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2 17:5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崧舟《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崧舟《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篇:王崧舟《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

王崧舟:《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2011-04-11 13:29 在思维的断裂处邀您共舞

——《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王崧舟

【课例说明】

2010年7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推出新课——《与象共舞》。在这个课品中,王老师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一课两上”,或者叫“一个人的同课异构”。他根据不同的课堂价值取向对同一篇课文进行完全不同的教学设计,然后在不同的两个班分别进行教学实践。此课一出,全场震惊。听者不仅沉浸于《与象共舞》的两种不同的诗意,更被王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敢于实践、勇于超越的精神所深深折服。两节课,一节课以“阅读本位”为价值取向,教学目标指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一节课以“写作本位”为价值取向,教学目标指向“对言语形式的理解和运用”。在思维的断裂处,我们分明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张力,看到一种惊世的美丽。现将其教学实录整理编辑,献给所有语文路上的探寻者。实录

一、与“读”共舞:指向理解与感悟

(一)触摸词语,初步感受“象为国宝”的独特风情

师:《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在课题上板书略读课文的符号“﹡”),课前老师布置了两个预习任务:第一,读通课文,特别留意课文中标注了拼音的生字;第二,去搜集一些反映泰国风情的文字或者图片。这两项预习任务不难,但真要做起来可能有点儿烦。我来了解一下,完成这两项具体任务的同学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真好,个个举手,自信满满。预习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看——

(屏幕出示:熟视无睹 冲锋陷阵 小心翼翼 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

师:这是这篇课文中出现的五个成语,有的带生字,有的没带,但都是新出现的词语。谁来读一读?

生1:(朗读词语)

师:真好,字正腔圆!

师:谁再来读一读?五个词,一口气,行云流水!

生2:(一口气,熟练地朗读词语)

师:真好!读得熟啊,熟能生巧!来,我们一起把这五个词读一下!

生:(齐读词语)

师:还记得吗,这五个词语在咱们这篇课文当中都是写谁的?

生:大象。

师:没错!都是写大象的。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大像的呢?我们看——

(屏幕出示: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师:五句话、五个词儿都在写大象,谁来读第一句?

生1:(朗读句一)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

师:也就是说大象看到人群跟没看到似的,是吗?你不觉得这有点儿奇怪吗?第二句——

生2:(朗读句二)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

师:噢!原来大象曾经是战象,是吧?曾经和武士们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好的,第三句——

生3:(轻声、慢速地朗读句三)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

师:嗯,你也读得够小心的。大象用什么给人做按摩呢?

生3:用粗壮的脚。

师:嗯,粗壮这个词用的好,还有鼻子,是吗?你想一想,大象粗壮的大腿,肥大的鼻子,居然会小心翼翼地给人做什么?

生:(自由应答)按摩。

师:你不觉得这有点奇怪?好,继续读下一句——

生4:(朗读句四)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师:最后一句,谁来?

生5:(朗读句五,急促地)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师:流畅地完整地再读一遍,不着急!

生5:(再读句五,语气舒缓)

师:不错。大象如此庞大,如此魁梧,如此粗壮,居然能够和人群一起干什么?

生:(自由应答)跳舞

师:翩翩起舞。你不觉得这更让人奇怪,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吗?来,我们一起把这五个句子读一读!我读“大象”,你们读后边的部分,明白吗?

师生:(合作朗读句一至句五,教师通过每一句的主语“大象”示范引领句子的情感、语气)

师:多么独特的风情啊!你们知道如此独特的风情作者是在哪儿看到、哪儿听到的呢?

生1:在泰国。

生2:在泰国。

生3:在泰国。

师:记住了,是在哪儿?

生:(自由应答)泰国。

师:没错,是在泰国。在咱们中国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去澳大利亚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去美国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去法国德国意大利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去埃塞俄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只有——

生:(自由应答)泰国。

师:你不觉得奇怪吗?你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冒出来想问问自己、也问问大家吗?

生1:为什么在泰国大象会这样?

师:是啊,我跟你想的一样,怎么在泰国大象就变成这样了?

生2:为什么泰国的大象就能给人小心翼翼地做按摩?

师: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呢!

生3:为什么泰国的人不怕大象?

师:对呀,换了你,你第一次看到大象怕吗?

生3:怕。

师:毫无疑问,肯定怕!问得好!我知道你们还有许多问题,重要的是思考,重要的是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课文,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遍,思考:课文有五个自然段,看看每个自然段都在写些什么?如果能够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出来就更好!开始!

生:(浏览课文,师巡视指导,用时约2分钟)

(二)把握中心句,深入理解“人象无间”的浓情厚意

师:第一段写什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你请!

生1:第一段,概括了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是吗?写到大象的样子了吗?再读一读,请坐。

生2:写了在泰国如果遇到大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师:嗯,再简单一点!就刚才你说的那句话再简单一点。把话说简单了、说到点子上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本领,是吗?哪怕减少一个词都好。看看,行不行?孩子,行吗?——别对我说不行!

师:在泰国——

生2:在泰国遇到大象——

师:是——

生2:是很自然的事。

师:好极了,我知道你准行!就是这一句。咱们一起读——

(屏幕出示句一: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生:(齐读)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师:把它划下来。就在第一句话中,但是你可以少划一些词儿。

师:好的,把笔放下。第二段——

生3:象对泰国人很好。

师:象对泰国人好,所以象在泰国人心中,在泰国的地位,它就是——

生3:国宝。

师:把那个句子读出来!

生:象是泰国的国宝。

师:好极了,就是这一句,把它划下来。

(屏幕出示句二:象是泰国的国宝。)

师:好的,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生:(齐读句

一、句二。)

师:两句话,两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你有没有发现就在你们刚才的概括当中藏着一个诀窍——谁发现了?(师环视,见举手的学生不多)因为是诀窍,自然发现的人就不多,我们来听一听。你的发现是——

生:这一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师:没错,而且这个中心句的位置在哪儿?

生:在第一句。

师:没错,就在第一句,这一句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而这一段的中心句,正好概括了这一段的段落大意。这就是你们刚才发现的诀窍。这个诀窍到底灵不灵呢?咱们拭目以待。用这个诀窍再去看看一看下面的三个自然段,看你能不能很快地概括下一段的段落大意。

生:(自读课文,找中心句。约1分钟后,生纷纷举手)

师:你看,方法一对头,速度就加快了,这就叫事半功倍。

师:第三段,来,请讲!

生1:在泰国人和象没有距离

(屏幕出示句三:在泰国人和象没有距离)

师:真好,把这句话划下来。好的,继续第四段,来,你请!

生2:据说象是一种聪明有灵气的动物。

师:老师给你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你想一想,根据下文的内容,“据说”这个词还需要使用吗?

生:不需要了。

师:为什么不需要了?“据说”是听人家说,那么象的聪明和灵气在作者来说,只是听说吗?还是——孩子,他看到吗?

生:看到了。

师:那么“据说”这个词还需要吗?

生:不需要。

(屏幕出示句四:象是一种聪明有灵气的动物。)

师:来,把这一句话划下来。好的!还有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其实不用多说,不用多问,我想每一个同学都已经划下来了。咱们一起读——

(屏幕出示句五: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生:(齐读)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师:是的,没错。大家看,五个自然段,五个中心句。

(屏幕出示:句一至句五。)

师:正是这五个中心句把咱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网打尽。来,我们捋一捋这篇课文的内容,跟老师一起读。

师:在泰国——

生:(齐读)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师:注意第二句,在泰国——

生:(齐读)象是泰国的国宝。

师:糟糕!在泰国——

生:(齐读)象是国宝。

师: 聪明!再来。在泰国——

生(齐读):象是国宝。

师:在泰国——

生:(齐读)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在泰国,大象用他们的行动证明——

生:(齐读)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性的动物

师:真好!在泰国——

生:(齐读)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师:好极了,多么奇特的风情!这也只有在泰国才可以看到,才可以听到。还记得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还记得吗?其实你们刚才思考的所有问题的答案就在眼前。谁发现了?你觉得其中的哪句话直截了当地告诉了你那么多问题的答案?

生: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再读一遍!

生: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太好了,一起读!

生:(齐读)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没有距离。孩子们,把这四个字,写在课题“与象共舞”的旁边。

生:(动笔批注)

师:好的,把笔放下,抬头看黑板。看王老师写一个字,(师在课题下板书“人”)孩子们,我在这个位置写一个“人”字,你想一想,这个“象”字应该写在哪儿?谁来写一写?好的,你请!

生1:(在黑板上紧贴“人”的下面写了一个“象”)

师:孩子,不好意思。向你讨教一下,为什么这个“象”字写在这儿?

生1:因为人骑在象的上面。(笑声,掌声)

师:人骑在象的上面,他们之间还有距离吗?

生1:没有。

师:谢谢,多么富有想象力的书写啊!孩子们,这就叫人象之间——

生:(自由应答)没有距离!

师:这又叫象人之间——

生:(自由应答)没有距离!

(三)聚焦重点语段,升华感悟“与象共舞”的天地奇观

师:说到人象之间没有距离,我想你们脑海里面一定会有一幅印象特别深刻的画面、特别深刻的场景,哪一个?在脑海里面迅速搜索一下,哪个画面、哪个场景让你一下子想到人象之间一点距离都没有?

生1:看大象跳舞。

生2:象在给人按摩。

生3:人和象在一起跳舞。

生4:人和大象在一起跳舞。

师:是的,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孩子脑海之中会留下这幅画面,这幅画面就是人和大象一起舞之蹈之。这也是作者赵丽宏最难以忘怀的一幅画面。来,打开书,默读这一段,看看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人象之间没有距离。

生:(默读第五自然段)

师:好的,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画面,谁来读一读“与象共舞”的画面?

(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生1:(看屏幕朗读)

师:好,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与象共舞”的画面。“在欢乐的音乐当中”,起!

生:(齐读段落,朗读过程中师纠正“踮脚抬腿”的读音)

师:孩子们,请你特别留意大象跳舞的动作,你仔细看一看,随着音乐的节奏,大象时而——

生1:摇头晃脑。

师:时而——

生2:踮脚抬腿。

师:时而——

生3: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

师:时而——

生4:长长的鼻子在空中飞舞

师:没错,就是这样的节奏,就是这样热烈的气氛。读一读吧,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读吧!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来,谁来读一读?读出欢乐、读出热烈、读出舞蹈的节奏!

