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践感悟

时间:2019-05-13 03:0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践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践感悟》。

第一篇: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践感悟

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践感悟

信息技术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它把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电脑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信息技术应用在数学教学中,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课堂教学密度,建构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充分优化了课堂教学效应。下面是我本人的一点感悟:

1、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并牢固保持数学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离开基础知识,创新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化教育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增强课堂密度,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为学生拓宽了发展的空间,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是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用自己的语言通过讨论、交流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信息技术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可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坚实的基础。

2、利用信息技术使数学走向生活,更加情境化

我们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在学习《平移和旋转》的过程中,教师把生活中的旋转和平移,集纳起来,用网络的形式呈现出来,制作成网页的形式,按照家庭中的、校园中的、街头中的进行分类,升国旗、开关水龙头、开光驱门、拉抽屉,开冰箱的门、表针的转动、电风扇的扇页、小朋友的滑梯、滚梯、观光梯、电动门、汽车的方向盘„„这些承载着数学问题的生活中的现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营造下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呈现出来。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是人的头脑运用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充分运用多媒体对数学事实的展现,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感受和知觉发挥,能够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向学生进行展示,能使其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认识。

总之,多媒体课件伴随着学生的思维过程,适时的呈现,克服了先演示忽略学生的思维过程,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的弱点。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数学的学习必须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思维活动的成果来发展数学思维,因此数学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恰如其分的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实践与思考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第一小学 阳金香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校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家庭电脑的普及,整个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的一个崭新阶段,教育走信息化之路已成必然。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交流表达,还有助于扩大学生信息量,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经过几年的实验、探索,我强烈地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催化作用,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信息技术可创设新颖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应用如下动画进行导入:绿草如荫的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数比赛。狮子伯伯当裁判,小猴、公鸡、小狗、小兔依次围在狮子身边。裁判首先宣布比赛规则:“从小猴开始数起,小猴、公鸡、小狗、小兔分别数1、2、3、4,再回过头来继续从小猴数起,数5、6、7、8,这样可以连续不断地数下去,每一个数字都会对应到一只小动物身上。比赛时,我报出一个数。这个数该数到谁,谁必须马上回答‘是我’。”接着,比赛开始,只听到裁判刚报出“19”,小狗马上接口:“是我,是我。”“25”,小猴又

及时地接上“是我”。“34”,则是公鸡在喊“是我”。每一次回答都是那么干脆、敏捷,而且都得到了裁判的充分肯定。小动物们的反应如此之快简直令小朋友们惊呆了:“它们可真聪明啊!”“它们是怎样很快做出判断的呢?”孩子们迫切想知道答案,这时教师适时告诉学生:“学了今天这节课的本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不到2分钟的动画,就将孩子们的求知欲完全调动了起来,新知的学习成了孩子们内心的需要。

二、信息技术可化抽象为直观,从而突破重、难点。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思维特别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然而有些数学知识却是很抽象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生动、直观、具体、形象的电教媒体恰当地介入教学过程,可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把圆平均分成8份后,剪拼成近似长方形,然后利用多媒体呈现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后,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最后利用多媒体呈现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2、64后,剪拼成近似长方形在这些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近似长方形得出:把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近似长方形”边越平直,两条竖的边越竖直,以此为基点,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推理得出:如果把圆无限细分,拼成的图形就是长方形。

这一教例,在传统教学中都是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完成的,但由

于分的份数越多,操作难度越大,花费的时间越长,给推理带来的困难也就越大,而电教媒体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充分呈现了圆被无限细分,最终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了充分的观察、比较、想象后,掌握了“化圆为方”这一解题策略,较好地突破了难点,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信息技术可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维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人脑的延伸。它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互相转换,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扩大了学生认知的时空,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通过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典型的具体经验和感性材料,突出观察点,揭示现象的本质,减少学生观察的困难;同时还可以将图像分解、组合,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辨的困难;丰富学生的联想,减少学生想象的困难;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优化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离教”现象,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创设情境,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性,优化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反

