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新人教][教案]

时间:2019-05-12 17:0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5-3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新人教][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5-3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新人教][教案]》。

第一篇:5-3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新人教][教案]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中东的地理概念;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1947年联大决议;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在巴的委任统治;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与实际结果;1956年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同年10月苏伊士战争爆发。

2、理解: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运用:了解中东战争发展的起因、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对中东战争的教学,深刻剖析和探究阿以之间、阿拉伯之间、阿拉伯与西方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根源,从而认识巴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问题。

2、综合分析: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培养学生从地理、宗教、历史、现实等方面分析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3、历史比较:通过两次中东战争的学习,对巴勒斯坦战争和苏伊士运河战争作一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历史问题的复杂性;殖民统治者埋下的祸根;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性。

2、认识国际势力的插手是造成中东地区纷争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3、了解中东问题,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次中东战争的起因及结果。

难点:阿以之间、阿拉伯国家之间、阿拉伯国家和西方殖民者之间、英法和美苏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中东地区纷争的国家错综复杂,教师教学时要尽量借用中东地区的示意图指示学生掌握好地理位置,从中理清这些国家的厉害关系。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教材引言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图片:

问:阿拉法特为什么受到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尊敬呢?他所在中东地区曾经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

(1)概念:中东是指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概念。

(2)特点: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上,是东西方交通的咽喉要道。

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可顺利运送石油到各国。

2、历史特点:丰富的多种文明,民族纠纷与冲突的“多事之地”。

3、战略地位: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之地。

4、“贝尔福宣言”(1917年):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

5、巴以分治,以色列建国:1947年11月联大通过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国家。

【合作探究】中东问题的产生说明了哪些问题?

二、巴勒斯坦战争:

1、战争的爆发:

(1)原因:①联大分治决议,两个民族对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2)爆发:1948年5月15日 以色列军←→阿拉伯联军

2、战争经过: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阿军发起进攻至第一次停火(1948年5月15日~7月8日):第二阶段,以色列军队的第一次进攻至第二次停火(1948年7月9日~10月14日)第三阶段,以色列军队的第二次进攻至战争结束(1948年10月15日~1949年3月):1949年1月7日埃及要求停战,以色列同意了埃及的要求,双方停止了战斗。

3、战争结果:1949年7月,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分别签署了停战协议:

(1)在巴勒斯坦没有建立起阿拉伯人的国家;相反,巴勒斯坦领土被以色列、约旦和埃及三国瓜分。

(2)美国通过援助以色列插手中东事务,开始对巴以冲突发挥更大影响。美以关系越来越成为中东政治风云的一条主要线索。

三、苏伊士运河战争:

1、背景: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与英法等国产生的冲突,是引发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2、战争经过:埃以激战西奈半岛;英法与埃激战运河区(塞得港登陆);阿拉伯断油援埃;联大通过决议立即停火。

3、美苏对战争的态度:

美国对英法采取军事行动之前未与自己协商极为不满,因此明确表示不赞成英法以三国用武力解决问题。苏联支持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行动,视其为打击西方在中东势力的绝好机会。随着战局的进展,看到美国明确反对英法行动后,苏联采取了积极介入政策,甚至向英法进行了武力威胁。

但是美苏两国各自的战略目的从根本上又是对立的。它们都是要限制对方,扩大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因此,美国不同意和苏联一起采取军事行动,并坚决反对苏联对英法进行核打击。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美国总统下令美军进入全球警戒状态。这表明,美苏两国在苏伊士运河战争问题上,只是有一定的利益交叉点,它们可以进行有限的合作,这种合作对于消除危机和结束战争是有益的。但它们的战略目标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4、战争的影响:

(1)对埃及:埃及实现了对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捍卫了民族的独立;

(2)对英法:英法殖民主义遭到沉重打击,其在中东地区数百年殖民统治的传统势力丧失殆尽。

(3)对国际:联合国在调解争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4)对美国:保全了在中东地区的影响,但也加深了同西欧盟国关系上的裂痕。

(5)对苏联:加深了苏联赢得了阿拉伯世界的好感,开始成为阿拉伯人民的“天然盟友”。苏伊士战争是苏联走向中东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东问题的由来和两次中东战争(即巴勒斯坦战争和苏伊士运河战争)。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历史上,造成中东地区情况复杂的有诸多因素:主要是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都统治过此地、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领土纠纷以及殖民统治者实行的“分而治之”的政策,等等。这些因素导致了两个主要矛盾:一是阿以之间的矛盾,一是阿拉伯国家与宗主国和战后世界 大国之间的矛盾。前一个矛盾主要围绕着领土和重要文化遗产的归属展开,后一个矛盾主要围绕着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的主权所属和控制展开。第一次中东战争就是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而引发的。但战争没有解决矛盾,大国的卷入使矛盾更为复杂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即苏伊士运河战争,主要是第二种矛盾促成的。埃及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对苏伊士运河资源的有效掌握,以武力方式对英法殖民统治进行了清算,维护了民族利益,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英法无力再保持在中东地区的原有影响,美苏等国借助战争填补了英法留下的“真空”,客观上又使第二个矛盾不仅延续下来,而且范围也有所扩大。

★板书设计

一、中东概况和纷争的由来:

1、地理概念与特点:

2、历史特点

3、战略地位

4、“贝尔福宣言”

5、巴以分治,以色列建国

二、巴勒斯坦战争:

三、苏伊士运河战争:

★教学反思

第二篇:3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中东的地理概念;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1947年联大决议;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在巴的委任统治;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与实际结果;1956年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同年10月苏伊士战争爆发。

2、理解: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运用:了解中东战争发展的起因、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 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对中东战争的教学,深刻剖析和探究阿以之间、阿拉伯之间、阿拉伯与西方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根源,从而认识巴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问题。

2、综合分析: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培养学生从地理、宗教、历史、现实等方面分析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3、历史比较:通过两次中东战争的学习,对巴勒斯坦战争和苏伊士运河战争作一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历史问题的复杂性;殖民统治者埋下的祸根;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性。

2、认识国际势力的插手是造成中东地区纷争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3、了解中东问题,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把握文明冲突背景下,各种复杂因素对地区和平的影响

难点:中东问题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尤其是阿以之间、阿拉伯国家与西方大国之间的矛盾;中东和平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4.标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 “中东战争”指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所谓“中东战争”是指1948~1982年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争。“中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以色列是犹太人建立的国家。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是如何由来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纷争的由来

(一)历史因素(多种文明、名族矛盾)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由来已久。西亚的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祖先都曾共同生活的地区。古代希伯莱人(即犹太人)曾于公元前1025年在此建立国家,但不久被灭。后来,犹太人陆续迁离,该地区长期为阿拉伯人的居住地。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一次大战期间,英国为了与法、俄争夺中东霸权,企图依靠犹太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因而积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战后,美国为了插手该地区,亦支持犹太复国运动,这样,犹太人从世界各地陆续大量迁往巴勒斯坦,原居住在这里的阿拉伯人则被大批赶出家园,沦为难民,阿拉伯、犹太民族矛盾由此激化。

(二)地理因素(战略地位、石油资源)

【学习探究】中东指的是哪儿?

