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永昌六中
刘燕燕
21世纪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教育正以其灵活、安全、方便的优势在教育领域掀起一股热潮,学习的环境和手段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英语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和学习,缺少双向的沟通,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信息化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别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虚拟课堂使网络教育资源最充分共享和更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习环境有效模拟现实,给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延伸空间,实现师生双向交互和学习者协作学习,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使教学在网络的媒介下,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探究性学习潜能得以自主发挥,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已有多年,它的优势显而易见,英语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能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但同时它也对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要将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更有效的整合,就必须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扬信息技术与英语整合之长,避信息技术与英语整合之短,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扬信息技术与英语整合之长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进行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活化教材内容,交互性强。能产生多种感官的刺激,调动眼、耳、嘴、手的积极性。人的大脑右半球控制形象思维,左半球控制抽象思维,将抽象的语言符号和具体的形象动作结合起来,左右两半球同时发挥作用,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巩固记忆,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中,耳闻其声,目睹其人、其事,其景,实现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相辅相成,学生不仅可以听到纯语言,还可以“察言观色”加强情感和心态理解,以促进对语言由表及里的深刻体会。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合理运用恰恰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在上课时,给画面配以不同的动作、加入不同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下,抽象的事物和句子变具体了、形象了,减轻了学生的认知难度。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保证了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学习效率。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参与个性化学习
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中,应用Powerpoint课件等媒体方法,新课内容可随时调整,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使课堂教学生动、有效,提供多角度,多通道的图文和和声像,并能较好地支持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活动,可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主宰,学生才是一切。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后,在教学有关“课本剧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待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知识后为学生提供几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场景,让他们用英语进行描述。面对栩栩如生的画面,学生会在各类角色中犹如身临其境,表演的有声有色。这些尝试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整个过程图文并茂、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创造出对话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在培养交际能力的时候,又强化了记忆。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反馈的有效性
多媒体计算机能把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等所具有的视听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产生出图文并茂的、生动形象人机交互形式。而这一显著特点对英语课堂习题有重要意义,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变苦学为乐学。更重要的是新型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人机交互在此意义上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只有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大容量、多信息、趣味性强以及文字、声音、图像一体化的特殊功能。教师可根据各次不同的习题目的和内容安排引人入胜的多媒体激趣活动,例如听听力时,答对的学生放出鼓掌的声音;词汇练习时,从网上调出拼词等有关英文游戏;听一篇关于英国文化的短文时,播放爱耳兰音乐或者自己组合知识背景介绍画面;听对话时,播放动画片片段、文字等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从各方面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根据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结果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两者加起来有94%。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强得多。
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习题中应用时,给学生一个广阔视觉的空间,刺激学生敏感的视觉神经,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观察细节,对所提供的教学材料的理解力增强,有助课堂习题的教学展开。教师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漏洞,及时纠正。教师有效的教,学生有效的学。
