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5篇)

时间:2019-05-12 17:1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比例的基本性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篇: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34页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先让学生学习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再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通过简炼的分层练习,深化比例的基本性质,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渗透假设、验证、优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感受“一一对应”和“变与不变”的思想。基本性质,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渗透假设、验证、优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感受“一一对应”和“变与不变”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师:①这段时间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②那你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吗?(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我们可以怎样理解这句话,举例说明。

③指名学生回答。

2、(课件出示)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4 : 1.6 和60:40

1:4 和0.8:4

7:4 和5:3

80:2 和200:5 ①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解答。

②讲评,你是怎样判断的?(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结合回答板书)

3、引出:同学们,我们在解决判断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的问题时,应用了比例的意义这个知识,而事实上还有更为巧妙的方法也能够很快地判断出结果。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自主探究

1、师:看到这个题目,你能够想到哪些问题? ①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②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 „„

2、利用 2.4 : 1.6 =60:40 这组比例,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比例的项、内项和外项。

①师:我们先来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吧。

②师追问: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你还能准确找到它的外项与内项吗?(课件出示)指名判断。6.14.2= 4060

3、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师:那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呢?其实这个知识就藏在刚才的两道比例式中,就看聪明的你们能不能发现了?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我们身边并不缺少数学知识,我们所缺少的是一双发现数学的眼睛!”所以,就请大家用你们那双智慧的眼睛去观察吧!

4、观察思考:发现了什么? 前后桌讨论交流。

5、验证交流

师:我想大家心中可能都有了一些想法,那么你的想法是与你身边的同学的想法不谋而合还是与他们针锋相对呢?这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办呢?(交流)

①学生自主验证。师:不过为了保证你的想法的准确性,也为了使你的想法更有说服力,更利于下一步的交流,我建议大家还是多找一些能够验证你的想法的例子,用更多的事实向你的同学证明。学生进行自主验证。

②分组交流请学生四人一组交流,教师巡视,并提醒:注意结合具体的例子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

4、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用比较完整的话说说自己的想法: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结合例子说明)

5、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并齐读。

三、实践反思

1、师:那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有什么用呢?有没有谁发现的?来给大家说说。(可以用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2、P34“做一做”

6:3 和8:5

0.2:0.25 和4:50

: 61和21 : 41

1.2:43 和5 4:5 指名板演,其余生独立练习。

②集体讲评,指名回答,并说清理由。(要求用连贯完整的语言叙述)

3、变式练习“想一想”:

师:这样的题目你能解决吗? 5:3=():4

12:()=():5 学生独立思考后练习。集体讲评,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重点第二题:引导学生总结要填的两个数只要满足什么条件就行了?(积是 60)

四、拓展练习

师:看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很多的数学问题还真不少,可这些问题都没有难住聪明的你们,真是应了那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那么,我想下面这道题肯定也难不住大家了!出示 :

1、根据2×9=3×6,你能写出比例式吗?

2、①学生独立思考,想到了就可以到黑板上写。

3、②引导学生观察,看着这么多的比例式,从直观上你有什么感觉?(凌乱)那怎样才能写得更有条理,更有顺序?

4、开放的小游戏:

任意说出四个10以内的自然数,看看它们能不能组成比例。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 教学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时,我努力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放在了首位,所以在备课时,我紧扣这一主题,所以设计了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质疑、分层题组训练的教学过程,通过整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也使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具体如下:

一、因为这部分内容含量不大,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我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再过渡到本节课的新知,通过一系列的观察讨论,小组交流,大部分同学都能解决自己根据课题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能基本上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

二、全班交流时,大部分小组能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个别组则有困难。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全班共同质疑的方法。在全班交流时,平时教学中的不足就暴露出来。学生在汇报时,不能如讨论时,清楚、明白、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总有种心里明白,嘴里倒不出来的感觉。我觉得这主要是与我平日的训练有关,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没有良好的发言习惯,教师没有及时给予纠正、引导,也没有给学生提供很多的机会锻炼,以致没有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特别重视的。

三、本节课内容的巩固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则主要放在了练习这一块儿,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做出强调。所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针对每一环节都设计了相应的练习,通过在练习中,让学生说概念、说方法、独立说、同桌说、小组说来了解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这样做,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小组长也能充分发挥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本组成员交流或完成练习,这一环节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也符合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通过教学,我了解到了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也知道了自己需要努力的地方。

我相信自己在以下这些方面会比这次做得更好。具体如下: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学习。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方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和小组交流的机会。

3、在利用课件方面。能根据教学内容来安排自己的课件,不能为了用课件而用课件,使课件能真正起到其作用。

4、评价学生方面。在平时,多学习、多积累、多向其他教师学习。

第二篇:《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南宁市武鸣县城厢镇城东小学

杨月梅

教学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课本第4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意义,现在回忆一下,看能否解决这些问题?

