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12 17:5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遥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遥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篇:遥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中学地理课程的讲解,提高学习兴趣

中学地理课程具有涉及地理区域范围广,地理事物多样繁复,地理现象内在关系复杂等特性,而中学生的活动范围相对狭小,接触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也十分有限,并且中学地理课程主要是依靠文字来描述具体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因导致学生学习地理课程时,更多是依靠自己的想象,对未知地理事物的学习表现出茫然,内容枯燥难懂,成绩更主要是依靠学生是否有广博的地理见识和足够丰富的想象力。对地理课程学习进行本能地排斥,学习效果十分不理想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把具体的地理事物在计算机上以虚拟现实的手法真实地再现出来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从各种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了解自然地理条件,规范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方向,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地理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应用地理知识,学以致用的学习观。让学生从排斥地理到热爱地理学习,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例如地壳运动可以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动画模拟,这样可以学生观察到近乎真实的地壳运动;同过遥感图像和数字地球技术,让学生可以感受从天空甚至太空俯瞰各地区的地形地貌,实时观测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表事物。

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而地理信息技术是研究人类和自然关系最强有力的工具,地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现在人类正处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时代需要的人才是创造型人才,是具有信息时代特有的思维,能力,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的人才。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大量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出来的学生完全具有现代信息社会要求的信息能力,满足现代教育中对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的要求。2006 年湖南株洲新马村爆发的镉污染事件中造成 2 人死亡,150 名村民慢性轻度镉中毒,2011 年被报道的广西阳朔县思的村重金属污染 的“毒”大米事件,反应出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巨大矛盾。因此在我国中 学地理教学中加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挂念,利用地理信 息系统等工具,模拟出环境污染的巨大危害,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地理意识,为 以后处理好经济和环境打下基础。可见加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时代赋予我国 中学教育的必然选择。

3.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素质和个性化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在社会的深入应用,要求中学生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原

理,能操作使用地理信息技术的产品,在中学地理的学习中,从追求成绩分数转 变了追求实践能力,从记忆性应试学习模式转换成运用性能力学习模式。能利用 地理信息技术采集地理数据,分析实际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用地理信息技术 对方案进行模拟验证。地理素质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日后进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能

力之一,是中学地理教育对广大中学生的培养目标。例如我国发生洪涝灾害时,通过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综合运用,不仅可以防洪泄洪的关键地理位置,还能指导人民群众转移和救灾物资运送的合力路线。有利于学生地理素质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根据各自的 爱好灵活多变地进行应用,改变传统教学中千篇一律的机械式教育,能最大限度 地保证学生的独立性。学生依靠地理信息技术来进行自主学习,既保证了中学地

理教学的质量,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会地理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第二篇:遥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遥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遥感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遥感技术改变地理教学内容的展示方式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

遥感图像可以生动、形象、直观、真实地表现地理现象、动态的地理过程和地理趋势。利用遥感技术辅助地理教学,彻底改变了以前通过教材、地图册、挂图等展示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地理教学需要通过图像设置情境,而遥感影像具有形象、真实的特点,可以实现对地理现象的真实记录,比普通的地图更具表现力。遥感技术还可以展现出地理事物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过程和趋势。例如,遥感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可将逐月、逐年的遥感图像叠加分析或制作动画连续播放,直观地反映出城市的扩张、海岸侵蚀、湖泊消长等。

2.遥感技术可以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

必修和选修教材中均设置了包含遥感技术的内容,这是对现有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新课程强调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的地理课程。遥感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

一般我们都是平视观察地表事物,对于大尺度的地理现象很难全面地观察清楚。教师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覆盖地区范围广这一重要特点,让学生俯视观察一些地理要素的宏观分布和一些区域性的过程。例如,观察地域分异规律的大尺度特征,可通过影像看到教材中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所不能表现的真实自然景观的递变,真实地感受到地理环境差异的存在,这样更易于学生形成对分异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3.遥感技术改变地理课堂的教学方式

国外的经验显示,在地理课堂中应用遥感信息教学,能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将遥感影像应用到中学地理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习惯和能力。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遥感图像的获取、判读与学生所了解的航空知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和开发智能

