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
2015年11月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发现在现行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来唱歌,而倾听音乐就是休息或表演;有些学生喜欢听自己熟悉的音乐,对没有听过或自己不熟悉的音乐就说:“这首曲子不好听,我听不懂!”便没有兴趣欣赏音乐。很多低年级的学生认为音乐欣赏就是表演,当音乐一开始,很多学生就兴奋地手舞足蹈,他们不但没有认真的听音乐,而且影响了旁边的同学听音乐;有的学生不能够坚持认真地把乐曲听完,注意力经常分散到别的事情上,经常出现“非完整”的音乐体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倾听”是学习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音乐课作为听觉学科,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在音乐课上怎样养成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呢?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初见成效。
一、在组织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
(1)在音乐节奏中进教室。当学生走进音乐教室时,我让学生按照音乐的节拍,并踏着整齐的步伐进教室,或按照音乐的节奏自由表演,强调学生听音乐并注意节奏。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按要求进教室,我就有必要请学生重新进教室,把规矩做到位为止。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进教室听音乐的好习惯。
(2)师生问好上课时,我与学生问好都有固定的音乐,上行音阶表示起立,下行音阶表示坐下,要求起立与坐下都要做到“静”、“齐”、“快”,师生有表情地唱问好歌。
(3)用身体语言表达音乐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要求学 生听音乐并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音乐的内容和情绪。对表现到位的组及时给予整组奖励,对于低段学生,我及时指出,告诉他不够的地方在哪里。比如有的学生讲废话,不听音乐表演;有的学生顾自己玩耍,或做一些跟音乐无关的事情等情况,教师都应及时指出。
音乐是听觉艺术,必须充分利用耳朵,充分体现艺术美,所以它跟其它学科不同,每一环节都要体现美。不仅要内容美、环节美、语言美,总之处处都要体现美。所以音乐课堂上很多语言都用音乐代替,学生听音乐来行动。
二、在歌曲演唱中,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 歌曲演唱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合唱或是齐唱都需要建立在聆听的基础上,要演唱正确的节奏、音准等也必须建立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如果不会聆听,就不能很好表现整个艺术作品。
(1)在学唱歌曲时,让学生听出歌曲的拍子和情绪。(2)一边听歌曲,一边加乐器伴奏或律动表演,脸部表现出听到的音乐情绪。
(3)听音乐默唱或跟着琴轻唱,耳朵听音乐伴奏,轻声的演唱,听出自己的音高是否与伴奏相一致,让自己唱歌不会跑调。
(4)听自己演唱出的歌声的音量及音准和其他同学的歌声,是否和谐统一。
(5)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开始接触合唱。进行二个声部的和声音程训练时,演唱前先明确二个声部合在一起的音响效果,一边唱一边听一边调整合唱音响效果。在训练中,我从一个单音、一个音 程、一个和弦开始入手,逐渐过渡到听一个乐句,再到听一首乐曲。多声部节奏训练对建立孩子的多声部的听觉能力是快捷的一条途径。从卡农式的二声部节奏训练入手,训练声部的稳定性,训练听觉对声部的识别、跟踪的能力,再通过不同节奏织体的二部节奏训练加强声部的独立性和声部间的合作能力的训练,感受不同节奏织体交错发声的合作美。
歌唱的听觉训练是没有捷径可言的,教师必须耐心地、扎扎实实地进行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听觉训练,培养孩子们对旋律、和声音响听唱紧密相联的听觉能力,养成歌唱中倾听的习惯。
三、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往往学生很难静下心来或安静地欣赏音乐,我让学生用舞蹈、律动、脸部表情等表现方式来欣赏乐曲时,学生便更难做到用耳朵去倾听音乐。因此学生兴奋地手舞足蹈,课堂纪律比较混乱。在欣赏课中,我首先精心研究教材,进行有组织地教学,设计一定的教学情景,教学环节要环环紧凑,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但是,孩子对于听音乐还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我还要有意识地引导,教给一定的方法,在科学的方法中逐渐养成倾听音乐的好习惯。
(1)闭眼静听 第一遍欣赏音乐的时候,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并充分发挥想象,设问“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要想体验作者所传达的情感,这就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倾听音乐。这样,学生才能对音乐的高低、强弱、节奏、调性等因素逐渐感知,以至对作品的情感、情绪做出判断。“音乐是心灵的语言”。心灵语言 只能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沟通。在静穆中,音乐在人的精神上空升腾、泛化,那该是欣赏音乐的最高境界。课堂上,师生表面的“静”深层的动--内心深处的感动,这何尝不是主动参与呢?这恰似音乐中休止符的作用--此时无声胜有声。
(2)抓住音乐特点听 任何一首乐曲都是由音乐要素组成的,包括节拍、节奏、旋律、音高、力度、音色、速度等,各个要素有不同的表现意义。每一首曲子由于重点要素的不同而显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我充分抓住重点要素引导学生倾听音乐,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这种音乐特点的感受,学生一定会有很大的兴趣并且更专注地去听音乐。
(3)有比较地听 不同的乐曲有不同的音乐节奏、音色、风格等等,我指导学生对音乐中不同的音色、织体、节奏、风格,有比较地听辩,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唤起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从而愉悦、轻松地进行音乐学习。渐渐地,学生就会更爱倾听音乐,这便达成一种良性循环。
(4)有“方向”地听 欣赏一首(一段)乐曲,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学生不可能完全面面俱到。只有教师有意识的,有方向的引领学生聆听音乐,这样他们就不会迷失“方向”,学生便“听之有物”,并且“耳听脑想”,渐渐地就培养了学生倾听的好习惯了。
四、在音乐表现中,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 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音乐艺术的这一特质,使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们的创造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这无疑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在音乐课堂上教师经常要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听音乐自由表演,包括律动、游戏和创造表演音乐剧情等。表演的目的在于以动作表现对音乐的反应,只是表现音乐的一种外在形式,音乐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背景而已。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在表演中倾听。
