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问题

时间:2019-05-12 17:4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问题》。

第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问题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问题 竟成中学罗和香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数学的研究、数学的课程设置、数学教学的设计以及数学的评价方法的影响极大,促进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研究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己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师应该掌握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技能,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意义,以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等问题作一些个人的简单阐述。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课堂整合。

今天,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技术、新的环境发生变化。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它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为学习者的自主性、研究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它促进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我们一线教学人员关注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本质 教育领域中,随着人类对信息处理方式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信息技术有了根本性的革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学习方式上的变革使它成为课堂整合的一个切入口,而课堂整合为了实现它的时代目标也选择了信息技术为依托。目前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讨论的“课程整合”都锁定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程整合。这既与整个国际环境中对人才的信息素养要求有关,又与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呼应。我认为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要充分理解到它们的本质。因为它们之间都具有:(1)独立性: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原本是互为独立的不同课程;(2)相容性:信息技术是可以与其它学科互相结合起来的;(3)工具性: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是可以为其它学科教学服务的;(4)条件性: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即:需要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课堂;(5)目的性: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科教学取得比以往运用任何手段和方法更有效的教学效果。由此,所谓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就是通过数学课程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和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简而言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它要求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以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

二.合理认识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意义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师网络、校园网和Internet等,将其与课堂整合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的技能。(3)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了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4)能更好地实现个别化学习,而且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有利于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今天,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具有多种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特性,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

三. 灵活把握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和信息,进行计算和推理,可以提供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条件。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信息技术可以用于模拟情境,给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譬如,使用《几何画板》这个数学教学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既能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并乐意学数学。让学生通过做“数学实验”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现象能力和数学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是目前数学教学中最为流行的辅助软件之一。

借助几何画板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如对“轴对称”概念的讲授,教师可以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这只蝴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让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就很自然地发现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第二、信息技术方便地实现数学对象的多重表示。信息技术使数学概念、理论及数学问题容易地用数字的、图形的、符号的、语言的等多种方式表达.学生可以在这些表示法之间进行自由转换,既可以用计算机或计算器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作图功能、可视性与动态显示效果,又可以通过图形的方法或数值的方法来探索数学,使得“多重表示与表示的互相转换”这一重要的学习理论的实现成为可能。第三、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为学生进一步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现思维过程。信息技术的融入有利于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将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信息技术可以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使创新精神与能力得到发展.

数学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并不能把握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不能给予及时反馈。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函数中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随△的正负而上下移动,这些能利用动画功能十分直观、形象的表现出来,而且可以反复再现,还可以逐步分解其变化过程,使其变化规律凸现出来。比单纯的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第四、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历代教育家梦寐以求的理想目标--个别化教学。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出现,计算机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处理数据的能力,实现内容的切换和选择,即可以被用来在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间切换和选择,也可以用来在同一数学对象的不同结构侧面的切换和选择,同一数学问题的不同解法思路的切换和选择。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这种快速切换和灵活选择的功能,设计出多种授课方式,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发展,是一种国际趋势。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应该着眼于解决今天数学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不断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逐步设计未来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全新的教学。

四、注意处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问题

我认为,为达到课堂教学的真正优化,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还须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一定要适度。我认为对待课件应主要针对某个教学难点或重点来设计,紧扣教学内容,切忌为追求视听效果而使课件内容华而不实。设计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以教学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将完美的外在形式与实用的内容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辅助教学。因此,有时,在能解决好教学难点的基础上,设计的时间短一些,反而会使学生印象更深刻,对所学的知识掌握更好。

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不能让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量大的优点成为“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信息量大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特点,而如果运用不当,课件或链接内容过于丰满,信息量超出了学生在45分钟内的接受能力范围。所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课前准备时,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遵循“适量”原则,切不可贪多求快。

