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上数学教案:3.1.2等式的性质
3.1.2等式的性质(2)
教学目标
①进一步理解用等式的性质解简简单的(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
②初步具有解方程中的化归意识;
③培养言必有据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知识难点
需要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并且有一定的思维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解下列方程:(1)x+7=1.2;(2)x 在学生解答后的讲评中围绕两个问题: 1.每一步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2.求方程的解就是把方程化成什么形式? 这节课继续学习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探究新知
对于简单的方程,我们通过观察就能选择用等式的哪一条性质来解,下列方程你也能马上做出选择吗?
例1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0.5x-x=3.4(2)x54
233213先让学生对第(1)题进行尝试,然后教师进行引导:
1要把方程0.5x-x=3.4转化为x=a的形式,必须去掉方程左○边的0.5,怎么去?
2要把方程-x=2.9转化为x=a的形式,○必须去掉x前面的“-”号,怎么去? 然后给出解答:
解:两边减0.5,得0.5-x-0.5=3.4-0.5 化简,得
-x=-2.9,、两边同乘-1,得l x=-2.9 小结:(1)这个方程的解答中两次运用了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的目标是把方程最终化为x=a的形式,在运用性质进行变形时,始终要朝着这个目标去转化.
你能用这种方法解第(2)题吗?
在学生解答后再点评. 解后反思:
①第(2)题能否先在方程的两边同乘“一3”? ②比较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允许学生在讨论后再回答.
例2(补充)服装厂用355米布做成人服装和儿童服装,成人服装每套平均用布3.5米,儿童服装每套平均用布1.5米.现已做了
80套成人服装,用余下的布还可以做几套儿童服装?
在学生弄清题意后,教师再作分析:如果设余下的布可以做x套儿童服装,那么这x套服装就需要布1.5x米,根据题意,你能列出方程吗?
解:设余下的布可以做x套儿童服装,那么这x套服装就需要布1.5米,根据题意,得 80x×3.5+1.5x=355.
化简,得 280+1.5x=355,两边减280,得
280+1.5x-280=355-280,化简,得 1.5x=75,两边同除以1.5,得x=50.
答:用余下的布还可以做50套儿童服装.
解后反思:对于许多实际间题,我们可以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以求出问题的解.也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判别求出的答案50是否正确?
在学生代入验算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方法: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可以把这个数值代入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例如:把x=50代入方程80×3.5+1.5x=355的左边,得80×3.5+1.5×50=280+75=355
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50是方程的解。
你能检验一下x=-27是不是方程x54的解吗?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73页练习第(3)(4)题。
小聪带了18元钱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品,他买了5支单价为1.2元的圆珠笔,剩下的钱刚好可以买8本笔记本,问笔记本的单价是多少?(用列方程的方法求解)
建议: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进行评议
四、课堂小结
建议:①先让学生进行归纳、补充。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这节课学习的内容。(2)我有哪些收获?(3)我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思考题 用等式的性质求x:-2x=-5x+7
五、本课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第73页第4(1)、(2)、(4)题;补充: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①3+4x=17;②4-=3 选做题:教科书第73页第4(3)题,第74页第10题。
1213 4
第二篇:《3.1.2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
《3.1.2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
博白县沙陂镇初中 詹建亮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很高兴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第二小节《等式的性质》的教学内容。下面我将从学情分析、说教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四方面进行我的教学思路说明。
一、学情分析:作为初一学生(132班和137班)在小学时已经对等量关系和等式的性质有所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要使学生从天平的特点中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
二、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掌握等式的性质。在前面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初步应用后,需要解决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本节内容借助于等式的性质这一工具来解一元一次方程。首先,通过天平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会观察。尝试分析归纳等式的性质。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方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等式的性质, 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等式变形、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进行等式变形、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变形为x = a(常数)的形式;正确理解等式性质2中除数不能为0.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三、说教学策略
(一)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演示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 1.读(看)——议——讲结合法。2.图表分析法。3.读图讨论法。
4.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二)教学学法分析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导,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
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高度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象信号法、问答法、教学课堂讨论法,使学生动口、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互动合作、归纳概括、形成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实际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首先我出了一些可以看出方程解的题目,让学生回答,由易到难,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紧接着就引入等式的定义,从而使学生明白解方程先要研究等式,从而引入课题。
(二)自主探索、分组合作
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分两个方面来教学:等式的性质1由老师课件演示,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1
1、具体情境,感受天平平衡
我利用多媒体依次展示天平图的各个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语言来描述发现,与同桌交流。这样由具体演示到抽象概括,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总结抽象,认识规律
通过上面的观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课件演示。
然后学生抽象概括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师指出这是等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板书:等式的基性质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过程,体验变化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从打破平衡,又怎样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提出假设,验证规律
我接着提问:如果天平两边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会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教师课件演示。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怎样用等式描述?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并且由以上两条规律得出: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4、再次设疑,深入验证
如果在天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不同的质量,天平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的必须是同一个数,才能使等式成立。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实践认识,再到实践认识的过程。学习等式的性质2
教师再用课件展示天平图,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基本性质2的推导在性质1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探究,运用知识的迁移得出,这样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汇报导学 解疑释难
等式的性质:(1)若a=b,则a±c=b±c
ab(c0)(2)若a=b,则ac=bc,cc
注意:(1)等式两边都要参加运算,且是同一种运算.
