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5.2圆的对称性2教学设计
25.2圆的对称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圆的对称性和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2.能运用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圆的对称性及相关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研究几何图形的各种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使学生领会数学的严谨性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参与的主动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 难点: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刻度尺、三角板、圆规、剪纸教具
(四)教学方法
实验操作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首先教师出示圆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下面我们来学习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提问两名中下生回答弧、弦的概念.
接着教师一边画图,一边引导学生观察,由学生总结出: 圆心角定义: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弦心距定义: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教师通过图片演示,从学生观察中得到圆的旋转不变性,到圆心角、弦心距的两个概念,其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从观察、比较到归纳分析知识的能力,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2.整体感知
教师为了使学生真正了解图中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意识找两位差一些的学生回答:“指出圆心角∠AOB所对的弧是______,所对的弦是______,所对弦的弦心距是______.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在⊙O中,如果圆心角∠AOB=∠A′OB′,那么它们所对的 AB和A′B′、弦心距OM和OM′是否也相等呢?
教师利用电脑演示,一边讲解,我们把∠AOB连同AB沿着圆心O旋转,使射线OA与OA′重合.由圆的旋转不变性,射线OB与OB′重合.因为∠AOB=∠A′OB’,OA=OA′,OB=OB′,∴点A与点A′重合,AB与A′B′重合,从点O到AB的垂线OM和点O到A′B′的垂线OM′也重合.
即 =,AB=A′B′,OM=OM′.
和,弦于是由一名学生总结定理内容,教师板书:
定理:在同圆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弦的弦心距也相等. 教师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命题不加“在同圆或等圆”这个前题条件是否是一个真命题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概括如下:
这个定理的题设是:“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相等;结论是:“所对的弧相等”、“所对弦相等”、“所对弦的弦心距相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这个定理时,一定不能丢掉“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否则也不一定有所对的弧、弦、弦心距相等这样的结论.
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性,请一名同学画一个只能是圆心角相等的这个条件的图,虽然∠AOB=∠A′OB′,但由于OA≠OA′,OB≠OB′.通过举出反例强论对定理的理解.
这时教师分别把两个圆心角用①表示;两条弧用②表示;两条弦用③表示;两条弦的弦心距用④表示,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事实上,由于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下,将题设和结论中任何一项交换都是正确的.于是得到了这个定理的推论。
3.范例讲解
为了巩固所学习的定理,黑板上出示例1:
例1 如图7-23,点O是∠EPF的平分线上的一点,以O为圆心的圆和角的两边分别交于点A、B和C、D.求证:AB=CD.
这道题的证明思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证明两弦AB=CD,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定理及推论,只要能证出圆心角、弧、弦心距三个量之中的一个相等即可.由于已知PO是∠EPF的平分线,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点O到AB、CD的距离相等,即弦心距相等,于是可证明AB=CD.
学生回答证明过程,教师板书:
证明:作OM⊥AB,ON⊥CD,M,N为垂足.
接着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幻灯片,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如果将例1的∠EPF的顶点P看成是沿着PO这条直线运动,(1)当顶点在⊙O上时;(2)当顶点P在⊙O内部时,是否能得到例1的结论?请同学们课后思考完成.
4.课堂练习: 1、2、3.
(六)总结、扩展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1)圆的旋转不变性;
(2)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相等关系.
本节课学习方法是(1)增加了证明角相等、弧相等的新方法;(2)利用本节课的定理可以证明弦、弦心距相等的方法.