(1)观察力

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任务。遥感图象应用于地理教学体现的教学观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认知过程和基本技能的形成,而不是只给学生结论。其中观察力是我们在感知图象阶段着重培养和发展的能力之一。在观察图象前,教师首先明确观察的对象和目的,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步骤,以色调、形状、大小、阴影等判读标志作为观察地理事物的突破口,以教学内容和问题引导观察, 给学生留有仔细、充分观察图象的余地。这样,学生通过对遥感图象的观察判读,能够和地图阅读进行联系和对比,针对教学要求和目的从图象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2)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是凭借表象,按照描述逻辑的规律进行的思维。它是直觉思维的一种形式,而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象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是中学地理教学特殊而重要的任务。遥感图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注重用遥感图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具体作用为a、图象立体感的建立与观察。遥感图象具有三维立体形象,比地图的二维图象更直观、形象,在遥感图象上建立立体感(航空像片比卫星图象立体感更容易建立、更明显)是我们应用图象观察和判读的前提;b、空间方向、方位感的建立。利用遥感图象定位、定向,在图象上建立各种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空间关系、空间距离,帮助学生发展空间思维能力;c、形象判别。根据色调、形状、大小、阴影、图案等判读标志及事物空间规律推理、判断遥感图象上的地理事物,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d、建立遥感图象与地理概念的对应关系。如“中国的地形”教学中利用周口店幅彩红外航片建立遥感立体影像,与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相对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高线概念及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和应用。

6.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及基本地理技能

由于直观、立体感强的遥感图象使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感觉要比平面地图更加准确,知觉更加清晰完整,表象记忆深刻,因此遥感图象的恰当应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二、遥感图像与普通平面图相比的优势

1.直观、信息量大

运用遥感图像辅助教学,学生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区域的特征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例如,通过遥感学生可以较直观地认识山脉与河流的走向、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及其地貌特征、湖泊的范围等。而且,遥感图像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使其养成从多方面观察、认识研究对象的思维方法。

2.更新快、周期短

利用遥感可以连续获取相同区域内的地表影像,可以观察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从而能更好地认识并掌握地理过程。如通过多张连续获取的卫星云图,可以知道云的运动方向、运动速度和大气环流的变化,还可以追踪台风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三、遥感图像的应用实例

1.全球变化与环境生态问题

全球臭氧的分布可以通过RS的手段来感知,通过观察近几年的遥感影像,能够很直观地发现臭氧层空洞在变大,变化过程通过遥感技术能够直观反映出来。在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介绍臭氧层的相关知识,展示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成因以及危害,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一定的帮助。

2.灾害过程、分布及评枯

在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自然灾害”的学习中,讲到台风这一气象灾害时,通过播放台风运动的遥感影像,能够宏观、逼真地展现台风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进行灾害影响分析。

3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在湘教版“必修3”的“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节中,讲到了洞庭湖水系的变迁,教师可以用近几年的遥感影像对比,让学生观察洞庭湖的变迁,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追寻变迁原因。

4.突发性自然灾害

遭遇突发灾害时,遥感图像能够方便及时地提供地理信息。在缺乏地图的地区,遥感图像甚至是我们能够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在5.12汉川地震中,遥感图像在灾情信息获取、救灾决策和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12汉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山体滑坡,在震区形成了多个堰塞湖。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也会被冲刷、侵蚀、溶解或自行崩塌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就会溢出,向下游流去,形成洪灾,极其危险。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出现,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有可能导致重大洪灾。灾区形成的堰塞湖一旦决口,后果更为严重。

5.12汉川地震是发生在身边的实例,学生也对其印象深刻,课堂上运用遥感图像来说明堰塞湖的形成以及其危害程度,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认知能力,使其了解灾害的发生、事物的演变过程。

四、遥感在中学教学中的发展前景

1.教师选择符合教学内容,反映教学内容特点的遥感图像。

目前,专门用于中学课堂教学的遥感图像不多,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适合教学的遥感图像产生,因为遥感图像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正日益凸显。2.遥感图像与地图等其它材料的联系与区别

