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2 23:1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崧舟《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崧舟《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篇:王崧舟《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

解构、颠覆和风格的突围

——《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

一、举日——“象”的观照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都做过预习了吧?好的!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再放松!请随着我的提示,在自己的脑海中观想太阳的样子。早晨,太阳慢慢地出来了,圆圆的,红红的,大大的;中午,太阳升上了天空,升得很高很高,圆圆的,小小的,亮晶晶的。看到了吗?

生:(齐答)看到了。

师:很好!现在,请你回忆一下课文中的词语,选择两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太阳的样子,一个形容早晨的太阳,一个形容中午的太阳。然后,把这两个词语默写到本子上。生:(默写词语。)师:好的!你写了什么? 生:车盖,盘盂。师:你呢?

生:车盖,盘盂。师:车盖形容什么时候的太阳? 生:早上的太阳。师:那么“盘盂”呢? 生:中午的太阳。

师:请到台前来,把这两个词语工工整整地写到黑板上。生:(上台板书词语。)

师:写对了。不但写对了,而且这个字儿还写得有模有样、落落大方,真好!和这位同学写得一样的请举手。生:(绝大多数学生举了手。)

师:看来,大家都想到一块儿去了。好的!请大家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提示,继续观想太阳。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照在你的身上,什么感觉?中午,太阳升得很高很高,你置身在强烈的阳光下,你的身体热起来了,不断地热着,不断地热着,都快热得受不了了。感觉到了吗? 生:(齐答)感觉到了。

师:好!那么,也像刚才那样,从课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形容你的身体对太阳的感觉,一个形容你对早上太阳的感觉,一个形容你对中午太阳的感觉。请把这两个词语默写到本子上。生:(默写词语。)

师:(巡视,然后请一个同学上台板书“沧沧凉凉”、“探汤”。)师:请大家抬头看黑板,跟她写得一样的请举手。生:(绝大多数学生举了手。)

师:(对那个板书的学生)“沧沧凉凉”你是用来形容什么时候的太阳的感觉的?

生:早上的太阳的感觉。

师:哦!那么,不用说,“探汤”是用来形容中午太阳的感觉的,对吧?为什么?

生:因为“沧沧凉凉”是比较冷的感觉,“探汤”是一种热的感觉。中午的太阳比早上的太阳要热,所以我这样写了。师:你怎么就断定“探汤”是一种热的感觉呢?

生:我看了课文的注释,知道“探汤”就是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所以,探汤就是一种热的感觉。

师:看得出,你的预习做得很充分、很扎实。你不但预习了课文,还预习了课后的注释,这个习惯值得大家学习。好的,请大家看黑板,把这四个形容太阳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每个词语读两遍。生:(齐读四个词语。)

二、探日——“理”的寻思

师:很好!大家注意看,现在,我在这两个词语之间画一条线,在这两个词语之间也画上一条线(板书: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画?这里有些什么名堂? 生:(陆陆续续有人举手。)

师:不着急!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你们不妨边听边琢磨琢磨其中的名堂。(教师范读全文,学生倾听。)

师:这两条线这么一画,联系课文内容,你发现了什么名堂? 生1:我发现它们都是反义词。师:哦!能具体说说你的发现吗?

生1:车盖和盘盂是一对反义词,它们一个样子大,一个样子小。沧沧凉凉和探汤也是一对反义词,它们一个感觉冷,一个感觉很热。师:大家注意听了吗?目光敏锐,表达清楚,说得好!他看出了两对词语之间意思正好相反,这是他的发现,你们的发现呢?

生2:我发现第一对词语都是在写太阳的样子,第二对词语都是在写太阳给人的感觉。师: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刚才那位同学看到的是两对词语之间相反的关系,现在,你却看到了它们之间相同的关系。大家看,第一对,是从哪个角度来写太阳的? 生:从形状的角度。生:视觉。

师:没错!从视觉的角度。那么第二对呢? 生:感觉。

师:确切地说,是触觉。第一对从视觉的角度写太阳,第二对从触觉的角度写太阳,这是它们之间相同的一面。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吗?(师环视课堂)哦,没有了。那好,请找到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大一小,一凉一热。想一想,这四个词语怎么读,才能让人明显地感觉到它们意思的相反。

生:(朗读这两个句子,通过对“大如车盖”、“如探汤”的重读和对“盘盂”、“沧沧凉凉”的轻读,强调了相反的意思。)师:读得真好!来,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四个词语。请大家看黑板,我们一起读!一儿曰,日初出——(用手指示板书“车盖”,以下相同。)生:(齐读,重读)大如车盖。师:及日中——

生:(齐读,轻读)则如盘盂。

师: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 生:(齐读,轻读)沧沧凉凉。师:及其日中——

生:(齐读,重读)如探汤。

师: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很好!注意看,现在,老师在这两个词语之间画一个括号,在这两个词语之间也画上一个括号。车 盖 盘 盂

沧沧凉凉

探 汤

想一想,这其中又有些什么名堂?(生举手)不着急,默读课文,静心思考,琢磨琢磨这样来分组的名堂。生:(默读课文。)

师:谁发现这样分组的名堂了?

生1:车盖和沧沧凉凉都是日初出时的太阳,盘盂和探汤都是日中时的太阳。

师:(板书“日初出”、“日中时”)“日初出”时我们现在叫做—— 生:早晨。

师:没错。“日中时”我们现在叫做—— 生:中午。

师:问题来了!同样是在观察太阳,同样是在早晨观察太阳,一儿曰,日初出——

生:(齐读)大如车盖。师:另一儿却曰,日初出—— 生:(齐读)沧沧凉凉。师:结果相同吗? 生:不相同。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观察太阳的角度是不同的,一个从视觉的角度观察,一个从触觉的角度观察,所以不同。

师:太厉害了,真是一语中的啊!好的,同学们,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这种现象你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吗? 生:(齐答)看到过。

师:看来,一小儿说的是事实。那么,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种感觉你们有过吗? 生:(齐答)有过。

师:这么说来,另一小儿说的也是事实,对吧?来!我们再来读读两小儿的观察结果,体会体会他们不同的观察角度。这样,男生读前面一小儿,女生读后面一小儿,我读提示语。准备!一儿从视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是——

生:(男生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却从触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则是——

生:(女生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同学们,按照常理来说,远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小一点,近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大一点,是吧? 生:是。

师:那好,现在我把“车盖”和“盘盂”这两个词语给擦了,谁能在这两个空地方填上“远”和“近”这两个字?

生:(上台板书,在原“车盖”处填了“近”,在原“盘盂”处填了“远”。)师:有不同意见吗?(学生没有异议,教师指着板书)一儿曰,我以日初出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因为——谁接着读一儿的话?因为——

生:(朗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的观点是,日初出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这是因为,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好!这是一儿的观点。按照常理,远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总是冷一些,近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总是热一些,对吧? 生:对的。师:那好,我现在把“沧沧凉凉”和“探汤”也擦了,你来填填“远”和“近”,会吗?

生:(上台板书,在原“沧沧凉凉”处填了“远”,在原“探汤”处填了“近”。)师:应该没有什么异议吧?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因为——

生:(朗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大家看,另一儿的观点是,日初出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这是因为,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三、辩日——“趣”的体验

师:一个说早上近中午远,一个说早上远中午近。两小儿各说各的观点,各说各的理由,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谁也不肯善罢甘休。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说,就叫—— 生:(齐答)辩斗。

师:(板书“辩斗”)你们是怎么理解辩斗的? 生1:就是争论、辩论。生2: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让谁。生3:为了一件事,大家吵架,针锋相对。

师:是这样吗?请同学们找出两小儿“辩斗”的句子,同桌之间分好角色,然后大声朗读两小儿的辩斗。

生:(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辩斗”,教师巡视倾听。)师:停下!哪对同桌愿意到上面来朗读“辩斗”?

生:(一对同桌上台,面向全班同学,朗读“辩斗”部分。)

师:辩是辩了,就是没有斗起来。这样,请你留下,我来跟你辩斗辩斗。你害怕吗?

生:(低声的)不怕。(众笑)

师:听你的口气,看你战战兢兢的样子,我看你还是有点怕。到底怕不怕?

生:(坚定的)不怕。(众笑)师:为什么?

生:你又不会吃人。(众大笑)

师:啊!对对对!我是老师,我不是老虎。不对!我现在还是老师吗? 生:你是一小儿。(众笑)

师:对!我是一小儿了。那,咱们现在就开始?谁先说? 生:你先说。

师:那我就当仁不让了。大家注意听,更要注意看,我们两个小儿是怎样辩斗的。好!我这就开始了——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该你了!

