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时间:2019-05-12 17:3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第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和组成,获得对10的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的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热爱科学的教育。

4、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会正确读、写数10,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数数,从0数到9,再从9数到0。

2、口算:

2+7= 6+3= 9-0= 8+1= 9-2= 9-3= 9-9= 9-1= 9-7= 4+5= 2+6= 9-8=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引入,我们已经能正确地数出0-9各数了,还知道了这些数的一些知识,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9大的数——10。板书:10的认识。

2、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教材第59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问:图上画了些什么?都有多少?请你数一数。(2)学生数数,并交流数的结果。

问:画图上有多少个人?(10个人)你是怎样数的?

引导说出,先数9个小朋友,再数1个老师,一共有10个人。提示:大家数了9以后再数10,10是9后面的第一个数。提问:图上一共有多少只鸽子?(10只)

(3)让学生从不同的起点再数图中的人数和鸽子的只数,数后交流。引发思考,刚才同学们又数了人数和鸽子的只数,结果怎样?在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3、学习10以内数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比较。(1)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 ①出示第59页的直尺。

②让学生从0开始依次读出直尺上的数。③引导学生对照直尺说出10以内数的顺序。

(2)老师引导学生小结;9在10的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后面,10比9大。

(3)引导学生比较9和10的大小。

①数出教材第59页两幅点子图中点子的个数。②先让学生独立填数和符号。

③汇报、交流自己填写的过程和理由,重点说出填写时的思维过程。

4、学习10的组成。

(1)请同学们拿出10根小棒,把它们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摆法,边摆边说:10可以分成9和1,1和9组成10„„

(2)交流摆法,老师根据学生说的在黑板上有顺序地板书: 读读这些组成,自由读、互读。(3)推想10的另外几组组成。

(4)引导学生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怎样才能很快的记住这些数的组成呢? 学生小组讨论。

5、学习10的写法。(1)引导学生观察10的字形,并说一说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左边是“1”,右边是“0”,合起来是10。

(2)老师示范写10,边写边讲;10分成两部分写,左边格里写“1”,右边写“0”;要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3)学生在练习本上描写10。老师指导。

三、巩固练习

1、数数,从0数到10,再从10数到0。

2、教材第60页的“做一做”。

3、练习十三的第1题。

4、练习十三的第2题。

5、练习十三的第3题。

四、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口算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2、学会看一幅图能正确地说出四个有相互关系的加减法算式。重难点:掌握方法,正确口算。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答。

□ 10 10 10 / \ / \ / \ / \ 1 9 4 □ 7 □ 2 □

2、口算。

9-3= 6+3= 9-5= 3+6= 5+3= 8-3= 4+4= 9-9= 8-2= 8-0=

3、看图列式。

△△△△△△ △△△ 6+口=口 口+口=口 9-3=口 9-口=口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

2、学习第一个图。

(1)出示图:1个蓝色的圆,9个粉色的圆。

(2)提问:图上有几个蓝色的圆,几个粉色的圆?求一共有多少个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1+9=10(3)对这幅图,你还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 板书:9+1=10(4)老师用手盖住1个蓝色的圆,提问:去掉一个蓝色的圆,求还剩几个圆?怎样列式? 板书:10-1=9(5)老师盖住9个圆,提问:还剩几个圆,怎样列式?(6)提问: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这四道题? 引导学生看着10,说出相关题目的计算方法。

/ \ 1 9(7)读读这四个算式。

3、学习第二个图。

(1)出示图,有2个蓝圆,8个粉圆。(2)看图说一个加法算式,指名说。(3)看图说出两个加法算式,指名说。

板书:2+8=10。说说2+8=10表示什么意思。(蓝圆和粉圆一共有去掉2个圆,剩下的就是8个圆)(4)小组里互相说计算方法。

4、学习第三个图。

(1)出示图,有3个蓝圆,7个粉圆。(2)看图说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板书: 3+7=10 10-7=3 10-3=7(3)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5、学生自学第四个图。

(1)仔细观察图,说图意,把算式填写完整。(2)集体订正,老师板书; 4+6=10 10-4=6 10-6=4

6、老师出示;

5+5=口 10-5=口

想一想口里应填几,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10个,1、教材第61页“做一做”的第1、2题。

3、练习十三的第4、5、6题。

四、板书设计。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新知 识点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单 元 目 标 知识 目标

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能力 目标

使学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情感 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使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6、7、8、9、10,掌握数的组成,区别6、7、8、9、10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关键

会用6-10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教学方法 观察、讲授

教学准备

主题图,计算器,直尺,图片等。

课时安排 20

教学建议1、6、7的认识及加减法。第一课时 6、7的认识。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正确地读、写6和7。掌握7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2、通过认数、数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关系集体、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6、7,掌握数的组成,区别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6、7的主题图,尺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从0数到5,在从5数到0。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6、7的主题图。

(2)请同学们自由看,自由说。

(3)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带着问题说。图上有些什么?