生1:(朗读段落)

师:好,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在欢乐的音乐中,象群翩翩起舞。”

生:(齐读课文)

师:多么欢快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啊!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就在东巴乐园,我想你一定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名观众,是吗?愿意做观众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好的,把你们的这种陶醉读出来,此时此刻我们就是观众、我们就是人群,我们就是舞之蹈之的每一个人,请把带有符号的词语换成“我们”。

(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我们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我们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我们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生1:(替换角色朗读)

师:记住,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人群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人群!来,我们一起和大象舞之蹈之!起!

生:(集体替换角色朗读)

师:多么热烈的气氛,多么陶醉的场景啊!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就在东巴乐园,我想你也一定愿意成为一头舞之蹈之的大象,是吗?愿意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好家伙,都想做大象。请你记住,我们就是大象,我们就是陶醉其中舞之蹈之的象群,请把带符号的地方读成“我们”。

(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我们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人群和我们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我们,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我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我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生1:(替换角色朗读)

师:还有谁也想成为大象?来,我们站起来,我们用自己的动作,用自己语言,用自己的声音,和大象舞之蹈之,起!

生:(全体起立,替换角色朗读)

师:注意,舞蹈的我们加上动作读,预备起!

生:(教师进行动作指导,部分学生边读边模仿大象跳舞的动作)

师:你听!你听!舞之蹈之的观众在对大象说:朋友——朋友在哪儿?

生1:朋友,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吧!

师:大声地喊出来!

生1:朋友,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吧!

师:你再听,舞之蹈之的大象在对观众说,朋友——

生2:好,我们一起来吧!

师:大声地说!

生2:好,我们一起来吧!

师:好,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我们一起来吧!

生:(齐读“与象共舞”的场面)

师:请坐,孩子们。你想一想,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舞之蹈之的大象和舞之蹈之的观众还有距离吗?

生:没有。

师:除了身体,还有什么也没有了距离?

生1:心灵。

师:心灵也没有距离!还有什么呢?

生2:友情。

师:友情没有距离!还有什么也没有了距离?

生3:亲密无间。

师:好一个亲密无间!是的,所以你想一想,此时此刻,在舞之蹈之的观众眼中,大象还是大象吗,大象就是——

生4:我们自己。

师,所以你再想一想,在舞之蹈之的大象眼里,观众还是观众吗?

生:不是,观众就是大象。

师:没错,孩子们,这就叫人象之间——

生:没有距离。

师:这就叫“人象合一”。作者赵丽宏也曾这样说:“那真是天地间的美妙奇观,那真是匪夷所思的天作之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与象共舞的美好奇观,再一次感受这人象合一的天作之合!

生:(声情并茂地齐读“与象共舞”的场面)

师:毫无疑问,我和你们一样,陶醉在与象共舞之中了!下课!

第二篇:王崧舟《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同课异构(范文)

王崧舟《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同课异构(阅读本

位与写作本位)

执教: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王崧舟

【课例说明】

2010年7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推出新课——《与象共舞》。在这个课品中,王老师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一课两上”,或者叫“一个人的同课异构”。他根据不同的课堂价值取向对同一篇课文进行完全不同的教学设计,然后在不同的两个班分别进行教学实践。此课一出,全场震惊。听者不仅沉浸于《与象共舞》的两种不同的诗意,更被王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敢于实践、勇于超越的精神所深深折服。两节课,一节课以“阅读本位”为价值取向,教学目标指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一节课以“写作本位”为价值取向,教学目标指向“对言语形式的理解和运用”。在思维的断裂处,我们分明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张力,看到一种惊世的美丽。现将其教学实录整理编辑,献给所有语文路上的探寻者。

实录

一、与“读”共舞:指向理解与感悟

(一)触摸词语,初步感受“象为国宝”的独特风情

师:《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在课题上板书略读课文的符号“﹡”),课前老师布置了两个预习任务:第一,读通课文,特别留意课文中标注了拼音的生字;第二,去搜集一些反映泰国风情的文字或者图片。这两项预习任务不难,但真要做起来可能有点儿烦。我来了解一下,完成这两项具体任务的同学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真好,个个举手,自信满满。预习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看——

(屏幕出示:熟视无睹

冲锋陷阵

小心翼翼

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

师:这是这篇课文中出现的五个成语,有的带生字,有的没带,但都是新出现的词语。谁来读一读?

生1:(朗读词语)

师:真好,字正腔圆!

师:谁再来读一读?五个词,一口气,行云流水!

生2:(一口气,熟练地朗读词语)

师:真好!读得熟啊,熟能生巧!来,我们一起把这五个词读一下!

生:(齐读词语)

师:还记得吗,这五个词语在咱们这篇课文当中都是写谁的?

生:大象。

师:没错!都是写大象的。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大像的呢?我们看——

(屏幕出示: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师:五句话、五个词儿都在写大象,谁来读第一句?

生1:(朗读句一)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

师:也就是说大象看到人群跟没看到似的,是吗?你不觉得这有点儿奇怪吗?第二句——

生2:(朗读句二)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

师:噢!原来大象曾经是战象,是吧?曾经和武士们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好的,第三句——

生3:(轻声、慢速地朗读句三)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

师:嗯,你也读得够小心的。大象用什么给人做按摩呢?

生3:用粗壮的脚。

师:嗯,粗壮这个词用的好,还有鼻子,是吗?你想一想,大象粗壮的大腿,肥大的鼻子,居然会小心翼翼地给人做什么?

生:(自由应答)按摩。

师:你不觉得这有点奇怪?好,继续读下一句——

生4:(朗读句四)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师:最后一句,谁来?

生5:(朗读句五,急促地)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师:流畅地完整地再读一遍,不着急!

生5:(再读句五,语气舒缓)

师:不错。大象如此庞大,如此魁梧,如此粗壮,居然能够和人群一起干什么?

生:(自由应答)跳舞

师:翩翩起舞。你不觉得这更让人奇怪,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吗?来,我们一起把这五个句子读一读!我读“大象”,你们读后边的部分,明白吗?

师生:(合作朗读句一至句五,教师通过每一句的主语“大象”示范引领句子的情感、语气)

师:多么独特的风情啊!你们知道如此独特的风情作者是在哪儿看到、哪儿听到的呢?

生1:在泰国。

生2:在泰国。

生3:在泰国。

师:记住了,是在哪儿?

生:(自由应答)泰国。

师:没错,是在泰国。在咱们中国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去澳大利亚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去美国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去法国德国意大利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去埃塞俄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只有——

生:(自由应答)泰国。

师:你不觉得奇怪吗?你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冒出来想问问自己、也问问大家吗?

生1:为什么在泰国大象会这样?

师:是啊,我跟你想的一样,怎么在泰国大象就变成这样了?

生2:为什么泰国的大象就能给人小心翼翼地做按摩?

师: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呢!

生3:为什么泰国的人不怕大象?

师:对呀,换了你,你第一次看到大象怕吗?

生3:怕。

师:毫无疑问,肯定怕!问得好!我知道你们还有许多问题,重要的是思考,重要的是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课文,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遍,思考:课文有五个自然段,看看每个自然段都在写些什么?如果能够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出来就更好!开始!

生:(浏览课文,师巡视指导,用时约2分钟)

(二)把握中心句,深入理解“人象无间”的浓情厚意

师:第一段写什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你请!

生1:第一段,概括了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是吗?写到大象的样子了吗?再读一读,请坐。

生2:写了在泰国如果遇到大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师:嗯,再简单一点!就刚才你说的那句话再简单一点。把话说简单了、说到点子上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本领,是吗?哪怕减少一个词都好。看看,行不行?孩子,行吗?——别对我说不行!

师:在泰国——

生2:在泰国遇到大象——

师:是——

生2:是很自然的事。

师:好极了,我知道你准行!就是这一句。咱们一起读——

(屏幕出示句一: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生:(齐读)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师:把它划下来。就在第一句话中,但是你可以少划一些词儿。

师:好的,把笔放下。第二段——

生3:象对泰国人很好。

师:象对泰国人好,所以象在泰国人心中,在泰国的地位,它就是——

生3:国宝。

师:把那个句子读出来!

生:象是泰国的国宝。

师:好极了,就是这一句,把它划下来。

(屏幕出示句二:象是泰国的国宝。)

师:好的,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生:(齐读句

一、句二。)

师:两句话,两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你有没有发现就在你们刚才的概括当中藏着一个诀窍——谁发现了?(师环视,见举手的学生不多)因为是诀窍,自然发现的人就不多,我们来听一听。你的发现是——

生:这一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师:没错,而且这个中心句的位置在哪儿?

生:在第一句。

师:没错,就在第一句,这一句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而这一段的中心句,正好概括了这一段的段落大意。这就是你们刚才发现的诀窍。这个诀窍到底灵不灵呢?咱们拭目以待。用这个诀窍再去看看一看下面的三个自然段,看你能不能很快地概括下一段的段落大意。

生:(自读课文,找中心句。约1分钟后,生纷纷举手)

师:你看,方法一对头,速度就加快了,这就叫事半功倍。

师:第三段,来,请讲!

生1:在泰国人和象没有距离

(屏幕出示句三:在泰国人和象没有距离)

师:真好,把这句话划下来。好的,继续第四段,来,你请!

生2:据说象是一种聪明有灵气的动物。

师:老师给你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你想一想,根据下文的内容,“据说”这个词还需要使用吗?

生:不需要了。

师:为什么不需要了?“据说”是听人家说,那么象的聪明和灵气在作者来说,只是听说吗?还是——孩子,他看到吗?

生:看到了。

师:那么“据说”这个词还需要吗?

