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踏雪寻梅》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17:4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踏雪寻梅》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第一篇:苏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苏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演唱方法流畅、自然地演唱《踏雪寻梅》。

2、通过歌曲的教学让学生了解音乐家黄自的生平,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3、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音符对比等表现手法,唱准大跳音程,培养学生的歌曲演唱能力。

二、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能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表现力。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全歌风格十分统一,音调与语调的配合也是恰到好处,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音符对比等表现手法,唱来十分流畅、亲切。

三、教学重难点:

1、用正确、科学的方法生动地演唱歌曲。

2、注意歌曲的强弱变化及休止符、连音、断音的唱法。

四、教具准备:

钢琴、自制课件、多媒体、打击乐器、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件:欣赏FLASH《铃儿响丁当》}

1、音乐声中问好

2、发声练习

师:同学们,谁知道我们刚才听的歌曲的曲名是什么? 生:《铃儿响丁当》。

师:歌曲中唱的“丁丁当”表现的是什么? 生:马脖子上铃儿的响声。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模仿一下铃儿的丁当声。⑴

[连线:连贯、圆润] 师:端正姿势、嘴巴张圆、轻声唱、调整好呼吸、注意连线、注意八度音程。⑵

[断音记号:短促有力、富有弹性]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看,老师把这首曲子变化了一下,把连线换成了一个个倒三角。听老师来唱一唱,听听和你们刚才唱的有什么区别?(讲述顿音记号)

生:每个音都唱得很短。

(二)导入、新授

1、诗歌

师:大家唱得真棒!哪位同学来说说《铃儿响丁当》这首歌唱的是哪个季节? 生:冬季。

师:{课件:欣赏冬季美丽雪景}冬季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下雪后大地裹上了一层银装,放眼望去,白皑皑的一片,特别迷人!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了一首关于冬雪的诗送给大家,听„„

⑴教师配乐诗朗诵

{课件:出示配乐诗歌} 师:“霁”是雪后放晴的意思;“坝桥”就是有栏杆的石板桥。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一遍。⑵学生有感情朗读

师:{课件:贴画}人们都说,一首优美的诗歌就是一副美丽的图画,老师读了这首诗后,脑海中出现了冬天白雪皑皑的情景,你读了这首诗后觉得这幅画还要增添哪些景色呢?你是怎样想的? ⑶贴画,理解词意、感受时代

师:看,经过大家的努力,多美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成功合作而欢呼吧!

2、歌曲

师:其实,刚才的这首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踏雪寻梅》的歌词,先请大家听一遍,找一找有没有我们熟悉的乐句。

⑴出示课题,聆听歌曲,找熟悉的乐句

{课件:欣赏FLASH《踏雪寻梅》} 生:响丁当,响丁当,响丁当,响丁当。⑵简介歌曲

{课件:黄自简介}

师:这是一首E调、二四拍的曲子,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黄自作曲的。

黄自,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是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之一。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生于1904年3月23日,1938年5月9日卒于上海。1916年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学习了大量的音乐理论和创作技巧,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下节课我们会欣赏到他的《抗敌歌》和《卡农歌》。

师:二四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生:强

师:请大家再听一遍歌曲,体会歌曲的强弱,拍出二四拍的强弱规律。⑶再次聆听歌曲,拍手

{课件:再次欣赏FLASH《踏雪寻梅》} 师:大家跟着老师来学一学。⑷学唱歌曲 a、跟琴唱词

师:请大家完整唱一遍。

b、齐唱歌曲

师:你在学习过程中,觉得哪句比较难唱?

c、解决难点

(运用划拍法、加字法等)

d、齐唱歌曲

师:同学们的进步可真大啊!看来,唱歌谱的作用还真不小,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歌谱吧。

e、学唱歌谱

(体会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音符对比)

f、唱“LU”

g、齐唱歌曲(注意咬字、吐字清晰)

⑸歌曲处理

师:看同学唱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来唱几句,听听老师唱的和同学们唱的有区别吗?

a、听教师加上力度记号演唱

(体会强弱对比)生:有强有弱、注意到了力度记号。

b、学生按课本上的力度记号演唱

(小小歌唱家)师:唱得真不错!一个个都成小小歌唱家了。如果让你再做回小小作曲家的话,你会怎样补充歌曲的力度记号?你是怎样想的?

