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2 13:0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内容提要: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聋校因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学趋向形象直观,多媒体特有的直观性和科学性,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它色彩鲜明的动态视频,灵活便捷的交互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多媒体优势,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进行了初步尝试。

关键词: 聋校 数学 多媒体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精彩。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作指导的聋校数学课堂教学应努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为聋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有效的学习工具,激发聋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为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开创一条新路。下面就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发挥多媒体优势,优化教学过程

面临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要成果,已刻不容缓。多媒体技术将以往的电教手段集于一身,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感受,在优化聋校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又是动态的;教师呈现的空间是有限的,但知识反映的内涵是无限的。而体会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限与无限往往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对复杂的现象进行分解和综合,使教学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更好地体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要求,同时多媒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灵活多变,运用自如。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无法用常规的度量方式来讲解,只能进行若干等份分割后的近似推理,这对于缺乏语言逻辑思维的聋生来说,是教学的一大难点。常规教学时,最难的是将圆的二等份、四等份、八等份、十六等份,分别用手摆给学生看,这不仅费时费力,又不甚科学,常常搞得教师手忙脚乱,学生难以理解,造成教学程序繁琐。节奏松散,学生思维过程不连贯,对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似是而非,囫囵吞枣。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把公式推导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二)利用多媒体良好的交互性,提高课堂练习效果

形式多样的强化训练,是促使聋生知识内化,帮助聋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获得技能的重要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巩固练习,一改聋生传统的练习模式,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可以让聋生自己及时了解练习的结果,接受电脑的鼓励,从而大大调动他们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为使聋生对应用题的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刻,我用课件制作美丽的场景,先让聋生用语言表述:草地上有7只羊,又跑来了5只,现在有几只?然后把表述的内容打乱顺序,让聋生把它们移到画好的表格内。当聋生移动正确时,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出现一个可爱的夸奖动画形象,:“你真棒!”而当聋生移错时,低沉的音乐声中,走出一个丑陋的动画形象,:“请再试一次!”成功的聋生雀跃欢呼,失利的聋生不甘服输,接着努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练习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操作的便捷性,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何充分利用则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聋生由于缺乏声音的刺激,语言交流特别困难,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讲解那些语言不易描述、聋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巩固练习的时间少之又少,课堂教学效率也就不高。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便捷性,却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增加课堂容量。主要表现在:(1)多媒体教学操作简便,教师直接用鼠标点击,不到一秒钟即可,减少了板书次数。(2)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使教学重点、难点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3)多媒体教学趣味生动,能吸引聋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时间效率。(4)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人机对话形式,可以在有限的练习时间内进行大量的巩固训练,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5)多媒体教学一步一个环节,前后次序不会出错,有助于教师保持平静心态,合理安排时间。

二、巧妙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能力

多媒体教学将图像、色彩、声音、文字、录像、动画融为一体,通过逼真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动静结合的场景,将聋生带进了一个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知识世界,极大地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聋生思维能力,增强了聋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聋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直观情境,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途径。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须有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1]”数学课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尤其是对于抽象思维能力非常缓慢的聋生来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保持情绪高昂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传统的讲授法,学生就会感到枯燥的乏味。因此,我充分发挥聋生的视觉优势,在教学中运用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多媒体课件,创设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让聋生对陌生的对象有清晰直观的认识,使一些枯燥的、难懂的数学问题变得形式活泼,充满情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演示情境——屏幕上小兔和小猴各开着一辆赛车准备比赛,小兔开的是一辆车轮是圆形的车,小猴开的是一辆车轮是三角形的车,我问学生:你们猜一猜,小兔和小猴它们谁能取胜?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的想法。随着一声枪声比赛开始,小兔开的车快速向前行驶,而顽皮的小猴开的车在马路上不停的上下颠簸,象个乌龟在路上慢慢地爬行。这是怎么回事啊?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话音刚落,同学们就纷纷举手发言。这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使聋生们处于渴望求知,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为后面探究新知识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提供丰富表象,发展聋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在语言的刺激下进行的。而聋生由于生理缺陷,语言的发展相对滞后,只有大力发展聋生的语言,才能促使聋生的思维得到较高程度的开发。聋生存在着认识事物与形成相应语言的脱节,影响了聋生的思维发展,给数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补偿这种生理原因带来的缺陷,使聋生真正掌握语言思维这个工具,必须启发聋生从语言文字的阅读中,唤醒大脑储存的表象,完成语言文字到画面的转换。不管教师的手语表达能力有多强,有限的手势语很难让聋生将语言与具体形象结合起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一过程。多媒体课件为聋生提供了鲜明的直观表象,并与语言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通过逼真、有趣的画面过渡到用语言概括、表达,是一条发展语言的有效途径。