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效果。

作者单位:赣州市上犹县第一小学 联系电话:***或0797-8542841 邮箱:913677547@qq.com

第三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新课标指出“每个学生都应该习得自己的数学,数学要面向全体学 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的讲解、作业的布置针对的是班里的中等生,这就形成了班级教学的普遍现象,即优等生在 课堂上不能充分利用时间,陪读现象严重,差等生一片茫然,整节课紧张慌乱听不懂。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也给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立足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现状,结合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期为初中数学探寻最佳的教学模式打好理论基础。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教学 分层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173-02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分层教学”的背景及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老师是数学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结合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我开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并试行了“分层次教学”。“分层教学”是一种对传统教学的改造,它是一种通过改变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的内在品质,使教学既能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又能促进学生共同提高的教学组织方式。它是在不打乱原班级的情况下,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施教,进行的一种分层递进教学。

二、分层教学法应坚持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分层教学法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性原则。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不在变化的,无论从身体还是从心里还是从数学知识结构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都在进行动态的发展,不能因为前面知识没有掌握牢固,而对后面知识难以理解,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的变化,依据学生发生的变化来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鞭策学生好好学习,在讲授新课的同时为同学复习旧知识,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的得到可持续发展。

2.整体性原则

分层教学法是为了消灭学生的差异性而教学的,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差异性而教学。在中学数学的授课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整体性的原则,要站在学生整体的知识水平上来对学生进行分析,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协调和沟通好每个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坚持整体性原则的同时要保证班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在不同层面上做到整体性。顾名思义分层进行教学就是把班级所有学生最为一个整体,还要把每个层次上的学生分别看成一个个整体,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别化的教学,这样就能够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3.个别性原则

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无论在当前的知识水平还是在学习能力上学生的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数学教师要了解学生这些不同之处,并且还要依据这些学生的个性,分别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在最后得到一样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法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针对不同学生使用不同的教法,在符合老师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对学生进行有层次、有目标的教学。

三、“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适宜长期推广,但纵观当前的实施情况,分层教学的实施不容乐观。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的目标和分层教学的意义对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加以探索。

1.教学目标的分层

分层教学是将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及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因此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即分层教学的首要任务便是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目标的分层不是全部分层,而是科学地分清楚什么目标可以共有,什么目标需要分层,譬如在进行数学某一章节的教学时,共有的目标是学生要对所有的基本概念的掌握及基本运算能力的掌握,但是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深入就应该由层次性把握,譬如,对于几何教学中的一般知识点,就应该确定共有目标,采用一样的教学方式,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认识到基础好的学生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差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在实现目标分层之余增强层次低一级的学生的信心。

2.学生的分层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

A层: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

B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C层: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

D层: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A层: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成为数学尖子,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高要求和开小灶。要求他们完成课本习题,还要利用课外时间去完成《课堂作业》,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B层: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A层转化。要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问、多提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多鼓励他们一题多解,要求他们在测验时争取优分并追上成绩最好的同学。

C层: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其中一部分向B层转化。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数学题的兴趣,要求他们在测验中取得合格以上成绩。

D层:尽量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部分向C层甚至B层转化。多耐心辅导教育,多鼓励,尽量多提问,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

3.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和分层作业在课堂上的融会贯通

(1)课堂上进行分层授课主要是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在知识安排上,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层学生,适中问题的回答机会留给(B)层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在时间的安排上,(B)层、(C)层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至30分钟,这样能让他们听懂吃透。对(A)层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层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

(2)在分层指导上以落实(C)层、(B)层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线,(A)层学生要加大训练其深度和广度,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总的来说,对(C)层学生辅导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面批部分作业,个别辅导重点突出,选题简单、基础,同时尽量把课堂后15分钟的时间让给他们;对(B)层学生增加综合性习题,鼓励拔尖;挑选(A)层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辅导,主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与灵活应变能力。

(3)在课堂及课后作业选择中,教师也应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对(C)、(B)层学生要求紧扣课本,(C)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练习和A组复习题,会做其中基础题;(B)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练习和A组复习题,选做B组题、尝试C组题;(A)层学生在全部掌握之外,另增变式题和综合题。练习、作业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由(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全做,学生完成各层次相应练习和作业后选做高一层次练习、作业,这样可解决以往统一习题、作业时,高层学生“吃不饱”、中层学生“吃不好”、低层学生“吃不了”的矛盾。

