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时间:2019-05-12 17:1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第一篇: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酸、碱、盐”相互关系的教学是全书的重点。其教学内容的特点有“六多”,即基本概念多、物质种类多、反应规律多,必须记忆的多、实际运用的多、题型变化多。而相互关系又是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综合和深化,它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能力均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乃至关系到今后高中化学的学习。因此,本章究竟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我对此进行了探讨。

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以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形成求学所必需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要达此目的,如果没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就难以获取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反复实践后认为,在“酸、碱、盐”一章的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优点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为“问题——实验——结论——应用”。我认为,这一教学模式具有下述三个优点:

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呼唤主体精神。“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自己来确定时间的分配,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此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化学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初三化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乃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因为实验本身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实验兴趣是认知兴趣中重要的一种。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实践证明,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既可促使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将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致使学生一味死记硬背而无暇顾及“创造思维”。“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却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从中就会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如果坚持不断地加以训练,就十分有益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酸、碱、盐”一章“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设计

我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动手动脑,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其次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体现出层次性,注意面对全体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仅就“酸、碱、盐”一章的教学而言,我尝试着打破现有教材的先后顺序,针对初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分如下四个阶段进行教学,即

第一阶段:接触性阶段,又可视为入门阶段。由于“酸、碱、盐”一章主要是学习复分解反应条件和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涉及的物质种类多,且颜色状态不一。因而在入门阶段,为给后面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教学进度求快。先给学生准备三酸、四碱、八盐、三种金属、两种氧化物和指示剂,用两个课时让学生真实地“摸”到实验,并认识物质的化学式(标签用化学式书写),感知固体物质的颜色、溶解性及其对应水溶液的颜色,从而掌握物质分类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使学生产生对化学药品的亲近感,让他们会认并敢于接触化学药品,为下一步实施“实验探究教学”做好心理准备和基础知识的铺垫。

第二阶段:直观感知阶段。“酸、碱、盐”一章,主要是通过学习两种重要的酸推导出酸的通性;通过两种重要的碱推导出碱的通性;又通过三种重要的盐推导出盐的通性。然后,再总结出无机物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因此,在这一阶段,我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探讨具体物质的性质,引导他们去感知每一种重要物质的性质。通过课堂一系列的实验探究,不仅可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还可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重要的酸、碱、盐的性质。

第三阶段:理论感知阶段。经过第二阶段的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就对单一的酸、碱、盐的性质获得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就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并总结酸、碱、盐的通性及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第四阶段:应用和创造阶段。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酸、碱、盐的认识已较为深刻了。此时,就可引导学生将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外化的实践、即对物质进行鉴别和除杂。还可让学生做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如探寻一些物质的制备方法等。通过这一训练途径,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例如:当鉴别H2SO4和NaOH时,就可让学生设计多种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检验。有个班的学生居然找到了十多种方法,即(1)石蕊(2)酚酞(3)Na2CO3溶液

(4)BaCI2溶液(5)Ba(OH)2溶液(6)CuSO4溶液(7)FeCI3溶液(8)Zn(9)pH试纸(10)CuO,等等。

可见,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智力潜能,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挖掘。在学习了这一章的基础知识之后,我又设计了如下一个问题:

请利用给你的药品(同上),自行设计并进行操作实验后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请注明为哪一种级别反应(其中,直接利用药品反应的为A级;利用一种制得的药品反应的为B级;利用两种制得的药品反应的为C级)。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每人能够做出并写出A、B、C级的反应各8个,如多做则多给分。对此训练学生异常兴奋,决心大展宏图。他们紧张地操作着,记录着。结果,令人吃惊的是,他们两两合作,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有些学生竟操作了三四十个实验,书写了近六十个化学方程式,制备了大量原先没见过或没用过的物质。实践证明,“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效果

我认为,在“酸、碱、盐”一章教学中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寓科学方法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的体现。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为检测其效果,我对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两个实验班的5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在掌握知识方面,有87%的学生认为,学习酸、碱、盐的性质时,由自己或师生交替操作实验,更有利于掌握实验技能。有98%的学生感受到通过“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学习,更有助于对酸碱盐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2)在培养学习兴趣方面,95%以上的学生都喜欢上“实验探究”化学课;(3)在培养学生科学品质方面效果明显。过去,能够镇定沉着地操作实验的学生仅占18%,而在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之后,已有66%的学生能够熟练地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4)在发挥自身潜力和培养能力方面,有98%的学生认为,通过参与“实验探究教学”的锻炼,实验操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60%的学生能够自己带着问题,目的明确地去做实验。93%的学生对物质进行鉴别或除杂时,能够积极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更有60%的学生产生了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进行检验或鉴别的想法,其中有20%的学生曾主动做过这类化学实验。

总之,在“酸、碱、盐”一章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不仅可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且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由此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完全符合初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这里,教师既教给了学生有关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还使他们学会了如何动手动脑,如何搜集并加工信息,在吸收和消化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