生:四个响丁当的地方加个渐强,仿佛驴儿正向我们走近。c、学生创作

(小小作曲家)

d、唱一唱

(体会“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课件:《踏雪寻梅》伴奏}

(三)巩固

{课件:小驴的一家 }

师:同学们唱得棒极了!看,把小驴的一家都引来了,有驴奶奶、驴爸爸和小驴。请大家听声音猜一猜谁走在最前面?你是怎样区分的呢?

生:速度。

1、猜一猜

师:小驴家要开个家庭演唱会,哪组同学愿意帮助小驴演唱的? 生:踊跃举手,积极参与。

2、唱一唱

(每组推荐一位小小指挥家,可以用不同方式来指挥。)师:我们乐器组的同学都急着想表现一下自己了,请他们为我们伴奏吧。

3、打击乐器伴奏

(其他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歌曲的强弱){课件: FLASH《踏雪寻梅》}

(四)拓展

找关于音乐家黄自的资料,下节课交流。

师:请同学们在课后搜集关于音乐家黄自的资料,我们下节课一起交流、讨论。

(五)组织下课

{课件:欣赏音乐《铃儿响丁当》}

师:老师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么快乐的时光,让我们下节课再见!

生:再见!

第二篇: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红叶电教杯成都市第十二届优秀现代教育技术成果的评选申报材料

《踏雪寻梅》教案

(唱歌课)

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 曾苓莱

[教学内容] 赏析、演唱歌曲《踏雪寻梅》。[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是一首短小精炼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教唱这首歌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是很有益的。全曲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音乐情绪,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铃铛声。由于时代的不同,歌曲的主人公与当代学生的生活情趣相距甚远,因此在歌曲新授前先尝试进行了欣赏教学,使学生对黄自极其作品的创作年代背景有一定了解,歌曲的意境也更易让学生接受。歌曲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在教学中还尝试设计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来丰富拓展歌曲的表现力,使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的时代风格和高雅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

2、能生动地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歌声体会歌曲的意境。

3、能对歌曲的歌词、旋律进行赏析,在歌唱中将对歌曲的感性认识与乐谱的理性认识结合统一起来,充分体会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教学重点] 歌曲高雅意境的感受以及用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教学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欣赏几幅图片(多媒体出示图片)

2、请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梅花的诗词和名言,并谈谈梅花精神。

3、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关于梅花的短诗,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歌曲的歌词。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学生简短讨论诗的意境和自己的想象。

4、赏析歌词,引导学生感受歌词表现的时代风格(多媒体出示相关画面): A “雪霁天晴朗”的“霁”是什么意思?--雪后放晴,教师在屏幕上出示太阳。B“坝桥”是什么桥?--有扶手的石板桥。你现在看到过吗?在哪里看到的? C 赏花的人心情怎样?从他的穿着来看,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吗?(不是)

5、简介作者:黄自(多媒体出示课题)。

二、1、节奏练习(多媒体出示节奏)

2、二声部练习(认识“▼”记号)要求:1)、歌唱的姿势

2)、咬字吐字清晰,声音有气息的支持。3)、引导学生感受断音,准确唱好断音。

红叶电教杯成都市第十二届优秀现代教育技术成果的评选申报材料

三、歌曲教授:

(一)学唱歌曲:

1、课件出示乐谱,录音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

2、师弹琴范唱,学生用节奏击掌等给歌曲伴奏。

3、学生跟琴用“路”哼唱旋律。

4、学生跟琴唱词

(1)第四小节第二拍的短促休止形成的弱起 0 35 | i.7 | 骑 驴

教师提示“骑”轻巧地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2)第十三小节第一拍上的半拍休止形成的弱起