(七)布置作业习题25.2 2、3、4题
教学反思:
第二篇: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圆的对称性(1)》教学设计
江苏省蓝天杯教学设计评比获奖作品
一、课题
《圆的对称性(1)》是苏教版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内容。
二、教材分析
《圆的对称性(1)》是学生在学习了有关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圆的相关概念(包括弦、弧、圆心角、同圆、等圆、等弧等)后所学习的一节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在理解了圆的中心对称性与旋转不变性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和它所对的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它为后续学生进一步学习圆的其它知识以及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经历圆绕圆心旋转,理解圆的中心对称性以及圆的旋转不变性;(2)经历操作、猜想、说理、归纳等数学活动,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和它所对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其解决相关问题;(3)掌握弧的度数概念,并会计算弧的度数。
2、数学思考
(1)在参与操作、观察、猜想、说理、归纳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3、问题解决
(1)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
(2)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发展创新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合作意识。
4、情感态度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和它所对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2、难点: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直观到抽象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以及归纳能力的培养。
五、设计理念
1、注重学生的自主动手实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活动,能够很好的达到这个效果。
2、注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
“操作、猜想、说理、归纳总结”是一个较完整的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知识探索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3、注重归纳总结,体现理性思维
归纳总结是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质的飞跃,体现了数学的特点。
六、设计思路
本节课中,探索新知由若干个活动组成,通过学生操作、观察、猜想、说理、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活动获得新知,最后通过对若干条题目的解决来到达巩固新知的作用。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一:欣赏图片和动画,感知圆的对称性
(1)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关于圆对称性的一些实例,例如:正在旋转的摩天轮,缓慢旋转的车轮,剪纸时将圆沿着直径翻折等,学生欣赏动画,并思考它们的共性,很容易发现圆具有对称性。
教师板书本节课课题。
【设计意图】圆的对称性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是大量存在的,展示的动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这个情景,还能增加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2)关于对称,我们学到今天主要学习了轴对称和中心对称,那么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
学生很容易能够回答出: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同时也指明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在圆的中心对称性上面。
(3)我们采用什么方法研究中心对称图形?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学生易回答出:采用旋转的方法研究中心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为本节课研究圆的中心对称性提供了方法,即,利用旋转来研究。
2、活动、思考,探索新知
活动二:动手操作,感受圆的中心对称性
(1)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圆心处被大头针戳在一张硬纸板上,圆可以绕着圆心自由旋转)按照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转一转圆。
根据前面的复习,学生很快根据自己的操作,发现:将圆绕圆心旋转180°后,能够和原来的图形重合,从而得到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就是圆心。
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活动,亲身体验“圆的中心对称性”,既强化了对中心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又实实在在的看到了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2)请同学们将你们手上的圆绕圆心任意转动一定的角度,你们能发现什么?自己做一做,互相讨论下!
学生会发现,无论将圆绕圆心怎样转动,所得的圆还和原来的圆重合。教师进一步总结:其实圆具有旋转不变性,即,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何一个角度后,都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设计意图】圆的旋转不变性的研究是为进一步研究圆的性质打下基础。活动三:操作、观察、猜想、说理,初步探索(1)请同学们利用量角器在你们刚才准备的圆上画出两个相等且互不重叠的圆心角,分别记作∠AOB和∠A1OB1,并连接弦AB、A1B1。(提醒学生注意:画∠AOB和∠A1OB1时,要使OB相对于OA的方向与OB1相对于OA1的方向一致)
(2)将扇形OAB剪下,将它绕着圆心O旋转,使得OA与OA1重合。(3)在操作中,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互相讨论一下!
如上图,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学生很容易发现,剪下来的部分绕着圆心旋转,当OA与OA1重合时,OB与OB1也重合,整个扇形OAB与扇形OA1B1完全重合,⌒AB 与A⌒1 B1重合,弦AB与弦A1B1重合。
(4)根据对刚才的操作、观察以及你们所发现的情况,你们能从数学的角度猜想出一个数学结论吗?