(1)在有序中表演 表演中学生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可以是站、坐,也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自由流动,但要求快速。我说“一、二、三”后必须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不能相互碰撞。不行,再来!一定要达到要求为止。在表演时,不能说话、不能嬉笑、不能碰撞,看见对面有同学过来了要礼貌谦让,哪里有空位置就往哪个方向流动。这样学生表演肯定非常有序,真的是“动而不乱、动而有序”。
(2)自由表演 学生单个人在教室里听音乐自由表演时,一定要听音乐,要合着音乐的节拍、节奏、情绪或其他音乐要素来进行,但脚步声、拍手声等不能超过音乐,就像弹钢琴时伴奏不能“盖”过旋律一样。为了培养学生在动中专注听音乐的能力,可以把音乐突然停住,要求学生在音乐停住的瞬间把动作凝固,变成一个造型,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此时的你像什么?
(3)合作表演 新课程强调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所以在表演中也不乏“交朋友”。要求学生:不是跑过去对“朋友”说“我们一起表演吧!”,这样的课堂会乱而无序。而是在什么样的音乐中用什么样的身体动作走过去,用眼神和某些体态动作示意与对方或多方一起表 演。学生必须随着这首乐曲柔和的情绪,用柔美的体态动作走到朋友面前一起表演,不能用活泼蹦跳动作走过去,与音乐相违背。同样,如果活泼跳跃的曲子就必须跟着音乐的节奏蹦跳过去。无论什么形式的表演只有学会善于聆听他人的想法和点子,思维会更开阔,创造的点子会更多,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五、在音乐游戏中,培养学生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 游戏是学生表现生活、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情感最好的外在表现,更是学生喜欢的活动之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习的效率,让学生热爱学习、并且愉快学习。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是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因为学生年龄特征:天真、可爱、好动、好玩、好奇又好表现的,因此学生更乐意在玩中学、乐中学、动中学。我根据音乐特点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积极倾听音乐参与游戏来学习音乐。
21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建立在培养学生有敏锐音乐听觉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多花一些精力去研究学生,用我们的睿智走近学生,让他们知道倾听音乐习惯的重要性。
第二篇:浅谈音乐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音乐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把音乐与英语教学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记忆英语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等,并帮助学生增加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本文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的理论实践依据及音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对音乐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提出了在使用音乐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音乐 应用与作用 理论依据
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一直都是采用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缺乏趣味性和主动性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学得被动,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变得沉闷,教学效果差。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舒畅。生活中离不开音乐,在英语教学领域也是如此,通过英文歌曲学习语言是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英文歌曲,不但能够使学生通过听和唱来学习英语,而且有助于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积极性,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师认识到,音乐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的理论实践依据 1.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思维比较活跃,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想象比较丰富。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时,他们对学习的注意力就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在学习外语时运用音乐、运动、节奏,可以使人感到松弛愉快和满足,产生兴奋的情绪,达到长时记忆的目的。在课堂中适时插入歌曲,使单一的课堂教学得到舒缓,使学生的注意力凝聚起来,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
2.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获得知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将英文歌曲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正符合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这一认识规律。英文歌曲把语言知识融于有趣的歌词中,将知识与趣味、抽象与形象结合起来,能为学生提供更多 的感性知识和形象材料,为学生搭起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桥梁,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听歌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音乐作为一种奇妙的心灵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悟理解能力,唤起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音乐是一门艺术,以其自己特有的音乐语言影响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许多歌曲的歌词语言简练、优美,在感受其音乐美的同时,也感受其语言美,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发展。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学生不但喜欢中国歌曲,同样喜欢外国歌曲,因此可将枯燥难懂的英语学习内容,用学生喜爱的音乐形式展现给他们,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情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这能推动他积极地寻找能满足他兴趣的事物。那么如果孩子们能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是学习和记忆英语的最积极、最有效、最持久的方法了。而一方面鉴于大部份孩子们也喜欢活泼的、轻快的歌曲;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很难在40分钟的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课。那么,老师们便要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而在课堂中适时插入歌曲的教学法,既可使紧张的学习得到舒缓,也可重新把学生的注意力凝聚起来,也排除了因为在单一的形式中学习英语单词或语法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2.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儿时学唱的童谣总记忆犹新,这是因为音乐和节奏使童谣易模仿和记忆。同样,节奏鲜明的小诗、童谣也是训练儿童语言节奏感的绝佳教材。