(2)等式两边加或减,乘或除以的数一定是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3)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即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
在这个环节中把等式的两个性质展示出来,我特别提到了三个注意:因为这是在等式性质解方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希望同学们认真细心,正确利用性质解题。
四、当堂训练 达标测评
我在练习中设计了三道题,从简单的填空到判断变形对错,到最后的解方程,方程的四道题也是有简单到复杂,总之练习题的设计,低起点,小台阶,循序渐进,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是那些平时不举手的同学也积极参与,竟然问题也答得很好。从这些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小结:
用简单的知识结构图小结等式的性质 作业设计:
PPT投影出课本第83页习题3.1第4题。思考: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等式的性质,我采用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首先由老师运用多媒体演示天平实验,分别在天平两侧放上砝码使天平保持平衡,并把实验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列出数学式子;再让学生所列的式子,提出问题:通过天平实验所得到的式子你能联想到等式有什么性质?由学生独立思考归纳出等式的性质一和性质二,然后再把等式的性质抽象为数学的符号语言并表示出来。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让学生从练习中思考运用等式的性质时应注意些什么?第二部分是对等式性质的运用。通过两个例题和两个练习,揭示等式性质的对称性和传递性,为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作好了铺垫。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是我对《3.1.2等式的性质》这一节课内容的教学安排,如有疏漏,烦请指正,谢谢!
第三篇:说课稿《3.1.2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
《3.1.2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很高兴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等式的性质》的教学内容。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教学思路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本课是在同学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后的授课内容。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方程的理论支撑,它为下节的学习铺平了道路。因此本节课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等式的性质, 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等式的性质,根据等式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由具体实例抽象出等式的性质,正确理解等式性质2中除数不能为0.四、优缺点:
优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生成规律,通过直观引导学生发现抽象的规律。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对的渗透,本节课运用到的数学方法有:从特殊到一般、类比、转化、化归等思想方法。
缺点:青少年学生都希望受到老师的表扬,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用适当的语言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今后我需要在课堂用语上多下一些功夫。
五、课堂重建
在探究等式性质2的除法情况时,我运用的是在直观得出乘法的规律后,把乘法转化为除法来探究得出除法的规律,下次我会尝试采用利用天平直观演示得出这一规律。数学教学要给学生留出大量的习题训练时间,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时时提醒自己精讲多练,尽量多给自主练习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篇:《等式的性质》七年级(上)
等式的性质
姓名:杨勇挺 单位:陇川县第五中学
教学年级:七年级 教学学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等式的性质以及如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目标:
1.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能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观察、探究、归纳、应用,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能力,获取学习数学的方法。
3.在应用等式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划成“x=a”的过程,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等式的概念和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能运用这两条性质解方程。教学难点:应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划成“x=a”的形式。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节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是学生在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后的一章重点内容,是解方程必备知识,对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合并同类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等式的性质进行探索与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转化思想、归纳方法是学生研究数学乃至其它学科所必备的思想。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学习的。在这之前,学生也学习了整式,对于接触等式,以及学习等式的性质做好了铺垫。教学资源:采用多媒体展示,同时准备托盘天平。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未知数用什么表示? 2.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环形跑道一周长400m,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000m?(2)甲种铅笔每支0.3元,乙种铅笔每支0.6元,用9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0支,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支?
1.估一估
用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你能用这种方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吗?
(1)3x-5=22
(2)0.28-0.13y=0.27y+1.2.回顾: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那什么是等式?下列式子是等式吗?(1)x+2x=3x
(2)1+2=3
(3)m+n=n+m 3.归纳:像这样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在等式中,等号左(右)边的式子叫做这个等式的左(右)边。
二、实验探究,学习新知
1.实验演示:俺教科书第81页图3.1-1的方法做。2.归纳:
请几名学生回答前面的问题。3.表示:
问题1:用文字来叙述等式的性质
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问题2:等式一般可以用a=b来表示,等式1怎样用式子表示?