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英语学习离不开文化背景,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西方社会观点,西方语言产生的历史背景等。教师应努力优化学习环境,充分利用课外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利用我们的校园网、网络资源,使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许多英语报刊上都附有网址,为学生提供宝贵的网上资源,学生通过这一途径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经济动向等。
比如,教师在教学一些具有一定文化背景的内容时,预先可让学生在课外上网,查阅有关这些国家的情况,了解一下中西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出色的完成了收集的任务,在课堂上如数家珍,积极交流,大家在集体的讨论中放眼世界,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新鲜知识,开阔了视野,也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教学。
二、避信息技术与英语整合之短 1.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体现了人机交互。在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中,恰当的使用图形、图像和声音,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小学生对新事物普遍存在着好奇心,他们的兴趣往往跟着好奇走,自控能力不是很好,如果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多样化,追求多种媒体的引入,追求表现上的新颖、动感等效果,无论什么图形、图像、动画、影像等一股脑儿的展现出来,这样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反而分散注意力,让学生学习时眼花缭乱,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教学效果。
2.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 在课堂教学中,一位好的老师善于驾驭学生的思维,随时调控自己的教学速度,以照顾学生的思维进程,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中,电脑无法感知学生的思维进程,同时,教师忙于操作计算机,注意力偏离学生的思维,有些处理虽然精妙,但大多归老师包办,加上学生受已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常常导致多媒体的播放进程与学生的思维进程不一致,学生的思维远远跟不上电脑设计的思维,造成学生茫然失措。例如,多媒体在英语教学运用中,在教学plus and minus时,学生刚刚才学会读,要他们向纯英语进行练习时,思维进程就要慢一些,而我们的老师如果不注意,只知往下点击,弹出一道道例题。这样的进程使学生应接不暇,效果反而不佳。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进程,合理控制节奏,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3.要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
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但却难从丰富的语言中体会情感,这就需要教师使用丰富多变的身体语言去感染他们,引导他们。如教师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常常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随着老师一起去体验情感,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中,多媒体所使用的只是冷冰冰的机器,虽然有关教学内容和信息都提前输入到了电脑中,但人的情感是无法输入的,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适时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及时地分析学生的情感反馈信息,掌握学生的情感活动情况,以弥补计算机的不足。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从空间上拉近了学生与外界的距离,给学生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思维空间,有效地延伸了英语课堂,只要我们教师扬长避短,就能使其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第二篇: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解和记忆效果,而且很好地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确实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使教师乐教,学生爱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语文教学后,它具有特殊的魅力,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一、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必须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如:
(一)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要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往往需要教师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而这种讲解常常会使学生乏味。信息技术具有画面清晰、色彩亮丽、动态感强的特点,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能为学生展示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观察空间,创设逼真的情景,让学生凭借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事物,进而突破难点,收到极好的效果。
如在小学语文第四册《黄山奇石》一文中,课文介绍“仙桃石”的样子时说,“就像一个巨大的仙桃从天上飞下来,落在山顶的石盘上。”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抓住一个“飞”字向学生提问:把“飞”字换成“掉”字可以吗?为什么?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有学生说:如果换成“掉”字,那这块奇石就会连滚带摔地摔到山下,摔得粉碎;所以还是用“飞”字好,可以落到想要落的地方。我采用动态效果,出示奇石飞落山顶的一段动画:一块巨大的石头从天上飞落下来,落在石盘上,石头渐渐羽化成一个大桃子,再渐渐变成一块石头。形象有力地说明了“飞”比“掉”好。学生眼前豁然开朗,难点解决,比喻句的教学也水到渠成。
(二)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如教学《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色彩、形象、动作等等。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故此根据诗意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画面上:亭台楼激,杨柳依依,岸边一位老翁翁嘻嘻地持着胡须,一个儿童正在不断地向湖里那群“嘎嘎”欢叫的大白鹅抛散谷粒。图中白鹅的颈部、红掌部均可活动。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画面说说、生动活泼、天真可爱的白鹅形象,学生就不难 表达了:那长着一身洁白的羽毛,有看两只红红的脚掌的鹅,在清澈浅绿的湖水中悠闲自在地拔掌前行,欢快的引颈高歌。此时水波荡漾,荷叶轻摇,荷花飘香„„这意境是多美啊!
