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常规教学模式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19-05-12 17:2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听说读写常规教学模式及其应注意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听说读写常规教学模式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篇:听说读写常规教学模式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听说读写常规教学模式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英语听说读写循环教学法是指日常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每节课的听、说、读、写教学活动循环进行的方式,促使学生将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迅速转化为技能,进而使学生尽快具备听说读写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一种英语教学方法。建构英语听说读写循环教学法的理论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素质和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听

有关资料表明,在外语学习中信息获得的45%在于听,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听力教学在外语教学中所占的重要位置。随着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强调基础教育要面向 21 世纪,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倡导和重视素质教育,强化英语的社会功能,提高运用语言的意识。

有相当部分的学校的听力课教学是这样的:先让学生听一段3-5分钟的录音,然后让学生回答几个与录音内容有关的问题(填空题或选择题),教师对一对答案,再听一两遍就算完事。与其说这是一种教学模式,倒不如说是一种测试听力与记忆的方法。学生在上课前并没有因信息缺乏而感到有主动参与的需要,在听的过程中也缺少获取信息的内发动机:教师设计的练习并没有让学生有按个体需要去进行信息选择的机会。学生从上课开始就处于被动压抑,应付教师的状态。教师对学生在答题时出现的困难或错误原因也很难进行分析;他们或是因为录音质量不佳,或是个人的临场状态不好,或是对录音者的语音、语调、语速不适应,或是不具备对录音内容的认知结构,或是对录音提供的信息不感兴趣而不作选择性记忆。学生在这种状态下一般不容易进入到理解的过程,整个教学缺乏交际性,因而学生抱怨教学效果不佳,进步不大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要上好听力课,很有必要改变学生的被动压抑的应付状态,从而使其获得交际的体验。

(一).建立必要的高中英语课堂听力教学常规

◆模仿性训练: 英语届老前辈许国璋老先生有过一句话:把语音学好了,就会尝到甜头。让学生听录音带进行规范性模仿,接触标准规范性的语音语调,力求有一个较好的语音基础。掌握好单词发音、多音节词重读音节、英美语在发音上的区别。

◆指导性训练: 指导学生听课文录音带,在听音过程中完成对课文大意整体的初步理解。

◆理解性训练: 用英语解释生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积极词汇常用用法,即可录音播放,也可口头表达或伴随形体语言,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英语释意做出回答或猜测。英语解释一般是浅显易懂的语言或同义词,对学生来说应无太大的理解障碍。

◆细节性训练: 根据课文中的重点句式、难点或理解测试的需要,可录音播放,借助于板书或其他电教媒体,指导学生逐渐深入进行听力训练。◆记忆性训练: 英语学习中一重要过程是识记。课文材料在较熟悉的情况下,反复跟读,印象深,记忆牢、语感强、提高快、效果好,是提高听力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从“听”进去到“读”出来,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意识去捕捉语言信息。运用“跟读”形式,学生需要全力集中注意力,就有一个吸收(听清楚)-----储存(记忆语句、语音语调轻重缓急的体现)------反馈(准确完整地背诵)这一过程,整个过程集理解、记忆、表达于一体,是一次高质量的输出。许多专家学者及老师给与“跟读”形式以较高的评价,只是中学英语听力教学对此一直是一误区。

(二)、教学方法

(1)听前(Pre-listening):能让学生听懂和理解听力材料,要的一点是在听力训练前的导入上。导入得法,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而且降低了听力理解的难度。导入旨在帮助学生对所要听的材料有个粗浅的,给学生出有形的想象或猜测的空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听的状态。为此,应尽量课堂教学的老套路,如开场白往往是:Today 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a short passage.It’s about„„? Please pay attention to„„.First let’s listen, then finish the following exercises.导入要尽量多样、有趣、让学生身临其境。调动学生兴趣,把背景知识很自然的呈现给学生,这样之后再做听力,就会使学生更感兴趣。

(2)听中(While-listening):听中阶段让学生了解听力材料,再给学生设置不同的听力任务,如:指出文章的类型;总结中心思想;表格;回答问题;选择细节信息;论述结构等。听力任务,不仅要让学生找出答案,更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听力技巧,还要培养学生解决听力问题的能力。(3)听后(Post-listening):听后阶段是帮助学习者把听力能力和语言能力综合运用的过程。可以不同的听力材料和学生的英语水平设置不同的听后活动,例如:或者辩论文中的问题;表达的观点;用的话来复述故事;写类似的一段文字等。听后任务,来检查学生真正理解了听力原文,也能从中看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听力教学措施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1. 听力材料应紧扣教材:现行英语教科书,语言地道、文笔优美,内容涉及到中外文化传统背景、英语国家人文景观、风俗习惯,世界范围内的科技、教育、历史、地理知识、日常生活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视野。因此听力材料的选材最好与教科书内容接轨。既是对课文内容的一种补充和延伸,不断使知识和语言得以复现,便于积累和记忆,也能减少听力训练中的盲目性,控制听力理解难度,树立学生的成功感。