遥感图像并不是对地图的取缔,而是和地图互相配合,共同辅助课堂教学。应大力发挥遥感图像信息量大、动态感强等优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3.教师引导观察,启发学生思考是关键

只有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合理引导,让学生学会思考,才能发挥遥感图像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遥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工具,遥感图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教师来说,遥感图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对学生来说,遥感图像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兴趣等诸多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中学教学中遥感图像的合理使用,可以产生许多正面的影响,因此,中学教学应重视遥感图像的作用,将其有效地应用于课堂中。

第三篇: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陈利民

地图是地球表面全部或局部日缩影,它能将广大地区的地理事物表现出来,是地理知识最简明的表达形式,是学习地理最直观的工具。地理研究的区域遥远广大,地理学家必须借助地图观察地理事物。可见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而且能启发学生从地图上获得新的地理知识。

一、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手段

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结构,相互关系和空间分布规律及人地关系方面的知识。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地理教学中地图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教学手段。经常运用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也是一种特有的教学手段。动手地图,便于贯彻直观和理解相结合的教学原理。学生通过对地图符号的识读,不仅可以获取地理知识,而且还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能否用好教学地图,常常成为教学地理课的关键,也是衡量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运用地图有利于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地理事物具有空间性。在水平分布上有一定范围、形状和大小,在垂直分布上有高低的差异,而这些难以直接观察。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经常运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一)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和范围

学习地理,首先要确定地理事物所在的位置和范围,而地理位置和范围只能在地图上加以确定。如学习中国地理,必须先学习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这些如果仅靠口头讲解,学生很难形成疆域和行政区划的空间概念。如果运用“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和“中国疆域示意图”就可以明确我国在世界的位置,我国领土的四端、南北跨越的纬度及东西所跨的经度,从而了解我国疆域辽阔。运用“中国行政区划简图” 可以明确我国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二)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形态

各种地理事物,在水平分布范围广和垂直分布上的高低差异,不能直接观察到,必须运用地图方可了解。如通过观察“欧洲地形图”了解欧洲海岸线十分曲折,多海湾、半岛、岛屿,陆上各处临海等水平形态,为分析欧洲气候受海洋影响大的原因提供了一此依据

(三)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

运用地理事物的分布图,可以分析地理事物分布特点和分布规律及其形成的原因。如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图”,得出东部人口密度大,特别是沿海的平原地区,西部人口密度小。进一步分析得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南多,西北少”。这种状况是历史长期以来形成的,同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东南沿海地区,以平原、丘陵、盆地为主,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充沛,农业生产条件好,历史上就是人口较多地区。加之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发展快,人口密度较大。西北地区以高寒的高原和干旱、半干旱的高原盆地为主,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发展较慢,人口一直较少。

三、运用地图便于理解地理事物的规律

地理事物的规律是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的感性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阐明这些规律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借助地图就比较容易阐明地理事物的分布、演变规律性。例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把植被分布与气候分布图相对照,就可以使学生清楚的看到气候对植被分布的巨大影响。又如,讲授我国城市与居民点的分布时,可与我国主要铁路图、公路图,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地形图、水系图相对照,就会使学生发现:城市是在交通发达、地势平坦、资源较丰富等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因而我国城市和居民点多沿海、沿江、沿湖、沿路、沿矿分布。可见,地图不仅是连接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的纽带,也是启迪学生认识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的钥匙。

四、运用地图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技能

地理技能包括内容很多,其中运用地图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是最基本的地理技能。地理区域的划分、学习世界地理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交通旅游等都离不开地图。所以地理教学在传授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地理技能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一)识读地图

识读地图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学生在接受地理知识的最初阶段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地理知识。教师指导学生识读地图应把握两点: 一是识读地图前,必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地图知识和地理基础,通过训练,掌握正确阅读地图的思路和方法。如识读一幅地形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经纬网来辨别地图上的方位; 利用比例尺量算各地的水平距离,线性地物的长度,才能准确地判定该图所表示的区域位置、范围大小及地图上所反映出的地理事物。二是指导学生识读地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

(二)填绘地图

填绘地图是地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又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手段,在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学生通过思考、眼看、手绘进一步熟悉地图上有关部门的地理事物的分布,不仅记住了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又培养了绘制地图的技能技巧。

