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教师资格证教育学A最重点的名词解释
四川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A名词解释总结
组织者: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
上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
下位学习: 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的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
教学设计: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教学策略: 指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教学策略设计四个方面:课的划分、教学顺序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及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
个体化社会: 是指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 能力的过程。学习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
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或称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它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对复习的组织意义深远。
禀赋优异儿童: 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或在特殊性向测验中有突出表现者,或在创造性能力测验中得分超群者等,均可被视为禀赋优异儿童。
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合技能的形成方面,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认知结构:广义指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指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法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非正式学生群体:即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正式学生群体: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
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记忆恢复:即学习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还高的现象。
陈述性组织者:指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的组织者。
比较性组织者:指能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相似材料的组织者。过度学习:指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学习。直观教学: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感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
情绪困扰儿童:经常为莫名其妙的紧张与焦虑困扰的儿童。这种相当长期的不适当情绪反应足以影响个人正常情绪控制能力。形成性评定:指一般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目的在于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的学习评定。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
并列结合学习:当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既不存在上位关系,又不存在下位关系,只是和认知结构中的某些观念具有一般的吻合性时,新知识则可用原有知识进行类化成外推获得,并与原有认知结构产生一种并列组合,可能产生联合意义。这种学习称为并列结合学习。
审题:也叫分析课题,就是掌握课题的任务和条件,形成有关课题的映象。
疲劳:是人们连续学习或工作以后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可以分为生理的疲劳和心理的疲劳。
机械学习:指学习材料无逻辑意义,无适当认知结果或无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只能获得人为的、逐字逐句联想的学习。发现学习:指不提供现成的学习内容的答案,经过学习者自己发现而进行的学习。
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智力不足儿童:指在心智发展期间所显著表现的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与缺陷性的适应行为的儿童。
讲台效应:学校讲堂上,台上教师和台下学生虽然处于同样的客观情境中,但其心理感受却各不相同。这种台上台下感受的不同可以被老师利用,并产生积极效应。它可以起一种组织课堂的作用,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在讲课者周围。
接受学习:是指全部内容以定论形式呈现,主要经过概念和命题同化形式来完成的学习。
学习困难儿童:是指在理解或使用语文方面,显示基本心路历程失常的儿童。其失常现象可能包括知觉障碍、大脑损伤、轻微大脑功能失常、阅读困难、发展性失语症等。
发散思维: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压抑:是当学生没有思想准备而突然经历到痛苦的、不愉快的和产生焦虑的情境后,倾向于忘却这些情境以求得心情舒畅,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现象。
学习目标:也称为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记忆术:是通过表象化、结构化和组块化的方法提高记忆能力的特殊方法。
回归:是学生为自己所不能处理的情感压倒时所表现出的忽然回到原来发展水平,从而感到心情舒畅而不受这种情感的干扰。测验: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进行测量。
头---尾梯度:发展的进行有若干基本的方向。尤其是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的方向相一致的梯度。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部,这一进展的方向称作头---尾梯度。
隐蔽课程:即学校中各种超出正式组织的学校活动范围,教学大纲或课程计划没有规定,教师没有正式讲授,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学习的、带偶然性的、没有组织的和非正式的活动。
教学过程中的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
代表性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代表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
反馈:某一系统将信息输出后,将其作用的结果返回原系统,用以控制调节它所输出的信息,这一过程变称为反馈。论文式测验:是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点,择其较重要者出几个试题,让学生用论文的方式,自由地以书面形式解答问题。至于试题的深浅,则视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程度而定。
智商:表示儿童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关系,即智龄与实际年龄之比。高原现象:在练习中期的一定阶段,练习成绩发生的停滞现象就是“高原现象”。
第二篇:四川教师资格证教育学A类名词解释、简答题总结
1、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论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2、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独立性与信赖性的矛盾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的冲突自我探索中的迷惑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
63、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大纲的规定,是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
2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感问题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维持课堂纪律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
4、家庭、社会、学校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以及促进三者结合的方法(○)
重要性:
1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互相访问2通讯联系3召开家长会4在学校中组织家长委员会5举办家长学校。
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内容和方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使学校与学生主要居住区间形成稳定的联系学校系统与宣传部门建立联系,共同开展一些对学生有益的活动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学校与社会专门性的社会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学校有选择的与有关工矿、企业、村镇、部队等建立联系
1.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的每一个发展都与物质生产发展有关,社会物质生产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又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社会动力
a 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b 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教育作为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工具,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首先适应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需求
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
a 教育实现是劳动力和生产力所必需的各种人员“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b教育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利因素。
2.1 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2 教师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特点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办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教师本人正确认识到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对于搞好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
1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
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的规律
1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2 教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3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4 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
3.4.5.6.7.8.应试教育的负效应1片面追求升学率2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3 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 知识学习的过程 1选择阶段2 领会阶段3 保持阶段4 应用阶段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特点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由基础鲜明地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
