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议论文指导 谈骨气、理想的阶梯学案版
议论文阅读指导专题——找论点、分析论证方法学案
(复习资料,请与中考议论文练习卷装订,妥善保存)
201509
(一)找论点——论点是作者的看法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论点应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是完整的句子。它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
一、考点
中考常从以下四个方面命题:①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②区别正论和谬论。③根据文章的结构位置,判断中心论点。④根据语言特点,确定中心论点。
二、方法指导
1、借助标题分析。有的标题就是论点(如《宽容是美德》),有的标题揭示论题,表明论述范围(如《谈勤》),请注意区分。
2、根据论点提出的位置。
(1)论点的提出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如《谈骨气》;(2)开篇先举出某个问题或某个现象,再引出观点,如《敬业与乐业》;
(3)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就是所谓的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尤其是“总分总式”或“层层递进式”的文章中,开篇提出问题,再进行多角度论证,最后会重申中心论点,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注意“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表示总结性的词语;有时在文章的中间;当然,也有少数议论文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须由读者自己进行概括。
3、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论点在表述形式上往往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表肯定或否定)。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句子。可以通过“认为”、“必须”、“由此可见”、“要”、“是”、“不是”等语言标志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来寻找论点。
4、可以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问题理所当然就是论点。(这种方式对找分论点帮助尤为大)
5、通过研究文章提出论点的方式来分析论点,如(1)递进式;(2)起承转合式;(3)总分式;(4)并列式;(5)对照式。文章提出论点的方式很多,但值得重视的一种是“列现象”——“作分析”——“得出观点”【即三段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纲”,而分论点则是“纲”下的“目”。议论文一定会有中心论点,但不一定有分论点。找分论点需特别注意每段文字的开篇、结尾。
(二)分析论据
一、考点(常见的考题形式):
1、概括论据的内容。
2、补充和论点内容一致的论据。(这就要求学生A、要掌握比较全面全面的论据,B、思考这个论据是否符合这个论点。)
3、判断某一个段落和句子是属于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4、论据的作用。
二、方法指导
1、事实论据:有代表性古今中外的事例,现实中的现象,自己的经历,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
句式:这是事实论据,列举了
典型事例,有力的证明了
(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据:公认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
句式:这是道理论据,引用了谁的言论,有力的证明了
(观点),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三)经典课文分析
谈骨气
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一
仔细阅读上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
二
请概括课文中的三个事实论据并说说它们各突出了其中的哪个方面,从而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格式:谁+干什么(事件)
论据一:文天祥
。有力的证明了“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论据二:饿者
。有力的证明了“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论据三:闻一多
。有力的证明了“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三.请为本文补充一两个相关的事实论据。
朱自清宁可
;谭嗣同。
本文是一篇格式比较规范的短论,说理的脉络十分清晰: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第2段用孟子的话来具体解释“骨气”的含义;第3段从历史的角度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有骨气的人;第4段进一步从继承的角度指出不同时代骨气有着不同的含义。中间三段列举三个事例,分别从三个角度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所选三个事例中的人物,代表了从古到 今、从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到现代知识分子中有骨气的范例,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很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有很强的说服力。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最后一段才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本质特征,发出号召,要求我们“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是一篇观点鲜明、材料典型、说理透彻的议论文典范,非常有助于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特点,了解议论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统一关系。为深入阅读议论文和写作议论文打下扎实基础。
理想的阶梯
陈群
理想,是青年朋友最爱谈的话题。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又常常是青年朋友最苦恼的问题。
人们常常看到: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的精神还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付出努力,但不善于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有的认为条件差,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结果,常常在碌碌无为的苦闷中慨叹蹉跎。这些青年不懂得,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愿每个有理想的青年,都从眼前的现实起步,以艰苦卓绝的奋斗,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为实现四化进而实现共产主义贡献毕生精力。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马克思整整刻苦奋斗了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过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图书馆钻研,座位下的水门汀地面,竟然被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整整四年,废寝忘食,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一动不动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围观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可是,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满身鲜血,面孔乌黑,兴奋地狂呼:“成功了!”