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足学情、把握内容、提高有效
立足学情、把握内容、提高有效
——以《采薇》为例谈教学内容的确定
怎样的课堂教学内容是适宜的,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认为应有两个基本的尺度: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即知道自己想教什么、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二是一堂课的语文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
王先生说的虽是“最低标准”,然而真正落实于课堂却并不简单。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堂讨论热闹了,现代手段运用了,两纲教育到位了,但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却尚未体现出来。还有一些课例——在课堂上也研讨课文的主旨和语言特点,却没有将这些信息和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仅仅是为了教而教,使主旨解读与语言的品味成为机械的两个部分,让“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变成了“两张皮”,这样的语文课仅仅是借助“经典”的解读,让学生“读懂”这篇文章,但若换成另一篇又会怎样呢?所以有时面对学生的调侃“语文课可听可不听”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些深思——为什么语文会面临这样的尴尬?
古人曾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课堂的学习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序列化的进程中得以提升。但是不同于其它学科课程的清晰序列,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并不明显。一篇文章,从学情、解构、学法等角度出发都可以确定不同的课堂核心。“教材内容化”需要教师具有一双“慧眼”,重构选文,确立文本核心价值。下面以《采薇》教学为例,粗浅地谈谈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第一层面:依托课标,纵横比照,预设课堂教学的内容
在预设教学内容之前,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选文在课程目标及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建构起知识的序列。《采薇》是高三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篇目,从横向来看,此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能通过单元选文的学习去感受“家国情思”,体悟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乡土”情结,增强家园意识。对主旨“感受家国情思”的解读是这一单元的人文内核。从纵向来看,《诗经》的作品整个高中教材入选两篇,另一篇是收录于高一的《蒹葭》。这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它要处在这个位置而不是其它呢?于是我们可以发现:通过高一《蒹葭》的学习,学生对《诗经》的赏析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或许会对重章叠句或比兴等艺术形式有了一点初步的认识,而现在正是要唤起学生从前的阅读体 验,用某种相同或相似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出通向文本内核的钥匙,以此指导学生阅读此类文本的一般规律,所以《采薇》的教学内容可以定为“感受家国情思”、“体会抒情方式”。
在预习与准备环节布置以下学习任务:(1)《蒹葭》一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作者是怎样抒情的?
(3)语言结构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问题(1)是要唤起学生曾经的阅读体验,在某种熟悉的情境中进入新课的学习,而问题(2)(3)则试图让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某些规律,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
第二层面:立足文本,品味语言,探究细微之处的韵味。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都知道课堂永远充满着未知的因素,预设和生成并非是对等的关系,在确定文本内容时,我们要预先设想学生会理解到哪层,哪些是他们无法感知到的。《采薇》一诗中要学生初步感知“家国情思”其实并不难,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找出诗歌“情感基调”的诗句,通过整体判读,学生基本都能把握到。那么整堂课究竟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毋庸置疑,品味诗歌的语言就是教学的核心。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一定是“这些”语言,而不是“那些”语言才能恰当地表情达意,要让学生在对语言的琢磨、推敲、辨析中实现更深入的生命体验,沉浸文本,感受诗歌内蕴的丰富性。
朱光潜先生在其《谈文学》中提到阅读文学作品“我所要求的是语言的精彩妥帖,心里所要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而诗歌无疑是语言精炼、意蕴丰富的典范。古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的本质特征是抒发思想情感,是人类心灵世界的呈现。课堂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品味”,深入诗歌的思想内涵,并进行语言积累,提升其语言的敏感度。简而言之,就是要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