3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父母的表率作用2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3 父母的文化修养4 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9.10.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简述理由
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学生具有发展潜在可能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11.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综合化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12.教师的各种角色
1教员2 领导者3 人类灵魂工程师4 心理医生5 青少年的朋友父母7榜样8被攻击的对象9 研究者10 学校管理者
13.隐形课程的功能陶冶2 育美3 益智4 健体
14.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在内容上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在教材的编写上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教科书的编排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5.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
a 教育实现是劳动力和生产力所必需的各种人员“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b 教育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利因素。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文化的普及教育具有交流、整合不同类型文化的作用
16.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a 政治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对教育实施控制
b 通过政府、政党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
c 通过法律
d 直接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政治立场、观点与态度,形成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和行为
教育对政治的作用:
a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理论、方针、路线,造成舆论
b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政治活动
c 实现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d 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17.学习活动方式组织必须符合的要求
反应活动整体性:保证学习活动的完整性与系统性2要使学习活动既有多样性,又有综合性一般心理活动与科学心理活动的统一4 学习活动的程序性与连续性统一
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保证不同年龄学生的必需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合理分配主干活动与辅助活动的时间合理设计文化基础学科的作业量
4合理安排劳动量与体育运动量C 劳逸安排的节奏性
18.课堂管理的原则有哪些?了解学生的需求2 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4建立教室常规
19.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
1学习领导的管理方式2 学生的定型期望班集体的特点4 教师的行为方式
20.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方式主要有哪些?
系统传授式、专题讨论式、学科渗透式、学习论断式、经验交流式
21.素质教育主要有哪些特点
1整体性 2 基础性 3 内化性 4 综合性
22.论述教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友影响着教师的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他们之间级相互矛盾又统一,任何一方的活动都以另一方为条件。在活动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和指导,学生才能迅速地把知识学到手,并使自身获得发展。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只有当学生本身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时,才能起到作用。因此教学活动要能顺利开展,就必须要求教与学之间的积极配合,协调一致。
23.论述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处境促进的规律
这里发展具有三方面的含义:
a自身方面的发展b 智力方面的发展c 非认知心理因素的发展。
以上三方面都与教学有紧密的联系。进行教学活动,一方面受一定发展水平的影响,一方面又对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24.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1)道德认识:1 道德知识的掌握 2 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
(4)道德行为:1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 2 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
25.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点(○)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重视个别差异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实施综合技术教育
26.家庭的教育功能
1教导基本的生活技能
2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
4培养社会角色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
27.教师的知识结构?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
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28.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有哪些?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的原有知识、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分析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主要是指测试及评分
29.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1我们期望学生学习什么内容(教学目的)为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打算如何进行这种学习(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在进行这种学习时,如何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教学评价)
30.1教育预见能力2教育传导能力3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
31.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之产生一种需要感。
2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努力学习获得的进步,使之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坚定自己能够学好的自信。学习要有一定的难度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目标,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32.青少年的合法权利主要有哪些?生存权2 受教育权3 受尊重权4安全的权利
33.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原则直观性原则:实物直观、模拟直观、语言直观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34.“教育期待”的作用和应用
教育的期待是教师职业情感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的期待会促使学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消极的期待,则会取得相反的效果
教师的期待是在同学生交往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认知形成,并表现在教师的行为之中,同事学生接受教师以为中暗含的期待,并吵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教师不断的按照自己的期待去影响学生,学生会相应的朝着教师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主要包括对学习潜力和品的发展的推测,为了充分发挥教师期待的积极影响,教师应该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对每个学生都怀有积极的期望,同时不断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充分理解学生,促进学生不断积极的发展前进
35.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
服务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经济功能、协调功能
36.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2次)
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
37.良好师生关系应当如何建立
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2)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目标:民主型师生关系
3)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了解和研究学生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38.民主型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师生相互态度方面: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老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
师生感情关系方面: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
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方面: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
效果方面:教学效果良好
39.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必不可少的手段,对文化的普及具有交流、整合不同类型文化的作用
文化对教育作用:一是深入到学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称为“学校亚文化”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另一是作为学校教育外部的文化及文化背景的方式对教育的影响
40.论述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课程设计和编制结构变化
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
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综合41、简述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关系: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42、人格教育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3)明确道德基本基本规范的内容
43、德育原则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2)疏导原则3)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4)因材施教原则5)在集体中教育原则6)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结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1、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的、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
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2、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办法