正是为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那些杰出的人物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崇高精神。也正是这种毅力与精神,才使他们终于攀登上光辉的理想之巅。今天,我们为实现四化而奋斗,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举,其任务之艰,难度之大,更需要亿万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百折不回地艰苦奋斗。每一个有志于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青年,不应该怨天尤人,而应该面对现实,不惧怕一切艰难困苦,以超越一切古人的凌云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去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许多文艺家、科学家都是同时间赛跑的能手。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献身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三十年,始终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巴尔扎克,每天用十六七个小时如痴如狂的拼劲奋笔疾书,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这几十万次浩繁试验的时间从何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二十四小时,甚至三十六小时的极度紧张工作中挤出来的。
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可怕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三分之一要睡觉,再除去幼年玩耍、吃喝拉撒„„能用来学习与工作的时间大约只有三十几年,一万多天。虚度一日就等于耗费生命的万分之一。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朱自清先生在《匆匆》这篇散文中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可是,有人甚至从未想过“遮挽”一下时光。对时间的态度,可以检验一个人的人生观。没有理想的人,不懂人生的意义,对时间自然不知惜;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奋斗的必要,恰恰由于困难的存在。在通往四化的征途上,坎坷、曲折、荆棘、浪涛是不会少的。幻想一切都顺顺利利,就等于在四化面前止步。有的青年朋友埋怨客观条件差。客观条件差,这也许是事实。但今日的处境,总不像布鲁诺、伽利略那样冒着受宗教极刑的危险,总不至像高尔基那样在老板的皮鞭下学写作吧。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高尔基从小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旧社会苦难的磨练,铸成了他伟大的心灵。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关怀教育下,他坚持在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斗,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屈服、畏缩,永远像海燕一样在雷鸣电闪中展翅翱翔。相比之下,我们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有的青年朋友埋怨自己的岗位平凡。他们的岗位平凡,这也可能是事实。但革命事业需要三百六十行,绝大多数人都要在平凡岗位上工作。无志之人,将使生命比岗位更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岗位上成“状元”。华罗庚年轻时在一个小店干杂活,晚上在昏黄如豆的油灯下演算,为以后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打下了牢固的根基;开普勒长期操劳杂役,业余苦钻,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还有,道尔顿是中学教员,爱因斯坦是小职员,那些发明纺织机、蒸汽机、飞机、火车的都是工人。他们的职业、岗位不也都很平凡吗?可见问题不在于岗位,而在于有没有一个真正的崇高理想和为这一理想而顽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决不应让困难攫住自己的心灵,而要在奋斗中舒展自己的双臂。当终生为崇高理想而奋斗一生的双臂收拢时,你抱住的必将是令人欣慰的硕果。
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四化高峰的坚实阶梯。只有以不懈的韧劲,一级级攀登,才能一步步接近那光辉灿烂的理想之巅。让我们在四化进军的伟大征途上,谱写出自己的“奋斗之歌”吧。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分论点分别是理想的阶梯属于 ;理想的阶梯属于 ;理想的阶梯,属于。三个分论点是 关系。
6、文段列举伽利略、布鲁诺、高尔基等人的事例,证明艰苦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 这个道理;列举华罗庚、开普勒等人的事例,证明有志之人将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功 这个道理。
7、请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再写两个意思与之相关的句子。......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议论文专题
(二)分析论证方法
一、考点(论证方法在考试中的题型):
1、判断某段、某句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2、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3、围绕某个论点,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二、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论证:用典型事实做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
句式:这句话列举了
典型事例,有力的证明了
(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又叫引证,使用理论论据(名人名言)证明论点的方法。
句式:引用了谁的言论,有力的证明了
(观点),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3、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以事喻理。
句式:把„„ 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
(观点),把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形象,浅显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运用这种方法是正反事例对用,在正反转换中常常出现“反之”,“否则”等词语,以示正反之间的变化。
句式:用 什么 和 什么 做对比,有力的证明了
(观点),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三、牛刀小试
1、《谈骨气》(节选)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文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有什么作用?