运用CAI这种授课方式和传统方式已经有了明显不同,它采用了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新的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手段用于课堂教学。但这种整合的方式,基本是按传统的上课程序安排的,只是在原来的使用粉笔板书、投影仪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电脑这个“新式武器”。不可否定的是,这样的课堂教学,能使初识电脑课件的学生对学习产生新鲜感,大大增强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是以数学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数学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特点,有利于教师克服目前的困难,大胆地参与整合实践。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学校的具体条件,选择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整合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健民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

[2]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3].袁智强,江玉军.从实验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1?2).[4].胡晋宾.谈怎样用《几何画板》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4(7).[5].王晓东.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4(3)

二??六年十二月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正日新月异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教育作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当然也不例外,而对于数学,面对21世纪的挑战,学生数学方面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营造了新的数学学习环境。《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作为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问题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案例分析 思考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也就形成了学习的内动力。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时间短、持久性差,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习内容,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就能激起学生积极探究新知的心理和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下载用flash做成的动画展现森林中的小猪、小狗、小兔、小熊等小动物分别骑着装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不同形状车轮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多媒体精彩滑稽的画面一出现,就吸引了学生。学习兴趣被生动搞笑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立刻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播放比赛画面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谁先到达终点。学生们根据生活经验,猜小狗会得第一。比赛开始了,音乐声中,小狗骑得又快又稳,得了第一,小猪、小兔、小熊虽奋力拼搏,但仍落在后面。学生们情绪高涨,事实果然与猜想一致。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小狗为什么能得第一?”“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上才能跑得又快又稳?”这一连串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此时教师无需更多言语,只需借助信息技术,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二、借助信息技术,搜集信息,充实学习内容

信息技术网络资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发展余地。善加利用,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综合优势。特别是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觉接受刺激,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一定会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质的飞跃。例如在学习角的种类后,有学生提出,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是什么角?学生通过上网搜索不仅知道了这个角的名称,还了解了有关角更多的知识。再例如学习了圆周长后,上网搜索祖冲之及圆周率有关知识,同学们兴趣盎然,方知世界之大、之绚丽多彩,受到了美的熏陶的同时,这更加激发了他们奋发学习,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它彻底打破了学校教学方式的束缚,这种一体化的特性,使我们的教学既可以实施个别化教学,也可以实施合作教学,经过合作学习,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对同一个问题得较全面、科学的认识。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网站上储存的大量的学习信息、习题讲解、疑难解答等内容,每一位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有目的的选择学习。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既培养学生的搜索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能力,又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当学生思维受阻或反思的时候,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模拟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展示知识的结构,变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特别是在学生“顿悟”的一刹那对思维的发展最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验平台,供其实践操作、探索、发现。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推导公式时,除用两个梯形的拼摆得出计算方法外,如何利用一个三角形的切拼,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利用几何画板可以方便地表现通过“平移”、“旋转”、“翻折”的手段三角形转化为已知的基本图形,进一步的理解梯形面积计算方法,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靠挂图或板书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及时有效的反馈中,进一步地加强学生对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认识。多媒体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实验模拟和难点突破。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数学有两大难点:立体几何部分与应用题部分。以往教师对这两部分知识较难做到实验模拟。我们在选择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课件用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可多次出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对几何立体图形的理解我们选择3DS三维动画制作,该软件能在演示中把任何几何图形与立体几何图形以形象的三维形式再现,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