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中东地区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而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它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8个国家和地区,面积740万平方公里,它衔接亚、非、欧三大洲,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巴勒斯坦则位于中东的中心地带,西濒地中海,南邻西奈半岛,扼亚、非、欧三洲要冲,是联结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长期以来,巴勒斯坦一直强邻和大国争夺的主要目标,在历史上也出现过部族的迁徙和后来者征服先来者。

(三)“贝尔福宣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后,英国托管巴勒斯坦,1917年,英国外相贝尔福代表英国政府致函犹太复国领袖,支持犹太人建国。此称为贝尔福宣言,是犹太人复国获承认的第一份国际文件。但随着欧洲犹太人源源不断移入,以及犹太人定居点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巴勒斯坦已成为中东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造成犹太移民与阿拉伯伊斯兰教徒的矛盾也开始浮现。

(四)联大决议

二战以后,犹太复国运动进一步发展,同时,阿拉伯民族的反殖斗争也不断高涨,英国的统治难以维持下去。1942年2月,英国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处理。“联大”根据英国的要求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巴勒斯坦问题。1947年9月16日,联合国第二届大会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进一步研究巴勒斯坦问题,美苏代表主张在委任统治结束后立即进行分治,他们的主张获得通过。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加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区;犹太国面积14000多平方公里;使耶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有联合国管理。(犹太人当时人口接近巴勒斯坦总人口的1/3,拥有当地6%的土地。)联合国分治决议一通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纷纷举行示威,反对分治。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探究学习】中东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1.战略位置的特殊性: 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2.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石油海洋” 3.民族关系的复杂性: 阿拉伯人 犹太人 4.宗教关系的独特性:(耶路撒冷)三教圣地 5.大国力量的对抗性: 战略利益的需要

二、巴勒斯坦战争

(一)战争的第一个阶段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同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国。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坚决反对以色列国的成立,15日,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军队交战,从而爆发了阿以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正式开始。初期阿拉伯联军迅速掌握主动,以色列暂时处于劣势。5月17日,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停火给以色列喘息之机,它最大限度的利用四周停火,为尔后的战争做准备。

(二)战争的第二个阶段

1948年7月9日,经过充分准备的以色列军队向阿拉伯军队发动攻击,这次进攻名为“十天进攻”,至7月18日结束。阿拉伯国家由于内部分歧,没有统一的军事计划,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战局每况愈下,到了不可扭转的地步。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得岛签定停战协定。根据协定,埃及承认除加沙地带外,以色列占有整个内格夫地区。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未能建立。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三)结果

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实际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五分之四的土地,超出了联合国决议原来规定的领土范围,近百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这次战争没有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的矛盾,反而引起了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

三、苏伊士运河战争

(一)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起因

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法鲁克王朝,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之后,于1954年10月英国同埃及签定协定,同意分批撤军。1956年6月,英军全部撤离埃及,但苏伊士运河仍为英法控制。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英法为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策划召开对运河实施“国际管制”的会议。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议下,22个国家在伦敦举行会议,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国再次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协会”问题,仍未达成协议。9月30日,英法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0月13日,安理会否决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国际管理”制度提案。于是,英法联合和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1956年10月底苏伊士运河战争即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二)第二次中东战争的结果

英法塞得港登陆,在纳赛尔领导下埃及军民奋起保卫塞得港。英法第一批伞兵着陆后,埃及当局通过设在各重要地点的广播,迅速告诉居民敌军降落的地点,群众立即集合起来,协助守军消灭敌人。使英法军队始终没能完全占领塞得港。英法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军队全部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军也撤出埃及。

通过这场战争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埃及人民的胜利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独立与自决运动出现高潮。战争削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及在中东的影响。而美苏则走上了中东角逐的舞台。中东问题又增加新的复杂因素。中东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

课堂小结 【本课小结】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地理的因素。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大国争夺和插手是导致中东问题复杂、尖锐化的重要因素。第一次、第二次中东战争并没有解决中东问题。反而使中东问题又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二次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问题复杂,但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很多人名地名和事件,可以从每天的电视、广播和其他媒体上看到。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尽可能从时事入手,抓住最近有关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等,采用“倒叙”的方式组织教学。既给学生现实感,又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增加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力

课后习题 【课后研讨】

世界史上有很多例子说明对于地区矛盾冲突大国插手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使原由的矛盾激化,地区动荡。而对于地区矛盾冲突,一些西方国家往往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进行干涉。

你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与同学交流一下你的看法和认识。

思路:一些国家打着“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主权有限”和“主权是过时概念”的旗号进行当今世界下的“新干涉主义”,这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新的表现。这是为干涉他国内政、侵犯他国主权提供理论依据。在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的地区,单边主义和大国干涉只能引发一系列的新的矛盾,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导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事实表明,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引发和激化更多的矛盾。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主张多极化,反对单极化,赞成加强多边合作,维护联合国作用,和平解决争端。

板书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第三篇:中东问题印证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东问题印证“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东北非居于世界“枢纽”位置,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历来都是大国角力的重要场所。2010年年底以来,发端于突尼斯的动荡席卷了整个北非西亚地区,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利比亚动荡、内战还引来西方国家的军事打击,也门接近内战边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等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北非西亚地区陷入了30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时期,地区局势动荡不安,这种动荡局势出现的原因何在?它们又说明了什么?

这些暴力冲突的焦点大多是社会矛盾的爆发以及政治权利的让渡诉求。发生**的中东各国具有很多共同特征,比如闭塞的阿拉伯体系,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单一的管理结构模式,并存的多种宗教冲突;除此之外,还具有资源丰富、地处交通枢纽等共同地理优势。纵然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具有诸多影响因素,但几个中东国家局势却共同印证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如果说全球是一盘棋,那么在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里,中东北非显然是一个重要“棋眼”,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力。迄今,这一地区旧体系分崩离析,新势力错综复杂,动荡局势使全球并不稳定的政治经济形势充满变数。甚至有专家指出,这股反政府浪潮有可能会彻底打乱世界发展的节奏,深刻改变了维持半个多世纪的世界格局。不少人以“阴谋论”的方式看待阿拉伯国家变革,实际上,这次阿拉伯变革与动荡,第一动力来自国家内部和社会底层,而非外部势力,宗教势力、反对派和外力都是街头运动风生水起渐成规模后才抓住时机介入干预的。我们主要从经济方面对西亚北非地区的变局进行分析:

(一)被经济全球化边缘化

从全球范围看,西亚北非地区动荡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地缘政治大洗牌过程中发生的一次“板块震动”。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和世界形势发展的潮流,开始由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引领,这些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实现了经济结构战略转型,从工业化跨入了信息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抓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高科技产业转移等几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分享了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而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也门、阿尔及利亚、约旦等资源相对匮乏的阿拉伯国家明显被经济全球化边缘化,即使沙特阿拉伯、利比亚、苏丹、巴林等一些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也仅维持资源型经济结构,没有其他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经济结构的支撑力和免疫力都很差。

(二)国际金融危机危害进一步蔓延

西亚北非地区动荡,标志着发轫于资本主义世界心脏地带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冲破金融和经济范畴,进入更加凶险的社会领域。实际上,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就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从核心区向外扩散,危机在实体经济领域蔓延,导致失业率上升、工作时间延长,社会抗议活动越来越多。在现行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下,高度依赖经济景气旅游业的一些阿拉伯国家成了国际金融危机的牺牲品。欧洲因危机导致失业率长时间居高不下,欧洲人减少了度假,依赖欧洲旅客的突尼斯经济便像沙滩上的房子坠落下来。而许多失业的打工者回到本土,更对原本就脆弱不堪的经济和社会形成难以承受的冲击。摆脱殖民统治60多年的埃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畸形的殖民地经济结构,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高度依赖旅游业和外出人员外汇收入的埃及同样在劫难逃。即使富甲天下的资源国家,其油气等大宗商品价格操纵在金融资本手里,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链低端,属于依附型经济。每当出现经济危机,发达国家总要想法设法向依附于他们的发展中国家转嫁,依附型经济体必然会遭殃受挫。只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这种转嫁更直接、更迅速、更全面。

(三)粮食危机引发政治动荡

2011年以来,全球粮价在高位继续上涨,达到20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提高粮价以来的最高水平。阿尔及利亚米面和食用油价格在一年内上涨了30%,导致今年年初发生抢劫食品骚乱,造成数百人丧生。约旦发生抗议食品涨价活动。突尼斯人因不满食品涨价演变成憎恶政府,最终将其颠覆。食品价格高涨是埃及人反穆巴拉克的催化剂。实际上,中东地区一些国家早就试图通过补贴稳定粮食和食品价格来预防危机,但是,长期补贴损害了农业生产,造成粮食供应不足。而政府应对粮食和食品抢购风潮措施失当,不仅没有消除涨价根源,反而进一步抬高价格,为政治动荡推波助澜。

(四)丰富的油气资源始终吸引着西方列强贪婪的眼球

中东地区因处于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而独享重要战略地位,因富集石油和天然气成为大国争夺和美国谋霸之地。如今,动荡已经波及地处霍尔木兹海峡区域的也门。作为海湾国家唯一输油通道,每天经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的原油占全球供应总量的17%,安全形势一旦恶化,将对全球石油供应造成极大冲击。法英美等国家空袭利比亚,可以说各怀鬼胎,但有一条是共同的,他们都希望利用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在战场上处于下风的局面,向其提供支持,为反对派上台后在这个国家谋取更大石油利益埋下伏笔。

(五)分配不公导致贫富悬殊

国家经济保持了一定增长,但贫富严重分化,大多数普通民众分享不到经济发展成果,埃及算个典型。社会学家阿明指出,埃及全国人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富人集团,他们占20%的人口,却拥有55%的社会财富,这些人或从政或经商,他们腰缠万贯,挥金如土。第二层次是中产阶级,他们也大体占20%的人口,占有27%的社会财富。第三层次是穷人,他们占60%的人口,却仅拥有18%的社会财富。也门的贫富差距已经到了足以影响社会稳定的程度,约占也门人口10%的富有阶层控制了34%的国民收入,其消费总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25.5%,而10%的赤贫阶层消费仅占3.5%。巴林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2010年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第三十三位,在阿拉伯国家中仅排在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之后。但是,占巴林人口多数的什叶派穆斯林认为,他们受到逊尼派王室和政府的歧视,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得不到相同待遇。

(六)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突破了整个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的承受能力

长期以来,一些阿拉伯国家一直是世界上失业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据阿拉伯国家劳动力大会数据,阿拉伯国家目前有1700万人失业,失业率超过15%,一些阿阿拉伯穷国的失业率一般都在30-40%甚至更高。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往往也难以就业,许多拥有法律和医学学位的年轻失业者只能沦为没有牌照的出租车司机。从打开地区动荡缺口的突尼斯来看,其官方失业率过去10年一直维持在两位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真正失业率可能远远不止官方公布的15%,突尼斯一些经济学家表示失业率已经超过20%,15-29岁年轻人失业率可能超过30%。据英国媒体报道,突尼斯年轻人失业率实际达到了惊人的52%,而引发突尼斯**的正是一名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在街头摆摊的26岁大学毕业生。埃及过去30年人口由2000万激增至8400万,其1/3年龄不超过14岁,一般人口在24岁以下,满足埃及人的就业要求甚至需要创造比人口是其3.6倍的美国还要多的新增就业机会。显然,埃及的经济结构和竞争力不具备这样的潜力。从人口统计角度看,阿拉伯世界进入了一个年轻人为主导的时代,这种状况不是短期可以结束的。

此外,政治、文化和宗教因素也不容忽视。宗教、民族的差异使得中东国家内部普遍存在二元文化矛盾,缺乏共同“认同”感,影响民族和民族国家构建进程。整个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目前还缺乏文化自信,原因是古老的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从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文化的进程中,自身的嬗变非常缓慢,以至于无法适应外在世界的发展节奏。受长期世界形势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在西亚北非地区发生了激烈碰撞,导致了人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混乱。

受东方文化、政治传统和民族解放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阿拉伯国家在半个世纪前形

成一批介于独裁与民主之间的“基利斯马”型权威领袖,如萨达姆、卡扎菲、穆巴拉克和本·阿里,他们在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和民族独立和提高国际地位等方面发挥过历史作用,做出过杰出贡献,进而长期成为国父般的精神领导,叱咤风云,影响世界。由于政治体制僵化,这些领袖长期执政,这种依附于个人权威的制度也使阿拉伯国家的政治严重单一化、脆弱化,政权内部、政党内部均不能实现有序更替,外部更缺乏有效监督与制衡,或将公平竞争、轮替上岗机制化为摆设和陪衬。权利高度垄断必然导致高度腐败,贪污腐败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国家政权貌似坚不可摧,实则已被蛀虫从内部啃坏大梁与承重墙,一个偶然事件便可使其轰然倒塌。政治腐败不是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的专利,而是阿拉伯国家的普遍现象。“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民心向背已经决定了政权的命运。内政无能外交失败导致威信扫地,眼见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等原本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国家纷纷崛起,阿拉伯人民的民主诉求更加强烈。

