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西中学构建生本课堂的实施方案 2

时间:2019-05-12 17:1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西中学构建生本课堂的实施方案 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西中学构建生本课堂的实施方案 2》。

第一篇:上西中学构建生本课堂的实施方案 2

广元市利州区上西中学 构建生本课堂的实施方案

依据《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生本教学实施方案》,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而课堂教学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根本环节和主要途径,又是学生形成正确观念、健康的情感、发展思维、提高综合素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基础。为此,不断探究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好学、乐学,使老师好教、乐教,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对师生生命的尊重与激扬,这是新课改理念的追求,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责任和追求,更是我们回归教育本真、回归学生学习天性的根本追求。

二、基本原则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自主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和自主学习习惯形成的场所,是基于师生充分自主基础上的导向、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论和教学形式与方法。在课堂构建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相信学生”的主体性原则。2.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实事求是的科学性原则。

3.遵循一切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终生发展的和谐性原则。4.遵循力求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形式,灵和运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性原则。

5.遵循评价信息更加充分,评价手段更加科学,评价结论更加公平、公正、客观的多元化原则。

三、预期目标

(一)总体目标 我们实施生本教育就是想在有效益这一层面上有所突破,不仅要提高学习成绩,还要在对学生生命的激扬、终生发展上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1.通过实施生本教育,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把教师从繁重琐碎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改变教师的工作状态,创造教师的职业幸福,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

2.通过实施生本教育,在教师的帮助引领下,使学生逐渐养成勤学善思、严谨治学、独立思考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从而走上学会、会学到乐学的自我发展和提升的良性发展的轨道。使一些学有所长的学生具有“开拓创新、敢于实践”的创造能力,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生命的激扬和素质的发展。我们将用对鲜活的生命负责的态度实现让生命插上理想的翅膀的教育理想。

总之,我们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支撑,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构建高效生本课堂,经过扎扎实实的实践研究,最终实现高效果、高效益、高效率和生活化、生态化、生命化的研究目标。

四、实施策略

1.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时间、课堂空间、提问的权力、评议的权力、学习的过程都还给学生,体现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地方。

2.课堂教学模式主导:探索“压缩教时,激活学趣,共同体验,堂堂保质”的教学模式核心,改变教师的教学地位和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 — — 2习的习惯。坚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

学为主体。就是把教室变成学习室,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如何学”进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有效度。把课堂上学生听讲、理解、模仿、练习变成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主看书、动手、动脑、讨论、探究、发现、感悟的学习过程。

教为主导。就是把我们原来的教案变成“导学案”,把“教会学生”的过程,改变为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规律、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顺着“导学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通过讨论得出规律,同时,为了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要特别关注学困生、性格内向不愿发言的学生、易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随时对他们给予点拨、激励。

疑为主轴。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的动力源泉。设疑、质疑、解疑,是让学生实现发展、达成目标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的主轴。在“学案导学”中,我们将学习目标转换为一个个具体生动的问题,适时地把学生置于“问题”的环境中,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生成悬念,以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围绕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学生争论问题时,对学生意见的正误,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而应以高度的耐心和警觉,随时捕捉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并使其“燃烧”起来。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要给予保护,尤其是那些具有建设性,独出心裁与众不同的意见,要及时地给予评价和激励,要让“疑”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让“疑”成为“学案导学”的主轴。

动为主线。课堂教学要围绕着“疑”,也就是学习目标,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实现发展。课堂上,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诱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

— 3 — 学习中去,通过自主探究、生生合作、师生互动等活动,不断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达成学习目标。学习活动是一堂课的主线,因此在“学案导学”过程中,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精心安排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备课流程:大力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要求各学科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组领导要深入备课组,让每节课案都成为集体智慧的产物。备课在深入研究课程改革纲要、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法的基础上,重点研讨学生的知识水平、学法指导以及作业的分层设置。备课的环节上,坚持“分——合——分——合——分——(合,收集课上新发现、新亮点、新思路,后备)[即个人领悟教材——集体备课(牵头老师主讲)——分工写教学案——骨干教师审查——修改教学案——生成共案——教师个人再备课——上课——课堂实情收集)”的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的智慧,产生最佳导学案,在导学案中分离出互学导学案,共学生同桌对学互学或前后桌组学。

4.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评价。逐步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争取当天消化当天的学习任务。

5.课堂展示六环节:预查定标——情景导入——共同探究——展现提升——练习巩固——达标测评。

预查定标(预习检查、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情景导入——创设适度的情景,激发学生入课的兴趣和减少开启的弯路。

共同探究(自主学习、小小组讨论探究)———恰当运用互学案展开导学、导练,教师也可口述将任务分配到小组,展开必要的合作探究学习。

— — 4 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由代表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发布、分析、讲解;

练习巩固——依据个体、小组、总体等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破解疑难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作业、板上检测等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五、实施步骤