(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激发学生乐于写作。在作文教学中,教者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母亲的恩情》时,结合图片介绍感动着中国的好妈妈,观看影片中的部分片断,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情,写作欲望被激发,纷纷拿起笔,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等,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多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
二、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必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一)图文并茂,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在语文课中结合课文,恰当地采用电教媒体,启发学生由眼前的景象,联系生活想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
(二)以说促写,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现代认知心理表明:一幅形象的画面,一组动听的声音,一段动态的场景,往往可以诱发认知内趋力,使人对自己的认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热情,从而产生说话的欲望。口语训练时,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课堂上播放一段少儿文艺节目或影片,引导学生口述观看的节目精彩片段或观看后的感想,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教学第七册课文《黄继光》时,结合课文内容,我适时播放了影视片段:黄继光为了让战斗取得胜利,不顾个人安危,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光荣地倒在了血泊之中。学生看了,感动不已,同时也感慨万千,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感想,不仅使阅读教学达到高潮,口语训练也水到渠成。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演示“人字形”线路时,我及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除了“人字形”线路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可能讲“之字形”及“螺旋形”线路。用这些办法会怎么样呢?于是我把事先设计好的课件放给学生看,其运行结果因车身过长而在岔口处失败。这样在对比中,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另一方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更深入,理解更贴切,运用更灵活。
一个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时代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 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在新的形势下,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并正确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那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呢?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兴趣是通往学习的大门,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智力潜能和创新潜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信息技术时代,课堂教学需要多媒体。多媒体出现于课堂,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多媒体教学以其本身的生动性、直观性、高效性,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但多媒体如一把双刃剑,用得合理恰当,则能改变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之,则会削弱学生注意力,替代学生思维和想象,也会降低教师个人魅力,使教师成为课堂上无所事事的“第三者。”教师只有通过扬长避短,合理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先进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盲目追求美感,华而不实。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教师所用的课件从图片的处理、文字的选择到播放的艺术效果,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追求细节的完美固然是好,但是也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上。语文课堂常有复习词语的这样环节,有的课件在显示词语时,在同一张画面上显示了三、四种不同的字体,或是选用一些毫不相干的图片做背景,还不时跳出几个动画的卡通小人物。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到,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会自然地将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到热闹的场景上,从而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
2、过分依赖多媒体,削弱了老师的魅力。现在的课堂,示范朗读有音频资料,指导写字有一笔一笔的动画过程。教师反倒显得毫不相干,无所事事。德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个人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语文老师的一笔好字,会使很多学生注意自己的书写;教师儒雅的气质,饱满的激情,个性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会激发很多学生的朗读热情。教师的魅力将对学生作用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都是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做到的。
3、出示大量文字图片,完全取代了文本。笔者听过好几节语文课,从头到尾,学生连书本碰都没碰,或者是碰的很少。课文的文字一个个打在课件上,插图也费劲心思用扫描仪扫出来展示。文章的重点语句,需要反复揣摩品味的,可以打出,方便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交流。全部内容都用电脑出示有什么意义?实在是不必要的麻烦。学生与文本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孩子看着书上的插图肯定比看着大屏幕上的图片更加细致,孩子手捧书朗读肯定比仰着脖子看大屏幕读感觉更清楚、更惬意、更入情。再者,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令人感动、产生共鸣的情节上或旁边及时注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会帮助其加深对这一内容的印象。从这一点,取代了文本的多媒体,完全是本末倒置、适得其反了。
4、再现情境,忽略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众所周知,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 学作品大多是“依照美的法则创造出来的”(叶圣陶《文学作品的鉴赏》),都是“以语言或它的书面符号„„文字为物质手段,构成一种表象和想象的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的”(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他们透过语言文字这一“思维外壳”,去接受作者的审美经验,感知形象,体会情味,领悟理趣。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学生从画面展示的内容中很快找到了小壁虎向老牛、小鱼、燕子借尾巴。学生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想象,所有的东西课件都演示出来了,实在显得喧宾夺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何以得到锻炼?