0 1 3 5 | 好

教师提示休止的半拍好比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叹地唱出“好”字。

5、学生用中速跟琴完整唱词,教师要求象朗读诗歌那样咬字吐字清晰地演唱。

6、低声部演唱。

(1)学生跟琴哼唱旋律

(2)学生跟琴唱词,结合谱例,解决难点

7、二声部合唱(要求;声音统一)

8、教师对比范唱两遍,一遍是平平的,一遍根据歌曲的音乐记号标记细腻演唱,请学生说说哪遍好,为什么,引入歌曲处理。

(二)歌曲处理:

1、请学生分组任意选择歌曲中的一句进行处理,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来表现歌曲的意境。(“响叮当”一句的处理)请学生讲讲处理方案,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处理,表现什么形象、情景?

2、认识歌曲里的力度记号(多媒体出示P , mf , mp等力度记号)。

3、歌曲的高潮在哪里?力度怎样?歌曲的开始呢?

高潮在“花采得供瓶养”,力度是强,感叹地抒发情感。歌曲开始用中弱的力度以叙述性的口吻来演唱,表现轻松、悠闲的骑驴赏花的情趣。(对比按力度记号唱和取消力度记号唱)

4、歌曲中四个“响叮当”上方加了什么音乐加号?为什么要加?怎样生动地来演唱?--加了断音记号,表现驴儿清脆活泼的铃声。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作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走近的清脆的铃声。(对比按断音记号唱和按连音唱)

5、学生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表现出活泼、充满童真情趣的动感画面。

6、用集体认同的处理方式演唱一遍。

7、师总结,提示。

8、用身边的打击乐器(钥匙扣等)为歌曲伴奏。

四、小结本课:

1、《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如今你们的少年生活更加丰富和多姿多彩了,愿你们爱学习,爱生活,快乐地度过最美好的少年时光。

2、师生在音乐声中再见。

第三篇: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的课题题目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冬之韵》中的《踏雪寻梅》。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一节音乐唱歌课,课时为一课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在聆听、学唱、表演、比较、创编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真正的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二、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歌曲表达了青少年学生骑着毛驴,踏着冬雪去欣赏梅花绽放的情景,以轻快活跃的曲调抒发了人们去赏梅时的兴奋、愉快的心情,词曲并茂。乐曲为带变化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段中抒发人们骑驴去赏梅的兴奋心情,主要以叮当声为骑驴行走的背景来衬托第一声部的形象。B段描绘了骑驴踏雪赏梅的情景,并且把歌曲推向高潮后结束全曲,抒发了赏梅后得到满足的喜悦心情;整首歌曲曲风轻快、活泼,既表现出人们踏雪赏梅的兴致,也赞美了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踏雪寻梅》,让同学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要有积极乐观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对比、引导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造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歌曲的学习中去。

3.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了解歌曲的词曲作者及代表作品,能够唱准歌曲中的音乐记号。

五、教学重点

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够表现歌曲的高雅意境。

六、教学难点

1、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2、对弱起句及休止处的正确演唱。

七、教学准备

1、钢琴 2多媒体课件

3、打击乐器

八、教学方法

练习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

九、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言后提问欣赏图片

3、引入新课,教学板书。

4、播放歌曲《踏雪寻梅》,学生聆听。

5、教师提问

6、介绍词曲作者

7、学唱歌曲(用节奏法朗读歌词、找出歌词中不理解的字词、学唱曲谱、教师教唱歌曲、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的特殊音符)

8、分析歌曲

9、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

10、欣赏古诗《梅》,通过这节课《踏雪寻梅》歌曲的学习,引入到古诗《梅》的欣赏,以此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精神。

11、课堂小结

第四篇:踏雪寻梅教学设计综述

踏雪寻梅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诗句赞美,让同学们猜出是描写什么的?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宝剑锋从磨利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2.课件出示几幅梅花的图片

