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生产与经济制度》1

时间:2019-05-12 17:5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生产与经济制度》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生产与经济制度》1》。

第一篇:2009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生产与经济制度》1

2009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高考考点.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3.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4.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5.理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6.了解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7.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二、考点梳理.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生产决定消费的,生产决定消费的,生产为消费创造。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 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 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并提高劳动力的,提高劳动者的。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 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 和 ;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

4.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的 要求。

5.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国家的 一定要坚持,坚持。大力发展,就必须通过改革,调整,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的 与。

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7.公有制包括、、。8.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和、提高我国的,具有关键作用。

9.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其作用是,可以增强 提高企业和资本 扩大公有资本的 增强公有制的。

10.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第二。1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以 为基础,从事。私营经济以 为基础,以取得 为目的。12.非公有制经济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符合。它有利于,有利于,有利于。

三、知识框架.四、易错易混.1凡是消费就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提示: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二重性。)

2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提示:不会,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提示:应是公有资产占优势,国有资产不等于公有资产)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国有经济越多越好。(提示:应体现在控制力上)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求在任何地方都占优势。

(提示: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6、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示: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中外合资经济、中外合作经济是外资经济。(提示:只有其中的外商投资部分才是外资经济)

五、热点链接.【背景材料】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加强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六、典型题例.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从放权让利到推行股份制和发展混合所有制,再到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逐步找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和途径。有的经济学家估计,以股份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目前占我国总体经济的40%左右(1990年占9.8%),再经过5-10年的改革,混合所有制经济可能达到80%。

问题:有观点认为,发展股份制会使公有制尤其是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从而危及我国的国家性质。请运用相关知识简要评析。

七、课堂训练.(一)单选题

1.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人民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换代,对住宅、汽车、环境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说明()

A.消费具有生产功能 B.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增大

C.消费结构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决定的 D.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了生产结构的变化

2.在过去几年里,我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一直在60%左右,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每增长1%,即可带动GDP增长0.5%。这说明()

A.只要增加居民收入就能推动经济增长 B.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C.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D.有效需求不足会制约经济的增长 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我们应这样理解

①对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②普通竞争行业,国有经济逐步退出 ③控制力表现在国有经济越多越好

④对于那些重要行业的龙头企业或重点企业,国有经济不一定要持100%的股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今后要使______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A.股份制 B.承包制 C.租赁制 D.聘任制 5.《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10月1日施行。中国物权法坚持了在“平等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想。参与物权法起草的专家说,在各国物权法中,我国第一个规定了“平等保护”原则,这是真正的中国特色。这表明()A.我国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 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 D.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某企业通过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在全部资产中国有经济的股份占55%,集体经济股份占15%,外资企业股份占15%,私营企业股份占10%,个人股份占5%,回答6~7题。6.该企业的特点是()

①它是一个国有控股企业 ②该企业的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经济效益非常高 ③该企业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 ④企业投资主体是多元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该企业的这种做法:

()

①搞活了国有资产

②壮大了国有经济

③使国有企业部分私有化

④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

⑤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而个体、私营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0%以上,它们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1997年的不到1%增长到2005年的30%以上。这说明,在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新增就业的主渠道

C、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 D、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简析题

9.辨析: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我国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有所下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在逐步削弱。

八、反思质疑

六、典型题例

(1)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有利于适应市场需要,产权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真正的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变。(2)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公有制,尤其是国有经济比重的下降,但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3)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而且随着企业资产的重新整合,规模效益的逐步提高,公有资产会不断增值,绝对值在不断扩大。(4)事实证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以后,资金充足了,机制灵活了,管理加强了,市场拓宽了,效益也提高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没有丢掉,而且更加巩固。

七、课堂训练.1、C2、C3、A4、A5、A6、A7、C8、C

9、答案:(1)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并不是由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和数量决定的,事实上国有资产不可能在布局上面面俱到。

(2)改革的实践证明,国有经济比重适当下降不会影响其主导地位,相反,国有资产通过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控制大量的社会资本,从而使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得到增强。

(3)可见,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也不会削弱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二篇:【高考调研】2015届高三政治一轮课时作业4 生产与经济制度

课时作业

(四)一、单项选择题

考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几十年来,人们一直梦想能够使用可视电话,如今智能手机让我们梦想成真。通过WLAN连接两部智能手机,只要轻轻一点,你就可以与地球另一端的人面对面交谈。可见()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③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带动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A.①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解析智能手机的出现,能够让人们进行可视通话,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决定消费方式的变化,故①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消费的反作用。答案A

