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养花品读课文教学设计
《养花》教学设计(品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奇花异草、大雨倾盆、置之不理、秉烛夜游”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3、欣赏老舍先生质朴的文风,产生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
欣赏老舍先生质朴的文风,产生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1、这一单元,我们和老舍先生一起追忆了那位非凡而伟大的“母亲,领略了他的第二故乡——济南冬天独有的温情美景,拜读了他的长篇名作《骆驼祥子》中祥子买车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那老舍先生是怎样养花的,通过学习我们一起来感受作家养花的乐趣,情趣。
二、读中感悟,扫清字词障。
1、指导自读,用好纠错本,扫清字词障。
2、老舍先生是怎样养花的,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边读边勾画,感知文章的大意。
3、教学随掌巡视、发现问题随即解决。
三、再读课文,品问析句。
1、小组问学带着问题轮渡课文。出示中心话题:细读课文,谈谈作者用养花讲了那些内容?
2、指明回答(小组四号回答)。
随着学生的回答,把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即为什么养花;养什么花;养花要摸门道; 1 养花有益身心;养花使人喜;养花使人伤心;养花的乐趣。
3、总结学习,学习写法。(1)重点感悟文中最后一段。
(2)谈谈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①课文哪些地方写了养花的“喜与笑”,哪些地方写了养花的“忧与泪”?知道学生用课文的话具体说一说。②学习作者由事及理,层层递进,把事情写具体的方法。
四、小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第二课时
一、联系生活实际,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老舍先生养花的过程,体悟到他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声有色。长见识。请学生们谈一谈自己或家人,朋友在养花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二、研读课文,结合资料感悟作者。
1、老舍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从文中可以知道,老舍不但养花,还养了“小猫”。
2、为什么只养好种易话,自己能奋斗的花!
一方面老舍没有精力照顾费心思的花草有关,另一方面也反应了老舍的兴趣爱好。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与否,要自己能够奋斗。老舍的一生也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3、作者为什么说养花“有意思”?增长知识,有益身心。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4、老舍的花到底养得如何?应该说老舍的花养得很好。一是数量多,从小猫上房看出了院子里的花草有多少!菊秧有“三百棵”,“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还养着昙花,这些说明了老舍对花的痴迷。而是从“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说明老舍的花养得不错。最可贵的是养花达到了把玩品味,物我相依的程度。想一想,昙花盛开的放晚,几个朋友在院中,庭中小坐,谈天,论花,是多么惬意!
5、从课文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出老舍的为人。——非常勤快。从养花搬进搬出可以看出。
——爱交朋友。从约朋友看花,把花赠给朋友可以看出。——宽厚待人。菊秧遭灾,不怪暴雨,也不抱怨邻家,只默默自己承受。
这一切,已充分说明了老舍对生活的热爱。一位心中涌动着挚爱,所以他能够发现山美,水美,花美,人美„„生活处处充满了美好。
三、总结全文,了解作者。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理解中心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草,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四、课后扩展,小练笔。
通过学习课文的写法,选择自己的爱好写一个片段。要写出点门道,甘苦和“多么有意思”。
第二篇: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养花心灵感悟教学设计
《养花》教学设计(心灵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奇花异草、大雨倾盆、置之不理、秉烛夜游”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3、欣赏老舍先生质朴的文风,产生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
欣赏老舍先生质朴的文风,产生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触摸心灵。
1、生活中,你们觉得做什么事最有乐趣?
2、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很爱养花,他在养花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哪些乐趣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二、读中融入,感受心灵。
(一)自由读文,初知“乐趣”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勾画出生词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解决。如果在小组内没有解决,全班交流。
2、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养花讲了哪些内容。
3、认读生字、新词
循环、昙花、秉烛夜游、菊秧、砸死、置之不理、试验、霜冻、调节、遵循、秧苗、腰酸腿疼
4、说说作者围绕养花讲了哪些内容?
5、找一找,划一划:老舍先生觉得养花给他带来了哪些乐趣。
(二)披文入境,体验“乐趣” 读文叩问。
(1)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2)指名数位同学读。
(3)质疑。读着老舍爷爷这段感受,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第二课时
一、携疑深究。
喜、笑、有果实,这些都堪称乐趣,为什么劳动累得腰酸腿疼也是乐趣?甚至是“忧”、“泪”也被视为养花的乐趣呢?