5、为“用”而用,盲目“拿来”。在很多的教学评比活动中,课件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众多的教师为了评比、上公开课、观摩课等做了课件,有些实在是为“用”而用,追求一种形式,图个时髦而以。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教师并不多。一个精美的课件,需要运用大量的图片、动画、MTV、MP3、WAV等背景音乐,需要耗费一名制作老师的大量时间。而且有许多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课件制作培训。
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颇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平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课件的制作缺乏必要的认识。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解决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正确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
谈到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应该知道何谓“多媒体”。“多媒体”即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信息等多种媒体的组合。如教师的板书属于文字媒体、教师的语言属于声音媒体、幻灯片为图像媒体、录相片为视频媒体等等。多媒体电脑属于其中一种,它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多种媒体进行整合,所有的媒体均能在电脑中得以充分的体现。而“辅助教学”,在不同的层面上包括两种形式:其一是宏观辅助,通过教师对课程的深究,设计合理的脚本,代替教师完成一些适于计算机来完成的教学工作,在使用环节上表现为“个别交互”的辅助学。其二是微观上辅助,即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拐棍”,对教师实施具体的帮助,在使用环节上表现为“集体交互”的辅助教。“辅助”决定了它的一切设计应为教学的某一个环节,起“烘托”,“渲染”作用,而不能代替教学。
2、坚持适度、有效性原则
首先课件数量上要适度。再新奇的事物经常出现学生也会感觉厌烦,而且会增加教师不必要的负担。其次课件的趣味性要适度。趣味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能过分。当一个选择题做错时,来一个哭丧的卡通脸加一声夸张的警告,是非常不合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视听手段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刺激,使之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但这样的刺激一定要精选,要有实效性,针对性,要有明确的目 标,要解决一定的问题,尽量是一节课中至关重要的信息、重点难点。无关紧要的内容尽量不在课件里出现。不要追求课件形式上的完美,表面上的热闹,这样只会造成信息堵塞,以形式害内容。
3、将多媒体的优势与语文学科的特点巧妙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习更多的注重学习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情感的交流,注重以真情感染读者,以形象唤起美感,以意境领悟主旨,以培养语言意识和语文习惯为目标。而多媒体课件里的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极大满足了学生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距离,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从这一点看,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主要表现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这两个方面。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列为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之首。他们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时,在教学中播放傣族人民过节时的一段视频资料,让学生从真实的画面中去感受课文描绘的场景,从而更好地去感悟、品味文章的语言。教学《黄果树瀑布》、《鼎湖山听泉》等一类写景文章时,尽管文词优美,但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很难将那些优美景物与语言文字联系在一起,学生眼中只有枯燥的文字符号,因而教学中就更谈不上对孩子们美的熏陶与感染了。课堂上运用课件播放了优美的风景图片,并配以优美的乐曲,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真正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再转入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兴趣盎然。新教材也选编了很多古诗词和现、当代诗歌。这些诗歌语言凝炼,表达含蓄,意境深远。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学生想象力的贫乏(尤其是来自贫穷地区阅读量很小的学生)一般都很难想象出诗歌描绘的画面,品味出诗歌的意境。如果利用多媒体,再现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描摹富有特征的形象画面,无疑会把学生带入久远的历史中,体会诗人的悲与喜,品读出诗文的意境。在讲杜甫的《绝句》时,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的画面随着朗诵进程陆续呈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达到诗情画意完美结合的同时,又显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整个过程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烘托出我国古诗特有的意境美。
4、多媒体的运用要与语文课程有效整合
实施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如下问题: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如何改进教学手段,组织引导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个性化学习、自主性学习?如何处理好语文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如何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毫无疑问,信息技术将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力工具,这也就是新课标要求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目前语文课上最常用的教学课件通常是演示型课件。这种课件比起传统的口授、板书更加直观、丰富、生动、形象,但如果将它作为语文课堂上唯一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恐怕还是会有相当的局限性。演示型课件通常用来提示、呈现相关教学内容,主要适于作为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在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练习交流等教学环节中很难充分发挥作用。“整合”则要求多媒体的使用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与结果。其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运用到 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当然,要达到“与语文课程整合”——这一多媒体运用的最理想状态,并非一蹴而就的,所有的语文教师还要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课件,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从而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
现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知识的获取不是靠机械的识记和重复地刺激被动地连接而成,而是靠对事物意义的获得和理解,在特定的情境或知识背景中去主动地建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还能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促进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
2、学习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帮助他们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组织协作学习,让学生去获取信息、分辨信息、运用信息,从而形成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为师生的这一双向交互活动提供最理想的条件,因而也就自然地成为教育教学过程理想的操作平台。
3、教学论。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支配下,课堂教学中已经能够初步实现学生自主式、合作化学习的教学操作样式。学生不再是受控于教师的被动学习者,而相对地成为主动、独立的准探究型“学者”。教师的传道授业已不仅仅是传授学科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如何创设有利的课堂教学情景,如何激发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引导学生从网络多媒体的环境中搜集有效的学科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和所学和其它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合,集成知识体系。那么教学的样式也必将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的转换。
4、信息论。
教学过程中信息的搜集本身是一种信息整理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的管理能力,对信息作定向控制,由此来打通信息通道,扩大信息容量,促使学生更好地获取信息、删除信息、组合信息、运用信息。