《采薇》一诗中的“家国情思”感人至深,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情感基调里,整首诗都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悲鸣,而这些情感的体验可以通过诗人为我们建构的情境,通过抒情上的逐层推进得以实现。
对一至三章的研读——围绕“作者如何展现出自己的归思之情?”的核心问题,我们可以就“比兴”和“反复”两处地方细细品读。前三章均以“战士们采 2 摘野菜”的生活场景起笔,不厌其烦地描写薇菜生长之过程,从“作”到“柔”到“刚”,从春到秋,在一种周而复始的单调无味的生活里刻画戍边者内心的煎熬;其次,通过戍边者的内心独白,展现他难以抑止的思归之情,“忧止”“烈烈”、“孔疚”这三个词语在程度上不断加深,反复强调心中的同一种情绪,在循环反复的结构里表达作者复杂的感情。
第三层面:把握学情,循循善诱,激发学生深层的思维。
1、发现矛盾,寻找正确解读文本的钥匙。
学生有时不能很准确地把握住作品内核,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不够,所以在阅读中往往会对一些看似平淡,却富有深意的词语或句子视而不见,对文本浅尝辄止。这时,我们需要引导、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矛盾”,深入文本深处,“找出可分析的矛盾性”。
《采薇》通篇似乎都散发着一股哀伤、怨愁的气息,但第4章里盛开的“棠棣花”却仿若暗色背景里的一抹亮色,令人眩目。此花常常于早春之时先叶而开,每枝又着花极多,花色粉红,极为娇艳,是能与桃李争芳的花。常说景是内心情感的外化,一个时时思归,对战争极度厌恶、饱受心灵煎熬的人又怎会留意到这美艳多姿的花呢?这“矛盾”背后的况味值得细品。
曾经有则报道:二战后有记者在德国采访,说德国这个民族很快就会重新站起,因为他有一次看到了一盆在一片废墟中静静开放着的花。他说爱花的人,懂得欣赏美,懂得花的民族是热爱生活的民族,他据此相信重创下的德国会重新焕发生机。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此时踏上归途的戍边者回顾往昔战争岁月,首先想到的居然是粉红色的棠棣花,这难道仅仅是作者的一处闲笔吗?以此作为突破口,让学生重点研读第4和第5章,抓住描写战争情景的一些修饰语尝试走进这位戍边者的内心,感受生命个体的矛盾。我们会看到:战争让这位戍边者的归乡梦几度落空,然而战争也让他感受到了家国荣光,或许在他的内心深处也怀着一份“男儿国是家”的抱负。
2、探究矛盾,体味矛盾深处复杂的情感。
对此诗的思想内容若仅仅停留于“家国之思”的表层,显然是不够的,师生的课堂活动也仅仅是对选文“浮光掠影”的解读,谈不上是真正的走进文本。作为教师,还应该追问、思索:选文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这首描写“故园之情”的诗歌和其他同类的诗作有什么区别?王伟娟老师说真正意义的走进文本“是能够发掘‘这一个’文本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和特有内涵的过程,是始终立足于语言 3 的对‘这一个’文本进行整体感知的过程,是能够借助“这一个”文本对学生的思维语言能力有一个有效提升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欣赏到深山更深处的景致,教师就要善于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采薇》一诗对末句的解读历来有着不同的看法,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感,感时伤事。别有深意,不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对此句推崇备至。清代王夫之认为此句之妙在于“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他着眼于景情相反相成的关系来把握其独特的艺术效果,得到有些学者的认同。许多文艺评论也认同“往伐,悲也。来归,愉也。”但反复阅读最后一章节,“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又哪里看得出有归家的欢愉呢?
孙绍振教授说“阅读不光是为了文字,也是为了读懂作者和人物的生命,他们内在的精神和情感。”而教师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情感对话的桥梁,适时调动起学生的生活情境,带领学生在相似或相关的情、景、境中去寻找共性、或者找出差异,更好地走入作品,发现作品的特有内涵。学生可能没有长年离家的体验,没有尝过生活颠沛的艰辛,也没有感受过苦想不得的怅惘。但当我们假设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能实现时,从人之常情来说,人的心中最真实的感受是什么、最直接的反应是什么?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欢喜”。抓住这种作品与个人的差异性,我们可以追问:
“来归,愉也”,为什么戍边者却是“行道迟迟”“我心伤悲”呢?在问题设计下,调动起学生的生活体悟,使之透过表层去深究其中的内蕴。将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来,我也不禁为这霎时的生成而感到“幸福”:
(1)经年离家,关山阻隔,和亲人音讯全无,离家越近,越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惶惑,归家的欢愉也许已经被一种未知的忧虑冲淡了。
(2)戍边者归家的途中,形单影只,也许会想起曾经共同战斗的同伴们,战死边关,永不能归家,永不能和亲人相见。战争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肉体的消亡,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摧折,而生命无常、世事难料的人生感喟也在心头萦绕,以至于那份“幸存”的喜悦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3)归家路上饥寒交迫,道路泥泞,漫天的风雪迷蒙了他的眼,是不是因为经年战乱,使得眼前所见满目疮痍?是不是他此时艰难的生活仅仅是当时社会中的一个缩影?“哀民生之多艰”,也许这是一块压在戍边者心头的重石。
(4)当年离家“杨柳依依”,那明媚的春光,恰如他青春的脸庞,而此时归 4 家“雨雪霏霏”,那刀剑般的风雪,恰如他沧桑的容颜。是不是生命的流逝与虚耗、以及对命运、前途的无助感、无力感比那份归家的欢愉感来得更清晰!