(三)展示问题内涵,提高聋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聋生语言发展受阻,抽象思维难以形成,解答应用题时,常常生搬硬套,加、减、乘、除乱猜,不能独立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采用多媒体教学能揭示问题的内涵,让聋生亲自体验整个认知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如教学“行程问题”时,学生理解了两人行走的路程和就是两人之间的距离后,很快就想出了先求两人各自走了多少再加起来的解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继续思考,此问题的内涵,设计线段图动画演示两人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过程。点击一次,两人同时运动一分钟,就是一个“速度和”,点击四次后两人相遇,即他们走了4个这样的“速度和”。聋生自然而然地归纳出相遇问题中“速度和×时间=路程”的简便方法。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不仅认识了相遇解释为“碰头”的表层内涵,而且又领悟了其深层结构的运算联系,学生的定式思维得以突破,促进了思维向灵活性与广阔性的伸展。

(四)拓宽想象空间,培养聋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媒体教学能拓宽学生的视觉空间、想象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条件。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电脑屏幕出示了一个平均分成四份的圆,教师随意点击鼠标,显示其中的任何一份都表示1/4,然后学生又看到将一条线段、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任意几份都表示几分之几。在学生正确理解分数的内涵后,教师要求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四份,涂色表示它的3/4。学生受到多媒体的启发,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他们有的横折、有的竖折、有的对边折、有的对角折。学生通过举一反三,知识活用,增强了创新意识,学会了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思考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力求做到“四不”

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能“为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有在“不可替代”的情况下,才有使用价值。对于那些一目了然或用常规教学方法就能让聋生很好掌握的内容,就没有必要非得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而对那些较抽象、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聋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有必要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不顾实际教学需要,过多地、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代替其它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不能“以辅代主”

多媒体辅助教学强调的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功能,它只能作为知识的载休,而知识的传授只能由人来完成,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灵活把握、对反馈信息的迅速反应、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等,是任何多媒体所不能代替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是要明确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切不可让多媒体辅助教学喧宾夺主——组织教学。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在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在单纯地操作机器,以免造成“教师围着电脑转,聋生瞪着眼睛看”的不良现象。

(三)不能过分追求表现形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创设了幻灯、投影、录像所不能及的教学效果。但如果教师过分追求表现形式,无疑会对聋生的注意力产生极大的干扰。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把经济、实用,符合聋生实际,确实能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出发点。

(四)不能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忽略学生思维训练

如果只是简单的以生动形象的图像作用于聋生的视觉,容易使聋生对图像产生依赖性养成思维惰性,过分地强化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势必会影响聋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聋生思维产生飞跃。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在努力调动聋生的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充分顾及到聋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

总之,在聋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聋生已有知识基础等多方面情况,将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合理、恰当的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变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使聋生充分理解、掌握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必将成为今后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只要我们精心地组织和设计,并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课堂效率必将得到最优化,课堂教学必将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姚飞.浅谈运用多媒体优化聋校数学教学 [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6): 33-33

第二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聋校课堂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聋校课堂教学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样,信息技术教育普及,也成为聋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出一些崭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优化聋校课堂教学。关键词:聋校 语文教学 多媒体 信息技术

诸多的特殊教育改革者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特殊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高新技术的应用给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深远而又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影响。正如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加拉赫所指出:“在接受和使用教育技术上,特殊教育居于领先地位。„„因为多媒体在特殊教育中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所以它在特殊教育中显得特别重要。”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逐渐成为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好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每一个从事聋校语文教育的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的课题。笔者认为.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聋生的主体性,创设教学情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语文教学增添生机和活力。可以说,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聋校语文教学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需要,更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信息技术与聋儿语言训练的整合