一、快乐启航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1111A、10:12和25:40()

B、:和:()

48816C、4:5和6:8

()

D、6:12和4:16()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有关比例的另一种知识:《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想学到怎么知识?生汇报,师筛选板书:1.比例的各部分名称?2.基本性质?3.怎样运用?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可以运用观察分析、举例子等验证归纳的方法先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等一下,还要请你们跟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用观察分析、举例子等验证归纳的方法来完成导学题的

二、快乐探究 自学课本第41的内容,完成下面导学题:等会儿还要和同学们说一说你是

1.什么叫做比例的项、内项、外项?

2.请你标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0.2:2.5=4:50

3.把上面的比例改成分数的形式是:,其中()和()是內项,()和()是外项。

4.根据例1把下面各题补充完整,并举一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39(1)2.4:1.6=60:40(2)=(3)

515 2.4×40= 3×15= 1.6×60= 5 ×9=

我会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是:()

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是:()6.说一说: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师:刚才大家已经按照要求认真地用观察分析、举例子等验证归纳的方法进行学习,还进行了小组交流,现在请哪个组的同学来汇报展示,并说一说你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三、快乐收获

1.完成课本第41页的“做一做”。2.填一填。

(1)在一个比例中,如果它的两个内项分别是5和8,则两个外项的积是()。(2)2:3=():9(3)如果a×2=b×4,则a:b=():(); 3.完成课本第43页的第7题。

四、快乐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什么知识?同学们还学会了什么学习方法?

或者:同学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

教师的导语:要认识11—20各个数,同学们可以采用摆小棒帮 助认数的方法。先请同学们试着自己摆一摆,数一数,认一认。

等一下,还要请你们跟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用这种摆小棒的方法来帮助认数的。

刚才大家已经按照要求认真地用摆小棒的方法帮助认识各个数,还进行了小组交流,下面请一个小组上台展示汇报你们的认数情况,说一说是运用什么方法帮助认数的。

(这里既要求学生展示他们的认数方法——一边摆一边说:我们是用这样摆小棒的方法来认11这个数的)

第三篇:《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理解解比例的意义.2.引导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3.强调解比例的书写规范和计算中的灵活性,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计算能力.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2.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解简易方程,并口述过程.4x=120 6x=24×5

2.回忆: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每一组中的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 20∶5和4∶1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他等式.3∶8=15∶40 1.5∶0.2=30∶4

二、揭示意义、自主探究:(一)揭示解比例的意义.1.将上述两题中的任意一项用x来代替(可任意改换一项),讨论:如果已知任何三项,可不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说明理由.2.学生交流得出: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把它改写成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形式,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3.教师明确: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出示例题:解比例20∶25=4∶x 学生自主探究,解答.说一说:如何转化为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数的解? 2.组织学生交流并明确.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20x=25×4.(2)改写时,含有未知项的积一般要写在等号的左边,再解.(3)规范并板书解比例的过程.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指名个别学生板书.2.补充练习: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练习时,可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思考:先确定等式一边的两个数作为比例的内项,另一边的两个数就作为比例的外项,然后灵活写出多个比例.四、回顾总结

这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

第四篇:《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鞠躬)我是小学数学组几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比和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的知识对今后进一步学习解比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学情

一节成功的课,不仅在于对教材的把握,还有对学生的研究。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的阶段,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但自控力稍差。因此本节课将注重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数学课堂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牢牢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和本阶段学生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能力目标: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四、说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以上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是:探索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的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根据六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我采用了自主探究适时引导以及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法指导。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知识迁移法等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

以旧知识导入,创设简单的情境、简单的问答,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也准确地定位了教学的起点,顺利地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从学生的基础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去学习。从而也自然的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获取新知本环节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一:自主学习独立反馈

自学课本第41页,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因为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比较简单,让学生自学掌握,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二:合作交流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观察2.4:1.6=60:40,你能发现比例的内项与外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把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分别相乘,比较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探讨比例式写成分数的形式,归纳“交叉相乘”积相等。再选几个比例式验证一下。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这样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整个环节通过猜想、验证、归纳、完善;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环节:多层练习,强化感知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两类练习题。

第一类基础练习题,目的是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也是为学习解比例打下基础。

第二类是拓展题这是比例基本性质逆向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结合了我的市级课题《课堂多元化反思的实践与研究》的理念。

第四个环节:质疑总结,体验成功

我会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表观点,在学生交流结束后,我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所呈现的知识点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网络。以此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会让学生在课下和家长交流今天的收获和感受,从而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并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

七、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应该是简洁明了整洁美观,重难点突出,能够对学生理解本节知识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因此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鞠躬)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比和比例的意义,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为学生接下来学习正比例、反比例以及比例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参与、体验意识,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及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并且喜欢学习数学。

(3)重点、难点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根据乘法算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比和比例的意义,具备一定的数感和运算能力。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实践探究法为主,提问法和讲授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同桌交流和小组合作。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入新课(5分钟)