(一)组织培训阶段(2013年4月—2013年8月)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组织教师学习全国课改名校典型经验、生本教育理论及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念,达成实施自主课堂的共识。

2.健全组织,制定方案。依据《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构建生本课堂实施方案》,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制定《广元市上西中学课堂改革方案》。

3.建章立制,规范研究过程。一是制定课堂改革工作管理办法。本课题研究是改进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研究,研究过程比较艰巨和复杂,具有一定的风险。为了保障课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学校将从管理、小组建设、课堂各环节实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制订了《上西中学课堂改革具体方案》。二是制定校本化的实验工作管理办法。学校将结合本校实际,从实验任务要求、教学管理、教师研修、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制定校本化的实验工作的管理办法,规范、鼓励和支持实验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工作,为实验工作有序开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3年9月—2014年7月)

通过第一阶段的研修学习和专题研讨活动,逐步引导实验教师研读和认同“生本”课堂教育理念和实施原则的内涵,解读和细化校本化、学科化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主要环节和操作流程等实施策略

— 5 — 以及课堂教学评价要素、评价表等,为教师从观念的转变到行为的转变搭建一个行动研究的“指导性支架”。利用“指导性支架”逐步矫正教师的教学行为,引领教师从“师本”课堂走向“生本”课堂。借鉴兄弟学校自主课堂经验材料、典型课例、优秀导学案、反思论文等经验,进一步完善《构建自主课堂实施方案》,在借鉴的基础上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

(三)反思深化阶段(2014年8月—2015年7月)

1.提炼升华经验。对学校构建自主课堂进行专项评价;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提炼,整理有关创新性成果,形成较高层次的上西中学自主课堂特色。

2.形成长效机制。调整完善实施方案,实现自主课堂全面化、常态化,形成自主课堂工作长效机制。

3.召开总结表彰会,对构建自主课堂行动进行总结与评比,表彰构建自主课堂工作的先进学科组、先进年级组和先进个人。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将成立构建自主课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协调生本课堂推进工作。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学校生本教育领导小组对构建自主课堂工作进行宣传、动员、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开展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利用会议、广播、板报等途径,组织各教师深入开展“自主课堂”专题讨论,大力宣传自主课堂的基本要求,宣传区外、区内以及本校自主课堂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

(三)控制风险,保障实验有效推进。本实验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原有的教学行为习惯可能会给实验教师和学生带来不适应,在校内难于形成整体改革推进的环境氛围,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期,教学进度、教学效益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验推进过程中,学校领导强化管理,加强 — — 6 协调与沟通,及时解决实验初期出现的问题或困难,为实验教师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讲究策略,采取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实验工作的策略,尽可能减少因实验初期的不适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负效应。

二0一三年七月三十一日

附件

广元市上西中学构建自主课堂领导小组

组 长:安克贵 校长

副组长:杨广安 教学副校长

罗安石 后勤副校长 李 艳 政教副校长

组 员:康仕平廉勤委员会主任 教务主任

王治富 办公室主任 李仕奎 教科室主任

贾绍言 政教处主任 技装室主任

上西中学构建自主课堂规范性学案要求

(一)导学案的基本解释:导学案是现代课堂的载体,他集教案、学案、学习笔记和训练案于一体。四案一体,既可以保证其功能的完备性(替代课堂笔记和作业本),又可以为不同层次的教师在新老过渡中,都有所遵循。课堂变革在量变阶段积极稳妥,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质变就会自然发生,课堂嬗变于无声之中。

导学案的精髓就是这三个字——“导”“学”“案”。导,指导、引导、诱导、辅导,是教师主导作用在设计阶段的体现;学,为“学生”“学习”而设,是课堂学习学为主体、以生为本的表达,与此对应,应特别强调,— — 8 不是为了教师的教;案,方案,既是方案就必然有目的性、系统性、整体性、功能性,绝不是学习信息的简单堆积。所以,导学案又被称为学生自学的路线图、导航仪、指南针。

(二)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生活化、操作化和方便检测是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理念。

所谓知识问题化,就是编写老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首先提炼出教材中符合课标要求的知识点,然后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个人成长的经验,将知识尽可能还原于生活,把学生带到知识产生的起点,使知识情景化。

知识问题化的目的和作用是在教师的主导之下,让学生在路线图的引领下,自然而然地“遭遇”认知冲突,快速突出“重围”,高效重温知识的创立之路,使每个学生都认为知识是自己创立的,而不是从老师或者书本上学过来的,享受创造的成功和欢乐。这样获取的知识,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联想丰富,应用灵活。

为什么要求问题设置要有层次?第一,学生学习的进展是有层次的。任何一节教材的编写或者一篇文章的选取,其呈现的都是最后的结果,其表现的内容和承载的知识,都有相当大的跨度,这样大跨度的知识,学生不可能一口“吞”下去。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每一次的进步是有限度的,人不可能搞懂属于最近发展区之外的东西,所以,必须由设计者对整体的大跨度的知识适当进行分解,使学生每一次的进步,都成为可能;使每一次进步,都必须成为下一次进步的基石,学生在当节课上,就能把刚刚习得的知识转化为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帮助其破解最近的难题。第二,满足课堂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和课堂发展的内在逻辑性需求。课堂最终要给学生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必然有一个逻辑主线需要遵循,这条逻辑线,是靠知识的层次性和其相互衔接搭建完成的。看似开放的课

