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鱼游到了纸上》王崧舟课堂教学实录
静下心来游于艺
——王崧舟《鱼游到了纸上》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游于艺 【“游”出感觉】
师:看黑板!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请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读题目,不光要用嘴巴,更要用眼睛。口到,还要眼到。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读得好!口到了,眼也到了。但是,心到了没有呢?请大家回忆一下,第一次读到课文题目,特别是第一次读到题目中的这个“游”字,你最大的感觉是什么?一个词!
生1:奇怪。鱼是生活在水里的,怎么能游到纸上?
师:所以你的脑海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
生1:问号。
师:奇怪,这是她的第一感觉。那么你们的感觉呢?
生2:我觉得很惊讶,鱼是怎样游到纸上去的呢?
师:你想探个究竟,是吗?因为你觉得很惊讶。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
生3: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鱼为什么要游到纸上?
师:对啊,按照常理来说,鱼是不可能游到纸上去的。读到题目,能读出一种感觉,能读出一些问题,这就是心到了。带着这些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题目。口到,眼到,而且心到——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游”动全身】
师:其实,我也纳闷儿。一个普普通通的题目,一个简简单单的“游”字,怎么会让大家产生这样的感觉——奇怪,惊讶,不可思议。(稍顿)打开课文,让我们走进《鱼游到了纸上》这个故事。两个要求:第一,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第二,仔细找一找,课文中有哪些带“游”的句子,读完以后,把这些带“游”的句子统统划下来。
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仔细地找,认真地划,划出之后还可以标上1、2、3、4的序号。
生:(开始动笔划句子)
师: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划好,带“游”的句子多不多?
生:(齐答)多!
师:谁来读读第一个“游”字句。
生1:(朗读)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师:没错,这是第一句。读得又对又好,一个精彩的开头。第二句,谁来读?
生2:(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好!读得字正腔圆。第三句在哪儿?
生3:(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一个女孩——
生3:(接读)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师:好的,请你连起来再读一读,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调子。
生3:(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师:还有“游”字句吗?
生4:(朗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已经是第四句了,第五句在哪儿呢?
生5:(朗读)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你读得真叫仔细!为什么?因为,这一句中的“游”和“鱼”是紧紧地纠缠在一起的。还有别的“游”字句吗?
生6:(朗读)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师:好的,已经是第六句了。还有吗?
生:有。
师:应该是最后一句了。来,咱们一起读!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生:(齐读)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再来一遍!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生:(齐读)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多少个带游的句子啊?
生:七个。
师:整整七个。从文章的开头一直游到了文章的——
生:结尾。
师:是的!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七个带“游”的句子,争取把它们读顺口、读流利,读出各自不同的味道来。
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师:好,虽然都是带“游”的句子,但是,如果你仔细读、用心读,你是能够体会出它们各自不同的味道的。(指名6个同学起立,要求他们依次朗读前六个“游”字句,每人只读一句。第七句要求全班齐读)怎么读呢?我读旁白,你们接着我的旁白读出每个“游”字句的味道来。
师:好!现在开始。(朗读)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
生1:(接读)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师:味道出来了,就这么读。(朗读)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金鱼呢,那儿也聚集着许多爱鱼的人。就在茶室的后院,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2:(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朗读)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突然,我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
生3:(接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很遗憾,这一句的味道没出来。应该有一种什么味道?
生3:惊奇的味道。
师:没错,惊奇、惊讶、惊叹的味道!再读一次。(朗读)突然,我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
生3:(接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对!要的就是这个味道。(朗读)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生4:(接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画得娴熟,你读得更是娴熟,一级棒!(朗读)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生5:(接读)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朗读)真没想到,这样一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聋哑人。他通过笔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生6:(接读)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师:(朗读)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生:(齐读)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游”显张力】
师:他笑了,是吗?笑得那么甜,是吗?请问,他为什么笑了?
生1:因为他的画被别人赞叹。
师:第一个赞叹他的人是谁?她是怎么赞叹的呢?
生1:是作者来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了起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课件呈现: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来,咱们一起来。那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生:(齐读此句)
师:味道再浓一些!那小女孩惊讶地叫起来——
生:(齐读此句)
师:同学们想一想,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突然听到这么一声喊叫,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1:我是觉得非常奇怪,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来了呢?鱼不是生活在水里吗?
师:所以,你一定想挤过去看个究竟,是吗?
生1:是的。
师:你的第一反应又是什么?
生2:我的第一反应是脑子里有千万个问号,鱼一离开水就会死的,它为什么还会在纸上游来游去?
师:这千万个问号会驱使着你想挤过去——
生2:看个究竟。
师:听到这一声惊叫,听到这一声惊叹,还有谁也想迫不及待地挤过去看个究竟?
生:(纷纷举手,表示都想看个究竟)
师:好的,哪位来做这个小女孩?(指名一学生起立)就请你来。我请她喊这一声,你们注意,作出你们的第一反应。准备好了吗?现在,你们就在茶室的后院,就在金鱼缸边,突然,传来这样一声惊叫——
生1:(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生:(其余学生没有作出任何反应)
师:反应啊!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啊?(笑声)
生:(跃跃欲试的样子)
师:再来一遍。(手指着教室)这是在茶室的后院,这里有好几口金鱼缸,青年就在这儿画画。一开始你们都没注意,东张西望,走马观花。突然,你们的耳边传来这样一声惊奇的喊叫——
生1:(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生:(其余学生纷纷围到读句子的同学身边,气氛热烈)(笑声)
师:停!都围着别动!(走到学生身边)请问,是什么把你吸引过来的?
生2:是小女孩的喊叫声。
师:是什么把你吸引过来的?
生3:是小女孩惊奇的叫声。
师:是什么把你吸引过来的?
生4:是小女孩对青年画画的惊叹。
师:请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学生纷纷归座)同学们,你们刚才都说是小女孩的叫声把你吸引过来的,是吗?
生:(齐答)是!
师:真的如此吗?(稍顿)我们听,假如小女孩的喊声是这样:(课件呈现: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还是惊奇地喊,还是惊讶地叫,请问,你还会作出刚才那样的反应吗?
生:(齐答)不会。
师:为什么?
生1:因为这样喊没有那么惊奇。
师:你的看法呢?
生2:我想画就画呗,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自己也会画的。
师:就是!画到纸上有什么稀奇呢?
生3:金鱼每个人都会画的,我们何必挤过去看呢?每个人都会画。
师:说得是呀!所以,真正吸引你过去的,真正让你迫不及待想看个究竟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
生:(齐答)“游”字!
师:对!“游”字。这个“游”字,是对青年画鱼的惊叹!读着这个“游”字,我们仿佛听到了这样的赞叹——
生1:画得太棒了!
生2:真是画得栩栩如生啊!
生3:他把金鱼画得跟活的一样!
生4:画得太像了,跟真的一样!
生5:他画画的水平简直是超一流的!
师:是的,这一声声的赞叹,都汇成了这样一句话——(课件呈现:“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生:(齐读此句)
师:这一声声的赞叹,都抵不过这样一句话——
生:(齐读此句)
【“游”于宁静】
师:(稍顿)同学们,能把鱼画得在纸上游动,你们说这位青年的画技高超不高超?
生:(齐答)高超!
师:厉害不厉害?
生:(齐答)厉害!
师:他是怎么画的呢?默读课文。
生:(默读,教师巡视)
师:请问,这位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呢?
生:(朗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来,咱们一起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生:(齐读此句)
师:看青年画鱼,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特别深?
生1: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画出的鱼仿佛在纸上游动。
生2: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画得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生3: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画画一丝不苟。
师:有同学对一丝不苟的印象很深,有同学对所画的游鱼印象特别深,也有同学对青年画画的细致印象很深,是吗?
生:(齐答)是的!
师:(稍顿)但是,你们留意过这个细节吗?
(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
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静静”,“静静”地画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请问,什么叫“静静”地画画?
生1:就是没有声音,一丝不苟地画。
师:没有声音,安安静静地画,是吗?这是他的理解。
生2:就是对旁边的干扰不去注意它,他是静静的,没有什么抱怨的,在那边很认真地画画。
师:对周边的干扰没有丝毫反应,是吗?谁还有不一样的看法?
生3:静静地画画也就是一句话也不说,只顾低着头画画。
师:对“静静”地画画,你们都有着各自独到的理解,这很好!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无声无息却又意味深长的字眼,光有理解那是远远不够的!你得去感受它,去看见它,你得把它还原成一幅幅真切的、生动的画面!请大家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述,请你仔细地看一看青年静静地画画。生:(闭上眼睛,倾听老师的描述)
师:(朗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睁开眼睛。看到青年静静画鱼的场景了吗?看到他画的金鱼的各种动态了吗?你看到了金鱼的哪些动态?
生1:我看见金鱼往前慢慢游着,突然一个急刹车,又往回游了过去。
师:转身,是吗?好,这是一个动态,请你站着。谁还看到了不一样的动态?
生2:我看到鱼在水里吐着一个一个的水泡,水泡还一直往上冒。
师:吐泡泡,一个可爱的动态,请你也站着。你们还看到了金鱼的哪些动态?
生3:我看到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还不停地甩着尾巴。
师:甩尾巴,这是金鱼非常典型的动态,是吧?好,请你站着。我知道,还有各种不同的动态,是吗?那么,这些金鱼的动态,那位青年又是怎么画的呢?
