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实验方案
小学数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实 施 方 案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师生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师生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中的中心环节。在问题情景的引导下,学生收集素材、资料,提出假设,引发争论,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通过应用又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升华。
一、理论基础
1、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的“问题思维理论”指出,思维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起始于问题,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数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创立的问题教学论也认为,问题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可让学生从中经历系统的、独立的探索活动,在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方法体系。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就数学而言,应当
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小组合作,尝试解决各种数学问题,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
二、研究目标
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成为教学的有效策略,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探究问题→交流与反馈→实践与应用
1、创设情境
问题情境是一种心理状态,当学生接触到学习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达解决的心理状态。问题情境的产生必须依赖于问题。教学中,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根据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原型,创设出带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
2、探究问题
学生在教师提供的问题情境、学习材料的基础上(或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通过一系列问题展开学习。在探究问题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让学生独立
思考、自主探索,或小组合作、信息多向反馈。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小组讨论,师生、生生对话交流的作用。教师一方面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另一方面注意收集学生在讨论中不易理解的知识、思维活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信息,以便恰当地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促进其思维的不断深化。其核心思想是不断变换问题,简化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就是问题不断化归的过程。
3、交流与反馈
师生共同努力,经过探索得出结论,这是一种发展性的教学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经历知识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因此,老师要引领学生充分体验这一过程,回顾学习方法,如猜测、实验操作、交流、举例、转化、验证等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些收获会使学生受益终身,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学中,我们不仅应重视得出结论,更应重视经历学习的过程。
4、实践与应用
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问题的提出、探索,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知识的应用过程,既是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也是丰富学生数学经验的过程。在应用中,老师应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运用知识,“跳一跳”解决问题。这一应用阶段,是学生解决问题,建构数学知识活动的深化。
根据元认知理念,反思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认知结果的监控和体验。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思,还要有所悟。除了回顾反思学习方法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对难点进行再探究;或展开联想,探索新的解决办法;或通过发散思维,引出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四、研究措施
1、师资培训
收集有关文献资料,组织全乡数学教师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借助理念经验,指导课堂教学。
2、行动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备课——上课——评课——反思,强调实践与探索,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
3、个案研究
对实验班级或学生个体进行观察,记录案例,为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提供直接依据。
4、专题研究
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进行专题研讨,总结经验,推广研究成果。
五、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数学教师
六、激励机制
每学期通过各种竞赛(如教学设计、说课、上课、论文等)评选部分优秀实验教师,由中心小学统一颁发证书和奖品。
2009年10月10日
重石中心小学“写好规范字”基本功训练
方案
一、对教师进行写字培训(负责人:赖伟才)
坐姿、握笔方式,写字态度、书写要领。
二、学生练字时间
自10月12日起,周一至周五早读课前十五分钟为写字课,语文教师指导学生练字(配合轻音乐)。
三、练字内容一、二年级铅笔书法,每生必备木质铅笔、书法本或田字格本。三至六年级钢笔书法,每生必备钢笔、书法本。
一、二年级主要指导内容:坐姿、握笔姿势、字的笔顺、间架结构;三至六年级主要指导内容:坐姿、握笔姿势、间架结构、写字速度。
四、写字贵在坚持,重于落实。
1、每个学生练过的书法本都要保存好,定期展示;
2、建立学生写字成长袋,练过的书法本放进成长袋中;
3、语文教师根据学生书写情况给予恰当的奖励方式;
4、定期举行写字展示活动。
五、监督检查
1、村小写字检查责任人:徐华泉各村小校长
2、各年级写字检查责任人:一年级赖春玲、二年级李春霞
三年级赖德彬、四年级张晓莉 五年级赖伟才、六年级李小平
3、期中、期末教务处检查作业时,针对学生的书写,给任课教师评选等级(A、B、C三等)。
六、学生熟背写字坐姿标准要求: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学生熟背握笔姿势标准要求:食指拇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
七、知识窗:
1、每天写字前,学生齐背写字坐姿、握笔姿势标准要求。
2、用铅笔写字,笔杆不要太短,最好使用HB型的木制铅笔写字。
3、用铅笔写字时,不要用牙齿咬,避免对牙齿造成损坏或引起铅中毒。
4、从三年级开始学写钢笔字时,不能使用圆珠笔,使用圆珠笔不利于练习硬笔书法。
5、用钢笔写字,不要用力过大,防止损坏笔头。
6、写字时尽量不用涂改液、修正纸等涂改工具,养成先思考再下笔的好习惯。