这是道理论证,引用了的言论,有力的证明了
,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节选)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形式。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组合就是印刷机和排版术。
文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析其作用。
这是
论证,这段话列举
典型事例,有力的证明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时间的价值》
首先,人不能没有一个奋斗目标。那个随便抄起一本书便无目的地去读的人,是多么浪费时间啊!那个没有固定目标,从这条街逛到那条街,从这家店铺逛到那家店铺的人,是多么劳累啊!确定目标可以使时间充裕很多,容易让人在生活中步入正途。这个人在遇到什么问题时,他知道如何选择有助于其目标的东西,而不符合的就尽力避开。人们发现,做事最多的人,是时间最宽裕的人。这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最明确固定的,他们把工作的方向定于达到既定目标上,而不将时间消耗在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上。他们不让自己成为环境手中随便摆弄的一个球。恰恰相反,他们要创造环境,根据自己的生活目标,去支配环境。
本段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段运用了
论证,把
和
做对比,有力的证明了
,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4、《小议读书》
最后,要善于活化知识。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取知识,但零碎的、没有系统的知识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这就需要活化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系统。人的大脑好比电脑,脑子里存储了大量的零碎的知识,如果不去消化、理解和运用,无非是在脑容量里多占了点空间而已,这样的知识越多,你的内存越小,反应越慢,脑子容易僵化。知识是冰,是死的,而智慧是水,是活的,只有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才是到达了读书的真境界。
本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
论证方法。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证明
,把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形象,浅显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四、中考真题演练。
2010年广州中考议论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6题。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盘,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举人进士,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选自《季羡林随想录》,有删改)15.对文中加点词“这种说法”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B.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D.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在阐述观点时,选择了哪几类人作为例证?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作者提出的“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观点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二篇:谈骨气议论文
在《谈骨气》一课中,作者通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一句话,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人要有骨气这一点。其中,作者在论证“贫残不能移”这一句的时候,用了《嗟来之食》这么一个例子:“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俄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暖!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暖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算在生活贫苦潦倒的时候也不能失掉了一个人的骨气,应该始终保持做人的尊严。
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正确的,但我认为讲骨气有的时候也应该看情况。就像《暖来之食》中的那个穷人一样,施舍者一开始对他说“暖!来食!”的时候,穷人就拒绝了,这就充分体现出了他的骨气,但后来施舍者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理并向他道了歉,这就说明他向穷人施舍食物并没有侮辱的意思。所以,我认为这时候,穷人就应该把食物吃掉,而不应该再固执了。当我们在尊严和生命两难全的时候,应该选择维护尊严;但当两者可以兼得的时候,我们同样应该保全生命,不能像那个穷人一样,为了他所理解的“骨气”而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并不是有骨气的表现,这是愚蠢的行为。
那么,什么是骨气呢?骨气的意思就是骨相气质,现在多指刚强不屈的气质与人格操守。如果硬生生地把穷人接受富人的施舍理解为没有骨气,而不看看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这才是生搬硬套,没有真正理解骨气所包含的意思。
也许有人会说,没有骨气,怎么对得起中国人这个称呼!这句话十分有道理,但我的意思也并不是说有骨气是愚蠢的行为,我的意思是歪曲理解骨气的含义而付出惨重代价,却还以为自己这是有骨气的表现,这才是愚蠢可笑的。
其实我认为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曲解了这个例子的意思,才会这样说。《暖来之食》的原文应该还有最后一句,课文中没有写进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暖也,可去;其谢也,可食。”,连曾子都认为当别人呼喝你来吃的时候,是应该拒绝的;但人家既然道了歉,你就应该吃了,就说明那个穷人是有骨气的,但心胸未免太狭隘了。
所以,我们应该有骨气,保持应有的气节,但是在做到了这一点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放弃生命或是其他同样重要的东西,否则就会像那个穷人一样,落得那样本可以避免的下场了。
第三篇:谈骨气 导学案
《谈骨气》教学设计 丰宁三中 韩德凤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所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所以重点应让学生掌握学习议论文的一般方法,本着重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我首先布置学生课前搜集吴晗的材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材料能力。关于论文内容,读懂、读透是理解的前提基础,所以先组织学生感情朗读,整体感知,接着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汇报结果。教者适点拨、引导、突出教学重点。教材本身是一例子,为了开拓学生视野,组织学生谈历史上还有哪些能体现谈骨气的事例?这样训练学生选择事实论据,提练观点能力,为今后写作议论文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议论文知识
2、字词的积累
3、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议论文知识(略)2 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文章写于6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困难时期,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为了让广大人民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学习我们伟大先人的榜样,从他们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中吸取力量,斗志昂扬地建设我们的祖国,作者写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文章。”[
3、字词积累
嗟()吆喝()丞相()拘囚()高官厚禄()富贵不能淫()4 朗读课文 二 自主探究
朗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组元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班级展示,老师订正)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找出论据并说出论据的类型
3、划分文章结构
4、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明确论点提出的方式
2、事例的概括
3、论证方法的作用
4、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的区别
一、回顾上节课有关知识
二、小组合作探究(组内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班级展示,老师订正)
1、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可以从中看出作者带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加以分析。
2、孟子的三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何作用?