2.因人因材精心设计测试题:常见的检测题多为填空补缺、选择,这是测试手段的主流。作为听力理解的线索,测试题型的不同设计,能从不同角度检测听力教学效果,多层次满足视觉、心理要求,增加听力教学和训练的趣味性。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的差异,试题设计难易搭配,分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各得其所。

3.让学生参与听力教学实践: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老师的主导应针对学生的实际体现在教学措施的设计上,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在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提高听能力的技巧上。为使听力教学稳步地发展,让学生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进取,让学生参与听力教学不失为一种重要的举措。例如可让语音语调较好的学生朗读听力材料,尤其是在情景会话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分角色绘声绘色地朗读,录音播放,会使学生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其实对于语音并不好或胆小的学生同样具有吸引力。让学生参与听力教学实践,对参加录音的同学及全体学生的鼓舞远远大于其他别的说教,也符合学生心理特征。

(四)、注意问题

1.详尽细致的准备工作。有人认为,听力课是最容易上的课,教师无需什么准备,上课只要拿着磁带、录音机放给学生听,然后校对一下问题的答案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轻松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却难以提高。事实上,从宏观的确定目标到具体地选择内容、教具和练习方案的实施都必须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首先,教师必须明确目标,落实备课,作到师生心中有数。其次,合理安排、选择音带内容,要体现由易到难、练习形式多样的特点。对于有些录音材料,教师要准备介绍必要的背景知识、提供必要的辅助材料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2.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教师既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安排听的内容和要求,也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听的技能技巧,让学生明白听什么,怎么听。内容和方法的结合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如在初级阶段学生着重听音辨音、理解单词、句子以及简单的日常会话,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理解简短的对话和语篇大意,最后达到分析理解所听的语篇。但是这种音词句篇的教学顺序并非绝对。初级阶段的学生也可涉及一些语言浅显的体现文化背景知识的小对话,高级阶段的学生也要练习听一些带有不同语音、语调和方言特征的语篇。

3.精听与泛听、专门训练与综合训练的结合。听力训练的精听主要是指听的“质”,泛听主要指听的“量”。专门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有时伴以讲解、归纳、模仿,综合训练则往往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学生精听的材料需要教师平时的收集、筛选和整理。在训练中不仅要重视音、词的辨认,还要重视句子、词语的理解,这是一种从形式到意义的“全方位”的听力训练。泛听的内容、题材很广泛,有课堂上学生间的交谈、录音磁带、讲座、广播电视中的教育节目等。

4.通过训练语言技能,加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听力理解能力需要百听不厌的耐性,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不断的实践和练习。多种形式的听力第二课堂活动是提高听力的最有效的辅助手段。教师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因势利导。对积极、刻苦、成绩优异的学生适当扩大他们的听音范围,增加听力材料,布置一定的作业,使他们在提高听力的通红司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而对成绩差、信心不足的学生应该帮助他们克服和消除心理障碍,增强信心以达到有效的提高。培养语言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言语训练。只有语言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随之加强了。

5.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操练中,听和读的操练对听力理解的预示作用明显。尽管阅读和听力所涉及的语式不同,但它们都属于接受性和理解性的语言使用过程,两者有很大的共性。从较低层次上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运用听觉感知知识对语言材料进行解码和作出种种推断。然而,仅仅辨别语音材料是不充分的,要理解这些材料还需要听者运用认知效应对辨认的语言材料作出种种解释。对听力材料的辨认和作出的解释是相互循环作用、循环支持的。一串没有完全辨认清楚的因素经过种种解释后,会变得较为清楚;而听觉感知的辨认又会证实或推翻所作的判断和解释。

最后,情感因素也不能忽视。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中等的焦虑水平是提高听能的保证。为此,教师不仅要尽量选取新颖、有趣、多样的挺立材料,使听的内容多样化。听力固然以听为主,不能只顾听,不管写。教师应引导学生动手,学会笔录、摘记、订正。学生除了听,还要跟读、模仿、复述等,将听与多种多样的活动综合起来,使听的活动多样化。这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他们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提高了听力水平。另外,教师对学生的理解错误要少加批评指责,尽量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发挥正常的听力水平。

二、说

人类能顺利而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交际的基本需求,也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是所有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基础。通过说,学生可以学习概念、扩充词汇、理解语言结构。教学的有效性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随着交际教学的推广,说教学也是越来越受重视。

(一)、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统应试教育的弊端。考试一直是传统应试教育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手段,而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学习成绩。“优秀教师”往往是指最有办法、最能精确抓到考题的老师而学生要的也就是会抓重点并切中考题的老师。为了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为了升学率,老师们在教学中更注重的往往也是典型题型的解题方法或操练等应付考试的办法。而口语未列入中学考试内容,因此被忽略成了其必然性。

2,传统教育模式及教学方法的弊端。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知识的传授过程即是一个灌输过程。许多老师因此在课堂上充分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为了确保学生能更掌握所传授的知识,常常不可避免地运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自始至终都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口语练习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如此一堂课上完,教师愈是疲惫不堪,学生愈是收获甚微了。3,学生缺乏自信心。许多学生由于自信心不足,往往不敢开口说英语,总是害怕由于说错或语音不准而招来同学的嘲笑。当他们被提问或被要求对话时,常常会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这些现象都不仅体现出他们害羞的心理,还体现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