(指着生1)你来给大家读一读青年画金鱼转身的动态。怎么读呢?就读这段话,读到“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这个地方,你就把“转身”这个词语插到“金鱼”的后面,读成“很快地画出金鱼转身的动态”,其它统统不变。这样会读吗?
生1:会。
师:好,大家注意看。现在,青年开始画金鱼转身的动态了——
生1:(朗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转身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看到了吗?
生:(齐答)看到了。
师:(指着生1)我想问你一下,当那位青年在画金鱼转身的时候,他还需不需要再走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是怎么转身的?
生1: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1:因为他以前每天都在观察那个金鱼的动态,金鱼的所有动作都印在了他的脑袋中了。
师:金鱼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印在了他的心里,是吗?好,我们继续看青年静静地画画。该画金鱼吐泡泡了,是吧?大家注意看!
生2:(朗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吐泡泡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指着生2)请问,那位青年在画金鱼吐泡泡的时候,还需不需要再走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是怎么吐泡泡的?
生2: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2:因为以前他每个星期天都会在金鱼缸边观察鱼的动态,所以都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师:什么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生2:金鱼的各种动态。
师:谁能给“印”字换一个字?金鱼印在心里,还可以说——
生3:金鱼装在心里。
生4:金鱼记在心里。
生5:金鱼刻在心里。
生6:金鱼烙在心里。
生7:金鱼游在心里。
师:说得太棒了!好,我们继续看,该是青年静静地画金鱼甩尾巴的动态了。
生3:(朗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甩尾巴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指着生3)还是那个问题,当青年在画金鱼甩尾巴的时候,还需不需要走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是怎么甩尾巴的?
生3:不需要。因为他每个星期天都来看,他看到了金鱼各式各样的动态,包括甩尾巴,那种甩尾巴的样子已经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
师:一句话,当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着金鱼的时候,他心里装着的只有谁?
生1:金鱼。
师:他心里刻着的只有谁?
生2:金鱼。
师:他心里印着的只有谁?
生3:金鱼。
师:他心里记着的只有谁?
生4:金鱼。
师:他心里游着的只有谁?
生5:金鱼。
师:是的,金鱼!工笔细描也罢,挥笔速写也罢,有人围观也罢,有人惊叹也罢,他的心里只有谁?
生:(齐答)金鱼。
师:这才叫“静”啊!(板书:静)一心不乱的“静”!胸有成竹的“静”!来,让我们一起,(《渔舟唱晚》的音乐响起)再去看一看那位青年一心不乱地画画。预备,起——
生:(齐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是的,他时而工笔细描,时而挥笔速写,就这么静静地画着,静静地画着。因为,金鱼的每个部位都已经印在了他的心里,金鱼的各种动态都已经游在了他的心里。让我们再来静静地看一看——
生:(齐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游”向境界】
师:同学们,这静静地画画,(指着黑板上的课题)画出的是这样的功夫——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这静静地画画,画出的是这样的境界——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这静静地画画,画出的是这样一声惊奇的赞叹——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下课!(热烈的掌声)
第二课时:守于静 【激疑归“静”】
师: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想,有一个特写镜头你们一定印象特别深,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一个怎样的特写镜头呢?请看——
(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
>地画下来,像姑娘<
>那样细致;有时又<
>,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没想到,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
>人。)
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个无声无息但却意味深长的特写镜头。
生:(自由朗读)
师:谁能把这个无声无息但却意味深长的特写镜头读完整、读清晰?请你来读一读。
生:(朗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没想到,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聋哑人。”
师:读得好!请大家拿出笔记本,按照这段话的顺序,把括号中的四个词语默写下来。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生:(默写,教师巡视)
师:请看大屏幕——
(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没想到,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聋哑>人。)对照大屏幕,自己检查校对,写错的请马上改正。
生:(检查修改)
师:全对的请举手。好,放下,把本子合上。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特写镜头,把镜头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地刻到自己的心里去。
生:(齐读此句)
师:面对这个特写镜头,难道就没有什么问题在你的脑海里盘旋吗?请问,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生1:聋哑人画画为什么画得那么好?
师:好,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2:既然他是聋哑人,那么别人就很难跟他交流,也就是说他是靠自学才能画好,为什么他的画技还这么高超?
师:聋哑人学画肯定比常人要难得多,这的确是个问题。
生3:我想知道,这个聋哑青年技术那么高超,那他画画到底学了几年呢?
师:说得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呐!还有问题吗?
生4:他画鱼的过程中碰到过哪些困难,不知他是怎样克服的?
生5:他为什么那么爱画金鱼呢?他是怎么记住金鱼的每个部位的?
师:五个同学提了六个问题,这些问题让我们对这个特写镜头的思考变得更加细致、也更加深刻了,是吧?(稍顿)其实,你们问了这么多,真正想问的只有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如此高超的画技,那位聋哑青年是怎么练成的?是吗?
生:(齐答)是!
【比照悟“静”】
师:好!现在请你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课文的哪些字里行间,向你透露着聋哑青年练功的秘诀。找到一处标上①,找到两处标上②,找到三处标上③„„
生:(默读课文,标号,教师巡视)
师:多数同学找到了两处,也有一部分同学发现了三处、四处甚至五处。提个建议,同桌之间不妨交流交流各自的发现。
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师:如此高超的画技,那位聋哑青年是怎么练成的呢?谁来读读自己的发现?
生1:(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原来聋哑青年练功的秘诀就藏在这句话里。
(课件呈现: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还有谁也发现了这条练功秘诀?
生:(纷纷举手)
师:我们一起来琢磨琢磨这条无声无息但却意味深长的练功秘诀。预备,读——
生:(齐读此句)
师:我相信,当你们读着这句话的时候,一定会特别留意其中的一个词,而这个词在上一节课刚刚出现的时候,曾经被我们轻轻地掠过了。这个词就是——
生:(齐读)静静
师:又是一个“静静”!“静静”地看着,“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请问,什么叫“静静”地看?
生1:就是心中只有眼前的那样事物,心里也只装着那样事物,把自己什么事情全部都忘掉了,只剩下那个事物。
师:说得好!送你四个字:学以致用。谁还有不同的理解?
生2:静静地看,就是说他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完全到了忘我的境界。
师:好一个“忘我的境界”!能从“静静”二字读出“忘我的境界”,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谁还有话想说?
生3:我觉得“静静地看”就是专心致志地看,他眼里看到的只有金鱼,别的他都不会去看。
师:“静静”就是“专心致志”,好眼力!好悟性!但是,同学们,你们感受过“静静地看”吗?(稍顿)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去公园看过金鱼的吗?
生:(纷纷举手)
师:好的,请大家回忆一下,你去公园看金鱼,跟眼前这位青年看金鱼,有什么不一样?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1:我在公园里看金鱼,都是自己看够了就不看了。
师:你是漫无目的地看,而那位青年怎么看?读给大家听。
生1:(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你跟青年看鱼又有什么不一样?
生2:我看金鱼都是走马观花,看腻了就不看了。
师:你是走马观花地看,而那位青年怎么看?
生2:(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你是怎么看鱼的?
生3:我有时候会看看跳跳,有时候会说那些鱼怎么怎么样,在做些什么。
师:你是三心二意地看,而那位青年怎么看?
生3:(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有人看鱼漫无目的,有人看鱼走马观花,有人看鱼三心二意,而那位聋哑青年却是这样看鱼的——
生:(齐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请问,这样地看,就是怎样地看?
生1:一丝不苟地看。
生2:聚精会神地看。
生3:仔细地看。
生4:全神贯注地看。
生5:专心致志地看。
【呈像入“静”】
师:(板书:全神贯注)这样呆呆地看,静静地看,一丝不苟地看,全神贯注地看,他到底看了多长的时间?(稍顿)默读课文,寻找新的练功秘诀。
生:(默读课文)
师:就这么静静地看,聋哑青年到底看了多长时间呢?我这里有三个答案请你选择,考考你的眼力和悟性。第一,整整一天;第二,每个星期天;第三,一年多里的每个星期天。你选几?依据在哪里?
生:我选三,依据是,(朗读)“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师: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每个星期天都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每个星期天都这么静静地看着看着。你信吗?
生1:信!
师:请站着,你信吗?
生2:信!
师:请站着,你信吗?
生3:信!
师:还有你,你信吗?
生4:信!
师:你们都信吗?
生:(齐答)信!
师: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玉泉茶室的后院看一看。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发现——
生1:(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看到了,他的确在玉泉看金鱼。春天过去夏天到了,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又发现——
生2:(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看到了,他还在玉泉看金鱼。夏天过去秋天到了,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你又来到玉泉,又来到茶室的后院,你还发现——
生3:(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他还在。秋天过去冬天到了,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惊奇地发现——
生4:(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是的,他没有缺席,他一直在玉泉看金鱼。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就这样呆呆地看着,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
放弃过吗?
生:(齐答)没有。
师:他中断过吗?
生:(齐答)没有。
师:他动摇过吗?
生:(齐答)没有。
师:请问,这叫怎样地看?