3、三四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4、文中选取了哪些事例来支撑论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乎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5、这几个事例分别从哪几个角度证明论点的?
6、这几个事例典型吗?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7、我们 无产阶级的骨气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 方法指导
对于议论文首先要找到中心论点或明确论题,接着寻找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思路,其他问题要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
三、知识拓展
1、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的区别?
阅读材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黔敖在路边摆设了食物,用来等待那些饥饿的人来吃。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脸,拖着鞋子,没精打采地走来。黔敖左手送上食物,右手端着汤,向这个饥饿的人吆喝道:‘喂!快来吃吧!’这个饥饿的人瞪着眼睛盯着黔敖说:‘我正是不吃这种侮辱人的饮食,才落到这个地步。’这个饥饿的人谢绝了黔敖的食物,最后终于饿死了。
请同学们对比阅读课文第二个事例和这则材料。这两部分文字记叙的是同一个内容,写法上有何不同 ?
2、补充事实论据练习(先概括其主要 事实,议论中的记叙要抓住最能证明论 点的关键部分,要简明扼要,再进行简单议论。)
从“威武不能屈”这一角度举出无产阶级有骨气的一些事例。教学反思
《谈骨气》是一篇议论文,教授本文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的区别,并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为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我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如在讲析三个典型例证时,教师有意指导学生把议论和记叙的文字分开朗读,以便了解记叙与议论的区别;为了突破“议论中的记叙”这个重点,印发了一篇关于“嗟来之食”的记叙文,指导学生与本文作为事实论据的“嗟来之食”进行比较阅读,以区分其异同;在课堂结束时,教师还指导学生做了这样一道练习:以“威武不能屈”为观点,简要叙述现、当代典型事例进行证明。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对“议论中的记叙”的理解,而且还使学生初步懂得了如何用材料证明观点。
重视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教学,通过反复诵读以增强学生的语感,最后指导学生整理关键词语来帮助积累语言等等。
第四篇:谈骨气导学案
谈骨气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淫(囚(┌ 骨│ └ ┌ 宁│ └
二、词 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他屈服。高官厚禄:做大官、享受丰富的俸禄。2.积累 大声疾呼 拍案而起 施舍 吆喝 痛斥 汗青 气概 屈服))┌ 降│ └ ┌ 横│ └ 丞(禄())嗟(贱())吆(号召())
2.给多音多义字注音组词
三、探究几个问题,解读课文 1.什么是论点?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并说明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要做到正确、鲜明,有现实意义。正确,就是 要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鲜明,就是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论点常在议论 文的首句或首段出现。本文的论点就出现在开篇第一句,即“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篇课文写于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六十 年代初期。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广大人民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学习我们先人的榜样,从他 们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中,汲取克服暂时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斗志昂扬地建设我们的祖国。作者饱 含爱国主义热情,带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正义感,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谈论“骨气”的好文章。2.什么是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或道理。