(三)分析地图

分析地图就是要去认识地图上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凡是能从地图上获得的地理知识,都要尽可能启发学生从地图上索取,从图上找答案,逐步培养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如果在地图上认识两个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可以用两幅地图进行对比分析。如将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图、年降水量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等进行对照,就可以看出两大洲海陆轮廓、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特征差异。根据图上所反映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归纳,就可以对南北美洲特征的明确认识;如果认识某个区域各地理要素间的关系,认识有关地理事物的成因。可将该地区有关地理要素的几幅地图重叠起来观察。通过阅读、填绘、分析地图的训练,学生逐步熟悉了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地图上的知识通过符号、颜色、轮廓、线段、数据等在头脑中再现,这种再现越明显、越具体、越准确、越经,知识就越巩固,地理能力就越能得到发挥。地图是地理教学重要的直观语言。通过地图可以确定地理方位,区域范围,战士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距离、形态和分布,阐明地理事象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使学生理解地理规律。地图在中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课堂的第二语言,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空间性突出等特点。近年来高考试卷中,地图占有较大篇幅,数量也基本稳定。其次对地图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中学地理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图的认识和应用,掌握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主动学习最大的动力。现代地图信息的高容量、表现形式多样化、主题鲜明突出、外表包装精美、制图之精巧完美比起文字表述更具有其生动性、可观赏性,就是平常百姓也会为之心动。很多地理知识来源于地图,或者在地图上可以得到求证。对于中国“地大物博、壮美山河”,我正是通过地图得到确认理解的。结合中国人口柱状图发展变化,也深刻理解“资源小国”所面临的种种危机。知识获取的快捷性正是地图的魅力所在。一图在手,众览天下,专题地图内容详实,一目了然。中国旅游地图带你游遍神州,自然风光、人文风景尽收眼底。直观、形象、快捷,极大吸引着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这正是地图一大特色。

2、进行“文”、“图”转换训练,培养地理空间记忆能力

地图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缩影在一起,能使学生一目了然。培养学生把教科书中抽象的文字知识与形象的地图联系起来,将所学的地理知识按照一定的空间方位储存在头脑中,以后只要一提到某一方面的地理事实,学生头脑中 马上就会反映出地图表象,进而迅速而较为准确地表达出来。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教学,进行“文”、“图”转换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地理空间概念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学生准确地记忆地理事物及其知识分布,进而提高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如讲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时,我曾经把学生分两组进行:第一组,教师提供一组归纳好的歌谣:“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陕甘,港澳内台北上天,海南重庆共34”,学生自由使用地图。另一组师生共同分析,将全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地区,要求学生结合地图,按空间方位记忆每个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名称。最后测试考核:在一定时间内,一次性不重复不遗漏地指图说出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空间分布。结果,第一组得分最高为80% ,第二组为95%。实验表明,充分利用地图,经过一番有意识系统加工,用一个空间结构把知识联在一起,就比较易于检索,记忆的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3、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力

妙用地图,可使繁杂的地理事物变为简单、直观的图像,化抽象为具体,降低了教材难度,也容易在短时间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在讲述《中国地理》“长江”、“黄河”时,师生共同分析长江、黄河的走向,然后,教师板画两干流图,学生对照地图,分专题查找沿途地形单元,省、市、区,主要城市、支流、水电站等重要知识点,最后在空白地图上依次填出。整节内容浓缩在一张图上再配以不同颜色、字体,既方便观察又方便记忆,学生只需看图,便知分晓,效果可谓事半功倍。例如, 04年某省高考地理第26题:图9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读图判断。

析: 根据等值线“高低低高”法可判定,图a实线处潜水位相对两侧偏低,由此转换成图1,同理, 图b转换成图2。由图

1、图2可选C项(a图潜水补给河流, b图河流补给潜水)。再由水向低处流原理,两图潜水位值由北向南依次降低,也反映地势由北向南下降,从而选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正确答案为A、C。通过以上图形转换,大大降低了试题难度。当然,每一类型的图都有技巧可言。在学习中不断归纳,提高读图敏感性,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力。在以后应试中,对此类图形应试能力会大大提高。

