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节选)》教学设计 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部 周晶洁

时间:2019-05-12 17:4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茶馆(节选)》教学设计 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部 周晶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茶馆(节选)》教学设计 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部 周晶洁》。

第一篇:《茶馆(节选)》教学设计 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部 周晶洁

《茶馆(节选)》教学设计

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部 周晶洁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老舍及有关戏剧的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戏剧的梗概。教学重点:了解作者老舍及有关戏剧的文学常识。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戏剧梗概。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导语:

岁月如歌,在逝去的日子里,总会有些难忘的东西在我们的脑海中挥洒不去:李白的诗、韩愈的文、杜康的酒、齐白石的画、梅兰芳的京剧。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醇。老舍的《茶馆》就属于其中之一。现在据《茶馆》发表演出的时间已经将近50年了。但它仍然能带给我们极高的艺术享受。前几天,我们已经欣赏了电影《茶馆》,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茶馆》,去领略它的艺术魅力。

2、课前检测:基础知识。

说媒拉纤的、化干戈为玉帛、趿拉、珍馐、咂摸、文绉绉、绫罗绸缎、兵荒马乱

3、介绍戏剧的文体知识: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根据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剧本的主要特点是:由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组成;有尖锐的戏剧冲突(矛盾冲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高度集中。

戏剧冲突对于展现人物思想性格、推动剧情发展、揭示主题具有重要作用。

4、介绍作者老舍:

老舍(1899~1968),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其代表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茶馆》《龙须沟》。

二、讲授新课:

1、带领学生回忆课文,请同学复述课文。

2、戏剧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大致可分为哪两大类?

明确:两类: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如:西太后的走狗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等。另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

六、李

三、小妞、乡妇、老人等等。

(同学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应该能说出统治阶级及被统治阶级,这里还需要教师进行进一步的点拨,或者教师在学生答完之后直接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和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 告诉给学生。)

3、围绕这些人物,概括归纳文中的事件。(此题的设置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同学必须养成从头至尾读文章的好习惯。)

明确:写到的事件主要有:马五爷施威、康六卖女、常四爷骂洋货、鸽子之争、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秦庞交锋、茶客对话、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这些事件涉及到戊戌变法、实业救国、洋教势力强大、民族资本家兴起、洋货倾销中国等等,反映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的腐朽、农村的民不聊生,从而表明清末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不可救药。

4、(1)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矛盾冲突?

(2)这些矛盾冲突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

(此处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后更好的感知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时的加以点拨及引导,文章所涉及到的主旨学生不一定能答出来,还需要教师来总结。)

明确:体现在文中的矛盾冲突主要是达官贵人为争一只家鸽而大打群架,另一方面却是八十二岁的卖耳挖勺的孤老沦落街头;

一方面是荒淫无耻朝廷老太监庞太监娶妻,另一方面却是饥肠辘辘的农家姑娘康顺子被卖入火坑;

人民群众对黑暗现实有任何不满,都会招致锒铛入狱。茶馆里贴着“莫谈国事”的条幅。

马五爷大施威风,走狗二德子立刻卑躬屈膝,让我们看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常四爷大骂洋货,刘麻子倒卖鼻烟壶和小时表,表现出中国人对帝国主义的仇恨与麻木;

秦仲义和庞太监唇枪舌剑,反映了维新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斗争; 茶客们对维新运动的冷漠指责,说明戊戌变法严重脱离群众。

这些矛盾是统治阶级及其走狗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统治阶级及其走狗张着血口吞噬着弱者的血肉,在那暗无天日的社会里像病菌一样滋生、蔓延。他们凶残无耻;受压迫的人民越来越穷困悲惨,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经风霜,日趋破落,甚至要卖儿卖女来度日。

三、总结:

剧中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矛盾事件,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暴露了晚清社会的黑暗腐朽。小茶馆,大社会,这揭示了腐朽的旧时代必然被埋葬,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剧中的矛盾冲突,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理解剧本的主旨。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分析围绕“庞太监与秦仲义”的矛盾冲突,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并更准确的把握戏剧冲突所展现的社会主题。

2、用“康六卖女与庞太监买妻”这一情节训练学生从矛盾冲突中把握社会主题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第一幕故事发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政治黑暗,洋人势力越来越大,洋货源源而来,农村人民却卖儿卖女。有些知识分子想变法改良,有些想办实业。可统治阶级中的顽固派不肯改良,把维新派头脑杀了几个……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话剧片断(秦仲义与庞太监一段),回答问题:(1)秦仲义的身份是什么? 庞太监的身份是什么?

(2)在这段情节中,他们两人发生了怎样的矛盾冲突?(3)试分析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怎样的社会主旨。

明确:(1)秦仲义是在维新浪潮中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庞太监是封建统治阶级。

明确:(2)秦仲义:“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我那点财产不值一提!”

“我那点威风在您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哈哈哈”

庞太监:“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

“太客气了吧?您看,全北京城谁不知道秦二爷!您比做官的还厉害呢!听说呀,好些财主都讲维新!”

“说得好,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

“哼,凭这么个小财主也敢跟我逗嘴皮子,年头真是改了!”

秦仲义和庞太监的对话交锋,使老舍特意设置的一个矛盾冲突,秦仲义对庞太监的第一句问候就是话中有话,说明戊戌变法曾经让庞太监的心里很是忐忑了一阵,变法被镇压后,庞太监的心里才得以“安顿”。庞太监的回答当然是气盛一筹,因为“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一句话点明了那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保守势力又重新得势。当庞太监将秦仲义划入维新派阵营、讥讽他的势力“比做官的还厉害”时,秦仲义则根本不害怕庞太监的威胁讽刺,以退为进、反唇相讥。最后两人在“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笑声中互相告别,其实却是在暗中较劲,决不服输。

明确:(3)他们的较量,实质上是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新旧两大势力的较量。

2、以 “康六卖女与庞太监买妻”这一情节训练学生。(这一步骤的设置,主要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刚才的学习,教师只出题,学生来答即可,重在训练,教师此时只起到引导的作用。)设题:(1)复述戏剧情节。(此处矛盾老舍没有放在一起写,训练学生全面思维能力)

(2)康六代表哪一类人?他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庞太监买妻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康六:“刘爷,十五岁的大姑娘,就值十两银子吗?”

“那是我的亲女儿!我能够

“那不是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吗?一家大小要是一天能吃上一顿粥,我要还想卖女儿,我就不是人!

“到底给谁呢?宫里当差的谁要个乡下丫头呢?”

“刘大爷,把女儿给太监做老婆,我怎么对得起人呢?”

“自古以来,哪有

他就给十两银子?”

“我,唉!我得跟姑娘商量一下!”

“姑娘!顺子!爸爸不是人,是畜牲!可你叫我怎办呢?你不找个吃饭的地方,你饿死!我不弄到手几两银子,就得叫东家活活地打死!你呀,顺子,认命吧,积德吧!”

庞太监:“等吃喜酒吧!”

“我要活的,可不要死的!”

用这样的矛盾冲突在维新变法失败后,顽固派得势,连太监都想娶老婆了,而乡下人,饥寒交迫,依然卖儿卖女,这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昭示了这一铁的事实:下层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反映了晚清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宣告着清政府必然垮台。

三、总结:

学习戏剧,重在抓住戏剧的情节,以及在戏剧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再通过对矛盾冲突的概括,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以此来掌握文章所要表现的主旨。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分析剧本中王利发的语言,把握王利发的形象。

2、通过分析常四爷来训练学生通过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重点:

1、分析剧本中王利发的语言,把握王利发的形象。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通过人物语言掌握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上节课的情节导入。

二、讲授新课:

1、分角色朗读秦仲义和王利发一段。回答问题(1)王利发与秦仲义之间发生了怎样的事?