四、借助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把知识还原于生活实际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使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例如:学习“在购物中的学问”这一内容时,从课前学生应该与家长一起进行商场购物、调查的实践活动入手,利用计算机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发挥其特有的其他工具所不可替代的功能,设计制作模拟网站及“网上商场”,同时把网上处理数据的方法用到数学计算实践活动课上,通过“网上商场”这一信息社会才有的产物,将购物、调查等实践活动引进课堂,使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模拟、仿真等方式使活动内容更加生动、非常直观。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身临其境,通过上网,进行查寻、了解商品信息,经历购物全过程的实践活动,采用网络技术辅助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试图达到:实践活动的过程基本处于学生自我控制的状态,学生面对计算机屏幕通过键盘和鼠标,控制对商场调查分析选择的活动节奏,并且可以自由讨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在获得学问性知识的同时获得体验性的知识,如怎样了解和比较价格,货比三家,少花钱多办事等;不仅获得方法性的知识。如调查、分析、设计、调整,而且获得综合性的知识,如计算器与口算与估算的综合运用,网络工具的功能等。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引进课堂,实现了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把过去的“学”数学变为自己“做”数学。较好地落实了实践活动课应遵循活动性、应用性、综合性等教学原则。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感受学习数与计算的必要性。而不是纯粹的从计算到计算。网络虚拟的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在现实中较难体验的情境,由于是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设计可操作的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过程,既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使学生感受学习数与计算的必要性。教师精心设计物品单价数据,使学生在调查、分析、购物的活动过程中利用所学的有关小数运算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进行设计购买奖品方案的过程中,进行大量的小数数据运算,感受学习数与计算的必要性,体验数学来源于现实且应用于现实,增强学生学数学的亲切感,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生活因网络而变得精彩,学习因信息技术而更轻松。信息技术给数学教学注入旺盛的活力,随着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必将推动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只有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的学生,实现培养会终身学习的人才。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教育走信息化之路已成必然,开发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是服务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同时,其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教学也因与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整合而得到最优化。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获得生机,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得我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有机会寻觅更好的教学改革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整合 最优化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1)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硬件、软件共享的网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速度加快、步伐加大。(2)全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水平成为教育界上下一致的共识,同时,也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

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经过实践探索和相关理论研究。试图从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新的教学原则、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创设新的教学环境、提倡新的教学策略等方面,阐明对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有机整合的实践认识与思考。

一、巧设情景,激发求知欲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情境就其广义来理解,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认识,则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他们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如果原有的知识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即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了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注重情境,认为个体、1 认知和意义都是在相关情境中交互、交流(即协作)完成的,不同的情境能够给各种特殊的学习者不同的活动效果,并且认为创设情境是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找到接受新知的切合点,让学生更容易地进入学习主题,启发了学生的心智,促进了师生的课堂互动,引导了学生的主动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创设的作用有:创设故事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模拟实验情境,创设协作情境,创设竞争情境等。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我觉得最有效的、最科学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电教手段直观、形象、运动的方式去创设情景活化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人教版第五册《厘米和分米的认识》,厘米和分米是很抽象的概念,究竟有何不同学生很难理解,枯燥乏味的教学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新课导入时,为了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设计了一个《小蚂蚁与骆驼比高》的故事课件导入新课。小蚂蚁和骆驼动画展示,争论高矮,有声音,有动画争辩不休,蚂蚁说自己高4毫米,老牛说自己高3米,究竟谁高?教师适时导入因为他们使用的单位长度不同,随机导入新课。100%的学生被吸引住了,新课学习顺利进行。

二、创意练习、愉悦教学

学者认为创意有五项意涵:

(一)改变或变革:改变一成不变或制式僵化的习惯是创意的起点;

(二)另类或不一样:另类思考的结果与一般经验或习惯有所不同,就是创意;

(三)鲜活或活跳跳:新鲜活泼,让死气沉沉的景象活跳起来,就是一种创意;

(四)多元或弹性:创意的另一种精神就是多元、弹性的思考习惯,而不受任何拘限;

(五)好还要更好:创意最重要的是追求好还要更好的境界。

创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可以有灵活、弹性又能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方式。创意教学基本的目的是希望引起学生注意、维持学习动机、然后产生有效的学习。创意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有创意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更有效,能力得以发挥,思考更具弹性。创意教学是颠覆旧有的教学方式,与原来的不同,比较有新鲜感。创意教学是突破自己的界限,去开创一些从来未接触过的教学方式。提供一个完全支持的环境:让每一个孩子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更重要的策略是如何使教学多元化、活泼化、开放性与创意性,让学生快乐学习。

