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时间:2019-05-15 14:5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珠街镇中心学校张仁德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

面对21世纪的挑战,学生数学方面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营造了新的数学学习环境。《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作为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校于2008年正式建成校园网络,这为我校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网络资源提供和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我们正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践,下面我就谈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点做法与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⒈教师要掌握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促进教育观念转变。

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实验。

⒉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培训,同时要掌握常用的教学软件的使用,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⒈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每当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兴致也很高,他们被周围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所吸引。教师要将这种兴趣及时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效果就会很明显。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上设置新的教学情景,巧妙引入新课。如初三几何《圆心角、弧、弦、圆心距之间的关系》这一课的引入,我用一组动画:滚动的汽车轮胎,转动的水车还有快速旋转的风车等,展示现实生活场景,用来说明圆的中心对称性和特有的旋转不变性,进而用这个性质导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这样巧设新课引入背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⒉再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和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我用《几何画板》先画出任意△ABC,再度量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并求他们的和;学生发现他们的和为180°,然后让学生任意拖动其中的一个顶点,使△ABC的形状或位置发生改变,学生发现每一个内角的大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他们的和还是180°,并且将刚才的数据列成表

格,便于进一步比较与发现规律。于是学生可以猜想: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最后再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同样用《几何画板》将三角形的其中两个内角通过割补与另一个角构成一个平角,通过演示,再次展示定理的发现、证明过程,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⒊化静为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计算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圆幂定理》的教学,教师可以用《几何画板》将这四个命题的联系用动画演示,由点动到线动,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内在关系,即同一线段上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的长的积是一个定值,于是可以将这四个命题统一归纳成一个命题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他们的认识与理解和应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能在黑板上通过板书、作图来传递知识,而一些动态的数学知识教学,教师不得不借助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将动态画面说“动”,而这样抽象的知识学生仍只能够“感受”。

平面图形中的平移、翻折、旋转等位置变化,用多媒体能够发挥它们特有的优势,如抛物线的平移、旋转,可以通过动态演示,学生能够一目了然,还有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相互运动以及每种位置关系下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R、r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CAI的演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⒋创设悬念,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提供一个便于学生探讨的环境,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如:“顺次连结四边形四边中点,问能够围成什么样的四边形?”,对这个问题可以用《几何画板》展示一个动态的四边形,使四边形的形状可以任意改变,从而中点围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也发生变化,并引导学生探究中点四边形的形状由原来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决定,这样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解决新问题,并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⒌互动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自主精神

辅助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及时,有利于学生意志的培养。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由坐标描点,若学生点击的位置不对,计算机会马上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订正,反复练习,正确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举行各种竞赛训练等,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还可以减轻教师重复的教学和辅导,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

三、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一些问题:教师不能够充当放映员,让学生在多彩的多媒体世界里读“电子读物”;教师能够自制教学软件(课件)当然好,不过要提倡合理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上的共享资源;计算

机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不可能代替教师的情感教育。

《新标准》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电脑和网络将成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及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作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有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篇:数学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最直接的就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就是对教学观的反思与课堂结构变化的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所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之一是教师作用与角色、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权威和智慧的源泉,而成为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伙伴、援助者和指导者、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仅仅是从听与做作业中获取知识,而是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问题讨论的启动者和调整者,问题解决的参与者、经历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与权利。

信息技术对数学的学习者与教学者都将产生深远而又持久的影响,这将是革命性的一场 变革。学习方式(地点、时间、环境、资源)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发展的关联性将无比接近,教学模式将更加体现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使人人都能得到发展。由于有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平台,就可以满足多样性、个性化、区别化的需求。学生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探索与不断思索才能实现。对教师而言,原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材、教参、黑板、粉笔等载体和手段现在可以被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所营造的教学环境所代替,如多媒体学习系统、资料库等,这样教师不仅有灵活选择一些素材的余地,而且可以大胆创设一些教学环境,设计更加开放互动的学习活动,参与式、活动式、主体性教学得到实现,师生关系得以改变,成为真正的合作者。

信息技术提供了理解、探索数学的平台,把数学变得容易理解,使得数学走向生活,走向现实,更加情境化,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真正从书本中、课堂上、考试中走出来,回到数学教学的本体上来。利用技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创设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用录像、影碟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方式呈现数学问题,以视觉形式出现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现使得数学材料更具有活动性、可视性和空间立体感,而且易于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使得数学知识与其他知识融通起来,进而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感悟数学的真谛,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共事学习收获,从中真切地感受数学的优美、力量、统一性。

更适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中数学课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一题多解等形式进行,但实际上学生的主要精力消耗在大量的复杂的运算上。因此,学生对自己的假设实际上很难进行验证和证明。但是在计算机上,学生借助一些工具软件,如Maple,Matlab等,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极为复杂的运算。这就使学生验证自己的设想成为一种可能。这必将促使学生进行深发层次的思考,以挖掘问题。这种现象又会反过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