(2)王利发是如何应对秦仲义的?请品读相关的台词,说说王利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王利发是茶馆的老板,子承父业。他信奉的是“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他按照“人缘儿顶要紧”的人生哲学来办事,以求保持他那个祖传茶馆的门面。当有钱有势的秦仲义来到茶馆提出要涨房租的时候,王利发的回答十分巧妙:“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对这表面谦卑顺从、实则绕弯拖延的话,秦仲义也知道:“你这小子,比你爸爸还滑!”秦仲义说道早晚要把房子收回去,王利发随即跟上:“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跳着大茶壶,倒街上卖热茶去!”这真是善于奉承、巧妙周旋的话语。王利发聪明的将实化虚,既不吃亏,又不得罪,还耍点无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精明圆滑的小掌柜形象。

2、除此之外王利发还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举出相关台词加以说明:

明确:他胆小怕事,安分守己。表现在无论是太监打手地痞特务,还是其他一般茶客,他不敢得罪任何人,四面讨好,逆来顺受,见谁都请安作揖,甚至不敢议论国事,最怕惹事生非。如:对唐铁嘴,“算了吧,我送给你一碗茶喝”,对二德子:“哥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对庞太监:“总管,您里边歇着吧!”他既不满现实,又明哲保身,表现在对弱者,对一无所有的穷人,他也不肯过多的施与同情。当一场乡妇卖女的悲剧就在他的茶馆上演示,他没有丝毫怜悯,还冷冰冰的规劝好心相助的常四爷说:“这路事儿太多了,太多了!谁也管不了!”平淡麻木。

3、王利发为什么会有这种性格?

明确: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王利发自私,圆滑,怕事,却又一心往上爬,他比穷苦百姓有钱,地位,财势高出一头,心理,性格,思想和广大受压迫劳动者根本不同;可是,旧中国的三座大山和反动政权庇护下的大小爪牙们,又无一不在他的头上拉屎撒尿,他又是个受压迫者,可怜虫,他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他生活在社会的夹缝中。反映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4、总结:老舍善于用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社会的重大变革及人物的思想性格。我们也需要学习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来掌握人物性格的方法。

5、默读课文中有关常四爷的片段,回答下列问题?(此步骤重在训练学生,教师设问题来训练)

(1)围绕常四爷写了哪些事?

(2)品读台词,说说常四爷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事件:与二德子斗嘴;痛心于洋货倾销,国家银子外流;给乡妇施舍饭食;对清朝腐败命运深表担忧;危难时刻,临危不惧,挺着腰板离开茶馆。

语言描写:“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唉,连鼻烟也得从外洋来!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

“二爷,我看那,大清国要完。”

常四爷是老舍笔下被刻画得颇为生动细致的人物。虽然同样是“吃俸禄”的八旗子弟,但却不同于胆小怕事、只知喝茶请安、侍弄黄鸟的松二爷,这个人物有着鲜明的正义感和强烈的爱国意识。他不满于富户人家为一只鸽子而械斗,痛心于洋货倾销、国家的银子外流,对清朝的腐败和命运深表担忧。从茶馆里两起乡民卖女的悲剧中,他预感到“大清国要完”,因而招来横祸被捕入狱。他性格刚强而又富于同情心,当二德子向他逞凶时,他言辞锋利地回敬对方,明里讥讽二德子,暗中指责腐败政府,一针见血,咄咄逼人。危难时刻他也不像松二爷那样被吓得魂不附体,语无伦次,而是临危不惧,挺着腰板离开茶馆。他看不惯刘麻子所做的卖人交易,施舍给卖女儿的村妇两碗面。直到后来他参加义和团,与洋人拼杀,成为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常四爷光彩照人的形象,然而,这位刚强了一世的爱国志士,最终变得穷困潦倒,他一生的美好愿望。与顽强奋斗都成为泡影。这是一个正直的中国人的悲剧。他的悲剧说明在旧中国社会,理想遭践踏,美好被毁灭。剧本通过常四爷这个人物,揭露了旧时代政治的腐败,反映了爱国有罪、报国无门的荒唐现实。

三、总结:《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剧本通过描写北京裕泰茶馆的盛衰,刻画了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等众多人物形象,反映了清末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变迁,从而揭示出腐朽的旧时代必然被埋葬、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四、作业:

分析《茶馆》中出现的黄胖子形象。

第二篇:沈阳实验学校中学部怎么样

沈阳实验学校中学部怎么样

其前身是始建于1957年10月,1958年正式招生的沈河区大西路第四小学,1993年更名为沈阳市实验小学,2000年成立中学部,更名为沈阳市实验学校。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沈阳实验学校中学部怎么样,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简介】

沈阳市实验学校坐落于沈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沈河区。其前身是始建于1957年10月,1958年正式招生的沈河区大西路第四小学,1993年更名为沈阳市实验小学,2000年成立中学部,更名为沈阳市实验学校。学校现有七个校区,五百余名教职员工,五千余名在校学生,是沈阳市第一所集中学部、小学部及学前部于一体的现代化改革示范校,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实验基地学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优质教育实验校。沈阳市实验学校以“全市一流、全省示范、国内领先、与国际接轨”为目标,在“追求科学、发展个性、创造卓越”的学校发展总策略指引下,创建了完整的优质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和谐、扬长、互动、发展”的办学模式。多年来,实验学校以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流的办学条件、优异的办学质量和突出的办学效益在社会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师资管理】

学校中学部现共教师15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7人,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骨干教师7人,区骨干教师36人。教师学历达标100%,硕士研究生班结业47人。他们业务精湛、敬业心强,组成一支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环境下,学校把培养高素质的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实施以“和谐、扬长、互动、发展”为实验主题的素质教育。同时,学校也是一所与国际接轨的学校,为学生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每年学校选派部分优秀学生赴加拿大、新西兰等国进行外语强化学习。

【校园环境校园环境】

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部)总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教学主楼七层。学校拥有功能强大,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拥有700余平方米的超大型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60座的高标准电子阅览室2间,教师电子备课室1间,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共6间,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的教师40间,音乐教师3间,大型德育展室1间及300平方米的.电教中心和600平方米的学术报告厅。学校体育馆共分3层,地下为游泳馆,一层位乒乓球馆,二层为篮球馆。学校还拥有2000平方米的师生食堂及综合楼等附属设施。

【文化氛围】

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环境下,学校把培养高素质的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实施以“和谐、扬长、互动、共进”为主题的素质教育。通过优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开展,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教育、高效率的教育、高效益的教育。学校实施双语教学,开设英语课、英语功能训练课,强化口语教学,使英语教学逐步渗透到各学科中去,力争使汉语、英语两种语言同时成为学校的通用语言,学生经过在校学习,其英语可具备在英语国家独立生活和继续学习所要求的基本水平。

第三篇:茶馆教学设计范文

《茶馆》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1、鉴赏王利发等主要人物形象。

2、品味本课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3、了解《茶馆》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西方经典戏剧《哈姆莱特》,了解了什么是戏剧冲突,莎士比亚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人文主义思想家在现实社会面前处处碰壁的悲剧结局。今天通过学习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看一看在清末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秋,社会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大屏幕出示老舍像及简介

二、简介剧情

全剧介绍:

《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事件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此时与第一幕相隔十多年。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无耻;沈处长比以前的马五爷更仗洋人势力向中国人施威;庞太监的侄子们则组织复辟活动,百姓更难以生活。最后茶馆掌柜王利法在茶馆被人霸占之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灭亡。剧中通过康大力等投奔西山解放区一笔亮色,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三、整体感知课文,梳通剧情脉络 1.放电影片断,使学生感性了解剧情。2.学生默读全文。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角色朗读。

〔解说:分角色朗读的要求:①台词较多的角色,各选一名学生担任。台词少的角色,一人可兼几个。②本文语言特色为角色对话运用北京方言,朗读者应尽量读出京味来。③朗读者要声情并茂,可有适当的手势〕 4.叫一名学生起来简要复述情节,师生共同梳理。

四、鉴赏课文

1、《茶馆》第一幕以王利发的茶馆为背景,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进行了什么活动?试概括第一幕展现的主要场景。(熟悉剧情,把握主题,为下面鉴赏剧本的结构扫清障碍)

课文节选的是《茶馆》的第一幕。曹禺曾称赞说“这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 这是为什么?

