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案例
《长城》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理念:
《长城》这篇课文是看图学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如何让语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有机结合,是值得探索。教学流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4、把看图、学文、想象结合起来,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的方法。
二、交流信息,资料共享
师:同学们,在我国有一项古代防御工程,它自公元七八世纪开始修筑,延续不断地持续了2000多年。被称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学生齐答:长城。
师:我们都知道我国有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的雄伟坚固给我们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由于各种原因我想你们肯定没有去过长城,今天让我们通过《长城》这篇课文的学习,来游览一下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吧!教学目的:
一、教师借用资料激情导入,让学生对长城有一定认识,在此基础上研讨课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当导游,感知课文
1、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在不明白处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
3、师:看来大家的感触和老师一样,这篇《长城》真是景奇文美呀,谁愿意充当小导游,把长城介绍给大家?
生:试着解说,教师提醒字词读音并帮助梳理解说词的结构。
4、请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练读课文,初步读出语言的灵魂感,然后在全班自由展读,互评提高。教学目的:
根据课文内容生成解说词,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把握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同时又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材料的能力。
三、观察远景,感受雄壮
1、出示放大的长城彩图,播放配乐朗读,让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来描述。
(学生在描绘长城的雄伟时,教师提示学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句子表达更形象。)
2、师:同学们的描述各有特色,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齐读文中作者描述长城的语句。
生:齐读第一段。
师:你们能在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长城从远处看的模样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蜿蜒盘旋
像一条长龙
3、范读: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蜿蜒盘旋”通常被用来描写蛇的模样,作者在这里却说长城像条龙,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从龙字中体会出作者对长城的敬重之情。)教学目的:
对照插图读文,让学生对长城的外貌有一个整体印象,并通过抓住“蜿蜒盘旋”,“像一条长龙”等词语初步从读中悟情。同时也初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只要教师放权学生,并给予适当指导,学生完全有这个能力的。
四、近看长城,分析结构
1、师:出示课件,作者又来到长城的脚下,对长城进行了一番近距离的考察。我们接着看课文,看看作者介绍了长城的哪些建筑?
生:读书后回答。
教师板书: 长城的高大坚固 城墙顶 外侧的垛子 城台
2、师:从两幅图观察到的不同景物,说说作者的观察点有什么不同?两幅图各表现事物什么不同的特点?
生:交流回答:第一幅图观察点在远处,即在长城外;第二幅图观察点在长城上。第一幅着重表现长城的“长”;第二幅图着重表现长城的“高大坚固”。(让学生明确:这句话说明了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由远景推倒进景,由第一段自然过度到第二自然段。)
师:该段的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上面的交流很自然回答到:过度作用。)教学目的:
这部分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抓住细节认识事物的特点。同时学习作者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所观察到的具体内容的方法。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观察能力,而且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五、走上长城,体验伟大
1、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小组合作思考:
⑴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为什么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提示:
要重点体会“站在”、“踏着”“扶着”、“想起”这四个动词的作用,明白这是作者触景生情而自然展开的联想。
⑵ 师:为什么说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让学生抓住“血汗和智慧”“凝结”重点词语来展开想象。)
生:因为:
① 条石多,多到“数不清”。
② 条石重,每块“有两三千斤重”。
③ 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就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④ 山势“陡峭”。“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⑶ 学生读第4段:
说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为什么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生:小组合作讨论:因为:
① 长城是那样气势雄伟。
② 长城是那样高大坚固。
③ 长城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力量。所以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齐读课文第3、4段。
3、品味长城,升华情感:
师:长城是我们的骄傲,现在我们共同唱起国歌来结束本文吧!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案例(定稿)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案例
南埋珠小学 王新
课时目标
1、看懂图的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2、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过程与方法
把看图、学文、想象结合起来,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格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重点、难点
重点: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世界上第一位宇船员登上月球。用肉眼看到地球上的两个建筑物,一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毛泽东主席也说过这么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么长城是怎样的呢?真会如此吸引人吗?请大家打开课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17、长城,板书课题(17、长城)。
二、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师:大家读完课文,课文中哪一句话既能概括长城的特点,又能体现出长城的价值?