首先投影出示不同长宽比的故事书、科学书,请学生根据书本下方的长宽比数据写出比例,顺势揭题。

(二)交流讨论,探求新知(20分钟)

1、教师讲授,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多媒体课件出示比例:2、4:1、6=60:40,然后向学生讲解: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向。

2、小组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能发现内项和外项之间的关系吗?”,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这就是比例的性质。

3、同桌交流,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字母表示形式

思考: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

(三)巩固提升,深化知识(7分钟)

基础题:判断课件显现的数据中哪组可以组成比例。

提高题:根据乘法算式:2*4=1*8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

(四)课堂小结,体验收获(5分钟)

师生互动共同总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密切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我将布置以下两项作业:

1、分层作业

2、实践作业

五、说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2、4:1、6 = 60 : 40

外项 内项 内项 外项

写成分数形式:2、4/1、6=60/40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ad=cd或cd=ad

图文搜集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第三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经,因此我进行了如下设计:复习了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值?求下面各比的比值.目的就是为新授进行铺垫,搭建脚手架,同时也为学生后面区分比例和比打下基础。

在新授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比例的意义,运用比例的意义进行的练习;第二部分是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的练习;第三部分运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的练习;第四部分给出四个数让学生写出比例、和给一个乘法等式写出比例。

在第一部分里,我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比写成等式的形式,为揭示比例的意义做铺垫。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有意识的将比值相等的比写在一行上,引导学生观察每两个比之间的关系,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让学生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培养了学生从多中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探究的能力,教师给了学生一个自学提示,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顺序,有目的。在汇报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和基本性质时都让学生举例说明,达到全体学生都能理解的目的。比例和比的区别是小组内研究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能从意义、性质、名称上去区分,从而使学生正确的区分比和比例。

第三部分: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这样的题最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

第四部分:用四个数组比例,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要把题做对,而且要善于总结方法,指导自己更好的去做题。有了这道题,在下一题中,让学生通过一个乘法算式改写成比例式,就稍微容易些了,让小组内交流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能力。

在课堂小结中让学生说出本节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一个回顾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后练习中出了一个比灵活的开放题,目的是提高他们的综合用能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思维的空间。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4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32—34页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下面我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对教材的解读、对目标的预设以及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向大家作简要的阐述。

[设计理念]:

这是一节概念课,但我并不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而是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展现学生“活生生”的思维过程。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情境,现实生活中也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不仅注重让学生体验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注重“数学化”和“生活化”的结合。并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归纳—猜想的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现、发展、形成的过程,使教法与学法融为一体。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由他重新去发现,而不是草率的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抽象概括出意义和性质,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材分析]:

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属于概念教学。因为这节课是在整个比例单元教学中的第一节,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例,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地写出比例,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审美愉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意义,判断俩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多媒体出示有关国旗的四幅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的内容,并找找图中共有的东西。接着出示四面国旗的长和宽的具体数据,并提示国旗的指定有着特定的制作标准,然后让学生去思考,猜测。

二、探究新知主动参与

这里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比例的意义

1、根据学生的发现,让学生任意地选择其中的两面国旗,先写出长和宽的比,再求出比值进行验证自己的猜测对不对。

2、把学生的计算结果出示在黑板上(四面国旗都有)接着请学生仔细观察计算结果发现了什么,发现他们的比值都相等。从而引出比例的意义。

3、揭示了比例的意义后及时进行练习。判断几组比能否组成比例,为什么?让学生说理巩固概念。

4、回到四面国旗,让学生找比组成比例。(可以是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每两面国旗长之比,宽之比)这里教师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打开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

5、练习,p33的做一做

第二部分: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这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了阅读自学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这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课本时,老师写出比例的两种形式,引导学生注意内项和外项的位置。认识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后让学生说说比与比例的区别。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观察黑板上的比例中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关系,引导学生把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分别相乘,比较结果,然后引导他们回答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有什么关系?再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探讨写分数形式,归纳“交叉相乘”积相等。

3、练习,p34的做一做

4、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5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下面我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对教材的解读、对目标的预设以及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向大家作简要的阐述。

[设计理念]

这是一节概念课,但我并不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而是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展现学生“活生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抽象概括出意义和性质,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说教材]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2、教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我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贯彻自主性原则,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组织,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允许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

说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通过多媒体出示有关国旗的四幅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的内容,并找找图中共有的东西。接着出示四面国旗的长和宽的具体数据,并提示国旗的制作有特定的制作标准,然后让学生去思考,猜测。

二、探究新知主动参与

这里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比例的意义

1、根据学生的发现,让学生任意地选择其中的两面国旗,先写出长和宽的比,再求出比值进行验证自己的猜测对不对。

2、把学生的计算结果出示在黑板上(四面国旗都有)接着请学生仔细观察计算结果发现了什么,发现他们的比值都相等。从而引出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揭示了比例的意义后及时进行练习(p33的做一做)。判断几组比能否组成比例,为什么?让学生说理巩固概念。