它向我们揭开了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末社会生活的一角。人物众多,事件繁杂。

可以根据几个主要人物的活动,理出该幕的纠葛(戏剧冲突)。① 常四爷先与流氓打手二德子因敢不敢“打洋人”发生冲突,进而“得罪”了马五爷,表示自己“就是不佩服这吃洋饭的”;之后就刘麻子送英国鼻烟,发出洋货充斥,“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的感慨;对太监娶妻表示不满,给卖女儿的乡妇买两碗烂肉面,忧心忡忡地说:“我看哪,大清国要完!”并因此被宋恩子、吴祥子逮捕。

② 秦仲义来茶馆看王利发“会做生意不会”,提涨房租的事;嘲笑常四爷给穷人买面吃的行动后得意扬扬地宣讲自己实业救国的主张;之后是与庞太监之间的彼此表面笑语奉承,实则剑拔弩张的激烈交锋。

③ 庞太监娶妻涉及“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忍痛卖女儿的康六和康顺子的悲剧命运和人贩子刘麻子倒卖人口牟取暴利的罪恶行径。

2、说说这些场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些人物的命运,他们彼此间的纠葛,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腐败,恶人猖獗,特务横行;洋货充斥,洋教势力抬头;民不聊生,卖儿卖女以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抬头、爱国正直的人受迫害的现实。

在众茶客们的谈话与表现中,可以看出这些有闲的市民阶级对时事漠不关心,对穷人的苦难麻木不仁,明哲保身,玩物丧志的无聊与麻木——大清国确是气数已尽,日薄西山,走到了它“要完”的时候了。[小结]:《茶馆》由众多人物生活场景罗织而成,共同组成了时代的剪影,反映了纷纭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可以说是借助小茶馆来反映大社会,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从而告诉人们这样的社会一定要灭亡,这正是老舍创作《茶馆》的根本意图。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茶馆》虽然集中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那么,《茶馆》的戏剧冲突是什么呢?主题又是怎样体现的呢?

——《茶馆》所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剧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社会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道是“莫谈国事”,却没有一个画面不和国事联系。这种“剪影式”的新尝试,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地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日即将来临。

3、本剧的结构特点:

《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

冲突,而是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人物虽多,但关系并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 一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小范围之内的。整个一幕剧是由一个个发生在 茶馆中的小情节、小故事联成的,是平面展开的,形成卷轴式的平面结构。这与中外传统 戏剧的写法是完全不同。

4、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结合台词分析):

(1)、王利发:

作为大茶馆的掌柜,既有老实、善良(如悄悄向常四爷介绍马五爷的背景,劝他说话“留点神”,劝众茶客“莫谈国事”,包括对喝蹭儿茶的唐铁嘴的态度等),力图适应各种环境以求生存的一面,又有自私、精明、圆滑(如对秦仲义的奉承,对涨房租的搪塞,又如在给乡妇烂肉面问题上,既称赞常四爷“积德行好”,又说“这路事儿太多了”“谁也管不了”,并询问秦仲义的意见,两面讨好等)以求保全自己的一面。这种性格是由于家教“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使然,更是由社会动荡不安的环境和茶馆掌柜的职业特点决定的。

(2)、常四爷:

对神气十足的二德子说“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在全茶馆的人司空见惯,对刘麻子给太监买老婆不置一词的时候,只有他说“刘爷,您可真有个狠劲儿,给拉拢这路事!”加以指责;对乡下人卖儿卖女现象的关注,对洋货充斥的感叹,以及“我看哪,大清国要完”的忧虑,都表明他是一个耿直、正派,看不惯社会丑恶,富有爱国心的人。

(3)、秦仲义:

作为一个家道殷实的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的维新派,把一切人都不放在眼里,来到茶馆,有一种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气势。对王利发,摆出主子的态度;对常四爷买面给穷人的事表示不屑一顾;讲“实业救国”时颇有些自命不凡——只有自己懂怎样救国;与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庞太监针锋相对等等,处处显示着他的身份地位与性格特征。

(4)、孙二爷: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但他仍然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讨论交流:你还对哪些人物感兴趣,结合台词试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5.本剧的语言特色:

1、人物语言具有高度的个性化。老舍善于从人物的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他们说出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如王利发谦恭、周到,善于与各种人物打交道,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与他的掌柜生涯非常吻合。

2、每个角色都在说自己的事,可是又都与时代相关联,从中折射出时代的影子。如常四爷“连鼻烟也得从外洋来”的感叹,康六倾诉自己卖女儿“那不是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吗”等,都显示了洋货充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3、丰富的潜台词。老舍主张写戏剧台词要“想的深说的俏”,他笔下的人物语言往往寥寥几句,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如民族资本家秦仲义和封建势力代表人物庞太监之间,表面问安奉承,骨子里暗藏杀机,每句话都是话里有话,耐人寻味。

6、布置作业:篇二:《茶馆(节选)》教学设计 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部 周晶洁 《茶馆(节选)》教学设计

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部 周晶洁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老舍及有关戏剧的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戏剧的梗概。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老舍及有关戏剧的文学常识。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戏剧梗概。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导语: 岁月如歌,在逝去的日子里,总会有些难忘的东西在我们的脑海中挥洒不去:李白的诗、韩愈的文、杜康的酒、齐白石的画、梅兰芳的京剧。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醇。老舍的《茶馆》就属于其中之一。现在据《茶馆》发表演出的时间已经将近50年了。但它仍然能带给我们极高的艺术享受。前几天,我们已经欣赏了电影《茶馆》,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茶馆》,去领略它的艺术魅力。

2、课前检测:基础知识。

说媒拉纤的、化干戈为玉帛、趿拉、珍馐、咂摸、文绉绉、绫罗绸缎、兵荒马乱

3、介绍戏剧的文体知识: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根据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剧本的主要特点是:由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组成;有尖锐的戏剧冲突(矛盾冲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高度集中。戏剧冲突对于展现人物思想性格、推动剧情发展、揭示主题具有重要作用。

4、介绍作者老舍:

老舍(1899~1968),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其代表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茶馆》《龙须沟》。

二、讲授新课:

1、带领学生回忆课文,请同学复述课文。

2、戏剧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大致可分为哪两大类?

明确:两类: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如:西太后的走狗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等。另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

六、李

三、小妞、乡妇、老人等等。

(同学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应该能说出统治阶级及被统治阶级,这里还需要教师进行进一步的点拨,或者教师在学生答完之后直接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和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 告诉给学生。)

3、围绕这些人物,概括归纳文中的事件。(此题的设置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同学必须养成从头至尾读文章的好习惯。)

明确:写到的事件主要有:马五爷施威、康六卖女、常四爷骂洋货、鸽子之争、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秦庞交锋、茶客对话、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这些事件涉及到戊戌变法、实业救国、洋教势力强大、民族资本家兴起、洋货倾销中国等等,反映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的腐朽、农村的民不聊生,从而表明清末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不可救药。

4、(1)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矛盾冲突?