4、加深对地理原理、规律再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全球“气压带风带、洋流、气候类型”这三者有着密切联系。在讲解“风海流”分布时,可让学生先绘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图,通过观察,让学生尝试绘制风海流分布,之后与教材比对,寻找异同,再观察、思考,找出错误原因。如此反复几次,对风海流知识的畏惧心理就应该消失了。“地中海气候”一直是各级各类考试所钟情的气候类型。因为它既有特征的特殊性,也有分布的普遍性。“冬 雨夏干”的特殊性,纬度相似的普遍性。若没有对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规律认识,不借助地图理解它是痴心妄想。借助世界地图绘制“地中海气候”五大分布区,但这五大区域面积、形状各不相同,这就要观察特殊地理位置,结合洋流来分析,进一步归纳“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形成原因。有人说“地图”是地理教育的“生命线”,我看此言不差。也正是借助地图这个载体,直观、生动、形象,许多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5、综合利用地图,培养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而思维能力高低又取决于思维品质的优劣。思维品质优劣是判断一个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潜能大小的重要依据。学会读图,分析图,实际上只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用图水平,对地理思维发展,也仅仅是初级阶段。我们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要在更理想的时空中自由弛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展思维的独创性。例如,在“世界地理”复习中,我曾要求学生绘制了一张彩色专题地图。没有具体内容,学生可自由发挥,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力,刺激了彼此竞赛欲望。交上来的作业,内容各异,形式多样。《世界政区图》上,一个个国旗代表着不同国家;《世界野人分布图》上,小小脚印图例代表“野人”的分布;《世界石油分布图》,则用一个个油桶来表示石油产量、产区等。形象、具体,既有科学的基础,又富有烂漫的创造想象,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第五篇: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宝山中学 王学军

内容摘要: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兴起,给21世纪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要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地理教学 教师 学生

作者简介:

王学军,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学士学位。任教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旗宝山中学,中教一级职称,长期从事地理教学工作,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走进课堂。多媒体课件是教师为辅助课堂教学精心设计的教学软件,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就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浅析。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鼓舞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计算机多媒体的屏幕显示内容动感强,相对其它媒体更富吸引力和渗透力。因此我们在制作课件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这一优势,力图使画面内容生动,即要尽可能地用一些动画、音乐,将教学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这些动画和音乐中,使学生爱听、爱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初中地理的总论部分,有的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对初一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直观,将遥远的地理事物呈现在眼前。通过视觉、听觉等器官的不断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与气候”时,课件展示如下:伴随着悦耳的音乐,茫茫宇宙中一颗蓝色的星球由远及近向我们“走”来,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随着地球的旋转,地轴及地轴倾斜的方向和角度的出现,太阳在中心位置放射出光芒,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交替闪现等一幅幅动画的展开,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到感兴趣的画面上,此时出现了字幕:“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___现象。”学生的兴趣立刻高涨,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之后,教师鼠标一点,马上出现一卡通人物有节奏的送入正确答案„„在这部分教学设计中通过恰当利用多媒体动画、结合有趣的图像和绝妙的声音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从而自觉、主动、积极的去获取知识。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教给了学生地理知识,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目标。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紧紧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基本要求。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展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场景,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

