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问声好
教学目标:
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早上好》、《小麻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教学难点:歌曲唱名的学唱及内心对音高的感觉。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等。总 课 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早上好》。教学过程:
(一)律动表演:让学生集中精力,尽快进入到课堂中来。
(二)新歌教学:
1、出示电脑课件:结合电脑画面向学生介绍一下今天要学习的新歌--乌干达民歌《早上好》。
2、听范唱录音,结合图画感受歌曲的旋律、节拍。
3、复听歌曲,老师带领大家拍手、踏脚感受歌曲节拍(因为变换拍子是本首歌曲的难点),三拍子时第一拍拍手,后两拍拍腿;二拍子时第一拍拍手,后一拍快速拍两下腿。
4、说一说自己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再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来说说这首歌的节拍。(3/
4、2/4)
5、老师范唱,利用课件上的伴奏音乐唱,边唱边打节拍,请大家跟着做,在心里默唱。
6、点击电脑课件,放伴奏音乐,请大家跟音乐打节拍,并小声跟唱。
7、在听辩了几遍歌曲录音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歌曲两部分都要唱两遍。是什么在起作用?(反复记号的作用)
8、提示大家用英语问好的时候,早上好怎样说?(good morning)在歌曲中只有morning这个词,老师示范演唱一下,同学们模仿.9、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不准确的地方老师点击电脑进行纠正、巩固。特别是变换拍子处要加强练习,多听、多唱,不好掌握时老师做出范唱。
10、完整的连起来唱几遍,根据同学们的演唱每一遍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提高。
11、歌曲稍微熟悉后,将同学们分成几组,形成小圆圈,边走边唱。三拍子时顺时针走,走三步,共八小节;二拍子时逆时针走,走两步。(分成几个大组,组成圆圈,一组一组上来表演,要边唱边走,其他的同学想唱的也可以跟着唱,让每一组都上来表演一次)
12、表演完后,请同学们同位俩一组或前后位四人一组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然后老师放音乐大家一起做看哪一组编的最好,请他们上来表演一下。(老师不统一动作,以大家的创作为主)表演完后,如果大家觉得自己的动作编的还满意,就自己在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三)课堂小结: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鼓励大家在每天早上的上学路上就可以唱着这首歌来上学了。最后再一起唱一遍歌曲,请大家随意选择可以边唱边表演,也可以边唱边按节拍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森林水车》;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 提问:
1、每天早上来上学,同学们彼此之间或同学们和老师都要打招呼问好,你通常会怎样问好?请同学按照自己打招呼的方式示范一下。(同学之间、见了老师,见了长辈等)
2、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曲名。
(二)出示电脑课件1:(歌谱)复习歌曲《早上好》,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是加入表演来唱还是走步唱。
(三)出示电脑课件2:(歌谣)
1、请同学们自由结合先来熟悉一下词,随意读不限制;
2、同样是自由结合来创编节奏读歌谣,老师可以简单的示范一下,再请同学们进行编创。出示打击乐器,可以在读歌谣时加入打击乐器,也可以不加乐器,而是加动作都可以。
3、进行创编,老师指导;
4、分组展示创作成果,老师随时指导。
5、鼓励大家课下还可以为这首歌谣编上不同的节奏,读一读,敲一敲,演一演。
(四)聆听:《森林水车》
1、出示电脑课件3:欣赏画面,并向同学们简介一下今天要欣赏的乐曲名、作者、国籍等,让同学们对这首管弦乐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2、结合电脑画面初听全曲,让学生注意聆听音乐。
3、初听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介绍一下水车的外形、用途及作用,然后教师再向大家介绍一下这首管弦乐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这首乐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4、复听全曲:请同学们在听后说一说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
5、结合图片向大家介绍一下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更进一步体会音乐所表现的场景。
6、复听全曲,让学生用色彩或线条来表现自己所听到的水车声、鸟叫声、流水声、太阳升起的感觉,可以画在课本上所出示的空格中。(不限制学生,让他们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7、画完后,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为什么要这么画?表现的是什么?
8、最后再听一遍音乐,请同学们跟随音乐自由表演,自己怎样感受的就怎样表现。
(五)课堂小结:一起再来回忆一下今天欣赏的乐曲,曲名、作者、国籍、演奏形式等,巩固记忆,加深印象。鼓励大家在课下多听类似这样的好音乐、好歌曲。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小麻雀》;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
(一)放音乐:请同学们听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按照老师说的内容进行表演,例如:说小白兔就跟着音乐节拍模仿小兔子跳;说小鸟就一起做小鸟飞的动作等等。
(二)谈话: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小鸟的种类?(如:鹦鹉、麻雀、喜鹊等)并让小朋友学一学它的叫声。
(三)出示电脑课件1:小麻雀图片配歌词
1、老师边放边读歌谣(歌曲歌词):小麻雀,喳喳叫,走起路来蹦蹦跳,见了妈妈唱只歌呀,见了小朋友问声好。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只小麻雀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活泼的、调皮的、懂礼貌的小麻雀等)
3、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一读歌谣,边读边指导。
4、请同学们为歌谣编上动作边做边读,加上表情读。
5、自选打击乐器为歌谣伴奏,注意要符合歌谣的节拍。(可以多请几位同学来示范,每位同学可以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
6、请大家说一说除了加动作读,加打击乐器读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拍手读)说完后,大家一起拍着手读一遍,节奏自编,但要同歌谣的基本节拍相同)
7、想一想除了为读小麻雀的歌谣,我们还可以把歌谣编成哪种小动物的歌?(如:小猫、小狗、小鸡等)然后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配上歌谣,大体不变,按课本上的要求来变。
(四)启发大家:读了这么多遍小麻雀的歌谣,你想唱唱吗?
1、然后出示电脑课件2:歌谱:一起来听一遍歌曲。
2、老师范唱,请大家为老师打节拍,注意歌曲三拍子的感觉。
3、放电脑课件中的音乐范唱,请同学们听一听小朋友是怎样唱的,并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
4、老师弹琴,请大家小声跟唱,老师大声唱。
5、老师讲解一下演唱中的难点和应该注意的地方,再一起将难点地方唱一唱。
6、点击课件伴奏音乐,请大家跟伴奏音乐唱一唱。
7、边唱边打节拍,注意三拍子强弱规律。
8、把自己刚才创编的新歌词加入唱一唱,可以边唱边表演,也可以同位两个一起配合着表演。
9、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注意节拍及强弱。
10、一组唱,一组打乐器,和着同学们的歌声听听演奏的效果怎么样。一组完后,交换完成。
(五)课堂小结:师话:“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首新歌,而且还为歌曲编上了新的歌词,还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了伴奏,大家的表现很好,表演的很精彩,同学们之间配合的也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学会更多好听的歌曲。”
第二课 时间的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唱《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二、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时间象小马车》、《这是甚麽》。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精神。教学难点:
探索音响及编创节奏。培养、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与多声部合作的能力。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打击乐器等。总 课 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参与学习
1、让学生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画面以及声音变化。教师导言: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吧?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动画画面以及相应状态下的音响效果)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
师:请你再仔细看一遍刚才的画面,看看“小马车”在行进的途中声音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声音的变化)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师: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声音变大了,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声音变小了,生活中声音的“大”和“小”在音乐中用“强”和“弱”来表示,刚才的马蹄声是一下子变强,变弱的吗?(启发学生发现声音变化的逐渐性)学生发表自己的认识。
师:你能用动作来表现这种慢慢的变化吗?(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学生大胆尝试用各种肢体语言表现这种逐渐变化的过程。
2、介绍“渐强”,“渐弱”两种音乐记号。
师:同学们能用自己想象的动作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了,真不错!在音乐中,有这样一个记号是用来表现声音慢慢地变强,(出示“
”)这个记号叫“渐强记号”(出示“渐强记号”),“渐”的意思就是慢慢地,表示声音慢慢地变弱的记号叫“渐弱记号”,它是这样的(出示“
”渐弱记号)
3、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渐强、渐弱的声音变化。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老师用两个音乐记号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你想试试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声音渐强,渐弱的变化吗?
请你选择一种简单的图形来画,画好以后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和做 法。
学生作业。
师生共同讲、评学生作品。
师:出示节奏:2∕4 × ×× ∣××
×‖ 要求学生击掌拍出节奏。生:练习
师:指挥学生以小组一组一组加入和退出的形式击拍出2∕4 × ×× ∣××
×‖ 的节奏来创造、体验声音的强弱变化。(以六个自然组为例:第一组从头到尾要击拍十一遍 2∕4 × ×× ∣××
×‖的节奏;第二组击拍十遍;第三组击拍九遍„„)
师:激励学生用打击乐器创造出渐强、渐弱的音响来为小马车“伴奏”。学生根据无声的动画用各种打击乐器为小马车的渐近、渐远的场面配上渐强、渐弱的音响。
第二阶段:培养学生节奏,提高学生多声部合作能力。教唱歌曲《时间象小马车》
1、听歌曲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
2、跟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学生独立按节奏朗读歌词,为唱歌的节奏做铺垫。
4、学唱歌词。
5、引导学生用渐强、渐弱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如:55 67∣ 嗒嗒 嗒嗒
12 34∣ 5 5∣ 5 - ‖处用渐强的声音唱, 嗒嗒 嗒嗒
向 前
跑
65 43∣ 54 32 ∣55 67 ∣1 - ‖处用渐弱的嗒嗒 嗒嗒
嗒嗒 嗒嗒 谁也 少不
了。
声音表示。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歌唱表现并可以再次加强第一阶段的教学效果。
6、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如:齐唱;独唱;领唱、齐唱等。
7、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此活动,要启发学生尽可能地使自己演奏的节奏与所使用的乐器的音响特点相符。并要注意演奏时加强多声部之间的合作能力。)参考节奏谱:
双响筒 ×× ×× ∣×× ×0 ‖ 响 板 × × ∣× × ‖ 碰 铃 × - ∣× - ‖ 三角铁 × - ∣× - ‖
第三阶段:引导学生探究课后的感受与认识,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师:时间象小马车,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向前跑,小马车跑了,有再回来的时候,可是时间跑了,它还会回来吗?(启发学生认识时间的可贵。)学生回答。
师:是啊,时间跑了,它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有一位大作家在文章中这样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时间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多媒体以逐行出现此段文字,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让学生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教益。)师:聪明的小朋友,面对这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
师:说得多好啊,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老师要送大家一首诗,让我们共同来努力吧!
师生共同朗诵古诗《惜时》。
《惜时》
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无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游戏《和时间赛跑》
全班学生一个接一个搭着肩膀成长长的一列“火车”,教师做“火车头”,在《时间像小马车》的歌声中“开动”起来,与时间去赛跑。(以此活动,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在音乐声中教师领着学生离开音乐教室,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在钟表店里 ; 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入教室
同学们,今天钟表店里钟宝宝们正在进行狂欢节游行,让我们一块儿看看去。
(二)师生问好
(三)律动
听一听,钟宝宝们正在歌唱呢!
(四)新授:
1.钟宝宝的歌声真动听,我们知道生活中钟的种类有很多,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哪些钟呢?他们发出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powerpoint演示)我们来看看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对了,在我们生活中有大钟、小钟)
2.今天钟宝宝们汇集在钟表店里开PARTY呢!下面我们就来听赏德国作曲家阿图尔-奥尔特的《在钟表店里》。
3.[初听]边听边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这首乐器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乐器分为几个部分?你们听到了哪些钟宝宝的声音,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语言完整的描述
[FLASH动画]小结:夜晚即将来临,大钟、小钟、闹钟、秒钟上好发条,对好时间开PARTY,他们唱啊跳啊,玩的非常高兴。4.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段 下面老师请你们分段欣赏
a.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主要描写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乐曲情绪怎样?(分组讨论)
b.小结:乐曲情绪欢快、活泼(卡片)大钟的打点声和小钟的滴答走动声,仿佛跟着音乐的节拍在跳舞。
c.你怎么听出有大钟、小钟的打点声,比一比他们在音色、节奏上的不同? d.根据他们节奏的不同,我请一位同学上台选择一下适合大钟、小钟的节奏。e.下面老师请你们分组讨论一下,用不同的方式拍出此节奏。
f.下面老师请你用铃鼓、响板模仿大钟、小钟的声音为这段欢快、活泼的旋律伴奏。
(2)欣赏第二段
a.边听边思考,第二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b.听一听,这段乐曲与下面哪段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意境相似? 《摇篮曲》、《叶塞尼亚》前半段
c.听了这段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深夜,群星闪闪,月亮阿姨张开笑脸,此刻钟宝宝们玩的太累了,躺下休息。(powerpoint演示)(2)欣赏第三段
a.休息了一会儿,钟宝宝消除了疲劳,上了发条,又有劲听一听现在的音乐在情绪、速度上又有什么变化?与那段相似?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画面?(powerpoint演示)
b.上节课我们已学了钟宝宝跳舞的动作,我们一快儿跟着节奏分组做一下。c.乐曲结尾是怎样的?
乐曲的结尾越来越轻,渐慢渐弱,表示晚会结束了。(贴卡片)
5、下面老师请你们再次听音乐,分角色完整的演绎一下故事情节。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懂得了音乐的表现力是丰富多采的,音乐可以通过高、低、快、慢、长、短,表达出欢快、活泼、优美、抒情的情绪,也可以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表演《这是什么》。编创与活动:传消息。教学过程:
一、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1、聆听《调皮的小闹钟》可先讲一个小故事:小闹钟有病了,不能按时叫醒他的小主人,不主人开始修这个小闹钟,他修好了,心里美滋滋的,你们听,他修好了吗?
2、听录音,学生可随着课本上的图谱用手指指点。
3、发现小闹钟有什么特点?复听时每次都用手点出来,表示你听到了。
4、再次复听时,把小闹钟走动的声音画在课本上,看看谁画的次数准确。
二、表演《这是什么》
1、静静地听(CAI播放歌曲)
提示:歌曲中唱的是什么?为什么?听录音填画钟表。
2、听教师范唱,随着教师的歌声轻轻拍手、拍腿。
3、小声跟着老师的琴声有感情地读歌词。
4、跟着琴声填唱歌词。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楚地咬字唱歌。
“嘀嗒”要唱得整齐轻巧,“当当”相对要强,连贯。
5、分小组表演歌曲,听听他们的歌词唱得是否很清楚、由学生之间展开评 价。
6、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怎样敲最合适?听一听是否与同学们的歌声融合在一起很好听。
三、编创与活动:传消息
这是一个编创节奏,培养内心听觉的练习。
要求:分小组不出声音地做。由每一小组的第一个学生编创四拍节奏,写在课本上,然后点在下一个学生的手心里,向后传,直到最后一个同学,由最后一个同学站起来,边读边打出节奏,由其他组同学验证是否正确。然后由下一个学生换到第一座位,游戏开始。至小组内每一个学生。
评定:根据每小组节奏准确率的高低确定优胜组。在自己的课本上画大红花。
书设计:多媒体课件 课 后 记:
第三课 童话故事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小天鹅舞曲》,唱《小红帽》、《有一个人在林中》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二、结合琴键盘认识d、r、m,能按字母谱准确唱谱。
三、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案无忧www.xiexiebang.com欢迎您投稿)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充满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其情绪。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实践活动,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等。
总 课 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小天鹅舞曲》;表演《小红帽》。教学过程:
一、聆听《小天鹅舞曲》
1、初听前可结合图片或幻灯,用行动的语言讲述《天鹅湖》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分辨乐曲的情绪。提示:听到音乐,你感觉小天鹅怎样舞蹈?
2、复听时,让学生扮演小天鹅即兴舞蹈。提示:看谁的动作轻盈,合上音乐。
3、引导学生选择一两件打击乐器合着音乐敲击。提示:请你用耳朵仔细听,敲击声音的强弱是否与音乐想适合?使学生注意乐感,培养合作的意识。
4、在适当的时机简单介绍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二、表演《小红帽》
1、导语:我们刚听了《天鹅湖》的故事,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好听的故事。有《白雪公主》、《灰姑娘》„„咦,这里有一篇《小红帽》的故事,谁知道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2、歌曲学习
师:嘘,这里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一些字。这附近有大灰狼,但是你们也不用害怕,因为只要你会唱《小红帽》这首歌曲,大灰狼就不敢伤害你。怎么办?只有抓紧时间学。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红帽》怎么唱?(1)听范唱(播放CAI课件)(2)简短讨论
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生:小红帽战胜了大灰狼。师:小红帽勇敢吗? 生:勇敢。
师:那你们有小红帽那么勇敢吗? 生:有。
师:光说可不行,要看你们的行动。(3)读歌词(4)唱词
(5)情绪处理
师:你们唱是会唱了,但收录机的小朋友他们有意见,他们觉得你们的情绪还不够好,应该把这首歌曲描述的内容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3、歌表演
师:祝贺你们今天顺利过关,我们打败了大灰狼,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我们就边唱边表演继续前进。
4、个别表演
一名演大灰狼 一名演小红帽 四名演花草
5、学生自评,老师给予鼓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糖果仙人舞曲》。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洋娃娃和我们一起上音乐课,你们说好不好?(学生回答:好!)下面,我请他自我介绍一下:(由老师像演木偶剧一样用形象的语言讲述)(胡):同学们,你们好!我叫胡桃夹子,我的小主人是一个叫玛丽的小姑娘,她特别喜欢我,你们喜欢我吗?(学生回答:喜欢)“谢谢大家。今天我想带你们去我们‘洋娃娃、小木偶、糖果仙人’的童话王国去玩,你们愿不愿意去?”(学生回答:愿意)可是,要到童话王国可不是很容易的呀?你们要懂音乐才行。好,我们一起坐飞船去吧。”(大家随老师坐到中间的地毯上)(师:“咦!飞船怎么不开呀?”(胡):这飞船是自动起飞的,不过要先请大家听出下面这段音乐是什么情绪的,选择对了它才能起飞。”
二、听乐曲《玩具兵交响曲》第一乐章(选自第二册第五课欣赏曲)板书出示卡片:1 优美 欢快 优美 2 欢快 优美 欢快
(学生回答:选择2欢快 优美 欢快)
师:“飞船起飞了,大家快坐好。”飞着飞着飞船停下来了。师:“又怎么了,小胡桃夹子?”
胡:要想让飞船继续飞,同学们要读出、拍出这卡片上 的节奏 ♫ ♪(由学生边拍边读出)飞船又继续向前飞。
飞船又停了下来,请大家拍出、读出第二张卡片上的节奏。♫ ♪ ♪(由学生分成两组读出来)门开了,大家总算来到了童话王国“糖果仙子”的世界。师:“请大家坐到座位上”
三、给舞蹈创编音乐
师:“同学们,为了欢迎大家的到来,“糖果仙子”要给我们跳个舞,它问你们愿意看哪一种情绪变化的舞蹈,是欢快优美欢快还是优美欢快优美?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是1或2,最后由老师统一一种意见,选择优美欢快优美 请出“糖果仙子”由一位同学扮演(带上头饰)
师:“糖果仙子”邀请大家给她伴奏。我们每人选一件乐器。听老师指挥,大家不用怕,很简单:
优美:碰铃、三角铁
欢快:双响筒、串铃 ♫ ♪、铃鼓 优美:碰铃、三角铁
学生看老师指挥演奏(由快慢之分)“糖果仙子”随音乐翩翩起舞。
1、请一位同学指挥大家演奏(老师加入到学生中)再请“糖果仙子”跳一曲。
三、欣赏音乐、通过学生聆听音乐,区分情绪的变化,了解乐曲。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自编音乐,请“糖果仙子”为我们跳了舞。那胡桃夹子的小主人玛丽来这儿时“糖果仙子”又是用怎样的舞姿来欢迎她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当时伴舞的音乐。
1、初听:《糖果仙人舞曲》
学生回答:开始 “欢乐” 中间 “优美” 最后 “欢乐”
师:那你们想到“糖果仙人”是怎样跳舞的吗?请你们跳一跳,表演一下。(带上“糖果仙人”的头饰)
2、复听:学生随音乐跳舞(有可能跳得不好,但重要的是他们在听音乐跳)师:我们玩得太高兴了,谢谢你胡桃夹子,我们该回家了,同学们我们带上胡桃夹子和“糖果仙子”到我们那儿去玩好不好? 学生回答:好!
师:大家快上飞船,飞船要起飞了。
2、大家随老师一起伴着《糖果仙人舞曲》的音乐边听边自我表现。
3、课堂小结宣布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有一个人在林中》; 编创与活动:填格子。教学过程:
一、表演《有一个人在林中》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CAI播放歌曲,生边听边感受歌曲。提示:哪两句是一样的?有几处是相同的?
2、师反复范唱两次相同乐句,让学生找出相同的旋律,唱一唱。
3、跟着老师有感情地读歌词,填唱歌词。
注意弱起的第一个音不要“吃”掉,“紫”字一字两音,高音do要唱得肯定。如do不准,下行la最不易唱准,要注意学生的音准。用模唱解决。
4、学会歌曲后,分角色表演歌曲。
提示:想一想怎样表演? 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教学方法。
让学生描述野蔷薇花的形状。
三、编创与活动:填格子
要求:用d、r、m填入空格子,形成三音组。学生可以自由地填写,再唱一唱。
1、可在地上或黑板上画出九个圆点的格。选 出一组学生操作。
2、其他学生在自己课本上填写字母形成三音组。
提示:想一想这三个字母谱怎样填写更合适?唱一唱,想办法让它重复得少一些?比一比,看谁唱出的旋律多?