对聋幼儿进行语言训练,是聋校1-3年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教学任务。聋校的教育对象全都是听力残疾儿童少年。他们不会说话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听觉器官从小就对外界的语言没有感知的反应,不知道话是怎样说的,也就无法学说话。但是,从他们的生理特点来看,不管是先天或后天的聋哑,他们的发音器官都是完整无缺的,能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他们的视觉、运动觉和残余听力、让他们慢慢地模仿老师的发音方法,持久地刻苦练习是可以达到增强他们的口语能力,发展他们的语言,以语言的发展带动身心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的。过去,囿于硬件设备的限制,教师在对聋童进行发声训练时,用得最多的是一些土办法,如对着镜子训练口型,让聋童吹口笛练气息等,费时多,成效差,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不愿意练习。而经过训练的聋童多数也就只能完成正确的口型,发出的声音还是不能清晰地与人进行交流。而现在语训课发声训练时采用信息技术,运用相应的训练软件,可以使得聋儿语训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其效果与以往的土方法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如训练聋童发声的软件“启音博士”,能提供七十多个声控的动画游戏,帮助聋儿进行多方面的实时发声训练。聋儿通过麦克风输入自己的声音,立刻获得动画形式的参数反馈,得出发音存在的偏差,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纠正。由于它采用的是色彩丰富、交互的游戏形式,因而能使聋儿特别感兴趣,主动参与,真正实现了“我要学”。这时的计算机兼任了教师与训练工具的双重角色,它成了聋校教师对聋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得力助手,给聋儿的语训工作以极大的帮助。

从事聋校语文教学的老师都知道一年级的拼音教学相当困难,特别是舌根音、翘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等的发音,聋儿感到非常难,教者花了很大气力,他们也无法区别和理解。原因是教者很难直观地教出发音部位及气流运动的具体过程。但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将发音器官做生理解剖,并直观地演示出发音的全部动态过程,学生就很快找到了发音部位和技巧,掌握了发音要领、正确地发出了这些读音,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以具体的形象为基础,带有明显的直观动作思维痕迹,聋儿对事物的理解更是如此。由于聋儿的语言障碍,他们通过语言认识形象的能力大大低于正常儿童,从而造成他们理解能力与正常儿童的差距。在聋儿康复训练教材中有些内容对聋儿来说比较抽象,难以借助声音语言和身体语言加以表达,这就为教学增添了困难。因此,必须借助形象演示或实物操作形成表象,才能帮助聋儿正确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直观性优势,可以化解教学中的此类棘手问题,起到变难为易效果。

例如在语言训练第一册12课《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教学时,我制作了一组体现大街上交通场景的图片,学生们依次看到了斑马线、红绿灯、人行道、人行横道等交通标志。聋儿看到这些常见的场景出现在屏幕上异常兴奋,纷纷提问这是什么,于是显示屏上反复出现这些标志的名称,并以特写镜头显示出拼音。这样使他们对拼读和说话产生极大兴趣,很自然的步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在不长时间的模仿中,他们很快认识了这些标志,而且还能较准确地说出这些标志的名称。随着主人公小红行走路线的推移,学生亲自观察到小红“红灯亮时停下来,绿灯亮时再向前走” 启迪了他们的思维,并引发他们的注意力从事物表象特征转移到事物的内在特征,从而顺利理解并会说“红灯停、绿灯行”这句交通规则,发展了聋生语言。

二、信息技术与寓言教学整合,让寓言故事“动”起来。

寓言是一种隐含着讽喻意义的简短的故事,其讽喻的意义,便是寓言给人的教训。通俗的说,寓言是借助一个短小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聋校的语文教材中也选编了一些寓言故事。我在我们学校教学节时上过一节公开课《亡羊补牢》,就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在上课之前我先问学生:“你们听过《亡羊补牢》的故事吗?能说说讲了什么吗?”同学们都摇头。那我们先来看《亡羊补牢》的动画片,你们喜欢吗?学生一听到要看动画片都很兴奋,眼睛齐刷刷的盯着电视。我播放了事先从网上下载的动画片播放给学生看。(动画片配有字幕)学生全神贯注看着,完成被吸引了。看完了,我再请大家说说:“现在你们能讲一讲是什么故事?”这次学生都积极踊跃的发言,为下面的学习开了个好头。在寓言教学时,都可以用多媒体动画导入,播放和寓言相关的动画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还有在概括理解寓意的教学环节,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也会化难为易。《亡羊补牢》的寓意是:一个人做了错事,但能接受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不算迟。聋生通过学习都能懂得,但不能很好的概括出寓意。我就又播放了一段视频给学生看,是我课前拍摄的本班学生的例子:班上有一位学生很多天都不写作业,学习退步比较大,后来老师找这位同学谈心,劝他改正。这位同学接受了老师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认真写作业。学生看到是自己身边熟悉的同学都很兴奋,很认真的看。看完后我问大家:“这个同学怎么了?”同学手舞足蹈的打手语说:“他原来不写作业,后来老师跟他谈话,他知道错了改正了,又写作业了。”我看了很高兴,学生说的很好,及时转到寓意上来,这个寓言故事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多媒体可以把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搬到电视上,这样使教学变的更加直观,准确。