教师如何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可以给学生时间去做创意思考,奖励创意 2 思考与作品,鼓励学生发展兴趣、发现问题,允许探索环境、做适度冒险,容许犯错与不同意见的产生,激发多样的假设、对于假设有质疑和印证的态度,专注在大原则与概念而非细微末节上,鼓励后设思考,让学生可以从选择等方面着手。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的心里倾向。”兴趣这种特殊的心里倾向,它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开阔眼界,能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传统的数学旧知复习与新知练习都难突破练习的新颖性,趣味性,一味的重复让学生感觉倦怠、疲惫。而制作CIA课件,把练习变为竟猜、游戏、拼图等多种形式的交互活动,则能突破既面向全体又具有新颖性、吸引力的特点,让学生愉悦地的参与学习活动之中。

如:人教版第二册《乘法口决的复习巩固练习》,设计一个蓝猫闯关的游戏,把各种训练题都有以“ 关卡”的形式出现,并加以动画,配上声音,(警报声、通关声、欢呼声),还能加大练习容量,把那些难的问题设在险要的关口,从而让学生个个积极参与,时时主动解答,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竟争意识。

三、再现过程,突破重难点

从数学领域这一高度来说,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简单地说,数学是一个不断发现和应用的过程;从数学学习这一范畴来说,数学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出现数学信息、抽象成数学模型、形成方法理论、应用方法理论这样四个阶段。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学习数学的过程和应用数学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有教学大纲相比较,课程标准还强调通过学习数学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其实这一切,我们都可以在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这一过程中加以落实和体现。除此之外,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还可以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众多理念,从而是数学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情境中,学习过程中克服重难点。数学的教学是再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师生共同在有限的时空里,创设情景,进行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归纳定理和总结经验。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受到时间、空间和各种现实情况的制约,无法身临其景,获得直接感性的认识,仅凭空洞的说教,抽象的描述,直接把这些知识满堂灌给他们,是无法很好的完成教与学的 3 过程的。那样的话,象“黄金分割”这么美丽的课,“可能性”这样学生喜欢的课,“密铺”这样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数学课。学习起来就没有一点意思啦,学生慢慢就会对学数学失去兴趣。现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很好的再现数学教学的过程,解决此类问题,突破重难点。形象直观的反映场景中所蕴涵的数学知识,适度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

如:《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学生在拼一拼、量一量等实践 探究后猜想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为了验证学生的结论,我用《几何画板 》先画出任意三角形ABC,再度量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并求他们的和;学生发现他们的和也为180 °,然后让学生任意拖动其中的一个顶点,使三角形ABC的形状或位置发生改变,学生发现每一个内角的大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他们的和还是180°,并且将刚才的数据列成表格,便于进一步比较与发现规律。再用flash动画展示将三角形的其中两个内角通过割补与另一个角 构成一个平角,通过演示,再次展示定理的发现、证明过程,这样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把抽象的过程形象化。

四、双边互动,开拓创新

互动:指在课堂时空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课堂教学互动简单地说就是师生之间的一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既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在同一教学目标下同时发生作用,其教学行为具有明显的平等民主性、互促互补性、全员参与性。总之,教学互动的过程始终是一个教师为配合学生学习而不断引发教学活动,学生又不断反馈以调控教学活动满足自身学习要求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新即创造力的体现。创造力是指能够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和新事物的各种心理特点的总和,是指能够独创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的标准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们将第一次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和活动,称为狭义的创造,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是少数人才才有的;而那些对本人来说是新颖的、前所未有的产物,就可称为广义的创造。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也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我们在教学上所提出的创新教育所说的正是这种广义上的创新。

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同诸多因素有关,但创造力与知识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存在超越知识的创造力。创新教育不能与知识传授分离开来,创新意识、创新精 4 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必须以科学知识为载体,运用科学方法而实现的,如果离开了基础知识来谈创新,是没有意义的。创新教育的关键是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和怎样传授知识,学生又如何学习,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达到“学会学习”,实现创新教育。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巨大的学习潜能,都有其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学工作中必须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独立生存、独立创业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因而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很好的进行研究。