(1)问题产生了,你们打算如何解决?(好好读读,品味品味。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把自己放入文中,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2)自读思考:那么老舍爷爷向我们讲述了养花过程中的哪些事呢?每件事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作重点研究。
(3)小组交流。互相评议、补充和启发。(4)大堂汇报,适时点拨。①养自己能奋斗的花——人生启迪 ②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 ③养花要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④养花使人喜悦——有喜 ⑤养花使人忧伤——有忧
二、引领提升,抒发心灵
学到这里,你对生活中的乐趣有没有什么新的认识?(说一说或写一写)
三、总结全文。
养花之乐、劳动亦乐、成果之乐给人启迪
四、小练笔。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篇短文。要写出这种花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如果你养过花,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字数不限。
第三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养花》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养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
2.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写得有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用“不是„„就是„„”,“要是„„就„„”造句。
4.熟读课文,概括中心思想,背诵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二、教学时间:
2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训练重点是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课文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度自然,逻辑性很强,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的乐趣的,逐段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每段的意思。有几处议论明理的句子学生理解稍困难些,其余的内容都比较易读易懂。应强化学生自读体味。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养花的乐趣,每一方面内容各在课文中的哪一部分?
思考:作者为什么“喜”和“笑”?画出句子来读一读。又为什么“忧”和“泪”?
画出句子来读一读。为什么把“忧”和“泪”也当作是养花的乐趣?
发言后归纳:因为与别人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从中得到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合作交流
指名读课文。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思考:哪些语句写出作者爱养花,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读语句谈感受。归纳:句子
①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②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
③我只养一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因为爱花,所以爱养花。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平凡的花也有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导造句:不是„„就是„„读原句:北京的气候„„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会忽然闹霜冻。
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同时存在好几种情况,从中选择两种情况。
讨论,口头造句:学生互平互议。学习三四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三、品读体验 1.思考:
①第三自然短与第一、二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作者是怎样养花的?从中得到了什么乐趣? ③“如此循环„„胜于吃药”指的是什么?
④“多么有意思呀!”“这多么有意思呀!”这两句分别是对什么来讲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小组讨论汇报,明确:
1)第三自然段开头用“不过”一词承接上文,然后用“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一句进一步加以补充说明,这个承上启下的转折句,使上下文紧密的连接起来。
2)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好朋友——关切)它们;浇浇这颗,搬搬那盆;天气突变时抢救花草。养花能增长知识,从获取知识中得到乐趣;养花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从劳动中获得乐趣。3)作者有腿病,不利于行和久座,于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颗,搬搬那盆,然后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胜于吃药。
4)“多么有意思呀!”是指“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这多么有意思呀!”是指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有益身心,天气突变,抢救花草,付出辛勤的劳动。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爱花的思想感情。
2.齐读课问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造句:要是„„就„„读原句: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
了解: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假设遇到这种情况就会产生那种结果。学生讨论,口头造句评议。
4.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1)第七自然段与第二至六自然段有什么关系?与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明确:第七自然段与第二至六自然段是分总关系。与第一自然段前后照应。在全文中起了总结、点名中心的作用。全文层次清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逻辑性强。过渡自然而巧妙,语言间洁、准确。开头讲“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接着从不同方面讲述养花的乐趣,最后概括起来总述,点名中心。全文条例十分清楚。
(3)总结全文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讲述“我”养花的乐趣的? ①总起,养花的目的。当作一种乐趣。②养什么花。好种易活的花。
③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④养花要付出辛苦。有益身心。
⑤养花使人喜悦。夸、赏、赠。⑥养花使人伤心。几天没有笑容。
⑦养花的乐趣。总结。有„„有„„既„„又„„
总结全文
1.读中心句。
2.概括中心:本文抒发了作者,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巩固延伸 作业:
1.复习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四、五、六、七自然段。4.完成练习册。
第四篇: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养花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养花》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养花》是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本文通过写养花的过程,告诉我们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顺序,层层递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全文共7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
课文第1自然段主要讲:养花的原因、目的,即“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课文第2自然段主要讲:自己不养名贵花草的原因。一个原因是“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第二是北京的气候不适合养名贵的花。“冬天冷,”“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闹霜冻”。
课文第3自然段主要讲:养花可以多得些知识。文中主要讲了花草“喜阴”“喜阳”“喜湿”“喜干”的不同特点。
课文第4自然段主要讲:养花虽然辛苦劳累但有许多好处。那就是劳逸结合,“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课文第5、6自然段主要分别叙述养花的快乐与忧伤。最后一自然段总结了“我”养花的种种乐趣。教学建议:
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请学生谈谈自己或家人、朋友喜欢什么花草,为什么喜欢,以及在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2、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是怎么养花的,从中可以看出老舍是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指导学生自读时,教师可以提示:老舍先生是怎么养花的?从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可以边读边勾画。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使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即为什么养花;养什么花;养花要摸门道;养花有益身心;养花使人喜悦;养花使人伤心;养花的乐趣。
2、指导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指导中,教师注意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
三、品味语句。
再细致地读课文,结合养花的实际,看你能发现什么。(1)老舍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从文中可以知道,老舍不但养花,还养了“小猫”。老舍的生活情趣这一点,从他儿子舒乙的那句话也可以看出。
(2)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
一方面与老舍没有精力照顾费心思的花草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老舍的兴趣爱好。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与否,要自己能够奋斗。老舍的一生也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3)作者为什么说养花“有意思”?