文章要有说服力,光有正确的论点不行,还必须有确凿有力的 材料来说明它。论据不可靠,论点就站不住脚;论据不充分,论点就缺乏说服力。本文主要论据是三个 典型事例。3.文中举了哪些具体事例?这些事例分别表现了怎样的精神? 文中举了三个具体事例,都表现了我们中国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其中,南宋抗敌英雄文天祥的事例,着重从“富贵不能淫”的角度表现了中华民族舍生取义的传统美德; 古代一个不食嗟来之食的穷人的事例,着重从“贫贱不能移”的角度表现了中华民族不易志的高尚品节; 英勇的民主战士闻一多的事例,首重从“威武不能屈”的角度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4.本文主要以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那么作者对引述的事例是如何进行分析的? 本文叙述的三个事例,是经过作者精心安排的。这三个事实论据分别与孟子的三句话互相照应,读 起来显得结构严谨,条理分明。这三个人物是从到今,从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有 骨气的范例。他们都是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做到了“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表
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充分有力地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5.想一想把“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作为开篇第一句,而且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句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开门见山,不仅能使读者一下子抓住全文论述 的中心,而且极为醒目、突出,加上这句话是表示肯定的判断句,读起来斩钉截铁,理直气壮,很有气 魄,充满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一句话,十个字,既明确了观点,又表达了感情,放在篇首,又独立 成段,确实有撼人心魄的力量。6.本文三个论据排列的顺序能不能变换?为什么? 三个论据体现了骨气的三个方面,各个论据与课文第2自然段中引用的孟子的一句话相联系。例如,举文天祥坚决拒绝的事例对应孟子的“富贵不能淫”一句;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对应了“贫贱不 能移”一句;举闻一多怒对敌人手抢,宁可倒下,不愿屈服的事例,对应了“威武不能屈”一句。前后 对应,顺序自然,使文章结构严谨,不可变更。如果机械地按时间顺序排列,从局部看是可以的,但从 文章的整体来看,以前后文的联系照应看,就不妥贴了。7.看看文中“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一句,各用一句话表达出它的含义和感情。含义:我们也是(或应该是)有骨气的。感情:表现出民族的自豪感。8.全文得出怎样的结论? 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骨气,不向困难低头,并号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胜利一定属于具有光荣 传统的中华民族。课后练习1.结合课文,谈谈议论文中作为论据的事例叙述与记叙文的叙述有什么区别。《谈骨气》是议论文,且是以理服人,因此,虽然用了很多篇幅来记叙,但跟记叙文相比,这些记 叙文是比较简明概括的,是为议论服务的。它们作为事例,充当论点的依据或论证的材料,选择和安排 都取决于中心论点的需要。记叙文目的是以情动人,要通过具体的人或事的记叙来使读者受教育,因此,必须以记叙描写为主 要表达方式,需要对人物作细致的描写,必须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这些,都是议论中的 记叙不可能做到的。2.议论中的叙事,可以根据需要,或者先议后叙,或者先叙后议,或者边叙边议。试在课文中各 举一个例子来。先议后叙:从总体上看,整篇课文就是先议后叙的。先提出论点,并进行阐述,然后用“我们祖先 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带出三个事例的叙述。先叙后议:课文第 5 段先叙述文天祥的事迹,第 6 段再加以议论
论。边叙边议:课文第 7 段,记叙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式。《谈骨气》在线测试 谈骨气》 1.选出加点词音、形、义全对的一项(A、宁可 níng B、折磨 zhé C、屈辱 qū D、吆喝 yāo ①贫贱不能移 A、贫贱卑贱不能使我移动。B、贫穷困苦不能改变我的志向。C、低下的地位不能改变我的志向 痛斥 chì 隐敝 bì 丞相 chén 拘囚 qiú)富贵不能淫:放纵 威武不能屈:屈服 贫贱不能移:改变 照汗青:史册 高官厚禄:多 拍案而起:案卷 嗟来之食:表示呼唤 毫不在乎:一点儿
2.选出下列句子的正确译文