引导学生得到:在⊙O中,如果∠AOB=∠A1OB1,则⌒AB =A⌒1 B1,AB=A1B1。这里,学生很容易把“在⊙O中”给遗漏掉,教师要注意提醒。
(5)这个猜想出来的结论对吗?如果正确,你能根据前面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对你的这个猜想进行证明吗?请同学们互相讨论,然后尝试着写一写。
在思考证明的方法时,大部分学生都会想到利用△AOB≌△A1OB1这样的常规方法来证明AB=A1B1,这里教师要加以肯定,但是对于证明⌒AB =A⌒1 B1,却会显得束手无策,因为在这节课前,并没有学习过关于证明弧相等的方法。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等弧的概念,即,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而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最后确实出现了两弧重合的现象,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只要能说明到A与A1重合,B与B1重合即可证明到⌒AB =A⌒1 B1,同时也可证明到AB=A1B1,这样也不需要用全等的方式来证明了。
(6)我们一起来把这个证明过程写一写。【设计意图】通过操作、观察、猜想、说理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知识产生的全过程,感受了研究数学的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数学观察能力、数学猜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的提出打下基础,最后让学生自己写出证明过程可以使学生对证明过程更加理解,思路更加清晰。
(7)通过证明,我们发现,“在⊙O中,如果∠AOB=∠A1OB1,则⌒AB =A⌒1 B1,AB=A1B1。”但这个是针对在⊙O中的结论,那现在不给我们一个具体的图形,你能直接用一句文字语言来描述一下上面的这种性质吗?讨论一下,然后告诉我。
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找到,前面操作过程中的,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即,弧与弦都是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总结出“在同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但学生在总结的时候容易漏掉“在同圆中”这个前提。无论学生是否出现这个问题,教师都要加以强调“在同圆中”这个条件,这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两组圆,一组是不等的两个圆,另一组是两个等圆,通过动画直观展示给学生看,第一组在不等的两个圆中,虽然圆心角是相等的,但是所对的弧与弦确实不相等,而另一组在两个等圆中,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与弦是相等的。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发现,不仅不能把“在同圆中”这个条件前提漏掉,还要把它改一改,改成“在同圆或等圆中”。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实物的操作,猜想以及证明后,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将猜想的结论进一步一般化、数学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这样既能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各个相关量之间的具体联系,又能让学生更深的理解其中的真正内涵所在,为将来能够更好的应用结论提高良好的基础。
教师将结论板书在黑板上。活动四:思考、探索,形成知识升华
(1)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弦相等吗?这两个圆心角相等吗?为什么?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弧相等吗?这两个圆心角相等吗?为什么?
对于这两个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用刚才前面的研究方法,猜一猜,证一证。由前面活动三的基础,这个两个问题都不会太困难,教师要把时间完全的交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证明,并模仿活动三,将两个结论得出。(2)我们上面所涉及的问题都是在同圆或等圆中,都是针对的关于圆心角、圆心角所对的弧与弦直接的关系,我们发现,它们三者直接,只要有一组量是相等的,其余两个量就都相等了,那能不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
学生非常容易就可以得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两都分别相等。这里教师还应强调两点,一是“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个条件不能遗漏,二是在同圆或等圆中,弦相等所对弧相等中的弧必须是同为“优弧”或同为“劣弧”。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探索活动三中的逆命题是否成立,进一步让学生独立自主的体验了研究数学的方式方法,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说理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3)教师将结论板书在黑板上,提出,这个结论我们今后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但是,我们在做题目的时候通常都需要用数学符号语言来描述,能不能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画的图,用数学符号语言把这个结论描述出来?
教师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把三个结论分别用数学符号语言写出来,其他学生在下面写,教师加以适当的修改和总结。
【设计意图】数学符号语言是解决数学问题尤其是说理证明时重要的表达方式,学生必须能够熟练的将文字语言和数学符号语言进行转化,同时在书写数学符号语言的同时也再一次的让学生感受了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圆心角所对弧与弦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4)教师指出,今后,在圆中,若要证明圆心角相等、弦相等、弧相等就要想到我们刚刚学习过的知识,即利用圆心角和它所对的弧、弦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凝练总结,形成新的数学解题技能。活动五:关于“弧度”的概念
(1)将顶点在圆心的圆周角等分成360份时,每一份的圆心角是多少度?为什么?
学生小学时就已经知道圆一周角等于360°,基本都能回答出是1°的角。(2)那这360个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有什么关系?