如在学习了《方向》以后,设计一个教学情景,《小白兔回家》有多条路可以送小兔子回家,你自由选择其中的任意一条,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清楚送的过程。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思考题,学生的答案是多样的,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极具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又如这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长(底)和宽(高)与圆柱的什么有关呢?在什么条件下展开后的圆柱体的侧面是个正方形?这时又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面积?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形象演示、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观察比较过程,能有条有理地讲述圆柱侧面面积怎样推导出来。学生通过充分的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不但弄清楚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也活跃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五、信息整合、知识延伸

在整合的理念指导下,应该把信息技术看作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进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把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更强调把它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整合,要能够使教学的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发生某些改变,要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某些变化,要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课程的学习。

在课程的整合中,学生学习的重点不仅包括理解知识和掌握方法上,还要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种素养要求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5 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把信息技术作为每个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使用铅笔、橡皮那样顺手和熟练。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利用信息技术充满想象、不断创新地解决问题,并且能够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训练,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所谓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就是通过数学课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数学课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数学知识的有效延伸与发展。因此将知识加以延伸,拓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习“圆的知识”后我布置课外作业。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有关圆的资料:包括圆的图片、祖冲之介绍、圆周率的计算、创意圆形设计„„学生在课余从网络中、电视中等渠道收集了很多的资料,如车轮的图片、铁环 的图片、轮轴图片、量出车轮的直径、半径„„设计出许多富有新意的圆形画面,还有的学生 编了儿歌、顺口溜、学习心得„„正是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丰富。

新课标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使数学课上得更生动、更活泼,能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之中迈进数学王国的大门。参考文献

1、微雨幽兰:《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 月,第五期

2、高金岭:《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四版

3、程明喜:《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文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4、编写组编:《走进新课程》,文汇出版社,2003年6月,第二期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呢?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

例如在学习《7-9的乘法口诀》一课,课前播放西游记的录音并显示出一段文字,内容中包括“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这几句口诀,让学生自己找出口诀。在教学这样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又自然又轻松,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而且迫不及待地想帮忙解决问题。这样设计不但有利于新课的教学,把学生思维引入新课重点解决问题的“发展区”和学生求知的“情绪区”,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学生不会数数,也不知道相邻数位之间的关系,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显示数小正方体的过程,由一到十,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也初步体现了数学中点、线、面的关系,学生在理解上一目了然,并且能够突破相邻数位间十进制的重点及难点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拓展信息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的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又会因新信息的进入发生改变。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真实感的信息,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找到有用的信息,成功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了可能。

例如《轴对称图形》这一课,学生有生活经验,如果给他展示大量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照片,他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整理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比直接将概念强塞给学生要有效得多。这样,通过对大量轴对称图形的观察和分析,学生深刻地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从而准确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总之,信息技术现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有效的利用它,将它与课堂充分的融合,会发现它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轻松有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浅谈信息技术和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和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学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的形势下,我本着优化数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的目的,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究。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课程整合 信息素养

我们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 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量信息传递的动态系统。构成这一系统运行的主轨道是教材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主动力是教师和学生。因为众多学生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强弱快慢之分,所以课堂教学,总体上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方法上却无固定的模式。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我觉得在信息化进程迅猛推进的今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形势已刻不容缓,在学校教学中所占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研究。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应该整合什么?怎样整合?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所谓“与教学方式的整合”,其核心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整合,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想叠加,不是仅仅使用几张幻灯片,用一用实物投影,而是将信息技术真正的为教学服务,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交互化。

那么,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呢?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探讨,特作以下浅谈: 一.通过整合,数学学习的形式会多样化

班级授课制是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宰者。由于受教学时间统一的限制,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学生的个性特长难于发挥,因材施教难于落实,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则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是对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在整合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习的空间。.网络具有民主、平等的特点。网络上可以匿名,不怕被别人嘲笑,这使每一位学生都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个别指导,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课堂上不再只是几名学生唱主角,营造起共同参与的氛围。由此,构建出开放、民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校园网的建成,学生在教室里不仅能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样打破常规教学形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实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二.通过整合,数学更贴近生活

