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1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屈原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屈原 教学设计》。

第一篇:屈原 教学设计

《屈原》教学设计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壮大这种文化力的精神原点和指南,而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精神命脉。因此进行朝读经典对于中学生而言很有必要。《屈原》一文是七年级朝读经典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他是荆楚大地上的一位爱国诗人,他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思想值得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传承。是一篇值得去阅读的文章。

2、学生分析

作为初一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有了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对于有注释的简单文言文,通过自学和合作学习能读懂内容,对于屈原,他们并不陌生,他的故事,学生也是耳熟能详,所以选择这篇文章来学习符合学生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大体意思;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积累文言知识。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体会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质,引导学生努力追求和构建高尚的人格。

4、教学思路:

这节课,我分“走近屈原——认识屈原——话说屈原——学习屈原”四个板块来完成。走近屈原,通过看视频来了解屈原的生平及作品,大体了解屈原这个人;认识屈原,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分析内容来了解屈原的事迹,感受屈原的精神品质;话说屈原,放手让学生自由评说他们眼中的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来赞颂屈原;学习屈原,通过前几步的学习,我想学生的情绪已是高涨,这时让他们去学习屈原的精神是水到渠成了,也就达到了本节的学习目的。

5、教学准备

多媒体 幻灯片 《屈原列传》原文 《怀沙》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师: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两千年前的湘江水畔,他纵身一跃,定格成永远的风景。其热血化作滔滔波浪,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润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他,是谁?

生:他是屈原 师:对,他就是我们荆楚的优秀儿女——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司马迁的《屈原》。

反思:这样的导入能迅速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角,进入文本的学习。

二、走近屈原

师:你们对屈原了解多少?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来走近屈原,了解屈原。(播放走近屈原视频)

三、认识屈原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词标注出来,运用字典读准字音并断好句。

(生读文章)

师:齐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

嫉 jí 眷顾 juàn 附 fù 莽莽 măng 汩徂 yù cú 眴 shùn 窈窈 yáoyáo 纡轸 yū zhěn 离愍 mĭn 长鞠 jū 诎 qū

师:借助注释和后面的文意去读懂内容,不懂得可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边读边译)

师:这篇文章写了屈原的什么故事? 生1:写了屈原被流放的事;

生2:屈原虽被流放,但他还是心系自己的国家,为国家而担忧,希望怀王能召他回去;

生3:还写了他写文章再三表明他的志向;

师:从这篇文章中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屈原?

生4:从文中我读到了一个爱国的屈原,如:虽放逐,眷顾楚国 生5:我读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屈原,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他被流放了,他不为自己的命运忧伤,还只想着怀王能开明,楚国能复兴,这个精神很伟大;

生6:我读到了一个悲伤的屈原,从他的怀沙赋里读到的; 师:同学们读书真用心,真仔细,很棒。这篇文章,它是节选自《屈原列传》,请同学们看看你们手中的资料,看看文中还写道了屈原的什么。

(学生读资料,进一步认识屈原)反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它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此课上,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在读中学,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学生在各自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了解了屈原,感受到了屈原身上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质。

四、话说屈原 师:我们了解了屈原,认识了屈原,那就说说你们心中的屈原吧。生7:司马迁在列传中评价他说:“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句话就是说他的文笔简约,他的辞章含蓄,他的志趣高洁,他的行为廉正。可以推断,屈原的高洁志行,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所以说,在我的心里,屈原是一个会写文章,行为廉正,志向高尚的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8: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流传下来,如他的《离骚》、《九歌》《怀沙赋》《涉江》等等,他的作品值得我们去朗诵,去记忆。

生9:我觉得他还是一个很坚强的人,屈原《离骚》中写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路漫漫、又长又远啊,(但是)我(就算是)上天入地,也将会对它进行求解探索!前面的路再险再难,他也要继续下去。

生10:他还是一个有着忧国忧民思想的人。从他的那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中可以看出。他的这句话是说他常常大声地叹息并流着眼泪,)为人民生活处境的艰难而感到哀伤!

生11:他还是一个志向坚定的人。如他的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都可以看出来。

„„

师:是啊,屈原在我们的心里是伟大的,他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因此,每到端午节那天,人们总要在江河里划龙舟,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可见诗人的作品和精神是永存的了!

下面让我们以我们的形式来赞颂我们心中的伟人吧。(班长)问天蹉跎多少年

(第一排)一善除万恶,二目看穿三千世界,上下而求索,哭尽长江黄河

(第一二排)水潺潺 月绵绵

扶石岱宗恒山 情悠悠 路漫漫

笑逝乌夜云天

(第一二三排)三思楚辞九歌

天问世间坎坷为何

心已归楚 魂愿归楚

梦筑楚土之间

(第一二三四排)问天蹉跎多少年

泪中热雨帘帘

生不逢世兮 死亦盖世矣

忠曲灵安灵安

反思:在学习了文章内容,认识了屈原之后,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深挖屈原身上的优秀品质,在说的过程中感受伟人的高尚,激起他们的崇尚心,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以此达到传承优秀文化和思想的目的。

五、学习屈原

师:屈原虽已去,但他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留下了些什么?不仅仅是端午节,更多的是„„

生1: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思想; 师:对,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生2:是他的文化诗篇;

师:很好,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师:屈原虽然去了,但中华民族从不缺少像屈原一样有”存君兴(爱)国”之志的人。他们,共同筑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你们还知道哪些?(要求:人物、故事或名言)

生1:苏武,雪地又冰天,苦守十九年;心存汉社稷,留胡节不辱!

生2: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3: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师:是啊,像屈原那样立下“兴国”志向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当把爱国之情熔于一个个文字时,我们便能写出激昂的文章,当把爱国之情编织成一串串音符时,我们便能奏出奋进的乐曲,当把爱国之情洒向华夏大地时,我们沿着先人的足迹,便会找到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抒我少年壮志,写我少年中国!