第二篇: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引课:老师这里有一瓶刚刚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那么,我们如何证明该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学生:在气体中通入澄清石灰水,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学生进行该实验操作 发现石灰水没变浑浊

教师引导:实验探究过程: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提出问题:石灰水没变浑浊,原因可能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可能是二氧化碳的原因,也可能是石灰水的原因 二氧化碳的原因:装置漏气,没收集到二氧化碳

实验时用浓盐酸,使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影响该实验 石灰水的原因:石灰水变质

教师总结学生的猜想假设并引导归类,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学生自主设计,教师检查方案,需要时加以指导。关于装置漏气:重新检查该装置气密性

关于是否使用浓盐酸:检查教师所用盐酸是否为浓盐酸(教师提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汽重新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即白雾))

关于石灰水是否变质:将石灰水中通入呼出气体看是否变浑浊 教师总结方案,引导学生加以完善。实验中预期现象及结论。

进行实验:学生按照本小组所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反思评价:教师总结本节课,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第三篇:化学实验探究题

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

1.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横线上的①~⑦七个问题。........【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请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你认为小红的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

(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填字母:A、石蕊试液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盐酸)来代替酚酞试液,理由是。

(5)若实验证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反应完成后过滤就可得到只含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

2.(娄底)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反思与评价](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解与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

多,试另举一例:。

3.(烟台)某兴趣小组发现一袋腌制松花蛋的泥料,配料表上的成分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他们要探究在腌制松花蛋过程中都有哪些物质对鸭蛋起作用。于是取少量泥料在水中溶解,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探究其成分。

【猜想与假设】他们都认为滤液中一定有NaCl和NaOH。生成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对其他成分他们分别做出了如下猜想:

小亮猜想:还可能有Na2CO3小强猜想:还可能有Ca(OH)2和Na2CO

3你认为谁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你还能做出的猜想是:还可能有。

【活动与探究】小亮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几滴稀盐酸,振荡,没有气泡,于是他得出结论:没有Na2CO3。

请你选择CO2以外的物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4. 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人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

【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

【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迁移】(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人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

(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

5.(清远)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之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

点燃 2Mg + CO

22MgO + C,所以镁着火不能用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钠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于是同学们展开钠着火能否用CO2来灭火的探究。

【提出猜想】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CO2中继续燃烧。

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

①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②Ba(OH)2溶于水而BaCO3不溶于水。③Na2CO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

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应该与Mg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① Na2O、C②、C③ NaOH、C④ Na2O、Na2CO3、C

2在步骤(3)中也可以通过加入试剂的方法进行检验(任写一种试剂)。

【结论】猜想(填序号)正确。

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Mg、Cu、Fe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开展了一下以下探究活动。

反应产生氢气的快慢,有两种测定方法:

方法一是在相同时间内测量氢气体积的大小。

若用右图所示装置测量,则接口c应与__________(填“a”或“b”)

相连。

方法二是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氢气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

(1)白色粉末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2)过滤后,向所得沉淀中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3)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中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以上实验,不能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检验不能确定的物质是否存在,则上述实验的操作(1)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8.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氢铵、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试从如下实

验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①取少量白色粉末加热,不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在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的水有沉淀生

成;③在②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全部溶解同时放出气体。

A、碳酸氢铵B、氯化钡C、硫酸钠D、碳酸钠

9.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氯化钙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也可能只含有一种物质,为了鉴别它,做了如下实验:(a)取一些样品溶解在水里,有白色沉淀生成,把悬浊液过滤,得无色滤液。(b)在滤出的沉淀里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

(c)在滤液里加过量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①该白色固体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a)里滤出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操作(c)里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③操作(a)滤液中含有的溶质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氯化钠、无水硫酸铜、氯化镁、硫酸钠、碳酸钠中的若干种混合物。

现做如下实验进行所含成分的判断:

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说明肯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溶液中加烧碱溶液看不到变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另取少量固体,加入盐酸中看不到任何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最终要判断出存在的物质,应另取少量固体,加入适量水配成溶液,再加入________试剂,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以确定的硫酸钠存在;将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以确定氯化钠的存在。有关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

223244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在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③在无色溶液B中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请

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原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一包粉末,可能由 NaCl、Na2SO4、Na2CO3、FeCl3、MgCl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取①中所得溶液少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③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也无明显现象。请问:

(1)由实验①可知,原粉末中没有_____________; 实验②可说明原粉末中没有_________; 实验③证明原粉末中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出原粉末中可能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确定原粉末的成分,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 在AgNO3、Ba(NO3)

2、BaCl2中选择二种作为A、B试剂,且A、B的阳离子不同 ]

用化学式填写:粉末的成分__________;试剂A__________;试剂B__________。

第四篇:化学实验探究心得体会

化学实验探究心得体会

当今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发展和更新更是日新月异,它会随着学习者的不断学习,在学习本身那里得到不断拓展、深化、提高。化学科的教学也要遵循知识的这个客观规律,我们必须在化学教学的不同阶段对某个或某些知识点进行不断地联系、整合、开发和拓展,促进化学知识在学生心中的生长和发展。