什邡禾丰中学 魏正双 王文春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成熟,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营造了新的数学学习环境,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谈谈我的一点做法与体会。

一、教师要提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

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培训,作为数学教师还应学习和掌握一、二种常用教学软件的使用,如《几何画板》、Authorware等。只有熟练掌握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⒈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信息技术具有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载体于一体的特点,它可以利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这远比单调的教学手段要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如教学平行线时,可以通过动画展示火车铁轨这一直观的平行线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用两列火车平行行驶来象征平行线,可以提出假设如果铁轨相交了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并用火车展示列车相碰的动画、碰撞的声音,这能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平线是不能相交的,没有交点这一性质。

⒉再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可以方便的为数学教学虚拟现实情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大胆猜想,从而发现定理和结论。如:《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用《几何画板》先画出任意△ABC,再度量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并求他们的和;学生发现他们的和为180°,然后让学生分组任意拖动其中的一个顶点,使△ABC的形状或位置发生改变,每组学生均发现每一个内角的大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他们的和还是180°,于是学生可以猜想: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又因为是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的结论,记忆往往更深刻。

⒊化静为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以方便的化静为动,动态的展示教学要点,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往往能轻易的克服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教师可以用《几何画板》将解析式和图象的联系用动画演示,教师移动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让函数图象的位置、斜率发生变化,指引学生观察关系式y=kx+b中k、b值的对应变化,从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让学生深刻理解到b的大小决定图象与y轴的交点位置,k的大小决定图象的斜率,这在解答后面的典型题:给出函数图象确定k、b的值时非常有用。又如,平面图形中的平移、翻折、旋转等位置变化,用多媒体能够发挥它们特有的优势,非常的直观,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很轻易的理解各种情形的三角形全等这一重、难点,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有这样的效果,往往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达到相同的效果。

⒋创设悬念,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便于探讨的环境,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如:“顺次连结四边形四边中点,问能够围成什么样的四边形?”,对这个问题可以用《几何画板》展示一个动态的四边形,使四边形的形状可以任意改变,从而中点围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也随之发生变化,老师可以指引学生分多种情况去探究,如,原四边形对角线相等;对角线垂直等情形,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一部分学生还由结论提出问题:要使中点围成四边形是矩形,原四边形需满足的条件等,这一正一反的探究思考,使学生真正理解了知识点,做到了举一反三。

⒌互动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自主学习精神

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为数学教学建构一种理想的平台,即互动式学习。它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学生在教学中不仅接受,同时也在表达,学生可以与教师发生交互作用,向其提出问题,请求指导,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老师可以在教师机上对学生机个别指导,也可以对某个学生的解答予以转播。这时受到肯定的学生倍感骄傲,自信心增强,自主学习的精神更高。又如,在课件中设置做对用掌声予以表扬,做错给出提示等,鼓励学生自己订正,反复练习,正确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而且设置恰当时还可以减轻教师重复的教学和辅导,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1.教师不能够充当放映员,让学生在多彩的多媒体世界里读“电子读物”,用课件要达到某个目的,是突破难点还是教学新知识点,还是新课的引入,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以课件代替教师的教学。

2. 教师能够自制教学课件当然好,但是每一个教师都成为课件的制作者是不现实的,要做一个完整的课件是很耗时费力的,作为教师主要要能合理的使用课件,我们提倡充分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上的共享资源有选择有针对的使用。就算自己制作课件也要针对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制作一些小的、片段的课件达到教学目的就行。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关系

浅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模式

北京房山中学 周立华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标准》的实施,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由于数学学科其自身的特点,似乎就决定了其枯燥性和单调性。数学的确也没有其他学科形象生动而具有趣味性,学生学起来也觉得有点枯燥无味。信息技术手段介入数学教学之后,给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对丰富和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可行平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教师,应努力学习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大胆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征,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巧妙寻找契机,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老师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之中最充分的调动各种感知器官,去感受知识,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提高。

[案例1]:指数函数的引入举细胞分裂的例子,这个例子老生常谈,学生也不太感兴趣,我的引入是这样的:1964年10月16日下午3 时整,在新疆罗布泊上空升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顿时振奋了国威。接着展示原子弹爆炸原理的flash课件,学生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夺目的色彩,美丽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的使用便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提问题,这样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要学、乐学,进而主动去学。而且这样做不但例子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案例2]:在学习《三视图》时,我先在网上搜索,发现许多图片、课件和文字说明。上课时先展示各种建筑、飞机、坦克的图片,学生看得入神,我说:你们想当飞机、坦克的设计师吗?要当设计师就要从绘图识图开始,三视图是制图的基础。这样引入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明白《三视图》在实际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然后通过下载的课件,展示了三视图的成像原理,学生轻轻松松就突破了难点。