生:不需要。

(屏幕出示句四:象是一种聪明有灵气的动物。)

师:来,把这一句话划下来。好的!还有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其实不用多说,不用多问,我想每一个同学都已经划下来了。咱们一起读——

(屏幕出示句五: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生:(齐读)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师:是的,没错。大家看,五个自然段,五个中心句。

(屏幕出示:句一至句五。)

师:正是这五个中心句把咱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网打尽。来,我们捋一捋这篇课文的内容,跟老师一起读。

师:在泰国——

生:(齐读)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师:注意第二句,在泰国——

生:(齐读)象是泰国的国宝。

师:糟糕!在泰国——

生:(齐读)象是国宝。

师: 聪明!再来。在泰国——

生(齐读):象是国宝。

师:在泰国——

生:(齐读)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在泰国,大象用他们的行动证明——

生:(齐读)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性的动物

师:真好!在泰国——

生:(齐读)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师:好极了,多么奇特的风情!这也只有在泰国才可以看到,才可以听到。还记得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还记得吗?其实你们刚才思考的所有问题的答案就在眼前。谁发现了?你觉得其中的哪句话直截了当地告诉了你那么多问题的答案?

生: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再读一遍!

生: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太好了,一起读!

生:(齐读)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没有距离。孩子们,把这四个字,写在课题“与象共舞”的旁边。

生:(动笔批注)

师:好的,把笔放下,抬头看黑板。看王老师写一个字,(师在课题下板书“人”)孩子们,我在这个位置写一个“人”字,你想一想,这个“象”字应该写在哪儿?谁来写一写?好的,你请!

生1:(在黑板上紧贴“人”的下面写了一个“象”)

师:孩子,不好意思。向你讨教一下,为什么这个“象”字写在这儿?

生1:因为人骑在象的上面。(笑声,掌声)

师:人骑在象的上面,他们之间还有距离吗?

生1:没有。

师:谢谢,多么富有想象力的书写啊!孩子们,这就叫人象之间——

生:(自由应答)没有距离!

师:这又叫象人之间——

生:(自由应答)没有距离!

(三)聚焦重点语段,升华感悟“与象共舞”的天地奇观

师:说到人象之间没有距离,我想你们脑海里面一定会有一幅印象特别深刻的画面、特别深刻的场景,哪一个?在脑海里面迅速搜索一下,哪个画面、哪个场景让你一下子想到人象之间一点距离都没有?

生1:看大象跳舞。

生2:象在给人按摩。

生3:人和象在一起跳舞。

生4:人和大象在一起跳舞。

师:是的,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孩子脑海之中会留下这幅画面,这幅画面就是人和大象一起舞之蹈之。这也是作者赵丽宏最难以忘怀的一幅画面。来,打开书,默读这一段,看看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人象之间没有距离。

生:(默读第五自然段)

师:好的,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画面,谁来读一读“与象共舞”的画面?

(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生1:(看屏幕朗读)

师:好,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与象共舞”的画面。“在欢乐的音乐当中”,起!

生:(齐读段落,朗读过程中师纠正“踮脚抬腿”的读音)

师:孩子们,请你特别留意大象跳舞的动作,你仔细看一看,随着音乐的节奏,大象时而——

生1:摇头晃脑。

师:时而——

生2:踮脚抬腿。

师:时而——

生3: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

师:时而——

生4:长长的鼻子在空中飞舞

师:没错,就是这样的节奏,就是这样热烈的气氛。读一读吧,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读吧!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来,谁来读一读?读出欢乐、读出热烈、读出舞蹈的节奏!

生1:(朗读段落)

师:好,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在欢乐的音乐中,象群翩翩起舞。”

生:(齐读课文)

师:多么欢快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啊!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就在东巴乐园,我想你一定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名观众,是吗?愿意做观众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好的,把你们的这种陶醉读出来,此时此刻我们就是观众、我们就是人群,我们就是舞之蹈之的每一个人,请把带有符号的词语换成“我们”。

(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我们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我们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我们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生1:(替换角色朗读)

师:记住,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人群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人群!来,我们一起和大象舞之蹈之!起!

生:(集体替换角色朗读)

师:多么热烈的气氛,多么陶醉的场景啊!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就在东巴乐园,我想你也一定愿意成为一头舞之蹈之的大象,是吗?愿意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好家伙,都想做大象。请你记住,我们就是大象,我们就是陶醉其中舞之蹈之的象群,请把带符号的地方读成“我们”。

(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我们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人群和我们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我们,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我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我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生1:(替换角色朗读)

师:还有谁也想成为大象?来,我们站起来,我们用自己的动作,用自己语言,用自己的声音,和大象舞之蹈之,起!

生:(全体起立,替换角色朗读)

师:注意,舞蹈的我们加上动作读,预备起!

生:(教师进行动作指导,部分学生边读边模仿大象跳舞的动作)

师:你听!你听!舞之蹈之的观众在对大象说:朋友——朋友在哪儿?

生1:朋友,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吧!

师:大声地喊出来!

生1:朋友,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吧!

师:你再听,舞之蹈之的大象在对观众说,朋友——

生2:好,我们一起来吧!

师:大声地说!

生2:好,我们一起来吧!

师:好,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我们一起来吧!

生:(齐读“与象共舞”的场面)

师:请坐,孩子们。你想一想,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舞之蹈之的大象和舞之蹈之的观众还有距离吗?

生:没有。

师:除了身体,还有什么也没有了距离?

生1:心灵。

师:心灵也没有距离!还有什么呢?

生2:友情。

师:友情没有距离!还有什么也没有了距离?

生3:亲密无间。

师:好一个亲密无间!是的,所以你想一想,此时此刻,在舞之蹈之的观众眼中,大象还是大象吗,大象就是——

生4:我们自己。

师,所以你再想一想,在舞之蹈之的大象眼里,观众还是观众吗?

生:不是,观众就是大象。

师:没错,孩子们,这就叫人象之间——

生:没有距离。

师:这就叫“人象合一”。作者赵丽宏也曾这样说:“那真是天地间的美妙奇观,那真是匪夷所思的天作之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与象共舞的美好奇观,再一次感受这人象合一的天作之合!

生:(声情并茂地齐读“与象共舞”的场面)

师:毫无疑问,我和你们一样,陶醉在与象共舞之中了!下课!

王崧舟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课堂实录(二)一、一串带“睹”字的成语

师:孩子们都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吗? 师:可以上课吗?

生:可以

师:很高兴,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一起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好极了。孩子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一般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它学完。课前王老师布置了两个预习任务。第一,通读课文,再去找一找那些带“睹”字的成语。第二,猜想一下这个题目,假如是一篇命题作文,与象共舞,请你来写,你会写些什么?这两项预习任务有难度,看看完成的如何。我了解一下,完成的请举手示意。哟,真厉害,把手放下。看看,这是这篇课文当中出现的一个新词,也是一个成语,还带一个生字,谁来读。好的,你请 课件出示:熟视无睹(一生读)师:再读(生再次读)师:一起读。(生齐读)

师:知道这个词儿的意思吗?大家看,这个成语当中有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同的。谁发现了

生:是视和睹。

师:视和睹啥意思

生:嗯,是看见的意思 师:没错是看见你的意思。更巧的是,这个成语当中有两个词语的意思是相反的。谁发现了。生:熟和无。师:两个词语。

生:熟视和无睹

师:知道熟视的意思吗?熟视就是?„„

生:熟视就是看惯了的意思 师:就是经常看见,是吧?无睹就是

生:从来没有看见。师:是啊。经常看见的事物和事好象没有看见一样。这就是这个词的意思,明白了吗?好,我们再来一起读一下这个词,起 生:读

师:再读(生再读)师:其实啊,还有好些个带睹字的成语。我让你们预习的时候让你们查了,是吗?比如:

生:惨不忍睹

师:嗯,惨不忍睹。比如

生:睹物思人

师:再比如

生:先睹为快

师:嗯,好极了,先睹为快。再比如

生:有目共睹 师: 嗯,真好!说了不少带“睹”字的成语。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个带睹子的成语。我们一起先睹为快。一起读。(生读)

课件出示:熟视无睹 有目共睹 先睹为快 耳闻目睹

好极了,学语文啊有时候要有这样的敏感,有一个词儿,啪一串,联想到跟它有关的一串,这样,积累起来就方便多了。明白吗?好了,看!还有一组,也是一个带生字的新词。看清楚了,谁来读: 课件出示: 松驰

按摩

尴尬气氛 一生读

师:哎,孩子们,这两组词语搁在一块会有什么联系呢?想一想,这个括号里面你会选择哪个成语。请你完整的读出来!

生读:在泰国,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经完全可以松驰下来!

师:同意吗?我们继续看。,你请

生读:在泰国,据说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先睹为快)。师:好的,我们继续看!噢,你请!

生读:在泰国,做按摩的大象偶尔也会跟人开开玩笑,这是观众(有目共睹)的事儿,你不必惊奇,也不必尴尬。师:真好!最后一句,你请!

生读:在泰国你(耳闻目睹)象群和人群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场面,你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二、由课题引出的问题

师:嗯,好!第一项预习任务已经圆满完成,现在我们看第二项预习任务。一起把课题读一遍(生读:

21、与象共舞)师:再读

生:与象共舞

师:从字面上看,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是人和象一起跳舞。师:好的,和大象一起跳舞,是吗?把这句话写在题目旁边。(生写)

师:题目的意思很清楚了。假如这是篇命题作文让你来写,你重点会写什么?其实你们不用说,我猜一猜也知道。你一定会写为什么跟大象跳舞,怎么跟大象跳舞,最后跳的怎么样了,是吧!但是很奇怪呀!你用最快的速度浏览一遍课文。真是太奇怪了!你看看第一段写大象跳舞了吗?第二段,三,四,写了吗?只有。生接:第五段

师:好奇怪!怎么可以这样写?题目明明是跟大象跳舞啊!怎么只写了一段?还是最后一段呢!我们来看看第五段。这一段的哪些地方让你特别难忘,你可以动笔画一画。有的同学全画了,全画等于没画。(生默读勾画)

三、体会语言的节奏

师:来,就这一段,写与象共舞,你觉得,作者哪些描写特别精彩,特别让人难以忘怀。好的,你来读。

生读: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师:你最难忘的是大象跳舞的情景。我们一起读。(生齐读)师:写的好吧?写大象跳舞又具体又生动。你看看她写大象跳舞写了几个动作? 生:摇头晃脑

师:画下来。第二个动作

生:踮脚抬腿

师:第三个动作

生读: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 师:好极了,把它读成四个字

生:颤动身子

师:画下来。就画四个字。第四个动作。

生: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师:也把它读成四个字

生:鼻子挥舞 师:反了

生:挥舞鼻子

师:也把它画下来。你看,作者写的多好啊!多具体啊!大象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舞,第一个动作,读

生:摇头晃脑 师:第二个动作

生:踮脚抬腿 师:第三个动作

生:颤动身子 师:第四个动作。

生:挥舞鼻子 师:既然如此,我们把它改成这样,一起读: 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颤动身子,挥舞鼻子。(生读)

师:动作变了吗?