3、把自己填写好的谱子唱给大家听一听。
4、试着唱出三个音、六个音、九个音,还有„„
5、还可以分组演唱,每人只唱一组,接着唱下去,形成连唱(慢一点演唱),中间不要空拍,如果谁没有接上,就请他为同学们唱支歌。
6、选出优胜组为大家表演。板书设计:CAI课件 课 后 记:
第四课 跳起舞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在北京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二、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三、能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藏族歌曲,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教学难点:节奏感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应。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准备:琴、多媒体课件。总 课 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快乐的四十分钟又开始了,让我们先快乐的动起来吧,把 你听到的节奏用手表现出来好吗?注意音的强弱,长短和二拍三拍的节奏。(教师弹琴,学生用手感受节奏)
二、节奏练习
师:刚才同学们的节奏打的真不错,你们看老师这儿有两个节奏,你能把它打出来吗?
(1)Ⅹ Ⅹ︱Ⅹ—‖
(2)ⅩⅩ ⅩⅩ︱Ⅹ Ⅹ‖(两部节奏组合练习)
三、直观演示,了解西藏,师:同学们,欢快的节奏把一群小客人引来了,这些小客人都穿着漂亮的民族服饰,你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吗?是哪个民族的小客人(CAI课件)。生:藏族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几个民族? 生:56个民族
师;西藏就是一个少数民族,它们哪儿有(布达拉宫)(最高的山峰 :喜马拉雅山)他们的服装很有特色(长袖)
他们能歌善舞,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西藏旅游,我们坐飞机去吧(1)12 34 ︱5—︱54 32︱1—‖
(2)1 3 ︱2 –︱2 –︱2 –︱2 ×‖ 听 呀 拉 啊
四、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西藏到了,你们听西藏人民唱着歌跳着舞欢迎我们的到来呢。(1)教师范唱(2)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想不想和西藏人民一起载歌载舞。(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
1、多媒体播放歌曲,生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2、一组打节奏,一组演唱
3、完整演唱(启发感情)
这首充满乡土气息的西藏踢踏舞曲,热烈,欢快,充满谐趣,表现藏族人民民赞美家乡喜悦而自豪的心情。
五、处理歌曲
师:这首歌曲我们已经会唱了,那我们怎样使它更动听呢? 1,为歌曲伴奏(出示节奏)(1)× ×︱× –‖
(2)×× ×× ︱ × ×‖ 集体练习节奏,教师示范 小组讨论,选节奏,演唱形式 2,分组表演
3,跳(学点步,舞步)
西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那么我们和他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六、课堂小结
师:我们去西藏旅游一趟,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学到了什么呢? 生:西藏的风土人情,了解了他们的服饰特点,还有他们舞步,藏歌 师:关于演唱西藏人歌曲很多,同学们可以课后去听一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聆听《雪莲献北京》。教学过程:
一、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1、复习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导入《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2、CAI播放歌曲,生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3、用高兴的心情、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尤其用衬词“查拉羊卓拉”,用微笑的感觉去唱,既连贯,又要唱足、唱满时值。
4、尝试学跳藏舞的两个动作:踢达步和三步一*。大多数学生对藏舞的动作很难学做准确,重在感受与体验。
5、选编两个动作,边唱歌边舞,感受藏族人发边歌边舞的气氛。
二、介绍踢达步和三步一*:
1、踢达基本步:四拍完成第一拍的前半拍:右脚前脚掌向前蹭一步,左脚向前稍抬成小吸腿。后半拍:左脚原地踏下,右脚稍离地。
第二拍:右脚开始向前踏走两步。
第三至第四拍:换脚做第一至第二拍动作。
2、三步一*:也叫长*或“复木错”。走三步一*脚,一般做慢拍处理。八拍完成。
三、聆听《雪莲献北京》
1、初听歌曲。
提示: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
提示:如果用动作表演,你选择哪一种、引导学生看图思考,选一种动作边 听边跳。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
1、初听音乐,可让学生随乐曲轻轻地拍着手。
2、复听时自编动作,随着音乐跳舞。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二、编创与活动
1、做游戏前,教师应将走、跑、停的图形谱板书在黑板上,或讲清区分的办法。
2、学生听教师的鼓声走或跑,鼓声响起之前,教师要给速度,如一二一起。鼓声停,学生心里数一、二、三、四,再听着鼓响声去做走或跑。
3、学生可在座位过道进行,可一组一圈,也可以形成里外两圈,行走的方向相反,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不受他人影响的能力。里外圈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的动作准确率高。
4、在游戏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同学要表演节目。也可以让学生来设计游戏的方式,大家来做。
三、做游戏的方法
若干学生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站立,教师手持铃鼓站在中间。教师按4/4拍击鼓,拍一下鼓心,击三下鼓边。鼓声响 X X X X,学生听着鼓声左脚起步行走。教师的鼓声换成XX XX XX XX 学生按节奏小跑步。当鼓声停止时,学生自选动作做4次。板书设计:CAI课件 课 后 记:
第五课 愉快的劳动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唱出。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唱歌曲并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教学难点: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总 课 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首歌人人都会唱、喜欢唱,每一次听到它,让人们想到一个人——妈妈。让我们用最美、最动听的歌声表达对他*的爱!(教师起前奏,学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二、学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同学们唱的真好,让我们听一听小朋友对自己亲爱的妈妈用歌声道出了哪些心理话。(多媒体播放歌曲)
1、说一说歌中都唱到了什么?夸一夸自己的妈妈?(教师小声播放歌曲旋律学生在音乐中谈感受)
2、想一想这首歌我们应该怎样唱才能表达小朋友对他*的真挚情感。(学生讨论)
3、变换方式感受,跟唱学会歌曲。
4、创编(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成新歌词演唱,也可以把歌曲中的妈妈编成其他长辈。)
5、师生用接龙的方式用唱名唱一唱。(可以有老师唱词,学生唱唱名,再反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海娃的歌》;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导入欣赏《海娃的歌》。同学们动听的歌声使一个住在海边的小海娃沉不住气了,听,他也唱起了歌!(初听)
1、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小海娃给你怎样的印像?
2、想一想,海边会有哪些声音?你去过海边吗?知道“赶海”吗?(学生讨论,互相交换知识和信息)
3、复听歌曲(学生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1、教师带着学生依次唱出五个音,让学生动脑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唱这五个 音。
2、指导学生分组填写唱名字头,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的好、唱得准确。
1、分组练唱,评议。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种玉米》;凝听《劳动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聆听《劳动歌》
引导谈话:“这节课老师向同学们引见几位劳动小能手,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二、欣赏歌曲
1.(初听)教师播放音乐动画《劳动歌》,让学生边听边看。2. 引导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 老师发现同学们非常喜欢这首歌曲让我们再一次欣赏。
4. 引导学生回答看到、听到后你是否想到一个非常著名的童话故事?把你想到的故事告诉大家。
5. 同学们如果想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那么请你动脑筋为这首歌曲设计动作为大家表演好吗?
6. 学生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价以鼓励为主)7. 教师讲故事
三、学习歌曲
1. 谈话导入:“同学们,七个小矮人愉快劳动的情景感动了印度尼西亚的一位小朋友,他用甜美的歌声号召我们也一起来劳动呢?仔细听,让我们都做哪些劳动?”
2. 听范唱《种玉米》(教师播放CAI范唱)。
3. 引导学生给歌曲起名并说出歌曲演唱的特点以及与《劳动歌》的歌曲相比较找出共同点。4.(因歌曲有一定难度)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默唱、轻声唱、)在学习歌曲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说出来,然后以同学之间的互教互学、教师指导相结合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难点。也可以按节奏读歌词的形式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5、用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歌曲。
二、课堂小结:
师:只有用辛勤的劳动才能换取丰硕的果实,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板书设计:CAI课件 课 后 记:
第六课 小动物的歌
教学目标:
一、听《鸟店》、《袋鼠》,唱《我的小绵羊》、《小袋鼠》,感受音乐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突出本课主题“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通过编创动作、歌词,尝试模拟鸟儿的叫声等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反复记号以及演唱方法。教学方法:听唱法、肢体语言教学法 教具准备:琴、CAI课件 总 课 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鸟店》; 编创与活动(歌谣、模仿动物的叫声)教学过程:
一、编创与活动(说歌谣)
有一首好听的歌谣,但它是一条谜语,让我们一起来说歌谣、猜谜语。1.默读歌谣,说出它的谜底是什么鸟? 2.请同学们自由读歌谣,指名读。(教师不加任何评价,给学生自由的表演空间。)
3.教师按节奏读歌谣。(学生进行比较并说出理由,然后选出给人们带来美感的读歌谣的节奏。)4.自由编创拍击动作。(比一比。学生进行互评)5.教师启发学生自创谜语歌谣大家猜,边读边拍。
二、聆听《鸟店》
同学们听过《在钟表店里》这首乐曲,乐曲中用了很多声音表现各种表。现在我们来听一首乐曲,仔细听音乐中出现了哪些声音?(初听)
1、教师提示: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音乐描写了什么时间?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复听:(教师启发学生注意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
3、教师给学生自由想象空间,让他们根据音乐编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我的小绵羊》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我的小绵羊》
1、复习歌曲《种玉米》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种玉米》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的儿童歌曲,这节课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印度尼西亚的儿童歌曲。(CAI出示《我的小绵羊》歌页)
2、引导学生对比两首印度尼西亚儿童歌曲。
3、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教师随时指导学生用轻快而亲切的声音演唱,注意歌中带有力记号的字要唱得有力,并提示学生句尾两个音不同,不要唱错了)
4、唱会歌曲后再选择合适的地方加入小动物的叫声。
5、用各种形式演唱,学生互相评价找出优点、缺点并发挥优点,克服缺点。
6、编创歌词。(用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编唱新歌词。将同学们编创的歌词整理为几段,全体同学逐一演唱。)
四、课堂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袋鼠》;编创与活动:摘果子;表演《小袋鼠》。教学过程:
一、欣赏《袋鼠》
1、导入:我们来听一段音乐,想一想,这段音乐描绘的是什麽动物?(初听)
2、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袋鼠的有关知识。
3、带着问题再一次听音乐。(想一想,音乐中描述的袋鼠给你的感受。)
4、复听乐曲用动作感受音乐。(提示学生跟着音乐做袋鼠跳动的动作。)
二、编创与活动: 摘果子 小袋鼠蹦蹦跳跳累及了,它又累又饿想摘果子吃,可是果园里的老爷爷给它们出了个难题,让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1、教师提示学生观察小袋鼠口袋上有什么标记?每个小袋鼠能摘几个果子。
2、学生分组讨论,用画线的方式连到小袋鼠的口袋上。搞清楚有的小袋鼠只能摘一个,并说出为什么。
三、歌曲《小袋鼠》,1、小袋鼠把果子吃到嘴里,高兴在嘴边高兴的唱起了歌。(听歌曲范唱)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讨论:这首歌怎样唱才能表现小袋鼠的可爱?(教师用连音、断音两种唱法分别演唱歌曲,让学生区分哪一种演唱更好)
4学生进行歌表演(学生可参照课本上的动作,但鼓励自编动作的学生。)
四、课堂小结,下课。板书设计:CAI课件 课后记:
第七课 小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百鸟朝凤》、《小乐队》,唱《快乐的音乐会》和《唢呐配喇叭》,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
二、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三、能为歌曲编动作,用字母谱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旋律中×× Ο×│ × ―│的节奏。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若干、琴。总 课 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快乐的音乐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1、导语:你们听过音乐会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听音乐会,让我们来仔细的听一听歌曲中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呢?
2、播放课件,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3、带领学生听着歌曲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采用与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边读歌词边做拍手拍腿的动作。同时解决难点。
5、跟着音乐小声的学唱。(先学第一段歌词再跟唱其他几段。)
6、引导学生唱着歌曲表演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三、进行歌词的创编:
师:歌曲中的小朋友演奏了胡琴、喇叭和铜鼓,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呢?我们把这些乐器也唱到歌曲中吧。
1、分小组讨论创编。
2、各小组表演歌曲。
师:我们也来开一场快乐的音乐会。(每一个小组表演一段)
一、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开了一场快乐的音乐会,你们高兴吗?让我们边唱着歌曲边按顺序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和合唱《小乐队》。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快乐的音乐会》,小朋友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一唱。
二、聆听《百鸟朝凤》
师:你们知道谁是鸟中之王吗?
传说有一种叫凤凰的神鸟,它的羽毛比孔雀还要漂亮,它就是百鸟之王。
1、初听音乐:
我们来聆听《百鸟朝凤》,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听,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让你想到了什么?(生边听边看课件,并思考)
2、简单介绍唢呐(出示挂图)
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是由一种名叫唢呐的乐器演奏的,唢呐是我国的一种民族吹管乐器,它的管身是木制的,上面开有八个音孔,上端装有一个细铜管,下端有一个铜制的喇叭口。唢呐最擅长模仿鸟儿的叫声,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唢呐是怎样模仿各种鸟儿的叫声,你能跟着学一学吗?
3、复听音乐。
4、进行小结:听了这首乐曲,你的心情怎样呢? 这首乐曲不仅表现了百鸟争鸣,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而且还表现了人们在大自然中欢快愉悦的心情,人类和大自然就应该这样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三、聆听《小乐队》
刚才我们听到了一首用唢呐演奏的乐曲,其实还有许多乐器都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播放《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中乐器演奏片断,同时出示各种乐器的挂图。
2、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呢?你能说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呢?
3、这些乐器演奏出的音乐真好听。下面我们用一首歌曲来夸夸它们吧。
4、初听合唱《小乐队》,注意听听歌中唱了哪些乐器。(歌曲中唱出了小提琴、单簧管、小号、圆号和定音鼓)
5、再次聆听合唱《小乐队》。(边听边随着音乐模仿演奏这些乐器)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在音乐声中度过了快乐的一节课。在这里,老师祝愿小朋友们能够在音乐声中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唢呐配喇叭》; 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授:
1、提问法导入:在上节课中我们欣赏的乐曲《百鸟朝凤》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唢呐)
2、湖南的小朋友他们也很喜欢吹唢呐,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湖南民歌《唢呐配喇叭》。
三.学习歌曲《唢呐配喇叭》,并自编动作表演
1、播放课件,指导学生听歌曲范唱。
小朋友们能自己加上动作来表演这首歌曲吗?让我们听着歌曲来试一试。
2、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现歌曲。3教师适当美化和规范表演动作。
小朋友们表演得真不错,你们会唱这首歌曲了吗?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一唱吧。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师纠正出现的错误。小朋友们唱得真好!现在让我们边唱边表演。
四、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指导学生分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铃鼓:Х Х|О Х| 碰铃:О О|О Х| 响板:О О|ХХХ| 2.指导学生一边演唱歌曲一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请1、3组的小朋友为歌曲伴奏,2、4的小朋友跟着音乐高兴地唱起来。(再交换表演)
五.编创与活动
1、结合《唢呐配喇叭》引导学生分组在空格处填上字母谱.2、唱一唱,看谁的旋律好听,由学生评出唱准确的学生,教师可在其课本上盖小红花印,以此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六、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能干,老师也为你们而感到骄傲。让我们唱着歌走出教室吧!
板书设计:CAI课件 课 后 记:
第八课 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唱《同坐小竹排》、《西伦达》,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2.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3.能准确地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积极参加探索声音的游戏,主动与他人合作。教学内容
聆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 编创与活动:试着做一做、旋律接龙 表演《同坐小竹排》、《西伦达》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求:
1、聆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
2、编创与活动:试着做一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阿细跳月》
1、导入:教师弹奏《彝家娃娃真幸福》,让学生猜一猜歌名。
学生边唱边表演
2、出示幻灯:
简介彝族的风俗、服饰特点
3、听音乐:边听边拍手
提示:你感到音乐描绘了怎样的场面?
彝族同胞在做什么?
4、听后讨论
师:你会用动作来表达你的心情吗?
生:自由表演
5、复听
学生用轻快的动作随着音乐跳舞,表现乐曲的欢快情绪
6、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及其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我们要多注意一些民族音乐的旋律,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你能唱出哪些少数民族的民歌,唱给大家听一听。
生:想一想,再演唱
师:对能哼唱出歌曲的学生给予表扬。
7、拓展
聆听合唱《阿细跳月》
三、聆听《歌声与微笑》
1、师:下面请小朋友听另一首歌曲,听后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与《阿细跳月》有什么不同?
初听,边听边拍手
听后讨论
2、复听,自编动作表演。
四、编创与活动:试着做一做
1、出示纸盒、高脚杯、碗、啤酒瓶
师:怎样让这些物品发出声音?一种物品能发出几种声音?
是否能发出高、低、长、短不同的声音?
2、分小组尝试
分组表演
3、寻找身边的物体,想办法让它发出不同的声音。
学生活动
可以让好的同学予以展示,再评价。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表演《同座小竹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教学
1、导入:(放电影录象《闪闪的红星》,聆听影片中的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听后说说,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看后学生讨论 师:刚才小朋友看到的电影里面的景色美吗?它就是在广西壮族桂林象鼻山下的漓江拍摄的(幻灯出示插图,说说图中画了什么?)
出示插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你坐过竹排吗?你刚才看到的小竹排是怎样的?
学生描述
师:图上的哥哥带着妹妹在小竹排上边划边唱歌,可真开心呀,你想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歌吗?
2、放录音,学生感受旋律
你会用拍手和跺脚表现出你对音乐的感受吗?
师生一起随着音乐做拍手、跺脚动作
3、师:小朋友感觉到有什么不同?
放音乐,随着音乐做拍手、跺脚动作再来一边。(前面是一二三后面是一二)
师:小朋友想想,这学期学过的哪一首歌曲也是前面是一二三后面是一二(《早上好》)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唱一唱《同座小竹排》
4、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两边
师:你最喜欢唱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我们一起来练唱。
重点练唱:
师生对唱
分组唱 处理:
师:你会做撑船动作吗?
生:边唱衬词边做撑船动作
师:你觉得这句应该唱得怎样?
生:连贯
师:撑船有时快有时慢,你觉得是撑得快还是慢?
四拍要唱足
连起来唱一边
5、用打击乐伴奏
分两组进行伴奏,一组前四小节,另一组后四小节
学生自己看图谱试着敲击
再边唱边敲击
分组敲击
两组连起来合着音乐敲击,要求两组衔接要准确 一部分学生唱歌、拍手,一部分学生伴奏,要求:注意倾听打击乐与歌声的协调。
6、拓展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广西壮族歌曲,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怎样? 生:自由谈感受
师:广西的歌曲真好听,广西的风景也很美,下面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广西的景色
象鼻山、月牙山、独秀峰。
三、小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教学要求:
表演《西伦达》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复习《同座小竹排》 完整地唱一边
指名学生唱,其他学生拍手、跺脚 新歌教学
1、导入:复习《小红帽》
唱后说说是哪国歌曲,今天我们再来学唱一首巴西的歌曲《西伦达》
2、听范唱录音,听后说说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听后讨论(欢快、活泼)
3、跟着录音轻唱(2~3边)
找出难唱的地方,一起练唱
重点练唱:
5‖ 1 1 3 3 ∣ 5 5 4 3 ∣ 西 伦 达 西 伦 达那 5 ∣ 4 3 2 1 ∣7 5 4 2 ∣3 1 2 7 ∣ 1 5 ‖ 大 家 扭 过 半个 身 体 还 要 再 走 一 圈 半 弱起的第一个音不要唱强,强调的是第一拍 唱准音
连唱,第二句前要很快地换气 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 指名学生唱
分男、女学生接唱
4、游戏
讲要求:学生手拉手形成一个圆圈,顺时针走,边走边唱第一段。
选一名学生唱第二段,被他们叫出名字的学生跨进圈子里表演节目
第二边,圈里的学生再叫下一个同学的名字,循环游戏 放音乐,学生开始游戏
5、用打击乐伴奏
出示:
ХХ ХХ∣Х 0∣ХХХХ∣Х 0∣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 0‖
学生拍手
用双响筒敲击
练习用沙秋和铃鼓敲击
合起来演奏 游戏
将学生粉肠两组,一组学生敲击打击乐站在圈里,一组学生手拉手边走边唱歌,唱完两段歌词后后,由打击乐同学敲击右下角的节奏 互换位置,唱歌的同学接过打击乐,游戏再次开始 进行尝试
学生也可以提出新的游戏方法,大家尝试。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九课 美丽的动物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龟兔赛跑》,唱《金孔雀轻轻跳》、《大鹿》,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
二、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三、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像。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教学难点: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像。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琴、教学光盘、电脑、打击乐器、纱巾、孔雀舞头饰。总 课 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过程:
一、音乐的初步感受。
1、听《金孔雀轻轻跳》伴奏音乐感受动物形象。小朋友,你认为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动物?