确切地说,这场革命症结在于整个社会系统需要改版升级而非简单修补,是制度设计和发展模式之误。总的来说,现在的中东之乱的根源是社会内部民生状况、政治体制和社会公正等诸多问题到了必须要解决的地步。广大中东国家民众对整个阿拉伯世界滞后于现代化进程,未能跟上全球化浪潮表现出极大的焦虑和不满。在此过程中,一些国家的政府在处理问题时态度消极、方式简单、手段粗暴,激化了已经十分危险的社会矛盾,造成了民众对现状不满,强烈要求变革的集体意愿。

为什么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大发展,在中东地区没有发生?还是邓小平说得对,“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不妨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句话的历史背景讲起,邓小平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刚经历文革十年浩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很低,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快速地恢复国民经济,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才能让执政基础稳固。反过来看中东,当前发生动荡的几个国家,尽管有很好的石油资源基础,但是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一般的百姓阶层非常困苦,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表面上看是铁板一块,其实已经处在剧变的前夕。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我们应该牢记这一点,一心一意地搞经济建设,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邓小平认为,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保持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这样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于阿拉伯国家。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完善法制,才能保障社会有秩序地前进。只有充分发展,政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降低失业率、提高国际地位、宗教以及部族冲突才会缓和,才能造福国民,不受大国摆布。

【参考文献】

李叙芳 2003年第2期《社会主义研究》 《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于培伟 2011年5月《辽宁经济》 《当前西亚北非地区变局的经济根源》

马晓霖 2011年9月上《人民论坛》《中东乱局:制度设计与发展模式之误》

施雪华 2011年9月上《人民论坛》 《大国复兴视野下的中东启示》

2011年9月上《人民论坛》 《中东北非反政府浪潮根源与警示》

徐晓寒 《“茉莉花革命”与美国中东战略》

第四篇: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台湾问题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

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本学期第二次的形势与政策课报告会。这次报告会是由学校两课部、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共同举办的。本来这次报告会是安排校党委宣传部石部长主持的,两课部主任吕学芳教授点评的,因为他俩今天下午到学校有特别重要的会议要参加,不能亲自来参加这次报告会的主持和点评了,就委托我来主持。

大家知道,台湾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分离。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是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改变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国际社会都承认的事实。但是,由于前一段时间台独分子昌狂,推行去中国化,甚至列出台湾独立时间表,“台独”分裂势力日益升级的活动,威胁到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威胁到两岸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威胁到台湾同胞的利益和福祉、威胁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在这样不得以情况下,我们不得已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是针对扼制台独、维护台海和平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

最近,台湾的中国国民党、亲民党主席不断来大陆访问,引起了中国人民及全世界的关注,虽然这两党不是执政党,但两位主席访问对推动两岸和平稳定、对台当局大陆政策改变也是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那么,我们如何去正确理解《反分裂国家法》?连宋访问到底对台海局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台海局势究竞如何发展?我们今天就袁云初老师给大家讲解。袁老师是我校获得教育部精彩一课获得者,也是我校研究国际问题、台湾问题的专家了,每次报告会都非常精彩,我相信他今天也会让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好,下面就言归正卷,我们就以热烈掌声欢迎袁老师给大家作精彩演讲!

反分裂国家法

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是没有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也没有改变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促进海峡两岸的统一,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不但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义务,也是国家不可剥夺的主权权利。

反对、遏制分裂国家的不法行为,包括运用法律武器打击分裂势力的猖獗活动,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促进国家统一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刚刚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恰恰就是一部这样的法律,它体现了国家意志,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特别立法,是专门针对当前台海两岸关系形势及其发展趋势、专门针对“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而立法的。“台独”分裂势力日益升级的活动已经构成对国家核心利益的直接威胁,不采取这种权威的、断然的立法措施,威胁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根源就难以消除,两岸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历史机遇就会遭到破坏,台湾同胞的利益和福祉就会被断送,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就会受损害。

世界上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有义务也有权利采取法律手段来制止分裂、维护统一。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为了阻止南方11州奴隶主企图脱离美国联邦、谋求独立的活动,林肯总统和共和党政府就及时颁布了《反脱离联邦法》,作为打击分裂势力的法律依据。140多年前新生的美国尚且就有这样强烈的国家意识和立法举措,出于类似的立法意图,身处21世纪的中国没有理由不行使及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反分裂、求稳定的法律。当前台海两岸稳定的威胁,不是来自祖国大陆,而是来自“台独”分裂势力。是“台独”分裂势力在处心积虑、紧锣密鼓地企图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反分裂国家法》是被逼出来的,是为了回应这种威胁,针对“台独”分裂势力企图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现状的分裂活动而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打击“台独”,维护两岸关系的稳定。即使被迫采用包括非和平方式的一切手段,也只是为了遏制“台独”,维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不因“台独”分裂势力的冒险行为而改变。有人企图把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帽子扣到《反分裂国家法》头上,完全是不顾事实、颠倒是非曲直的。

《反分裂国家法》又是一部求和平、求统一的法律。通观整部法律不难发现,它的立意、基调和主体内容是谋求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与共同发展,是宣示国家实现和平统一的最大诚意和最大努力。和平统一最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祖国大陆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为此,该法不但经由法律的形式,把争取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提升为国家意志,在全世界面前做出了庄严承诺,而且以明确的法律规定,提出了维护台海稳定、发展两岸关系的重大措施,提出了两岸平等协商谈判、达至和平统一的重大议题。只要认同一个中国,两岸就能坐到一起,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这些规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包容,释放出促进和平统一的最大善意和诚心。退一步讲,即使从大陆自身的切身利益计,也不愿意看到两岸兵戎相见,也要排除威胁、力争和平。因此,这部法律从根本上说是一部谋求和平、开创和平之法,而不是被有些人歪曲的那样是所谓“战争法”、“动武令”。至于说到第八条规定的非和平方式,首先,那是在和平统一的努力完全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作出的最后选择,不是大陆方面所希望的;其次,那也恰恰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领土完整的正义盾牌和最后手段。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反“独”促统、维护稳定、谋求和平的法律。这部法律不会因为有人恶意歪曲而减损自己立法意图的光辉。实践将验证它的效力,时间将证明它的价值。

反分裂国家法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我看来,《反分裂国家法》的要旨全都包含在胡锦涛主席3 月4 日讲话所强调的“四个决不”之中,有些问题用法的形式来表达,只能规定基本的原则方向,用领导人讲话的形式则可以表达得更明确、更具体、更灵活、更具前瞻性。因此,我想结合胡主席的重要讲话并针对台湾当局《反分裂国家法》的反弹动作,谈三个观点:

一、《反分裂国家法》是守卫国土而非并吞台湾法,是保和平法而非战争法

这部法的名字叫《反分裂国家法》,它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反台独、反分裂!其实搞对台研究的学者都知道,要求对台立法的建议,多年来一直不断有人提出,但由于这些建议无一例外都涉及使用武力的敏感问题,中央必须慎重考虑。但是近两三年来,“台独”分裂活动日益独猖獗并迅速升级,特别是到2003 年底,台湾当局领导人公然提出“台独时间表”,而且不顾美国的明确反对,强行“公投绑大选”,严峻的局势要求大陆必须做好应付最坏情况的准备,这就是制订《反分裂国家法》的决策背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被“台独”逼出来的法。

台湾有些人把这部法说成是针对所有台湾人民、要并吞台湾,要消灭台湾民主建设成果的法,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首先,“台独”不等于台湾。台湾是中国国土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大陆的立场,“也见之于台湾现有的规定和文件”。两岸在政治上虽未统一,但中国在主权和领土上是完整的,这也见之于双方有的规定和文件。“既然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就不存在所谓大陆和台湾谁吞并谁的问题”。《反分裂国家法》是针对“台独”势力把台湾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的图谋而立法,这是一部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法,是一部维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的法。如果台湾当局认真按照其“现有的规定和文件”办,就应该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和九二共识;退而求其次,如果真正兑现“四不一没有”和“不以宪改推动法理台独”的承诺,也能缓解两岸的紧张关系,台海和平格局也就不至于被破坏,台湾的任何党派和个人自然也就完全不必担心遭到《反分裂国家法》的惩罚。

其次,“台独”更不等于台湾人民。不仅大陆人民反对“台独”,台湾的多数民众也反对“台独”,在去年底的“立委”选举中,坚决反对“台独”的国民党和亲民党赢得了多数席位,这就从侧面反映了台湾多数人对“台独”的态度。《反分裂国家法》表达的是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在内的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反对“台独”势力分裂国家,既是要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也是要保护台湾人民的福祉;维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才能保障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大局,台湾人民也能从中获益。胡主席在“四个决不”的讲话中强调:“‘台独’分裂势力越是想把台湾同胞同我们分隔开来,我们就越是要更紧密地团结台湾同胞”,“尊重他们、依赖他们、依靠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照顾他们正当权益”,这种对台湾人民的感情和对争取台湾民心的高度重视贯穿《反分裂国家法》的全文。这部法的绝大多数篇幅是关于如何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对两岸谈判的规划和设想、以及如何保护台湾人民利益的问题,六个“可以谈”和五个“鼓励”,其实全都是台湾人民欢迎。试问,世界上有这样的战争法吗?

第三,反“台独”分裂不等于反对台湾的民主改革。台湾当局其实也知道搞“台独”不得人心,所以他们推动的反《反分裂法》大游行,也不敢把“台独”的主张作为主要诉求,而是指鹿为马地攻击大陆“要消灭台湾民主建设成果”、是“反民主、反改革”。其实《反分裂国家法》的规范对象是分裂国土的行为,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国是包括2300 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 亿中国人民的中国,大陆是包括2300 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 亿中国人民的大陆,台湾也是包括2300 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 亿中国人民的台湾。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全中国13 亿人民共同决定”,我理解这番话的意思,如果台湾有人想通过“公投”为分裂国土的行为披上一件民主的外衣,那他们恰恰是亵渎了民主,因为这已经侵犯了13 亿人民的民主权利。除去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之外,台湾的内部事务,如自身如何改革、政治如何发展,大陆完全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台湾当局恶意曲解《反分裂国家法》的本意,用“保卫民主”的旗号煽动民众走上街头,这种蓄意挑动两岸人民的仇恨、把对抗不断升级的做法是违背台湾多数人民要求两岸改善关系的善良愿望的,想借民意为“台独”壮胆,也是注定难以如愿的。

二、“非和平方式”是最后的、被迫的、有限度的

在“台独”活动日益升级的情况下,大陆不得不做一些非和平方式的准备,换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在面临国土分裂的危机时都要做此种准备。《反分裂国家法》关于非和平方式条文所蕴含的信息,我认为起码有三点:

(1)用武不再仅止于威慑。关于授权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组织实施”的条文和保护台湾平民、外国人权益等条文,这些是以前从未讲过的,说明《反分裂国家法》不同于以往的宣传威慑或军事演习,它本身就是大陆在“台独”可能突破底线的现实威胁下“准备打”的一个环节,如果陈水扁在“法理台独”的问题上一意孤行,极可能迫使大陆采取“非和平方式”。任何人也不要低估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如果为此必须付出代价,中国准备付出这个代价!

(2)不到万不得已决不用武。《反分裂国家法》中关于“底线”的三种情况,都是大陆方面不可能主动去做的,换言之,必须有“台独”的“分裂事实”或“重大事件”在先,才有“非和平方式”的问题,这部法只是对“被动用武”授权,但并没有对“主动用武”授权。有人批评这部法中关于何谓“造成事实”、何谓“重大事变”、何谓“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都有很大的弹性解释的空间,是“为解放军发了一张随时可用武的空白支票”。然而,换个角度看,多保持一点弹性,其实正是为了尽量留出争取和平的空间、尽量留出谈判妥协的空间、尽量留出包容对方的空间。胡主席在3 月4 日的讲话中指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这是我们始终坚持为实现和平统一而不懈努力的根本原因”。“只要和平统一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进行百倍努力”,这番话的确反映出大陆希望尽最大可能避免使用武力的诚意和善意。

(3)用武目的不在于统一而在于反分裂。把2001 年1 月发表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同《反分裂国家法》相对照,可发现对用武底线的规定有下列变化:a,前者“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后者变为“非和平方式及其他一切必要措施”,后者提法至少在语感上比前者温和;b,前者把“外国侵占台湾”列为用武的第二种条件,后者未提及这条,说明后者更注意避免同外国发生冲突;c,“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谈判”改为“如果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此项修改显然是要提高主动用武的门槛,即笔者所谓只对“被动用武”授权而不对“主动用武”授权;d,前者把用武目的归结到“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后者未出现这句话,这表明即使采取“非和平方式”,也不是要一举完成统一,只要台湾当局同意“两岸同属一个中国”,那大陆就会停止武力行动,届时台湾还将自己选本地区的领导人,两岸还是要回到谈判桌上来。这部法中并没有许多人猜测的“追究条款”或“处罚条款”,为什么?因为立法者了解反独成功并不等于促统成功,既然这时大陆并没有管治台湾,即使制订了“追究条款”或“处罚条款”也不能落实,反而为谈判制造障碍,所以没有定此类条款。

三、和平统一的真实涵意是政治统一,对此祖国大陆是有耐心的、对台湾人民是有诚心、爱心和信心的、期待两岸人民以和平渐进的方式共同促成

既然两岸的现状是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那么统一的本质规定就是两岸的政治统一。反“台独”反分裂与促成两岸最终的政治统一是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两件事,前者是回击现实的威胁,后者是长远目标。对于后者,祖国大陆是有耐心的、对台湾人民是有诚心、爱心和信心的、期待两岸以平等协商、和平渐进的方式共同促成。