生: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语速加快)此言差矣!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一愣,迅速作出反应)此言差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笑)

师:(语气加强)非然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机敏的)非然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笑)师:(摇着手)非也非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抢上一步)非也非也非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鼓掌,大笑)师:不跟你罗唆了!反正日初出近,日中时远。生:你才罗唆呢!就是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师:你胡说!日初出近,日中时远。日初出近,日中时远。

生:你胡说八道!日初出远,日中时近。日初出远,日中时近。笑声)

师:看到了吧?这才叫——大家一起说!生:(齐答)辩斗!

师:喜欢两小儿吗?为什么?

生1:喜欢!我觉得他们挺可爱的。生2:他们很会动脑筋,会钻研问题。

生3: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轻易放弃。师:是顽固不化吗?

(掌声,生3:不是,他们说得都有道理的,所以他们敢于坚持。生4:他们不但能仔细观察,而且还能认真思考。

师:是的,辩斗不是吵架,不是胡说八道。辩斗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两小儿活泼泼的天真烂漫,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敏感和思考,也看到了他们不人云亦云、不轻易放弃自己观点的坚持和独立。是吧? 生:(齐答)是!

师:那好!我们都来做一回两小儿。全体起立!左手的同学做前面一小儿,右手的同学做后面一小儿。我呢,就读读旁白吧。好!前面一儿们,准备好了吗?

生1:(左手的学生齐答)准备好了!师:后面一儿们,准备好了吗?

生2:(右手的学生齐答)准备好了!

师:开始辩斗!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起故。一儿曰—— 生1:(齐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师:一儿曰——

生2:(齐读)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师:一儿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坚持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师:一儿争辩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师:一儿反驳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师:一儿不服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师:一儿扯着嗓子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师:一儿跺着双脚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师:一儿指着一儿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师:一儿毫不示弱,也以手相指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

师:(突然停顿,过了一会儿)辩呀!斗呀!怎么不辩不斗了? 生1:太累了!脚都酸了。(众笑)

生2:老这么辩下去,没意思了。(众笑)生3:辩斗也不能没完没了啊? 生4:孔子过来了。

四、决日——“知”的分享

师:请坐。孔子过来了,孔子是谁呀? 生1:大思想家。

生2: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生3:孔子有弟子三千,是个大教育家。生4:孔子博学多才,是个圣人。

师:可是,这个问题,孔子说得上来吗? 生:说不上来。师:哪儿看出来的? 生:孔子不能决也。

师:谁能为“决”组个词语? 生1:决断。生2:决定。生3:判决。生4:裁决。

师:一句话,面对两小儿的辩斗,孔子也拿不定主意。是吧? 生:(齐答)是!

师:同学们,如果两小儿请教的不是孔子,而是你呢?你会怎么说?师指名一学生起立)现在轮到我做两小儿了。先生贵姓?(众笑)生:姓田。

(教 师:哦!田先生!久仰久仰!请问田先生,咱俩谁说得对、谁说得不多呀!

生:你们两个说得都不对。

师:都不对?那依你之见,是日初出时去人远还是日中时去人远呢?请田先生不吝赐教。

生:一样远,没什么区别。

师:这就怪了。明明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的吗? 生:这是你的错觉,早上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是一样大的。早上的太阳看起来像车盖,是因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有地平线,还有树木、房子做比较,所以好像大一点。中午的时候,太阳升到了天上,没有什么可以比较了,所以看起来就像盘盂了。

师:啊!原来如此!田先生说得有理,说得有理。不过,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又是为什么呢?先生累了,请坐下休息休息,我想请教另外的先生。(教师指名一学生起立)先生贵姓? 生:免贵姓赵。(众笑)

师:哦!赵先生!失敬失敬!您知道温度不同的原因吗? 生:当然知道!早上,太阳是斜射到地球上的,所以地上吸收的热量就少一些,感觉就沧沧凉凉了。到了中午,太阳笔直射在地球上,地上吸收的热量就多了,所以就热了,就像探汤一样了。

师:哦!我明白了。谢谢两位先生为我指点迷津啊!同学们都明白了吗? 生:(齐答)明白了!

五、悟日——“智”的启迪

师: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科学常识,并不太难。但搁在两千多年前,却是一个难题。不但难倒了两个爱思考、爱辩斗的小儿,也难倒了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孔老夫子。是吧? 生:(齐答)是!

师: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生:(齐读)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板书“知”)什么叫“知”? 生1:知识。生2:学问。生3:知道。生4:懂得。师:谁说你知识丰富?谁说你学问渊博?原来你也不知道啊!来,我们再来一起笑一笑。两小儿笑曰—— 生:(齐答)哈哈!孰为汝多知乎?

师:面对两小儿的嘲笑,孔子又会怎么想、怎么回答呢?请你写一写。你可以用白话文来写,那就用“孔子说”开头;如果你对文言文感兴趣,你也可以模仿文言文的语气写,那就用“孔子曰”开头。生:(写话,教师巡视,随后示意几个学生起立。)

师:好!孔老夫子们,面对两小儿的嘲笑,你们有话想说吗? 生1: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掌声)师:看来,孔老夫子有点心虚了。(众笑)

生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掌声)

师:好一个虚心好学的孔夫子。心虚大可不必,虚心却值得我们学习。生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掌声)师:说得好!做学问、做人就应该老老实实。

生4:天下的知识多如海洋,我哪能样样精通呢?(众笑)师:实话实说,学无止境嘛!生5: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师:瞧瞧!都什么时候了,还好为人师,职业病啊!(众笑)生6:哎!你们两个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师:这不废话吗?看来,孔老夫子也有说废话的时候。(众笑、掌声)师:同学们,这就不是一个有知、无知、多知、少知的问题了。正象刚才那位同学所讲的那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板书:智)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智”的下面还是一个什么字? 生:(齐答)日。

师:是的,一个平正却充满力量的“日”字。为什么“智”的底下是一个“日”字呢?是一个太阳呢? 生1:因为智慧就像太阳。生2:智慧给我们带来光明。生3:智慧也是温暖的。

生4:有智慧的人总是像太阳一样光明磊落。

师:说得好!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千五百多年了,但是,做为一种人生智慧,两小儿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孔子的实事求是、虚心好学,却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依然照耀着我们。我们不仅需要自然的太阳,我们也需要智慧的太阳!来,闭上眼睛,让这轮智慧的太阳在你的心头冉冉升起,越升越高!下课。(热烈的掌声)

第二篇:王崧舟《两小儿辩日》

王崧舟《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

解构、颠覆和风格的突围——《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

作者:王崧舟 单位: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解构、颠覆和风格的突围

——《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

一、举日——“象”的观照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都做过预习了吧?好的!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再放松!请随着我的提示,在自己的脑海中观想太阳的样子。早晨,太阳慢慢地出来了,圆圆的,红红的,大大的;中午,太阳升上了天空,升得很高很高,圆圆的,小小的,亮晶晶的。看到了吗? 生:(齐答)看到了。

师:很好!现在,请你回忆一下课文中的词语,选择两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太阳的样子,一个形容早晨的太阳,一个形容中午的太阳。然后,把这两个词语默写到本子上。生:(默写词语。)师:好的!你写了什么? 生:车盖,盘盂。师:你呢? 生:车盖,盘盂。

师:车盖形容什么时候的太阳? 生:早上的太阳。师:那么“盘盂”呢? 生:中午的太阳。

师:请到台前来,把这两个词语工工整整地写到黑板上。生:(上台板书词语。)师:写对了。不但写对了,而且这个字儿还写得有模有样、落落大方,真好!和这位同学写得一样的请举手。生:(绝大多数学生举了手。)

师:看来,大家都想到一块儿去了。好的!请大家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提示,继续观想太阳。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照在你的身上,什么感觉?中午,太阳升得很高很高,你置身在强烈的阳光下,你的身体热起来了,不断地热着,不断地热着,都快热得受不了了。感觉到了吗? 生:(齐答)感觉到了。

师:好!那么,也像刚才那样,从课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形容你的身体对太阳的感觉,一个形容你对早上太阳的感觉,一个形容你对中午太阳的感觉。请把这两个词语默写到本子上。生:(默写词语。)

师:(巡视,然后请一个同学上台板书“沧沧凉凉”、“探汤”。)师:请大家抬头看黑板,跟她写得一样的请举手。生:(绝大多数学生举了手。)

师:(对那个板书的学生)“沧沧凉凉”你是用来形容什么时候的太阳的感觉的? 生:早上的太阳的感觉。

师:哦!那么,不用说,“探汤”是用来形容中午太阳的感觉的,对吧?为什么? 生:因为“沧沧凉凉”是比较冷的感觉,“探汤”是一种热的感觉。中午的太阳比早上的太阳要热,所以我这样写了。师:你怎么就断定“探汤”是一种热的感觉呢?