4、回到四面国旗,让学生找比组成比例。(可以是国旗的长与宽的比,也可以是每两面国旗长之比,宽之比)在这里的时候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打开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

第二部分: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这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了阅读自学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这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课本时,引导学生注意内项和外项的位置。认识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后让学生说说比与比例的区别。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观察黑板上的比例中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关系,引导学生把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分别相乘,比较结果?再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然后探讨写分数形式,归纳“交叉相乘”积相等。

3、揭示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及时进行练习(p34的做一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为什么?让学生说理巩固概念。

4、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基础练习

1、写两个比值是4的比,并组成比例;写出两个比值是1/4的比,并组成比例;这里先让学生写,然后请其他学生判断他写的比例对不对。(可以用比例的意义,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2、猜数游戏,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发展练习:

1、把乘积相等的式子改写成比例。(6×16=8×123×40=8×15)这个练习是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意图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有学生可能只能改写一个,而有学生可能改写4个,还有学生可能改写8个。

2、如果5a=3b,那么a:b=:()这个练习意图是让学生在有未知数的方程中学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回归目标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说板书设计]

通过简单明了的数学式子反应出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一二课时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4、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写出两个比。目的就是为新授进行铺垫,搭建脚手架,同时也为学生后面区分比例和比打下基础。

(二)教学新课

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先出示几个比,让学生计算它们的比值,然后通过观察、比较,给这些比分类。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根据比值是否相等来分类。接着追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他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然后列举一个反例,让学生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第一个是判断导入部分的四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第二个练习是,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练习是写出比值是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三个练习,每一个都在逐步的延伸,意在达到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我让学生看课件自学,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比例里各部分的名称。

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计算,然后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验证规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第1题是三个判断题,是对基本概念的巩固。第2题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从学生逆向思维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第3题是用四个数组比例,这题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把题做对,而且指导自己更好解决问题。第4题是拓展题,让学生根据当前所学的知识猜数,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教学反思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处理,让学生在算一算、想一想、说一说中理解了比例的意义,探究出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知道了比例从生活中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情感。

一、创设探究空间,经历探索过程

我大胆地组织学生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没有根据教材上所提供的现成问题“分别算一算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你发现了什么?”机械地执行,而是大胆放手,用四个数组成等式这一开放练习产生新鲜有用的教学资源,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行有效的探究,体验了探究的成功。

二、找准知识与生活的契合点,学以致用

为了充分体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课的最后我安排了与生活联系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来测测我们学校的旗杆的高度,把数学和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既渗透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好文化知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意识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7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例4《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

本节教材是在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后面解比例的基础。根据以上分析,我把本课教学目标设计为:

(1)知识和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过程和方法目标: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活动来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探究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知识之间的联系。

由此,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

二、教法、学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了“激—导—探—放”的原则,引导学生利于已有的知识基础,采用观察分析、猜测验证、运用迁移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等方式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激发学生兴趣。

三、教学过程

立足于学生的学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四)总结反思,提升认识。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浙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自主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先复习比的一些知识,什么叫比?什么叫比值?然后出示四个比让学求比值。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先出示例1,让学生写出比,再计算它们的比值,然后观察、比较,发现比值相等,问:“那他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第一个是判断导入部分的四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第二个练习是,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练习是写出比值是0。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三个练习,每一个都在逐步的延伸,意在达到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从比较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引出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计算,然后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验证规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接着就做些练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及应用。特别强调了已知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利用这个式子改写成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9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知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并为学习比例的应用,特别是为正、反比例及其应用打好基础。比例的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本节课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与探究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二、说教法、说学法

1、说教法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知识,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观察、探索、归纳的能力。因此,我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贯彻自主性原则,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组织、并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

2、说学法在强调教法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主要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习方法:自学法。引导发现发。教具和学具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工具和桥梁,课前准备合适的教学具也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因此,这节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复习旧知,做好铺垫——教学比例的意义——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反馈与巩固——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概念复习:回忆什么是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比的基本型性质是什么?什么是比值?怎样求比值?然后出示4个比让学生求比值。

2、求出下面每个比的比值12:163/4:1/85、4:2、710:6(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知识的复习,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加深学生对旧知的印象;通过求比值的练习,使学生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教学比例的意义作了巧妙的铺垫。)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比,知道怎样求比值。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教学新课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

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

1、(多媒体课件出示)第40页的三幅图: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教室场景。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副图,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生:都有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我们必须尊重它)。(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课件,创设大小不同的国旗引入比例的意义,主要体现知识由实际问题产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师:利用多媒体把图变换成三面国旗的画面,并表上长和宽的尺寸,请同学们写出他们长与宽的比。(比可以用两种形式表示出来,为后面的学习比例用分数形式表示做好铺垫)。接着追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2、动手计算,探究比例的意义师:接下来选取其中的两个比,求出它们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那你能不能从中任选两个相同的比把它组成等式呢?”然后学生汇报。最后师生总结比例的意义: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并板书)(设计意图:教学中通过观察、求比值等方式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