(多媒体展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选段,学生齐诵)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师: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六、小结

看今朝中华栋梁,像屈原立下“兴国”的志向一样,同学们也要立下鸿鹄之志——志洁行廉,自强不息;品读经典,传承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学反思: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这样的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学生的心灵,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节朝读课上我开展了走近屈原——认识屈原——话说屈原——学习屈原几项活动,让 “屈原”这个光辉的名字走进同学们的心中,让他们在读说中受到这位伟大的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激发他们的爱国心,以此达到朝读经典,继承先志,复兴民族,践行爱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第二篇: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梳理屈原的生平并能简要地概括。

3、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对屈原的人生经历作出评价。

4、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教学重难点:

1、依据内容可以对屈原的所作所为作出合理的评价。

2、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教学方法:

朗读、点拨、研习、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语

以大屏幕展示来代替自己的开场白。展示内容是“青史上你留下一片洁白,朝朝暮暮你行吟在梦泽”。让我们一起寻找梦泽江边的我们可爱的三闾大夫——屈原。教师出示板书:屈原列传

二、屈原生平

1、根据同学们对内容的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屈原的生平。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他人生中的几个阶段,哪些字可以用到呢?

任——疏——绌——迁——沉

教师板书这几个字。

2、分析生平

“任”的意思是什么?信任。“疏”的意思是什么?疏远。“绌”的意思是什么?罢官。“迁”的意思是什么?放逐。

三、对屈原的生平进行评价

要求学生从任一角度进行评价。角度提示:

1、“任”的角度:才能。他凭什么得到信任?

2、“沉”的角度:追求。他为何自沉,为什么选择了这种方式结束人生?

3、中间过程的角度:遭遇。他遭遇的背后是什么在作祟? 板书:才能

遭遇

追求

才能: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劝杀争议;告诫不与秦王会等政治才能。

追求:他的自沉是高洁的追求与污浊的世俗矛盾冲突之后的选择,这样选择的目的正是他对命运的抗争。第三段的语句和与渔父的对话可证明。

中间过程:遭遇来自亲信的愚蠢和宠姬的谄媚。结果是“王听之不聪”。第5段和第7段的内容,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因为贪婪钱财因为听信宠姬,最后后悔没有杀掉张仪;秦王想与怀王相会的时候,屈原也及时阻止,但他却听信了子兰的话最终连性命也丢掉了。

四、司马迁的评价

以上是学生从对文章理解的角度对屈原生平的评价,下面看司马迁如何评价屈原? 司马迁的总评——

文章在最后写道:“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这里说“悲其志”,那屈原的“志”是什么呢?第三段有“推此志”,这两个“志”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推此志”的含义小,这里的意思是高洁正直的品行。而“悲其志”的含义是总说,指的是屈原无论怎么做都是为了振兴楚国。

“想见其为人”,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站在司马迁对屈原评价的角度来看他的为人。统观全文思考,学生可以自由交流。

教师板书:悲其志

为人 交流结果预想:

一是才能出众。

二是通过对《离骚》的高度评价赞美了他志洁行廉、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气节。

三是通过写楚国的外交失败,显现了屈原对楚国的眷顾和怀念。

四是借批评楚怀王不识忠奸,衬托屈原的正直和忠诚。

五是借与渔父的对话表现了屈原高洁的人格追求。

六是通过写宋玉之徒来反衬屈原敢于直谏的品行。总结:政治才能;志洁行廉;正直忠诚;直谏从容。

而以上的这些内容都可以体现在他的整个生平当中,无论哪个人生阶段都可以用“悲”字来呈现司马迁的情怀。即为他的政治才能不被重用,志洁行廉的不被赏识,正直忠诚的不解,直谏从容的不听而痛惜。

不用——不识——不解——不听

四、写作特点(独辟蹊径)我们现在再看屈原的生平,发现他的一生是很简单的,没有丰富的生活内容,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而从内容所占的篇幅上看,涉及生平的内容很少。而更多的是评价,这与我们学过的列传类的文章不同,原因是这篇文章不是以叙传为主,而是议论和评价。那为什么司马迁在叙述屈原生平的时候,写了很多的议论和评价,倾入了自己的心胸热血?

简单地讲就是打抱不平。一是对屈原高洁人格的推崇;二是对世道不公的愤怒。而这一切的根源又是寄寓自己内心的愤懑。

因为两人的人生经历有相似之处,感同身受。都是在政治上受到迫害而开启了文学之门。都属于“发愤之所为作也”,都是“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报任安书》)。

五、评价之评价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们单纯的看这句话,前句说的是史学价值,后句说的是文学价值。那么通过我们上面的分析,这句话在本节课中怎么理解?

《史记》与《离骚》都属于发愤之作,而司马迁正是借助了屈原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两人境遇相同,精神相通,都传达出了同样的愤懑之声。

板书:愤

如果说《诗经》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诗,那屈原则用《离骚》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诗人,而司马迁则用《史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人。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3段,体会字里行间的感同身受的情态。

六、思考(曲高和寡)

所以从“人”这一点上来说他们两个人完全可以相容。但两者也有不同,从抒发愤懑的角度讲一个是直抒胸臆,一个是寄寓笔下的人物;从人生的选择来讲,一个选择了隐忍苟活,一个选择了自沉汨罗。那么你如何看待他们的“生”与“死”?

最后作者在结尾写道:“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作者惊讶屈原为何没有游走他国施展自己的才能?当他看到《服鸟赋》中作者认为死与生是同样的,被放逐和被重用都不必看重的时候,他就茫然自失了。面对司马迁的困惑,你怎么看?

