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风车和郁金香的故乡》教案
《在风车和郁金香的故乡》教案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欧洲的几个主要的国家和城市,对欧洲社会、经济、人民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二)教学重点:了解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对世界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世界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1、导入:观看视频,引入“风车和郁金香的故乡—荷兰”的概念。
2、介绍、交流:欧洲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鲜花盛开。这里有世界花园日内瓦、世界花都巴黎、郁金香的故乡荷兰。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各个花城最有代表性的花,引出荷兰的国花——郁金香。观看《郁金香的传说》,了解在荷兰乃至欧洲的地位及价值。了解了郁金香的花语之后,通过“花开知多少”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其他花语。
3、介绍、讨论:荷兰不仅是郁金香的故乡,它还是风车的故乡。教师通过展示风车的作用及荷兰的地势特点,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说风车是荷兰的象征”。教师联系课本中的文本,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风车?它们的作用是什么?生答:(例如:沿江大道、游乐园、农田里„„)
4、延伸:我们的旅游日记
组织学生读一读课本102页的“旅行日记”,然后仿照课文中的旅游日记,将自己在网上的所见和在课堂上的所感写下来。
三、板书:
在风车和郁金香的故乡
荷兰国花 —— 郁金香
荷兰象征 —— 风 车
第二篇:教案风车
纸风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由拆解折纸作品探索学习风车折法,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大胆表现的能力。
2.通过折纸作品的变式操作激发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手眼协调的精细动作。
活动准备
1.正方形纸若干、风车作品若干,A4纸、胶棒若干。
2.熟练掌握四角对中心折和撑开的技能。
3.大风车片头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玩风车,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手里的风车可以怎么玩呢? 教师播放大风车片头曲音乐,幼儿跟着音乐按照自己的想法玩自己的大风车。
二、探索大风车的折法,形成步骤图
1.自主探索。
师:这么好玩的风车,是怎么折成的呢?小朋友自己试一下,一步一步拆开,然后一步一步折好,看能不能折成好玩的风车?(幼儿独立拆解,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及时给予引导、鼓励。)
2.共同探索。
教师出示范例风车作品,同幼儿一起分步拆开并呈现每一步形状,形成拆解步骤图。
3.整体示范。
翻转拆解步骤图,形成折纸步骤图。通过提问让幼儿明确每一步的详细要求。
三、按步骤图折风车
1.按步骤图示熟悉风车折法。
鼓励幼儿按记忆结合步骤图独立折叠,完成风车作品。教师巡回观察幼儿作业情况,及时给以指导。
2.学习小风车折法。
师:小朋友都学会了折风车,折得又整齐又漂亮!
老师还折了一个小风车,它是风车的小宝贝。宝贝风车是由正方形纸四角对中心折,然后按照风车折法折成。请小朋友也给自己的风车折个小宝贝吧。
四、探索风车的变式
风车向背面对边折、对角折形成风车的几个变式,如:帆船、双船、鲨鱼嘴等等。鼓励幼儿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变式作品。
五、装饰作品
幼儿选出最喜爱的作品,用涂色、绘画、添画等多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装饰。
活动延伸
1.交流游戏。幼儿欣赏观摩同伴的作品,体验折纸活动带来的乐趣。
2.区域活动。投放以风车为基础折法上的变式风车、大丽花、纸盒、月亮船等几种作品步骤图,方便幼儿继续探索学习。
第三篇:《折纸-郁金香》教案
《折纸----郁金香》教案
店埠镇横岭小学 周雯君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折郁金香的基本步骤、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与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探究精神,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劳动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折郁金香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小组合作主动探究折纸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张若干、郁金香纸花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花,认识吗?
教师(出示配乐课件)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各种颜色、各种姿态的郁金香。介绍郁金香的知识以及花语。
2、想不想自己动手折出漂亮的郁金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折纸---郁金香(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通过欣赏,体验美、感受美,从而创造美。为学生动手做准备。
(二)合作探究、明确步骤
1、探究制作方法。
教师将范例分发给各个小组。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时,说出作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板书:花朵 叶子)
谈话:现在,同学们自己动手拆一拆,研究研究郁金香的各部分是怎样做成的?小组讨论一下。(给一定时间让学生探究)
2、全班交流制作方法。谈话: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精神、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合作品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四篇:折纸教案—郁金香
《郁金香折纸》教学设计
天津市外国语学校南普小学 江博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折纸的有关知识,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通过动手折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体会合作的快乐,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鲜花的图片和知识。
2、教师准备折纸工具、纸张、作品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个周末有没有出去欣赏周围的鲜花和小草,你有什么想说的?
2、提示并板书课题。
二、交流探究:
1、传看纸造型作品
2、小组讨论总结折纸郁金香造型的艺术特点和它的制作方法。
特点:以纸为材料,运用折叠、曲卷基本技术、将面形材料制作成完全立体的造型。
三、动手操作折纸
1、教师将折纸的步骤图展示,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尝试跟着老师一起动手操作折纸。
2、教师将郁金香折纸的难点讲解一下,个别指导。
3、教师按图示范,学生跟练
四、巩固新知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哪一组的小朋友折的又快又好(提醒边角要对齐,压平;还要注意花朵和叶子的比例)
2、展示学生作品,教师点评。
第五篇:大班美术教案郁金香
大班美术教案:郁金香送妈妈(三八节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女人节日。
2、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
3、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郁金香,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二、活动准备
1、一些歌曲音带,如《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2、红纸、白纸、浆糊、油画棒。
3、送给妈妈的一句话。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引出活动
1、说说三〃八妇女节的由来,让孩子们知道三〃八节是妇女的节日。
(二)庆祝活动
1、全体幼儿在歌颂妈妈的乐曲《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中表达对妈妈的爱。
2、幼儿说说妈妈在家的辛苦及对自己的关爱。
3、老师小结:我们的妈妈真能干、真辛苦呀,我们一起来给妈妈说一句悄悄话。如:我送妈妈连衣裙,祝妈妈永远漂亮。老师记录。
(三)制作礼物----郁金香
说明“幼儿在强烈的爱妈妈的情感驱使下,主动性,积极
性都会增强,所以,这时制作礼物,送礼物都是情绪的延续。
1、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制作郁金香
说明:幼儿在制作礼物的过程中,都是那么的细心、持之以恒。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表达着对妈妈浓浓的爱。
(四)送礼物
本次活动的亮点:幼儿在活动中讲述了妈妈平时是如何照顾自己的,妈妈在家里要做许多许多的事情,在讲述中,幼儿体验到了妈妈的辛苦,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在制作礼物的环节中平时不愿意动手的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都能一步一步坚持完成,每个孩子都希望妈妈能够收到礼物。
在送礼物的环节中,孩子们都为妈妈送上了自己制作的一份小礼物,并说了一句祝福的话,每个妈妈的脸上都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以后,可制作一些幼儿的“我帮妈妈”纪事本,主要记录幼儿在家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进一步关心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