我想这就是《采薇》不同于其它战争题材作品的地方,生命个体的悲鸣、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家国情思交织于一处,比之单单表达对战争的痛恨,其思想意义更为深邃,而这和《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也是吻合的。教师若能聪明地调动起学生的生活情境,让他们进行合理想象,那么文本的深意或许就能“水落石出”。
教材中每一篇选文均有许多可供教师选择的点,教师要运用自已的智慧,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提高学生深入文本、领悟文本的能力,而不要机械地套用教参上的教学设计。没有教师情感体验、智慧生成的课堂,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
第二篇:立足学情分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立足学情分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关于《三国鼎立》一课的教学
李艳萍
说起“三国”,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久盛不衰的话题,由于评书、电视剧、电影、百家讲坛、民间传说等多方面的推广普及,“三国”人物与“三国”故事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三国鼎立》是人教版教材《历史》第一册第18课,主要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东汉末年,各地官僚、军阀为扩张实力、争夺地盘而进行混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对于这节同学们耳熟能详、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的新课,该如何讲授呢?
首先,我在进行本课设计时确立了以曹操的主要活动为中心,通过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介绍曹操在政治、军事方面的相关活动,他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基于学生的兴趣点,围绕中心人物曹操设计了曹操是奸还是雄的问题,通过历史教学,从而肯定历史人物对历史的杰出贡献和推动作用,使学生对曹操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还原曹操的本来面目和历史的真相,不能简单的以“好人”、“坏人”来评价历史人物。
本课的第一目“曹操统一北方”,为了使学生了解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我摘取了曹操的《蒿里行》和《晋书·食货志》两段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后,问:“这些材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如果你生活在这个时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这个设问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在精心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对当时白骨累累、荒凉凋敝的北方地区的社会现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刻地感受到东汉末年频繁的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悲痛与苦难,同时为后面讨论曹操统一北方的历史意义埋下伏笔。让学生“神入”历史,对历史进行积极的体验、想象,而不是没有产生任何触动认为那些只是已经过去的事。
“官渡之战”是曹操崛起、统一北方的重要战争,曹操过人的智谋、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是这场战争以少胜多的关键,堪称典范。在对曹操和袁绍简要介绍后,从政治背景、地盘、兵力和周边环境四个方面对二人的实力进行了对比,学生很容易看出曹操在这些方面都明显处于劣势。由此提出问题:“如果曹操想要改变自己的劣势地位?他应该怎么办?”虽然课文中对曹操的政策有所涉及,但是不够系统完整,初一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有待提升,要想一下子回答出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学生小组内部开始了交流讨论,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曹操的军队比袁绍的少,但是他的纪律严明,望梅止渴就讲的是他严于律己的故事。”我抓住时机,及时给以鼓励,“你说得非常好,打仗兵不在多而在精。曹操在军事上多谋善断,治军严明,这是他扭转军事劣势的一步棋。那么政治方面他该怎么做呢?”
受到了鼓舞,有的同学说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弥补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我给予了肯定,转而又问:“曹操的地盘是战乱的重灾区,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粮食紧缺;为了保障军粮供给,曹操又是怎么做的呢?”