第三篇: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屈原列传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能联系已学知识,自主整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发现问题

能熟练掌握文言句式与词语的活用、通假、多义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屈原的生平与遭遇读懂文意,并且能与准确理解作者在描述屈原遭遇与内心情感中寄托的复杂感情

能辩证地评价屈原忠贞报国的志向与坚贞不屈,出污泥而不染的操守,能联系当今社会与个人实际,体会坚持理想追求与现实的差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并培养高尚的联系与人生价值观,培养勇于面对困境,百折不挠及珍爱生命不懈追求的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启发、品析、评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结合《离骚》的复习,了解屈原的生平与高尚的节操,进而了解司马迁写此传的目的。

屈原传是人物评传,司马迁写屈原是抒愤:—个忠心耿耿的大贤,被谗而终不得用,以至于身殉理想。诗人的悲剧。是一个民族的悲剧…联齐抗秦的主张,变法自强的主张,力保楚国无虞,进而可以统一天下,但这个主张损害了楚国群小的利益,再加上楚王昏庸,所以才有这样的悲剧。

司马迁作此传,意在表明,小人谗言私欲,待遇昏庸之主,致使志士穷困,国家丧亡;提出尊贤重道,明察贤佞是国家之福,表旌屈原矢志不渝,至死不悔地坚持自己的操守、价值观。

屈原以他的价值观,超越了世俗功利价值尺度,获得了永恒的意义。故曰:“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存在的意义也是自我的人生意义,是在与世俗的、强权的、谗佞的对抗中呈现的。

屈原的自一杀是以生命的结束来拒绝非楚国文化的行为,同时也是使楚国臣君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这是一种悲剧精神。

二、自主研究,梳理文言字词知识〖多媒体辅助〗

【通假字】

离通罹遭受;

反通返返回;

见通现显现;

指通旨主旨;

濯通浊浊水;

绌通黜罢黜;

质通贽见面礼;

内通纳接纳;

被同披披散;

【古今异义】

明于信而见疑其文约,其辞微故死而不容泥而不滓者齐与楚从

楚诚能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兴师伐秦而齐竟怒不救楚

与王图议国事王甚任之屈平属草稿未定争一宠一而心害其能平伐其功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以一仪而当汉中地秦伏兵断其后冀幸君之一悟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上官大夫短屈原新沐者必振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同形异义】

治乱悉发国中兵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又因厚币用事者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形容枯槁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三、朗读全文,感悟作者的情感与屈原的精神

〖学生朗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练习与实践

1、巩固梳理字词知识

2、诵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课时学习的字词

二、学生找出疑难语句,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三、重点语句翻译训练【多媒体辅助】

〖口述与书面练习结合〗

其称文极小而其指极大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委质事秦。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一宠一姬郑袖。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用,举贤以自佐。

怀王因为不知忠臣的区分,所以在内受郑袖的迷惑,在外受张仪的欺骗。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人笑。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数十年。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四、练习与实践

口头翻译最后三段,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第三课时

一、口头复述最后三段内容

二、理请全文脉络,品味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选材与构思的精妙

开头两段是叙事,交代屈原家世,才干和职任。楚制,高级官员都是王族,左徒亦是屈氏世任之职,屈原任此,忠于楚国,获得怀王信任,关键在“明于治乱”这四字。

屈原很清楚战国时代必须在国内修法度,富国强兵,在国外,连齐抗秦才能大治,他要佐怀王行美政,效法先王之德,尊贤重道,这样—来,便触犯了楚国贵族的特权和利益,所以“上官大夫必害其能”“固时俗之工巧合,俪规矩以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改度。”当时的楚国贵族一味地顾及私利而不顾公义,讨好楚王,破坏法度,再加上楚王昏聩,致使群小得势,贤人日退。

此传只写了一个细节:上官大夫给楚王进谗,毁谤屈原,楚王怒屈原“自伐其功”,因而疏之。夺了他的政治权力,这样无异于自毁长城。怀王心胸狭隘,并且虚荣浮夸,头脑糊涂,他倚仗先王开创的楚国国力,称雄于世,实际上是个平庸无才的人,因而不能与贤臣共事,更不能正确判断局势,末世之主即此等人。三、四两段写屈原被罢黜使齐后仍然心系楚国与楚王,坚持力排众议,忠贞进言。从侧面与群小作有力的对比,为下文楚王不听劝谏导致最终身死国灭做有力的铺垫。

五至八段写楚王误信谗言深入险地,导致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在叙事中插一入作者的深深慨叹与评价,突出文章的主旨。

最后两段通过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与沉江而死的细节描写及后人对屈原的继承表现屈原精神的意义与影响,也点明了写作目的。

三、练习与实践

1、背诵第三段,并且在理请层次的基础上熟练默写。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屈原宁死不屈的行为与精神的理解,可以有自己的创新理解。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4.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教学设想

1.利用“预习提示”设计导读题,引导学生圈点勾划,提要勾玄,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运用“相关联系,想似比较”的方法,分析本文记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教

四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借助“预习提示”,圈点勾划,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课内预习课文。

要求:

1.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疏通课文;

2.利用“预习提示”习问练读,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①课文主要记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

②圈点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五个词。

③在课文中划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现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词语。

④给课文分段,编写各段提纲。

按:①③两题以后结合研读课文讨论。

三、讨论②④两题,分段。

四、布置作业:

1.给黑体的字注音:

惨怛()商于()温蠖()

濯淖()啜其醨()()帝喾()

皭然()汶汶()汨罗()

屈匄()随属()唐眛()

2.完成“思考和练习”二、三。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研习新课:

1.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明确:

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为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2.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明确: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曰:‘……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3.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4.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明确: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介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结合分析板书:

一、才能杰出,蒙谗见疏

1.甚任之

2.怒而疏

3.作《离骚》:

5.词句提示点拔:

①“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这是两个并列的判断句。古人认为上天是人类的起源,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③“谗人间之”:间,读jiàn,离间。之:代词,他们,指屈平与其君。

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明,阐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是“明”的宾词。靡:无。见:现。

三、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练习口头翻译。

四、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五。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课文第一部分已经告诉我们,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这样一个才能杰出、品质高尚的人,却蒙谗见疏,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课文第二部分记叙了“屈平既绌”以后楚国的命运和他的政治遭遇,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下面我们研读这部分内容。

二、自读课文第4—7自然段,讨论:

1.第4—7自然段记叙了哪些事实?