生:没有 师:顺序变了吗?

生:没有 师:意思变了吗?

生:没有 师:什么变了?再读一读,(生默读)师“嗯!嚼出一点味道来的举手。好家伙。还真有不少同学嚼出了味来了,好的,咱们听听你嚼出了什么味了 生:我觉着情调变了。

师:妈呀!咋就这么有才呢?说说怎么情调变了? 生:“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感觉更加生动。师:你们听懂了吗?我怎么觉得一头雾水呢? 生:变得没有前面具体。师:这个地球人都知道。

生:颤动身子不知道怎样颤动身子,鼻子挥舞不知道多长的鼻子怎样挥舞。师:说的有道理。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生齐读原句)

师:孩子们,那舞蹈的大象是随着什么在跳舞?

生:随着音乐的节奏

师:没错!把节奏这个词儿圈出来。听过音乐吧?

生:听过 师:感受过音乐的节奏吧?

生:感受过 师:说起节奏,它有快的时候就一定会有„„

生:慢的时候,师:没错,它有长的时候就一定会有„„

生:短的时候

师:好极了!它有急促的时候就一定会有„„

生:一定会有缓慢的时候 师:它有热烈的时候就一定会有„„

生:温柔的时候

师:好啊,音乐有节奏,跳舞有节奏,写跳舞的语言也有节奏。你们读:(生仍读此句)

师:(读到摇头晃脑,踮脚抬腿时)快速带读(生快读)师:(后面两句)放慢速度带读(生慢读)

师:孩子们,这就叫语言的节奏。明白了吗?来,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节奏,再来读一读大象跳舞的美妙动作。预备,起(生读)

师:你看,这就叫好的文字。孩子们,好的文字相差一点点儿,千万不要小看一点点儿噢。相差一点点,那个味儿可就完全不同了,作者写了,音乐的节奏,语言的节奏溶合在一起,那真是美妙啊。我们再来读一读大象跳舞的语言。预备,起(生读)

四、精妙的赏析“拥” 师:好极了。这一处写的的确精彩,精彩了得。还有哪些地方也是这样特别精彩。好,你来,请

生读: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fēn)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师:嗯,谁也划了这一处。好的,也有不少。这写的是与大象共舞。好,我们一起读一读。预备,起(生齐读)

师:孩子们,这是写与象共舞。对吗?写谁与象共舞。

生:写人和大象。师:没错,写人写观众与象共舞。但是你发现没有,作者写观众的第一个动作是什么?是跳舞吗?是什么?第一个动作。第一个动作是

生: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 师:一个字。拥

师:把“拥”字圈出来。孩子们拥是走了?拥是跑吗?拥是跳吗?

生:不是。

师:三三两两地走进广场那叫拥吗,你说说,三三两两地走进广场那不叫拥,那是什么?

生:我觉得应该是大家蜂拥而至地到舞台和大象一起跳舞。

师:好,我发现两个词用的特别好,第一个词是大家,而不是三三两两。第二个词用的更好,蜂拥而至,说明人怎么样?

[评:教师非常认真地倾听孩子发言,敏锐而精准的评价] 生:非常多

师,非常多,是的,那叫拥。孩子们,整整齐齐的排着队走进广场,那叫拥吗? 生:不叫

师:是的,从这个拥字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很多人一起

师:是整整齐齐排着队进去的吗?

生:不是,人挨着人 师:人挨着挨人,人挤着人,当然,忙而不乱,不会出现踩踏事故。哎,好。那叫拥。孩子们,再想一想,你谦我让慢条私理的走进广场那叫拥吗?

生:不叫

师:什么叫拥?

生:谁也不让谁

师:有一个成语叫做,争„„

生:互不相让 师:有一个成语叫,争„„

生:争先恐后

师:没错,是的。争先恐后的进去那才叫拥啊孩子们!来,把这种感情带进去我们来读一读这一段与象共舞!不是三三两两,不是整整齐齐,也不是慢条私里,而是大家急切的急迫的一块儿进去了,那叫拥,预备,起。(生读)

师:我说观众朋友们啊!你可不要忘了,你跟谁在一起跳舞啊?

生:大象

师:你就不怕被大象坐了?

生:不怕

师:你就不怕大象把你给踩了?

生:不怕 师:你就不怕大象用鼻子把你卷起来之后再把你摔个四脚朝天

生:不怕

师:为什么?

生:不为什么。因为就是在泰国人和大象是友好的

师:孩子们,瞧瞧,这叫拥啊。从这个涌字当中,你分明能够感受到人对大象的那一份感情,那一种关系。那叫什么关系,那是什么关系。观众居然不紧张,不害怕、不恐惧,一拥而进了,那叫

生:朋友关系

师:那叫

生:非常亲密 师:那叫

生:亲密无间 师:哎呀,真好,那叫信任、那叫喜爱、那叫亲密无间、那叫和谐相处。师板书:和大家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师:孩子们,来,把这种喜爱,这种信任,这种亲密无间,这种和谐相处表现出来。师引读:在音乐的尾声„„ 师:那是人那是观众如此亲密如此和谐,那么大象对人呢?当那么多观众拥到广场,那么多观众与大象舞之蹈之的时候,你看看大象的表情,他紧张吗,他害怕吗,他恐惧吗,他的表情是一个词儿,叫做

生:熟视无睹。

师:一个词,生:快乐 师:一个词儿

生:开心 师:一个词儿

生:亲切 师:一个词(高兴)

师:一个词儿

生:松驰 师:好啊,松驰,这就是大象和人之间的关系也一样的,读: 生读:亲密无间,和谐相处。(师纠正:亲密无间)

五、探讨课题的深意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不知道你对与象共舞这个词还有没有别的理解 生:和大象交朋友

生:与象共舞里边的共舞而包含了快乐和坚强,一块儿相处

师:怎么个相处?

生:与它一起做朋友,一起相处做游戏

师:那叫友好相处,又叫

生:和谐相处。师:好极了

生:是人与大象之间很亲密,师:用一个词就是亲密无间,又叫和谐相处。好极了,这就是与象共舞的另一层意思,也是更重要的意思。孩子们,当你明白了与象共舞的另一层涵意之后,你回过头去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段你就会豁然开朗。比如

写在泰国,看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实际上写的是人对大象的关系是? 生:熟视无睹

师:人对大象的关系是?

生:亲密无间,和谐相处。师:好的,你再看第二段。写象是泰国的国宝,实际上写出的是人与大象关系是„„

生:亲密感情

师:对,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你再看第三段,写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那分明是在告诉我们,人和象 生:非常友好 师:亲密无间,和谐相处。是吗?你再看第四段,写的最有意思的是大象给人做按摩,实际上也写出了人和象之间 生: 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师:好极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咱们这篇课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在写,读 生:与象共舞

[评:王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学生明白了课题的另一层含义] 师:孩子们,实际上与象共舞,把这个象字扣掉,与某某共舞,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语境,它要反应的是,与某某的关系非常非常亲密,非常和谐。比如当你非常喜欢蝴蝶,和蝴蝶的关系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你就可以说„„你就可以说„„ 生:蝴蝶是我的朋友

师:与某某共舞这种格式,会吗?

生:与蝴蝶共舞

师:把它变成四个字

生:与蝶共舞

师:好极了!与蝶共舞。再比如,你和原本生性残忍的狼,关系密切,和谐相处,你就可以说成 生:与狼共舞

师:没错,其实与狼共舞啊是一部大片的名字,获得过奥斯卡大奖,片中主人公的名字就叫与狼共舞,因为他曾经在大草原上生活,和一头白狼交上了朋友,关系非常亲密。其实,与狼共舞在这部电影当中,有更深的含义。所以,当你爱上了大海,爱上了冲浪,你就可以说,生:与海共舞

师:还可以说,生:与浪共舞

师:好极了,所以说当你爱上了阅读,爱上了书籍和阅读书籍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时候,你可以说,生:与书共舞,师:还可以说

生:与读共舞

师:好极了!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与某某共舞的题目。大家来看,有一字儿入题的,谁来读?

PPT:与龙共舞、与鲨共舞、与雪共舞、与墙共舞。生:读

师:你是感兴趣的是哪个题

生:与雪共舞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喜欢下雪

师:噢!你觉得哪个问题有疑问

生:墙不会动为什么会跳舞,师:对啊,与墙共舞是啥意思,你们猜猜看,与墙共舞猜猜看,猜不出来,噢,有人要猜

生:可能是比较喜欢装饰墙。

师:哎呀,聪明啊孩子啊!了不得,不得了啊!他就是喜欢墙,一个画家在墙上到处画,不是涂鸭,而是装饰环境,所以,写这个人的题目就叫《与墙共舞》。好极了,这是一字入题的,还有二字入题的,好的,谁来读

课件出示:与肖邦共舞、与风筝共舞、与压力共舞、与飞蝶共舞(生读)师:也有三字入题的。谁来读!好,你来

PPT:与红楼梦共舞,与世界杯共舞、与奥运会共舞(生读)

师:你看过世界杯足球赛吗?

生:看过一次 师:看过一次那不能说共舞

师:好了,我还找了一个特别恐惧的题目,大家看,谁来读?谁来?你来!生:与吸血鬼共舞。

师:其实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一个章节的题,我还找了一个最牛的题目,一起读 生:与上帝共舞!师:可能吗?

生:不可能 师:见过上帝吗:

生:没有?