2、跟着音乐表演小动物的动作。
教师提示学生音乐情绪是优美的,你的动作也应该是优美的。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并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对音乐美的理解。
3、进一步提出要求:你能跟随音乐的节奏来表现小动物可爱的
形象吗?(教师示范)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可在长音时敲三角铁以作 提示。
4、感受孔雀的音乐形象。
师:听,歌曲中表现的是哪种动物?(播放歌曲)生:孔雀。
师:跟老师来一起做。(用一个表现孔雀的简单造型孔雀鹤立。做法:双手呈冠形,右手上举略弯曲,左手提襟。脚下走出歌曲节奏。)
二、介绍傣族民俗。
这是一首表现小孔雀与人类感情的歌曲。我国有一个少数民族把孔雀作为吉祥的象征,你知道是哪个民族吗? 傣族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省。边疆地区的傣族人住“干栏”式竹楼。傣族妇女身着紧腰窄袖短衫,下着筒裙,傣族人喜欢用纱线和丝线制成风格古朴、色调鲜艳的傣锦,图案纹样及色彩有某种象征的意义,如孔雀图案象征吉祥,大象的图案象征五谷丰登。他们有着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比如把小男孩叫做小卜少,把小女孩叫做小卜冒。(出示傣家风景及傣族小姑娘的图片,以及绣有大象图案的傣族服饰)
三、歌曲的演唱。
1、看歌片跟随老师演唱歌曲。
2、歌曲处理: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句尾每个字收音要轻,体现出亲切感;展翅飞翔一句力度稍加强;歌曲结尾处用较弱的力度,表现歌曲美妙的意境。
三、学习傣族舞蹈动作语汇。
1、孔雀是傣族人们的吉祥鸟,所以傣族舞蹈中很多动作都是表现孔雀的。(播放傣族舞蹈片断。)
2、学习傣族舞蹈动作。
《金孔雀轻轻跳》共有四组动作:
动作一:孔雀鹤立。
做法:双手呈冠形,右手上举略弯曲,左手提襟(见图1),双脚正步站立,随节拍做双膝曲伸动作。动作二:孔雀开屏(一)。
做法:双脚原地小碎步,双手由身体两侧从下向上慢慢提起至侧平举的位置,一小节做一次(图2)。
动作三:孔雀开屏(二)。
做法:双脚原地小碎步,双手由身体两侧从下向上提起至头上方手背相*,然后由上向下打开至侧平举的位置。一小节上举,一小节下落,反复进行(图3)。
动作四:傣族舞语汇。
做法:第一拍,双手向里扣腕,双膝微曲(见图示)。第二拍,身体
重心在左脚,膝略弯曲,右脚向右侧开胯,脚尖点地,膝弯曲,同时右手向右侧翻腕打开(见图示),左手在胸前翻腕,动作对称做(图4)。
四、合作创编。
把学生分为三组:演唱队、小乐队、舞蹈队进行创编表演。女同学可以把纱巾围成筒裙,表演傣族小姑娘。给舞蹈队的同学带上孔雀舞头饰表演,提高学生表演兴趣。
1、合作创编。
2、分组表演。
3、合作表演。
五、欣赏傣族舞蹈表演艺术家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雀之灵》。
六、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龟兔赛跑》 教学过程:
一、比较不同的音乐形象。
1、师:森林的早晨真美丽呀!听,谁来了?
(播放兔跳、龟走音乐)提问:谁来了?还可以是谁来了?
2、个别听音律动。(可以表演一种动物的动作,鼓励大家模仿两种不同动物的动作。)
3、播放动画兔的音乐形象,提问:“兔子是怎样走路的?”(个别、集体学习不同兔子的跳动动作。)
4、播放动画龟走的音乐形象,提问:“乌龟是怎样走路的?”(个别、集体学习不同龟的走路动作。)
5、表现兔子的音乐和表现乌龟的音乐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小结:由于速度、节奏、音色、旋律等不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也不同。二|、游戏:跳跳走走
玩法:播放三个音乐片段,分辨乌龟、兔子音乐形象并分角色用动作表演。重点:听第三段音乐,讨论谁在跳或走?
规则:听到合适的音乐才能活动且不能随便发出声音,否则是违反游戏规则,要停止游戏一次。
三、聆听《龟兔赛跑》
1、初听前可向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也可以让学生讲。
2、听辨大管、单簧管的音乐,想像哪个可以代表龟,哪个可代表兔?
提示: 说一说龟的音乐、兔的音乐各有什么特点?在课本上的方格中涂颜色或线条。
3、初听全曲
提示:用动作表现龟和兔的故事。全体同学分角色,还有两个啦啦队。提示:听了音乐,你喜欢龟还是喜欢兔?为什么?按小兔和龟的行走特点为沿途的节奏涂颜色,把小兔的节奏数一数有多少?龟的节奏有多少?
4、分别读一读、拍一拍龟和兔的节奏。
四、情感教育。
师:一场热闹、有趣的“龟兔赛跑”结束了,兔子为什么难为情地低下了头?如果你是兔子的朋友,你该怎么帮助它? 慢吞吞的乌龟为什么会得第一名?
五、表演《龟兔赛跑》
师:我们能不能表演《龟兔赛跑》?
要求表演的“小动物”要相互配合,能根据不同的音乐及时变换动作。
六、课堂小结:故事告诉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大鹿》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听唱前,可让学生听着歌曲的录音拍着手轻读歌词,尤其是:“兔儿 兔儿 快进 来 咱们 手把 手挽 牢 -”要读得清晰、准确。
2、歌曲演唱地注意,第一部分是得短促、跳跃,力度适当控制。第二部分力度稍强,情绪饱满,表现出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精神面貌。
二、表演 《大鹿》
歌曲基本唱会后,便可以加入动作表演,使学生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学生可以听歌曲的录音设计小兔、大鹿、猎人的动作、表情。分角色进行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用打击乐设计“大森林的清晨”、“猎人的追击”、“结尾”,学生可设想多种,再按着课本上的顺序加入打击乐的演奏,将《大鹿》这首歌创造成一幕丰富的音乐剧。使全体学生在歌唱、表演的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板书设计:CAI课件 课 后 记:
第十课 过新年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听《窗花舞》、《晚会》,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积极参与编创旋律,用打击乐表现过新年的气氛、自编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 学 内 容 聆听:《窗花舞》《晚会》
表演《小拜年》、《过新年》 编创与活动:为新年晚会对歌 热热闹闹过新年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聆听《窗花舞》、《晚会》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聆听《窗花舞》
导入:讲故事《白毛女》
初听,听后说说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你觉得喜儿是个什么样的人? 听后学生讨论 复听
师:你会剪窗花吗?
生:边听音乐边剪窗花,撕纸花 听后谈感受
再听,自编动作表演贴窗花 跳自编的窗花舞。聆听《晚会》
初听,听后说说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听后学生讨论
简单介绍贺绿汀(1903--1997)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03年出生于湖南邵阳县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学习音乐。大革命期间曾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广州起义。1928年创作了《暴动歌》曾在海陆丰一带流传。1931年入上海国立音专,从黄自学理论作曲,从查哈罗夫、阿克萨可夫学钢琴。1934年所作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在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获头奖和名誉二等奖。此后进入电影界,参加歌曲作者协会,为左翼进步影片《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写音乐,其中的《春天里》、《天涯歌女》等插曲广为传唱。半个世纪以来,他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近百首歌曲、6首钢琴曲、6首管弦乐曲、10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并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教师进行弹奏片段,哼唱几句 复听音乐,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 你会跳秧歌舞吗?指名学生跳 编创与活动 出示打击乐
师:你会用这些打击乐创造出过新年的热烈气氛吗? 教师先示范,然指名学生敲一敲 分小组编创
展示每个小组的合奏效果 学生评价
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表演《过新年》 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新歌教学
复习歌曲《龙咚锵》 边唱边表演
过新年了开心吗?你是否注意到在过年时家门上贴的对联?你喜欢哪一幅?抄在课本上,读给同学们听(课前布置)学生读对联放《过新年》音乐
放《过新年》VCD,看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
“咚咚咚咚呛”是什么声音?你会用动作模仿吗? 放歌曲录音学生徒手模仿打击乐器的动作 学唱歌曲:
轻声跟录音哼唱 你最喜欢哪一句?
哪一句你还不会唱?谁来唱给他听一听? 重点练唱: 6 5 3︱2 2 3 5︱ 6 —︱ 幸 福的 生 活 甜呀 甜有 香 6 ︱5 3 0 ︱ 5 6︱1 0 ︱ 咚 呛 咚 呛 咚 咚 呛
唱好休止处和反复记号处,让学生听录音后说说唱几边? 再采用A、连唱B、师生接唱C、生生接唱的方法练唱 指名学生唱,其他学生评价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选择哪些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比较叫合适? 生:自由选择
听录音边徒手模仿打击乐的敲打动作 分组编创伴奏 分组展示
选一组同学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唱歌 学生评价
三、创编
师:哪些节日也是很开心呢?学生创编 为新年晚会对歌
出示1 2 3 4 5 学生唱一唱
分小组编创,唱给大家听,音唱不准是教师可以用琴伴奏提示听一听,比一比,谁编的旋律好听。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教学要求: 表演《小拜年》、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复习歌曲《过新年》 完整地唱一边 边唱边表演 新歌教学 导入:
1、看VCD,看后说说湖南人民是以怎样的方式过新年的? 师:简单介绍湖南人民欢度新年的风俗
2、听录音,学生轻轻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3、师:你会模仿舞龙灯、狮子灯吗?
学生边听音乐边舞龙灯、狮子灯
听着音乐再来一边
4、跟着老师的琴声默唱歌曲
5、朗读歌词
跟着老师的琴声读歌词
6、学唱歌词
轻声跟录音唱词(2边)
找出喜欢唱的乐句和不会唱的地方
重点练唱:第一句 3︱6 1︱3 6 3︱1 6︱ 正月里 好耍 狮 子 灯 呀 1 1 3 5 6 1︱6 3 1 6︱5 —︱ 耍起 那个 狮 子灯 拜个 新 年 逐句练唱 连唱
你觉得这首歌曲怎样? 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分男女个唱一段
指名学生演唱,其他同学评价
7、听音乐分小组编创动作 学生展示,评价 边唱边跳
8、用打击乐伴奏
徒手敲锣打鼓
用锣鼓锸等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篇:第三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老师、妈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鲜花爱雨露》。2.听赏歌曲《我爱米兰》。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鲜花爱雨露》。
2.通过聆听歌曲《我爱米兰》,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3.培养和营造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养成尊师的行为习惯。教学过程
(一)唱歌《鲜花爱雨露》
1.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同时聆听歌曲《鲜花爱雨露》的范唱。2.提示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以及歌词内容,然后复听一遍。3.听赏后,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及歌曲内容。
4.教师可结合鲜花、雨露等知识向学生讲解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可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涵。
5.听伴奏,轻声学唱歌曲(用“啦”模唱或直接哼唱歌词均可)。6.为使学生始终对学唱产生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学唱的熟练程度而改变学唱的方式。可以采用分小组、男女生接唱、单独演唱等形式。
7.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二)欣赏《我爱米兰》 1.教师展示歌曲《我爱米兰》的图片或课件,导入歌曲欣赏。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注意歌曲表现的内容。3.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和联想。
4.复听歌曲,学生可随歌曲哼唱,或根据歌曲情绪进行动作创编。
(三)综合复习
1.教师将两首歌曲进行对比,请学生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2.为歌曲《鲜花爱雨露》创编动作表演(也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表演较好的同学集中,其他同学拍手或用打击乐器伴奏)。
3.小结。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鲜花爱雨露》;复习《我爱米兰》,感受音乐的情绪与色彩的关系。
2.音乐活动“音的高低”。教学目标
1.对音乐情绪的对比和颜色的对比有一定的认识。2.能基本听辨日常生活及音乐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色特点。3.培养音乐兴趣,激发音乐情感。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歌曲《鲜花爱雨露》,请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或歌表演。2.复习听赏歌曲《我爱米兰》,请学生边听边随录音哼唱。3.从红、黄、蓝三种颜色中,为《我爱米兰》选配一种适当的颜色,表示歌曲的情绪。
(二)音乐活动“音的高低”’
1.由教师或学生列举几个自然现象或生活中音的高低对比的事例。
2.教师播放高低对比比较明显的音乐片段,请学生分辨。注意让学生发现和归纳。
3.根据教科书第六、七页的插图创设音乐游戏或音乐故事,通过模拟各种人物、动物的声音表演各种角色。
本单元可设三个音乐小活动,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可以由教师启发或组织进行,也可以由学生分组自发分组创编进行。
三个音乐小活动的题目和游戏形式: ①“小小配音演员”
根据插图编故事并表演,可以简单化装,表演与配音的同学可分开,也可以边表演边配音。
②“我编你唱” 唱、念童谣。节奏不变,音高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创编,要求“叮”“当”必须一个高、一个低,就符合游戏规则。
③“看图、听音乐、找乐器”
通过观察教科书上的插图和其他有关乐器的挂图(或课件),选择部分高低音高对比明显的乐器演奏片段,使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2.歌表演创作。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我的好妈妈》(学生在幼儿园里已学过),导入本课教学。
2.启发学生谈谈对妈妈的了解或对妈妈的感情等:
①如“妈妈的职业”、“妈妈的爱好”、“妈妈最喜欢的东西”、“妈妈的生日”等。②谈谈对妈妈的感情,如“喜欢妈妈的微笑”、“最爱听妈妈讲故事”、“我为妈妈做家务”、“我帮妈妈捶背”等。
3.教师用将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小乌鸦爱妈妈》。4.聆听歌曲范唱《小乌鸦爱妈妈》,可加入课件演示。5.教师示范,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可分段、分小组进行)。6.教师再次播放录音。
7.教师用听唱法教唱歌词。教师启发学生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根据学生情况,教师应有提示或示范可以逐步加入拍手演唱。
8.在学生能较完整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分组讨论,为歌曲创设歌表演(一个组表演一段歌词内容)。要求动作美观、表达准确。
9.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歌表演,其他同学伴唱。10.教师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曲。11.回家将这首歌曲唱给妈妈听。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并表演。2.听赏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懂得关心父母。2.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并背唱歌曲。
2.利用教科书的插图或课件,引入歌曲欣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3.教师启发学生谈对“摇篮曲”的初步感受和体验(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摇篮曲》音乐作背景音乐。
①什么是“摇篮曲”?
②听赏歌曲时,感受到什么情绪? ③是谁为谁唱“摇篮曲”? 4.采用范唱或录音再次听赏歌曲。5.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6.教师提示学生:
①听赏这首歌曲后,你想到了什么? ②听赏这首歌曲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7.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可以分组或集体进行。8.推选一位或几位同学,说说动作的创设意图。9.歌表演《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课后小结:
第二单元 我愿住在童话里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红帽》
教学目标
1.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小红帽》。2.学唱歌曲《小红帽》的唱名。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和《小动物的歌》。
(二)课题导入
1.以童话故事《小红帽》导入课题:
可采用看录像、听录音或教师讲故事、学生讲故事等形式。2,教师可边讲故事边创设情境(在黑板上画简笔画或贴图片,亦可用实物投影等)。
(三)学唱歌曲
1.出示课题听范唱(教师范唱)。2.学唱歌曲。
①读歌词。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学生可采用全体读、小组读、个别读等形式。
②学唱歌词。
步骤A.唱准确:听范唱 →跟唱 →全体跟琴唱。B.以轻巧的声音唱出感情:先听、看范唱。师生一起分析歌词:轻快 →害怕 →轻快(渐弱)。C.有表情的演唱:个别唱、分组唱师生共同评价,全体唱。D.全体背唱歌曲。③完整地演唱歌曲。3.跟着老师唱唱名。
全体跟老师学唱唱名,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学生手指唱名); 师生接唱:音程跳度大的、稍难的小节老师唱,相对简单的小节学生唱;分组跟唱或接唱,个别跟唱或接唱等。
4.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步骤1:A.学生根据歌词,小组自编动作。B.教师到各组指导。C.学生分组表演。
步骤 2:A.教师引导全体学生想动作,个别展示。B.教师请学生做动作,当时指导,全体学做。C.全体表演。
(四)教师做本课小结 课后小结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龟兔赛跑》。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乌龟和兔子的音乐的不同,并用图式表现出来。2.了解表现乌龟的音乐是由大管演奏的,兔子的音乐是由单簧管演奏的。
3.跟着音乐分角色进行表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片断谈感受进入课题
请学生听由大管演奏的表现乌龟的音乐和由单簧管演奏的表现兔子的音乐。
①问题:
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
如果音乐表现的是两种小动物,他们会是谁? ②介绍演奏乐器及其所表现的动物。
③提出问题:乌龟和兔子是哪部童话的主人公?
(二)听赏童话故事音乐《龟兔赛跑》 1.点课题并简介
今天就来听一听《龟兔赛跑》的故事。
不同的是这是一部由管弦乐演奏的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大管和单簧管就分别是一种管弦乐器。
2.完整的听赏童话故事音乐《龟兔赛跑》(看书上的图画)问题: 可以用线条、颜色图画等分别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为什么爬得很慢的乌龟胜利了,而跑得很快的兔子却输了? 3.分角色边听音乐边表演
教师可准备一些森林的花草、树木小路小溪、终点路标等背景及一些小动物的头饰、小彩旗、玩具枪、花环等创设情境。
①学生模仿乌龟和兔子跑、爬的动作,选择模仿象的同学扮演这两个角色。
②老师和其余的学生一起分别扮演各种小动物:放枪的、挥旗的、助威的、给乌龟佩带花环的等等。
③师生共同简单串演。
④师生共同边听音乐边表演(根据时间,可以只表演比赛开始至乌龟胜利片断)。
(三)师生一起总结本课 课后小结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配乐讲故事《森林小卫士》。教学目标
根据教科书的插图,听辨音乐情绪,配上相应的画面;配乐讲《森林小卫士》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讲故事。1.教师贴出书中的六幅图片。2.请学生给图片排顺序,看图讲故事。
3.为这个故事取名字,将学生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二)为图片选择音乐。
1.听一段音乐,请学生根据乐曲的情绪,为其中的一首选择图片。问题:为什么这样选择?
2.再听两段音乐,学生听辨并选择图片。(为什么?)3.教师再播放几首乐曲,请同学们根据音乐情绪选择图片。(为什么?)
可以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模仿图片上发生的事。
3.按故事发展顺序听音乐,学生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模仿人物的表演。
(三)配乐讲故事。1.学生自由选择角色。
①选择模仿能力强的同学分别扮演主要角色:小狗、猎人。②选择天鹅、小猴J兔、小羊、小熊、小老虎等小动物的扮演者。③选择讲故事的小朋友。
可以全部由一个小朋友完整的讲,也可以由六个小朋友分别讲六幅画面的故事情节(这几位小朋友要互相商量,协调配合)。
④其余小朋友自由扮演森林里的背景。
2.以上四组小朋友分别研究讨论怎样表演,教师进行指导。3.配乐故事《森林小卫士》开始(教师负责音响,并参与学生的表演)。课后小结
第 四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大鹿》 教学目标
1.背唱歌曲《大鹿》。
2.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继续童话世界游
今天我们继续到童话世界旅游 今天的小主人公又是谁呢? 2.听录音范唱歌曲《大鹿》
学生为歌曲取名,教师出示课题《大鹿》
(二)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 ①领读歌词
A.教师接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边读边在黑板上有层次的贴出歌词所描绘的画面。
或用幻灯、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等。B.学生分角色读歌词,教师弹歌曲的旋律。②学唱歌词
A.听范唱→全体跟琴唱→教师指导再唱。
B.师生一起分析歌曲:悠闲→稍快→快速急切的→坚定的。C.有表情的演唱:个别唱→分组唱→师生共同评价→全体唱。D.用打击乐进行伴奏。E.全体背唱歌曲。4.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①教师引导全体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②学生根据歌曲及动作素材,小组自选角色,自选内容,自编表演动作。
③教师到各组巡视指导学生的表演。
④学生展示表演:有角色(大兔子、猎人)扮演;有背景(蘑菇房子、大树、小草、小花等);有配唱、打击乐伴奏等等。
(三)教师小结 课后小结
第 五 课 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复习本单元的内容。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趣,并模仿动画中的主人公进行表演。
2.用歌声和表演,复习本单元所讲的童话故事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
1.听歌曲:录音或看录像。
问题:你喜欢这首歌吗?你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2.听歌曲:声像结合(歌曲VCD、听歌曲看动画人物)。
你可以试着唱一唱。
问题:
你能唱唱你记住的一句歌词吗?