如:在学习礼貌用语《Hello!How are you? 》一课中,我就采用了2/4节拍x x | x x x,将本课知识点编成押韵感十足的童谣,让学生用拍手的方式边打节奏边说唱:“Hello!Hello!How are you? Fine, thanks, Fine, thanks, How are you? Hello!Hello!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这个歌曲节奏简单,每句结尾的单词都相互押韵,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可增强学生的韵律感,培养良好的语感并加强记忆。
3.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音,提高听力能力
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语音教学,学生不但可以发出正确的语音,而且还可以进行语言交际。语音准确程度影响着学生整个英语学习水平。英语本身的音节就很讲究节奏,它的语调比较接近旋律化。例如我们平时讲英语的“Good morning.”配上节奏,再加上音高和音长也就成了歌唱。因此,在英语歌曲中可以相应地训练英语语音音素。如<
4.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英文歌曲中含有大量的词汇,学生在学唱歌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接触到了许多的词汇。学生在听歌时把无意注意变成了有意注意,把一些枯燥乏味的单词、词组以歌曲的形式在一定的情景中形象的记忆,而且是永久性的。如在教歌曲:“Ten little Indian boys”时,笔者先列出这首歌曲中出现的单词:Indian,然后就这个单词先讲解,再把他们放在歌词中进行词的讲解,使学生理解这些生词的意思。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这些单词的印象,学生在享受歌曲的同时也扩大了词汇量,而且这些单词也不容易忘记。
5.音乐可让孩子感受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
英文歌曲是外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如果教师把英文歌曲作为文化知识介绍的媒介,相信会使学生耳目一新。而且这种生动鲜活的学习方式更贴近生活,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容易接受。如歌曲<
三、音乐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运用音乐导入新课
课文的导入是课文讲解的奠基石。而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课文的讲解做好铺垫。歌曲就是丰富课文导入方式的一种。在上新课前学唱一首跟所学内容相关的英语歌曲,无
疑是非常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良好方法。动感的音乐、欢快的曲调,再配上幽默的歌词,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使他们以最佳精神状态进入英语课堂。如我在教basketball、baseball等新单词时我会先从以前学过的歌曲《Do you like soccer?》引入,让学生跟着我一起,一边做动作,一边唱,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又可以用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学生又乐学。
2.运用音乐训练学生的听力
传统的听力练习是学生根据录好的磁带或光盘来完成听力练习册上设置好的练习。如果听力材料枯燥,且听的时间稍长,学生就会开小差或者昏昏欲睡。为了打破这种传统的听力练习方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把英文歌曲作为听力材料使用。如设置根据歌词回答问题、判断正误或听写等练习,这样学生就做到了在“玩”中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如我在教开心英语版的第二册第五单元时,我会把缺单词的歌词发下去,让学生边听歌边填空缺。如其中一小段:
Do you like _______? Yes, I do.Do you like ________? No, I don’t.I like _______, I like _______ ,and I like ________.Do do do._________.3.运用音乐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观念的推行,现在的英语教学已经不是为了应试而进行的“哑巴英语”教学,而着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敢说英语,爱说英语。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学习英语歌曲有其独特的作用。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在口语练习中显得很被动,口语能力得不到提高。而学唱英语歌曲是一种简单而又轻松的方法。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学生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歌曲唱地道,从而不断模仿,不断练习,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学生的语音。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多数学生能唱出一些节奏较快的歌曲,这就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大胆地开口说英语。
四、在音乐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要防止喧宾夺主
在应用过程中我们要牢记一点,一切的教学手段都是为了更好的展现教材,不能把英语课上成一堂音乐课,一切要以教学任务为重。
2.要防止牵强附会
我们一定要立足于教材内容来选择音乐,使得音乐能与教材和谐、合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真正为英语教学提供帮助。
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音乐,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了解西方文化的机会,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用英文歌曲来进行英语教学,是一种成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不能“喧宾夺主”。只有把握好“度”,才能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静波.利用英文歌曲进行听力训练[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2).[2]刘云红.英语歌曲在教学中的使用[J].中美英语教学,2005(3).[3] 陆越.挖掘英语教学中的音乐元素[J].辽宁教育, 2002(05):11-12 [4] 周云霞.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形式[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01):20-22 [5] 张洁.利用英文歌曲促进英语教学[J].职业技术, 2006(20):8-10