浅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无疑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手段的一次伟大变革。它在教学内容的引入、拓展,现象、过程再现等方面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放眼学校里大大小小的听评课活动,很容易发现一些一线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够恰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没有得到提高,甚至在有些课堂上出现了过度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让人眼花瞭乱,影响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情况。因此,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 效性。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界定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社会资源耗费尽可能节约的前提下,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指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这种追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探索
如何在课堂45分钟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实践,笔者认为:
1.当前的课堂教学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拓宽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容量,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过程,不能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完全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近年来,在全国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呼声下,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情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不可否认我国中小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的情况还不容乐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存在地区间差别,一些地方存在软硬件发展欠缺、师资培训不到位等现象,导致不少的老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太熟练。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有效的教学,仍然是一个值得去进一步研究解决的新形势、新课程下的老问题。所以,在当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彻底替代传统的教师讲解、用粉笔板书教学过程。而且,在长期的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思考,记笔记,然后练习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很显然对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是不相适应的。所以在当前的情况下,高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是既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长处,去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短处,又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只能在教学内容的引入、拓展,现象、过程再现等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2.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吸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点 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好精美的课件,只是高效的课堂教学的一个前提条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视频、声音、图片等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主动参与学习,并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才是关键。笔者认为,教师要注意备课及课堂教学中的以下环节,做好以下工作:
2.1利用学生关注的问题情境引入课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做好新课的引入 实践证明,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的导入做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班上大多数学生的这节课的学习兴趣,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这些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如物理教学中的还原知识发生的背景,语文课中的创造氛围等。
2.2教师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用饱满的热情,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实践证明,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给课堂教学提供帮助,但教师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效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小瞧的,毕竟现代信息技术给课堂带来的只是教师预设的信息,不会也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使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件,学生容易产生疲倦,课堂教学的氛围必将沉闷,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有效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要借助个人魅力,积极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件带来的课堂教学内容,把握、控制课堂教学节奏,处理课堂教学的插曲,努力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2.3教师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展开课题,探索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引入、拓展,现象、过程再现等方面等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教学节奏比较缓慢。而这些束缚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解决,使得易于展现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探究发现等教学模式也能在短短的45分钟内完成,并且收到效果。当然,在这些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一线教师的不断实践探索,一定还会出现更多的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
2.4教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课堂总结,对知识进行强化,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总结一般就是用简短的几句话对本堂课进行扼要的总结,这种总结是粗线条的,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不利于学生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总结方面很显然具有优势,用几张甚至是一张幻灯片,不仅可以较为具体的展示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清楚的展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总结,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
总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遇到前所未有机遇,只要一线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中中反复琢磨,多进行反思。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教学就一定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走上更高的台阶。
一节好课除了要有流畅的教学思路,更重要的是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手段的运用。这就离不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合理整合。
(一)图文并茂的信息技术在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特征时减少了学生观察的困难。本节课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感性材料.(二)运用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功能,提高了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从而达到及时巩固新知的目的。这些练习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效果肯定不如现在那么紧凑、有效,更何况我们每准备一节课,要考虑到整个年级的教学,当然是运用信息技术比较方便了。
我国正在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要改变农村教育落后局面,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和人才类型深刻变革的时代,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大支柱之一,受到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第三篇:浅谈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范文
浅谈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长春市南关区北大小学陈熙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一种新型的、先进的教学设备——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渗入我们的英语教学。这无疑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为建立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举的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英语课堂上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的创设,学生主体性的更大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主动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在信息技术与英语的整合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