师:怎么可能与上帝共舞呢?牛不牛?

生:牛 师:一点都不牛。知道上帝是谁吗?噢,你敢猜?

生:天空 师:不是

生:天上的神 师:不是

生:大自然

师:不是,咱们不猜了,上帝是顾客,当我告诉你与顾客共舞还牛吗? 生:不牛了

师:当然,也有人找不到共舞对象,于是,只好感叹,读

生:谁与共舞,师:再读

生:谁与共舞

师:孩子们,其实不管与谁共舞,它要表达的都是人希望和人,人希望和自然之间,读

生: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师:假如今天这堂课,也让你起一个与某某共舞的题目,你会起„„ 生:与王老师共舞 师:三字入题,好的 生:与铅笔共舞

师:怎么会与铅笔共舞

生:因为整天用铅笔写字

生:与朋友共舞

师:噢,你把我当成朋友了是吧,谢谢!

生:与课文共舞台 师:真好,你把课文当成朋友了 师:孩子们,这所有的一切都表示你们愿意与老师建立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下课!

第三篇:与象共舞教学设计王崧舟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王崧舟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王崧舟【1】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7课《与象共舞》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本文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抓住主要内容,通过不断的朗读、思考和探索了解泰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同时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并加以运用,体会文章所表达出来人与大象的亲密、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

《与象共舞》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的略读课文,它饶有趣味的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现了泰国人独特的地域文化。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单独成段,围绕这泰国人与大象关系亲密展开。第一自然段概述在泰国遇到大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第二自然段讲述在泰国象是国宝,第三自然段讲述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第四自然段讲述在泰国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第五自然段讲述了在泰国最使“我”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密切,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够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也能初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学习状况,在设计本课时本着“尊重学生,放手自学”的原则,从学习目标的制订就开始放手,逐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感受自我学习的快乐。

1.认识“睹、驰、摩”等8个生字,熟记“松弛、按摩、尴尬、绅士、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来品读课文,领悟课文段落先概括后具体叙述的表达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3.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1教学重点: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感受人象之间的和谐融洽。

2.教学难点: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前布置任务:一是读通课文,要特别注意带注音的字;二是去搜集一些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或者图片。

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泰国神游一番。

简介:泰国富有“千佛之国、黄袍之国、万象之国”的美誉。这里到处是金碧辉煌,尖角高耸的庙宇、佛塔,无处不有精致美观的佛像,为泰国妩媚动人的热带风情平添了许多神秘的气息。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每年11月的第三个周末,都要在产象最多的素辇市举行盛大的象节。今天,我们既不去欣赏泰国迷人的热带风情,也不去感受它佛教文化的神秘,而是跟随作者赵丽宏去感受与象共舞的另一番情趣。

1.检查预习情况

第一组:松弛按摩尴尬(ɡà)绅士气氛

2、说到人象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我想你们脑海里面一定会有一幅印象特别深刻的画面特别深刻的场景,哪一个,在脑海里面迅速搜索一下,哪个画面哪个场景让你一下想到最能体现人象之间和谐亲密关系?

预设1:

大象为游客表演,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作按摩,有趣的是,它偶尔也会和人开开玩笑。

预设2: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3、好,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一段。课件出示这一段句子:最使人难以忘怀的……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指名读。

4、角色置换

多么欢快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如果你就在泰国、就在东巴乐园,你愿意成为其中的一个观众吗?愿意的,你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多么欢快的舞蹈!多少热烈的气氛!如果你就在泰国、就在动巴乐园,你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头大象吗?愿意的,就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毫无疑问,他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这时,他们在音乐声中翩翩舞蹈,是多么的快乐,这时,他们的心中没有人与象的区别,有的是相互之间的信赖,这时,他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那么和谐,同学们,这就是——读题:与象共舞

5师:这一舞,舞出了快乐,舞出了信任,舞出了和谐,舞出了融洽。

带着各种感受,有滋有味地配乐齐读这一段。

同学们,此时人是那么高兴,象也那么快乐,实际上就是人和象之间的一份和谐,达到了人象亲密无间的境界。

1、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哪一句话直接概括了主要意思?课件显示句子。你发现这个段落的结构特点了吗?先总后分。先概括地写最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再具体地写大象怎样跳舞,人和大象怎样共舞。这就是先概括再具体的写法。我们回到上文看看哪些段落也是总分结构的?找出来

2、这节课我们细细研读了课文,深深感受到了泰国独特的风情:人象共舞,和谐融洽的场面。还想看看大象与人们和谐相处的其他画面吗?老师也找了几张,让我们细细地欣赏,静静地感受着。可能你对人和大象的和谐亲密会有更深的感受。

3、仿照课文总分结构写一道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以选择:

泰国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泰国的大象是出色的画家。……

4、课堂交流。

人们尊重大象,大象信任人们,信赖往往可以创造美好的世界!这种彼此的信赖足以让我们看到与象共舞的和谐画面。也能看到——呈现一组组大自然和谐的画面,升华主题——冰心老人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泰国大象的知识么?那你可以课后去做一做:

1.读一读《泰国自由行》、《动物百科全书》中介绍大象的部分。

2.上网查资料也可:百度搜索——泰国象

3.《与象共舞》作者:赵丽宏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元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王崧舟【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2.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1.依托重点语段,感受语言表达的节奏和精确,体会人和象关系密切,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2.理解题目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题目的双关作用,扩大命题范围。

1.课前播泰国风光图片及音乐:课前我们先欣赏一些异国风光好吗?

2.简介泰国。

2.板书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在泰国“与象共舞”的美丽。

1.课前老师布置了两项预习任务:①通读课文,并找一找带“睹”字的成语。②猜想一下这个题目,假如是命题作文,《与象共舞》,你会写些什么?完成这两项预习任务的同学请举手。

2.大投影出示:熟视无睹

这是这篇课文当中出现的一个新词,也是一个成语,还带一个生字,谁来读?

知道这个词儿的意思吗?在这个成语中有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同的,谁发现了?“视”——看见;“睹”——看见

更巧的是,这个成语当中两个词语意思是相反的,谁知晓了这个秘密?整个词说的是——。

析字解词是理解词语的一个好方法。再一起读读。

3.你们还积累了哪些带“睹”的成语?

指名学生回答。

刚才你们所讲的这些带“睹”的部分成语,我们“先睹为快”吧。

1.第一项预习任务的检查已告一个段落。请看第二项预习任务。一起读课题。

2.从字面上看,这题目是什么意思?同样的意思,如果选用题目,我们仍然会选用——,因为它——。

3.那么,假如请你来写这个题目,如果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并且你没有看到过这篇课文,要紧扣题目——与大象一起跳舞,你会写些什么?

4.那么,赵丽宏先生呢?他的写法很奇怪。请你以最快的速度浏览全文,你会发现什么?这篇文章从开头到结尾是不是一直都在写跟大象一块儿跳舞?

5.学习第五自然段。

是啊,最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请你轻声朗读这一段,你发现大象怎样跳舞了吗? 动笔画出来。

1.课文学到这里,你对与象共舞这个词还有没有别的理解?仅仅说的是与大象一起跳舞吗?你觉得其间还隐含着什么?

回头再看前四个自然段,你在其间还能发现大象与人和谐共处,亲密无间的美好情境吗?

2.速读课文。速读之前,老师先提示大家:

①这4个自然段在叙述方式上与第五自然段有相同之处吗?

② 既然都是概具关系,是围绕中心句叙述的,想想,速读中该怎么做就能便捷地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读后汇报

①在泰国,遇到大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实际上写的是人与大象的关系

②象是泰国的国宝。——写出的是人与大象关系是

③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分明是在告诉我们,人与大象

④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而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我们看到的是,大象与人

……

4.其实,人与大象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仅仅是体现在文字中吗?请大家看看课文插图,你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

5.所有这些,不正说明人与象之间和谐共处吗?文章的题目并没有偏题,这样的写法叫做一语双关。

1.“与共舞”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要反映的是与某某的关系非常亲密,非常和谐。

如:当你非常喜欢蝴蝶,和蝴蝶的关系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你可以说——与蝶共舞;如果你特别喜欢读书,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就是——与书共舞。

2.出示:

与龙共舞

与鲨共舞

与雪共舞

与荷共舞

与墙共舞

哪个词最吸引人?你对哪个词有疑问?

3.这是一字入题的,还有二字入题的。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词?

4.也有三字入题的。哪个词让你驻眼停留?

5.其实不管与谁共舞,它要表达的都是人希望与人、与自然间亲密无间,和谐共处的关系。

6.选一个你心中共舞的对象,把你《与

共舞》的事写下来。

提示:别忘了用上“概具关系的”叙述方式。

第四篇:3王崧舟先生《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与象共舞

一、检查预习导入

师:好,孩子们准备上课,可以了吗? 生:可以。师:上课!

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遍。齐读课题。

师:把序号读进去。

再齐读课题。

师:真好!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我们一般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把它学完,课前老师布置了两项预习任务:第一,通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然后去查找一下带“睹”字的成语。第二猜想一下这个课题,假如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与象共舞》,请你来写,你会写些什么?你重点会写什么?两项任务不多,但是有点难,做了吗? 生:做了。

师:举手示意一下。好的,不错,把手放下。我来检查一下。

二、字词检查与拓展

师:这是这篇课文当中出现的一个新词,谁来读一读。1.理解“熟视无睹” PPT:熟视无睹 生读:熟视无睹 师:真好!一起读!生齐读:熟视无睹 师:再读!生齐读:熟视无睹

师:什么意思?把手放下,不要查字典,自己看这个词,你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个词当中有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同的。生:我觉得应该是视和睹。师:什么意思? 生:都是看的意思。

师:没错!都是看见、看到的意思。你再看,有两个词的意思正好相反。好,你请!生:熟视和无睹的意思正好相反。师:先说熟视。生:熟视就是经常看见。师:再说无睹。生:无睹就是没看见。

师:合在一块,经常看见的变成没有看见的,这个意思用成语来表达就叫—— 生齐读:熟视无睹 2.拓展带“睹”字的成语

师:没错!其实在我们的汉语当中还有许多带“睹”字的成语。查了吗?比如: 生:以快先睹

师:说反了,先睹为快,再比如 生:睹物思人、睹物兴情 师:不错,一口气两个,还比如

生:惨不忍睹、耳目共睹

师:好,又是两个,我知道有很多,不说了,你们刚才说到的这些个带“睹”字的成语我们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写的,我们也来一个“先睹为快”!师:来!一起读!