有人试探地回答“必须要种地!”“要恢复生产!”“让四处流亡的百姓都回来!” “是的,曹操组织军队和老百姓进行屯田。屯田就是开垦田地,没收流亡地主的土地,招募流亡的农民进行耕种,这些人称之为屯田客,免除徭役和兵役。使用官牛的,收货物按四六分成,自备耕牛的,收货物按五五分成。从此北方的农业逐渐恢复、好转。”
在我最开始的教学设计中,曹操扭转劣势的措施的这段内容是不用经过师生讨论,直接给出答案的,因为我很担心初一学生答不上来。可是在我稍加启发之后,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很快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课堂设问必须要有思维价值,这种“问”的深浅程度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最合适的问题应该是跳一跳,够得着。也就是说,这类问题在教科书上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但通过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是可以回答的。它往往要求学生在大范围的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加以分析、归纳、比较才能解决。很明显,经过思考讨论、交流碰撞后,学生由此生成新的知识,他们对历史的认知体会将会更深刻。
其次由于学生已经了解很多的三国人物和故事,所以在讲述赤壁之战时,设计学生讲故事环节,在学生讲述完之后,我会告诉他们“草船借箭、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盗书、黄盖的苦肉计、曹操败走华容道”等是小说演义为了增加生动看点而杜撰的情节,是一种艺术加工,“连环计、火烧赤壁、曹操败走华容道”是史书上确有记载的,应指出不能把小说演义等同于历史。
第三,学生对三国历史的认识集中在两点上:“英雄”、“动荡”。初一学生对于历史问题认识能力还不高,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不能看到分裂中其实蕴含着统一的因素,虽然局势动荡,社会依然在进步、发展,在讲述从东汉末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解释了历史演变的过程;阐述了相对于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的局面,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为后来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最终与本单元主题“政权的分立和民族融合”相扣、契合。
备课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取得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必修课,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备学生是核心环节,备学生的工作效果对于备课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新课程明确指出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做好准备。所以要求每位教师无论从教学的设计,还是从教学的实施和评价,一切都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因此,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我精心设计教案,认真研究我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结合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发展水平,听取了学生的想法,关注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因此我在进行本课设计时围绕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曹操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确立了以曹操的主要活动为中心,还原了历史的真相,使学生既深刻、全面的认识了曹操,又了解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认识到了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因素,而统一正是中华民族的主流。
第三篇:把握评语写作技巧提高家园有效沟通
把握评语写作技巧提高家园有效沟通
江苏省建湖县中心幼儿园吴晓霞
邮编:224700联系电话:***
幼儿评语是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表现的一种评价,是幼儿园和家庭沟通、联系的纽带之
一。家长可以通过教师对幼儿撰写的评语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园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孩子也通过家长对评语的解读,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好的评语会永久地埋藏在孩子的心中,让孩子铭记一辈子。那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如何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改变过去的旧观念、旧模式,用真心、用爱心客观准确地对幼儿每学期进行一次全面的发展评价呢?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认为教师在撰写幼儿评语时若能注意下面的一些写作技巧,将幼儿评语写活,那对家园有效沟通一定能起到积极作用。