数一数有多少人,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4)集体交流。

①图上有多少同学?(学生边数,老师边在图下出示6名同学的头像,再数,数一个,下面相对出示一个点子。一共有6名同学,相对出示6个点子)②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方法同上,老师和同学一共有7人)③图上的桌子和椅子各是多少?同桌指着一个一个地数。

(5)像这样6个同学,7个人,6张学生课桌,7把椅子,都可以用数6和7来表示。出示卡片6和7让学生认。板书;

6、7(6)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个数可以用6和7来表示,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办法摆一摆,找一找,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也可以用6根小棒和7根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让同桌看看,数数。

(7)学生动手操作,可以用手指表示,可以摆圆片或三角形,可以摆数字卡片„„(8)学生汇报。(6根小棒可以用6表示„„)

(9)小结;我们身边有许多事物,都可以用6、7来表示,你能说说吗?

2、学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刚才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数一个就是6个,接着再数一个就是7个。(1)在计算器上先拔上5颗珠子,数一数,再拨一颗,在数,再拨一颗,再数。(5颗珠子 →拨上一颗

6颗→再拨上一颗 7颗)

(2)出现放大的段直尺图(直尺图上指标出0和7,老师手里还有些数字卡片),让同学帮这些数字找到在直尺图上的位置。其他同学按直尺图上数字的顺序摆出数字卡片。

请第二组的同学读一读。(0-7)

请第三组的同学读一读。(7-0)

同桌互相读一读。(3)小结6、7的顺序。(6添上1是7,7在6的后面)(4)学习比较大小。

①启发思维;刚才6添上1是7,那么6和7相比,谁大呢? 出示点子图,验证;6﹤7

7﹥6

你是怎么知道6小于7的?(数的,6个点子比7的点子少,所以6小于7.想的,因为6再添1是7,7比6多1,所以7比6大„„)②5和6比又怎样呢?

独立完成5○6,6○5,然后交流。③请你说出比7小的数。(0-6都可以)请你说出比5大的数。(6、7,也可以是别的数)

④两人一组,请你当小老师,给对方出一道这样的题。

3、学习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小金鱼也来和我们一起学习。

(1)老师一读出要求,同桌就互相说出答案,并填空。

(2)同桌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如从左边数第3缸有几条鱼?从右边数第5缸有几条鱼?同桌之间一个提问,一个回答。4、6、7的书写。

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6、7)显示出来。

提问;你看6和7分别像什么?(6像小哨嘟嘟吹,7像镰刀手中拿)6和7都是一笔写成的,请你看清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老师示范写活)然后描写6、7,最后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三、练一练

1、练习九的第1题。

2、练习九的第2题。

3、练习九的第3题。

先让学生自由地看可爱的大熊猫。

然后弄清“从左数,是从哪边数,把右边的6只熊猫圈起来,是从哪边数起。” 最后老师读题,学生完成。及时订正检测。

四、思维拓展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学会数的分与合。学习数的组成。

2、通过认数、数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关系集体、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重点难点: 数的分与合 教学过程: 教具学具:

一、学前准备 复习数的组成。

□/

\ □

2 2

二、探求新知

1、教材第41页涂一涂,填一填,仔细观察第一行有几个圆圈?(6个)涂了几个?(5个)这6个圆圈就分成了几和几?(5和1)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5和1组成6,同时填6的组成。

2、我们在接着往下涂,边涂边说。

3、交流学习,重点指导。

4、看到

你想到了什么(6)

\2

5、学习7的组成。

先让学生拿出7个小棒,把他们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边分边说组成,然后集体交流。板书;

提问;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同桌说说,然后对应地在下边板书出来。

6、读、记这两个数的组成。自由读,同桌读,对口令读。

三、练一练

1、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1题。

根据6和7的组成完成此题,学生独立填写,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

2、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老师讲解第1幅图,图中有5个圆圈,5和2组成7,再画2个圆圈就是7 个圆圈。学生独立完成后面3幅图,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

3、练习九的第4题。

根据6和7的组成完成此题,学生独立填写,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

四、思维拓展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6、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重点难点:

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教具学具:

与本课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1、2+1=

1+2=

3+1=

2+2=

4+1=

1+4=

2+3=

3+2=

计算后指定一两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2、填空

□ □

□ □ 6

□ □

二、探究新知

1、导入语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2、3、4、5的加法和5以内数的减法了。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学习有关6、7的加减法。板书:

6、7的加减法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坐着,其中一人摆)

老师提示学生一边摆5个,另一边摆1个,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说意思,并各自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老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

1+5= 提示学生观察: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不完全相同)引导学生思考: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呢?两人一组互相说说,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甲:因为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的。我先看到的是右边的5个,所以我写的算式是1+5。

学生乙: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一个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5个,所以我写的算式是5+1。老师说明: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同学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可有不同的算法,如5+1等于几,我是这样想的:5和1组成6,所以5+1就等于6。还可以往后数一个:

5、6,5+1就等于6。还可以数小棒,1、2、3、4、5、6„„只要计算正确,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但要强调第一种用数的组成来口算。让学生互相说说5+1等于几。(4)引导学生比较:5+1=6

1+5=6 老师引导学生: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引导说出: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算法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相加的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调换了位置。

3、学习减法。

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7个小棒,先去掉一个小棒。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7-1,然后从7里面去掉6个小棒,同学们又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7-6。让学生算出两个算式的得数。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如7-1等于几,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和6组成7,所以7-1等于6。也可以这样想;7可以分成1和几,7可以分成1和6,所以7-1等于6。还可以想:1加几等于7,1加6等于7,所以7-1=6)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减法算式,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如7减去1这部分,就得6那部分,7减去6那部分,就得1这部分)

4、学习教程第42页“摆一摆,填一填”的三组题。

(1)学习摆花,先摆加法算式,再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说图意,边填空。让学生交流自己是怎样摆的,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2)学习“摆一摆。填一填”的第二组题。

①学生摆小棒,算5+2和2+5,并在方框里填上得数。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上得数。③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加以指导。

(3)学习“摆一摆,填一填”的第三组题。

①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说加法的意思,列出加法算式3+3=6。

②引导学生看着这幅图,在说减法图意,列出减法算式:6-3=3(有6个△,去掉3个蓝的,还剩下3个粉的,还可以说一共有6个△,去掉左边的3个,还剩下右边的3个,算式6-3=3)③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等于几吗?怎样算?(可以想6的组成,因为3和3组成6,所以3+3=6)

如果不摆学具,怎样算6-3等于多少呢?(可以想因为3+3=6,所以6-3=3)4+2和5+2是不是也可以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呢?

同桌用数的组成说一说这两个题的计算思路。

让学生想加法算减的方法算出6-2,6-4,7-2,7-5,同桌胡说思路。

5、学习写算式。

(1)老师在黑板上的写字格里示范6+1=7和6-2=4,并讲解写算式的要领和要求。(2)学生练习写算式。

(3)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所写的算式。

三、练一练

1、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试着独立算一算,并填空。然后交流,评价结果,评价时指定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如有的学生有困难,可以变摆边算。

2、练习九的第5题。

3、练习九的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老师巡视指导,最后组织交流。

四、思维拓展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6、7的加减法练习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数学。

2、进一步掌握6、7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计算。

3、巩固复习图画应用题。

重点难点:掌握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培养数感。教学用具:

课件、电子课本 教学过程:

1、练习九的第8题。

先让学生明白题意,然后动笔连,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

2、练习九的第9题。

(1)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动手。

(2)两人一组进行交流,一人拿卡片另一人算。

(3)集体交流,如有的学生用其中一个数和0组成一个大数减小数的算式,要给予鼓励。

3、练习九的第10题。

可以用比赛形式进行:如看谁做得对,看谁能在2分钟之内算完,然后让学生独立做,最后集体交流、订正,抽出一个加法算式,一个减法算式,说说口算方法。

4、练习九的第11题。

先让学生自己算,然后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当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大时,所得的数也一个比一个大。当另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小时,所得的数就一个比一个小。

5、练习九的第12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明白图意,然后列式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说图意。

6、教材第45页的“生活中的数学”。

(1)我们学过了0-7各数,我们身边有哪些这样的数呢?(2)同桌互说。

(3)集体交流:①我家有3口人。②我在一年级1班。③我今年7岁了。④我们这一组6个人„„ 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6、7的加减法的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图上的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正确地列式计算。

2、进一步提高计算6、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及列式计算。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2+5=