PPT:熟视无睹 有目共睹 先睹为快 耳闻目睹 生齐读

师:好极了,有时发现个挺有意思的成语把它作为线索,顺藤摸瓜,你就能抓住一串和它有关的词,这也是一个积累语言的好的办法。好!这是第一项,其实在我们的课文当中还有一些带生字的新词,你能发现有几个词可能读的时候会出现问题,谁来读一读? 3.巩固新词

PPT: 松驰 按摩 尴尬 气氛 生个别读

师:真好!我的顾虑完全消失了,读得字正腔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这两组词语搁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好极了,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你应该是第一个举手的!

4.运用带“睹”字的成语 PPT:在泰国,大象对人群已经(),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经完全可以松驰下来!生:在泰国,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经完全可以松驰下来!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继续看。谁来?有人疑惑不解,好,请你!

PPT:在泰国,据说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生:在泰国,据说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先睹为快。师:好不容易逮到一次机会!真好!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还有一次机会,准备好秒杀啊!

PPT:在泰国,做按摩的大象偶尔也会跟人开开玩笑,这是观众()的事儿,你不必惊奇,也不必尴尬。

生:在泰国,做按摩的大象偶尔也会跟人开开玩笑,这是观众有目共睹的事儿,你不必惊奇,也不必尴尬。

师:挺好,刚才你为什么犹豫了一下?

生:我觉得我读错了,然后在想是继续往下读还是重新再读。

师:读错了更要往下读,不然就要没机会了,好,真好!我们继续看,还有最后一次机会,把眼睛挣大了往前看。

PPT:在泰国你()象群和人群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场面,你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生:在泰国你耳闻目睹象群和人群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场面,你陶醉其中,难以忘怀。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诶,细心的孩子有没有发现你们刚才做的四句话正好是我们这篇课文最主要的内容。很好,第一项预任务已经完成,而且圆满完成了。现在我们看第二项预习任务。再读课题,齐!生齐读:21与象共舞

三、课题猜想

师:就字面的意思看,什么意思? 生:从字面上看,就是和大象一起跳舞。师:答对了,把这句话写到题目的旁边。

师:都写了吗?现在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与象共舞》,经过审题我们已经搞清楚了它的意思是——和大象一起跳舞。假如请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写什么?会的举手,我刚才已经看见了,我的猜想应该是这样——和大象一起跳舞啊!那么当然写和大象一起跳舞啦,先写怎么跳,接着写跳得怎么样,最后写跳舞什么感受,我会把我的笔墨,把我的重点集中在我和大象是怎么跳舞的,这是一般人看到这个题目弄懂题目意思之后一定会组织的自然的想法,但很奇怪,这样一篇课文,不信你打开课文,用最快的速度把课文浏览一遍,你会发现出问题了,打开书,最快的速度浏览,一目一行,一目两行,一目三行,一目十行,你会发现这篇课文出问题。

生:我发现课文的最后一小节写和大象一起跳舞的。师:是啊,补充。

师:题目是与象共舞,和大象一起跳舞,第一段写了吗? 生:没有。师:第二段写了吗? 生:没有。师:第三段写了吗? 生:没有。师:第四段写了吗? 生:没有。

师:只有第五段才写了,是吧? 生:是。

师:跑题了!你们说说看,不对呀,怎么可以这样写呢!跑题了呀!说说有没有。生:没有。

四、细读重点语段 1.学生默读

师:跑题了呀!这样既然大家的目光都已经聚焦到了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们先好好地琢磨琢磨,这样一段话,读一读,这段话是原汁原味地写与象共舞的,你看,这段话当中,哪些描写,哪些地方,哪些细节让你难以忘怀?用波浪线试着把它们画下来。师:好家伙,一口气全画了,全画了等于全没画。师:好的,来读一读,你画的难以忘怀的句子。生: 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师:好,我们一起来来读一读。2.研读句1 PPT: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生齐读

师: 没错,这是写大象跳舞的,作者写得好生动,好具体,你发现他写大象跳舞写到了哪些笨重?第一个。生:摇头晃脑。

师:没错,把它画下来。你画过了可以圈出来,第二个。生:踮脚抬腿。

师:是的,圈出来。第三个? 生: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

师:恩,没错。不着急,还有一个问题,把它浓缩成四个字。生:颤动身子。

师:圈出来。四个字:颤动身子。第四个。生:在空中挥舞。

师:我没让你缩呢,你读吧!生: 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

师:你已经迫不及待地把它浓缩成了四个字,哪四个字? 生:空中挥舞。师:啥在挥舞? 生:鼻子在空中挥舞。师:太多了。生:鼻子挥舞。师:说反了。生:挥舞着鼻子。

师:着不要,挥舞鼻子,圈出来。加上左右调换的记号这就清楚了,写大象跳舞四个动作,第一,摇头晃脑,二踮脚抬腿,三颤动身子,四挥舞鼻子,是吗,既然如此,我把这句话改 成了这样。3.研读句2 PPT: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颤动身子,挥舞鼻子。生齐读

师:你看,动作变了吗? 生:没有。师:顺序变了吗? 生:没有。师:意思变了吗? 生:没有。师:什么变了?

生:我觉得是形容词变了。

师:形容词变了,这个不用说,地球人都知道。不着急,读!好好地读!先读第一句,再读第二句,好好地读,放开声音读。谁有感觉?你来跟大家说说。生:没有原来写得生动具体了。

师:就是少了一些字你感觉不生动、不具体了,是吧?谁还有不一样的? 生:不通顺了。

师:不通顺了吗?没有啊。摇头晃脑、踮脚抬腿、颤动身子、挥舞鼻子,不通顺吗? 生:好像是。

师:好像是,感觉有错误。有点难哦。生:感觉干巴巴的,没有刚才那么多好词好句。

师:有点意思了。来,同学们,我们读第一句话。先读第一句,谁来?注意听,舞蹈的大象在跳舞毫无疑问,它随着什么在跳舞?开始。

生: 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

师:你再听王老师的,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发现了什么?请问,舞蹈的大象随着什么在跳舞?

生:舞蹈的大象随着音乐的节奏在跳舞。师:把“节奏”这个词圈出来。孩子们,听过音乐吗? 生:听过。

师:感受过音乐的节奏吗? 生:感受过。

师:只要是节奏,它就一定有变化,它有快的时候就一定会有…… 生:慢的时候。

师:它有强的时候就一定会有…… 生: 弱的时候。

师: 好极了!它有长的时候就一定会有…… 生;短的时候

师: 它有强烈的时候就一定会有…… 生:弱的时候

师:没错,这叫节奏。音乐有节奏,舞蹈呢? 生:也有节奏。

师: 音乐有节奏,舞蹈有节奏,语言呢? 生:也有节奏。

师:看来,前后两句话,哪句话给你有一种有变化的节奏感?请两个孩子读一二两句。第一句谁来,第二句?

生: 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

生: 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颤动身子,挥舞鼻子。

师:哪句话带你给有变化的强烈的节奏感? 生:第一句话。

师:毫无疑问,那是随着音乐的节奏在跳,那是轻盈的灵动的大象在跳,那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的大象在跳,我们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读!生齐读: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师:而读第2句的时候你还有那种节奏感吗? 生:没有了。师:如果说第一头大象是活的大象,第二头大象那就是—— 生:死的大象。

师:没死,那是机械做的大象。真好,这就是语言的味道,同样的意思,同样的动作,同样的顺序,不一样的写法就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味道。好,这是第一处,谁还找到不一样的,特别让你难以忘怀的地方?

生: 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涌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师:看看,就才是真正的与象共舞。我们一起来。

PPT: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涌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生齐读: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涌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4.深入理解课题

师:如果说题目与象共舞的意思就是说和大象一起跳舞的话,那么真正写到和大象一起跳舞的就在这里。然而,你再仔细看看,有没有发现,明明是写和大象一起跳舞的,而作者写观众的第一个动作却不是跳舞,而是—— 生:拥

师:真好。孩子们,什么叫“拥”? 生:跑。

师: 三三两两几个人进去了,那叫拥吗? 生:不是

师:想象一下,从这个“拥”你发现了什么? 生:大象和人很多。

师:很多啊,很多很多的人都进去了那叫“拥”,再瞧一瞧,那种井然有序的鱼贯而入,排着队进去那叫“拥”,从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在场的人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大象的表演。师:听听,什么是“拥”,一个词?你刚才已经说了。生:迫不及待。

师:对!只有迫不及待地、争前恐后地进去和大象一起跳舞那才叫“拥”啊!来,带着这种感受,带着迫不及待地、急切的、急迫的心情回顾这个与象共舞的场面,表演的尾声,也是 最高潮,预备齐——

生齐读: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涌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师:我说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们这样迫不及待地拥进去和谁一起跳舞? 生:和大象一起跳舞。师:不怕吗? 生:不怕。师:为什么?

生:因为大象被人驯养过后很温顺。

师:啊,我说亲爱的观众朋友,你这样迫不及待地拥进去和谁跳舞? 生:我跟大象一起跳舞。

师:那样粗壮的身体就在你的旁边扭来扭去你不紧张吗? 生:我不紧张。

师:你就不怕大象的腿踩了你? 生:不怕。师:为什么?

生:它跳舞的时候那么灵活不会踩到我。师:所以,此时此刻,你对大象是什么感觉? 生:舒服。师:你怕它吗? 生:不怕。师:你不紧张吗? 生:不紧张。师:你恐惧吗? 生:不恐惧。师:你需要戒备吗? 生:不需要。

师:所以,你对大象的感觉是——,心情是—— 生:心情是——

师:瞧我把你给逼的!你来说? 生:我的心情是—— 师:瞧我把你给囧的。生:我们的心情很松弛。

师:松弛!这个字眼用得多好啊!是的,你是怀着非常松弛的心情,没有任何戒备的心情进去的呀,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齐——

生齐读: 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涌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师:有这个“拥”字,我们分明还能体会到人们对大象的那种感情,孩子们,那是一种什么感情?