一、撰写幼儿评语的原则
原则一:针对性原则
首先,评语的主体是幼儿。针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个性特点、不同兴趣特长的幼儿,评语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教育要求: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在赞扬的同时要细化不足,促其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对于能力中等的幼儿,要善于发现其性格中的“典型”,使其在平凡中显出“特色”;对于能力较差的幼儿,则需降低起点,不能一次性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要尽可能地挖掘和“夸大”其闪光点。
其次,评语是写给家长看的。大班、中班和小班幼儿的家长,对幼儿在园状况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小班幼儿家长问得最多的是:“老师,我们家宝宝今天有没有吃饱?睡觉了吗?”而大班幼儿家长往往会问孩子:“今天老师教你什么本领了?你举手回答问题了吗?”由此可见,小班幼儿家长关注更多的是幼儿在园的生活自理与适应情况,大班幼儿家长更倾向于幼儿的学习习惯及培养,而中班幼儿家长正好介于这两者之间。因此,评语要在反映幼儿发展现状的同时,更侧重家长的关注点。
最后,评语是一学期幼儿在园生活的总结。评语要展现出班级的亮点、幼儿园的特色,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幼儿园和老师。如:……此外,你还是个十足的“小棋师”呢!在幼儿园庆“六一”才艺展示活动中、在县“海尔杯”幼儿棋类比赛中……你出色的表现,为我们班级以及我们幼儿园赢得了很多的荣誉……看来,咱们园的特色活动——棋类真让你受益匪浅啊!原则二:情境性原则
在撰写评语时,教师可结合幼儿在某些情境中的行为表现来写,以激活或唤醒幼儿的心理活动,使幼儿继续完善或改善自己的行为。如:“老师早!”每天早上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就
1是你,热情的天天;课堂上,你总是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会,我来!”让我见识了一个好学的天天;游戏中,一张普通的报纸总能在你的手下变成帽子、扇子、帆船、蝴蝶……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和你这个善玩、会玩的小伙伴共同嬉戏……;再如:“老师,墙壁怎么出汗了?”如此富有想象力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原来是我们班最爱动脑筋且总有许多“小问号”的恒恒;“老师,今天我第一个吃完午餐的,能不能让我帮你擦桌子?”如此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又是谁呀?哦,原来还是我们班的恒恒。恒恒,你真是好样的——爸爸妈妈生你这么一个聪明、懂事的好宝贝真是他们的福气,相信你一定也会是我们老师的骄傲!这些评语要求教师平时必须对每个幼儿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还要求我们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每个幼儿,掌握全班幼儿的点滴变化,特别是幼儿表现出的亮点或出彩的地方,随时记录下来,形成幼儿表现资源库,为今后撰写幼儿评语积累丰富的素材。
原则三: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并非评语的内容要面面俱到,相反当幼儿的表现内容较多时,我们应采用“抓西瓜、舍芝麻”的办法,针对其主要优缺点加以剖析。这里的全面性是指写评语前教师要广泛听取配班老师、保育员以及其他孩子同伴的意见,从孩子的品行、学习、劳动和参与活动的表现等诸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分清现象和本质,整合出能反映孩子思想品行、有个性的材料,以期写出富有个性的客观公正的评语。同时,评语写好后也可将草稿给配班老师阅读,征求意见,发现有出入,及时改进。
原则四:情感性原则
在撰写评语时,教师切记不要用居高临下、教训、指责的语气来写,要采用对话的方式,运用商量、肯定、鼓励等富有情感的语言,来增加师幼间的亲和力,让幼儿形成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同时又能接受教师所提出的委婉建议。这里有有两种方法可以借鉴一下:
1.榜样借助法
教师可借助榜样的作用,引导孩子积极进取。这个榜样可以是古今中外英雄、伟人的榜样,也可以是孩子同伴间的榜样,更可以是孩子身边亲人的榜样,让孩子从榜样的身上看到自己学习努力的方向。
如:“你有位可敬的警官爸爸,老师希望你在生活中,学习上也能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有毅力!”;再如:“爱迪生从小就是个爱动脑筋,喜欢问为什么的孩子,老师相信如此好学、主动的你一定也能象爱迪生那样坚持不懈、努力探索,在小学里取得更好的成绩。”
2.称呼感动法
给孩子写评语,开头称呼很重要。教师可多采用孩子在家用的乳名或小名的称呼,如果万一道不出小名的,可用正名的后两个字称呼,如果正名是一个字可重复称呼,当然前面如果能
加上形容词修饰一下,那效果就更好了。如:聪聪、可爱的凡凡、能干懂事的贝贝、乖宝宝、我的小天使等等,有了这样的称呼,让孩子在听家长解读评语时,犹如看到老师正在和蔼可亲地和他交谈。这样的称呼会让家长感动、孩子激动,同时也易于拉近教师与家长、孩子之间的距离,更便于家园有效沟通。
原则五:先扬后抑原则