7-4=

1+6=

6-5=

2+4=

5-2=

3+4=

7-5=

7-3=

0+7=

6-2=

7-7=

2、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

引导学生说出1)有3个△,有4个○,△和○一共有多少个?列式是3+4=7 2)△和○一共有7个,去掉3个△,还剩下几个○,列式7-3=4。还可以这样说?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加法应用题。

(1)出示书中小兔子采蘑菇图,4只小兔子在采蘑菇,又来了两只小兔子。

(2)启发提问: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最后老师抽出“求一共有几只小兔子?”这个问题)(3)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说图意。“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兔子,又来了2只小兔子,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兔子,我们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大括号。(在两部分小兔子下面出示大括号,在括号下面写上“?”,认识大括号和问号,理解它们的意思)提问: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同时用手势表示)“?”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多少或几)“?只︸”表示什么?(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是多少只)(4)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叙述题意。(5)学写算式。

老师引导:原来有4只小兔子,同几来表示?板书:4。又来了2只小兔子,用几表示呢? 板书:2。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子,用什么方法算?板书:4+2=□。说明:像这样的题,计算出得数后要写上单位名称,所以在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只”,并用括号括起来。板书:4+2=□(只)让学生自己填空。

集体交流:让学生谈谈算式,说说算式中的4、2、6各表示什么。

2、学习减法应用题。

(1)先出示有7只青蛙的图,让学生数数,再在图下面出示大括号和“7只”,表示一共有7只青蛙,板书:7。然后跳进水里2只,在剩下的青蛙处出示“?只”。(2)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说图的意思。(原来有7只青蛙,跳进谁里2只,还剩几只?)(3)引导学生写出算式并计算:7-2=5(只),做完后说说各数表示什么及算式7-2=5(只)的意思。

三、练一练。

1、教材第46页“做一做”

(1)仔细观察图,说说有关数学方面的图意。(同桌互说)

(2)集体交流,提出“?只︸”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左边和右边一共有几只企鹅)图中先告诉我们什么,又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说题意)(3)自己填空,老师巡视指导。

2、教材第47页“做一做”

学生先自己看图说图意,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最后老师组织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五、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6六课时

练习十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图上的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正确地列式计算。

2、进一步提高计算6、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重点难点:

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及列式计算。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1、练习十的第1 题。

先让学生观察,看图,然后逐题说图意,列式计算,老师巡视指导。最后针对易错题重点指导。

2、练习十的第2题。

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体交流。

3、练习十的第3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交流时重点说图意和解题方法。

4、练习十的第4题。

学生先自己看图说图意,然后在小组了交流,图中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

5、练习十的第5题。

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体交流。

6、练习十的第6题。

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体交流。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8、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8、9的过程,和初步建立8、9的表象。

2、会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8和9。

3、掌握8、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重点难点:

会正确地读、写8和9,掌握8、9的组成。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4+2=

5-3=

7-5=

2+2=

3+4=

6-2=

7-4=

7-1=

2、复习数的组成。

□ /

\ 1

□ 2 □

3、从0数到7,再从7数到0.4、在○里填上“﹥”“﹤”或“=”。

7○6

2○5

5○7

3○3

0○1

6○4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0-7各数,你们还想学其他的数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9。板书:

8、9的认识。

2、数数,认识8和9。

(1)出示主题图,先让学生尽情地看,想说什么就和同学说什么。(2)带着问题看图,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 数一数,图中都有哪些人和物,可以用几来表示。(3)集体交流。

图中有9个人,可以用9来表示。(有1个老师,8个学生)

图中有8棵树,可以 用8来表示。(左边有4棵,右边有4棵)

图中有8朵花,可以用8来表示。图中有9盆花,可以用9来表示。

宣传板上写着8个大字,可以用8来表示。„„

像这样8棵树,8朵花都可以用8来表示,出示8。像这样9个人、9盆花都可以用9来表示,出示9。

请同学们数一数第一幅图中有几个点子,第二幅图中呢?