你能模仿歌中唱到的动画人物吗? 3.听歌曲。
你可以任意表演你喜欢的动画人物。如果能跟着唱一唱就更好了。
4.创编新歌词。
问题:
你还喜欢哪些或知道哪些童话故事?可以把歌曲中的童话故事换一换。
教师将学生所改的歌词(只变童话故事其余歌词不变)写在黑板上。教师演唱学生更改后的歌词,学生跟着小声唱。
总结:
童话世界真美,如果这人间像童话一样美丽,我宁愿不要长大,永远永远住在童话里。
(二)“童话故事”表演
1.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自愿结合成组。
你喜欢我们学习的哪一个故事?或我们没学的你会表演的童话故事?喜欢同一个故事的小朋友为一组。
2.分组讨论:各组如何表演你所喜欢的童话故事,可以演唱、配乐表演、讲故事等等形式。
3.教师到各组与学生共同讨论。
4.各组分别表演,教师可参与某一组的表演。
(三)教师小结本单元内容 课后小结
第三单元 月儿弯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小的船》。
2.朗诵有关月亮的儿歌,讲述有关月亮的故事,唱有关月亮的歌曲。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小小的船》。
2.对音的高低及组成的旋律有感受和体验。教学过程
(一)学唱《小小的船》 1.导入新课
老师将录制好的《小小的船》的录音放给同学们听一遍,请同学举手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只小小的船是什么? ② 船应该在什么地方行驶? ③ 为什么说月亮像船在太空中遨游?
2.老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并请一位同学有表情有节奏地将歌词朗读一遍,而后全体同学将歌词朗读。
3.教师教唱《小小的船》,注意提示: ① 歌曲的速度、强弱、力度。② 歌曲的意境。
③ 在歌唱中身体可以随音乐律动。
4.请一位同学或两位同学主动站在台前为大家演唱。教师应给以表场和鼓励,以激励更多学生能有主动表现音乐的意识。5.集体齐唱一遍歌曲,老师提出下一课背唱的要求。
(二)讲有关月亮的故事,朗诵描写月亮的歌谣,唱有关月亮的歌曲。
1.教师提问:谁能讲一个有关月亮的故事?朗诵描写月亮的歌谣和唱有关月亮的歌曲?
2.可分小组进行表演、比赛,看哪一组讲、唱、诵的同学多,给予奖励,以鼓励发扬集体协作精神。
3.教师小结,并对大胆上场表演的同学当众表扬,以表示对其有主动性和自信心的赞扬。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小小的船》。2.欣赏《月亮月光光》。3.唱唱做做。教学目标
1.能背唱《小小的船》。
2.能有想像地去欣赏《月亮月光光》。3.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学过程
(一)复习背唱《小小的船》 1.看歌谱齐唱歌曲。
2.邀请一位主动、大方的同学,将歌曲背唱一遍。3.集体随老师的琴声背唱歌曲。
(二)听赏《月亮月光光》 1.导入新课:
① 教师展示歌曲内容(田野、房屋、月亮、木床、糖果)的图片。② 完整地听一遍童声二重唱的《月亮月光光》
③ 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安静地听,一边想像从歌曲中听到的景像。
2.教师将歌词的大意讲解一下,尤其是其中的闽南方言: 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间盖房子。亲像水花园──好像美丽的花园。
3.老师在放第二遍音乐之前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① 歌中所唱到的一些景物应在什么位置? ② 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4.听完第二遍音乐,学生可以上讲台将老师的图片作一摆放,以符合歌词描绘的情景,或将基本的摆放方位解说给同学们听。
5.请同学回答歌曲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情绪,是优美还是欢快?
(三)唱唱做做
1.教师向同学们解说这一活动的基本做法及要求,并将写有 d r m f s唱名的小红灯笼挂在钉有小图钉的小黑板上。2.老师指着小红灯笼上的“d r m f s”教唱,注意熟记各个唱名及其音高。
3.当同学们都熟记并知道怎样唱唱名以后,教师将红灯笼按一定的音高和走向排列成组,请同学用手势表现出来,并有节奏、有音高地唱一唱。如挂出,就请大家集体或者个别用手势表示,并有节奏有音高地唱:“mi mi mi mi mi ”、“mi mi mi mi mi ”。
4.请一位同学上台在小黑板上把写有唱名的灯笼排列出多组旋律线,如:sol mi mi mi do,mi do do do mi等,其余同学在下面有节奏地、有音高地唱出来,并辅以手势。
5.老师按书上所列四种组合,分别用钢琴弹奏出来,同学们尽快用手势作出反映。
6.教师小结:通过这一练习,我们了解了唱名,并知道按一定的音高可排列出优美的旋律线。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教学目标
1.能较准确地掌握领唱、齐唱这一种歌唱形式。2.能主动参与齐唱或领唱。教学过程
1.教师将录制好的领唱、齐唱《我和星星打电话》完整地放一遍。并介绍领、齐唱这一种新的歌唱形式,它在我们的民歌演唱中常称″一领众和″。
2.朗诵歌词。请一位同学朗诵领唱部分,其余同学一起朗诵齐唱部分。注意齐唱部分的朗诵一定要整齐。
3.教师教唱歌曲几遍。① 注意突出音准、节奏的准确。② 注意对话语气要尽量表现出来。
4.教师引导同学们就歌曲所描写的内容进行简短的讨论: ① 我们的生活中有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等等。我们今天学唱的歌词是否也充满了科学幻想,为什么?
②我们应不应该有幻想,为什么﹖
5.老师领唱、同学们齐唱,要求齐唱部分准确、整齐。6.请一位同学或几位同学领唱,其余同学齐唱。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阿细跳月》。2.歌表演《莹火虫》。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舞蹈节奏。2.能积极参与集体歌舞表演。3.能自选打击乐器为歌舞伴奏。4.学会《莹火虫》的歌词和歌谱。教学过程:
(一)歌表演《萤火虫》
一位戴着莹火虫头饰、身背两叶翅膀的同学,手提点亮的红灯笼站在同学们的前面。
(注:教室里的椅子和桌子都挪开后,教师和同学站成一定的队形,开始本课的内容)
1.教师请同学猜那位同学的装扮。(提示是一种能在夏夜里发出亮光的昆虫)。
2.将歌曲《莹火虫》完整地放一遍,老师随音乐将舞蹈动作示范给同学们。
3.跟老师轻声学唱歌曲《莹火虫》,并学会几个舞蹈动作。4.将学生分成舞蹈组、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进行歌表演。舞蹈组排成两行在中间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舞蹈,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成倒八字站两边,歌唱和敲击打击乐器。分组由学生们自愿选择,人数不限。
舞蹈队要求:
① 动作优美、大方、表情自然,愉快。② 能合上舞蹈音乐(三拍子)的节拍。歌唱队要求:
① 大方、自然、有表情地歌唱。② 节奏、音准正确。打击乐队要求:
① 选择符合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② 几种打击乐器能协调配合。③ 节奏准确、强弱分明。
(注:老师可将以上要求课前出示在黑板上,同时出示歌曲《莹火虫》的歌词。)在表演开始前老师可分组进行辅导,然后再合成。
5.同学们对三个组的表现进行自评或互评,并能说出表演得好与不太好的原因。
6.每组可推荐一名代表出来组成一个三人组的表演队进行表演。7.老师对歌表演进行总结性评价,尤其需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不善当众表现的同学提出表扬。
(二)听赏《阿细跳月》
1.教师展示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图片或播放一段阿细人跳舞的录像片。
2.教师将音乐完整地放一遍,让学生围成圆圈,席地而坐,安静地欣赏。
3.教师讲解阿细人的″跳月″故事。
4.再听音乐一遍,老师带着学生随节奏拍手或老师随音乐舞蹈、同学们拍手伴奏。
课后小结
第四单元 快乐的游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阿西里西》。
2.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阿西里西》。
2.学会堂鼓、小钹、木鱼的基本演奏方法。3.能积极探索堂鼓等乐器的其它演奏方法。教学过程
1.从第三单元的欣赏曲《阿细跳月》引入《阿西里西》,这两者都是彝族的音乐,前者是表现青年们的舞蹈,后者是表现儿童们的游戏。
2.听《阿西里西》的录音数遍,学生跟着录音轻声哼唱。3.教师解释“阿西里西”(我们是好朋友)和“丘都拉迪嗡啊”(表现欢乐的衬词)的含义。并与学生一起回忆彝族的一些风土人情(这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介绍过)
4.学生跟着伴奏带演唱《阿西里西》。5.展示堂鼓、小钹、木鱼等打击乐器,请学生说出名字,学生可能将堂鼓说成小鼓,将小钹说成是小镲,这也无妨。
教师分别介绍并示范这三种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堂鼓用单槌击和双槌同时击都是基本的演奏方法;小钹上下相击,左右相击也都是基本的演奏方法。
6.学生分三组,分别学习堂鼓、小钹和木鱼的基本演奏方法。堂鼓可奏“× × ×× ×”的节奏,小钹奏“× ×× × ×”的节奏,木鱼奏“××××”和“×××× ×× ×× ××”的节奏。然后三组齐奏,形成一种热烈欢快的气氛。
7.各组分别探索堂鼓、小钹、木鱼的其它演奏方法,如堂鼓击鼓边、或用手按住鼓皮敲击、小钹磨擦发音、用鼓槌击木鱼等,总之,要求学生在同一件乐器身上探索发出几种不同音色的声音,这一练习是很有意义的。
8.用堂鼓、小钹和木鱼为歌曲《阿西里西》伴奏,请学生在课外作好设计,下一节课大家共同来实践。
9.复习一遍歌曲《阿西里西》,再用刚才试敲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阿西里西》。2.欣赏歌曲《转圆圈》。教学目标
1.能较为熟练地、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
2.感受《转圆圈》所描绘的儿童月下欢乐歌舞的情景,跟着录音哼唱部分词句并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
3.能用堂鼓等打击乐器为《阿西里西》作伴奏。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阿西里西》。
2.随教师学唱《阿西里西》的歌谱。
3.出示“× ××”与“×× ×”两张卡片,让学生能清楚地区别两者的不同,再请学生找一找在《阿西里西》的歌谱中“× ××”和“×× ×”各使用了几次,“×× ××”用了几次。
4.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何能更有表情地唱好《阿西里西》。在教师的指挥下,随着伴奏带全体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
5.请学生分组设计如何用堂鼓、下钹、木鱼为《阿西里西》伴奏(为每种打击乐器设计两小节节奏型),师生共同比较、归纳、综合,作出几套方案。
6.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用堂鼓等伴奏,掀起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
7.教师介绍合唱歌曲《转圆圈》的相关资料,并与已欣赏过的《阿细跳月》作比较,两者相同的是都是彝族的音乐,且都是在月光下的歌舞,不同的是《阿细跳月》是青年人的舞蹈,《转圆圈》是儿童们的游戏歌曲。
8.出示《转圆圈》的歌词,听赏《转圆圈》。
9.听赏几遍后,引导学生跟看录音哼唱以下两个片断: 10.部分学生用已学会的彝族舞蹈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不求动作统一,只求与音乐合拍,表演自信大方,教师应启发、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表演,掀起本节课的第二个高潮。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拔河》。
2.欣赏管弦乐曲《踢毯子》 教学目标
1.能用富有力度和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拔河》。2.能用人声和打击乐器表现拔河的情景,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拔河》伴奏。
3.能随着乐曲《踢踺子》的韵律,即兴表演踢踺子的动作。教学过程
1.用拔河的图片或提问的方式引入歌曲《拔河》的教学,请学生用语言描绘拔河时欢快、热烈的气氛。
2.提问“拔河的音乐应当是怎样的?”“演唱时在声音上应具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想象表现拔河场面歌曲的音调特点一热烈、欢快、紧张。
3.听赏歌曲《拔河》的范唱录音,听几遍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首歌曲的认识,为正确地表现这首歌曲打下基础。
4.录音学唱歌曲。
5.教师领唱、学生齐唱,学生领唱、齐唱。
6.按课本上的要求,用打击乐器(或小喇叭、喊声、跺脚等)表现歌曲《拔河》热烈、紧张。欢快的气氛,再将这些声音录下来。
7.边演唱歌曲,边放渲染气氛的录音,师生共同评论。8.欣赏管弦乐曲《踢踺子》,引导学生注意由木琴奏出的主题。9.教师表演踢踺子动作(也可将踺子带到课堂上来,因有些学生可能没有见过和玩过踢踺子),开始时两拍踢一下,后可变为一拍踢一下,可用右脚踢,也可用左脚踢,可以站着踢,也可以跳着踢,还可以右脚交叉到左脚后面踢等。
10.学生随音乐即兴地做踢踺子的动作,不要要求整齐划一,只要求能合拍,达到“用动作来理解音乐、表演音乐”的目的。
11.复听一遍《踢踺子》以加深印象,并要求学生能在以后播放这段音乐时立即说出曲名。
12.歌表演《拔河》将掀起本节课的高潮,但以徒手表演拔河为好,不要使用真的绳子,以免目标转移。表演的动作可由学生自己设计,各组表演的动作可以不同,每组约11人(五人一队分列两边,一人当裁判),部分学生可用打击乐器、人声为歌曲伴奏。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士兵进行曲》。2.欣赏管弦乐曲《布老虎》。教学目标
1.能随着《布老虎》的音乐展开想象,初步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并初步了解布老虎的民俗。
2.在熟悉《士兵进行曲》音乐的基础上,能按节拍敏捷地作出种种动作。
教学过程
1.出示布老虎的图片或实物后,初听管弦乐曲《布老虎》。2.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
布老虎是儿童的玩具,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中,人们都喜欢用老虎的造型来打扮小孩,头戴老虎帽,脚穿老虎鞋,手中拿着布老虎,睡觉时还有老虎枕„„有一首民谣唱道:“小猴孩,你别哭,你别闹,给你买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吓麻胡”。“麻胡”是民间传说中专门残害儿童的恶鬼,让孩子穿虎鞋、戴虎帽、玩布老虎是表示驱恶除魔保佑平安的意思。
布老虎身上的图案色彩鲜明,眼睛很大,额头还有一个”王”字,但并没有过于凶猛的样子,相反,它能使孩子们爱不释手。
3.复听《布老虎》,引导学生分辩两个不同的“老虎”主题,一个是貌似凶猛的,一个是比较温和的。
4.初听《士兵进行曲》,感受其进行曲的律动。
5.请学生仔细观赏课本上的图示,知道一共要做拍手、拍腿、踏左脚、打枪、立正、敬礼等六个动作。同时要念qi、cha、peng、pa、ka等象声词。
6.教师随音乐作示范。
7.这个练习的难点是既要做动作,又要念出声音,两者要密切配合,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因此可带领学生先随音乐学做动作,再同时念出声音。
这段音乐一共有八个乐句,每句四小节,如只做一遍动作,可用第1、2、7、8乐句,即:
如连续做两遍动作,可用整首曲子。8.可以分组比赛,看哪一组做得最整齐。
9.教师弹琴,部分学生做动作,部分学生列队行进(模仿木偶兵的形象),将掀起本节课的高潮。
10.学生自己设计动作,自由表演。课后小结
第五单元 动画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快乐的小木匠》。
2.表演小小音乐剧《小熊猫学木匠》。教学目标
1.教唱歌曲《快乐的小木匠》。
2.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和表演与歌词相关的动作。3.引导边唱着歌曲边表演小小音乐剧《小熊猫学木匠》。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这一单元教学的序幕。
1.播放歌曲《大风车》。
播放歌曲《大风车》,《动画城》节目时间到了,请学生谈谈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说说最近电视台播放的新的动画片,唱唱片中的歌曲,鼓励学生把家中的动画片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分享。
(二)聆听歌曲《快乐的小木匠》。
1.今天的《动画城》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老师也不知道。老师只知道动画片的主人翁是小熊猫,小熊猫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播放歌曲《快乐的小木匠》,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表现了小熊猫做木匠的情形。
3.教师放第二遍录音并提问:哪些词语表现了木匠劳动的情形?学生回答,“嚓嚓嚓嚓”、“沙沙沙沙”等。
4.教师引导学生边听歌曲,边根据对木匠了解和观察,做两到三个律动动作,如弯腰伸臂刨木头,或屈膝锯木头,搬运、摆放木头等动作。
(三)听并学唱歌曲。
1.学生在教师的范唱中继续表演木匠劳动的动作。
2.教师邀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加入到跟唱歌曲的行列中来。3.请学生自己完整地演唱第一段歌词。
(四)创编歌词并表演动作。
1.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凡的工作是不太引人注意,但人们又离不开它的。学生回答,理发师、修鞋匠、小商贩、修车匠、清洁工等。
2.教师鼓励学生把这些行业工作的环境、工具、声音、姿态等列举出来,并改变成歌词,替换《快乐的小木匠》的第一段歌词。如“扑扑扑扑火焰飞,当当当当铁锤响,我是快乐的小铁匠,嗨!嗨!快乐的小铁匠。”等。
3.请同学们把创编的歌词演唱并表演动作,然后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
(五)根据故事情节串接和编排小小音乐剧《小熊猫学木匠》。1.教师介绍小熊猫学木匠的过程,鼓励学生们根据《小熊猫学木匠》的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剧情参照“
七、相关参考资料”)。
2.请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其他各个行业的劳动者,如理发师、修鞋匠、小商贩、修车匠、清洁工,并演唱和表演前面创编的歌词与动作。
3.完整地表演并演唱。
4.鼓励学生回家准备相关的头饰、服装或道具,以备“六·一”演出表演。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蓝皮鼠与大脸猫》。
2.音乐活动《跟着队长》,随着音乐做律动。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蓝皮鼠与大脸猫》《跟着队长走》。2.随着音乐做律动。教学过程
(一)《蓝皮鼠和大脸猫》
1.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节目的序幕。2.教师提问:今天,动画城播放什么动画片呢?
教师播放《蓝皮鼠和大脸猫》的录音带,引导学生完整地欣赏歌曲。然后请学生猜一猜动画片名称。
3.教师自己或请学生介绍《蓝皮鼠和大脸猫》的剧情,并播放《蓝皮鼠和大脸猫》的片头。
(二)模仿老鼠与猫的叫声,跟着录音带演唱伴唱部分。1.请学生聆听歌曲,说出歌曲中老鼠和猫的叫声。教师准确范唱老鼠和猫的声部。
2.请学生继续听录音,跟着录音学唱老鼠与猫的伴唱部分。
(三)聆听歌曲,选择合适的节奏,帮助老鼠与猫找到自己的家。1.教师自己或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两间房子,两间房子没有任何特殊标记,请学生说出哪间房子是老鼠的,哪间是猫的?
2.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学生将刚才模仿的老鼠与猫叫的声音,与卡片上的节奏相对应。请一位学生将两张节奏卡片粘贴在两间房子上。
3.教师请另一位学生指出房子分别属于谁。
4.一位学生放卡片,另一位学生找房子,视时间的多少,游戏可继续进行。
(四)聆听《跟着队长走》,播放动画片《小飞侠》片断。1.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第二个《动画城》节目的序幕。2.教师提问:动画城现在播放什么动画片呢?