生:那是一种很喜爱、很亲切的感情。

师:好一个喜爱,好一个亲切,那还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生:毫无戒备的感情。

师:毫无戒备,是啊,多么喜爱,多么陶醉啊,没有一点戒备,这样的感情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叫——亲密无间。把这句话写下来。师:孩子们,再一起读一遍。生齐读:21与象共舞

师:读到现在为止,特别是当你那么深入地体会到的新的味道之后,你觉得与象共舞还是和大象一起跳舞吗?你还有什么新的体会,新的收获?请你。生:我觉得是大象与人之间的感情很深。师:一个词来形容。生:亲密无间。

师:没错,在这与象共舞很显然不仅仅是和大象一起跳舞,更是和大象—— 生齐读:亲密无间 师:再读。生齐读:亲密无间 师:再读。生齐读:亲密无间

师:如果你明白了这一层含义,回过去看一、二、三、四,你就有新的发现。你看!第一段它写:在泰国遇到大象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这不正能看出,人和大象的关系是—— 生齐读:亲密无间 师:没错,第二段它说象是泰国的国宝。既然是国宝,那人和大象的关系自然早已变得—— 生齐读:亲密无间

师:是啊,第三段它说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那不正说明了和象之间的关系也已经变得—— 生齐读:亲密无间

师:再来看第四段,它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特别写到一个感人的细节,大象给人做按摩,这个时候,人和象之间,象和人之间,早已变得—— 生齐读:亲密无间

师:这样看来,我们课文的每一段话、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其实都在写,读—— 生齐读:与象共舞

师:孩子们,这样的写法,我们就把它叫做——一语双关。记下来。师:所有的困惑都已经解决了,作者跑题了吗? 生:没有。

五、题型扩展

1.理解“与XX共舞”的含义

师:紧扣题,所以与象共舞,与XX共舞,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词语,它往往表明的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密切,比如:有一个人他特别喜欢蝴蝶,把蝴蝶当作自己的朋友,研究它、驯养它,你写这个人,起一个题目,可以叫作—— 生:与蝶共舞

师:好极了!比如:有一个人特别爱读书,痴迷书籍,为读书他废寝忘食,写这样的人,你给它一个题目,可以叫作—— 生:与书共舞

师:恩,没错!再比如:还真有这么一个人,挺怪的,他居然喜欢上了一头狼!狼本性残忍,人们都怕,他不怕,他在大草原上和大头狼交到了朋友,相依为命,于是你可以把他叫作——

生:与狼共舞

师:没错!听过这个名词吗? 生:没听过。

师:有一部电影,名字就叫《与狼共舞》,那也获得过奥斯卡大奖。我从网上找了一些与XX共舞的词语,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看,有一字入题的,一齐读 2.一字入题 PPT:与龙共舞 与鲨共舞 与雪共舞 与墙共舞 生齐读:与龙共舞 与鲨共舞 与雪共舞 与墙共舞 师:四个“共”,哪个“共”让你犯困? 生: 与墙共舞 师:说自己的困惑。

生:墙不会动,那它怎么跟它成为相依为命的友人呢? 师: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要不你先猜猜看? 生:可能是——

师:真猜不出来啊,哦!你猜出来了。

生:老师刚才说与书共舞,书也是没有生命的,我觉得与墙共舞,墙和书是差不多的。师:所以,与书共舞是天天看许多书,与墙共舞是天天看着墙,今天看墙,明天看墙,今年看墙,明年看墙,是不是?不是,那就傻了!

生:我觉得他可能是靠着墙看书,靠着墙吃饭,靠着墙睡觉。

师: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吗?也傻了不是,不猜了啊。其实,与墙共舞写的是一个画家,你知道他画在哪吗?在墙上作画那叫墙绘。画得特别好,他对墙产生了特别的感情,所以写他就叫——与墙共舞,看到这个题目你就想迫不及待地看下去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是题目的魅力。这是一字入题的,我们再看二字的。一齐读。3.二字入题

PPT:与肖邦共舞

与风筝共舞

与压力共舞

与飞碟共舞 生齐读:与肖邦共舞

与风筝共舞

与压力共舞

与飞碟共舞 师:最感兴趣的?

生:我最感兴趣的是与飞碟共舞。师:不会吧?看过飞碟吗? 生:没有。

师:我看到过,在电视上。你说。生:现在坐的那飞行器,有人就叫飞碟。

师:你对飞碟也有研究,是吧。哦,那是假的啊。好,不讲了啊,我们再继续往下看,还有三字的,读。4.三字入题

PPT:与《红楼梦》共舞

与世界杯共舞

与奥运会共舞生齐读:与《红楼梦》共舞 与世界杯共舞

与奥运会共舞

师:与奥运会共舞我们2008年已经感受过了,是吧?我还找了一个史上最牛的题目哦,读 5.史上最牛的 PPT:与上帝共舞 生齐读:与上帝共舞 师:牛不牛? 生:牛。

师:见过上帝吗?咋回事呢?居然有人和上帝共舞,咋回事呢?明白吗? 生:可能是一个人特别信佛教,他特别信仰上帝。

师:后半句话没错。他特别信仰上帝,所以和上帝共舞,是吧?所以写他就是与上帝共舞,是吧?这是一种可能。可是很遗憾,不是。

生:我猜想是一个外国人看圣经,里面有个人物是上帝,他很喜欢上帝。师:还是往这一路去想了。也有这种可能,但也不是。生:可能是一个人死了,他去见上帝。

师:好,什么不好想,想到死啊,但死咱也不怕,因为可以见到上帝。好,不猜了,其实啊,不说不知道,说出来吓你一跳,他写的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是个营业员,是个卖东西的,为什么题目叫与上帝共舞呢?因为在营业员的眼中,所有的顾客都是他的—— 生:上帝。

师:没错,其实啊,上帝应该加上—— 生:双引号

师:这样就更好了。很多人都想找共舞的伙伴,但还真有人找不到,于是他只好改一改,读 6.内化“与XX共舞” PPT:谁与共舞 生齐读:谁与共舞

师:没人和我共舞,没人和我亲,没人和我和谐相处。其实,同学们,不要感叹,不要感慨,在我们的生命里最重要的是和自己共舞,和自己的内心共舞,和自己的内心亲密无间,和谐相处,只有这样,你才能和天地万物和谐共处,才能和天地万物亲密无间,孩子们,让我们和自己一起亲密共舞。谢谢孩子们!

附:课文

与象共舞

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必惊奇,也不必惊慌,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dǔ),它会对着你摇一摇它那对蒲扇般的大耳朵,不慌不忙地继续走它自己的路,一副悠闲沉着的样子。

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

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里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chí)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在泰国,大象用它们的行动证实了这种说法。在城市里看到的大象,多半是一些会表演节目的动物演员。在人的训练下,它们会踢球,会倒立,会用可笑的姿态行礼谢幕。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mō)。成排的人躺在地上,大象慢慢地从人丛里走过去,它们小心翼翼地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落脚点,每经过一个人,都会伸出粗壮的脚,在他们的身上轻轻地抚弄一番,有时也会用鼻子给人按摩。有趣的是,它偶尔也会和人开开玩笑。有一次,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把那位躺在地上的女士急得哇哇乱叫。脱皮鞋的大象一点儿也不理会女士的喊叫,用鼻子挥舞着皮鞋,绕着围观的人群转了一圈,才不慌不忙地回到那位女士身边,把皮鞋还给了她。那位女士又惊奇又尴(gān)尬(gà),只见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那庞大的身躯,屈膝点头时竟然优雅得像一个彬(bī)彬有礼的绅(shēn)士。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那是在芭堤雅的东巴乐园,一群大象为人们表演。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这时,它们的表情仿佛也是快乐的。我想,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

第五篇: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

全然进入“人曲合一”的境界——《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

一、发现一道风景

师:不用我说大家也一定清楚,《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是吧?

师:但是,关于“二泉映月”,还有一点,如果我不提醒,大家就不一定清楚。其实,“二泉映月”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著名的风景。不信,你去书上找找看。就是这篇课文,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还真不少。

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师:谁找到了?把你找到的风景读给大家听一听。

师:整整四处,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虽然这道风景散见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但还是被我们一一发现了。王老师已经把描写二泉映月的优美词语都摘了下来。大家看——(大屏幕出示: 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师:很好,有感觉了。你注意这个“茫茫”,一眼望去,茫茫无边。你再注意这个“月夜”,它应该是静静的,没有喧闹,没有嘈杂。有感觉吗?再读一遍。生1:(再次朗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好,很好!就是这种感觉。“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咱们一起读——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齐读不一定非得大声。轻轻地、缓缓地读,更能给人以一种“茫茫月夜”的感觉。再读一遍。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很好!带着这种感觉,谁来读读第二组词语?把感觉读出来。生2:(朗读)“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师:太好了!听了她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一泓清泉,静影沉璧”,看到了什么? 生3:我看到了一股股清泉流到了一起。生4:我仿佛看到一泓清泉在缓缓的流淌着,发出了美妙的声音。生5:我看到有一轮金黄的圆月倒映在清澈的泉水中。

生6:我看到水面非常非常的平静,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好像一块洁白的美玉。师: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意境啊!来,咱们一起读—— 生7:(朗读)“流水淙淙,蜿蜒而来。” 生:(齐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很好!就是要读出这种感觉来,读出这种节奏来。你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这八个词语变了。变了,变成了什么?

师:是呀,变成了一首诗,变成了一首小小的诗,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来,谁来读一读这一首小诗?

生2:(朗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读出了什么感觉?

生2:读出了月亮照在水上很优美的感觉。生3:我体会到了一种很优美、很安静的感觉。生4:清幽的感觉。

师:优美的,安静的,清幽的,可能还会有别样的感觉。来,我们一起读这首小诗,读出你自己的感觉来。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真真切切的看到了如银的月光,那么皎洁、那么明亮;一泓清泉,缓缓地流淌着,那么清澈、那么纯净。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是那么圆润、那么空灵。但是,同学们,这如银的月光,这清澈的泉水,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什么?