第三篇:浅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浅谈在幼儿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是幼儿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笔和黑板是绝对不行的。要适应二十一世纪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要努力探求网络环境下的幼儿教学,突出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使儿童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会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熟悉并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真正掌握多媒体教学技能,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的幼儿教育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新手段、新方法。其中像是VCD、DVD、电脑、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及Authorware、Powerpoint等多媒体教学软件及网络资源走进了幼儿教学课堂,这些辅助幼儿教学模式创设了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了知识信息容量,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主宰课堂、手段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幼儿教学方式,提高了幼儿教学的教学质量。
幼儿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特长、智慧、经验和方法充分开发这些课程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方位、多角度、有目的的整合幼儿课程资源。现代的信息技术教育改变了过去光靠嘴、钢琴、录音机、和黑板,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而具备了多元化、多样性,具有突破时空局限,扩大容量的特点。它使描述的内容由相对单一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上的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许多幼儿教学资料都可以从网站上查找,下载,而且音效音质都不错,文件容量不大,适合教师存放在电脑资料库中,可实现网络共享。Flash动画歌曲还有与之相配的画面,歌词字幕,这使得幼儿更感兴趣。所以教师更要发挥网络作用,为儿童打开另一扇窗,正确对待网络资源,根据需要,从网络上查找、获取资料,更好地运用网络资源。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里倾向,而在这种倾向的驱使下,就会推动人们去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求知的需要,而求知欲、好奇心和热爱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
对于儿童而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幼儿在学习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会觉得学习是愉快的、轻松的;有了动力,才会去探究,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儿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在儿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儿童加以指导,要始终把儿童放在首要位置,但自主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引导。比如在小班早期阅读活动《好饿的毛毛虫》中,为了把静止、无声的画面变为动态、温馨的场景,我利用计算机给小朋友们展示了一段动画片:月光下,一个虫卵“啪”地裂开,然后因为肚子饿,不停地爬着,找各种不同的食物吃。这时,孩子们已置身在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中了,我不失时机地引导道:“小朋友们,我们来当这只毛毛虫,也来找点吃的,好吗?”天真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要把想吃的食物说出来,那些平时不说话的小朋友也跃跃欲试,有前面看到的情境的帮助,他们说的异常流利。这样,借助多媒体给小朋友们创设了一个语言环境,使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产生强烈的说话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使教学气氛显得轻松愉快,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现代信息技术也并不是全能的,只有根据课堂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一句话:“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这个发展迅猛的时代,我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并结合到幼儿教学实践中去。
第四篇: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松江区岳阳小学 陈晓燕
【摘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已经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为多媒体的运用不仅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显得形象生动,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知识。本文主要立足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从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讲解音乐知识、改进唱歌教学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等方面,做出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运用研究