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大家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
出示句子:“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生:总结。
师:哪些词语最能点明中心? 生:“气魄雄伟”、“世界历史”。板书:气魄雄伟。
师:第4自然段与第1~3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生:分总关系。
大家再次齐读第4自然段(特别突出“气魄雄伟”“伟大的奇迹”)。师:长城的气魄雄伟,作者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的? 生:长。
师:是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长城的长呢? 生:第1自然段。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指名读第1自然段,提问。
师:第1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写出了长城的长? 生: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
出示句子:“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齐读句子。
师:这句话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 生:比喻
师:出示习题把_____比作_____主要想突出长城的什么? 生:主要想突出长城的长。
师:长城有多长?作者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一万三千多里。(列数字)板书:远看——像一条长龙。师:这条长龙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呢? 生:崇山峻岭,蜿蜒盘旋。
出示挂科,图文对照,引导学生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从____到____”等词语。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第二幅插图上所画的画面是和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的内容相同呢? 生:第2自然段。
师:这个自然段作者来到哪里,以怎样的距离来观察长城的? 生:北京的八达岭,近看。师:哪个词表示近看? 生:长城脚下。
师:站在长城脚下,长城给你的第一眼感觉怎么样呀? 生:高大坚固。板书:近看——高大坚固
师:课文中哪些句子充分介绍了长城的高大坚固? 生A:高(只有垛子就有两米多高)生B:大(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生C:坚固(全部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让学生上台在插图上指出什么是垛子、望口、射口。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指名让学生读,这么气魄雄伟的长城就在我们眼前,此时此刻很自然地想起了谁?
出示句子“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 齐读句子。
师:这是什么句?起到什么作用? 生: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师:在句子中找出动词。生:站、踏、扶。
师:作者运用了这三个动词,其目的是想让读者读懂什么? 生:读懂作者此时已是身监其境了。师:此时,作者想起了谁? 生:古代劳动人民。板书:想——古代劳动人民 激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师:想起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从哪里体现出来?
生:艰辛。从“单”、“数不清”、“两三千斤重”、“没有长进的运输工具”。“没有„„就靠„„”。师:条石很重,山岭又怎么样? 生:陡峭。
师:在这些困难面前,古代劳动人民居然也建筑出这么出色的工程,单靠的不是双手和血汗,还要靠人们什么? 生:智慧。
师:怎样理解知识这个词语。生:聪明才智。板书:赞——聪明才智
出示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齐读句子。
师:谁能用另一个词代替“多少”?说明了什么? 生:无数,说明数量很多很多。师:句子中的“才”说明了什么? 生A:好不容易。生B:来之不易。
师:“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这句话和课文中的哪句话相呼应。生:第1自然段中的“一万三千多里”。师:都充分地说明了什么? 生:长城的长。师:为什么把长城叫做万城长城? 生:因为长城有一万三千多里。
齐读第3自然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第4自然段
讨论:为什么说是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生A:因为长城很长。
生B:因为长城是那样的气势雄伟。
生C:因为建筑长城的时代没有先进的运输设备。生D:因为长城是独一无二的。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请你当导游
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想怎样向世界人民介绍长城呢?
1、学生自由练、写、说。
2、上台当导游。
3、全班评选。
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古代劳动人民把这么宝贵的历史遗留给我们,作为后代的我们,应该去要好好地去保护好它,把它建设得更加完美。课外延伸
大家可以在网上,或书藉中搜集更多关于长城的传说及资料。板书设计:
17、长城
远——像一条长龙
气魄雄伟 长城近——高大坚固
想——古代劳动人民 伟大的奇迹 赞——聪明才智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案例分析
故县小学2016-2017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
《长城》教学案例 故县小学 王淑娟
教学内容:
17长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生 字:崇 峻 嘉 峪 瞭 屯 垒 魄 课后练习:
1.长城真有气势呀,我要通过朗读把这种气势表达出来。2.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3.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的真好,我们来体会体会。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一、课题:长城
二、课型:精读课
三、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
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长城。一起来读。
2、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
(二)自读感知,反馈交流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长城?
(师生交流,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接下来老师请几位同学接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倾听,想一想,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相机板书)远看 长龙
近看 高大坚固
设计巧妙 奇迹 血汗智慧
3、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和作者相同的感受。
(三)深入品读,感受长城的魅力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品读第一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我们先来看“崇山峻岭”这四个字,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带着感受读读这个词语。
(2)长城就是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那是一种怎样的形态?