增长知识,有益身心。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4)老舍的花到底养的如何?
应该说老舍的花养得很好。一是数量多、品种多。从小猫上房看出了院子里的花草有多少!菊秧有“三百棵”,“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还养着昙花„„这些说明了老舍对花的痴迷。二是从“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说明老舍的花养的不错。最可贵的是养花达到了把玩品味、物我相依的程度。想一想,昙花盛开的夜晚,几个朋友在院中、庭中小坐,谈天、论花,是多么惬意!
(5)从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出老舍的为人。——非常勤快。从养花搬进搬出可以看出。
——爱交朋友。从约朋友看花,把花赠给朋友可以看出。
——宽厚待人。菊秧遭灾,不怪暴雨,也不抱怨邻家,只默默自己承受。
这一切,也充分说明了老舍对生活的热爱。因为心中涌动着挚爱,所以它能够发现山美、水美、花美、人美„„生活处处充满了美好。
四、总结全文,了解作者。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理解中心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五、学习课文写法,选择自己的爱好写一个片段。要写出点门道、甘苦和“多么有意 思”。
第五篇:《花边饺子》教学设计(品读课文)
《花边饺子》教学设计(品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3个生字。理解“拮据、沾手、适度、捣乱、破天荒、稀罕、花招、大吉大利、头头是道”等词语,读准儿化音。正确认读多音字“和、调、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我”与母亲之间深沉的亲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4、学习作者用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具体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我”与母亲之间深沉的亲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吃饺子吗?谁能说一说一家人吃饺子时那其乐融融的景象。(学生畅谈)
2、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与饺子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花边饺子)
3、齐读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哪些问题?(由学生的实际生活导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给同桌听一听,让同桌指出自己的不足,并根据同桌的评价再读课文。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
(课文浅显易懂,因此,课堂上不需要做过多的讲解,而应放手让学生朗读。通过学生的自读,既强化了课文内容的感知,又培养了自学能力。)
/ 3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再读课文,理清条理,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把你不懂的问题在组内交流,请同学们帮助解答,然后小组推荐自己组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在全班交流。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读中了解内容,在相互合作交流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质疑、讨论。
预设1:为什么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的饺子?我和弟弟把饺子弄混,妈妈是怎么做的?说明妈妈的什么品质?
(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教师相机指导,让学生领会:包花边饺子的并不是单纯地哄孩子开心,它真正的目的是把肉和素两种馅儿分开,让孩子吃花边的肉馅儿,而妈妈和爸爸吃普通的素馅儿饺子,看出了妈妈的慈爱与宽容。)
预设2:妈妈为什么包花边饺子?这里面蕴含了什么?小时候妈妈做花边饺子给我带来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花边饺子带给了我童年的快乐,虽然小时候家里生活艰难,但“我”的童年在妈妈的呵护下依然是快乐的。它除了饱含着童年的快乐,更使“我”感受到了深沉的母爱。)
预设3:“我”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这里面又蕴含了什么?长大后我做花边饺子给妈妈带来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再熟读课文明白,前面是说父母如何爱自己,而后面是为回报父母的爱而做的。)
预设4:“这种花边饺子是妈妈教会我包的。”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意思?(引导学生深读课文,抓住文章的情感脉络,体会文字背后的内容:我们在包花边饺子中懂得回报父母的爱,后来我又用包饺子的方式回报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同时也教会我――如何用心去爱别人。)
四、有感情朗读,赏析全文
1、是啊,小小的花边饺子,包着的不是肉馅儿,也不是糖馅儿,这里边包
/ 3
着的是母亲对孩子无限的爱意、无声的关怀。这种亲情没有在文章中直接说出来,而是蕴藏在文中的字里行间。我们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体会到其中深深的意,浓浓的情。再深情地读读全文吧!
2、师归纳小结:亲人的关爱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父母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情,都是人间美好的感情,这些美好的感情犹如甘泉滋润了我们的心田,如同明灯照亮了我们的道路。(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五、整合文本,升华情感
1、师:从大家激动的眼神里,老师感觉到同学们的心中一定涌动着许多感情的潮水,那么就让我们轻轻地合上书,掩卷沉思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自由谈)
2、随文练笔:爱,意味着关心,饱含着期望与信任。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我们的爱是_________,母亲的爱是_________;我们的爱是_________,母亲的爱是_________。
3、最后让我们在诵读世界的文学家、诗人笔下描绘母爱的诗句中结束本课吧。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林肯
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她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
——巴尔扎克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在拓展性阅读中,精神探索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的语言的感知量、积累量不断增加,理解力、领悟力也会不断增强。这样,语言和情感就能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产生最深远的共鸣。)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