3.辨析比和比例师:1:2是比例吗?为什么?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还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形式?(辨析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新知进一步理解的过程,通过1:2是比例吗?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自主去辨析新知与旧知的区别,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比例的意义,并通过“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问题的启动,使学生展开了更丰富的比例应用的想象空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4.利用新知,学以致用师: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这一环节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组织看书,认识名称我们已经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那么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也都有自己的名称,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吗?自学课本41页,并汇报交流说出黑板上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中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设计意图:学生自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既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又处理好了讲授与自学的关系。)

2、进行验证,确定性质师:观察黑板上的比例式,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之积和内项之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可以动手计算。汇报交流: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师: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另选几个比例验证一下。(学生验证自己的发现)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将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把内项与内项、外项与外项分别用箭头连接,使学生形象的看到用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式中,如何计算两个内项及两个外项的积。)

3.指导学生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师: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经过验证得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设计意图: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如何突出重点是教学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算一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测,合情推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将学习内容“大板块”交给学生,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4、巩固练习在巩固练习环节中,第1题是对基本概念的巩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第2题是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第3题是用四个数组比例,这题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把题做对,而且指导自己更好解决问题。(设计意图:三个练习,每一个都在逐步地延伸,意在达到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师:学到这里,你已经学习了几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四、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1、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你能比较一下“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吗?(使学生畅谈收获,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出比和比例的区别,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更进一步理解新知。)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简洁、大方,体现了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展示了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完整化。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浙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4、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写出四个比。目的就是为新授进行铺垫,搭建脚手架,同时也为学生后面区分比例和比打下基础。

(二)教学新课。

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

先出示几个比,让学生计算它们的比值,然后通过观察、比较,给这些比分类。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根据比值是否相等来分类。接着追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他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然后列举一个反例,让学生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第一个是判断导入部分的四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第二个练习是,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练习是写出比值是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三个练习,每一个都在逐步的延伸,意在达到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

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我让学生看课件自学,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比例里各部分的名称。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计算,然后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验证规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第1题是三个判断题,是对基本概念的巩固。

第2题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从学生逆向思维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第3题是用四个数组比例,这题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把题做对,而且指导自己更好解决问题。

第4题是拓展题,让学生根据当前所学的知识猜数,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三、说教后反思。

这节课是概念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且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尤其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其实这一环节,我在四班试教时已经发现,在本班的上课中,我在板书中已有强调,也许还是强调的不够到位。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11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人教版教材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在第41页例2及课堂活动,第51页练习六中的第1、2、3题。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应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三方面来阐述,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地发展。因此,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②能运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③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探索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比例。

5、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学习基础是“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生在单纯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上没有多少困难,但是比和比例的意义容易混淆,基于此,我作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在引入上我直接提示课题,引起生对学过的比的知识的回忆。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学习基础是“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我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复习了比和求比值的知识,比的基本性质,让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这种情景下,用出示例1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比例的秘密,整个环节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学完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告诉学生,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除了根据比例的意义,也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来判断,为巩固练习一作一个铺垫提示。

(三)课堂活动

书上第50页,要求小组合作完成,改变了书中“任意抽出4张”的要求为“任意选出4个数字组成比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写比例,交流写法。

设计意图:巩固运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基本训练

(1)练习中的第1题,可用不同的方法来判断,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全班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2)练习中的第3题,这儿的设计意图应该是:让学生根据当前所学的知识猜数,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为下节课 “解比例”作准备。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12

教材分析:

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一节概念课,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本节课内容是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时,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

教学目标:

1、体会国旗中隐含的数学规律,丰富学生关于国旗的知识,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2、结合不同规格的国旗的典型事例,经历认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3、认识比例,知道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理念: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概念;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主构建数学知识;

3、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二、合作交流,自主建构

(重点)

教学设计三环节

二、合作交流,自主建构

活动一,教学比例的意义;

活动二,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兔博士网站中提供的关于国旗通用的五种规格:

(1)长288cm,宽192cm;

(2)长240cm,宽160cm;

(3)长192cm,宽128cm;

(4)长144cm,宽96cm;

(5)长9 6cm,宽6 4cm;

请你任选两种规格的国旗,计算一下它们长和宽或宽和长的比值,小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写成一个等式,像这样

240:160=144:96

240/160=144/96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总结归纳比例的概念

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合作交流:

试着把上面比例中的两个外项,两个内项分别相乘,你发现了什么?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40:160=144:96

160X144

240 X 96

内项积=外项积

师生共同总结:

基础练习一:

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

组成比例。

(1)7:3和21:9

(2)0.5:24和1.5:3.6

(3)8:6和1/6:3/4

(4)3/10:1/4和6/25:1/5

基础练习二:

上午10时整,在空地上直立了6根不同长度的竹竿。测得这些竹竿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如下表:

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

3

2.5

2

1.5

1

0.5

影子长度(米)

6

5

4

3

2

1

竹竿高度(米)

(1)写出竹竿高度以与影子长度的比,填在上表中。

(2)根据上面的结果写出三个比例。

拓展练习:

试着利用8的四个因数组成四个比例。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填空:

3:2=( ): 6

( ):12=2:6

课后反思,教学相长:

今后教学中,我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注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二、是对学生要及时给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三、是灵活驾驭课堂的即时生成,要善于捕捉学生们的闪光点。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40:160=144:96

160X144

240 X 96

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积=外项积

板书:

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1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第三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多媒体出示有关国旗的四幅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的内容,并找找图中共有的东西。接着出示四面国旗的长和宽的具体数据,并提示国旗的指定有着特定的制作标准,然后让学生去思考,猜测。

二、探究新知主动参与

这里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比例的意义

1、根据学生的发现,让学生任意地选择其中的两面国旗,先写出长和宽的比,再求出比值进行验证自己的猜测对不对。

2、把学生的计算结果出示在黑板上(四面国旗都有)接着请学生仔细观察计算结果发现了什么,发现他们的比值都相等。从而引出比例的意义。

3、揭示了比例的意义后及时进行练习。判断几组比能否组成比例,为什么?让学生说理巩固概念。

4、回到四面国旗,让学生找比组成比例。(可以是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每两面国旗长之比,宽之比)这里教师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打开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

第二部分: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这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了阅读自学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这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课本时,老师写出比例的两种形式,引导学生注意内项和外项的位置。认识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后让学生说说比与比例的区别。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观察黑板上的比例中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关系,引导学生把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分别相乘,比较结果,然后引导他们回答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有什么关系?再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探讨写分数形式,归纳“交叉相乘”积相等。

3、练习,p34的做一做

4、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基础练习

1、写两个比值是0.4的比,并组成比例。这里先让学生写,然后请其他学生判断他写的比例对不对。(可以用比例的意义,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2、猜数游戏,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发展练习:

1、把乘积相等的式子改写成比例。这个练习是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意图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有学生可能只能改写一个,而有学生可能改写4个,还有学生可能改写8个。

2、如果5a=3b,那么a:b=():()

四、课堂小结,回归目标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鞠躬)我是小学数学组几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比和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的知识对今后进一步学习解比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学情

一节成功的课,不仅在于对教材的把握,还有对学生的研究。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的阶段,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但自控力稍差。因此本节课将注重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数学课堂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牢牢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和本阶段学生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能力目标: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四、说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以上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是:探索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的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根据六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我采用了自主探究适时引导以及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法指导。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知识迁移法等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

以旧知识导入,创设简单的情境、简单的问答,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也准确地定位了教学的起点,顺利地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从学生的基础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去学习。从而也自然的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获取新知本环节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一:自主学习独立反馈

自学课本第41页,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因为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比较简单,让学生自学掌握,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二:合作交流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观察2.4:1.6=60:40,你能发现比例的内项与外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把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分别相乘,比较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探讨比例式写成分数的形式,归纳“交叉相乘”积相等。再选几个比例式验证一下。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这样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整个环节通过猜想、验证、归纳、完善;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环节:多层练习,强化感知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两类练习题。

第一类基础练习题,目的是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也是为学习解比例打下基础。

第二类是拓展题这是比例基本性质逆向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结合了我的市级课题《课堂多元化反思的实践与研究》的理念。

第四个环节:质疑总结,体验成功

我会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表观点,在学生交流结束后,我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所呈现的知识点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网络。以此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会让学生在课下和家长交流今天的收获和感受,从而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并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

七、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应该是简洁明了整洁美观,重难点突出,能够对学生理解本节知识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因此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鞠躬)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比和比例的意义,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为学生接下来学习正比例、反比例以及比例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参与、体验意识,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及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并且喜欢学习数学。

(3)重点、难点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根据乘法算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比和比例的意义,具备一定的数感和运算能力。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实践探究法为主,提问法和讲授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同桌交流和小组合作。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入新课(5分钟)

首先投影出示不同长宽比的故事书、科学书,请学生根据书本下方的长宽比数据写出比例,顺势揭题。

(二)交流讨论,探求新知(20分钟)

1、教师讲授,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多媒体课件出示比例:2、4:1、6=60:40,然后向学生讲解: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向。

2、小组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能发现内项和外项之间的关系吗?”,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这就是比例的性质。

3、同桌交流,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字母表示形式

思考: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

(三)巩固提升,深化知识(7分钟)

基础题:判断课件显现的数据中哪组可以组成比例。

提高题:根据乘法算式:2*4=1*8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

(四)课堂小结,体验收获(5分钟)