2.一套住房所需要的钢材要远远多于服装、彩电、冰箱等产品,一部小汽车需要的材料和零件也远远多于自行车、手表、空调等产品。房地产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往往带动重工业部门以超常的速度发展。这表明()

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

B.企业生产必须节约资源,降低消耗

C.企业要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D.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解析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房地产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重工业部门的发展,体现了D项。

答案D

3.在制造空调的24年里,海尔不断进行消费调研,其研发、设计的源泉均来自消费需求,节能环保空调便是根据消费需求设计的,更给广大消费者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材料体现了()①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对象 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海尔研发、设计的源泉均来自消费需求,其节能环保空调是根据消费需求设计的,这体现了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C

考点2大力发展生产力

4.江苏省提出,到2015年,自主创新将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中,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江苏省高度重视科技的经济学依据是()

A.生产和消费的辩证统一关系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D.科学技术可以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A项材料不体现;科技是

综合国力的基础与核心,因此C项表述不确切;D项“迅速”说法错误。答案B

5.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35年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承担着改革攻坚的重要使命。我国通过改革()①能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③能够消除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④能够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③观点错在“消除”,排除。

答案A

考点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6.2014年5月1日是我国企业国有资产法颁布五周年纪念日。某企业为宣传该法决定出一期黑板报,你认为应该写入该期黑板报的观点有()①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确保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该法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的不断壮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④该法的实施对巩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D.③④

解析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①错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错误;③④属于对该法实施意义的正确表述,故选D项。

答案D

7.成立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国有保险企业在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这有利于

()

①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②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③改变企业国有资产的性质④增强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②③

解析成立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没有改变国有资产的性质,③错误。在我国,公有制是主体,④错误。

答案A

8.某地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设立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经营或将土地出租农业企业经营。目前,该地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已达到200家,流转土地14 900公顷。据调查,入社农户的收入普遍比非成员同业农户收入高20%左右。发展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①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探索②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③会改变我国农村基本经营体制④能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①②正确;土地

合作社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并不会改变我国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因此③错误;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从事的仍然是农业生产,故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A

9.我国有家生产手机的公司,从不同渠道广泛筹集资金,成为国家、集体、私人等多方持股的新型企业,仅用10年时间,就成为我国手机产销量最大的公司之

一。这家公司是________性质的企业()

A.国有企业B.私营企业

C.混合所有制企业D.集体企业

解析国家、集体、私人多方持股,说明这家企业是由不同所有制组成,因此是混合所有制企业。

答案C

考点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0.2013年以来,四川民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对四川经济快速发展贡献突出。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贡献率达到64.5%,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6.5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的贡献率最大。这表明()①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②四川省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逐步提高

③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④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故①错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起控制作用,故④错误。

答案C

11.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之所以要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于它()①适合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③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C

12.要想克服漫画《不平等》现象,我们必须()

A.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B.放弃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

D.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和引导

解析漫画反映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平等现象,所以要想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必须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故选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福建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福建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三大产业比例为:9.5∶46.5∶44)奠定良好的基础。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

一、材料二,分析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福建省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解析第(1)问,考查图表信息。图表反映了福建省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第(2)问,主要考查经济措施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解答此题必须把握关键词:财政、人才、科技、消费。

答案(1)①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三大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特点,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优化。②但同发达国家相比,福建省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差距仍较大。

(2)①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14.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在逐步成熟。住宅消费的发展将带动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及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社会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汽车使用数量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

加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材料二据估算,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 1%,可拉动 GDP上涨0.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上涨0.87个百分点。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一说明为什么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解析本题以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关于消费对生产反作用的全面理解。关于第(1)问,材料一强调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材料二强调的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关于第(2)问,实际上要求回答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在作答时首先结合课本知识:消费对生产反作用的表现,即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调整与升级,对新产业的出现与成长所具有的导向作用,消费对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然后结合材料作答。

答案(1)材料一说明,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材料二说明,在我国,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投资更大。

(2)材料一中的需求是消费需求,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所以说,只要人们存在消费需求,与此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前景就很光明。

第三篇:XX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教学案一体化_1

XX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教学

案一体化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目标导航】

一、课标要求

.内容目标

⑴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⑵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2.提示与建议

⑴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

⑵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⑶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高考考点