一、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音乐教师应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点,为教学服务。教师用参考资料除了文字表述的教师用书之外,提倡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二期课改《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要与课程进行整合。”这些都体现出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媒体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手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音乐的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视听结合,犹如身临其境,大大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研究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巧妙运用多媒体,适时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它既是小学音乐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更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一项基本技能。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中运用多媒体,努力创设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环境,正好可以吸引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的小学生,因为他们认识音乐主要是依赖听觉、视觉的共同感知来完成。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运用多媒体,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达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效果。整堂课的教学有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课堂导入也就成为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
在新课导入时,我常制作适当画面或是运用一些较短视频片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者当学生进入教室时,提前放一段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旋律优美的音乐或歌曲,引领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意境,使学生与音乐能很快融为一体。如: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歌曲《剪羊毛》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教学目标是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体验澳大利亚小朋友在劳动时的幸福心情,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根据这首歌曲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我准备了一段视频:天气晴朗,在辽阔的草原上,羊儿成群,人们正在剪羊毛。然后教师伴随着伴奏的音乐范唱,幅幅画面展现眼前,学生观看视频后对歌曲有了兴趣。此刻,歌曲仿佛把大家带到了辽阔的草原境界中,视频揭示了歌的内容,歌又唱出了视频的情境。视频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便抓住了这一积极的情趣,开始了新课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在教一首歌曲前,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既形象直观,又增强学习歌曲的兴趣。
2.有效运用多媒体,讲解音乐知识
音乐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但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传统教育就是在课堂上,教师采取讲授式,学生机械学习课本知识,这样的教学过于刻板,不易引起学生兴趣。我在教学中认识到,音乐知识不应该是抽象的理论学习,而首先应该是实践的发展。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将原本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变得鲜活,变得有声有色。采用ppt演示,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的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识读乐谱”,根据这一理论,在歌曲显示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移动、闪现、放大等方法,把一些音乐记号V(换气记号)、#(升调记号)等变音记号或装饰音,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提醒学生在演唱时注意这些记号。比如我在四年级学习学唱歌曲《老爷爷赶鹅》这首歌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认识反复记号,课件中从反复记号开始处,一只鹅随着音乐移动,到反复记号结束处,鹅又重回到开始处再随着反复的音乐移动一次,这一动画效果令学生新奇不已,一下就记住了反复记号的作用,而且印象深刻。
通过多媒体动画、视频将原本抽象的、难以讲授清楚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学习理解了音乐知识,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3.合理运用多媒体,改进唱歌教学
音乐是一门有声艺术,《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和学生一起探索,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歌声更加美丽动听,让他们的音乐素养逐步提高。
(1)身临其境,以情感人。音乐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每首歌曲更有其自身的音乐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多媒体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通过语言描绘,图画再现,音响渲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乐此不彼地致力于唱歌教学。如五年级第二学期学唱《我怎样长大》一课,这是学生小学阶段音乐课的最后一首学唱歌曲,这首歌选自影片《烛光里的微笑》,我在学生初步学会歌曲后,让学生观看了影片中这首歌的片段,影片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为之感动真正体悟到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抓住这一时机,我让学生回顾自己小学阶段的生活,说说教过他们的老师,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拉近了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同时弥补了以往传统教学中挂图式静态教学的不足,使课堂充满动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萌生喜爱音乐的兴趣及参与歌唱活动的强烈愿望。学生的情感已完全融于情境之中,“连贯、优美 ”的声音就自然表现出来了。
(2)直观形象,歌舞交融。《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演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这说明唱歌教学既是技术性的,又是艺术性的。我在唱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把歌曲的主要内容或音乐形象通过视觉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如在课前从网上下载各民族音乐舞蹈片段,既直观形象,又开阔视野,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通过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要素和表现音乐情感。学唱《乃呦乃》时,把土家族的舞蹈引入课堂,学唱《新疆是个好地方》时把新疆舞蹈引入课堂教学;通过让学生感受这些民族舞的节奏、动作特点,从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能力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激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演唱。这样学生的感情自然地宣泄出来,歌唱本身的魅力也就完全发挥出来了。