4.评价分层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如对C层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唤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B层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已。总之通过对作业评价,课堂学习评价,测试后评价等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积极因素,促进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大面积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正如一位德国教育家所说:“教学的艺术不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对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良性发展,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程度差的学生,因为学习目标定得较低,学习过程中又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程度好的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了,对学习的要求也提高了,课堂上也“吃得饱”了。同时由于分层的不固定,学生分层可上可下,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可喜局面。

总之,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中要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了“天天进步”的机会,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目标,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有所用,学有所获”的喜悦。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是多样的,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要继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江波.初中数学分层递进教学策略探析[J].河南教育,2004(6)

[2]王国海,杨树才.改造“注入式”,寻求“导学式”[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第7期

[3]孙宏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5期

[4]黄秋芳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1年,08期

第四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与感悟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与感悟

合肥三十八中学蔡丽

[内容摘要] 从事教育几年来,在教学中总认为准备的还可以,上课的任务都能较好的完成,但在课堂评比中经常觉的课堂气氛没能很好的调动自来,自我也经常反思课堂教学。现在在不断摸索,尝试,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材处理教学过程

一、把握好教材内容,灵活处理

教材处理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尝试,循序渐近地慢慢积累。以下几种教材处理方法仅是本人在近几年教学过程积累总结的产物,虽不成体系,希望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

1、教学内容要体验情境化

如果我们花点心思在教材处理上,将课程目标要求的、学生需要并能够掌握的知识内容蕴含在一定学习情境中,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情境的引领下,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亦能实现激情飞扬的课堂氛围。所以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感受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化。再者,老师也要积极创造出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这样利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发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其实无论小孩还是成年人,大家都能深切感受到,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或事情,就会比较投入地去学、去做。所以当教材上的内容不能引起学生兴趣时,我们就要考虑选用适合教材的载体来指导学生学习,想办法使学生感兴趣。通常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2、教材内容处理不要过于简单化

部分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往往只注重如何完成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没能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时布置的学习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很容易完成,剩余时间就用于玩游戏;有时布置的学习任务又过重,学生难以完成,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感,从而渐渐失去了完成任务的信心。

教材处理的过程就是不断的问题解决过程,也就是一种持续的探究过程。然

而教材处理是一个复杂的教学事件,因为要考虑到它在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所以要花费教师很多的精力与时间。这时就要我们考虑到处理教材与所得教学效果是否成正比。

二、注重课堂教学过程,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它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巧妙的导入新课会使学生眼前一亮

引入新课要生动活泼、清晰流畅,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开场白——“导”是很关键的,既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或材料导入新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引导学生乐学。导课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展示图片、动画、音乐等等。这些可以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

2、合理的教学设计,恰当选用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抑扬顿挫,致力于点拨、引导。例如:教授时,教师可故意犯一些错误让学生纠正,让学生自己找到原因。这种课堂上学生与教师共同合作、探究学到的知识其印象将更加深刻。又如:在遇到难度不大的任务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位可以互相帮助,这样完成任务学生更具有成就感。课堂总结也要平和、严谨。但是何时提出归纳总结也相当关键。例如:在大多数学生已完成任务或大多数学生碰到共性的问题时使用此法较合适,同时也应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操练。

3、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巡视指导相结合讲课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作出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同学们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把时间最大限度的放给学生去操作实习。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学生在上机实

践所学时,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就在教室巡视以便解答学生个人的疑难问题,简单的问题我会让学生看书或同位相互帮助解决。对于大多数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再统一讲解、示范指导。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达到熟练掌握。

三、注意课堂教学中帮学和演示使用不当

教师指导帮助一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学生之间帮学有时需要区别对待。有的学生独立自学确实有困难,确实需要帮助。但也要注意少量的学生因学生帮助方式不对,比如:直接帮他做。时间长了,造成了这些人形成了学习依赖心理。同样演示教学也有很大弊端,尤其过多的教师演示,造成不少学生形成了你不教我我就不会的局面,同时缺乏学习中的失败体验,对知识的印象浅,不会处理一些变化问题,而且容易遗忘。演示教学的很大特点是需要学生的短暂记忆能力强,但不少老师也包括我在教学中都忽视了这点,一个演示下来用了好几分钟,能力强的学生凭借印象可以再现,但多数学生出现了知识再现失败。如果一节课的学习基本由教师进行演示教学,我觉得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学生学习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抹杀。长期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总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和严峻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并把我们好的思路、想法贡献出来,供大家一同来学习和探讨,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找到一种高效、快捷的方式,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参考资料]