问:梅花是在什么时候开花呢?冬天里天气会有什么变化?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于梅花和雪的歌曲《踏雪寻梅》

3.播放歌曲mtv《踏雪寻梅》 在聆听合唱版《踏雪寻梅》 问:1.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腊梅在雪中开的很艳丽,孩子骑驴经过看到美景不由赞叹不已。怎样赞叹的?(伴着书生和琴韵,共度好时光)

2.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愉悦,怡然自得

3.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合唱

4.解释生字.词

霁;读ji,坝桥

二.学习歌曲,动情演唱

1、今天欣赏一首歌曲,讲的是一个小孩子赏梅的故事,名字叫作《踏雪寻梅》。请大家告诉我,这个故事里有什么?

(故事里有:雪后,太阳,腊梅,读书的孩子,毛驴,灞桥,铃铛。)

A “雪霁天晴朗”的“霁”是什么意思?——雪后放晴。

B“灞桥”是什么桥?——有扶手的石板桥。

C是谁在骑驴赏花?(从诗中最后一句“书声琴韵”猜测是学堂的孩童)

D.他的心情怎样?(愉快、怡然自得的)

1、闭上眼睛听音乐,想象假如是你自己,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2、欣赏作品,提问有无熟悉的乐句。

(让学生打节奏)

3、学生跟唱,解决部分后半拍起等难点问题

4、学生再次跟唱,思考如何处理作品,按照学生的处理演唱

5、教师引导,从强弱、连跳和演唱方法上处理,再次演唱

(整个歌曲是感觉?在这个首歌曲里也有连续、抒情的部分,看看大家把能不能把它找出来)

三.巩固练习

1、激发表现创造音乐的欲望

师:骑驴赏花,铃儿叮当,歌声悠悠,其乐融融,优美的歌词、欢快的旋律,你们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我们的《踏雪寻梅》呢?

(学生说表现形式,如⑴打击乐器伴奏⑵不同的歌唱形式⑶身势⑷跳舞等等)

2、分组合作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好的表现形式,好,我们还是分成四个组,每个组用一种表现形式,充分发挥你们组的优势,等一会我们每个组都来展示你们的成果。(学生分三个小组合作排练)

3、分组汇报表演

(分别到台前表演,跟着伴奏,完成小组演唱)

四.表现、创造,丰富情感

1.唱一唱

歌曲里多次使用力度记号,做有关节奏、声音的力度变化的练习。

2.画一画

在歌曲背景的衬托下,几位学生合作到黑板上画一幅“踏雪寻梅”图,其他学生用画笔在下面描绘歌曲意境

3.背一背

激励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背唱歌曲,同桌互相比赛检查。

五.知识拓展

1.介绍作者

黄自(1904~1938)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对我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特别在音乐教育方面有显著贡献。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旗正飘飘》、《玫瑰三

愿》、清唱剧《长恨歌》

刘雪庵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0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从黄自学习作曲理论。他的主要作品有歌曲《春夜洛城闻笛》、《飘零的落花》、《红豆词》、《枫桥夜泊》、《长城谣》及钢琴曲《中国组曲》等。

2.播放专题视频《踏雪寻梅》 是介绍冬天的梅花的。

问:看了这个视频,我们有什么感受,梅花有什么特点,我们要是学习梅花的什么精神?

六.小结

雪令人神往,雪的音乐无不闪耀着美的光芒,在雪中屹立的寒梅更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学习它坚忍不拔,不屈不饶的精神。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年冬天下雪的时候,去感受一下踏雪寻梅的乐趣,也希望在那个时候你们能够哼唱着《踏雪寻梅》的歌曲,真正的去体会那种踏雪寻梅的愉快。

第五篇:音乐《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音乐

音乐《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常德市澧县方石坪镇中心小学 周登

课 题:踏雪寻梅

教学模式:定向—铺垫教学—情景导入—掌握—激励表现—小结 教学目标:

1、了解黄自生平,能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2、学会歌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风格韵味。

3、为歌曲即兴创作陪衬声部,主动参与音乐表现。重点与难点:

1、为歌曲即兴创作陪衬声部;

2、体会歌曲情韵。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仪

学生搜集有关黄自的资料,制作知识卡片 教学过程:

一、定向:

媒体播放音乐《送别》,引入课堂,师生问好!