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式的学习,使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提出了“重视学生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观点,这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理当引导着的角色,为此,我校化学教研组结合化学科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实情,实施了《化学实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的研究。从研究的这一阶段来看,完成了很多实验探究,对这些实验,我们都采用教师逐一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学习,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性学习,学生能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探索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中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丰富的化学实验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是很重要的内容,在这一阶段的探究中,正好有这几个实验,如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学生很快回答出制氧气的两种方法: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和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接着让学生回忆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学生很快可以回答,这两个都是基础性问题,学生通过回忆能把旧知识重现,当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后,我才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否适用于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比前两个问题提高了一个层次,学生需要经过思考才能回答。我再问:为什么这个装置不适用于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呢?怎样才能把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改成适用于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呢?为什么要这样改?这些问题经学生讨论后回答。这样学生就掌握了制氧气的两种方法所用的不同发生装置。但这时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教师还需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因此,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掌握了制氧气的两套发生装置的基础上,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时装置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这样通过重现已有的知识,再创设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不难对二氧化碳制取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等找到答案了。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对其他气体的制取的发生装置选择、收集方法都会选择了。

通过化学实验探究,不仅可以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历实验的成功与失败,自己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升华,比死记硬背会有更深刻的印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继续实施,努力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

第五篇:化学实验与探究

初三化学实验与探究汇总与答案

1.某化学探究小组准备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

(1)实验过程:

①把石灰水加人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再通过操作,得到无色滤液。

③将无色滤液通过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2)猜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纯氢氧化钠吗?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以下猜想:

小李: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小强:可能还含有碳酸钠!

小陈:也可能含有。

(3)验证:验证小强的猜想。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3?

进行猜想 :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3。

猜想一: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 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内容。

①②③反思与应用: 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像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③称取1.0g上述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同时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消耗盐酸溶液7.3g。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

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写物质名称)。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

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5.小李与小王同学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分别放在两个试剂瓶中的两片用砂纸磨得光亮的银白色金属,未贴标签。到底它们是哪种金属?两位同学首先对这两种金属X和Y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1)进行猜想:

①小李猜想:活动性X大于Y。②小王同学猜想:活动性Y大于X。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知识。完成如下实验报告,并回答后续有关问题。

(3)上述实验之前,实验老师只知道X、Y是银铁中的各一种,则根据实验结果说明Y就是_______。实验

室急需一定量的Y粉末,小李认为可用现有的X金属粉末和Y的盐溶液、蒸馏水等药品,配以必要的仪器来制得急需的Y粉末,原因是(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老师经实验分析得知制得的Y粉末中含有未反应完的X粉末,若用化学方法将杂质X粉末除去,两个同学经讨论、交流一致认为可选用的除杂质试剂是_________。

7.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 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是:。

9同学们在学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实验内容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③。的猜想正确。

②。的猜想正确。

预计现象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预计结论的猜想正确。

(1)写出乙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个同学将废液倒入实验室的废液缸,结果发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写物质名称)。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10.纯碱(Na2CO3)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工业上通常用氨碱法来生产。小红同学为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交流与反思: 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是否与猜想二相同?(填“是”或“否”)。11.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CaCO3、Na2CO3、Na2SO4、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1)取试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

(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

气泡。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3)取步骤(2)实验后的上层清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由此该同学得出此固体粉

末中一定含有NaCl,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

(4)对于是否含有NaCl,你认为应对步骤(2)作如何改进(若步骤(3)填“是”,此空不作答)。

1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银、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和硝酸钾中的某几种组成。为了鉴定其成分,实验如下:

(1)将少量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2)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但无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试根据以上现象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可能含有。(填化学式)

下载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化学探究实验及简答题归纳

    中考化学探究实验及简答题归纳1、某工厂排放出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2+,经测定废水的pH小于7,这种废水对人畜和农作物均有害,为了回收废水中的铜和降低废水的酸性,通常往废水中加......

    化学实验探究的优点

    《化学实验探究的优点》在陕西省农村初等教育教学成果评审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化学实验探究的优点 榆林市府谷县木瓜中学 王霞 邮编:719400 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地......

    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讲解课 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2.复习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3.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 化学探究性实验......

    例谈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生成

    例谈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生成 化学新课程教材中各式各样的实验很多,有以学生为主的活动探究,有以教师为主的演示探究,还有课后的家庭探究以及以拓展学生知识为目的的社会调查,等......

    实验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学生应具备自我探究的积极性,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学会学习。因此在新......

    实验探究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验探究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余学栋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有的化学知识,包括化学概念、定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实验操作性强,探究......

    中考化学压轴题 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压轴题-实验探究题[提出问题]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单质,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过......

    小学数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实验方案

    小学数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实 施 方 案“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师生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