概括并板书:

①受骗绝齐

②兵败丹淅

③蓝田退兵

④复释张仪

⑤诸侯击楚

⑥赴秦身死

2.作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提示:这些事发生在“屈平既绌”以后,说明罢黜屈平是错误的。怀王复释张仪、赴秦身死,都与未听屈原的劝谏有关。

三、研读课文中第8—10自然段:

1.在课文中划出可以概括第4—7自然段内容的句子。

明确:“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身客死于秦”。

2.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明确:

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3.这一部分作者议论的观点是什么?对表现屈原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以结语式的方式,指出楚国的危难在于“怀王之终不悟”,“此不知人之祸也”。通过议论,突出了屈原在楚国兴盛衰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4.“顷襄王怒而迁之”说明了什么?

提示:顷襄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已见糊涂,“怒而迁”屈原,更见其昏愦。

四、词语提示点拔:

1.“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双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4.“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6.“复之秦”:之:动词,到。

7.“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五、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四。

第四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三、四两部分。归纳课文,理解.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屈原蒙谗见疏,楚国祸患相属。怀王身死,顷襄王仍然不辨忠臣。“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怒而“迁”屈原,使屈原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屈原愤而自沉汨罗,与邪恶势力进行了最后的抗争。

二、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串讲课文。

2.讨论:这一部分着重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对话描写,揭示屈原“见放”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屈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宁赴长流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这段对话实际上是关于人生哲理的精辟议论,即明屈原之志,亦抒作者太史公之情。

3.词语提示点拔:

①“被发行吟泽畔”:被:同“披”。

②“颜色”:脸色。

③“形容枯槁”:样子消瘦。形容:形体容貌,样子。枯槁:干枯。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虚词,整理文中的文言知识

3、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教学设想:

1、利用预习提示,引导学生整理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记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教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借助“预习提示”,圈点重要文言知识,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

作者景仰屈原,他是褒贬分明地为屈原立传的。字里行间喷泻着激愤和哀怨之情。司马迁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概述了屈原的一生,盛赞了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尤其推崇他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以及存君兴国的爱国思想和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他含着热泪为屈原立传,抒情寄愤以浇胸中块垒。因此,这篇课文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是一篇夹叙夹议的人物评传,这是不同于《陈涉世家》《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地方。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背景材料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因其&“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应对诸侯,后又任三闾大夫,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部)。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怀王宠姬郑袖和大臣靳尚等旧贵族集团的人物,包围了怀王,后怀王又受到秦国使臣张仪的欺骗,与齐绝交,使楚陷于孤立,两次派兵攻秦,结果损兵折将,失去汉中六百里国土。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就在他两次被放逐的前后,写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写了《哀郢》、《怀沙》两首诗后,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

三、整体初读,明确课文的内容和段落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这篇课文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2、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黜、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四、辨体,学法设计

这篇史传的显着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此外,这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后讲读史传文,学完以后,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归纳、拓展一些史传文知识。

五、课内预习课文。要求:

1、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疏通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① 课文主要记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

② 圈点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语句。

③ 在课文中划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现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词语。

④ 给课文分段,总结出各部分内容。

六、讨论课文结构。

七、布置作业: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惨怛()商于()温蠖()濯淖()啜其醨()()帝喾()皭然()汶汶()汨罗()屈匄()随属()唐眛()

2、完成相关的课后练习

3、熟读课文,背诵重要语段。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4

教学设想:

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四专题“《史记》的理想人格”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作者“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知人论世理念,了解司马迁对历史人物人本主义的解读。

课文比较难懂,选文较长,教学时在多读的基础上逐段疏通,在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问题。

专题目标:

1、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积累文言知识;体会并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素材采集。

3、了解屈原和他的高尚人格;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解读和情感。

时间设定:

3教时

要点:

朗读课文,疏通段落,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第1教时

一、导入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原文屈原和贾谊的合传。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了《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朗读

1、注意读音

惨怛()温蠖()濯淖()啜其醨()()帝喾()皭然()汶汶()汨罗()屈匄()随属()唐眛()娴于辞令()谗谄()举类迩 滋垢()滓()商於()顷襄王令尹()咎()行吟泽畔()枯槁()三闾大夫()怀瑾握瑜()皓皓()郢()绌()从亲()不内()汶汶()

2、指名朗读

三、疏通1、2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楚之同姓——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王甚任之——争宠而心害其能——属草稿——众莫不知——平伐其功

2、提问交流

(楚之同姓——是楚王的同姓。

博闻强志——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

明于治乱——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

娴于辞令——擅长外交辞令。

王甚任之——任,信任。

争宠而心害其能——争得楚王的宠爱,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

属草稿——属,编写。

众莫不知——莫,没有人。

平伐其功——伐,夸耀。)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走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四、疏通第3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忧愁幽思——离忧——疾痛惨怛——可谓穷矣——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故其称物芳——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提问交流