3、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4、课程: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5、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
6、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也称教学计划)
7、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8、是指教育者以及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
9、道德认识:又叫道德观念,它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式以
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作出是非善恶等的道德判断
10、教学计划: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11、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
12、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
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13、显性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14、隐形课程: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15、校风:一个学校的社会气氛,也是校内大部分人的一种习惯势力
16、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
17、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反映着个体与社会的一种关系,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
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18、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19、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由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20、班级授课制: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向全班
学生集体上课
21、情境教学法: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
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他的特点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22、选修课: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23、教育情景: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
24、道尔顿制:针对传统教法的弊端,根据每个儿童学习各科的难易度,适当分配课程时间,使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定步调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25、发现法: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 的方法。
2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27、教师的“教员”角色:这是教师最突出的角色(1分),他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处在核心的地位(1分)。其角色功能主要是
以教材为宗旨,对学生进行授业、传道解惑和评定学业(2分)
28、课程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要素(2分)经验主要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间接时间(1分);经验因素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中吸收的“因子”(1分)
29、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0、教育影响——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一切“中介”的总和。
31、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32、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33、班级组织: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
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34、课程(结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要素(2分)经验主要是学生
需要掌握的间接时间(1分);经验因素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中吸收的“因子”(1分)
35、课程结构定义: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
36、相关课程(联络课程):由具有科际联系的各学科组成的课程
37、融合课程(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新学科
38、广域课程(综合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综合性课程
39、核心课程(问题课程):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
40、教学策略: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
41、课堂管理: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行为的措施
42、课堂气氛:是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指班集体的情绪状态
43、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
44、课的结构: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45、学习活动方式:学生学习活动的类型及其运行的空间、时间与程序在课程内部的反映。
46、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即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
体验。
49、教师的人际知觉:教师对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教师与班集体和教师与某个具体学生的知觉
50发意义,肯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系列工程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含有对教师实际教育能力的估计和评价。
51、个体发展:概括地说,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即个体的身心发展。
52、教师与学生的非正式关系:师生之间除了在学校组织中听发生的关系之外,还有十分明显的个人交往,组织行为学称之为非正式交往。
53、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避短、得最佳的发展。
54、疏导原则: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55、教师的人际知觉--教师对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教师与班集体和教师与某个具体学生的知觉
第三篇:浙江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学:“教育学”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教育法:位于我国教育发体系的第一个层次,是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我国教育的基本性质、地位、任务、基本法律原则和基本教育制度等。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教育机制:是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的做出判断,随机应变的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规律:指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是潜藏于教育现象背后的,不是通过感官可以把握的,必须通过科学的研究。
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教育评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教育评价包括对于教育活动一切方面的评价,狭义的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发展方面的评价,又称学生评定。
教育活动:广义的教育活动指所有能够传递人类生产生活经验和精神文化的活动。学校教育是狭义的教育活动。
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教育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教科书:简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的阐述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教育的国家化:是指由于教育像世俗化过度和公共的国民教育的迅速普及,教育开始成为对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社会性事业,这就要求扩大国家直接干预和调整文化教育发展的职能,更有效的发挥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作用。因此,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之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用法律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教育制度。这样一种趋势在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的国家化。
现代教育的终身性: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
教学模式:所谓教学模式,指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的空间结构与时间序列的统一。
2、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和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和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
学校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比如学校所处的物质环境,如校园面积、校园布局、学校建筑、教学设备、图书馆等等,都会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
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统称为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是学校组织对组织内部各类成员的一种行为规范的规定,不同的出发点,会有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不同的制度文化。
管理:是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为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所必须的人一套规章制度,对该组织机构内的人、财、物等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以有效实现该系统预期目标的过程。
学校管理:指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学校绩校: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学校事故:指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内,以及虽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之外,但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组织活动中发生的,由于学校教师的疏忽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学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学校咨询与辅导:是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矫正的过程。
3学管理的基本方法:(1)行政管理方法(2)法律方法(3)思想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5)学术方法