(2)这些矛盾冲突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

(此处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后更好的感知当时的时代背

景,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时的加以点拨及引导,文章所涉及到的主旨学生不一定能答出来,还需要教师来总结。)

明确:体现在文中的矛盾冲突主要是达官贵人为争一只家鸽而大打群架,另一方面却是八十二岁的卖耳挖勺的孤老沦落街头;

一方面是荒淫无耻朝廷老太监庞太监娶妻,另一方面却是饥肠辘辘的农家姑

娘康顺子被卖入火坑;

人民群众对黑暗现实有任何不满,都会招致锒铛入狱。茶馆里贴着“莫谈国事”的条幅。

马五爷大施威风,走狗二德子立刻卑躬屈膝,让我们看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常四爷大骂洋货,刘麻子倒卖鼻烟壶和小时表,表现出中国人对帝国主义的仇恨与麻木;

秦仲义和庞太监唇枪舌剑,反映了维新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斗争; 茶客们对维新运动的冷漠指责,说明戊戌变法严重脱离群众。

这些矛盾是统治阶级及其走狗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统治阶级及其走狗张着血口吞噬着弱者的血肉,在那暗无天日的社会里像病菌一样滋生、蔓延。他们凶残无耻;受压迫的人民越来越穷困悲惨,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经风霜,日趋破落,甚至要卖儿卖女来度日。

三、总结:

剧中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矛盾事件,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暴露了晚清社会的黑暗腐朽。小茶馆,大社会,这揭示了腐朽的旧时代必然被埋葬,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剧中的矛盾冲突,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理解剧本的主旨。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分析围绕“庞太监与秦仲义”的矛盾冲突,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并更准确的把握戏剧冲突所展现的社会主题。

2、用“康六卖女与庞太监买妻”这一情节训练学生从矛盾冲突中把

握社会主题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第一幕故事发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政治黑暗,洋人势力越来越

大,洋货源源而来,农村人民却卖儿卖女。有些知识分子想变法改良,有些想办实业。可统治阶级中的顽固派不肯改良,把维新派头脑杀了几个„„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话剧片断(秦仲义与庞太监一段),回答问题:

(1)秦仲义的身份是什么? 庞太监的身份是什么?

(2)在这段情节中,他们两人发生了怎样的矛盾冲突?

(3)试分析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怎样的社会主旨。

明确:(1)秦仲义是在维新浪潮中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庞太监是封建统治阶 级。

明确:(2)秦仲义:“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我那点财产不值一提!”

“我那点威风在您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哈哈哈”

庞太监:“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

程,谁就掉脑袋!”

“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

“太客气了吧?您看,全北京城谁不知道秦二爷!您比做官的还厉

害呢!听说呀,好些财主都讲维新!”

“说得好,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

“哼,凭这么个小财主也敢跟我逗嘴皮子,年头真是改了!”

秦仲义和庞太监的对话交锋,使老舍特意设置的一个矛盾冲突,秦仲义对庞太监的第一句问候就是话中有话,说明戊戌变法曾经让庞太监的心里很是忐忑了一阵,变法被镇压后,庞太监的心里才得以“安顿”。庞太监的回答当然是气盛一筹,因为“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一句话点明了那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保守势力又重新得势。当庞太监将秦仲义划入维新派阵营、讥讽他的势力“比做官的还厉害”时,秦仲义则根本不害怕庞太监的威胁讽刺,以退为进、反唇相讥。最后两人在“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笑声中互相告别,其实却是在暗中较劲,决不服输。

明确:(3)他们的较量,实质上是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新旧两大势力的较量。

2、以 “康六卖女与庞太监买妻”这一情节训练学生。(这一步骤的设置,主要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刚才的学习,教师只出题,学生来答即可,重在训练,教师此时只起到引导的作用。)设题:(1)复述戏剧情节。(此处矛盾老舍没有放在一起写,训练学生全面思

维能力)

(2)康六代表哪一类人?他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庞太监买妻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康六:“刘爷,十五岁的大姑娘,就值十两银子吗?”

“那是我的亲女儿!我能够 ”

“那不是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吗?一家大小要是一天

能吃上一顿粥,我要还想卖女儿,我就不是人!

“到底给谁呢?宫里当差的谁要个乡下丫头呢?” “刘大爷,把女儿给太监做老婆,我怎么对得起人呢?” “自古以来,哪有 他就给十两银子?”

“我,唉!我得跟姑娘商量一下!”

“姑娘!顺子!爸爸不是人,是畜牲!可你叫我怎办呢?你不

找个吃饭的地方,你饿死!我不弄到手几两银子,就得叫东家

活活地打死!你呀,顺子,认命吧,积德吧!” 庞太监:“等吃喜酒吧!”

“我要活的,可不要死的!”

用这样的矛盾冲突在维新变法失败后,顽固派得势,连太监都想娶老婆了,而乡下人,饥寒交迫,依然卖儿卖女,这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昭示了这一铁的事实:下层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反映了晚清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宣告着清政府必然垮台。

三、总结:

学习戏剧,重在抓住戏剧的情节,以及在戏剧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再通过对矛盾冲突的概括,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以此来掌握文章所要表现的主旨。篇三:《茶馆》教案

茶 馆(节选)

老舍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剧中所展示的主要矛盾冲突。2.理解王利发等人的形象。

能力目标 品味正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情感目标 个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方法 导读法。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导入

新课 《药》中的茶客→中国的茶文化→茶馆老板的辛酸→旧社会的茶馆的命运。体会茶馆文化

教师补充:老舍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家庭里,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受古典文学熏陶,开始用文言学习写诗和散文。1917年毕业后即任小学校长。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陆续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3部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长篇小说,提供了现代小说史上最早的讽刺性的长篇体制。1930年春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夏,老舍辞去教职,从事专业写作。1946年与曹禺赴美讲学,写完了100万字的巨著《四世同堂》的最后一部及其他作品。1949年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识记: 1.老舍(1899~1968),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一生写下见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近20部译著等。2.代表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茶馆》《龙须沟》。3.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牛天赐传》《离婚》《鼓书艺人》、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话剧《方珍珠》等。4.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文革”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尽。

承前启后把握故事情节 教师补充介绍第一幕与第三幕故事情节,学生结合课文注解了解第一幕与第三幕故事情节: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一个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馆开始营业,掌柜王利发兴致勃勃地坐在柜台上。三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儿,走进茶馆来歇腿、喝茶。有两位茶客唱着京戏,另外几个围着桌子观赏瓦罐中的蟋蟀。茶馆中到处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

年轻力壮、为人正直的常四爷偏要谈谈国事。他说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饭、讲洋话的人,也看不起二德子之流在营里当差的。他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两个特务吴恩子和宋祥子抓去,送进了监狱。相面骗人的唐铁嘴来讨碗茶喝,说媒拉纤的刘麻子也来了,要把康六15岁的女儿康顺子卖给70多岁的庞太监当老婆。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走进来,说什么要办工厂,搞维新。顽固派的代表庞太监则杀气腾腾地说:“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这表明了当时政治的黑暗。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这时的裕泰茶馆更加破败,只有“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多,字也写得更大。这一幕中,几个主要人物都已老态龙钟并且有了子孙;老地痞流氓不见了,代替他们的是他们的下一代。这些小辈干起坏事来,比他们的父辈更加无耻。幕启,康妈妈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大力,由小刘麻子介绍来当女招待的小丁宝,也走进茶馆与老掌柜的攀谈。这个时候,黑暗势力更加猖撅,百姓生活更加困苦。小刘麻子向小唐铁嘴炫耀着他那一套拐骗妇女的缺德计划,被国民党党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馆来抓人,庞四奶奶则来恐吓王利发,让他交出康顺子。普通百姓呢,包办满汉全席的有名厨师被迫到监狱去蒸窝头,出名的评书艺人一次挣不上三个杂合面饼子钱,常四爷的生活更加艰苦,秦仲义的工厂被抢走,王利发的茶馆也将被人霸占。对此,王利发已失去生活的信心,他让儿子、儿媳、孙女都跟着康妈妈到西山去逃命。这时,常四爷、秦仲义相继来到茶馆,找阔别多年的老掌柜谈心。他们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这时,茶馆里的灯光渐渐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阳光却渐渐明亮起来。