这个在活动三和活动四中已经具体总结过了,学以致用,学生很快可回答出,它们都是等弧。(3)教师提出,通常,我们把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叫做1°弧。(4)请问,n°圆心角所对的弧度数是多少? 学生不难回答,n°圆心角所对的弧度数是n°。(5)那n°弧所对的圆心角度数是多少? 学生不难回答,n°弧所对的圆心角度数是n°。
(6)哪个同学能把刚才我们一起叙述的结论用一句话总结一下吗? 对学生来说,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圆心角的度数与它多对的弧的度数相等。【设计意图】设计一系列简单的问题,层层深入,让对学生而言非常陌生的概念“弧的度数”与学生非常熟悉的知识和本节课刚学习过的知识联系起来,顺利得到结论。
(7)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弧的度数相等与等弧是一个意思吗? 引导学生根据弧的度数的概念与等弧的概念,画一画、想一想、讨论一下。为了能让学生能够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两个例子。
图1 图2 如图1所示,⌒AB 与⌒CD 的所对圆心角是相等的,因此,它们两个弧的度数是相等的,但是,很显然,⌒AB ≠⌒CD,它们并不能重合,但是由图2所示,由于是⌒、⌒在同圆中,EFGH 的度数是相等的,也是等弧,原因就在于本节课刚学过的知识,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相等,它所对的弧也相等,而圆心角相等,也意味着圆心角所对的弧的度数是相等的。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和逻辑关系上认识到:第一、两条弧,弧的度数相等时,两条弧不一定是等弧,除非这两条弧是在同圆或等圆中;第二、两条弧是等弧,那它们的度数肯定相等。因此只有在等弧时才能用等号把两条弧连起来,而弧的度数相等,就不能这样。
【设计意图】弧的度数相等和等弧历来是学生最容易搞混淆的知识,因此本节课讲到这里必须要引导学生加以区别,同时由对弧的度数相等和等弧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进一步加强了对弧的度数和等弧概念的理解,也复习了本节课刚刚学过的两个知识点。
3、例题教学、巩固新知
例
1、如图,AB、AC、BC都是⊙O的弦,∠AOB=∠BOC。∠ABC与∠BAC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由于刚接触圆心角和它所对的弧、弦之间的关系,比较陌生,还不善于利用这个关系来解决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从本节课刚讲的知识点入手解决。采取师生一起分析,学生自主写过程,师生共同对典型的错误进行纠正的模式完成对本例题的讲解。
【设计意图】本题涉及到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是:在同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通过对本题的解决,让学生再次体验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和它所对的弧、弦之间的关系。
4、课堂练习,强化应用
1、如图,在⊙O中,⌒AC =⌒BD,∠AOB=50°,求∠COD的度数。
2、如图,在⊙O中,⌒AB =⌒AC,∠A=40°,求∠ABC的度数。
3、如图,在△ABC中,∠C=90°,∠B=28°,以C为圆心,CA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交BC于点E,求⌒AD、⌒DE 的度数。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层层深入、由易到难的设置了课堂习题,既能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也能达到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
5、回顾、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学生归纳,梳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整理出要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小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作业布置
1、完成补充习题第83页5.2圆的对称性(1),其中1至5题为必做题,第6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设计意图】作业分层布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而选做题并不是难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课后思考:圆除了中心对称性还有怎样的对称性,自己研究研究,并预习下一课内容。
【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课后独立思考,自主预习。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在第五部分已经提及,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者深深地感到:一节数学课,能否上好,探究是否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方式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现方法、获得技能、培养思维、发展能力,做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则是对学生的发言多做点评、总结、启发与引导,发挥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从而彻底摒弃教师“一言堂”,实现高效教学。
第三篇:教学设计2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田雄辉
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的课文,本册教材共八个专题,分别是“西部、永远的童年、语言的艺术、他们让我感动、中国古典名著之旅、走进信息世界、作家笔下的人、异域风情”。这篇课文是第八组异域风情中的第一篇课文。走向世界、开放的中国既大力弘扬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也十分尊重世界多样文化,并注意从全人类优秀文化中吸取营养。在本册教材中,在阅读技能方面,加强朗读训练,注意训练形式多样性,在理解方面和默读速度方面都进一步提高了要求,不仅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有感情,通过入情入境读,悟情传情,在文中体味、感悟,潜移默化培养语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篇课文是新选编的课文,展现异域风情时感受多元文化。学习本组课文,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写的是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写了作者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的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道理,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莞尔一笑、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等句子的含义。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对德国奇丽的街景的感知,体会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独特的民族特点,从而进一步体会作为人,要懂得感恩,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勇于承担责任和讲无私奉献的人。
2、理解“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
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的资料。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读
4、说说自己或身边的人养花的目的。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6、学生介绍作者。
7、感受德国的异国风情。出示课件。说说你对德国风情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掌握况(出示词语)
三、品读感悟
1、品读: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
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是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抓住“家家户户”这里说明他们养花的目的为了谁?(给别人看)
2、品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抓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走进“颇耐人寻味”的境界。请闭上眼睛,听教师读第三自然段,并且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把这奇丽的景色表现出来吧。(生练读)指名读。同学评一评。
默读2、3自然段,结合上下文,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吧。(生默读)请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3、出示: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说说你的感受。抓住“没有变化”,说说“美丽”指的是什么?