3、学习8、9以内数的顺序。

出示尺子,让学生观察。(出示到8,再出示到9)

提问:直尺上有多少个小段?8写在什么位置上?9写在什么位置上? 学生读数,从0读到9,再从9读到0。

4、学生比较数的大小。

老师分别出示两组点子图,指导学生抽象成数,然后让学生填写,最后交流比较的方法。如8和9比,谁大水小,为什么?(8﹤9,我是数出来的,8个点子比9个点子少1,所以8小于9。还可以是想出来的,因为9在8后面,8再添上1才是9,所以8比9小,○里填小于号,8﹤9)

5、区别基数和序数。

先出示9只小动物,让学生数一数,先从左往右数,再从右往左数一遍。然后,把左边的8只小动物圈起来。再给从左起第8只小动物画上帽子。

老鼠排第1,谁排第9?(小猴)小龙排第几?(第5)像上面这样,同桌互相提问。

6、学习写8和9。老师边示范边说,8是一笔写成的,要写圆滑,无棱角;9也是一笔写成的,上半部像个“○”,9的竖像个“1”,写时上半部分和一竖要连起来。学生书写练习。

学生在书上的练习格里描写8和9,最后在练习本上写。

7、学习8和9的组成。(1)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要求:边摆边说,几和几组成8,8可以分成几和几?(2)集体交流。

老师板书:

(3)启发提问: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同学说一说。

读一读:7和1组成8或1和7组成8;8可以分成7和1或8可以分成1和7。(4)请同学们拿出9根小棒,摆一摆,说一说9的组成。(5)摆后填□。

(6)同桌说说,看到每一组想到什么?

(7)师生游戏:对口令。老师:7和1。学生:组成8„„

三、练一练

1、教材第52页“做一做”的第2题。老师指导学生做第一题,其余的自己做。

先读再填:如3和5组成几,3和5组成8,□里填8„„ 最后集体交流,同桌互查。

2、教材第52页“做一做”的第2题。学生自己动手圈,老师巡视。

3、练习十一的第1题。

老师读完要求后,让学生连线。

4、练习十一的第2题。

5、练习十一的第3题。

6、练习十一的第4题。

四、课堂小结:

五、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8、9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会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

2、掌握有关8、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电子课本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8的组成。

把8朵花插在2个花瓶里,有几种插法,填空。

读读:3和5组成8,4和4组成8,8可以分成2和6„„

2、复习9的组成 8 5 1 4 3 2 6 7

先让学生动笔填一填,然后读一读,8和1组成9,9可以分成8和1„„

3、口算4+2=□,并说说口算方法,因为4和2组成6,所以4+2=6,。口算6-5=口,并说说思路。

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8的加减法。(1)出示笑脸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

(2)小组合作学习,先自己写算式,然后组长归纳全组同学所写的算式。(3)组织交流、汇报所写的算式。老师板书:5+3=8

8-5=3

3+5=8

8-3=5(4)观察算式找规律,师生小结。1)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

2)8减去5这部分就得到3那部分,8减去3那部分,就得到5这部分。3)根据一幅图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2、学习9的加减法。

(1)摆出9根小棒,看图,说图意列算式。(2)集体交流,汇报。

1)说两个加法算式:5+4=9和4+5-9 2)说两个减法算式:9-5=4和9-4=5 红圆和白圆一共有9个,其中7个红圆,白圆有几个?列式是9-7=2。(3)如果不看图,你会算5+4和9-5吗?同桌说说算法。

3、填一填。

6+2=口

6+3=口

2+6=口

3+6=口 8-2=口

9-3=口 8-6=口

9-6=口

先让学生自己说思路,填空,然后交流,特别指导计算6+2时可以这样想:因为6和2组成8,所以6+2=8;还可以想2+6=8,所以6+2就等于8。

算8-2时可以想:8可以分成2和6,所以8-2等于6;还可以想:2加几得8,2+6得8,所以8-2=6。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用自己的方法算。

三、练一练

1、教材第53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3、练习十一的第5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8、9加减法的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8、9的加减法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2、巩固复习9以内各数的认识,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

1、进一步提高口算8、9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电子课本 教学过程:

1、练习十一的第6题。

2、练习十一的第7题。

3、练习十一的第8题。

4、练习十一的第9题。

5、练习十一的第10题。

6、练习十一的第11题。

7、练习十一的第12题。

8、练习十一的第13题。

8、练习十一的第14题。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8、9的减法应用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地看图说图意,并能正确地列式计算。

2、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3、进一步提高8、9的加减法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重点难点:

正确地口述题意,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2+6=

9-1=

6+3=

8+1=

7+2=

8-2=

9-5=

5+4=

9-6=

7-3=

8-4=

3+5=

2、对口令。说8、9的组成。

3、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

△△△

口+口=口

口+口=口

口-口=口

口-口=口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做了图画应用题,同学们初步知道了解答应用题首先要看懂图意,然后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有关8、9的图画应用题。

2、出示教材第57页的小鹿图,学习减法应用题。

(1)先出示9只小鹿,然后跑走了3只。问:还剩几只小鹿?(2)让学生自己列式后组织集体交流。

引导:要求还剩几只,应该怎样算?出示口○口=口(只)。

算式里所有的数和符号都没给出,同学们要根据数量关系自己选择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减法算?”“你是怎样想9-3等于几的?”