生:我看了课文的注释,知道“探汤”就是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所以,探汤就是一种热的感觉。

师:看得出,你的预习做得很充分、很扎实。你不但预习了课文,还预习了课后的注释,这个习惯值得大家学习。好的,请大家看黑板,把这四个形容太阳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每个词语读两遍。生:(齐读四个词语。)

二、探日——“理”的寻思 师:很好!大家注意看,现在,我在这两个词语之间画一条线,在这两个词语之间也画上一条线(板书: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画?这里有些什么名堂? 生:(陆陆续续有人举手。)

师:不着急!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你们不妨边听边琢磨琢磨其中的名堂。(教师范读全文,学生倾听。)

师:这两条线这么一画,联系课文内容,你发现了什么名堂? 生1:我发现它们都是反义词。师:哦!能具体说说你的发现吗?

生1:车盖和盘盂是一对反义词,它们一个样子大,一个样子小。沧沧凉凉和探汤也是一对反义词,它们一个感觉冷,一个感觉很热。

师:大家注意听了吗?目光敏锐,表达清楚,说得好!他看出了两对词语之间意思正好相反,这是他的发现,你们的发现呢?

生2:我发现第一对词语都是在写太阳的样子,第二对词语都是在写太阳给人的感觉。

师: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刚才那位同学看到的是两对词语之间相反的关系,现在,你却看到了它们之间相同的关系。大家看,第一对,是从哪个角度来写太阳的? 生:从形状的角度。生:视觉。

师:没错!从视觉的角度。那么第二对呢? 生:感觉。

师:确切地说,是触觉。第一对从视觉的角度写太阳,第二对从触觉的角度写太阳,这是它们之间相同的一面。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吗?(师环视课堂)哦,没有了。那好,请找到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大一小,一凉一热。想一想,这四个词语怎么读,才能让人明显地感觉到它们意思的相反。生:(朗读这两个句子,通过对“大如车盖”、“如探汤”的重读和对“盘盂”、“沧沧凉凉”的轻读,强调了相反的意思。)

师:读得真好!来,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四个词语。请大家看黑板,我们一起读!一儿曰,日初出——(用手指示板书“车盖”,以下相同。)生:(齐读,重读)大如车盖。师:及日中——

生:(齐读,轻读)则如盘盂。

师: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 生:(齐读,轻读)沧沧凉凉。师:及其日中——

生:(齐读,重读)如探汤。

师: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很好!注意看,现在,老师在这两个词语之间画一个括号,在这两个词语之间也画上一个括号。车

盖 盘

沧沧凉凉 探

想一想,这其中又有些什么名堂?(生举手)不着急,默读课文,静心思考,琢磨琢磨这样来分组的名堂。生:(默读课文。)

师:谁发现这样分组的名堂了?

生1:车盖和沧沧凉凉都是日初出时的太阳,盘盂和探汤都是日中时的太阳。师:(板书“日初出”、“日中时”)“日初出”时我们现在叫做—— 生:早晨。

师:没错。“日中时”我们现在叫做—— 生:中午。师:问题来了!同样是在观察太阳,同样是在早晨观察太阳,一儿曰,日初出—— 生:(齐读)大如车盖。师:另一儿却曰,日初出—— 生:(齐读)沧沧凉凉。师:结果相同吗? 生:不相同。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观察太阳的角度是不同的,一个从视觉的角度观察,一个从触觉的角度观察,所以不同。

师:太厉害了,真是一语中的啊!好的,同学们,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这种现象你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吗? 生:(齐答)看到过。

师:看来,一小儿说的是事实。那么,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种感觉你们有过吗? 生:(齐答)有过。

师:这么说来,另一小儿说的也是事实,对吧?来!我们再来读读两小儿的观察结果,体会体会他们不同的观察角度。这样,男生读前面一小儿,女生读后面一小儿,我读提示语。准备!一儿从视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是—— 生:(男生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却从触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则是——

生:(女生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同学们,按照常理来说,远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小一点,近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大一点,是吧? 生:是。

师:那好,现在我把“车盖”和“盘盂”这两个词语给擦了,谁能在这两个空地方填上“远”和“近”这两个字?

生:(上台板书,在原“车盖”处填了“近”,在原“盘盂”处填了“远”。)师:有不同意见吗?(学生没有异议,教师指着板书)一儿曰,我以日初出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因为——谁接着读一儿的话?因为——

生:(朗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的观点是,日初出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这是因为,大家一起读。生:(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好!这是一儿的观点。按照常理,远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总是冷一些,近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总是热一些,对吧? 生:对的。

师:那好,我现在把“沧沧凉凉”和“探汤”也擦了,你来填填“远”和“近”,会吗?

生:(上台板书,在原“沧沧凉凉”处填了“远”,在原“探汤”处填了“近”。)师:应该没有什么异议吧?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因为——

生:(朗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大家看,另一儿的观点是,日初出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这是因为,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三、辩日——“趣”的体验

师:一个说早上近中午远,一个说早上远中午近。两小儿各说各的观点,各说各的理由,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谁也不肯善罢甘休。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说,就叫——

生:(齐答)辩斗。

师:(板书“辩斗”)你们是怎么理解辩斗的? 生1:就是争论、辩论。

生2: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让谁。生3:为了一件事,大家吵架,针锋相对。师:是这样吗?请同学们找出两小儿“辩斗”的句子,同桌之间分好角色,然后大声朗读两小儿的辩斗。

生:(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辩斗”,教师巡视倾听。)师:停下!哪对同桌愿意到上面来朗读“辩斗”?

生:(一对同桌上台,面向全班同学,朗读“辩斗”部分。)

师:辩是辩了,就是没有斗起来。这样,请你留下,我来跟你辩斗辩斗。你害怕吗?

生:(低声的)不怕。(众笑)

师:听你的口气,看你战战兢兢的样子,我看你还是有点怕。到底怕不怕? 生:(坚定的)不怕。(众笑)师:为什么?

生:你又不会吃人。(众大笑)

师:啊!对对对!我是老师,我不是老虎。不对!我现在还是老师吗? 生:你是一小儿。(众笑)

师:对!我是一小儿了。那,咱们现在就开始?谁先说? 生:你先说。

师:那我就当仁不让了。大家注意听,更要注意看,我们两个小儿是怎样辩斗的。好!我这就开始了——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该你了!生: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语速加快)此言差矣!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一愣,迅速作出反应)此言差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笑)师:(语气加强)非然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机敏的)非然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笑)

师:(摇着手)非也非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抢上一步)非也非也非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鼓掌,大笑)

师:不跟你罗唆了!反正日初出近,日中时远。生:你才罗唆呢!就是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师:你胡说!日初出近,日中时远。日初出近,日中时远。

生:你胡说八道!日初出远,日中时近。日初出远,日中时近。(掌声,笑声)师:看到了吧?这才叫——大家一起说!生:(齐答)辩斗!师:喜欢两小儿吗?为什么? 生1:喜欢!我觉得他们挺可爱的。生2:他们很会动脑筋,会钻研问题。生3: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轻易放弃。师:是顽固不化吗?

生3:不是,他们说得都有道理的,所以他们敢于坚持。生4:他们不但能仔细观察,而且还能认真思考。

师:是的,辩斗不是吵架,不是胡说八道。辩斗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两小儿活泼泼的天真烂漫,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敏感和思考,也看到了他们不人云亦云、不轻易放弃自己观点的坚持和独立。是吧? 生:(齐答)是!

师:那好!我们都来做一回两小儿。全体起立!左手的同学做前面一小儿,右手的同学做后面一小儿。我呢,就读读旁白吧。好!前面一儿们,准备好了吗? 生1:(左手的学生齐答)准备好了!师:后面一儿们,准备好了吗? 生2:(右手的学生齐答)准备好了!

师:开始辩斗!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起故。一儿曰—— 生1:(齐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师:一儿曰——

生2:(齐读)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师:一儿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坚持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师:一儿争辩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师:一儿反驳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师:一儿不服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师:一儿扯着嗓子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师:一儿跺着双脚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师:一儿指着一儿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师:一儿毫不示弱,也以手相指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

师:(突然停顿,过了一会儿)辩呀!斗呀!怎么不辩不斗了? 生1:太累了!脚都酸了。(众笑)生2:老这么辩下去,没意思了。(众笑)生3:辩斗也不能没完没了啊? 生4:孔子过来了。

四、决日——“知”的分享

师:请坐。孔子过来了,孔子是谁呀? 生1:大思想家。生2: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生3:孔子有弟子三千,是个大教育家。生4:孔子博学多才,是个圣人。师:可是,这个问题,孔子说得上来吗? 生:说不上来。师:哪儿看出来的? 生:孔子不能决也。师:谁能为“决”组个词语? 生1:决断。生2:决定。生3:判决。生4:裁决。

师:一句话,面对两小儿的辩斗,孔子也拿不定主意。是吧? 生:(齐答)是!