4、品读: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抓住“梦”,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梦的?在德国“思乡”,这个“乡”指的是哪?“做了一个花的梦”,“我”在德国梦的“花”指的是什么?
四、课外拓展
在这景色奇丽的德国,有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他们是一个奇特的民族,所以他们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你能不能仿照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也来夸夸我们中华民族在大年三十晚上放烟火的景象呢?
五、作业:
1、积累本文中的好词佳句。
2、把妙笔生花读给同桌听,请他评一评。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家家户户 花朵朝外 花的海洋 奇丽的景色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磨课后反思:
我在课后根据听课老师给我的评价,对教案进行了调整,使得教学思路更清晰,更好操
作。让我懂得了如何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如何去进行板书。如何去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
件。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语文高段的课程,预设与生成之间是有差别的,课堂是
生动、灵活、多变的,这就需要老师在备课时备的充分些,将教材烂熟于心,研究学生,将
各种情况尽可能考虑周全,有针对性选择教育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有效驾驭好一节课。
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结束后,我进行了自我反思,情况如下:
一、设计较合理,目标完成较好,重、难点没把握好,学生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没理
解透。拓展是本堂课的亮点所在。
二、教学方法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能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给学生空间,让学生思索、发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果由学生悟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发现的能力。
三、循序渐进引导理解、感悟、朗读、体会。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 的诵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会情感,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
四、当教案不记得时,重难点没把握好时,能及时地运用教学机智进行补救。努力方向:
一、心理素质要历练,树立自信心,声音要宏亮;
二、问题要明确,使学生不盲目;
三、钻研施教之功:如何启发、引导、点拔、开窍。苦练基本功,多阅读,给学生以高山仰止的感觉,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篇: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1、章节名称
高中《信息技术》6.1.3计算机病毒及预防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认识计算机病毒以及其带来的危害,并掌握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方法;了解常用的杀毒软件和其各自的特点。
动作技能目标: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学习,能够分辨出计算机病毒所引起的故障;能够运用杀毒软件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预防和查杀。
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和杀毒软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计算机病毒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正确使用杀毒软件和一些技巧就可以有效的防治计算机病毒。
3、学习目标描述
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其特点,能够运用吧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点来正确判断计算机病毒;了解常用的杀毒软件及其特点,并能熟练运用一些杀毒软件;掌握在信息活动中的一些技巧。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防治计算机病毒
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并能够运用这些特点来计算机病毒进行判断;在进行信息活动过程中能够运用杀毒软件和技巧,有效防治计算机病毒。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并能够对计算机病毒进行判断;了解常见的一些计算机病毒故障并掌握处理方法;了解常见的杀毒软件和其各自的特点。
5、教学媒体的选择
计算机:在本节课中计算机是主要的媒体,运用计算机进行课程主要内容的演示,运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病毒和杀毒软件的相关知识。
黑板:进行简单的板书设计,对本节的重点“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常见的杀毒软件”进行板书,加深学生印象。
6、板书设计
本节标题,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常用的杀毒软件,平时注意的事项
7、教学过程的结构设计
首先给大家展示手机、MP3、电脑等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子产品的图片,引导大家讨论“我们在使用这些电子产品的时候,什么东西最容易使这些产品产生故障?”从而引出本节内容“病毒”
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是病毒呢?病毒能够给我们带来麻烦,使数据丢失;它还能使我们的电脑变慢,等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到底什么是病毒呢?”