.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知识梳理】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的关系

⑴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注意以下两点: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注意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哲学的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根据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2.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两大阵营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

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派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要区别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把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基本评价

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

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知识体系】

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百舸争流的思想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意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客观唯心主义

【重难点释疑】

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教学,建议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的教学思路。可以选用哲学史上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开展争辩的史实,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讲点哲学史的东西,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选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关于形神关系的争论的史实,提出问题: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怎样?为什么说它们的观点是对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等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议论。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明确在这场形神关系的论战中,所谓人的形体指的是物质存在的东西,所谓精神指的是思维现象。所谓形神关系问题,是各派哲学争论的基本问题。哲学上讲的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就是讲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是认为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一是认为事物是不可以认识的。在外国哲学家中也有这种不可知论的观点,如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就否认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至于其他东西是否存在,我们是不知道的。

【例题精析】

辨析: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解析】本题以是否追求物质利益和强调精神文明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只能是对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但是题目中的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又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因此,这道题目是一道正误混杂的辨析题,同时又是一道附加条件型的辨析题,需要对不同条件下的“追求物质利益”和“强调精神文明”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最终确定是坚持了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答案】(1)凡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因此,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质利益,是否强调精神文明。

(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去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而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3)题目中的观点缺乏必要的前提,混淆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界限,因此是不确定的。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①是否信仰宗教

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③对物质和精神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④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

A.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2.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

()

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4.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因为它是

()

A.唯物主义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5.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6.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上分为两个基本派别,它们是: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c、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

D、古代唯物主义与近代唯物主义

7.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而形成的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D、意识对物质是否具有能动作用而形成的

8.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种观点:

①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②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把宇宙中某种精神力量作为世界的本原④认为宇宙统一于“心”,即意识: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中国明代王守仁主张“心外无物”。18世纪英国主教贝克莱的观点是“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他们的观点属于:

()

A、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0.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士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上述观点:()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二、非选择题

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留意过这些场景:裁缝师深信“量体裁衣”,他只有根据不同人的不同身材,不同体形裁减和缝制不同款式、不同尺寸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大方,否则,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随意剪裁,是注定要失败的;有经验的农民都懂得“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据土地的水、肥等情况和不同庄稼的生长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作物种植,否则就不能获得好的收成;医生看病开药,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奏效,否则必定害人坏事;学习中,只有结合自己的客观实际来选择学习方法,才能取得成效,若一味仿效,必将一事无成……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2)这一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3、中国科协曾经就中国公众对未知现象等有关问题的看法进行抽样检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少人相信算命。此次调查样本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对象为18岁至69岁成年人。课题组负责人特别指出:随着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传统迷信形式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而现代迷信却不断变换形式,甚至打着传统文化和科学的旗号迷惑和欺骗公众。“计算机算命”、“幸运数字”、“星座命运”等各种命运预测的迷信活动如今招徕了一些笃信者。

(1)我们周围是否存在迷信现象?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这些现象的危害说明青少年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D

5、B

6、A

7、B

8、D

9、B

0、c

二、非选择题

1、(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首先要解决一个共同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现实生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凡是认识到存在决定思维,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就能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要牢固地树立存在决定意识,意识能正确反映存在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并用这种世界观指导人们的行动,切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

2、(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2)从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相斗争而发展,唯心主义哲学较它先前的唯物主义哲学来讲显然是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辨证法。因此,不能绝对认为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3)正确和错误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无论唯心主义哲学,还是旧唯物主义哲学都有错误的一面。因此,不能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3、(1)存在。这些迷信现象都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2)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它容易使人们犯主观主义错误,使人不思进取,有时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会直接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对人的发展是一种反动,最终会使人失去独立的人格。因此,青少年应当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要坚信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四篇:高三一轮复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复习学案

第七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考点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1)内容:(2)成因:

考点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的表现

2.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1)前提:(2)原因:

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

4.公民巩固、维护、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措施:

考点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原因 2.含义: 注意的问题:

(1)前提:

(2)范围:

(3)自治地方

3.核心内容:

4.必要性

5.优越性:

考点四: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新提法)1.我国的宗教状况:

2.我国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1)宗教信仰自由

4)自治机关

(①地位: ②内容: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①管理对象: ②管理目的:

(3)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4)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教材新提法)①原因: ②含义:

3.弘扬科学精神(1)科学对待宗教:

(2)原因:

(3)要求:

考点五:综合探究------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新提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三者有机结合:

二、易混易错

1.民族平等原则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要求各民族间消除差别。2.少数民族公民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表现。

3.我国在各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各级自治机关,享有完全自治权,行使立法权。

4.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唯一原则。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行使高度自治权,自己管理自己。7.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8.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引导宗教界逐渐放弃宗教信仰。9.共产党员不得信教违反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0.我国实行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往,坚持人民办宗教的方针。

11.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得干预宗教,宗教界人士参与政治违背了的政教分离原则。12.在我国,宗教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13.我国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14.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不得进行宗教活动。

15.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教。

一、典题引领(历年高考及模拟试题)

▲1.(2018·全国卷Ⅱ·T17)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2015年启动,近三年时间有519名内地医疗专家接力进藏救死扶伤、传道授业,430项区域内医疗技术领域空白得到填补,285种大病不再出自治区治疗,533名西藏本地医疗骨干获得培养……守护高原生命与健康的接力棒正在世界屋脊传递。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是()①改善西藏民生,促进平衡发展的有力举措

②实现西藏经济社会与内地共同发展的基础 ③推动西藏医疗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

④维护西藏各民族平等健康权利的根本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8·江苏单科·T16)毛南族人口较少,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历经30年扶贫开发,该县贫困发生率已由77%减少到目前的15%,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87年的27倍和40倍。这表明A.扶贫开发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B.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

D.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利益

▲3.(2018·天津文综·T3)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十一世**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前往青海、西藏八个地市州调研,通过和农牧民接触,细致调查,结合数据和实例为参加政协会议准备提案。十一世**的做法()A.说明佛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B.表明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C.行使了政协委员对国家大事的决定权

D.表明爱国宗教人士是国家建设的积极力量

1.(2017·全国Ⅱ卷·T18)某社区有汉、回、白、彝、傣等二十多个民族居住。每逢民族节日,各族群众都一起欢庆,“同过民族节,众筹百家宴”。在泼水节大家到民族团结广场相互泼水祈福,在火把节组织篝火晚会一起载歌载舞,在开斋节一起吃馓子、油香……该社区各组群众同过民族节

①是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②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实现了多民族地区社区组织的自我完善

④是各民族相互尊重、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7·江苏卷·T17)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门隅和墨脱地区,解放前仍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西藏解放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门巴族人民逐渐摆脱经济落后状态,生活有了显著改善。这说明 ①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③我国消除了各民族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7·海南卷·T11)西藏某牧区依托合作社创立品牌,发展农牧种养、经营乡村旅游、开发民族手工、建立公司进行多种经营,推动了高寒畜牧业市场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2016年全自治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067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16元、增长13%。牧区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①扩大了自治区民族自治权的行使范围

②消除了历史遗留的民族隔阂和民族地区差异 ③是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特长和优势的积极成果 ④是西藏自治区实现创新发展、共同富裕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6·全国Ⅰ卷,18)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培养。例如,截至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师资库和5个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有兼通藏汉双语的法官799名,约占全区法官总数的62%。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 ①民族地区各级法院变通执行国家法律 ②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

③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相互沟通和团结 ④确定民族语言作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的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6·上海单科·T4)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上海和西藏虽相距万里。但有着深厚友谊。多年来,两地注重优势互补,不断深化合作交流,上海企业与西藏文化旅游、特色农牧业及资源等领域开发合作,西藏到上海开展经贸、人文交流等活动。这反映了我国坚持 A.对外开放的理念

C.民主集中制原则

B.各民族的地位一律平等 D.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6.(2016·海南卷,13)截至2015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批准地方性法规和作出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共300件,其中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23件,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148件,内容涉及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教育、文物保护、生态环保等各个方面。这些法规、决议、决定的制定

①表明在西藏只有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行使自治权

②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扩大了民族自治区政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职责范围

④说明民族自治区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2016·江苏政治,18)唐卡作为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如今,在藏族居民家中,随处可觅唐卡的身影。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开展转经、朝佛等活动。这说明 ①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②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③开展宗教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④藏文化对藏族人民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5·浙江文综·T33)我国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后者意味着,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