(疾王听之不聪——疾,痛心;不聪,听力不好。

谗谄之蔽明——谄媚的言语遮蔽了国君的明见。

邪曲之害公——邪恶的坏话危害了公正。

方正之不容——端方正直不被容纳。

忧愁幽思——忧愁深思。

离忧——“离”同“罹”,遭遇。

疾痛惨怛——病痛和内心悲伤。

可谓穷矣——穷,困厄。

以刺世事——刺,讽刺。

明道德之广崇——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

治乱之条贯——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

其文约——他的文章简约。

其辞微——语言含蓄。

其志洁——他的志趣高洁。

其行廉——他的行为端正。

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就其文字,虽然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

举类迩而见义远——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

故其称物芳——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

蝉蜕于浊秽——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

不获世之滋垢——不沾染尘世的污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出于污泥而不染。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的言语遮蔽了国君的明见,邪恶的坏话危害了公正,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五、疏通第4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既绌——从亲——患之——厚币委质事楚——楚诚能绝齐——仪与王约六里

2、提问交流

(既绌——既,已经;绌,罢官。

从亲——从,合纵;亲,友好。

患之——患,意动用法。

厚币委质事楚——厚,丰厚;币,礼物;委,呈献;质同“贽”,见面礼;事,侍奉。

楚诚能绝齐——诚,假使;绝,断绝。

仪与王约六里——约,约定。)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已(被)免官,这以后秦国想进攻齐国,齐国与楚国联合抗秦。秦惠王以为这是忧患,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于一带六百里地方。”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派使者到秦国,接受秦国所允许割让的土地。张仪欺骗楚国使者说:“我同楚王约定是六里的地方,没听说给六百里。”楚国的使者生气地离开,回来报告给楚怀王。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秦国派兵迎击楚国军队,在丹水、淅水,把楚军打得大败,杀死八万人,俘虏楚大将屈匄,于是夺取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就调动全国军队,深入秦地作战,在蓝田开战。魏国听说这消息,偷袭楚国邓地,楚军害怕了,从秦撤回。但是齐国始终怨恨楚国绝交,不救楚国,楚国处境十分困难。)

六、朗读全文。

第2教时

要点:继续朗读课文,疏通段落,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疏通5、6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而当汉中地——又因厚币用事者——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顾反——不及

2、提问交流

(而当汉中地——当,抵得上。

又因厚币用事者——因,凭借;用事者,受信任的当权者。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设诡辩,编假话。

顾反——回国。

不及——没有追上。)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第二年,秦国割还汉中土地来同楚国讲和。楚王说:“不愿得到土地,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情愿了。”张仪听说了,就说:“用一个张仪可抵当汉中土地,臣请求前往到楚国。”到楚国后,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还让他对怀王的宠妃郑袖编造了一套骗人的假话。怀王终于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又不在朝廷做官,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进攻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死楚国的大将唐眜。)

二、疏通7、8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秦昭王与楚婚——稚子——奈何绝秦欢——因留怀王以求割地——赵不内——令尹——既咎子兰

2、提问交流

(秦昭王与楚婚——婚,通婚。

稚子——小儿子。

奈何绝秦欢——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因,就;留,扣留。

赵不因留内——内,同“纳”。

令尹——官名,类似于宰相。

既咎子兰——咎,归罪。)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便扣留怀王来求得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

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君,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人全抱怨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未回来。)

三、疏通9、10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既嫉之——系心怀王——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然终无可奈何——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亡国破家相随属——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不知忠臣之分——身客死于秦——怒而迁之

2、提问交流

(既嫉之——既痛恨他。

系心怀王——系心,关心。

冀幸君之一悟——冀幸,希望;一悟,醒悟。

俗之一改也——俗,风气。

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关心君王振兴国家;反复之,恢复楚国强壮。

然终无可奈何——无可奈何,无济于事。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卒,最后。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无论。

亡国破家相随属——属,接连。

累世而不见者——累世,几代几世。

其所谓忠者不忠——就是他们所认为的忠臣不忠

不知忠臣之分——分,职责本分。

身客死于秦——自身在外死在秦国。

怒而迁之——迁,放逐。)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也痛恨他,虽然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关心怀王,不忘祖国想返回朝中,希望君王能够觉悟,楚国坏的风气能够改变。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从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来,在(《离骚》)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而终于无济于事,所以不能返回朝中,最后从这些事情看出怀王始终没有醒悟了。做君王的无论愚昧的、聪明的、贤良的,不贤良的,没有不想得到忠臣来帮助自己做好国君,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但是亡国破家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而圣明治国的君主好几代都没见到过,正是他们所谓忠臣不忠,所谓贤人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应尽的职责本分,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割削,丢失汉中六个郡的地方,自己远离故国死在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就是不识人的祸害了。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愤恨他的话后,很生气,马上派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听了很生气,把屈原放逐出去。)

四、疏通11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江滨——被发行吟泽畔——是以见放——不凝滞于物——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怀瑾握瑜——自令见放为——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皓皓之白——温蠖——《服鸟赋》

2、提问交流

(江滨——江边。

被发行吟泽畔——被发,披发;行吟泽畔,在河边一边走,一边吟诵。

是以见放——因此被流放。

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束。

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

怀瑾握瑜——比喻保持良好的操守。

自令见放为——令,让;为,语气词。

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察察,洁白;汶汶,污染。

皓皓之白——皓皓,洁白状。

温蠖——尘垢。)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象干枯的树木一样。一个渔翁看见就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全世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翁说:“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于是写下了《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

五、疏通12、13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以赋见称——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日以削——过屈原所自沉渊——贾生吊之——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自令若是——同死生——轻去就——爽然自失矣

2、提问交流

以赋见称——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

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从容辞令,委婉文辞。

日以削——日,一天天削弱。

过屈原所自沉渊——过,经过。

贾生吊之——贾谊凭吊他的文章《吊屈原赋》。

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怪,感到奇怪,意动。

自令若是——若是,像这样。

同死生——把生和死等同看待;同,意动。

轻去就——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去:指贬官放逐。就:指在朝任职。轻,意动。

爽然自失矣——爽然,茫然。

《服鸟赋》——贾谊所作。)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六、朗读全文。

第3教时

要点:总结、探讨,作业

过程:

一、总结

1、认真看课文,和同学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课文按照怎样的线索写屈原?主要记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

(2)作者解释的屈原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

(3)课文有哪些议论性语句直接赞扬屈原?