7、“提笔即是练字时”,要珍惜每次写字的机会,努力把字写得工整、美观大方。
重石中心小学 2009年9月
第二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探究
重庆市开县汉丰四校 何季
数学概念就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小学数学中所涉及的概念有很多,如: 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量与计量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概念、方程的概念以及统计初步知识的有关概念等。那么如何进行概念教学呢?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是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因此小学生获得概念的认知心理活动过程是:“充分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念——形成概念”。
一、感知内化,建立表象
表象是通过感知留下的形象,是感知材料形象概括,为思维抽象概括作准备。因此它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表象这座桥梁的运用,这不仅使教学符合认识发展规律,而且使教学符合儿童发展的特点。因为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感觉”思维的,必须充分运用并发挥表象的作用。如教学“平行线”这一概念,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告诉学生平行线是两条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的直线,学生可能会记住这些文字条文,但不能很好掌握平行线的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只有让学生观察实物,如教室门窗的上下边框、左右边框,书本的横线,拉紧的两条铁丝等。再启发学生:“这些成对直线将它们无限延伸,能相交吗?它们都处在什么位置呢?”促使感知内化,从而在头脑中建立成对直线的表象(在同一平面内),即形象化的平行线。
二、故设悬念,引出概念
概念的教学往往是一节课的开端,而故设概念,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引入概念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如“圆周率”概念的引入,可先让学生量出自己准备的大小不等两个圆直径和周长,并作好记录,然后让学生报出直径的长度,教师很快“猜出”周长的近似长度。学生自然感到惊奇,很想弄清其中的奥秘,从而萌发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教师因势利导,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人们通常把这个数叫做圆周率。那么,怎样求出“圆周率”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又如“认识分数”(分一分),教师根据课本图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把两个苹果平均分给小明和小青,他们每人可分几个苹果?”分的个数可以用几表示?(每人分一分,可以用“1”表示)小明和小青把其中一个送给邻居王奶奶,剩下1个苹果两人平均分,每人可分多少个?(半个)这半个苹果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数表示?(不能)教师指示:我们不能用学过的数(0、1、2、3„„中任何一个数)来表示“半个”,这就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学生自然就想学习分数这一概念。
三、直观演示,形成概念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充分发挥直观表象作为抽象概括的作用,可以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等直观教学方法,来引入概念,弥补抽象思维水平较低的缺陷,有助于形成正确、明晰的概念。
通过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实际操作,才能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参与,这样,既能顺应学生学习心理,又可以使学生在“亲自创造的事物“中愉快地获得真正的理解。例如,教学“圆环形面积”这一概念时,先让学生各自画一个半径4厘米的圆,再以同圆的圆心,在这个圆内画一个半径小于4厘米的圆,然后动手剪去内圆,留下外圆,得到了一个圆环。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怎样求圆环形面积呢?”由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很快发现了求圆环形面积的规律:圆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圆环形的概念明确了,新知识的解答方法也就水到渠成。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促进儿童乐于探索的愿望。
四、在知识系统中巩固概念
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尽管分散在不同章节中出现,但它们总是一环扣紧一环形成知识链条的。在讲清概念之后,向学生揭示概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知识链条中理解和记忆概念,比孤立理解单个概念,效果好得多。例如教学“因数和倍数”一章中,“整除——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就是这样一条知识链条。要让学生巩固这些概念,应该使学生对这条链条有整体的认识。在相关的一族概念中,有的概念处于关键地位,成为知识网络的纲。上述有关概念,均以“整数”这个概念为基础,这个概念就是纲。要理解和巩固这部分教材中的任何概念,都要紧紧和这个概念联系起来。
建立知识网络之后,要充分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各个概念在知识网络中所处的地位。例如“整除”与“不整除”是矛盾关系,“质数”和“合数”是平行关系,“偶数”和“质数”(如2)是部分重合关系,把握好知识的来龙去脉,易于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总之,对于基本概念的教学,要遵循小学生心理活动特点和智力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讲清,从本质上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概念。
第三篇:小学数学以人为本”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数学“以人为本”教学模式探究
正文: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的教学策略。“问题质疑—探索学习—习题检测—课堂总结”的教学模式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根据课题内容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一、问题质疑
问题质疑主要包括课题导入、课题板书、问题出示三步环节。
课题导入:它就像是一台戏的开始,能引导学生快速进行角色。新课的导入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可以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兴趣集中起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导入主要有情景导入、复习式导入,讲故事导入、游戏式导入、比赛式等形式。我在“循环小数”的教学时,我就采用了讲故事式: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说……”老师讲两遍,学生齐讲三遍,中断后提问: 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为什么? 学生说:不能,因为这个故事总是在不断地重复说这几句话。那一直讲下去,得讲多少次?(无数次)教师趁机讲:知道吗?在数学中有一种数,它的小数部分也像故事里的几句话一样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小数叫做“循环小数”。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良好的导入能渲染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课题板书:引出新课后,把课题板书在黑板正中位置,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板书要工整、认真,对学生的书写起到示范作用。