— 9 — 堂,怎样才能做到活而不乱,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如何隐性发挥?课堂虽然以问题方式呈现,但知识的发展逻辑是课堂的一条暗线,这条暗线,若有若无地控制着课堂开放的度,使课堂放而不乱,始终象江河入海一样,虽有波澜起伏、蜿蜒曲折,但始终坚定地奔向最终的目标。

能否很好地实现问题设置的层次化,不仅事关知识的体系能否顺利、完美构建,而且关乎学生能否踏着合适的台阶,顺利发展,高效完成当节课的学习任务。

问题生活化:生活包括个体生活和群体(社会、家庭)生活。问题生活化,可以为解决中国基础教育的四大问题提供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我们常常感叹和无奈于我们的课堂与学生的生命体验如此隔膜,我们的学校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如此陌生,我们的课堂学习的效率如此低下,我们师生的学习生活如此困苦!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课堂的教学只是师生一起“搬运知识”,读死书,死读书,当然是读书死。破解这四大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让课堂知识回归生活,或者至少是联系生活。人类的所有知识必然来源于人类的生活,知识只有回到生活中,才能彰显其魅力和能量。作为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你的最大责任不是告诉学生“什么是什么”,而是引导着学生高效快速地“重走”发现之旅。把历史“拉”到眼前,压缩宏观,让学生的视界包含宇宙,透视微观,让学生到基本粒子的世界“游玩”,让大师“跪”下和学生平等交流或者推着学生贴近、走入大师的生活,让抽象变具体,把结论延展为过程,给所有的知识赋予生命能够感受的温度、色彩、味道、分量……这就是问题的生活化。生活化后的知识,不再仅仅是记忆和理解,更重要是的体验和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和生活智慧的产生。

操作化:课堂是一个特定空间、时间、任务、条件、人物的学习和发展空间,由于学习不再仅仅是个体的内在行为,更多地表现为群体的外在行 — — 10 动,所以,老师设计的问题不能仅仅是思想者的沉思,要尽可能具备外在的可操作性,可视、听性。识记可以和表演结合起来,实在没有情境(理科概念、公式等)可创设,也可以变成对抗赛,理解可以与四种展示(板书、讲解、对抗质疑、点拨提升)融汇在一起,课堂应用多数是解题,但也可以有别的方式参与,拓展既可以是生命的个性化体验,也可以是共性的生活化感受,更可以是“异想天开”的创造和联系……总之,坚持尽可能的操作化,才有可能使群体学习和外显的学习成为可能,课堂才会更具活力和效率。

方便检测:检测是学习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上师生进行学情调查、交流反馈、及时进行学习行为矫正的常用方法。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往往就不好检测,问题设计时要尽可能减少这种情况,使课堂问题具备可检测性,以便让师生更好地把握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三)杜绝知识习题化、导学案试卷化,避免剪贴化。

知识问题化和知识习题化有严格区分,知识问题化的难度要远远大于知识习题化,知识问题化体现了教师的专业功底,隐含着教师对学习团队的引导作用。知识问题化从认知链条上看是向前延伸,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源头,是满足学生自我探究、体验、感悟的需要。知识习题化是向后推演,是巩固知识、检测知识、应用知识、应对考试的训练方式。如果导学案出现习题化,就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无从下手,学习成了无源之水,认知过程被人为的本末倒置。习题化,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无从下手,达不到预习的目的,还会极大地挫伤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当然,导学案中并不是不允许出现习题,适当的习题满足了学习的后半段功能,比如训练和检测题目,已达到导学案“四案一体”的功效,但是,这部分习题应位列在问题化的后面,而且数量要适当控制到不能多于传统课堂例题加作业的程度。

导学案试卷化会割裂导学案的内在逻辑,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出现人为

— 11 — 的混乱,从而在大大削弱自学功效的同时,伤害学生自学的内在动力机制。试卷是考试的载体,考试作用有三——诊断、评估、选拔。后两者是结果性的,第一个是过程性的。但无论是过程性的还是结果性的,试卷承担的责任决定了它和导学案完全不同。试卷通过以点带面,达到既要考得全面又要控制试题量的目的,这种支离破碎的“点式”分布,绝不能满足学生的自学认知需要。为了防止应考者“借风行船”,试题间应尽可能避免相互“关照”,形成逻辑关系;而导学案则是尽力强调前面问题对后面问题的铺垫和启发作用,用前一个问题的解决把后一个问题推入最近发展区的同时,借助前面学习形成的能力,促进后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