4,教学手段单一。不肯进行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不去创设英语语言情境和氛围,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根粉笔;一人讲,全班听,学生学习英语情趣淡化。

5,缺乏英语口语训练氛围。有的学生自我约束力差,学习有盲目性或随意性,不去自觉地开拓、创造或游离于学习英语口语的氛围和训练的情境,制约了口语能力的提高。

(二)、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

◆模仿法

学生跟着录音机、广播或原声电影等练习口语的一种方法。反复跟读,模仿其中的语音、语调,会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性,培养其语感。模仿时一定要大大方方,口齿清晰明朗,切忌畏畏缩缩,重点把握语音、语调和语速,模仿时要求学生用心揣摩、体会,并且要有恒心。◆复述法

在低段英语教学中,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可让学生熟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复述主要内容,必要时,教师可把一些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在一个学生复述课文后,可请另外一个学生加以补充。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而且还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的理解。

◆组词成文法

在学生学了某一单元后,为使学生掌握该单元的词汇、词组、固定句型,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尽可能多地利用本单元学过的词汇、词组、固定句型编出内容具体、情节生动的情景片断,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角色扮演法

对于课本中涉及的有关人物、事件之类的题材的教学,教师可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口语练习。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对口语操练的兴趣,又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记忆。

◆巧设开放性问题,开展讨论

结合学生课文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教师巧设开放性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通过这样的讨论,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而且能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此外,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可贯穿于课前的warming up活动和课外的延伸活动中。课前warming up活动形式非常多,如值日报告、世界知识1分钟问答、新闻、时事评论等。在课外可以对电影、电视剧片断进行配音、电视片断角色扮演、举办智力竞赛、趣味竞赛、异国风情展、各个世界日的宣传等,从各个方面让学生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增强学生英语口语操练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三)、口语教学策略 ◆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交际的基础。在外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比较活跃的一般是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反之,在说的活动中表现出畏惧情绪。

◆词汇量

缺乏应有的词汇量通常是阻碍说的重要因素。很多学生因找不到适当的表达方式而转用母语进行交际,在外语课堂上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准确的发音

掌握正确的发音是语言交际的基础,在没有非语言交际辅助的情况下,只有当听说对方都能够识别出对方的语音时才有可能进行理解和交流。◆纠错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不应纠错。教师的干预会中断学生的思维,过多的纠错伤学生的自尊。说应以意思表达为主,兼顾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视具体语言错误的严重性而决定是否纠错,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情况下可以不马上纠错。

◆气氛

一般说来,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在说的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使其能畅所欲言。

◆交互模式

听说是人际交流的媒介。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听说活动,于有意义的交际中培养听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采用两人活动或小组活动。两两对话、小组讨论等不仅有助于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口语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必须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首先,有益于学生在用英语交际时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一个不具备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人很难能正确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其次,教师适当导入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有益于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第三,能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但如果违反说话规则,就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可见,文化学习对于口语有着重要意义。

2.注意训练学生的发音

学生一开始学英语时,教师就要严把语音关。特别是初学阶段,教师最好要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录好录音带交上来,之后,教师逐个听,对于发音不是很好的学生,要让他再练习,重新录,直到能通过为止。这可为他们练就一口流利的口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3.注意语言材料的选择

教师在紧扣课本的前提下,应多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因此,教师可选择“足球”“音乐”“电脑”“军事”等年轻人喜欢的题材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在口语操练时就会觉得有话可说。

强化英语口语教学,在操作上有多种方式和手段。在课堂,在课间,在课外,可进行英语词汇、句子、简短语言及初步交际的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口语操练。在教学中,可利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创设英语交际情境,强化口语教学。强化英语口语教学,教师备课要创设英语语言情境,讲课坚持以英语为主,对学生口语纠错要注意策略,科学地组织教学,形成生动活泼的口语训练氛围。

另外,在英语课上开展各种竞赛,教唱英文歌曲,可活泼课堂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总之,英语口语能力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它需要坚持不懈地训练,才能在会话中流利地表在出来。突出英语口语教学的作用、地位,找准存在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会促使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读

阅读教学是每个单元的重头戏,它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教学既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上的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它呈现了其中大部分的词汇和主要语法结构;说它是难点,是因为教师在教学时,要把阅读课文作为整体来处理,通过上下文来教学词汇和语法,通过扫除新的语言障碍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一)、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教学模式单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科书,较少结合实际充实一些和时事挂钩的教学内容,必要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等,使教学失去弹性,因而它就失去了很多功能性和时效性。同时课程内容对学习者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学习者觉得某种教材过于枯燥,他们会失去学习的兴趣,那么阅读课就完全失去了训练学生阅读机能的功能。