3、出示蘑菇图,学习加法应用题。

先出示树根下的一堆蘑菇,显示:树根下有6个蘑菇,在出示2个蘑菇,让学生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问题,老师最后选定“一共有多少个?”板书:6+2=8(个)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二的第1题。

2、练习十二的第2题。

3、练习十二的第3题。

四、思维拓展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

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和组成,获得对10的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的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热爱科学的教育。

4、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

会正确读、写数10,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数数,从0数到9,再从9数到0。

2、口算:

2+7=

6+3=

9-0=

8+1=

9-2=

9-3=

9-9=

9-1=

9-7=

4+5=

2+6=

9-8=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引入,我们已经能正确地数出0-9各数了,还知道了这些数的一些知识,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9大的数——10。板书:10的认识。

2、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教材第59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问:图上画了些什么?都有多少?请你数一数。(2)学生数数,并交流数的结果。

问:画图上有多少个人?(10个人)你是怎样数的?

引导说出,先数9个小朋友,再数1个老师,一共有10个人。提示:大家数了9以后再数10,10是9后面的第一个数。提问:图上一共有多少只鸽子?(10只)

(3)让学生从不同的起点再数图中的人数和鸽子的只数,数后交流。引发思考,刚才同学们又数了人数和鸽子的只数,结果怎样?在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引出:刚才又数了一遍,还是10个人和10只鸽子,在数的过程中发现,不管从什么地方数起,只要是一个一个地数,不重复,不漏数,结果总是一样的,数鸽子时,飞着的有7只,没飞的有3只,一共有10只„„

(4)你试着两个两个地数,看结果是多少。

(5)数一数教材第59页的点子图上的点子是多少。

(6)随着学生报结果的过程,老师板书10,像这样10个人,10只鸽子都可以用10来表示,读读这个数。

(7)我们身边有10这个数吗?

3、学习10以内数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比较。(1)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 ①出示第59页的直尺。

②让学生从0开始依次读出直尺上的数。③引导学生对照直尺说出10以内数的顺序。

(2)老师引导学生小结;9在10的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后面,10比9大。(3)引导学生比较9和10的大小。

①数出教材第59页两幅点子图中点子的个数。②先让学生独立填数和符号。

③汇报、交流自己填写的过程和理由,重点说出填写时的思维过程。

4、学习10的组成。

(1)请同学们拿出10根小棒,把它们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摆法,边摆边说:10可以分成9和1,1和9组成10„„

(2)交流摆法,老师根据学生说的在黑板上有顺序地板书: 10 /

\ 1 2 3

4 读读这些组成,自由读、互读。(3)推想10的另外几组组成。

引导:看到上面每一组组成,你还能想到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看到一组组成,还可以想到和它有联系的另一组组成,如看到10 就马上

想到

学生由上面几组又可以推出其他几组/

\ 6

(4)引导学生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怎样才能很快的记住这些数的组成呢? 学生小组讨论。

交流记忆方法:学习时主要记住前五种组成,其余几种组成完全可以由前面几组推想出来。前边5组又可以按其中一个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记,另一个数相对应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如1和9组成10,2和8组成10。

5、学习10的写法。(1)引导学生观察10的字形,并说一说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左边是“1”,右边是“0”,合起来是10。

(2)老师示范写10,边写边讲;10分成两部分写,左边格里写“1”,右边写“0”;要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3)学生在练习本上描写10。老师指导。

三、巩固练习

1、数数,从0数到10,再从10数到0。

2、教材第60页的“做一做”。

先读题意,独立连线,最后交流,叙述为5和5组成10,我把5和5连起来。

3、练习十三的第1题。

先让学生在数轴上的方框里独立填数,然后交流自己填数时“想”的过程,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

4、练习十三的第2题。

5、练习十三的第3题。

四、课堂小结:

五、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口算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2、学会看一幅图能正确地说出四个有相互关系的加减法算式。重难点:掌握方法,正确口算。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答。