师生互动共同总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密切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我将布置以下两项作业:

1、分层作业

2、实践作业

五、说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2、4:1、6 = 60 : 40

外项 内项 内项 外项

写成分数形式:2、4/1、6=60/40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ad=cd或cd=ad

图文搜集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第三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多媒体出示有关国旗的四幅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的内容,并找找图中共有的东西。接着出示四面国旗的长和宽的具体数据,并提示国旗的指定有着特定的制作标准,然后让学生去思考,猜测。

二、探究新知主动参与

这里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比例的意义

1、根据学生的发现,让学生任意地选择其中的两面国旗,先写出长和宽的比,再求出比值进行验证自己的猜测对不对。

2、把学生的计算结果出示在黑板上(四面国旗都有)接着请学生仔细观察计算结果发现了什么,发现他们的比值都相等。从而引出比例的意义。

3、揭示了比例的意义后及时进行练习。判断几组比能否组成比例,为什么?让学生说理巩固概念。

4、回到四面国旗,让学生找比组成比例。(可以是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每两面国旗长之比,宽之比)这里教师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打开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

第二部分: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这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了阅读自学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这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课本时,老师写出比例的两种形式,引导学生注意内项和外项的位置。认识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后让学生说说比与比例的区别。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观察黑板上的比例中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关系,引导学生把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分别相乘,比较结果,然后引导他们回答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有什么关系?再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探讨写分数形式,归纳“交叉相乘”积相等。

3、练习,p34的做一做

4、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基础练习

1、写两个比值是0.4的比,并组成比例。这里先让学生写,然后请其他学生判断他写的比例对不对。(可以用比例的意义,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2、猜数游戏,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发展练习:

1、把乘积相等的式子改写成比例。这个练习是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意图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有学生可能只能改写一个,而有学生可能改写4个,还有学生可能改写8个。

2、如果5a=3b,那么a:b=:()

四、课堂小结,回归目标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4

教材分析:

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一节概念课,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本节课内容是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时,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

教学目标:

1、体会国旗中隐含的数学规律,丰富学生关于国旗的知识,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2、结合不同规格的国旗的典型事例,经历认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3、认识比例,知道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理念: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概念;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主构建数学知识;

3、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二、合作交流,自主建构

(重点)

教学设计三环节

二、合作交流,自主建构

活动一,教学比例的意义;

活动二,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兔博士网站中提供的关于国旗通用的五种规格:

(1)长288cm,宽192cm;

(2)长240cm,宽160cm;

(3)长192cm,宽128cm;

(4)长144cm,宽96cm;

(5)长9 6cm,宽6 4cm;

请你任选两种规格的国旗,计算一下它们长和宽或宽和长的比值,小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写成一个等式,像这样

240:160=144:96

240/160=144/96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总结归纳比例的概念

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合作交流:

试着把上面比例中的两个外项,两个内项分别相乘,你发现了什么?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40:160=144:96

160X144

240 X 96

内项积=外项积

师生共同总结:

基础练习一:

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

组成比例。

(1)7:3和21:9

(2)0.5:24和1.5:3.6

(3)8:6和1/6:3/4

(4)3/10:1/4和6/25:1/5

基础练习二:

上午10时整,在空地上直立了6根不同长度的竹竿。测得这些竹竿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如下表:

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

3

2.5

2

1.5

1

0.5

影子长度(米)

6

5

4

3

2

1

竹竿高度(米)

(1)写出竹竿高度以与影子长度的比,填在上表中。

(2)根据上面的结果写出三个比例。

拓展练习:

试着利用8的四个因数组成四个比例。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填空:

3:2=( ): 6

( ):12=2:6

课后反思,教学相长:

今后教学中,我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注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二、是对学生要及时给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三、是灵活驾驭课堂的即时生成,要善于捕捉学生们的闪光点。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40:160=144:96

160X144

240 X 96

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积=外项积

板书:

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人教版教材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在第41页例2及课堂活动,第51页练习六中的第1、2、3题。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应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三方面来阐述,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地发展。因此,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②能运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③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探索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比例。

5、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学习基础是“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生在单纯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上没有多少困难,但是比和比例的意义容易混淆,基于此,我作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在引入上我直接提示课题,引起生对学过的比的知识的回忆。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学习基础是“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我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复习了比和求比值的知识,比的基本性质,让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这种情景下,用出示例1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比例的秘密,整个环节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学完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告诉学生,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除了根据比例的意义,也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来判断,为巩固练习一作一个铺垫提示。

(三)课堂活动

书上第50页,要求小组合作完成,改变了书中“任意抽出4张”的要求为“任意选出4个数字组成比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写比例,交流写法。