生1:这叫废寝忘食地看。
生2:这叫持之以恒地看。
生3:这叫坚持不懈地看。
【索隐参“静”】
师:(板书:持之以恒)同学们,这样呆呆地看,这样静静地看,这样从来不说一句话地看,这样长时间地看,他烦不烦?他累不累?默读课文,找找依据。
生:(默读课文)
师:请问,他这样静静地、长时间地看鱼,烦还是不烦?累还是不累?
生1:我觉得他不烦。因为前面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师:忘我了,还有烦吗?还有累吗?好,这是依据一。那么依据二呢?
生2:这里说“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他就不会再感觉到烦了。
师:说得是,这是依据二。还有别的依据吗?
生3:(朗读)“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师:忘了吃饭,忘了回家。这不正是“忘我境界”的生动写照吗?这是依据三。
生4:我觉得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根本就不烦。(朗读)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是的,都笑得那么甜了,还有什么烦恼什么劳累呢?这是依据四。
生5:(朗读)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
师:依据五。太好了!大家看,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特写镜头啊!
(课件呈现: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常常忘了——
生:(齐读)吃饭
师:忘了——
生:(齐读)回家
师:忘了——
生:(齐读)时间
师:也忘了——
生:(齐读)自己
师:他爱鱼到了——
生:(齐读)忘我的境界。
师:(板书:忘我境界)来!让我们也像这位聋哑青年那样,静静地走进这个没有烦恼、没有劳累、没有时间、没有自己的忘我境界。
生:(配乐齐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明道养“静”】
师:(指着黑板上的课题)有了这样的境界,才有这样的功夫——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有了这样的境界,才有这样的惊叹——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请问,游到纸上的只是鱼吗?还有——
生1:还有青年的静静。
生2:还有人们的赞叹。
生3:还有青年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心。
生4:还有青年的专心致志。
生5:青年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游上去了。
生6:青年的全神贯注游上去了。
生7:游上去的还有青年的快乐。
生8:还有青年的心血和汗水。
师:是的,这一切的一切概括成一个字,那就是青年的——心。(板书:心)
同学们,青年画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静下心来,(板书:静下心来)才能练成这样的功夫——
(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生:(齐读这段文字)
师: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享受这样的境界——
(课件呈现: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齐读这段文字)
师:因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
生:(齐读)全神贯注
师:只有静下心来,才能——
生:(齐读)持之以恒
师: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进入“鱼在心上、心在鱼上”的——
生:(齐读)忘我境界
师:(多次提醒下课,学生才恍然大悟)(长时间热烈的掌声)【板书】
鱼 游 到 了 纸 上
全神贯注
静下心来
持之以恒
忘我境界
第二篇:王崧舟教学实录鱼游到了纸上
王崧舟教学实录——《鱼游到了纸上》
王崧舟教学实录——《鱼游到了纸上》
第一课时
学生课前唱歌、背诵古诗。
师:孩子们好!
生:老师好!
师:真机灵。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师:好的,那咱们就上课。
师:上课。孩子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咱们要学一篇新的课文。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准备,看谁的眼睛放光。一,二,齐——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不错,再来一遍。听一听,谁不仅用嘴巴在读,而且也用眼睛在读。预备,起——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真好。(稍停)回忆一下,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特别是读到这个“游”,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生: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
师:噢!你的小脑瓜里边儿挂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用一个词儿来概括你的感受的话,那就是——
生:疑问。
师:疑问。好的,这是他的感受。来,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恩,这个问号还不小。这是他的感受,啊!你的感受呢?
指名一个女生。
生:谁把鱼游到了纸上?
师:什么叫谁把鱼游到了纸上?这个话怎么听了那么别扭?不,你的意思我明白。你的意思是:谁那么淘气,把鱼扔到了纸上去了是不是?
生:恩!
师:哦!那么,如果用一个词儿来概括你内心的最大感受的话,那就是—— 生:迷惑不解。
师:迷惑不解。好的,来,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题目。开始!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再来一遍,迷惑不解!
生再读课题。
师:真好,这是她的感受。还有不一样的感受吗?
生:鱼游到纸上干什么?
师:恩!
再指名。
生考虑。
师:能不能不提问题,就说你内心最大的感受呢?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
生:很奇怪!
师:奇怪,这是最真实的感受。当时,王老师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感觉到很奇怪。看来,咱们是英雄所见——
生:略同。
师:略同。哈哈,你就带着这种感受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生(奇怪地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对啦,就是这种感觉。你们有这种感觉吗?
生:有。
师:好的,把这种最原始,最真切的感觉读出来。来,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题目。预备!
一、二,开始!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真好!
师:诶?我就纳了闷儿了。(师表现出不解状)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题目,这
么简简单单的一个“游”字,竟然让我们那么多的同学挂上了那么多的问号,产生了那么多的疑惑,感觉是如此的奇怪。是吧?
生:是。
师:为什么啊?
生想。
师:打开课本儿。
生打开书本。
师:两个要求。听清楚,啊!第一个要求,自由朗读这篇课文儿。注意!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这是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找一找,就在咱们这篇课文当中,有多少句,带有“游”字的句子。把这些带有“游”字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明白两个要求了吗?
生:明白!
师:好的,自由朗读,开始!
生开始自由读课文。
(进行三分多钟时)
师: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别忘了第二个要求。
生开始用笔划有关句子。
师:好的,停笔!抬头!挺胸!
师:已经找到了带“游”的句子的,举手。
生举手。
师:都找到了。我们来听一听。
指名一个学生。
师: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来,读给大家听。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的这句,找到有“游”的句子——“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着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师:好的。第一句,“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第二句,谁找到了?
看学生。
师:你来!话筒。
生:我从第四自然段——“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恩,没错儿。第二句。第三句——
师:你来!生:第三句我从第六节找到了。(师示意生拿好话筒)“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
师:再读!
生:“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
师:还没读完呢!
生: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师:诶!没错!第三句。第四句——
(再指名学生读)
生:我从第七自然段找到了——“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恩,才念了半句。
生发现。师:知道错啦?啊!听一听,他究竟知不知道。
生:“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听得出,他的朗读,也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生笑。
师:第五句!第五句!诶,请你——
生:我在第八自然段找到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就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
师:多读了一句!多读了一句!
生不解。
师:听明白老师的话吗?我说你刚才多读了一句。
生:“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没错,就是这一句。但是,这一句你能找到,老师还得夸夸你。什么原因?这一句,一般的人找不到。
生笑。
师:你们都找到啦?
生:找到了!
师:诶,你们都不一般!
生又笑。
师:第六句!第六句!啊,请你——
生:我从十三自然段找到了——“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了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师:没错,第六句!还有吗?
师:还有,还有最后一句,是吗?来,我起头,你们一起读,准备!“他笑了,笑得那么甜,”读——
生:“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整整七个带“游”的句子,全部找到的,举手!
生举手,师环视。
师:好家伙,就俩同学没全部找到。厉害!把手放下。是的,这七个带“游”的句子,从文章的开头,一直游到了文章的——
生:末尾!(也有生答:结尾!)
师:结尾!
师:这七个带“游”的句子啊,有的很短,一读就通,不难。有的比较长,有点儿难读,读个三遍五遍不见得能够把它读顺口。怎么样?找到其中的一两句,自个儿认为读不通的,读不顺口的,把它找出来。反反复复地读上几遍,感觉自己读顺口了才停止。好吗?
生:好!
师:开始!
生自由读句子。
师:好的!好的!觉得自个儿已经读顺口的,举手!
生举手。
师:那么快?我有点儿不太相信。要不咱们来试一试,行吗?
生:行!
师:谁来读第一个带“游”的句子?
指名一生。
师:好的,你来,第一个。不着急啊!第二句谁来?
指名一生。
师:第三句!谁来?
指名一生。
师:第四句,哪位?请你。
指名一生。
师:第五句,请你?
指名一生。
师:第六句,请你!
指名一生。
师:第七句,要不咱们一块儿读,好不好?
生:好!
师:好,来。我把话筒先给你。(将话筒递给第一个读的孩子。略停)还不着急,我还有要求。各位都听清楚要求。这样,我想办法,把你们要读的七个带“游”的句子,都串起来。但是你得注意听,我说着说着,你就得注意,马上跟上去,看谁的耳朵最尖。这是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你读完之后,迅速地把话筒递给第二位同学。别忘了,两个要求。底下的同学干
什么?
生齐答:听!
师:再加一个字,倾听!对了,准备好了吗?(接着对第一个读的孩子说)你是第一个,跟你说,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如果你接读成功了,一半成功了;如果你接读不成功,糟糕!咱们得重新再来。有信心吗?
生:有!
师:有!把话筒拿起来。(生正准备读)
师:恩?不着急,我叫你别慌叫你不着急,你看,我还没开口呢!咱们就开始,啊!
师:西湖啊,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
生(接读):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师:啊!真好!就在茶室的后院儿,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恩!有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晚了一些,当后来到了茶室的后院的时候,突然,我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
生(接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师: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生(接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议论着,赞叹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生(接读):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真没想到,这位画技如此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聋哑人。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学好画,他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看鱼,常常一看就是一整天,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接着跟读的孩子忘了继续跟读下去。)
师:她也忘了。(全场笑)她也到了忘我的境界了。(又笑)读下去!