教师播放《跟着队长走》的录音带,引导学生完整地欣赏歌曲。然后请学生猜一猜动画片名称。
3.教师顺势介绍《小飞侠》的剧情,并播放《小飞侠》的片断。并请学生指出《跟着队长走》出现在剧情发展的什么时候。
(五)随着音乐设计与动画片相关的律动。
1.请学生说说随着歌曲《跟着队长走》的音乐响起,动画片中的小孩子们做了些什么(穿越瀑布、涉水渡江、攀藤过崖、钻密林、走稻田等)。
2.请学生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用动作表现穿越瀑布、涉水渡江、攀藤过崖、钻密林、走稻田等情景。
3.学生围成圆圈,领头的做队长,带着印第安人有羽毛的头饰,随音乐做一个动作,其他学生模仿他的动作。第一遍音乐结束,头饰交给第二个同学,由第二个同学做队长,做一个动作,其他学生模仿他的动作。依次循环,表现穿越瀑布、涉水渡江、攀藤过崖、钻密林、走稻田等情景。
(六)随着音乐设计其他律动。
1.引导学生用《蓝皮鼠和大脸猫》的音乐,继续做律动。2.启发学生回忆看过的动画片,激发学生伴随着《跟着队长走》的音乐,做其他律动。如老人、孩子,三只小猪、孙悟空师徒、云、雨等。
3.启发学生选择情绪不同的音乐,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2.学唱歌曲《三个和尚》,跳木桩。教学目标
1.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
2.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3.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表演《三个和尚》。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节目的序幕。1.播放歌曲《大风车》。
2.教师设问:动画城节目又要开始了,今天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3.教师播放器乐曲《三个和尚》,随着音乐发展变化,配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片段。
前奏部分:“从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空无一人的寺庙,他兴高采烈地打扫、清理、收拾、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他安静地坐在佛像前念经,念着念着,他打起瞌睡来„„”
主题音乐第二次响起:“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大大的寺庙里只有一个小和尚,他高兴地同小和尚打过招呼,也非常积极地打扫寺庙、清理佛堂、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两个和尚面对面地在佛像前打坐、念经起来······”音乐到此为止。“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补充后面的故事。
4.同学们给故事起名字。
教师:看来,许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
(二)认识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并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
1.聆听器乐曲《三个和尚》,说说乐曲与前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教师告诉学生,刚才听到的乐曲是作曲家金复载特意为动画片《三个和尚》创作的音乐。
2.为什么乐曲的名字也叫《三个和尚》,聆听乐曲前奏。3.教师展示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示范敲击这几种打击乐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堂鼓、小钹、木鱼的音色。
4.聆听乐曲前奏,教师在各件打击乐器前示意前奏使用了哪种乐器,也可让学生随乐曲前奏在各打击乐器上做虚拟动作。
(三)聆听主题,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1.教师告诉学生,乐曲除了使用木鱼等打击乐器,暗示故事发生了地点和人物,还设计了一个“和尚主题”,表现和尚的性格。弹奏主题旋律第一段,请学生说说这段音乐的情绪。
2.教师弹奏主题旋律的第二段,请学生说说第二段与第一段情绪有何不同(第一段明快、活泼,第二段舒缓、宁静等)。启发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就主题旋律的两种情绪展开联想(勤快与懒惰等)。3.聆听乐曲主题旋律,请学生说说乐曲中使用了一种还是两种乐器来演奏主题旋律。
乐曲的主题旋律,分别用尖细、清亮的坠胡与暗哑、低沉的二胡两种乐器演奏主题旋律的第一段、第二段。
4.请学生用打击乐器,分别为教师弹奏的主题旋律第一、第二段伴奏,要求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
(四)聆听全曲,判断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
1.教师播放乐曲,请学生思考在乐曲中和尚主题出现了几次。2.启发学生安静聆听,回忆动画片的画面(没看过动画片的学生,可自由展开联想)。
3.在动画片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情节:三个和尚谁也不去挑水,忍受着干渴,呆坐在佛堂前。偏偏这时,寺庙里的老鼠打翻了佛堂前的烛台,火苗烧着了纱帘,火势蔓延,寺庙刹那间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三个和尚慌乱地打水救火。
教师启发学生,表现上述情景配上哪段音乐比较合适。
4.教师播放乐曲展开部,请学生随音乐表演手忙脚乱救火的情景。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大风车》。2.复习整个单元歌曲与乐曲。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风车》。
2.鼓励学生随着音乐旋转“大风车”。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大风车》,开始《动画城》歌曲的学唱。播放歌曲《大风车》,学唱《大风车》。
(二)分组搭架“大风车”。1.启发学生讲述风车的形状。2.引导学生四人一组搭建一个风车。
3.所有风车围成一个圆圈,既可以四人一组地旋转,也可沿着大圆圈旋转。
4.边唱歌曲,边旋转“大风车”。
(三)随音乐旋转“大风车”,说出歌曲与乐曲名称。1.教师播放本单元或以前学过的歌曲或乐曲,请学生随着音乐旋转“大风车”。
2.一首音乐结束时,停在教师面前的“大风车”,必须说出刚才所播放的音乐的名称,才能随着下一首音乐继续玩“大风车”。否则,这架“大风车”只能下场休息。
(四)结束全单元课程。课后小结
第六单元 下雪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听赏乐曲《雪花飞舞》及歌曲《江雪》。2. 跟着录音学唱歌曲《江雪》。教学目标
1. 听赏乐曲《雪花飞舞》,感受乐曲的情绪。2. 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
3. 听赏歌曲《江雪》,熟读这首古诗,了解它的意境并跟着录音学唱。
教学过程
(一)《雪花飞舞》
1. 可播放一段雪花飞舞的录像,引入教学主题。2. 为录像画面配上乐曲《雪花飞舞》,边看边听赏。3. 单独听赏乐曲,教师应启发学生,乐曲是怎样表现纷纷扬扬的雪花的?
4. 有条件的学校,可听赏钢琴独奏《雪花飞舞》,感受电子琴独奏与钢琴独奏的不同。
5. 教师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注意乐曲有淡淡的忧愁,注意动作的速度不要太快。6. 可由个别学生上台表演自己的动作设计。
7. 全班同学一起表演。但不要求动作绝对统一,仍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编动作。
(二)《江雪》
1. 初步听赏歌曲《江雪》。
2. 教师讲解古诗的含义,可借助教科书上的插图或教师自己准备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3. 学生跟着老师朗读古诗。
4. 用听唱法教唱歌词,先分句教唱,再整体教唱。5. 跟着录音学唱歌曲。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雪花》。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了解“雪”的形成。2. 能正确表达歌曲情绪。
3. 了解顿音的唱法,并能按照顿音记号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1. 复习欣赏乐曲《雪花飞舞》。
2. 请几位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动作随音乐表演。3. 导入新课。教师提问:“雪”是怎样形成的? 4. 播放录音带。5. 教师分句教唱。
6. 在学生基本学会歌曲后,启发学生(教师示范): ①注意顿音的唱法。注意第一、三乐句第一、二小节中顿音的唱法,应唱得有跳跃感。
②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
虽然歌曲是多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但是,歌曲仍然在情绪上有一定变化:从大的方面看,前4个乐句可以为一部分,为一种情绪,后4个乐句为一部分,是另一种情绪。从小的方面看,第一、三乐句应唱得跳跃,而第二、四乐句则应抒情等。
③注意力度的变化。
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应注意歌曲强弱力度的走势及顿音记号的作用。第一乐句中第一、二小节,应唱得富有弹性,第三、四小节唱得连贯一些,力度也应由弱渐强;后四小节再由强渐弱;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相仿;第四乐句,力度从强到渐弱;第七乐句力度渐强,表达一种迫切的心情;第八乐句可唱得稍强。
7. 最后,全班同学按照以上要求,完整地演唱歌曲《雪花》。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小雪橇》。教学目标
1. 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雪橇》。2. 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学过程
1. 教师播放有关滑雪橇的画面。
2. 听录音两遍,教师提问:滑雪橇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时,应该是怎样的情绪?
3. 教师分句教唱第一段歌词,可放慢速度。4. 教唱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5. 教唱第二段歌词。
6. 在学会歌曲后,可组织学生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启发学生选用什么乐器为歌曲伴奏,比如马蹄的声音,用什么乐器来模仿?马铃用什么乐器来模仿?等等。所选乐器不要多,节奏也不要太复杂。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动物告别会》。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为下一步表演作准备。
2. 注意区分2/4拍及3/4拍,并能按要求演唱。教学过程
1. 教师播放有关动物冬眠的画面。2. 听录音范唱,3. 教师分段、分句教唱,可放慢速度教唱。
4. 教唱第一乐段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应唱得抒情、优美。
5. 教唱第二乐段歌词。注意第二段与第一乐段在节拍、情绪、速度等几方面的区别。
6. 教唱第三乐段,注意情绪的对比:小动物们在依依惜别,相约明年再相会。
7. 学会歌曲后,第一、三乐段齐唱,第二乐段可按歌词内容分配角色演唱。由于歌曲较长、歌词较多,要求学生背唱有一定难度。学生能跟着录音比较完整地延长就可以了。在以后排练、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还有机会进一步熟悉这首歌曲。
8.下课之前,教师可将全班同学分为三个小组,布置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在课下小组同学讨论,分别为歌曲的三段设计几个动作。
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小动物告别会》。教学目标
1. 复习歌曲,为下一步表演作准备。2. 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排演动作。教学过程
1. 为了上好本节课,事先要有一些准备,教师要准备一些头饰、面具,音乐教室也要适当布置一下,还要事先培养各班的音乐骨干,让他们在活动中起带头示范作用。准备好《小动物告别会》歌曲的磁带,还应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使这项音乐活动既热烈,又井然有序。
学生方面也可自己准备一些头饰或面具,并设计几个舞蹈动作。2. 播放《小动物告别会》的伴奏带,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上台,为大家表演本小组为歌曲设计的动作,并组织大家简单讨论。
3. 教师与学生中的骨干分子领先起舞,另两组同学,一组伴唱,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奏出三拍子的节奏型(如“× × ×”、“× ×× ×”等)。4. 其他学生陆续加入,可以模仿教师的舞姿,也可模仿同伴们的舞姿,即使动作不太协调,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参与,要能感受到三拍子的韵律。
5. 如场地条件稍差,无法让全班学生同时表演,也可分三组进行,分别表演歌曲的三个乐段。总之教师要因地制宜,设计出恰当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把这一课上好。
课后小结
第三篇:二年级音乐第三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第一课 问声好
教学目标:
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1、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
2、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将学生分成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走边唱。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上一朵大红花。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一、聆听《森林水车》
1、教师不加以任何指导,让学生注意听音乐。聆听后回答: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
2、教师可结合图片向学生简介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让学生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二、表演《小麻雀》
1、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
2、第二次听录音边拍节拍,用轻声哼唱。
3、听教师范唱,小声跟着唱歌词。
4、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帮助记忆。
5、小组内练习唱
6、随琴逐段演唱
7、男生试唱
8、女生唱
9、听录音,分小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10、将四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四段,分段表演。
三、总结:本节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时间的歌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长《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二、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时间活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一、聆听《在钟表店里》
1、初听音乐,学生根据音乐展开联想。
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象看到了什么?
2、复听音乐,听到相同的音乐举手表示。
二、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1、聆听《调皮的小闹钟》可先讲一个小故事:小闹钟有病了,小主人开始修这个小闹钟,你们听,他修好了吗?
2、听音乐,学生可随着课本上的图谱用手指指点。
3、发现小闹钟有什么特点?复听时每次都用手点出来。
4、再次复听时,把小闹钟走动的声音画在课本上,看看谁画的次数准确。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一、表演《时间像马车》
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学生听录音跟唱歌曲,边唱边用手按课本上的示意线做旋律的走向动作,感受音的高低。
2、这首歌速度比较快,演唱时尤其要注意节拍重音,字头要清楚,唱“哒哒”时应舌尖动作,使吐字清晰,唱时省力。
3、初步学会歌曲便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听录音,编创歌曲动作,选择打击乐器。选择哪几件打击乐器伴奏这首歌曲比较理想?
小马车奔跑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声音伴奏? 怎样变换力度敲击更加合适?
4、分组汇报,一组学生表演,一组学生唱歌,一组学生打击乐伴奏,共同合作完成歌曲的表现。
二、表演《这是什么》
1、静静地听歌曲录音。
2、听教师范唱,素者教师的歌声轻轻拍手、拍腿。
3、小声跟着老师的琴声有感情地读歌词。
4、跟着琴声填唱歌词。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楚地咬字唱歌。
5、分小组表演歌曲。
6、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怎样敲最合适?听一听是否与同学的歌声融洽在一起很好听。
教学反思:
第三课 童话故事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小天鹅舞曲》,唱《小红帽》、《有一个人在林中》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松活泼的饿情绪。
二、结合口风琴键盘认识d、r、m,能按正确的姿势、按字母谱准确吹奏口风琴。
三、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时间活动。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一、出听前可结合画片,用生动语言讲述《天鹅湖》的格式,让学生感受、分辨乐曲的情绪。
1、提问:听到音乐,你感觉小天鹅怎样舞蹈?
2、复听时,让学生扮演小天鹅即兴舞蹈。
3、引导学生选择一两件打击乐器合着音乐敲击。
4、在适当时机简单介绍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二、聆听《糖果仙人舞曲》
1、初听音乐,教师可不将剧情,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
2、复听音乐前,教师可讲述《胡桃夹子》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一、表演《小红帽》
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从感受入手,多听录音或范唱。
2、在学生跟唱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可指导学生看课本上的图做动作。还可以启发学生编创与课本不相同的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4、还可以启发学生根据童话故事《小红帽》改编歌词,加入情节表演,可制作刀道具配合表演。
二、表演《有一个人在林中》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
2、反复范唱两次,让学生找出相同的旋律,唱一唱。
3、跟着老师有感情的读歌词,填唱歌词。
4、随琴学唱歌曲
5、学生自由练习演唱
6、学会歌曲后,分角色表演歌曲。
7、还可以分组吹奏,每人只吹奏一组,接着吹奏下去,形成连奏(慢一点吹奏,)中间不要空拍,如果谁没有接上,就请他为同学们唱支歌。
8、选出优胜组为大家表演。
三、小结: 本节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四课 跳起舞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族歌声中高亢嘹亮和欢乐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二、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映与控制能力。
三、能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为歌曲伴奏。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1、结合介绍藏族的服饰、风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高兴的心情、连贯的饿声音延长歌曲,尤其是衬词“查拉羊卓拉”,用微笑的感觉去唱,既连贯,又要唱足、唱满时值。
3、尝试学跳藏舞的两个动作:踢踏步和三步一靠。
4、选编两个动作,边唱歌边舞,感受藏族人民边歌边舞的气氛。
5、出示藏族舞蹈范例
6、说说你从中学到了哪些舞蹈动作
7、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
1、初听音乐,可让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拍着手。
2、复听时自编动作,随着音乐跳舞。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a、做游戏前,教师应将走、跑、停的图形谱板书在黑板上,或讲清区分的办法。
b、学生听教师的鼓声走或跑,鼓声响起之前,教师要给速度,如;一二一起。鼓声停,学生心里数一、二、三、四,再听着鼓响声去做走或跑。
c、学生可在作为过道进行,可一组一圈,也可以形成例外两圈,行走的方向相反,培养学生的自控,不受他人影响的能力。例外圈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的动作准确率高。
d、在游戏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同学要表演节目。
3、再听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 说说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4、出示相关的音乐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
5、自由创编舞蹈动作,比比看谁编的舞蹈好。
6、表演舞蹈
7、小结:本节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一、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
1、结合地理知识简单介绍日喀则。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演唱时情绪饱满,声音要轻快,不要拖拉。
4、师弹琴生哼唱歌曲旋律
5、师领学生读歌词 师弹琴,生随琴试唱歌曲
6、师逐段教唱歌曲
7、生自由练习演唱歌曲
8、指生演唱,大家评议
9、学会歌曲后,学生自选乐器为歌曲伴奏。(想一想:三种乐器怎样敲击声音与唱歌合起来效果最好?)
10、分组伴奏,看哪一组合作得最好。
二、聆听《雪莲献北京》
1、初听歌曲(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如果用动作表演,你选择哪一种?引导学生看图思考,选一种动作边听边跳。
三、小结: 本节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五课 愉快的劳动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吹奏。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时间活动。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聆听《劳动歌》
1、初听前,可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听音乐的兴趣。
2、复听时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使学生通过动作表现、理解劳动内容。
二、聆听《海娃的歌》
1、初听前提示;是否去过还边,见过大海退潮的情景?退潮后海滩上都有什么?
2、你捡过贝壳、小虾吗?让学生明白“赶海”的含义。
3、初听后可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小海娃给你怎样的印象?
4、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一、表演《不再麻烦妈妈》
1、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2、启发学生叙述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劳,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3、说说平时妈妈是怎样照顾你的?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
4、说说以后你打算怎样做呢?
5、歌曲中的妈妈可以理解为其他长辈,再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为新歌词演唱。
6、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地最好。
二、表演《种玉米》
1、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变换方式感受,跟唱学会歌曲。
2、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但不要唱得过强,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另外注意“锄”“要”“种”三处附点要唱清楚;连续的饿两个附点不要忽略;两拍的长音要唱足。
3、选几名学生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沙球是左手一拍一次,右手一拍两次。)还可以建议学生选用其他打击乐器,设计敲击的方法,尝试效果。
三、小结: 本节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六课 小动物的歌
教学目标:
一、听《鸟店》、《袋鼠》,唱《我的小绵羊》、《小袋鼠》,感受音乐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突出本科主题“可爱的小动物”,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通过创编动作、歌词,尝试用口风琴模拟鸟儿的叫声等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一、表演《我的小绵羊》
1、用听唱法唱会歌曲。指导学生用轻快而亲切有感情的声音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小绵羊的可爱,白白的绒毛,躲在绿绿的树丛里的情景。
2、在表演歌曲时,注意歌中带有“>”的字要唱得有力,并提示学生句尾两个音不同,不要唱错了(“12”与“54”),唱会歌再选择合适的地方加入小动物的叫声。
3、分小组演唱,互相评价,看哪一组同学演唱的感情饱满、吐字清楚。
4、启发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编唱新歌词,可将同学们编创的歌词整理为几段,全体同学逐一演唱。
二、编创与活动
1、学生发现树丛里各种各样的动物,模仿它们的叫声和动作。
2、学会歌曲后,将这些动物编创成新的歌词。
三、创编与活动:摘果子
1、提示学生观察小袋鼠口袋上有什么标记?每个小袋鼠能摘上几个果子?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用划线的方式连到小袋鼠口袋上。
四、小结:
说说本节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一、聆听《袋鼠》
1、指导学生讨论有关袋鼠的知识,描述袋鼠敏捷的动作和机警的神态。
2、初听乐曲,说一说音乐中描述的袋鼠给你感受。
3、复听乐曲。提示学生跟着音乐做袋鼠跳动的动作,用动作感受音乐。
二、表演《小袋鼠》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根据学生的程度安排范唱和听录音感受的次数。
2、指导学生用轻快、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讨论:这首歌怎样唱才能表现小袋鼠的可爱?教师示范,用连音、断音两种方法分别演唱歌曲,让学生区分哪一种更好。
3、学生歌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1、默读歌谣,说出它的谜底是什么鸟。自由编创拍击动作。
2、教师提示学生对拍手的方式很多种,想一想怎样拍。让学生自己去创造。
3、学生两人一组边读边拍,看哪组歌谣读得好。
4、教师启发学生自创谜语歌谣大家猜,边读边拍。
四、小结:本节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七课 音乐会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白鸟朝凤》、《小乐队》,唱《快乐的音乐会》和《唢呐配喇叭》,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
二、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的表演歌曲。
三、能为歌曲编动作,用字母谱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表演《快乐的音乐会》
1、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旋律。
2、随着歌曲录音或范唱拍手,感受节拍。
3、问:歌曲唱出了那些内容?描述歌中乐器的样子,如何演奏?
4、听歌曲录音,随着歌声徒手模仿乐器演奏。
5、跟着教师的琴声唱歌,注意咬字吐字。
6、按小组分段唱歌,徒手做演奏动作,在学生中展开互评,看哪一组唱“奏”得好。给予掌声鼓励。可齐拍手。
二、聆听《百鸟朝凤》
1、静静细听乐曲。初听后结合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认识演奏乐曲得乐器——唢呐。问: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使你想到了什么?
2、复听时,提示学生注意唢呐模仿的不同的鸟叫声,有多少种?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一、表演《唢呐配喇叭》
1、用听唱法学唱《唢呐配喇叭》。听录音感受旋律。
2、提示学生,歌中的“里乐拉”唱得轻快,有弹性。“喇”、“唢”在歌中一字多音,要以重音强调唱出,演唱时速度可稍慢,便于表演。
3、听着范唱或录音演唱,演唱时可将学生分成,徒手按课本上的标记做打击乐敲击动作,边唱边做。
4、歌曲学会后,选几个学生用打击乐伴奏,一定要注意打击乐的音响效果,提示学生倾听和演唱合作得是否协调。
5、听录音自编动作表演。
二、聆听《小乐队》
1、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上得乐器图,让学生感受乐器。
2、初听歌曲。
3、复听时模仿演奏乐器。
三、创编与活动
1、结合《唢呐配喇叭》一课,引导学生用口风琴当做唢呐或喇叭。学生分组在空格处填上字母谱奏一奏。
2、唱一唱,看谁得旋律好听,由学生评出奏与唱准确的学生。
四、小结
说说本节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八课 生活多快乐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唱《同坐小竹排》、《西伦达》,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二、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三、能准确地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积极参加探索的游戏,主动与他人合作。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一、表演《同坐小竹排》
1、听歌曲录音,随着歌声拍手、拍腿,看谁的反应快,能跟上歌曲的节拍。教师带着学生拍击,体验歌曲的强弱规律。
2、随着教师的歌声和琴声边唱边拍,让学生拍击准确,跟唱准确。注意衬词要唱得连贯,结束音四拍,时值唱足。
3、指导学生分两组进行打击乐伴奏,一组前1小节,另一组后4小节,两组衔接要准确,而且要求学生注意倾听打击乐与歌声得协调。
4、一部分学生唱歌、拍手,一部分学生伴奏。
二、聆听《阿细跳月》
1、借助幻灯、图片等简介彝族同胞的有关风俗、服饰特点。然后拍着手听音乐。
问:你感到音乐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彝族同胞在做什么? 试试看,编几个动作来表达你的心情。
2、让学生一轻快的动作随着乐曲跳舞,表现乐曲的欢快情绪。
3、唱少数民族的歌曲,老师对能唱出歌曲的学生,给以鼓励。
三、小结: 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一、聆听《歌声与微笑》
1、初听歌曲,随着歌声拍手。问:这首歌声的情绪是怎样的? 与《阿细跳月》相比有什么不同?
2、复听音乐,自编动作表演。组内讨论,进行创编
3、全班展示
4、再听歌曲,说说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5、试着随着琴演唱歌曲
6、加动作表演唱
二、创编与活动:试着做一做
1、教师可事先按课本上的图,准备纸盒、高脚杯、碗、啤酒瓶等物品。
问:怎样让物品发出声音?
是否能发出高、低、长、短不同的声音?