设计意图:巩固运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基本训练

(1)练习中的第1题,可用不同的方法来判断,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全班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2)练习中的第3题,这儿的设计意图应该是:让学生根据当前所学的'知识猜数,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为下节课 “解比例”作准备。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浙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自主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先复习比的一些知识,什么叫比?什么叫比值?然后出示四个比让学求比值。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先出示例1,让学生写出比,再计算它们的比值,然后观察、比较,发现比值相等,问:“那他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第一个是判断导入部分的四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第二个练习是,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练习是写出比值是0。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三个练习,每一个都在逐步的延伸,意在达到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从比较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引出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计算,然后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验证规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接着就做些练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及应用。特别强调了已知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利用这个式子改写成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一二课时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4、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写出两个比。目的就是为新授进行铺垫,搭建脚手架,同时也为学生后面区分比例和比打下基础。

(二)教学新课

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先出示几个比,让学生计算它们的比值,然后通过观察、比较,给这些比分类。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根据比值是否相等来分类。接着追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他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然后列举一个反例,让学生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第一个是判断导入部分的四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第二个练习是,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练习是写出比值是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三个练习,每一个都在逐步的延伸,意在达到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我让学生看课件自学,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比例里各部分的名称。

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计算,然后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验证规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第1题是三个判断题,是对基本概念的巩固。第2题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从学生逆向思维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第3题是用四个数组比例,这题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把题做对,而且指导自己更好解决问题。第4题是拓展题,让学生根据当前所学的知识猜数,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教学反思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处理,让学生在算一算、想一想、说一说中理解了比例的意义,探究出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知道了比例从生活中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情感。

一、创设探究空间,经历探索过程

我大胆地组织学生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没有根据教材上所提供的现成问题“分别算一算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你发现了什么?”机械地执行,而是大胆放手,用四个数组成等式这一开放练习产生新鲜有用的教学资源,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行有效的探究,体验了探究的成功。

二、找准知识与生活的契合点,学以致用

为了充分体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课的最后我安排了与生活联系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来测测我们学校的旗杆的高度,把数学和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既渗透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好文化知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意识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第三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经,因此我进行了如下设计:复习了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值?求下面各比的比值.目的就是为新授进行铺垫,搭建脚手架,同时也为学生后面区分比例和比打下基础。

在新授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比例的意义,运用比例的意义进行的练习;第二部分是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的练习;第三部分运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的练习;第四部分给出四个数让学生写出比例、和给一个乘法等式写出比例。

在第一部分里,我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比写成等式的形式,为揭示比例的意义做铺垫。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有意识的将比值相等的比写在一行上,引导学生观察每两个比之间的关系,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让学生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培养了学生从多中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探究的能力,教师给了学生一个自学提示,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顺序,有目的。在汇报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和基本性质时都让学生举例说明,达到全体学生都能理解的目的。比例和比的区别是小组内研究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能从意义、性质、名称上去区分,从而使学生正确的区分比和比例。

第三部分: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这样的题最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

第四部分:用四个数组比例,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要把题做对,而且要善于总结方法,指导自己更好的去做题。有了这道题,在下一题中,让学生通过一个乘法算式改写成比例式,就稍微容易些了,让小组内交流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能力。

在课堂小结中让学生说出本节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一个回顾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后练习中出了一个比灵活的开放题,目的是提高他们的综合用能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思维的空间。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浙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4、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写出四个比。目的就是为新授进行铺垫,搭建脚手架,同时也为学生后面区分比例和比打下基础。

(二)教学新课。

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

先出示几个比,让学生计算它们的比值,然后通过观察、比较,给这些比分类。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根据比值是否相等来分类。接着追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他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然后列举一个反例,让学生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第一个是判断导入部分的四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第二个练习是,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练习是写出比值是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三个练习,每一个都在逐步的延伸,意在达到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

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我让学生看课件自学,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比例里各部分的名称。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计算,然后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验证规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第1题是三个判断题,是对基本概念的巩固。

第2题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从学生逆向思维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第3题是用四个数组比例,这题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把题做对,而且指导自己更好解决问题。

第4题是拓展题,让学生根据当前所学的知识猜数,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三、说教后反思。

这节课是概念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且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尤其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其实这一环节,我在四班试教时已经发现,在本班的上课中,我在板书中已有强调,也许还是强调的不够到位。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下载比例的基本性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比例的基本性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说教材 1、说教......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1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时,我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重心,紧扣这一目的,设计了自......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1 今天上了一堂《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实验课,课后的第一感受就是学生一头没有把握好,以致于练习的内容都压缩了......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1 今天上了一堂《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实验课,课后的第一感受就是学生一头没有把握好,以致于练习的内容都压缩了......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经验。由于教学大纲规定,许许多多的知识点,使得教师只能用简单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方......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 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 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 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数学第38-39页例4,练习七第1-4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发现并使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自......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范文]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新课引入: 请同学们在线段AB上取一点C,使得AC:BC=AB:AC(AC为长边,BC为短边),你能做到吗?这个点可不是个普通的点,C点称为“黄金分割点” 。人们算出,AC:AB的近似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