◆偏重语法教学,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教师只是利用阅读教材将所要讲解的语法、词汇一一呈列在学生面前,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受到了严重的约束和压制。从而对阅读课的教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情绪。

◆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教学,不作必要的语言分析

与上述情况恰好相反,另外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先阅读文章,再完成课后的相关问题,最后教师在全班校对答案正误,一堂阅读教学课就结束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语言分析。因为课文中出现的复杂的长句和复杂的复合句是学生们在阅读当中所遇到的主要的阅读障碍。教师若是忽略了句型结构分析,那么学生的阅读也就只能是流于形式,对课文内容也就一知半解了。

◆教师缺乏对阅读技能的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盲目而被动 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断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但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去捕捉有效信息,最后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终身受益”。可见,平常教师对学生阅读技能方面的点拨和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各种阅读技能之后,他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个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阅读上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与学生没能形成一个互动的教学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能得到发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埃利斯说过,“没能给教学者提供交际机会的教学活动,将会使学习者失去接触语言自恋的主要来源,进而阻碍进行。”

(二)、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转变的方法 1.增加语言实践量, 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应该说,每单元一篇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好文章, 精品文章,他们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课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卫生习惯等等都唤起高中生的注意和兴趣。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 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 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做法之一:每周选择三到五篇难易适中、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读物, 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后阅读,并要求他们做相应的阅读理解题。做法之二: 在高中开设英语作品选修班。首先从材料的选择上下功夫, 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广泛开拓题材范围,从新近出版的英文报刊、杂志上精选阅读材料,也可采用一些有声读物和视听读物。这些材料的特点是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且能把握时代特色, 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2.根据课文不同体裁变化教学方式

新编英语教材所选择的阅读语篇具有时代性,涉及的知识面广泛,题材和体裁更是多种多样。为了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好阅读材料,教师根据它们的各自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线索(clue)和主旨大意(general idea)。教师充分利用内容丰富的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实践。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法:教师根据文章体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路指导,学生便会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觉地使用教师所教的一些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3.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按韩愈说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但是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 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 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 授之以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①指导学生认真预习;②鼓励学生踊跃参与;③培养学生归纳理解。

(三)、注意要点

第一,注意阅读选材难易应适当,范围应广泛。文章的难易往往和生词量有关,生词太多,学生读不懂文章,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并且还会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而放弃阅读,给进一步的阅读教学造成障碍。同时,在内容上,所选材料要尽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传说、时事、人物及科普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学生对所读内容感到厌烦,很难想像他们能积极地阅读。

第二,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的养成会给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从接手新班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习惯。最初可在课堂上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指定的材料,并对难句、难文进行适当讲解。随后可以给学生布置长期的课外阅读任务,教师定时抽查,并不时地安排课堂时间与学生分享精彩段落,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持之以恒。

第三,注意精读﹑泛读要紧密结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建立起语感,才能使阅读上一个台阶。目前,单靠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足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给学生的阅读任务做定时定量的要求,以每日两篇文章为底线。在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注意阅读的质量。

第四,注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应采取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原则,对每个年级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

第五,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基础。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即使能认识每一个单词,也不一定能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同时,由于语言和文化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而我们教科书上的材料显得相对老化。因此,教师除了对教材中出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外,还要经常补充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当代社会背景知识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平时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英语报刊,甚至一些介绍现代科技发展的中文报刊,鼓励学生广泛接触有关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传记等方面的书籍。只有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才能使他们紧紧跟上语言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写

韩礼德说:“语言在用笔写下之前一直是潜意识中的东西。”中等程度的英语学习者(非母语)一旦对自己口头掌握英语满怀信心时,很容易陷入“学习静止期”。教师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 情颇为困难,而写作恰能唤起他们对所学或所掌握的语言的感觉。然而,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或者是因为觉得写作教学难,教师批改学生作文也难,因此一般对阅读理解较重 视,而对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学生写的能力培养。

(一)、写作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课时

在英语教学中,写作并不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开设,而是融合在精读可中讲解。由于课时有限,用于写作教学的课时也很有限。这与写作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相比很不相称。

教材

到目前为止,缺乏一本切实可行的系统的公外写作教材。

英语统测的负面影响

首先是大纲的要求阐述模糊不清;其次是作文测试命令的不同;作文题本身的难度标准不一致等等。这无疑对写作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对策 ◆改进教学方法