(3)规范歌唱,提高水平。唱歌教学既是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要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唱歌兴趣,能成为学生的终身爱好,就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以往的唱歌教学中,学生对于声音的概念,往往是来源于教师口述的所谓“明亮”、“圆润”等,比较抽象。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现在我在教学中可以用录音录像设备,将学生唱歌的声音及形象录制下来,通过电脑马上可以播放出来,学生经常听赏和观看自己的演唱,对于声音自然就会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对正确的声音就会有深刻的印象,歌声规范了,学生和教师都会在这种美妙的歌声中,得到更高的艺术享受,学生歌唱水平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4.充分运用多媒体,提高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救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
(1)创设音乐情境,引导艺术参与。在欣赏教学中需要创设意境,简单的讲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最可利用,也最能创设意境的就是多媒体了,它可以引导学生产生与作品创作意图相一致的意境。听赏时,学生在视听结合中,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比如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让学生观看奥运金牌榜或奥运健儿照片、中国健儿奥运中的金牌颁奖仪式(片断);《国歌的由来》;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聂耳的照片„„通过营造氛围,感受国歌雄壮、庄严的情绪,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如在欣赏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天山之春》时,为体现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我制作了一段视频,展现了天山的风景以及新疆少数民族人们载歌载舞的画面,在欣赏时好多学生都投入到音乐之中,如身临其境,一节课后,乐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丰富音乐知识,开拓音乐视野。在欣赏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乐曲演奏乐器的形状、音色以及演奏方式。传统的欣赏教学中,这些内容只能靠教师讲解,抽象空洞,而运用多媒体后,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乐曲的演奏视频,或者相关演奏乐器的演奏视频,这样既让学生欣赏了乐曲,又听辨了演奏乐器的音色,了解了乐器的演奏方式,从而认识了不少乐器,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视野。如四年级第一学期欣赏大提琴曲《天鹅》时,我让学生看了大提琴演奏这首乐曲的视频,边听边看边模仿大提琴的演奏姿势。又如五年级第二学期欣赏铜管乐《歌唱祖国》时,我制作的ppt先介绍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外形,然后让学生听一听每一件乐器的音色,接着我让学生观看从网上下载的由学生用铜管乐器吹奏这首乐曲的视频。当学生看到跟他们年纪差不多的学生用铜管乐器演奏的这首《歌唱祖国》,对这首乐曲以及演奏乐器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下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对欣赏的效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既开阔了音乐视野,增长了音乐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
(3)加强民族教育,德育潜移默化。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通过音乐实践、体验、探究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重视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具有爱国情感及文化艺术包容态度,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的民族音乐精神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学生通过与民族民间音乐的亲密接触,感受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文化,是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学中往往都是学生听或唱完音乐作品,听教师讲解这首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结果是学生对民族音乐爱国歌曲缺乏兴趣,甚至排斥教材中所涉及的音乐作品。而运用了多媒体后,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如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紫竹调》,它原系江苏南部民间小调,具有较强的叙述性,含蓄婉转,通俗流畅,常作为地方戏剧中亲人之间情感倾诉与表达的唱腔,是中国南方最流行的民间曲调之一。早在20年前,《紫竹调》就在美国灌成了唱片,与《二泉映月》和《春江花月夜》等一起,成为最早流行美国的中国乐曲。前些年,苏格兰的交响乐团曾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奏过《紫竹调》;2006年春节,上海沪剧院的茅善玉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了“紫竹调”。我在上课时先用ppt介绍了民族乐器二胡、笛子民族乐器,然后让学生观看了南京民族乐团在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演奏这首乐曲的视频,并且让学生观看了以紫竹调旋律演唱的沪剧《燕燕做媒》和用方言演唱的江苏民歌《紫竹调》,最后在拓展欣赏部分,我又让学生观看了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另一首同样闻名世界的江苏民歌《茉莉花》,通过运用多媒体完成的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从形式的美、到内容的美,再到精神的审美教育,特别是当学生观看了《紫竹调》和《茉莉花》在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后,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绚丽多姿,更为它走出国门,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认可,感到自豪和骄傲,真正认识到民族的音乐一旦与普遍的审美标准相融合,就会成为具有世界性的文化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更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风格特点的感悟。
在欣赏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后,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欣赏这些音乐作品的同时,教给学生很多相关的知识,以使学生逐步达到能鉴赏音乐作品,甚至可以灵活地借鉴。这样,学生经过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的熏陶后,自然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大有提高。