问题出示:问题出示是把教学内容转化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便于学生探索解决,是教学目标的条理概括。问题出示的位置要醒目,便于学生观看,可以直接准备在小黑板上,也可以直接板书在黑板上,还可以用纸卡片出示,或者通过课件展示。课题出示可以是教师根据内容梳理后出示,也可以由学生概括,目的在于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知识的探索。
二、探索学习
探索学习是学生围绕出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运用方法学会解决更多问题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落实以人为本的主要环节,常见有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两种形式。
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关注全体学生。教师任务是巡视,巡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巡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巡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方法与途径,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适时作学法指导。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试讲和教师讲授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和能力,为交流解决重难点作准备。
合作学习是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任务给定、组员激励、互相评价等手段进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让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小组学习的互相沟通中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做到应要以人为本,要形式多样化、要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做好学习内容的合理要求,做好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正确顾及学生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明细小组成员职责分工,要做好展示学生的激励和评价,要做好合作学习时各组学习知识与学习方法情况的小结。
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谨防误入几个误区:如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优生单干,后进生静坐等答案,组员局部合作;合作目的不明确,为“活动”而“活动”;合作问题设置不当,没有讨论的必要;教师不能有效指导帮助,一味放手让学生合作;为赶教学进度,合作时间不足,合作没有结果等。小组合作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我们要正确地运用好这一方法,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探索和研究,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我们的教学课堂中高效运用。
三、练习检测
练习检测作为课堂教学里面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最能体现有价值数学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是促使学生运用已形成方法技能解决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对探索环节的效果检验。练习难度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分为基本练习、提升练习两种难度;完成形式可采用独立完成和合作完成形式,也可以逐题检测,逐题过关;激励方式可采用记分式、计时式激励学生;处理方式可用提问式、抢答式、评讲式、小组汇报式,并及时学生的表现和完成情况进行合理评价。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是对课堂所学知识、方法技能的概述,是把所学知识系统化整合的过程。精妙设计的课堂总结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梳理,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能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总结规律,能对学习过程的归纳反思,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现;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架设桥梁,埋下伏笔,让
教学既具阶段性,又不乏连续性。有时一课书或一个课题须连续几节课才能讲完,这样几节课之间必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还能借助课堂小结都可以清晰明确的回忆起所学内容及方法技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实施“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明显好转,主体参与的意识与能力普遍增强。学生能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合作学习、勇敢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思考问题。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的课堂学习氛围已形成,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为落实新课标课堂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四篇: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酸、碱、盐”相互关系的教学是全书的重点。其教学内容的特点有“六多”,即基本概念多、物质种类多、反应规律多,必须记忆的多、实际运用的多、题型变化多。而相互关系又是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综合和深化,它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能力均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乃至关系到今后高中化学的学习。因此,本章究竟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我对此进行了探讨。
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以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形成求学所必需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要达此目的,如果没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就难以获取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反复实践后认为,在“酸、碱、盐”一章的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优点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为“问题——实验——结论——应用”。我认为,这一教学模式具有下述三个优点:
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呼唤主体精神。“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自己来确定时间的分配,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此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化学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初三化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乃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因为实验本身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实验兴趣是认知兴趣中重要的一种。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实践证明,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既可促使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将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致使学生一味死记硬背而无暇顾及“创造思维”。“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却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从中就会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如果坚持不断地加以训练,就十分有益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酸、碱、盐”一章“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设计
我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动手动脑,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其次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体现出层次性,注意面对全体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仅就“酸、碱、盐”一章的教学而言,我尝试着打破现有教材的先后顺序,针对初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分如下四个阶段进行教学,即
第一阶段:接触性阶段,又可视为入门阶段。由于“酸、碱、盐”一章主要是学习复分解反应条件和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涉及的物质种类多,且颜色状态不一。因而在入门阶段,为给后面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教学进度求快。先给学生准备三酸、四碱、八盐、三种金属、两种氧化物和指示剂,用两个课时让学生真实地“摸”到实验,并认识物质的化学式(标签用化学式书写),感知固体物质的颜色、溶解性及其对应水溶液的颜色,从而掌握物质分类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使学生产生对化学药品的亲近感,让他们会认并敢于接触化学药品,为下一步实施“实验探究教学”做好心理准备和基础知识的铺垫。
第二阶段:直观感知阶段。“酸、碱、盐”一章,主要是通过学习两种重要的酸推导出酸的通性;通过两种重要的碱推导出碱的通性;又通过三种重要的盐推导出盐的通性。然后,再总结出无机物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因此,在这一阶段,我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探讨具体物质的性质,引导他们去感知每一种重要物质的性质。通过课堂一系列的实验探究,不仅可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还可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重要的酸、碱、盐的性质。
第三阶段:理论感知阶段。经过第二阶段的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就对单一的酸、碱、盐的性质获得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就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并总结酸、碱、盐的通性及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第四阶段:应用和创造阶段。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酸、碱、盐的认识已较为深刻了。此时,就可引导学生将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外化的实践、即对物质进行鉴别和除杂。还可让学生做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如探寻一些物质的制备方法等。通过这一训练途径,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例如:当鉴别H2SO4和NaOH时,就可让学生设计多种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检验。有个班的学生居然找到了十多种方法,即(1)石蕊(2)酚酞(3)Na2CO3溶液
(4)BaCI2溶液(5)Ba(OH)2溶液(6)CuSO4溶液(7)FeCI3溶液(8)Zn(9)pH试纸(10)CuO,等等。
可见,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智力潜能,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挖掘。在学习了这一章的基础知识之后,我又设计了如下一个问题:
请利用给你的药品(同上),自行设计并进行操作实验后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请注明为哪一种级别反应(其中,直接利用药品反应的为A级;利用一种制得的药品反应的为B级;利用两种制得的药品反应的为C级)。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每人能够做出并写出A、B、C级的反应各8个,如多做则多给分。对此训练学生异常兴奋,决心大展宏图。他们紧张地操作着,记录着。结果,令人吃惊的是,他们两两合作,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有些学生竟操作了三四十个实验,书写了近六十个化学方程式,制备了大量原先没见过或没用过的物质。实践证明,“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效果
我认为,在“酸、碱、盐”一章教学中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寓科学方法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的体现。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为检测其效果,我对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两个实验班的5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在掌握知识方面,有87%的学生认为,学习酸、碱、盐的性质时,由自己或师生交替操作实验,更有利于掌握实验技能。有98%的学生感受到通过“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学习,更有助于对酸碱盐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2)在培养学习兴趣方面,95%以上的学生都喜欢上“实验探究”化学课;(3)在培养学生科学品质方面效果明显。过去,能够镇定沉着地操作实验的学生仅占18%,而在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之后,已有66%的学生能够熟练地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4)在发挥自身潜力和培养能力方面,有98%的学生认为,通过参与“实验探究教学”的锻炼,实验操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60%的学生能够自己带着问题,目的明确地去做实验。93%的学生对物质进行鉴别或除杂时,能够积极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更有60%的学生产生了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进行检验或鉴别的想法,其中有20%的学生曾主动做过这类化学实验。