生(接读):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师:谁说的?(稍停)我用笔告诉他,那位小女孩儿对他的赞叹。再读——
生: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师:恩!没错!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生(齐接读):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请坐!(稍停)他笑了,笑得那么甜。是吗?(生点头)孩子们,他为什么笑了?(生思考)而且笑得那么甜?
师(轻声问):为什么?
示意一个学生。
师:你说呢?他为什么笑了?
生:因为他被人夸奖了之后心里暖洋洋的。
师:暖洋洋的,啊!来,你站起
来。谁夸奖了他?
生:是我,文中的“我”。
师:谁?你别坐下去,我还有话要问你呢。谁夸奖了他?
生:文中的“我”。
师:谁第一个夸奖了他?
生:那个小女孩。
师:小女孩怎么夸他的?
生:说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
师:你能读一读小女孩的原话吗?(对大家说)瞧!费劲儿的。
生: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没错!请坐!咱们一起读,一、二,齐——
生(齐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恩,是这个句子吧?
生答是。
师:把课文儿放下。看大屏幕,能看清楚吗?(生答能)
(出示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好的,咱们一起,再来夸一夸。那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生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就在金鱼缸边儿,你的耳边突然传来这么一声惊叫,请问,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思考,指名一生。
生:当她尖叫起来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凑到金鱼缸边去看看,去看看金鱼到底怎么游到纸上来。
师:那么多围观的人,你是凑不过去的,你得——
和那个学生一起说:挤过去!
师:好的,这是你的第一反应。
(转向另一个学生)
师:孩子,你的第一反应呢?
生: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头转向那个女孩子。
师:转过去就够了吗?你看不见,所以你也得——
生:挤过去。
师:看个——
生:明白。
师:对啦,这是他的第一反应。
(又转向另一个学生)
师:诶?你的第一反应呢?
生: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既然我挤不进去的话,我就会问那个女孩,为什么这么夸他。
师:你也扯着嗓子,问上一句,是吧?
生:恩!
师(满脸怀疑的表情喊):你骗谁呢?(生笑)这是她的第一反应。好的!(对另一个男孩)你的第一反应呢?
生: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看那个女孩是说谁,要是那个青年那,我会觉得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观察得很仔细。
师(紧接着):什么叫理所当然的?这是你现在,我跟你说。当初的第一反应你绝对不会认为理所当然。
生:想挤过去。
师:对!这可不是我说的,是你说的啊!(生笑)
师:好的。我们都来做做第一反应。谁来读?(稍停)要求是,让所有的同学听了你这一声喊叫之后,迅速地做出第一反应。谁来?
指名一生。
师:好的,看看你行不行啊!不着急啊,我下令,各位都
做好准备。现在你们就在玉泉的茶室的后院的金鱼的缸边。(笑)
师(模拟场景):突然,你们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
生: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生没反应过来)
师:反应啊!(哄笑)刚刚你们说的要怎么样?(生自由答)要怎么样?要怎么样?你看这,都坐着干吗?这是第一反应吗?再来,再来再来再来!注意啊注意,准备!画鱼的人在这儿,小女孩儿在这儿。你们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奇的喊叫——
生: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哇!过去啊过去!(示意学生往那边挤)哎呀,叫你们过去都不过去。太老实了。都平时管的!(全场笑)请坐!
师:有感觉吗?
生:有!
师:有感觉吗?
生:有!
师: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准备!突然,你的耳边传来这样一声惊叫——
生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师:都想挤过去看一看,看个明白,看个究竟。鱼怎么可能游到纸上去的呢?是吗?(生答是)假如那小女孩说的不是这话,而是这话——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去了!请问各位,还会有刚才这样的反应吗?
(生纷纷说不会,指名一生)
生:应该是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那游,鱼是不可能游到纸上,她肯定很惊奇,会凑过去看,可是画到他的纸上,肯定他是在画金鱼。
师:有什么呀?画金鱼,不就是画金鱼嘛!是的,你还会有那样的反应吗?
(指名另一生)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第一句是游,别人会感觉到鱼不可能游到纸上。(师忙说对)太不可思议了!
师:好一个太不可思议了。
生(接着说):第二句是画,画他们肯定不会这样子想,鱼肯定会被画到纸上的。
师:对啦,手都放下。我知道,你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是不是?但是,小女孩却是这样喊的——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去啦!孩子们,你们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你的脑海里边儿会浮现出金鱼的哪些画面呢?
生:金鱼在纸上吐泡泡。
师:活啦!开始吐泡泡了!
生:金鱼一跳跳到那个纸上去了。
师:更活了,都会跳了。
生:金鱼在没有水的纸上挣扎着,纸都被给水淋湿了。
师:哦,想象够奇特的。总而言之,金鱼也活了。
生:金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
师:好一个自由自在!是的,你们看到的种种画面,最后都汇成了这样一句话,(指大屏幕)读——
生: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把你的喊叫声传入到每一个
人的耳朵里边儿去,再来,读——
生(高声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那位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呢?默读课文儿。(稍停)默读课文,把青年怎么画鱼的段落,找出来。
(生默读)
师:找到的,举手!(生举手)好!都找到了,啊!(指名一生)来,读一读,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其他同学注意听。
生: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是这一句吗?
生齐:是!
师:是吗?
生齐:是!
师:谁还有补充?(稍停,指名一生)你说!
生: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师:没错!(稍停)看,是这句吗?
(示大屏幕)生齐:是!
师:来!我们一起读!把课文儿放下!把课文儿放下!把课文儿放下!对,孩子,把课文儿放下,把脚也放下!诶,没错!一边读,一边用心地感受,看青年画画,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准备!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一、二,开始!
生齐: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恩!看青年画鱼,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特别深?(指名一生)你来说!
生:我是从“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恩,说!
生:因为他把金鱼的每个部位都一丝不苟地画下来,还把金鱼画得像真的一样。
师:恩!听出来了!青年画鱼那一丝不苟的劲儿给你留下的印象特别深,是吗?(生点头)好!(指名另一生)诶,你呢?
生: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分都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我从那静静地画画,我感觉到了那位青年心跟这个画融在了一起了。
师:哟,厉害!你们有谁也像她一样,留意过“静静”?还有谁?(指名一生)你说!
生:我觉得“静静地”这个词,让我感觉到这个青年在画画的时候很心平气和,很认真。
师:心平气和,认真!有眼光!能从“静静地”后面,读出!读出——心平气和,厉害!佩服!
生:我从“静静”这个词语感到,他画画画得到了忘我的境界。
师:噢!“静静”后面还有忘我,这是一
种境界,好!(问另一生)你呢?
生:在这个女孩讲这句话的时候,说明有非常多的人在看,所以他四周是非常吵的。但是他还是在静静地画画,没有被周围的声音而影响到。
师:好眼光!是的,跟环境一联系,跟环境一对比,才能够让我们感觉到,他是静静的。把手放下!有人说静静就是心平气和,有人说静静就是忘我,有人说静静就是不顾周围人,不作出任何反应。是这样吗?(看生,再问)是这样吗?来,把手放下。闭上眼睛,我们再去静静地看看,青年是怎么画鱼的。一边静静地看,一边静静地体味;一边静静地体味,一边静静地想象。好,青年开始画鱼了——
(师范读大屏幕上的句子)
师:看到了吗?看到的举手!
(生举手)
师:你看到青年在画什么?
生:画金鱼!
师:画金鱼的什么?
生:动态!
师:动态,没错!谁看到过金鱼的哪些动态?说说!
生:我看到过金鱼吐泡泡!
师:吐泡泡,好的,这是一种动态,来,站着!站着啊!还有不一样的动态吗?还有吗?(指名另一生)来,说说!
生:我看到金鱼在纸上甩尾巴!
师:噢!甩尾巴!这是一个动态。好的,站着!站着!吹泡泡,甩尾巴,谁还看到了不一样的动态?(问一生)诶!你看到的金鱼的动态是——
生:金鱼在吃东西。
师:吃东西,好的。来!你也爱吃零食。好的,你也站着啊!站着站着,把手都放下!我估计还会有不一样的动态,是吧?好,来,大家注意看!现在,让我们先去看一看,青年是怎么画金鱼吹泡泡的。(对回答“吹泡泡”的学生说)请你画!会画吗?(生点头)会不会?对着话筒说,会不会?实话实说,会不会?
生:会!
师:会!你怎么画?
生:我,我先慢慢地画出圆圈,在金鱼的嘴巴旁边。
师:瞧,她以为我让她真画金鱼呢!不是,不为难你啊!咱们是语文课,不是美术课,咱们不画金鱼。但是,咱们还画,用什么画?用你的朗读来画。很简单,王老师教你一招。你呢,把“金鱼的动态”,看到这地方了吗?在“金鱼的动态”,在“动态”之前加上“吹泡泡”就成了。那金鱼就画出来了。明白吗?把整个句子读一遍,读到“金鱼的动态”的时候,把“吹泡泡”这个词儿填进去。好!明白了吧?(生点头明白)
师:大家注意看,看青年是怎么画金鱼吹泡泡的动态的。(对那个学生说)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
生: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
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吹泡泡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画成了。诶,我想问你一下,当你在画金鱼吹泡泡的时候,你还需不需要走到金鱼缸边,在金鱼的面前看看它是怎么吐泡泡的啊?
生:需要!
师:还需要吗?还需要吗?