对病毒的说法进行简单的强调。
带领大家讨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计算机故障”
“既然计算机病毒能够给我们带来这么多故障,那它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对病毒的特点进行简单的评价。带领大家讨论“我们应该怎样防止这些计算机病毒呢?——杀毒软件”“那大家平时都用什么杀毒软件呢?”(板书„„)”下面我们看一下下面四款杀毒软件,然后分别介绍其特性。
布置作业
8、形成性练习和评价
课后大家选取自己熟悉的杀毒软件,然后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其各自的特点。
第五篇:教学设计2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无忧教学网发表时间:2009-7-7 10:18:31访问次数:11721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54—55页例
2、例3,练习十二的第1、2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是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重难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学生每人准备小棒20根,三角形20个,4个○。
【预设流程】:
一、激趣引入
投影出示图片:神舟五号
师:小朋友,看到这个画面,你的心情怎样?(高兴、自豪、激动„„)让我们记住这一难忘的时刻吧!想不想像宇航员杨利伟叔叔那样去遨游太空呢?(想)有志气!那我们就一起用小棒来摆飞机代表我们的心愿吧!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用小木棒摆飞机。
⑴实物台展示老师用小木棒摆的飞机。数一数,老师摆一架飞机用了几根小棒?(5根)⑵学生拿出小棒自己动手摆飞机。
⑶你摆了几架飞机?(有2架、3架、4架)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⑴请一位摆了两架飞机的同学到实物展示台上去摆。①摆两架飞机用了几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这个同学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几倍?为什么? ③小组交流。
④反馈评价: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怎么想的? 生1:看出来的。
生2:这个同学摆两架飞机用了2个5根,是老师的2倍。
⑵小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⑴请摆了3架飞机的同学到实物展示台上去摆。⑵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①这个同学摆3架飞机用了多少根小棒?②3架飞机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几倍?„„ ⑶口答第一个问题。⑷解决第二个问题。
①独立思考,尝试解决。②小组交流。你是怎样解决的? 为什么这样解决?③反馈评价: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怎么想的?
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求15是3的几倍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④15÷5=3 师:这里15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3呢?注意: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3后面不要写倍字。
4、还有小朋友摆了4架飞机,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然后列算式解答。①独立解答。
②汇报交流。我提的问题是„„
列式是„„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希望将来你们能乘坐我们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真正的航天飞机去遨游太空。
5、“做一做”。
⑴先让学生第一行摆4个○。⑵再让学生用在第二行摆的三角形是第一行○的倍数。⑶你摆的△的个数是○的几倍?
⑷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是谁和4比。
(二)教学例3
1、谈话:元旦节那天,同学们载歌载舞,你们看多热闹呀!
2、投影出示题意:⑴出示舞台上有35个唱歌。⑵台下5个观看的情景。⑶出示7位跳舞的学生。
3、根据这个场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⑴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⑵唱歌的人数是观众的几倍?„„
小朋友,真不错,可以提出这么多数学问题,那么我们先来研究第1个问题。
4、解决第一个问题。
⑴独立思考,尝试解决。⑵小组交流。你是怎样解决的? 为什么这样解决?⑶反馈评价: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怎么想的? ⑷小结:求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就是求35是7的几倍——就是求35里面有几个7,所以用除法计算。
5、运用(解决第2个问题)⑴独立解决。⑵汇报交流。
6、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情景,有序地数出跑步的练武术的人数。(2)独立解答第(2)题。
(3)对于第(2)题,可引导学生提出用不同方法进行计算的问题。
7、小结:今天我们所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所以用除法计算。
三、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做练习十二的第2题。
2、选择正确答案,用手势表示出来。
A、操场上有6个学生打乒乓球,48个学生做游戏。做游戏的学生是打乒乓球的几倍?⑴6+48
⑵48×6
⑶48÷6 B、晓燕剪了6颗黄五星,剪的红五星是黄五星的3倍,她剪了多少颗红五星?⑴6×3
⑵6÷3
⑶3×6
3、数学游戏。(图略)动物王国开运动会,许多小动物都参加了,其中有12只大象、10只小能、3只小松鼠、两只老虎、42只小猴、6只梅花鹿,在比赛之前,狮子大王给他们出了几道题,请小朋友帮他们算一算,好不好? A、小熊的只数是老虎的()倍。
B、大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几倍?算式是()。C、42÷6=7表示()是()的()倍。D、梅花鹿的只数是()的3倍。E、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吗?
三、总结评价
师:小朋友,这节课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评一评,这节课你表现得怎么样?
四、完成《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用除法解决问题
例2:
10÷5=2
例3:
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15÷5=3
35÷7=5 20÷5=4 【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以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很重要一部分,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本节课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围绕“神州五号”飞船发射升空的事情,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2、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知识不仅仅是教会的,而更应该由学生自己学会的。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树立“以学主动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本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摆、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教师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人的根本属性在于他的社会性。学生要从小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协作。本节课我在设计教学时,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每一位学生充分地参与认知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4、寓德于教。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本课通过生动的画面、鲜活的事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我国航天科技的迅猛发展,感受到了航天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奉献精神,受到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