评语应具有教育和导向的功能,在撰写评语时教师应侧重先写肯定、赞扬、激励等方面的评语,然后委婉地指出幼儿的不足并提出希望、建议或要求。如:在各种活动中,数你的声音最响亮好听:不小心犯错了,老师不用多提醒,聪明的你会马上改正……;迪迪,来年老师希望你的好朋友不只毛毛一个人,好吗?又如:漂亮的你越来越能干了,你画的画啊,老师都情不自禁地给你翘大拇指了……仔仔,故事中的小黄莺唱歌时,声音响亮了,就有掌声了,如果你能学大胆的小黄莺大声表达,那老师和小朋友们送给你的掌声会更多,试试看,好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原则六:循序渐进原则
有的教师对同一个孩子写评语时,每学期在内容上较独立,没有延续性,对上学期提出的要求没有相应的内容去呼应,对孩子提出的新要求与希望在下学期也没有体现出孩子有所改进和提高。在评语中不注意前后的循序渐进性,如:小班孩子写他有如此好的学习习惯,而到了大班时反而写他能自己吃饭、自己睡觉,生活自理能力很强等。这样一来,常会让细心的家长觉得老师的工作做得不够尽心、严谨。因此,在评语中如果指出了孩子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的方面,那么,在下学期的工作中,就要有一些教育措施,在期末的评语中,孩子这方面的发展也要有所体现,是进步了,还是需要继续努力,都要有所呼应,这样家长、孩子都乐意接受。
二、撰写幼儿评语的忌讳
1.忌千篇一律
许多教师写出的评语,内容基本类似,根本看不出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让人感觉似乎是在写这个孩子,又好象是在写另外一个孩子,再仔细品读感觉每个孩子都适用。这样做不能让幼儿家长了解到孩子的优缺点,更不能发挥评语的作用了。
如:“你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你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老师有礼貌,能主动与老师交谈;你喜欢看图书、玩玩具,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也有所进步。”这条评语的内容涵盖了孩子的生活、学习、交往等各方面,容量多,但不具体。这样的表述适用于大批孩子,不能让人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个性张扬的个体。
2.忌报喜不报忧
许多教师喜欢用大量的笔墨来夸孩子的优点,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只是象征性地写一下,朦朦胧胧地提点希望。而评语是教师对孩子一学期的发展和表现作出的总结,要指出存在的问题,也要提出良好的建议,以便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家庭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果教师一味地夸奖孩子,有时会给家长造成“我的孩子什么都行”的印象,一旦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会一下子转不过弯来,因而会抱怨教师对孩子关心太少、了解太少,或是没有实话实说,让家园间的关系蒙上一层阴影。
如:“乖巧可爱的你,尊敬老师,和同伴能友好相处;你有着很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你的绘画能力也很强;你还能有声有色地唱歌、念儿歌;你大胆自信的表演经常赢得老师和同伴的称赞,真的好了不起哦!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我们班最出色的孩子!”这条评语基本上都是写孩子的优点的,但事实上这位孩子在上课时思维不是很活跃,不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在写评语时没有将这一不足之处指出,就会误导家长,从而不能很好地引导孩子。
3.忌语句不规范
由于有的教师语文写作能力不是很强,在写评语时常出现语法错误、人称不统一、错字、标点符号乱用等情况。这样的评语难免让家长对教师的自身文学功底产生怀疑,不能从打心眼里佩服教师、尊敬教师,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
如:“你活泼、可爱、懂事、有爱心,小朋友都喜欢和你做朋友。平时能经常帮助老师做事情。绘画、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生活习惯很好。如果上课能更专心听讲,那就更棒了。”这则评语后面几句没有主语,存在语法上的错误。
家园有效沟通的方式有很多:一段短短的幼儿评语,可以折射出教师的多种素质:文化底蕴、表达水平、对幼儿的观察力、对幼儿的关爱程度„„等等。相信老师们只要做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用真诚的爱心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给予他们以肯定、以表扬、以鼓励、以提出希望„„我们的孩子及家长也一定能获得更多的信心。让幼儿评语真正成为家园沟通的一种有效形式。
第四篇:改立足文本 有效拓展
立足文本 有效拓展
——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拓展教学
在新课标“大语文观”的引领之下,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进行拓展已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否所有的拓展都是行之有效的呢?冷静思考后发现,无效拓展大量充斥课堂,影响了课堂高效率的实现。下面我们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引领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我们教研组经过实践,获得以下点滴感悟:
一、拓展材料要精选