②威武不能屈 A、权势暴力不能够使我委屈。B、权势暴力不能使我理亏。C、权势暴力不能使我屈服。3.选出与“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一句话所用修辞相同的一项()A、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B、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千千万万个孔繁森。C、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D、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4.下列材料中不能用来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朱自清宁可挨饿也不领取美国人的救济面粉。B、闻一多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拍案而起,走在民主运动的前列。C、李时珍在几年内,读了八百多种医药书,单摘下的笔记就装满了好几担。D、文天祥面对元人的威胁利诱不变气节,受尽折磨,终遭杀害。5.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文中引用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的诱降是为了印证“富贵不能淫”这句话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后人对文天祥的赞扬。(2)“压不遍,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这组排比句指出了无产阶级骨气的含义,也是对中心论 点的升华。参考答案 1.D 解析:A 中“宁”读 nìng;B 中敝-蔽;C 中“丞”读 chéng。2.①B 解析:注意“贫贱”在这里侧重“贫穷”,“移”是改变的意思。②C 解析:注意“屈”在这里是“使……屈服”的意思。3.C 4.C 5.(1)×(2)√ 解析:本题要求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来完成,不仅从文章的局部来把握文章,还要从整体上来 考虑,不能一叶障目,导致判断失误。(1)注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言志 诗。(2)文章的结论部分是对论点的引申。中考解析 1.加红字注音都答合拼音规则的是(A、树叶(yiè)B、贫穷(qióng)C、回归(guī)D、柳枝(lǐu)肥沃(wò)波浪(buō)侵略(lüè)缺乏(quē))新鲜(xiān)
陈旧(jiòu)知识(zhī)寻常(xún)解析:例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本题考查汉语拼音规则。解此类题,须熟知汉语拼音规则,如 A 项“叶”应拼作 yè;B 项“波”应 拼作 bō,“旧”应拼作 jiù;D 项“柳”应拼作 liǔ。正确答案为 C。2.下列四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味口 B、佳宾 C、家俱 D、国籍 按步就班 蜂涌而上 迫不急待 哀声叹气 自鸣不凡 金壁辉煌 行踪诡秘 委曲求全 直接了当 锐不可当 再接再厉 渡过难关)
本题考查学生辨别错别字的能力。解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在此基础上,
逐项辨识,须无一遗漏地找出各组中的每一个错别字,如:A 组中“味口”应为“胃口”,“按步就班” 的“步”应为“部”,“自鸣不凡”的“鸣”应为“命”,“直接了当”的“接”应为“截”;B 组中“佳 宾”应为“嘉宾”,“蜂涌至上”的“涌”应为“拥”,“金壁辉煌”的“壁”应为“碧”;C 组中“家 俱”应为“家具”,“迫不急待”的“急”应为“及”;D 组中“哀声叹气”的“哀”应为“唉”。C 组 有两个错别字,正确答案为 C。3.对下面文字中所含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A、对偶 C、比喻 公 试比高”用的是拟人。答案:B。4.按要求变换句式有误的是()原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激怒了小李。A、变换成被动句:小李被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激怒了。B、变换成反问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怎能不激怒小李? C、变换成否句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不能激怒了小李。D、变换成感叹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激怒了小李啦!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句式变换要求掌握好各类句式的特点,进行变换时不可改变句 意。A 句将原句受动者变为主语、介词“被”起了作用,合乎要求。B 句表示反问的“怎能”加否定词“不” 构成反问,语气更强烈。C 句已将原句变换成了否定句,但改变了原句的意思。D 句修改正确,要特别注 意使用感叹号。故答案为 C。谈自制力 一 什么是自制力呢? 所谓自制力,就是一个人控制自己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能力。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之一,就在 于人是有思想的,因而可以按照一定的目的,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动。有一本专门描写打猎的书,其中写到有一只红狐狸,它为了捕获野鸭子。常常可以连续几天潜伏在 冰天雪地的沼泽地,它是那样顽强而有耐心,慢慢地毫无声息地贴在地上接近野鸭于。当野鸭子无意中 游开了,红狐狸就用舌头舔一