生:不需要!
师:不需要!为什么?
生:因为金鱼已经游到我的心里了。
师:好。金鱼吐泡泡的那个样儿那个动态,已经游到了你的——
生:心里。师:好,请坐!继续画画。(对回答“甩尾巴”的学生说)来,给你了,你画什么?
生:金鱼甩尾巴!
师:甩尾巴。好的,我们再注意看,预备,开始!
生: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甩尾巴的金鱼。
师:很快地画出金鱼——
师生:金鱼甩尾巴的动态。
师:再来!
生:很快地画出金鱼甩尾巴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画成了。那么我想问你一下,当你在画金鱼甩尾巴的动态的时候,你还需不需要走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是怎么在甩尾巴的?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已经记住金鱼甩尾巴的样子。
师:你把它记到哪儿了?
生:心上。
师:好的,请坐!(对回答“吃东西”的学生说)该你画了,你画什么?
生:我画金鱼吃东西!
师:开始!
生: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吃东西的金鱼,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画得太好了!请问青年,当你在画金鱼吃东西的动态的时候,你还需不需要再走过去,走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们是怎么在吃东西的?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金鱼吃东西的样子已经刻在我的心里了。
师:好一个“刻”字。请坐!是的,同学们!当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鱼的时候,他的心里只有谁?
生齐:金——鱼——。
师:当青年在静静地画鱼的时候,他的心里装着的又是谁?
生齐:金鱼。
师:当青年在静静地画鱼的时候,他的心里刻着的又是谁?
生齐:金鱼。
师:他的心里记着的又是谁? 生齐:金鱼。
师: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的心里只有——
生:金鱼!
师:这叫什么?这叫——静!
(板书:静)
师:一心不乱的静!胸
有成鱼的静!来,让我们再一次去看一看,青年静静地画鱼。(配乐)开始吧!(师领)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齐——
生看大屏幕齐读。
师:是的。孩子们,正是青年这样静静地画画,才让那个小女孩发出这样的惊叹,读—— 生齐:鱼游到了纸上!
师:正是那位青年这样静静地画画,让每一个围观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深深的感受——
生齐:鱼游到了纸上!
师:下课!
第三篇:《鱼游到了纸上》课堂教学实录
《鱼游到了纸上》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残疾青年观鱼、画鱼的表现,感悟青年勤奋忘我、持之以恒的品质,从中受到感染。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读书方式,理解内容,体会情感;丰富学习方法。
三、背诵欣赏的句子,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过程
教师:上课。
学生:起立。老师好!
教师:常言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们听过这句话吗?
学生:没有。
教师:那今天我就把这句话告诉你们。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把今天咱们所学课文的题目写在黑板上。
教师:同学们注意这个“游”字:这一笔先写横折钩,再写撇。自己在桌面上练习写一下。
教师:请你们大声地朗读课题。
学生:鱼游到了纸上。
教师:同学们,你们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时,会想到什么?
学生:我会想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
学生:我觉得很奇怪,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它游到纸上还能活吗?
学生:鱼是怎么游上去的?
学生:鱼为什么要游到纸上?
教师:你看,它引起了你们的疑问,引出了你们的担心,还引发了你们的探究。题目起得多好啊!咱们再来读一遍课题。
学生:鱼游到了纸上。
教师:那么,当你们迫不及待地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能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和大家交流一下吗?谁试着来说?
学生:作者很喜欢小金鱼,他经常到玉泉去看小金鱼。
教师:你读得有收获,说作者经常去看鱼。还有吗?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收获呀?
学生:游到纸上的鱼不是真鱼,是作者画出来的鱼。
教师:是作者画的吗?哦,是谁画的呀?
学生:是那位青年人画的。
教师:你们看,题目起得好,内容也写得好。是吧!愿意在课堂上读一遍课文吗?(学生:愿意。)我请你们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一下,哪些语句是描写那位青年的,边读边把它用横线画出来,好吗?我说明白了吗?
学生:说明白了。
教师:好,开始吧!
教师:刚才,请你们一边读一边注意,哪些语句是直接描写那位青年的,我们能够交流一下吗?我建议你们按顺序试着来说,谁来说第一处?请你讲。
教师:请你先告诉大家在第几自然段,同学们好一块儿看这段话。
学生:在第三自然段:“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教师:是不是?
学生:是。
教师:有没有忽略掉这句话的,请你赶快补画上。好,接着交流。
学生:在第四自然段里:“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教师:同学们找到了吗?这个自然段,你们是不是也画下来了?
学生:画下来了。
学生:还有一处是:“‘好骄傲的青年人。’我正想着,目光落到他胸前的厂徽上,心不由得咯噔一跳!‘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教师:孩子,你看这句话,“咯噔”的读音读得不那么准,我来帮助你一下,咱们是朋友。“心不由得咯噔一跳!”全班同学也把这句话读读。
学生:“心不由得咯噔一跳!”
教师:噢,原来他是个聋哑人,这是直接描写青年的。很好!请坐。你和大家交流了你的学习体会。还有吗?
学生:在第七自然段:“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教师:还有没有?我们已经找到四处了。那位同学请你说。
学生:第九自然段里:“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教师:好!又找到一处。那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把这处画下来了?没有画的同学请你补画一下。还有补充的吗?最后那位女同学,请你说。
学生:“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教师: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这句话是不是写他的呀?
学生:是。
教师:好,那么,没有画这句的同学也请你补画上。同学们在一起学习,就是互相交流、互相吸取别人学习的心得。还有补充的吗?那位同学,请你说。
学生:“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教师:有多少同学画了这一句?真好!在这句话之前还有吗?
学生:还有一句:“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教师:孩子,你告诉我,你读的这部分内容在看鱼里面吗?
学生:在画鱼里面。
教师:怪老师的话没有让你理解,你先听听同学们的。你积极交流,非常好。
教师:作者对青年人最初的印象,你们捕捉到了吗?
学生:他举止特别。
教师:你们都捕捉到这个词了吗?
学生:捕捉到了。
教师:画下来了吗?
学生:画下来了。
教师:在这个词上做一个你习惯用的标记。
教师:青年最初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特别”。特别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呀?建议你们读出来,哪些词语让你感觉到“特别”、体会到“特别”,你就把它读出来。谁来读?
学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学生将“呆呆地站”读得较突出。)
教师:我听出来了他对这个“呆呆地站”很有自己的感悟,“呆呆地站”是发愣吗?
学生:不是。
学生:他一个人呆呆地看,是因为他听不到周围的声音,其他人以为他在发呆。
教师:噢,不是发呆,那是什么?
学生:他在认真观察鱼。看金鱼长什么样子。
教师:你感悟到认真。
学生:他看得很仔细。
学生:看得很专心。
学生:看得很入迷。
学生:他忘我地看。
教师:你们感悟得多丰富呀!请你说。
教师:听到了吗?是他对鱼的爱呀!你们体会得多深哪,体会到了他的情感。还有吗?
学生:美丽的金鱼把他吸引住了。
教师:每一次看鱼都有新的收获。老在那儿看,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态呀?这叫什么?
学生:痴迷!
教师:是呀,这位青年看鱼如此入神、如此专注、如此痴迷,真是一个什么样的青年?
学生:特别的青年。
教师:如果不用“特别”这个词,还可以怎样说?
学生:他是一个奇特的青年。
学生:他是一个特殊的青年。
学生:他是一个古怪的青年。
学生: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青年。
教师:“特别”在这里就是与众不同的意思。那别人是怎么看鱼,他又是怎样看鱼,才与众不同呢?我建议你们同桌合作读书,一人读别人看鱼的行为,一人读青年看鱼的表现。可以吗?
学生:可以。(同桌合作读书)
教师:好,全班再合作读。
教师:女生读别人看鱼的行为,男生读青年看鱼的表现,可以吗?
(学生读)
教师:真是一个特别的青年,让我们记住他的外貌。
(学生读描写青年外貌的句子)
教师:青年看鱼这样忘我,那他画鱼又是怎样一番情形呢?我建议同学们先自己默读思考,然后在小组里根据画鱼这部分内容的表达特点和自己的感悟一起设计一种读书的方式。我的建议比较长,我再说一遍。(教师将重点的地方重复了一遍)
(学生活动)
教师:我刚才到每个小组去参加学习,发现同学们创造了许多好的读书方法,愿意不愿意在全班交流展示一下呀?
学生:愿意!
教师:哪个组愿意来?请你们组来。
教师:同学们都是虚心学习的同学,咱们一起看看他们组创造的读书方法是什么。
第一组学生甲:我们组创造的是:先把青年画鱼的句子读出来,然后把里面的重要词语和自己的感悟说出来。
学生乙读:“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学生丙:第一个词是“一丝不苟”,就是说他连金鱼的鳞片和嘴巴怎么画都不放过,画得非常非常地像,而且像姑娘绣的花那样精美;第二个词是“动态”,金鱼游过去的动作也要画出来,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画得非常逼真!
教师:学习得好不好啊!
学生:好!
教师: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起个名?
学生:抓住重点。
教师:对,抓重点词语品读的方法。给他们欣赏的掌声!别的组用的什么方法?