性质1:设a=b, 则: a+c=b+c a-c=b-c 性质2:设a=b, 则:ac=bc a/c=b/c(c≠0)4.你能再举几个运用等式性质的例子吗?
三、应用举例,学以致用
例1: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
(1).如果2x=5-3x,那么2x+()=5(2).如果0.2x=10,那么x=()。
例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x+7=26(2)-5x=20
解:(1)两边同时减去7,得
x+7-7=26-7 于是
x=19(2)两边同时除以-5,得
于是
x=-4 解的检验:把解代入原方程检验,看这个值能否使方程的两边相等。将x=-4代入方程-5x=20的左边,得
-5×(-4)=20 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4是方程-5x=20的解。
例3.在学习等式的性质后,小红发现运用等式的性质可以使复杂的等式变得简洁,着使她异常兴奋,于是她随手写了一个等式:3a+b-2=7a+b-2,并开始运用等式性质对这个等式进行变形,其过程如下:
3a+b=7a+b(等式两边同时加上2)3a=7a(等式两边同时减去b)3=7(等式两边同时除以a)请同学们找出错误的地方。
练习1: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x-5=6(2)0.3x=45(3)2-4x=3(4)5x+4=0
练习2:若代数式3x+7与x+3互为相反数,求x。
练习3:七年级(3)班有18名男生,占全班人数的45%,求七年级(3)班的学生人数。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1)基础作业:教科书第83页习题3.1第四题
(2)拓展作业:一件电器,按标价的七五折出售是213元,问这件电器的标价是多少?
五、课后反思
今天所教的《等式的性质》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探索并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学会应用等式的性质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通过对教参的学习,我认为本课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处于山村,学生的数感不是很好,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好,我着重的讲解了等式的性质以及应用。
2.由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完成,再以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并理解相关条件寻找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五篇:七年级数学上册 3.1.2《等式的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3.1.2《等式的性质》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82页至第8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方程.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天平,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等式的两条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了解等式的概念和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能运用这两条性质解方程. 2.难点:由具体实例抽象出等式的性质.
3.关键:了解和掌握等式的两条性质是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关键.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可以估算出某些方程的解,但是仅依靠估算来解比较复杂的方程是很困难的.这一点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体会到.因此,我们还要讨论怎样解方程.因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为了讨论解方程,我们先来研究等式有什么性质?
二、新授
1.什么是等式?
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例如:m+n=n+m,x+2x=3x,3×3+1=5×2,3x+1=5y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我们可以用a=b表示一般的等式. 2.探索等式性质.
观察课本图3.1-2,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从左往右看,发现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加上同样的量,天平还保持平衡.
从右往左看,是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减去同样的量,结果天平还是保持平衡.
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它具有与上面的事实同样的性质.
等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相等.
例如等式:1+3=4,把这个等式两边都加上5结果仍是等式即1+3+5=4+5,把等式两边都减去5,结果仍是等式,即1+3-5=4-5.
怎样用式子的形式表示这个性质?
如果a=b,那么a±c=b±c.
运用性质1时,•应注意等号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才能保持 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否则就会破坏相等关系,例如,对于等式3+4=7,•如果左边加上5,右边加上6,那么3+4+5≠7+6.
观察课本图3.1-3,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可以发现,如果把平衡的天平两边的量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量,天平还保持平衡.
类似可以得到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相等.
怎样用式子的形式表示这个性质?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c≠0),那么ab=. cc 性质2中仅仅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而不包括整式(含字母的),•要注意与性质1的区别.
运用性质2时,应注意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才能保持所得结果仍是等式,但不能除以0,因为0不能作除数.
例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x+7=26;(2)-5x=20;(3)-
1x-5=4. 3 分析:解方程,就是把方程变形,变为x=a(a是常数)的形式.
在方程x+7=26中,要去掉方程左边的7,因此两边都减去7.
解:(1)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同减7,得: x+7-7=26-7 于是 x=19 我们可以把x=19代入原方程检验,•看看这个值能否使方程的两边相等,•将x=19代入方程x+7=26的左边,得左边=19+7=26=右边,所以x=19是方程x+7=26•的解.
(2)分析:-5x=20中-5x表示-5乘x,其中-5是这个式子-5x的系数,式子x•的系数为1,-x的系数为-1,如何把方程-5x=20转化为x=a形式呢?即把-5x的系数变为1,应把方程两边同除以-5.