理清戏剧冲突脉络 课文分为十节:

第1节:写李三的抱怨

第2节:写妻子的埋怨。第3节:写打发难民。

第4节:写军警的敲诈。

第5节:写超级骗子唐铁嘴。

第6节:写“铁杆庄稼”的幻灭与怀念。

第7节:“写“混世魔王”的敲诈。

第8节:写刘麻子的生意。

第9节:写催九峰的绝望。

第10节:写“逃兵”的下场。1.开头—“忿忿地往后走”。2.“栓子的妈,他岁数大了点”—“我给三爷拿菜钱去” 3.“一群男女难民在门外央告”—“难民散去” 4.“怎样阿?六爷!”—“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 5.“您慢走”—“报童追唐铁嘴下” 6.“自言自语”—“同松二爷下” 7.这小子”—“同宋恩子下”,8.“刘爷,茶喝够了吧”—“你们到底有多少块现大洋” 9.“王利发和催九峰由后面慢慢走来”—“我只会念经,不会干别的” 10.“宋恩子、吴祥子又回来了”—结束

在语言中体会人物 教师读王利发的语言:

①“哟!你这是什么话呀?咱们的买卖要是越作越好,能不给你长工钱吗???all right?” ②“您等等,??我感恩不尽!” ③“福气不小!??我准给你留着!”

④“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不搭调!” ⑤“我也那样!我觉得请安比鞠躬更过瘾!”

⑥“常四爷老是那么又倔又硬,别计较他!”

⑦“咱们可把话说开了,从今以后,你不能再在之这儿作你的生意,这儿现在改了良,文明啦!”

⑧“好吧,我慢慢给你打听着!你看,十多年前那回事,我到今天还没忘,想起来心里就不痛快!”

⑨“那么,你几不想想主意,卖卖力气,别叫大家作亡奴?”

学生总结其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1.既表现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萧条,这表现了王利发自私的一面,从自己利益出发不“长工资”。

2.这表现了他委曲求全而又处世圆滑的一面。3.这表现了他顺应奉承,却又不上当的处世技巧,真是处世绝招。4.这表现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愁苦,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恨。5.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接待方式,此为处世精明之处 6.为别人排解麻烦,这是他善良的一面。7.精明干练,谨小慎微。8.想把别人支开,因为有两张嘴吃饭,这又是自私的表现。9.这并不表明他有了觉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表现了他深谙处世之道。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作业布置 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备 注

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王利发的人物性格。

在 语 言 中 体 会 人 物

教师指出人物语言:

1、常四爷的语言:

“今儿个城外头乱乱哄哄,买不到菜;东抓西抓,抓到这么两只鸡,几斤老腌萝卜。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的着,特意给你送来了!”

“瞧着给,该给多少给多少!”

“是呀,您的眼力不错!戊戌年我就在这儿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叫你二位给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

“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

“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 2.松二爷的语言:

“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

“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

“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 3.刘麻子、唐铁嘴等人物语言:

“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唐铁嘴)

“赶明儿我一总还给你,那一共才有几个钱呢!”(唐铁嘴)“有人卖,有人买,我不过在中间帮帮忙,能怪我吗?”(刘麻子)“你个娘儿们,无缘无故地跟我捣什么乱呢?”(刘麻子)4.崔久峰的语言:

5.吴祥子、宋恩子的语言:

学生总结人物形象: 1.常四爷的形象:

常四爷是旗人,在满清时吃皇粮。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第一幕中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出狱后参加义和团,以后又凭力气靠卖菜为生。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他不讳言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特务仍然很强硬,对正在发愁的王利发则雪中送炭。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也穷困潦倒,绝望地喊出:“我爱咱们的中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2.松二爷的形象: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但他仍然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3.刘麻子、唐铁嘴等人物形象:

这是一群地痞无赖,一个说媒拉纤、拐卖人口,一个是麻农相士,算命骗人。这样一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4.崔久峰:

“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者——“中国非亡国不可”的失败主义者。5.吴祥子、宋恩子的嘴脸:

顺风倒的奸邪小人,靠坑害别人钻营偷生。

从 戏 剧 语 言 看 时

代 教师提问:下面戏剧语言反映的是怎样的时代?

①“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②“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③大兵:屌!谁要钞票?要现大洋!

④“告诉你,常四爷,要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没有洋枪洋炮,怎能够打起仗来呢?” ⑤“现在,人家总长次长,团长师长,要娶姨太太讲究要唱落子的坤角,戏班里的女名角,一花就三千五千现大洋!”

——满清覆灭。

——政局动荡。

——通货膨胀。

——半殖民时代。

——官僚生活腐化堕落。

思维拓展 讨论:从《茶馆》看茶园——精神文明建设之我见。生活中的“茶馆文化”。

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二。

教学后记:

学生以审视的眼光看待现实篇四:茶馆教案

茶馆

教学目标:

1.理解剧中所展示的主要矛盾冲突。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品味正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4.了解本剧独特的“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教学重点:

戏剧冲突与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个性化的语言。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剧本的情节脉络。

教学难点: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1.老舍简介 2.《茶馆》简介

三、梳理剧情脉络

1.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角色朗读。2.学生简要复述情节,师生共同梳理。

明确:

①李三向王淑芬发牢骚;②王利发和王淑芬拌嘴; ③巡警和大兵的压榨与掠夺;

④唐铁嘴要租房;

⑤常四爷、松二爷来为王利发的开张贺喜;

⑥吴祥子、宋恩子来茶馆抓人、敲诈;

⑦康顺子求工;

⑧刘麻子和老陈、老林的交易;

⑨崔久峰对局势的不满;

⑩老陈、老林被抢,刘麻子被抓。

四、从戏剧语言看时代

下面的戏剧语言反映的是怎样的时代? 1.“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也该剪了吧?”(满清覆灭)2.“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个儿大炮,明个儿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政局动荡)3.大兵:屌!谁要钞票?要现大洋!(通货膨胀)4.“告诉你,常四爷,要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没有洋枪洋炮。怎能打起仗来呢?”(半殖民地)5.“现在人家总长次长,团长师长,要娶姨太太讲究要唱落子的坤角,戏班里的名女角,一花就三千五千现大洋!”(官僚生活腐化堕落)

五、本剧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明确:没有贯穿始终的戏剧冲突,人物之间基本没有正面冲突,所揭示的是“人民与旧时代之间的特殊的矛盾冲突

六、课文小结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是了解戏剧中主要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剧情。2.矛盾。

二、精读剧情,分析人物形象

(一)析王利发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对于这个人物,你是怎样看待的?讨论交流。

明确: ?对不同人采取不同态度

①对难民、李三等人:“别耽误功夫!”“咱们的事,有功夫再研究!” ――对难民强硬、冷漠,对李三虽同情,却有限度,表现他自私自利。

②对大兵、警察、特务:“您圣明。”“你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老总们,实在对不起?一定欢迎!”“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对他们的态度则是讨好,巧应付,怕得罪。表现王利发的圆滑世故。

③对唐铁嘴之流:“你混得不错呀!穿上绸子啦!”“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了空房,我准给你留着!”