关于写作的教学法,目前较为普遍的有以下几种:成果教学法(product approach)、过程教学法(process approach)、体裁教学法(genre approach)和过程体裁教学法(process-genre approach).成果教学法重视语言知识,特别注重词汇、句法和衔接手段的恰当使用。过程教学法提倡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写作的全过程。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体裁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过程体裁教学法,一方面,可加强学生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可从写作内容、目的和语言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语篇结构能力,发掘他们的写作潜力。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成果教学法”也就是说,教师分析讲解范文,学生模仿写作。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改,然后进行整体评述,包括文章内容、结构、段落的展开、措辞、语法等。教学重点放在写作的最后结果上。同时寓教于写作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的写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发挥教师和范文的指导作用,又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把写作与生活话题结合起来,与阅读、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阅读是获取知识,信息最直接和主要的手段。通过阅读可以开阔心胸,拓展视野。大量的阅读有利于增加信息量,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增加语感,以便写出地道通畅的英语。在这方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所提倡的“写长法”是最好的写作改革尝试。该做法旨在鼓励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采用多样化的作文批改法,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作文批改是作文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传统的作法是教师批改。该做法工作量大,耗时多,再加上教师所带班级学生人数多,大多数教师往往只给个分数,或找找语言错误或划出语法错误,没有能够从结构或语篇上进行深层次的批改,没有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充实内容和改进文章结构。所以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往往只是浏览一下。但是如果我们换这种方式为多种批改方式,可让学生自己先改,然后让学生互相批改,最后由教师批改。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前两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在改进别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另一方面,可学习别人的写法和结构;再者还帮助教师改正了许多语言错误,从而教师可把精力放在肯定学生值得赞扬的一面,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批改作文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生还可以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对基本功比较好的学生,可直接划出起错误,要求学生自己改正,重点放在他们文章的结构上;对于基本功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给学生当面批改作文,共同商讨、启发语言运用。

◆注重文化方面的培养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最能体现文化差异。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即所谓的“文化内涵词”。遣词造句是写作的基本功,我们要随时注意词汇方面的文化差异,以免语用失误。其次文化差异还表现在篇章结构上。其主要区别在于段落主题句的位置以及内容的叙述方式。英文篇章的叙述方式,往往是直线进行的,通常把主题句放在段首,即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轮廓,后具体细节。这种篇章结构特点,一方面与西方人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而不少学生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追求表达上的含蓄,即使在议论文中,有时也不开篇点题,而是引经据典,反复论证,最后才“画龙点睛”,得出结论,因而体现中心思想的主题句往往放在段落或篇章的末尾,有时甚至是隐含于字里行间。要写好英语文章,就要研究遵循英语的写作规律。

(三)、操作程序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分析、掌握材料,形成写作提纲和“腹稿”。具体内容有五项:1.阅读、分析有关材料(文字或图表等),占有材料,掌握事实;2.拓宽思路,集思广益;3.交流观点;4.记笔记;5.拟写作提纲。

学生的英语写作应在教师指导下准备,因外语和母语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教师若不进行指导,就会出现大量的中国式英语。在教学中是采用下列方法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1.教他们如何扩大词汇量和英语惯用法;2教他们掌握英语基本句型,尤其是动词句型;3.教他们动笔前如何分析材料、审题;4.教他们利用已知的知识背景;5.教他们用不同的词和结构表达思想;6.教他们如何评品一篇作文;7.教他们阅读时记笔记。

上述每一件事都是由学生完成的,能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决定学生该干什么,指导学生如何干,纠正学生的错误。即使是新词和易错的词的选择、语法的学习,教师也只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然后自己去查词典及有关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必要时,把问题提到课堂上讨论解决。至于这种课是否上得紧凑,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上得有效率、有创造性,使学生既能学到新知识,又能学到技能,教师的指导作用关系极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包括书写、写话和作文,逐级递升,与听、说、读的教学是密切联系的:既有遣词造句的问题,又有语篇结构的问题;既是语言训练,又是思维训练。阅读在英语写作中,特别是在准备阶段,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教师或者教材要求的写作命题不是有感而发的自我表达,而是要有真凭实据的所需的材料(文字或图表),经过分析、研讨才能获得的,所以,在形成思想以前,非阅读相当数量的有关材料不可。教师可让学生先阅读一份材料,然后让他们合上书本,口述内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最后写出材料大意。英国学者布里顿根据多年的研究指出:“学生口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往往是他们写作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形成初步思想,即开始构思,列出写作提纲、初稿、二稿,经润饰、定稿,交给教师。

◆写作阶段

写作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文字写作实践。这一阶段的具体内容有四项:1.草稿;2.自检错误;3.文字推敲、润饰,二稿;4.初步定稿。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要力戒“速胜论”。在英语教科书中,写作是按句子、段落和篇章三个层次来练习的。因此,教师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的技能,逐级递升英语写作水平。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顺序一般是这样设计的。

1.控制写作(Controlled writing)。在这一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写作活动,很少有自由写作的机会。在学英语语音时,教师非常强调模仿,而在学习用英语写作时,却很少人认为模仿会有效。实际上,在写作时,同样应提倡模仿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所写的东西。例如,可以让学生按不同体裁和主题整理一些范文,看他们如何组织写作,如何运用词语和句子,从中学习一些写作技巧;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语句排序、填空练习或解答问题,用适当的词句把这些答案重新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有意义的故事。

2.引导写作(Guided writing)。在这一阶段,学生有一些创作自由,但教师还应给学生一些有限的指导。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议定若干写作提纲,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作文。近年来,高考中的“看图作文”类型的“书面表达”考题实际上即属于引导写作的范畴。