师:同学们,如果两小儿请教的不是孔子,而是你呢?你会怎么说?(教师指名一学生起立)现在轮到我做两小儿了。先生贵姓?(众笑)生:姓田。

师:哦!田先生!久仰久仰!请问田先生,咱俩谁说得对、谁说得不多呀!生:你们两个说得都不对。

师:都不对?那依你之见,是日初出时去人远还是日中时去人远呢?请田先生不吝赐教。

生:一样远,没什么区别。

师:这就怪了。明明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的吗?

生:这是你的错觉,早上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是一样大的。早上的太阳看起来像车盖,是因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有地平线,还有树木、房子做比较,所以好像大一点。中午的时候,太阳升到了天上,没有什么可以比较了,所以看起来就像盘盂了。

师:啊!原来如此!田先生说得有理,说得有理。不过,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又是为什么呢?先生累了,请坐下休息休息,我想请教另外的先生。(教师指名一学生起立)先生贵姓? 生:免贵姓赵。(众笑)

师:哦!赵先生!失敬失敬!您知道温度不同的原因吗?

生:当然知道!早上,太阳是斜射到地球上的,所以地上吸收的热量就少一些,感觉就沧沧凉凉了。到了中午,太阳笔直射在地球上,地上吸收的热量就多了,所以就热了,就像探汤一样了。

师:哦!我明白了。谢谢两位先生为我指点迷津啊!同学们都明白了吗? 生:(齐答)明白了!

五、悟日——“智”的启迪

师: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科学常识,并不太难。但搁在两千多年前,却是一个难题。不但难倒了两个爱思考、爱辩斗的小儿,也难倒了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孔老夫子。是吧? 生:(齐答)是!师: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生:(齐读)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板书“知”)什么叫“知”? 生1:知识。生2:学问。生3:知道。生4:懂得。

师:谁说你知识丰富?谁说你学问渊博?原来你也不知道啊!来,我们再来一起笑一笑。两小儿笑曰——

生:(齐答)哈哈!孰为汝多知乎?

师:面对两小儿的嘲笑,孔子又会怎么想、怎么回答呢?请你写一写。你可以用白话文来写,那就用“孔子说”开头;如果你对文言文感兴趣,你也可以模仿文言文的语气写,那就用“孔子曰”开头。

生:(写话,教师巡视,随后示意几个学生起立。)

师:好!孔老夫子们,面对两小儿的嘲笑,你们有话想说吗? 生1: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掌声)师:看来,孔老夫子有点心虚了。(众笑)

生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掌声)师:好一个虚心好学的孔夫子。心虚大可不必,虚心却值得我们学习。生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掌声)师:说得好!做学问、做人就应该老老实实。

生4:天下的知识多如海洋,我哪能样样精通呢?(众笑)师:实话实说,学无止境嘛!

生5: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师:瞧瞧!都什么时候了,还好为人师,职业病啊!(众笑)生6:哎!你们两个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师:这不废话吗?看来,孔老夫子也有说废话的时候。(众笑、掌声)师:同学们,这就不是一个有知、无知、多知、少知的问题了。正象刚才那位同学所讲的那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板书:智)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智”的下面还是一个什么字? 生:(齐答)日。

师:是的,一个平正却充满力量的“日”字。为什么“智”的底下是一个“日”字呢?是一个太阳呢? 生1:因为智慧就像太阳。生2:智慧给我们带来光明。生3:智慧也是温暖的。

生4:有智慧的人总是像太阳一样光明磊落。

师:说得好!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千五百多年了,但是,做为一种人生智慧,两小儿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孔子的实事求是、虚心好学,却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依然照耀着我们。我们不仅需要自然的太阳,我们也需要智慧的太阳!来,闭上眼睛,让这轮智慧的太阳在你的心头冉冉升起,越升越高!下课。(热烈的掌声)

作为艺术而存在的课堂

——王崧舟《两小儿辩日》的美学境界

浙江省杭州市北苑实验中学 王小庆

在每个领域中出现的凡是值得被称为艺术性的活动,都必须具有审美意义。

——[俄] 斯托洛维奇 王崧舟在推出《两小儿辩日》一课之后,便有众多的专家、同行惊呼他的“风格”变了。这一声惊呼,大约缘于王崧舟本人所倡导的“诗意语文”,更缘于其他人对“诗意语文”的解读。

“诗意”当然可有各种解法,但“诗意”的说法,最不应该被理解的,恐怕是“像诗一般”,或者以为是“情感”性的教学。否则,在观赏《两小儿辩日》之后,有了一头雾水,也不见奇怪了。即便以唯美主义去理解“诗意”,在我看来,也还如裹小脚那般不能如意。有时候我们太在意某一种提法的理论建构和阐释,殊不知越是这样,反越觉道理不清。王崧舟自己也写过一些文章评点“诗意”,但他的文字,也唯“感悟”而已,对我们理解“诗意”,只“仅供参考”。对于“诗意”的最好注解形式,恐怕仍是他的课堂教学。

因此,《两小儿辩日》之后,我们该反思下自己对于“诗意语文”理解的偏颇,也该重新审视王崧舟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真正精神了。

必须承认,虽然对王崧舟的课堂教学褒贬不一,但无论是学生还是观众,在聆听他的课堂时,都会凝神屏吸:不仅课堂中享受到了“美”,也在课后忍不住要去“思”。这正是他的课的特色,也是青年教师企图“学习”而从不曾真正学到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看,王崧舟从来都不仅在进行课堂教学,他更在进行一种艺术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以自己对人和世界的理解,以一种艺术性的行为去解读文本的生命意义;同时,用他的教学思想,激活课堂参与者(包括学生和听课者)的精神追求。我们或者可以说,他的课堂,是一个艺术连续体,一个对内凝聚、对外辐射的艺术作品。

这首先表现在他对语言的艺术性观照之中。

《两小儿辩日》一文,并不以语言的激情而感动读者。但文本的人文意义,却往往在于教师、学生对它的态度和认识。事实上,这一文本的中心要点,在于“辩斗”,于辩斗中显现人的精神。王崧舟非常准确而敏锐地抓住了其中的两组关键词语:车盖、盘盂,苍苍凉凉、探汤。而这正是引出“辩斗”的先导。在这里,教师非常巧妙地通过学生对这些词语之关系的探讨,明修栈桥,暗渡陈仓,很自然地将课堂气氛引向了“辩斗”。王崧舟的这一导入策略,表面上看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妥协,实质上却是利用了听课者的期待视野,制造了一种非常规的阅读心理,从而达到了“陌生化”效果。

对于“辩斗”,一般人都认为是《两小儿辩日》一课的精华所在。这固然不错,但也往往会招致一些质疑。譬如:为何辩斗?辩斗如何能促进“语文”?可是,当我们仔细分析整节课堂的进程之后,我们惊奇地发现,“辩斗”竟是王崧舟极力倡导的“诵读”的另类形式,是一种突破语言的囚笼,达到思想之表现的途径。就整堂课而言,传统的诵读形式并不多见,虽然其精神仍是一以贯之。王崧舟一直认为,诵读是感悟作品的基本策略,是“唤醒感觉的过程”,是“激活诗意的过程”。因此,他鼓励学生的,是在诵读中找到自己: 师:好的,这是你的发现。你把这两处找到,读给大家听听,行吗?不着急,听清楚要求。注意你在读的时候,这四个词语怎么读,你琢磨琢磨。(对大家)我们听,他是怎么读这两小儿的话的,这四个词他是怎么读的。

这里的“琢磨琢磨”,耐人寻味。即如教师后来说的,“四个词读得重一些,读得强调一些,更能让人感受到他们说的都是事实。”因此,诵读的结果,是读者借语言的声响彰显了内心思想。但既是事实,辩斗自然便要发生。在《两小儿辩日》一课中,辩斗正成为了诵读的又一具体形式。我们看到,无论是师生辩斗,还是生生辩斗,参与者从不曾脱离文本;而辩斗中先导词语的及时变化,又无不映射出教师对诵读进程的把握和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提升: „„

师:一儿曰——

组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曰——

组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坚持曰——

组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争辩曰——

组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不服曰——

组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反驳曰——

组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扯着嗓子曰——

组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拍着胸脯曰——

组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在这个诵读à辩斗过程中,师生们艺术性地重构了“辩斗”的情境,但同时又并未放弃文本语言,反而以语言而做势,以语言而生魄,以语言而生意境。这一以语言而成的境界中,师生作为课堂艺术创作者不仅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更完成了自身与心灵的对话。