第二组学生甲:我们是先把它的动态和静态说出来,再把自然段读出来,再说说我们大家的感悟。
学生:(一个学生读画静态的鱼)“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另一个学生读画动态的鱼)“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合读)“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学生乙:这两段话都说明了那个青年人画画非常地认真,画得特别地好。他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已经和游鱼融为一体了。
教师:你们设计的读书方法也非常好!给这个方法起个名字。
学生:分读。
教师:根据画静态的鱼和画动态的鱼来分工读,体会到对比,所以用的是对比分读法。给他们赞扬的掌声。还有吗?还有跟他不一样的吗?你们来说。
第三组学生甲:我们先读一读,再说说从这句话我们得到什么。
教师:刚才有品读方法,有对比分读方法,看看他们又创造了什么读书方法?
学生:“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我觉得这个青年人画得很认真、很仔细。“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说明青年人画得很逼真!
教师:你评得真到位!总结总结这是什么读书方法?
学生:边读边评价的方法。
教师:好,这叫评读。
教师:给他们掌声鼓励!同学们太棒了!创造了三种方法,有品读法,有对比分读法,还有评读法,咱们全班再共同创造一种读书方法,愿意吗?
学生:愿意!
教师:好,叫“赞美读”。
教师:我们赞美这位青年,画得认真──
学生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教师:我们赞美他画技高超──
学生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教师:(出示课件,金鱼图)请你们看,假如这就是那位青年画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金鱼图,(学生观看,看后教师接着说)你们就是围观的人,你们会说些什么?
学生:呀,这些画真漂亮!
学生:这些金鱼画得可真像!
学生:这些金鱼画得跟真的金鱼一样。
学生:我会对年轻人说,你太多才多艺了。
学生:我会说,这些金鱼画得太逼真了,真美丽!
学生:这些活灵活现的金鱼,你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学生:你画得可真好!
学生:你画的金鱼就好像是从池子里捞出来的一样。
教师:(出示文字片)同学们,这是小姑娘的赞叹,读出你的赞叹之情。
学生:(高声地)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了!
学生:(低声地)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了!
学生:(惊喜地)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了!
学生:(激动地)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了!
学生:(惊讶地)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了!
学生:(抑扬顿挫地)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了!
学生:(赞叹地)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了!
教师:读得都很好,都表达了咱们对这位青年高超画技的赞叹之情。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篇课文里有不少句子相互之间有联系,如果我们把它们联系起来去读,去思考,就会有更多、更深的体会。你们愿意试试这个方法吗?我建议你们在读的时候看看哪些句子之间有联系,你把它们找出来放在一起读一读,看看你又有什么体会。
0 学生:一年多。
教师:一年多他都是这样的。从早晨到晚上,从春夏到秋冬,坚持不懈地观察、作画。是不是体会更深了?谁还有体会?
学生:“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我想到一个词“胸有成竹”。
教师:很好啊,联想到文与可画竹。我这里有一篇小短文《齐白石画虾》,我奉献出来,与同学们共享。(出示短文)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大画家。他画的虾寥寥数笔,清润透明,生气勃勃,成为人们喜爱的艺术珍品。齐白石画虾经历了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最初,齐白石从临摹别人画的虾入手。后来,他在案头,常常摆着一只大碗,盛满清水,养着活虾,更细致地观察虾的形态和特征。他长时间地呆呆地伏在碗边,观察虾的活动。小虾自由穿梭,老人怡然沉醉;小虾上下浮游,老人欣然自喜;小虾嬉戏争斗,老人为之担心;小虾生命垂危,老人为之叹息。他以虾为友,以虾为伴,以虾为师,一旦观察有所得,便展纸研墨,挥笔作画。画好后,老人把画挂在墙上,仔细揣摩品味,又不时走到碗边,用小棍挑逗大虾,认真对比画上的虾与碗里的虾的异同。对小虾性格特征的深刻理解,促进了老人对虾的造型特征的准确把握。白石老人笔下的虾,由繁到简,由形似到神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家都赞誉:白石老人70岁以后画的虾,已经达到了精熟完美的境界。
教师:联系这篇短文,你们又增加了什么感悟?
学生:他们都喜欢鱼和虾,仔细认真观察。
学生:他们都是刻苦练习画画。
教师:是呀,对所画之物由衷喜爱,深刻理解,才能准确把握特征。先深入心里,再画于纸上。看,咱们的体会更丰富了。请继续交流。
学生:“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好骄傲的青年人。’
教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我来评价你们,同学们学习认真,积极性很高,积极思维,踊跃发言,有好的读书方法,有创造性,希望你们保持、发扬下去。
教师:你们评价评价老师,我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学生:我觉得你讲课很有情趣,有意思,我们都很愿意上!
学生:老师把我们当成朋友,这样我们能更好地学习。
学生:老师教给我们很多读书的好方法。
教师:今天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成为了好朋友,我要把你们学习中好的习惯、好的态度、好的精神带给北京的小朋友。好,下课!
板书:
第四篇:王崧舟先生《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艺术欣赏
课堂上的园林风景 ——王崧舟先生《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艺术
欣赏
一切艺术本身就其本质而言都是诗。
——海德格尔
王崧舟先生是一位栖居在语文课堂上的艺术大师,他总是以创造和超越的姿态打量着自己和自己的课堂。他那贯注在每一个课例中的深刻而动人的力量,总是如缕缕拂面而至的清风,在人们心灵的湖面上激荡起经久不息的涟漪。他用他的一个个课堂实践作品,绾结起诗意语文的历史的同时也指明了诗意语文的未来方向。正因如此,他推出的许许多多的课堂作品,都无法阻挡地引起了评论者和广大教师们的关注,有的甚至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其影响以至超出语文的边界之外。
但是他执教的《鱼游到了纸上》却是一个例外,这一课的教学远没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除了年前一家教学杂志全文刊载了该课的教学实录外,一直很少见到相关的评论。直到在新近出版的某核心期刊的诗意语文研究专辑中,我才终于见到了此课实录,让人欣喜的是,在此版实录中,刊载了由一位资深特级教师所作的精要评析。再次研读着这份实录,我的眼前浮现出王老师课堂上那举手投足的身姿、耳边回响起他那特有的浑厚激昂的音调。我又一次为王老师独到的教学艺术魅力所折服。如音乐艺术一样,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也是一种运行于时间轴线上的线性艺术,但同时又有着空间上的开阔和宏大,因而显得立体而丰富。流连在这一独特的艺术形态中,我恍若置身于江南的园林之中:信步而行,一步一景,俯仰生姿;放眼而望,近景远景,美不胜收。套用叶圣老的话――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那么谁要鉴赏和追问诗意语文,王崧舟先生的《鱼游到了纸上》恐怕也不该错过。
(一)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作为艺术而存在的课堂,总是以美的尺度来创造。美不仅仅外显为某种“有意味的形式”,她更是一种作品整体意义上的和谐和完满。这种支撑起整体和谐和完满的恐怕正是被中国美学称之为“气蕴”的内在特质。《鱼游到了纸上》一课的教学流程以线性方式展开,以“游”为“气蕴”,从“如何游”的铺陈到“何以游”求索,一“游”到底,一气贯之,气蕴十足,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命的力量。我以为王老师选择以“游”为主线,并非偶然,更非随意。我甚至认为,对于彼情彼景之中的王老师来说,该课的教学设计也只有这样的这一种选择――这也是最完满、最完美的选择。不仅仅题目中“游”的陌生化的表达方式、不仅仅以“游”为眼的文本存在。诚然,就文本而言,一个“游”字,将聋哑青年的画技描绘得淋漓尽致,可谓一个“游”字,尽得风流。更深层是在于“游”字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我相信王老师首先为题目中那貌似突兀实则妙绝的“游”字所吸引。《说文解字》云:“游者,旌旗之流也”,何等从容,何等威武,何等壮观。此外更有“游刃有余”之寓,那是何等自由的境界?更不要说“逍遥游”的理想,是多么令人神往!除此之外,更有优游、神游、遨游、周游……我相信,建立在这样的认同之下,产生以“游”为主线的教学创意也便在情理之中了。但《鱼游到了纸上》并不止于“游”,在对“何以游”的追问中,最终抵达了“静”的境界,从而建构起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立意。“静”本身就是一个中国美学的范畴,被认为是一种美的形态和产生美的前提状态。“心斋”“坐忘”所言的是“静”,“澡雪精神,贵在虚静”所指的更是“静”。“静”中包含着丰富的可能,“静”能生“定”,“定”能生“慧”,而失去了“静”则可以说便失去了所有的可能。而作者之所以为文,我想也正是受着这“静”的召唤。因“游”而起,由“静”而合,这样便有了一个整体的教学框架。
艺术形态的课堂教学还不止于此。整体的框架,也只是为艺术的课堂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前提,艺术的课堂更要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王老师无疑课堂教学的艺术大师,他完全摒弃了那种细碎的师生互动策略,而是围绕着教学的目标,将教学活动规划成若干“组块”,每个“组块”自成一景,相对独立:有各自的教学目标、有各自的中心话题、有各自的价值取向,而“组块”与“组块”之间,通过灵活的铺垫、巧妙的承接、自然的过渡实现了“无缝对接”,从而编织成一条平滑的教学流程。新课伊始的“游动全文”组块类似于传统课堂中的“初读、读通”阶段,王老师立足于“读准读通、边读边找”,巧妙让学生找出并读好文中的七个含“游”字的句子――也是全文中的重点句关键句――贯通了全文。而在这一组块的最后,通过对末句“为什么笑”的提问,自然引入到“何是游”的探究。在这一组块中体味出“游”字神蕴之后,又引发出对青年“何以画”的思索,如此种种,比比皆是,浑然天成,直至对“静”的提炼和升华。
此外,仅有一个美的整体框架,还不足以称之为完美,正如王老师在每节课上的那样,总是格外注意每个细节处理。他总是讲究课堂起势与收煞的安排,构划铺陈与过渡的承接,留心诵读与体悟的联结,关注提问与点拨的协调,思虑吸收与表达的迁移,甚至他精心地设计了课堂上每个环节中的“节奏”和“色调”,他也不允许有破坏整个课堂气蕴的败笔。或许,有的是他有意的为之,有的已经成为了融入他教学习惯的自觉。总之,置身在他的课堂中,你用不着紧张,更不需要担心,你所要做的,就是静静地欣赏,悄悄地思量。