2、口算。

9-3=

6+3=

9-5=

3+6=

5+3=

8-3=

4+4=

9-9=

8-2=

8-0=

3、看图列式。

△△△△△△

△△△

6+口=口

口+口=口 9-3=口

9-口=口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

2、学习第一个图。

(1)出示图:1个蓝色的圆,9个粉色的圆。(2)提问:图上有几个蓝色的圆,几个粉色的圆?求一共有多少个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1+9=10(3)对这幅图,你还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 板书:9+1=10(4)老师用手盖住1个蓝色的圆,提问:去掉一个蓝色的圆,求还剩几个圆?怎样列式? 板书:10-1=9(5)老师盖住9个圆,提问:还剩几个圆,怎样列式?(6)提问: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这四道题? 引导学生看着10

,说出相关题目的计算方法。

9(7)读读这四个算式。

3、学习第二个图。

(1)出示图,有2个蓝圆,8个粉圆。(2)看图说一个加法算式,指名说。(3)看图说出两个加法算式,指名说。

板书:2+8=10。说说2+8=10表示什么意思。(蓝圆和粉圆一共有10个,去掉2个圆,剩下的就是8个圆)

(4)小组里互相说计算方法。

4、学习第三个图。

(1)出示图,有3个蓝圆,7个粉圆。

(2)看图说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板书: 3+7=10

10-7=3

10-3=7(3)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5、学生自学第四个图。

(1)仔细观察图,说图意,把算式填写完整。(2)集体订正,老师板书;

4+6=10

10-4=6

10-6=4

6、老师出示; 5+5=口

10-5=口

想一想口里应填几,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61页“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第61页“做一做”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填空,在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三的第4题。

4、练习十三的第5题。

5、练习十三的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检查指导。

四、课堂小结

五、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10的加减法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直接观察,进一步巩固10的加减法的口算,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2、巩固复习10以内各数的认识,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

1、进一步提高口算10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1、练习十三的第7题。

2、练习十三的第8题。

3、练习十三的第9题。

4、练习十三的第10题。

5、练习十三的第11题。

6、练习十三的第12题。

7、练习十三的第13题。

第五单元6、7的认识和加减法

共享教案

主备:谢清兰

第三篇:2012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课时 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面―第16面)完成第18页的第1题―第4题 教学要求: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 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拨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5 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四:练一练

第18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安全教育:(出操篇)下楼集会先排队,牢牢记住静齐快,按序上下不拥挤,不推不闹不讲话。

教后反思:这节课的知识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总体上是比较简单的,再让学生用学具操作,认识所学内容,掌屋知识,教学效果就很好了。

第2课时 比大小(第17页的内容)完成第19页的第6、7题 教学要求: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教学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香蕉)4 3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安全教育:(出操篇)下楼集会先排队,牢牢记住静齐快,按序上下不拥挤,不推不闹不讲话。

教后反思:让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感知怎么样比较大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课堂有些失控,效果不太理想。第3课时 完成练习册 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完成

安全教育:(出操篇)下楼集会先排队,牢牢记住静齐快,按序上下不拥挤,不推不闹不讲话。

教后反思:由于学生识字量太少,老师读题做,有些孩子听的能力不够,导致难免跟不上节奏,练习的速度较难掌握。

第4课时 第几(第20页的教学内容)完成第23页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依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四:作业:

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 安全教育:(出操篇)下楼集会先排队,牢牢记住静齐快,按序上下不拥挤,不推不闹不讲话。

教学反思:学生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这部分的知识少部分学生还是理解不了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老是混淆。第5课时 几和几(第21页的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组成),完成两个“做一做”和第23页的第3、4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计数器:老师拨数,学生观察

(1)先拨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主动探索:4 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读4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 我们在记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二)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

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

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5

3344、读一读

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1)小老师带读

(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

(4)同桌对口令(5)试着背一背

5、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6、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7、完成第22页的做一做1:先摆一摆,再说一说。集体评价。

三、练一练:第22页的第2题:集体评价

第23页的第4题:这是一题判断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如何做,然后学生再开始进行判断。第8、10题课余完成.安全教育:(出操篇)下楼集会先排队,牢牢记住静齐快,按序上下不拥挤,不推不闹不讲话。

教学反思:课堂中注重了培养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效果较好。

第6课时 加法的初步认识(第24页的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28页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

生:小棒或学具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电脑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体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5)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题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2)学生汇报算式;3+2=5,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做一做”第2题

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1、游戏一:贴苹果

要求: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大家摆学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

评价方式:请学生当“小法官”

2、红花配绿叶

要求:这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个小组找到的“红花”答案多。

评价:给找到正确答案多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智慧星”

五、课余时间完成第28页的第1、2题 安全教育:(出操篇)下楼集会先排队,牢牢记住静齐快,按序上下不拥挤,不推不闹不讲话。

教学反思:让学生通过操作、表达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效果好。

第7课时 减法的认识(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28页的第3、4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师:课件、实物投影仪。

