历史发展的脉络,又秦的暴政追溯到秦朝重用法家思想再到西汉建立初期采用黄老之术,对“黄老之术”的概念作出解释。

在此基础之上,对汉初在黄老之术的指导思想下国家社会发展状况,我将从“文景之治”、“诸侯王国叛乱”“匈奴侵扰”“土地私有制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再次引导学生一边阅读教材回顾所学知识对汉初“黄老思想”的实施作出评价,通过讨论,让学生一方面从汉初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去思考,另一方面从国家面临分裂的、边疆不稳的局面去分析,得出“汉初从无为到有为的发展必然性”理解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出现是和当时具体的社会背景发展条件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对于第二个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首先我会通过PPT播放董仲舒的人物图片以及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图片,对董仲舒的生平做简单的介绍。再通过PPT展示摘取《春秋繁露》中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归纳出董仲舒的主要思想观点,如“春秋大一统”“天人合一”“三纲五常”我再结合相关史料对主要思想观点作出解释,让学生理解董仲舒的这些代表观点是和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相符合,使学生回顾第一部分内容,从背景和内两个方面去理解“独尊儒术”的必然性,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接下来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材料,思考“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有杂糅了其他的学派思想?”让学生学会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吸收发家阴阳家等思想对维护国家统一,推行专制统治有利。再想学生提出既然汉武帝确立了“独尊儒术”的思想,他又是通过怎样的措施来实现的呢从而过度到第三部分“儒学成为正统”。

对这一部分内容我将从措施和意义两个方面来探讨,对于措施通过PPT播放《五经书影》和《成都西汉文翁石室受经将学徒》等图片,从“重用儒学家参政、儒家经书规定为教科书、置五经博士、兴太学郡学等内容来概括。重点则放在儒学确立所产生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我将提示从对当时汉王朝和以后中国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能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思考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儒学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以及多名族国家的统一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指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后,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此后历朝历代,统治者皆奉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光大了儒学的精神。但也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抑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探索的精神,有消极之处。

七 板书设计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 二 新儒学的思想内容 三 儒学正统的确立 1.过程 2.意义

第三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

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重点难点

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教师: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三教九流,各种学派即相互批驳,又相互融合,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而思想说到底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同时又是为政治所服务。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请问:

1、适应春秋战国到秦统治时期:法家“法治”,秦始皇统一中国“焚书坑儒”

2、汉初:道家“无为而治”(原因、措施、结果)

3、大家想想儒家思想自产生到西汉初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概念解释?

2、为什么?背景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

汉武帝时期已经进入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是仍然存在几点隐患: ①

南北边境不宁 ②王国威胁中央 ③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激化。

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汉武帝发掘了一批治国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董仲舒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生平及贡献(打出幻灯片,利用教材【历史纵横】所给的材料,简单介绍董仲舒其人,让学生从董仲舒的成长历程悟出“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董仲舒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董仲舒是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期,董仲舒得到了“专精于述古”的声誉,当上了“博士”。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特点

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他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3、董仲舒的思想主张重要内容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

董仲舒应诏上《天人三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认为现在国家统一,但学派纷呈,各执一见,思想无法统一。主张儒家六经之外的各家学术,都应当罢黜,以保证国家统治的安宁一致。

以适合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帝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经有这个思想。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

讨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哪些是积极可取得?哪些是今天应当扬弃的?

(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③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抛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问: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说:“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

②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汉武帝的这三点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中国古代封建教育,最初是私人教育。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就是师徒相传,而真正由国家开办教育始于汉武帝。所以汉武帝在推动封建教育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请同学结合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谈谈为什么儒家思想能够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①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其中《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书》就是《尚书》,是我国古代商贾文献资料汇编;《礼》就是《周礼》,周代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易》就是《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著作;《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历史为主线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汉武帝还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博士”。挑选“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为博士,负责传授学问,设置经学博士7人。这是西汉大力弘扬儒学最切实际的举措。

②兴办太学,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前124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相当于今天大学的专科),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太学,是中国历史上董仲舒第一个创办的第一所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3000人。东汉时期更达到三万余人。可以说,太学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官方创办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的高等学府。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3、独尊儒术的结果

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小结:春秋战国——秦——汉初——(西汉后期)汉武帝以后

课堂巩固:本课测评

第四篇:7.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我赞同

1.历史的选择

汉大一统帝国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树立大一统的思想权威。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符合汉代统治阶级的需要,使以儒学为主体的大一统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形成。

2.非文化专制

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是使儒家的思想成为社会中价值判断的标准,将儒学的地位置于其它学派之上,允许各种学派存在,也并不是只任用儒生。诸子流派仍在思想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3.对儒学发展承前启后作用

“独尊儒术”的施行使中国的传统儒学得到了继承、发扬和传播,奠定了的儒学“独尊”的地位,使儒学成为2000多年的主流文化。同时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来发展儒学,锻造了儒学的兼容能力,这使儒学在后来遇到道、佛思想冲击后仍处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地位,使得儒学能够与时俱进,对儒学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4.促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有利于统一思想,维护国家统一。这种大一统思想直到现在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巩固的纽带。儒学被确定为统一社会思想,指导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原则和建立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基础,对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生产,安定民心和老百姓的生活等等有积极作用。

5.对教育的意义

为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教化、兴太学,用德育教化全民,由政府出面、组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儒学教育亦即国家教育体制,有深远影响。

6.对选贤任能风气开启

它结束了自春秋以来学术与政治的分离状态,使儒学由私学转化为官学,儒学成为解决政府官吏来源、选拔方式的标准。为后世之儒开辟了仕途,,实现了儒家提倡的“学而优则仕”和历代儒生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第五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小考题

吉大附中高一九班假期历史学科自主小考

(一)百家争鸣

1.简述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2分,答出前4点即可,每点3分)

2.儒家思想发展的知识点。(30分,每空3分)

(1)孔子思想:其思想核心是__________;主要政治思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教育上的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孟子思想:孟子的主要思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思想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思想:荀子的伦理观(人性观)是_____________;荀子的政治学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荀子哲学思想中的天人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道家思想发展的知识点。(24分,每空3分)

(1)道家的创始者老子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本质是__________;主要哲学思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的政治学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国时期庄子思想:其思想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哲学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家思想发展:(15分,每空3分)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_____;他的主要政治学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社会发展观是:__________________。5.墨家思想:代表人物是墨子,他的核心思想有:(9分,答出核心的3点即可)

6.百家争鸣的影响:(10分,前两点个2分,低点6分)

家长签字:

下载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文明演进专题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探究儒家思......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案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习目标】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重点难点】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

    高中历史说课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高中历史说课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说教材 : 1、教材地位: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该单元自先秦诸子起笔,以儒学思想的发展演化过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课稿(最终五篇)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教材分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第二课,本课通过从“无为”到“有为”,“‘罢......

    一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的价值。 过程与......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反思

    每周四节新课的节奏,在第二周的现在慢慢适应了。其实往往是自己夸大了困难和设计了多余的预想。课堂是遗憾的艺术,钻研自己的教学是必备,但完全没有必要让自己负荷超重,教会学生......

    第2课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学案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练习题 重点难点 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从“无为”到“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