导学案不是不可以剪贴,但要避免剪贴化。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给我们收集信息带来了方便,但是,导学案的编写,必须针对师情、学情。网络和出版物提供的材料,只能借鉴。导学案编写过程,是围绕为了让学生实现课标要求,教师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生活感悟融入教材的过程,是教师和教材的互动生成。如果出现过分剪贴,实际上教师没有把真正自己融入,这是对教师这个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学校不太顾及纸张的消耗,建议所有的问题,都在经历老师之手后进行适当转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再写入导学案。

(四)导学案编写基本规范 1.一课一案

这里所说的课,是指按四十分钟一节安排的课时,不指课本上的节次,因为一个课本上的节次,有的需要安排几个课时。无论什么课型,都要有相对应的导学案。对习题讲评和试卷讲评课,在习题集和试卷上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问题编制导学案,问题化中的生活化要求可适当降低。

2.容量要求

八开纸,页边距、中缝1.6厘米左右,正面导学,训练题目穿插其中,— — 12 但主要应放在后面。训练题目代替传统课堂的上的例题和作业,都要求在预习阶段进行探究。

3.问题层次化

问题设计分A、B、C、D四个层次,分别为识记级内容、理解级内容、应用级内容和拓展级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资源及能力资源进行预习“程度”的选择,在全面预习的前提下,尊重和满足个体的差异性选择。

4.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情;必须注重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内在驱动力;必须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一定注重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5.探究性原则

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坚持低起点、小坡度,常激励,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创立知识、收获成功的喜悦。

6.导学案的基本环节 1)学习目标

显性的是知识和能力目标,隐性的是科学和情感目标。基本要求是:选择恰当,表述简洁、清晰、准确、全面。

所谓选择恰当,就是指教师要根据学期(月度)或者学年(年度)刚性学习进度要求和你所教班级现实的学情进行反复权衡后做出的综合的既适应当前学情又能够保证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完成刚性进度的选择。建议,刚刚进入这种课堂的班级,把目标定的浅些、少些,以培养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为主要着力点,随着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加强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目标容量、难度都可以适当加大。这种课由于十分关注学生内在驱动力和学习能力习惯的培养,在一个学习周期内,也是加速的课,前面慢一些,不会

— 13 — 耽误整体进度。

学习目标选择是否恰当,是对教师对学情了解是否准确的验证和考验。出现“吃不饱”或“不够吃” 的课堂,目标选择不当是第一原因。

所谓表述全面、简洁、清晰、准确主要是便于学生迅速把握和了解。以便在开放的课堂中真正做到“形散而神聚”。全面意味着不能遗漏,简洁意味着不能繁琐,清晰表示学生能够迅速把握,准确表示尽可能减少歧义。

2)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重点、难点的确定都是经验性预设。

3)知识链接(背景知识)

把本节课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学段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为本节打下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哪些准备。

4)学法指导

包括课堂上学生重点要看的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

5)问题逻辑

导学案设计问题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同时也是解决下一问题的前奏,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小的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6)学习反思

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做一道题后都要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必要时写在导学案上。做好这项工作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7)练练试试(小试身手)

— — 14 题目设置要分四个层次。A、B级(基础):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选编基础性较强的练习题,题目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理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C级(中等):结合本节课内容,选编有一定综合性的练习题,题目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运用,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D级(拓展):结合本节内容,选编一至两道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综合性习题,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并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

8)归纳小结。本项内容是对本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

注:一般1、2、3、7、8项是“显性”的,4、5、6项是“隐性”的,“归纳小结”时要留下合适的空白,建议使用思维导图或画知识树的方式进行。

上西中学课堂改革教学模式

(一)时间划分:执行“10+30”模式。(既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二)课堂组织:

1.划分学习小组: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每个学期相对固定;学习小组由班主任牵头,课任教师、学生参与意见进行分组,小组成员由不同学习能力层次、性别的学生搭配组成,组内结成互教互学对子,形成合作学习的互补性;每个学习小组设行政组长1名,各学科组长1名,由具有组织学习能力和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推选产生。

2.充分利用黑板:教室前后设两块黑板,将其划分成若干部分,保证

— 15 — 每个小组有一块展示板,或由学校提供若干块小黑板备用。

3.课桌摆放模式: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就座,把握有利于小组内交流,有利于不同方向观看的原则。

(三)教学过程 1.预习自学环节:

(1)预习自学任务:确立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初步达成学习目标。(2)预习自学形式:年级将各班第八节课、晚

一、晚二安排为次日的语、数、英、物预习自学指导课,排成预习自学课表,教师按预习自学环节要求执行预习自学工作任务或者辅导答疑。政、史、地、生预习自学纳入课堂。

(3)预习自学方法:教师向学生提供预习自学方案(学案),由学习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预习自学。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发挥指导、引领作用,和学生共同达成学习目标。

2.展示反馈环节:

(1)展示反馈任务:展示反馈预习自学初步成果,巩固深化学习目标,共享学习成果。

(2)展示反馈形式:学生板演、口述、讲解,师生点评。

(3)展示反馈方法:教师设定情境,激发兴趣,学生或在组内展示反馈或在全班展示反馈,教师对每个学生或小组的展示情况予以引导、点拨,师生共同对展示内容进行质疑、评价。

3.检测提升环节:

(1)检测提升任务: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检测,对学困生进行查缺补漏,对优秀生进行知识拓展,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

(2)检测提升形式:课堂练习、试卷测试。(3)检测提升方法:课堂提问、课堂检测。

— — 16

第二篇:石龙小学构建生本课堂的实施方案

石龙小学构建生本课堂的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教研组)

根据7月22日全区生本教育方案研讨会精神,我校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小学数学教研组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生本教育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实践与探索,最初起源与郭思乐教授主持的生

本教育体系的实验研究,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的本质是实现生命提升,强调儿童是教育的真正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二、工作目标:

我校实施“生本教育”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生本激扬生命,使教育充满阳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使学校成为绽放生命、励志求知的百花园,使教师成为与时俱进、激扬生命的教育人,把学生培养成为“积极向上、自信大方、友好合作、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成绩优秀”的时代新人。

三、基本原则:

1、一切为了学生;

2、全面依靠学生;

3、高度尊重学生;

4、先学后教,不教而教;

5、以学定教,内核生成。

四、内容措施:

学校重在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实施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每一个学生自主发展。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教 师 教 学的目的和教学的过程必须要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把课堂变为学堂,使学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自由空间。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教师不教,学生会学,使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实现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

1、以生为本,为学生创设自主感悟、发现问题、自主定向的时空。

2、以生为本,为学生创设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自主运作的空间。

(1)、创和谐的氛围,小组展开尝试学习,发现问题;

(2)、抓重点的问题,小组展开讨论学习,解决问题;

(3)、运集体的智慧,小组展开辩论学习,得出方法。

3、以生为本,为学生创设互动评价、总结万法、交流分享的平台。

4、以生为本,为学生创设拓展延伸、体验创新、自主发展的舞台。

五、预期成效:

生本教育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定教,以生为本”,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创设出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丰

富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和自主评价,从而

最终达到自主全面发展的目标。为此,我校提炼了以生为本的 课堂教学 新 模 式的基本操作程序,充分让学生自我发展。

使用生本教育理念进行实施,开展教学,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实施步骤

我校实施“生本教育”从2013年4月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我组与学校步调一致:

第一阶段:宣传阶段(2013.4--2013.8)、1、积极准备,认真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学校召开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生本教育实施意见,成立小学生本教育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订下发《实施方案》。召开小学实施“生本教育”动员会,广泛深入地进行思想发动,使每位教职工都能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增强参与“生本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搞好舆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报、黑板报和宣传栏等各种形式,向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宣传实施“生本教育”的重要意义。

3、开展学习讨论,深化思想认识。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生本教育”理论,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积极性,共同推进“生本教育”的实施。采取自学、互学、交流和“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进行学习,学习内容以郭思乐教授的三本书《聆听教育的春天》、《教育走向生本》和《教育激扬生命》为教本,也可以从互联网上学习。通过学习,教师每人要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学习体会存入教师业务档案,并把生本教育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3,9--2014.7)

确定试点的重点班、对比班,对教师进行短期培训,然后组织实施。

1、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县教育局要求,经学校认真讨论研究,决定二年级、四年级为重点班,其余各班为对比班。重点班任课教师为实验教师。实验班级要结合班级实际认真制定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生本教育”实验方案和计划,明确实验的步骤、方法。实验方案经学校讨论通过报请上级批准后实施。

2、开展“我来出题考家长”活动。以“亲子共读·同步成长”为主题,采取“我来出题考家长”的形式,在广大家长和学生中开展亲情教育、换位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试题内容可以涉及音乐、美术、体育、环保、科技、历史、地理、文学等方方面面,由学生根据家庭文化底蕴和家长的文化程度、兴趣等设计问题,题型可以是选择、填空、问答等形式。根据学生要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与家长通过互教互考的方式开展活动,教师可以在命题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3、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共教共育共提升”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在搞好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有计划、分步骤地把学校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让社会、学校和家庭共享资源、共同学习、共同提高,逐步实现“共教共育共提升”的目标。活动可以采取由点到面的方式逐步推进,可以采取讲座、比赛、培训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

4、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通过组织教干、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等召开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广开言路、广纳良言、广求良策,积极寻求实施“生本教育”的新思路,努力探索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

5、开展“生本教育”研讨交流活动。组织教干教师定期开展生本管理(班级和学校)研讨、生本德育研讨、生本学校文化研讨等研讨交流活动,推动“生本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实施。

6、搞好阶段性总结表彰。及时做好阶段性总结,认真梳理开展“生本教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上报教育局,表彰在教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