三、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改善学生写作难的现状。现在的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计算机的应用为改善聋校作文教学提供了物质条件。计算机有色彩鲜艳的动态画面,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提供素材,激活思维,丰富作文材料。写作文的首要问题是题材,题材来源于生活。聋生因为听力缺陷,和外界打交道较困难,生活范围小,写作题材必然受到限制,常常觉得没东西可写。聋生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激活、拓宽聋生的思维,挖掘出广阔的写作题材。运用多媒体将图、文、声并茂的写作素材直观展现在聋生面前,给他们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参与活动,能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想起更多的作文材料。例如,在学习课文《海底世界》后,学生没有条件去海底世界玩,我就运用计算机,播放南京海底世界、上海海洋公园的视频给学生看,学生兴趣盎然,指手画脚,讨论热烈。我抓住时机,布置一篇作文题《我去海底世界玩》,学生写上来的作文明显长的多,而且写得各不一样,感觉有话可写了。

还有聋生认识周围事物以视觉感知为主,听觉和语言受到限制,因此,往往认识得很不充分。聋生观察事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分析、想像等能力比较弱。计算机能展示事实,再现情境,教师可以指导聋生从内容到顺序、从整体认知到局部细致了解、从动作到神态全方位地观察。聋生在教师恰到好处的指点下,不仅会对观察的内容记忆深刻,而且可以避免观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丰富作文内容,理清作文条理。例如,在学习课文《我们的学校》后,正值学校举行活动,学校的整个面貌焕然一新。我抓住时机出了一个作文题《学校变了》,指导学生抓住“变了”二字来观察、描写,教学中我利用计算机放映了反映校园面貌变化的图片和录像片,重点和精彩的内容通过定格和慢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再按照从校门口到宿舍的顺序,通过计算机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序的观察。通过装修前学校的照片和装修后学校的照片对比,从多方面展示出了校园风貌的变化。聋生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快乐地写作文,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了。

总的来说,我们必须把握好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犀利武器,也成为聋生学习的兴趣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把信息技术作为课本内容的演示工具,而是用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以最适合的手段、最美观的形式、最富于创造力的思维揭示课文特定内容,共同的、更好的去完成教学任务。它是以“自主、探究、合作”为学习特征,通过学生作为主体广泛参与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希望广大的教师都能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融合,让信息技术更好为聋生学习服务。

第三篇:优化聋校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优化聋校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因其独特的优越性长期被人们所普遍采用,无论是在普通教育学校还是在我们特殊教育学校,课堂都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过程。随着普通学校课改的深入发展,聋校也兴起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为目的的课堂教学研究。而聋校数学课堂教学是以聋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为起点,以聋生的主动参与为基础,以聋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形成良好人格为目标的。但由于聋哑学生存在听力障碍,与正常人交流困难,仅靠视觉了解外部环境,获得的信息量比普通学生少很多,所以课堂教学更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聋生由于听力的丧失导致语言障碍,他们在认知事物和与人交往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就只有眼睛这一唯一感官了,他们这种特殊的生理特征逐渐形成了其“自卑、孤僻、任性、易怒、敏感”等不良的心理特征。因此,聋生对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的需要就更加敏感和迫切了。传统聋校教育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已经给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带上了“正儿八经”“严厉”的面具,养成了冷板说教、盛气凌人的惟我独尊的习惯,这种不健康的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直接导致了聋生在课堂上学习情感态度的噤若寒蝉式的小心翼翼,他们只会想着“老师在想什么?我要是回答错了老师会怎样批评我?”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凝固了。因此,改善师生关系、改变教学方式、给聋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聋校教师不妨从“笑”开始。教师走进课堂款款一笑的师生问好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开端;启发聋生时教师信任的眼神加期待的一笑就是扬起聋生思维白帆的清风;帮助聋生纠错或“师圆其说”时的师生间那会心一笑会让学生自信心倍增。教师的特殊身份体现出的情感感染必定会造就聋生在课堂上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健康情感态度的形成,进而会影响到聋生与聋生、聋生与社会、聋生与自然的良好的情感态度。一个笑意盎然笑声朗朗的课堂一定是个宽松和谐师生民主平等的课堂,师生之间的距离缩小了、地位平等了、聋生的思维在笑意里活跃了,想象丰富了。这种和谐宽松平等就一定会迸发出有利于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思想火花。