2、分小组尝试,分组表演。
3、用发现法发现身边的物体,想办法让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4、说说你还知道那些打击乐器。
三、小结
本节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一、编创有活动:旋律接龙
用d、r、m、f、s五个音做旋律接龙游戏。要求用最后一个音接着编唱。
1、将学生分成四组,按课本上的示意做接龙游戏。
2、比一比,看哪一组接龙的次数多,不重复,不出错。由学生之间展开评价,优胜者可在课本上自画小红花。
二、表演《西伦达》
1、用听唱法学会《西伦达》
2、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跟唱,注意弱起的第一个字不要唱强,要强调第一拍。
3、师范唱
4、师领学生读歌词
5、师弹琴,生随着唱
6、生自由练习演唱
7、学会歌曲便可以开始做集体舞。学生手拉手形成一个圆圈,顺时走,边走边唱第一段。选一名学生唱第二段,被他叫出名字的学生跨进圈子里。这时,圈里的同学再叫下一个同学的名字,循环游戏。
8、学生可以提出新的游戏方法,大家尝试。
三、小结:本节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九课 美丽的动物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龟兔赛跑》《金孔雀轻轻跳》、《大鹿》,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
二、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三、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象。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表演《金孔雀轻轻跳》
1、播放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聆听。
2、师范唱
3、师弹琴,生随唱
4、自由练习唱
5、结合傣家风景及傣族小姑娘的图片导入新歌的学习。
6、学几个傣族舞的动作,让学生自由编创。
7、歌曲会唱后便练习打击乐的伴奏。
8、听录音敲击打击乐。
9、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教学过程: 聆听《龟兔赛跑》
1、初听前向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可以让学生讲。听辨大管、单簧管的音乐,想象哪个可以代表龟,哪个可以代表兔?
问:说一说龟的音乐,兔的音乐各有什么特点?在课本上的方格中涂颜色或线条。
2、初听全曲。
提示:用动作表现龟和兔的故事。全体同学分角色,还有两个啦啦队。
问:听了音乐,你喜欢乌龟还是喜欢兔子?为什么?按小兔和龟的行走特点为沿途的节奏涂颜色,把小兔的节奏数一数有多少?龟的节奏有多少?
3、分别读一读、拍一拍龟和兔的节奏。
4、再听歌曲,说说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5、小结:
本节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教学过程: 表演《大鹿》 1.激情引入
说说你都喜欢那些动物?
2、放歌曲录音
说说从歌曲中你知道了什么?
3、打节奏
4、领学生读歌词
5、生随琴学唱
6、学生自由练习演唱
7、让学生听着歌曲的录音拍着手轻读歌曲。
8.歌曲演唱时注意,第一部分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适当控制。第二部分力度稍强。情绪饱满,表现出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精神面貌。
9.分角色表演。
10.全体学生在歌唱、表演的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小结:
本节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十课 新年好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窗花舞》、《晚会》,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得过新年得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积极参与编创旋律,用打击乐表现过新年的气氛、自编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表演《小拜年》
1、用图片简介湖南人民欢度新年的风俗。
2、听录音范唱,学生轻轻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3、跟着老师的琴声,默唱歌曲。
4、跟着老师的琴声读歌词、填唱歌词。
5、老师再一次有感情的范唱。
6、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地唱歌。
7、听音乐分组编创动作。选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二、表演《过新年》
1、听歌曲录音或范唱感受歌曲,模唱歌曲。
2、边听录音边徒手模仿打击乐器地动作。
3、分小组编创伴奏。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教学过程:
一、聆听《晚会》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地欢乐氛围。问:音乐让你想起了什么?心情是怎样的?:
2、三言两语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3、复听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
二、编创与活动 为新年晚会对歌
1、问:我们在口风琴上认识了几个音?用这几个音编旋律在口风琴上吹奏出来。
2、分小组编创,吹奏给大家听
3、听一听,谁的编创的旋律好听。
三、热热闹闹过新年
1、问:怎样用打击乐器创造初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2、分小组编创。
3、展示每个小组的合奏效果。
四、小结: 本节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第十一课 冬天的故事
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冬天的故事》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2、通过唱《欢乐的小雪花》感受小朋友过新年的快乐的音乐情趣。
3、能编创简单节奏、舞蹈。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欢乐的小雪花》。并结 合律动表现歌曲的欢乐情绪。
2、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模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小拜年》律动进教室(可以发挥想象,自由舞蹈)
三、新歌教学
导入语:师:我们一起敲锣打鼓真开心。那谁能告诉我,在什么情况下,人们要敲锣打鼓?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欢乐的小雪花》。
1、欣赏范唱。
2、师: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大家过新年的时候要做些什么呢?请仔细听,认真想:(再次欣赏范唱)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学 生进行思想教育。
3、再次欣赏并随音乐做动作。(筷子舞)
4、学歌词。
5、随琴模唱:用“La”随琴模唱,提示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
6、学唱歌曲
(1)随歌曲张嘴默唱。(2)放开声音随歌曲演唱。
(3)提示学生用高兴的心情完整演唱歌曲。(4)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灵活处理。
(5)加上三角铁和碰钟为歌曲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教学目标:
1、欣赏《冬天的故事》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
2、能编创简单节奏、舞蹈。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聆听《冬天的故事》音乐,自由舞蹈进教室。
二、欣赏《冬天的故事》
1、提问:听了《冬天的故事》后,想一想冬季里下雪后都做哪些游戏呀?
2、复听音乐并让同学们模仿冬季里你喜欢的游戏。
四、学唱《冬天的故事》
1、将全班分成小组自编动作,表演歌曲。
2、选两名学生为同学们的歌曲伴奏,用碰钟敲击每小节第一拍。还可以敲击第三拍。
3、分组表演,汇报并进行讨论。
五、编创与活动:
1、为歌曲创编舞蹈
2、进行表演
六、有时间可复习《欢乐的小雪花》 教学反思:
第四篇:划船 第三册音乐教案
划船 第三册音乐教案
《划船》
总课时数:
第1节
教学内容:
、歌曲:划船
2、综合训练
3、音乐游戏:走走停停教学目标:、学习用热烈而欢快的情绪,坚定而有力的声音演唱《划船》。
2、通过游戏《走走停停》,培养学生节奏的内心感觉和动作的反映与控制能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划船》。教学难点:歌曲中每一句后面的休止符处的演唱。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第14页两条乐句,(教师将其抄写到黑板上)。
注意,用LU来模唱乐句。(这两条乐句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第一条第一拍唱强,第二拍唱弱,拍手表示。
第二条第一拍强,第二、三拍弱。拍手表示。
二、综合训练
(二)、教师用mi,sol弹奏两个短句,每句中有一个音重复。
2、请同学听后将教师弹奏的短句演唱出来,并拍出它的节奏。
3、请同学再数数教师弹的乐句中重复的是那个音,出现了几次。将答案填写在书上。
三、学唱歌曲《划船》、同学们,大家放假到了很多地方玩,有的地方有海呀、湖呀?在水面上有一种活动,是什么?(划船)
请同学说一说划船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划船》。
2、听录音范唱。回答,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听唱法学习。注意:休止符处唱法,重点练唱。
3、歌曲处理:
讨论:这首歌曲中唱的划船是在怎样一种情况下进行的?
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速度来表现?
最后一句“绕过这座小山”应该怎样演唱?为什么?
注意:强调强拍表现出划船的节奏。
练唱
5、请同学边唱边做划船的动作,注意手的动作要与歌曲的力度吻合。
四、音乐游戏:走走停停
1、教师讲解规则:按照教师拍打乐器的节奏学生作相应的动作。音乐停时,按教师要求做。
2、听节奏做游戏。
五、小结
课下请同学们多做一做走走停停这个游戏,看谁做的最好。板书设计:
走走停停
第一次点头4次
第二次拍手3次
第三次叉腰5次
第四次跺脚4次
课后小记:
第五篇:小学第三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奇妙的声音
第一课时
课题:美妙的琴声
教学目的:
1、学习即可斯洛伐克的歌曲《美妙的琴声》,通过了解音乐家德沃夏克的生平,加强学生在歌曲表现中的感性体验。
2、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及X.X的节奏型,使学生能完整地演唱这首歌。
教具:
多媒体、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生平事迹及歌曲的写作背景。
安东尼·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1841-1904),捷克作曲家,生于一个小旅馆主和肉商的家庭,十六岁时进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后入布拉格临时剧院(后改建为国家剧院)乐队拉中提琴,并正式开始创作。首次为音乐界所注目的作品是表现爱国热情的赞美诗《白山的子孙》。
翌年,辞去剧院乐队职务,到教堂作管风琴师,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从事创作,后结识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大力推荐他的《摩拉维亚二重唱》,使其在世界上流行。他还与汉斯·里希特、汉斯·封·彪罗、柴科夫斯基等人保持着诚挚的友谊。曾被邀九次访问英国,旅行德国、俄国,并亲自指挥作品的演出,倍受欢迎。1891年任布拉格音乐学院作曲、配器和曲式教授。同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荣誉音乐博士学位。1892年被邀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此间,他写了最著名的《新世界(第九)交响曲》。回国后,继续在布拉格音乐学院任教和进行演出活动。1901年升任院长。他的室内乐、序曲、交响诗、歌剧和歌曲等都是人们喜爱的作品。
二、播放歌曲《美妙的琴声》
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妙
三、引导学生朗读歌词
四、教唱歌曲《美妙的琴声》
五、学生练习演唱
师引导学生进行“渐强、渐弱”等表情处理
六、小练习:见书
第二课时
课题:《楚商》
教学目标:
欣赏《楚商》,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乐器中国宝级的乐器——编钟,领略编钟音乐的艺术魅力,并通过编钟音乐了解中华民族的一段重要历史。
教具:音乐磁带、编钟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欣赏编钟音乐《楚商》
1、多媒体展示编钟图片、播放编钟音乐
2、介绍编钟及编钟音乐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楚商》是一首最能体现楚国音乐韵味的代表曲目。乐曲优美抒情、古朴典雅。因为这首乐曲是楚国的一首商调式的音乐,所以曲名叫作《楚商》。稍慢的速度、松弛的节奏使乐曲的旋律优美而流畅。乐曲表现了楚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情景。
3、欣赏乐曲《楚商》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课题:《旱天雷》
教学目的:
欣赏《旱天雷》,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民族乐器——高胡的演奏特色以及用音乐表现人们欢乐心情时的方式。
教具:图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欣赏广东音乐《旱天雷》
1、介绍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流行在中国广东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表演形式,它起源于当地的地方戏剧和民间音乐。起初广东音乐中并没有高胡这种乐器,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广东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吕文成先生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把传统二胡的丝弦改为钢丝弦,提高了定弦,并用两腿夹着琴筒进行演奏,这种音色清澈明亮的高音二胡,就被人们称作高胡,并且很快成为“广东音乐”中的灵魂乐器。
2、介绍高胡:
高胡是高音拉弦乐器,其形、构造、演奏弓法与技巧以及所用演奏符号等,均与二胡相同,只是琴筒(共鸣箱)比二胡略小,常用两腿夹着琴筒的一部分演奏。乐队中,高胡按实际音高记谱,定弦比二胡高纯五度或纯四度,即定弦为a(1)、e(2)或g(1)、d(2)。常用音域为a1(g1)至b3(a3)音,b3(a3)以上的音,发音紧张、尖锐,不宜多用。在常用音域范围,其音色明朗、清澈,适宜演奏优美、抒情以及秀丽、活泼的曲调,并经常与二胡构成八度奏。
3、欣赏乐曲《旱天雷》,说一说乐曲是怎样表现人们在久旱逢甘霖时的欢乐情景的。
三、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课题:音乐游戏《火车咔咔咔》
教学目标:
1、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感受火车的节奏。
2、在节奏游戏中学习轮奏的知识,用口琴演奏教材中的“轮奏练习曲”。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聆听乐曲《火车咔咔咔》,感受火车的运行节奏
二、游戏:
播放乐曲,学生和着节奏模仿火车的汽笛鸣叫声和开动的声音
三、学习轮奏的音乐知识:
看图,读出书上画的图谱,每一小节两拍,分两组进行。第一组先读一个小节后第二组加进来。
师生共同进行轮奏练习。
全班吹奏第一声部,老师吹奏第二声部;交换进行练习;分组分声部吹奏。
四、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 时光
第五课时
课题:唱一唱 时光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歌曲《时光》,并体验童谣问答式歌曲形式的演唱特点。
2、尝试和声音程的听辨,学习简单的二声部的和声对位合唱练声曲,为学习二声部的合唱打下基础。
教具:
多媒体、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歌《时光》
二、学唱歌曲《时光》
1、介绍歌曲
2、教唱歌曲
3、引导学生划拍视唱
4、分组对唱
三、课堂小结
第六课时
课题: 听一听 良宵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二胡曲《良宵》,了解民族乐器二胡的演奏特色和表现特点,提高对民族器乐和民族音乐的认识。
教具:多媒体、视频、图片
教材分析:
刘天华,江苏江阴人,家住南沙三甲里,位于香山脚下,通过学习了解刘天华的生平事迹和对音乐的贡献,增强学生对家乡、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良宵:二胡曲,刘天华作于1927年,原名《除夜小唱》。全曲音乐形象单一,娴静,表达了作者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也是刘天华作品中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二胡曲,简单易学。此曲在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上面这些图片拍的是什么地方?
生:香山、上山路、香山寺
师:香山是我们张家港的旅游风景区,风景迤俪,她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在在香山脚下,有所百年的老校,三甲里小学也就是今天的南沙小学,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曾出过许多名人,其中最有名的人物就是谁呢?如果你是南沙人,相信你一定知道
生:刘氏三兄弟。分别叫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
出示图片:刘氏三兄弟雕像
师:他们分别是做什么?
生:文学家 音乐家 文学家
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刘天华生平、创作的作品和他对民族音乐的贡献。
谁知道他的一些经历。
生:
师:补充,刘天华,原名寿椿。出生于1895年:2月4日生于江苏省江阴县,解放前南沙这一带属于江阴,刘天华1909年考入常州中学,业余参加学校军乐队,学吹号及军笛。1911年的辛亥革命,刘天华回到江阴参加“反满青年团”军乐队,1914年先后在江阴、常州中学教音乐。师:同学们,听过了刚才的介绍,你们知道刘天华最杰出的地方在哪里?
生:二胡的演奏及教学,师:详讲,刘天华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他是民族乐器的革新者,第一次将二胡、琵琶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有的境地。
师:那你们了解二胡吗?
生:知道一些
师:请同学介绍二胡,二胡有哪几部分组成生:琴头、琴杆、琴筒、琴弓
师:老师详细介绍:二胡生根于民间。他在民间流传很广,尤其在江浙一带更为普遍,所以二胡又叫南胡。以前很少独奏,更多的是拉拉民歌、民间小曲、江南丝竹、伴奏戏曲等。
师: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师:二胡的声音如何?
生:柔美动听
师:有同学会演奏吗?如果不会,你也可以上来试试。
生:、、、、、学生动手,谈谈体会。
师:下面老师为你们演奏一首小曲,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猜一猜我演奏的是什么乐曲?
生:射雕英雄传主题曲
师:同学们,二胡最适合表现怎样的乐曲?
生:悲伤的
师:还可以表现这样的乐曲?
生:欢快的、高兴的、喜悦的
师: 《今天我们请同学欣赏刘天华一首创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乐曲良宵,良宵指的是什么时候?你觉得良宵应该是怎样的情绪?
生:中秋,除夕等 欢快的,高兴的,忧伤的,各人理解不同
师:刘天华这首良宵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创造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良宵:二胡曲,刘天华作于1927年,原名《除夜小唱》。当时,国乐改进社刚成立。1927年除夕,刘天华的几个学生到他家过年,那晚他心情特别好,再加上受到除夕欢乐气氛的感染,即兴拉弦作曲,一气呵成。
师:下面老师为你们演奏一遍,听后说说这首乐曲的感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略
生:怡然自得,轻松愉快
师:刚才是老师演奏的,下面请同学欣赏演奏家演奏的乐曲,进一步感受音乐形象。说说乐曲有几段? 生:一段体
师:全曲音乐形象单一,娴静,表达了作者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也是刘天华作品中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二胡曲,简单易学。
师:同学们,这首良宵可以用二胡表现,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表现吗?
生:竖笛、笛子、小提琴、等
师:好的、那我们就用竖笛来演奏其中几句旋律。
生:学生演奏
1、哼唱旋律
2、分句练习指法
3、学生练习
4、齐奏
5、个别演奏,试用不同的速度演奏
6、加入碰铃演奏
师:你们刚才用竖笛演奏了良宵。让我们听听由其他乐器演奏的良宵,再说说你的感受。
1、小提琴演奏
2、再听由洞箫演奏的良宵
师:说说听了两首不同乐器演奏的感受。
生:回答、、、、、、师:良宵在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师:刘天华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当刘天华逝世时,在纪念会上有人用这十大二胡名曲标题的首位字联成过一幅便于记忆又颇有意境的挽联:“良月苦独病,烛光悲空闲)。
师:刘天华的一生,是勤奋学习、勤奋工作的一生。他用毕生的精力,把教学、创作、学习、研究四个方面结合起来,为二胡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话时代的贡献,这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由于他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我国的国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开拓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课后作业:
课后请同学再到网上查询刘天华的有关资料,听听他的其他音乐同作品。用竖笛演奏良宵。
第七课时
课题:玩一玩 金梭和银梭
教学目的: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从歌曲中认识到要珍惜时间。
2、能随着音乐节拍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并能即兴表演。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唱《金梭和银梭》
三、请学生讲一讲从歌中所理解的金梭和银梭的寓意
四、播放歌曲,全班同学随着音乐即兴编动作,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五、朗诵歌词:
1、指名一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2、老师合着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3、学生合着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歌词,体验歌曲的快乐之情。
第三单元 童话天地
第九课时
课题:听一听 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芭蕾舞剧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增强对柴可夫斯基音乐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难点:
准确指导学生感受优美的情绪,准确学唱旋律选段
教学过程:
1、复习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在第三部分时可随音乐旋律律动表演。
2、听《糖果仙子舞曲》,比较这首乐曲的情绪与《玩具兵进行曲》有什么不同?
3、介绍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故事。
4、再次欣赏乐曲,引导学生想象音乐表现的情景。
5、欣赏乐曲第三遍,引导学生分辨其中钢片琴的音色,并介绍柴科夫斯基选用钢片琴的经过。
6、现在,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童话故事《爱丽丝漫游仙境》。请同学们想一想,用哪一首乐曲配乐更合适呢?
7、还能用其他的音乐配吗?
8、现在主同学们为老师播放音乐,老师朗诵《爱丽丝漫游仙境》,部分同学可随音乐表演。
9、小结。
第十课时
课题:听一听 黄鹤的故事(节选)
教学目标:
了解一种新的音乐体裁“交响诗”,以及交响诗表现故事情节的方式。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材料(略)
这部交响诗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写的。
二.作者简介
施咏康(1929~)作曲家。《黄鹤的故事》是施咏康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
三、播放交响诗,让学生欣赏
四.乐曲分析(师做简单介绍)
五、介绍交响诗
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结构较自由。文学性的交响诗也称为音诗;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有时称为交响话。
交响诗,由李斯特于19世纪40年代末创用,他认为:“标题能赋予器乐以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诗歌形式所表现的一样”。李斯特曾写作了《塔索》等10多部交响诗,他把交响音乐与诗歌联系起来。
交响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写作手法以描绘性、叙事性和戏剧性相结合为特点,管弦色彩丰富。
六、再完整地欣赏一遍
第十一课时
课题:玩一玩 龟兔赛跑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能辨别乐曲的不同情绪,初步感受速度、力度、音色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通过欣赏童话音乐,使学生明白成功来自于自信心和毅力;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3、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
CAI课件,乌龟、兔子、猴子等小动物的头饰,蓝猫小标贴。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
2、老师扮主持人,从后面走进和小朋友打招呼:嘿!小朋友们好,我是燕子姐姐,欢迎大家来到“音乐动画城”。(屏幕上出现“音乐动画城”字样)
二、新课教授。
1、引导学生欣赏《龟兔赛跑》的主题音乐。
(1)师:燕子姐姐知道小朋友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是吗?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燕子姐姐为大家带来了什么动画片吧!(播放无声动画片)
师:哦,原来是小兔子和乌龟,谁能学一学小兔子和乌龟走路的样子。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好,不过,燕子姐姐总觉得这个动画片好象少了什么,你们能告诉我吗?(声音)
师:小朋友们看得真仔细呀!没有声音的动画片,你们觉得好看吗?
(不好看)好,下面就请聪明的小朋友来给小兔子和乌龟配上好听的音乐吧!(2)、师:燕子姐姐这里有两段音乐,分别是由两种管弦乐器演奏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画面出现单簧管图片):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单簧管”(点击出示“单簧管”字样),它奏出的音乐是(点击音乐响起),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呢?应该配给哪只小动物?为什么?(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单簧管奏出的音乐轻快、跳跃、活泼,很适合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好,那我们就把这段音乐送给小兔子吧!
师:还有一种管弦乐器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
点击出现“大管”图片: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大管”,小朋友看一看,大管和刚才的“单簧管”一样吗?(引导学生简单区分“单簧管”和“大管”)那大管奏出的音乐是怎样的呢?(点击音乐响起)你想把这段音乐送给谁呢?为什么?
老师总结:大管奏出的音乐低沉、平稳,我们就把它送给慢吞吞爬行的乌龟吧!