现行的小数教材中,最大的弊端就是经常出现统计的信息,教学内容明显偏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同时也让教师能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近生活。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必须注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材的贴近。需与教 2 材的科学性相结合,切忌粗造滥制,牵强附会。只有钻研教材,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的重点难点,了解传统的教学缺少什么(或者说要补充什么),设身处地地从教学实际出发,表现手法和形式上也要严谨周密,紧扣教学目标,避免让学生产生错误理解。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必须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如果在次要的内容上运用信息媒体,那只能是费时费力。

三.通过整合,使课堂更具有实效性

信息技术不能替代某些教学媒体而统一于课堂。现代信息技术固然有其无比优越的特性,但它仍不能完全替代某些媒体,比如在一些量与计量的教学中,显然不如用尺子度量来体会长度,用手掂来体会质量,观察实物钟表来认识时间更具有实效性

用多媒体教学,不要丢了课堂板书。板书不是无情物,学生通过老师的板书了解老师的情感,把握教材内容。并且,板书比较的直观,且能传递板书本身以外的较多信息。还可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考虑它的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属于“画蛇添足”,效果不明显的就干脆不用或少用。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可灵活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一节课,讲台上摆满各种教具,收录机、投影机、电视机等都用上了,教师讲课热闹得很,就像变法戏、玩耍杂,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失去了提高课堂效果的作用,最后成为教改的点缀和累赘。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不是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过多过滥就变成了玩耍杂,费时费力,又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小学数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学生最关注的有关奥运赛事出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想创新。又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 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 教育 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 的思想教育。

我们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 3 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 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之后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看来是刻不容缓。课堂教学效率来自兴趣,正是为要这一点,课堂教学的多样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信息技术的参与教学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三册《一分钟能干什么》的教学时,我在电脑里设计了一个能控制的时钟,先让学生感受“滴答”两声是一秒。在秒针同样是转一圈的条件下,让学生看一段一分钟填满的颜色带,再让学生看一段一分钟放完的卡通片。我发现学生开始一分钟显得很无奈,后面一分钟显得很快乐,再问学生哪段时间长一点,都说第一段。接着让学生边数“滴答”边看一段一分钟填满的颜色带,再让学生边数“滴答”边看一段一分钟放完的卡通片。学生议论了,奇怪!正是快乐日子过得快,苦日子度日如年。随后我还放了一分钟一段的歌曲,又让学生写一分钟的字,读一分钟的书,感受一分钟的长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有关的知识掌握的很好,同时学生在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有了更深的认识。总之,教师在充分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制作或下载图文声像俱全的课件,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上网浏览等,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设计研究方案,通过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提取信息资料,然后进行调查研究和获取结果,并利用网络进行交流。2007年5月,本校老师参赛的说课《认识方向》充分体现的整合,得到领导及同行的肯定,分别获得龙华街道、宝安区、深圳市说课比赛的第一名。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已深得人心。当然,并不是每节课都要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千万不要 4 “有姿势无实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是“该出手时才出手”,要考虑实用性和有效性。

总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拘一格,其效果是传统教育技术难以比拟的。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务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下载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5篇可选)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摘 要:充分掌握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通过这种使用信息技术这种形式的......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深入课堂,使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变革。信息技术虽然没有改变物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但却改变了课堂结构,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利用信息技术......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精选5篇)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摘要:在所有课程当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应该算是最灵活多样的了。作为一名21世纪的信息技术教师,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我们,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在教......

    数学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最直接的就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就是对教学观的反思与课堂结构变化的关注。信息技术环境......

    信息技术与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范文合集

    信息技术与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内容提要: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聋校因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学趋向形象直观,多媒体特有的直观性和科学性,恰好......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共五则范文)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 本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信息技术将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并给未来社会带来巨大变革。如何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课......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 朱玉珍 更新时间:2013-12-5 8:52:50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结题 中牟县第二初级中学《信息技术与......

    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践感悟

    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践感悟 信息技术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它把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电脑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