鉴于课堂时空的局限,我们应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最能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延伸材料。所选延伸材料恰当与否,要看是否能通过这些材料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如:在教学现代诗《致老鼠》一诗,本诗结构鲜明,第一小节写老鼠的外表和缺点,第二节写帮助它改正缺点,学会什么,第三节写给它介绍猫做朋友。学完后,我又出示了和这首结构相似的《致狐狸》一诗,接着让学生按照这样的结构来自己创作诗歌,他们创作了五花八门有趣的诗歌如《 致猫 》《致老虎》《致狼》《致狗》《致蟑螂》《致青蛙》《致猪》《致蛇》等。
二、拓展方式要灵活
(一)借助音乐拓展。例如:《山雨》一文,重在体会雨的音韵美。我们要求学生为课文配乐,通过找配乐的方式实现文本的拓展,经小组讨论,在山雨来临时,配上了急缓有致的古筝;山雨倾泻山林时,配上了热情奔放的唢呐;山雨结束时,配上了悠远宁静的柳笛。
(二)借助插图。例如:在《少年闰土》一课中,我们让学生观察课文76页和78页插图,问学生插图表现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后,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看哪些部分与原文一致,哪些部分与课文有所不同,我们就可以修改插图,另用一张纸画下来贴在插图旁。这样,既引导学生熟悉消化了课文内容,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鉴赏水平和绘画能力。
(三)利用活动拓展。这里所讲的“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进行的讨论、辩论、表演、实验等。我们在教学《伯牙绝弦》后,让学生自导自演:两个学生根据文言文编写剧本,通过人物对话和表情动作,演绎了千年前的知音难求的故事。通过表演,变抽象为具体,把过去的变成眼前的,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品味语言和准确运用语言表达生活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现代社会学生可以从网上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之上,老师更应该强调课外的延续与拓展。启发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有意识地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做到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课内辐射课外、课外拓展课内。
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课外拓展与延伸是非常必要的,但我们如何来把握这个度?还有哪些拓展的方式?
第五篇:如何有效把握课堂40分钟
如何有效把握课堂40分钟
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出路在于利用好课堂40分钟,充分发挥其效益,就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全过程,高效地学习,增加学习的有效时间,减少学习的无效时间。我们施教的原则是面向大多数,兼顾两头;在授课中我们要力求深入浅出,精讲多练,提高学生的兴趣;把课堂练习的重点放在对差生的个别辅导上,同时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练习,这样既辅导了差生,也给优生提供了发展思维能力的机会。下面,我以自己多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摸索与探究,就课前、课中、课后浅谈如何问课堂40分钟要质量:
一、课前三步走
第一步:精心设计并讨论第一次备课。
我们现在都实行集体备课,而且基本是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时间很充分,所以备课时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各个环节的练习,并组内几位老师充分讨论,形成初稿。第二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预习活动。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小学生认知经验和学习方式的特点,造成许多学生基本不会预习。为此,老师可以给学生列出预习大纲,告诉学生下一节课的预习点在哪里,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要求学生仔细看书,边看边勾划,可制定统一符号,如重点加“。”(着重号),难点加“△”,疑点加“?”等。预习后,想一想教材内容的要点,新知识要运用哪些旧知识。在预习过程中,要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有必要查资料的要事先布置下去,有需要准备的学具要事先准备,除了了解书本中的知识点外,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来上新课,进步就更快了。预习完了以后要精心设计几道有针对性,有竞争性的练习题,以检验自己的预习效果。
第三步:课前的第二次备课有助教师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我有习惯在每节课上课之前花上10—20分钟进行第二次备课,包括浏览教材,修改教案,看例题,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关键,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精选每个程序的练习,一定要做到整个教学流程熟于心中。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做到胸有成竹,操作自如,轻车驾熟。