行政管理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利,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按行政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
思想教育方法:是通过对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理想,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方法。
4轶事记录法:是观察法的延伸,是将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流露出的行为进行客观的记录。轶事记录法所记录的情景是一些典型行为,从中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基本特点,特别是性格与品德方面的特点。
5、按划分标准分——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总结性测验
按测验内容——成就测验、学能测验
按规范程度——标准化测验、教师自编测验
按结果解释所参照的标准——常模参照性测验、标准参照性测验 安置性测验: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
形成性测验:是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测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在于调控教学。
诊断性测验:目的是发现问题。
总结性测验:用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阶段性分析。
成就测验:是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常结合具体学科而设。
学能测验:又称学能倾向测验,它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与学业成就有较大关系。
标准化测验:是由测验专家和教师共同编制的,试题质量较有保障。
教师自编测验:是教师自己编制的测验,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实际引用现代测验原理编制的。
常模参照性测验:是按照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决定成绩的好坏,反映考生在群体中的地位。
标准参照性测验:考察是否达到了预先规定的标准,只关注考生是否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水平,而不去管别的考生怎么样。
6、按评价的严格程度——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
按解释评价结果——相对评价、绝对评价
按评价功能——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群体中进行对比,衡量的标准是相对的。
绝对评价:要和预定的标准相比较,只要达到了标准,就称合格。形成性评价:指在活动过程中,以改进工作为目的而开展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它的目的在于评判活动效果。
7、好测验的标准
实用性:反映了试题的基本质量,其基本要求是便于组织,便于实施,节时省力。可信度:又称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表示了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性:在测量学上也称为测验的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程度。
难度:即测验的难易程度,提供了试题的平均通过率的信息。
区分度:是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试题的区分度也称鉴别力,表示某道题目能够将不同程度的学生鉴别开来的能力。试题难度直接影响区分度,难度为0.5的题目,区分度最大。
9德育:是指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当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德育内容: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规范,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
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景以提升教育对象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体育:是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广义的教育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身体素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狭义的体育指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的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境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10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
教师培训:是指专门的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教师考核: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依法对教师进行的考察和评价。
教师职务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岗位设置及各岗位任职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方面规定的总称。
教师聘任制度: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岗位的设置,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
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也即教育的对象,学生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既有人类实践活动对象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性。
11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损害行为。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有关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
第四篇: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名词解释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1、教育学: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简言之就是教育。
ww w.Y k j.CoM文2、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
3、教育者:教育者是教教育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导性和社会代表性。
4、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5、教育措施:措施是教育活动的实施手段和方法,包括教育工具、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等。
6、双轨制:在资本主义的学校制度有两个相互独立系统:一个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学生们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升入一些有名的高等学校,毕业后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和各级管理人员。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准备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比较差,主要是学习一些实用知识和技能。
7、学校: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的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通的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活动就是由许许多多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校教育机构来实施的。
8、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的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些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9、学校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包括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
10、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如学校所处的物质环境,如校园面积、校园布置、学校建筑、教学设备、图书馆等等,都会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
11、学校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学校规范是针对学校成员的,不同的规范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和态度,因而构成不同的文化。
12、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同其他领域的管理一样,也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学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指学校的正副校长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员。学校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对象是指学校的人、财、物、事(工作)、信息、时间和空间等,他们是学校管理活动的客体或被管理者。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只要在沟通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五一节上遇到干扰,使信息传递受阻或造成差错,就算不上沟通。
13、遗传决定论:以柏拉图为代表,其观点认为人性个体的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物点所决定的。
14、环境决定论:以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为代表,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获得的教育引导。
15、辐合论:也称之为二因素论,这种儿童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16、儿童个体的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生生理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17、教师: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8、教师资格:教师资格凡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经过权威机构审定,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师条件或标准,并取得国家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者,就可认定他具有教师资格。《教师资格条件》规定,依照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他将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19、教师培训: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
20、教师考核: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依法对教师进行的考察和评价。
21、教师的地位:
1、从历史的角度上看,社会对教师的工作都相当尊重;
2、从现实的角度上看,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对于稳定教师队伍、加速普及义务教育、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2、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主题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蔡德总的质量标准与规格要求。