――对唐铁嘴厌恶仍笑脸相迎,表现王利发的精于处世。?善于经营,不断改良

“all right?”“yes,也有这么一说!”――体现王利发言语上的改良。“西直门的德泰,??全先后脚儿关了门,只有咱们裕泰还开着,??” “大茶馆全关了,就是你有心路,能随机应变地改良!”

――通过王淑芬和常四爷之口表现王利发善于改良,是茶馆业中的佼佼者。?对现实不满,含蓄表达

“这年月还值得感谢!”“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总结:

王利发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

(二)析常四爷

明确:

①不满腐败王朝――“大清国要完”

②自食其力∕乐于助人――“我卖菜呢?特意给你送来了!”

③爱国∕敢作敢为――“?洋人敢再?准备打打呢!?”

④正直∕倔强―― “要是洋人给饭吃呢?”“盼着你们快快升官发财!” ●总结 :

旗人。正直,爱国;倔强,敢作敢为;自食其力,乐于助人。

(三)松二爷

明确:

①游手好闲∕懒散无能,不愿自食其力

――“看见?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

“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

“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

②胆小怕事――“?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四爷,走吧!” ③精神萎靡空虚――玩鸟

●总结:

旗人。胆小怕事,懒散无能,游手好闲,喝茶玩鸟,不愿自食其力。最终饿死。

(四)简析其他反面人物

明确:

刘麻子――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

唐铁嘴――算命看相的江湖骗子,无耻

宋恩子、吴祥子 ――贪婪、蛮横、霸道∕狡诈奸猾

三、小结人物语言特色 明确: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寓庄于谐、幽默风趣。?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四、比较《茶馆》和《雷雨》的结构安排

《茶馆》分别写了三个不同的时代,而我们节选的只是中间一幕,所以能够完整地阅读剧本显得尤为重要。读了全部剧情,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大茶馆,小社会”的独特的艺术构思,才能更加明白本剧看似无戏实则展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这一特点;读了全剧,才能对剧中主要人物王利发性格形成的渊源,性格的发展有更为明确的了解;也只有读了全部剧情,才能对作家笔中含泪的语言风格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六、布置作业

1、分角色朗读。2.完成课后练习二。3.作者曾经说:“茶馆是个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试以“大茶馆,小社会“为题,或与鲁迅小说《药》对茶馆中茶客的描写作比较分析,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评。篇五:茶馆教案

《茶馆》教案

【背景资料】

一、老舍先生简历 生于1899年,逝于1966年,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13年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先后任北京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市南开中学语文教员等。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同时进行文学创作。有长篇讽刺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1930年回国后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创作有: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另出版有:《老舍幽默诗文集》及论文集《老牛破车》。1937年,其代表作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始写作剧本,主要作品有:《国家至上》(与宋之的合作)、《面子问题》、《桃李春风》(与赵清阁合作)、《张自忠》、《大地龙蛇》、《谁先到重庆》及《归去来兮》等。另创作有长篇小说《火葬》,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贫血集》、《东海巴山集》和通俗文艺集《三四一》。1944年开始创作以沦陷了的北平为题材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创作了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西望长安》、《女店员》、《红大院》、《全家福》、《神拳》等。

二、《茶馆》第一、三幕剧情简介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一个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馆开始营业,掌柜王利发兴致勃勃地坐在柜台上。三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儿,走进茶馆来歇腿、喝茶。有两位茶客唱着京戏,另外几个围着桌子观赏瓦罐中的蟋蟀。茶馆中到处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年轻力壮、为人正直的常四爷偏要谈谈国事。他说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饭、讲洋话的人,也看不起二德子之流在营里当差的。他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两个特务吴恩子和宋祥子抓去,送进了监狱。相面骗人的唐铁嘴来讨碗茶喝,说媒拉纤的刘麻子也来了,要把康六15岁的女儿康顺子卖给70多岁的庞太监当老婆。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走进来,说什么要办工厂,搞维新。顽固派的代表庞太监则杀气腾腾地说:“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这表明了当时政治的黑暗。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这时的裕泰茶馆更加破败,只有“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多,字也写得更大。这一幕中,几个主要人物都已老态龙钟并且有了子孙;老地痞流氓不见了,代替他们的是他们的下一代。这些小辈干起坏事来,比他们的父辈更加无耻。幕启,康妈妈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大力,由小刘麻子介绍来当女招待的小丁宝,也走进茶馆与老掌柜的攀谈。这个时候,黑暗势力更加猖獗,百姓生活更加困苦。小刘麻子向小唐铁嘴炫耀着他那一套拐骗妇女的缺德计划,被国民党党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馆来抓人,庞四奶奶则来恐吓王利发,让他交出康顺子。普通百姓呢,包办满汉全席的有名厨师被迫到监狱去蒸窝头,出名的评书艺人一次挣不上三个杂合面饼子钱,常四爷的生活更加艰苦,秦仲义的工厂被抢走,王利发的茶馆也将被人霸占。对此,王利发已失去生活的信心,他让儿子、儿媳、孙女都跟着康妈妈到西山去逃命。这时,常四爷、秦仲义相继来到茶馆,找阔别多年的老掌柜谈心。他们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这时,茶馆里的灯光渐渐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阳光却渐渐明亮起来。

【示范教案】

茶 馆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鉴赏剧本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 冲突的方法。2.了解剧本独特的、被人称为“卷轴画式”的结构及人物形象。3.鉴赏剧本浓郁的北京方言特色。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情节并归纳概括剧情。2.训练学生朗读剧本的能力,掌握不同角色的语言分寸。

三、德育渗透目标

1.了解旧社会国弱民贫、政治黑暗的现实。2.认识人民与时代息息相关的道理。

四、美育渗透目标

通过典型语言,理解台词的动作性和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具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俗图画和浓厚的京腔京味。

学法指导 1.从概括主要场景入手,了解本文“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的特点。本文的主要场景为:①李三的困苦 ②难民的哀告 ③兵警的敲诈 ④唐铁嘴的生意 ⑤常、松二人的境遇 ⑥吴宋两特务的敲诈 ⑦康顺子的遭遇 ⑧刘麻子的生意 ⑨崔久峰的悲哀 ⑩刘麻子的悲剧 2.通过上述场景的归类、弄清剧本的主要矛盾冲突,了解课文反映的社会现实,可归为下面三类:

①人民生活的苦难。

②黑暗势力横行霸道,鱼肉百姓。

③劳动人民朴素的爱国和反抗意识;遗老遗少的哀叹。3.从上面三类场景中,各选出一场进行分析,看看王利发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有什么不同的表现,从而做到全面、准确地把握人物思想性格。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剧本围绕“茶馆”这一典型环境,让各类人物先后登场,从他们的言行举止,反映了人们的悲惨遭遇和命运,折射出那个黑暗腐朽的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每一个大的或小的冲突都暗示着:这是人物与时代之间的冲突,这种矛盾冲突,就是这篇课文的重点。

《茶馆》的结构较之其他话剧比较独特,它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统一的情节线索,而是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因此,在分析课文时,不能硬性划分段落,概括段意。这就是学习课文的难点。

二、解决办法

1.理清节选部分的主要情节。2.介绍本剧独特的“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3.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命运和时代的关系。

师生互动设计

1.课前阅读,了解全剧剧情;课堂分角色朗读,了解剧中人物身份。2.梳理情节,归纳并分析人物形象(讨论)。3.欣赏人物语言,体会地道纯熟的北京方言。4.写一篇短评。