3.自由写作(Free writing)。在这一阶段,教师每天上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自由写作,他们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主题。最好的办法是要求学生每天用英语记日记、写信等,他们可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也可每天定一个统一的题目(如My favorite...等),让学生写。需要说明的是,开展这种活动最好要求学生有一个专门的自由写作本子,定期上交教师批改。这样写过后,学生可对照检查自己前边的写作,看自己取得了多大的进步。4.继续写作(Continuous writing)。教师定一个大题目(或起一个开头),要求学生每天课余写一部分内容,就像电视连续剧那样,续写不断。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进行评选,对优者予以鼓励。教师必须要求学生:第一次写要列出写作提纲,让教师过目,以后天天按这个提纲写;对违反规定搞突击完成任务者要给予批评。

◆修改阶段

修改阶段是反馈机制下的一个开放性过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信息互动,使学生的作文逐步完善。具体有三项内容:1.自拟思考题;2.教师面批;3.对照教师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编写的《修改要点(Trouble & spots)》,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多层面的修改。

学生的英语写作应由教师审阅和评价。英语教师在审评前首先应向学生展现作文评判标准,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不应把重点放在拼写和语法结构上,而应放在它所表达的思想及表达方式上,看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是否正确、有新意,文章是否切中题目,等等。不可仅判个分数,还要有评价意见。学生的作文立意好的要表扬,遣词造句精当的也要表扬,这是很重要的。教师还应坚决要求学生字迹工整。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完成习作以后,一定会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俗话说:“文章不怕千遍改。”外语写作一般没有一次成功的,一定要进行反复修改,哪怕写一封短信或启事,也要进行修改。修改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教师要求学生的基本修改有四项:一是检查体裁,看文章的格式布局、开头和结尾用语是否正确;二是检查要点是否齐全,字数是否符合要求;三是检查语法是否有错误,可建议学生写作时参考教科书或一些有关语法资料,或者向他人求教;四是检查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及词形变化是否正确,行文是否流畅,语言是否丰富,对于文章的评判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作文经教师审阅后,学生还要继续修改。修改后鼓励学生自我打分(否定前一次教师的给分),并将习作返回教师,教师则按新的分值提出更高的修改要求。如此往复,直至达到师生双方共同认可的作品和分数。这样,学生虽然写的是一篇作文,但是反反复复练习的机会很多,而且每循环一次就是一次提高,一次升华。这种方法,较之不断地让学生写新文章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学生所写的文章,是从其他有关材料分析、选择、归纳出来的,能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学以致用,文字也比较容易达到规范的程度。采取反馈和同伴间互相阅读作文的方法,也可以形成一种语言意识。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他们通过批评性地阅读别人的作文,可以学到更多的写作知识和技巧,他们时刻留心语法及用词错误,写作时开始想到的是读者。学生作文经教师审阅、面批后,修订工作是通过个人作业和集体活动相结合进行的。这种做法能使学生学得更深、更广,而且更活。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编辑、审校能力和组织、归纳总结能力。

(四)、注意要点

首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必须运用测试手段。教师在组织考试时,一定要加上“书面表达”这一项内容来测试学生真实的英语水平。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所谓的测试的“客观性”,为了改卷省力,有时删去英语写作这一项,这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的学生选择题做得好,却不见得会写文章。

其次,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要过分依赖词典写作,而应该积极地记背英语单词和习惯用法,注意平时积累,指导并激励学生尽可能地多背诵(至少要熟读)一些精彩文章,特别是经典原著片段,促进学生语感的发展。学生遭遇“词不够用”或“词不达意” 的尴尬境地时,仅靠查词典写出的短文,准让人如坠云雾,可以说,查词典写作简直就是在冒险。特别是遇到一个有很多意义的单词或一个单词有很多近义词时,单靠查字典就很难确定选词是否正确。其三,教师在指导英语写作训练时,应要求学生着意遵循五项原则:1.意义性,即行文传达的信息应有明确的意义;2.功能性,即作者可以通过文章表达自己的意愿;3.得体性,写文章要根据人、地、时的不同情况,恰当地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4.移情性,即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和交际准则,避免按汉语习惯硬套;5.流畅性,即词汇、联结、观念表达得自然通顺。

其四,“准备—写作—修改”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一般适用于中级英语(高中或相当程度)的不同教学阶段。局限性在于:英语写作教学需要目的与环境,若语言基础不牢,学到一定阶段会进入新的“学习静止期”,停滞不前。总之,关于写作教学,没有绝对正确和绝对好的方法,教师只是寻找一些适用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将语言学习不断融入写作技巧之中,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这就是要求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技术手段和教学理念,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要求和形式

第二篇:选择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选择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改中,选择并最终确定好自己的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实践中高效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把握恰当的“度”。选择教学模式,无论是“拿来主义”还是“自创”,最终目的都是追求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目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学习表面化和教学格式化这两个误区:教学中机械照搬结构、形式,过分强调套用某种模式,忽略其精髓和灵魂所在,导致有形式无实质;过分强调环节、流程,教学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流于程序化,有其形而无其神,造成课堂学习形式化。