(二)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鱼游到了纸上》一课的教学流程,绝不是一条运行于时间轴线上的平直的线段,顺着时间的轴线,我们的眼前忽而草丰林茂、繁花似锦,忽而视野开阔,一览无遗。《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恰到好处地安排了课堂的节奏:教学内容的疏密、课堂“色调”的明暗,以及教学情感的张弛,每一个教学情境的元素都能做到错落有致,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极具美学特质的教学景观。诗意的课堂,很注重“象”的塑造,王老师称之为“举象”。“文本中的文字是沉默着的”,阅读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便是将这沉默着的文字还原活化为“象”的能力。艺术正是因为“形象”动人,普列汉诺夫说:“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情感,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的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王老师的“举象”方法也绝不雷同。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一句运用的是陌生化的表达方法,其实放在现实生活中来看,则并不为怪。男青年所画的金鱼,非得一个“游”字不能表现出其栩栩如生,一个“游”字更透出了观者的惊叹和赞美。然而文中只留下了“游”,作者所要表达的其余一切都隐藏在文字的“冰山”以下了。要让孩子们体会这个陌生化表达的神蕴,王老师把孩子们带回到了“现场”――“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突然听到了这么一声喊叫,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将目标直指学生对“游”字陌生化表达的敏感:那种惊叹、疑惑和难以置信。还不仅仅是还原出“现场”,王老师还让孩子们回到“现象”,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第一反应”进一步还原,孩子们立即惊讶地围拢到“男青年”身边,然后通过现场采访的方式,让孩子们回过头来把自己的“反应”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便实现了一个从“文字”到“现象”再回到“文字”的回环。我相信,在课堂气氛空前热烈的背后,是孩子们把握住“游”字脉博后的惊异和喜悦。
“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是一句相对抽象的省略,聋哑青年倒底画了金鱼的哪些动态,文本留下了一个空白。王老师认为:阅读就是要“在文本字里行间的空白处阅读,能够读出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让孩子们填充这个空白,并不太难,但却非常重要。王老师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身活体验来展开想象,让孩子们补充“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通过想象让抽象省略的文字具体化,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游”的表象。在孩子们补充出金鱼“转身”“吐泡泡”“甩尾巴”等具体动态时,王老师顺水推舟,放大这了一环节的线程,引发对“画这些动作需不需要回过身去观察”的思考,从而让孩子们自然得出了之所以“鱼游到了纸上”是因为“鱼先游到了心里”的结论,让后续的学习水到渠成。
(三)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杰出的艺术作品往往产生于天才的艺术家沉浸在某种精神状态之中时灵感性的直觉。往往一些独到的创意,总是艺术家们的灵光乍现;而教学结构中那么多错综复杂的元素、关系、结构的浑然天成,更是凭着艺术家们的“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后的手拈来。“脱有形似,握手已违”,但并不意味着这样的艺术的整体生命不“可读”、不“可解”,尽管很难。
园林艺术绝离不开“假山的堆叠”,正如语文课堂绝少不了朗读的指导。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然而对于如何读、读什么、怎么指导读许多老师都没有必要的准备,因而在许多阅读课堂上很难读出节奏、读出层次、读出韵味。《鱼游到了纸上》是真正的读书的课堂,但由于王老师精心选择了朗读的内容(仅有的几个重点句段)、精心设计了朗读的指导、精心创设了朗读的情境,使学生的读一遍比一遍有效,一遍比一遍有味,一遍比一遍富有艺术性。王老师成功的朗读指导来源自他对每一次朗读明确的目标定位。他总是着眼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因而,他对学生的读总是有明确而具体的方法指导,如:“读,不光要用嘴巴,更要用眼睛。”“能读出一种感觉,能读出一些问题,这就是心到了。”不仅仅如此,王老师在朗读上还有更高的追求,即通过朗读,让学生与作者实现视域和心灵的双重融合乃至与作者化而为一,最终实现“不知是我之为文、彼之为文”,不知是身在课堂还是身在西湖的玉泉。就这样,诗意语文的课堂常常人课为化,学生与古今中外的许多伟大的灵魂实现了美妙的汇合。这样的境界,便是将外在于人的语言学习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言语生命的自觉行为。为了达到这一境界,王老师在内容上采取了“集约化”的方法,将朗读的指导设计成一个个“组块”,在回环往复的朗读中,让貌似“同质同构”的朗读升华为“异质异构”:朗读因更多的层次、更多的景深而精彩;在形式上则多采用切已体察、移情体验、角色扮演,让学生真正的阅读中读出自已的存在,在文本中发现自己的影子,最终在阅读活动中学会阅读。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如在前文提到的引导学生回归现场,关照自己的“第一反应”的片段外,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聋哑青年是如何看鱼的,王老师先让学生们将聋哑青年的“看”与自己的“看”作对比,然后再次将“一年多”的“每个星期天”的时间面具体化为四个具体的时间点,并让学生化身为作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反复验证文本中描绘聋哑青年“静静地看”的文段――
师: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玉泉茶室的后院去看一看。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看见——
生:(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看到了。春天过去了,夏天到了,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又看见——
生:(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看到了,他的确在看金鱼。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你又来到玉泉,你又来到了茶室的后院,你又发现——
生:(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看来那位青年还在,秋天过去了,冬天到了,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你还来到玉泉,你还发现——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孩子们,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那位青年就这样静静地看,呆呆地看,中断过吗?他放弃过吗?这叫怎样的看? 生:这叫坚持不懈地看。
生:这叫坚定不移地看。
生:这叫持之以恒地看。
这完全相同的朗读内容可谓“同质”,几乎相似的引读方式可谓“同构”,但,这一波又一波的铺陈,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对“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他就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这一重点句的再创造。这很直观地解释了那句“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的箴言。什么是“一年多”什么是“一年多里的每个星期天”,个中艰辛被一笔带过,但一旦还原成了“春光明媚”“烈日炎炎”“秋高气爽”“寒风凛冽”等等丰富的场景,那聋哑青年所遭遇的困难也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一句的潜台词其实是: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冬酷暑啊,难怪一个聋哑的青年能够练就这样的画技。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受,再一遍又一遍地读出来的时候,必然对聋哑青年的坚毅有了一层深似一层的体认。
(四)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鱼游到了纸上》和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其他课堂一样,也是一个具有“多重景深、多级层次、多维视域的结构”。综观全课,《鱼游到了纸上》绝不缺少对“文”的关注,教学自始至终紧贴着文本的地面,更不缺少对重点语词的“咬文嚼字”;《鱼游到了纸上》也不缺少对“意”的开掘,引导学生由“游之思”抵达“静之悟”的境界。《鱼游到了纸上》是王老师倾情打造的又一部诗意语文的力作,自然承载着王老师对诗意语文的理想、信念和追求。诗意语文所追求的理想,是一种宁静而平和的美,诗意语文所追求的境界,是一种简约而丰赡的思。或许我们可以从《鱼游到了纸上》这一诗意语文的成功个案去一窥诗意语文的某些特质,但,继而要追问什么是诗意语文,恐怕,我们也只能说:诗意语文,就是诗意语文,她就在你我的心中,在我们永远不停的思索和追寻中。
第五篇: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
全然进入“人曲合一”的境界——《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
一、发现一道风景
师:不用我说大家也一定清楚,《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是吧?
师:但是,关于“二泉映月”,还有一点,如果我不提醒,大家就不一定清楚。其实,“二泉映月”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著名的风景。不信,你去书上找找看。就是这篇课文,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还真不少。
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师:谁找到了?把你找到的风景读给大家听一听。
师:整整四处,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虽然这道风景散见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但还是被我们一一发现了。王老师已经把描写二泉映月的优美词语都摘了下来。大家看——(大屏幕出示: 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师:很好,有感觉了。你注意这个“茫茫”,一眼望去,茫茫无边。你再注意这个“月夜”,它应该是静静的,没有喧闹,没有嘈杂。有感觉吗?再读一遍。生1:(再次朗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好,很好!就是这种感觉。“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咱们一起读——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齐读不一定非得大声。轻轻地、缓缓地读,更能给人以一种“茫茫月夜”的感觉。再读一遍。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很好!带着这种感觉,谁来读读第二组词语?把感觉读出来。生2:(朗读)“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师:太好了!听了她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一泓清泉,静影沉璧”,看到了什么? 生3:我看到了一股股清泉流到了一起。生4:我仿佛看到一泓清泉在缓缓的流淌着,发出了美妙的声音。生5:我看到有一轮金黄的圆月倒映在清澈的泉水中。
生6:我看到水面非常非常的平静,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好像一块洁白的美玉。师: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意境啊!来,咱们一起读—— 生7:(朗读)“流水淙淙,蜿蜒而来。” 生:(齐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很好!就是要读出这种感觉来,读出这种节奏来。你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这八个词语变了。变了,变成了什么?