所以作者把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一条长龙)
带着感受齐读这句话。
(3)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条长龙?(播放录像)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
让我们齐读第一段,读出龙的气魄。
(4)欣赏了远处的长城,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过渡:刚来我们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石,来触摸它,感受它。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对长城又有了怎样的印象?(2)感受高大坚固的特点
①学生汇报划出的相关语句,交流体会。
②补充资料:八达岭长城建于海拔约六百米高度之处。城墙的平均高度为约为八米,上宽约六米,下宽近七米,其墙基全由千余公斤重的花岗条石砌成,上部采用大型城砖砌筑,内填泥土和石块,因此墙身高大坚固。
③齐读描写高大坚固的语句。(3)感受构思巧妙的特点
①刚才我们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你还有什么感受? ②学生汇报交流,随机学习理解“垛口、瞭望、屯兵、堡垒”等词语。
③你能在图中找到长城的这些部位吗?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出示长城近景图)
④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样依靠长城来作战的?(播放城台场面录像,进一步了解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目的。)
⑤面对这样的设计,你想说点什么?
⑥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过渡: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欣赏了长城的雄伟壮丽,领略
了它的精心设计。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之上,踏着平整的石砖,摸着巨大的条石。他想到的又是什么?
3、品读第三自然段
(1)指明读第3段,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2)品读体验:
①“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凝结是什么意思?
凝结的是什么?(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②作者为什么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生汇报。
③(课件出示第2句)仔细地品读这句话,相信你能找到答案。谁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谈感受,体会重点词语。
A “没有„„没有„„”有的只是什么?(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一块巨石就有两三千斤重,这巨石压在了一双双肩膀上,这是怎样的肩膀?怎样的手?
B “一步一步”“陡峭”
八达岭有多高?相当于300层楼高!C.“数不清”“两三千金重”
(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人们怎样把巨石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谁来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3)补充文言文《孟姜女寻夫》及故事。想一想,他们还会遇到什么样的艰难? 齐读第三自然段。
(4)历经风风雨雨,历经种种磨难,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起了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长城,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它不仅震撼着我们,也同样震撼着全世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课件出示)
长城不但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且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让我们一起自豪的对全世界„„
(四)拓展延伸,赞美长城
1、同学们,长城带给我们的是骄傲和自豪。然而强大国力的本身,就是一道令人望而生畏、难以逾越的万里长城。老师有这样一个想法:希望长城永不再发挥它的战斗作用,希望和平之花永远盛开,也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力量去筑起新时代的长城。
2、作业:面对长城你们一定有自己的思考,老师希望你们能把它记录下来。
日期:2016-11-26
班级:四年级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难点}
教具准备:
鹏博士软件、中国地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默读本组“导读”,了解本组内容,明确训练要求。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想怎样?[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
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摄点分别在哪里?
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四、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出示鹏博士软件的图片]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
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长城的样子使用比喻、数字说明、太空拍摄的照片来描述的。
2、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板书:略]
思考: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
[1]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2]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
[3]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
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
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
课后小记:
板书设计: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长城的结构特点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长城的?
3、学习了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万里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她高大(),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长城是由()建造的,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和()。
2、给生字注音组词
3、抄写课后生词
4、比较句子,把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1]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背诵课文的第一、而自然段
三、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此文章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语文《长城》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长城》教学设计
曹之新 2011年10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技能目标:
(1)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2)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目标: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力求体现知识、技能、情感的多元统一,挖掘《长城》这一篇课文中的科学和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据29年前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板书课题)
(运用名人名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观察彩图,了解图意。(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两幅彩图或直接用挂图展示)
(1)介绍观察点。运用教室的布置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观察点。
第一幅图的观察点在哪里呢?(在长城外或太空等)
第二幅图又是在哪里观察的呢?(在长城上)
(2)看第一幅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抓住观察重点:长城)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长、大、弯)再看第二幅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高大、坚固)。--(可以适当地引入远景图和近景图的概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刚才两幅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图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图与第二自然段相对应)
2、分组讨论: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为什么没有和它相对应的图片?(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像一条长龙)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长城?(比喻)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注:学生可能无法说出来,老师应当适当地引导。
(2)作者为什么列举出“一万三千里”这个数据?(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
(1)此景是作者在什么地方(观察点)看到的?(作者走在长城上)
(2)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结合课文来说)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根据文意和学生搜集的资料异型想象,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子、瞭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披情入文,学习第三自然段。
(1)假如你登上了长城,面对这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触摸着巨大的条石,脚踩着平整的方砖,领略那巧妙的设计时,你会想起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说“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凝结”(提示:“凝结”是句中的重点词语。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是因为:①条石多,多到“数不清”;②条石重,每块“有两三千斤重”;③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就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④山势“陡峭”。“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再读第三自然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齐读第四自然段,感受民族的骄傲。
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第四次看两幅插图,结合下列词语复述长城远景、近景。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城砖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2、老师总结谈话。
五、拓展延伸、开拓思维。
同学们,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知识,搜集相关资料,以《中国人的骄傲--万里长城》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我们的长城。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