胡锦涛主席在2003 年3 月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四个有利”,即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有利、对两岸关系发展与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祖国大陆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国务院台办先后提出“共同参与、多点开放、直接对飞、双向载客”的“十六字目标”与“大陆积极推动两岸‘三通’政策不变”等五点意见,积极与岛内各界联系,主动邀约台湾航空业者与大陆相关人员进行沟通,最终使春节包机得以实现。台湾海基会原董事长辜振负去世后,海协会汪道涵会长派副会长孙亚夫、秘书长李亚飞等,以其私人代表身份赴台吊唁,以显示对辜先生的敬意与对台湾同胞的尊重。随后又在台湾农产品销售大陆、货运包机,两岸直接“三通”等议题上主动释出善意,这都是“四个有利于”的具体表现。

在两岸谈判问题上,大陆也展现了尽量大的零活性。在最困难的“一个中国”问题上,北京为台湾方面设置了四个“台阶”:最低的要求是守承诺,“胡四点”要求陈水扁切实履行‘四不一没有’和‘不以宪改推动法理独立’的承诺。在笔者记忆中,北京的最高级领导人迅速对台湾最高领导人的某种表态做出直接回应,而其中又暗含了对“中华民国法理”的某种肯定,这还是第一次。第二层台阶:“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这里的“任何人、任何政党”显然是指民进党,因为国民党和亲民党原本就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对民进党而言,即使暂时做不到“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只要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进行努力,大陆注意到了,都会表示欢迎。第三层台阶:胡锦涛表示,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不仅是大陆的立场,“也见之于台湾现有的规定和文件”,这段话可理解为,台湾当局可以按照它现在的规定和文件作表述,回到一个中国原则。最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问题,其它问题也都可以谈,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台湾的国际活动空间、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也包括两岸关于和平稳定发展框架和实现和平统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所问题。这“四个台阶”的设计,反映了大陆对尽早恢复谈判的诚意,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对方的立场和方便。

综上所述,《反分裂国家法》体现了对于两岸关系未来走势的两手准备,和战的选择权其实不在北京而在台北。台湾当局如果能从这部法和胡主席的讲话中体会出克制、包容和善意,从而采取切实有助于改善两岸关系的措施,则两岸关系幸甚、中华民族幸甚!反之,如果以为有人上街游行就是“民心可待”,那两岸关系之路可能就真的要越走越窄了。(黄嘉树)

胡四点

「胡四点」是胡锦涛全面掌权以来大陆对台政策的最重要宣言,当中坚持与新意兼而有之,体现了大陆新领导层对「江八点」既有对台政策的延续与发展。可以预期,今后大陆对台政策的底线,就是结合国际社会的主流规范和价值确保台湾不致走向「法理台独」,并以更长远的角度和更大的耐心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以至和平统一。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日前就两岸关系发展发表了四点讲话: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二是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三是贯彻寄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四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这次讲话被外界简称为「胡四点」,而就有关讲话的具体内容及其透露的讯息而言,无疑是胡锦涛全面掌权以来大陆对台政策的最重要宣言,当中坚持与新意兼而有之,体现了大陆新领导层对「江八点」既有对台政策的延续与发展。

综合地看,「胡四点」坚持了八十年代初以来大陆对台政策的主要原则,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岸关系的基础和坚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有关的坚持,基本上就是对大陆过往对台政策的继承。

然而,在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和愿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既定政策立场的同时,「胡四点」对「一个中国」原则明显展现出更宽松的解读,而且也对两岸和平统一作出更多的柔性诉求。

碰触两岸现状议题

在「一个中国」原则方面,胡锦涛首次以最高领导人身份指出,「一九四九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现状」。这番说话的意思应该是,一九四九年之后两岸虽处于分治状态,但并未出现主权层面的法理分裂。换言之,现实上台海两岸虽未曾统一,但台海的主权现状仍是一个中国,台湾在法理上并没有独立于中国主权。胡锦涛这样的台海现状诠释,与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对台海关系「不统不独」现状的认知几乎同出一辙。过去,大陆绝少就两岸现状作出诠释,如今「胡四点」不仅碰触有关议题,甚至在诠释上贴近国际社会的看法,显示出大陆新领导层在对台政策的务实发展。

迫使台湾当局放弃「法理台独」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胡四点」在承认了两岸「不统不独」的「一个中国」现状之后,同时强调有关现状的诠释亦「见之于台湾现有的规定和文件」。这样的强调可谓连消带打,迫使台湾当局诚实地面对包括隐含「一个中国」架构的中华民国宪法和其它种种现存政策文件(如国统纲领)的规定,放弃「法理台独」的追求重归「不统不独」的台海现状的意图彰彰明甚。

认同「扁宋会」的正面意义

事实上,「胡四点」的第四点便毫不含糊地表明,大陆在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的问题上决不妥协。在表明这一立场的时候,胡锦涛又敦促「台湾当局领导人切实履行二月二十四日重申的『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和不通过『宪改』进行『台湾法理独立』的承诺,通过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这不是一句可以随意背弃的空话」。由于这两点承诺是早前「扁宋会」的重大共识,也是美国一再要求陈水扁维护台海现状必须信守的承诺,有关的敦促起码透露出如下两点意义:

(一)大陆新领导层认同「扁宋会」达成的十点共识的正面意义,并愿意公开作出积极的响应和肯定。

(二)大陆新领导层在对「台独」的定义问题上愿意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的底线趋同,而有关的底线就是「法理台独」。

柔性诉求贯穿「胡四点」

至于两岸和平统一的柔性诉求方面,更是由始至终贯穿「胡四点」的整篇讲话,当中不仅并无片言只字提及武力威胁等字眼,反而到处展露出宽松开放的精神、平等包容的态度和对台湾人民利益的体贴,包括:「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对话谈判即可恢复,而且甚么问题都可以谈」;「和平统一,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只要和平统一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进行百倍努力。我们真诚希望台湾有关人士和有关政党严肃思考这个重大问题„„」;「无论在甚么情况下,我们都尊重他们(台湾人民)、信赖他们、依靠他们,并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千方百计照顾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的问题,事关广大台湾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切实解决。如果两岸客运包机实现了『节日化』,还可以向常态化发展。两岸货运包机问题,可以由两岸民间行业交换意见„„」。「胡四点」的柔性诉求,针对的相信不仅是台湾人民,而且应该同时包括国际社会。大陆新领导层清楚知道,台湾问题早已国际化,故此希望透过有关的柔性诉求,向台湾社会和国际社会展示出其温和理性的形象,以加强其对台政策对台湾社会的吸引力和减低国际社会的阻力。