师:是呀,变成了一首诗,变成了一首小小的诗,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来,谁来读一读这一首小诗?
生2:(朗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读出了什么感觉?
生2:读出了月亮照在水上很优美的感觉。生3:我体会到了一种很优美、很安静的感觉。生4:清幽的感觉。
师:优美的,安静的,清幽的,可能还会有别样的感觉。来,我们一起读这首小诗,读出你自己的感觉来。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真真切切的看到了如银的月光,那么皎洁、那么明亮;一泓清泉,缓缓地流淌着,那么清澈、那么纯净。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是那么圆润、那么空灵。但是,同学们,这如银的月光,这清澈的泉水,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什么?
师:是的,“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 生:(齐答)黑暗。
二、体验一段人生
师:黑暗,黑暗,除了黑暗,还是黑暗。置身于黑暗世界中的阿炳,在那个中秋之夜,在那个二泉池畔,他在想些什么,他又在听些什么?默读课文,请把你的目光聚焦到阿炳的身上。
生:(默读课文,寻找刻画阿炳心理活动的文字。)师:中秋之夜,二泉池畔,面对这淙淙的流水声,双目失明的阿炳思潮起伏、思绪万千。请问,他想到了什么?
生1:他想到了师父说过的话。
师:是的,师父曾经跟他说过这样的话——
生1:(朗读)“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 师:他还想到了什么?
生2:他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师:(板书“坎坷”)请为“坎坷”换一个词语。生3:苦难。痛苦。穷困。屈辱。悲惨。可怜。
师:(对以上词语一一板书)同学们,他的苦难、痛苦,他的穷困、屈辱,他的悲惨、可怜,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默读课文,寻找有关词句。)师:谁来读读你的发现?
生1:(朗读)“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师:这段文字当中,有阿炳的苦难和痛苦吗?
师: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地去看,这段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变成了怎样的画面?“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生:(闭眼听老师的朗读。)
师:同学们,阿炳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已经有五六十年了。他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阿炳生活的那个时代。你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是怎样艰难地行走在卖艺的路上;也许,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中午,拉着二胡的阿炳,突然晕倒在地上,事情将会怎样发展;也许,在卖艺的路上,阿炳不小心撞上了一摊水果,你又将看到什么?也许,一个粗鲁的大汉硬拉着阿炳去给汉奸唱堂会,但是,阿炳他……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写下来。生:(各自写话,用时约5分钟。)师: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我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拿着胡琴在街上卖艺,当他不小心撞到小摊时,即使他连声说“对不起”,无情的摊主也不肯放过他,硬是把他一天辛苦赚来的钱全部都拿走了。
师:留给阿炳的,是人世间的冷漠和屈辱啊!说说你看到的场面,好吗?
生2:我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不小心碰翻了人家的水果摊,虽然说了“对不起”,还趴在地上一个一个地拣水果,但是,凶狠的老板还是对他拳打脚踢。虽然围观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帮助他,只是在一旁讥笑他。师:为什么?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对待阿炳? 生3:因为他是一个瞎子。
生4:因为他只是一个卖艺的人。生5:因为这时候的社会十分黑暗。师:你们还看到了怎样悲惨的画面?
生6:我看到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别人吃着团圆饭时,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拉着二胡,穿着破烂的单衣,吃着别人剩下的饭菜,睡在牛棚里,没有被子,没有床,没有枕头。师:只有寒冷,只有饥饿,还有那无尽的黑暗和凄凉。
生7:我看到一个气势汹汹的大汉,一边拉着阿炳,一边说着:“快去给我家老爷拉曲子去。”阿炳说什么也不肯去。大汉急了,抡起拳头就往阿炳的脸上、身上打去。阿炳被打得鼻青脸肿,鲜血也一滴一滴地从脸上流了下来。但阿炳死也不去给那个老爷拉曲子。
师:是的,他要用死来捍卫做为一个人的尊严啊!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看到了阿炳的生活,走进了阿炳的世界。那里有着太多的苦难和痛苦,有着太多的穷困和屈辱,有着太多的可怜和悲惨。但是,面对苦难和痛苦,阿炳可曾放弃对音乐的热爱? 师:面对穷困和屈辱,阿炳可曾放弃对光明的向往? 师:面对可怜和悲惨,阿炳可曾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师:一边是苦难、是屈辱、是悲惨,一边却是热爱、是向往、是追求,这就是阿炳的坎坷经历啊!(板书:一段人生尽)
而这一切,伴随着淙淙的流水声,伴随着师父很久以前的教诲声,一幕一幕地在阿炳的脑海里出现了。十多年的坎坷经历,在这一个中秋之夜,终于化作了这样的心声——
(大屏幕出示: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想到自己虽然穷得身无分文,却死也不给地主老爷拉曲卖艺的那一幕—— 师:想到自己十多年的苦难、十多年的悲惨、十多年的屈辱,想到自己十多年的热爱、十多年的向往、十多年的追求,阿炳终于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我们一起读—— 师:这声音,让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二胡曲诞生了。
(二胡曲《二泉映月》响起,师生静静地听完整首曲子,用时6分钟。)
三、感悟一片情怀
师:同学们,你们刚刚听到的就是《二泉映月》。什么感觉? 生2:阿炳的经历太坎坷了,要不然,他拉不出《二泉映月》的。生3:好像在梦里一样。生4:伤心,又感觉很悲愤。
生5:《二泉映月》就是阿炳的心声。生6:很优美,也很凄凉的一种感觉。
师:听得出,你们对《二泉映月》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感觉。听任何音乐,感觉最重要。《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就写在我们的书上,快速读一读课文,把描写《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段落找出来,带着音乐留给你的感觉和情绪,用心地去读一读这段话。生:(默读,寻找有关段落,然后自由读课文。)师:好。谁来读读乐曲的开始部分?
生1:(朗读)“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师:这是乐曲的开始部分。谁来读读乐曲的高潮部分?
生2:(朗读)“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回忆一下《二泉映月》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一种气势,一种力量,像巨浪一样在心中激荡。谁再来读读高潮部分?
师:要把乐曲推向高潮,也许一个人的力量小了一点。谁愿意跟他一起推?愿意推的我们都站起来。用我们的全部力量和气势,把乐曲推向高潮。师:请坐。乐曲的尾声部分谁来读? 生4:(朗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同学们,回响在二泉池畔的,仅仅只是这首乐曲吗?仅仅只是这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的琴声吗?此时此刻,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1:我听到阿炳在说,命运啊!你对我为什么这么不公平? 师:这是阿炳激愤的倾诉。
生2:我听到阿炳在说,我不会低头的,我不会屈服的,我一定要跟命运抗争。师:是的,这是阿炳倔强的呐喊。
生3:我听到阿炳在说,这个万恶的旧社会,人和人之间是多么得不平等啊!师:你听到了阿炳深沉的叹息。
生4:我听到阿炳在说,我虽然很穷,但我有音乐,我爱音乐,这就足够了。师:如果阿炳在天有灵,他一定会把你当作知音的。
生5:我听到阿炳在说,师父啊,你在哪里?我想念你,你来帮帮我吧。师:这是阿炳在伤心的哭泣啊。
生6:我听到阿炳在说,人穷志不能穷,我要努力,我一定会过上幸福生活的。
师:是的,这是支撑阿炳活下去的理由和力量啊!同学们,你们听到的这一切的一切,是什么?是阿炳积淀已久的一片情怀呀。(板书:一片情怀)
(大屏幕出示以下语句,《二泉映月》的音乐再次响起。“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师:让我们再次走进阿炳的《二泉映月》。我读前面一句,你们一起读后面一句。(朗读)“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
生:(齐读)“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师:(朗读)“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
生:(齐读)“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朗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 生:(齐读)“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再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 生:(齐读)“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三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 生:(齐读)“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四、理解一首曲子
师:但是,在五十多年以前,在那个世道,在那个社会,对阿炳的这一片积淀已久的情怀,有人理解吗?
师:对阿炳的这一段坎坷的人生,有人同情吗?
师:可惜你没有生在阿炳的那个年代。那个世道,那个社会,对阿炳的音乐才华,有人欣赏吗?
师:这琴声中饱含着的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有人听懂了吗?
师:是的,一个瞎子,一个艺人,一个乞丐,谁在乎他的情怀?谁在乎他的命运?谁又在乎他的绝世才华?孤独的阿炳,有着绝世才华的阿炳,只好把自己的《二泉映月》倾吐给这——
(大屏幕出示: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他的人生,他的情怀,他的绝世才华,随着他的《二泉映月》,就这样融入了——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板书:付月光)一段人生尽坎坷,一片情怀付月光。生:(齐读)一段人生尽坎坷,一片情怀付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