解: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都除以-5,得
5x20 55 于是x=-4(3)分析:方程-11x-5=4的左边的-5要去掉,同时还要把-x的系数化为1,如何33去掉-5呢?根据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和为0,所以应把方程两边都加上5.
解: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都加上5,得-1x-5+5=4+5 32 化简,得-x=9 再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同除以--
1(即乘以-3),得 31x·(-3)=9×(-3)3 于是 x=-27 同学们自己代入原方程检验,看看x=-27是否使方程的两边相等.
3.补充例题: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当怎样改正?
(1)解方程:x+12=34 解:x+12=34=x+12-12=34-12=x=22(2)解方程-9x+3=6 解:-9x+3-3=6-3 于是-9x=3 所以 x=-3(3)解方程2x1-1= 33 解:两边同乘以3,得2x-1=-1 两边都加上1,得 2x-1+1=-1+1 化简,得 2x=0 两边同除以2,得 x=0 分析:(1)错,解方程是根据等式的两个性质,将方程变形,所以不能用连等号;
(2)错,最后一步是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除以-9,即(3)错,两边同乘以3,应得2x-3=-1 两边都加3,得 2x=2 两边同除以2,得 x=1 本题还可以这样解答:
两边都加上1,得 化简,得=
9x31,于是x=-. 9932x1-1+1=-+1 332x2= 3323 两边都除以(或乘以),得x=1 32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84页练习.
(1)两边同加上5,得x=11,把x=11代入方程左边=11-5=6=右边,所以x=11•是方程的解.
(2)两边同除以0.3,即乘以
10,得x=150,检验略. 33(3)解法1:两边都减去2,得2-化简,得-
1x-2=3-2 41x=1 4 两边同乘以-4,得x=-4 解法2:两边都乘以-4,得-8+x=-12 两边都加上8,得x=-4 检验:将x=-4代入方程,2-2-
1x=3的左边,得: 41×(-4)=2+1=3 4 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4是方程的解.
一般采用方法1. 2.补充练习.
回答下列问题:
(1)从a+b=b+c,能否得到a=c,为什么?
(2)从ab=bc能否得到a=c,为什么?
(3)从ac=,能否得到a=c,为什么? bb(4)从a-b=c-b,能否得到a=c,为什么?
(5)从xy=1,能否得到x=
1,为什么? y 解:(1)从a+b=b+c,能得到a=c,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同减去b,就得a=c.
(2)从ab=bc不能得到a=c,因为b是否为0不确定,所以不能根据等式的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同除以b.
(3)从ac=能得到a=c,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都乘以b. bb(4)从a-b=c-b能得到a=c,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都加b.
(5)从xy=1能得到x=1由xy=1隐含着y≠0,因此根据等式的性质2,在等式两边y都除以y.
四、课堂小结
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1.根据等式的两条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必须等式两边同时进行,即:•同时加或减,同时乘或除,不能漏掉一边.
2.等式变形时,两边加、减、乘、除的数或式必须相同. 3.利用性质2进行等式变形时,须注意除以的同一个数不能是0.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85页习题3.1第4、7、8题. 2.思考课本第85习题3.1第10、11题. 3.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在等式2x-1=4,两边同时________得2x=5. 2.在等式x-23=y-23,两边都_______得x=y. 3.在等式-5x=5y,两边都_______得x=-y. 4.在等式-13x=4的两边都______,得x=______. 5.如果2x-5=6,那么2x=________,x=______,其根据是________. 6.如果-14x=-2y,那么x=________,根据________. 7.在等式34x=-20的两边都______或______得x=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8.由m-1=4,得m=5.()9.由x+1=3,得x=4.()
10.由x3=3,得x=1.()11.由x2=0,得x=2()
12.在等式2x=3中两边都减去2,得x=1.()
三、判断题.
13.下列方程的解是x=2的有(). A.3x-1=2x+1 B.3x+1=2x-1 C.3x+2x-2=0 D.3x-2x+2=0 14.下列各组方程中,解相同的是(). A.x=3与2x=3 B.x=3与2x+6=0 C.x=3与2x-6=0 D.x=3与2x=5
四、用等式的性质求x. 15.(1)x+2=5;(2)3=x-3;(3)x-9=8;
(4)5-y=-16;(5)-3x=15;(6)-
y3-2=10;
(7)3x+4=-13;(8)
23x-1=5.
五、检验下列各小题括号里的数哪个是它前面方程的解. 16.3-2x=9+x(x=2,x=-2). 17.5x-1=2x+3(x=1,x=43). 18.(2x-1)(x+3)=0(x=
12,x=1,x=-3). 19.x2+2x-3=0(x=1,x=-1,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