以更大耐心推动和平统一

总括而言,「胡四点」无论在台海现状的诠释「台独」的定义上都与国际社会的看法接近,而且通篇讲话到处流露出的柔性诉求又符合国际社会所强调的温和理性的价值,这说明大陆新领导层对台海问题的复杂性和国际背景有更深刻的认识,愿意尽量根据国际社会的规范和价值来处理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若然这样的解读离事实不太远,可以预期,今后大陆对台政策的底线,就是结合国际社会的主流规范和价值确保台湾不致走向「法理台独」,以更长远的角度和更大的耐心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以至和平统一。就这一角度而言,如果台湾当局真的能信守「扁宋会」的十点共识,两岸关系逐步走向和缓化和稳定化应是可以期待的。(王家英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研究副教授 文汇论坛)

针对美国近来频频正面评价连宋访问大陆,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指出,两岸以这种方式接触符合美国的利益,而美国力图在台海两岸保持“不统不独”状态的基本立场并未发生变化。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朱锋教授认为,前段时间陈水扁一系列的“急独”表现,在美国看来已经超出了限度,有可能触怒大陆引发海峡乃至于亚太局势的紧张,因此,美国“也是希望两岸以这种形式展开交流和对话的”。对美国而言,海峡两岸维持一定的政治联系,甚至展开磋商和会谈,有利于保持区域稳定,保证美国的国家利益。

朱锋教授指出,美国当然不希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但美国并不害怕两岸磋商和会谈,因为磋商和会谈并不代表问题的解决,它仅仅意味着双方保持接触,防止关系全面破裂,局面不可收拾。在美国看来,连宋“登陆”仅仅是台湾岛内反对党领袖与中共的接触,即便达成一些共识,也不可能对两岸的统一发挥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反倒可以发挥平衡“急独”的作用。同时,连宋“登陆”其实是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延续,同时也反映了岛内至少一部分民众的意愿,美国对此给予一定的正面评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很符合美国自诩“世界领导者”的形象。

此外,目前美国的战略重心并不在台湾海峡。两岸出现一定的缓和迹象,也有利于美国集中精力处理伊拉克问题等棘手事务。

朱锋教授还指出,美国力求台湾海峡两岸“不统不独”的基本立场,其实一直没有改变。而美国的具体政策始终是围绕这一基本立场展开的。“急独”势头过猛时,美国会乐意看到甚至主动促进两岸对话接触;“统一”声势大盛时,美国也会反其道而行之。不过,从目前岛内政治发展的形势来看,后面一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很小,近期内美国似不太需要阻挠两岸交流。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刊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的文章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同时受到海峡两岸关系错综复杂变化的重要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台海局势明显恶化的重大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明显双重性的涉台国际环境。

文章写到,当前的涉台国际环境,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公然“台独”,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不利于我们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因素,但前一方面占主导地位。

文章称,这决定了:从总体上看,当前的涉台国际环境对于我们当前坚决制止“台独”活动,特别是制止以“法理台独”为标准的公然“台独”是有利的,而且从长远看,也将对我们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有利。

文章指出,当前的涉台国际环境有利于防止公然“台独”。“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和“不支持台独”,是有关各国基于自己国家重要利益作出的政策选择,因而不仅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在各自的对台湾问题政策中必然占主导地位。所以,有利于防止公然“台独”,是当前涉台国际环境的基本特点。

文章同时也称,由于历史的原因,更由于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当前涉台国际环境中存在不利于我们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因素。这些因素增加了我们反“台独”斗争的复杂性,对我们争取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形成了不能忽视的干扰。

此外,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插手、干涉台湾问题,美国一直是台湾当局最主要的外部支持者和保护者。所以,美国因素一直是涉台国际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美国对台湾问题插手、干涉的方式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涉台国际环境的基本特点。

最后,文章指出,当前涉台国际环境有利于我们的反“法理台独”斗争。

香港《大公报》16日发表施君玉的文章,说美国不应该对中国反分裂国家法说三道四。文章指出,美国说此法无助于台海的和平与稳定,并不符合事实,恰恰相反,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正是为了维护台海的和平。文章还说,该法的主旨是和平统一,防止国家分裂。根据前后条文的逻辑,只有在面临国家分裂的情况下,才采取非和平手段。也就是说,只要不出现分裂的情况,也就不存在动用非和平手段的必要,这本来与美国挂在嘴边的一个中国政策并不矛盾,因此美国对该法没有指责的理由。

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总喜欢对别国指手划脚,对别国事务说三道四。中国本 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本来完全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与美国没有关系,但美国白宫和国务院的发言人都表示,中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是不幸的事情,并认为无助于台海的和平与稳定。其实,美国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恰恰相反,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正是为了维护台海的和平。

美对台政策言行不一

美国对台政策历来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头上美国一直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海出现军事冲突,但背后却不断对台售武,经常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唤起了“台独”势力的幻想。此次中国人大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显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和平统一的意志,也表明不惜使用非和平手段制止国家分裂的决心。该法的主旨是和平统一,防止国家分裂。整个法律贯串著和平统一的思想,没有半点“火药味”。根据前后条文的逻辑,只有在面临国家分裂的情况下,才采取非和平手段。也就是说,只要不出现分裂的情况,也就不存在动用非和平手段的必要。这本来与美国挂在嘴边的一个中国政策并不矛盾,所以美国对该法虽有不满,但却找不到指责的理由。

“不统不独” 美占尽便宜

对中国政府不放弃武力的政策,美国是很清楚的。反分裂国家法只是将使用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三种情况在法律上作了界定。一直以来,“台独”势力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一旦大陆以武力制止“台独”,美国是否会亲自出马,协防台湾。对此问题,美国至今一直遮遮掩掩,没有真正明确的表态。

其实,美国人最希望的就是台湾保持“不统不独”,美国由此可以谋取最大的利益。在“不统不独”的状态下,美国的武器可源源不断地卖给台湾,让台湾人拿美国的武器去抵抗大陆,让中国人相互残杀,同时还赚足了台湾民众的血汗钱。而美国人自己则袖手旁观,只需用嘴巴鼓动台湾保卫民主、自由,挑起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对立情绪,从而持久保持台海“不统不独”的局面。

“独立”将使台失去价值

如果台湾真的“独立”了,对美国人来说将失去利用价值。小小的台湾岛,既无石油,也无市场,如果真的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美国人连武器也卖不出去了,届时的台湾在美国的政治棋盘上很可能就一钱不值。更何况,台湾“独立”的必然结果是大陆以武力制止分裂,一旦出现这一情况,美国将被拖入无比尴尬的境地。袖手旁观和出兵干预,都不是符合美国利益的选择。因此,保持台湾“不统不独”,最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基于上述政治逻辑,美国反对台湾“独立”是理所当然的。

美国虽然不赞成台湾“独立”,但并不意味着美国就支持统一。在国际政治游戏中,利益是指导国家行为的唯一标准。美国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感到某种潜在威胁,因而视中国为潜在对手,遏制中国是美国的长远战略,而台湾问题正是美国遏制中国最经济、最有效的一张牌。如果台湾与大陆实现统一,不仅使美国失去了遏制中国的一把利剑,而且将使中国的实力进一步上升,加快中国的崛起,这无疑违背美国的长远战略利益,因此美国不愿看到中国的统一。