总之,在“酸、碱、盐”一章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不仅可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且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由此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完全符合初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这里,教师既教给了学生有关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还使他们学会了如何动手动脑,如何搜集并加工信息,在吸收和消化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
第五篇: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整体语文教学来看还存在着一大弊端:课堂上教师牵着学生走,大部分问题都是教师提问,学生答,一问到底,问的问题烦琐或没有多少价值,学生回答常常不加思考,关键性问题议的也少。去年,笔者曾经参加了聊城市新课标教材备课会,听了两节省级优质课获奖者的语文课。我有幸听了与会的江苏省两位专家的点评,其中一位的讲话我仍记忆犹新,他是这样说的:“我在下面数了一下,这位老师这节课一共提问了32位同学,从时间上看,三分之二的时间属于学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节课学生只是疲于完成老师提的每个问题,现在课堂上虽然没有了老师的满堂灌,但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形式实际上是借学生之口完成了教师的满堂灌!教师就像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地雷让学生挖,挖出来一个继续挖下一个,挖不出来大家继续挖!”回来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面对新课标下的新教材,我大胆的设想既然教师能设计问题让学生答,为什么不能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回答呢?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与同行们共同交流。
关于合作探究
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概括起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拓展。具体说来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感受、表达想法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执教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幽径悲剧》一课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出了“本文作者用„幽径悲剧‟做题目有何用意?”“文章第五自然段能否去掉?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写藤萝毁与愚氓之手的内在含义是什么?”等问题,然后通过各小组间交叉回答其他小组的问题,用合作探究的形式由记录员记下大家的答案,小组中心发言人公布答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对课文内容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反思拓展,让他们依托文本内容,“由内及外”的展开讨论,通过每个小组发言人的发言,最终实现对文本的超越。例如:我在执教八年级上册《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时,一个小组代表作了这样发言:“保护一只鸽子,可以不封阳台,可以用布条帮鸽子做窝,但是人类给大自然带来的伤害还可以用布条包扎一下就行的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也为经济的飞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我们把最后一棵树砍掉,当我们把最后一条鱼吃掉,当我们把最后一只藏羚羊的皮剥掉时,人类还剩下什么?醒悟吧,人类!”像这样学生抑或振臂高呼抑或黯然泪下的场面几乎每节课都会出现。由此可见,学生作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人,学生身心得到足够的放松,责任心得到增强,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否取得成效归根结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教师不要设置框框,先把学生的手脚绑起来,而每一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向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进入理想的境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于模式
这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虽然已在教学中应用并初见成效,尽管语文教学应该有模式,但是又不能止于模式,限于模式。
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由于它有着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特别是相对教学论中有关过程或“本质”的一般阐释而言,教学模式更易于理解、把握和运用,因而对于推广和普及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经验具有重要的价值。就像练习武术,首先得熟悉武术的套路,从一招一式开始,当对这些招式掌握得十分娴熟以后,才会有个性化的东西,渐渐地才能达到出神入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境界。因此,开发和推广各种各样的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仍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教学模式也是有缺陷的。教学所依存的条件是十分多样和微妙的,因而具体的教学情境千差万别。正如我们经常说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节课。尽管任何教学模式都有明确的应用目的或中心领域,而且有具体的应用条件和范围,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模式”只能是“模式”,它有着天然的局限性。
教学模式的天然的局限性依靠什么来超越呢?我们的答案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凝聚、融会了教育机智在内的、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的运用,是教师高度驾驭纷繁复杂的教学“变数”的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确证,没有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教师的上课就容易成为“教教案”、“教教材”,而不是“教学生”,教学就难以避免封闭性、机械性、刻板与程式化,就难以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和教师中心,就不可能顾及到学生独特的生命表现和学生提出的非常个性化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丰富的精神生活、自主交往和个性展示就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教师教学艺术创造的能力,取决于教学经验的丰富程度,取决于对教学模式驾驭的娴熟程度,更取决于教师的资质和精神修养。让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努力将模式和艺术两重属性合二为一,在教学实践中开辟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