二、关注聋生对知识的探索与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已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

强烈。”所以培养聋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有利于激发聋哑学生的潜能,让孩子们成为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体。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就应当更多地从聋生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把能“放”的内容,大胆放手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或验证结论,并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是这样来设计和展开活动的:聋生自学课本后提出问题:“圆锥的体积真的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吗?”我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操作、质疑、讨论、分析来完成。全班分3个组,给每一个组提供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有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有的不是等底等高),让学生用圆锥装沙,分别倒入相应的圆柱内,看看需要几次才能装满,由于存在等底等高和不等底等高的情况,还有的小组装沙时不够严密,学生的意见不一,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产生了疑惑,我让他们继续进行小组讨论,找出问题的原因。经过再一次的实验、比较、分析,得出是由于“等底等高”或实验不够细心等所引起的变化。这样,通过聋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活动,既调动了聋生的各种感官,又提高了聋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这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既能让聋哑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又能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发他一百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不同聋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增强聋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实践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聋生的感受和体验,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兴趣,并不断为解决问题去观察、分析、判断,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促进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

三、重视对聋生数学思维和表达的指导

在聋校,由于聋生的听觉障碍,语言表达能力差,生活经验比普通儿童少,认识事物都停留在感性上,极易受表面现象影响,抽象思维差。因此,大家都比较重视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活动,这固然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要让聋生认识其中所蕴含的数学实质,就不能让这些教学活动只停留在表面的热闹上。当聋生跟着教师指示的方向操作时,看似聋生完成了操作,但在表面现象背后其实聋生并不知所以然。换句话说,这样的活动只是实施了一个获得答案的过程,而没有真正开展数学的思维。聋校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聋生的缺陷进行有效的补偿,那么在教学中,运用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既能提高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促进聋生的数学思维。所以,在给聋生操作的时候,还要给聋生提供机会,让他们用语言了表达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或看(倾听)同学的表达。例如,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题的几种算法(“破十

法”、“凑十法”、“算减想加”以及“多减了,再加上”)可以结合具体的算题,要求学生说清楚操作的步骤,每一步操作的依据和算法的主要特征,让学生掌握算法,懂得算理,明确多种算法的区别和相互联系。为此,在教学中应经常提这样的问题:“说说你的想法?”“谈谈你的感受?”“你根据什么得出这个结论?”让聋生充分地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在交流、质疑中完善自己的认识。同时在聋生回答问题时,鼓励他们说完整话,时刻强调聋生的语言训练渗透。既在学习中展现知识的构建过程,又遵循课标强调的,把语言训练贯穿聋校数学教学始终的要求。

四、在互动生成中有效推进教学目标的提升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共同参与、共时交往、共享经验的互动过程,是课前预设与课中动态生成不断交互中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把握预料之外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如学生突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或讨论中闪现出“亮点”,这时的教学价值往往会高于教师预设的目标。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容积”时,我教了容积的概念:容器所能容纳东西的体积叫做容积。然后我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容积。就有位聋生站了起来,他不仅能说容器所盛液体的体积,还能说出了车厢仓库等容纳固体的容积,我的本意是想让聋生理解了概念,直接就回到现实中应用,举些装液体容器的例子,而学生的回答结果和想法出乎了我的意料,我很欣赏地表扬了他。试想,如果我不是让学生先去思考讨论,而是直接告诉学生水桶鱼缸等容器的容积;不是将学生的想法作为很生动的典范去启迪大家,而是不屑一顾,草草地固定在教师的思维范畴内,会出现这些意料之外的“小发现”、“小精彩”吗?