二、信息技术轻松把数学课变成“实验课”

信息技术的融入使教学模式从教师讲授为主转为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等方式。如果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课”,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案例3]:《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这节课时,“传统方式”只用“描点法”作出两个图象,然后直接给出指数函数是有些“强加于人”的,例如,学生对为什么要把底数分为以讨论就不一定理解,学习过程比较被动。的性质。这两种情况加

安排学生到机房进行上机操作,学生利用《几何画板》通过亲自动手绘制指数函数的图象,再让学生自由选择的值,并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图象。在此过程中,学生可清楚地看到底数如何影响并决定着函数然聚集,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么以的性质。由于函数的图象随着

这条分界线,这样呈现内容,对学生发现和熟悉“为什为分界点”“过点(0,1)为什么要作为性质之一”等,都营造了很好的环境,使教学的开放性、“探索式学习”等成为可能。显然,假如没有信息技术,上述过程很难实现。[案例4]:在《函数作课件,把的图像》一节的教学中,用《几何画板》制均设为参数,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参数变化、观察图象体会周期变换、的图像通过变换得到相位变换和振幅变换,同时还能展示由的图像的全部过程。

在数学实验课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求知欲望非常强。因此可见,信息技术的使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三.借助信息技术变抽象为形象直观

信息技术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更高效的概念与能力。它能够展开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等。学生可以达到传统途径下无法实现的领悟层次,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更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展思维和直觉思维。

[案例5]:在选修2-1《曲边梯形的面积》一节的教学中,定积分的方法和极限的思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我设计了课件《曲边梯形的面积》:求函数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课件设计思路如下:①构建参数,将区间分成等分,②在每一等分上用矩形的面积代替小曲边梯形的面积,③再求这些小矩形的面积之和,③在演示课件时,让参数n变化,观察矩形面积的变化。课件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定积分的“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 这一高深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四、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以往教学手段难以呈现的内容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有助于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如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等。但培养这些能力必须以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模型为载体,通过对它们的研究起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而信息技术又可以简单地将研究过程中碰到的难以呈现的内容形象的、具体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起到更好的效果。

(一)让几何体动起来

与立体几何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图形动起来,就可以使图形中各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惟妙惟肖,使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去观察图形,从头脑中对图形有了深刻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课堂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案例6]:在旋转体的定义教学中,先让学生看一段陶瓷制作中拉胚的过程,以实例使同学们对旋转体有一个鲜活的认识,再用课件就可以清楚地让学生看到圆柱、圆锥、圆台分别是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绕一边旋转而成。在“侧面积”教学中,通过课件可以展示各种多面体和旋转体的侧面展开图。在体积的教学中,通过课件展示斜棱柱与直棱柱、正棱柱之间的关系,展示圆柱、圆锥、圆台之间的关系。

在讲棱锥与圆锥的体积时,用课件展示三个同样大小的三棱锥补成一个三棱柱,使学生很轻松的根据祖暅原理得出三棱锥的体积是等底面积等高的三棱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结论,进而得出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直观的动态的画面在给以美的享受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更乐于接受较抽象的立体几何知识。

(二)信息技术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在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及常见图形,在数学和其他科学技术领域中,有着大量的应用,那怎样的曲线是圆锥曲线?古希腊的几何学家用平面去截一个圆锥面,当平面与圆锥面的轴线所成角变化时,获得不同的截线,即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在引入圆锥曲线概念时,为让学生更清楚的看清圆锥曲线的区别和联系,用 Flash动画演示,让平面与圆锥面的轴线所成角发生变化,让学生观察所截曲线的形状的变化,进而使学生得出

在每个取值范围所得的曲线是何种曲线的结论,借助于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对圆锥曲线的形状及性质有了更深的记忆,比传统教学中,让学生死记硬背圆锥曲线的形状及性质效果好的多。而在椭圆定义时,在平面上取两点、和,把一条长度为定值且大于|

|的细线两端固定在两点,用笔尖把细线拉紧,并使笔尖在平面慢慢移动,用动画演示整个过程,使学生清楚的看到一个椭圆形成的过程,由此得出椭圆定义。双曲线的定义、抛物线定义也可用类似的方法得出,此过程还可由学生操作,提高他们对这部分知识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及性质了如指掌。