彰显教师个人风格。教学模式就好像人手中的手杖,年轻教师有了这样的手杖,从不会教学到轻车熟路地驾驭课堂教学,老教师有了这样的手杖,课堂教学会日臻精彩完美。课堂教学需要这样手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扔掉手杖,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教育的本质是成长和解放,教育应该让人获得更多的自由而不是给人更多的精神枷锁。教师应有选择教学模式的自主权,就像学生有选择学习方法的自由一样。过分强调模式的统一会使教师的思维变得固化、呆板,其个性也会被磨灭,甚至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思维发展、情感发展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的流程,有效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以一个或几个教学模式为基础,把有关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加以改造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要素组合起来形成一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结构。这种结构不同于任何一种模式,是依照实际综合各家之长而形成的新的教学方式,这是一个创造过程。实际的教学,一般都需要选择、改造、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这个过程更多是多样综合,而不是机械搬用。

第三篇:语文教学应听说读写并重

语文教学应听说读写并重

作者:李双琴

万千书库 主题阅读 百家讲坛 武侠大全 世界名著

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是摆在广大一线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早在1964年,叶圣陶先生就提出听、说、读、写并重的论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构成了语文教学能力的主体,这四种语文能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怎样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应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听说能力。生活是听说的源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离不开生活实际。我们应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同时教师要认真设计话题,使学生想说,乐于参与,在说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语病,鼓励学生说普通话。总之,听说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不仅有话想说,而且通过训练做到有话会说,并能恰当地运用书面语言。其次,把口语交际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听说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既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又是由口头语言作为直接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的。听、说活动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这就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下方面的训练:

一、口语交际课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重要阵地,口语交际课上主要的训练方式有:看图说话、观察说话、创设情境说话、听故事说话、小实验、小制作说话、讨论辩论等。

我们以口语交际训练“怎样过六·一”为例:

(一)激趣导入。“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学生盼望的日子,这一节课正好在“六·一”前。教师可告诉学生每年我们都要庆祝“六·一”,今年的“六·一”即将来临,我们怎么过这个“六·一”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希望每个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组织讨论。1.提出要求。讨论前教师先提出要求。(1)要说普通话,发音要准确、规范、说话有一定节奏,语速适中。(2)说话要有条理,注意用词要准确,选择适当的句式和修辞手法。(3)讨论时谈吐自然,谈话得体。(4)要把自己的意见、主张考虑成熟做到按一定的顺序表述。(5)要说清楚活动的内容、形式并陈述具体的实施方法、步骤。2.分小组讨论,先由小组同学个别发表意见、主张,然后小组协商,使小组同学的建议形成一致,并推选出小组发言人。接着,举行全班讨论。首先,各组发言人谈本组建议,最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班级决定。

(三)组织实施班级决定进行分工;按照方案布置教室,安排所需物品,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具体的工作分工。如哪项工作由谁负责。

(四)把讨论的过程和“庆六·一”活动的方案整理成文字。

二、语文课上的口语交际训练。

在每天的语文课上,我可以拿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听说。如说一句话,讲一条从报纸或电视上看到的新闻,谈谈身边发生的事,说说对班级管理的看法,谈谈自己学习的心得,说说班里出现的情况,等等。我们还可以把口语交际训练与识字、阅读、课文理解、写作等语文训练项目相结合。在这些语文训练项目中适时地加入口语交际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又加深了学生这些语文训练项目的训练。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口语表达上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训练。

三、抓活动,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说活动。如故事会、辩论会、讨论会、社会调查等。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班内的突发事件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课间游戏时,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游戏;师生做传话游戏活动。

无论何种形式的语言训练,都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个学生表达完都要适时适中评价。对于表达能力差的学生不要说的一无是处,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但学生表达时语言、语法、语态、逻辑等方面的错误应及时指出,让学生说对、说好。

在教学中每一项语言训练都不是孤立进行的,我们应以听、说、读、写并重的原则实施教学,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听、说、读、写并重进行训练,才能从整体上大幅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李双琴,教师,现居河北文安。

第四篇:面试应注意哪些问题

面试应注意哪些问题

求职面试早已成为毕业生开启职业大门不可或缺的钥匙,能否熟练掌握和使用好这把钥匙,对毕业生能否 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影响极大。那么毕业生求职面试到底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注意非语言交流 一谈面试,人们一般想到的是怎样去对付用人单位的提问,如何巧妙的应答对方,其实这是不全面的。接受面试往往是第一次用人单位的主考官司见面,所谓“未闻其声,先见其人”。因此,首先进入主考 官视野的必然是你的仪表。这属于非语言交流。仪表并不只是简单地反映应聘者个人的修养,在主考官的 眼里,它还代表公司未来的形象。因此仪表往往会左右主考官对你的整体评价。一般说来,衣着不整、蓬头垢面,会被认为是邋遢窝囊,过于超前的服装,也会被认为不可依赖。总体来说,仪表应该给人以整洁、大方、朝气蓬勃的感觉。另外,面试的非语言交流方面还要注意回答问题的声音(包括语调、速度、音 量高低)、体态、面部表情、手势以及眼神等。