生: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

()()

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

1+3

1+4

2+2

4+1

3+1

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把两部分合起来)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通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桌子上放着3只纸鹤,有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只)

师:像这样,从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板书:—

2、学习减法算式

问:3只纸鹤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3-1=

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3、发散思考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电脑演示第26页的主题图和第27页上面的一幅图,分别让学生认真观察(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算式

2、先画一画,再说算式(第27页最下面的做一做)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

(1)先画三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板书:3

(2)再用虚线圈2朵花,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

(3)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4)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板书:3—2=1 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4人小组合作完成)

(1)指名说图意

(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学生独立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进行评价。

三、巩固反馈

1、P27页的做一做

(1)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2、P28页的第3、4题。安全教育:(出操篇)下楼集会先排队,牢牢记住静齐快,按序上下不拥挤,不推不闹不讲话。

教学反思:指导学生摆一摆,画一画。学会看图立式,学得很主动。

第8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第28、29页的第5----9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教学重、难点: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按数的顺序填数

1()

34()

5()()

21()()3()()(学生口答)

2、数的组成

5□

1□

二、指导练习

1、P29页的第8题第二幅图:让学们认真观察 : 1)4人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一共有5条黄瓜,奶奶摘了二条,还剩下几条)

2)要求还剩下几条,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如何列式?请你在书中完成。3)全班集体评价出示铁锹图

2、P29页第6题看图把算式填完整。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把算式补充完整。

3、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

(1)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4、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第28页的第7题。全班进行评价。

三、数学小游戏: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

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

1+

34-

25-

1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

42+3

5-2

5-3

5-4

3+2(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安全教育:(出操篇)下楼集会先排队,牢牢记住静齐快,按序上下不拥挤,不推不闹不讲话。

第9课时

0的认识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具准备:

1、三只小猴图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没有桃子的图片

2、实物投影仪,活动灯片二张

学具准备:1――5的数字卡片和1张空白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

二、揭谜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让我们数数看

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出示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小猴看到2个桃乐呵呵)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小猴吃了1个桃,嘴巴鼓鼓的)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

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就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四、教学书写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在书中第29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

4、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写0

五、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第31页的第1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

2、摆一摆

要求:

1)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0―――5的数字卡片

2)排好顺序的派代表上台演示 3)鼓励不同的排法

六、调查:0到底是双数还是单数 安全教育:(出操篇)下楼集会先排队,牢牢记住静齐快,按序上下不拥挤,不推不闹不讲话。

第10课时

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说出图意

2、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3、渗透空集的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和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不借助图口算0的加法、减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昨天,我们一起认识了0娃娃,还学了许多关于0的知识,还记得吗?0表示什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师:既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没有)二:探索新知

1、出示小鸟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2)出示第二张图片: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 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要知道还剩下几只小鸟,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3-3=0)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出示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

2)出示第1幅荷叶图,问:这片荷叶上有几只青蛙?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4)这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4+0=4)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3-3=0

4+0=你发现了什么?

(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学生口答算式)

2、完成第30页的做一做(全班集体评价)

2、第31页的第3、4题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评价要求:先同桌互评,再全班进行集体评价。

四、综合练习:

1、P31页的第5题,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鼓励。

2、第33页的第3题 要求每个同学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然后集体评价。

3、限定时间完成:第33页的第5题。

安全教育:(出操篇)下楼集会先排队,牢牢记住静齐快,按序上下不拥挤,不推不闹不讲话。

第四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精品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全单元教材主要由“6和7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8和9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直接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整个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能把本单元内容学好就为小学阶段学习数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年级学生是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要让学生打下学习数学的坚实基础就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促进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业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计算。

五、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10以内加减法计算速度以及正确率的提高,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六、教学方法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发展。

七、教学环节

复习——导入——新授——练习巩固——小结

八、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采取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兴趣中逐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及学会计算。

第五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

加减法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1~5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P14-16

教学目标:

.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重点:1~5的基数意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1~5的写法。

课前准备:、1~5数字卡片、计数器、小木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板书)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习作铺垫。]

二、教学1~5的认识:

.(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7.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设计意图:建立数感。了解基数的含义。]

三、教学数序

.(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

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

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3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

5.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设计意图:主要是帮助孩子建立好数的感觉,让他们知道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书写

.(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3)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5.学生练习写1、2、3、4、5。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五、练习:P16做一做1、2

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下载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