第三阶段:总结反思阶段(2014.8--2015.7),在前期实施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进一步创新“生本教育”理论,创造出具有我校教育特色的“生本教育”模式。

1、举办论坛。认真总结、挖掘、提炼实施“生本教育”的经验和体会,根据学校工作实际,组织教干、教师就“如何推广实施生本教育”发表见解。

2、开展论文、教案、课件制作评比活动。组织教师以推广实施“生本教育”理念为重点,以构建有效课堂为目标,精心设计教案和课件,认真撰写论文,组织开展优秀论文、优质教案和课件制作评比活动,推荐优秀论文、教案和课件参加县、乡评比。强化多媒体技术和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和水平。

3、开展“生本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通过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生本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引导全体教师按照“生本教育”理念上课、说课、听课、评课。

4、撰写工作总结。认真总结推广实施“生本教育”理念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县、乡主管领导,向全乡推广实施“生本教育”。

七、保障机制:

1、加强“生本教育”理论学习,深刻认识“生本教育”的内 涵 和操作方式,勤于思考大胆创新探索出适合“生本教育”的效途径和方法,用坚 韧 的 意 志 克 服 和 解 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树立坚定和必胜的信心,自然开展“生本教育”实施。

2、认真钻研“生本教育”实验教材教法,作好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科学设置学生前置性学习的提纲或学案,确保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

3、认真分析学生个性和基础,合理安排学习小组,确保小组均衡、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小组重要作用。

4、认真作好学生和家长的宣传动员工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得到学生家长的最大支持与配合,却保实验取得最佳效果。

5、按照“生本教育”实验课堂“小三步曲”:学生前置学习、课堂小组内交流、小组班级交流的要求,监督和指导好学生前置阶段 的学习,认真组织和开展好小组内的交流,合理调控好各小组的班级交流与展示。

6、科学掌握“生本教育”实验的“大三步曲”: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和收获学习要求,在实验开始时,教师必须在学生学会学习上狠下功夫,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为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7、在重视学生前置学习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学生后知识的整理,建立与学生知识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8、认真开展好“评研”和学生素质展示工作,经常联系家长到学校听课和观看学生的素质汇报展示等,通过多形式的了解和多方面的展示,让家长和教师增强对实验的了解,增加对实验信心,为实验顺利开展和取得成功提供保障。

9、实施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加强沟通与交流,发挥同伴

互助的作用,让“生本教育”得到健康持续有效的发展。

第三篇:构建生本课堂的策略

构建生本课堂的策略

语文组 刘艳辉

生本教育是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其最基本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其具体来说也就是在生本教育体系中所指出的“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育教学理念。

具体到实际的课堂,生本课堂有这样几个基本步骤:1.学生先学2.课堂上小组交流3.课堂上全班交流4.总结或者巩固

一、如何保证前置性学习的质量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前置性学习”显得尤 为重要。它决定了你的课堂是否高效,决定你的课堂是否开放,甚至说它决定着老师课堂的教学走向。

前置性学习就是教师在进行一节课堂教学之前的一个设计环节,它根据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学生情况来确定学习的内容以及所学习内容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之所以要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和如此强调前置性学习的重要性,是因为要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而且是因为教师的教是以学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来更好地为学服务。假如在教学前,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就做不到先做后学、先会后学,更不可能做到先学后教。通过“前置性作业” 的布置,让学生课前先学起来,使学生有备而来,对课堂充满自信心,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怎么样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完成前置性作业,让其带着准备走进课堂进而更好地完成预设的学习目标呢?我认为一方面是注意前执行作业布置是要注意把握几项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是注意对前置作业完成情况设置相对应的评价机制。

1.低入原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按优、中、差三个学生层次来精心设计或选编练习,设计布置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用适合自己难度的练习来巩固和发展原有知识,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

2.指导性原则。前置作业的布置必须是下一个课时内容的导航针。必须在作业中体现下一节课老师上课的大概思路。前置作业可以是下节课的重点甚至是难点的直接或间接展示。也可以是抛砖引玉,引领学生走入下一节课。

3.个人作业与小组合作作业相结合原则。全部是由个人完成的作业,难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所以前置性作业尽量安排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和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相结合。

4.趣味性原则。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颇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开始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这其中既有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如在布置作业时目的不明确,题量过大,题型单一,没有跟进的评价等等,同时也有学生需要对于教师新的教学形式和自我学习方法的适应过程。在这样一步步的实践摸索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对于前置性作业由最初的四分之一的优等生主动高质量的完成到后来近五分之四的学生主动高质量的完成。而这也是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 在

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由于在合作学习中,缺失整个班级的合作小组运行机制,小组合作泛化、形式化,形成热热闹闹走过场,高高兴兴搞形式的局面;学生缺少了独立自主的思维过程等等一些偏差,影响了学习品质的提升。为此,怎么样才能让小组学习小组交流不流于形式,避免课堂中出现伪交流,伪展示的现象成为实施生本课堂的另一个关键。