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整合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下,才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教学内容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主要信息,教师是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教师要想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不仅要准确分析教学内容中知识、能力、情感等教学目标,确定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策略整体设计,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情况,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入手,不断地形成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学习。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学习情感的需要,使学生始终保持思维的积极性,不断地利用旧知识向新知识进行迁移,以积极的状态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环境,从而更主动地学习。
二、创设更生动的语言情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 力和创新精神。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大家十分重视兴趣和交际意识的培养,学生们对活泼新颖的教学形式(如表演、游戏、唱歌等)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求知欲望。然而,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就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新知识比较吃力,这使得老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重复所教的内容,而另一部分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又渴望获取新的、更高层次的知识。这些矛盾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也挫伤了一些孩子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要解决这样的矛盾,必须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提
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媒体,博采众家之长,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我们利用现代化电教设备、电教器材、电教教材,可以对各种教学媒体进行优化组合,组成各取所长、互为补充的媒体群,为实现现代化教学的整体目标服务。同时,还能够弥补教师个人在知识上和教学经验上的不足,真正做到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人地位,以教师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为主线来安排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任务型教学。
教育部新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倡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探究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有了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向学生布置任务,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来完成任务。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更好的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四、网络的开放性和丰富性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校园网为教学提供了很多方便。多媒体技术使得英语知识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联机互动。如此生动直观,很容
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互联网的信息更是丰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克服实物教具不足的局限性,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体现小组协作学习的作用。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最经典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实际上,我们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让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做资料收集工作;利用现代化技术让口语较好的学生作示范配音„„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增强了某些评价的实效性。
以前,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常用一些赞扬或激励性的语言、可爱的卡通贴纸和画五角星等方式来进行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对这些评价少了新鲜感,评价所起的作用也逐步在消失。有了多媒体,评价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例如:同样是小组竞赛,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CAI看哪个小组能率先登上“神州六号”飞船飞向太空。这样的方式很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增强该评价的实效性。
以上点滴体会是笔者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过程中的一些肤浅认识。但深深体会到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英语教学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第四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现代化教学手段对物理教学的促进
摘要:在新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物理教学过程也相应的有了改变,由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本书,一支粉笔,发展至今——较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语音实验室、电子计算机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将先进的、宏观的、微观的和课外的信息以电教教材为载体传递给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了大量、具体、典型的教学信息,创造了一系列问题情境,其声、光、电的技术的采用,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质量、更多地剌激了学生的感官,能产生传统教学媒体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课堂是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最直接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途径,其双边活动的交流工具就是教学媒体。在新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现代化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物理感知情境设计等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电教媒体的采用,加剧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因而,现代化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起重要作用。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师的教有促进作用
物理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科技的百事通,生活在当今科学时代的中学生,他们想象丰富、眼界开阔、兴趣广泛,其所见所闻往往会超越教师的专业领域,如果物理教师没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闻所末闻,不仅会使学生失望,影响他们的发展,也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望。中学物理涉及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非常广泛的基础自然科学,理论知识跟生活、生产实践联系密切,教材中还介绍了一些现代科学知识,因此教师要进行成功的教学,就不能照科宣科,不能照搬教学参考资料或别人的经验。在外因和内因的作用下,物理教师必须要有选择地摄取新知识、新成果,不断地充实自己,并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束缚,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实施课堂教学,树立现代的教学观。
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研究分析各知识点,深挖其内涵、联想外延,以物理现象直观化、抽象概念具体化、理论问题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为目标,以物理时空拓宽、动态分析、静态强化、物理图象展示、物理立体模型、物理现象细微观察为素材,制成形象、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物理知识素材。将大量的静态教学内容和平面教学方式转化成图、音、像、文字等相结合的动态和立体型教学,由此也折射出教师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促进物理教学向深层次发展,即对教师的教起到促进的作用。
二、现代化教学对学生的学有促进作用
现代化教学设备在教学中既是工具也是教具,如投影仪本身就是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个知识点,计算机的操作和运用也是学生中的热门话题,因此一些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本身就具有教学意义,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催化剂。