师:是的,“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 生:(齐答)黑暗。

二、体验一段人生

师:黑暗,黑暗,除了黑暗,还是黑暗。置身于黑暗世界中的阿炳,在那个中秋之夜,在那个二泉池畔,他在想些什么,他又在听些什么?默读课文,请把你的目光聚焦到阿炳的身上。

生:(默读课文,寻找刻画阿炳心理活动的文字。)师:中秋之夜,二泉池畔,面对这淙淙的流水声,双目失明的阿炳思潮起伏、思绪万千。请问,他想到了什么?

生1:他想到了师父说过的话。

师:是的,师父曾经跟他说过这样的话——

生1:(朗读)“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 师:他还想到了什么?

生2:他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师:(板书“坎坷”)请为“坎坷”换一个词语。生3:苦难。痛苦。穷困。屈辱。悲惨。可怜。

师:(对以上词语一一板书)同学们,他的苦难、痛苦,他的穷困、屈辱,他的悲惨、可怜,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默读课文,寻找有关词句。)师:谁来读读你的发现?

生1:(朗读)“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师:这段文字当中,有阿炳的苦难和痛苦吗?

师: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地去看,这段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变成了怎样的画面?“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生:(闭眼听老师的朗读。)

师:同学们,阿炳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已经有五六十年了。他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阿炳生活的那个时代。你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是怎样艰难地行走在卖艺的路上;也许,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中午,拉着二胡的阿炳,突然晕倒在地上,事情将会怎样发展;也许,在卖艺的路上,阿炳不小心撞上了一摊水果,你又将看到什么?也许,一个粗鲁的大汉硬拉着阿炳去给汉奸唱堂会,但是,阿炳他……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写下来。生:(各自写话,用时约5分钟。)师: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我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拿着胡琴在街上卖艺,当他不小心撞到小摊时,即使他连声说“对不起”,无情的摊主也不肯放过他,硬是把他一天辛苦赚来的钱全部都拿走了。

师:留给阿炳的,是人世间的冷漠和屈辱啊!说说你看到的场面,好吗?

生2:我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不小心碰翻了人家的水果摊,虽然说了“对不起”,还趴在地上一个一个地拣水果,但是,凶狠的老板还是对他拳打脚踢。虽然围观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帮助他,只是在一旁讥笑他。师:为什么?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对待阿炳? 生3:因为他是一个瞎子。

生4:因为他只是一个卖艺的人。生5:因为这时候的社会十分黑暗。师:你们还看到了怎样悲惨的画面?

生6:我看到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别人吃着团圆饭时,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拉着二胡,穿着破烂的单衣,吃着别人剩下的饭菜,睡在牛棚里,没有被子,没有床,没有枕头。师:只有寒冷,只有饥饿,还有那无尽的黑暗和凄凉。

生7:我看到一个气势汹汹的大汉,一边拉着阿炳,一边说着:“快去给我家老爷拉曲子去。”阿炳说什么也不肯去。大汉急了,抡起拳头就往阿炳的脸上、身上打去。阿炳被打得鼻青脸肿,鲜血也一滴一滴地从脸上流了下来。但阿炳死也不去给那个老爷拉曲子。

师:是的,他要用死来捍卫做为一个人的尊严啊!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看到了阿炳的生活,走进了阿炳的世界。那里有着太多的苦难和痛苦,有着太多的穷困和屈辱,有着太多的可怜和悲惨。但是,面对苦难和痛苦,阿炳可曾放弃对音乐的热爱? 师:面对穷困和屈辱,阿炳可曾放弃对光明的向往? 师:面对可怜和悲惨,阿炳可曾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师:一边是苦难、是屈辱、是悲惨,一边却是热爱、是向往、是追求,这就是阿炳的坎坷经历啊!(板书:一段人生尽)

而这一切,伴随着淙淙的流水声,伴随着师父很久以前的教诲声,一幕一幕地在阿炳的脑海里出现了。十多年的坎坷经历,在这一个中秋之夜,终于化作了这样的心声——

(大屏幕出示: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想到自己虽然穷得身无分文,却死也不给地主老爷拉曲卖艺的那一幕—— 师:想到自己十多年的苦难、十多年的悲惨、十多年的屈辱,想到自己十多年的热爱、十多年的向往、十多年的追求,阿炳终于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我们一起读—— 师:这声音,让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二胡曲诞生了。

(二胡曲《二泉映月》响起,师生静静地听完整首曲子,用时6分钟。)

三、感悟一片情怀

师:同学们,你们刚刚听到的就是《二泉映月》。什么感觉? 生2:阿炳的经历太坎坷了,要不然,他拉不出《二泉映月》的。生3:好像在梦里一样。生4:伤心,又感觉很悲愤。

生5:《二泉映月》就是阿炳的心声。生6:很优美,也很凄凉的一种感觉。

师:听得出,你们对《二泉映月》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感觉。听任何音乐,感觉最重要。《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就写在我们的书上,快速读一读课文,把描写《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段落找出来,带着音乐留给你的感觉和情绪,用心地去读一读这段话。生:(默读,寻找有关段落,然后自由读课文。)师:好。谁来读读乐曲的开始部分?

生1:(朗读)“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师:这是乐曲的开始部分。谁来读读乐曲的高潮部分?

生2:(朗读)“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回忆一下《二泉映月》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一种气势,一种力量,像巨浪一样在心中激荡。谁再来读读高潮部分?

师:要把乐曲推向高潮,也许一个人的力量小了一点。谁愿意跟他一起推?愿意推的我们都站起来。用我们的全部力量和气势,把乐曲推向高潮。师:请坐。乐曲的尾声部分谁来读? 生4:(朗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同学们,回响在二泉池畔的,仅仅只是这首乐曲吗?仅仅只是这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的琴声吗?此时此刻,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1:我听到阿炳在说,命运啊!你对我为什么这么不公平? 师:这是阿炳激愤的倾诉。

生2:我听到阿炳在说,我不会低头的,我不会屈服的,我一定要跟命运抗争。师:是的,这是阿炳倔强的呐喊。

生3:我听到阿炳在说,这个万恶的旧社会,人和人之间是多么得不平等啊!师:你听到了阿炳深沉的叹息。

生4:我听到阿炳在说,我虽然很穷,但我有音乐,我爱音乐,这就足够了。师:如果阿炳在天有灵,他一定会把你当作知音的。

生5:我听到阿炳在说,师父啊,你在哪里?我想念你,你来帮帮我吧。师:这是阿炳在伤心的哭泣啊。

生6:我听到阿炳在说,人穷志不能穷,我要努力,我一定会过上幸福生活的。

师:是的,这是支撑阿炳活下去的理由和力量啊!同学们,你们听到的这一切的一切,是什么?是阿炳积淀已久的一片情怀呀。(板书:一片情怀)

(大屏幕出示以下语句,《二泉映月》的音乐再次响起。“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师:让我们再次走进阿炳的《二泉映月》。我读前面一句,你们一起读后面一句。(朗读)“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

生:(齐读)“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师:(朗读)“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

生:(齐读)“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朗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 生:(齐读)“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再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 生:(齐读)“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三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 生:(齐读)“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四、理解一首曲子

师:但是,在五十多年以前,在那个世道,在那个社会,对阿炳的这一片积淀已久的情怀,有人理解吗?

师:对阿炳的这一段坎坷的人生,有人同情吗?

师:可惜你没有生在阿炳的那个年代。那个世道,那个社会,对阿炳的音乐才华,有人欣赏吗?

师:这琴声中饱含着的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有人听懂了吗?

师:是的,一个瞎子,一个艺人,一个乞丐,谁在乎他的情怀?谁在乎他的命运?谁又在乎他的绝世才华?孤独的阿炳,有着绝世才华的阿炳,只好把自己的《二泉映月》倾吐给这——

(大屏幕出示: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他的人生,他的情怀,他的绝世才华,随着他的《二泉映月》,就这样融入了——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板书:付月光)一段人生尽坎坷,一片情怀付月光。生:(齐读)一段人生尽坎坷,一片情怀付月光。

下载王崧舟《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崧舟《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7与象共舞 王崧舟教学实录(样例5)

    27与象共舞王崧舟教学实录 2010年7月17日,“首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在潍坊举行。在这次研讨会上,大家一起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一个人的同课异构,这位......

    诗意语文:浅谈王崧舟的《与象共舞》(合集五篇)

    诗意语文:浅谈王崧舟的《与象共舞》 徐家栋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今年暑假,在山东风筝城潍洲剧场,现场聆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与象共舞》一课,真正感受文......

    王崧舟教学实录

    王崧舟教学实录——《只有一个地球》 第一课时 师:美国有家世界著名的杂志《时代周刊》听说过吗? 生:听说过? 师:哦?它是在美国发行的,是英文写的(众笑)它每年都评出一位新闻人物,评出......

    王崧舟教学实录

    王崧舟教学实录——《威尼斯的小艇》 执教者: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 评课人:特级教师钱正权 师:同学们很精神。 生:老师很精神。 师:同学们,我们看黑板,读一读课题。 生:威尼斯的小艇......

    王崧舟教学实录

    笑谈《草船借箭》的智慧 【观点】 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自由对话,首先要致力于课堂自由文化的建构。自由文化的建构,我们认为有以下一些要义:一、师生、生生之间在人格上......

    王崧舟望月教学实录

    王崧舟|《望月》教学实录林志芳点评 千江有水千江月 第一课时 一、拨云见月——理清行文脉络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散文《望月》,请一起把题目读一遍。......

    王崧舟万里长城教学实录

    王崧舟《万里长城》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课件出示:万里长城)起立!同学们,今天王老师和大家去登——(生齐读:万里长城),一起去看——(生齐:万里长城);一起去游——(生齐:万里长城);一起去感受......

    王崧舟《普罗米修斯》教学实录

    王崧舟老师《普罗米修斯》教学实录 师:找出众多天神的名字,练读众神之名。正音。板书:神话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篇神话故事。 8:46:提问 1:普罗米修斯做了什么?(提示:谁向谁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