另一方面,在这追求生命的课堂艺术体中,教师以他的才气和性情进行着创作。王崧舟的课堂教学,常常是实践他的美学观的最佳场所。在这里,艺术创作的手法和技巧,作品所显现的张力,无不使读者(学生和观众)得到一种美的体验。先是教师对课堂节奏的艺术性把握。观察整节课堂,我们发现,教师对于课堂的动静、错落、疏密、起伏的把握艺术而和谐,甚至对于课堂活动的时间分配,也是天然协调——师生开始“辩斗”的时刻,正处于课堂时间线的黄金分割点位置!同时,在辩斗之时,师生的语速加快,情绪愈来愈投入,课堂语势层层推进,而此时教师却能自始至终地保持着冷静,并未产生“忘我”而使课堂主线滑散松弛。显然,教师在课堂内被分割为两个自我:第一个自我被课堂情境捕获,全心投入“辩斗”,为课堂之“魂”;第二个自我则是课堂之“理”,他非常明白,自己是“平等中的首席”,有责任控制课堂内话语的发展。由此可见,课堂内主线与辅线、明线与暗线、内线与外线相互制约,在韵动中显出理性,在平衡中显出和谐。

同时,恰如其分的修辞手法,使得整个课堂产生了一种唯美的情趣。同样是辩斗,从学生的词句诵读,到两位同学辩斗,到教师与学生辩斗,最后是学生间的组组辩斗,课堂进程愈趋高潮;而忽然间,观众正要会心击掌时,辩斗声却戛然停止: 师:辩啊,(众笑)怎么不辩啦?怎么不辩啦?怎么不辩啦? 生1:嗓子喊哑了。师:你怎么不辩啦? 生2:孔子来了。师:你怎么不辩啦? 生3:孔子说话了。

此种情境,大约如修辞中的“突降”。其中的艺术效果十分明显。它打破了读者(观众)对辩斗的期待,同时教师及时借学生之口完成了课堂进程中的角色转换,在极动à极静的时空中迅速引出了辩斗之外的声音:孔子,从而产生无限的遐想空间。以老庄的境界而言,这便是“大音唏声,大象无形”,即“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课堂艺术作品正在强烈的反衬中完成了美的意义,也从而达到了潘新和先生所说的语文教育的“化境”。这种境界,或许便是诗意语文的艺术追求罢。在《两小儿辩日》的结尾,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陌生化带来的时空想象:

生1:我觉得他不会说,因为这时他感到很羞愧了。但是他会写在《论语》里面。师:说得入情入理。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2:我认为他会说,他是一个教育家,会去教育两小儿的。

师:听听也有道理。孔子到底会说还是不会说呢?(静)王老师也不能决也。下课。

在这里,学生的角色,从“两小儿”辩斗方的“入境”转到了孔子方的“出境”,再进而到了穿越时空的客观视角。这种视角转换,本身具反讽作用;而忽然以这样的形式收束课堂,更是“留白天地宽”(请注意结束语前的“静”)。这样的结束,正合了“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通过这样的手法,课堂内“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莱辛)被定格,它将课堂文本的不确定性留给了读者,让读者去想象,去完成这件艺术品的终极意义。

纵观整个课堂,教师充分利用了他自身的素质,将语调、音色、急缓和课堂色彩等方面有机协调,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美感。这样的协调,仿佛是音乐的创作,它发乎个人内在感悟,并不断地通过对话创造意义,从而对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空产生不同的听视觉冲击。我们可以说,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教师是“主导”的,但他主导的是艺术的生成;而学生则是另一种主导,因为他们在与这种艺术的对话中,开始了自己的想象,生成了自己的批判意识。

但是我们不能惟谈美感。因为真正的艺术是服务于人生的。王崧舟的课是一个完整的连续体,但这一连续体不仅具有美学张力,它还蕴含了深层次的教育学和人类学的意义。王崧舟总是试图以他的传统人生美学思想,借助于课堂教学,在传达美的知识的同时,来培育和提升人的生存境界。因此,他的课堂,使我们在获得美感的同时,也具有了思想的乐趣。

同他的其他课一样,《两小儿辩日》至少有四个教育对象。

一是课堂内的学生。他们得到的是一种精神的启蒙和情境的享受,这是诗意语文的直接成果。在王崧舟其他课例中,教师的情感压迫可能会使学生远离思想,而《两》课中,学生不仅可以自由地通过辩斗,以倾听、互诉、挑战的形式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也通过一定的角色转换,培植了思维和理性。因此,如果说《两小儿辩日》与其他课例有什么变化,那么我们不妨说,它的课堂文体变了,学生的自由发挥度变了,但诗意的精神,却未曾改变。

第二个教育对象,则是教师自己。每一次的课堂展示,我们发现,首先感动的,往往是王崧舟自己。这正如张华教授在评他《一夜的工作》时说的,“因为他有艺术家的充满激情的心灵。„„他自己首先被这种氛围所感动,于是,用自己的情感自然流露,而又感染了我们在座的学生。”每一次上课,教师的主体性形成便更进一层,他身上所散发的诗意色彩,便更促进了人的意义世界的生成。因此,“不要把它看作是拯救学生,而要看作是拯救自己”。

第三个教育对象,是听课的观众。王崧舟上的是“展示课”,这一课型有它的特殊性,不能与常规课相并提。在这里,听众不惟是评点者、学习者,他同时更是受教育者,通过聆听,他不仅受到了艺术美感的熏陶,更可以因此激活思想,以更高、更远的角度审视语文教育。

第四个教育对象,是教育本身。不可否认,王崧舟的课堂艺术,从来都对现有的教育理念产生一股冲击,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问题。

这个人文性问题,到了《两小儿辩日》,已愈来愈深入到哲学层面。有人说,对于“两小儿辩日”在今天应当有的科学结论,不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认为这个哲学命题难以深究。不过我想,我们不需要深究一种哲学或科学,我们需要的,说到底,还是人学。

应该说,在《两小儿辩日》中,科学精神仍得以了发扬。但这种精神,是以怀疑为起点,以探究和辩斗为形式,以思想为结果。科学的精神存在于一个“被历史地对待”(詹姆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文意义正体现在对权威的蔑视和个体思想的自由抒发。由此,“人”的意义不仅是他的存在意识,也同时是他的生命意识、道德意识和审美意识。王崧舟的诗意语文课堂,一直是他对现存人生意义边缘化的反动,一直是为追求建立在价值和意义的人生而作的不懈努力。有人说王崧舟是“情感教育”大师,殊不知情感只是手段,而非“诗意”的目的。因而《两小儿辩日》不走“情感”模式,也不能简单地推断说“诗意语文”得到了“转型”。实质上,这只是课堂体裁的一种外延和扩张,一种以语文教学为载体的诗意教育的深入。诗意语文的理想,正在于借助语文,借助课堂艺术体,回归对人的意义思考。

《两小儿辩日》是王崧舟先生的又一部艺术作品,是一部阐释他“诗意语文”的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以他的智慧照料了人的心魄,以一种艺术的存在对无意义的世界进行着一种抗争。同时,他的课堂艺术境界,也愈来愈趋向于老庄之道,回归于中国的传统美学。他在《<两小儿辩日>的境界三有》一文中写道: 课象是现实的、现世的,而课的境界则是对这种现实、现世的超越,是想象的、彼岸的。“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只有在境界的“水”中游弋,方有语文的澄明和洒落。

境界的说法,在王崧舟的课堂艺术里,实际上是一种意义的存在方式,即潘新和先生说的“一种言语生存方式,一种言语生命状态,一种言语人生、诗意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恐怕正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对于西方教育思潮的包容,也是对此在人生世界的艺术注解。我们或者可以说,这正是诗意语文的责任

第三篇: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

全然进入“人曲合一”的境界——《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

一、发现一道风景

师:不用我说大家也一定清楚,《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是吧?

师:但是,关于“二泉映月”,还有一点,如果我不提醒,大家就不一定清楚。其实,“二泉映月”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著名的风景。不信,你去书上找找看。就是这篇课文,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还真不少。

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师:谁找到了?把你找到的风景读给大家听一听。

师:整整四处,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虽然这道风景散见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但还是被我们一一发现了。王老师已经把描写二泉映月的优美词语都摘了下来。大家看——(大屏幕出示: 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师:很好,有感觉了。你注意这个“茫茫”,一眼望去,茫茫无边。你再注意这个“月夜”,它应该是静静的,没有喧闹,没有嘈杂。有感觉吗?再读一遍。生1:(再次朗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好,很好!就是这种感觉。“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咱们一起读——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齐读不一定非得大声。轻轻地、缓缓地读,更能给人以一种“茫茫月夜”的感觉。再读一遍。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很好!带着这种感觉,谁来读读第二组词语?把感觉读出来。生2:(朗读)“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师:太好了!听了她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一泓清泉,静影沉璧”,看到了什么? 生3:我看到了一股股清泉流到了一起。生4:我仿佛看到一泓清泉在缓缓的流淌着,发出了美妙的声音。生5:我看到有一轮金黄的圆月倒映在清澈的泉水中。

生6:我看到水面非常非常的平静,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好像一块洁白的美玉。师: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意境啊!来,咱们一起读—— 生7:(朗读)“流水淙淙,蜿蜒而来。” 生:(齐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很好!就是要读出这种感觉来,读出这种节奏来。你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这八个词语变了。变了,变成了什么?