2、班级交流

(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屈原一身的遭遇“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主要记叙了:屈原的才华;屈原被陷害;屈原作《离骚》;屈原被疏远和流放;自投汩罗。)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祸也。”“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二、探讨

1、和同学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2)人物传记,一般不需要作者直接评论,而本文,作者却禁不住出来议论,怎么解释?

(3)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2、班级交流

(作者在交代屈原被绌后,用了大量篇幅写楚国的命运,意在表现楚国远离屈原后的巨大损失,揭示楚怀王的昏庸,把屈原的命运和楚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暗示屈原的命运就是楚国的命运。)

(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记中有议,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表现出作者对屈原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国君的批判,这也是他自身遭遇的曲折映射。也反映出作者在写人物传记时表现出的`人格价值的取向。)

(表现屈原爱国无私的正在品德和独操守出污不染的伟大人格。)

三、即时作业

1、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6、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7、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祸也。

8、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9、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10、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5

【自读导言】

本篇为人物传记,读传记文章重在感悟人物的性格精神。

此传与以前所学传记有所不同,“传评结合”的写法是本文之特点,也是本文之难点。

作为文言文,疏通文句、积累一些古汉语方面的知识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作为自读课文,学生的自读自悟显得尤其重要,老师的指导则应侧重于突出重点和难点。

【自读程序】

1、回顾旧知识:司马迁及其作品;屈原及其作品。

2、疏通文句,理清文脉。

3、突破重点:感受屈原。

4、突破难点:“传评结合”的写法。

5、处理课后练习。

6、发散思维训练。

(说明:此程序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从旧到新,从点到面,从形到神,从内容到形式,从重点到难点,从知识到能力,从课内到课外,由浅入深。)

【自读点拨】

1、理清文脉。

第一部分(第1-3段)

屈原见任——屈原被疏——屈原为文

第二部分(第4-10段)

屈原被绌,张仪行骗——怀王被惑,纵仪归秦——诸侯击楚,楚兵大败——怀王赴秦,客死异乡——屈原被放,心系怀王——子兰使奸,屈原被迁

第三部分:(第11、12段)

江畔答问,绝望自沉——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明线:屈原的命运(见任——见疏——见绌——见迁——自沉)。

暗线:楚国的命运(被骗——被袭——客死——灭亡)

(说明:此设计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屈原列传》的大致内容,这也是理解屈原形象的前奏。)

2、感受屈原。

第1、2段叙述屈原才能卓越,为国操劳,因小人使奸而被怀王所疏。第3段着力评述屈原创作《离骚》的根由:“忧愁幽思”。屈原因“穷”生“怨”,因“怨”为文,而此“穷”此“怨”皆因奸佞蔽明。屈原的美政之梦光明磊落,然而被谄被谤,孤独无援,此时“不平则鸣”实乃自然之事。其文“以刺世事”,文如其人。屈原“志洁”“行廉”,为保持自己良好的道德操守,“自疏濯淖污泥”“蝉蜕于浊秽”“浮游尘埃之外”“泥而不滓”,其高尚的美德真可“与日月争光”。屈原一生,傲骨坚挺,皆因他的“方”与“正”。

第8段写屈原见放却仍“眷顾楚国,心系怀王”。屈原处江湖之远,依然心忧祖国。虽然怀王“终不悟”,但屈原的“存君兴国”之志从未泯灭。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屈原却无论是否在其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则是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的爱国之心既不会因个人的荣辱而动摇,也不会随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内在精髓。

第11段写屈原江畔答问。屈原被放,“行吟泽畔”。他在吟什么?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为了其“志”而“颜色憔悴”到如此“枯槁”之状,颓废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著。渔父明知故问其见放之因,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渔父建议屈原“与世推移”,没有必要“怀瑾握瑜”,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可见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唯一手段。

综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

(说明:本设计重在通过重点段来窥探屈原那高尚的灵魂,抓住了重点段也就抓住了品味人物的关键。)

3、突破难点:“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史太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可能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

如第3段评述屈原作《离骚》的原因,其中就含有司马迁个人的怨愤。他和屈原一样才华横溢,品格高尚,只因李陵之祸惨遭宫刑之辱,屈原幽愤而为《离骚》,司马迁也是基于垢辱而作《史记》,也是有感于自己身世而为此传。司马迁高度评价屈原“志洁”“行廉”的人格,这也是自身人格的立场与持守。

第8段写屈原流放异地却仍心念怀王。其实司马迁亦是如此,他饱受耻辱仍心系汉廷。第9段借评屈原之失导致楚国日衰来警示汉廷当心“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若“不知忠奸之分”则可能“亡国破家”而“为天下笑”。

其四、“评议”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

如通过文首叙述屈原踌躇满志却遭忌恨这个简单的概括,屈原的.个性品质、政治见解等只能给人以大概的印象,单凭此寥寥几笔无法使形象丰满,所以第三段用大量笔墨评议屈原为文的根由,从而展示了屈原在忠奸、公私、正邪斗争中的鲜明立场和敢于抨击黑暗的斗争精神。司马迁还通过评“文”来展现屈原“方正”不屈的性格。如此这般,屈原的形象就会更深入人心。

在历叙楚国败事之后,司马迁又评论楚国日衰的因由,这就是:忠奸不分,用人不智,从而证明,屈原本人牵系祖国安危,其浮其沉就意味着楚国之兴之衰,屈原的高大形象由此而现。

在叙述屈原江畔答问之后,司马迁对其死也有一番议论,可能由于有些矛盾课文就没有选进来。

(说明:此设计重在从主客观两方面来探讨此传必须“评议”的理由,而探讨则主要抓住文中的评议性文字来进行,这些文字是基点,它既能表现屈原的性格,也能透露作者的心理。)

4、发散思维训练。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之尾有这么一段评论:

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从传文来看,屈原至死不离楚国,司马迁是同情和肯定的,但此“评议”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如此“何国不容?”,屈原又何必“而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这种矛盾的说法?此外,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沉”这种解脱方式?