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②对宗教教义作出与唯物主义一致的阐释

③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④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015·山东文综·T27)2014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的日喀则地区撤地设市的请示,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同年12月,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日喀则依程序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市党政领导机构。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②民族自治机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项事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5·全国卷Ⅱ·T18)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划拨专项经费,大力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截至2014年9月,全区1 787座寺庙实现了国旗、报纸、文化书屋和广播电视全覆盖,1 735座寺庙通了路,1 730座寺庙通了电,1 662座寺庙通了水,1 736座寺庙实现了通信覆盖。上述做法

①表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②保障了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③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有利于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15·江苏单科·T15)西藏自治区教育系统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学体系,内地西藏班中学也开设藏语文课;西藏地区现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 787座,每逢重大宗教节日都循例举行各种活动。由此可见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②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④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15·海南单科·T13)2014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发展成果惠及各民族群众,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做好新疆工作

①意在改革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在要求 ③是维护边疆安全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④是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15·广东文综·T29)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先后制定了29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对多项全国性法律制定了适合西藏特点的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

A.覆盖了民族区域自治权全部内涵

B.规定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C.保障了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D.协调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 14.(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Ⅰ,15,4分)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 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③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14年上海文综,9,3分)今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新疆考察,对做好新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反对民族分裂、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党的建设等工作进行调研指导。考察活动体现了 ①我国的民族关系是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全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

④我国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16.(2014年天津文综,8,4分)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47个聚居民族繁衍生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正是这种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这表明 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7.(2013·北京文综·T34·4分)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多元”是指中华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中华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一理论强调了 A.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B.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中华民族是具有历史性的多民族共同体

D.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

18.(2013·全国大纲卷·T34·4分)2012年国家宗教事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提出,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可以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设立公益慈善项目和公益慈善组织,宗教界依法从事上述公益慈善活动可以享受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这一规定的出台:

①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 ②表明政府具有组织宗教公益慈善活动的职能 ③促进了宗教公益慈善事业与正常宗教活动的统一④更好地保护了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五篇:高三一轮复习学案: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生活智慧与时代精

件www.xiexiebang.com Ι、考点考情见jFp204、207、210

Ⅱ、问题引领:、哲学的含义?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3、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如何划分的?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什么?“两个对子”的关系?

4、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其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各自经典观点有哪些?

5、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其两种基本形态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各自经典观点有哪些?

6、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真正的哲学为什么能够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Ⅲ、易错排查

.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提示 ×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2.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

提示 × 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以非科学的哲学指导实践会犯错误;即便以科学的哲学指导实践,也不能保证不犯任何错误。

3.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提示 × 哲学源于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4.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提示 × 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学说。

5.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提示 × 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6.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提示 × 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世界观指导下进行的,世界观影响人的成长。

7.哲学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提示 × 哲学于实践。

8.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提示 × 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9.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提示 ×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提示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提示 ×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2.之所以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因为它是“科学之科学”。

提示 × 之所以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因为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提示 ×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具体科学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4.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提示 × 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物质派生精神。

5.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

提示 ×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精神力量,不是一种物质力量。

Ⅳ、课堂反思:

我的疑惑和收获

Ⅴ、知识体系构建

件www.xiexiebang.com

下载2009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生产与经济制度》1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生产与经济制度》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策略(最终五篇)

    高三的政治复习一般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归纳专题、构建知识体系,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策略,希望对大家......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学案(精选5篇)

    栾川一高2010级高三政治导学案栾川一高2010级高三政治导学案----生产与经济制度 编制人:王文杰审核人:高三政治组使用日期:2012.08.13 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高考......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0课时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教学案 第10课时 编写:肖 磊 一、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者 二、高考考点 1、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2009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多变的价格》1

    2009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 一、高考考点: 1、 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2、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3、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4、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7课时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教学案 第17课时 编写:肖 磊 一、课题:市场配置资源 二、高考考点 1、市场经济的含义 2、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3、规范市场秩序的必......

    2012年中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五篇范文

    2012年思想品德中考一轮复习学案(一) 一、复习目标 1、珍爱生命(应用) 2、青春期心理变化(了解) 二、复习导学 (一)考点知识再现 1、珍爱生命(应用) (1)为什么要珍爱生命? ①多彩的生命构......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句式 学案

    古汉语语言现象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是古汉语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掌握文言句式却是疏通文意,做好内容理解题和翻译题不可忽略的一步。文言句式分为两部分,即......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字形教学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正确识记现代普通话汉字字形(一) 学习目标:正确识记现代普通话汉字字形。 教学重点、难点:形声字、易混字。 学法指导:勤读勤查字典词典勤归纳总结。 典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