(3)、师:小兔子和乌龟知道小朋友为它们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可高兴了!你们看,它们迫不及待地跳起舞来了。(画面出现配上了音乐的动画片)
2、引导学生分段欣赏音乐故事。
(1)、师神秘地:今天来到我们音乐动画城的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呢。(蓝猫出现:小朋友们好,我是蓝猫)
师:原来是蓝猫呀,小朋友你们喜欢蓝猫吗?好问的蓝猫今天不仅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而且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当然喽,聪明能干的小朋友会得到蓝猫的奖品!(老师出示蓝猫小标贴)
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蓝猫带来的礼物吧,不过,可要认真看,认真听,才能回答出蓝猫提出的问题吆!
(2)、学生听音乐故事至“比赛开始了”。
蓝猫出现:小朋友,看到这儿,你能听出下面的音乐表现的是哪只小动物吗?(分别播放两段主题音乐,请小朋友辨别,并请小朋友说说故事中两只动物的特点,表现好的给予蓝猫小标贴)
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呀,很快就回答出了蓝猫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下面的故事吧。
(3)、学生听故事至“喊叫声惊醒了小兔子”。
蓝猫出现:小朋友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接下来你能听着下面的音乐做出合适的动作吗?(播放小兔子睡着了的音乐和乌龟继续努力追赶的音乐,请小朋友模仿出相应的小动物形象)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象,比赛的结果到底怎样呢?
(4)、学生听音乐至故事结束。
蓝猫出现:聪明的小朋友,故事讲完了,你知道跑得快的小兔子为什么输给了慢吞吞的老乌龟吗? 引导学生讨论。
老师总结:对呀,骄傲使人落后,小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不能骄傲自大。
3、复听音乐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1)出示小动物的头饰:谁想来表演“龟兔赛跑”?
(2)请三个小朋友分别做小兔子、乌龟、小猴子,其余小朋友做森林中其他的小动物,到音乐结束时,老师带领下面小朋友戴上头饰和小兔子、乌龟一起跳起欢乐的舞蹈。
(3)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呀,时间过得真快,这一期的音乐动画城节目就要结束了,在这里,燕子姐姐要布置一个任务:请小朋友们回去将这个故事用彩笔画出来,下一期节目让我们来比一比谁画得最好!好吗?好,让我们一起和蓝猫说再见吧!(小朋友和蓝猫、燕子姐姐说再见)
(三)、结束活动。
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第四单元 月光奏鸣曲
第十二课时
课题:月亮姐姐快下来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并通过与“月亮姐姐”的对话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二部轮唱合唱形式,在歌唱学习中尝试两个声部间的协调与控制,体会用声部轮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艺术形象。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什么时候月亮姐姐最圆最亮吗?
二、新课:
1、欣赏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引起学生的歌唱欲望
2、用划拍视唱的方法教学生视唱第一段,在甜美的音乐里增强对声音的审美感受。
3、引导学生用分声部轮唱方法视唱第二段,巩固学生的视唱能力。
4、学生试着演唱歌曲,身体自由随着音乐律动,感受三拍子音乐摇曳、流畅的动律感
5、分小组视唱
6、全班齐唱
三、课堂小结
第十三课时
课题:月光奏鸣曲
教学目标:
欣赏《月光奏鸣曲》,领略钢琴音乐的魅力,了解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音乐。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出乐曲《月光奏鸣曲》,简单介绍乐曲。
有月亮的夜晚,月光总能带给人许多想像。贝多芬写于1801年的《月光》钢琴奏鸣曲,带给人的想像则更为丰满。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据说是由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关于此曲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贝多芬给一对盲人兄妹演奏钢琴时,风将蜡烛吹灭了,当时月光静静地洒落在那间贫寒的小屋里,洒在沉寂的钢琴和3个人的身上。有感此情此景,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
《月光》的情感其实就是贝多芬最深切的爱的情感,其表现力极其丰富。第一乐章有冥想的柔情、第二乐章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完美地衔接在一起。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道深渊之间的一朵花”,它的美无与伦比。第三乐章以热情的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激烈、狂怒、奔放,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乐曲尾部以斩钉截铁的节奏,表现了热烈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突然沉寂下来,那是一种汹涌澎湃后不同凡响的沉寂。
今天欣赏的为《月光奏鸣曲》的第一乐章。
二、引导学生倾听音乐,静静地体会音乐的意境。
三、通过游戏体验音乐的意境——宁静的、抒情的、连绵不断的。
a、介绍游戏玩法,老师示范游戏:
老师先摆个固定造型,播放音乐,碰配课老师一下,配课老师就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动作要求轻柔的、缓慢的、安静的、连绵不断的,再次碰到她,她又摆个新造型不动了。
b、引导学生听音乐玩游戏。
第十四课时
课题: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彝族阿细人的舞蹈和音乐,了解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多种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的认识。
教学准备:
1、相关的音像资料:《阿细跳月》的音乐与舞蹈录像、火把节录像。
2、电脑可见或图片: 彝族阿细人的服装、服饰、建筑、民俗等资料。
3、文字资料:有关火把节的介绍。
教学过程:
一、教师语言节奏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彝家山寨去参加阿细人的火把节。你们可要注意别掉队!
(边拍腿边说出节奏,自然寅初杰拍的特点,掌握5拍子的特点)
二、欣赏《阿细跳月》的音乐
介绍火把节的故事;讨论归纳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哼唱旋律,帮助学生捕捉旋律中出现最多的5 1 3三个音,使学生了解彝族音乐的骨干因。
音乐特点:xx
x
x x x
xx
x,为典型节奏,513为骨干音乐,乐曲以不断重复的方式出现。
让学生完整地听音乐,要求:在每小节重复的地方拍手、拍脚、跺脚、用身体动作参与欣赏,联系节奏。
三、练习“跳月”的基本舞步。
左腿开始,左右向各走三步,右腿踢两下,然后换方向。
四、交流讨论
跳完这段舞蹈的感受?
师生交流讨论:简单的舞步,每个人都能跳;阿细人的生活方式是火热的,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阿细人音乐舞蹈具有典型的特征。
五、复听 《阿细跳月》的音乐。
简单的介绍作品:乐曲特征—主体多次变化重复并伴有转调;乐曲的音色—各种民族乐器,竹笛、二胡等;演奏形式:独奏、合奏、领奏;力度速度—后部分渐快渐强,将乐曲推向高潮。
六、体验歌舞风情。
设计“火把节”场景,男女学生围成圈跳舞,来模仿阿细人手持“火把”跳“细月”的情景。
第十五课时
课题:月亮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用亲切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认识装饰音,并了解装饰音在塑造这首歌曲的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3、能按照节奏创编歌曲唱名,进行音乐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
1、聆听歌曲:
引导学生感知歌曲的内容,熟悉歌曲的旋律
2、再次聆听歌曲
说说这首歌曲的特点。
了解和认识装饰音,体会装饰音在这首歌曲里起了什么作用?
3、轻轻唱一唱歌谱
老师拍出每一个乐句的节奏,学生按节奏唱唱名
4、用亲切、欢乐的情绪演唱《月亮》这首歌
5、完成课后创编练习:
学生自由创编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课堂小结
第十六课时
课题:月出歌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浓郁的童谣风格。
2、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天文知识。
3、在指挥、演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唱了月亮的歌曲,现在再让我们听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播放《月出歌》)
二、新课:
1、学生聆听后提问:你听出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
学生:知道了月亮在不同时候的变化。
2、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接龙或生生接龙读)
初一初二看不见
初三初四一条线
初五初六像镰刀
初七初八缺半边
初九初十像金桃
十五圆得赛银盘
3、你能在黑板上画出初一到十五的各种形状的月亮吗?
学生: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画出不同时候的月亮的变化。
4、聆听《月出歌》,随着音乐轻轻哼唱歌曲。
5、一起拍击书P27上的节奏,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浓郁的童谣风格
三、课堂小结
第五单元 鸟儿在歌唱
第十七课时
课题: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日本歌曲《鹰》,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所表现的热望、稳健的情绪。
2、学习简单的二部合唱,并尝试用多声部(二部或三部)的歌唱来表现远眺的意境。
教学重点:力度记号的识记与运用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能力的训练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歌谱、录音剪接磁带、投影仪、电视机、雄鹰图片、雄鹰头饰四个、发声练习曲谱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大雁歌》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诱发情感、导入新课:师问:进教室时听的是什么歌?大雁在什么季节由南往北飞?春天你喜欢放风筝吗?看!放风筝的小朋友唱着歌跑来了,仔细听听他唱什么?
三、发声练习:
· 2 35 65 | 1|1 · 6 53 23 | 1|| 春 天 来 到 了。风 筝到 处 飞。
1、师唱一遍后生模唱一遍,出示发声练习曲谱后,第三、四小节看着谱多练两遍。
2、你能说出这两句歌曲的音乐形象吗?(师启发:第一句,音逐渐往上唱,第二句是从高到低,它们分别代表什么音乐形象?)飞来飞去的形象。
3、用什么力度演唱才能表现这种形象?试着唱唱。(渐强、渐弱)
4、你知道的力度记号还有哪些?板书在发声练习曲谱上,生说一个师写一个:PP P mP mf f ff f mf mP P PP
5、紧接着他的好朋友也牵着风筝唱着歌跑来了,再听听,他的好朋友又
是怎样唱的?
0 0 1 · 2 | 35 65 1--|| 春 天 来 到 了,风 筝到处 飞。
步骤:师唱一遍后生模唱一遍,问:他的风筝掉下来了吗?想象着形象再唱一遍。
分声部合唱:
(1)分别背唱高、低声部(高声部的第三、四小节多
背两次)。(2)分声部合唱(共两遍,高、低声部换着唱)。要求:注意力度,集中思想。
四、教唱新歌
1、请同学们乘着音乐的翅膀飞向高空:师弹奏一遍《鹰》后问:随着音
乐,你在高空中好象看到了什么?
2、歌曲简介、听范唱:刚才老师弹奏的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鹰》,(出示歌谱)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歌曲的音乐形象。(放录音带)
3、这首歌表现的是什么形象?两只雄鹰比翼齐飞、上下盘旋、飞来飞去的形象。(生说后师做总结)
4、分析歌谱:
(1)第一、二句的不同之处:师唱这两句谱,生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并分析力度记号所表现的形象。(为什麽要用渐强、渐弱记号?)
(2)合唱部分应怎样唱:先轮唱后合唱。
5、重点练唱合唱句的高声部(难点突破)。
6、跟原声带默唱,合唱部分第一段时重点听高声部,第二段时重点听低声部。
7、分声部慢速跟琴唱,并进行难点突破。
8、分声部轻声跟原声带唱。
9、分声部跟伴奏带唱。
10、自愿上台分声部跟伴奏带演唱,师指挥。
11、歌曲分析、艺术处理:你了解鹰吗?雄鹰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出示雄鹰图片投影)师归纳总结:雄鹰具有勇敢无畏、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搏精神。我们应向雄鹰一样,搏击长空,昂首飞向未来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五、表现与创作:
1、分声部创编表演动作。
2、全体同学随原唱带边唱边舞,自由律动。
3、分声部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戴雄鹰头饰表演,其余同学分声部在坐位上有表情地演唱,师用钢琴伴奏。
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加深了对力度记号的认识,提高了合唱的能力,同时还了解了雄鹰的精神。愿同学们从小刻苦学习,练就过硬的本领,将来像雄鹰那样搏击长空,实现自己的理想。
七、下课仪式。在《鹰》的歌声中飞出教室。
第十八课时
课题:鹦鹉
教学目标:
通过对菲律宾民间音乐《鹦鹉》的欣赏,了解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及民族乐器昂格隆的演奏特色。使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增强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艺术形式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简介昂格隆。
简介昂格隆合奏,菲律宾音乐《鹦鹉》。
二、新课
1、唱一唱同名歌曲《鹦鹉》
2、欣赏菲律宾音乐民间音乐《鹦鹉》
3、说一说: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那件乐器的形状音色和昂格隆相似
4、播放《鹦鹉》,让学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体会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三、课堂小结
第十九课时
课题:荫中鸟
教学目标:
领略竹笛的演奏特点,以及竹笛表现自然界中各种鸟类鸣叫的音乐趣味。
教学准备:竹笛、梆笛、曲笛、长笛、竖笛,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笛子?会吹笛子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出示各种笛子(梆笛、曲笛、长笛、竖笛),并让学生触摸试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自己见过的笛子、会吹的笛子及教师出示的笛子实物,使学生初步了解笛子家族的种类。)
2、教师出示各种鸟的图片
教师依次出示翠鸟、鹧鸪、麻雀、画眉、知了、琢木鸟、鹦鹉、布谷鸟、杜鹃、极乐鸟。
指名说一说:你认识这只鸟吗?你能模仿它的鸣叫声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鸟名、模仿鸟叫,可以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3、那么你们听过由我们中国的笛子演奏模拟的各种鸟叫声吗?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欣赏一首笛子名曲——荫中鸟。
二、展开教学
1、认识中国竹笛
刚才我们看了许多笛子,下面老师将向大家详细介绍我们中国的竹笛。
竹笛:古时候称作横吹,它是由竹制的吹管乐器,笛上开有吹孔、膜孔和六个按指孔。
竹笛又分为梆笛、曲笛两种。那么这两种笛子的区别在哪儿呢? 首先它们在外形上是梆笛略短。曲笛稍长。
其次它们流行的区域不同。梆笛流行于北方,因常作为梆子戏的伴奏而得名。曲笛流行于南方,因常作为昆曲的伴奏而得名。
再有它们的音色也有所不同。梆笛音色高亢明亮。曲笛音色柔和秀丽。
2、介绍笛子的演奏技巧:教师边介绍边吹奏常见技巧如:花舌音(*)、滑音()和颤音(tr),让学生也试一试、吹一吹,以激发兴趣。
3、师:说了那么多,看了那么多,现在我们就开始欣赏这首动听的乐曲吧。
初听乐曲一遍(全曲)
讨论:全曲总体印象——欢快、活泼、高兴地、形象地、有变化地、热烈地„„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说出全曲留给你的印象)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再完整地听一遍,并请在你认为能分段的地方举
手示意。
提示介绍引子:单独欣赏引子部分,试着听辩引子处运用了笛子怎样的演奏技巧?(颤音)
肯定同学们的分段。
4、分段欣赏
(1)听赏第一段
师提出要求:第一段主要表现了什么?节奏如何?使你联想到什么?
(讨论后得出:第一段主要表现了鸟儿在树林里尽情玩耍、对歌的情景。节奏跳跃、欢快。使人联想起鸟而在树荫中穿梭飞舞、蹦跳戏耍的情景。)
(2)听赏第二段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从这段音乐中你都听到了些什么鸟叫?这段音乐主要描写了什么?
(讨论后得出:从这段音乐中好象听到了翠鸟、画眉、布谷、鹦鹉、知了、杜鹃等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鸟叫声,它们的叫声有的清脆,有的明亮、有的浑厚,有的低沉„„。这段音乐主要描写了百鸟争鸣的景象。)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逼真的鸟鸣都得益于什么?
生:因为笛子的丰富演奏技巧,所以把鸟鸣声表现的惟妙惟肖。(3)听赏第三段
师:你听出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吗?还记得我们把这种乐段通常叫做什么吗?
这一段又有什么寓意呢?
(讨论后得出:第三段和第一段基本相同。只是在结束时,把原来的旋律略加改变,并提高八度演奏,使全曲在异常欢快的气氛中结束。寓意鸟儿在蓝天中翱翔,迎接明天的美好生活。像这样的变化重复,我们通常叫做再现。)
5、完整再听赏全曲一遍。
同学们可以随音乐自由地表现鸟飞、鸟叫。进一步感受乐曲带给你的美。
6、对比欣赏
(1)听一段曲笛演奏的乐曲《鹧鸪飞》。
要求感受曲笛的音色。(设计意图:通过梆笛、曲笛音色的听辩对比,加深学生对笛子的了解和对民族艺术的热爱。)
(2)听一段由长笛演奏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段音乐的欣赏,使学生对笛子家族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情绪稍做平静。)
三、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音乐课,同学们又有哪些收获?
生: „„„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的不错,老师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更多的途径接触我们民族的音乐,学习演奏我们民族的乐器,繁荣我们民族的文化。同时,老师也希望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的朋友——鸟。让我们在这动听的笛声中结束这节课吧(再放乐曲——荫中鸟,同学们随音乐做鸟飞状,学鸟叫声离开教室)
附板书设计:
荫中鸟
制作材料
流行区域
音色特点
外形
竹笛
竹制
梆笛
流行于北方
高亢明亮
较短
曲笛
流行于南方
柔和秀丽
较长
笛子
竖笛
塑料
长笛
金属
引子——活泼俏皮的鸟鸣
A 段——活泼欢快,好似鸟儿在树林里尽情对歌。
B段——鸟鸣段落。生动地表现了百鸟争鸣的景象。
A段——变化再现段。寓意鸟儿在蓝天中翱翔,迎接明天的美好生活。
第二十课时
课题:《小鸟》《小鸟小鸟》
教学目标:
1、欣赏《小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可爱风趣的情绪,体验本单元的主题——小鸟在歌唱。在聆听、创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欣赏《小鸟小鸟》感受歌曲6/8拍摇荡的节奏特点。能用手模仿小鸟的翅膀,合着歌曲的节拍飞翔。
教学过程:
一、以《小鸟小鸟》音乐律动入室。
你知道小鸟是怎么飞翔的吗?
请学生用手当翅膀,学一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像最好。
合着歌曲《小鸟小鸟》的节拍模仿小鸟飞翔,感受六八拍的节奏特点。
二、倾听音乐《小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三、引导学生填空:
师在钢琴上弹奏旋律,让学生感受一下乐句中节奏的组合
可爱的小鸟想请你们和它一起唱歌,小鸟带来了音乐卡片,你能把这些卡片上的音乐正确地填入括号里吗?
师引导学生填主音,培养学生对音乐结束句的感受
四、学生作品展示:
请同学们唱一唱自己创作的乐句
五、课堂小结
第六单元 小舞曲
第二十一课时
课题: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快乐的节日》,感受乐曲所描写欢度节日的快乐情景,表达少年儿童生活的幸福、快乐。
2、通过用简单的乐器为歌曲配伴奏和为歌唱现场伴奏的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性音乐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听辨乐曲情绪、感受打击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
(二)描写小朋友快乐过节的小诗《快乐的节日》
1.读一读这首小诗
2.出示描写过节的资料(课前准备)
二、学唱歌曲《快乐的节日》
(一)初听
1.仔细聆听乐曲,描述一下你听到的音乐
2.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二)复听
1.听歌曲《快乐的节日》和打击乐器演奏的《快乐的节日》
2.比较两个作品的相同和不同,感受乐曲表达的相同的快乐情绪
3.说一说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它表现的是怎么样的一群少年儿童?
(三)再听
1.分辨乐曲中的几种乐器
2.认识铃鼓和爵士鼓
(四)学唱歌曲《快乐的节日》
三、表现《快乐的节日》
1.用铃鼓为乐曲伴奏
2.分组选择打击乐器跟着乐曲敲一敲
3.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拍拍手、扭扭腰、动动胯跟着乐曲自由律动
4.跟着乐曲唱一唱《快乐的节日》
5.分组选择表现形式,比如:舞蹈、歌唱、律动、乐器伴奏等等方式表现《快乐的节日》,进行大联欢
四、课后拓展
1.指导搜集各种表现快乐节日的作品、收集各国儿童的不同节日资料
2.相互交流
第二十二课时
课题: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欢快、活泼、充满朝气的情绪。
2、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回旋曲(ABACA)。
3、熟悉乐曲各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对旋律的记忆,并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
教学难点:分辨主题旋律,了解回旋曲式的特点。
教学方法:排列字母、挂图区分、曲式对比、律动表演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手偶,放音乐《单簧管波尔卡》,进行手偶表演。
2、激发学生表演欲,引出欣赏课题。
(二)体裁介绍
1、由已学华尔兹舞曲导入二拍子圆圈舞——波尔卡
2、听乐曲,感受愉快的情绪。
3、介绍几首有名的波尔卡舞曲。
(三)演奏乐器介绍
1、介绍波尔卡舞曲的命名。(乐曲内容;场景;演奏乐器等)
2、听乐曲辨别演奏乐器。
3、出示单簧管图片,复习单簧管知识。
(四)力度、速度、旋律、节奏特点分析
1、听乐曲想一想力度和速度特点。
2、学生回答力度——较强;速度——快速。
3、听音乐感受节奏与旋律特点。
4、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节奏——紧凑;旋律——跳跃的特点。
(五)介绍曲式结构
1、听音乐分乐段。学生用手势比出乐段——共五乐段。
2、听第一主旋律并记忆主旋律A
3、完整听乐曲,说说主旋律A出现了几次。1、3、5乐段
4、听2、4乐段主旋律B、C
5、帖字母A、B、A、C、A了解曲式。
6、为更好掌握曲式,学生用挂小手偶的方法加强记忆。
7、小结:像这种ABACA结构的曲式,就叫回旋曲式。
8、听回旋曲式的乐曲《献给爱丽斯》。
三、手偶表演
1、教师与学生共同表演手偶。
2、学生分男、女、一起舞蹈表演。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单簧管波尔卡
节拍 情绪 速度 力度 节奏 旋律
2/4 欢快 快速 较强 紧凑 跳跃2 3 4 5 曲式结构 A B A C A 回旋曲式
第二十三课时
课题:欣赏《四小天鹅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熟悉乐曲的主题音乐,感受管弦乐队的乐器音色,并了解乐曲的背景。
2、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乐曲《圣桑-天鹅》和《四小天鹅舞曲》的对比欣赏,感受速度、节奏、旋律与音乐形象的关系。
3、通过芭蕾舞欣赏,感受到芭蕾舞剧中天鹅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乐曲,感受音乐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播放课前音乐《圣桑-天鹅》提问曲名,作者,出处。
(二)新课导入
师:我们模仿的是谁的动作呀?(天鹅)
师:是的,我们模仿的是天鹅。我们用动作来模仿天鹅,作曲家却用音乐来表现天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是什么样的天鹅?它们在干什么?