师:是呀,变成了一首诗,变成了一首小小的诗,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来,谁来读一读这一首小诗?

生2:(朗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读出了什么感觉?

生2:读出了月亮照在水上很优美的感觉。生3:我体会到了一种很优美、很安静的感觉。生4:清幽的感觉。

师:优美的,安静的,清幽的,可能还会有别样的感觉。来,我们一起读这首小诗,读出你自己的感觉来。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真真切切的看到了如银的月光,那么皎洁、那么明亮;一泓清泉,缓缓地流淌着,那么清澈、那么纯净。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是那么圆润、那么空灵。但是,同学们,这如银的月光,这清澈的泉水,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什么?

师:是的,“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 生:(齐答)黑暗。

二、体验一段人生

师:黑暗,黑暗,除了黑暗,还是黑暗。置身于黑暗世界中的阿炳,在那个中秋之夜,在那个二泉池畔,他在想些什么,他又在听些什么?默读课文,请把你的目光聚焦到阿炳的身上。

生:(默读课文,寻找刻画阿炳心理活动的文字。)师:中秋之夜,二泉池畔,面对这淙淙的流水声,双目失明的阿炳思潮起伏、思绪万千。请问,他想到了什么?

生1:他想到了师父说过的话。

师:是的,师父曾经跟他说过这样的话——

生1:(朗读)“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 师:他还想到了什么?

生2:他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师:(板书“坎坷”)请为“坎坷”换一个词语。生3:苦难。痛苦。穷困。屈辱。悲惨。可怜。

师:(对以上词语一一板书)同学们,他的苦难、痛苦,他的穷困、屈辱,他的悲惨、可怜,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默读课文,寻找有关词句。)师:谁来读读你的发现?

生1:(朗读)“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师:这段文字当中,有阿炳的苦难和痛苦吗?

师: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地去看,这段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变成了怎样的画面?“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生:(闭眼听老师的朗读。)

师:同学们,阿炳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已经有五六十年了。他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阿炳生活的那个时代。你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是怎样艰难地行走在卖艺的路上;也许,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中午,拉着二胡的阿炳,突然晕倒在地上,事情将会怎样发展;也许,在卖艺的路上,阿炳不小心撞上了一摊水果,你又将看到什么?也许,一个粗鲁的大汉硬拉着阿炳去给汉奸唱堂会,但是,阿炳他……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写下来。生:(各自写话,用时约5分钟。)师: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我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拿着胡琴在街上卖艺,当他不小心撞到小摊时,即使他连声说“对不起”,无情的摊主也不肯放过他,硬是把他一天辛苦赚来的钱全部都拿走了。

师:留给阿炳的,是人世间的冷漠和屈辱啊!说说你看到的场面,好吗?

生2:我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不小心碰翻了人家的水果摊,虽然说了“对不起”,还趴在地上一个一个地拣水果,但是,凶狠的老板还是对他拳打脚踢。虽然围观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帮助他,只是在一旁讥笑他。师:为什么?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对待阿炳? 生3:因为他是一个瞎子。

生4:因为他只是一个卖艺的人。生5:因为这时候的社会十分黑暗。师:你们还看到了怎样悲惨的画面?

生6:我看到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别人吃着团圆饭时,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拉着二胡,穿着破烂的单衣,吃着别人剩下的饭菜,睡在牛棚里,没有被子,没有床,没有枕头。师:只有寒冷,只有饥饿,还有那无尽的黑暗和凄凉。

生7:我看到一个气势汹汹的大汉,一边拉着阿炳,一边说着:“快去给我家老爷拉曲子去。”阿炳说什么也不肯去。大汉急了,抡起拳头就往阿炳的脸上、身上打去。阿炳被打得鼻青脸肿,鲜血也一滴一滴地从脸上流了下来。但阿炳死也不去给那个老爷拉曲子。

师:是的,他要用死来捍卫做为一个人的尊严啊!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看到了阿炳的生活,走进了阿炳的世界。那里有着太多的苦难和痛苦,有着太多的穷困和屈辱,有着太多的可怜和悲惨。但是,面对苦难和痛苦,阿炳可曾放弃对音乐的热爱? 师:面对穷困和屈辱,阿炳可曾放弃对光明的向往? 师:面对可怜和悲惨,阿炳可曾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师:一边是苦难、是屈辱、是悲惨,一边却是热爱、是向往、是追求,这就是阿炳的坎坷经历啊!(板书:一段人生尽)

而这一切,伴随着淙淙的流水声,伴随着师父很久以前的教诲声,一幕一幕地在阿炳的脑海里出现了。十多年的坎坷经历,在这一个中秋之夜,终于化作了这样的心声——

(大屏幕出示: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想到自己虽然穷得身无分文,却死也不给地主老爷拉曲卖艺的那一幕—— 师:想到自己十多年的苦难、十多年的悲惨、十多年的屈辱,想到自己十多年的热爱、十多年的向往、十多年的追求,阿炳终于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我们一起读—— 师:这声音,让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二胡曲诞生了。

(二胡曲《二泉映月》响起,师生静静地听完整首曲子,用时6分钟。)

三、感悟一片情怀

师:同学们,你们刚刚听到的就是《二泉映月》。什么感觉? 生2:阿炳的经历太坎坷了,要不然,他拉不出《二泉映月》的。生3:好像在梦里一样。生4:伤心,又感觉很悲愤。

生5:《二泉映月》就是阿炳的心声。生6:很优美,也很凄凉的一种感觉。

师:听得出,你们对《二泉映月》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感觉。听任何音乐,感觉最重要。《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就写在我们的书上,快速读一读课文,把描写《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段落找出来,带着音乐留给你的感觉和情绪,用心地去读一读这段话。生:(默读,寻找有关段落,然后自由读课文。)师:好。谁来读读乐曲的开始部分?

生1:(朗读)“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师:这是乐曲的开始部分。谁来读读乐曲的高潮部分?

生2:(朗读)“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回忆一下《二泉映月》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一种气势,一种力量,像巨浪一样在心中激荡。谁再来读读高潮部分?

师:要把乐曲推向高潮,也许一个人的力量小了一点。谁愿意跟他一起推?愿意推的我们都站起来。用我们的全部力量和气势,把乐曲推向高潮。师:请坐。乐曲的尾声部分谁来读? 生4:(朗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同学们,回响在二泉池畔的,仅仅只是这首乐曲吗?仅仅只是这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的琴声吗?此时此刻,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1:我听到阿炳在说,命运啊!你对我为什么这么不公平? 师:这是阿炳激愤的倾诉。

生2:我听到阿炳在说,我不会低头的,我不会屈服的,我一定要跟命运抗争。师:是的,这是阿炳倔强的呐喊。

生3:我听到阿炳在说,这个万恶的旧社会,人和人之间是多么得不平等啊!师:你听到了阿炳深沉的叹息。

生4:我听到阿炳在说,我虽然很穷,但我有音乐,我爱音乐,这就足够了。师:如果阿炳在天有灵,他一定会把你当作知音的。

生5:我听到阿炳在说,师父啊,你在哪里?我想念你,你来帮帮我吧。师:这是阿炳在伤心的哭泣啊。

生6:我听到阿炳在说,人穷志不能穷,我要努力,我一定会过上幸福生活的。

师:是的,这是支撑阿炳活下去的理由和力量啊!同学们,你们听到的这一切的一切,是什么?是阿炳积淀已久的一片情怀呀。(板书:一片情怀)

(大屏幕出示以下语句,《二泉映月》的音乐再次响起。“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师:让我们再次走进阿炳的《二泉映月》。我读前面一句,你们一起读后面一句。(朗读)“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

生:(齐读)“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师:(朗读)“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

生:(齐读)“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朗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 生:(齐读)“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再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 生:(齐读)“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三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 生:(齐读)“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四、理解一首曲子

师:但是,在五十多年以前,在那个世道,在那个社会,对阿炳的这一片积淀已久的情怀,有人理解吗?

师:对阿炳的这一段坎坷的人生,有人同情吗?

师:可惜你没有生在阿炳的那个年代。那个世道,那个社会,对阿炳的音乐才华,有人欣赏吗?

师:这琴声中饱含着的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有人听懂了吗?