现代化教学较传统教学对学生更具诱惑力。现代化教学的变革和控制被研究 的对象,把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加以排除,发挥声、光、电、色、形、动的优势,以求最大强度地刺激学生感官,使被研究的物理感知对象的本来面目更明显地突出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从中得到多方面、多层次、逐级加深的信息刺激,从而在头脑中形成立体化的知识结构,在动态学习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现代化教学给学生的最初印象是直观、有趣、新颖,给学生认知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学生产生种种愿望,成为意志冲动的出发点,容易引起参与感,使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的空间、时间中进行,有一定的系统和顺序,从而使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显得和谐、均衡,现代化教学所塑造的典型形象,大多是具体形象的形式出现,使物理表象融合在内在的学习动机中产生学习兴趣,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而目的的实现又将产生新的学习要求,从而不断推动学习活动。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末来的物理教学应该是教师教给学生怎样学的能力,学生应该学会怎样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大相径庭了。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转变观念、改革教法,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的。同时我们应该明确,现在的“三机一幕”只是现代化教学的雏形,而未来的教学手段应该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联系,积极地将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用于教育之上,真正做到教育现代化,为教书育人增添一份有生力量。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362400 安溪沼涛中学 谢燕玲 26361372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 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面对现在 大班容量的现实,如何使课堂短短的四十或四十五分钟达到最高的效 率,是英语教与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 中的生命意识,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二、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就是要求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在英语教师精心组织的课堂教学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在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及知识结构方面取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这里所说的有效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非所有的学生在同一节课里取得的进步是一样的,或者达到相同的程度。因为学生自身也有一个个性差异、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听课的专注程度及选择性吸收等方面因素,所以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指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节课里面均能有效吸收自己选择所需求的知识和技能,这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所要追求的目标。
三、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认真思考怎样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同时又能让自己在英语课堂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在笔者看来,通过以下的几种途径或许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有一定帮助:
1.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是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前提。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愉悦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差生,教师的态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作业本上写上“Good!”、“Well done!”、“Wonderful!” “Good job!”之类的赞语,使他们感到温暖,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还要经常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他们会把老师的表扬看成是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激发继续向上的动力。师生间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从而创建出有效性的学习氛围。
2.精心组织备课活动,是课堂教学有效的保证。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应该精心组织备课活动。近年来,很多学校推行集体备课制度,要求英语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等方面的问题,这样促使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更利于优劣互补及培养年轻教师梯队建设,同时也有利于统一教学进度和重难点把握程度。当然,集体备课决非一刀切,而是先在统一的前提下教师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班级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创意、有特色、有针对性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通常说来,备课要分三个环节。首先,备教材。所谓备教材就是备教学内容,包括研究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教师掌握教材一般要经过了解教学内容的基本结构,融会贯通教材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结合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几个阶段。其次是备学生。为了是教学达到有效的目的,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思想面貌、个性特点及认知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最后,要备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中不存在某中万能的教学方法,教师如何组织教学,采用什么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要根据具体的课堂采用不同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3.全身心投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只有遵循教学规律,全面实施教学原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保证。因此,它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教学目的必须明确。目的明确要让教师和学生心里都清楚并为之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能否达到教学目的是我们衡量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内容准确无误。事实求实地向学生传达准确无误的教学内容和信息是体现科学性和客观性。
三、方法恰当。备课中提到的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方法要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服务,且必须具体分析和灵活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四、积极性高。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双方都要积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五、组织衔接自然,语言运用好。合理安排各项课堂教学,使之井然有序;同时语言表达及肢体语言穿插运用便于学生理解。
4.课后及时搜集课堂教学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及教学策略,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步骤。课后教师应及时有效获取教学信息反馈,包括学生掌握吸收情况和教师自己评价等信息。为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还可以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激励性的英语学习效果评价制度,坚持对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等方面进行跟踪,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复习状态与状况,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总之,有效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就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在教师精心组织的课堂教学下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主动地在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及知识结构方面取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还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吸收,人人都有苹果吃,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也是教师们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