23、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以涂尔干为代表,认为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决定,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依赖于社会,教育质量规格只能以社会的需要来规定。
24、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以卢梭为代表,其观点强调人的自我发展,认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人的本性不受影响地得到完善的发展,所以应当依据个人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
25、德育:德育是教育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26、智育: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27、体育:体育是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广义的体育是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身体素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狭义的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
28、美育: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29、技能:技能是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写作的能力。
30、课程: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的身心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安排的。
3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分别地从各门学科中选择主要内容,组成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他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3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一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发展能力。
33、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34、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叫法上的基本要求。
35、教科书:教科书简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36、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计划与安排。
37、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或“班级教学”它是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38、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介导的教学法。是指是教学过程中,从獐儿童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物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进行的思维活动,亲自探究和主动发现有关知识,从而产生新的领悟,得出相应的结论的学习方法。
39、教学: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但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
40、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则指以某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度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4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师生相配作用的活动。
42、直观性:直观性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43、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4、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45、巩固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46、量力性原则:指教学活动中要适合学生发展水平。
47、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了。
48、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49、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他的基本形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具体地说,又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50、谈话法:是在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形式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51、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借助独立思考和交流进行了学习。
52、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学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
53、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课余时间为其组织的多种教育活动,长期使学生得到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54、班级:是指将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程度基本相同,有共同学习任务的一年级学生编成有固定的人数的学生群体。
55、班主任: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的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
56、班集体:指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积极分子骨干,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自觉和纪律,良好的民主氛围的班级。
57、少先队:全称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58、学校咨询与辅导:学校咨询与辅导是指学校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了诊断矫治的过程。
59、心理健康辅导:指学校咨询工作都通过课程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辅导和帮助,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60、信度:又称可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测试仪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1、效度:也称测验的有效性,指一次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
62、相对评价:相对评价是在群体中进行对比,这时衡量标准是相对的。
63、绝对评价:绝对评价是与预定的标准对比,只要达到标准,就称为合格。
64、形成性测验: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
65、总结性测验:用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阶段总结分析。在一个段落或一门课结束后,老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情况。
66、问卷调查:是一种书面调查方法,是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以了解被访者的意见和看法的研究方法。
67、实验法:设计某种新措施,然后用于实践中,考察其实际效果的研究方法,它有一种实施过程:
1、提出假设;
2、选择实际实验对象;
3、控制无关因素;
4、推行研究新计划;
5、对比前后测成绩,检验假设。
章 来源
第五篇:2012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试题
2012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试题
(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C.对个性的理解 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E.对集体的看法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3.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4.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
A.作出判断评价
B.信息传递
C.控制
D.激励
E.情感交流
5.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6.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7.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8.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9.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A.委员会制
B.直线式
C.参谋制 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
10.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A.改变现实、追踪效
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校
2.儿童个体发展
3.教育目的 4.德育
5.讲授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2.简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3.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4.简述美育的任务。
5.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2.(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3.泰勒,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4.(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5.(1)教育法(2)部门教育法(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2.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
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2.B
3.B
4.A
5.C
6.C
7.B
8.B
9.C
10.D
11.C
12.A
13.A
14.C
15.D
16.D
17.A
18.B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BCDE 2.ACD 3.ACDE 4.BCDE 5.ABC
6.ABCE 7.ACE 8.BDE 9.BDE 10.BCD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2.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3.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4.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5.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2分)
①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①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②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③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④教育机智
(3)职业道德素养 ①忠诚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
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课程的进步和发展要受制于政治、经济因素和自身成长发展的特殊规律,其基本问题(关系):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知识与能力
(3)分科与综合(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