5.组织学生观看该剧录像。

课时安排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该剧本第二幕剧情及结构。2.了解《茶馆》中的众多人物。

二、整体感知

1.课文为三幕话剧《茶馆》中的第二幕,第一幕与第三幕的剧情见课文注解① 2.简介作者及其艺术成就。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17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曾任小学校长、中学语文教员等职。“五四”运动后开始文学创作。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底回国。解放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51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作品数量也很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骆驼样子》、《离婚》、《四世同堂》等;短篇小说《月牙儿》等。话剧有《龙须沟》、《方珍珠》、《茶馆》等。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其一)

老舍先生的《茶馆》,以旧北京城中的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画面,诅咒了这三个黑暗年代,宣告了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茶馆》全剧共三幕:第一幕展示了戊戌变法失败,腐朽的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末路的社会面貌;第二幕展示了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时期的社会面貌;第三幕展示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面貌。(其二)

从标题入手,用作者谈《茶馆》创作的话: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老舍说到: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 2.简介《茶馆》的第一、三幕剧情后,阅读课文内容,即《茶馆》第二幕。了解剧本中先后出场的人物,理清全文的主要情节。提示学生:课文以茶馆为舞台,围绕人民与时代的主要矛盾展开情节。3.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言行举止,概括情节。(见板书设计)

总结、扩展

《茶馆》的剧情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人物言行来带动情节的发展,这与中外传统的戏剧写法完全不同。每一个在茶馆中出现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一个故事,这些故事或表现人民生活,或揭露黑暗势力,或流露劳动者的反抗意识等,共同构成了茶馆这样一个大时代的缩影。

布置作业 1.熟悉课文,理解课文的结构特点。2.继续完成课堂练习,梳理情节。

附:板书设计

情 节 概 括 表 现 的 内 容 1.李三的困苦

2.难民的哀告 人民生活的苦难 3.康顺子的求工 1.巡警摊派索贿

2.大兵强取豪夺 黑暗势力横行霸道鱼肉百姓 3.特务蛮横敲诈

4.地痞流氓的肮脏交易 1.常四爷愤世嫉俗参加义和团 1.劳动人民朴素的爱国感情和反抗意识 2.松二爷软弱无力回忆大清国 2.遗老遗少的哀叹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第二幕。2.注意揣摩人物的语言,力求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与时代的联系。3.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二、整体感知 1.该幕人物虽多,但关系并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一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小范围之内的。2.剧中虽然集中了三教九流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的关系。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社会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作者没有过于追究他们个人品质上的某些邪恶之处。老舍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

三、教学过程

1.温习并检查上节课对情节的梳理。2.分角色朗读课文。剧中的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等角色由平时朗读能力强的同学担任。

3.分析人物形象是本节课的重点。4.从人物的形象看旧时代的黑暗是本课难点。5.引导学生讨论:(1)王利发的形象

(2)常四爷的形象

(3)松二爷的形象

总结扩展

剧本紧紧围绕“茶馆”这一典型环境,描写了各类人物的言行举止,写他们各自的经历、各自的故事,汇成一个总的故事,就是那个时代的故事。

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常二爷的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松二爷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

板书设计

人物形象分析 1.王利发——裕泰茶馆的掌柜,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精明、干练、自私、圆滑、善于应酬。对不同人取不同态度:

对逃难的饥民:强硬、少怜悯(自私)

对大兵警察特务:讨好、巧应付、怕得罪(圆滑、世故)

对唐铁嘴之流:厌恶仍笑脸相迎(精于处世)

这样一个多说好话、到处作揖的小商人,最终仍落个家业破落、悬梁自尽的下场。2.常四爷——旗人。对清王朝不满,对洋人痛恨。坐过清朝的牢,出狱后参加义和团。卖菜为生,敢作敢为,有正义感,最后仍穷困潦倒,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3.松二爷——旗人。胆小怕事,懒散无能。游手好闲,喝茶玩鸟,不愿自食其力,最终饿死。

4.刘麻子——地痞无赖,拐卖人口。5.唐铁嘴——麻衣相士,算命骗人。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标目标

1.欣赏《茶馆》的语言特色。2.评析“茶馆”这个小社会。

二、整体感知 1.人物语言个性化是本剧的一大特色。戏剧中每一句台词都是人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显示人物的性格。2.语言的幽默风格。作品写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作者把对黑暗社会的批判、讽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对祖国的热爱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含着严肃和悲哀,形成自己独特的幽默风格。

三、教学过程

1.重点:人物语言的个性化。2.难点:讽刺不易察觉,幽默寓庄于谐,给读者以回味和思考的余地。3.引导学生找出人物的各种语言,反复品读。

如课文开头李三的抱怨,抱怨“越改越凉,冰凉”,抱怨“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这些抱怨的话非常符合在茶馆已干了二十多年的老伙计的身份。

王利发善于同各种人物打交道,对不同的人使用的语言,与他的掌柜生涯非常吻合。

常四爷豪爽耿直,带有闯荡江湖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祥子狡诈奸猾,傲慢无礼,几句话一出口,就是老牌特务的腔调。总结、扩展

出场的人物很多,台词各不相同,但都活灵活现,具有鲜明的个性。茶馆中人物的语言带有地道纯熟的北京方言,特别是北京市民的语言,使作品更具地方色彩,更真实。如松二爷说:“哎哟!四爷,可想死我喽!”如王利发说:“二位,二位,您放心,准保没错儿!”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四题。

第四篇:中学部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部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教务处的领导安排下,中学部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办学思路,科学安排,扎实工作,大胆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效率再上新台阶,现就本学期教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立足校情、狠抓常规促质量

1、加强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以制度制约、以机制激励,抓好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求每位教师扎实做好常规工作,认真钻研教材、编写教案,批改作业等,做与教学有关的事情。

2、加强教学常规检查。本学期由中学部教研组长检查教师的教案、听课记录、批改记录、学生的作业以及实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要求相关老师进行整改。本学期以来,教师的教案书写和作业批改的合格率均在95%以上。

3、加强晚自习学生出勤的监控工作和教师的晚自习出勤和辅导工作,为学校的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4、认真组织考试,做好质量分析,按教务处和年级组的安排严格监考,对每次(九年)月考、期中考试,实行交叉混排,狠抓考风、考纪,对于违纪学生进行全校通报,对违反考试纪律和随便缺考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以警示学生。从考务安排、监考、评卷、成绩统计各环节,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真正实现竞争的公平公正,对每次的考试都认真做好同级同类学校的质量分析,质量分析是我校提高教学的一个重要举措。以良好考风促进我校学风。

5、组织好各类学科竞赛。我校根据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学科竞赛工作安排,组织好中学英语竞赛,校园杯朗诵比赛,涌出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人才、促进教学、活跃学生课外活动。七年级开展了综合知识竞赛,激发了学生对各科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二、立足课堂、开展教研促提高

1、示范课探究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安排了一节化学示范课,教师进行了评课。

2、公开课

公开课,课前能集体备课,课后认真分析、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教师每次听课都能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基本上都有听课评议及反思。在听课过程中借鉴别人的经验,以具体的课例为载体开展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研活动。每次公开课都做好说课、上课、评课工作,并做好教研组活动记录。本学期共开展各类公开课教学8余节,并参加校级青年教师优秀课大赛,取得良好成绩。

三、加强毕业班工作

九年级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切实提高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提升我校办学效益和声誉。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的的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班工作实行早抓、细抓、领导亲抓,使毕业班工作制度化、系列化。

本学期召开了多次毕业班教师工作会议及毕业班学生会议,做到毕业班工作抓早、抓实、抓细。并要求毕业班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拟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学科备课组长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认真组织好集体备课,用集体的智慧突破教学难点。学生的作业经过备课组集体精选,将学生易错易混的试题存档,再次集中练习。九年级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年级检查督促此项工作,定期召开领导组工作会议,研究、指导毕业班工作。