二、“听”、“说”得法

“听”话是否得法同样能在主考官的印象中打上深刻的烙印。善于倾听首先需要的是耐心,对对方提起的任何话题都不能心不在焉或表现出不而烦,更不能轻易打断或中途插话,除非是交谈需要的时候。其次要细心,时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善于理解对方的“弦外之音”。再次要专心,能抓住对方谈话的要点和实质。如果对方所谈之事本身不明确,你可以用委婉诚恳的语言指出,这样既能弄清问题的要点和实质,又能给对方以专心致志的好印象。“说”同样有一定的学问。初次参加面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如羞怯心理,因此不如先坦率地告诉对方:“对不起,我有点紧张,或“对不起,我缺乏经验,请您愿谅”。这对推荐自己不仅没有什么消极影响,而且由于自己的坦诚,将很容易获得对方理解。这是良好交谈的第一步。其次,在应试交谈过程中,应巧妙地引导话题,随时把对方的谈话内容从无关的事引回到你所关心的问题上来。介绍自己须用客观的语言,碰到对自己不利的问题,把回答的内容扯到远离有损自己的形象的范围;要么表示弥补缺憾的决心。

三、谦虚谨慎

面试和面谈的区别之一就是对方往往是多人,其中不乏专家、学者,求职者切不可息以为是,不懂装懂,讲话要留有余地。有过这样的实例:一位报考办公室秘书工作的中文系毕业生,在参加面试时开始都很顺利,可是当主考官请他谈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时,他便信口开河,自称自己对经济学很感兴趣,很有研究,在谈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等名词时,他不知道考官中就有公司的总经济师、总会计师、他们问这位大学生什么是宏观经济、什么是微观经济时,他无以作答,一时语塞。结果影响了面试成绩。另外在参加“集体式、讨论式”面度时,要正确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要随意攻击他人,以抬高自己,因为这样只能损害自己的形象。

四、机智应变

当求职者一人面对众多考官时,心理压力很大,面试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求职者是否机智果断,随机应变。首先,进入考场时要注意分析面试类型,如果是“主导式”面试,你就应当把目标集中投向主考官,认真礼貌地回答问题,如果是“答辩式”,你则把目光投向提问者,切不可只关注甲方而冷落乙方。其次要避免尴尬场面,在回答问题时常遇到这些情况:未听清问题便回答,听清了问题自己一时不能作答。回答时出现错误或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可能使你处于尴尬的境地。避免尴尬的技巧是:对未听清的问题可以请求对方再复一下或解释一下;一时回答不出可以请主考官提下一个问题,然后回过头来考虑成熟再回答;遇到偶然出现的错误也不必因耿耿于怀而打乱后面的思路。

五、扬长避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无论是在性格上,专业上都是如此。因此面试时一定要扬长避短。例如性格外向的人往往容易给人留下热情活泼、思维敏捷但不深沉的印象。这类性格的人在面试时要注意克服自己的弱点,讲话的节奏要适当放慢,语言组织得当,要注意给人以博学多才、风多识广的良好印象;性格时,这类性格的人要力争早发言,并就某一重大问题展开论述,以弥补自己性格上的不足。

六、显示潜能

面试的时间通常很短,求职者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才能展示出来,因此要抓住一切时机,巧妙地显示潜能。例如,报考会计职位的求职者可以将正在参加计算机专业的业余学习的情况“漫不经心”地讲出来,可以使对方认为你不仅能熟练掌握会计业务,而且有发展会计业务的潜力;报考秘书工作的求职者可以借主考官的提问,顺手递上去,以显示自己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显示潜能要实事求是,简短、自然、巧妙,否则也会弄巧成拙。

第五篇:辞职信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什么是辞职信

辞职信,也叫辞职书或辞呈,是辞职者向原工作单位辞去职务时写的书信。辞职信是辞职者在辞去职务时的一个必要程序。

二、写辞职信应注意哪些问题

1.理由要充分、可信。写辞职书,一定要充分考虑辞职的理由是否充分、可信。因为只有理由充分、可信,才能得到批准。但陈述理由的文字应扼要,不必展开。

2.措辞要委婉、恳切。用委婉、恳切的言词来表明辞职的诚意。

下载听说读写常规教学模式及其应注意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听说读写常规教学模式及其应注意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案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案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彭庆梅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不少教案设计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这里提出希望引起老师们注意。 1.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重、难点不够突出。本套教材三、四年......

    “演唱”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文/田 莉 【摘 要】“演唱”(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演唱”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可......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新课程改革已提出改变传统语法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传授,淡化语法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淡......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设法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全怪学生,教师首先要找自己的原因,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从不懂教懂,从不会教会,学生答不出教......

    教学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中应解决以下问题: ⑴ 在模块背景下,教学......

    武术教学应注意那几个问题

    武术教学应注意那几个问题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运动项目,也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项目。在多年学校体育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体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范文

    初中体育课教学方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体育课离不开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一定要研究好教学方法。 1、体育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充满乐趣、激发兴趣......

    浅谈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如: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目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