总之,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无止境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创造,才能永葆教学生命的青春。要想让每一个聋生都能在课堂上想学——会学——学会,优化课堂教学是一条很好的“捷径”,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达到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标准下教改之路的一个永恒不变的追求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促进聋生的身心沿着全面、健康、和谐、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轨道发展,共同创造一个崭新的课堂教学活动。

第四篇:信息技术助跑聋校语文课堂教学(钟声芳)

信息技术助跑聋校语文课堂教学

单位:赣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姓名:钟声芳

内容摘要:运用信息技术助跑语文课堂教学,从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动静结合直观地展示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为听障学生提供和创造直观、多彩、生动、形象的思维情境,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聋校教师通过在课前预习、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当堂练笔、内外兼学等环节上寻找最佳整合点,有效的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语:信息技术 聋校语文 有机整合 课堂教学 提高效益

听障学生由于听力缺陷和手语的不足,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有大量的信息丢失和失真,大大地降低了教学效果,尤其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由于大量的识字、阅读、叙述、作文等训练内容,使得听障学生的求知欲望受到了影响。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聋校语文教学形成了有机整合,架设了一条新型立交桥。然而寻找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的契合点,是值得聋校教师去探究的。至从聋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语文课堂效益有了很大的突破,不仅打破了原来课堂上老师说教的陈旧模式,而且还为听障学生提供和创造了直观、多彩、生动、形象的思维情境,耳目一新的多媒体教学给听障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多年来,聋校教师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探究寻找最佳整合点,相信有了信息技术助跑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定能使聋校的语文课堂绽放光彩。

一、运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发挥课前预习功效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决不会没有困感,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可见课前预习是学习好语文的最重要阶段。预习,好比比赛前了解研究对手弱点,做到心中有数。尽量运用自己获得的技巧方法去破解对手弱点,提前扫清障碍。指导听障学生良好的预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想方设法的运用各种渠道去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有利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聋校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操作基础,因此在教学语文第十六册第18课《太阳》前,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自己网络“百度”收集和筛选有关太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整理制作成PPT幻灯片形式在课前展示给班上同学看。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形象的动画、通俗易懂的字幕解说、充满情趣的科学知识帮助听障学生在教师上课前学生就对太阳有了清楚的认识,课堂效率有了提高,教师讲解也变得轻松。学生激情迸发,主动学习,发挥了课前预习的功效。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语文兴趣

心理学表明,没有愉悦的心情、高昂的兴趣,学习就是学生沉重的负担。听障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都非常的强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恰到好处、巧妙地呈现出文字、表格、图形、图像、照片、音响、动画、视频等结合起来的美景,不仅通过感知激发兴趣,勾起好奇心,还能通过课件中优美动画,赏心悦目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便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增加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这份好奇心和求知欲漫步在和谐宽松的学习道路中去获取新知识。

如,教《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由于有一部分学生从小就住在城市里,不知道蝌蚪和青蛙有什么联系,新课导入时用flash演示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找妈妈的过程;学生看着flash动画很快进入课文情景。针对听力较好的学生可以配上优美动听和带有文字性的小蝌蚪与鲤鱼、乌龟和青蛙的童话般对话,呈现课文所描述动态和故事情节;学生的天性就是玩,通过电影式的播放,激发他们的兴趣,之后教师提问:“你喜欢小蝌蚪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最后它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在 flash动画都演示的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再次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化形象为抽象,整体感知课文。教师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避免了手语的交流、空洞的说白、肤浅的想象。犹如把学生引领到乡间池塘里神奇的童话世界。听障学生自然沉浸在课文中,学习课文变得轻松,兴趣盎然,也活跃了整个课堂气氛。

三、运用信息技术质疑问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重点难点问题,在传统的聋校语文教学中,方法有多种:语言手语演述、挂图展示、板书解析等。过去聋校老师利用这些陈旧的方法手舞足蹈的比划,让听障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的困难。如今信息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帮助听障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突 2 破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使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达到轻松学语文的目的。由此可见,在进行语文教学前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契合点,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各种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对课文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更加深刻,教学的重点难点便会顺利突破。