四、本学期发现的问题

1、备课组活动的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个别教师的合作意识、教学行为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引导和规范。

2、个别教师上交、上报材料还不够及时。

3、学生层次参差不齐,教师上课难以全面兼顾。

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校在统筹安排中考虑不周,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优良作风,改进工作方法,逐步对上述问题进行整改,以更快提高我校教学工作的质量。

中学部教学工作总结

中 学 部

高官中心校 2010.12.29

第五篇:中学部教学工作计划

根据阿城教育局和学校的教学工作重点,教导处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制度,落实好增优补差工作,提高优秀率和合格率,不放弃一个学困生。为实现以上目标,本学期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常规教学要质量。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开足上齐每门课程,禁止随意调课、停课,确保各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务处随机检查并进行记载。

2、加强备、教、批、辅、考管理。

(1)备课:各教研组要强化备课,提高备课质量,不仅要备知识点,更要备教法和学法,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善于驾驭教材,创新性的处理教材,除个人备课外,还要加强集体备课、网上备课的能力。

(2)上课:本着“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路子,注重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作业:对于作业设计和批改,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力求科学客观、有效、积极响应减负工作要求,严禁以罚做作业来变相体罚学生。并且要注意通过作业体现教学的分层次性。每位教师都要布置两类作业,供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完成。

(4)辅导:在课上和课下增优补差的个别辅导要因学生而异,体现辅导的实效性,个性化。有具体可操作性计划和措施,并有辅导记录,作为教师辅导考核的依据。

(5)考试: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由教导处统一组织,月考、期末共四次大规模的检测,期间以各学年组为单位,根据教学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抽测,开好分析会,充分发挥检测的功能。

3、毕业年级工作

毕业班是学校的窗口,毕业年级工作是整个初中教学的核心工作,本学期初三年级教学工作目标是:努力扩大优生面,抓好学科平衡,全面提高学生成绩,为完成毕业和升学目标积极作好准备。具体策略是:抓早、抓严、抓细、抓实。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作好毕业年级师生的动员工作,增强师生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针对毕业班的工作,要求全体毕业年级师生树立忧患意识,团结一心打好这场攻坚战。

(2)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发挥集体智慧,打好团体战。各学科力求做到“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考查”。学科间不挤占时间,相互协作,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合理加快新课教学进度。

(3)教师要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学生作业,及时组织必要的单元、章节的针对性检测;认真研究中考方向及近两年考试的改革思路、走向、题型、结构、知识点、知识体系,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

(4)注重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的跟踪、管理等一系列监控评价体系,从本学期起教导处和教研组对各门学科重点督察,抓住各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落实培优补差措施。各教研组应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针对毕业年级的教学开展专题研究。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明年中考无薄弱学科。

5、定期召开毕业年级教师会,分析情况,制订对策,解决问题。坚持“月考”制度,及时召开阶段教学质量分析会,针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调控学科的教学工作。

6、引资料、学经验。同学科老师要互相学习,正常开展听课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资料统一使用,资源和经验共享。广泛收集中考信息,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7、家校联合,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

(一)教研组建设

1、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端正教师的教育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思想。

2、经常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教材的研究,注意学科间的综合,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3、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4、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体育与健康的教育,并鼓励教师多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5、进一步明确教研组的权利和职责,做到责、权、利统一,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积极开展教研组工作的评估考核工作。

6、加强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重点落在研究探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校本教研,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具体要求如下:

坚持周周有活动、有主题、有内容、有记录,做到时间保证,质量保证,各次教研活动有记录,请深入领导签字。每月底将教研活动记录、教研组长会议记录交教导处检查。

7、对教研组工作实行月报制度,教研活动情况纳入教师个人考核和教研组的考核评比中,本学期将开展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

8、组织教学大赛活动

9、支持并督促教师参加学校联合体教学研讨活动

10、鼓励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的各种比赛

(二)教研活动

开展教师轮作课活动

三、学生活动----“小小明星擂台赛”系列活动。一、二年级: 英语百词竞赛;

语文诗文背诵比赛;

数学解题大赛

四、改进并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

结合我校校情、地域及学生特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认真实施,突出特色教学。比如开设“美文背诵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积累素材、审美欣赏、语言表达、记忆感知等能力,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主要手段。

五、完善档案管理工作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档案管理办法,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为普九和申报省一类学校做好准备。

六、与科研、政工配合治理薄弱环节

(一)组织教师认真落实上学期阿城科研所和进修学校师训部两个课题立项工作,激发教师研究积极性,按照立项课题分组研究,定期汇报研究情况,写出有价值的过程性研究报告,并以此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推动教学发展,努力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教师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

(二)1、与政工配合,召开年级组会议,分析各班级状况,研究治理方案,共同治理好薄弱班级。

2、组织教研组长对薄弱学科加强集体听课。

3、关心问题学生,关注易流群体,做好控流、收流工作。

4、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七、教学工作推进内容

3月份:

1、开学准备工作落实到位,教师超前备好一周课并检查,2月27日检查教案。

2、领取、发放教师用书

3、各教研组、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和学期进度计划

4、迎接“普九”验收,档案整理工作

5、检查作业、教案、听课笔记

4月份:

1、安排各年级月考,了解教与学情况

2、月考分析会

3、教师轮作课

4、落实期中考试有关工作

5、检查作业、教案、听课笔记

5月份:

1、组织期中考试

2、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3、检查作业、教案、听课笔记

6月份:

1、组织月考工作

2、月考分析会

3、学生竞赛:语文诗文背诵、英语百词竞赛、数学解题大赛

4、一、二年级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5、教学常规检查(作业、教案、听课笔记等)

6、组织毕业年级中考考试工作

7月份:

1、期末考试动员

2、期末复习考试、成绩统计分析

3、期末各项总结工作,各教研组、任课教师上交各类材料

4、期末成绩分析会

下载《茶馆(节选)》教学设计 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部  周晶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茶馆(节选)》教学设计 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部 周晶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部教学工作计划

    中学部教学工作计划根据阿城教育局和学校的教学工作重点,教导处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Ji发教师教学积极性,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制度,落实好增优补差工作,提高优秀率和合格率,不放弃一个......

    茶馆_教学设计_教案[范文]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细小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这一特点。 2.了解《茶馆》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2. 教学重点/难点 1、鉴赏王利法等主要人物形象。 2、品味本......

    《茶馆》第一幕教学设计

    《茶馆》第一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2、 3、 4、 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了解节选部分各色人物,概括主要情节。 从对话中把握人物性格。 感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

    高湾实验学校中学部文艺汇演总结

    高湾实验学校中学部文艺汇演总结 在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 高湾实验学校中学部迎国庆文艺演出于9月30日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各班上报节......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中学部2006学年第一学期5篇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中学部2006学年第一学期 德育工作计划 本学期,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初中部有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共有学生720名。约有640多名学生选择住校。初一年级共有9个班级,......

    《茶馆》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教案

    1.阅读课文,细小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这一特点。 2.了解《茶馆》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教学设想 1.课外阅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把握阅读要点; (1)了解戏剧反映的时代背景。 (2)了......

    西罗园学校中学部教学工作总结

    西罗园学校中学部教学工作总结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学期即将结束,对照学期初工作计划,有成功也有缺憾,为使下学期工作更完善,进行如下总结: 一、发挥专家引领作用,进一步......

    中学部教学工作总结(共5则)

    中学部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教务处的领导安排下,中学部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办学思路,科学安排,扎实工作,大胆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