[案例7]:在讲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时,有这样一个例题,已知点A(0,2)和抛物线C:y=6x,求过点A且与抛物线C相切的直线的方程,在讲此题时,可用动画演示,直线绕定点A(0,2)旋转,让学生观察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当转到相切位置时,2不再旋转,学生很容易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与抛物线相切且过点A的直线有两条,其中一条无斜率,进而设出直线方程并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出直线的方程,展示几何图形变形与运动的整体过程,在解析几何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信息技术在解析几何教学中,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它能做出各种形式的方程的曲线,能对动态的对象进行“追踪”并显示该对象的轨迹,能通过拖动某一点或线,观察整个图形的变化来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曲线的位置关系,总之在解析几何的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信息技术让函数真的“运动变化”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它的概念和思维方法渗透在高中数学的各个部分,同时函数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对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种刻画,这又决定了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材料。

[案例8]:三次函数是一种较重要的函数,《三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应用》中,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分别作出三次函数

与其导函数的图象,然后①让由正到负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图象的变化;②让c变化,使导函数的图象由在x轴上方→与x轴相切→与x轴相交;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就非常清楚地领会了三次函数与其导函数的图象有下面的这几种情形:

然后就轻松地总结出了三次函数的性质:

1、三次函数的极值点有0个或2个,分别对应其导函数的情形

2、导函数与x轴的交点对应着三次函数图象上斜率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3、导函数图象在x轴上方部分对应着三次函数的递增区间,下方部分对应着三次函数的递减区间

4、三次函数的图象只有上述的6种情形

学生真正认识到其图象的分类和实质,以后对三次函数的性质的题目,也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让老师不得不感叹几何画板的魅力。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收获.总的来说,信息技术的使用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并不是教学的目的,目的是更好地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但是提高课堂的效率信息技术使用要恰如其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不断实践,不断地积累经验,来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真正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努力做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程庭喜,崔海友,邹应贵 《几何画板与课程整合创新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陈瑞阁.《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地质教育

4.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各学科整合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5.杨东升.《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甘肃教育·数学教学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自上学期,我们学校在我教授的班级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让我使用了二十年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步开始转变,加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开始发挥它独到的作用,结合实践经验,谈几点感受。

一、教师的观念的转变

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中学数学,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而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可激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所以,教师必须掌握多媒体教学,并能在教学中熟练使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提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二、学生的地位的转变

传统教学中大多时间是教师讲、学生听,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多媒体教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初三讲“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一章时,通过多媒体,学生在看到通过列表、描点用光滑的曲线画出图像,得到抛物线是二次函数的图像时,学生很兴奋。再将抛物线沿X轴Y轴左右和上下平移时,抛物线的变化情况,学生能很直观地得出函数的平移法则,而且记得很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能自己得出结论。

三、教学模式的转变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讲授式的教学可转变为演示性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分层演示、影视演播、模拟动画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以及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清楚的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示出来,以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表象,更深入理解新知识,接受新概念,提高分析和概括的思维能力,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等概念时,可以采用flash制作轴对称的整个过程的模拟动画,播放给学生看,学生通过观察,不用教师多讲,就能很快的接受和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这种教学模式,是目前广大教师比较常用的,也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教学模式,通常是经历在教师干预控制对象的条件下,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猜想、验证、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等几个教学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任务是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制作和收集影视、动画等教学课件展示给学生并加以引导。由于采用了信息技术的手段,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可视化、具体化,这样学生会更乐意接受这些新知识,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概念、定义、定理和某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教学中,通常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四、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反思

1.教师始终要起到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介入应体现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而不只是教学内容数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颖,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知识发生、发展的播种者及浇灌者,更应是学生处事的模范。灵活的应变能力,严谨的求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些都要靠师生之间的心灵感应,靠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互融,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我们不应让“人机对话”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否则,现代媒体成了教学机器,教师成了键盘手。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是极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发展个性。

2.多媒体课件应不求时髦,但求实用

课件的运用应整合于课堂教学内容之中,针对以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为培养目的的数学教学,课件中存储内容要精练,画面要简洁,讲解和推导应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完成。为帮助解决数学中数形结合的难点,理解抽象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数学思想,我们认为,应根据数学自身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将课件设计成一些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让老师能按自己组织教材需要,针对各自不同教学思路,灵活调用各模块里的内容,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表现自己的教学风格。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身处教育教学法改革的前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接受挑战,真正从数学教学规律自身特点出发,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实施有机整合,以丰富课堂内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而又激发思维、体现自主建构的课堂氛围,使信息技术成为黑板、粉笔、三角板、模型一样得心应手的工具,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的美,全面提升课堂效率,做好新课程改革。这样数学乃至整个教育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

下载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引用部分不超过35%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单位: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 姓名:王芳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内容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五篇范例]

    “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 参 赛 作 品 征文类别:征文标题: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作者姓名:胡桂馨作者单位: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通信地址:湖北省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联系电话:电......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付买玉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界,为了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我们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它......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够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恰当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虚拟......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模版)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数学科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 【内容提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信息技术将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并给未来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信息技术与......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心得体会 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