四、运用信息技术当堂练笔,提高语文课堂实效

一说到学与练,感觉应该是数学课上的事,语文课堂过去是满堂问,新课程理念下又是满堂读,使得聋校语文教学课堂花了很大的功夫,依然是“高耗能,低产出”,问题在哪里?笔者以为课堂上少了动笔练的时间,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多读、多想、多问、多练。为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加快节奏,删繁就简,节约出宝贵时间为学生多设计练习(读写例话、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等),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向40分钟课堂要实效,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学生在语文练习的新天地中自由发展,享受进步和成功的喜悦,为学习好语文打下坚定的基础,为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实效。

《荷花》一课,课前利用信息技术将拍摄的荷花视频播放给学生欣赏,创设优美的情境,再配上优美的字幕解说,让学生边看字幕边欣赏大自然的中美丽神奇的荷花。在教学课文第2小节时,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感受荷花的娇艳多姿,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看到的美景进行创新表达,当堂练笔、交流,使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训练紧密结合,增加了表达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荷花的姿态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说一说:小鱼、蝴蝶、蜻蜓看到这会娇艳多姿的荷花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或用学到的课文语言来赞美荷花。最后利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来学习写写别的花。如果你是什么花,你想以怎么样地姿势展示自己呢?让学生发散思维,说说与课文中不同的姿势。利用PPT幻灯片,出现不同品种花的姿态图片,让学生当堂练习。有的说:菊花迎风摇摆,好像在微笑着欢迎朋友的到来。有的说,牵牛花迎着灿烂的阳光仰着头,挺着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这样在学练结合,举一反三中,既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的实效性,又培养了学生写作能力及信息积累。

五、运用信息技术检索加工,兼学语文内外知识

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但长期以来,听障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面窄、量少、形式单

一、方法不当。如今学生不仅可以借助课外书籍,还可以借助网上丰富翔实、取之不竭的信息资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扬长避短,拓宽学习语文的空间。传统的聋校语文教材内容陈旧,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同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利于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而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让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和加工信息,不断扩大课堂教学容量,使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于一体。让学生能增加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信息量也得到了外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操作能力。

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上网采集大量有关地球被污染毁坏的图片资料及文字资料,以手语故事的形式,配上精美的图片及生动的录像制成PowerPoint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呼吁大家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同学们在信息网络中翱翔,激情飞扬,制作的PowerPoint,内容丰富翔实,画面色彩艳丽新颖,展示的科学性知识丰富全面,另老师都刮目相看。充分语文内外知识的魅力和趣味性,极大地吸收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拓展语文课文以外的知识。

信息技术下的聋校语文教学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得到了提高,突破了传统的“手口相授”的呆板模式,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广阔空间。为此,聋校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找准着力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助跑聋校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堂琨,《巧妙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0年第8期,第28页.[2] 陈胜雄,《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0年06期

[3]尹洁;王康;;《浅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6年11期 [4] 王建敏,《浅谈多媒体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第12期,第61页

[5]王爱兰,《巧用信息技术 提高教学效率》[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8年2期

第五篇:电子白板与聋校数学教学

电子白板与聋校数学教学

电子白板以其数字化的参与性与交互性技术优势,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在我国中小学乃至特殊教育学校都得到了迅速普及和发展。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电子白板的广泛应用,既改变了聋校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也引起了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促进了师生信息意识的增强和信息技能的发展。

《轴对称图形》是聋校四年级下学期的内容。四年级聋生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东西很感兴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聋生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等特点,通过具体的对称图形认识对称图形的共性特征――轴对称,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要想突出这个重点、突破这个难点,能否画出一个图形的所有对称轴是关键。怎样解决这个关键问题呢?我认为:首先应恰到好处地运用电子白板插入相关对称图形的课件,直观地将图形栩栩如生地显示出来,能较好地帮助聋生更快地理解所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建立起对称图形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

教学片段:认识轴对称图形,并会画对称轴

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我国古代建筑天安门、翩翩起舞的蝴蝶和蜻蜓。

师:它们美丽在哪里?你能发现它们共同的特征吗?(操作电子白板,引导学生看出这些图形两边对称,手语强调“对称”。)

师: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对称的特征。

学生间互相交流,并动手折一折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和长方形。通过折一折,学生体会什么叫“完全重合”。