下嘴唇,失望地退回原处等侯着。为了填饱饥饿的肚子,红狐狸可以这样 往返几十次.连续三几天,直到野鸭子由于一时疏忽,终于被它逮住为止。这只红狐狸不是很善于控制 自己的行为吗?实际上,这只是狐狸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猎获食物的本能。如果说,连动物有时候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能控制自己,对于有思想感情的人来说不更应该善于驾 驭自己吗? 二 自制的反面是放任。我们看一个淘气的孩子,在父母长辈的宠爱下,有时会说一些没大没小的话,做一些颠三倒四的事。家有客人,他更是调皮捣蛋,无一刻安宁,这就是所谓的“人来疯”。当然,儿童的自制力本来就较弱,发一点“人来疯”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为什么有的青年,到了已经懂事的年龄,还不能约束自己的言 行举止呢?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放任自己。比如抽烟,在开始不过是抽抽玩玩的,但有的人却从来不去认 真想一想为什么要抽烟,而只是盲目地听凭自己抽下去。于是一根两根,一包两包,直至成为嗜好,积习难改。这不是从放任自己开始的吗? 如果说,盲目纵欲是自制力的腐蚀剂,那么,反过来自制力又是征服放任的有效武器。一个有名的 例子,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描写的保尔·柯察金戒烟的故事。有一次,青年们就习惯能不 B、排比 D、拟人)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多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能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对偶兼比喻,“欲与天
能改掉这个问题发生了争论。.有人说;习惯比人厉害,养成了就改不掉,抽烟就是一例。保尔不同意 这种看法,他认为: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不然的话,岂不要得出十分荒唐的结论 吗?这时,有人挖苦保尔,说他吹牛皮,因为他明知抽烟不好但并没有戒掉。保尔沉默了一会儿,从嘴角 拿下烟卷,把它揉碎,斩钉截铁地说:“我决不再抽烟了.要是一个人不能改掉坏习惯,那他就毫无价 值”。从此,保尔果然不抽烟了。每一个不想使自己变得“毫无价值”的青年.都应该像保尔一样,下 决心依靠自制力跟自己的坏习惯作斗争。三 自制力属于意志的范畴。自制力强的人,往往意志比较坚强。控制自己需要意志。意志和思想一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 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和锻炼出来的。要增强自己的自制力,就要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加强磨 练。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青年时代曾经下决心“克服一切坏的自然倾向,习惯或伙伴的诱惑”。他给 自己制定了一项包括十三个名目在内的道德计划,逐条实行。比如,为了矫正女谈和说笑话的习惯,他 列了
第五篇:谈理想议论文800字
人类就因为有了理想,有了奋斗的目标,才走出了茹毛饮血低级动物的圈子,才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成为统治这个星球的霸主。yuwenmi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谈理想议论文800字一:
行船不能没有方向,人生不能没有理想。
如果贝多芬没有屹立乐坛的目标,怎能成为音乐巨人?如果安徒生没有为皇家乐团写剧本的愿望,怎能成为话剧之神?海伦•凯勒如果没有重见光明的渴望,怎能成为钢铁巨人?霍金如果没有对万物追根究底的梦想,怎能成为轮椅中的旷世奇人?如果乔丹没有创造神话的理想,怎能成为篮球飞人、可见理想是成功的前提条件。
并不是所有的理想都值得肯定和赞扬。太过偏激的理想反而是失败的前兆。
石敬瑭因为有了建立后晋的理想,成为了千古罪人;宋徽宗因为有了“福泽天下”的梦想,反而使国家民不聊生;明世宗因为有了修成真人的愿望,葬身与金丹之下;鳌拜因为有了独揽大权的欲望,弄得自己身败名裂;希特勒因为有了征服世界的渴望,最终饮弹自尽,结束了丑恶的一声。理想不正,会使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明确目标。少了艰苦的劳动,当然也就谈不上成功。
爱迪生确定了想发明电池后,花了三年的时间,用了几千种材料,做了四万多次实验,才成功的发明出了电池;周恩来长大后能够使中华崛起,为之苦读了四年,牺牲了全部的业余时间,终于突破了重重困难,以全班第一的好成绩毕业;拿破仑立志要做一个让人敬佩的人,他在冷嘲热讽中埋头苦读,终于成为了妇孺皆知的伟人。
人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就是行尸走肉;理想不能过于偏激,理想偏激便会误入歧途;拥有理想不能不为之奋斗,不奋斗终将一事无成。
让我们拥有高尚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使我们的生命变得壮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富有!