第四篇:《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屈原列传》教学设计1

【自读导言】

本篇为人物传记,读传记文章重在感悟人物的性格精神。

此传与以前所学传记有所不同,“传评结合”的写法是本文之特点,也是本文之难点。

作为文言文,疏通文句、积累一些古汉语方面的知识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作为自读课文,学生的自读自悟显得尤其重要,老师的指导则应侧重于突出重点和难点。

【自读程序】

1、回顾旧知识:司马迁及其作品;屈原及其作品。

2、疏通文句,理清文脉。

3、突破重点:感受屈原。

4、突破难点:“传评结合”的写法。

5、处理课后练习。

6、发散思维训练。

(说明:此程序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从旧到新,从点到面,从形到神,从内容到形式,从重点到难点,从知识到能力,从课内到课外,由浅入深。)

【自读点拨】

1、理清文脉。

第一部分(第1-3段)

屈原见任——屈原被疏——屈原为文

第二部分(第4-10段)

屈原被绌,张仪行骗——怀王被惑,纵仪归秦——诸侯击楚,楚兵大败——怀王赴秦,客死异乡——屈原被放,心系怀王——子兰使奸,屈原被迁

第三部分:(第11、12段)

江畔答问,绝望自沉——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明线:屈原的命运(见任——见疏——见绌——见迁——自沉)。

暗线:楚国的命运(被骗——被袭——客死——灭亡)

(说明:此设计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屈原列传》的大致内容,这也是理解屈原形象的前奏。)

2、感受屈原。

第1、2段叙述屈原才能卓越,为国操劳,因小人使奸而被怀王所疏。第3段着力评述屈原创作《离骚》的根由:“忧愁幽思”。屈原因“穷”生“怨”,因“怨”为文,而此“穷”此“怨”皆因奸佞蔽明。屈原的美政之梦光明磊落,然而被谄被谤,孤独无援,此时“不平则鸣”实乃自然之事。其文“以刺世事”,文如其人。屈原“志洁”“行廉”,为保持自己良好的道德操守,“自疏濯淖污泥”“蝉蜕于浊秽”“浮游尘埃之外”“泥而不滓”,其高尚的美德真可“与日月争光”。屈原一生,傲骨坚挺,皆因他的“方”与“正”。

第8段写屈原见放却仍“眷顾楚国,心系怀王”。屈原处江湖之远,依然心忧祖国。虽然怀王“终不悟”,但屈原的“存君兴国”之志从未泯灭。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屈原却无论是否在其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则是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的爱国之心既不会因个人的荣辱而动摇,也不会随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内在精髓。

第11段写屈原江畔答问。屈原被放,“行吟泽畔”。他在吟什么?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为了其“志”而“颜色憔悴”到如此“枯槁”之状,颓废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著。渔父明知故问其见放之因,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渔父建议屈原“与世推移”,没有必要“怀瑾握瑜”,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可见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惟一手段。

综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

(说明:本设计重在通过重点段来窥探屈原那高尚的灵魂,抓住了重点段也就抓住了品味人物的关键。)

3、突破难点:“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史太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可能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

如第3段评述屈原作《离骚》的原因,其中就含有司马迁个人的怨愤。他和屈原一样才华横溢,品格高尚,只因李陵之祸惨遭宫刑之辱,屈原幽愤而为《离骚》,司马迁也是基于垢辱而作《史记》,也是有感于自己身世而为此传。司马迁高度评价屈原“志洁”“行廉”的人格,这也是自身人格的立场与持守。

第8段写屈原流放异地却仍心念怀王。其实司马迁亦是如此,他饱受耻辱仍心系汉廷。第9段借评屈原之失导致楚国日衰来警示汉廷当心“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若“不知忠奸之分”则可能“亡国破家”而“为天下笑”。

其四、“评议”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

如通过文首叙述屈原踌躇满志却遭忌恨这个简单的概括,屈原的个性品质、政治见解等只能给人以大概的印象,单凭此寥寥几笔无法使形象丰满,所以第三段用大量笔墨评议屈原为文的根由,从而展示了屈原在忠奸、公私、正邪斗争中的鲜明立场和敢于抨击黑暗的斗争精神。司马迁还通过评“文”来展现屈原“方正”不屈的性格。如此这般,屈原的形象就会更深入人心。

在历叙楚国败事之后,司马迁又评论楚国日衰的因由,这就是:忠奸不分,用人不智,从而证明,屈原本人牵系祖国安危,其浮其沉就意味着楚国之兴之衰,屈原的高大形象由此而现。

在叙述屈原江畔答问之后,司马迁对其死也有一番议论,可能由于有些矛盾课文就没有选进来。

(说明:此设计重在从主客观两方面来探讨此传必须“评议”的理由,而探讨则主要抓住文中的评议性文字来进行,这些文字是基点,它既能表现屈原的性格,也能透露作者的心理。)

4、发散思维训练。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之尾有这么一段评论:

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从传文来看,屈原至死不离楚国,司马迁是同情和肯定的,但此“评议”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如此“何国不容?”,屈原又何必“而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这种矛盾的说法?此外,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沉”这种解脱方式?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四)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二)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日:‘……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三)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分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馆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四)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分析: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优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幅规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五)词语提示:

(1)“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4)“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6)“复之秦”:之:动词,到。

(7)“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六)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细、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2)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做法:指名学生朗读1、2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段落划分情况和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作如下导语: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机规、《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崛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色,今天我们研读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

(二)说明本文是史传“变体”,明确研读方法。

做法:仍从检查预习入手,指名学生说说这篇史传文与我们学过的《廉蔺列传》、《信陵君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等篇在写法上有何显著区别,为什么有这种区别,然后教师作如下点拨、提示。

关于史传“变体”: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

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关于研读方法: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此外,这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后讲读史传文,学完以后,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归纳、拓展一些史传文知识。

(三)逐段解释难句,编写内容提纲。

做法: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疏通全文,了解屈原的事迹,为重点研读议论段作铺垫。为了赢得教学速度,议论节段可暂时摆下。具体步骤是先与学生一道分好大段,然后按大段,在朗读的基础上解释难句,理请行文思路,编出内容纲要。在这个过程中,应相机提些问题,但问与答都应力求简明。

1、关于第一大段。

(1)难句解释:

“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号得氏的。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间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乎不与。”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2、关于第二大段。

(1)难句解释: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市委质事楚……”搏踩醚生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市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市”,是指丰厚的礼物,“市”,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蛰”,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被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赔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诓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必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细”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泪罗。

3、关于三、四两大段。

(1)难句解释: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让学生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泪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泪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泪罗以死”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让学生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点拨: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四)重点研读评介《离骚》一段。

做法:先讲明这一段为什么要重点研读: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然后引导研读,具体过程是:(1)简介《离骚》内容;(2)疏通文意和难句;(3)思路分析;(4)反复朗读,要读出咏叹语气。

第五篇:《屈原》...-教学教案

【抛砖引玉】

(一)郭沫若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对其生平及作品要向同学们作介绍。

(二)老师需向学生介绍清楚本剧写作的历史背景及写作意图,以便把握本文主题。

(三)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对屈原生平及作品特别是其爱国主义精神和高洁的品质,更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和领会。

(四)学习本文,了解本文的精髓,即主要学习屈原的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不随波逐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学习他心系国家至死不悔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国家的主人翁责任感。

(五)能够归纳总结屈原形象。

(六)本文的核心是“雷电颂”部分。屈原的形象主要就是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心独白塑造的。

(七)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指点迷津】

(一)必知点:

1.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1978),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介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等戏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2.屈原简介: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3.本文写作的背景及写作意图:

背景见预习提示。

(二)重点:

屈原:剧中屈原是正义的化身。他痛恨黑暗,向往光明,他蔑视鬼神,鞭挞一切污秽,誓与丑恶的奸佞们战斗到底。屈原的形象是为正义和光明而战斗的不屈的战士的形象。婵娟:屈原的侍女,是有正义感的女性的形象。婵娟之死,使正义和邪恶的冲突达到高潮。

郑詹尹: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中奸佞的帮凶。

5.本文的情节结构和矛盾冲突:

课文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

第2部分是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

第3部分是婵娟之死。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

6.屈原歌颂风雷电的内心独白的结构和特点(《雷电颂》)(1)结构层次 《雷电颂》这篇独白,结构浑然一体,内容十分丰富。可分为两层:

第1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这一层是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

第2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

这一层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愤怒地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这篇独白,以火一般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2)艺术特色

②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充分表达感情,增强语句气势。

首先,《雷电颂》通篇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方法;其次,运用了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使整个独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7.一些物象的象征义及蕴含义

(1)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2)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3)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屈原《涉江》篇云“带长铗之陆离兮”。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身子自由时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4)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类似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所描写的海中荒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5)土偶木梗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其中河伯有二义:其一指河伯神像,其二指在《九歌》中抢演河伯的一位演员。

(三)运用点:

8.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从屈原身上学到了什么?写一篇读后感,联系现实谈一谈你的体会。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阅读全文,找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注音、释义

提示:诡谪咆哮潸然痉摩稽首踉跄睥睨。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尚飨(注音、释义自己动手查工具书)2.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说出划分的依据。

提示: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端,写勒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郑袖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是发展,也是本文的核心。写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屈原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

第三部分:是高潮,写婵娟之死。表现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

3.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乙庙之正殿„„名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设置这一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郑袖、勒尚设下毒计要毒死屈原,执行者就是郑袖之父郑詹尹,他千方百计劝屈原饮下那杯酒,屈原没喝,最后他说:“你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这表现了这个刽子手什么样的心理? 提示:急于毒死屈原,故意使用激将法来“激”屈原喝下毒酒。

4.学本文,要有感情地准确朗读《雷电颂》部分,准确地体会屈原的情感。所以,首先要注意朗读中的节拍停顿。下面两段对白,节拍停顿正确的项是:

(1)a.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b.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c.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d.啊,我/思念那/洞庭胡,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提示:d(2)a.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么?

b.那/湘妃

下载屈原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屈原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屈原《雷电颂》教学设计(八年级上)

    福建顺昌埔上中学 陈冬枝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了解作品背景是把握本文的前提。 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

    屈原材料

    课本素材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具体说来,在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中,我们可以: 1.熟悉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或文学人物; 2.对其人生经历进行概括总结,掌握其重要经历,特别是著名事迹和散落......

    屈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平整的土地)。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苗族人......

    屈原

    屈原《湘夫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屈原

    屈原列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和通假字;正确理解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品味文中运用的修......

    屈原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楚王的后代。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

    《屈原生平文化》教学案例

    《屈原生平文化》教学案例 设计者:杜云国 杜军 教学内容:搜集整理“读书洞”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少年屈原求学事迹。初知屈原人物特点之一:勤奋好学,胸怀大志。积累......

    《屈原列传》.示例之一.-教学教案

    1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 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 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