师: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同学们,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轴对称图形。你们在看的时候要认真观察,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找出下面哪些物体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不仅知道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还要会画对称轴。请大家继续观察并想一想:正方形的对称轴一般在图形的哪个地方?(从电子白板的工具栏里调出直尺,量一量屏幕中的正方形两条边的中点,画出对称轴。教师强调,要用“点画线”来画对称轴)。

教师让一名同学到电子白板上画长方形的对称轴,其他学生自己在书上画;稍后,将学生所画的对称轴放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给大家看。

评 述: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良好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教学片段运用电子白板找准切入点,创设情境,让聋生通过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对称物体的观察,直观感知对称的美,加深了对对称轴的认识。画对称轴时,电子白板里的直尺能直观清晰地量出图形的中点。这一连串的动态演示过程,紧紧地抓住了聋生的视知觉,使他们“不自觉”地跟着动态画面展开思维,很快就抓住了“对称轴”概念的本质,这样聋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比较容易地掌握了教学重点问题。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展示对称物体――利用交互性功能演示对称轴的确定和绘制方法――让学生在电子白板和自己的作业本上找到并画出对称轴――学生通过视频展示平台展示和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的四个步骤,既使数字技术的多媒体和交互性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又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教学片段: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点,并能画出一个图形所有的对称轴

师:通过大家认真观察,能不能说出轴对称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大家都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点。如何判断轴对称图形,我们就先在这间教室里找一找。(生找出:灯、黑板、椅子面、计算机屏幕、空调„„)

师:哦,在我们身边就能找到这么多轴对称图形呀!那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等全体学生思考后,让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指一指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把不是轴对称图形的用电子白板里的拖曳工具拖到下面,用皮肤工具盖上,这样屏幕上就只剩下轴对称图形了。

师:你们能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吗?

生:(齐)能。

教师从工具栏里调出点画线,让一名学生画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这个同学很快画出梯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的一条对称轴,并没有画出正方形的四条对称轴。

师:正方形是不是只有一条对称轴呢?下面我们自己动手折一折。

学生动手折后,发现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并立即举手示意教师。

生:老师,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呢。

师:你真聪明。那么正三角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呢?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议一议,画一画。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画出对称轴。

师:请同学回答,这些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回答完各个图形有几条对称轴时,教师在电子白板上用红色标出相应对称轴。

评 述: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发挥电子白板工具箱参与性、交互性强的技术优势,并与传统的媒体、教室的环境结合到一起,为聋生的学习创设了一种能够有效发挥视觉观察力和具体形象思维能力的学习活动情境,使他们能在亲身的实践与体验过程中,探索、归纳出“在对称图形中,有几条边就有几条对称轴”的规律,并初步学习到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这种设计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恰到好处地使电子白板变成学生学习和认知的工具,很好地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维度教学目标的学生主体性和参与实践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提高了聋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虽然聋生具有听力缺陷,但眼睛等其他器官的代偿功能较优于正常人,因此教师应利用聋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发挥电子白板演示、交互等功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有效地解决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解决的“教”与“学”的问题。当然,在聋校教学中,并不是技术的运用多多益善,而是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该用则用,不该用就不用。不要仅仅追求表现上的新颖生动,而是要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非人为课件所役。

(作者单位:江苏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下载信息技术与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聋校数学课程标准

    转载: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讨论稿) 关键词: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一、 课程性质 二、 基本理念 三、 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

    聋校四年级数学

    2009——2010学年度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年级----------- 姓名--------------- 一、 口算(20分) 60×50= 75÷25= 480÷80= 430×18 193×27 900÷30= 12×40= 16×6=......

    聋校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

    聋校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 摘 要:美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是聋校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中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聋校......

    谈聋校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谈聋校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摘要] 聋生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成为具有全面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高尚道德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本文对现......

    谈析如何提高聋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谈析如何提高聋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聋校的数学课堂教学是通过数学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手势语、板书等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用形象的教学手段吸引聋生掌握科学知识,形成学习能力......

    浅谈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浅谈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盘锦市特殊教育学校 于 冰 浅谈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内容摘要: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

    浅谈聋校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

    浅谈聋校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 彭丹江 信息技术的周课时一般每周两节,每周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每次有限的40分钟内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更多的实践操作时间、更......

    如何提高聋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聋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聋校;课堂教学;和谐;语言;作业设计〔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0―0053―01 课堂是教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