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案说课稿反思教案
《百分数的应用一》说课稿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五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并学会简单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节内容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并为后续学习比较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打基础。
二、说教材:
1、教材内容:教材通过“水结成冰”的实际情况,引出“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在活动中,一个小朋友用水制作冰块时发现体积变了,引出“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的知识。然后教材再呈现一个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体积变化”中的数量关系,用百分数有关知识解决这个问题,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材引导学生先分析“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并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寻找数量关系,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在本题中就是冰的体积比水多的部分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的能力,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讲解法等。2.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什么是百分数?
1.什么是百分数?(课件出示)
2.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练习(课件出示)3.根据题意列式。(课件出示)4.总结方法。(课件出示)
5.说一说,找一找,列出关系式。(课件出示)6.说一说。(课件出示)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谈话激趣:
(1)、我们知道水有哪几种形态?(液态、固态、气态)(2)、水结成冰形态变了,体积会变吗?学生交流看法,后出示课本情境图,让学生明白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增加。
2、出示有关信息:盒子中有45厘米3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厘米3。
师:你想提出什么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师生间交流。
1、教师归纳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1)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2)原来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3)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4)原来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约减少了百分之几?
学生尝试解答这些问题,之后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要这样算),对于第(3)、(4)小题是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
2、比较并小结:
第(1)、(2)小题与第(3)、(4)小题有什么不同?让学生通过比较得知其实第(1)、(2)小题是五年级学过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而第(3)、(4)小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3、即时练习。(课本第23页“试一试”)
一种电饭煲原价220元,现价160元。电饭煲的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1、小兰家原来每月用水20吨,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18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
2、一辆客车4小时行驶200千米,一辆货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谁的速度快?快百分之几?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24页第1至3题。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其实质是用一种特定的形式(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无论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关键都是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正确判断把什么量看作标准,即我即我们通常说的单位“1”。例如:求A是B的百分之几?是A与B两个量直接比较,以B作标准,列式:A÷B;求A比B多百分之几?可以理解为求A比B多的部分相当于标准量B的百分之几,可以用(A-B)÷B,也可以用A÷B-1。其实两种算法、两种思路最终都是求A比B多的部分相当于B的百分之几。至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涉及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出现的“增加了百分之几”、“降低了百分之几”等等,只要同学们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含义,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都是一样。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百分数应用一》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的应用
(一)》教案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24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准备
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
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
1.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
2.展示学生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25%=1/432人
围棋班比围棋班25%
航模班
二、百分数的应用
1、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
2、思考:“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价
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产量的百分之几
3、学生独立解答问题
4、班内交流
方法一:7-5.6=1.4(吨)
1.4÷5.6
=0.25
=25%
方法二:7÷5.6
=1.25
=125%
125%-100%=25%
三、试一试
1、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
2、“几成”是什么意思?※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61-2.25)÷2.25=0.36÷2.25
=0.16
=16%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
2.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南留小学何尔平
第三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
开发区坊正小学 张凯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24内容
一、教材分材:
教材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水稻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过男孩提出“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教材中的算一算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这样安排,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学生明确了“增产百分之几”的意思后,就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增产百分之几的意义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记忆题型和套用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学生分析
在此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定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
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
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
展示学生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从复习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二、百分数的应用
1、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
2、思考:“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评价。
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产量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解答问题,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3、班内交流
方法一:- 5.6 = 1.4(吨)1.4 ÷ 5.6 = 0.25= 25% 方法二:÷ 5.6 = 1.25= 125%
125% - 100% = 25% 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试一试
1、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
2、“几成”是什么意思?
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 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重点理解“几成”的意思。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发展学生的思维。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61 - 2.25)÷ 2.25 = 0.36 ÷ 2.25 = 0.16 = 16%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
2、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整节课教学完成之后,可以说自己感触很深。这节课是百分数的具体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综观整个课堂,由于学生在课前调查收集的资料准备充分,所以在导入环节,学生兴趣浓厚,气氛较好。
第四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百分数应用
百分数应用
(二)1,某乡镇去年有小学生1650人,今年比去年减少5%,今年有多少人?
2,某农场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比计划多造林16%。去年实际造林多少?
3,洞庭湖近几年面积减少40%,原来它的面积约为4350km2,现在它的面积约为多少?
4,春蕾小学今年毕业的学生比去年毕业的增加15%,今年毕业的学生有多少人?
5,某煤矿去年谄媚2100万吨,比去年少30%,今年产煤多少万吨?
6,2005年,买一张从呼和浩特到北京的车票是204元,比原价增加了20%,原价是多少? 7,8,苹果产量今年达到3.6万吨,比去年增产两成,去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9,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有54人,比参加球类比赛的人数少25%,参加球
类比赛的有多少人?
10,4班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20人,比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人数多
20%,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11,蔬菜基地今年生产了2.4万吨蔬菜,比去年增产了2成,去年这个
蔬菜基地的产量是多少万吨?