谈理想议论文800字二:
理想如明星,在黑暗混沌中指明前进的方向;理想如蜜糖,在忧伤失意时带来丝缕的甜蜜;理想如帆船,在精疲力竭时载你驶向梦的彼岸。人因为理想,得以直立行走;蛹因为理想,得以破茧成蝶;水因为理想,得以滴水石穿。从古至今,成大事者无不是有理想着,因为理想,支撑着他们朝人生的顶峰一步步的迈进,因为对理想的坚持不懈,他们终究是成功的,终究是辉煌的!
玛丽·居里有理想吗?答案是肯定的。正是因为要造福人类的理想,她不厌其烦的提炼着一堆金属。冬天,寒风瑟瑟,衣不蔽体,但她仍然坚持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居里夫人始终没有放弃坚守。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她从中提取出了放射性元素镭,实现了她的理想。居里夫人的理想伟大,也正是因为如此,成就了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为科学之空增添了一颗闪耀的明星。
鲁迅有理想吗?有。当鲁迅看到封建社会的黑暗时,心里便产生了一个理想:拯救中华民族。起初,鲁迅认为拯救中华民族就是拯救百姓的疾苦。于是朝着学医的理想勇往直前,但当他看见中国人民精神麻木时,深知治根便是拯救中华民族的本质,于是,他弃医从文,用笔头作战,唤醒百姓的良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应为理想,鲁迅才在彷徨之后,呐喊人民觉醒,最后,他的理想实现了,而他自己也为此而欣慰了吧!
我也有一个理想,我的理想是渺小的,细微的,但却是不容忽视的。我希望自己在学习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活到老,学到老是我的座右铭,我想学以致用,回报社会。我的理想虽然渺小,但我相信,在理想的鼓舞下,我会勇往直前,实现理想!
流沙河在《理想》中曾说过“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是的,有理想的人,才是直立行走的人,有理想的人,才是一个大写的人。没有理想,人生毫无意义,没有理想的人,更是虚度光阴,碌碌无为的人。
怀揣理想,驾驶理想之车,向人生高峰攀登,在高峰之上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有理想者,成大事也!
谈理想议论文800字三:
万物都有一扇门,而且每扇门的钥匙应该都不同。但是,却有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任意一扇门,它就是“理想”,远大的理想就是开启万物的钥匙。
“理想”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话题,可是每个人却仍然无法不去想它,因为她与我们的生命交织在一起。我们常在讨论“理想”,有人的理想是想当一名出色的医生,有人的理想是想当一名杰出的商人,而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歌手。
其实,我以前有想过当服装设计师,作家,商人,演员,我真的很喜欢这些职业,可是身边的人总说我不切实际,在他们的劝说下我放弃了这些我所衷爱的职业。虽然我放了它们,但仍抱有一丝幻想,而有时也为无法实现而悲伤。这也捆扰了我好长一段时间,使我找不到人生的目标。不过,现在我再次找到了我的理想,它就是音乐。
当一名画家成为了我的第一个理想。从小我就对绘画很敏感,很喜欢画画,经常自己画出一些“大作”,拿给爸爸妈妈看。爸爸妈妈就给我报了美术班。但上了美术班后的我变得不怎么喜欢画画了。甚至上美术课时逃跑去和同学玩儿。就这样,我的第一个理想便又化为泡影。
直到我有了第二个理想时,我已经上了小学4年级。那时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从小到大我接触过好多好多老师,有年龄大的、资历老的;也有年轻的、经验少的。但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老师,教哪一门学科,我都非常喜欢他们。将来也想像他们一样站在高高的讲台上给我的学生们授课。
如今的我,已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如今的我,对一些事已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现在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或许你会说,这并不算是什么理想。但是在这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我不敢肯定我的理想会不会再改变。但是我敢肯定的是,我始终不变的,就是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全人类有贡献的人。
欧文曾经说过:“目标决定你成为什麽样的人。”所以,我的目标也就是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音乐人。不过我也相信,如果我等待,发生的只是我变老了,而且,我只对未来感兴趣,因为我将在那里度过余生。这样,我就不得不插上翅膀飞向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