[1]肖成全.《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03月

第五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与感悟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与感悟

中方县城北中学 谢景红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增强信息意识,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时刻注意自我提升,应该通过参加培训或者学习优秀案例等形式,深入学习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实施和评价,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师生角色转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要多参加一些科研活动,从中培养自己严谨、科学的作风和优秀的科学素养。我们只有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轻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不断 1 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人格魅力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教师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从而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他们轻体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有什么问题才会及时地提出来,师生双方才可以及时交流。教师应不断地分析学生的感受,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度”,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教师在和谐中诠释教学,让学生在和谐中建构知识,从而在学生心目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让自己的课堂散发出灵性的光辉,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欢的感觉,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以及发展的规律,这是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这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运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学以致用是两个非常好的突破点。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积极地创设活动的、可操作的、学生可以做的教学内容,寓信息技术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之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信息技术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生动有趣,达到拓展教材内容、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四、精心组织分层教学,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个性,为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而采用某种形式或手段进行的教学。其实质是“培优补差”,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存在许多差异,比如: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差异;学习兴趣的差异;学习态度的差异等。学生的层次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A(低)、B(中)、C(高)三个层次,并将他们分别安排在机房不同的位置,以便于进行分类指导。教师要注意难易结合,有时候采用同样的练习,基础好的学生由于认为太简单在操作的时候就粗心大意,而基础差的学生有时又认为太难做不出来,这样“一刀切”常常效果不佳。这时候布置不同的任务,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务,另外布置较高层次的额外任务,让基础好的学生去完成,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和知识技能。

五、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要将整体性的教学设计过程分解为诸多要素,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并掌握和发展整个教学设计过程。要从教学系统和整体功能出发,保证“目标、学生、策略、评价”四要素的一致性,使各要素相辅相成,产生整体效应。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要深入研究教材和课标,然后精心选择素材,设计好相应的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

六、采用“精讲多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学,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而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要领。此外,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从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教师加强巡回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学生在上机实践所学时,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就在教室巡视以便解答学生个人的疑难问题,简单的问题我会让学生看书或同位相互帮助解决。对于大多数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再统一讲解、示范指导。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达到熟练掌握。

七、坚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的方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学习风气,真正发挥小组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作用。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基础、学习能力、性别等进行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补。教师要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主张,在小组学习中形成齐心协力对付困难的合作风气,对于后进生,引导他们从集体中寻求帮助。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抑扬顿挫,致力于点拨、引导。例如:教授时,教师可故意犯一些错误让学生纠正,让学生自己找到原因。这种课堂上学生与教师共同合作、探究学到的知识其印象将更加深刻。又如:在遇到难度不大的任务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位可以互相帮助,这样完成任务学生更具有成就感。课堂总结也要平和、严谨。但是何时提出归纳总结也相当关键。例如:在大多数学生已完成任务或大多数学生碰到共性的问题时使用此法较合适,同时也应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操练。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教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肖彬.《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融合,开拓学生创新思维》,《教育信息技术》2013.12第238期

[2]刘梅.《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需注意的问题》,《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22期

[3]肖成全.《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03月

下载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践感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践感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安陆市陈店中心小学 夏心才【摘要】文章通过研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论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途径、......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正日新月异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预设”与“生成” 陆祥舒 都匀六小 联系地址:都匀市第六完全小学 邮编:558000 电话:08548223606 一等奖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预设”与“......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珠街镇中心学校张仁德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 面对21世纪的挑......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模版)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数学科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

    教学与实践感悟

    教学与实践感悟数学知识与生活化。在教学设计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不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出发,还特意的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游戏情境导入新课,游戏活动结果浅而易见......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评价 摘 要: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中小学中一门历史短、发展快的课程,其地位、性质、目的和内容被逐步明确,并已成为一门集知识性、应用性、综合性于一体......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 1.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板书逐渐为大屏幕投影所替代,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常是黑板空空如也,请你谈一谈对这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