生:这是活泼快乐的天鹅,它们在做游戏,在跳舞。
听《四小天鹅舞曲》(第一遍)
1、介绍乐曲的曲名,出处和作者
这就是俄国著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曲》。
2、老师介绍作品,进行作品分析。
《四小天鹅舞曲》是《天鹅湖》其中的一个故事,美丽的奥杰塔公主和女伴被魔鬼施法,变成了天鹅,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王子得知消息,要帮助和解救她们,小天鹅们就高兴地跳起舞来。
师:小天鹅是怎样跳舞的?我们学学天鹅的动作,边看边来学习一下好不好同学们?
3、欣赏芭蕾舞影片《四小天鹅舞曲》(第二遍)
师:你学到了哪些动作呀?
教师示范并教学生做两个不同的动作
4、再次欣赏芭蕾舞影片《四小天鹅舞曲》并律动(第三遍)
师:同学们学的真不错,就让我们和小天鹅们一起跳舞吧!
5、用“啦”哼唱乐曲的主旋律
师:听了几遍音乐,你们熟悉了吗?谁会唱?
请个别学生来哼唱旋律
师:让我们一起轻轻地用“啦”来试着唱唱《四小天鹅舞曲》的主题音乐。
大家跟着乐曲主题段一起来哼唱旋律
师:老师请你们来听听我们唱的这段主题音乐在整首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生:出现了两次
(三)《圣桑-天鹅》和《四小天鹅舞曲》对比欣赏
1、完整地听《四小天鹅舞曲》(第四遍)和《圣桑-天鹅》
2、想一想,这两首乐曲表现的是怎样的天鹅?
《四小天鹅舞曲》:活泼灵巧,天真可爱。《圣桑-天鹅》: 高贵典雅,安闲优美。
3、“那是什么让天鹅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呀?”轻轻地讨论一下,两首乐曲有什么不同?师可提示从 节奏,节拍,背景,演奏形式等。
4、再次播放两首乐曲,学生看影片一起舞蹈,用学到的两个不同动作来分别表示两段不同节奏、旋律音乐。
(四)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两首不同形象的天鹅乐曲,不论是活泼好动的天鹅还是安静幽雅的天鹅,它们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天鹅。同时,你们在老师心中也是一只洁白活泼又可爱的小天鹅,老师祝愿你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十四课时
课题:快乐小舞曲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习换气记号的音乐知识,并能正确使用换气记号演唱歌曲。
3、能用口琴吹奏乐曲中的两个乐句。
教学准备:口琴、小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快乐小舞曲
二、新课:
1、多媒体播放歌曲《快乐小舞曲》
2、老师用口琴吹奏,学生合着音乐拍手,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3、请学生用小鼓伴奏,老师再次吹奏歌曲
4、将歌曲的第一乐句的唱名写在黑板上,学生集体视唱
5、学生用口琴集体吹奏
6、师生玩吹奏接龙游戏
7、听录音范唱,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再轻声地跟琴演唱歌曲
8、找出歌中的换气记号,老师讲解,戴上换气记号的头饰,演唱《快乐小舞曲》
三、课堂小结
第二十五课时
课题:玩一玩 《水草舞》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2、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
1、多媒体播放乐曲《水草舞》
师:那么听到的这一段,让你感受到什么?与刚刚听到的,表现的有何不同。
2、听全曲 师:《水草舞》是三幕芭蕾舞剧《鱼美人》第一幕第二场中的一段独舞。形象生动的表现海水中水草的轻柔和柔美。那么作曲家是通过几段来表达的?这样的结构就是三段体的结构。
3、听《喷泉》 1)听全曲 师:那么我们再来听一听《喷泉》。这首乐曲又能分为几段?用简单的图形表现出来。
2)分段感受
师:还是让我来弹一弹吧,过过瘾。还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感受音乐形象)乐曲是描写了什么?
3)听全曲
4、欣赏重点:
感受两首钢琴独奏曲的音乐形象。
(1)听两首乐曲。
(2)由于这两首的形象都很鲜明,海底的水草在海水的缓缓波动下翩翩起舞,喷泉水流的高低起落都刻画得十分生动。所以在欣赏时,应充分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身体模仿水草的摇曳和喷泉的喷涌。
(3)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初步了解三段曲式的表现方式。
(4)评析两首乐曲,说说自己的感受。
5、思考:
(1)边唱主旋律边用笔画出《水草舞》与《喷泉》的旋律起伏。比较两首乐曲的旋律线有什么不同?
(2)这两首钢琴曲分别刻画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师:为了能更好的演奏,我得仔细再听听,大家也来听一听,等弹好了,还是得请各位多多指教呢。
三、总结下课
四、作业
完成课后的思考练习。
第七单元 乡村美景
第二十六课时
课题:银色的桦树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银色的桦树林》,让学生感受森林的多姿多彩、唤起他们对森林的向往,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2、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银色的桦树林》,并用不同的演唱速度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试着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型和后十六节奏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在音乐生中相互问好。
二、律动,感知乐曲风格。
1、看地球仪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到北美的加拿大去看一看。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加拿大的地理位置,看地球仪,这个地方就是加拿大,你们了解加拿大吗?谁来说说?(学生回答)
【多媒体播放加拿大风光,背景音乐为《银色的桦树林》伴奏】
2、观看女歌手表演,感受乐曲情绪【播放课件】
教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加拿大人能歌善舞,这里就有一位女歌手在街边演唱呢。
思考:你觉得这样的音乐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情绪?(学生回答)
3、师生律动,感知乐曲风格。【播放伴奏音乐】
教师:乐曲旋律深情、委婉,具有异国风味。让我们跟着这轻松的音乐跳起来吧!
三、学习演唱歌曲。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老师今天接到邀请,要去参加他们的PARTY,你想跟我一起去吗?我们在舞会上还要表演节目呢!表演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大家可以根据我唱的这段旋律先来编几个动作。【教师范唱衬词部分,学生创编动作】
2、为乐曲伴奏
教师:为了能让这节目更出彩,我需要几个搭档来演奏打击乐并和我组成小乐队为大家伴奏!【教师请学生上台演奏打击乐,同时演唱衬词部分。】
3、师生合作、表演节目
教师:我们现在就要去参加表演了,你们看老师是不是还要化化装呀?(教师戴上牛仔帽、围上丝巾)教师:我现在就要表演了,同学们你们给我伴舞,好吗?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更出色!我唱完了,请大家想一想,在什么地方加入打击乐好?
4、听唱法学唱第一段歌词
教师:唱会歌曲就可以得到演唱会的入场券,参加他们的聚会啦。入场券可是个神秘的小礼物哟!请大家翻到第10页,跟老师的琴声轻轻学唱第一段歌词。
5、观看录象、处理歌曲
教师提问:看了录象,你有什么感受吗?想说些什么吗?这样的情绪用怎样的声音来描述呢?【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并提出要求:用稍连贯的声音、自然的声音演唱具有异国风情的桦树林。
6、生演唱第二、第三乐段。
7、学生合作表演歌曲
教师帮学生分组,一组学生伴奏、一组学生律动、一组学生演唱。
五、课堂拓展
1、观看录象、引申环保。
教师:银色的桦树林是那样美丽,把世界装点得这样多姿多彩,可是,请看你们又想说些什么呢?
2、欣赏歌曲《热爱地球妈妈》
教师小结:美好的世界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努力,让我们把这世界打扮得更美!
第二十七课时
课题:乡下的阳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少儿歌曲《乡下的阳光》,尝试用甜美、清新的歌唱语言来表达心声。
2、引导学生像歌中唱的那样,细心观察生活,将点滴体会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乡下的阳光》
1、由于从小在家乡长大,所以有特殊的亲切感,因此,草、树、牛、水全都认识我。好象你家养的猫、狗认识主人一样。
2、聆听范唱。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调。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一次曲调。
(2)分组分句学唱曲调。以学生自认为主,教师分配为辅。
分组后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四句的学生组。
(3)分组接唱曲调。相互纠正错误之处,教师要指导、要学生唱出每小节的强拍,标。表扬唱得好的小组。
(4)分组交换学唱乐句,直至全班学生都能唱全曲。
4、学唱歌曲:
(1)填上歌词
(2)讨论用什么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
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要讲而且要唱几句来表达。(3)教师归纳学生的意见:用亲切地、自豪地„„情绪来演唱。
5、推荐与自荐相结合,请个别学生独唱。(每人一段,或二人唱一段)评出最佳演唱奖。
6、分组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7、完整地表演歌曲。领唱、齐唱用打击乐伴奏。
三、拓展延伸:课后收集唱唱、画画、说说自己家乡的资料,在下节课交流。
四、课堂小结:通过此课学,表达我们热爱家乡的纯朴真挚的情感。通过演唱《乡下的阳光》,表达我们浓浓的乡情。
第二十八课时
课题:欣赏山涧溪流(竖琴独奏)
教学目标:
1、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爱护森林,爱护树木。
2、基本掌握竖琴的音色特点及表现特色。
教学过程:
一、播放乐曲,让学生聆听,导入新课
二、介绍竖琴:
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调性有限。现代竖琴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竖琴的外型精致、优美,极富艺术性气质,高雅、清纯如珠玉般晶莹,如朝露般清澄的音色。广阔的音域,独特的演奏效果,余韵悠长、弹来趣味盎然,闻之令人心旷神怡。像月光下喷泉汩汩涌出的奇景美感,弥漫着诗样的气氛。
三、介绍乐曲《山涧溪流》
《山涧溪流》周佩夫曲,此曲以竖琴特有的清澈优美的音色,描绘了溪水在山石间流淌的景象。
乐曲的第一段,奏出清澈、宁静的主题,仿佛在深山幽谷中,滴水汇聚,悄然成溪,主题的重复演奏更突出了这一音乐形象。
乐曲的第二段,音乐流畅、起伏、富于变化,表现了溪水顺流而下,穿行于奇山异石之间,“叮咚”清流之声在山谷中回荡,乐曲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由慢到快,不断扩展,仿佛一条涓涓细流汇集在一起,冲下山冈。
四、再次聆听乐曲,感受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第二十九课时
课题:山村变了样
教学目的:
1、通过这首乐曲使学生们感受农村的新变化,让学生喜爱自己的家乡。
2、通过这首乐曲使学生们感受二胡在音色、表现力上的独特魅力,以期使学生爱上二胡,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乐器和器乐曲。
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次聆听乐曲:
1、师播放乐曲,学生聆听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介绍乐曲:
山村变了样》是曾加庆先生于五十年代末创作的一首二胡名曲,在六十年代曾风行全国,倍受赞誉。这首乐曲以清新质朴的格调,亲切优美的旋律,形象而鲜明地描绘了江南山村的秀美景色和崭新风貌,乐曲如同阵阵春风,吹绿了人们的心田。
乐曲由引子和四个乐段组成,在曲体结构上属于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
引子由扬琴奏出,以清新的主题动机为素材,略带山歌风味,犹如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生动地描绘出江南小山村雨过天晴后的优美景色。
第11小节起是乐曲的第一乐段,它本身是一个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以轻快的中速来演奏,节奏爽朗,曲调悠扬,音乐上生机盎然、朝气蓬勃。二胡进入的第一个“2”音可用略带音头的回滑音来奏出,显得非常有精神;“3”音上大多需要带上“4”的前倚音来在作为装饰。这一段在演奏时要特别注意滑音与气口的运用,尤其是换把时的滑音,更要奏得圆润、甜美。左手的滑音动作不要过快,运弓要连贯,配合要默契;每四小节以一个小小的气口来分句,使之富有歌唱时的感觉。第28小节至40小节是第一乐段单三部曲式的中段,节奏比较自由,如:标有“自由地”的第31和36小节,都可用慢起渐快的奏法来处理,而且在音乐上有一种娇媚的情感,如同一位山村姑娘在唱情歌时的感觉。第39小节稍稍渐慢,为主题的再现作好准备。第41小节起是第一乐段单三部曲式的再现段,它实际上只再现了主题的第二句,在奏法上与呈示段相同,但在情绪和速度上可以略加一个层次,以求变化;然后是萨那小节渐慢的结尾句,滑音要圆润,运弓要宽阔,同时伴有力度上的渐弱,非常柔美地结束乐曲的第一乐段。
四、再次聆听乐曲:
说说自己对二胡曲的感受(流畅自如)
五、课堂小结:
第三十课时
课题: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中用轮唱的形式表现的“黄昏钟声”的情景,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音乐实践中学习轮唱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重 点:唱好二部轮唱。
难 点:二部轮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
二、表演《美丽的黄昏》
1、这是本套教材中第一首要求进行轮唱的歌曲。在教学中只要求让学生进行二声部轮唱的实践训练,而不要求在认知上知道其知识。
2、在听教师范唱和录音范唱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想象歌曲所描绘的景色,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
3、这首歌的曲调是比较简单的六度音域,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为主组成的三拍子歌曲,在听范唱的基础上,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句视唱,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乐句前6小节并画出图形谱,然后要求学生自学第二乐句,自己画出第二乐句的图形谱。
4、本歌的重点是解决二部轮唱的难点。
唱好轮唱有两个关键,首先是学生的听觉要既能听到自己的声部也能听到另一声部的歌声,另一关键是教师的指挥要有准确的动作提示,让第二声部进入,当然学生也要知道在何处进入,谱上已明确提示“第二组在(2)进入。要唱好本歌,三拍子的节奏感要好,不然不能表现本歌的意境。
5、本歌轮唱的结束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第一声部把最后6小节“叮咚”重复与第二声部同步结束,另一种不同步结束即第二声部比第一声部晚结束6小节。
6、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要指导学生从这首歌的情调意境出发,所以应选择三角铁为主。在教学中要尽量满足学生提的方案并鼓励其参与进行实践试验,最后让学生自己评选,教师切忌包办代替。
三、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
1、按指定的节奏编曲。
2、用1 2 3 5 6 1六个音,如果学生用1 2 3 4 5 6 7 1八个音也应该鼓励。
三年级的编曲创作,不要求规范化,要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创作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歌曲《美丽的黄昏》,我们一起领略了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美丽景色,相信大家已经都感受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第八单元 雨中情景
第三十一课
课题:小小雨点
教学目标:
1、能感受歌曲天真、活泼、热情、欢快的情绪,学会用自然、亲切的歌声来演唱歌曲,表达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够准确发好带“ǖ”的音。
3、能够打击乐器和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1、用天真活泼的情绪和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准确发好带“ǖ”的音。
3、指导学生在歌曲中的第二和第四乐句正确换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律动开课:师:“哇,我们的教室真美啊,我好象来到了一个春天的世界,哟,有小树啊,来跟我招招手吧!还有小花、小鸟呢!来你们也跟我招招手吧!来,让我们一起跟美丽的春天跳个舞吧!——律动《嘀哩嘀哩》
2、“小朋友,你们跳的真好!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位春天的小天使,你们听它是谁?——放录音范唱
4、生答——小雨点。师“对了,就是我们可爱的小雨点。现在请小朋友听老师唱一次,看谁听的最仔细,请你们说说我们的小雨点都落到哪里了?”
5、师范唱,生答——雨点落到花园里,鱼池里和田野里。
6、师“你们听的真仔细。来,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小雨点一起去看看吧”——跟录音拍节拍。
7、师“小朋友,刚才你们跟着小雨点去玩,你们的心情怎样?”——快乐,高兴
8、师:请小朋友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现我们快乐的心情吧,”分别用小鸟的“叽”、小猪的“噜”和小鱼的“鱼”跟琴哼唱。师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9、师:“小朋友,现在我想考考你们的小耳朵,看看谁的耳朵最灵。请你们听老师唱,看看这两句旋律有什么不一样?——师分别唱歌曲中第二和第四乐句,并用手势表现高低音。
10、师:“小朋友,你们听的真仔细。你们能不能用ǖ的音唱唱这两句?”——全班唱好后分组唱,师及时纠错并加以表扬和鼓励
11、完整的用“鱼”哼唱
三、学读歌词
1、跟师读第一段歌词——指导用跳跃、活泼的声音读
2、指导读好“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师运用对比的方法,从情绪上指导学生在逗号处换气。
3、有感情的齐读第一段
4、“小朋友,可爱的小雨点又落到了鱼池里,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下面,我们一起把第二段歌词,读一读,看看谁读的最有感情。”——师及时纠错
5、“小朋友,我们的小雨点在田野里向我们招手了。请小朋友自己读第三段”
四、学唱歌曲
1、“小朋友,你们真棒,小雨点最喜欢跟你们交朋友了。下面我们跟着老师的琴把歌曲默唱一次。”
2、跟琴轻声唱
4、让学生想象雨点滴到地上的声音,并模仿——滴答滴答。从中指导学生用轻快跳跃的声音唱好第一段。
5、用同样的方法,唱好第二、三段,指明示范——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唱一唱,表现好的请她在全班示范,然后把方法告诉全班。
6、游戏:歌曲接龙
7、跟音乐伴奏有感情的演唱
五、音乐活动
小朋友,让我们开一个春天的音乐会吧。首先请出我们的小花小草还有小树和小鸟。师发打击乐器。全班在音乐中结束新课.第三十二课时
课题:雨打芭蕉
教学目标:
1、了解广东音乐音调清新、节奏明快、形象性强、追求诗情画意、写景抒情的特色;
2、感受音乐的速度的变化对塑造意境的作用;
3、认识民族乐器古筝、高胡、扬琴的形制、音色特征,了解乐器的演奏姿势;
4、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传统民族音乐的认知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次聆听乐曲:
三、介绍乐曲和广东音乐:
1.《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中早期的优秀曲目之一。乐谱初见于1917年(也有人说约于1920年以前或1921年)左右丘鹤俦编著的《弦歌必读》。此曲最早由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等灌制成唱片,后几经修改编配,版本很多。在“十年**”期间,为免遭“四人帮”的禁锢,曾改名为《蕉林喜雨》。粉碎“四人帮”之后,此曲才得以正名。
《雨打芭蕉》以流畅明快的旋律,表达了人们的喜悦之情;一连串分裂的短句,顿挫的节奏,犹如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芭蕉,使人联想到芭蕉婆娑起舞之态,更使人想像到芭蕉丰收之后人们的欣喜之情。因此,乐曲所表现的意境极富南国之情。
《雨打芭蕉》的结构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因而很难断然地将其划分成几个段落。但是,为了使分析乐曲方便,我们把乐曲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三个乐句组成。其旋律紧密衔接、优美抒情,歌唱性很强,演奏得连贯而流畅,表现了人们欢快愉悦的心情,也展现了诗情画意般的岭南风光。
这部分旋律,前两个乐句采用了换头合尾的手法写成。其合尾的旋律为
后两个乐句则采用了合头换尾的手法写成。其合头的旋律为
这样,使得这段旋律既统一又有变化。
第二部分的音乐是展开性的。其句幅短小,气息紧凑,节奏活跃,以不规则的连续不断的垛句组成。它与第一部分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轻盈的顿音和旋律的切分进行,表现出运动着的落雨变化,更表现出人们观赏落雨、喜看芭蕉丰收时的活泼、轻快心情。
第三部分的旋律在围绕“商”音(Re)旋转后,形成一个简短的结束部分。它似宫音结束全曲。
2.广东音乐是我国民间器乐的一个乐种。它主要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目前,不仅在全国广为流传,在海外华侨中也有很大影响。
广东音乐的前身主要是粤剧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20世纪初发展成为独立的器乐乐种。广东音乐在独奏时多用琵琶或扬琴。在合奏时有两种基本编制。其一称做“五架头”或“硬弓组合”。它使用的乐器包括二弦、提琴(近似板胡的一种民间乐器)、三弦、月琴、横箫(即笛子)五件乐器。其二称做“新五架头”或“软弓组合”。它使用的乐器包括高胡、扬琴、秦琴、椰胡、洞箫五件乐器。这后一种组合以高胡和扬琴为主,具有鲜明的特色,因而流传颇为广泛。20世纪50年代后,又在新五架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乐器。如:中胡、大阮、低音提琴等。因此,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广东音乐的旋律,一般以流畅、自然、活跃为主要特点。旋律进行中,常用一定的惯用音型进行装饰。如:“冒头”(在一句之前起引导和连接作用的装饰音群)、“迭尾”(把句尾长音加以变化,不使单音拖得太长)等。广东音乐的传统曲目有:《旱天雷》、《连环扣》、《赛龙夺锦》、《平湖秋月》、《鸟投林》等。
四、再次聆听乐曲
说说这首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