实践证明多媒体的介入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丰富了音乐课的教学方式,使音乐从单纯的听觉艺术拓展为视听艺术。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普及,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智能化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骏修.学校艺术教育的探索与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2】王月萍.清歌流韵皆育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第五篇:浅谈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的音乐教学,多以教材的核心内容为主,采取单
一、固化的教学方式教唱歌曲,学习音乐常识和乐理知识,常常忽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变革。在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基本理念的指引下,我深深地感受到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歌曲、认识乐谱,更主要的是要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音乐教学中学习音乐,在欢快、舒畅的环境中感知音乐。所以,我时常在音乐教学中加入舞蹈律动,将音乐与舞蹈有机融合起来,通过肢体语言向儿童传达特定的音乐信息,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加强对音乐的感知、体验与理解,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下面,我就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舞蹈律动有助于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根本动力和必要前提,而舞蹈律动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儿童听觉、视觉、肢体等多方面的感官,从而刺激儿童去感受音乐。然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只是单一的一遍又一遍的教唱歌曲,枯燥的讲解乐理知识,使原本愉悦的音乐教学显得单调乏味,消弱学生学习的兴趣。融入舞蹈律动的音乐课堂教学,让儿童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动”起来,用身势律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几个简单的舞蹈律动有效地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样不仅能引起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也会提高儿童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比如,我在二年级《黄鼠狼拜年》的教学中,通过想像和模仿作品中的角色进行表演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儿童扮演作品中的任何一个角色,如黄鼠狼、大公鸡、小草、大树等,并让儿童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各个角色的特点加以舞蹈律动进行大胆表演。在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极大地吸引了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的积极性。
二、舞蹈律动有助于增强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学生随音乐通过身体有节奏的跳动,有规律的运动叫舞蹈律动。用舞蹈律动教学法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知音乐,领悟音乐。在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通过身体律动亲身体验下获得的音乐感知是强烈的,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掌握音乐的各种基本要素。例如,利用画三角形的轮廓感受三拍子的节奏,利用击掌拍肩的力度来感知音的强弱,利用踏步快慢去感知音乐的速度,用手臂的律动感知旋律线的起伏„„我在二年级《学飞》一课教学时,请学生做小鸟飞翔的动作,感受小鸟学飞的音乐形象,同时加入先提腕后压腕的舞蹈律动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四二拍的强弱力度。通过舞蹈律动教学,学生不但很快掌握了歌曲的节奏速度,而且很好的感受了小鸟学飞的可爱形象,增强了学习学习音乐的感知力。
三、舞蹈律动有助于加强低年级学生对音乐感情的理解 音乐是表达和传递情感的艺术。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传递的情感呢?除了通过示范、聆听、讲解等方法让学生体会音乐表达的情感以外,还能创设特定的情感氛围,运用舞蹈律动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之中去感受音乐中所蕴藏的情感。比如,模拟农民割麦子的舞蹈律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模拟白鹅走路的舞蹈律动,可以让学生感受白鹅的可爱;模拟摇篮轻轻晃动的舞蹈律动,可以让学生感受歌曲安静优美的情感„„我在《我的家乡日喀则》教学时,创设“献哈达”这一舞蹈律动氛围,让学生感受藏族博大精深的礼仪文化;创设跳跳藏族舞的教学氛围,就是通过几个典型的藏舞舞步 “左右点步”、“退踏步”、“颤膝脚步”,让孩子们在欢快的舞蹈律动中感受藏族歌舞粗犷豪放以及热情奔放的情感特点。
四、舞蹈律动有助于培养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
音乐课标理念指出“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想像和创编艺术的能力。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舞蹈律动来模仿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形象,从而丰富了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集体舞《小乌龟飞上天》是一首天真有趣的音乐作品,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利用舞蹈律动,让学生想像生活中乌龟的形象,加以模拟创编,表现小乌龟的“哭”、“摇头摆尾”“扑通落下水”一系列的可爱样子。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跟随音乐节奏和情绪即兴设计律动,来感受音乐强烈的节奏、丰富有趣的感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音乐教育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各类音乐教学都强调要通过艺术实践来引导学生去感知、感受、理解、鉴赏、表现和创造音乐,而传统的音乐教育方法已无法实现这些需求,因此把舞蹈律动运用到音乐教学中,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限性,通过把音乐与舞蹈律动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唤起孩子们学习音乐的本能,激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从而更好地热爱音乐,审美音乐和享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