转自香港文汇报

第五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由来与发展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由来与发展

2014年09月22日 第A3版:思想理论 作者:熊自牧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3259 在安排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总书记强调,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上好好下一番功夫。联系中国共产党90多年发展史,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论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作风,需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其形成脉络和丰富内涵。

形成脉络

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基本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巩固和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使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

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展了一次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集中整治对党和革命事业危害最大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通过近三年整风学习,总结了历史经验,澄清了什么是真马克思主义、什么是正确路线等重大是非问题,大大增强了全党的团结统一。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明确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随后,党的七大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应该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经常检讨自己工作中的错误与缺点,来教育自己的党员和干部,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是党第一次将“批评和自我批评”写入自己的章程,成为全党共同遵守的准则之一。

1956年,在党的八大会议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提出,各地区各部门党的组织,必须运用过去整党工作的经验,采取群众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每隔一定时期,对全体党员进行一次工作作风的整顿,特别着重检查群众路线的执行情况。随后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和它的党员必须经常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揭露和消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以教育自己和人民。党章在规定党员义务时明确指出,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揭露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且努力加以克服和纠正。党章在规定基层组织一般任务时明确要求,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揭露和消除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同一切违法乱纪、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现象进行斗争。这是党章第一次将批评和自我批评列为党员的义务和党组织的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党章对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相关规定日臻完善。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继承和发展了八大党章的相关论述。党章在总纲中明确,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党章在规定党员义务时指出,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支持好人好事,反对坏人坏事。党章在规定基层组织基本任务时明确要求,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揭露、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1992年,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在规定党员义务时对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要求作了调整,增加了“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这句话。在规定基层组织基本任务时,保留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要求,删除了与党员义务中已经有明确规定的“揭露、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的要求。至此,党章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完整论述开始固定下来,至今已有20多年,党的十五大到十八大一直保持了十四大党章的规定。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更耳熟能详的词语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什么流行词语竟然与党章规定不一样呢?追寻历史的足迹,我们在党的七大党章中找到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一词的历史源头。党的七大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应该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经常检讨自己工作中的错误与缺点,来教育自己的党员和干部,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与此同时,党章宣示,中国共产党反对那种自高自大、害怕承认自己错误、害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绪。从党章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两个词语的内涵是一致的。党的八大之后,党章不再使用“批评与自我批评”一词。几十年后,在2001年召开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三大优良作风。其中,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与七大报告中的提法完全一致,第三个作风稍有拓展,七大报告的提法是自我批评,全会决定的提法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此为契机,十多年来,人们沿用的都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提法。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知、党的各级领导人的讲话,都普遍回归到党章的规定,多少有些正本清源的意蕴。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把握的三个关键点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中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有着丰富的内容,包括基本的原则、态度、方法、形式等。中华文化有“吾日三省吾身”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更要时刻自我反省,经常自我批评,虚心接受批评,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把握根本目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目的是巩固党组织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党内发生的矛盾,工作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一般说来,都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对于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只能采用民主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不能用强制压服的方法去解决。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揭露党内出现的各种错误倾向和不正之风,保持和发扬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巩固和发展了党的团结和统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根本目的,最要紧的就是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我们开展批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帮助同志祛病强身,增强党内团结,因此批评一定要与人为善,既实事求是提出问题,严肃批评,又恰如其分,分析危害和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达成新的团结。

把握基本方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掌握正确的方法。一是牢记实事求是。准确掌握情况是开展批评的前提条件。要把握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夸大事实、不缩小问题、不掩饰缺点,讲得恰如其分,令人心悦诚服,真正让人感受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真心诚意。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问题是检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根本标准。要紧盯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紧盯解决“四风”中的焦点问题,以改进作风、改变状态、改造思想为着力点,扎实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解决问题来切实推动事业发展。三是注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己恕人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之一。因此,必须把握好分寸,讲究好方法,做到严己恕人。自我批评要对照先进性的标准,对照改进作风的要求,认真检查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批评别人要出以公心,与人为善,从团结共事的原则基点出发,从求同存异的理性思考入手,以宽容谦和的批评赢得别人的尊重,帮助别人认识错误,欢迎别人改正错误。

把握尺度界限。开展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目的是帮助那些“为私心所扰、为人情所困、为关系所累、为利益所惑”的同志,明辨是非,放下包袱,通过刮骨疗毒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同时,要注意划清两大界限。一是要划清与庸俗腐朽的好人主义的界限。防止在原则性问题上走中庸路线,取消思想斗争,搞无原则的和平共处,使得批评和自我批评流于形式。二是要划清与上纲上线的极左做法的界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是重搞左的一套,不能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搞无情打击,人身攻击。在党内生活中,无论是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应着重于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大局,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开展同志式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既要红红脸,出出汗,又要不伤心,不伤情。特别需要明确的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目的之一是为了与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但不是用来与腐败分子作斗争的武器。对腐败分子,既不能试图采取党内批评的办法避重就轻解决问题,也不能允许其通过自我批评蒙混过关,而是必须绳之以党纪国法,绝不宽宥。

下载5-3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新人教][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5-3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新人教][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的由来与发展

    数的由来与发展数,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接触的。数无处不在,买东西,商品的价钱要用到数;看电视,电视频道的标号要用到数;写封信,填邮政编码还是要用到数。可见数在我们生活中是异常重......

    广播体操的由来与发展

    东莞市高旭新材料有限公司广播体操的由来与发展 1. 1951年11月24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公布和推行第一套广播体操,从12月1日开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体操口令和配乐。这套广......

    5-2越南战争[新人教][教案]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2课 越南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日内瓦会议;“特种战争”;局部战争;战争的结果;战争的影响。 2、理解:越南战争......

    浅析“互联网+”的由来与发展(全文5篇)

    浅析“互联网+”的由来与发展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计划,强调“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民主生活会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民主生活会制度的由来与发展2014年07月14日 第A3版:思想理论作者:熊自牧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232民主生活会,是指党员在党组织内部以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要形式的......

    鱼丸的由来与发展(5篇)

    由来 鱼丸的来历,有个跟秦始皇有关的故事。根据稗史的记载,秦始皇好吃鱼,他统一全国做了皇帝后,每餐必要有鱼,但又不能有刺,如有鱼刺则赐厨师死,有好几个厨师为此丧命;而烧鱼肉汤,又......

    水的净化教案-新人教

    课题3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⑵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农村及自来水厂......

    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与发展(大全5篇)

    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与发展 韩振峰 纪淑云2013年07月03日09:19来源:光明日报群众路线使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图为三大战役期间解放区农民在冰天雪地中用小车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