师:是的,一个瞎子,一个艺人,一个乞丐,谁在乎他的情怀?谁在乎他的命运?谁又在乎他的绝世才华?孤独的阿炳,有着绝世才华的阿炳,只好把自己的《二泉映月》倾吐给这——

(大屏幕出示: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他的人生,他的情怀,他的绝世才华,随着他的《二泉映月》,就这样融入了——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板书:付月光)一段人生尽坎坷,一片情怀付月光。生:(齐读)一段人生尽坎坷,一片情怀付月光。

第四篇: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

《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

〘教材简析〙

《两小儿辩日》是苏教版七年级第二册中的一篇文言课文。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借助《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4.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6.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解破课题

1.齐读课题。

2.借已学过的古诗词引出对“日”字的理解。

〖教师〗根据“温故而知新”的古训,引导学生背诵含有“日”字的诗句。〖学生〗背诵诗词,并简释诗句中“日”字的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课题,并导出“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这个问题,便于下一步展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

[设计意图]

构成文言文主体的汉字与现代文的字意有近似之处。就从课文的标题来看,古今含义就大致相同。因此,假以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启发学生“温故知新”,就可以悟出题旨,并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对学好课文充满信心。

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畅谈感受,明确方向。

〖教师〗给出机会让学生畅谈初次接触文言文的感受,并及时归纳和小结,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学习疑难的方法。

〖学生〗根据各自已有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

5.合作学习,疏通文章。

〖教师〗提示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懂、读通顺。

〖学生〗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章。

6.检查学习效果。

〖教师〗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学生〗复述故事。

〖教师〗出示一组选择题,让学生选定两小儿辩斗的焦点,即解开上课之初的问题——“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

〖学生〗通过“写题板”的形式,快速表达各自的选择结果。

〖教师〗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浅谈”对重点词——“笑”的理解,并适时点拨。

〖师生同步〗借助画面为竹简样式的媒体展示全文,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设计意图]

“千里之行”是喻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而“始于足下”是指以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滋味为学习文言文的起点。在教师的“陪伴”下,学生动口、动脑,自我磨练诵读古文的能力,同时也感受到诵读古文的乐趣。在多次诵读中,学生既能感悟文言文的特点,又能明确下一步学习的方向。

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小组合作,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

〖教师〗从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弄清两小儿“辩斗”的内容,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3.检查学习效果并品读课文。

〖教师〗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完成板书。并再次指导学生反复品读。〖学生〗反复品读,品出对“笑”字的深入感悟。

[设计意图]

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分清观点和理由,并感受两小儿争论的氛围,激发学生边读边想。在反复诵读之后,促使学生对两小儿之“笑”有深入、独特的感悟。从而明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并通过谈论、诵读等形式,展现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感悟”。

4.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机动环节)

四、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1.解开“辩日”之谜。

〖教师〗提出“辩日”孰是孰非的问题。

〖学生〗通力协作,解开“辩日”之谜。

〖教师〗运用媒体手段“印证”学生的解释。

2.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不能决”的看法。

〖学生〗针对“孔子不能决”各抒己见,从而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设计意图]

教学中为体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落实,精心组织“如何看待孔子不能决”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热烈的讨论之中使学生悟出“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五、回味“辩日”,师生漫谈

3.回味“学习历程”,书写心得。

〖教师〗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历程”,启发学生写出各自的收获和体会。

〖学生〗通过“写题板”的形式,简明小结自己 “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4.漫谈体会。

〖师生同步〗进行高效的思维互动与交流,拓展各自“个性化”的情感体验。[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味本节课的“学习历程”,为的是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体验,并用最简洁的表达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是自主和个性化的;它始于“辩日”,但期盼孩子们能超越“辩日”水平。

六、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3.熟练背诵《两小儿辩日》;

4.向亲朋复述故事,并聆听他们的体会。

[设计意图]

“背诵”、“复述”和“聆听”,融语文课程中“积累”和“实践”等多种目标于一体,将有形的课堂在不觉中加以拓展,而学生也必将在拓展中再次受益。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大则近,小则远

故(晨)(午)不能决

凉则远,热则近

[设计说明]

该板书(共18个字)力求通过重点词语的有机组合,一方面体现文言文简洁、明了的特点;另一方面则高度概括地再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难点(“辩斗”的观点和理由)。板书的整体架构与作者行文思路相呼应,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板书中选用了“故”“则”“决”等文言词,也体现了课文语言特色。

课堂实录

广东 刘晓伟 两小儿辩日

解题:

引用古诗:锄禾日当午、白日依山尽。日,太阳。

题目的意思。

读这篇课文遇到什么困难?

1、很难读

2、有些词语很难理解

你用什么方法解决?

多读几遍

联系上下文

分两步解决问题:

结合注释读明白

理解大意读通顺

教师下去指导,非常认真。

反馈:

生分段说古文的意思。

两小儿在辩论什么?

太阳大小

太阳冷热

太阳远近

其他

生:A 远近、大小都有。

生:C都围绕远近来议论。

指名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再指名读。

表扬:读得比老师还好。请教怎么读得这么好。

一儿曰、一儿曰

给两小儿取名,理解辩斗的内容,观点是什么,有什么理由。

晨近午远

晨远午近

读课文。合作读。板书:

大则近小则远

故 晨 午 不能决

凉则远 热则近

孔子不能决,你们知道奥秘吗?

教师:早晨中午太阳是一样的距离。

知道古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你知道什么?写你最深的体会?

孔子的学问为什么这么丰富。

学无止境,所以我划了句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评课(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柯孔标)

亮点:注重整体理解,让学生自读自悟。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了古文的韵味。

讨论:古文教学类似于古诗,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这节课除了读书外,大量时间在梳理课文内容,因此第一、三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够。文中“问其故”“不能决”“孰为汝多知乎”这些词句所有学生都明白了?本文的人文内涵大概有两种理解: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课堂上学生的感悟都没有错,但不全面,不确切,教师没有及时进行评价和引导。

第五篇:王崧舟教学实录

王崧舟教学实录——《只有一个地球》

第一课时

师:美国有家世界著名的杂志《时代周刊》听说过吗?

生:听说过?

师:哦?它是在美国发行的,是英文写的(众笑)它每年都评出一位新闻人物,评出来的肯定是这一年最优秀的人物。评选人物--圣安东尼.威廉斯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是正常的,知道是不正常的。(众笑)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知道吗?

生:知道。

师:这知道是正常的。(众笑)他带领华盛顿人民三年内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1979年的新闻人物是邓小平,因为他发表了南巡讲话,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1998年,评选了一位特殊的“新闻人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知道是谁吗?想知道吗?

生:想。

师(点击课件,出示旋转的地球)是什么?

生:地球。

生:地球。

生:地球。

师:吃惊吗?为什么?

生:以前都是评选人,为什么选地球?以前什么不选它?

生:不是人,为什么选?如果地球是人,也就是全球60亿人,而不是一个人。

师:听得懂吗?时代周刊是不是搞错了,想知道吗?真的?答案就在这篇文章里。

(传发文章)

师:大声地读,把文章读通顺,然后再问一问自己,你的心情怎样?

(把话筒传递到部分学生嘴边。)

师:我一边在巡视,一边在倾听,一边在用心感受。感受你们跳跃的那颗心。你在读这篇文章时,心情是怎样的?能跟大家说说吗?

生:我们在美丽的宇宙中,只有一颗让人生存的星球,人们却不断地在乱砍乱伐,不断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为此我感到非常痛心。

师:我注意到了,你刚才说了两个“不断地”,不断地乱砍乱伐,不断满足自己。多么贪婪的人类啊。

生:我心情非常学生。如果再这样下去,人类将陷入无路可走、无地可容的结局。

生:人类的乱砍乱伐为自己挖下了坟墓,钱再我,地球破坏了,钱也不过是一堆废纸。

生:我有三种感受:可爱的球体让我自豪。第二种感受是看中间部分,非常痛心。第三种感受:看到结尾人们已经意识到要保护地球了,我的一腔热血已经涌了上来,我以后一定要保护地球。

师:女孩子的心思它就是细腻。(众笑)他注意了中间的部分,也体会出来了,尤其是最后,她用了“一腔热血”。再去触摸一下我们的语言,课文中哪些地方,哪些词句表达出了你的这种心情。用波浪线画出来。颤抖的波浪姆,那是心灵的颤抖。

(生自学)

师:尽管我不忍心打扰。你印象最深的,心灵越颤抖的读给大家听。

生:(读)滥用化学品的后果非常严重,使生物链遭到了破坏,非常痛心。对人们的无耻行为感到十分痛恨。

师:还有谁对这一段非常痛心吗?

生:人们不保护这些资源,实际是对自己的毁坏。

师:你们可以在这这词语上画个三角形。(板书:生态灾难)你们知道哪些生态灾难呢?