二、铺垫教学: 简单介绍黄自生平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送别》是电影《城南旧事》中的插曲,这首二、三十年代的老歌是用一首歌曲的曲调,由李叔同填词而成的。在这个时代,我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作曲家——黄自。(投影仪出示黄自的头像)大家都收集了一些有关黄自的一些资料,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分别汇报一下。

(课件展示)黄自是江苏人,从小喜欢古典诗词与民族音乐。后来到美国留学,学习了西洋音乐理论、作曲技法等。回国后主要从事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工作。他创作了大量的既古典又有西洋风格的音乐作品。

三、情景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踏雪寻梅》就是这种风格的歌曲。

1、媒体出示歌词,老师朗诵歌词,学生想象意境;

2、提问:听了这首词,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呢?

3、(课件展示)叙情景,配合情景画面

4、学生有感情朗诵歌词

四、引导掌握:

1、为词选曲:聆听两首音乐:《绣红旗》、《踏雪寻梅》

2、提问:为什么这样选呢?(与歌词意境吻合)

3、引出课题,听赏歌曲(课件展示)

4、模唱歌曲、背唱歌曲

五、激励表现:

1、歌曲处理:讨论、互评、集体评议

2、即兴创作:

请学生任意选择歌曲中的一句进行处理,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请学生讲讲处理方案,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处理,表现什么形象、情景?

3、教师总结,课件出示“响叮当”一句的处理。

4、集体认同的处理方式演唱一遍。

六、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演唱了黄自先生的几首音乐作品,对黄自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最后,我们一起来说说今天的收获

下载苏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踏雪寻梅》教学设计(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踏雪寻梅》教学设计(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5篇)

    小学音乐《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踏雪寻梅》,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 2、能认识歌曲中的各种记号及节奏,并能......

    踏雪寻梅教学反思

    歌曲学唱《踏雪寻梅》教学反思 《踏雪寻梅》这一课上后使我有颇多感触,《踏雪寻梅》是一首意境高雅,旋律朗朗上口的歌曲,这首歌曲的教学重点是能够用轻快而优美的声音演唱,从而......

    踏雪寻梅教学反思

    踏雪寻梅教学反思 踏雪寻梅教学反思1 《踏雪寻梅》是一首老歌了,这首歌曲意境优美,旋律动听,是深受孩子喜欢的一首歌。在歌曲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了以下几点:1、断音的练习歌曲中的......

    《踏雪寻梅》教学反思

    《踏雪寻梅》教学反思1 《踏雪寻梅》是人音版教材第十五册第六单元的一首二声部合唱曲。歌曲表达了青少年学生骑着毛驴,踏着冬雪去欣赏梅花绽放的情景,以轻快活跃的曲调抒发......

    踏雪寻梅教学反思(精选5篇)

    篇一:踏雪寻梅教学反思《踏雪寻梅》是一首意境高雅、朗朗上口的歌曲,这首歌曲的教学重点是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意境,而要让学生体会这一情绪比较难。因此,在新授之前,我做......

    苏科版四年级科学《分类》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上)《分类》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寻找合适的标准给事物分类; ●能够运用分类的方法整理信息或者事物。 2、知识与技能: ●了解分......

    四年级综合实践插花艺术教学设计

    插花艺术 授课年级: 四年级 教材版本:山东科技版 第一课时 活动1 :走进插花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插花艺术的相关知识,学习插花的基本制作方法,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插花。 2、培......

    苏武庙教学设计

    《苏武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全诗大意,并背诵全诗。 2、掌握全诗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3、了解本诗的写作特色。 4、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