二、实施小组有效合作学习,构建生本课堂的策略

(一)小组管理与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迫使小组先进带动落后,追求整体进步。而这首先就要注意小组成员的构结构。小组的构成不能是随机性的,而应依据学生现有的不同发展情况,让一个小组内既有优等生同时又有中等生和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组成。在这样的组成基础上,同时尽量兼顾学生的不同特点,如善于表达与不善言辞,有领导组织能力的与不善与和别人协作交流的学生等等。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者和管理者,他们的能力水平决定着各小班的学习质量,在小组学习中发挥着牵引和桥梁作用。小组捆绑考核的实质是将管理分配到各个小组,由各个小组长进行督促,这样既扩大了督促面,又起到了较好的督促作用。这样,如果把每个小组看成是一个小班,那么一间教室就成了若干个小班,高效课堂就等同于小班化教学,无形当中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而这样从某一方面来讲也弥补了大班额教学所产生的一些弊端。

(二)小组内的交流

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理所当然,我们的课堂就要特别重视个人的和群体性的自主学习。课堂中要遵循独立尝试在前,合作交流在后,共享的原则,进行生生、师生互动。独立尝试有自读、自思、自练等形式,合作学习有互学、互查、互议、互评等方法,而小组合作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合作方式。在小组合作时,要互动学习、过关纠错。而互动学习在预习、和课堂上都可以进行,主要表现课上组内的 A层学生带动B层、C层学生学习,大家共同解决问题。而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让其在小组内互动,切不要走过程,毕竟课堂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全班小组大交流的过程中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去,而小组小展示的过程就给了每个学生和学习伙伴互动的时机。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要让其组织好组内的交流,避免课堂中小组交流中看似热闹非凡,实则胡聊乱侃,同时教师可以参与薄弱小组的讨论交流,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取得一致的看法。课堂上则通过展示、点评、质疑实现互动。

三、如何提高小组大展示的实效

生本教育没有一个预设的起点,唯一的起点就是学生的现状。学生的起点,就是我们的起点。所以在小组大交流中,就要求我们充分信任学生,教师不要着急去讲,要让学生充分地说。不要在课堂中过分干预学生的思路,我们在他们交流的基础上给予帮助,这样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本,才真正是以学定教。现在的课堂中,很多的时候不是让学生去自己去感悟文本,而是让学生努力感悟老师的感悟,学生实在课堂中努力寻找老师想要的答案,而并非是老师学生自己真是的有感而发的想法。在学生交流之前,学生估计在哪里理解起来有难度,准备通过哪里加深学生的感悟,这些在课前都要有所预设。当然,在小组大交流的过程中还

是要有教师的组织,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随心所欲地交流,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进行相应的形式设置。

1.小组问题讨论式 各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或学生提出的话题或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各个组员发表意见,经本组记录员记录整理后,由报告员向全班汇报。

2.角色表演式 目的是能够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进行得体的交际,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它可以使学习者在模拟的社交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获得交际能力,也可以在情境中加深对形象的理解和文本情感的领悟。

3.游戏竞赛式 团队游戏竞赛是合作学习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能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友好和合作的气氛,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游戏 竞赛式中,学生都作为不同小组的代表,同以往成绩与自己相当的其他小组成员展开竞赛。教师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安排各小组中相同编号的学生进行比赛,他们水平相当,机会均等,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形式是多样的,我们还可以在小组大交流中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此如疑难破解式、小组辩论式、拼图组合式等等。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需要把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做一个学生背后的推动者、团队的调和者、问题的释疑者和学习的建议者。一言以蔽之,需要我们放手。

在这个过程中,生本课堂的本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课堂主阵地还给学生,这应该是回归教育的本真。我们要对学生放手,但是并不代表教师无为。有人说:“生本课堂”来了以后,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变得无所事事了,听听学生交流交流就够了,既轻松又简单。如果站在这样的角度来解读“生本的课堂”,我想是浅薄的,相反,我们教师要在课堂中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交流,关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精彩发言并给予相应的肯定与鼓励,关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进行及时的引导帮助,关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而临时生成而进行适时的点拨于引导。其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活力、张力、生命力反而更需要教师付出更多辛勤的研究性的劳动。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劳动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也更加具有挑战性。设计什么样的前置性作业、设计什么样的开放性问题,这些是一个方面,课堂如何应对学生交流并引领更具深入,都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思考、去设计、去应对。

1.教师需要思考学生泛泛而谈时,如何引领孩子深入。

2.教师需要思考在环节转移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引领学生转移触角与视线。3.教师需要思考当学生遭遇到困难时,如何拨开孩子眼中的迷雾。