12,一种小商品的现价是4.8元,比原价降低了20%,这种小商品的原
价是多少元? 13,14,一件毛衣现在售价是51元,比原来降价15%。原来售价()元。
15,光明畜牧场养了900头奶牛,奶牛比肉牛多25%,肉牛有()头。
第五篇:《百分数的应用(一)》说课稿
《百分数的应用
(一)》说课稿
渊泉第二小学 仲付云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百分数的应用
(一)》,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理论依据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应用
(一)》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 “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分数乘法应用题与百分数一般应用题及学过的百分数的知识,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计算出实际情境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具体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确单位“1”,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特征以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实际上与学生熟悉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问题类似,只是给出的条件以百分之几来表示。由于学生有解决相关的分数乘法问题的基础,所以通过知识迁移的方式,学生应该能够探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式五步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我在上课一开始,就创设了水结成冰的生活情境,并说明在这种自然现象中也有数学问题,正好有个问题解决不了,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自主探究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节课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教师充分让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去探究新知,使学生获得较准确的知识。
3.联系生活法:“数学教学要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最终要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社会生活。”因此,我在导入新课、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弹性练习的各个环节尽量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
4.激励评价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我在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现有独特见解的,都给予激励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说学法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1.转化法:学生在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义时,学生能结合百分数的意义,把知识转化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帮助理解新知识。
2.比较法: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出现了两种方法,学生就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3.合作交流法: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开展小组合作,在小组中分工明确,提高了学习效益,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最佳的开发,树立的主人翁的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目标定向。
1.复习前面所学习的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应用题,为后面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做好铺垫。
2.情境导入。
教材给我们创设的“水结成冰的”生活情境,很贴近学生。所以直接选用了教材创设的情境。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不知道你们注意观察没有,在生活中水结成冰,体积有什么变化”,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容易回答出问题“体积变大”。我又适时的追问一句,那有谁知道为什么体积变大吗?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或课外学习能大概说出原因,教师不做细说明,只是调动一下学生的兴趣,与科学学科进行一下整合。
3.激发兴趣。
学生在明确“水结成冰,体积会变大的”的结论后,及时说明有一个同学在这种自然现象中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百分之几?”但一时不会解,让我们帮忙。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好强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复习.【这一环节,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寻找数学题材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觉得数学问题是那么的鲜活,形成问题意识。】
4.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
在这一环节,我及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的条件“用45立方厘米的水,制作冰块,结成冰后,体积约是50立方厘米”,并提出问题 “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
2.讨论分析,理解问题。
要解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首先要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把问题集中,让学生分组研究。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分组讨论时,可提示学生结合学过的百分数的意义和百分数一般应用题,画线段图对问题进行分析。
(三)、精讲点拨,深化理解 1.找到方法,解决问题。
结合板书说说对“增加百分之几”的理解,教师适时的补充说明,最终找出结论“增加百分之几”是“冰比水多的体积与水比,多的体积是水的百分之几”,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简单百分数应用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在此教师及时渗透“转化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进行学法的指导。
2.结合学生的汇报,及通过课件展示第一种解法“冰比水多的体积除以水的体积”。(板书第一种算法:(50-45)÷45=11.1%)
3.再结合线段图,找到第二种解法。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分数应用题,会想到把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百分数就是100%,用冰的体积除以水的体积,求出整体的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减去水的100%,就是增加的百分之几。再及时出示课件,让学生列式解答。(板书:50÷45-100%=11.1%)
4.找到两种算法后,教师补充说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那种算法解题都可以。
5.教师质疑,深入探究。
学生在理解了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教师又马上利用课件,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把这50立方厘米的冰,再化成45立方厘米的水,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减少百分之几?是减少了11.1%吗?
学生可能会有疑惑,教师组织学生再分组画图探讨。学生通过画图,分析出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是减少的体积与冰比,单位“1”的量是冰的体积,要用减少的体积除以冰的体积就能求出问题(板书(50-45)÷50)。再与前面的算式比较得数一样吗?学生经过分析,发现单位“1”不同,除数就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除了让学生理解“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还让学生明确多百分之几和少百分之几不是一个数,因为他们对比的量不同,也就是单位一不同,最后再引导学生找到不同算法。(板书:100%-50÷45)。
(四)、达标测评,拓展延伸。
1.分析每题的含义。比如“男工人数比女工多百分之几?”要分析出单位“1”的量,并说出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2.思考回答:4比5少百分之几? 5比4多百分之几? 3.解决问题:红星乡计划造林9公顷,实际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
教师结合现实生活叙述各题条件,同时课件出示。因为有新知学习的基础,所以先找同学说出“多百分之几”和“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集体反馈结果。
4.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让学生求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百分之几?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
(五)、回归目标,总结反思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谈收获,总结自己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的热情。
(六)、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就是一篇微型教案。本课的板书简洁明了,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 到这节课的学习重点。
六、说理论依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课堂教学的设计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境为主线,活动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我力求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