生:美国用珊瑚岛作实验,因为核污染,不能再生活。

生:太平洋上有一段“死亡之谷”,海面上有一种受污染而生出的藻类,让这一段失去了生命。

生:森林被伐,没有人住。

师:森林被伐,风沙漫天,水土流失,人们背井离乡。

生:大气层遭到破坏,导致了酸雨的形成。

生:土地变成了沙漠。

师:沙漠肆虐,(指板书)不要小看了这四个字,再读一读,大声读。

(生继续交流让自己痛心的句子)

师:我听得出你非常焦急。

(再指名读)

师:你不仅感受到这种威胁,而且你有一种呼吁的想法。

(生再读)

师:听得出你的声音里饱含着一股义愤,想说吗?齐读吧。

(齐读)

师:每个人的表情都那样凝重,能高兴吗?高兴得起来吗?能轻松吗?轻松得起来吗?还想说吗?继续。

生:(读“如果人们不加节制地开发”一段,并谈自己的看法。)

师:短短的三分钟,“不加节制”这个词用了三遍,值得划一划。从不加节制地开采着矿产资源看出了什么?

生:几百年才能形成的资源是宝贵的--

师:不能漏啊。几百万年(板书)

生:几百万年才能形成,却这人类几百年甚至几十年就破坏了,人类真是太不应该了。

师:同学们,几百万年,向千万年,甚至几亿年才能形成的资源被贪婪的无知的人们破坏着,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很伤心,感觉到妈妈正在被破坏。

(指名读)

师:女孩子表达的方式比较含蓄,含蓄的语调背后绝对是不平静的心情。

生:读到这里,我非常惭愧,这是地球妈妈几亿年的努力工作才奉献给我们的,我们几百年、几十年就能破坏掉。

师:还有别的吗?让你心情沉重吗?

生:(读“慷慨地--”一段)地球如此慷慨,人类却随意破坏。

师:地球的慷慨和人类的贪婪,地球的无私与人类的自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读“地球很小很小--”一段)我从“只有”、“只占”可以看出地球的空间太小了。

师:不对呀,书上有问题呀,地球应该“很大很大”,改吗?

生: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五颗行星中一棵。

师:你管太阳系干嘛?地球有一亿平方公里呀。

生:地球人口很多,人均面积很少。

师: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口?

生:60亿。

师:再过五十年,人类将有多少?

生:90亿。

师: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

生:30亿,40亿,10亿,80亿。

师:80亿。再过五十年,地球上将有90亿人,有10亿将生徨地饿死。地球大不大?再读一读这句子。

(生齐读)

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作者才发出这种感叹:只有一个地球,应该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再读一读我们的心声。

(生读)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吧,为什么《时代周刊》把地球评选为新闻人物了吧。再读一读。

(生读)

师:因为宇宙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第二课时

师:通过反反复复地朗读,反反复复地感情,反反复复地理解,我们走进了《只有一个地球》。我知道你们都付出了真情。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疑”是什么?

生:友谊。

生:问题。

师:(转向那个学生)只怪王老师口齿不清。(众笑)想“进”吗?

生:想。

师:好,那就先“疑”。

师:提个要求。你提的所有的问题必须是忠诚的,自己早就懂的不必再提,很简单的问题自己一思考就可以解决的不要再提。读,一条横线,一个问号,表示你这个地方有真问题。

(生读书质疑)

师:有问题请举手。一节课才四十分钟,每个人提个问题就是五十五分钟。有三四个问题的同学提你最疑惑不解的,提到十个问题,我们就停。

生:为什么地球可爱,又容易破碎呢?地球这么坚实,怎么会“碎”呢?

师:答案百分百在书上。(板书:破碎?)

生:人类无穷无尽地破坏,地球还能活多久?

师:(板书:地球活多久?)这是一个大问题,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连打两个问号,一个比一个大)

生:是什么地质变化使地球矿产资源形成?

师:一个相当不错的问题,书上没答案,在课上干讨论也讨论不出什么来。到课外找课外书。(板书:地质变化?)

生:地球离我们多遥远?

师(板书:遥远?)

生:为什么就像一叶扁舟?

师:(板书:扁舟)这个问题上节课我们还形容着呢,可能这位同学认为研究得不够深入。

生:为什么40万亿公里范围内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师:(板书:40万亿?)

生:凭什么破坏地球,地球是我们大家的。

师:好一个义正辞严的“凭什么”,充满愤慨的“凭什么”。(连打三个问号)

生:可以建设海上城市,范围不就扩大了吗?

师:你对“很小很小”产生了质疑,大胆地质疑。(板书:很小很小?)

生:月球上有多少人可以去居住呢?

师:(板书:月球上可以有多少人居住?)

生:今天,我们在保护地球,那些不法分子在破坏我们的精心保护,是不是一种浪费?

师:(板书:精心保护?)十个问题,是同学们在认真读书后产生的,古人告诉我们“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想不想再进一进?十个问题,只要再读再思考就可以解决。王老师完全相信你们可以自己解决。每个人只要挑选一个你最感兴趣、认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自己解决,行吗?

(生自主解决问题)

师:好,好,王老师怀着一份深深的期待,想和你们分享智慧的喜悦。

生:(回答中,师引导学生再读)

师:这样下去,地球怎么能够活多久?闭上眼睛。(师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段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洪水,看到了人们在撕心裂肺地喊着。

师:现往前看。

生:他们在那砍树,大片的森林被砍光了。

师:然后村庄怎样?

生:村庄被风沙包围了,被洪水淹没了。

师:桥梁怎样了?

生:桥梁被水冲断了。

师:人们怎样了?

生:在包围在水中,有的爬上树上,有的在屋顶上,他们哭着喊着。

师:喊什么?

生:他们喊着“救命--”。

生:我看到了动物在拼命地逃跑。

师:非典就是地球对人类滥吃野生动物的惩罚。

生:我看到了妈妈把我们遗弃了。

师:那是你想到的,看到的呢?

生:我看到他们眼中的惊恐。

生:所有的房屋倒塌了,他们在祈求狂风不要让我们流离失所,洪水流向了人类的家园,人们在向母亲求饶。

师:哪有什么上天?根本就没有上天,是人类在毁灭自己。再读一读刚才那段话。

(齐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

师:不光是这些,看看地球每天在发生着什么变化?

(点击出示: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外衣。

每天,我们的地球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的疾病。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被大火砍伐毁于一旦。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

师:你有什么想说?

生:人类真是太残忍了。

生:人类在毁灭自己。

(再读:“可以不断再生--”一段)

师:听到你们的朗读,看到你们的表情,王老师的心情是那样沉重,面对人类的摇篮,你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给人类听,请把它们写下来。

(播放音乐){那音乐凄婉,悲凉,让人心痛,听过,但不知是什么曲子}

(生写)

生:保护母亲吧,否则人类最后的表情便是哭泣。

生:***水源是人类的源泉,***天空是我们的外衣,--

生:人类不要再胡闹了,最后吃亏的是你们自己。

师: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板书课题)(生齐读)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生齐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记住--(齐读)

师:(挨个梳理那十个问题,擦去解决的,留下没解决的)我们的这些问题就像地球的问题一样,困挠着人类。只要人们的意识开始觉醒,灵魂开始闪光,这些问题就一定能得到解决。

下课。

[评与思:该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精神,充分朗读,读中见悟;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和生存方式提供了新的平台,促进了学生发现和处理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有条件的学校可带学生到微机室进行网上教学,资源更丰富快捷,相信孩子的体验会更深刻。]

下载王崧舟《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崧舟《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王崧舟教学实录

    王崧舟教学实录——《威尼斯的小艇》 执教者: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 评课人:特级教师钱正权 师:同学们很精神。 生:老师很精神。 师:同学们,我们看黑板,读一读课题。 生:威尼斯的小艇......

    王崧舟教学实录

    笑谈《草船借箭》的智慧 【观点】 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自由对话,首先要致力于课堂自由文化的建构。自由文化的建构,我们认为有以下一些要义:一、师生、生生之间在人格上......

    《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与评析

    《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材说明] 《两小儿辩日》系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第26课。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

    王崧舟《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

    王崧舟:《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2011-04-11 13:29 在思维的断裂处邀您共舞 ——《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王崧舟 【课例说明】 2010年7月,全国著......

    王崧舟望月教学实录

    王崧舟|《望月》教学实录林志芳点评 千江有水千江月 第一课时 一、拨云见月——理清行文脉络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散文《望月》,请一起把题目读一遍。......

    王崧舟万里长城教学实录

    王崧舟《万里长城》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课件出示:万里长城)起立!同学们,今天王老师和大家去登——(生齐读:万里长城),一起去看——(生齐:万里长城);一起去游——(生齐:万里长城);一起去感受......

    王崧舟《普罗米修斯》教学实录

    王崧舟老师《普罗米修斯》教学实录 师:找出众多天神的名字,练读众神之名。正音。板书:神话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篇神话故事。 8:46:提问 1:普罗米修斯做了什么?(提示:谁向谁做了......

    王崧舟教学实录(精选五篇)

    王崧舟教学实录:《只有一个地球》 课前调查: 师:“爱上语文课的举手”,说明原因。 生:能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 生:让外国人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了解我们悠久的历史,别让他们瞧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