4.教师需要思考在什么时候以及以怎样的方式提升学生思维包括思想上的认识。

5.教师需要思考在学生精彩生成是基于合适的肯定和鼓励。

一句话,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的角色,但也不能褪去教师本该承担的角色。

第四篇:生本课堂的特点及其构建

生本课堂的特点及其构建

生本课堂特色

生本课堂特色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生的直接认识倍受重视

改变以间接认识获得间接经验,令学生以直接认识获得间接经验,并且转化为自己的直接经验,倡导“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读和做、缓说破”等,在给予学生间接认识的方式的同时,学生的直接认识倍受重视,它为学生直接认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突出了学生直接认识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以直接认识的方式学习间接经验的教学特色十分鲜明。

二、讨论的生本化、常规化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机制

运用讨论法而进行的课堂交往形式的实际境遇并不尽如人意。通常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课堂上只有教师的告知、讲授,学生的静静聆听,教学完全沦为说听式的“情况通报会”,而无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讨论,更无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多元、多向、多层次的交往。

第二种情况:讨论变成了公开课上的一种装饰、点缀,变为“只不过使学为教者的教学作铺垫、作桥梁,好使我们的语流顺畅一些、教学过程顺利一些”。

而在生本教育体系那里,讨论这种交往形式受到高度重视。

首先,讨论以学生为本。在生本教育实验学校组织的每一次讨论,都力图使每个学生能参与进来,每次讨论都让学生尽兴发挥;学生讨论的问题,不限于由教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讨论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讨论积极性的激发者。这种课堂讨论既回归了讨论本身的真实――人人参与讨论,也回归了生本教育体系的基本理念――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回复到了教育的本体――学生身上,因而使讨论这种交往形式成为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机制。

其次,讨论常规化了。生本教育体系的教学把讨论作为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交往形式,作为一种教学常规。在生本教育的实验学校,我们可以见到课堂上学生秧田形的座式安排,已改为方块形的座式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的这种变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成为学生人人参与讨论、讨论具有充分性、讨论常规化的组织保障。

“生本”课堂的构建

一、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要开展生本教育实验,并使实验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能够非常自觉地学习、研究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自觉接受生本教育的理论培训,积极参加生本教学实践,及时撰写教学心得体会。在生本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中,自觉按照生本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去做,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评价观。

二、抓好生本课堂中的小组建设

四人小组活动是生本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能培养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实现自身价值欲望,并从中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因此,必须抓好小组建设。

1.培养得力的小组长

小组长是否得力是小组活动是否得以活泼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当小组成员的观点发生冲突时,小组长要组织讨论、分析,使组员之间相互理解、接纳、支持,最后达成共识。为避免组员在活动中旁观或逃避现象发生,教师必须在课前对小组长进行业务培训,以达到每位组员最大限度地参与。

2.明确每次小组活动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每次活动前,教师都要指出小组活动的目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小组活动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比较困难的活动要先做示范,让大家知道怎么做,避免活动时冷场。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

生本课堂并非放任学生不管,相反,教师更需高超管理技巧。教师如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训练学生听口令的习惯,要求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每次小组活动,都要在听到“小组活动开始”的命令之后才能进行小组活动。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的习惯,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发挥团队精神,培养合作品质,使学生品味合作的效用。

(3)培养学生吸纳他人观点的品质。要求学生在听其他同学发言时做到:坐端正,眼看发言的同学,闭上嘴巴留心听;组内同学简要记录发言同学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意见进行比较。同时,要时常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白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养成倾听的品质。

责任编辑 罗 峰

第五篇:如何构建生本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生本高效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必需。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

一、“潜心读文本”――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

(一)用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

(二)用心解读文本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三)用心解读文本更应做到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

二、“精心巧设计”――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而是要改变那种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实现了教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三、“灵活用方法”――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二)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创设浓厚思考的氛围,让学生一直处在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中,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适时点拨,无疑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大有好处。

(三)课堂练习巩固拓展。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

总之,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下载上西中学构建生本课堂的实施方案 2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西中学构建生本课堂的实施方案 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教学竞赛听课体会及反思 鲍峡镇中心小学 余宏 通过这次生本课堂教学竞赛展示活动,我深深懂得了生本课堂的理念,掌握了导学练案的教学流程。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

    学本和生本课堂

    使我初步了解“学本式课堂”是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所进行的一种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要体现学为中心的特点,要建构“先学......

    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形态, 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善待学生的差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实践证明 “没有学......

    生本课堂

    什么是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 生本课堂的特点 生本课堂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

    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 智慧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 四突出: 1、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

    提升教师素养 构建生本课堂

    提升教师素养 构建生本课堂 渭南市临渭区凭信初级中学 王根发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不被淘汰,这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值......

    比教学 构建高效生本课堂

    比教学 构建高效生本课堂 访万家 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十堰市郧阳中学 2011年7月11日,中国教育报头版文章《老传统焕发新魅力》专题报道了正在荆楚大地轰轰烈烈开展的“课内比教......

    践行生本教育 构建高效课堂

    2012年全县初中教学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践行生本教育 构建高效课堂 ——谈我校的教学改革 ****中学 ****中学位于我县偏远的西北山区,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学校的教育教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