“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远离生活实际,抽象难理解,学生无法感知地球之“动感”,因此给教学设置了障碍,形成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在教学中,光凭教师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显然无法解决问题,有些难点借助一般教学手段依然无济于事,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从人们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直观——抽象——实践)入手,有效地突破难点,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在上述“地球的运动与气候”中演示完“地球自转”后,马上演示“地球公转”,即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画面上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转动,太阳在中心位置源源不断放射出光芒并以平行光束照射至地球表面,故公转时可观察到公转的方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一周为一年并留下轨迹为椭圆形;当地球依次公转到四个特殊位置[春分(3/21前后)、夏至(6/22前后)、秋分(9/23前后)、冬至(12/22前后)]时,画面出现闪烁,此时鼠标一点,锁定画面,出现字幕,停留片刻,教师讲解,之后地球继续运行至下一个特殊位置直至公转一周。教师利用这生动的画面,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着手解决难点问题。这些教学中的难点内容,无需教师耗费太多口舌,都非常清楚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又如模拟演示板块的运动、地震火山的发生、泥石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经纬网等等。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的突破教材的难点,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能力。而这些课件的制作和获取都离不开多媒体化和网络化。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运用多媒体课件可大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地理真挚而深厚的情感,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调发展。在学习我国气候特征时,需了解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成因,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讲清楚的。若利用课件,通过动画效果,把季风的形成,运动路径,移动方向,影响的范围,按顺序播放出来,关键时段闪烁出现,直至到达目的地。通过动态的画面,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可观察、可观赏的形象画面,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于始终的基本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例如:在介绍京杭运河时,用重新着色、闪亮来突出京杭运河北起通县,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 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配以闪烁五大水系)。这样就可以克服了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在介绍长江流域有那些主要支流时,用闪烁来突出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它们的位置。介绍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也可以闪烁出宜昌和湖口所在的位置。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

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表现内容丰富多彩,能给学生展示一些非传统意义上的问题,提供便于探究的环境,创设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创造。多媒体课件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三者在计算机上的有机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丰富了教学手段,改进了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内

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大容量,为学生感知事物提供了更宽阔的思维领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可见,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我国“西北地区”时,要理解其“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把本区的地表景观中的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新月形沙丘、塔克拉玛干沙漠一一展现出来,再利用动画、配上少数民族曲调,把地面植被按由东向西顺序,先后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观,西北地区干旱缺水以致造成生产生活不方便、经济水平提高不快的画面。然后出现一卡通人物,苦着脸问: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发言后,教师归纳讲解:点击鼠标,出现夏季风运动路径,含有水汽的云团哭丧着脸到达不了西北,引发学生思考:Why?再点出“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观察分布规律,得出:由东向西,降水量由400mm→200mm→50mm以下,故为半干旱、干旱地区。结合当前形势,提出问题:我国要开发大西部,如何解决水资源的问题?由此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辨证地看待事物,合理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当然,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一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教学条件,对学生的创造性行为给予及时的激励和肯定,引导学生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在碰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解决问题后要进行反思,不断地在创造性活动中总结教训、吸取经验。

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

在地理课程目标中要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就要求在地理课程学习中,要将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地理教育之中。多媒体课件能够渲染气氛、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采集和编辑录像、VCD的内容在适当的时候播放,能够配以文字、旁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如在学习“我国的旅游资源”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北京的八达岭长城,西安的兵马俑,桂林山水,黄山“四绝”的奇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怪石、云海、温泉,井冈山等革命纪念地,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傣族的泼水节等)„„不知不觉当中,学生已被祖国锦绣的大好河山所吸引,脸上洋溢着向往、陶醉、自豪的神情,激发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紧接着出现一组漫画镜头:在旅游区乱扔废弃物;某人在文物古迹刻上:×××到此一游!配上小丑的画外音„„学生们看了,无不表示愤怒、指责、痛恨的心情。从反面材料中,也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体验。通过正反材料的对比增强了他们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美好的道德品质,同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劳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善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就能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并通过“授之以渔”为他们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成为21世纪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参考资料:

1、《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

2、潘信国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与创新》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3

3、苗逢春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4、曾惠频 《运用CAI手段,实现优化教学》

下载遥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遥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给地理教学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非常的巨大。具体表现:能激发学生兴趣;突出重点、淡化难点......

    浅谈情境设计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情境设计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达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从而能更好的解决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

    赏识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赏识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名一中 柯琴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赏识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它能重塑学......

    动画和视频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动画和视频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和主流,死记硬背一直是被教育界认为最原始最低效的教育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主流,其中动画和......

    浅谈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精选5篇)

    浅谈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教育界2012年20期 一、地理新课程的特点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颁布,地理基础教育发生了一......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初探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初探 摘 要: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学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精)(精选5篇)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高锦棠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明显。 所谓多媒体技术,是把声音、正文、图像......

    浅谈GoogleEarth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Google Earth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代晨阳 2013112123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地理信息技术逐渐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